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经济学重点整理

城市经济学重点整理

城市经济学重点整理
城市经济学重点整理

城市经济学复习要点整理

【题型】名词解释(4*5)、简答题(5*8)、论述题(2*10)、材料分析(1*20)

第一章概论

一、城市经济学概念(书)

城市经济学是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用于研究家庭效用最大化和厂商利润最大化下的位置或区位选择。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特点、理论价值

1)城市经济学是中观经济学

不同于企业——城市是企业的集合,同时是“企业外”实体的集合,还是“企业+企业外”实体的“外部效益”的集合。

不同于国家——城市是国民经济的地域支点,是国家连接企业的中坚环节,是动态的非平衡态耗散结构体系,它的均衡或平衡存在于城市与城市外部的更大系统之中。

2)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

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空间地域不断集中、扩展的过程

3)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经济学

效益综合性——城市是经济实体、社会实体、物质实体的综合体,决定城市经济学要重视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体——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管理和城市文化密切相关。这是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作用的必然反映。

三、城市区域的形成过程

城市+镇——大都市——大城市区域

第二章城市

一、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人口集团密集的地域,以二、三产业为主并与之相依存,同时作为周边的地方中心,进行高级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具有复杂的利益目标的各种各样的组织的地方。

1)地理解释

城市是发生于地表的一种普遍宏观现象,有一定的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城市是有中心性能的区域焦点,是国民经济与劳动人口投入点和结合点

2)建筑学解释

城市是空间和社会构成的整体,是一个复杂的建筑工程综合体,是各种建筑物和各种管线系统的汇集地。

3)生态学解释

城市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的生态环境

4)统计学解释

城市是与大规模人口及独特的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集合体,通常以居住区的范围和居民人数作为确定城市的主要方法

二、城市的基本特征

1)空间上的密集性(集中性)——人口、建筑物、经济、文化活动

2)经济上的非农性——非农产业聚集、非农土地利用

3)构成上的异质性(多样性)

三、城市的产生

1)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生产方面的经济动因其主导作用

(1)比较利益:区域比较利益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由于个人生产能力的差异、区域的资源条件差异和技术条件的差异,产生了劳动生产率的禅意,区域之间建立起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分工生产,然后通过区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

——一个区域的生产模式可以由比较优势来确定

——区域比较利益只有在存在交换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比价利益的存在为市场交换提供了可能,并为商业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2)规模经济:当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时,等比例投入的增加带来更大产出的经济现象。

——存在规模经济时,生产必须在一定的规模上进行,才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集中生产的产品数量主要取决于规模经济、市场区域和运输成本三方面的约束。

——市场区域又取决于该地区的人均需求、人口密度及消费偏好。

(3)集聚现象(地方化/城市化经济):由于整个地区的某种产业规模或城市地区的规模而产生的空间集中的效益,而非个别厂商的规模经济产生。

——内部经济:个别厂商的规模经济

——外部经济:在厂商之间或单个厂商之外的规模经济

——正外部效应:当许多厂商集中在一个特殊的地方,而这个地方能让其获得方便,使得厂商能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

1、产生原因

厂商集中可以促进专业化的供应商队伍的形成

厂商的地理集中分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

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助于知识外溢和创新

2、分类

地方化经济(专门化经济):地方化经济的正外部效应是由特定行业整体规模来实现的

城市化经济(多元化经济):城市化经济的正外部效应则是源于整个城市经济的规模

3、提高劳动生产率

集聚经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工人工资,使得大城市的工人具有更高的工资水平

2)经济机制

(1)习俗机制:资源空间配置由传统、习惯及王权或宗教力量所决定

(2)市场机制:通过市场进行资源的空间配置的机制,是城市形成的最重要的机制

(3)计划机制:依靠政府或计划机构的安排来配置资源的机制。

3)其他

自然条件、交通、政治文化、区位

四、城市经济的表象特征

1)系统性

从物质形态、产业结构、要素构成上看,城市经济表现为一个开放的、密集的空间经济系统。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制约,构成了整体性运动。城市的人口、物质、社会经济系统要协调发展,城市功能才能****

2)互补性

经济功能上的互补;内部经济系统之间的分工合作;内部经济构成和空间布局的协调

3)外部性:指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现象

(1)积极的外部性影响:存在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地域社会收益的现象

(2)消极的外部性影响:私人成本地域社会成本的现象

4)区位性

城市经济运行是人口和经济活动在特定有限空间的聚集、扩散、在聚集过程。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的发展变化过程,也就是城市经济运行的过程

五、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

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空间集中的经济,可以说城市因空间集聚而产生,又因空间聚集而发展壮大。空间聚集性(集中性)是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

(1)空间聚集是城市吸引力的源泉

(2)空间聚集是城市问题产生的根源

(3)空间聚集决定城市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形式

六、城市界定

1)最低居住人口标准(认为城市是一个人群聚集和居住的地域)

2)最大功能标准(职业构成或主要经济活动标准)

3)居民和房屋建筑密度标准(城市特征)

4)行政区划标准(法律规范标准)

七、城市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城市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空间经济系统

1)城市体系与城市经济

不同城市之间存在着分工协作或相互竞争的紧密关系,区域的城市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相互结成规律性分布的城市体系。

城市经济的运行除了受政治、体制、政策、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外,城市体系对城市经济的运行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探索城市体系与城市经济运行的关联就是理解单个城市经济运行的重要方面。

2)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

其规模大小、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大小和发展潜力,从而成为城市经济运行的最直接的外部环境。

八、城市经济学的五个公理

1)通过调整价格实现区位均衡

2)自我强化效应产生极端结果

3)外部性导致非效率——外部性: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有该行为人承担,也即行为举动与行为后果的不一致性

4)生产受规模经济影响——投入要素的不可分割性、专业化因素

5)竞争导致零经济利润——企业之间的竞争会使企业的利润率下降

九、机会成本——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索要放弃的另一样东西????

机会成本小的具有比较优势

分析:北方:每10分钟的机会成本是1件衬衣,当交易时间少于20分钟时,该交换才是有意义的1)谁家交易需要交易成本更少?

机会成本高,则需要更少的交易成本

2)专业化和交易的出现必然会推动城市的出现与发展?

家庭间建立经济联系,双方直接交换,不需要中介机构,因而也没有城市存在的基础

贸易城市的出现——受规模经济的影响

商业企业的出现、商业企业的集聚——决定因素是区位

【总结】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动因:比较优势、规模经济、集聚经济

模型

第三章微观经济学模型

一、城市规模

1)效用与城市规模——与集聚经济和通勤成本有关

1、假设:城市人口增长的成本仅为提高了通勤时间

假设依据:交通堵塞(额外交通成本)、城市范围大(更多时间)

2、效用曲线

3、结论

城市规模增加的同时也提高了工资水平,是因为存在集聚经济和较高的通勤成本。

只要集聚经济效用很强,效用水平就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而提高。当集聚经济效用地域有通勤成本增加所导致的规模不经济时,效用水平将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而降低

4、统一城市工作的工人有相同的效用

2)城市系统——劳动力如何在不同城市间进行分配

1、假设:劳动总人口为600万,有3中分配模式:6个城市、3个城市、2个城市

6个城市2个城市

2、结论:工人的迁移行为将发生自我调节而非自我强化

——大城市更具有稳定性而小城市则不具有

小城市效用曲线具有正斜率,这是由于聚集经济效应要高于交通成本增加所引致的规模不经济大城市效用曲线具有负斜率,这是由于聚集经济效应要低于交通成本增加所引致的规模不经济——小城市容易出现迁移现象

如果某一区域内有一个城市,其效用水平低于效用曲线的正斜率部分,就会出现城市规模过小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将引起自我强化式的迁移现象,并导致小城市逐渐消失,同时会促进其他城市的发展当城市规模过大时,这种自我强化相应将不会出现,因此这些大城市将继续保持无效率状态。

3)城市规模差异

1、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差异:专业化城市不会发展得很大(资源性城市的转型);几乎所有规模较大的城市都体现了经济部门的综合性(或城市化经济特点明显)

2、本地产品与城市规模:

城市就业规模=产品输出部门就业量+为本地区服务的经济部门的就业量

如果产品的人均需求量与生产该产品的规模经济有很大关系,那么即使小城市也能产生足够的需求;

如果产品的人均需求量与生产该产品的规模经济没有相关性,那么这些产品将只会出现在那些消费者达到一定规模的城市。

4)城市规模分布

1、等级-规模法则——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城市等级*人口数量是一个常数

2、问题:研究的对象不是经济意义上的城市,而是行政意义或统计意义上的城市。

二、经济增长

1)特征

1、表现为GDP总量或人均量的增加,不考虑社会福利以及个人幸福

2、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

3、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相应调整

2)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

劳动、人力资源——劳动力供给、教育、纪律、激励

土地、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

资本、机器、工厂、道路

技术、科学、工程、管理、企业家才能

3)影响

1、积极影响

公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使再分配易于进行,促进收入分配平等;促进生活方式转变;提高一国的国际地位

2、消极影响

消耗大量资源;生态环境污染;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

4)目标

1、投入结构的变化——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

2、产出结构的变化——农业、工业、服务业产出比例

3、一般生活水平的变化——人均GDP、分配状况

4、卫生、健康状况变化——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

5、文化教育状况——适龄儿童入学率、辍学率、大学生比例

6、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变化

三、城市经济增长

1)形式

从个体角度来看:城市平均工资的增长或人均收入的增长、城市总就业人数的增长

2)来源

1、传统意义

资本深化(人均资本—固定资本)、人力资本增长(知识技能—流动资本)、技术流程(创新-管理)

2、地理学——聚集经济

3)技术创新与城市经济增长

1、一个城市创新所产生的外部效用将会向本地区的其他城市扩散。城市间效用水平的差距将会随着劳动力迁移现象的出现而逐渐消失

2、在一个较大范围内的有较多的城市,由于创新所带来的人均效用水平的提升将会很有限(更多的人分享创新的外部性效益)

4)城市就业的增长

1、就业的乘数效应

2、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劳动力需求曲线

--替代效应:城市工资的增长促使企业用其他投入品(资本、原材料)替代价格相对较高的劳动力--产出效应:城市工资水平的特高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企业也会因此而提高产品价格。面对较

高的产品价格,消费者将减少产品的消费量,这样企业就不得不降低产量和雇佣更少的工人--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原因:

出口产品的需求量、劳动生产率、商业税率、产业公共服务、土地利用政策

劳动力供给曲线

一个城市的就业总量增加,自然会扩大住宅和土地的需求,

促使其价格上涨(生活成本上升)。为了实现劳动力市场均衡,

增长型城市必须提供足够高的工资,以补偿城市工人所面临的

较高的生活成本。

移动原因:

舒适性与非舒适性、住宅税、住宅区的公共服务等

5)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变化的均衡效应——公共政策与均衡就

公共政策将会通过改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劳动力需求曲

线的位置,来影响城市均衡就业水平

1、税收政策

本地税收政策对就业的增加有较强的负面影响,在其他条

件相同的情况下,高税率城市的就业增长率低于税率相对较低

的城市

制造业企业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更关注税收的差异

如果对资本征收较高的税率,将会驱逐资本密集型产业

2、公共服务

地方公共服务对区域产业的发展有很显著的正向影响,进

而对就业的增长有正向影响

3、补贴与纪律——与就业增长正相关

4、基础设施——与就业增长正相关或负相关

5、环境治理

第四章土地经济

一、城市土地租金

1)概念

土地——地球表层的陆地部分机器以上、以下一定幅度空间范围内的全部环境要素以及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作用于空间的某些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城市土地——三个层次,一是城市建成区的土地,即城市建设用地;二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除城市建成区外,还包括其外延扩建区域;三是城市行政辖区内的土地,包括城市郊区和市辖县范围内的土地。

土地租金(地租)——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将土地转给他人使用而获得的收入,其时块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实现形式。特定地块的土地租金通常由使用该地块而获取利润的能力来决定竞价租金——最大意愿支付租金WTP

2)竞价租金曲线

(1)制造业

在城市环境中,人们的意愿支付值取决于土地的区位

(2)信息部门

越靠近中心,土地的竞价租金就越高——移动成本降低;要素替代性降低了写字楼的总成本

要素替代的影响是其提高了写字楼企业的土地竞价租金额;当越接近市中心时,土地价格将以递增的速度上升,土地价格的迅速上涨又会激励更多的要素替代,其结果是称呼四中心附近修建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3)住宅

当住宅价格上涨是,购买住宅的机会成本将增加。由于存在较高的机会成本,消费者将购买租赁面积较小的住宅。

越靠近就业区,人口密度越大。主要由于消费者替代、要素替代

二、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土地分区)

城市边界控制

1)土地利用分区制:类型及其市场效应

目的:为了境地城市发展的社会成本。达到这些目的的基本手段是将使用目的互不相容的土地分离开来。分类:功能分区——依据城市功能模块确定合理的空间布局模式

公害分区——把不相容的土地利用分离开来(立体排污费)

财政分区——把那些不为当地政府分担费用份额的家庭排除在外

设计分区——依据城市规划理论、工具对城市进行平面与立体设计

以技术为支撑,以城市设计者的目标为导向

--静态规划,无动态性

--过多地强调城市设计很少考虑城市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

--规划编制成本高,时间长

2)分区与市场

企业在选址时的主要指标是企业的效益最大化。而效益最大化是由企业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来决定的。

3)土地的供给模式

三、土地管理

1)出让形式

招——招标:指土地所有者(出让人)向多方土地使用者(投标者)发出投标邀请,通过各投标者设计标书的竞争,来确定土地使用权受让人的方式

拍——拍卖:按照指定时间、地点,在公开场所出让方用叫价的方法将土地使用权拍卖给出价最高者。

挂——挂牌

协议:指政府作为土地所有者与选定的受让方磋商用地条件及价款,打成协议并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划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用地者交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其使用,或者将土地无偿交给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2)招拍挂异同

四、城市土地市场(土地价格)

1)背景

(1)城乡二元的土地公有制结构

城市土地为国家所有,农村土地为农民集体所有。国家拥有高度集中分配土地资源的权利,国家规定和管制城乡土地的用途,建设用地绝大部分职能用国有土地,集体不可购买国有土地,国家可以强制征收集体土地。

农民集体所拥有的农村土地产权是不完全的,集体经济组织只是土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而没有完全的处分权,农村土地只能通过国家征收才能改变所有权主体和所有权性质。

(2)城市土地产权的限制性

(3)城市土地出让的双轨制——招拍挂;划拨;协议

2)城市土地市场的运行模式

3)土地市场的经济特征

需求的竞争性、供给的垄断性、地产的不动性、市场的地方性、房地的融合性、交易方式与交易价格的多样性

4)土地价格的确定

(1)地租与还原利息率的函数——地价与房价的讨论

(2)市场比较法:将估计对象与在较近期内已发生了交易的类似房地产案例加以对照比较,从类似案例的已知价格,根据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正后得出该地产的价格

(3)成本估计法:地价=土地购置费+前期工程费+利润+应纳税费

(4)假设开发法(剩余法):地价=混合楼价-建安费用-各项专业费-利息-利润-税费

(5)申报法:由政府有关部分公告个地段的基准地价,然后由土地使用者根据这个基准价格加一定幅度的修正后,申报期所占的土地价格

5)地价与房价的关系

(1)地价决定房价(成本)

主要不是收入的分配,而是一般价格理论下的地租

排除了土地供给固定、单一用途的简单假设,认为土地有可供选择的不同用途,与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取得它应有的报酬

(2)房价决定地价(需求)

假设:土地供给固定不变、土地用途唯一

建造商根据预期房屋售价减去预期利润、其他成本之后确定土地出价

第五章住房

一、概念

1)住宅存量:形成住宅结构的物质实体或物质财产,表现为住宅单元的数量,其由建筑材料、占有土地和当初建造时投入的活劳动组成

2)住宅服务流量:在单位时间内住宅向居住着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其由住宅存量、人员劳动以及其他使住宅得以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组成

3)关系

(1)住宅存量是一种物质实体、一种客观存在并可以进行准确的测量,而住宅服务流量则是一种非物质效果、一种主观感受并很难进行具体计量

(2)任何住宅服务流量都必须从住宅存量中产生,而任何住宅存量只要没有空置和报废,就一定能持续地产生住宅服务流量

(3)相同的住宅存量不一定产生相同的住宅服务流量,反之亦然

二、空置率——某一时刻空置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率

(完整版)城市经济学重点整理

城市经济学复习要点整理 【题型】名词解释(4*5)、简答题(5*8)、论述题(2*10)、材料分析(1*20) 第一章概论 一、城市经济学概念(书) 城市经济学是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用于研究家庭效用最大化和厂商利润最大化下的位置或区位选择。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特点、理论价值 1)城市经济学是中观经济学 不同于企业——城市是企业的集合,同时是“企业外”实体的集合,还是“企业+企业外”实体的“外部效益”的集合。 不同于国家——城市是国民经济的地域支点,是国家连接企业的中坚环节,是动态的非平衡态耗散结构体系,它的均衡或平衡存在于城市与城市外部的更大系统之中。 2)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 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空间地域不断集中、扩展的过程 3)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经济学 效益综合性——城市是经济实体、社会实体、物质实体的综合体,决定城市经济学要重视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体——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管理和城市文化密切相关。这是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作用的必然反映。 三、城市区域的形成过程 城市+镇——大都市——大城市区域 第二章城市 一、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人口集团密集的地域,以二、三产业为主并与之相依存,同时作为周边的地方中心,进行高级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具有复杂的利益目标的各种各样的组织的地方。 1)地理解释 城市是发生于地表的一种普遍宏观现象,有一定的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城市是有中心性能的区域焦点,是国民经济与劳动人口投入点和结合点 2)建筑学解释 城市是空间和社会构成的整体,是一个复杂的建筑工程综合体,是各种建筑物和各种管线系统的汇集地。 3)生态学解释 城市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的生态环境 4)统计学解释 城市是与大规模人口及独特的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集合体,通常以居住区的范围和居民人数作为确定城市的主要方法 二、城市的基本特征 1)空间上的密集性(集中性)——人口、建筑物、经济、文化活动 2)经济上的非农性——非农产业聚集、非农土地利用 3)构成上的异质性(多样性) 三、城市的产生 1)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生产方面的经济动因其主导作用 (1)比较利益:区域比较利益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由于个人生产能力的差异、区域的资源条件差异和技术条件的差异,产生了劳动生产率的禅意,区域之间建立起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分工生产,然后通过区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 ——一个区域的生产模式可以由比较优势来确定 ——区域比较利益只有在存在交换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城市经济学期末重点总结

1.如何由自给自足—人口均匀分布模型推导出市场型城市和工业型城市的产生? 模型假设如下:①某一地理区域内只有家庭一种经济主体,身兼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角色,自给自足,主要生产和消费两种产品:小麦和毛料。②家庭生产小麦和猫了得要素投入包括劳动和土地,所有家庭面临相同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③家庭在生产小麦和毛料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产量越大,生产效率越高的情况,即不存在生产中的规模经济。④所有家庭在区域内的通行方式和速度都相同。四个假设简单概括为:自给自足+相同的生产率+不存在生产的规模经济+相同的通行时间。 自己自足模型的价值:①模型提出了导致人口在某一地理范围内均匀分布的假设,为其后放松这些假设,解释城市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②模型的分析重点是生产率和生产的规模经济③模型着眼于贸易交换和工厂伤残来探究城市陈恒。 自给自足模型的不足:①模型没有考虑社会资本的影响②模型没有考虑土地的有限性。 2.放松模型假设 (1)放松“相同的生产率”假设——市场型城市的产生:家庭面临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有所差异,首先,基于绝对优势原理考察生产率差异。无论在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都将会导致北部家庭与南部家庭实行分工,相互间交换产品,发生贸易,并从中获益。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①只有考虑了运输成本之后的贸易净收益为正数时,放松“相同的生产率”假设,才会导致区域内贸易的发生。第二,在运输方式既定的前提下,运输成本的大小取决于交易地点的位置,能够使运输成本尽可能低的地点将受到贸易者的青睐。 市场型城市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①从生产者的角度讲,生产率差异足够大,足以补偿运输成本,带来贸易净收益,从而产生贸易②从商人的角度讲,贸易公司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大量采购、运输、销售的成本较低,专门从事贸易活动有利可图③从农业的角度讲,农业生产力足够高,农业剩余足以养活城市中的贸易者。 (2)放松“不存在生产的规模经济”假设——工业型城市的产生:生产的规模经济是指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或者由于实行了专业化分工,从而大大增加了产量,使之超过投入的增加量,当要素价格不变时,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毛料生产具有存在规模经济的可能性原因在于:如果实行劳动分工,每人只从事毛料生产过程中的一道工序,劳动的专业化将会提高毛料产量。实际经济中,先进生产技术的采用、劳动分工的实行、机器设备的有效利用、大批量采购原材料等,都能够形成生产的规模经济。当存在生产的规模经济时,意味着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下降。人口围绕工厂集聚,工厂的选址点逐渐演变为工业型城市。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城市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进程?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①新中国成立—1957年为第一阶段,这段时间我国的城市化平稳发展,平均每年提高0.6个百分点。第一阶段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平稳发展,归因于三年国民经济恢复以及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正确的经济发展路线和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为了配合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以及通过建立新的工业基地改变工业生产布局不合理状况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这一阶段重点进行了城市规划建设,体现了城市数量和布局上的变化,一方面城市数量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城市的空间布局有所调整。②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二个阶段,城市化率经历了三起两落的变化过程,三次上升分别是1958年-1960、1963-1964以及1972-1978,两次回落分别是1960-1963和1964-1972。在1958-1960年期间,我国的城市化率由16.2%上升到19.7%,当年提出的口号“用城市建设的大跃进来适应工业建设”。1960-1963年期间,城市化率连续下降,由于大跃进错误的路线和经济困难带来的

2021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精选试题)

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 1、城市文明普及率加速定律 2、扩散型城市化 3、就地型城市化 4、超前城市化 5、城市现代化 6、SOD 7、TOD 8、城市经营 9、住宅市场 10、住宅供给

11、住宅存量 12、住宅需求 13、“熟地” 14、“生地” 15、智能城市 16、划分城市的标准主要有:()、()、()、职业和产业构成的标准。 17、我国大陆地区的城市按照行政级别划分可以分成:()、副省级市、()、县级市和建制镇五个层次。 18、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在《美国城市的职能分类》将城市分为7类:()、混合城市、()、运输业城市、()、大学城市、()。 19、美国经济学家()在其1973年发表的《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即前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20、()年初,美国城市率先提出兴建“()”。 21、美国未来学家()于1980年出版了《第三次浪潮》 22、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着:()、工业化的中坚推动和()。 23、工业化的特殊经济本性包括:“()”、“()”和“()”三项原则。 24、影响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有:()、()、产业结构和()。 25、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将城市化发展过程所经历的轨迹概括为一条被拉平的()曲线。 26、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阶段;30-70%为()阶段;70%以上为()阶段。 27、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即城市化水平在()以前为史前阶段;()为起步阶段;()为加速阶段;()为基本实现阶段;()为高度发达阶段;()以后为自我完善阶段。 28、城市化主要有()、()和就地型城市化三种基本形式。

城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zhengli

《城市经济学》课堂测验 班级姓名学号方向 一、名词解释(3分×5=15分,任选5题) 1.比较优势原理; 2.配第—克拉克定理; 3.城市经济增长; 4.城市化经济 5.首位分布; 6.生产者剩余; 7.集聚经济; 8.规模经济 1.比较优势原理:虽然国家可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地位,但两者的优劣程度一般都不同,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商品的成本劣势要小一些,具有相对优势。国家或地区间利用这种相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之后进行贸易,那么双方都能从中获得利益。 2.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3.城市经济增长: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资本积累量和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城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市民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的过程。 4.城市化经济:是指整个城市范围内的规模经济,即在整个城市区域内,当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城市总规模的上升而出现了下降的情况。 5.首位分布:指有少数几个大城市占据主导地位的城市规模分布,在这种城市规模体系中,第一大的城市作用非常突出。首位分布是“位序——规模”分布的特例,其城市分布的集中趋势明显。 6.生产者剩余:卖者销售一种商品获得的实际货币量减去其能够接受的货币量的结余部分。 7.集聚经济:是因企业间或各种生产活动的选址彼此靠近而使成本降低所产生的正的外部效应。无论是生产中的规模经济还是交换中的比较利益原则,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要素和生产的集聚。 8. 规模经济:是指在规定的技术和投入要素价格下,长期平均总成本的降低,意味着等比例投入的增加将会带来更大的产出。 二、判断题(1分×15=15分) ( √)1.早期城市由于农业在整个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城市对农村经济的依赖很强,因此出现许多城邦,即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加上周围村庄共同组成的国家或行政组织。 ( ×)2.分工意味着专业化和多样化,其中,与专业化经济相联系的是范围经济利益,与多样化经济相联系的是规模经济利益,二者共同构成集聚经济内涵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3.外部经济是指某一经济行为者带来的自己无法占有的利益,这种利益并没有通过货币或市场交易反映出来。 ( ×)4.根据“规模——顺序法则”,城市首位度一般以4为正常。 ( ×)5.城市的规模越小,城市的功能通常越多;城市的规模越大,城市的功能通常越少。( √)6.根据区位商,如果某城市某一行业就业量的就业比重超过全国,意味着该城市的该种产业是输出产业;其超过的倍数,就是该城市从事该产业输出产出的就业人数的比重,( ×)7.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适当使劳动略高于资本的要素配置方案是促进现代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经济政策。 ( √)8.国民收入指标本质上是以货币度量物质财富,但考察经济增长还应注意环境污染对增长的副作用;同时,测度经济增长使用的是实际城市经济产出,要以价格指数对名义指标进行修正。 ( ×)9.城市经济增长的投入产出模型假设城市中有三个生产部门,其中生产服务部门是为地方生活服务进行生产的部门

城市经济学考试试题1213

城市经济学——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2×2'=24') 1.以下不属于我国城市行政层级的是()。 A.副省级城市 B.计划单列市 C.县级市 D.建制镇 2.提出中心地等级分步理论的是( )。 A克里斯塔勒 B.奥尔巴克 C.贝里 D.辛格 3.城市集聚经济是城市形成的直接推动力,它是由( )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经济。 A.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B.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 C.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D.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 4.整个城市的投标租金曲线表明:城市土地在不同用途使用者中间分配时,遵循“最高租金原则”,即由愿意支付最高租金者使用。一般来说,( )对位置敏感性最强,其投标租金曲线最为陡峭。 A.商业 B.居住 C.制造业 D.农业 5.下列不属于市场导向型企业的是()。 A.餐馆 B.矿泉水企业 C.咖啡店 D.面包房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使用古典经济学理论,简明、清晰地6.勾勒了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经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演进过程,因而成为工业化理论的经典模型。如右图,关于对不)。发达经济中的劳动力状况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表示过剩劳动力 A.L-L31 表示剩余劳动力 B.L-L32点右侧表示边际产值小于最低生存费OF中D C.曲线用。点之间边际产值大于最低生存费用。点与中曲线 D.OFDF拉尼斯和约翰费改进的两部门理论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7.说明城市化明显表现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如右. 图。关于这一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劳动力由O增至Q,农业劳动力由L减少至L时,农村中边际产值为零的劳动力213全部出来,内部开始出现一部分剩余农产品,形成对流出劳动力的粮食供给。 B.L-L之间农业劳动力仍然外流,L为粮食短缺点。221 C.L-O之间农业边际产出开始小于制度工资,这时农业人均收入不再取决于边际产值,1而是取决于制度工资。 D.L-O之间粮食短缺进一步加剧,迫使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化,所以L为商业化点。118.关于中间区位定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理论是研究拥有多投入品和多市场的厂商区位时最重要的工具。 B.该理论表明厂商区位选择与每个消费者区位之间距离具有直接联系。

城市经济学考试题目

1)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状况(几个主要阶段) 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一、最原始的乡村城堡阶段(以城为主) 1、时间: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夏朝初期)的过渡时期,部落联盟阶段。 2、《轩辕本纪》:“黄帝筑城邑,造五城。”《吕氏春秋·君守篇》:“夏鲧作城”,《淮南子》:“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 3、作用:主要表现为军事及其他防御功能。 4、特点:与一般的村落有某些区别,但其生产与生活状况又与乡村无明显的差异。 二、城、市分离(发展)阶段 1、时间:始于夏,迄于西周前期。 2、城:对外具有防御性作用,对内具有政治中心职能。市:固定的生产物的交换场所。 3、特点:“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单概念,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地理实体,其性质、功能等相互有别。 三、城、市合一阶段 1、时间:西周至春秋时期。 2、《周礼·地官》:“大市,日昃而市。” 《韩非子·爱臣》:“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党羽虽众,不得臣士卒”。 3、作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对中心。 4、特点: a.行政、生产、文化、居住、交通等系统开始在空间统一。

b.城市形成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工肆之人” c.政区的划分与管理等方面表现出新的特点。 d.构成了一种区别于乡村的独特的生活方式。 中国古代城市的性质 1.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城市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是统治阶级用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 ----傅筑夫 2.中国古代城市是“城”与“市”从各自独立、分离的个体发展成的复合体。 3.城市是一个人口集中、非农业各类产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与文化的中心。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城市还以四周环绕有城墙为其基本的标志。 4.城市代表一种不同于乡村生活方式的经济生活。 2)美国城市发展特点 美国城市发展的原型性和典型性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很少受外来的、不确定的因素的干扰。 ?美国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步调一致。市场经济对城市化的影响直接而强烈;在国家的每一个经济转型期,城市的作用都非常明显。 ?美国城市发展史说明:新的资源、技术和商业组织即是城市发展的产物,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产物:新的技术、资源、商业组织,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1、边疆城市化时期 1、16世纪前北美已有许多小的印第安人聚落。 2、但美国最初那些较大的城镇都是作为欧洲经济前哨站点而建立的。西班牙

城市经济学试题1

第1 套课程名称:Urban economics (双语A)命题者:共1 页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城市规划教研室主任:第1 页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分) 1、交通环境 2、可持续发展 3、urban economics 4、urban area 5、住宅存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土地的经济特性主要有、、。 2、住宅具有、的属性。 3、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有、和聚集经济三个经济原因。 4、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地租包括:、和。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城市交通问题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我国城市土地使用相关税费有哪些? 3 四、计算与论述(30分)Q 1、试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为什么啤酒厂通常位于市场附近(距离投入品原产地较 远),而葡萄酒厂通常位于其投入品原产地(距离市场很远)。(10分) 2、下表总结了再同一地区从事小麦和布料生产的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情况。 output per labor hour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tion east west east west wheat 1 6 cloth 1 2 a、完成表格内容。填写在东部和西部生产小麦和布料的机会成本。(5分) b、假设运输的费用为0,交换的比率为2kg小麦换1m布。如果一个西部家庭将一小 时生产布料的时间用于生产小麦,并将其交换为布料,这样做是否更合算。(5分) c、假设进行(b)中交换所需的时间为1/4小时,那么这个交易是否仍有利?当交易 成本(每次交换所需的时间)为多少时,从交易中获得的净收益为零?(5分) 3、Write an essay about bilingual teaching on your opinion.(5分)

(完整)城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 2

(完整)城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 2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城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 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城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 2的全部内容。

经济学重点整理 第三章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学解释 1.比较优势:是个人、企业或国家以低于其他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产品或服务的能力。 2.绝对优势:生产同样商品,劳动生产率绝对差异导致生产优势不同,即使用相同数量的资源 生产出比竞争者更多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 3.机会成本: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4.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①专业化分工;②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5.规模经济的作用:①规模经济激励企业扩大规模;②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人口和产业的 聚集,为城市形成提供基础。 6.地方化经济:是指某行业的企业生产成本随着行业总产量的提高而降低。 7.地方化经济形成的原因:①中间投入品;②劳动力市场的共享; ③知识的溢出。 8.城市化经济:当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城市地区总产量上升而下降时,就出现了城市化经 济。 9。城市化经济与地方化经济的区别: ①城市化经济源于整个城市经济的规模,而不单单是一个行业的规模; ②城市经济为整个企业带来利益,而并非只针对某一个企业. 10.互补品: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要,如裤子和鞋 带.一起购买降低购物成本。 11。互替品:指两种商品之间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即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使用价 值。一般而言,某种商品的替代品如果价格上升,则会因为替代品需求量的下降而导致该商品需 求量的上升,反之亦然。 第四章城市经济增长 1.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增长是城市经济动态演化的过程,是城市经济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 规模、数量的扩张与质量的提高。 主要内容包括:①城市创造价值的不断增长;②城市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 2.城市经济增长理论:①增长极理论;②需求指向理论;③供给指向理论;④内生增长理论; 3.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 ①增长极构建的基础是抽象的经济空间,而非地理空间 ②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子在所有地方,首先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 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 4.城市增长极理论:

城市经济学复习题(精简)确定

2010年城市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说明:问答题请一定展开,否则要扣分。 1.什么是城市经济?它有哪些特征?其地位和作用如何? 城市经济:是指城市空间范围内,以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形式、经济活动或经济体系。 城市经济的特征 1.以工商业为主体 2.以地域空间为组织形式 3.聚集性和高效性 4.开放性和网络性 5.综合性的经济。城市的经济门类多、行业全、设施齐。 城市经济地位和作用:其一,是各部门经济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的重要纽带。 其二,是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和核心支柱 其三,加深了社会分工,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其四,对其经济腹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扶持、引导和推动作用。 另外,推动城市化进程,优化城市环境,从今科技进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发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2.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有哪些? 城市化就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产业比例不断增加,非农经济活动在一定区域不断集聚或扩散,非农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高的动态演变过程。 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单一测度方法主要包括:人口比重测度法、非农业人口测度法和城市土地比重测度法 人口比重测度法,即采用某一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测度城市化水平的方法; 非农业人口测度法,即采用某一地区或城市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测度城市化水平的方法城市土地比重测度法,采用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 复合指标法,主要是城市成长力系数测度法以及城市度测量法 3.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当代中国城市化有哪些特征? 一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特征) ①时间上:阶段性——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乡人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有序变化和呈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 ②空间上:地域推进——由城市集聚与扩散机制所决定的城市与区域经济运动规律。 ③质态上:性状与结构变动——在城市性状和结构的变动趋势上,它包括城市职能、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 ④量态上:数量和规模变化——城市人口迁移和流动规律作用下的城市数目和人口规模变化的规律。 即,初级阶段:大城市数量较少,中小城市较多; 中级阶段:大城市数量增多,中小城市较多; 高级阶段:大城市数量稳定,中小城市较多。 二当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二)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三)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四)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4.什么是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地方化经济:主要指同一行业或一组密切相关的企业,由于集聚在一个特定的地区,通过产业功能联系所获得的外部经济。 城市化经济:当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城市地区的总产量的上升而下降,或者当经济对企业和行业而言都是外部经济时,就出现了城市化经济。 两者之间的关系: 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两种类型。其中,地方化经济是一种行业的集聚经济,城市化经济是

城市经济学考试重点1

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两者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土地利用形态是产生城市交通的源泉,决定城市交通的发生、吸引及方式选择,从宏观上决定了城市交通需求及供给模式,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要求不同的城市交通模式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又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形态产生反作用,交通会改变城市地区的可达性,从而对城市用地的规模、强度及空间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城市中的土地开发会使该地区的交通需求量增加,两者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双向反馈。 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 1.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布局与城市土地价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布局也会影响城市经济的集约程度和人口密度分布。 3.城市交通系统运输条件的改善会极大促进城市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狭义上的基础设施常常接近于我们日常所说的市政公用设施,如给水、排水、电力、燃气、通信、邮政、环卫等,适当放宽则可以经常地包括水利、交通、环保、防灾等一些重要的基础性公用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特性:服务的公共性、非竞争性及非排他性;效益的外部性与间接性;自然垄断性与使用的低边际成本;建设的超前性与使用的耐久性;供给的门槛性与连续性;运行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城市基础设施需求的影响因素:城市基础设施现状、城市人口规模、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科技发展水平 具有地方公共物品性质和外部性的城市基础设施,一般由政府投入成本,主要包括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道路、桥梁及场站设施,城市环境系统中的环境保护系统、园林绿化系统、城市防灾系统等设施。 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一般由企业提供,主要包括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城市邮电及通信设施系统、城市能源系统、城市交通系统中的收费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的条件:体制市场化、投入资本化、经营主体的企业化、产品的商品化、政府监管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的政策:政企分离、领域开放、允许竞争、消费有偿、合理定价、财政支持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为城市的规划与布局提供基础、城市规划决定城市基础设施的未来容

城市经济学考题复习.docx

城市经济复习 填空 12345 工业化进程经济组织规模同心圆模式城市发展的 规律 微观经济学 选择 12345678910 C C B D B C A D C D 填空题 12345用地规模经济效益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空间结构 选择题 12345678910 C C A D B1)D I) 简答题 1.经济区 指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由于地理环境,口然资源,产业结构,经济布局等诸方面的内在联系,(5分)自然形成的地域经济综合体。(5分) 2.房价收入比 某个住宅市场上某个指定时期内销售的住宅的自由市场价格中位数(或平均数)(5分)和该市场上家庭年收入中位数(或平均数)的比值。(5分)

3.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某一生产内部随着生产规模的上升,(5分)生产成木逐渐下降 或效率得以提高的经济现象。(5分) 4.具体谈谈中国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现实意义 规范城市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政府对城市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2 分)增加城市政府收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城市经济发展,(2分)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实施,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2分)落实土地基本国策,有效保护城市郊区农地。(2分) 5.中国城市化滞后工业化进程吗?说出理由。 是(3分)。建国五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仍然有将近七成的人口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屮国的城市化水平不仅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比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滞后二-|?个百分点。(1分)H前在此间举行的促进小城镇建设研讨会上一些专家指出,城市化滞后己成制约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应该抓住中国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力争每年把城市化的水平一个百分点以上。(2分)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副会长浦善新指出,中国城市化在国际上还仍然停留在低收入国家的水平。据统计,截止到一九九八年,按菲农业人口计算,屮国城市化水平约百分Z三V,按国际可比口径计算也仅百分Z三丁五左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平均水平。(2分)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的速度都达到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速度,而在中国,建国五十年來城市人口年均增长为百分Z三, 仅比总人口增长率高一点二个百分点,也远远低于屮国工业年均百分之八的增长率。(2分) 简答 1.超前城市化 超前城市化亦称“过度城市化”,(3分)是指城市化水平远远超过了本国的 工业化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3分)表现为没有工业化和没有经济发展的城市化。(4分)

城市经济学重点整理

1、城市经济学一般以1965年美国学者威乐柏·汤普森发表《城市经济学导论》为标志。 2、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 一、比较利益,二、规模经济,三、集聚经济。 3、集聚经济的内涵: 观点1:指“因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即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入或效用增加。 观点2: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 4、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关系? 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关系:两者是相互替代的概念。 集聚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关系: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其中联系性表现在①共存性②相容性 5、城市集聚经济的类型: 一、地方化经济(一种是工业群集聚经济、另一种是购物外在经济)二、城市化经济 6、配第·克拉克定理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经济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7、三个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 一、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农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农业产业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的产生是城市化的基础条件。2、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了市场。 3、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动力和发动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和以下三个原因有关:1、比较优势。2、生产的内部规模经济。3、产品生产和市场营销的集聚经济使厂商向城市集中,从而引起城市的发展。)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原因:由于生产服务产业与生活服务产业构成城市的第三产业,它们在很长的时间内将保持向上发展的趋势。) 8、制度安排对城市化的影响: 从直接作用于城市化的制度来看,一切涉及经济要素和人口流动与聚集的制度安排都影响着城市化进程。 从间接作用于城市化的制度来看,一切作用于工业化的具体制度都会通过工业化而间接地作用于城市化。 9、依据经济结构变变化的三个阶段——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工业经济过渡到第三产业经济,第三产业部门继续发展进一步成熟,将城市化分为三个阶段:一、城市化。二、市郊化。三、逆城市化与内域的分散。 10、城市经济增长的内涵:城市经济增长指城市经济的动态演化过程,是城市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规模扩张与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11、考察城市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测度指标有国民收入指标和就业量指标。 12、城市经济增长问题的几种主要模型: 一、需求指向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1、城市基础部门模型,2、凯恩斯乘数增长模型) 二、供给基础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1、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2、累积因果效应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三、城市经济增长的投入产出模型 补:在城市经济中,供给的基础包括城市产业的物质与技术基础、专业化协作程度和投资环境】这三方面相互影响,会使城市在不增加要素投入的情况下获得经济增长。 13、城市经济增长的两种模式及其特征: 一、粗放(外延)型增长模式。 (特征:①粗放型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而也是低效的。A是物质生产的内部不经济性b是物质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c是政府目标结构中的增长偏好②粗放型增长模式往往伴随着规模效率的损失) 二、集约(内涵)型增长模式 (特点:①要素组合质量优化②只是程度的提高③资源的重新配置④聚集规模经济)

城市经济学复习资料

城市经济学复习资料 1. 机会成本:是由资源的稀缺性而产生的,是指将某种资源使用于某项投资决策而必须放弃的其它投资项目的价值。 会计成本:又称为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一切成本。包括工资、利息、土地和房屋的租金、原材料费用、折旧等。 2. 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再以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供给:是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在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 3. 城市经济:是指城市空间范围的经济部门以及它们的活动在城市的表现;是相对于农村经济而言 的包含城市中各种生产关系的综合的有机系统。 城市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分析方法去研究城市问题以及城市地区所特有地的经济活动,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 4. 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 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一一也即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GNP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是一个地域概念,GNP是国民概念; 5. 名义GDP (或货币GDP: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可变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6. 城市化经济:整个城市区域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异类企业的集聚)而下降。 地方化经济:主要指同一行业的企业或一组密切相关的企业,由于集聚在一个特定地区,通过产业功能联系所获得的外部经济。 7. 聚集经济:是指因企业或活动选址接近另一个企业或活动而产生的经济活动中的成本节约。聚集经济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规模经济:是指当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时,等比例投入的增加带来更大产出的经济现象。规模经济 的存在使得工厂最终取代了家庭个体生产,从而导致工业城市的出现. 8. 城市规模:是指城市经济的综合容量与范围,包括: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资产规模、市场规模和经济当量。城市适度规模: 9.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城市体系: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类型、不同等级、空间相互作用较强、关系密切的城镇群体组织。它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 10. 城市基础部门:指承担该区域或所属国家某种产品的大部分生产,这些部门的产出品是外部市场导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把基础部门理解为以出口为基础的产业集合。 非基础部门:是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的,如零售业、餐饮业等。 11. 公共物品:是这样一类物品,在增加一个人对它分享时,并不导致成本的增长--它们的消费是非 竞争性的;而排除任何个人对它的分享却要花巨大成本--它们是非排他性的。 私人物品:是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 12. 环境质量:一般是指一处具体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于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对环境要求的,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

城市经济学复习题答案

城市经济学复习题 1 (一)城市化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二)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1、城市化的三阶段论---城市发展的s型曲线 2、城市化的五阶段论 城镇人口增长系数K = 城镇人口增长规模/总人口的增长规模 1、K<0.5,前城市化社会。 2、0.5≤K<1,城市化初期阶段。 3、K≥1,城市化的中期阶段。 4、城市化水平高于50%,初步进入城市社会。 5、城市化水平高于60%,进入成熟的城市社会 K=0.5、K=1和城市化水平超过50%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三大重要转折点。 (三)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表现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中小城市,并产生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带和城市群。 ·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也即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阶段,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表现得最为明显。 2、中国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 1)1978年以前中国城市化的缓慢增长与停滞阶段 (2)1979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规模超过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化初期阶段。 (3)世纪末中国农村人口开始绝对下降,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 2000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城镇人口达到45844万人,比前一年增长6952万人,而同年全国人口仅增长674万人,农村人口比前一年绝对减少6278万人。城市化水平由1999年的30.9%迅速增加到36.2%。 城市化历程 ?1949—1957:城镇化短暂健康发展阶段 ?1958—1960:城市化“大跃进”阶段 ?1961—1976:反城市化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乡人口流动控制松动阶段 3、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在中国能体现吗? 总结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轨迹.认为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在中国不能体现,原因在于中国不具备公民迁徙自由选择和完全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前提条件;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化率高于城市化率的反常现象,可解释为中国50多年来实行的工业化赶超战略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根据世界城市化的规律判断,我国已进入城市化的加速期.但是,未来几十年城市化水平能否顺利加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4、城市化是越快越彻底越好吗? 答案是否定的,城市化不是越快越好,不是越彻底越好,因为城市化的结果,对于各方面来说,都不只是得到,还会有失去。 城市化每向前推进一步,会带来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如果条件不成熟,也可能产生一些人们不愿看到的结果,损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能给政府带来收入,也会使支出增加,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支出会多于收入。“城市化政策”需要衡量这些因素,逐步推进,使城市化进程中的“得到”大于“失去”。 有一种观点比较盛行,一些人认为,如果“城市化”早进行几年,珠三角很多地区目前城不城、

城市经济学试题1

城市经济学 课程号:6150405 课序号:0 开课系: 一、选择题(根据每小题提干和所给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1.城市的本质是:()A.人类的一种居住空间 B. 政府等国家机构所在地 C. 社会生产力的一种形式 D. 非农产业的生产集聚地 2.城市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是()A.社会分工 B. 城乡的分离与对立 C. 城市第三产业 D. 城市基础产业 3.引起城市规模经济特性的城市特点是:: A.人口密集性 B. 城市基础设施的不可分性 C. 集聚经济性 D. 三者都不对 4.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问题是:() A.城市交通模式 B.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C. 城市基础设施模式 D.城市住宅模式 5.如果地租为10,利息率为5%,土地上的资本价格为88,那么土地价格为:()A.90 B.138 C. 288 D.108 6.西方房租政策的基本内涵是:()A.最低房租限制 B.最高房租限制 C.房租浮动限制 D.三者都不对 7.反映城市规模与城市密度之间关系的规律称为:()A.位序-规模分布理论 B.集聚-扩散效应理论 C. 中心-外围分布理论 D.共享-外部效应理论 8.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其实质是对()提出的某种要求。 A.城市性质 B.城市功能 C.城市规模 D.城市环境 9.反映外部效果的城市污染费用指:()A.治理费用 B. 防护费用 C. 设备费用 D. 损害费用 10.反映城市特点的需求指向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主要是:()A.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B. 投入产出模型 C. 城市基础部门模型 D. 哈罗德·多马模型

二、案例与观点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有人说,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应当主要走小城镇的道路,因为建设大城市要花很多投资,你认为如何,谈谈你对城市化道路的看法。 2. 有人说城市住宅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请根据我国当前城市房地产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为什么? 3.有人说GDP指标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产出潜力的核心指标,你认为如何?请简要说明你的看法。

城市经济学考试试题完整版

城市经济学考试试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城市经济学——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2×2’=24’) 1.以下不属于我国城市行政层级的是()。 A.副省级城市 B.计划单列市 C.县级市 D.建制镇 2.提出中心地等级分步理论的是( )。 A克里斯塔勒 B.奥尔巴克C.贝里 D.辛格 3.城市集聚经济是城市形成的直接推动力,它是由( )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经济。 A.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B.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 C.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D.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 4.整个城市的投标租金曲线表明:城市土地在不同用途使用者中间分配时,遵循“最高租金原则”,即由愿意支付最高租金者使用。一般来说,()对位置敏感性最强,其投标租金曲线最为陡峭。 A.商业B.居住C.制造业D.农业 5.下列不属于市场导向型企业的是()。 A.餐馆 B.矿泉水企业 C.咖啡店 D.面包房 6.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使用古典经济学理论,简 明、清晰地勾勒了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经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演进过程,因而成为工业化理论的经典模型。如右图,关于对不发达经济中的劳动力状况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L 3 表示过剩劳动力 -L 3 表示剩余劳动力 C.曲线OF中D点右侧表示边际产值小于最低生存费 用。 D.曲线OF中D点与F点之间边际产值大于最低生存费用。 7.拉尼斯和约翰费改进的两部门理论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市化明显表现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如右图。关于这一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劳动力由O增至Q 1,农业劳动力由L 3 减少至 L 2 时,农村中边际产值为零的劳动力全部出来,内部开始出现一部分剩余农产品,形成对流出劳动力的粮食供给。 -L 1之间农业劳动力仍然外流,L 2 为粮食短缺 点。 -O之间农业边际产出开始小于制度工资,这时农业人均收入不再取决于边际产值,而是取决于制度工 资。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122134 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 课程性质:选修课 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总学时:51学时 总学分:3分 先行课程:高等数学、经济学基础 课程简介: 《城市经济学》是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城市经济学以城市的产生、成长,最后达到城乡融合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体现在城市内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 推荐教材: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 [1] 周伟林等.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 蔡孝箴.城市经济学〔M〕.上海: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3] 夏南凯等.城市经济与城市开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城市规划学刊,J,。 二、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运行、城市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具有解决城市公共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概要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以及理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些理论问题,深入进行文献阅读、理论讲解、问题探讨,从而使学生对城市经济运行理论具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为进行深入细致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 学时安排: 章次内容总课时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城市经济基本内容 4 第三章城市经济结构 4 第四章城市经济发展机制 4 第五章城市经济效益分析 4 第六章城市开发概述 4 第七章城市空间的需求与市场分析 6 第八章城市空间开发的投入与产出 6 第九章城市开发的外部效应 5 第十章城市基础设施开发 4 第十一章城市土地开发 4 第十二章城市功能区开发 4 合计 51 第一章绪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