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色鹿测试题目

九色鹿测试题目

九色鹿测试题目
九色鹿测试题目

2014年九色鹿小升初测评卷(部分)

(答案仅供参考试题及答案由考生家长提供,由网友mhtpc整理,试题并不完整,其实

数量较多,共有75题)

语文题: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谁?

参考答案:笛福

2、从短文中,可以看出鲁滨孙有什么性格特点?(文章内容是鲁滨逊漂流记)

3、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奔流不息(停止)或长或方()

(2)孔子喜欢水,因为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3)由此看来,孔子真是一位(善施教化)的老师啊!(从文中找一个词语)4、看拼音写词:苟延残喘相形见绌……

英语题:

1、英语阅读题之一

A farmer had a cow. He took very good care of this cow and one day when it was ill, he was very worried. He telephoned the vet.

“What’s the problem?” The vet asked him when he arrived.

“My cow's ill,” the farmer said. “I don’t know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She’s lying down and won’t eat. She's making a strange noise.”

The vet looked over the cow. "She's certainly ill," he said, "and she needs to take some very strong medicine."

He took a bottle out of his box, put two pills into his hand and said, "Give her these. The pills should make her better."

“How should I give them to her?” the farmer asked.

The vet gave him a tube (管子)and said, "Put this tube in her mouth, then put the

pills in the tube and blow. That'll make it."

The next day the vet came to the farm again. The farmer was sitting outside his house and looked more worried.

“How's your cow?” the vet asked.

“No change,” the farmer said, “and I’m feeling very strange myself.”“Oh?” the vet said, "Why?"

“I did what you said,” the farmer answered. “I put the tube in the cow's mouth and then put two pills down it.”

“And?” the vet asked.

“The cow blew first,” the farmer said.

1.In the story, the vet must be _________.

A. the farmer's friend

B. a milk factory

C. a hospital for cows

D. a doctor for animals

2.The farmer asked the vet for help when his cow _______

A. couldn't lie down

B. didn't eat the pills

C. couldn't make any noise

D. was ill

3.What medicine did the vet give the farmer?

A. Bottle of pills.

B. A long tube.

C. Two pills.

D. A small box.

4.The vet taught the farmer how _________.

A. to blow the tube

B. to make the cow take the pills

C. to take the medicine

D. to put the tube in his mouth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The farmer ate the pills himself.

B. The cow got better after taking the medicine.

C. The vet came to help farmer change the cow the next day.

D. The farmer waited for the vet outside his house the next day. Passage 2

【答案与解析】这篇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农夫的牛病倒了。兽医给了他一些药和一根管子,并告诉他怎么样用这根管子给牛喂药。第二天,兽医再次到农场时发现

那位农夫坐在家门口,一脸的焦虑不安。原来他的牛病情并没有好转。他说自己按照兽医的嘱咐做了,可当他将管子插入牛的嘴里,并放进两粒药丸,正想吹气时,牛却先吹了一口气。

1.D。根据短文内容,很容易推测出该词的汉语意思是“兽医”。答案当然是D。

2.D。由“She’s lying down and won’t eat. She's making a strange noise.”可以排除A和B。C显然不对。

3.C。“He took a bottle out of his box, put two pills into his hand…”一句是答案的出处。

4.B。由“How should I give them to her?”这句话可知。

5.A.根据短文最后一句话,不难想象,没等农夫吹气,牛先吹了一口气,将药丸吹到了农夫的嘴里。

数学题:

1、一个班有37个人,至少有几个人属相相同?

参考答案:抽屉原理:37除以12=3余1,答案为4.

2、将一个表面涂有红色的长方体分割成若干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其中一点红色都没涂到的小正方体只有5块,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参考答案:63

3、一个容器内已注满水,有大中小三个球,第一次把小球沉入水中,第二次把小球取出,把中球沉入水中,第三次取出中球,把小球和大球一起沉入水中,现在知道每次从容器中溢出水量的情况是:第一次是第二次的1/3,第三次是第一次的2.5倍,那么,三个球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参考答案:2:8:11

4、哥德巴赫猜想认为。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拆成两个质数之各。请把100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且其中一个个位为3,有几种情况?

参考答案:3

5、一个两米长的木棍,横截面直径是4厘米,分成4段,问表面积增加多少?

参考答案:3.14*2*2*6=75.36

6、小刚和小勇50米赛跑,跑完小刚比小勇落后了10米,第二次小勇站在起跑线后面十米起跑,用的和第一次同样的速度,问跑完谁快,快几米?

参考答案:还是小勇快,快2米

7、甲乙两个油桶,如果甲倒入乙桶15千克,甲乙的油数相同,如果乙倒入甲48千克,甲的油数就是乙的4倍,求甲乙两桶油数?

参考答案:甲:120,乙90.

8、一辆车上山速度为15km,下山速度为10km,求车的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12

9、判断题圆的半径与它的周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10、1/2*4+1/4*6+......+1/48*50

解析:1/2*4+1/4*6+......+1/48*50

=1/4(1/1*2+1/2*3+1/3*4+……+1/24*25)

=1/4(1/1-1/2+1/2-1/3+1/3-1/4+……+1/24-1/25)

=1/4(1/1-1/25)

=6/25

11、某校六年级学生,男生的十一分之一和女生的12人参加数学竞赛,剩下的男生人数是剩下的女生人数的2倍,六年级共有学生156人,问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男生99人,女生57人。

12、六年级种树,甲乙丙丁共种了120棵,甲种的棵数是其他3人的1/2,乙种的棵树是其他3人的1/3,丙种的棵数是其他3人的1/4,那么丁种了多少棵树?

参考答案:26棵

13、甲液浓度64%,其中酒精100克;乙液中水50g,甲液中倒出1/2入乙液,再从乙液中倒1/2入甲液,如此四次来回倒,最后甲液浓度多少?

参考答案:42.75%

14、甲车每小时行90km,乙车每小时行60km。从AB两地相向而行,途经C地时乙车比甲车早10分钟到达。第二天甲乙两车分别BA两地出发,经C地时甲比乙早1.5小时到达。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设AC间的距离为y千米,CB间的距离为x千米。

则有:y/90-x/60=1/6……………………①

y/60-x/90=1.5……………………②

②-①得:x+y=240

另一解法:对小孩来说,二元方程有点难,可以看看以下一元方程的解法:

由于甲乙速度比是3:2,所以假设第一回合中乙从B到C所花时间为X小时,则第二回合中甲从B到C所花时间为2/3X。

因此有以下方程式成立:90*X+90*1/6=2/3*X*60+60*1.5

解方程得X=1.5小时。

因此AB距离为:(90+60)*1.5+90*1/6=240(公里)

九色鹿的历史典故

九色鹿的历史典故 导读:九色鹿的历史典故 恒河旁边,住着一头鹿,它的毛有九种颜色,它的角像雪一样白。九色鹿每天到河边吃草喝水,这儿有它的一个好朋友,那是一只乌鸦。 有一天,一个人不小心掉进了河里。九色鹿看到了,赶快跑到河边,不顾危险,掉进河里去,把那个人救上岸来了。那人要谢九色鹿,九色鹿摇摇头说:“我救你,不是为了叫你谢我。你回去吧,只要你不告诉大家。”说完话,就回去了。 那个人说:“一定、一定,我什么也不告诉人家。”说完话,就回去了。 这个国家的王后,一天夜里做了个奇怪的梦,看见一头鹿,它的毛有九种颜色,他的.角像雪一样白。她醒来对国王说:“我要九色鹿,拿它的皮做坐垫,您快给我找来。要不,我就要死了。” 国王告诉全国的老百姓:谁能找到九色鹿,就分给他半个国家,还给他满满一盆金子。 可是谁也没见过九色鹿,谁也不知道九色鹿在哪儿,只有一个人,就是九色鹿救了他的那个人知道。他想:“这下可好了,我可以有满满一盆金子,还分到半个国家呢!”他跑到王宫里,让国王带上兵马和他一起去捉九色鹿。 这天,九色鹿正伏在地上打瞌睡,它的好朋友,就是那只乌鸦,站在树枝上,看见远远问那个人:“九色鹿救了你,你为什么反而要

害他呢?” 那个人说不出话来。 国王叫他的士兵让开一条路,把九色鹿放了,并且下了个命令:“以后,谁也不许来捉九色鹿。”那个人呢?他没有拿到满盆的金子。也没有分到半个国家。国王叫士兵把他绑起来,仍到恒河里去了。【九色鹿的历史典故】 1.九色鹿的神话典故 2.「历史典故」 3.历史典故汇总 4.凤城历史典故 5.历史典故精选 6.精选历史典故 7.历史典故大全 8.历史典故:请君入瓮 上文是关于九色鹿的历史典故,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幼儿园大班教案《九色鹿》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课程计划《九色鹿》与反思 大班课程计划《九色鹿》包括对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以便孩子们可以根据故事描述画出九色鹿。在社会上,人们应该了解Entu报纸并加强保护动物的概念。来看看幼儿园班《九色鹿》.重新思考课程计划。 教学目标 在社会上,人们需要了解Entu报纸。 根据故事绘制一只九色鹿。 加强保护动物的概念。 愿意按角色执行简单的故事情节。 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片,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图画书《九色鹿》。 一张九色鹿的图片。 教学过程 老师:让我们来谈谈今天与鹿有关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动物是人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当老师讲故事时,要注意动物声音的变化,使其听起来更有趣。)老师:故事结束后,谁能告诉我们故事中的内容?

(提出一些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问题。) 老师: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应该了解恩图报。 老师:这个故事中描述的九色鹿是不是很好? (显示彩绘的九色鹿) 老师:老师画的九色鹿不好看吗? 老师:根据故事描述,孩子画了一只九色鹿! (画完后,每个人都会欣赏它) 活动反映: 这堂课让我觉得时间已经过去,很多问题还没有展开,我觉得时间已经悄然溜走了。现在我总结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如下; 1.由于早期的互动发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负责其开发并准备产生课堂效果。我认为它可以很好地控制并且可以放置,但是当它被收集时它实际上感觉有点混乱。 2.本课程可以安排孩子们在文本中播放故事。这实际上更有利于孩子们掌握人物的感知,但是如果安排在第一堂课,我在准备课程时在第三课中分别安排了这样的教学课程。在一节课中效果会更好。 小百科全书:鹿动物的特征是坚实的分叉角。一般来说,只有雄性有1个对角线,雌性没有角,体长为0.75到2.90米,体重为9到800公斤。

九色鹿公开课教案

22 九色鹿(第二课时) 教材简析: 《九色鹿》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民间故事: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故事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了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喜欢阅读,也很容易明白道理,所以这是一篇被许多人公认的“浅文”。但就是这样的一篇“浅文”,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做人的道理: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因此,在教学中要着力把课文语言的“浅”和内涵的“深”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 设计理念: 紧扣文本,联系生活,放眼学生未来。在语言文字训练上,落实“读、说、想”;在内容感悟上突显“利、恩、信”,两者互相融合,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升。让学生在充分地“读、说、想”中,感受出“巨利、大恩、重誓”,从而深刻领悟文中的内涵。 教学要求: 能够有感情、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遣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懂得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九色鹿》。

2.这是一个精彩的民间故事。在读这个故事时,我们应走进字里行间揣摩故事中人物的心思、语气,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同怒、同乐!这就叫用心读书,也只有这样用心方能读出“味儿”。二、教学新课 (一)体会九色鹿的“美” 1.出示图片,看着九色鹿,你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吗?(美) △喜欢这只美丽的九色鹿吗?真的喜欢吗?那你能读出九色鹿 的外表美,读出你心中的那份喜欢吗?(出示: ●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指名读、齐读) △九色鹿的美仅仅是外表吗?(不是)是啊!只有外表美,那是空洞的美,九色鹿,她美得实在,美得那样感人!现在,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划出文中体现九色鹿内在美的句子,并想一想哪个字、哪个词特打动你? 2.划完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一下。 3.同学们交流得真热烈,现在我们一起交流。 ●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1.你真棒!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2. 这句话中哪个词特打动你?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立即”;奋不顾身、舍己救人、勇敢。板书:勇敢)

《九色鹿》教学设计(精选3篇)

《九色鹿》教学设计(精选3篇) 《九色鹿》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九色鹿》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九色鹿》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读课文,读准本课生字字音,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九色鹿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九色鹿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导入解说词:敦煌,位于我国陕西甘肃,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走进敦煌,如同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那里有享誉国内外的的建筑、雕塑以及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有描摹自然风光的,记录神佛故事的其中,在第257窟西壁上,记载着一个神奇的故事,那就是关于九色鹿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理清人物之间的联系。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这四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九色鹿是只怎么样的鹿呢?请同学们自己读故事中关于九色鹿描写,边读边体会。单击鼠标出示:九色鹿啊,你是一只的鹿。 该界面设计有四个链接:依次对应下面的四个问题的内容: 1、美丽; 2、勇敢、无私; 3、敢斗、敢争; 4、总结,形成一首诗。 自主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各自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课文。 2、根据第一部分课文所写内容,想一想,第一节小诗的横线上该填一个什么词?为什么? 3、齐读第一节小诗:九色鹿呀,一只的鹿,你双角洁白如雪,身披九色彩衣。 自主学习第二部分课文。 1、分角色朗读。 2、想想、议议: 根据这段课文所写内容,第二节诗的横线上该填一个什么词?为什么? 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九色鹿是怎样救敌的?从立即这个词中读出了什么?

2020年最新小学语文《九色鹿》课件合集

小学语文《九色鹿》课件篇一 《九色鹿》是一则民间故事,主要讲了九色鹿不顾生命危险救了调达的命,并不要他的任何回报,只求他不向任何人泄露他的住处。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在“重金”面前他竟然见利忘义出卖了九色鹿,但最终受到了惩罚。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语言浅显,学生很乐意读,而且一读便懂,所以这是一篇被许多人公认的“浅文”。但就是这样的一篇“浅文”,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做人的道理: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因此,在教学中要着力把课文语言的“浅”和内涵的“深”恰到好处的结合起来。 设计理念: 紧扣文本,联系生活,放眼学生未来。在语言文字训练上,落实“读、说、想”;在内容感悟上突显“利、恩、信”,两者互相融合,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升。让学生在充分地“读、说、想”中,感受出“巨利、大恩、重誓”,从而深刻领悟文中的内涵。 设计特色: 1、大胆打破文本,进行创造性的重组。 2、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 3、层层推进,让学生的思想、情感一步步升华。 4、体现“情感性、幽默性、哲理性、灵活性、创造性”的个人教学风格。 教学要求: 1、能够有感情、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遣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懂得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的道理。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体会九色鹿的舍已为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把握表现”那个人”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词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引出“利”字。 一、感受“巨利” 1、过渡:《九色鹿》这篇课文中摆在调达面前的“利”又是什么呢?

《九色鹿》教案

《九色鹿》教案 《九色鹿》教案1 基础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意思,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本领,通过抓住关键句子、关键词语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九色鹿的舍已为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把握表现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词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内容 1、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上哪一课吗? 2、谁能代表你们班的写字水平上黑板把课题写一下。 3、你们看过动画片《九色鹿》吗?一位中年学者在谈到《九色鹿》这部动画片时曾说过这么一段话:“这是一个古老的敦煌故事,我看一回感动一回。我语言乏力,实在没法称赞它。我只是想说:让我再看一遍吧!如果金钱可以买回过去的时光,我愿意倾家荡产去看《九色鹿》”听了这段话,大家是不是也想看看这部动画片?可惜,我没找到!不过,动画片《九色鹿》就是根据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民间故事创作的。他的字写得真好,谁也能把课题读好?齐读。 4、课前,大家都进行了预习,预习得好不好,我们马上见分晓。 (1)你认为哪个词最有挑战性就读哪个。(指名选择朗读) 惭愧皇榜斥责滥杀无辜发誓发财背信弃义恩将仇报(齐读斥责、惭愧、发誓) (2)文中有两个多音字,谁来读?“泄露(lòu)暴露(lù)”齐读 5、谁能告诉大家九色鹿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多美的九色鹿啊!谁来把课文第一段读给大家听听?

6、故事中的主人公除了九色鹿以外还有谁?(板书:调达)这又是个多音字,在文中读“diào”。 7、九色鹿和调达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读读课文,同时要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8、谁能概括地告诉大家: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九色鹿》教案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意思,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那个人”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 体会九色鹿的舍已为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把握表现”那个人”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词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奴仆”----是什么意思?(旧时在主人家里从事杂役的人) 出示:我愿意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自由读 读了这句话想知道什么?(这是一个名叫”那个人”的人在落水了被人救起后的感激之词。) 2、再读这句话,你能读懂这”那个人”此时怎样的心情? 如果你是”那个人”,你会这样立誓感激救命恩人吗?为什么?你会怎样表示感谢? 3、如果此时救命恩人需要你做的只是保守一个秘密,你会答应吗?你会怎样对你的恩人说?发誓呢? 万一以后这个秘密能给你带来好处,比如说是金钱,你还能保守吗?你为什么这么坚定? 4、好孩子!同学们,他的回答让你们想到了哪些词或话?(恪守诺言、知

《九色鹿》读书心得400字精选范文5篇

《九色鹿》读书心得400字精选范文5篇 《九色鹿》主要讲了九色鹿救了一个名叫调达的人,它不让调达告诉别人它的住处,后来,国王的王妃做了一个梦,她看见一头双角洁白如雪、身披九种颜色的鹿。那么九色鹿读书心得怎么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九色鹿读书心得400字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大家进行阅读和参考。 诚信这个词大家肯定知道,《九色鹿》这个故事就是关于诚信的。 从前有一只九色鹿在散步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在喊救命,原来是一个人落水了,九色鹿毫不犹豫将那人救起,落水者名调达,九色鹿只吩咐调达不要说出它的住处就让他走了。 过了几天,国王张榜悬赏捕捉九色鹿,调达不假思索马上带国王去抓,到了目的地,九色鹿便指责他不守信,并在国王面前说明了之前的约定,最后,英明的国王下令惩罚了不守信的调达。 调达因为没有做到诚信得到了惩罚。 所以我们在别人信任我们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诚信。你答应了别人就一定要做到,不能在别人问你有没有做的时候开口狡辩,即使没能完成也要诚实地对别人说。 只要做到“能完成的就答应,不能完成的就别答应”就可以保住自己的诚信啦。如果一个人做不到诚信,就不算是一个正直的人。 “诚信是做人之本”,我们一定要时时刻刻都做到诚信。 星期五晚上,我做完家庭作业后便拿起语文书看起《九色鹿》这篇课文。 课文主要讲了九色鹿救了一个名叫调达的人,它不让调达告诉别人它的住处,后来,国王的王妃做了一个梦,她看见一头双角洁白如雪、身披九种颜色的鹿。于是,她的脑中闪出一个念头,如果我能穿上这头鹿的皮,那我肯定美丽极了。 王妃把想法告诉国王,国王没办法,只好张榜告示,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了,于是便进宫告密。 国王带着军队来捕捉九色鹿。九色鹿看见调达,愤怒地说:“国王,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在一起不觉得羞辱吗?我救了他,他发誓不暴露我的住处。却为黄金失去理智,

九色鹿教学点评

九色鹿教学点评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2、请大家来说说。(请了三位同学概括课文内容,只有一位同学概括得很好。) 3、大家想一想,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谁来把课文中的这些人物写在黑板上 (几个学生在黑板上接着老师写的课题写下了如下的几个人物:调达,国王,王妃,乌鸦) 二、感受人物,朗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试试用什么词语来概括这几个人物,可以用书上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积累的词语。 2、请愿意到黑板上来写的同学到黑板上来写,其他的同学可以来补充。 板书的完成情况如下: 九色鹿:双角洁白如雪,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美丽善良) 调达: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灵魂肮脏,背信弃义,奸诈小人 国王:心地善良,滥杀无辜,是非分明 王妃:爱美,恶毒,任性 乌鸦:乐于助人,多嘴 3、指导学生甄别、选择。 最后形成的板书如下: 九色鹿:美丽善良 调达: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灵魂肮脏,背信弃义,奸诈小人 国王:心地善良,是非分明 王妃:爱美,任性 乌鸦:乐于助人 4、请同学们再一次读读课文,看看自己的这些感受是从哪里来的,找出有关语句,并把他们画下来,把感受写在旁边。 5、交流: (1)、学生说一句,引导说一处。 (2)、人物的语言该怎样读呀请大家练习读一读。 (3)、九色鹿为什么这么气愤联系到前面再来读读课文。 三、练习复述: 1、自由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加上动作把故事生动地讲出来。 2、请大家来复述故事。 四、学完本课,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生1、我们要保护动物。 生2、做人要讲究信誉,不能背信弃义,不能恩将仇报,不能忘恩负义。 生3、善良是优点,有时是弱点。 ………… 五、课外书籍上还有很多这样的童话故事,请大家下课后自己读一读。 【我的看法】

九色鹿测试题目

2014年九色鹿小升初测评卷(部分) (答案仅供参考试题及答案由考生家长提供,由网友mhtpc整理,试题并不完整,其实 数量较多,共有75题) 语文题: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谁? 参考答案:笛福 2、从短文中,可以看出鲁滨孙有什么性格特点?(文章内容是鲁滨逊漂流记) 3、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奔流不息(停止)或长或方() (2)孔子喜欢水,因为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3)由此看来,孔子真是一位(善施教化)的老师啊!(从文中找一个词语)4、看拼音写词:苟延残喘相形见绌…… 英语题: 1、英语阅读题之一 A farmer had a cow. He took very good care of this cow and one day when it was ill, he was very worried. He telephoned the vet. “What’s the problem?” The vet asked him when he arrived. “My cow's ill,” the farmer said. “I don’t know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She’s lying down and won’t eat. She's making a strange noise.” The vet looked over the cow. "She's certainly ill," he said, "and she needs to take some very strong medicine." He took a bottle out of his box, put two pills into his hand and said, "Give her these. The pills should make her better." “How should I give them to her?” the farmer asked. The vet gave him a tube (管子)and said, "Put this tube in her mouth, then put the

最新语文教案:九色鹿教案

最新语文教案:九色鹿教案 一、导入语 1、丽的 繁体字 理解。 随几板书:九色 2、过渡语:九种颜色的鹿到底长什么样以及关于它的一些感人故事,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文快速地读读,知道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师随机板书:九色鹿 斥责救捉 得赏 调达国王 惩罚 三、精读课文 (一)精读第一部分 过渡:那么,九色鹿是如何救调达,以及得救后调达的言行怎样?指名读2~5小节。 1、学生自读课文2~5小节 (1)、九色鹿如何救?随机小黑板出示: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a、理解“立即”

b、理解“纵身” (2)、调达的言行怎样?随机出示: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意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a、理解“连连向九色鹿叩头” b、理解“永远” c、理解“终身” 过渡:看到此情此景?九色鹿只说了这些话!出示: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3)师:多么真诚、亲切地话呀! a、理解“泄露” b、理解“知恩图报” 过渡: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面对不图回报的恩人,调达(引读)出示: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4)理解“郑重起誓”并让学生扮演调达进行情境表演。 过渡:学到这儿,老师也不禁被九色鹿的舍己救人与不图回报的崇高品质所感动,多么好的一只鹿,一只双角如雪,有着一身鲜艳毛色的九色鹿啊!让我们再次感受漂亮的九色鹿的高尚的品质,齐读1~5小节。 (二)精读第二部分 过渡:然而,正当九色鹿在春光明媚的山林中,躺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时,却不知道恶运正悄悄地降临了,这一切实在是来得太突然,让我们一起默默地读6~7小节,明白是怎样的恶运?

《九色鹿》片段赏析

《九色鹿》片段赏析 教《九色鹿》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国王非常惭愧,他会怎样惩罚调达呢? 学生反应热烈,纷纷回答:让他变成奴隶,永世不得翻身!把调达扔到河里!斩首示众… 这时,却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问题:“老师,可不可以给调达一次改过的机会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站起来反驳:不可以,调达是个肮脏的人,怎么能原谅他呢?如果原谅他的过错,他会害了更多的好人… 听到这里,我心里怦然一动,这不是一个引发学生多元思考的好机会吗?于是—— 师:给调达一次改过的机会,并不是要原谅他的过错,每个人都有为他的过错承担责任。除了“死罪”,可不可以有其它的惩罚办法? 生:把他分配到偏僻的地方,然他好好反省。 师:据说,调达被分配到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一直到年老的时候才被国王赦免。回到家乡后,他每天拖着衰弱的身体奔波在山林之中,为的是向九色鹿道歉。假如有一天,他能够再次见到九色鹿,他会怎样向九色鹿忏悔呢? 生:调达会说:“恩人,我现在明白我的错了!” 师:调达一定会向九色鹿深深地忏悔,那么不防用上这样的句式:“我真后悔……我用一生的时间,终于明白了……” 生:调达会说:“我真后悔当初见钱眼开,一心只想着发财,竟然忘记了你的恩德,忘记了自己的誓言,带领军队前来捉你,我实在是黑了心了。现在我老了,我用一生的时间,明白了做人应该知恩图报、言而有信。 “可不可以给调达一次改过的机会呢?”这是我未曾思考的问题,我的思维被定势为:惩恶扬善——只有惩恶才能扬善。学生的发言使之豁然开朗,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带给学生一些启迪,生活中的人们可能会被眼前的权势蒙蔽诱惑,很多时候并非罪不可赦,对此应当多些宽容和妥协。

九色鹿个人读书心得体会700字

九色鹿个人读书心得体会700字 #九色鹿心得体会1# 今天,我翻了翻我的《趣味语文》半月刊杂志,有一篇文章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还给予我了很多启发——一个叫调达的人落了水,在他快要溺水而亡的时候九色鹿救了他,他发誓自己终身做九色鹿的仆人,而九色鹿却放了他——条件是不许告诉任何人自己的住所。而调达却是一个见利忘义、出尔反尔的人,带着国王去捕捉九色鹿。九色鹿向国王讲明了实情后,国王便狠狠地惩罚了不讲信用的调达,并下令所有的人都不许伤害九色鹿。 人无信不立,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是不会成功的,更难处世。这使我想起了《世界寓言故事》中的一篇寓言——《济水商人》:一个商人在过河时翻了船,水性不好的他大喊救命,便说谁就起他,他就会给谁一百两金子。一个渔夫救了他,商人却只给了渔夫十两金子,并对不太高兴的渔夫强词夺理:“你一个撑船的一天才得几个钱?一下子给你十两金子都够不错的了!你还竟敢觉得少?”渔夫听了这一席话后,变忿忿地走开了。几年之后,这个商人又落水了,而渔夫们都不去救他了——因为谁都知道了这个不讲信用的商人,因而眼睁睁地看着商人被淹死。 言必信,行必果。君子无戏言,大丈夫一言九鼎,驷马难追。一个人说到就必须做到,君子说话算数,决不食言。

一个不诚信的人活得不快乐。说到这里,我想到了四年级上册书的语文课本中的第19课——《诚实与信任》中的一句话——人与人之间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是呀,做人要讲诚信,人无信不立! #九色鹿心得体会2# 今天我读了《九色鹿》一文,“诚信”二字像金印一样印在了我的心里。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的人,那个人答应九色鹿不告诉别人它住在哪儿,可那个人却为了金钱利益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国王知道真相后把九色鹿放了,还把那个人扔进了恒河。 读了《九色鹿》这篇文章,我感受很深。人最宝贵的是诚信,做生意的丢掉诚信生意会失败,在社会上没有诚信就没有立足之地,正像谎言中的生命不会开出灿烂的花朵一样,没诚信做任何事都不会成功。 在我们的生活中守诚信最后成功了的事例比比皆是,如《一诺千金》中的小男孩向小女孩借两元钱,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钱还给小女孩,小男孩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拼命干活,最后一天攒够了,为了守住诚信,连夜往女孩家跑,长大后取得了成功。一位打烧饼的人,客人因为看到他长得丑,就上另一家店,后来由于另一家店打的烧饼偷工减料,没了诚信,而这个人有诚信,客人又全回来了。诚……百行之源也,有了诚信,任何生意都会兴隆。 可是在我们周围的人却做得不是尽善尽美。早上我收作

公开课教案九色鹿

九色鹿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意思,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调达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本领,通过抓住关键句子、关键词语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九色鹿的舍已为人、见义勇为精神,把握表现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词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与文本对话,与师生对话,重点体会表现九色鹿良好品质以及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语句,领悟人物形象,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具准备: 幻灯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九色鹿》,(读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这篇课文有两个主要角色,一个是九色鹿,一个是调达。九色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板书:美丽) 二、精读感悟,分析人物形象 (一)学习第二部分(2-5) 1.过渡: 师: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把目光聚焦到九色鹿,走近九色鹿,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九色鹿是一只怎样的鹿?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在关键的词语做上记号,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分析九色鹿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a师:“立即”什么意思?“立即”说明什么呢?(“立即”就是马上、立刻的意思。“立即”表示速度非常快,九色鹿看到落水人在挣扎就马上跳下河去。) b师:九色鹿没想自己的危险,只想救人,还有什么词?(“纵身跳进”也能看出九色鹿的勇敢。) 师:看到落水人就立即纵身跳进河中一点儿也不犹豫,还可用一个成语就是——(毫不犹豫。)c师:多么善良多么勇敢的九色鹿啊,为什么毫不犹豫呢?当时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十分危急。)师:哪儿让你感受到情况危急? (“奋力挣扎”,说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汹涌的波涛”,落水人很有可能会被冲走的。)(“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声。) d师:你来呼喊一下。 师:呼喊力度还不够,只有三分危急,九色鹿听不见的,谁再来——这次有了七分危急。 师:我们一起来喊:(“救命啊,救命”) 师:这次真的是十分危急了。像这种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救起落水人的行为就是“见义勇为”。 (板书:见义勇为) e 师:你们真会学习,能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课文内容,谁来读读这句话。(老师仿佛看见.......) 3.学习第3自然段

九色鹿

《九色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九色鹿斥责调达的话,读出自己的理解。 2、理解竟然并自主创设情景用竟然造句。 3、进行反问句和陈述句的句式变换训练。 5、通过品析关键词语句子,把握文章的三个重要角色——九色鹿、调达和国王的性格特点,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谴责调达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肯定国王的知错就改、主持公道。懂得做人应当要恪守信用、知恩图报的道理。 教学重点: 把握一条线索:利——恩——誓,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让学生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九色鹿》。板书课题。 2、明确目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美丽的九色鹿救了落水人调达,调达却出卖了九色鹿。调达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两个人到底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品析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3、效果预期:相信通过学习,你一定能解决问题。

二、民主导学 (一)谈巨利 1、任务呈现: 面对国王,九色鹿义正辞严,指责调达见利忘义,那么到底是什么利导致调达出卖九色鹿呢? 2、自主学习:通过朗读理解想象感受利之巨大 3、展示交流: (1)、浏览课文,找出表现利的句子。 课件出示1: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指名读) (2)、提问:知道这句话中的“利”体现在哪个词上?(重金)你觉得皇榜上会怎么写呢?如有提供线索者,赏 (3)、小结:这就是重金,这就是利,是一般的利吗?那是什么?重金悬赏的诱惑太大了。同学们想象一下,面对如此巨利,调达一心想的是什么?眼前出现的什么?但忘却的是什么?这就叫见利忘义。(4)、于是调达决定怎么做了? 课件出示2: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二)想大恩 1、任务呈现:九色鹿对调达有着怎样的恩呢? 2、自主学习: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内容。 课件出示3: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

【精品】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内阅读专项 湘教版(含答案)

湘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碧玉:妆:丝绦: 咏:_________ 裁:。似:。 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象?() A.春天。 B. 秋天。 (二)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忆江南:谙:蓝:。 3. “能不忆江南?”是()。 A.设问句 B.反问句 C.陈述句 4.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A.日出江花红胜火 B.风景旧曾谙 C.江南好 5.本首词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江南的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可从文中 的、两个字看出来。 6.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爱唱歌的小溪》片段,回答问题。 渐渐地,歌溪变得文静起来。它静静地流着,流着。它的水变成绿莹莹的了,它的歌声也变得非常美 妙。溪边的树林里,无数的鸟儿在亮开自己的歌喉。这里“突突”,那里“喳喳”,一片欢歌!金翅鸟、 杜鹃鸟、画眉鸟,这些有名的歌手,自然是最活跃的。嗓音浑厚的大山雀、白头翁,也少不了要表演一番 低音独唱,把“咕嘟噜、咕嘟噜”的叫声,拖得老长老长。 1.找出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 ()()()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文雅——()活泼——()雄厚——() 3.找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划上“——”。 4.我能写出这段课文提到的那些鸟。 ———————————————————————————————————— 5. 这段文字是描写,还有,热情赞美和歌颂了大自然。

九色鹿故事内容

九色鹿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是一个民间故事,写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全文有九个自然段。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以读为本,紧扣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指导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关键词:九色鹿调达背信弃义善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 体会九色鹿的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把握表现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语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历史文化的长河源远流长,在这浩如烟海的文化长河中,不知留下了多少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珍宝,民间故事就是这些文化珍宝中一颗颗闪亮的明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九色鹿》。 2.复习读词:汹涌波涛奋力挣扎见义勇为 感激涕零郑重起誓千恩万谢 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3.看到这些词语,你有没有想到这个故事的内容呢?学生简要复述课文的内容。 二、激发探究兴趣 课文的主人翁是谁(九色鹿和调达)?这堂课我们就来好好地研究研究九色鹿和调达这两个角色,看看调达是个怎样的人,九色鹿又有怎样的特点,好不好?(板书:九色鹿、调达) 三、探究故事角色,感悟人物形象 下面请同学们各自分头研究,第一步,找句子,看看哪些句子是描写你所研究的对象的,把它划出来;第二步,读句子,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留给你的印象,可以把自己体会到的写在边上。

优选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2九色鹿|苏教版含答案

22 九色鹿 1.看拼音,写同音字。 (1)yì那个人刚学到一点技( ),就背叛了师傅,人们( )论纷纷,说他是个背信弃( )的小人。 (2)cái爸爸的装修公司( )开业,他说决不会为了追求( )富,用劣质( )料来欺骗消费者。 (3)huánɡ在北京故宫,我们参观了古代( )帝居住的地方,那里面有许多金( )色的装饰。 2.读句子,给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潜水员官东不顾个人安危,将挣.(zhēnɡzhènɡ)扎.(zházā)在死亡边缘的陈书涵救起,他高尚的灵魂.(ɡuǐhún)、浩.(ɡào hào)然的正气得到了人们的赞誉。面对荣誉,官东立下誓.(shìzhé)言:“不变本色,不改初心。”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毛色( )的波涛 ( )的草地( )的双角 4.照样子,写词语。 浩浩荡荡(AABB式)

、 千恩万谢(含有数字) 、 5.词语综合练习。 “国王听了,立即调集军队,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向着九色鹿的住地进发了。”在这句话中,“立即”的近义词是,从这个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国王的心情。“浩浩荡荡”的意思有:①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②形容事物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在本句中“浩浩荡荡”的意思是(填序号)。 1.用上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 只要 ..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2.将下面的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保持不变。 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

1.《九色鹿》一文,写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 誓,但在金钱面前,调达,最后他也受到应有的惩罚,这告诉我们。 2.请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评价文中出现的几个主要人物。 九色鹿: 调达: 国王: (一)课内阅读 九色鹿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已处在刀枪箭斧的包围之中,无法脱身。再一看,调达正站在国王身边。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1.“见利忘义”的意思是: 。 2.九色鹿的话巧妙在什么地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九色鹿既谴责了调达忘恩负义的行为,又劝说国王不要与调达这种人一起残害无辜

二年级上语文教材全解-九色鹿-(部分答案)

23 九色鹿 字词林 生字排行榜 生字音 序 音 节 部 首 笔 画 字型 结构课文中字义常用词 易混字 组词 于Y yú一 3 独体连词由于/于是干(干活) 义Y yì丶 3 独体情谊意义/义气又(又是) 求Q qiú一 7 独体要求要求/需求术(算术) 令L lìng 人 5 上下命令命令/司令今(今天) 并 B bìng 丷 6 上下并且并且/合并开(开心) 负 F fù 6 上下背弃;违背负伤/胜负员(员工) 死S sǐ歹 6 独体生命停止生死/死亡宛(宛如) 解词造句 忘恩负义: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忘恩负义——忘恩负义的行为是令人痛恨的。 无忧无虑: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非常舒畅自然。 无忧无虑-——小猫那无忧无虑的样子着实让人喜爱。 见利忘义:见有利可图就忘记了正义公理。形容只图个人利益而没有心肝的人。 见利忘义——生活中有不少见利忘义的小人。 近义词好兄弟 忘恩负义(见利忘义) 愤怒(气愤) 反义词老对手 忘恩负义(知恩图报)鄙视(敬仰) 词义辨析 忘恩负义见利忘义 这两个词都有不记别人给自己恩情的意思。“忘恩负义”是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见利忘义”则是见有利可图就忘记了正义公理。形容只图个人利益而没有心肝的人。 成语聚会

描写头颈的成语有: 虎头虎脑昂首挺胸昂首阔步 油头粉面摇头晃脑头脑清醒 句段村 难句一点通 不过我有个要求,你回去后,千万不要跟任何人提起在这儿见过我。 这是因为九色鹿(传说中的动物)是神奇的动物,长得美,他不愿轻易暴露自己怕别人伤害自己。做了好事,不愿声张。 佳句共赏析 他身上的毛有九种颜色,美丽极了。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九色鹿非常美丽,为人们喜欢甚至是嫉妒它,进而是伤害它埋伏笔。 篇章园 阅读指南 九色鹿在河边散步时,救起了掉进河里的调达。九色鹿要求调达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在这儿见过他。有一天,国王贴出布告悬赏能够找到九色鹿的人。调达见利忘义,把见到九色鹿的事情告诉了国王。最后,弄明白真相的国王放走了九色鹿,而调达受到大家的鄙视和谴责,惭愧得无地自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忘恩负义的人最终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故事内容生动有教育意义,学习时重点通过朗读体会九色鹿美好的心灵,和那个被救的人惟利是图的心理,从而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爱憎。 阅读扩展 农夫和蛇 从前,一个很冷的冬天,有个农夫在路上看见一条冻僵了的蛇。农夫可怜这条蛇,就解开自己的衣服,把它放在怀里。 蛇得到了温暖,苏醒了。它一醒来就咬了农夫一口,农夫中了毒。临死的时候说:“蛇是害人的东西,我不该怜惜它。” 1、农夫看到一条冻僵的蛇,他是怎样做的? 2、蛇醒了后是怎么做的?

九色鹿教案

《九色鹿》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九色鹿》(板书课题)齐读。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故事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他们分别是九色鹿、调达(板书) 瞧,九色鹿来了,怎么样?漂亮吧!(出示课件)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第1小节﹚ 1.出示九色鹿样子的课件 2.师:你能用课文中的语言说说九色鹿的样子吗? 生:“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师出示课件)(抓住“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体会九色鹿的漂亮可爱。)(外表美)那你能读出九色鹿的外表美吗?指名读,齐读。 师:这只美丽神奇的九色鹿,不仅外形美,心灵更美!在山林中,无论是谁,只要遇到困难,它都会舍身去帮助它们。自由读课文2-5小节,找出能体现九色鹿心灵美的句子,用笔画出。 (二)学习第二段:﹙第2~5小节﹚ 1.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它的心灵很美?(指名回答)A.出示句子:这天,九色鹿在河边散步,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这两句写了什么?(九色鹿跳入水中救了一个落水人) 师:九色鹿救人时犹豫了吗? 生:没有。 师:你怎么知道的?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生:立即。(或者纵身跳进全身猛力) 师:“立即”什么意思?“立即”说明什么呢?九色鹿没想自己的危险,只想救人。

生:“立即”就是马上、立刻的意思。“立即”表示速度非常快,九色鹿看到落水人在挣扎就马上跳下河去。指名读。 师:当时的情况怎样呢? 生:当时情况十分危急。 师:哪儿让你感受到情况危急? 生:那人在“奋力挣扎”,说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生:还有那“汹涌的波涛”,落水人很有可能会被冲走的。 生:还有“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声。 师:你来呼喊一下。 生:“救命啊,救命!” 师:呼喊力度还不够,只有三分危急,九色鹿听不见的,谁再来—— 生:“救命啊。救命!”(高声呼喊)这次有了七分危急。 师:我们一起来喊:(齐):“救命啊,救命”,这次真的是十分危急了。落水人万分危急,命悬一线,生死之间,读——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九色鹿毫不犹豫,不计自身安危,读——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从这里你看到了一头怎样的九色鹿。 生:勇敢 生:乐于助人。 生:奋不顾身。 生:见义勇为。……(板书) 勇敢的力量来自美丽的心灵!让我们再来读这段话。 师:九色鹿对落水人是救命之恩,可谓“恩重如山”,如果你是落水人,面对如此重恩,你会怎么做呢?(指名回答)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 出示: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意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调达对九色鹿非常感激) 从哪里看出他非常感激九色鹿(连连叩头永远终身)

九色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22、九色鹿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课文主题鲜明,教人诚实,互相信任,讲究信用。诚实,信任,信用,道出了人与人相处之道,首先要诚实,这样就可以互相信任,既然彼此信任,更要信守诺言,讲信用。三篇课文都是寓道理与故事之中。相比之下,这一篇课文有着更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神奇的故事情节。 《九色鹿》是一则民间故事,故事主要出自:一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一是印度民间故事,还有佛经里的佛祖本生故事《鹿王本生》。来自莫高窟壁画的九色鹿故事流传较广,有八十年代动画电影《九色鹿》,也有寓言故事《九色鹿》。其中寓言故事《九色鹿》被苏教版选为教材。 《九色鹿》讲述了:九色鹿救了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这惩罚是怎样的,又是一个开放型的思考。故事赞扬了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了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喜欢阅读,也很容易明白道理: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 这篇课文有几个词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知恩图报、见利忘义、恩将仇报、背信弃义。 学生分析 中年级的孩子多数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主动识字的兴趣和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在阅读方面,开始学会默读,略读等不同的阅读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借助关键词体会文字的温度,并且对自己喜欢的题材能够具体生动地转述。结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在语文学习中要抓好学生留心观察事物、读书做记号习惯的培养,同时培养他们学会倾听的学习品质。这个阶段的他们比较喜欢童话、民间故事和神话。正所谓无巧不成书,民间故事中的巧合和冲突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更容易抓住孩子的兴趣,这篇文章又是有关动物的故事,是中段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意愿。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详细复述。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挣、扎、愤、肮、辜”五个生字。 3、通过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遣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遣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课时划分:三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