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CT634-2000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课件

QCT634-2000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课件

QCT634-2000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课件
QCT634-2000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课件

QC/T 634-2000(2000-01-19发布,2000-07-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QC/T 29107-1993《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技术要求》的修订版。试验方法参考了国外先进标准JIS D 5901《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试验方法》。

QC/T 634-2000对QC/T 29107-1993主要技术内容作了如下修改(章、条系QC/T 29107-1993

的章、条):

——4.2暖风装置对环境的适应性(删除了此项要求);

——4.5暖风装置的耐腐蚀性(删除了此项要求);

——4.7/5.3暖风装置噪声/噪声试验(明确规定了测量其A计权声压级噪声);

——4.11对暖风装置售后服务的规定(删除了此项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QC/T 29107-1993。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汽车车身附件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少俊、李再华。

本标准于1981年首次发布,1993年第一次修订,本版为第二次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汽车水暖式暖风装

置 QC/T 634-2000

代替QC/T 29107-9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以下简称暖风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汽车发动机提供的热水作为热源,用于车厢内采暖及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的暖风装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

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785-1983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 10069.2-1998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噪声简易测定方法

QC/T 29092-1992汽车用暖风电动机技术条件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暖风装置

是指以汽车发动机提供的热水作为热源,用于车厢内采暖及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的热交换装置。包括散热器、风扇、暖风电动机、空气管道、壳体等部件。

3.2 暖风装置放热量

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通过暖风装置的热水所散发的热量。

3.3 暖风装置修正放热量(以下简称放热量)

是指将暖风装置放热量换算成暖风装置的进水温度与进气温度之差为65℃时的放热量。

3.4 标称放热量

是指暖风装置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暖风装置的进水温度与进气温度之差为65℃时的设计放热量。

3.5 标称空气流量

是指暖风装置在标准空气状态下的设计空气流量。

4 技术要求

4.1 暖风装置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暖风电动机应符合QC/T 29092的规定。

4.2 结构与外观

4.2.1 暖风装置连接部位应紧固可靠,拆装方便,阀门转动灵活。

4.2.2 暖风装置外表面应光洁、无伤痕、锈迹及其它有害缺陷。

4.3 放热量

放热量和标准状态下的空气流量是暖风装置的基本性能参数,应满足公式(1)和(2):

Q≥Q B (1)

式中:Q——放热量,kW;

Q B——标称放热量,kW。

V S≥V B (2)

式中:V S——标准状态下的空气流量,m3/h;

V B——标称空气流量,m3/h。

4.4 噪声

暖风装置工作时,在规定位置测得的A计权声压级噪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4.5 密封性

暖风装置的散热器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不应有漏气现象。

4.6 往复加压

暖风装置散热器经往复加压试验后,仍应符合4.5的规定。

4.7 耐振性

暖风装置经振动试验后,整机应工作正常,不应出现变形、裂纹、异常响声、漏水等现象,并符合4.5的规定。

5 试验方法

5.1 一般试验条件

如无特殊规定,暖风装置一般在下列条件下进行试验:

5.1.1 试验电压

a)暖风装置标称电压为12V时,试验电压为(13.5±0.5)V;

b)暖风装置标称电压为24V时,试验电压力(27±0.6)V。

5.1.2 试验电源

试验电源采用足够容量的直流稳压电源,其波纹电压(峰—峰)值不大于100mV。

5.2 结构与外观检查

暖风装置的结构与外观按4.2进行检查和评定。

5.3 放热量试验

5.3.1 试验装置和测量仪器

a)暖风装置放热员试验装置见图1。

b)储气罐与暖风装置进气口相连接的储气罐应具有足够的容积,并保证在测量罐内压力时不会产生紊流现象。

c)储气罐用鼓风机(以下简称鼓风机)向储气罐输送所需风量,使罐内压力在试验过程中始终与环境气压相等。

d)热水箱向暖风装置提供(85±3)℃热水,流量调节范围:(6~20)dm3/min。

e)空气压力测量仪器微压计或其它适当仪器,最小读数值:1.0 Pa。

f)温度测量仪器棒式温度计、热电偶或电阻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计最小读数值0.1℃,测量空气的温度计最小读数值:0.2℃,测量位置应尽量靠近暖风装置的空气进、出口,并避免辐射热的影响。

g)空气流量测量仪器旋进旋涡流量计、经过标定的进口喷嘴、节流孔板或其它准确度不低于1%的空气流量测量仪器。

h)热水流量测量仪器涡轮流量计或其它准确度不低于1%的热水流量测量仪器。

i)其它测量仪器0.5级电压表、1.0级电流表、闪光测速仪或其它准确度不低于1%的转速测量器。

5.3.2 试验条件

a)空气状态暖风装置在常温、常湿条件下试验,温度变化在5℃以内,湿度变化在20%以内。

b)热水状态测量放热量所用的热水用自来水加热,暖风装置进水口水温为(85±3)℃。

c)热水流量试验时热水的体积流量如无特殊规定应调节为

6dm3/min、10dm3/min或20 dm3/min中的一种。

5.3.3 试验程序

将暖风装置按实车安装状态安装到放热量试验装置上,暖风装置调节至最大放热量状态,对装有流量调节阀的暖风装置,将调节阀调节至最大位置。启动暖风装置、水泵、鼓风机,待进水温度及流量达到规定值且暖风装置空气出口处温度稳定时,测量表2规定的有关参数并按公式(3)(4)(5)(6)计算试验结果。试验过程中,调节鼓风机的转速或风门,使储气罐内的空气压力始终与环境气压相等。

a)暖风装置放热量

表 2

标称放热量Q B________ kW 标称空气流量V B_______ m3/h 环境大气压P_______ kPa

5.4 噪声试验

5.4.1 测量仪器

符合GB 3785规定的,准确度不低于2型的声级计或准确度相当的其它声学仪器。

5.4.2 试验条件

a)暖风装置按实车安装状态安装,散热器注满水。对具有多种工况的暖风装置,应测取最大噪声。

b)声级计传声器应安装在散热器中心向上45°方向1m处,对着车厢中心,见图2和图3。背景噪声应比暖风装置噪声至少低10 dB,不足10 dB时,按GB 10069.2进行修正。

c)试验地点应无反射面的影响,试验时距暖风装置1m处与2m处的A 计权声压级噪声之差应大

于5dB(A)。

5.4.3 试验方法

a)打开暖风电动机电源,使其运转正常:

b)在规定的测量位置用声级计测量A计权慢(S)档时的声压级噪声并读取最大值,测量时要求声级计动特性稳定。

5.5 密封性试验

将散热器全部浸入常温水中,通入196kPa的压缩空气,观察散热器,1 min 内有无漏气现象。

5.6 往复加压试验

5.6.1 试验条件

试验压力,加压循环及加压循环次数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但每个加压循环内的加压时间不应少于2 s。

5.6.2 试验装置

往复加压试验装置见图4,热水糟保证提供(85±3)℃的热水,用泵输送热水,压力调节阀及流量调节阀用以调节热水的压力和流量。

5.6.3 试验方法

a)接通电磁阀,将试验压力调至供需双方的协定值。

b)断开电磁阀,使散热器内的压力回复至大气压。

c)在控制装置内按供需双方的协定值设定将加压循环及加压循环次数。

d)进行往复加压试验。试验后,按5.5检查散热器的密封性。

5.7 耐振性试验

5.7.1 试验设备

振动试验台

5.7.2 试验条件

a)将暖风装置按正常工作位置安装在振动试验台上,散热器注满水,风扇运转。对于分体型式的暖风装窗可将散热器和风扇分开进行试验。

b)振动频率:33Hz;振动加速度,30 m/s2。

5.7.3 试验方法

按三个方向分别进行振动试验,振动时间应符合表3的规定,振动结束按5.5进行密封性试验。

表 3

6 检验规则

6.1 暖风装置经制造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

6.2 暖风装置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见表4。

表 4

6.3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按表4,需抽检的暖风装置其抽样方法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文件。

6.4 在下列情况之一时,生产企业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定型时;

b)产品设计、工艺、材料作较大修改时;

c)产品停产一年再恢复生产时;

d)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产品,每年不少于一次;

e)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6.5 进行型式检验的暖风装置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同一批暖风装置中抽取,检验项目按表4,数量小应少于5台。

6.6 型式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除往复加压外,如有一项不合格,允许抽取加倍数量的产品就不合格项进行复查,仍不合格时。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如有二项不合格时,不允许复查。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暖风装置应显著标明:

a)生产企业名称或商标;

b)暖风装置规格、型号、标称放热量、标称电压。

7.2 暖风装置装箱前应经过清理,不允许有残留的积水和杂物,进出水管和进出气管管口应牢固。包装应牢固,保证在正常运输中不被损坏,备附件应随同装入。

7.3 暖风装置包装箱内应附有以下文件:

a)品合格证;

b)产品使用说明书;

c)装箱单;

d)备附件清单。

7.4 暖风装置包装箱外应标明:

a)名称、标准编号、型号及出厂日期;

b)生产企业名称、商标、详细地址及收货单位名称、地址;

c)装箱数量、总质量及外型尺寸;

d)收发货标志、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及其它标志。

7.5 暖风装置应存放在通风、干燥、无有害气体的仓库内,不应与化学药品、酸碱物质等一同存放。

7.6 暖风装置的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暖风装置热水和空气密度的取值方法

A1 热水密度

热水密度γw在图A1中取值。

A2 空气密度

空气密度γa由以下公式计算或在图A2中取值。

(完整word版)第四章汽车空调通风、暖风与配气系统

第四章汽车空调通风、暖风与配气系统 相对封闭的汽车厢内,只有温度的调节是不能满足舒适度要求的,它不但需要有新鲜空气的补充,还要对狭小的车厢内部空间的气流进行调配,汽车空调通风、暖风与配气系统就是完成上述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汽车通风与空气净化装置 一、通风装置 为了健康和舒适,汽车厢内空气要符合一定的卫生标准。这需要输入一定量的新鲜空气。新鲜空气的配送量除了考虑人们因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蒸发的汗液、吸烟以及从车外进入的灰尘、花粉等污染物,还必须考虑造成车内正压和局部排气量所需风量。将新鲜空气送进车内,取代污浊空气的过程,称为通风。 新鲜空气进入量必须大于排出和泄漏的空气量,才能保持车内压力略大于车外的压力。保持车内空气正压的目的是防止外面空气不经空调装置直接进入车内,而且能防止热空气泄出,以及避免发动机废气通过回风道进入车内,污染空气。 因此,对车厢内进行通风换气以及对车内空气进行过滤、净化是十分必要的,汽车通风和空气净化装置也是汽车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我国对轿车、客车的空调新鲜空气要求,换气量按人体卫生标准最低不少于20m3/h?人,且车内的CO2的体积分数一般应控制在0.03%以下,风速在0.2m/s。 汽车空调的通风方式一般有动压通风、强制通风和综合通风三种。 1.动压通风 动压通风也称自然通风,它是利用汽车行驶时对车身外部所产生的风压为动力,在适当的地方开设逆风口和排风口,以实现车内的通风换气。 进、排风口的位置决定于汽车行驶时车身外表面的风压分布状况和车身结构形式。进风口应设置在正风压区,并且离地面尽可能地高,以免引入汽车行驶时扬起带有尘土的空气。排风口则设置在汽车车厢后部的负压区,并且应尽量加大排气口的有效流通面积,提高排气效果,还必须注意到防尘、噪声以及雨水的侵入。 图4-1所示是用普通轿车车身的模型进行风洞试验的表面压力分布图。由图可见,车身外部大多受到负压,只有在车前及前风窗玻璃周围为正压区。因此,轿车的进风口设在车窗的下部正风压区,而且此处都设有进气阀门和内循环空气阀门,用来控制新鲜空气的流量。一般在空调系统刚启动,而且车内外温差较大时,关闭外循环气道,采用内循环方式工作,这样可以尽快降低车内温度。排风口设置在轿车尾部负压区。动压通风时,车内空气的流动如图4-2所示。

QCT6342000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课件

QC/T 634-2000(2000-01-19发布,2000-07-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QC/T 29107-1993《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技术要求》的修订版。试验方法参考了国外先进标准JIS D 5901《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试验方法》。 QC/T 634-2000对QC/T 29107-1993主要技术内容作了如下修改(章、条系QC/T 29107-1993 的章、条): ——4.2暖风装置对环境的适应性(删除了此项要求); ——4.5暖风装置的耐腐蚀性(删除了此项要求); ——4.7/5.3暖风装置噪声/噪声试验(明确规定了测量其A计权声压级噪声); ——4.11对暖风装置售后服务的规定(删除了此项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QC/T 29107-1993。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汽车车身附件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少俊、李再华。 本标准于1981年首次发布,1993年第一次修订,本版为第二次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汽车水暖式暖风装 置 QC/T 634-2000 代替QC/T 29107-9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以下简称暖风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汽车发动机提供的热水作为热源,用于车厢内采暖及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的暖风装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785-1983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 10069.2-1998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噪声简易测定方法 QC/T 29092-1992汽车用暖风电动机技术条件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暖风装置 是指以汽车发动机提供的热水作为热源,用于车厢内采暖及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的热交换装置。包括散热器、风扇、暖风电动机、空气管道、壳体等部件。 3.2 暖风装置放热量 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通过暖风装置的热水所散发的热量。 3.3 暖风装置修正放热量(以下简称放热量) 是指将暖风装置放热量换算成暖风装置的进水温度与进气温度之差为65℃时的放热量。 3.4 标称放热量 是指暖风装置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暖风装置的进水温度与进气温度之差为65℃时的设计放热量。 3.5 标称空气流量 是指暖风装置在标准空气状态下的设计空气流量。 4 技术要求 4.1 暖风装置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暖风电动机应符合QC/T 29092的规定。 4.2 结构与外观 4.2.1 暖风装置连接部位应紧固可靠,拆装方便,阀门转动灵活。 4.2.2 暖风装置外表面应光洁、无伤痕、锈迹及其它有害缺陷。

QCT634-2000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

QC/T 634-2000 (2000-01-19 发布,2000-07-01 实施) 本标准是QC/T 29107-1993《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技术要求》的修订版。 试验方法参考了国外先进标准JIS D 5901《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试验方法》。 QC/T 634-2000 对QC/T 29107-1993主要技术内容作了如下修改(章、条系 QC/T 29107-1993 的章、条): ――4.2暖风装置对环境的适应性(删除了此项要求); ——4.5暖风装置的耐腐蚀性(删除了此项要求); ――4.7/5.3暖风装置噪声/噪声试验(明确规定了测量其A计权声压级噪 声); ――4.11对暖风装置售后服务的规定(删除了此项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QC/T 29107-1993。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汽车车身附件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少俊、李再华。 本标准于1981年首次发布,1993年第一次修订,本版为第二次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 QC/T 634-2000 代替QC/T 29107-9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以下简称暖风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 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汽车发动机提供的热水作为热源,用于车厢内采暖及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的暖风装置。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785-1983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方案设计(2013年发改委标准案例范文)

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方案设计(2013年发改委标准案例范文) 【编制机构】:博思远略咨询公司(360投资情报研究中心) 【研究思路】:

【关键词识别】:1、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项目可研2、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市场前景分析预测3、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项目技术方案设计4、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项目设备方案配置5、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项目财务方案分析6、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项目环保节能方案设计7、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项目厂区平面图设计8、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项目融资方案设计9、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项目盈利能力测算10、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11、银行贷款用可研报告12、甲级资质13、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应用领域】: 【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项目可研报告详细大纲——2013年发改委标准】: 第一章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项目总论 1.1 项目基本情况 1.2 项目承办单位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4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5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6 经济及社会效益 1.7 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3.1 公司介绍 3.2 公司项目承办优势 第四章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4.1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4.2 市场容量分析 4.3 市场竞争格局 4.4 价格现状及预测 4.5 市场主要原材料供应 4.6 营销策略 第五章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项目技术工艺方案 5.1 项目产品、规格及生产规模 5.2 项目技术工艺及来源 5.2.1 项目主要技术及其来源 5.5.2 项目工艺流程图 5.3 项目设备选型 5.4 项目无形资产投入 第六章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项目原材料及燃料动力供应 6.1 主要原料材料供应 6.2 燃料及动力供应 6.3 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价格 6.4 项目物料平衡及年消耗定额 第七章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鼓风机总成项目地址选择与土建工程 7.1 项目地址现状及建设条件 7.2 项目总平面布置与场内外运 7.2.1 总平面布置 7.2.2 场内外运输

暖风第六包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测试系统设备名称

0508-0521-06 暖风 第六包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测试系统 设备名称: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试验装置 项目概述 该试验台用于测试车箱内用于采暖及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的暖风装置。应满足QC/T 634-2000标准中对汽车水暖式暖风机装置放热量、密封性及往复加压等项目检测。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1试验电源 输出电压:直流0~30V连续可调 输出电流:直流0~30A连续可调 2、储气罐:与暖风装置进气口相连接的储气罐应具有足够的容积, 并保证在测量罐内压力时不会产生紊流现象。 3、储气罐用鼓风机(以下简称鼓风机)向储气罐输送所需的风量, 使罐内压力在试验过程中始终与环境气压相等。 4、热水箱:向暖风装置提供(85±3)℃热水; 流量调节范围:(6~20)dm3/min 5、空气压力测量仪器:微压计或其它适当仪器、最小读数值1.0Pa 6、温度测量仪器:棒式温度计、热电偶或电阻温度计,测量热水的 温度计。最小读数:0.1℃,测量空气温度计最小读数值:0.2℃ 7、空气流量测量仪器:准确度不低于1%的空气流量测量仪器。 8、热水流量测量仪器:涡轮流量计或其它准确度不低于1%的热水 流量测量仪器。 9、电压表:0.5级 10、电流表:1.0级

11、闪光测速仪或其它准确度不低于1%的转速测量仪器。 12、上述技术要求及未提及的技术要求均应以QC/T 634-2000为准。主要配置及关键元器件明细表 试验装置主要由以下部份组成: 1、热循环水测量控制部分; 2、湿空气循环控制部分; 3、加压装置。压力调节阀及流量调节阀。 4、计算机测控部分。 试验中所用到的测控仪表都集中安放在试验台的操作面板上,使试验中所有参数一目了然。计算机及软件可全自动完成整个测试过程,测试数据可自动保存至数据库或按标准报告格式打印输出。 设备验收:设备验收分预验收和终验收,预验收在供货方所在地,性能指标按QC/T 634-2000等标准的要求及上述要求条件进行;终验收在交货地点:市质检院现场。安装调试后,按预验收条件进行。并由供货方提供设备的计量检定证书。设备生产厂商必须具备该设备的生产经历。在设备设计、制造、功能实现的过程中如遇技术问题应与我方协商,同时应满足现行的标准要求。 项目工期:自合同生效日起4个月内交付使用。 付款方式:合同签订生效后十五日内付总货款的30%,设备验收后付总货款的60%,余款一年内付清。(以上费用包括设备购置费、运输费、安装费和其它费用) 售后服务: 设备供应商负责设备安装调试并培训操作人员2名。设备免费保修期一年,终身维修。如需购置相关附件,应以优惠价供应。

QCT2909292汽车用暖风电动机技术条件

QCT2909292汽车用暖风电动机技术条件 QC/T 29092一92 汽车用暖风电动机技术条件代替JB 3257一83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暖凤电动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上驱动风扇用的电动机(以下简称电动机)。 2 引用标准 GB 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4942.1电机外壳防护分级 GB 10069.1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 ZB T35 001汽车电气设备差不多技术条件 3 术语 3.1 额定功率:在ZB T35001第3.2条所规定的环境条件下,给电动机加上13.5V (或27V)试验电压时,电动机能够输出的最大功率。 3.2 标称功率:电动机制造厂在技术文件中规定并在名牌上标注的电动机名义功率值。 3.3 负载电流与负载转速:电动机在规定负载下的电流与转速。 4 技术要求 4.1 电动机应符合本标准要求以及ZB T35001的规定,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2 电动机的型号应符合《汽车电气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的规定。

4.3 电动机的工作环境温度范畴为一40~65℃。 4.4 电动机的产品技术条件中应规定: a.空载电流与空载转速; b.标称功率; c.负载电流与负载转速。 4.5 电动机外观应整洁、无锈蚀、无机械损害。在产品图中应规定螺纹紧固件的拧紧力矩。 4.6 电动机应能承担表1、表2规定条件的耐振试验。 4.7 电动机空载运行时,测得的A计权声功率级噪声限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双速电动机以高速档为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