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地理科学进展的认识

关于地理科学进展的认识

关于地理科学进展的认识
关于地理科学进展的认识

关于地理科学的认识

在开始学习地理科学之后,我逐渐认识到地理科学的博大精深,才发现之前对地理科学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地理科学不仅让人了解各地方的风土人情,知晓日月星辰的变化,懂得四季五带的划分,还让我们了解地球的整体知识,了解地质地貌的知识,懂得气象学、气候学、土壤学的内容。地理科学中还包括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世界地理学等等。

对地理科学的认识,第一次冲击在于大一上专业课的时候。原来地貌学、地质学是一个学科体系,而不仅仅是高中地理书上的短短几个章节。地质地貌不单单是一种现象,它的内涵之丰富、体系之庞大、应用之广泛,是我所想象不到的。地理科学就像一个知识的大平台,生态学、土壤学、水文学、经济学、城市科学、人口学、环境科学等都被包含在内。

综合性是地理科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地理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关系与作用的科学,是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地理学起着沟通自然系统与人文系统之间联系的桥梁作用。“地理学存在的理由在于综合”,这是英国地理学家在“地理学与地理学家”一书中所表达的观点。中国一些著作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类似的表述。黄秉维20 年以前就提出(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多次谈到要开展地理学的综合研究。他强调,“有重要意义的是,在了解地球表层的基础上,能相当肯定地推广人为措施对一个客体施加影响会对其他客体产生什么影响;对一个地区施加影响,会对其他地区产生什么影响;今天的措施会在明天、后天产生什么影响”。在这里,他所关注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并引导至可持续发展。

一个地区的发展规划及区域治理需要综合考虑自然、人文、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各种因素。例如,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北方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地区之一。华北年平均缺水已达到100~150亿立方米。即使有南水北调工程,也不能完全解决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问题。全国主要流域63.1%的河段水质为IV类、V类或劣V类,失去了饮用水的功能,且污染物的排放仍在增加。面对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在农业上,我们使用喷灌、滴灌的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工业上,净化污水,减少河湖污染;在教育上,鼓励大家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在经济上,实行阶梯水价,对于耗水量大的产业,收取环保费;工程上,南水北调,进行跨流域调水等等措施。

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如何治理河湖污染,如何解决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矛盾,如何维护有限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如何维系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当代地理人所面对的问题,也是迫在眉睫等待我们解决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外部响应”,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是可持续能力的“硬支撑”;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部响应”,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可持续能力的“软支撑”。只有“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能够被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只有“当人类对于当代的努力能够同对后代的贡献相平衡”,只有“当人类为本区域发展的思考能够同时考虑到其它区域乃至全球利益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才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政治战略,更是我们一代地理人所研究的方向和为之奋斗的目标。

地理科学具有人地关系性,在“人-地系统”中,一个要素或一组要素发生变化都将引起其他要素乃至整个系统的变化。地球表层系统急剧变化,集中体现在“人”和“地”的关系。这种变化的结果是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生态和环境基础不断受到破坏。而且,人类因素影响愈是强烈的地区,自然和环境的脆弱性就愈大。比如氟的发现与使用,氟的广泛应用便捷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它又是臭氧层空洞的罪魁祸首。它与臭氧层内的臭氧进行着链式反应,

破坏臭氧层。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B明显增加,对人体健康、陆生植物、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化学循环、材料、以及对流层大气组成和空气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其次,就我国国情来说,我国由于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收入不高,必须以较快速度发展。而在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就更为严重。因此,我国面临着发展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人口增长是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化的关键因素,而恶化的环境又会导致贫困。要求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这个当今世界上的难题在我国就显得更为困难。

人与地既是一个系统,又是一对矛盾。对于人-地系统研究主要组成要素相互作用机制与演化趋势的主要途径是定量研究,而且要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地域范畴的大量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来达到。分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单靠定性研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我们这一学期的计量地理学,正是为这一种系统提供研究方法和途径,例如基尼指数,通过对于这个均匀性指数的应用,我们可以对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及规律进行定量分析。在课堂上,老师带领我们使用这一指数分析了北京市小学地理分布情况,并对小学分布的过去、现在、未来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我看来,现在的地理科学发展和研究方向在于可持续发展,。就中国的国情来说,中国面对着人口压力、能源挑战、资源短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发展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知识的终极价值在于应用,如果利用好这些地理知识、为祖国添砖加瓦、指明方向,是我,一个地理人的理想与目标。

参考文献:

1.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陆大道

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纪念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20 周年牛文元

3.地理科学的价值与地理学者的情怀陆大道

4.论地理科学马蔼乃

5.百度

《地理科学新进展讲座》课程教学大纲.

《地理科学新进展讲座》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地理科学新进展/ New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课程编码:12014023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范围:05地理科学 学时数: 36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课外学时:0 学分数: 2 先修课程:第8学期以前的全部专业课 考核方式:考查制订日期:2005年 制订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审核者:林媚珍 执笔者:陈健飞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地理科学专业选修课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较了解和关注地理科学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关注学科动态、追踪学科前沿的意识和不断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为: (1)介绍地理科学及其相近领域的科学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及其研究动态; (2)介绍地理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在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和状态; (3)介绍本地区本单位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研究特色、研究特长和进展情况。激发学生参与相关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问题、发展趋势和展望;结合毕业论文任务,能把握学科方向和创新途;初步养成关注和追踪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导读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专著的新近论著;介绍最新学术会议的学术报告; 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专题检索、信息过滤、学术沙龙和文献综述。(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与先修专业课程呼应,使学科知识条块清晰;直接服务于毕业论文选题,为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联。 (五)教材与教参 选印系列代表性论文及提供电子版论文文档; 教学参考书: 陈述彭主编. 地球系统科学—中国进展,世纪展望.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编委会.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上、下卷).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Helmut Geist. Our Earth’s Changing Land, An Encyclopedia of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2006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007

地理科学新进展课程教学大纲

《地理科学新进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地理科学新进展/Recent Advantages in Geographical Science 课程编码:12014018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范围:04地理科学 学时数: 36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课外学时:0 学分数: 2 先修课程:第8学期以前的全部专业课 考核方式:考查制订日期:2004年 制订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审核者:林媚珍 执笔者:陈健飞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地理科学专业选修课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较了解和关注地理科学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关注学科动态、追踪学科前沿的意识和不断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为: (1)介绍地理科学及其相近领域的科学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及其研究动态; (2)介绍地理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在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和状态; (3)介绍本地区本单位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研究特色、研究特长和进展情况。激发学生参与相关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问题、发展趋势和展望;结合毕业论文任务,能把握学科方向和创新途径;初步养成关注和追踪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导读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专著的新近论著;介绍最新学术会议的学术报告; 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专题检索、信息过滤、学术沙龙和文献综述。(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与先修专业课程呼应,使学科知识条块清晰;直接服务于毕业论文选题,为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联。 (五)教材与教参 选印系列代表性论文及提供电子版论文文档; 教学参考书: 陈述彭主编. 地球系统科学—中国进展,世纪展望.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编委会.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上、下卷).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 副修专科、副修本科与副修学士学位 为适应学生个性差异和不同志趣,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学校实施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保证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以下修读层次:副修专科、副修本科、副修学士学位。 1、副修专科 应修读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学院平台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中规定的必修课,获得不低于36学分的副修课程学分,在取得主修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后,可发给副修专科专业毕业证书。 副修本专业专科的学生应当修读以下必修课程: 学院平台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区域分析与规划。共计21学分。 专业平台课程:地球概论,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自然地理,世界经济地理。共计15学分。 2、副修本科 应修读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学院平台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中规定的必修课,并修读一定数量的选修课,获得不低于72学分的副修课程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低于62学分,在取得主修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后,可发给副修本科专业毕业证书。 副修本专业本科的学生应当修读以下必修课程: 学院平台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区域分析与规划。共计21学分。 专业平台课程:地理学引论,地球概论,地质学,地貌学,气象气候学,水文学与水资源,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自然地理,世界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共计41学分。 另外,还须在本学院或本专业平台中修读不低于10学分其它课程。 3、副修学士学位 在修读完成副修本科专业课程学分的基础上,完成副修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教育实习、野外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达到学位授予条件,且副修专业与主修专业分属于不同学科门类,则在取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证书后,可授予副修学士学位。 4、有关规定

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摘要:可持续发展的产生背景、发展概况、在新世纪面临的种种挑战都与全球经济息息相关。自上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可持续发展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不断改善、创新的过程。其意义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生态文明 1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二战结束后,在三次科技革命完成的背景下,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人口膨胀、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发展的不平衡等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1962年美国卡逊《寂静的春天》的发表,阐述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所发生的重大公害事件,首次将环境污染这一严肃问题摆在世人面前,震惊了全球。随后,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增长的极限》认为防止世界大系统崩溃则必须放慢经济增长及停止人口膨胀。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该宣言指出环境问题主要是发展不

足的问题,不仅发达国家要对环境资源问题负责,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因为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伴随着资源的减少,尤其是工业化生产又加剧了环境的恶化程度。这是联合国组织首次把环境问题与发展联系起来。第一次明确提出发展中国家要致力于环境保护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发展与环境协调一致的重要性。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和全球多个国家的政府、专家制定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 提出应该把资源保护和人类发展统一起来考虑 , 第一次较明确地表述了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的思想。在该大纲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不能将“可持续发展”与“持续增长”,“持续利用”概念混为一谈。可持续发展是强调发展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布伦特莱发布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指出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一个能持续人类进步的道路,人们寻求的不只是局部地区的短暂发展, 而是在整个地球遥远将来的发展。该报告也给出了公众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1990 年,

2018年主要地学类期刊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China Geology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地球环境学报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华东地质火山地质与矿产 气象学报山东地质矿产勘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有色金属工程石油科学(英文版) 中国地质调查资源与产业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冰川冻土测井技术安徽地质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成都理工学院学报沉积学报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英文版)城市地质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地层学杂志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地理科学进展地理学报地理科学 地理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地理学报(英文版) 地球科学地球科学进展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地球学报地球与环境地球信息科学 地下水地学前缘地震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地震地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地震学报地震研究地质调查与研究 地质科技情报地质科学地质科学译丛 地质力学学报地质论评地质通报 地质学报(英文版)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学刊(江苏地质) 地质与勘探地质与资源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地质找矿论丛第四纪研究海相油气地质 非金属矿粉煤灰综合利用福建地质 地学前缘(英文版)干旱区地理干旱区研究 甘肃地质学报高校地质学报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工程勘察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古地理学报 古脊椎动物学报古生物学报广东地质 广西地质硅酸盐通报硅酸盐学报 贵金属贵州地质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国土资源遥感国外地质勘探技术国外铀金地质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海洋工程海洋湖沼通报 海洋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海洋科学进展 海洋通报海洋学报海洋学研究 海洋与湖沼海洋预报河南地质 核地知与行黑龙江地质湖泊科学 湖南地质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北地震科学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华东地质学院学报华东铀矿地质 华南地质与矿产化工矿产地质环境科学学报 黄金黄金地质黄金科学技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吉林地质极地研究 建筑材料学报江西地质江西地质科技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30卷第12期2011年12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0,No.12Dec.,2011 收稿日期:2011-03;修订日期:2011-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01);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2B03)。作者简介:方创琳(1966-),男,甘肃庆阳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研究。 E-mail:fangcl@https://www.doczj.com/doc/262571754.html, 1470-1478页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方创琳1,周尚意2,柴彦威3,陆玉麒4,朱竑5,冯健3,刘云刚6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3.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4.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46; 5.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 6.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 摘要:本文重点总结了近年来人地关系论、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的特色分支学科和新兴分支学科的发展现状、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展望。通过对国内大量的文献分析和与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的比较分析后认为,中国人文地理学在理论创新、研究方法、手段革新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表现为:人地关系论作为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文化地理研究视野更为开阔,并在转向新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进入了重要的研究转向与繁荣发展新阶段;政治地理学顺应地缘政治战略需求开始由低迷走向回暖;社会地理学伴随和谐社会建设蓬勃发展。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总体趋势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树立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紧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在力所能及地解决国家发展中若干新问题的同时,重点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及其示范应用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全球问题、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研究;顺应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加强文化地理研究与国家文化产业振兴的融合研究,建设中国“本土化”的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拓展行为地理学研究广度与深度,加强实验性研究;关注新地缘政治学、都市政治地理和地方政治地理的研究,依托“六普”数据推动社会地理学研究实现新的跨越。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主要进展;发展趋势;展望;中国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人文现象与人类活动发生发展过程、动态演化特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科学,其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1],研究领域包括人地关系论、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民族地理学、军事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多门分支学科。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伴随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人文地理学一系列特色分支学科如人地关系论、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民族地理学、宗教地理学、医学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蓬勃发展,在理论研究、方法创新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展现出美好的发展愿景。鉴于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相对独立的学科,本文重点总结人地关系论、文化地 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等特色分支学科和新兴分支学科的发展现状、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展望。 1人文地理学学科取得的重要进展 从人地关系论、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社会地理学5个方面,总结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取得的重要进展如下。 1.1人地关系论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进 一步得到提升 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2]。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始终被视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核心[3]。从古代“天人合一”的协调思想演进到近代的人地关系协调思想,再升华到现代的可持续发展

FUTURES_一种新型区域城市增长模型--14

第32卷第1期2013年01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2,No.1Jan.,2013 收稿日期:2012-08;修订日期:2012-12.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111014);美国Renaissance Computing Institute (RENCI),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LTRA-Ex Program (BCS-0949170)。 作者简介:邓婧(1987-),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信息系统、复杂系统模拟与高性能地理计算等研究。 E-mail:jdeng1@https://www.doczj.com/doc/262571754.html, 通讯作者:郑新奇(196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GIS 开发与应用、土地评价与规划、土地集约利用、空间数据挖掘、 复杂系统仿真等研究。E-mail:zxqsd@https://www.doczj.com/doc/262571754.html, 041-048页 1引言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支撑性研究,对于城市发展、人类环境变化研究有着重要支撑意义。由于土地变化驱动因素的多样性,人类活动的难以预测性,以及人与自然的交互影响等,土地利用系统具有复杂性特征,模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已成为相关研究的难点和热点(Brown et al,2005;Li et al,2010;于兴修等,2004;何春阳等,2002)。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是人们学习和理解土地利用系统的重要工具,对于人们分析土地变化的前因后果,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大意义。前人建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对土地利用活动进行分析。根据建模目的不同,可分为描述性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和土地利用优化模型(Verburg et al,2004)。描述性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用于预测未来短期内的土地利用发展模式;土地利用优化模型则根据一系列目标设置,找到最能满足目标的配置模式,从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根据专业背景的不同,土地利 用变化模型又包括城市模型(Miller et al,1999)、林 地退化模型(Kaimowitz et al,1998)、土地经济模型(Bockstael et al,2001;沈体雁,2006)、土地生态环境模型(杨培峰,2004)、土地社会学模型(人地相互关系模型)(Agarwal et al,2002)等。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的趋势使得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相关研究试图从社会、自然、经济等各个角度和不同层面把握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丰富了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库(田光进等,2008;裴彬等,2010)。 当前,有更多的模型开始重视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对城市形态和景观破碎度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景观格局的改变,包括斑块的大小、形状和连通性的改变,可能会通过干扰能量和物质的交换而显著影响生态过程(Radeloff et al,2005;Irwin et al,2007;Alberti,2005)。在土地利用和开发过程中,人类活动往往会对景观格局造成较大影响。城市化过程则通过改变景观格局的空间结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Alberti,2010)。因而,此类研究对生态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FUTURES :一种新型区域城市增长模型 邓婧1,2,3,唐文武2,3,刘润润1,郑新奇1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2.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地理与地球科学学院,北卡罗来纳州,美国28223; 3.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GIS 科学应用中心,北卡罗来纳州,美国28223) 摘要:如何更好地进行城市发展模拟是发展中国家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科学问题。传统研究往往基于单体或组合模型,不能为决策方案提供直接支持。本文介绍了国外一个新的城市发展模型FUTURES(FUTure Ur-ban-Regional Environment Simulation)。该模型不仅考虑了城市发展区动态适宜性梯度计算、人均土地消耗的趋势分析以及基于空间位置的斑块变化可视化模拟,而且注重模块间的动态交互反馈过程,形成了独有的深度耦合机制,模型结构紧密又不失灵活性。基于高性能计算环境支持,该模型已经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多个区域进行实验并取得成功。本文主要介绍该模型设计思想、模型组成、关键建模方法,并总结了模型的主要优势,以期为我国城市发展模拟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FUTURES 模型;城市增长模拟;景观生态效益;动态适宜性;斑块增长算法doi:10.3724/SP.J.1033.2013.00041

地理科学进展(6)

《地理科学进展》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著者—出版年制)详细要求 为了作者论文写作和修改过程的方便,本刊决定从2013年01期起废止顺序编码制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国际通用的著者—出版年制。此前投来的以顺序编码制标注文献的稿件,也须即时修改为著者—出版年制;同时,为国内外检索的便利,文献列表中的中文文献须给出英文,英文文献则不需译成中文。 总体要求 1 正文中引用的文献与文后的文献列表要完全一致。 ?文中引用的文献可以在正文后的文献列表中找到;文献列表的文献必须在正文中引用。 2 文献列表中的文献著录必须准确和完备。 3 文献列表的顺序 ?文献列表按著者姓氏字母(或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姓相同,按名的字母顺序排列;著 者姓和名相同,按出版年排列。 ?相同著者,相同出版年的不同文献,需在出版年后面加a、b、c、d……来区分,按文 题的字母顺序排列。如: Fan J. 2008a. …… Fan J. 2008b. …… Fan J. 2008c. …… 4 中文文献应给出相应的英文。先给出英文,然后把中文放在下面的方括号中。 如: Bai J H, Oyang H, Yang Z F, et al. 2005. Change in wetland landscape patterns: A review. Progress in Geography, 24(4): 36-45. [白军红, 欧阳华, 杨志峰, 等.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进展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 24(4): 36-45.] 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 在著者—出版年制中,引文的标注标志由著者姓氏和出版年构成,倘若只标注姓氏无法识别该人名时,可标注著者姓名。主要有如下两种形式: (1)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可以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如:Kang等(2010)、Huang 等(2010)通过对具有时空信息的海量手机通话数据进行挖掘,总结了城市中居民移动的一般性模式。 (2)也可放在引用句尾的括号中,如: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特征的研究已成为关注的热点(于贵瑞等, 2001)。目前,针对生长季碳交换特征的研究已有很多(关德新等, 2004; 于贵瑞等, 2004)。森林在非生长季释放出大量的CO2 (Falge et al, 2002) 1 只有一个著者的文献引用 示例:张三(2008)识别了居民的出行目的。 社区规划应更加关注居民个体的需求(张三, 2008)。 如果同一篇文献连续引用,则第一次引用需给出出版年,第二次及以后的引用无需写出版年。如张三(2008)研究了了居民的出行目的……。张三还发现……

四川省地质遗迹资源等级区划研究(地理科学进展)

四川省地质遗迹空间区划及其特征的定量研究 罗培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南充 637002) 摘要:以地质构造单元、主要断裂(深断裂带、大断裂)、地貌等几个影响四川境内地质遗迹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为依据,综合参考地层、岩石、新构造运动等其他因素,将境内地质遗迹划分成3个地质遗迹大区、8个地质遗迹区和25个地质遗迹亚区,并构建了包括地质遗迹质量等级、数量规模、资源类型、配套资源、保护和开发状况等5个指标和 9个具体指标因子的定量表征体系,在前期对各个地质遗迹景观区地质遗迹的评价基础上,对各个区划单元地质遗迹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表征,并根据指标值的高低对三级区划单元进行综合性的优劣等级分类。分析表明,龙门山、峨嵋-老君山、摩天岭等5个亚区为一级,即地质遗迹较优异区域;成都、盆中、大凉山等5个亚区为二级,即较良好区域;盆东亚区、盆南亚区、米仓山亚区等10亚区为三级,即一般区域;盆北亚区、大巴山亚区、会东亚区等5个亚区为四级,即较差区域。 关键词:四川;地质遗迹;空间区划;定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P62.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地质遗迹作为地球留下的宝贵自然遗产和自然资源,地学、旅游学及相关学科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四川省因其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独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我国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最为丰富、最具特色的省区之一。近年来,四川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工作已取得许多成就,开发与保护效益不断提高,但现存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对全省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缺乏系统普查和总体研究,地质遗迹保护点的确立和地质公园的建设各自为阵,全面开花,重复建设多,精品少,地质遗迹区划研究也仅仅停留在遗迹的相似性上,未充分体现地质遗迹在地质构造、地貌、地层、岩石、区域地质发展史等因素的区域差异性,不能真正体现地球演化的空间格局[1-3]变化,难以为全省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的规划和各级政府部门的相关决策与工作布置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本文试图借鉴现有地质遗迹区划成果[4],在研判影响地质遗迹关键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现有221个地质遗迹景观地(区)地质遗迹特点[5,6],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地质遗迹进行空间格局区划,并进行区划特征的定量分析和重要性等级划分,为四川省地质遗迹保护和规划提供基础依据。 1 研究思路 地质遗迹空间格局区划的目的是,分析四川省内地质遗迹的区域差异性,以区域地质构造活动以及外营力作用过程为依据,以地质遗迹质量等级、数量规模、资源类型、配套资源、保护状况等指标,对四川地区地质遗迹区划特征进行定量分析表征,进一步进行区划单元重要性等级分类,基于以上目的,我们确立了四川省地质遗迹资源区划及其特征定量研究的基本思路(见图1)。 首先,将四川省地理地层区划及露头分布图、四川省岩浆岩系及露头分布图、四川省区域变质岩系及露头分布图[7]、四川省构造单元分区图、四川省断裂体系图[8]、四川省地貌区划图[9]等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并参考已确立221个地质遗迹景观地内地质遗迹特点,对四川省地质遗迹进行区划;其次,以能体现区域内典型地层、特殊岩石、地质构造、地貌、地质演化史为衡量标准,收集和整理现有221个分布于各个区域地质遗迹景观地及其周围的地质遗迹点登录资料, 按照《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2002)以及旅游景观资源的评价方法,建立地质遗迹区划特征指标的指标因子,并进行定量表征和综合定量评价,最后划分优劣等级。 收稿日期:2010-07-12 基金项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质遗迹保护项目(2009061023)资助。 作者简介:罗培(1974-),四川阆中人,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地学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地理类核心期刊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2015) [1] 《冰川冻土》,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ISSN:1000-0240 [2] 《测绘科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ISSN:1009-2307 [3] 《测绘学报》,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ISSN:1001-1595 [4]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ISSN:1004-8227 [5] 《城市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ISSN:1002-1329 [6] 《城市规划学刊》,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ISSN:1000-3363 [7]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等,ISSN:1671-5942 [8] 《地理科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ISSN:1000-0690 [9] 《地理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ISSN:1007-6301 [10]《地理学报》,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ISSN:0375-5444 [11]《地理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ISSN:1000-0585 [12]《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ISSN:1672-0504 [13]《地球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ISSN: 1001-8166 [14]《地球信息科学学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ISSN:1560-8999 [15]《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ISSN:1005-2321 [16]《地质学报》,中国地质学会,ISSN:0001-5717 [17]《第四纪研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ISSN:1001-7410 [18]《干旱区地理》,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中国地理学会,ISSN:1000-6060 [19]《干旱区研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土壤学会,ISSN:1001-4675 [20]《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区研究委员会、内蒙古农业大学,ISSN:1003-7578 [21]《极地研究》,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ISSN:1007-7073 [22]《经济地理》,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ISSN:1000-8462 [23]《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ISSN:0023-074X [24]《旅游科学》,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ISSN:1006-575X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 一、判断、改错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错误的说法请给予纠正。1.古典地理学时期,地理学内部已经出现了学科分化。 错误,在古代地理学时期里,对科学研究的各个不同领域还没有到重视学科分类的程度。 2.地图分析是根据地图对各种制图对象进行分析,为利用地图提供各种科学依据。 正确。 3. 阿努钦反对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隔,反对把经济地理学看成是纯粹的经济学科,主张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统一。 正确。 4. 李特尔是德国最早把“景观”作为地理学科学术语的人。地理界的景观学派是进入20世纪以来德国地理学的一大流派,构成了德国地理学的一大特色。 错误。施吕特尔·奥托(Schlüeer.Otto1872—1952)是德国最早把“景观”作为地理学科学术语的人。 5. 二战后,前苏联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具有和西方国家相同的特点。 错误。 6. 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中国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错误。在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首先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术语,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 7. 二十世纪80年代,地理信息系统逐渐走向成熟。 正确。 8. 得益于达尔文珊瑚岛演化理论的启迪,克莱门磁(Clements)提出了侵蚀轮回理论,戴维斯(William Moris Davis)提出了植被演替理论。 错误,威廉·莫里斯·戴维斯(Davis1850—1934),美国地理学奠基人之一,他创立了侵蚀循环学说(地理轮回说)。 9. 卑尔根气象学院极大地促进了大气圈的研究,对大气的气团组成和结构有了统一的认识,出现了布迪科气候分类和桑斯威特气候分类。 错误。 10. 由于西方人文地理学不断从迅速变化的社会科学寻找动力,故其发展脱离不了西方哲学与社会思潮的影响。 正确。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计量地理学对地理学发展的意义。 答:计量地理学的产生体现了地理学的进一步完善,使地理学由一门对地表事物进行解释性描述的学科,转变为一门确定性解释的科学。其意义在于:①它给实际地理问题以确定性的解释,使地理学家可以在计划、规划和设计中有充分依据和发言权;②使地理现象的概括达到了新的高度,即不仅是定性,而且是定量的描述和解释,从而使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更臻完善。

地理信息科学重要刊物

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重要刊物和会议 [](国际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进展杂志)美国 (国际地理信息科学)英国 国际期刊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国际摄影测量遥感杂志) , (计算机、环境与城市系统)(英国) (制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 (制图学杂志), (加拿大地图学国际期刊), (澳大利亚地图学国际期刊)《》 (计算机与地学) (空间认知和计算) (地球科学与遥感汇刊) (环境遥感) (国际遥感杂志) 顶级会议 ()(空间信息理论会议) * 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机器人科学领域的学者会聚讨论空间信息理论* 年发起,每两年一次分别在欧洲、北美举行; * 是公认的理论研究的最高权威会议,论文严格评审,由出版 [](计算机协会关于的学术讨论会) *每年举行一次,在网站上公布,() *年, *年, 有影响的学术会议 ( )(空间数据处理会议) * 国际地理联合会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组织; * 从年开始,每两年举行一次,第九届在北京召开() * 为, 论文集由权威出版社出版; * 年月在加拿大() (大型时空数据库学术会议) *年由美国发起,每两年一次年在香港; *更多的关注的计算机技术,参加学者多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 * 其他学术会议 () () 地图综合委员会() 测绘学

.测绘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测绘通报.地图.遥感学报.地壳形变与地震(改名为: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测绘科学.测绘学院学报 地理学 .地理学报.经济地理.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中国沙漠.干旱区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地域研究与开发.冰川冻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自然资源学报.地理学与国土研究(改名: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资源科学.山地学报.湖泊科学.地理科学进展.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干旱区研究 投稿方式:注册后网上在线投稿,登陆名为登记邮箱审稿时间:两个月投稿难度:难,通常有个人审稿投稿方式:注册后网上在线投稿,登陆名为登记邮箱审稿时间:不定投稿难度:比较难,通常是个人审稿,等待意见时间较久 .计算机学报投稿方式:投稿审稿费:元审稿时间:不定网络投稿过程:()将文章电子版传到本刊电子信箱() ()网页上登记。()登记成功后,请作者下载声明(未登记的作者也可以下载)打印并签字(按署名顺序),然后扫描并通过将文件传到编辑部,若扫描不方便,也可采用邮寄方式。投稿注意:()文章宜用格式排版,使用其它格式排版的文章需转换为格式。文章首页包括作者的、联系地址、电话(放在文章的首页下方)。研究背景同文章放在同一个文件中,另起一页。()本刊收到文章后,对文章进行初步审查。初审结束后,用方式通知作者初审结果及稿件编号等事宜。()审理结束后,将结果放在网上。本刊已经开始进行网上查询服务。()本刊发现文章有声明中提到的著作权问题,将在网页上暴光,并于今后拒绝该文所有作者的文章。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投稿方式:注册后网上在线投稿审稿费:元审稿时间:三个月内在线投稿步骤()登录进入系统。如无系统帐号,请在线申请系统帐号;()填写稿件基本信息;()点击浏览按钮上传稿件,稿件可附多种格式的文件,推荐用格式文件投稿;()按“保存”按钮保存。在线投稿注意事项:()论文文件格式可以是格式,格式,格式,或格式,建议使用格式。论文是格式的请用以下版本编辑;()如文件过大,请先进行文件压缩();()上传稿件前,请务必检查文件是否染有病毒,如有病毒,本刊将拒绝接受投稿;()同一篇稿件请不要反复传送稿件;()收到网上投稿后,本刊将返回作者收稿信息;()英文稿件除题目用英文输入之外,其他信息请用中文输入。英文投稿应附有详细中文摘要;()可通过“我的投稿”了解您的稿件的处理状况,并可通过“任务单”处理与您的稿件有关的事务。()本在线投稿系统会向您注册时提供的邮箱中发有关稿件处理信息的邮件,请注意查收邮件。本系统发出的邮件采用()编码,如您在收到邮件后发现是乱码,请将读邮件的软件的文字编码设为()编码即可。如果您使用的是,由于的问题,可能无法读取邮件,具体请参照如何通过查看本系统的邮件。 .遥感学报投稿方式:电子邮件投稿审稿费:元审稿时间:三个月内 .测绘学报投稿方式:电子邮件投稿不需要审稿费,单栏不超过页审稿时间:三个月内 .电子学报投稿方式:邮寄到编辑部,三份文本审稿费:元(中文);元(英文)审稿时间:不定注意事项:()作者应保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合作的论文,署名须征得合作者的同意。若因著作权而引起争议,本刊不承担责任。()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过的文稿,不属于一稿多投; 但已收入会议文集正式出版的,本刊不再重复发表。()为了加快审稿速度,来稿请寄三份副本并附上电子文件软盘。投稿需同时寄出稿件评审费(中文元;英文元)。()投稿时须附专页说明文中主要创新之所在,并声明应当引用的文献均已引用。()编辑部退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中系列模型的应用-地理科学进展

3 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来稿日期:1998211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中系列模型的应用 ——以乐清市为例 刘彦随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既包括宏观数量与空间结构格局的优化,也包括微观尺度生产要素的合理比配,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持续拟合与决策过程。本文结合乐清市实证研究, 提出了运用系列模型研究县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新方法。系列模型由空间分区模型、结构优化模型和微观设计模型,按照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目标的内在联系性组合而成。系列模型既能够发挥单个模型的作用,也能充分利用它们在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与决策中所具有的同一性与互补性,在科学协调土地利用配置数量与空间、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中更好地发挥其综合优势,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系列模型 乐清市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经济供给的稀缺性与其社会需求的增长性之间呈失衡发展的态势,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的非农化倾向及其用途间竞争的矛盾不断加剧。与此同时,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土地污染和退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人们已经感觉到人类社会将要经历一场如何利用土地资源的变革和挑战。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主题下,如何在国民经济各产业、各部门间合理分配有限的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利用的集约化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土地科学特别是土地利用学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面对日益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土地利用问题,着眼于三项工作是必须的:一是从土地生态属性出发,重视对土地演替机理、分异规律和适宜利用方式的系统分析与评价;二是结合区域发展背景与特点,进行土地利用发展态势与类型转换的科学预测;三是从可持续性角度,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进行优化摸拟与生态设计[1]。为此,充分发挥模型分析的作用,构建多途径、多目标的系列模型,用以支持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研究,既必要而又切实可行。系列模型是依据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目标的内在联系性,从不同的角度所构建的多元模型组合。本文以浙江省乐清市为例,以县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持续利用为目标,建立了由空间、数量、时间等方面模型组合而成的系列模型,并运用于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的实践,收到了较好效果。 1 空间分区模型 土地利用分区一般包括地域分区和类型分区。县域空间分区是以乡镇为单位,依据土第18卷第1期 1999年3月地 理 科 学 进 展PRO GR ESS I N GEO GRA PH Y V o l .18,N o.1M ar .,1999

地理学视角下单位制研究进展_刘天宝

第31卷第4期2012年04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1,No.4Apr.,2012 收稿日期:2011-09;修订日期:2011-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02)。 作者简介:刘天宝(1976-),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E-mail:Liutb5678@https://www.doczj.com/doc/262571754.html, 通讯作者:柴彦威,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时间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E-mail:chyw@https://www.doczj.com/doc/262571754.html, 527-534页 地理学视角下单位制研究进展 刘天宝,柴彦威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单位制是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和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国家逐渐在城市构建的以实现共产主义和现代化为目标的基本工具,其最基本的特征表现为“城市基本单元”。单位制的基本工具本质和作为城市单元的特征表现为在空间性、时间性和社会性三方面。单位制研究可以帮助理解计划经济时期的历史,通过评析明确如何扬弃单位制的各种因素。同时,单位制研究是解读中国城市转型的独特和重要视角,不仅可以明晰转型的机理,还可以透视转型中的各种问题。在规划未来方面,单位制研究可以促进经历过转型洗礼的单位制下一步的保护、利用和发展,还可以将单位制中的积极因素以新的方式应用到城市新的增量中去。地理学视角下的单位制研究将从相互联系的单位制第一、第二和第三空间3个方面展开。第一空间解读单位制物质空间的结构、功能和形变;第二空间解读单位制的政治组织、专业职能和社会文化的空间表征;第三空间的研究从多视角和多方法展开,解构单位制中的空间冲突,构建面向未来的和谐城市空间。从尺度来讲,单位制空间的研究在空间、时间和社会3个方面可以进一步展开,形成多种尺度。已有研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今后的研究还需要在广度、理论深度和跨学科研究方面进一步加强。关键词:单位制;地理学;意义;空间;尺度 1单位制的概念、本质及表征 单位制形成、发展并成熟于中国的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会在单位制的历史惯性和城市化、市场化及全球化等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开始了制度—空间—社会的多重转型。在此过程中,单位制度逐渐解体;单位空间逐渐外向化并融入所在的城市空间;“单位人”逐渐向“社会人”转变。单位制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日渐褪色。因而,单位制构成了解读中国城市转型的重要和独特视角。单位制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后外国学者对中国社会的关注,研究逐渐从社会学扩展到地理学、规划学等,单位制作为独特的中国现象也逐渐被深入理解。但由于不同学科切入的角度不同,从而对单位制的理解和认识也有所差别。社会学将单位制视为一种组织[1],认为单位制是进行社会控制、资源分配和社会整合的组织化形式,承担着包括政治控制、专业分工和生活保障等多种功能[2]。规划学者认为单位制是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基本组成细胞和运行单元[3]。地理学者认 为简单而言单位制就是工作单位(work unit)的略称[4],同时认为单位制不仅是一种组织,也是个人基本的社会生活空间和象征[5],同时强调单位制除了是一种空间外还是一段时期、一个行政机器和一个社区[6]。 上述概念以学科的视角从功能上对单位制进行了定义,既有差别又有相似之处,但并没有回答单位制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本文认为单位制是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国家逐渐在城市构建的以实现共产主义和国家现代化为目标的基本工具。从城市运行的角度来讲,单位制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城市中的管理、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组织模式。其中,单位思想是核心;单位制度是规则;单位空间是载体;单位实践是内容[7]。计划经济时期是典型单位制形成和存在的时期,改革开放后单位制逐渐进入转型与解体的阶段。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传统的文化、国际环境、前苏联的经验、共产党的革命实践以及中国人口众多、物质匮乏等。国家现代化则是当时追求的目标,具有国家性质,强调“先生

半城镇化农民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地理科学进展

半城镇化农民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理论框架、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汤青1,2,李扬3,4*,陈明星1,4,徐勇1,4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北京100864;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北京100190;4.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要:可持续生计理论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城市务工的半城镇化农民,服务于有序推进中国的城镇化,而且可广泛应用于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和农户尺度的研究,服务于农村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梳理了当前可持续生计的概念及分析框架,并基于半城镇化农民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提出了一个适应于中国实证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半城镇化农民生计状态评估及市民化阻滞因素与政策调控”,梳理了可持续生计的国际国内研究进展以及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实证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包括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联动研究,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转变的主观意愿与客观阻滞因素综合研究,半城镇化农民与农村发展作用机理及其市民化效应,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集成研究。 关键词:半城镇化农民;可持续生计;市民化;农村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1引言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 国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内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截至2017年末,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8.52%,城镇人口达8.13亿。然而,并非所有的城镇人口都是真正意义的城市居民,其中还存在庞大数量的半城镇化农民(也称为农业转移人口、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居住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就业,但户籍和医疗社保仍然属于农村,在农村还拥有宅基地等财产。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政策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医疗、社 保、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无法享受和市民同 等的待遇(陆大道等,2007;姚士谋等,2007)。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提高半城镇化农民生计可持续性,将有助于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包括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可持续生计(sustainable livelihoods)的研究思想 收稿日期:2018-05-10;修订日期:2018-07-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21,41301121,4143063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秉维优秀青年人才计 划”项目(2015RC202)[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601121,No.41301121,No.41430636;Programme of Bingwei Excellent Young Scientists of the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No.2015RC202]。 作者简介:汤青(1984-),男,湖南益阳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地球科学科研管理工作,E-mail:tangq@https://www.doczj.com/doc/262571754.html, 。通讯作者:李扬(1982-),女,山西晋中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人口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E-mail:liy2014@https://www.doczj.com/doc/262571754.html, 。 1022-1030页 第37卷第8期2018年8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7,No.8Aug.201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