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至第四章周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至第四章周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至第四章周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至第四章周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小麦的遗传信息储存在于它的

A.DNA 分子,在细胞核中

B.DNA 分子,在细胞核和细胞质

C.DNA 或RNA 分子,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D.DNA 和RNA 分子,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2、右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m 为胸腺嘧啶,则b 一定是构成DNA 的基本单位

B .若m 为胞嘧啶,则为a 为核糖或脱氧核糖

C .若m 为尿嘧啶,则DNA 中肯定不含b 这种化合物

D .若m 为腺嘌呤,则b 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 22H 34O 13N 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

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1个该肽链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B .合成1个该肽链分子同时将产生5个水分子

C .1个该肽链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

D .1个该肽链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1个谷氨酸

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B 细胞中自由水含量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C 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向是高浓度溶液到低浓度溶液

D 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5、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观察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实

验材料均较合理的一组是

A .韭菜叶、豆浆、大豆,洋葱鳞片叶肉表皮

B.梨、鸡蛋精、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

C.苹果、花生子叶、大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D.番茄、豆浆、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

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上均可以形成ATP

B动物细胞的形状主要由细胞骨架决定

C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降解所吞噬的物质

D细胞液又称细胞溶胶,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等

7、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B.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8、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B.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类物质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C.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D有内质网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9、下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和④都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

D.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10.右图为某种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分析

错误的是

A.该细胞不可能取自茎尖分生区和根尖成熟区

B.具有该细胞的生物的遗传物质共有5种碱基

C.该细胞与细菌细胞的最显著区别是具有④

D.该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

11、下列有关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C.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D.酵母菌细胞不具有染色体,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12.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没有体现在?

A、使核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不受细胞质的影响

B、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点

C、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区域化

D、在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13.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关

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过程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无关 B.b可表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C.①与细胞间识别和免疫密切相关

D.②和③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14、在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

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细胞发生变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

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中要跨过0层生物膜

B.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进入细胞质要跨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

C.水稻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

,被同一个细胞利用要跨过4层生物膜

2

被相邻细胞利用要跨过6层磷脂分子D.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O

2

16.将新鲜马铃薯切成5cm的粗细相同长条,再将它们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蔗糖

溶液中,4h 后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马铃薯细胞液的平均浓度约为25g ·L -1

B .当溶液浓度为40g ·L -1时,细胞开始发生质

壁分离

C .在溶液浓度为30g ·L -1~90g ·L -1的范围内,

细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D .在溶液浓度为50g ·L -1,细胞均因过度发生

质壁分离而死亡

17.实验研究发现K +、Na +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构成的人工质膜。缬氨毒素是一

种脂溶性抗生素,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如果在人工质膜中加入缬氨毒

素,K +可以通过人工质膜。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A .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B .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C .实验证明人工质膜有选择透过性

D .K +通过人工质膜的方式是主动转运 18.右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图,其中a 和b 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

方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癌变时③的含量减少

B .免疫抑制药物可作用于①而使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C .运输b 的方式可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D .如图示为根细胞膜,则a 、b 可分别表示H 2O 和NO -3

19.如图为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 代表氨基酸;a 、b 、

c 、

d 、

e 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b、c和d依次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具膜小泡和细胞膜

B.物质X的加工和分泌过程仅说明生物膜在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

C.在图中e结构内,丙酮酸可氧化分解产生CO

2

D.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a、b、c、d结构,抑制e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20.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

B.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

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21.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B.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

C. 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

D. 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22.下图是几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运输速度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与此图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水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③、⑤

B.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

C.与K+进入丽藻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⑤

D.与蛋白质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⑥

23.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24.关于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氦基酸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分子量最大的氨基酸是甲氨酸

B.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

C.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D.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引起的

25.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

26.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27.细胞中不能

..合成ATP的部位是()

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C.内质网的膜 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28.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

C.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囊泡)运入

D.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转移到细胞膜中

29.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30.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最初是从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中分离出来的结构蛋白。其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图可推测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R

基上的氨基有15个

B该肽链水解时,水中氢的去向是形成氨

C.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mRNA中至少含有378个密码子

D.GFP由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加工并由高尔基体分泌的同时不会由线粒体提供能量

二.简答题

1.(10分)下图A、B、C、D表示生物大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依次写出上图中X、Y所指示的元素:X为________________,

Y为__________。

(2)大分子物质A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其彻底水解产物是__________。

若要观察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可选用试剂__________。

(3)B具有多样性,从b分析是由于。

(4)物质D为____________,其在细胞膜中的分布部位是__________。

(5)通常情况下,同一个人的肝细胞与骨骼肌细胞中A相同吗?为什么?(2分)

2.(11分)如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括号内填标号,横线上填名称)。

(1)夏季白天此细胞能进行下列

各项生命活动中的________。

①光合作用②细胞呼吸

③细胞增殖④信息交流

(2)若该细胞是西瓜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

存在于。将该细胞

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代号)内的液体浓度________。Mg2+ 进入细胞是所需能量主要由________(填代号)提供,用显微镜对其观察时,需用________染色。(3)若将该细胞放入含3H标记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中进行组织培养,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中,含3H标记的细胞器有。(4)要在显微镜下鉴别此细胞是否为活细胞,可采用哪些方法,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方法①,原理

方法②,原理

3.(10分)下图中A~E是从几种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的5种细胞器,①~④是从这5种细胞器中分离出来的几种有机物(①④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________________,获得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再用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

(2)①~④中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________。

(3)5种细胞器都有的有机物是[ ]________,将其彻底水解需要的酶______。

(4)具有①结构的物质存在于[ ]________中,提取它所用的溶剂是________,分离它的方法是________。

(5)能够合成③物质的细胞器有[ ]________、[ ]________。

4.(8分)图甲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

的组成关系及其功能,其中C、D、E

1、E

2

为小分子化合物,F、G、H、I、J

均为高分子化合物。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的细胞器有(写数字),光照充足时,该细胞内[⑩]产生的气体的去是。下列对⑥、⑩两种细胞器共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都有双层膜和基质②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③都与能量转换有关④都含有DNA ⑤代谢过程中都有[H]产生⑥都普遍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

(2)A、B细胞中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细胞器右(填序号),碱基互补配对现象发生在乙图(字母加箭头)过程。

(3)图乙中控制生物性状的物质是F, E

1与E

2

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 。

(4)美国某研究小组最新发现当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合成了反义RNA,该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使细胞发生癌变。

5.(11分)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是

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组成两种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 ,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是 。 结构⑦中含有的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这两种细胞放入蒸馏水中,乙细胞的变化是 。

(3)根据甲图所示填写下表:

(4)合成胰蛋白酶的原料,则放射性同位素15N 依次出现的结构 (2分)(填编号)。

(5)若将甲细胞置于光照充足处,提供含14C 的二氧化碳,在结构⑨中14C 的转移途径是(用“→”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至第四章测试题

选择题1-5 BDCCB 6-10 BBADB 11-15 AACDA 16-20 CDACC 21-25 CAAAD 26-30 DDDAA

答案:1、(1)N,,P N

(2)脱氧核糖核酸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甲基绿和吡啰红的混合

染液

(3)b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4)糖蛋白细胞膜的外侧

(5)相同因为同一人的肝细胞与骨骼肌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

而来

2、(1)1、2、4

(2)[14]液泡 14主动运输 11健那绿

(3)4、11

(4)方法: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

原理:活细胞中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3、(1)细胞膜破坏后差速离心

(2)②④

(3)④蛋白质蛋白酶和肽酶

(4)C 叶绿体酒精、丙酮纸层析法

(5)A 线粒体 C 叶绿体

4、(1)①一部分被[⑥]有氧呼吸消耗,一部分释放的大气中①③④

(2)③⑥⑩ E

→F→G→H

1

(3)碱基组成不同,五碳糖不同

(4) mRNA 表达过程(或答翻译过程)

5、(1)O . C . C、H、O、N、P

(2)吸水涨破

(3)按表格从上到下分别为④、⑨、⑥

(4)⑦→⑤→②(或⑦→⑤→②→①)

(5)CO

2→C

3

→C

6

H

12

O

6

[或CO

2

→C

3

→(CH

2

O)]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试题及详细答案

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选择题 1.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辐射光能开始的 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的 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 2.某地的一种金龟子专以大象的粪便为食,大象是初级消费者,假设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 2.5×108kJ,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金龟子处于第三营养级②金龟子属于分解者 ③流向金龟子的能量至少为2.5×106 kJ ④金龟子从第二营养级获得能量为零 A.①③ B.②④ C.只有② D.只有① 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实际上属于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③为②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4.某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此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b+c+d B.a>b+c C.a

高一生物必修一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是具有半透膜②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下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1、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 (2)具有细胞壁 (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2、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1、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1)吸帐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 (2)渗透作用(形成液泡) 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逆相对含量梯度——主动运输 对物质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都是由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2、比较几组概念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 (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 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试题及详细答案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试题及 详细答案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选择题 1.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辐射光能开始的 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的 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 2.某地的一种金龟子专以大象的粪便为食,大象是初级消费者,假设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08kJ,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金龟子处于第三营养级②金龟子属于分解者 ③流向金龟子的能量至少为×106kJ④金龟子从第二营养级获得能量为零 A.①③B.②④C.只有②D.只有① 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实际上属于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③为②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4.某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此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b+c+dB.a>b+cC.a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是具有半透膜②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下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中央液泡大小 原生质层位置

细胞大小 蔗糖溶液 变小 脱离细胞壁 基本不变 清水 逐渐恢复原来大小 恢复原位 基本不变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磷酸头部亲水,脂肪酸尾部疏水。 罗伯特森→暗亮暗→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统一结构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糖蛋白(糖被)。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测试卷精选带答案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最适于描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关系是 A.种内斗争B.种间关系C.竞争和捕食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在人工种植的密林中,适度的砍伐是有利于提高木材产量,其基本原理是 A.增加光合作用面积C.降低种间竞争的激烈程度 B.提高光合作用效率D.降低树木群体的呼吸消耗占其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的比例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4.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A.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②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B.若X表示第一营养级拥有的能量总量,则①可能代表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增加 C.若X表示A TP,则①可能代表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D.若X表示新物种,则②可能代表地理隔离 5.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④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6.下图是某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 B.丁和辛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 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D.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获得的能量最多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校园周围池塘的水质污染状况,采集水样镜检水中动物和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1号池塘水样中有单一种类的纤毛虫,如草履虫,且数量极多;2号池塘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种类较多,且数量也极大,动物较少;3号池塘水样中未见任何动物、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4号池塘水样中昆虫、植物均有发现,数量较多。根据以上结果分析,池塘污染的严重性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 A.3、1、4、2 B.3、1、2、4 C.4、2、1、3 D.2、4、3、1 8.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以两种呼吸方式将碳返回无机环境中 B.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高 C.食物链中生物种类的增加一定会导致生态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的降低 D.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存在必不可少的成分 9.下左图是物种S1和S2的生态位空间模式图,两物种竞争最激烈的温度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基础知识点整理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3、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2)具有细胞壁(3) 活细胞 4、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5、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1)吸胀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了解) (2)渗透作用(形成液泡的) 二、比较几组概念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 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 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 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 (如:细胞膜等各种生物膜)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探索历程(略,见P65-67)、细胞融合实验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三、糖蛋白(糖被)组成: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作用: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保护润滑等。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二、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胞吐。(如分泌蛋白的形成) 利用原理:膜的流动性 两种方式都需要能量,但不需要跨膜,通过囊泡的形式运输。 五、影响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条件 1、自由扩散:内外浓度差 2、协助扩散:内外浓度差、载体数量 3、主动运势:载体数量、A TP量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试题与详细答案.doc

精品 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选择题 1 .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辐射光能开始的 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的 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 2.某地的一种金龟子专以大象的粪便为食,大象是初级消费者,假设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 2.5 ×10 8 kJ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金龟子处于第三营养级②金龟子属于分解者 ③流向金龟子的能量至少为 2.5 ×10 6 kJ④金龟子从第二营养级获得能量为零 A .①③B.②④C.只有② D .只有① 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 中不正确的是 () A.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实际上属于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③为②的10% ~ 20% D .从能量关系看②> ③+④ 4 .某个池塘有生产者( 浮游植物 ) 、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 ) 、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 )、 分解者 (微生物 )。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 a ,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 的能量依次为 b 、c、 d ,此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a = b +c+ d B. a>b + c C. a

A . 1161 kJ B. 2322 kJ C. 2870 kJ D . 5740 kJ 6 .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 2·a)) , G 为 植物, H 为植食性动物, C 为肉食性动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 和 C 所形成的营养结构 B.由 G 到 H 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 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 H 和 C 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D .H 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 7 .在一条食物链中,如果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时产生了6a mol的氧气,当生产者固定的这 些能量传递到次级消费者被利用时,转移到ATP 中的能量最多是() A . 46.44 a kJ B. 232a kJ C. 9.328a kJ D . 11.61a kJ 8 .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 2 kg要吃10 kg小鸟,小鸟增重0.25 kg要吃2 kg 昆虫,而昆虫增重100 kg要吃 1 000 kg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 量利用百分率为() A . 0.05%B. 0.5%C. 0.25% D . 0.025% 9 . (2012 ·海南高考, 19)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提纲完整版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血液:组织][皮肤:器官][植物没有系统结构] [组织——①人:结缔、肌肉、神经、保护②植物:保护、疏导、营养、分生] 3.细胞是除病毒外的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还是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4.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代谢:生物与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增殖、分化:生长发育;基因的传递和变化:遗传和变异] 5.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显微镜 1.高倍镜:“不要动粗” 2.高倍镜视野暗,低倍镜视野亮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4.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5.①一行细胞数目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答:20×?=5) ②圆形视野范围细胞的数目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倒数2=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1.原核生物:细菌(球、杆、螺旋菌、乳酸菌)、衣原体、蓝藻、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最小的细胞生物)、放线菌、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蘑菇、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病毒非真非原 [蓝藻:发菜、颤藻、念珠藻、蓝球藻。蓝藻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有拟核——环状DNA分子 蓝藻细胞质:含蓝藻素和叶绿素,就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生物),还含有核糖体]

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四章 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班级姓名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 ▲3、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细胞质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动物细胞失水皱缩; (2)细胞质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动物细胞吸水膨胀; (3)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时→动物细胞保持原状;水分进出平衡。 4、动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细胞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所以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5、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6、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发生分离,此现象称为质壁分离; (2)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恢复原来的状态,此现象称为质壁分离复原。 7、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原生质层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所以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8、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1)内因(结构基础):原生质层具有半透性,且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2)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9、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几种现象分析: (1)0.5g/mL的蔗糖溶液: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因为溶液浓度过高,细胞过度失水,导致死亡。 (2)KNO3等无机盐溶液:能质壁分离,并能自动复原。因为细胞能主动吸收溶液中的K+和NO3-,使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渗透吸水。 (3)醋酸溶液:无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因为醋酸能杀死细胞,使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盐酸、酒精溶液类似) ▲10、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 ①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②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而且这种选择性具有普遍性。 1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生物膜的组成: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蛋白质是生物膜功能(选择透过性)的主要承担者。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具有流动性;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测试题1

高一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2.下列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A.海带、梨树、酵母菌 B. 蘑菇、水绵、洋葱 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D. 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 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A.硝化细菌B.蘑菇 C.酵母菌D.霉菌 4.春暖花开,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招引蜜蜂采蜜的信息属于( )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声信息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 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 的过程 6.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鲸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费浮游植物的量为() A.1 kg B.10 kg C.125 kg D.1000 kg 7.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B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8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弃物 ) ( 极. .缺乏必要D C.没有消费者B.分解者很少A.缺少生产者

生物必修1第4章单元测验

生物必修1第4章单元测验 一、选择题(18x3=54分) 1.下列与细胞膜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2.(2012·天津模拟)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存在着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控制着生物的所有性状 C.大分子物质从核孔进出穿越了两层生物膜 D.核孔是蛋白质、RNA、DNA等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3.(2011·潮州模拟)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B.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C.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也属于生物膜系统 D.溶酶体、液泡、核糖体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4.下图是科学家进行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你认为该图最能说明()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B.细胞质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C.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D.细胞核是控制细胞分裂和分化的中心5.(2011·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膜为双层膜,所以信使RNA进入细胞质要穿过4层磷脂分子 B.凡是无核的真核细胞,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分裂 1 C.细胞核是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主要场所 D.所有的真核细胞都只有一个细胞核 6.下列生理现象中,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A.红细胞对氧气的运输B.胰岛素与肝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D.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7.通过显微技术破坏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培养几天后,再观察该根尖细胞,预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A.不可能产生多核细胞B.产生多核细胞或多倍体细胞 C.正常分裂D.不能形成纺锤体 8.(2012·河源模拟)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标准答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一、选择题 1.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 A.红细胞B.叶绿体C.线粒体D.洋葱表皮细胞 2.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A B C D 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4.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骨架特征的是() 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 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 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维生素D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

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 C.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 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6.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 A.低浓度→高浓度B.载体蛋白协助 C.高浓度→低浓度D.消耗能量 7.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 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 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 C.木糖的浓度太低 D.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 8.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 9.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 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 10.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 ..的是()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整理版)

必修(1)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 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T组织T器官T系统(植物没有系统)T个体T种群 T群落T生态系统T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 )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 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 分子)集 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 与蛋白质 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 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 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 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 (小室)这个 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 ),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 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 世纪30 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neider )、施旺(Theodor Schwann )提 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附答案)

第4章测试 (基础过关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原创)下图字母分别表示扩散、渗透作用和水分子的转运。对a、b、c的判断正确的是() A.a、b、c依次表示扩散、渗透作用和水分子的转运 B.a、b、c依次表示渗透作用、扩散和水分子的转运 C.a、b、c依次表示水分子的转运、渗透作用和扩散 D.a、b、c依次表示扩散、水分子的转运和渗透作用 2.(原创)比较酒精分子和氧气的跨膜运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属于自由扩散 B.都属于渗透作用 C.前者只属于自由扩散、后者只属于渗透作用 D.前者只属于渗透作用、后者只属于自由扩散 3.如果把成熟的植物细胞看成渗透系统,则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是( ) A.细胞膜B.液泡膜C.叶绿体膜 D.原生质层 4.人体中,K+很容易穿过细胞膜,但许多细胞内部K+的浓度比外部K+的浓度要高,如人的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中K+的浓度高30倍。这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 5.把数条5cm长的马铃薯条分别浸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马铃薯条的长度。下图显示马铃薯条在不同浓度溶液中长度改变的百分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马铃薯条通过渗透吸(失)水改变其长度 B.在0.10 g·mL-1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 C.马铃薯细胞液浓度相当于0.30 g·mL-1的蔗糖溶液 D.在0.40 g·mL-1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失水皱缩 6.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1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 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 7.一位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所决定的?()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检测试题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检测试题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检测试题(一) 1.在自然条件,下列不符合生态系统正常发展方向的是( ) A.物种组成多样 B.营养结构复杂 C.功能完善 D.食物链缩短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说明( ) A.一条食物链 B.所有生物必须捕食 C.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组成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3.热带雨林被破坏与草原生态系统被破坏比较,前者恢复起来( ) A.更容易 B.更难 C.均容易 D.均难 4.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 A.温带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寒带针叶林

D.温带草原 5.下列哪一项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 )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 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元素多于补充的氮元素 D.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6.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天然落叶林 B.天然常绿林 C.人工纯种林 D.人工混交林 7.一个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密闭生态系统,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期存活,必须提供( ) A.氧气 B.水 C.有机物 D.太阳能 8.将一处原始森林开辟为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为了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应当采用的措施是( ) A.在森林里放入一些珍奇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 B.在森林中引入一些珍奇的野生植物,提高生产者的能量蓄积能力

C.定期清理森林的枯枝落时,以利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D.对森林做简单的隔离,避免人类过多干扰 9.(多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大小取决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种类越多,就越难进行自我调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弱 C.流经城市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城市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D.植物需要较多的NP元素,水体中含量越多,水生植物生长越好,动物获得的食物和氧气越多,越容易生存 10.(多选)西部农业的发展要以生态建设为前提,若盲目地开垦草原,围湖造田,造单纯林或是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后果( ) A.生态系统的物种成分减少 B.快速发展当地经济 C.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增大 D.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弱 11.(多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大,关于其中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同一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

————————————————————————————————作者:————————————————————————————————日期:

…○…………外…………○…………装…………○…………订…………○…………学 校 : _ _ _ _ _ _ _ _ _ _ _ 姓 名 : _ _ _ _ _ _ __ _ _ _ 班 级 : _ _ _ _ __ _ _ _ _ _ 考 号 :___________ …○…………内…………○…………装…………○…………订…………○…………绝密★启用前 2015-2016学年度邵阳县七中生物测试卷 第四章 考试范围:必修一;考试时间:45分钟;命题人:林西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共48分) 1.浸入1mol/L KNO 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产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必须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B .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 .与质壁分离自动复原有关的两种主要细胞器是液泡和线粒体 D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表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2.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图),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外…………○…………装…………○…………订…………○…………学 校 : _ _ _ _ _ _ _ _ _ _ _ 姓 名 : _ _ _ _ _ _ _ _ _ _ _ 班 级 : _ _ _ _ __ _ _ _ _ _ 考 号 :___________ …○…………内…………○…………装…………○…………订…………○………… A .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降低,这肯定是协助扩散的结果 B .培养液中尿素含量升高,推测其是细胞代谢的产物,且能过膜 C .氨基酸和葡萄糖都能进入细胞,说明细胞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D .转氨酶在肝细胞内,正常情况下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则是细胞胞吐作用排出的 3.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 +和Na +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细胞内浓度(mmol·L -1) 细胞外浓度(mmol·L -1) K + 140.0 3.0 Na + 18.0 145.0 A .K +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B .K +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C .Na +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D .Na +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4. 肺泡内氧气进入组织细胞需经过几层磷脂双分子层( ) A .11层 B.18层 C.7层 D .9层 5.葡萄糖分子以协助扩散方式跨膜运输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大105倍,这是因为( ) A .分子顺浓度梯度转运 B .有载体蛋白协助 C .分子通过亲水性通道跨膜 D .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6.下列生理过程中,物质通过细胞膜时不需要载体的是( ) A .Ca 2+进入根毛细胞 B .氧气进入肺泡细胞 C .K +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D .葡萄糖进入心肌细胞 7.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该表皮的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 )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测试题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测试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D 2.下列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A.海带、梨树、酵母菌 B. 蘑菇、水绵、洋葱 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D. 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 解析:D 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A.硝化细菌B.蘑菇 C.酵母菌D.霉菌 解析:A 4.春暖花开,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招引蜜蜂采蜜的信息属于( )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声信息 解析:C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 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 解析:C 6.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鲸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费浮游植物的量为() A.1 kg B.10 kg C.125 kg D.1000 kg 解析:C 7.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 .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解析:C 8.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 .缺少生产者 B .分解者很少 C .没有消费者 D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解析:C 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 A .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 .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 .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 .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解析:A 10.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 ) A .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 .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 .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 .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解析:B 11.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十分少,营养结构简单,相比于其他生态系统数量最少的是: ( ) A 人类 B 生产者 C 消费者 D 分解者 解析:B 12、组成食物链的环节一般不多于6个,其原因是( ) A 、环境资源有限 B 、被捕食者不能以捕食者为食 C 、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大量的能量流失 D 、ABC 3项均是 解析:C 13.右图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a 、b 、c 分别代表第一、二、三营养级的生物。下面食物链中,与金字塔相符合的 是( ) ①草 ②树 ③昆虫 ④兔 ⑤鸟 ⑥狼 A 、①→④→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解析:C 14.如图表示 某种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归纳.doc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总结 一、生态系统 1、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类型: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人工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结构:组成结构 生产者(自养生物) 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等 消费者主要有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寄生动物(蛔虫) 异养生物 分解者主要是细菌、真菌、还有腐生生活的动物(蚯蚓) 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营养级结束,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 营养结构 食物网在食物网之间的关系有竞争同时存在竞争。食物链,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渠道。

4、生态系统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1)、能量流动a、定义: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 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b、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 c、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如桑基鱼塘) 2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作物除草、灭虫) 1. 定义: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物质循环2.特点:具有全球性、循环性 3.举例碳循环: 碳循环的形式:CO2 大气中CO2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 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 1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新能源. 2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 模型知识点 知识梳理 1.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膜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证明,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____________________;1959年,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提出了细胞膜的一种静态的模型 ____________________;1970年,科学家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的。疑难突破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什么? 剖析:(1)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类,其中,蛋白质约占

膜干重的20%-70%,脂类约占30%-80%,各种膜所含蛋白质和脂类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密切关系,功能活动较旺盛的细胞,其蛋白质的含量高,因为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来承担。此外,细胞膜中还有10%左右的糖类,它们与蛋白质或脂类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 (2)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之间,或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当中。 (3)结构特点: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这种结构特点,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问题探究 问题: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脂质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减小而膜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 对于膜的上述变化,你的合理解释是什么? 探究:从问题的情境不难看出,这种现象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变动,核心问题都是关系到膜的流动性。构成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可以运动,这就是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膜的流动性是保证其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当膜的流动性低于一定的阈值时,许多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