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点重点研究课题

重点重点研究课题

重点重点研究课题
重点重点研究课题

附录

“十二五”时期各学科重点研究方向

和重点研究课题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通史、简史、专题思想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在逻辑与历史进程研究;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创新的规律与机制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影响与意义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科建设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主题、逻辑建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其他理论思潮比较研究;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载体和新途径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研究;科学社会主义逻辑起点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畴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的学说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论研究;世界社会主

义跟踪研究等。

党史·党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分时期综合性研究;中国共产党专题史研究;中国共产党重大决策与事件、重要会议与人物研究;中共党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中共党史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学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建设思想研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研究;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研究;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问题研究;坚持科学执政、执政、依法执政研究;健全集中制和加强党建设研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研究;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研究;外国政党研究。

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观研究;列宁唯物辩证法思想研究;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发展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与思维方式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观研究;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社会公平正义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研究;西方哲学史编纂研究;外国

哲学经典著作译释研究;外国哲学史、断代史和国别史研究;德国哲学研究;现象学研究;当代分析哲学研究;儒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研究;.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制度伦理学研究;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交融研究;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潮研究;中国哲学式转换研究;经学研究;经典解释学与典籍整理整合研究;简帛研究;儒家教化文化与传统信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伦理思想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研究;.中国模式的伦理学思考;当代科技领域道德疑难问题研究;当代西方伦理思潮研究;中西伦理文化比较研究;社会民生问题的伦理学研究;当代中国民族伦理与伦理调查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和技术思想研究;当代科学前沿的哲学研究;技术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科技哲学基础分支与新兴分支研究;模态逻辑的代数基础与哲学基础研究;异释逻辑与经典逻辑比较研究;自然语言逻辑研究;弗雷格逻辑及其数学哲学基础研究;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哲学基础研究;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研究;概念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美学建设与方法论创新研究;跨文化语境与中国美学的世界意义研究;美学流派研究;汉语语言学美学和符号学美学研究;美学与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理论经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的

发展研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关系研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系研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科技创新关系研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和机制改革研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研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改善民生关系研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两型社会”关系研究;中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研究;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研究;“中国模式”研究;国家经济安全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学研究;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我国现阶段经济潜在增长率研究;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我国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研究;城镇化健康发展重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研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选择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理论体系研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体系研究;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中国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国外经济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中外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专题研究。

应用经济“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新特征与对策研究;“十二五”时期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研究;构建扩大需长效机制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自主创新政策国际比较研究;重化工业发展研究;发展现代服务业对策研究;

粮食安全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对策研究;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研究;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研究;完善城镇化布局研究;我国特大城市承载力研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策研究;主体功能区战略研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研究;生态经济研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国际气候变化博弈与我国对策研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十二五”时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研究;“十二五”时期居民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研究;就业政策评估研究;劳动力市场研究;劳动关系与劳动立法政策研究;人口老龄化研究;中央企业功能、定位、作用与相关产业和谐发展研究;产业布局、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资源、环境及气候因素同产业经济的关系、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同产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不同层次的空间共同市场与治理制度研究;区域公共经济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管理研究;我国宏观税负合理性研究;优化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研究;社会保障税、房地产税、资源税、环境税、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公益性捐助的税收问题研究;我国金融转轨制度渐进理论和金融演变理论研究;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研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我国外汇储备问题研究;金融资产结构合理化研究;房地产、股票市场资产价格风险研究;债券市场研究;行为金融学等跨学科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重论和政策研究;贸易政策与产业

政策互动关系研究;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研究;知识产权贸易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研究;行业协会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双边贸易差额评估研究;我国海外投资风险及对策研究;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数量经济学方法在创新型国家测度中的应用研究;国防经济资源保障研究;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和知识函数研究。

统计学统计数据标准化研究;统计信息化(SIT)标准与规研究;同比、环比增长率测算研究;工业发展速度测算研究;非线性计量方法研究;统计制度研究;中国住户生产核算研究;模糊统计方法及应用研究;空间统计方法及应用研究;列联表理论及应用研究;统计模型中工具变量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统计组合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统计调查方法研究;统计学术历史研究;政府统计标准与质量管理问题研究;指数理论与方法研究。

政治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战略与路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党与人民发展研究;科学发展观与我国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研究;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科学化、化、程序化、规化研究;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和领导干部选拔方式改革研究;

加强廉政建设与完善公共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研究;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研究;社会政治稳定与群体性事件处理机制研究;我国社会各阶层有序政治参与和城乡基层深化发

展研究;我国公民意识和政治文化实证研究;我国民族关系的新特点与建设和谐民族关系研究;比较政治与政策研究;中西政治哲学研究;中国国家治理、政府管理和政治建

设数据库和案例库建设。

法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理论问题研究;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与法制改革研究;依法执政问题研究;政治建设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问题研究;农村改革发展中的法律理论问题研究;国际化与全球化的法学理论问题研究;现代科技发展衍生的法学理论问题研究;法制史研究;情理法研究;传统法律文化精神研究。宪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宪法运行机制研究;行政体制改革的法律保障研究;刑罚体系与结构改革研究;死刑制度改革研究;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研究;贪污贿赂犯罪的刑法对策研究。民事法律的理论体系、方法论研究;民法典体系研究;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民法制度的完善研究;主要民商事法律制度实施研究;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研究;司法体制改革研究;刑事诉讼立法研究;民事司法制度改革研究。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市场监管法

研究;宏观调控法研究;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网络环境中的保护研究;植物新品种和生物技术保护研究;社会法的价值基础与制度体系研究;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机制研究;社会保障法研究;构建和谐国际秩序研究;海洋法研究;国际人权法研究;国际环境法研究;各类国际法问题对策体系研究。

社会学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借鉴与反思研究;中国社会思想史及其研究方法探索;后单位社会及其运作机制研究;现阶段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政策研究;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社会政策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社会心理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我国扩大需的社会学和社会政策研究;我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社会学和社会政策研究;民生政策体系建设研究;改善民生的障碍及路径研究;产业更新形势下的再就业问题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创业与城市社会适应的社会学研究;中国慈善业成长与发展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研究;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研究;城乡基层社会矛盾演化及化解机制研究;劳资关系与劳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培育机制研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特色女性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信息化与虚拟组织的运作机制研究;网络社会运动及控制研究。

核心素养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陈大勇

《在“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得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长青乡第二中学校课题组陈大勇 我校开展得关于中学生发展得核心素养得科研工作已经进入了中期研究阶段。在课题研究实践得过程中,我们通过各种研究案例,积累了一定得经验,发现了很多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下一步得科研策略,下面就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课题研究得重点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就是指学生应具备得能够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得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我们主要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得,这三个方面又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涉及得方面比较多,所以我们课题组本学期得科研工作主要就是针对“学会学习”与“责任担当”这两个方面进行得,有针对性得对学生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具体研究方案等。 二、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得培养 有关学生在自主发展方面得研究调查表明,一些同学得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在其她方面只需鼓励其注意自身得能力拓宽,但有些同学得自主能力很差,做什么事都就是随性得,所以自主发展能力还有待于长期督促培养。我们现在对于学生自主发展得培养目标就是重在强调学生能有效得管理自己得学习与生活、能认识与发现自我价值、能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得环境,成就出多彩人生,发展成

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得人。而且我们不能只把学生成绩得培养作为工作得重中之重来抓,要诚心得按照以上得目标去培养学生,使她具备终身学习得能力,主要瞧学生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得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得综合表现,具体评定标准就是:就是否善学乐学、就是否勤于反思、就是否具有接收信息意识等。培养学生健康生活得习惯,主要从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对学生培养就是否成功得评价标准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方面.接下来预定采用得办法就是,首先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入手,具体表现在课堂得纪律、参加活动情况、合理得使用与分配时间与精力、正确得自我认识与评估、选择适合自己得发展方向、达成目标得持续动力等。这方面得培养可采取举办班会系列活动,并有针对性、全面性得总结活动,切实做到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还要在班级内分学生学习、生活小组,对于小组给予综合性得评定与评价。 三、责任担当意识得培养 关于社会参与方面,学校每学期都有社会实践活动并形成书面材料记录,但就是学生得参与度还就是不够好,根据活动中、活动后调查显示,教育目得达成情况不就是很好.我们对于社会参与得培养目标就是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得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与履行得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个人得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得人。计划举办树模范树典型得活动,建立正能量库,让学生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开题中期报告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开题中期报告 由我校承担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立项课题(编号为HJG11110),该课题2011年6月进行立项申请,2012年1月立项,2012年2月举行了隆重的课题开题报告会。开题以来,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全体实验教师的积极参与努力下,根据课题实验方案的要求,扎扎实实. 有条不紊地开展研究,经过努力探索,课题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现回顾课题研究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 课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校老师对新课程标准下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解决学生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学生高效学习率为抓手,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全面提高。有效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我们倡导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追问“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我的课堂高效吗?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现在更高效的课堂?有没有比现在更有效的教学?”。因此,研究和探索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揭示高效课堂和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途径和方法,改变以往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对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课题概念的界定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是指通过对初中课堂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的透视,发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无效、低效教学的各种表现,寻找克服这些无效、低效教学行为的策略,积极构建个人研究与团队合作相结合的教研氛围,努力使课堂成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高效的生态课堂,形成适合我校的各学科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 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教学的核心命题:学生可持续发展与教学质量。然而,既然名为“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其重心就必然在于一个“效”字。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质量,做到教学效率高、教学效益优、教学效能强,摒除无效以及低效,实现有效进而高效,是本课题所研究的目的所在。 三. 课题阶段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可具体化为以下几点:

2016年度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

2016年度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 招标公告 2016年度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标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二、招标对象:市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党政机关、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和国际组织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机构或组织 三、招标课题: (一)重大项目 1. 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五大功能区域建设研究 2. 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机制研究 (二)重点项目 3. 基于大数据视角的重庆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4. 重庆市电动汽车市场发展战略研究 5. 重庆主城城市精细化管理研究 6. 重庆市扶贫资金使用绩效研究 7. 重庆市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8. 避暑休闲集群区公共服务问题研究 9. 重庆市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建设研究 10. 新开放格局下重庆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服务政策 研究

11. 重庆市农村电子商务支持政策研究 12. 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产业链延伸策略研究 13. 重庆市全域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 14. 重庆市去过剩产能对就业的结构性影响及应对策略研 究 15. 重庆市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四、招标要求: 1. 申请人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否则须有两名同专业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书面推荐;行政职能部门申请人需具有副处级以上任职资格;市外申请人员必须是完成过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的课题负责人。 2. 申请人必须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指导课题的实施;不能从事实质性研究工作者,不得申请。 3. 课题组应吸收政府部门及产业界人士参加,以增强研究的实用性、针对性。 4. 除有特殊说明外,重大项目研究时限不超过1年,重点项目研究时限不超过10个月。 5. 课题组须承诺按时报送阶段性成果,并发表《决策建议》1篇,提供《信息专报》稿件1篇。 6. 资助经费:重大项目10万元/项,重点项目6万元/项。 五、招标程序: 1.申请人可登录重庆市政府网https://www.doczj.com/doc/2616253630.html,、重庆智库网https://www.doczj.com/doc/2616253630.html,、重庆社科院网https://www.doczj.com/doc/2616253630.html,下

哈尔滨市法学会重点研究课题

哈尔滨市法学会重点研究课题 申报评审表 课题名称: 课题申请人: 所在单位 (或所属研究会):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哈尔滨市法学会制 申请人的承诺: 本人保证本表所填写的各项内容属实。如获准立项资助,承诺遵守哈尔滨市法学会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研究工作,按时提交研究成果。 申请人(签名): 年月日 填表及相关说明 一、本表请认真如实填写,如有不实则取消申报资格。 二、封面上方两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 三、本表报送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其他可为复印件。复印统一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 四、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1、工作单位:须填写单位全称。 2、通讯地址:必须填写详细地址(不能以单位名称代替)和邮政编码。

3、预期成果按如下成果形式填写:专著、研究报告、论文,其他。 4、本表各栏签章处必须由本人或相关管理部门签字、盖章,否则作无效申报处理。 五、其他相关说明: 1、申报的研究课题获准立项为市级重点研究课题的,市法学会予以一定的资助;其他为一般性课题,不予资助。 2、获准立项的重点研究课题原则上在一年期限内完成,完不成的至多可申请延期1次,但在延期内不再予以资助。二年内完不成课题或课题研究成果结项评审不合格的,原则上返还资助资金。 六、若有其它不明问题,请与哈尔滨市法学会学术交流部联系。联系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兆麟街125号,市委8号楼2315室,邮政编码150010。联系人:王晓辉、徐克成;联系电话:;传真电话:。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2616253630.html,。信箱:。 一、基本情况表

二、课题设计论证

三、课题申请人所在单位(所属研究会)意见

《自主高效课堂研究》课题结题总报告材料

Lxkt ——2016 《高效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王伟刚 二O—六年五月六日

【摘要】我们学校学生学生的基础普遍薄弱,学习习惯差,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低,昏昏欲睡者多。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强,喜欢按照习惯思维的方式进行被动的学习;有的学生不会深入开展合作学习,特别是分层合作不力现象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效率不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知识僵化依然存在,缺少向课外的拓展、向生活的拓展;部分学生学习缺少自信,有厌学情绪。为尽快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素养,促进教师授课方式的转变和专业成长,实现学校的跳跃式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选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课题进行研究。该课题被列为枣庄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规划课题。于2015年7月开始筹备,同年11月经陇县教研室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于2016年4月结束,历时两年,分启动、初步、深入、总结等阶段进行。两年来,在教科所、教研室各位专家精心指导下,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经过课题组老师辛勤的工作,艰苦细致的探索,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现代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复杂的社会,信息更新迅速,这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让学生掌握多种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因素,因为,一个人博学广闻,知识渊博,大多数都是靠自主学习得到的。只要学生获得了这种能力,就相当于获得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就能不 断的更新观念,掌握更多的知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新课程改革以来,各个学科的课时相应减少,在规范双休日后,学生的自主支配时间增多,文化课课时锐减,在教学内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课时较以往要减少一半甚至更多,如果我们不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进度极有可能推进不下去。加上我们学校学生大多数是中考几千名之后的学生,他们的基础普遍薄弱,学习习惯差,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低,不愿自主学习,不知道怎样去自主学习。在新教材中,有很多部分是要求学生去自主探究,去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自主地去获取新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等,这些都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努力营

2020年计算机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计算机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下面是的计算机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 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

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100英寸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年度总结报告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年度总结报告 项目编号:2007CB714300 项目名称:工业生物技术的过程科学基础研究 项目负责人:谭天伟 课题编号:2007CB714303 课题名称:生化反应过程放大原理与方法 课题承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课题负责人:庄英萍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 2008 年 12 月 6 日

填写说明 1、统一用A4复印纸; 2、封面用白色厚纸,请勿用塑料封皮; 3、内容要双面印刷; 4、按照给定格式编写,文字叙述部分用小4号仿宋字; 5、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认真填写,文字叙述简明扼要、 层次分明,一页不够可续页; 6、请认真阅读格式后面的编写说明,按规定编写; 7、要注意相关数据的一致性和平衡关系。 (限5000字左右)

一、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计划任务完成情况、预期目标是否实现、所取得的突出进展等)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适合生物过程的新型放大方法和模型,即利用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对生化反应过程开展科学问题研究,形成反映生物反应特性和反应器传递特性的直接放大理论,最终用于指导主要工业生物技术产品如有机醇、有机酸等大规模发酵过程,突破传统“实验室-小试-中试-工业”逐级放大的思路与方法,实现工业发酵过程的定量设计与直接放大。课题组根据原定目标开展了下述研究,达到了原定的阶段性目标,并取得了一些突出进展。 课题组根据原定的科学问题研究思路,突破了原有仅从生理调控等单一机制进行工业生物过程研究的局限性,建立了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学与工程学研究相结合的理论与方法,也即提出了在工业生物反应过程中存在着由细胞基因、代谢尺度所决定的细胞生理代谢特性和由反应器多相流混合系统所决定的环境特性,而本课题在生物学方面则是通过多尺度参数相关分析方法实现了细胞生理代谢特性的研究,在工程学方面通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实现了反应器流场特性的研究,最终使生物和工程实现了有机结合,即工程操作满足了细胞代谢的需求,实现了跨尺度动态观察与分析,实现了工业生物过程的优化与放大。 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围绕三个科学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 1、多尺度工艺优化原理研究与方法的建立:通过研究各类生物过程在线检测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海量生物过程信息处理的系统建立,获取了表征生化反应过程特征参数变化趋势,更好地认识了过程; 2、细胞生理代谢与流场特性相关原理研究与分析方法建立:通过应用生物过程参数相关分析原理,获得放大过程中细胞代谢特性敏感关键参数,应用工程学原理与方法对实际工业生物过程环境特性的反应器流场特性开展研究,并建立细胞生理代谢特性和反应器流场特性的相关分析方法; 3、工业生物过程放大应用理论研究:在工业生物过程中强化反应器流场特性与细胞代谢特性的协调与优化,实现了反应器流场特性与细胞生理代谢特性相结合放大策略。 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了多项学术成果: 一是在头孢菌素C发酵过程放大研究中首先发现了细胞宏观代谢流特征参数呼吸商(RQ)在小试50L发酵罐和工业规模160 m3发酵罐上的差异,并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了大型工业发酵罐中,后期流加的基质----油的利用程度大大低于小试发酵罐;与此同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对工业规模发酵罐的流场特性研究表明:由于反应器中搅拌形式的不合理而导致反应器的混合特性差,基质在工业

高效课堂课题研究11范文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全市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意见》,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校决定,在总结以往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构建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 以《全市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意见》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施“高效课堂”,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全面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保证构建高效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构建高效课堂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组织全校构建高效课堂活动的开展。 组长:丁建国 副组长:黄伟霞、张振海、韩杰峡、胡进朝、 成员:胡邦霞、李松峰、冯松刚、朱锁霞、杨丽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胡邦霞同志兼任,负责对活动的日常组织和部署,办公室设在教科室。推行学校领导分包年级、学科制度,具体分工如下:丁建国校长负责数学组,张振海书记负责理化生教研组,黄伟霞副校长负责英语教研组,胡进朝副校长负责体音美计教研组,韩杰峡副校长负责语文教研组,胡邦霞主任负责政史地教研组。校级领导、处室主任参与、督促、指导各年级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层层抓落实的管理工作机制。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思路和目标要求 (一)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教师和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校本研修为主要途径,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切入点,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师能;把教师的师能转化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身优势,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探索常态教学条件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 (二)工作目标 1、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提升,业务素质整体提高,教学能力大幅提升。 2、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普遍提高。 3、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 4、积极推进评价改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5、利用三年时间将初中学段教材的知识结构图绘制完成。 6、实验和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 四、构建高效课堂工作的主要内容 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有扎实有效的“课前”、“课中”、“课后”等重要环节作保证。学校通过加强教学管理,引导和促使全体教师在以下几个环节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确保高效课堂构建工作的稳步推进。

课题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doc

四、研究方法及路线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利用图书馆、档案馆及互联网等广泛查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分析与研 究。 2.文本分析法。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本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本市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关于打造“”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等权威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法律整体,深刻理解精神实质,分析其中的条文关于 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相关规定及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要求。 3.实地调查法。为更好地了解本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真实现状,在三区各选择 3 个能 体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主体公园、游乐园、旅游景区、产业园区及科技馆等进行现场观察和询 问,并做好记录。 4.访谈法。计划选择20 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及科技、文化、旅游及宣传等相关部门 的政府工作人员,针对本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相关问题分别进行半小时左右的访谈,并根据情况,召开 2 到3 次的小型座谈会。 5.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省市及企业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成功的典型案例进行持续追踪调 查,进行剖析,深入研究,总结经验。 6.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做法与特点,总结 成功经验,得出启示,以供借鉴。 7.统计分析法。统计 2002-2008 年本市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数额及其占消费支出的 比重,并与发达城市对比,分析本市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和质量提升的发展空间。 8.分析归纳法。研究分析查阅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其研究内容并合理分类;根据比较 研究及案例分析的结果,总结归纳国内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中好的做法和经验。 (二)技术路线 1.研究的总体思路 首先,根据本市 2013 软科学研究计划申报指南,结合研究条件和自身研究优势,确定文化 科技融合发展战略研究这一选题。其次,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权威政策文本,了解国内外研究现 状,奠定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再次,选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方面有成功经验的美国、日本和德 国,从理念、体制机制、路径、模式及政策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得出一 些对我国有益的启示;同时,选取北京海淀、上海张江、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美国的电 影、日本的桑蚕与丝绸以及德国柏林的创意经济产业发展等六个代表性的案例做分析研究,总结其成功的发展经验,为本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战略构想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从动力机制、组 织机构、管理制度、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及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长效体 制机制。然后,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等研究本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 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比较研究、案例研究得出的总结与启示,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本市文化科 技融合发展的战略构想。 2.技术路线图 (见下页) 权威政策文本解读、专家学者 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了解国 咨询获得相关方面权威信息 内外研究现状 确定 研究 确定研究课题:文化科技融合 目标 发展战略研究

高效课堂研究意义 内容 课题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作为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主阵地,愈来愈受到高度的关注。新课程理念最终要通过课堂中的教师得以落实,新课程的目标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变化上。新课程改革推进到今天,关注课堂,研究课堂,创新课堂,实现课堂的高效,毫无疑问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是当前我们教学、教研的中心工作和重要课题。 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无效、低效现象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制约着课堂教学向高效目标的发展。什么是高效?怎样才能高效?如何克服课堂教学中一些常见的低效现象,使课堂走向高效?我认为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内同类研究现状 2001年7月27日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开始在全国42个国家级实验区试行。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特点,力争全方位的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角度。这就要求老师们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将知识和技能纬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将过程和方法纬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纬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如何帮助学生完成由学会—会学—乐学的转变,这是检验课堂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准。 同年,教育部又出台了《英语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强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更加关注对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切的落实,主渠道还是在课堂。因此,提高课堂的效益和效率,既是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英语新课程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 2008年,山东省教育厅在全省强力推行素质教育,颁布并实施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对课程设置、课时等做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对学生的作息时间进行了严格控制。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减少,文化课教学时间压缩。。 在学科教学内容依旧,学生的在校时间减少,课时减少的情况下,要想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在课堂的高效上下功夫。 2008年5月,在全省强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市教研室在邹城及时召开了主题为“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研讨会。会上,市教育局闫局长总结了我市开展构建高下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取得的成绩,我们学科有四个学校教学模式和方法介绍被收入会议经验材料汇编。我们这次研讨会就是全市研讨会在学科的进一步深化。 2、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考成绩和升学率承载着太多的社会压力,使得我们的教育部门或教育者自身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偏离其教育的本质。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确实存在着一些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现象。归纳起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笼统表述多,明晰表述少。 许多老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淡薄,理解模糊,教学目标表述过于笼统。如:“用英语谈论、描述动物并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学习……”;有的直接就是:“Words:…;Phrases…;…”

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层次界定

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层次界定 基本依据:国家科技体系3+2和我校争取同类项目的实际情况,以下均指项目主持。 自然科学重大重点项目层次界定 第一层次:1、“973”首席及一级子课题负责人 2、“863”课题经费﹥300万元 3、攻关项目国拨经费﹥300万元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5、国家创新研究团队 6、其他省部委项目,经费﹥300万元 7、应用开发类项目经费﹥300万元 8、工程类项目经费﹥500万元 (注:300万元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最低标准) 第二层次:1、“973”项目经费﹥80万元 2、“863”课题经费﹥80万元 3、攻关项目国拨经费﹥80万元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含研究计划重点项目) 5、教育部重大项目 6、教育部创新研究团队 7、教育部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建设项目 8、其他省部委项目,经费﹥80万元 9、应用开发类项目经费﹥80万元

10、工程类项目经费﹥200万元 (注:80万元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最低标准) 第三层次:其他冠名重大重点名称的项目(含联合承担项目) 第四层次:其他冠名重大重点名称的项目(经费自筹) 社科重大重点项目层次界定 第一层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其他部委(包括国际合作)重大项目 横向课题经费﹥50万元 第二层次: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重点项目 教育部重大、重点项目 其他部委(含全国教育、艺术、体育科学规划办等)经费﹥10 万元项目 横向课题经费在20万元以上的项目 第三层次: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其他冠名重大重点名称的项目(含联合承担项目) 第四层次:其他冠名重大重点名称的项目(经费自筹) 注:*同类项目中未达到规定经费额度的项目,计入下一层次。

林业科学技术研究课题

林业科技创新平台运行补助项目 合冋书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手机: 传真号码: 电子信箱: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制 二0—九年

填写说明: 1.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逐项认真填写。如有不实,责任自 负。文字表达,须准确严谨。每项空格不够,可另续页。 2.各款项标题字体为“标准 3 号黑体”字;正文字体为“标准 4号宋体”字,纸的规格为A3 纸双面复印,中缝装订。 3.合同签约各方中的负责人签字(章)及单位公章,不得用复 印件,否则无效。 4.一式 4 份报送。

一、重点实验室基本情况 1. 重点实验室简介; 2. 主要业务范围; 3. 规划布局及发展目标。 二、年度工作计划及预期成果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运行能力、科普宣传、示范服务等方面的年度工作计划及目标。 三、考核指标 1.科研成果(可具体说明)。 2. 正常运行大中型仪器?台套,公共仪器设备共享度达到90%以上,设备利用率70%以上,设备性能完好率80%以上。 3. 完成评估报告、咨询报告或相关工作及研究报告 1 份. 4. 培训技术人员?人次。 5. 其他考核指标。 四、经费支出内容及标准 包括用于维持正常的观测(监测)与实验、数据采集与加工处理,仪器设备及其辅助设施的运行与维护,部分耗材、软件的购置,平台的日常运行管理等的支出预算,并注明核算标准。 五、组织保障依托单位在人、财、物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的配套措 施。

六、经费支出预算明细 单位: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七、经费预算说明: 1. 设备费:是指在平台运行过程中购置或试制小型(5 万元以下)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修缮保养,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专项经费要严格控制设备购置费支出。 2. 材料费:是指在平台运行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共性原材料、辅助材料、通用软件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3. 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在平台运行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4. 燃料动力费:是指在平台运行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油等燃料消耗费用等。 5. 差旅费:是指在平台运行过程中开展野外科学实验(试验)、科学数据采集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6. 会议费:是指在平台运行过程中,由学术委员会批准召开的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 7. 信息交流费:是指围绕平台开放运行,开展多种宣传需要支付的印刷出版、图书文献资料购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8. 专家咨询费:是指围绕平台建设运行、验收评估等,支付给临时聘请专家的咨询费用。咨询费的开支标准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9. 劳务费:是指在平台运行过程中支付给平台工作人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项目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 10. 开放课题费:是指面向非平台固定人员设置的、围绕平台主攻方面设置的研究费用。

对“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论证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案模式研究”课题论证 城关小学 一、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一)、对“高效课堂”的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案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案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案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案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课堂教案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案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规范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

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案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学生的发展”。 (二)、对“教案模式”的界定 “教案模式”是开展教案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案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案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也就是各种教案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具有动态性的过程,从微观的教案活动的角度看,它具有变化性,但宏观的过程角度,又具有比较稳定的过程形式。一种教案模式由几种教案策略或教案方法实施的教案活动组成。教案模式是教案理论在某个具体领域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案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案理论与教案实践之间的桥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经过网上资料搜集和文献查阅,国外的有效教案思想较为系统,表现为重视教案效率和寻求有效教案方法(模式)与途径,先后形成以下教案模式: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以对话法为主要特征的“讽刺——定义——助产”教案模式;夸美纽斯归纳总结确立的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案形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遍有效”的教案模式;前苏联凯洛夫提出的“五环节教案”模式;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提出的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指导——发现”教案模式。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教改理论和实践,都是摒弃极端,博采众长。反映在有效教案的研究上,表现为有效教案模式的研究出现了

高效课堂小组展示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学科高效课堂小组展示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研究单位:xx 学校语文课题组分课题负责人:xxx 研究人员:xxx 执笔人:xxx 时间:2018.5 一、课题题目 我的分课题是在学校《高效课堂模式化教学研究》的总课题下的子课题《小学语文学科高效课堂小组展示策略研 究》下的分课题。 二、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研究小组展示的策略,对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课题的研究,旨在对“独学、对学、群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通过追问质疑,提升学习目标,拓展出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在此环节中重点在于利用学生的“表现欲”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不但展现“合作”学习的成果,要在于显现个人的风采,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是小组团体智慧的集中体现,也是一节课的精华所在,语文展示环节是高效课堂的最高层次,是学生知能转化的一个 重要环节,是学生认知提升的环节,是新知的运用、拓展、 完善、提高的环节,是充分地暴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的环节,是培辅、培优最好的环节,是一个综合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质疑评价能力、协调互动能力、参与竞争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养成的环节。为教师创造性 地开展个性化教育和特色教育拓宽了渠道,积累了经验,为 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和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全新的理念和理论支持。 三、研究方向和研究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展示学习模式下教学效率的提高。为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相整合积累 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形成相关的理性认识,从理论和实践层 面为推动区域内语文新课改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研究过程中,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十九大”精神为指针,结合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把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起来,并及时取得县教研部门的支持,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研究工作主要面对基础教育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功能。 四、研究方法1.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调查法,同时辅之以访谈法和统计法。 这一年来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我发现,学生永远是可爱的,学习再差的学生,也有可能成为成功的典型,因而也更 加坚定了我们要把这项工作做下去的信心和使命感。 2.充分动员学生,师生共同研究,把课题研究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五.计划及步骤 研究进程:分三个阶段完成 1.资料搜集阶段(2017年9月——2018年12月)以查资料、阅读文献、了解学生等形式搜集。 2.资料整理阶段(2018年2月——2018年4月)把文字资料、图像资料及图片资料整理出来。 3.形成论文(2018 年5 月——2018 年6 月)把整理出来的资料、研究成果撰写成总结论文,在县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六、总结论文

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模板 研究方案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可参照执行):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是课题最高度的概括。 常用陈述式句型表述 名称要准确、规范 名称要新颖 名称要简洁、精练 二、课题提出: 课题的提出也叫课题的确立,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价值 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 三、指导思想和研究依据: 指导思想:就是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教育理论,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例《初中语文网络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指导思想:本实验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课程改革与深化的实际,加快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提高我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研究依据: 通常包含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四、理论假设与变量界定: 理论假设:即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有待验证的暂时性答案,是对课题所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

的设想。 理论假设在表述上有四个要点: 第一、明确。 第二、新颖。 第三、合理。 第四、可测。 理论假设: 例如《初中语文网络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的理论假设: 通过初中语文网络资源的开发,将网络资源与初中语文课程结合,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日常语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变量界定: 《初中语文网络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变量界定 自变量:初中语文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 因变量: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质量。 干扰变量及控制:实验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及教学水平等素质、学生基础、学习时间;实验班学生采用平行班、严格控制学习时间及作业量等。 五、研究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 再如:《初中语文网络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的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提高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开发建设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的系统的网络课程资源。 2、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通过课题研究,转变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高效课堂小课题参考题目 (1)

高效课堂小课题研究题目 1、如何编写使用价值较高导学案? 2、教师如何使用导学案? 3、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4、导学案上的问题都需要展示吗? 5、如何处理教材与导学案的关系? 6 、如何进行备课,设计教案 ? 展示课上应该展示什么样的内容? 7 、学生手下没有资料,只有一个课本,查阅资料很难,上级也不让买,这该怎么办? 8、班大人多,展示不能充分进行怎么办? 9 、如何处理课堂改革出现的学生放了难收的问题? 10、如何处理课堂上“活”与“实”的关系? 11 、高效课堂对课堂结构的要求是什么? 12 、学生活动人数、时间、模式都是怎样确定的? 13 、学生小组编排原则是什么 ? 他们交流的方式有哪些? 14 、对班主任的要求是什么 ? 年级主任的任务? 15、如何上好五步导学课? 16、高效课堂下如何评价老师?

17、改革初期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8 、英语学科怎么更好的运用五步导学模式? 19 、高效课堂下的语文学科建设研究 20 、到底黑板效率高还是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效率高? 21 、英语学科如何实施高效课堂? 22、学生板演用时过长怎么办? 23 、学生放开了,总感觉学生讲的不到位,这样会影响课堂效果吗? 24 、班级管理中如何去做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5、是什么使学生有较持久的学习热情? 26 、新课应该怎样讲? 27 、有的同学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小组合作很好,从长远看要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才能带动其他同学和小组,请问: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措施比较妥当? 28 、分组研讨问题,然后展示,能否保证学生过耳不忘? 29 、对于预习中不能很好完成任务的学生,怎样对待? 30、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拓展时间长,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 31 、课改后,教学进度比以前慢了,很想找时间补一下,没时间,心急!怎么办? 32 、课改后,班上动起来的只是三、五个基础好的几个同学,其他同学混水摸鱼,不会思考,提问题后发呆,不注意记笔记, ( 或根本不会记 ) ,怎么办?

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立项号 2 0 1 4 0 1 2 3 1 课题名称:微课程辅助初中理科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负责人:彭国勇 所在单位:合肥市梦园中学 填表日期: 2 0 1 4 年 1 2 月8日 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办公室制 2014年9月

一、开题活动简况: 本课题依据《关于组织开展全国和全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省电教【2014】12号),按照文件课题指南中“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要求进行选题,2014年5月12日申报,经安徽省电化教育馆、安徽省电化教育协会2014年9月30日批准立项,立项号为201401231。 开题时间:2014年12月8日 地点:合肥市梦园中学综合楼三楼会议室 主持人:王咏梅 评议专家:杨思锋(安徽省教科院物理教研员) 陈毅红(合肥市装备中心主任) 程迅(合肥市装备中心副主任) 王可兵(合肥市教研室物理教研员) 黄巍(合肥市教研室生物教研员) 王胜花(合肥市课题管理人员) 课题组成员:王咏梅、彭国勇、巩立平、路建平、张志良、 张丹、王晓雪、水明、夏海波、余慧敏。

二、开题报告要点: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胡铁生语)。在国外,如美国、英国及新加坡等国家的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研究。我国微课程的相关研究从2011年开始,2012年、2013年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关于微课程资源的课题已纳入到了教育部课题。2014年,长三角网络结对学校开展了微课教学评比大赛(中国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网http://www.yrded https://www.doczj.com/doc/2616253630.html,/),华东师大慕课中心、C20慕课联盟(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2616253630.html,/mooc/)开展了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微视频大赛,目前正在紧张进行着。梦园中学是长三角结对学校,合肥市教育局是C20慕课联盟成员。 微课程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视频为呈现方式;二是凸显微课程的“微”。微课程资源的微小、碎片化,能让学习者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另外,微课程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凝练,讲解清晰易懂,形式活泼新颖,因此每一节微课程都是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果将这种教学资源整合到具体学科的常规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目前这种研究的层次比较浅,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教学,微课程适用于哪些课程哪些教学内容,还需进一步实践检验。 实验是初中理科(物理、化学、生物)教学的基础,内容涉及仪器仪表的使用、测量型实验、探究性实验、演示性实验等。一些实验的直观性效果不是很好、操作的规范要领难以掌握,利用微课程这一新的信息技术辅助初中理科实验教学,既是教师教学手段的需求,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具有重要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本课题的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概念界定为应用微课程资源中的微课片段、实验视频等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初中理科实验教学,内容涵盖初中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包括基本仪器仪表使用、测量型实验、探究型实验等。研究目标为微课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有效性评价等,初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延伸到微课资源开发、翻转课堂等领域。创新之处在于利用微课的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实验素质的养成。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采用“整体设计--分块分组开发--资源整合--评价共享”的思路开展。 首先,将课题分成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组织课题组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认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