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口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海口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海口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海口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海口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10-2020)

规划文本

(评审稿)

海口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年8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旅游发展定位、目标与战略2第三章空间布局8第四章旅游产品开发与业态培育16第五章形象定位与营销推广24第六章旅游交通与服务体系规划28第七章区域旅游协作策略34第八章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36第九章近期发展规划39第十章规划实施政策措施43

导言

海口旅游业起步早、基础好,产业规模位居海南全省前列,已成为海口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由于近年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的兴起,全国各地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日趋成熟,竞争格局开始显现,加上三亚旅游发展模式的初见成效,海口旅游发展步入相对缓慢阶段,面临巨大挑战。重新审视海口旅游发展的历史轨迹,明晰新形势下海口旅游产业跨越式腾飞的策略、路径,胜任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所赋予的新使命,是本规划的核心宗旨所在。

在海口旅游发展的定位与目标方面,规划立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层面、南海区域旅游角度和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标准三个维度的思考;在海口旅游产品体系的完善提升方面,规划立足于世界滨海旅游发展趋势与现代时尚休闲度假潮流、国内外旅游消费者需求、海南岛旅游竞合格局的综合考量;在海口旅游发展规划的可操作性方面,规划侧重于旅游功能空间的细化、旅游项目的规划衔接与量化落实、城市功能旅游化改造的中观指引。

海口旅游规划的总体构想是:

通过全面推进海口旅游业的转型与升级发展,将海口建设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和南海区域旅游组织中心与服务基地,世界一流的热带滨海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全面实施海口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战略,通过旅游服务平台构建、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建设、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创建、旅游产业集聚区形成与产业联动发展、多层级区域旅游协作,将海口建成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高地。

以“旅游综合体”开发为抓手构筑海口旅游吸引物体系核心,以“生态、时尚、健康、欢乐”理念融入于海口特色旅游产品与服务,以“环境与景观合一”理念植入海口城市功能旅游化改造,通过旅游功能空间的营造重塑海口旅游目的地新形象。

第一章总则

第1条《海口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是海口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口市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010年至2020年海口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行动纲领,是海口市政府发挥对旅游业的调控引导、市场监管、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旅游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依据。

第2条本规划范围为海口行政辖区,包括琼山、秀英、龙华、美兰四个区,土地面积230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30平方公里。

第3条本规划期限为2010年~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0年~2012年,中期为2013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

第4条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口市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将海口市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都市休闲目的地、全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示范市、全国绿色低碳城市、国际旅游岛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经贸文化交流中心”六大战略定位,借鉴与吸收国内外著名滨海旅游地发展经验,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政策配套,实现海口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向体制优势和市场优势的转变,旅游产品向多元化、个性化和定制化的转型,旅游产业向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传统市场监管向服务型、法制型管理机制转变,将海口建设成为海南“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上满意度最高、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大都市。

第5条规划原则与理念

以人为本——围绕“着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要求,立足于以人(包括当地居民和旅游者)为本的基本理念,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促进富民强市、生活质量提高、和谐生活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提升海口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大产业视角——依托海南国际旅游岛首府城市的良好基础,以国际通行的服务标准为准绳,以全面提高城乡地区的宜游性和宜居性为目标,以旅游产品与市场开发、目的地建设、各项旅游要素提升及其融合发展、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互促互融为根本任务,坚持满足市场需求、激发市场需求、创造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实现旅游业对城市休闲经济的拉动作用。

低碳与生态——在加快构建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海口产业体系进程中,坚持生态与环境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持把低碳与生态的基本理念贯彻于旅游开发建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中,协调好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绿色旅游业发展促进海口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之路。

第6条本规划依据《旅游规划通则》、“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口市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等标准规范、重要规划文件以及海口市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第7条本规划属区域旅游规划,既是海口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也是海口城市总体规划中旅游专项规划的细化与补充。

第二章旅游发展定位、目标与战略

第8条海口旅游发展总体定位

世界一流热带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面向全球和全岛的旅游交通服务网络、高品质的接待设施,提供优质的服务、丰富的休闲娱乐与户外活动,营造国际化的都市氛围和安全、友好的旅游环境,具备组织大型节事活动的综合能力,拥有专业化的旅游服务团队,成为国内外旅游文化交流、旅游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基地。

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示范城市——立足海南经济特区首府城市的综合优势,积极探索,创造性地贯彻国家赋予的政策,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成为各种旅游开发新理念、新模式、新项目的先行先试区,使海口在旅游业及相关现代服务业的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集散中心——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总目标,放大中心城市功能,通过旅游产业的集聚开发、旅游功能空间的塑造、旅游企业的品牌化和集团化发展,推进旅游要素的转型升级,构建高度专业化、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并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海口旅游综合服务体系,使海口成为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组织者、推动者、协调者和服务者。

南海旅游组织与服务基地——发挥海口的交通区位优势,依托业已形成的良好产业基础,放眼南海乃至更大的区域视野,构筑开放性的旅游协作网络,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开发豪华国际邮轮游艇旅游、海岛旅游和多种海上休闲运动等系列化的海洋旅游产品,为南海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综合保障。

第9条海口旅游发展目标

1、旅游产业发展目标

到2012年,打牢基础,落实部署,谋划和开工建设一批旅游基础性服务设施和重大旅游项目,实现旅游市场秩序的规范有序,旅游服务质量

的大幅提高,海口城市旅游吸引力的明显增强。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860万人次,其中国内旅游人数843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85亿元,旅游外汇收入5200万美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

到2015年,显著提升海口旅游管理、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旅游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明显提高,旅游业成为海口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8%以上。接待国内外游客1200万人次,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173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2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6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30亿元,旅游外汇收入8600万美元。新增旅游从业人员1万人以上。

到2020年,全面实现海口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国际化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热带滨海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业成为海口国民经济主导支柱产业,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接待国内外游客2300万人次,其中国内旅游人数2245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5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0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00亿元,旅游外汇收入21000万美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新增旅游从业人员3万人以上。

专栏 1 海口市旅游发展各阶段预期指标

说明:规划期旅游外汇收入(美元)按1:6.8折合人民币。

2、国家级旅游品牌建设目标

5A级旅游景区2-3处:海口国家地质公园、海口国家湿地公园、阳光国际健康休闲旅游区等。

4A级旅游景区5-8处:海口骑楼老街文化休闲区、西海岸康体运动休闲旅游区、红树林海洋娱乐度假区、金沙湾旅游度假区等。

3、社会、文化与环境目标

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居民素质与城市品质的提升,社区服务体系的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的现代化,文明、好客、安全、游客满意度高的旅游目的地建设,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继承与发展,增加就业,富民强市,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和宜居城市。

海口4、阶段目标

第10条旅游发展战略

全面实施海口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战略,通过区域性旅游服务平台构建、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创建、旅游与相关产业联动、多层级区域旅游协作,将海口建成世界一流的热带滨海旅游目的地城市、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高地。

构建强大的区域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政府主导下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搭建旅游产业领引下的政策与管理机制平台,培育与筑造国际知名品牌旅游企业总部基地。

打造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落实海口旅游国际化实施的内容和要求,开发主题化的特色旅游吸引物体系,营造与构建和谐发展的旅游空间网络,强化海口城市旅游功能,塑造鲜明旅游形象,建设高效、市场化的旅游营销网络。

创建特色旅游文化品牌。通过海口本土文化、海南民俗文化元素与旅游产品的相互交融和时尚包装,融合现代时尚旅游文化,强势打造海口旅游文化品牌,实现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并举发展。提升以名胜古迹、古城古村、革命旧址、历史名人等为载体的传统文化;营造独具海口特色的生活方式与休闲文化氛围;突出依托海口文化传统及温泉、南药等特色资源与环境的养生文化;围绕派对、演艺、游乐、艺术和美食五大主题内容,培育时尚文化。

旅游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精细开发热带农业观光和休闲渔业旅游项目,推动海口特种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形成旅游与第一产业的互促和互动;围绕海口特色产业开发工业观光项目,形成旅游与第二产业的互动;立足海南国际旅游岛首府城市定位,重点强化旅游与会展、商业、金融、保险、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卫生、房地产等服务业的互融与联动发展,培育海口旅游新业态。

强化多层级的区域旅游协作。巩固海口作为海南旅游门户的地位,立

足于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引领者的核心角色,打造以海口为中枢的琼北旅游圈、海南岛旅游圈和南海区域旅游圈。重点加强海口与三亚旅游的产品互补、市场一体、营销互推和信息共享,强化海口与大珠三角区域的旅游联动,深化与北部湾及东南亚地区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旅游合作,形成多层级的区域旅游协作网络。

第11条旅游发展理念

以旅游者为本,将“生态、时尚、健康、欢乐”理念融入海口特色旅游产品与服务之中;结合“无缝化”的旅游交通与服务,创造高品质旅游价值;充分利用海口独特的首府资源和多元文化资源进行“环境和景观合一”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形成独具特色风貌的旅游目的地城市;通过旅游功能空间的划定与“旅游综合体”建设,构筑海口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高地。

第12条旅游资源开发方向与重点

优势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的深度利用——重点加强海口火山地质遗迹与东寨港红树林两大地标性资源的生态化、精品化和特色化开发,提升龙头自然景区的旅游综合效益;注重主城区内府城传统民居和老城骑楼两大街区人文资源与环境的城市休闲化开发,羊山地区火山文化与古村落以及其它景观优美自然村落的乡村体验式利用,形成与龙头自然景区相辅相成的文化旅游产品。

突出效益类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开发——通过温泉与房地产、高端度假旅游项目的结合,精品化开发与延伸利用温泉资源。大力开发海上运动、游艇度假、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地产等多元化产品,将滨海旅游景观资源及城市景观要素作为旅游吸引物进行整体打造,多元开发与转移利用海口3S资源。将海口优越的整体环境作为一种优势资源加以利用,开发康体度假、避寒度假、养老度假等旅游产品。

重视基于竞争优势的资源与环境的综合利用——围绕国际旅游岛首府城市的组织与集散中心平台搭建、特色主题两大方向,进行资源和环境的整合利用,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综合竞争力;围绕旅游价值链延伸进行资源与环境的综合利用,实现旅游价值最大化开发;围绕旅游产业链的扩张进行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整体利用,拓展旅游产业链条,带动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增强产业综合效益。

加强热资源的研究与直接利用、关联利用和延伸利用——围绕健康主题,开展夏季热资源与其它旅游资源、产品以及酒店、度假公寓、各类运动场馆等设施的整合利用,树立海口健康旅游基地品牌。依托海洋渔业、花卉种植业、畜牧业和热带水果业等海口热带农业优势,开发热带农业观光产品;挖掘热带气候环境下形成的地方特色乡土建筑、餐饮和习俗等地方文化,包装以骑楼建筑、应季美食为主题的热带文化名城体验之旅。围绕热带气候主题,建设以热带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大型主题公园、热带海洋馆、热带动植物园等,展现浓郁的热带海岛风情和丰富多彩的热带海洋文化。

第三章空间布局

第13条旅游发展空间策略

打破以行政地域单元为束缚的旅游空间布局模式,将海南岛、南海作为一个整体旅游目的地,市域外重点扩展东西两翼,沿放射状干线向南部纵深腹地多轴辐射,同时远近结合,拓展海上,向海延伸;市域内优化配套,提升主城,东优、西进、南拓,通过特色旅游综合体建设,与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相衔接,形成东、西、南三足鼎立,相对独立发展的旅游产业集聚区。

结合“中强、西拓、东优、南控”的海口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形成“一轴一带五区”的海口旅游发展空间格局。一轴,即北部滨海旅游发展轴;一带,即南渡江生态休闲旅游带;五区为滨海中部都市旅游综合服务区、滨海西部商务会展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区、滨海东部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区、羊山时尚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区、南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区。

第14条旅游功能分区

1、北部滨海旅游发展轴

东至东寨港,西至金沙湾、盈滨半岛,包括铺前湾、南渡江出海口和海口湾三大区段,海岸线长130多公里,为海口城市功能及人口高度密集地带。依托城区、海湾、海岸、江河等空间资源,将旅游功能与城区组团功能有机融合,大力发展邮轮游艇、观光休闲、娱乐购物、滨海度假、商务会展、体育休闲、康疗养身、特色餐饮、文化创意等新型旅游业态,重点建设金沙湾康疗度假、西海岸户外休闲、主城区时尚休闲、东海岸生态度假休闲等滨海旅游功能组团,形成从盈滨半岛至东寨港的滨海旅游带,构筑海口热带精品旅游城市的核心载体。

2、南渡江生态休闲旅游带

北起新埠岛,南至秀英区东山镇,全长约75公里,为海口重要的生态廊道。依托北部都市生活圈和南部新型设施农业产业带、特色果蔬产业带和花卉产业带等热带现代农业产业基础,充分利用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良好的滨江自然环境资源及乡村传统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与引导乡村酒店、乡村客栈、汽车营地、采摘篱园、生态渔村(庄)、家庭农庄等乡村旅游业态发展,重点建设城区段滨江游憩景观和休闲空间,新坡、珠良、谭社、凤门、文山等沿南渡江特色旅游村镇,成为热带农业生产与乡村休闲旅游等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区域。

3、滨海中部都市旅游综合服务区

西至秀英港,东至南渡江,包括中心城区组团11个片区、司马坡岛,为海口金融商贸、文化教育、行政办公、科技卫生、物流等城市中心功能集聚的核心地带。依托骑楼老街、府城等历史文化资源,国贸商圈、秀英港、海口新港以及大英山、美丽沙、新埠岛等片区的社会经济资源,实施城市旅游化改造工程,强化旅游交通集散和服务功能,建设主题化、系列化的旅游吸引物和特色项目,引导旅游服务及相关业态集聚发展,促进吃、住、行、游、购、娱各旅游要素整合与提升,成为海口城市旅游产品的重点区,夜间旅游的核心区域。

以“海都华堂、奢华时尚”为主题创意,依托江、海、绿、港、城五大景观要素,强化城市交通、文体、商业等公共设施与旅游功能的有机结合,优化城市商业游憩环境,重点打造骑楼老街文化休闲区、海口国际邮轮港城、“江海汇”渔人码头、“会馆式”酒吧街、海口湾艺术休闲区、经典夜海口等项目,形成中国南海第一文化休闲都市之窗。

挖掘琼山府城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深厚的民间传统文化底蕴,形成集文化交流、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展示海口传统民俗风情和古代史发展脉络的琼山府城历史文化休闲区。

建设新埠岛宜居休闲度假、海甸岛艺术文化休闲主题社区,发展高端商务、游艇度假、养老休闲、品质住区等内容,力求创造自然与人文交融、居民与游客和谐共享的海口滨海休闲度假特色功能区域。

4、滨海西部商务会展休闲度假旅游区

西至金沙湾(盈滨半岛),东至西秀海滩,以长流新城组团为主体,是海口及海南岛对外陆路与海上交通的枢纽与门户。规划建设成为国际化、高端化的商务休闲度假旅游功能区,通过商务会展、户外运动、康疗度假三大主题旅游功能区的品牌化打造,旅游交通集散、信息咨询等旅游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成为海口旅游产业新的增效区。

依托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及其配套酒店和商业等设施建设会展休闲区,形成集会议、展览、商务、观景、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业态丰富的城市商务游憩区。

发挥邻近粤海铁路枢纽的区位优势,整合盈滨半岛泻湖、沙滩资源,结合海口独特的医药资源,以中国养生医学为文化底蕴,同时引进国际养生(如SPA、瑜伽等)及医疗技术,将金沙湾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融合优美环境和现代养生理念,包括中医体验馆、南海养生堂、世界养生博览会、度假疗养酒店等在内的健康主题度假中心,构建“中国人的康疗城”、“全世界的养生堂”。

利用西海岸已有的国家帆船帆板训练基地、西海岸高尔夫、美视高尔夫、西海岸国际轮滑赛场、温泉度假酒店等设施,以及“印象?海南岛”这一极具品牌号召力的大型实景演出,打造以户外有氧运动、海上运动、滨海温泉度假、滨海娱乐为主的城市型休闲海岸。

5、滨海东部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

东至东寨港、西至南渡江出海口东侧,是海口市域海滨生态景观特征最为突出、休闲度假活动最具差异化的旅游功能区。通过整合利用城市规划的江东组团用地与东海岸、赛马场、东寨港红树林等资源,重点打造海口国家湿地公园、海南国际赛马中心、大型主题游乐园、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综合馆等核心项目,成为最具海洋文化特色和生态特色的旅游功能区。

依托东海岸优质的海洋和绿色生态基底,充分利用现有的度假设施、闲弃的跑马场以及较为丰富的土地空间资源,将海口的地域文化与特色娱乐有机结合,将改革开放十万人闯海南的闯海文化与海洋娱乐结合起来,将陆上游憩及海上游憩完美结合,发展海洋主题游乐、博彩娱乐、滨海度假、海上运动、赛马等项目,成为国家级的红树林海洋娱乐度假区。

结合东营片区详细规划,打造包括豪华度假酒店、游艇俱乐部、游艇

运动码头、公众高尔夫球场、体育公园、海洋生态观光园、人工冲浪馆、室内滑雪场、海景养生基地、高端居住区等在内的风情度假水城。

依托独一无二的东寨港红树林资源,在严格遵循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开展以生态观光、乡村休闲为主的生态休闲活动,建设东寨港乡村休闲旅游区。

海口国家湿地公园。海南国际旅游岛重点旅游景区之一。规划建设集红树林沼泽、滨海湿地和湖泊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6、西南羊山时尚休闲度假旅游区

地处海口市西南,北至绕城公路、东至南渡江,是海口市重要的自然景观地标区。通过整合地质公园、火山古村、温泉等资源,围绕火山主题娱乐、火山温泉主题酒店、火山古村落、高尔夫休闲度假等内容,重点打造阳光国际健康休闲旅游区、海口火山光影梦幻剧场、文山历史文化名村观光休闲区等核心项目,建设海口高尔夫第一品牌区,成为中国“最火”的时尚休闲旅游体验区。

打造火山地质文化休闲带,乡村历史文化休闲带。永兴镇、石山镇、新坡镇、龙泉镇打造旅游休闲服务中心。秀英区的龙群村、荣堂村、美梅村、美社村、美孝村、儒东村、儒楚村、美目村、魁星农业观光园和玉龙泉等,龙华区的永东村、道斌村、挺丰村、韦执宜墓、东潭郡遗址、涌潭村、坊门村、八仙泉、冼太夫人纪念馆和文山村,琼山区的冯村、尚导村、潭谢村、新潭村、儒贡村、博抚村、文彩村、玉柳村、旧州岭和包道村,规划不同类型(古村落、热带景观村落、主题型休闲村落等)乡村旅游点。

火山文化生态体验旅游区依托海南岛唯一具有世界遗产价值的地质公园,中国唯一的城市火山遗址公园,建成集观光休闲、科普科考、康体度假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重要的生态养生基地。

海口国家地质公园。海南国际旅游岛重点旅游景区之一。依托海口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融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互动性于一体的旅游观光游乐景区。

7、南部乡村休闲旅游区

北至绕城公路,西至南渡江,以海榆东线、海文高速各乡镇为依托,按“城乡统筹”、“一村一品”、“产业延伸”的思路联动开发火山古村、椰雕村、槟榔村、菠萝蜜村、红色之乡等特色乡村,重点建设龙湾国际休闲旅游区、侯家大院等核心项目,构建具有海口特色乡村旅游模式,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成为中国南国乡村风情体验基地。

第15条城市功能旅游化改造

1、塑造三段主题海岸

整合现有岸线资源,将横贯城市东西的海岸带划分为红树林生态海岸、椰城风情海岸和温泉度假海岸三段主题海岸,通过鲜明的空间形象设计、主题化旅游产品和设施建设,展现其多样化的景观形态和旅游功能。

2、培育两大增长引擎

结合城市空间发展脉络,按照“滨江——逐海——扬帆”时空梯次发展序列,创意设计“南海之星”、“希望之舟”两大旅游岛屿,构筑海口旅游面向海洋谋求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平台——“海口龙珠”,弥补海口旅游“有海无岛”的缺憾。

3、营造三类旅游功能空间

依托海口火山文化生态旅游区、金沙湾旅游度假区、西海岸康体运动休闲旅游区、东营风情度假水城、红树林海洋娱乐度假区、东寨港生态休闲旅游区,建设面向旅游者为主的独立性旅游功能空间。

以海口骑楼老街、府城传统民居社区、新埠岛、西海岸海南国际会展

中心为重点,营建吸引游客和本地居民的共享性旅游功能空间。

结合滨江新城、海甸岛、滨海大道(西部)商务休闲游憩区建设,配套旅游基础性设施,成为吸引部分旅游者的融入性旅游功能空间。

4、打造“椰风海韵”风情大道

依托原生态的滨海景观资源,建设一条展现海南热带椰岛形象的旅游景观大道。由东向西分为四段:碧海金沙-清新椰林段,都市海韵-多彩椰林段,激情海风-动感椰林段,海阔天空-时代椰林段。分段设置自行车专用道、健身步道或滑道,配套自行车租赁服务点、停车场、公厕、雕塑小品等。注重当地特色资源和椰树元素的利用,突显海口海韵椰城景观特色。

5、构建三处城市旅游新地标

沿海口城区滨海地带营造东、西两翼两大城市旅游新地标:海口湾大剧院和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在城市中心地带建设海南欢乐广场,既是游客和市民聚会庆祝、花车游行、消遣漫步的综合性城市广场,也是海口城市的客厅和第三大旅游新地标。

6、组织丰富多样的节事活动

依托城市广场、公园、历史街区,通过举办常年不断的国内外名人主持的周末城市大派对(Party)、知名流行乐队广场表演、节日盛装或花车大巡游等,塑造“聚会海口”的城市娱乐品牌;在“印象·海南岛”的基础上继续深度开发夜间娱乐与演艺项目,营造“欢乐海口”的胜境;通过涂鸦、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各类音乐节的举办和电影外景地的建设,塑造“艺术海口”的城市文化氛围;通过地方名吃、国际美食荟萃街区的建设,形成海口美食创新的高地。

第16条海口夜间旅游发展

1、夜间旅游功能分区

规划建设“两带、五区”的海口夜间旅游空间格局。两带即海口湾夜游带、南渡江夜游带;五区为椰城都会风情夜游区、东海岸欢乐夜游区、长流新城时尚夜游区、阳光国际休闲夜游区。其夜游主题如下表:

表1 海口夜间旅游功能区(带)主题

2、夜间旅游活动

通过步行、骑车、人力车等多种方式游览体验骑楼老街和府城传统民居社区,开辟海口湾-南渡江、环海甸岛和新埠岛等水上夜游线路,推出夜间游览活动项目。大力开发包括演艺娱乐、文艺演出和参与性运动娱乐等多样化的夜间娱乐活动,如水幕电影、海上嘉年华、海上风暴谷、未来水世界、室内滑雪与滑冰场等娱乐活动,海口湾大剧院、印象海南岛剧场开展的主题性演出等。结合海口地方资源特色开展夜间观光休闲、文化休闲、购物休闲、美食餐饮休闲、商务休闲;结合羊山地区的阳光国际休闲旅游区的规划建设,针对中高端游客大力推广夜间灯光高尔夫运动。

3、夜间旅游相关配套

加强城市亮化景观设计,为海口夜间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规划建设水上游船码头:新港水上客运中心(近期)、滨江新城水上客运中心(远期),码头区设置旅游巴士专用停车场或停车位;结合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设立水上夜游船票预售服务点;延长公交

营运时间;加强夜间治安工作。

第四章旅游产品开发与业态培育

第17条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以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战略为指引,差异化与特色化为根本,滨海、近海、远海开发有机结合,岛域与陆域开发协调并举,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与专项旅游相结合,满足需求与引导消费相结合,热带生态与海口地域文化相结合,提升和优化依托资源和环境基础的传统旅游产品,着力开拓以海口城市功能和首府行政与经济资源为依托的特色旅游产品,积极培育以市场为导向的高端旅游产品,实现海口旅游产品体系的精品化、效益化、高端化和国际化开发及国际竞争力构筑的总目标。

第18条八大旅游产品开发

充分发挥海口的综合优势,以“健康、时尚、欢乐”为主题,大力开发以户外运动、康体养生、医疗保健为主的健康旅游产品,邮轮游艇度假、购物娱乐、滨海度假为主体的时尚休闲旅游产品,以及商务会展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节庆赛事旅游产品和自助旅游产品。

1、健康旅游

(1)户外运动。主打高尔夫、自行车、帆板帆船、速度轮滑、沙滩排球、海钓等特色项目。结合城市集中建设的各类适合于四季训练的专业运动场馆,配套发展一系列集娱乐与竞技、大众与专业相结合的运动休闲场所及相应的培训或教育机构,积极举办国际性和区域性竞技体育赛事,

把海口建成全国最大的国际高尔夫赛事基地和体育冬训基地,吸引国内外运动爱好者以及专业运动团队,形成以赛事和节庆为载体的运动休闲旅游产品。

(2)康体养生。充分利用海口独特的滨海温泉资源、南药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建设类型多样的康体养生基地,包括温泉SPA 度假村、太极养生馆、瑜伽养生馆以及开展海水浴、森林浴的场所;引进先进的康体设施和专业经营管理团队,结合传统中医辅助手段,如推拿、理疗、针灸、气功、药膳等,为不同健康消费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康疗服务;针对不同康体养生旅游者,结合健康餐饮、健康运动和健康娱乐等组合内容,推出不同季节、不同强度的康体养生旅游产品,打造“健康海口”城市形象。

(3)医疗保健。建立健全公共与专业相结合的医疗保健机构,大力培养高水准的医疗专家,吸引国际顶级知名医疗旅游机构入驻,打造专业化的保健护理中心,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整形、抗衰老、减肥、心理康复治疗等先进的医疗服务。

针对国内外白领亚健康消费群和企业团队,开发“户外有氧运动+南药养生”、“高尔夫+温泉度假+绿色食疗”、“水上运动/拓展运动+南药养生”等系列健康旅游产品;针对银发市场,建设特色化的融体检、保健、美容、疗养和康复于一体的设施与居所,提供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一流的医疗服务,配套全国联网的医疗保障体系,吸引中老年群体前来养生度假。

2、时尚休闲旅游

(1)游艇度假。以海口湾、金沙湾、新埠岛和铺前湾为基地,打造不同规模等级和功能的游艇运动码头。针对富裕阶层,建立游艇俱乐部,引进各类豪华游艇,吸引富裕阶层前来休闲度假;针对广大游艇爱好者,

(完整版)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海南省基本概述 (2) (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 (2) (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2) 二、海南省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3) (一)海南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情况 (3) (二)海南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 (三)加快海南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9) 三、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状况 (9) (一)发展优势 (9) (二)现状分析 (10) (三)发展缺陷 (13) 四、海南省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与规划 (14) 五、对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15) 六、总结 (16) 七、附录 (17)

一、海南省基本概述 (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全省陆地(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7.15万人。 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常年有台风,雨量充沛,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1、总概况 目前,海南省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消费品市场保持旺销,财政收入和旅游市场保持较快增长,但是房地产销售面积降幅继续扩大。 表1-1海南省2014年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2、分区域经济运行情况 (1)服务业带动中部地区经济稳步回升,前三季度,服务业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由上半年的29.9%提高到40.5%。 (2)受房地产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回落。当前,东部地区贡献了全省近六成经济总量,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于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调研报告(定稿)

关于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 调研报告 ——以五指山市为例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李文涵王涛【摘要】本次调研主要针对海南省五指山市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环境展开,调研范围包括五指山市的南圣镇、畅好乡及周边乡镇,调研对象包括五指山市的旅游资源、教育、基础设施及政策。本次调研力图从该地区的旅游现状出发,探索该地旅游发展缓慢的原因,了解现有的政策以及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其他解决策略。 【关键词】旅游,经济,生态,农业,五指山,少数民族地区一、引言 (一)情况概述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南部腹地,周围群山环抱,森林茂密,是有名的“翡翠山城”。是海南省中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该地因为五指山而闻名省内外,俗话说“不到五指山,不算到海南”。 五指山市为海南岛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市区海拔328.5米,是海南岛海拔最高的山城。市区面积1169平方公里,人口10.7万。昌化江上游支流南圣河从东向西蜿蜒,流贯全城区。此地气候温和,属热带山区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22.4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69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4%。山青水秀,四季如春,非常适合人类居住,有“天然别墅”和“翡翠城”之称,亦被誉为“华夏养生之都”。 山城景色和民族风情是五指山市最主要的旅游内容,有“一山、一林、一情、一城、一路”之说。一山就是五指山,一林就是中部的热带雨林,一情就是中部的黎苗少数民族风情,一城就是通什的城市旅游,一路就是通贯海南岛中部的公路。山、林、情、城、路紧密相连,融为一体,是典型的“绿色生态”旅游城市。 五指山市,犹如镶嵌在五指山区绿涛上的一块翡翠,街道两旁菠萝蜜、椰子树和凤凰树红绿相映,美丽的南圣河像条银白色的飘带绕着山城而过。此地冬暖夏凉,清晨凉风习习,雾锁山城;午间云开雾散,阳光普照;午后乌云聚合,大雨倾盆,往往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异景观,飘带似的彩虹点缀天空。五指山还是黎苗传统文化歌舞及工艺品创作和表演的主要基地,民族风情原始、古朴、浓郁,别具特色的宾馆、黎村苗寨等吸引了大量游人,是海南省每年“三月三”黎苗民族传统节日庆典的主要场所。 五指山市主要旅游景点:五指山热带雨林·海南民族博物馆·七仙岭·热带植物园·中华民族文化村·卧龙山·太平

森林旅游政策支撑

森林旅游政策支撑 近日,从2016中国森林氧吧论坛获悉,我国的森林旅游市场正迅速崛起,2015年林业旅游与休闲人数达2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700亿元。为进一步发挥森林在教育、体验、养生等方面的功能,国家林业局将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森林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政策支撑 2015年10月,由国家林业局、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5中国森林旅游节"在湖北武汉举办。37个列入首批“中国森林氧吧”榜单的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在湖北武汉亮相。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为上榜单位授牌。 2016年1月,国家林业局下发《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加快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有助于推动森林旅游的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有助于发挥林业在弘扬生态文明、改善民生福祉中的巨大潜力。 2016年1月,国家林业局印发《全国城郊森林公园发展规划(2016-2025年)》。《规划》从发展城郊森林公园的必要性、我国城郊森林公园发展成效和挑战、城郊森林公园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布局、主要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共6个方面进行了编制。城郊森林公园是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宜居城市建设、提升百姓福祉的重要需求,也是弘扬生态文化、全方位发挥森林生态功能、提升民众森林文化素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2016年2月,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下发《关于启动全国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建设试点的通知》,标志着林业主管部门推动的全国

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以下简称“两个基地”)试点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2016年4月,国家林业局下发《关于省级以下森林公园审批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把省级以下森林公园审批作为本地区森林公园建设发展工作的重要环节,认真抓实做好,确保省级以下森林公园审批的公开、公正、透明开展。 2016年4月,国家林业局印发《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纲要》要求全国森林公园总数由2015年的3000处增加至4400处、建设76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湿地生态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扩建一批国家沙漠公园,初步建立起国家沙漠公园网络体系等。 2016年5月,国家林业局印发《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快建设京津冀生态协同圈,打造京津保核心区并辐射到太行山、燕山和渤海湾的大都市型生态协同发展区,增强城市群生态承载力。京津冀区域将建成国家级森林城市群。 2016年7月,国家林业局印发《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规划》针对我国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滞后的突出问题,吸纳借鉴国际先进森林经营理念和技术,结合我国森林分类管理和森林经营生产实践,确立了多功能森林经营理论为指导的经营思想,树立了全周期森林经营理念,明确了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森林生态系统的核心目标,是相对于传统森林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 2016年8月,66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21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未通过验收,限期整改;3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取消其试点资格。

海口市旅游发展规划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 题目:海口市旅游发展规划分析 姓名:何松坤 学号:1107714002 专业:旅游管理 年级:3 班级:11717 任课教师:姚治国 2014 年 04 月

内容摘要 海口市是海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陆地面积为230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62.04万人,年平均气温23.8℃,终年常绿,风光秀丽,素有“椰城”的美誉。国家旅游局在新世纪旅游规划中,把海南旅游区与粤港澳、江浙沪、环渤海、东北、西北、西南以及中原一起并列为八大旅游区。同时,海南旅游区又是环北部湾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作为海口市乃至海南省的优势产业,一直受到政府的关注与重视。琼州海峡旅游度假区的设立更是海口市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落实海口建设“全国热带滨海旅游胜地”战略目标而实施的重大举措。在海口市城市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中,必须结合琼州海峡旅游度假区规划,对海口旅游的未来提出明确的定位和发展思路,确定其发展策略以及具体实施方法,并使其与城市空间布局形成有机的结合,从而促进海口市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综合协调发展。 关键词:海口;旅游;规划

目录 一、引言 (4) 二、海口旅游地位和市场分析 (5) (一)海南省旅游在东南亚圈的地位 (5) (二)海南省旅游在中国的地位分析 (5) (三)海口旅游在海南省中的地位 (6) (四)海口旅游市场构成 (7) 三、海口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7) (一)现状综述 (7) (二)存在问题 (7) 1.滨海旅游资源不具备优势,旅游资源开发重点有待于重新确定7 2.旅游资源缺乏统筹规划,有序开发 (8) 3.缺乏具有龙头性质的旅游项目,没有突出精品旅游的概念 (8) 4.旅游产品的促销与海口旅游市场脱节 (9) 四、海口旅游未来发展战略 (10) (一)开拓市场 (10) (二)整合区域资源 (11) (三)组织旅游项目 (12) 1.热带滨海旅游 (12) 2.体育竞技类旅游 (12) 3.依托河流、水库资源的旅游 (12) 4.温泉疗养旅游 (13) 5.独具南洋风情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 (13) 6.会议旅游项目开发 (14) 7.结合自然保护区及国家公园开发的旅游项目 (14) 五、结语 (14)

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山西省“十一五” 旅游产业进展总体规划 (审定稿) 山西省人民政府 托付单位:山西省旅游局

编制单位:国家发改委国土地区经济所旅游规划中心 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请山西省旅游局填写) 编制组专家成员名单: 总顾问:魏小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旅游局原司长组长:石培华国家发改委国地所旅游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助理:江五七国家发改委国地所旅游中心访问学者、硕士、讲师 杨宏伟山西大学商学院旅游系主任助理、讲师、硕士 毛成刚山西财经大学讲师、硕士 魏诗华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专家:李南中国旅游协会常务理事、报刊协会秘书长全华东北财经大学旅游系主任、博士后、教授 董恒年北京联合大学都市与环境学院,博士,副教授 丁刚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博士,研究员 郭亚军西北大学旅游系,讲师,主任助理

张豪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付磊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进展研究院,院长,博士 宋建军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研究员,博士 陈龙桂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研究员,博士 朱世铭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研究室副主任 鲜宏利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访问学者,高工 专项规划组 组长:石培华国家发改委国地所旅游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常洪林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成员:邱于皙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常华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王振清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贺素雯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方磊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

南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南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南通市的旅行资源,促进旅行业的快速增长和连续进展,尽快把南通建成旅行整体形象鲜亮、产业结构优化、服务设施齐全、综合效益较高的旅行强市,依照《旅行进展规划治理方法》和《旅行规划通则》,编制《南通市旅行进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是南通市旅行进展宏观指导性文件,辖区内各区、县(市)和旅行区在编制旅行进展或旅行开发建设规划时,原则上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 第二条规划范畴 本规划范畴为南通市行政区域所辖范畴,包括南通市区(港闸区、崇川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通州市、海门市、启东市、如皋市、如东县、海安县,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06~2020年,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进展时期。近期:2006~2018年,为重点突破期;中期:2018~2019年,为全面提升期;远期:2016~2020年,为连续(成熟)进展期。 第四条规划依据

1.国家旅行局《旅行进展规划治理方法》2005;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行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2003; 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行资源分类、调查与评判》GB/T18972-2003; 4.《江苏省旅行进展总体规划》2002; 5.《江苏省旅行业进展“十一五”规划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2005; 6.《江苏省沿江旅行进展规划》2005; 7.《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修订)2005; 8.《南通市都市总体规划调整》2004; 9.《南通市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2002; 10.《南通市旅行业进展“十一五”规划》2005。 第五条规划原则 注重效益,重点推进原则;市场导向,连续进展原则;强化特色,打造品牌原则;系统整合,创新经营原则;因地制宜,和谐进展原则;适度超前,运作可行原则。

海南旅游发展背景

海南旅游发展背景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促进海南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013年,接待过夜游客人数3672.51万人次,同比增长10.61%,旅游收入428.56亿元,同比增长13.04%。特别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旅游总收入连续3年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但海南旅游消费总量偏小,仅占到全国旅游消费总量的1.5%左右,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28位。扩大海南旅游消费,推动海南经济发展成为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海南省政协在召开六届二次全会前期,由省政协与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省统计局组成调研组,围绕海南旅游消费现状分析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研究开展调研,重点通过对食、住、行、游、购、娱进行调研,分析海南旅游消费总量、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消费质量效益以及旅游消费政策方面的情况,就推进旅游消费需求拉动海南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调研组经过调研认为,海南旅游消费总量不足主要原因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如免签证政策,其适用范围仅限于国外直达海南航班的26国免签团,而通过国内其他城市中转至海南的外国游客不能享受免签证政策,政策促进效应难以全面发挥。邮轮旅游政策,要求岛外游客需持有护照,才能办理出入境旅游通行证,参加邮轮边境游,这些政策局限性极大降低了岛外游客参加邮轮边境游的可能性。竞猜型彩票政策,由于没有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彩票发行运营、经营审批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阻碍了预期目标的实现。 调研组提出,旅游消费与交通、住宿、餐饮、商业、景区景点等110多个行业直接相关,涉及工业、农业以及信息、金融、保险、医疗、环保服务等所有产业门类,具有很强的波及效应和倍增效应。推进旅游消费,是启动扩张社会总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规模增长的有效途径。 调研组建议,进一步提高对旅游消费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社会就业、文化交流、生态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功能;改善当前海南省的旅游供给结构,促进旅游消费结构升级;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旅游养老、观光购物、休闲度假等消费热点,破解旅游季节性难题;加强旅游环境建设,完善法规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增强政策实施效力,推动旅游消费需求,拉动海南经济发展。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2—2020 省旅游局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5) 一、规划背景 (5) 二、规划围 (5) 三、规划期限 (5) 四、规划依据 (5) 五、规划原则 (6) (一)全局化视野 (6) (二)差异化定位 (6) (三)市场化导向 (6) (四)可持续发展 (7) (五)协调化发展 (7) 第二章基础分析 (8) 一、资源分析 (8) (一)资源丰富,组合度好 (8) (二)生态良好,尺度丰富 (8) (三)文化突出,主题鲜明 (8) (四)利用不够,转化不足 (9) 二、市场分析 (9) (一)总量快速增长 (9) (二)结构稳中有变 (9) (三)消费形式多元 (9)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 (10) 三、产业分析 (10) (一)统筹力度持续加大 (10) (二)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10) (三)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10) (四)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 (11) 四、机遇与挑战 (11) (一)发展机遇 (11) (二)面临挑战 (11) 五、分析结论 (12) 第三章战略与目标 (13) 一、总体思路 (13) (一)发展思路 (13) (二)发展任务 (13) 二、发展战略 (14) (一)加快产业资本聚集 (14) (二)实施目的地升级 (15)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 (16) (四)强化旅游形象推广 (17) (五)遗产保护与创造 (17) (六)区域旅游一体化 (18)

(一)总体目标 (18) (二)分期指标 (19) (三)产品建设 (19) 四、分区目标 (20) (一)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区 (20) (二)皖江城市带旅游区 (20) (三)经济圈旅游区 (21) (四)皖北旅游区 (21) 第四章布局与产品 (23) 一、空间布局 (23) (一)三心引领 (23) (二)四片联动 (24) (三)十区聚集 (25) (四)六环联通 (30) 二、旅游产品 (31) (一)旅游精品体系 (31) (二)重点旅游线路 (36) (三)产品支撑体系 (39) (四)产业融合发展 (49) 三、各市发展指引 (50) (一)市 (50) (二)市 (51) (三)市 (52) (四)市 (54) (五)市 (55) (六)市 (56) (七)亳州市 (57) (八)市 (59) (九)市 (60) (十)市 (61) (十一)市 (62) (十二)市 (64) (十三)池州市 (65) (十四)市 (66) (十五)市 (67) (十六)马市 (68) 第五章服务要素 (70) 一、旅行社业 (70) 二、旅游交通 (70) 三、旅游住宿 (71) 四、旅游餐饮 (72) 五、旅游娱乐 (73) 六、旅游购物 (74)

大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大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作者:yumiao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1011 更新时间:2008 年05月22日 以浪漫和时尚打造都市旅游创新驱动力 一、多维视角剖析大连 从区位角度看:大连是辽东半岛的龙头、东北的窗口、京津的门户、东北亚的重要节点,将在打造东北无障碍旅游区、加速环渤海区域联合、促进东北亚国际旅游圈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市场角度看:大连位于东北和环渤黄两大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的结合部,是旅游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之一;毗邻的韩、日、俄是目前中国前三位入境旅游客源国,潜在入境客源市场规模巨大。 从资源角度看:大连荟萃城、海、港、湾、岛、林、泉、山、河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且其品质优越,组合优势明显。 从文化角度看:悠久的历史赋予大连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赋予大连民风淳朴、大气豪爽的个性特征;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大连城市的发展更赋予大连“创新进取、引领潮流”的时代精神。大连将成为一座开放名城。 从国际视野看:国际化都市往往都是旅游名城。积极建设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相匹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将成为新时代大连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发展成就看:大连旅游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塑城市品牌,后创旅游品牌,成功创造了以整个城市为载体和核心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成为中国超常规发展旅游的城市典范。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塑造了一个范例。其内涵体现为:理念超前,品牌拉动,政府主导,持续创新,合作多赢。 从问题困难看:旅游空间布局南重北轻;旅游供给体系有待优化和升级;管理体制有待理顺,旅游企业体量不大,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旅游人力资源培育滞后于旅游业发展,旅游科教和智业有待加强;旅游淡旺季明显;陆路交通的制约问题依然存在。 总之,大连旅游已经走过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初级阶段,处于全国前列,正步入以提质增效为特征的关键转型和战略提升阶段。面临四大转型:由以城市及周边资源为依托的旅游向全面拉开骨架的大区域旅游转型;由粗放型开发向精品化、集约化开发的转型;由观光产品体系为主导向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和主题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复合产品体系转型;由国内著名旅游城市向东北亚滨海旅游中心城市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转型。 区位分析图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大纲)》 策划创意思路 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课题组 规划说明: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之时,海南省委省政府大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海南未来,力求在体制创新上有新突破,在对外开放上有新举措,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打造“旅游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世界一流的海岛型国际 旅游目的地”。 海南省旅游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课题组”根据省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高起点规划和多方面创新,着眼于国际观念、国际视野和国际标准,着眼于自然生态、社会文化和经济建设和谐发展,着眼于在保护中开发、在开放中发展和在创新中前进,对全省旅游统一策划和布局,努力构成陆海并举、山海齐辉、东西互补、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的旅游新格局,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的策划创意思路,并通过“国际旅游岛,大家来规划”的创新形式,广泛征求省内外专家、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争取编制一个富有海南个性、高质量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大纲)》。 第一部分总论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基本概念 市场要素全面国际化、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海岛型目的地。 (海南国际旅游岛基本概念专题研究,略)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载体,实现旅游要素的全面国际化,实现海南旅游的转型升级,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以支撑海南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高海南城乡人民生活水平。 (二)总体目标:旅游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世界一流的海岛型国际旅游目的地。 (海南国际旅游岛目标体系专题研究,略) 三、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解读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开放战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家旅游战略的重要内容。

海口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海口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2年中秋和国庆节期间旅游行业安全生 产专项检查工作方案 2012年中秋和国庆节将至,为确保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的稳定,我委将开展国庆节期间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特制定本检查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为确保旅游行业安全检查工作卓有成效,我委成立2012中秋和国庆节期间旅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领导小组。 组长:文德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副组长:张会发、房新海、尚晓、郭凯 成员:陶宏伟、杨昭山、林桂标、韦世新 领导小组下设专项检查实施小组,负责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 二、检查范围 全市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点)、旅行社。 三、检查内容 (一)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情况。检查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和应急值守工作是否进行了专题部署;重点部位的安全巡查工作是否安排和落实;节前旅游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是否开展等情况。 (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展情况。重点检查非法旅游经营、非法散发旅游小宣传资料、重点查处经营“黑导”、“黑社”、“黑车”、“黑店”行为。 (三)安全隐患排查和制度落实情况。检查旅游企业安

全制度和规定,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旅游场所和大型旅游娱乐活动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情况。 (四)安全生产应急值守情况。检查节日期间各级领导干部遵守到岗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重要设施、重点部门和单位以及人员密集场所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应急人员、物资、装备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 四、检查方式 分三个检查小组分别对星级饭店、景区(点)、旅行社开展检查。 第一小组负责检查海口民间旅行社、海南康泰国际旅行社、海南上航假期国际旅行社、海南海之缘旅社、海南康辉国际旅行社、海南天天游旅行社。 组长:李小云 成员:杨厚胜、林桂标、符锡全。 第二小组负责检查海口观澜湖酒店、海口泰华酒店、海南文华大酒店、海南新奥斯罗克酒店、海口天佑大酒店、海口喜来登大酒店。 组长:文德林 成员:陶宏伟、曾昌斌、廖日蔡。 第三小组负责检查海口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假日海滩、海口五公祠、海口海瑞墓。 组长:石向荣 成员:孙军、黄全凯、王娜。 五、检查时间 2011年9月24-28日 六、有关要求

全国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附件 全国森林旅游发展规划 技术方案

国家林业局二○一一年四月

目录 前言 (2) 一、编制规划的意义 (2)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3) (一)指导思想 (3) (二)规划原则 (3) 三、规划期限和目标 (5) 四、规划建设主要内容与建设重点 (5) 五、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6) (一)编制程序 (6) (二)技术要求 (7) 六、规划资料要求 (8) 附:1.省级森林旅游发展规划编写大纲 2.省级森林旅游发展规划附表

前言 森林旅游是指以森林旅游资源为主体,以森林、湿地、荒漠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在特定的森林等自然生态地域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狩猎探险等产品与服务的特色旅游活动,是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愿望的一种特殊旅游方式。本规划所指的森林旅游开展的范围和主体包括: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管辖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国有林业局(场)所属林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沙漠景观旅游区、森林(沙生、水生)植物园、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养殖场、狩猎场和其他适宜开展森林旅游活动的区域。 截至2009年,全国已建成各级森林公园2458处、湿地公园213处、自然保护区2035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0个,还有大面积的沙漠景观旅游区、植物园、野生动物园和狩猎场等不同形式的森林旅游目的地,为森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公众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提供了宣教场所。为使森林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水平的提高,为全国森林旅游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总体规

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2008—2020, 【总文本?简本】 惠州市旅游局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2008.07 《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编制工作组 组长 保继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副组长徐红罡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博士项目助理 罗秋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成员 保继刚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徐红罡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导 罗秋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 杨云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讲师、博士 杨彦峰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博士生 丁绍莲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博士生 王永海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 王利伟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 李杰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 周丹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

代姗姗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 何然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 林敏慧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 目录 目录 导言...................................................................... . (1) 1 规划背 景 ..................................................................... (3) 2 规划理 念 ..................................................................... (3) 3 规划目 标 ..................................................................... .................................................................. 4 第一章惠州市旅游发展背景分 析 ..................................................................... . (5) 1 惠州市旅游发展回 顾 ..................................................................... . (7)

海口市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策略研究

海口市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日期:

海口市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策略研究-旅游管理 海口市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策略研究 林敏捷 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文化旅游资源也是海口市的重要的旅游精品资源。海口市目前的旅游发展现状和其他市县相比存在旅游资源特色不明显、发展竞争力度不足的问题。本文对海口市文化旅游资源的潜在开发的优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海口市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需要找准自身的旅游优势资源,重新定位旅游形象,加强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打造属于自己特色的文化旅游专线品牌。 海口市是海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它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旅游资源、火山口地质文化旅游资源、历史古迹文化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高尔夫旅游资源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却并不是海南省省内拥有最优旅游资源和发展最好的城市。海口市旅游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规划不到位,定位不明确,营销力度不到位等等导致其缺乏相应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突破现状,寻找到自身的旅游最优旅游资源,提高海口旅游形象,与省内另一国内知名旅游城市三亚共同发展,共享游客资源,相辅相成、共同提高,是本文所想要研究的问题。 目前海口的主要开发的旅游资源和三亚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的,都以滨海旅游资源为主。但其滨海旅游资源对游客吸引力上远远不如三亚市。由表1可见虽然海口市的旅游总收入和过夜游客人数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比起三亚市收入水平而言,还差的很远。如表中所示,2013年海口市的旅游过夜人数仅仅只比三亚少了14.9%,约184.08万人次,但旅游总收入却比三亚市少了48.5%,约

海口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海口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10-2020) 规划文本 (评审稿) 海口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年8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旅游发展定位、目标与战略2第三章空间布局8第四章旅游产品开发与业态培育16第五章形象定位与营销推广24第六章旅游交通与服务体系规划28第七章区域旅游协作策略34第八章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36第九章近期发展规划39第十章规划实施政策措施43

导言 海口旅游业起步早、基础好,产业规模位居海南全省前列,已成为海口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由于近年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的兴起,全国各地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日趋成熟,竞争格局开始显现,加上三亚旅游发展模式的初见成效,海口旅游发展步入相对缓慢阶段,面临巨大挑战。重新审视海口旅游发展的历史轨迹,明晰新形势下海口旅游产业跨越式腾飞的策略、路径,胜任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所赋予的新使命,是本规划的核心宗旨所在。 在海口旅游发展的定位与目标方面,规划立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层面、南海区域旅游角度和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标准三个维度的思考;在海口旅游产品体系的完善提升方面,规划立足于世界滨海旅游发展趋势与现代时尚休闲度假潮流、国内外旅游消费者需求、海南岛旅游竞合格局的综合考量;在海口旅游发展规划的可操作性方面,规划侧重于旅游功能空间的细化、旅游项目的规划衔接与量化落实、城市功能旅游化改造的中观指引。 海口旅游规划的总体构想是: 通过全面推进海口旅游业的转型与升级发展,将海口建设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和南海区域旅游组织中心与服务基地,世界一流的热带滨海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全面实施海口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战略,通过旅游服务平台构建、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建设、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创建、旅游产业集聚区形成与产业联动发展、多层级区域旅游协作,将海口建成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高地。 以“旅游综合体”开发为抓手构筑海口旅游吸引物体系核心,以“生态、时尚、健康、欢乐”理念融入于海口特色旅游产品与服务,以“环境与景观合一”理念植入海口城市功能旅游化改造,通过旅游功能空间的营造重塑海口旅游目的地新形象。

【旅游行业】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旅游行业】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前言 “森林能够没有人类,而人类却离不开森林”。作为以森林资源和森林景观为主体,以保护自然,教育旅游者认识自然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的森林生态旅游,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愈来愈多的旅游者希望通过森林生态旅游来实现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梦想,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的国际流行色,且将在二十一世纪中有更大、更快的发展。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其富聚度居全国首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云发〔2004〕9号)俩个文件,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发展八大林产业,做大、做强森林生态旅游业,把云南建成“亚洲最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我们依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南旅游发展倍增计划(2004-2010年)》和云南省林业厅《关于开展全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结合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实际,紧紧围绕把云南得天独厚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转化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思路,组织编写了《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的编写工作,是在云南省林业厅的直接领导下,由云南省林业厅技能站主持,组织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系等单位完成。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省政府研究室、省发改委、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财政厅、昆明理工大学等部门、领导、专家教授的指导、支持,提出了许多真知卓识的宝贵意见。在此一且表示感谢。由于编撰人员水平有限,时间仓促,《规划》难免有疏漏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海南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概念方案

海南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概念方案 地域:海南 时间:2013 年 类型:红色旅游 项目介绍 一、项目背景 海南省的旅游资源遍布全省,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境内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等风景资源。在2012年10月海南省共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291.27万人,其中接待国内过夜游客285万人次,2012年1-10月海南省共接待国内游客2580.44万人次,2012年1-10月份海南省累计实现旅游收入285.44亿元。 同时,海南省的红色旅游资源也遍布全省,并且许多都是红色奇迹,在中国革命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海南红色旅游启动多年来,至今没有一条成熟的红色旅游线路和一个稳定的红色旅游产品。众所周知,海南最吸引游客的资源有三样:海湾沙滩,热带雨林,民族风情。目标是以休闲度假为主体,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红色旅游很难进入海南旅游的主流轨道。因而要提出一个合理的方法,解决海南红色旅游所面临的这一难题。 二、存在问题 1、地位边缘化 海南省地处南疆,隔海相望,使海南红色旅游在全国红色旅游和海南省旅游的版图上都处在边缘地位。虽为全国30条红色精品线之一,国家级经典红色景区中海南有7个,但分区未列入、重点没突出是不争事实。中国红色旅游资源有5大资源板块、12大区,缺少海南红色旅游区,是中国红旅的缺憾,海南旅游的遗憾。 2、资源点散弱—满天星、平无奇、孤无援、才不遇 分布“满天星” 海南红色资源遍布全省,每个市县均有革命遗址分布。共有501处革命遗址,11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9个国家级基地,27个省级基地。 景区“平无奇” 已开发的资源点中,现代感不强、景区分散、规模偏小、吸引力弱。文化内涵提炼、整理不够,展示形式单一,多为橱窗式陈列,基础设施都不全。 线路“孤无援” 从全国范围来看,海南红色旅游“孤岛奋战”,无法与大陆“红线”连接。海南的红色旅游资源多在偏远地区,道路环境较差。 处境“才不遇”

海南旅游业管理和发展建议

海南旅游业管理和发展建议 海南旅游业经过数年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2002年全省旅游收入95.38亿元,占全省GDP的15%;2003年受非典影响,旅游收入略有下降93.55亿元,占全省GDP的13%。1999年-2004年5月海南旅游主要经济指标(见附表1)显示旅游行业处在持续稳定增长期。但从行业具体的运营状况来看,长期以来存在市场不规范,旅行社、导游暗箱操作,收取佣金现象突出,淡旺季分界明显,景区、酒店接待量不足,旅游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弱、经营状况欠佳、负担重等问题。本文试以政府的角度从行业管理、公关与宣传、会议目的地定位、优惠和扶持等四个方面探讨上述问题的解决途径和可行性。 一、行业管理和环境净化 今年上半年,省旅游局制订了若干价格管理办法,旨在整顿行业歪风,建立诚信机制,规范旅游市场。办法一经颁布,在业内激起强烈反响,总的来看,赞同的少,反对的多,对市场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以2004年3-5月与2002年(2003年非典不具可比性)同期全省接待游客量比较(见附表2):2002年4月比3月减少12.5%,2004年4月比3月减少16.7%;2002年5月比4月减少6.1%,2004年5月比4月减少15.2%。同期相比,减幅有如此大的攀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旅游局对市场价格的控制亦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 海南现有的旅游价格是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虽然存在种种问题,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客源地与海南相近的香港、东南亚等地旅游价格也不高,目前,泛珠三角开展合作,港澳旅游极有可能对区域内9省主要城市居民全面放开,在这种形势下,海南简单地单方面提价,直接结果就是游客分流到其他旅游目的地。 主管机关希望通过指导价规范市场,初衷良好,但做法欠妥当。价格是供求关系的产物,健康的市场供求关系必定能自动调节生成合理的价格,但反过来,政府试图以干预价格的方式约束市场参与方的行为却未必奏效,旅游市场的整顿,应该解决根源问题。 1.鼓励和引导旅行社重组和兼并,消除因旅行社过多、相互竞争压价对市场造成的扰乱和破坏。 作为游客和旅游接待企业(景区、酒店等)的中介,旅行社在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业内甚至有“旅行社和导游操纵着海南旅游命脉”的说法。据统计,截止2003年底,海南省共有旅行社157家,其中国际社39家,国内社118家,2003年国内社平均营收476万元,低于此平均值的旅行社95家,无营收的旅行社5家。此外,旅行社对外的承包部门和代理点不计其数。 从量上说,旅行社的供远远大于求,这就为外地组团社压价提供了机会。中小旅行社和营业点为求生存,报出低于成本的接团价格,然后将团卖给导游,导游则通过收取景区、购物点的回扣谋生,如此一来,形成恶性循环。由此可见,对旅行社和导导游的清理,是问题之关键。 建议由政府制订规则,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通过对资产规模、业务量等指标的限制,以联盟、合并、兼并的方式对现有旅行社进行重组,组建若干大型旅行社集团,实现规模经营,消除因旅行社过多相互竞争压价对市场造成的扰乱和破坏。市场清理完成后,供求基本平衡,价格由扭曲恢复正常,旅行社和导游均有生存空间,取得合理报酬,暗箱的违规操作动机就会减小。 在清理中,应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则操作。由于每家旅行社在旅游局均存有20-50万元不等的质量保证金,在过去屡屡出现对旅行社清理不彻底的现象,有的旅行社违规经营被取消,换个名字又重新开业。有关单位应为大局和整个行业的长远利益着想,暂时放弃部门小

湖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简要本)1020文档

湖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6-2020) (征求意见简要本) 二零零六年十月

规划概要 一、规划技术说明 (1)规划编制指导思想 目标导向:基于湖南旅游资源实力与市场潜力,本规划锁定将湖南“从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化”的目标,面向存在的问题,以目标为导向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并进行各项统筹安排。 问题导向:本规划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拟重点解决湖南旅游业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即:与产业地位建设相匹配的支持体系建设问题、与新交通格局和区域形势变化相适应的发展战略问题、旅游产品转型、旅游产业升级与提质增效益问题、进一步拓展入境游市场优化三大旅游市场格局的问题。 强调可操作性:本规划在专题研究的基础提出理论上的最优方案,并将这些措施转化为省级旅游管理部门可操作的工作抓手,强调规划的可操作性。 (2)规划对关键问题解决所使用的理论依据 区域经济学与产业集群理论。根据湖南省内外区域合作与竞争特征和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的目标,考虑到湖南旅游生产力布局零散的特征,提出集群式发展战略,并据此进行全方位规划。 旅游产业经济学理论。根据旅游产业的内在运行规律,立足于本土经济,统一协调与安排湖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时序。 旅游市场营销学理论。根据客流规律和目的地选择规律规划配套与营销湖南省的旅游产品及其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 可持续发展理论。根据湖南省的旅游资源承载力、旅游环境容量可接受极限以及经济基础条件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保证项目实施和产品建设的可持续性。 (3)规划措施制定的技术分析框架 本规划提出的措施所依赖的分析路径是:现状分析与建设产业大省的差距问题诊断理论上的解决措施省级旅游管理部门可操作的措施(即工作抓手),具体可以用下图表示:

海南省旅游人才发展状况调研分析报告

海南省旅游人才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作者:————————————————————————————————日期:

海南省旅游人才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省人才办 摘要:为推动我省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我省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海南省旅游人才发展状况调研组对全省旅游人才进行了调查,对当前本省旅游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摸底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人才发展措施。 关键词:旅游人才队伍调研报告 一、海南省旅游人才总体情况 由于对旅游人才教育与培养工作的逐步加强,全省旅游人才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省旅游人才总量在不断增长。 1、海南省旅游人才的行业分布情况 如表1所示,截至2010年6月,全省共有旅游单位3898家,旅游人才26.64万人(详见表1)。其中,星级饭店237家,另有已达到五星级标准但尚未挂牌的饭店23家,共有人才6.24万人;非星级饭店主要包括招待所、未评星级饭店,一共557家,有人才5.46万;景区(点)72家,共有人才1.62万人;旅行社301家,人才1.69万人;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餐饮企业314家,人才4.6万;旅游车船公司,包括汽车运输(客运)公司、汽车租赁公司、船务(客运)公司,共161家,人才约1.0万人;户外运动与休闲企业,包括高尔夫、高尔夫、游艇、自行车、户外拓展、潜

水、航海运动等公司/俱乐部,共66家,人才1.76万人;具有一定规模的室内休闲娱乐场所共有178家,有人才1.06万人;有从事会展接待、管理、策划与设计的公司77家,人才约0.2万人;旅游购物商店和旅游纪念品生产厂商分别为768家、18家,人才1.7万、0.17万;家庭旅馆的数量为1025家,人才数量约为0.72万人;旅游咨询单位58家,人才0.28万人;全省旅游高等院校和中等旅游学校共21所,有专业教师0.1万人,另有旅游专业培训机构3家,专业教师约0.01万人。 表1 海南旅游企业数量及人才数量 企业类型旅游行政单位星级饭店非星级饭店景区(点)旅行社数量(家)20 237(231)557 722301 人才数量(万人)0.02 6.24 5.46 1.62 1.703 企业类型餐饮企业4旅游车船 户外运动与 休闲室内休闲 娱乐场所 会展 数量(家)314 161 66 178 77 人才数量(万人) 4.6 1.0 1.76 1.06 0.2 企业类型 旅游购物商店 (点、柜台)旅游纪念品 生产厂商 家庭旅馆 旅游咨询 单位 旅游教 育机构 数量(家)768 18 1025 58 24 人才数量(万人) 1.7 0.17 0.72 0.28 0.11 1括号中23为未挂牌的23家达到五星级标准的酒店。 2景区(点)含向游客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 3包括导游人员。 4纳入统计范围的餐饮企业是注册资金为50万元及以上的中式餐饮、西餐厅、特色小吃、咖啡馆、酒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