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最新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专题一中国近代列强侵华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比较:

近代列强侵华的主要国家和方式

从国家看:近代前期,侵华国家最初以英法为主,美俄是帮凶;

19世纪末,日本也加入侵华队伍,美日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国家。

近代后期,侵华的主要国家是日本和美国。

这种变化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国实力变化的反映。

1、英国、法国:

(1)资本主义国家为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进行商品输出,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2)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此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俄国

(古代史:17世纪中期,沙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据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2)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美国

(19世纪末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积极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1950年,侵略朝鲜,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4、日本

(古代史:元末明初,倭寇入侵中国沿海地区)

(1)1894年,发动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

从方式看: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开拓市场、掠夺原料,侵华主要方式是以武力打开大门,输出商品,企图瓜分中国;

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侵华主要是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

比较特殊的是俄国,由于其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其侵华方式主要是以掠夺土地为主。

专题二中国人民近代的抗争探索

革命开端

(一)地主阶级:反侵略斗争和探索

1.抵抗派:(爱国官兵)

1839年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鸦片战争中,民族英雄关天培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

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在他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甲午战争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等英勇杀敌或壮烈殉国。

2.洋务派:(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二)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和探索

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2.义和团运动(1898—1900)

启示:农民阶级由于其阶级的、时代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为无产阶级最忠实的同盟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资产阶级的探索和实践

1.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1898年(农历戊戌年)

2.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1911年(农历辛亥年)——距2011年100周年

失败根本原因: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

3.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

(四)无产阶级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点,(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840—1919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启示

近代前期各阶级的抗争取得了一定成果,他们提出的救国纲领一个比一个进步,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都未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革命的重担落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专题三中国近代化历程

(一)中国近代化的含义

近代化(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

中国近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它包括了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中国的近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二)近代化的主要表现:

1.经济的近代化

①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引进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手工业生产的新的工业形式。它的出现表明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开始起步。

②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一些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萌芽,但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③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黄金时代”,短暂繁荣。

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④再度受挫: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⑤日益萎缩: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再也没有恢复。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4年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基本完成,结束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2.政治上近代化: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主张,掀起维新变法运动。这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在中国的开端。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主张。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1949年召开一届政协,通过《共同纲领》,分别代行人民代表大会和宪法职权;

1954年召开一届人大,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颁布新时期第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此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

3.思想近代化:

①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其中之“长技”,主要指西方的“坚船利炮”。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开始冲破闭关自守的陈腐观念。

②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等主张用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⑤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等,提倡科学和民主,发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三)小结1.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领导者: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3.内容: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4.方式:封建统治阶级自救 资产阶级改良、革命 思想解放运动

5.特点: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专题四中共的探索抗争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1)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结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领导阶级:无产阶级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3)分期:①1919年至1923年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②1924年至1927年,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大革命高潮。

③1927年至1937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

④1937年至1945年,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⑤1945年至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之后迎来了新中国独立。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1)中共“一大”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

(2)中共“二大”确立了党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

(5)中共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意义: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②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结束。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胜利信心。(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成立中央人民政府。

2.1953—1956年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1953—1957年进行一五计划,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3.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党的中心任务,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4.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探索误入歧途。

5.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6.中共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7.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在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许多赶上和超过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就。

(三)中共在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的挫折及纠正

1.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共认识到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的武装,开始发动武装起义。

2.1927年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开始走向成熟。

4.1958年党中央发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专题五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

名称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中共一大1921

上海

嘉兴

南湖

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中心

任务、建立了党的领导机构。

中共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

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遵义会议1934

贵州

遵义

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

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

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

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

恩来等负责指挥。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

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

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七大1945

延安

讨论了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

什么道路的问题,并确定毛泽东思

想为指导。思想,还制定了党的政

治路线

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

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中共八大1956

北京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

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

现国家的工业化,以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

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北京

会议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

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党和国家

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具有深远意

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

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

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共十二大1982

北京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进入全面建设时期。

中共十三大1987

北京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

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路线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进一步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

向和发展目标。

中共十四大1992

北京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

位;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

代领导集体;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加快了建设的步伐,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

阶段。

中共十五大1997

北京

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

旗帜,把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

向21世纪》的报告,并把邓小平理

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会议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题六国共关系的演变

1.合作原因——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①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③共产国际的推动。

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3.目的: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4.作用:领导开展国民革命,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5.破裂: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1.背景原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已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目的: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3.过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合作的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5.作用: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专题七新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