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自阶级形成和国家产生以来普遍存在的客观实践活动。梳理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经验及其有关思想观点,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是我们今天开展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和逻辑起点。

关键词: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31-01

一、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分析

(一)高度重视,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化”

美国政府为实现培养忠于本阶级统治的具有民主理念和民主行

为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得最突出。美国许多州的大学都硬性规定,必须拿到政治科目的学分才能获得学位。同时,把美国的宪法和《独立宣言》作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最高经典进行传播和灌输,大力宣扬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念。通过传播和捍卫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遗余力地抵御与其格格不入的思潮。

新加坡、韩国一方面毫不含糊地宣传自己的资产阶级民主建国理念,一方面抵制“西方”思想的侵袭。新加坡通过强调国家意识,把华人、印度人、马来人凝聚成为“新加坡人”。韩国还把“反共”与“防日”联系在一起,作为对本国国民五大道德要求之一。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理论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 一、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纳(J.S.Bruner) 产生的主要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的教育改革受到影响。 理论要点: 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 “基本”指获得广泛新知的基础;“结构”指基本概念、原理及相互联系。 学习有两种迁移:特殊迁移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用简化的方式储存在记忆中,可使记忆具有“再生性”特征。 2.提倡早期学习。 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法, 有效的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 以困难为理由,把重要的教学往后推迟,往往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3.教学原理方面的四个原则: A.动机原则——满足社会需求愿望的外来动机作用短暂,而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 学习的好奇心、胜任感、互助欲是学习的三种基本内在动机。 在实施方面要做好三点: 激活工作:设计“具有最适合的不确定性”的学习课题。 模棱两可的情况最可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维持工作:探索活动被激发出来,就要维持,这取决于对教学过程的控制。 要使学生相信,成功的可能要超过失败,要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做出决定与行动的能力。 方向性工作:把注意力引向完成学习项目的主要方面。 B.结构原则——将知识组织起来的最理想方式是建立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的再现形式有三种: 表演式:一组动作; 肖像式:简化的图解、知识树、系统图; 象征性:符号。 以上分别体现出结构的再现性、经济性与有效性。 C.程序原则——学生学习知识所遇到的材料的序列,就是教学的序列。 处理好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智慧发展二者关系,以确定最有效的序列。 决定学习序列的因素: 学习速度(要考虑认知的紧张度)、抵制遗忘的作用、旧知识迁移到新情况的可能性、知识再现的形式、有利于积极和有效地掌握知识。 D.反馈强化原则——没有反馈就没有教学。 基本要求为: (1)时间及时:过早则增加记忆负担,过晚则无指导作用; (2)具有不在思维定势和焦虑状态的条件: 先退出状态,方可进行矫正,否则矫正性信息无效; (3)处理方式:矫正不超出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4.发现学习。其教学模式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专题讲座康秀云

东北师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4年秋季学期 网络教育《专题讲座》 ------学习报告 所选专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 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学生_ 专业 年级 学习中心 报名编号 专题教师康秀云 (以上信息必须详细填写) 2014年 11 月 11 日

正文: 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借以调动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其他要素的作用,使之进入激活状态,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效能,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手段,因而,它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其他要素从有准备状态转化为实际状态的中介,在思想政治教育其他要素功能的发挥中具有关键意义。 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体化趋势。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进一步融合,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中西文化相互交融,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意识形态的交锋将更加激烈;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人们的社会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容和渠道、对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热点难点问 题较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显现出来,若还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为此,我们应加强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指导思想 首先,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调整教育方法,这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原则。次之,要以提高实效的观念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一切工作都讲究实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例外。讲究实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再次,要以移植与借鉴的观念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谓移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借鉴与思考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借鉴与思考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林美 学号:2009822081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借鉴与思考 林美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林美、2009822081)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它并非我国独创在中外文化相互激荡科技突飞猛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其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优化和提高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与比较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加强和改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借鉴、思考 一、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国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但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从来就不是社会主义的专有,也不是到了近现代才出现的社会活动。作为人类阶级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虽然其名称和形式有所不同,但实质上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近现代有,古代也有;不仅我国有,国外也有。并且这其中有很多共同之处,只是名称和形式不同而已。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各个领域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经验,在理论水平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 早在十多年前,当沃恩党内出现埋首经济工作、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时,邓小平就告诫我们,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他多次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都要加强,决不能削弱。江泽民通知也强调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关系的调整,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做好思想着教育工作。 而反观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时效性、针对性、和创新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要做。需要做出更多更大的努力来迎接不断出现的新挑战。 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进行的一系列自我改革和调整中,思想政治教育在保证其改革和调整的顺利进行和成功方面功不可没。并且在当前全球化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所以在新的的历史条件下,面临国内外的新形势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

北外翻译学考博参考书目

MUNDAY, Jeremy. 2001.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Routledge. 2、Gentzler, Edwin. 1993.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Routledge. 3、Pym, Anthony. 2010. 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4、Colina, Sonia. 2003. Translation Teaching from Research to the Classroom. Toronto: McGraw Hill. 5、Hatim, Basil. 2005.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Beijing:FLTRP. 6、陈福康. 2000.《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马会娟苗菊. 2009.《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8、泛读书目:外研社、外教社翻译研究文库、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的翻译系列丛书;《中国翻译》和外语类核心期刊发 北大 、翻译研究方向参考书目: (请注意:下面给出的仅是一个框架性的书目,并非博士考试的出题范围,英语系只是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文本资源) 马祖毅等:《中国翻译通史》(5卷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罗新彰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 Bassnett, S. Translation Studies(3rd 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Gentzler, E.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Hermans, T. e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Beckenham, Kent: Croom Helm Ltd, 1985. 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Nida, 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 Leiden: E. J. Brill, 1964. Steiner, G.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Toury, G.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章节题库-第一章至第八章【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 答:“社会学”是对人类社会做整体研究的社会科学。它横跨经济、政治、人类学、历史及心理学。它的意义在于寻找混合了人类知识及哲学的源头。“社会学”一词是由孔德首创的,他试图使用一种物理学的方法来统一所有的人文学科——包括历史、心理和经济学,从而建立经得起科学规则考验的学科。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研究社会的学科。社会学使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实证调查和批判分析,以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会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目标。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由微观层次的社会行动或人际活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社会学研究的重心很大一部分放在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生活实态,或是当代社会如何形成演进以至今日的过程,不但注重描述现况,也不忽略社会变迁。家庭、各式各样的组织、企业工厂等都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而这些研究对象的共通点是一些具有社会性的社会事实。 2.工业革命 答:工业革命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来的,是指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发生在英国的从手工生产转向大机器生产的技术、经济变革,后来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

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从社会关系说,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3.社会问题 答:社会问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社会问题,是指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况,也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物;是被人们感知、察觉到的状况;是由于价值、规范和利益冲突引起的,需要加以解决的状况;是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二、简答题 1.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背景。 答:(1)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历史背景(时代条件):工业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民主意识的觉醒,但也伴随着社会规范的混乱。十九世纪上半叶,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也是其弊端开始暴露的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例如市民社会的危机表现为三次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罢工和德国纺织工人起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急切寻求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来对这一变化进行科学解释。 ②科学条件: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论等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当

当代外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值得借鉴

当代外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值得借鉴 在全球化网络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多研究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借鉴发达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先进经验,不断调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增强和改进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典型的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分析 1、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美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核心就是“美国精神”,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形成统一的民族精神,形成基本的价值观,认同美国这个国家。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十分广泛,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美国学校的课程设置全面,历史课程是美国学生的必修课,在专业课程中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学校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以个性发展为前提,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1)美国注重加强社会政治环境建设。美国首都华盛顿就是一个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博物馆。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塔、罗斯福纪念馆、国会图书馆、独立纪念碑、航天航空博物观等全部免费开放,全国各地博物馆星罗棋布。建筑物的周围是干净整洁的自然环境,各种建筑物处处都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的宣传,到处都渗透着美国“意识”。(2)实践性也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美国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政府和社会非常支持学生参加社会性服务。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社会生存的能力。 (3)美国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社会化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只局限在学校范围内,学校只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国会、政党、教会、学校、企业、社区等都负有道德教育的职能,重视个性的发展,注重爱国主义教育。 2、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传统和底蕴。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德国政府非常重视。德国成立了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管理全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的工作重点始终与社会发展、国家政治和外交政策等重大问题保持一致,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安定和民族统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德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其中,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人权的教育是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德国在教育方法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通过各学科、各专业的渗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课程隐蔽进行,使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其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2)德国是多教派并存的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以宗教化的形式存在于各类学校中。宗教在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上有重要作用,通过宗教教育可以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与人际关系。(3)利用大众传媒是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大众传媒是宣扬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极为迅速,德国高校特别重视网络建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之思想政治教育

考研人大专业介绍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全国的重点大学,并且是教育部直属的,是一所国家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在文、法、哲等比较偏文的多领域国内领先,下面看一下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之思想政治教育。 1、专业概况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于1984年。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1990年,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并,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级学科,开始招收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其中博士点是全国第一家被批准招生的单位,也是1998年6月以前全国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的博士点,由此培养出了全国第一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为后来全国同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成立。1997年5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被批准为本学科全国惟一一家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在全国高校重点学科的评审中获得免答辩资格,直接进入重点学科行列。2003年,该学科博士点建设作为一项研究课题被列入中国人民大学“211工程”子项目。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该一级学科下独立的二级学科。 2、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 ●研究方向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三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包括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方向四 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3、研究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律、功能、内容、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与基本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中外德育比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新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规律与特点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干部与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4、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与教育对象的特点,把握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较强分析、解决人们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加强社会意识形态教育 现阶段意识形态的教育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治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新形势下意识形态的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发展新型的入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地顺利进行。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有全球眼光,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地域、民族文化。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性和与世界性问题利益的关系,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成果和进步观念。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不断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首先要加强国家主权观的教育。主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石。坚决抵制西方霸权主义者的“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的谬论。其次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是爱国主义教育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纽带,为此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的先进文化成果,要不断创新传统文化,使我国的文化发展与时俱进。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 在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21世纪这个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等日趋多样化,其结果必然会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带来巨大的变化,日趋多样化。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为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进步,它的内容就要求必须贴近现实,与时俱进。 四、加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队伍建设 我国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往往面临着容易流于形式的可能,许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往往走过场,并不能保证其队伍的专业性和高效性,而形式主义总是无法取得实效,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发展都是一种敷衍和损害,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够专业,队伍建设不够完善,这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存的重要问题之一,想要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加强队伍建设,保证其专业性、理论性和相应的教育能力,否则再完善的理论体系也无法得到很好的传播。

翻译实践与评析范文简要

【育才毕业作品(翻译实践与评析)范文简要】 (中文封面页)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本科毕业作品 《欧洲的前景:临近眼前的深渊》翻译与评析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年级2008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二○一二年四月

(英文标题页,单独用一页) Translation and Comments on The Future of Europe: Starring into the Abyss (论文作者名,斜体) Supervisor (指导教师名,斜体)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B. A. in English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YUCAI COLLEGE SOUTHWEST UNIVERSITY April, 2012

(致谢,单独用一页,向指导教师及相关人员致谢) Acknowledgements Firstly, I would like to show my deep gratitude and respect to my supervisor …for her / his careful guidance and hard work. Her /His experienced suggestions and continual encouragement have guided me through all my writing process of this paper. Without her /his guidance and assistance, the completion of this thesis would have been impossible. Secondly, I want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the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of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who instructed and helped me a lot in the past half and three years. Finally, I wish to thank my parents and friends, whose spiritual and practical support ensures my courage in face of difficulties.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的目的,及其研究的一般步骤和程序.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比较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1.比较能更好地理解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导向对本国思政教育的深刻认识) 埃德尔指出:“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意味着对本国的哲学进行批判性的探讨和挑战,从而更清楚地分析本国教育制度的背景及其基础”。 如果比较研究可以得出言之有理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原则,那么在你本国的教育实践中应用并检验这些规律,就会对自己的教育制度有更好的理解。然而如果比较研究不能产生规律或理论,研究他国特定条件下的教育,也可以很好地扩大视野,而不至囿于一国教育的零零碎经验,同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的教育制度。 2.比较能为本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改进或改革作出贡献(从比较中吸取有益营养) 比较可以收到“借鉴”效益。两个事物比较的结果,一个最容易得到的印象,就是谁的长处在哪里。看到别人的长处,就知道应该从对方学习什么,把人家长处移植过来。这种借鉴效益的意义在于可以对别人的长处实行拿来主义,是人类文明成果推广开来。“有选择的教育借鉴”或改革动机是比较教育发展史中永恒的主题。 3.有助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知识、理论和原则(促进思政教育学科发展)除了指导实践之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发展理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同其它学术领域一样,注重关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模式或趋势,而不是某些特殊问题或现象。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局限于对别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性研究,或局限于仅仅指出各种教育制度或方法之间的异同点。相反他们总是对这些异同点进行解释和说明,并对不断出现的模式或趋势进行总结。这些模式或趋势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知识、理论、原则和规律。这些知识、理论、原则和规律一方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中,可能会对当代世界在这个领域的若干重点问题的研究取得进展,因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一些基础和前提问题将会大有突破。以此比较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有助于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 比较教育特别关心与教育有关的国际问题,由于它使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所以许多从事比较教育的人都把它视为世界和睦开始实现的起点。 埃德尔希望比较教育有助于发展国际主义。这种国际主义的产生不是以情感为基础,而是因为对本国和别国的赞赏性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确信我们自己的信仰是正确的;而世界上那些持有不同信仰的人也坚定不移地确信他们的信仰是正确的。在较为复杂的层面上,我们进行比较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上还有另外的信仰和另外的做法。 开展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和程序是什么? 贝瑞德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一书中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应分为四个阶段: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纳(J.S.Bruner) 产生的主要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的教育改革受到影响。 理论要点: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 “基本”指获得广泛新知的基础;“结构”指基本概念、原理及相互联系。 学习有两种迁移:特殊迁移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用简化的方式储存在记忆中,可使记忆具有“再生性”特征。 2.提倡早期学习。 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法, 有效的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 以困难为理由,把重要的教学往后推迟, 往往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3.教学原理方面的四个原则: A动机原则——满足社会需求愿望的外来动机作用短暂,而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学习的好奇心、胜任感、互助欲是学习的三种基本内在动机。 在实施方面要做好三点: 激活工作:设计“具有最适合的不确定性”的学习课题。 模棱两可的情况最可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维持工作:探索活动被激发出来,就要维持,这取决于对教学过程的控制。 要使学生相信,成功的可能要超过失败, 要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做出决定与行动的能力。 方向性工作:把注意力引向完成学习项目的主要方面。 B、结构原则——将知识组织起来的最理想方式是建立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的再现形式有三种: 表演式:一组动作; 肖像式:简化的图解、知识树、系统图; 象征性:符号。 以上分别体现出结构的再现性、经济性与有效性。 C、程序原则——学生学习知识所遇到的材料的序列,就是教学的序列。 处理好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智慧发展二者关系, 以确定最有效的序列。 决定学习序列的因素: 学习速度(要考虑认知的紧张度)、抵制遗忘的作用、 旧知识迁移到新情况的可能性、知识再现的形式、 有利于经济和有效地掌握知识。 D、反馈强化原则——没有反馈就没有教学。 基本要求为: (1)时间及时:过早则增加记忆负担,过晚则无指导作用; (2)具有不在思维定势和焦虑状态的条件: 先退出状态,方可进行矫正,否则矫正性信息无效; (3)处理方式:矫正不超出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224个)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224个) ★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诚信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借鉴美国等其他国家诚信教育的经验)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试论我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际能力培养研究 ★反“和平演变”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任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课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 ★大学生竞争意识之浅见 ★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思考 ★运用网络技术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三个代表”与人才培养 ★网络化趋势下高校德育研究 ★各国德育之比较研究(各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研究)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教育 ★我国三代领导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 ★浅析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 ★试析企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可能路向 ★全球化时代文化的未来:文化一元化,还是文化多元化? ★儒学所倡导的“内在超越”与依法治国 ★经济全球化与西方国家的“文化殖民主义” ★“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久发展 ★“中和”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老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专制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孔子的人才及教育观 ★儒家人才观及现代意义 ★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 ★先秦儒家的“义利观”及其现代意义 ★论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哲学意蕴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发展 ★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 ★论行政领导的创新能力 ★试论国家公务员的形象重塑

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 国内外研究现状 比较方向

“政治教育”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敏感词汇,因此国内外都鲜有专门提出以“政治教育”为研究目的的著作。但事实上,对于政治教育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其实早以涉及,只是没有明确提出,很多国家关于政治教育的研究始于政治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研究政治社会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界50、60年代。1958年,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海斯首次发表了有关政治社会化的研究论文--《政治水浒研究中的若干问题》。1959年,海曼在《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之心理研究》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政治社会化理论。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英、意等国陆续出版了一大批相关著作,政治社会化和政治教育的研究开始走向国际化。 关于政治教育,从来都是避而不谈,十分隐晦,美国在1982—1987六年的时间里,政治行为方面的研究文章经统计只有寥寥几篇:在所统计的125期主要政治期刊中,过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只有14篇可以称作是论述政治教育问题的。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多的原因。其一,政治科学研究的重心与兴趣转移。其二,政治学研究的实证方法,侧重技术手段,忽视价值评价,因而导致研究结果的出入和失真。例如,早期对政治教育的研究认为,公民青少年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并不强烈,也不定型,它对成年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就没有研究的价值和必要。其三,这个阶段的研究在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方面失衡。在对待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片中了公民的个人权利,忽略了公民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对公民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的研究也不够深入。 近年来,在国外发表和传播的关于政治教育的论著主要有:《社会化过程》(Bugenthal and Goodnow, 2000)、《美国应募入伍人员的军事态度》(Bachman, 2000)、《中学生的社区服务:公民疾患的医治?》(Niemi, 2000)、《服务学习与政治社会化》(Owen, 2000)、《性别角色社会化对福利政策形成的潜在影响》(Taylor, 2000)、《父母与同级群体的环境滴儿童道德推理发展的影响》(Walker, 2000)、《大众行动的个体根源:性别、平等与政治参与》(Burns, 2001)、 《趋向于民享与民有的科学:运用发展科学促进公民社会》、(Learner, 2001)、《在政治差异分界线上促进沟通:大众传媒的作用》(Mutz, 2001)、《28个国家的公民与教育:14岁期间的公民支持与参与》(Torney—Purta, 2001)等。该领域的学术论文,在美国出版的《政治学文摘》、《社会学文摘》、《心理学文摘》等期刊上均有反映。至于其他国家的研究也十分活跃,比如德国。 德国关于政治教育研究的历史是相对来说较早的了,并且长期受到美、英、法等国学者和研究机构的重视。“联邦德国是少有的政治家、学者和其他专家都普遍关注政治教育的国家。”德国的政治教育发展是十分成熟的,研究学者众多,研究成果也很丰富。从19实际末期至今,涌现出了一大批蜚声国内外的政治教育学者,代表人物有德国公民教育的先驱凯兴斯泰纳(Georg Kerschensteiner, 1854—1932),文化教育学派的杰出代表李特(Theodor Litt, 1880—1962)和普斯朗格(Eduard Spranger, 1882—1963);当代政治教育家赫尔曼?基泽克(Hermann Giesecke, 1932--)等,他们的研究集中在政治教育基本原理、政治社会化理论、政治教学法、政治教育史等诸多方面。因为语言因素,这些德国政治教育家的很多文献著作没有被翻译成中文,这也就成为制约我国学者研究德国政治教育的一大障碍。 其他欧美国家也有大批研究政治教育的专家学者及其著作:克劳森和凯里主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期末总结 本学期,我们主要从西方翻译学的各个学派学习了有关西方翻译学的一些理论。所以,在进行期末总结时,我按照课本上所划分的学派,从学派简介、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评价这四个方面做了简要总结,最后简单的谈几点在本学期的学习之后我的个人感想。 在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语言学派翻译理论、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和苏东学派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20 世纪50 年代,翻译的独立学科性凸显出来,一些学者开始引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这批学者被称为西方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派(结构主义),他们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视角出发,为翻译研究开辟新途径。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尤金?奈达、约翰?卡特福德、彼得?纽马克、巴兹尔?哈蒂姆、罗曼?雅克布逊、斯奈尔-霍恩比、费奥多罗夫(本书中将其理论放在了苏东学派中的语言学派)。 在这次总结中,我按照时间顺序对语言学派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简单概括: 1、20世纪50至90年代,对等概念是翻译研究的主要思想。以语言为中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对等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思想核心(例如:奈达: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纽马克: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卡特福德:等值?转换) 2、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派开始从语篇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并开始注重语境的研究,在此阶段,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开始逐渐接受文化意识形态对翻译学研究的影响,对翻译的文化转向起了过渡作用。 3、20世纪9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逐渐升温,翻译迎来了“认知转向”“认知翻译”逐渐形成 在语言学派之前,语文学式的翻译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人们对于翻译

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比较思想政治学 题目: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年级 2011级 学号 222011********* 姓名曾华斌 指导老师周琪 成绩 2013年6月30日

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曾华斌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通过这个学期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我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我认为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对本门课程的一些认识、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对我国的启示以及给老师上课提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社会秩序的守护者。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各民族各阶层成员的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对于阶级社会来讲,更是重中之重。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是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概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仅这一实践活动的实施者代表着一定阶级的阶级意志,而且其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社会主要的意识形态相一致;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育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涵盖了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而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相区别。’思想政治教育是各个社会的普遍行为。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知识。 一、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些认识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作者以“通观比较”和“专题比较”、“综合比较”的不同方式,论述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并以中国和其他典型国家为例,在翔实的资料分析研究基础上,勾勒出这些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面貌,概括总结了基成功经验和各自的特点。通过比较确定,探过了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它的研究对象范围包括: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去与现状;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方面和个性方面。我们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助于我们准确认识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

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理清思路)

介绍:教学模式是教育学中知识中的重点部分,也是考试的热点,教学模式是指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程序和操作体系。 教学模式特点以及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也是高频出题点,下面做一一介绍 一教学模式的特点: 1简略性 2针对性 3操作性 4灵活性 5稳定性 6完整性 7中介性 二教学模式结构 教学模式包括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就是教学模式结构 (1)理论依据 (2)教学目标 (3)操作程序或步骤(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4)实现条件

(5)教学评价 (二)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一程序教学 1代表人:斯金纳。 在运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推广和发展的,以程序教学机器或程序教材为基础进行的教学模式。(这里的“程序”代替了教师,程序通过一套事先设计好的、有一定顺序的特定行为,使学生按照教师期望的方式去行动 2理论基础: 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新行为主义者在学习理论上以联结主义的原理来阐明学习。他们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而形成的一种操作性行为 3教学目标: 目标在于交给学习者某种具体的技能,观念或其他内部或外部的行为方式。 4操作程序: 程序教学将学习内容划分一个个连续性的小项目。在学习中每呈现一个项目学习内容都要求学生采取用填充或书写答案的方式作答。学生如果打错,教学机器就会立即呈现正确的答案及时纠正错误,然后进行下一步学习。

5教学要遵守的原则: (1)小步子原则 (2)积极反应原则 (3)及时确认原则 (4)自定步调原则 6实现条件: 程序教学作为一种个别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程序教学的关键是对于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以及强化,但是大量的,及时的,渐进性的强化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实现,因此(斯金纳主张使用“机器教学”和编制“程序教材”) 7教学评价: 优点: 程序教学在效果评价上主要以类似于各个小步子上的问题来测查学生反应的正确率,这种评价方式更能反映学生对事实知识的记忆和简单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也让学生独立的学习,能适应个别差异,由于采用小步子方法,复杂课题化难为易 缺点: 严格规定了学生前进的小步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发现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613190738.html, 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作者:杨玮玮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07期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是研究当今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 的历史与现状。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与其他社会教育研究,有其共同之处,也有自身的特点。它是中国和外国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比较研究,是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诸方面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特点;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7-0221-01 1 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较研究的发展历史 任何新学科的出现都不是由个别人物凭一时的灵感和兴趣想象出来的,而是有其自身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和逻辑程序,是该学科所处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和科学本身发展的内在逻辑的必然产物。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产生、变化和发展,也同样遵循这一历史和逻辑的演化过程。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这一学科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共同内在的规律性,必须从比较研究的历史渊源说起。比较方法的使用,最早可上溯到古希腊时期。据有关材料记载,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世纪,就曾对各城邦的政治制度进行过比较研究,发表了包括《雅典政制》在内的论著。 早在公元前世纪,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写作《史记》这部传世之作时,也广泛应用比较法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进行过纵向和横向的历史比较研究,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一部非常有价值的传世之作。把比较方法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加以研究,则是在世纪以后。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对东西方一些国家的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创立了比较研究学,从而使比较研究在法学领城中被普遍地运用。随后,在孟德斯鸠创立的比较研究学的影响下,其他学科也纷纷把比较研究这一方法移植到本学科的研究过程中去。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比较哲学、比较政治学、比较艺术学、比较文学、比较宗教学、比较史学、比较伦理学、比较经济学、比较教育学等。 以思想政治教育比较为研究对象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发端于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从1988年原国家教委正式确立其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至今,它经历了前期准备阶段、 国别研究阶段和对比分析阶段。据粗略统计,从1984 年起,直接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论文有170 多篇,有13 部(篇)专著、硕士论文进行了专门研究。这些研究,一是从宏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