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构建

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构建

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构建
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构建

一、引言

发达的物流业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它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物流业的发展同一国自然地理条件、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基础设施条件有着重要关系,而我国是地震、雪灾、海啸、泥石流、台风和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这些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争取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坏,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必须启动应急物流,而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是应急物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应急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急物流实施过程中,应急物流信息的传递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目前,我国的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缺少应急物流信息平台,无法及时发布和共享应急物流运作中产生的信息,导致应急指挥机构和加盟物流企业无法掌握详细准确的资料,从而分析和决策上容易产生失误,无法通过网络协作发挥整体优势。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2006年颁发的《中国城市信息化建设指南》明确指出,城市化信息化建设应重视建设城市应急救灾指挥信息系统,从而提高抵御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本文将在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构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基本模型和关键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

二、文献回顾

应急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应急物流的组织、指挥与动员,应急物资的筹措、采购、储备、运输与配送,应急信息平台的运行与辅助决策,应急物流中心的构建,应急物流支援能力建设,应急保障机制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对区域和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物流信息系统构建目标与原则、物流信息平台的总体框架与结构模型以及物流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运行机制和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谢如鹤、邱祝强提出应从保障机制到救灾款项、技术平台与物流中心的建设以及应急物流的采购、运输与储备等方面,来构建应急物流体系。他们还认为应急物流成功运作的关键是加强政府在应急物流组织保障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应急物流信息保障系统和交通运输保障体系的建设[1]。王文亮从信息化的角度论述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目标以及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杨海龙和邓琪基于汶川地震的深度思考,总结了建立灾后应急物流体系的交通、信息、组织等关键障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在军事物流和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应急物流体系的对策建议。在技术研究上,将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无线通信(WAP)与互联网技术(WEB)集成一体,利用GPS、GIS、RFID技术搭建信息平台,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时跟踪,实现缩短作业流程、增大配送中心的吞吐量、信息的传递更加可靠等目标,帮助应急物流在民用GSM网络和Internet不可用的情况下,快速筹措救灾物资,制定最佳路线和组织紧急救援[3];还有学者提出“星地一体”的思路,利用“北斗一号”卫星资源、GIS、RFID和现有底层技术,实现应急物流横向连通,纵向一体的保障体系,形成及时获取信息、及时共享信息、及时决策指挥的扁平网络化的应急物流指挥体系[4]。在现实应用中,已有发达国家使用一些先进的信息系统来处理非常规情况下的各类数据和信息,例如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署(NOAA)避难所危险事件应急物流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基于因特网的信息系统,可以为美国国家海洋水族馆及其合作者提高偶然事件的计划和应对能力[5]。但在我国,无论是军队还是地方,都还没有成熟的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借鉴,例如武汉市的物流信息平台功能仅限于发布和简单查询,广州市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也只有简单的供需方联系功能,这些系统的应急能力和实用性同国外应急物流系统均存在较大差距。

在灾害应急的时间约束下,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相比,对救灾物资的装载、运输、配送,对

物资供需的协调和调配以及物流信息的时效、准度、真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灾害对交通、通讯等造成的巨大破坏,要发挥物流信息平台的预期作用,难度就更大。因此,面向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研究课题[6]。相关研究虽然已经涉及应急物流体系的多个方面,针对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也有一定成果,但以物流网络协作为中心,探讨面向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还比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构建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应急物流是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和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7](P250)。在整个过程中,信息系统是应急物流组织和实施不可缺少的神经网络。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具有整体性、时效性、共享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其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获得多个主体、多个部门以及应急物流过程产生的信息资源,并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处理和调度,保证应急物流管理过程更加科学化。

1.应急需要。目前,我国应急物流存在着信息收集不齐全、信息传递不及时的问题[3],需要一个完善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作为支撑。一方面,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可以保证时间和效率。对于救灾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能否用最短的时间把应急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中是极其关键的,应急物流要克服中断的通讯和交通、恶劣的环境等重重困难,受时间和效率的考验。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可以保证及时高效地开展应急救灾工作。另一方面,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可以提供物资的供需信息。灾害发生后,救灾物资来自四面八方,有政府的调拨物资、企业的捐赠物资、各地区人民的捐赠物资、国际的捐赠物资,物资的运输既有国家运输部门的运输,也有企业的运输,庞大的统计数据和救灾物资的储存管理需要建立信息系统;另外,受灾群众的具体需求是什么,受灾地区的交通情况如何,救灾物资具体运向哪个灾区等问题都是考虑的关键。从物流供需双方来看,构建完善的应急信息系统是物流最终实现的重要前提。

2.网络协作需要。应急物流网络是指以相互联系的组织和物流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各节点之间的物理连接和资源共享的应急服务网络体系。第一,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应急救灾整体水平。应急物流中的政府组织机构、网络供应商、物流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将需求信息、供应信息等发送到信息网络协作平台,各个主体间实现物流信息和资源共享,有助于减少信息收集时间,提高整个应急物流系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应急物流工作的效率,降低应急物流运营成本,从而发挥整体的优势。第二,有利于弥补管理决策上的失误。从宏观角度来看,政府层面收集到的二手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有限,仅仅是掌握救灾工作的大方向,决策上可能不完全符合具体实际情况;从微观角度来看,参与应急物流工作的企业限于自身的条件,容易出现所需信息不完备的问题,加上决策者本身有限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水平,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弥补管理者决策上因信息不确切而产生的决策失误。第三,掌握和满足应急需求。灾害的发生有可能使基础设施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应急需求无法及时和准确反映给救灾物资储备部门和供应商[8],而网络协作能使应急物流信息传递更加快捷,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过多的中间环节,确保信息传递的流畅。由于各参与主体直接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确保满足应急需求。

基于上述作用,应急物理信息系统可以产生网络协作作用,从而有效地对加盟企业的信息、物资和人力进行合理地交换和整合,产生1+1>2的放大效应,使加盟成员产生合作剩余。网络协作成员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展开合作,将内部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优势互补可以扬长避短,专注于应急物流的某一领域,不断丰富应急理论知识和提高应急技术技能,产生规

模效应。

四、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框架

基于应急需要和网络协作需要,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应以完善的通讯网络基础设施为基础,搭建应急物流信息平台,以物流网络协作系统为中心,同时加强预警防御系统和救灾物流跟踪系统,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整体框架

1.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对信息的有效传递起到决定性作用,应急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有通讯系统、传递信息的设施设备等。良好的通讯系统可以及时传达预警信号和救灾物流信息,大幅度提高救灾的快速反应能力,缩短救灾时间,提高救灾效率。可以说,基于新一代互联网基础上的发达信息系统在现代自然灾害防御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通讯网络基础设施作为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作用应该得到加强。

2.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因特网可以将不同地区的网络连成一个整体,具有信息传递的广域性和网络协议的开放性。建立在因特网上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具有费用低廉的巨大优势,对节省应急物流成本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应急物流信息平台上整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救灾车辆进行全天候、高精度、大规模、大范围地实时动态定位,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和行进安全,有效提高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反应能力。

3.物流网络协作系统。物流网络协作系统中,网络运营商、供应商各个应急物流参与主体之间,通过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开放和充分共享,并通过网络互助协作,展开应急物流运作。指挥中心指导其它主体将应急需求和供给信息发到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多向传递;救灾物资筹备部门负责向供应商采购和储备救灾物资,对社会捐赠的救灾物资进行

统一管理;各加盟物流企业通过网络协作,与政府运输部门共同完成救灾物资的运输和配送;网络运营商对整个信息网络进行维护,保证网络的正常工作;社会群体从信息平台上了解救灾工作信息,并向有关部门提供意见和建议。通过网络协作,最终完成救灾物资从供应地仓储、运输、配送到救灾地区的全过程。基于信息化基础的物流网络协作系统的组织构成见图2。

图2 应急物流网络协作图

4.预警防御系统。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损坏性的特点,对付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提前预测,因此,预警防御系统在防范自然灾害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在自然灾害的预警防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国在应急物流系统构建中借鉴,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灾害信息,对灾害事件的时空演变进行监测,预测其成灾的程度。一旦即将出现自然灾害,通过警报系统预警,对灾害进行防御,尽可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5.救灾物流跟踪系统。救灾物流跟踪系统主要是对救援过程中的救灾物资、物流设备、物流设施进行跟踪和监督,增加救灾工作的透明度,使社会各界更清楚地了解应急工作信息,从而掌握整个救灾过程中救灾物资的需求和供给信息,更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可以准确地收集应急物流系统需要的基础数据并及时更新,将灾害信息、交通运输状况、救灾物资管理等情况录入数据库,方便信息的统计和查阅,为未来灾害研究提供历史资

五、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策略

防灾救灾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对于我国这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高效安全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对于保持社会经济的持久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

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我国前面。考虑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实基础,笔者认为,当前立足于信息化基础上的物流体系建设应该重点着眼于以下方面:

1.建设通讯网络基础设施,搭建标准统一的信息平台。通讯网络运营商要加大资金投入,加紧建设通讯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和加强网络信号,扩大信号的覆盖区域范围,增强网络数据传递承载能力,特别是在灾害发生后出现通讯盲点时,要第一时间抢修设施设备,尽快消除盲点,确保通信畅通。政府可以考虑建立灾害通信特殊通道,拥有独立于商用和公众通信网络的应急通信网络,保证在民用通信网络瘫痪时能够启动特殊通道指挥救灾活动。基于Ineternet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需要整合多种信息技术,如GPS、GSM和GIS,各信息技术提供方应合作开发,保证多种信息技术的强强联合。政府应有明确部门牵头主持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出台相关政策,并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要在整个应急物流供应链上,发挥已有物流信息平台的强大作用。

2.加强预警防御系统。有关气象监测部门应借助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管理体系;根据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测自然灾害所能达到的破坏程度,将自然灾害分成不同的等级来处理;及时向公众发布自然灾害等级,号召群众做好防御或者疏散的准备工作,扩大公众的知情权;政府应根据事先做好的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的自然灾害等级,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结合实际情况细化相应的措施,指导群众科学地进行防范[9]。

3.发挥物流网络协作系统核心作用。在物流网络协作系统中,主要的参与主体有政府应急物流指挥中心、救灾物资筹备部门、运输部门、网络运营商、加盟的物流企业、供应商、社会群体等。应急物流网络协作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应遵循“点—线—面”的模式,以信息网络为技术支撑,以点为整个系统的基础,以线为支撑,并且向面拓展,达到三者相结合的网络格局,充分发挥物流网络协作系统核心作用。

4.做实救灾物流跟踪系统,培养物流信息人才。应急物流信息系统覆盖面极广,对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很高。我国要加强高等院校物流信息人才的培养,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物流课程,企业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急物流人才特别是对应急物流信息人才,并不断拓宽应急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渠道。

【参考文献】

[1]谢如鹤,邱祝强.论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及其运作管理[J].物流技

术,2005,(10):78—79.

[2]王文亮.应急物流中的信息系统建设[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

(23):30—31.

[3]杨海龙,邓琪.如何快速建立震后应急物流体系——对5·12汶川

大地震的深度思考[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5):17—19.

[4]王宗喜,赵蕾.“星地一体”应急物流指挥平台的建设[J].物流技

术与应用,2008,(9):96—99.

[5]袁丽.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J].城市与减灾,

2004,(4):10—12.

[6]程琦,云俊.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J].武汉理工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8—22.

[7]王丰,姜玉宏,王进.应急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8]章竟,刘宗熹.从汶川地震看我国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J].物流技术,2008,(10):33—36.

[9]邓伟,王卫国.政府职能在应急物流组织指挥中应发挥的作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26—29.^NU1DA20101230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概述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一、 二、TMIS建设目标 TMIS通过计算机网络从全路6000多个站名中选取的2000多个主要站段中,实时收集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以及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对列车、车辆、集装箱和货物进行节点式追踪管理,实现货票、确报、编组站、区段站、货运站、货运营销及调度系统的计算机管理,为全路各级运输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运输信息和辅助决策方案,实现紧密运输、均衡运输,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改善客户服务质量。 (一) (二)T MIS的应用目标 TMIS的应用目标是实现对运输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管理、运力资源信息管理、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管内现在车和集装箱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和运输信息综合利用等。 1. 2.运输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信息管理 动态掌握货源分布动态和运输货物在途状态;动态掌握托运人的货运订单和请求车需求;向客户反馈货运订单的核准情况、请车计划的安排和执行情况;动态掌握企业自备车(箱)的位置及状态;动态掌握重点客户、重点企业(港口、电厂、玻璃厂、焦化厂等)重点物资的运输计划执行情况。 3. 4.运力资源信息管理

实现主要运力资源信息管理,包括:铁路货车、机车、集装箱保有量动态(含加入铁路运营的企业自备货车和集装箱);其他铁路运力资源信息,如丁务、电务维修管理等。 5. 6.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 实现主要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包括:货物的承运、交付信息;装/卸车信息;列车的编、解、到、发信息;作业计划、作业单据的编制信息等。 7. 8.管内现在车动态分布信息管理 实现管内现在车(含自备车)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包括:车种别重/空车分布动态信息;去向别、品类别重车分布动态信息;管辖范围内现在车出/入动态信息;管辖范围内运用/非运用转换信息等。 9. 10.管内集装箱动态分布信息管理 实现管内集装箱(含自备箱)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包括:管辖范围内箱型别、去向别的集装箱分布动态信息;箱型、箱号别的集装箱检修状态信息;运用/非运用、加入/剔除变化动态信息等。 11. 12.运输信息综合利用 各级系统共享运输生产过程中采集的原始信息,建立TMIS原始信息库、动态信息库和历史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开发面向运输业务部门的综合应用,并

应急物流管理模式教学内容

三、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模式完善 针对我国应急物流的发展情况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我国应该将我国现有的应急物流管理模式完善成为一个由政府主导与第三方物流合作、有强大的信息平台支撑、有统一规划、统一指挥、全民参与的管理模式,整个应急物流体系的构成包括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应急物流信息支撑平台、应急物流储备中心、应急物流运输中心和应急物流配送中心等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在这种模式条件子下,没有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应急物资供应商将应急物资直接储备在应急物资的储备中心,当灾害发生时,应急物资将直接通过运输中心送往应急物资的配送中心,并通过配送中心直接发放给灾区民众,减少了中间环节时间和成本上的浪费。同时,应急物资供应商和社会救济物资捐助组织、及其它社会组织、个人还可以通过社会专业物流机构将救灾物资直接送往灾区配送中心, 并通过配送 物流

中心将救灾物资发放给灾区民众,减少了救助物资物流环节,使救急物资能够有效快速的到达急需的地区,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期间的物资供应,达到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应急目的,提高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效率。而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系统中所有的功能部门将通过应急物流信息支撑平台获取相关的救灾信息,由政府主导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也主要通过应急物流信息支撑平台指挥各功能体的行动,实现合理有序地调配救灾资源的目的,应对突发灾害对各种物资需求。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物流预案体系 制定科学完善的应急物流预案,是确保在应对自然灾害时应急物流快速反应、果断处置、有效保障的基础。首先,应急物流预案的内容需要更科学、合理和可行。其次,应急物流预案体系的建立需要研究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自然灾害事件,同时对比其他国家的应急物流预案,分门别类地归纳出灾害发生特点(包括灾害发生区域、灾害发生的时间规律,等等),然后再设置预案。第三,应急物流预案也要区分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等不同级别,区分国家、地区、行业、社区等不同系统,并考虑不同地域、环境、条件、背景以及不同的物流方式,分级分类论证制定适用的应急物流预案,以减少应急物流的无序性。 (二)构建应急物流风险预警管理体系。 应急物流的组织和运作过程中,由于灾害情境的复杂性和灾害演变的不确定性,加上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中各环节、各流程存在大量管理失误、管理缺陷、管理错误行为等,内外风险因素叠加、耦合,又

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

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是现代物流区别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物流信息技术达到了较高的应用水平。 一、物流信息技术构成 从构成要素上看,物流信息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都属于信息技术范畴,只是因为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而使其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存在一些特性,但其基本要素仍然同现代信息技术一样,可以分为4个层次: 1.物流信息基础技术,即有关元件、器件的制造技术,它是整个信息技术的基础。例如微电子技术、光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分子电子技术等。 2.物流信息系统技术,即有关物流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控制的设备和系统的技术,它是建立在信息基础技术之上的,是整个信息技术的核心。其内容主要包括物流信息获取技术、物流信息传输技术、物流信息处理技术及物流信息控制技术。 3.物流信息应用技术,即基于管理信息系统(MIS)技术、优化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技术而设计出的各种物流自动化设备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例如自动化分拣与传输设备、自动导引车(AGV)、集装箱自动装卸设备、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配送优化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等。 4.物流信息安全技术,即确保物流信息安全的技术,主要包括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治技术、身份鉴别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备份与恢复技术和数据库安全技术等。 二、物流信息技术在国内应用现状 在国内,各种物流信息应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物流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的应用 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的集成和应用的热门环节是配送中心,其特点是每天需要拣选的物品品种多,批次多、数量大。因此在国内超市、医药、邮包等行业的配送中心部分地引进了物流自动化拣选设备。一种是拣选设备的自动化应用,如北京市医药总公司配送中心,其拣选货架(盘)上配有可视的分拣提示设备,这种分拣货架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相连,动态地提示被拣选的物品和数量,指导着工作人员的拣选操作,提高了货物拣选的准确性和速度。另一种是一种物品拣选后的自动分拣设备。用条码或电子标签附在被识别的物体上(一般为组包后的运输单元),由传送带送入分拣口,然后由装有识读设备的分拣机分拣物品,使物品进入各自的组货通道,完成物品的自动分拣。分拣设备在国内大型配送中心有所使用。但这类设备及相应的配套软件基本上是由国外进口,也有进口国外机械设备,国内配置软件。立体仓库和与之配合的巷道堆垛机在国内发展迅速,在机械制造、汽车、纺织、铁路、卷烟等行业都有应用。例如昆船集团生产的巷道堆垛机在红河卷烟厂等多家企业应用了多年。近年来,国产堆垛机在其行走速度、噪音、定位精度等技术指标上有了很大的改进,运行也比较稳定。但是与国外著名厂家相比,在堆垛机的一些精细指标如最低货位极限高度、高速(80米/秒以上)运行时的噪音,电机减速性能等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 2.物流设备跟踪和控制技术的应用 目前,物流设备跟踪主要是指对物流的运输载体及物流活动中涉及到的物品所在地进行跟踪。物流设备跟踪的手段有多种,可以用传统的通信手段如电话等进行被动跟踪,可以用RFID手段进行阶段性的跟踪,但目前国内用的最多的还是利用GPS技术跟踪。GPS技术跟踪利用GPS物流监控管理系统,它主要跟踪货运车辆与货物的运输情况,使货主及车主随时了解车辆与货物的位置与状态,保障整个物流过程的有效监控与快速运转。物流GPS监控管理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运输工具上的GPS定位设备、跟踪服务平台(含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应的软件)、信息通信机制和其他设备(如货物上的电子标签或条码、报警装置等)。在

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目录 第六章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2) 第一节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2) 第二节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5) 第三节货调子系统 (10) 复习思考题 (34)

第六章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内容]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概述、组成及功能,重点介绍货调子系统的操作流 程和主要功能。 [重点掌握]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货调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一节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随着铁路运输体制的改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车站作业和管理以及运输调度指挥 对信息化的需求都在日益加大,铁路运输信息化对数据共享的需求也日趋强烈。作为TMIS 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车站管理信息系统在整个TMIS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原车站管理信息系统在设计和功能上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不仅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场实际工 作的需要,而且也制约了整个TMIS功能的发挥。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广铁集团以及多个铁路局的共同努力下,从2004年1月铁道部内部立项,后经调研、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开发等多个阶段,于2005年6月建成。 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设计之初,就制定了三个主要目标: (一)满足运输生产组织的要求 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要加强信息共享,实现车站全过程管理,并且使车站的生产实 际情况能及时、正确地上报到上级部门,实现车站与路局各系统之间的业务作业闭环。 (二)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 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要顺应运输体制的改革,尽可能压缩货车停留时间,并且强化 货运安全管理。 (三)满足货运营销的需要 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多元运输的激烈竞争中充分发挥 铁路货运的优势,在信息输出形式上增加手机短信催领查询、大屏显示、电话查询以及在 车站级营销用户网站提供数据接口等等。 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从运输组织、车流组织的整体流程着眼,考 虑到跨越式发展后未来铁路运输的要求,充分利用了当前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把调度、车站、营销、追踪进行全盘整合,规范了现行TMIS各子系统之间的责任、范围和协作,规划出明确的接口。 一、系统运行环境 该系统适合服务器集中模式(一台服务器带多个车站模式),系统采用C/S和B/S相结 合的方式开发和运行,车号、区长、站调、货调、内交付、零担计划配装等现场岗位采用 C/S模式,预警系统及统一信息共享平台、统一维护平台等岗位采用B/S模式。 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为Unix,数据库为ORACLE8以上。 Web服务器:安装weblogic的服务器。

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构建

一、引言 发达的物流业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它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物流业的发展同一国自然地理条件、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基础设施条件有着重要关系,而我国是地震、雪灾、海啸、泥石流、台风和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这些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争取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坏,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必须启动应急物流,而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是应急物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应急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急物流实施过程中,应急物流信息的传递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目前,我国的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缺少应急物流信息平台,无法及时发布和共享应急物流运作中产生的信息,导致应急指挥机构和加盟物流企业无法掌握详细准确的资料,从而分析和决策上容易产生失误,无法通过网络协作发挥整体优势。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2006年颁发的《中国城市信息化建设指南》明确指出,城市化信息化建设应重视建设城市应急救灾指挥信息系统,从而提高抵御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本文将在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构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基本模型和关键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 二、文献回顾 应急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应急物流的组织、指挥与动员,应急物资的筹措、采购、储备、运输与配送,应急信息平台的运行与辅助决策,应急物流中心的构建,应急物流支援能力建设,应急保障机制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对区域和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物流信息系统构建目标与原则、物流信息平台的总体框架与结构模型以及物流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运行机制和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谢如鹤、邱祝强提出应从保障机制到救灾款项、技术平台与物流中心的建设以及应急物流的采购、运输与储备等方面,来构建应急物流体系。他们还认为应急物流成功运作的关键是加强政府在应急物流组织保障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应急物流信息保障系统和交通运输保障体系的建设[1]。王文亮从信息化的角度论述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目标以及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杨海龙和邓琪基于汶川地震的深度思考,总结了建立灾后应急物流体系的交通、信息、组织等关键障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在军事物流和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应急物流体系的对策建议。在技术研究上,将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无线通信(WAP)与互联网技术(WEB)集成一体,利用GPS、GIS、RFID技术搭建信息平台,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时跟踪,实现缩短作业流程、增大配送中心的吞吐量、信息的传递更加可靠等目标,帮助应急物流在民用GSM网络和Internet不可用的情况下,快速筹措救灾物资,制定最佳路线和组织紧急救援[3];还有学者提出“星地一体”的思路,利用“北斗一号”卫星资源、GIS、RFID和现有底层技术,实现应急物流横向连通,纵向一体的保障体系,形成及时获取信息、及时共享信息、及时决策指挥的扁平网络化的应急物流指挥体系[4]。在现实应用中,已有发达国家使用一些先进的信息系统来处理非常规情况下的各类数据和信息,例如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署(NOAA)避难所危险事件应急物流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基于因特网的信息系统,可以为美国国家海洋水族馆及其合作者提高偶然事件的计划和应对能力[5]。但在我国,无论是军队还是地方,都还没有成熟的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借鉴,例如武汉市的物流信息平台功能仅限于发布和简单查询,广州市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也只有简单的供需方联系功能,这些系统的应急能力和实用性同国外应急物流系统均存在较大差距。 在灾害应急的时间约束下,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相比,对救灾物资的装载、运输、配送,对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期末复习题

10物流班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期末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 ( 每格2分, 共10分) 1.是指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其核心内容是以工程化的方式组织软件的开发, 它借鉴了传统工程的原则和方法, 以求高效地开发高质量的软件。 2.是由一组按一定编码排列的条、空符号组成的编码符号, 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 3.用于解决一个起始点、多个终点的货物运输中, 如何降低物流作业费用, 并保证服务质量的问题。包括决定使用多少车辆, 每辆车的行驶路线等。 4.主要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 对运输计划、运输工具、运输人员及运输过程的跟踪调度指挥等管理业务进行有效管理的人机系统。 5.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是在系统规划阶段确定”做什么”的总体目标和系统分析阶段确定基本逻辑方案的基础上, 解决具体”怎么做”的物理设计问题。 ( 答案: 1.软件工程 2.条码 3.车辆路线模型 4.运输管理系统5.系统设计)

二、选择题: ( 每空2分, 共20分) 1.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也称为( ) 技术 A.EDI B.CAD C.GIS D.GPS 2.条码识读器有光笔识读器、 CCD识读器和激光识读器等几类。其中, ( ) 一般需与标签接触才能识读条码信息。 A.手持式识读器B.激光识读器 C.CCD识读器D.光笔识读器 3.射频技术RF的基本原理是( ) 理论。 A.机械B.信息C.电磁D.力学4.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和人员。其核心部分是( ) 。 A.计算机硬件系统B.计算机软件系统 C.计算机软硬件系统D.地理空间数据和人员5.在配送中, ( ) 这一功能要素不具有普遍性, 可是往往是有重要作用的功能要素。 A.配送加工B.储存 C.备货D.配送运输 6.用电子数据文件来传输订单、发货票和各类通知的最知名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概述

目录 第三章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概述 (2) 第一节TMIS建设目标与体系结构 (2) 第二节TMIS子系统 (13) 复习思考题 (27) (五) 体系结构P14上有图要修改。

第三章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概述 [主要内容] TMIS总体目标与体系结构、TMIS的数据组织,TMIS的子系统:确报系统、货票信息综合应用系统、集装箱管理信息系统、车号自动识别信息报告系统、货运营销与生产管理系统、路局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等内容。 [重点掌握]TMIS的建设目标、应用目标,TMIS的体系结构和数据组织,TMIS各子系统的主要功能等。 第一节TMIS建设目标与体系结构 一、TMIS建设目标 TMIS通过计算机网络从全路6000多个站名中选取的2000多个主要站段中,实时收集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以及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对列车、车辆、集装箱和货物进行节点式追踪管理,实现货票、确报、编组站、区段站、货运站、货运营销及调度系统的计算机管理,为全路各级运输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运输信息和辅助决策方案,实现紧密运输、均衡运输,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改善客户服务质量。 (一)TMIS的应用目标 TMIS的应用目标是实现对运输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管理、运力资源信息管理、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管内现在车和集装箱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和运输信息综合利用等。 1.运输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信息管理 动态掌握货源分布动态和运输货物在途状态;动态掌握托运人的货运订单和请求车需求;向客户反馈货运订单的核准情况、请车计划的安排和执行情况;动态掌握企业自备车(箱)的位置及状态;动态掌握重点客户、重点企业(港口、电厂、玻璃厂、焦化厂等)重点物资的运输计划执行情况。 2.运力资源信息管理 实现主要运力资源信息管理,包括:铁路货车、机车、集装箱保有量动态(含加入铁路运营的企业自备货车和集装箱);其他铁路运力资源信息,如丁务、电务维修管理等。 3.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 实现主要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包括:货物的承运、交付信息;装/卸车信息;列车的编、解、到、发信息;作业计划、作业单据的编制信息等。 4.管内现在车动态分布信息管理 实现管内现在车(含自备车)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包括:车种别重/空车分布动态信息;去向别、品类别重车分布动态信息;管辖范围内现在车出/入动态信息;管辖范围内运用/非运用转换信息等。

关于我国应急物流管理论文

关于我国应急物流管理论文 摘要: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根据需要,它包括物品获得、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以及信息处理等功能性活动。据突发事件所发生的领域,应急物流可分为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突发疫情应急物流和突发社会危害应急物流。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向、流程、流量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应急物流多数情况下通过物流效率实现其物流效益,而普通物流既强调效率又强调效益。应急物流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时间约束的紧迫性、峰值性、弱经济性、非常规性、政府与市场的共同参与性等特点。 关键词:应急物流问题建议管理 一.我国目前应急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应急物流管理保障机制不健全。我们很多的救灾工作无法可依,我国应急物流动员主要是依靠地方政府行政职能和群众自发组织基础上的运作,基本上是以动员为主,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和约束,效率不高。现行的应急物流保障机制具有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不计物流运作成本,危机一旦发生,各级政府就会组成相应的危机处理领导小组,以危机的及时处理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这种运作机制由于没有法制化的应急保障机制,整体秩序紊乱,成本高、效率低。 2、应急物流管理专业队伍与装备缺乏。灾害应急物流的组织是一个系统化、专门化的工程,其难点在于受灾人口多,对救灾物资的需求量大,需求频率高,而且这些物资的来源广,调配涉及的部门多,运送路途艰难,灾区环境恶劣。应急物流面临的任务专业性很强,需专业人士负责。我国目前缺少应急物流的专业人员和专有设备。各地区没有自己的应急专业队伍,灾害一旦发生,难以自救。通常是有什么装备用什么装备。交通运输存在较大问题,大部分地区多以铁路和公路作为物资输送的主要形式,运输工具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应急物流的运输效率。 二.我国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建议 1.健全应急物流管理法律法规机制加强对应急物流的立法工作,明确危机发生时的处理机构、责权划分、动员依据和经费来源,使应急物流有法可依,确保应急物流朝着高效、正规的方向发展。这是推进应急物流保障的基础所在。应急物流

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本科生实验报告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试验课程:物流管理 实验项目: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导老师: 开课时间: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践时间:实验评分: 实验目的: 研究物流信息技术在中国发展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实验内容: 1.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2.物流信息技术在国内生产经营中应用现状 3.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实验结果:以小论文形式提交 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 (一)、物流信息化的需求 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之中,所以物流领域的信息化既带有一般 信息化的共性,也有其特性。分析近年来现代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的 原因,主要来自于三个层面的因素。第一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使得信息更广泛地成为控制、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只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就能提高决策水平,从而带来效益。在这个层面上可以不涉及或少涉及流程改造和优化的问题,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这是所有信息化的共性问题,基础问题。第二是企业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不断追求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此时的信息系统作用有二,其一是固化新的流程或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得以规范地贯彻执行;其二是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操作方案,例如仓储存取的优化方案,运输路径的优化方案等。此时信息系统作用主要在于固化管理和优化操作。此类信息化建设涉及流程,因此带有明显的行业特点。第三个层面是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上升,其中物流管理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主要是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如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的协同、供应商与采购商的协同等,物流信息系统不仅是供应链的血液循环系统,也是中枢神经系统。供应链的基础是建立互利的利益机制,但是这种机制需要一定的技术方案来保证,信息系统在这里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这种互利机制的手段。

铁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指导书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号:50L108Q 学分:2 实验名称:《铁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实验总学时:4 一、实验软件概述 《铁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紧密结合营业部行包运输生产作业实际,辅助营业部完成各项业务工作。 《铁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四个主要功能模块:承运制票模块、装卸作业模块、到达交付模块、字典维护子模块。 承运制票模块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助行包营业部完成整个行包受理工作。本模块是整个行包管理信息系统中,受理业务的数据输入点,对规范行包营业部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装卸作业模块辅助完成行包营业部的行包运输作业,本系统的使用,在提高行包营业部的工作效率、控制不合理中转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到达交付模块主要目的是:针对营业部,完成整个行包业务流程中的到达交付业务管理,并对到达票据进行有针对性的统计、结帐和调整等功能。模块根据行包营业部的业务要求,在行包票据到达之后,行李员可以快速准确的根据到达货物情况进行各种业务处理。 字典维护子模块是行包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块完成营业部信息系统所用到的所有基础字典的维护工作。 二、实验环境 1.硬件环境:PC机(PIII以上处理器)一台,根据业务需求可配置票据打印机、货签打印机、条码扫描仪等。 2.系统环境:windows2000/XP。 三、安装步骤 放入光盘,点击setup.exe。 四、操作方法 (一)承运制票

承运制票模块包括产品制票、综合查询、收入管理、日班统计、业务作业、系统维护和退出,共七个菜单项,各个菜单项单独实现一个或包含一组业务操作功能: 1.产品制票:包括行李、包裹、包租车。 2.综合查询:包括各种信息的查询功能,根据条件进行相关信息查询。 3.收入管理:根据条件对财收四、票据等各种情况进行结帐统计等业务操 作。 4.日班统计:各种统计查询。 5.业务作业:接取管理录入及查询、制作上站交接证、收入审核上报、票 据和交接证的导出、数据传输,以保证承运制票业务的顺利实现。 6.系统维护:对承运制票环节的各项业务进行基础参数的设置其中票据打 印调整:对系统实行套打的票证,本功能可以实现调整打印位置、打印数据项、字号、宽度、高度等各项参数设置。 7.退出:退出承运制票系统。 例一:“制行李票”操作步骤 1.输入内容:如图1-1所示。 图1-1 票号:输入行李票号,格式为:1位字母+6位数字。如果输入的票号

宝供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宝供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供物流”)是我国最早运用现代物流理念为客户提供物流一体化的专业公司,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中国物流示范基地”荣誉称号,也是中国AAAAA级物流企业、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从2003年开始,宝供物流连续5年入选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宝供物流的信息化起步于1997年。在1997~2007年的十年间,宝供物流的年营业额从7000万元增长到14亿元。公司业务能保持高速发展,企业信息化的应用和推动是重要基石。可以说,宝供物流信息化最成功的经验就是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信息化建设与企业运营管理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之路。高起点起步 早在信息化建设起步前,宝供物流已建立了包括广州、、、、成都等分公司在内的全国性物流网络。那时,总部业务部门通过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跟踪客户的订单执行情况。以宝供物流当时最大的客户宝洁为例,宝供物流分公司在完成货物发运后要制作并向总部业务部传真发货汇总表,货物到达后要制作并传真签收汇总表,总部业务部专人在专门文件夹里记录宝洁每张订单的接、发、到、签信息,遇到客户电话询问货物是否到达,则先在文件夹里查找有没有签收信息,查不到就打电话给到货分公司查询。 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1997年,宝供物流正式决定在业内首创一套基于因特网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成功奠定了公司信息化起飞的基础。该系统的建立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高起点的选取宝洁订单管理流程为业务分析模板。 宝洁是当时宝供物流的第一大客户,其订单管理流程十分规范。因此,宝供物流在进行信息系统规划时,决定以宝洁的订单管理流程为样板,并逐步将其推广给后来的客户。 第二,深入实际调研,使系统分析保持前瞻性。 在进行系统分析时,IT项目组深入到分公司本部和配送车队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当时配送公司在运输管理时使用的流水号将来可能会有用,就要求软件公司在开发时加入这个字段作为主关键字段。后来业务部借助系统的这一功能成功推广了单号管理系统,保障了公司通过系统对客户所有单证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 第三,系统功能考虑外部客户需求。 一方面,规划系统查询功能时提出了包括28种组合查询的网上综合查询需求,可以使用户任意组合查询某客户在任意时间段、从某起始地到某个终点的订单结果,还可选择是否残损、是否超期到达等字段来查询运作质量信息。另一方面,虽然当时业务和市场部门都没有提出系统为外部客户所用,但IT项目组特别要求在查询权限管理上增加按客户身份登陆查询该客户所有物流业务的需求。这项功能后来成为宝供物流向客户推荐该系统的一大卖点。 第四,系统界面友好易用,系统测试推广细致入微。 系统从立项到正式推广,前后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系统的测试和应用培训工作由专人负责,测试阶段工作严格细致,保证了系统正式实施后基本上没有漏洞;在系统应用培训阶段,充分发挥系统网

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案例

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的应用 ——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系统课程:管理信息系统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人力一班 姓名:程会玩 指导老师:潘彦 实验日期:2015年12月20日

一、软件名称 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系统 二、软件简介 客户中心(12306网)是铁路服务客户的重要窗口,将集成全路客货运输信息,为社会和铁路客户提供客货运输业务和公共信息服务。客户通过登录本网站,可以查询、、列车正晚点、车票余票、售票代售点、货物运价、车辆技术参数以及有关客货运规章。铁路货运可以通过本网站办理业务。 三、软件内容 (一)系统的登录与注册 “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系统”首页。这时可以选择网上购票用户登录或者注册。 (二)、软件的模块 软件的模块主要有:首页、客运服务、货运服务、行包服务、车站引导、铁路常识、站车风采、客户信箱共八个模块。如图: (三)模块的内容 1、首页 2、客运服务 客运服务包括客运首页、车票预订、余票查询、出行向导、信息服务五个内容。 如图: 3、货运服务

货运服务包括业务办理流程、服务场所综合信息、货物运输条件、车辆和集装箱参数、货运办理常见问题、价格查询、货运班列、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货物快运八个内容。如 图: 4、行包服务 行包服务包括产品介绍、运费查询、行包追踪、办理机构、业务办理五个内容。如 图: 5、车站引导 6、铁路常识 7、站车风采 8、客户信箱 (四)、软件的工作流程 1、网上订票流程 2、货运服务流程 登录 车票预订 车票查询 订单确认 网上银行选 择 网银支付 支付成功

3、行包服务流程 ①托运办理流程 护,期间不提供服务。 2011年1月19日(2011年春运首日),中华人民共和国18个(公司)所在地也分别成立了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并公布了服务热线。 2013年11月20日,12306新增支付通道。 2013年12月8日,12306手机客户端正式开放下载。 自2015年11月26日铁路春运售票工作启动以来,截止12月15日,铁路部门共发售火车票亿张,其中,通过12306网站发售车票突破1亿张,已占到售票总量60%。自2011年推出网络购票以来,12306网站累计发售火车票35亿张,方便了广大旅客出行。目前,12306网站运行平稳,售票秩序良好,旅客购票体验不断改善。 五、软件的使用给用户带来的影响 网上订票与传统网上、电话订票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一个完整的售票平台,而非预定,使

构建铁路物流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多式联运系统_李成

构建铁路物流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多式联运系统 李 成,盖宇仙,颉栋栋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 要:在分析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以铁路物流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多式联运系统,介绍构建以兰州市铁路物流中心为核心节点的西部多式联运系统,以达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铁路运输在集装箱多式联运中份额的目的,为铁路行业本身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关键词:铁路物流中心;集装箱多式联运;核心节点;构建 中图分类号:F2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96(2010)04-0004-04 Construct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 Railway Logistics Center as the Core Node LI Cheng ,GA I Yu -x ian,XIE Dong -dong (Schoo l of T raffic and T ranspo rtat ion,L anzhou Jiaot ong U niv ersity ,L 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With rapid dev elo pm ent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the amount of foreign trade,as a moder n log is -tics important transportatio n link,the development of m ultimo dal transportatio n of container s is indispen -sable.T 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m ultimo dal tr ansportation of containers,propo -ses co nstructio n scheme of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 n system of railw ay logistics center as the core no de.Finally,the construction of w estern m ultimo dal transpor tation system of LanZhou railw ay lo gistics center as the core node is introduced to minim ize transportatio n costs and to im prov e the railw ay transportation share in container multimodal transpo rtation and to cr eate the new benefit gro wth point for railw ay indus -try. Key words:railw ay logistics center;multim odal tr ansportation of containers;core node;construct 收稿日期:2010-02-16 基金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资助项目(0904-02)作者简介:李 成(1985-),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规 划与管理. 随着社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配置及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深,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我国对外贸易额度也在不断增长 [1] ,如图1所示。巨 幅的增长对我国运输业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要求 传统货运业向现代物流转变。 集装箱多式联运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运输环节,是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综合效益最优的一种运输组织形式。集装箱的快速发展使多式联运成为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途径,其能够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因此,大力开展集装箱多式联运,降低运输成本,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运输企业的重 大举措。 图1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额度 1 我国铁路开展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现状及 存在问题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在运输流程上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国内运输;另一个则为国外运输。国内运输阶段,铁路、公路、水运互相配合予以完成,但同样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竞争,而铁路集装箱所

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中难点

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中难点 摘要:文章分析了应急物流的概念,指出了应急物流系统不同于普通物流,并提出了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关键词:应急物流;特点;难点2008年春节前后的一场特大雪灾,让我国许多地方都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在抢险救灾和灾后的重建工作中,许多人开始了解和熟悉“应急物流系统”这个词。的确,在近年来的“非典”、“雪灾”等事件中,各地的应急物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就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促进我国各地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一、应急物流的概念所谓应急物流,就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管是2003年爆发的非典事件,还是2005年的禽流感,这样的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或者是卫生事件,都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然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而单靠市场经济机制的自我调节,很显然不可能解决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的运送问题。因为突发事件往往伴随着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这样的特殊时期,市场经济的功能会减弱,甚至完全不起作用。比如非典时期,在深圳特区就有一瓶白醋卖出一百元天价的事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社会的物流体系发挥其应急功能。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不同,普通物流既强调物流的效率,又强调物流的经济效益;而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更强调物流效率,但是没有物流的经济效益产出,或者在很多情况下,应急物流是强调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这也就决定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在大多数情况下,政府成为了应急物流的提供者。应急物流系统往往弱化了经济效益,而强调社会效益与物流效率,在这样的条件下,单靠追求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是无法提供的。二、应急物流系统的特点(一)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中的政府主导性应急物流的体系和机制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善应急物流的基础保障外,还涉及应急物资的筹措与采购、应急物资的储备与调度、运输与配送等方面,而这些工作需要一个机构来组织协调,才能顺利完成。应急物流建设中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不可能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来提供,所以这个协调机构就只能是由各地政府根据应急方案从各单位紧急抽调人员临时组成的。(二)应急物流系统建设的全民参与性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虽然以政府为主导,但这并不意味国家的其他公民、普通的企业就可以袖手旁观。历史经验表明,应急物流是整个社会功能的体现,往往需要整个社会的全民参与。比如非典时期和雪灾时期的相互救助,都需要依靠全民参与才能取得应急条件下的最后胜利。(三)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中的效率性强于效益性应急物流系统不同于一般的物流系统,应急物流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物流系统的六个基本要素外,还具有特有的要素“时间”。所以,由于应急物流的突发性特点,在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中,我们往往更强调应急物流需求的效率性,也就是强调在最短的时间里能将一些紧急物资运输到目的地,而不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一般物流系统建设所考虑的投入产出对比下的效益性。三、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中的难点问题(一)成立应急物流指挥机构在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的紧急状态下,产生了应急物流需求,必然要求政府建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和运作系统,对各种国际、国内资源进行有效地协调和调用;及时提出解决应急事件的措施或指示;组织筹措、调拨应急物资、应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信息化中的应用

浅析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信息化中的应用 摘要: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应用水平较低的状况,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技术瓶颈。物流信息化发展势在必行。物联网技术出现对提高物流的效率和快捷具有重要意义,物联网技术必将对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物联网;物流;信息化 一、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二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利用物联网技术如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传感器网络、无线通讯等智能化采集技术,将物与物连接起来,过程无需人的干预,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当今社会已开始出现许多“物-物”联网的应用,如装有gps 卫星定位系统的运输车辆,以及装有rfid射频识别芯片的集装箱,可以自由通过不停车收费站,在无人化码头自动完成装卸。

二、物流信息化现状 1.企业对信息化监控不够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架构庞大、项目众多的系统工程,为了避免繁琐,很多物流企业将软件信息系统外包给软件开发商,这样只能解决物流中的某一环节,缺乏统筹,甚至会出现软件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导致企业出现监控的盲点,信息沟通不畅。 2.信息化建设意识落后 物流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是现代物流企业的必然趋势。在rfid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价格压力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意识不强导致产品的推广和应用的范围很小。另外一些小型作坊式的信息技术企业通过仿制和盗版以低廉的价格扰乱市场,形成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导致高新技术在我国物流发展的普及程度不够。 3.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已有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已经采用了包括通信网络、条码、rfid、gps、物流自动化系统、物流管理软件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改进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但已经全面采用物流信息化参与企业管理和作业的企业只占到行业总数的39%左右,大部分企业仍采用原始的人工操作等传统方式,物流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很难满足企业高效运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外,物流的信息化和标准化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信息化离

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及信息化的实现途径

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及信息化的实现途径 物流的信息化管理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方面,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与先进管理思想结合的信息技术给传统的物流带来了根本性变化。物的流动伴随着信息的流动,而信息流动控制着物流。正是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独立的各个物流环节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满足了不断发展的物流生产管理和服务要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数码技术、射频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物流管理的自动化、高效化、及时性得以实现,保证了物流活动的顺畅进行和有效控制。 一、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物流领域的具体应用。包括物流过程所涉及的采购、销售、运输、仓储等各个领域的信息系统。它是一个由计算机应用软件及其他高科技的设备,通过全球通信网络连接起来的、纵横交错的、立体的、动态互动的系统。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是一项复杂的软件系统工程。为开发具有高度可靠性、可维护性、实用性和多效性的应用系统,按《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规范》要求,对系统开发的阶段划分目标、任务,使用的方法和技术装备、工作程序、以及参加人员等作出相对统一的技术规定和管理规定。需要统盘规划,严密设计。 1.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1)系统调查,确定系统的实施范围,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初步确定系统的主要目标,估算可能带来的效益,根据资金和技术力量,分析建立的系统是否可行。 (2)系统分析。收集、分析资料;初步拟出系统的信息流程图;找出现行系统的不足之处;根据用户对系统的具体要求,确定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3)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分为整体设计和详细设计。整体设计包括模块结构设计;系统设备的选择与配置方案的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数据存贮设计。对每一功能模块进行具体设计,编写模块说明书。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是依据系统设计中对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程序员运用各种程序语言工具具体编制命令程序,实现系统各项功能。程序设计一般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 2.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1)系统运行的组织。大中型煤炭企业物流中心应开发适合本部门使用的管理子系统,使这些子系统与实际工作结合,解决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较差的问题。目前,微机区域网络已由集中向分散的组织形式发展,各大型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中心在系统运行中,应重视提高信息处理和决策支持的能力,以利于信息资源共享。(2)系统运行的人员配置。必须结合企业的特点,根据系统的功能需要和系统人员本身素质等情况综合确定。系统运行的人员通常包括系统应用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操作人员。信息系统投入运行以后,必须建立一套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以确保系统运行通畅。这些规章制度有系统操作规程、系统安全制度、系统定期维修制度和用户使用规程等。(3)系统运行的规章制度。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后,必须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以确保系统运行通畅,这些制度具体有系统操作规程、系统安全制度和用户使用规程等。 二、企业物流信息化实现途径 当前,企业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业务流程的局限,表现为低效率的流程造成信息断层和滞后,信息交流肤浅不畅通,买卖方关系不佳:二是信息系统的局限,表现为信息管理系统不一致,缺乏公共平台,信息不能有效及时传递,实时可供货信息缺乏等。物流信息化是解决以上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