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用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

医用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

医用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
医用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

2012—20XX年《医学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

考试时间:20XX年12月31日13:30—14:30

题型:名词解释20分;单选20分;判断题20分;简答题40分。

1、蛋白质的概念: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 是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具有非常复杂的生物学功能:

①作为结构成分;②运输和传导作用;③收缩运动作用;

④免疫保护作用;⑤催化作用。

由氨基酸构成。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级结构:在以肽键为主键,二硫键为副键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即为一级结构,是蛋白质分子的线性平面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着不同蛋白质各自特定的空间结构和功能。

二级结构:肽链上相邻近的氨基酸残基间靠氢键维系的有规律、重复有序的空间结构,有α螺旋、β折叠和三股螺旋。

3、蛋白质的变构和变性的概念:

变构是指蛋白质通过构象变化而实现调节其功能的现象;

变性是指蛋白质受到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其高级结构被破坏、生物活性随之丧失的现象。

共同点:高级结构变化,都不涉及一级结构。

不同点:变构是高级结构改变,导致生物功能变化,并不是失去功能,变化是可逆的。

变性是高级结构完全破坏,无生物活性。

注:蛋白质特定的空间结构是行使生物功能的基础。

4、单位膜的概念:由脂双层及嵌合蛋白质构成的一层生物膜。是包围在整个细胞最外层的薄膜。各种细胞的细胞膜以及各种细胞内膜在电镜下都呈“暗-明-暗”的三层式结构,即内外两层致密的深色层,厚度约为2nm,中间一层疏松的浅色带,厚度为3.5nm:

5、穿膜运输的种类及特点:

1)被动运输指物质顺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消耗代谢能的运输方式;

I、简单扩散:物质从浓度较高一侧直接穿过膜的脂质双分子层向浓度较低的一侧转运(物质顺浓度梯度的单纯的扩散作用),不需借助载体。只有疏水分子及不带电的极性小分子以此方式过膜。

II、离子通道扩散:极性很强的水化离子通过细胞膜上的特异离子通道蛋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转运。

III、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金属离子以及细胞代谢物)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帮助,顺浓度梯度方向的跨膜转运。(物质顺浓度梯度,需借助特定的载体蛋白的物质运输。不带电荷的较大的极性分子以及一些离子以此方式运输。)

2)主动运输指物质逆浓度梯度(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消耗能量,并需专一性的载体蛋白。

I、Na+-K+泵:是镶嵌在质膜上的蛋白质,也是一种Na+-K+ ATP酶,既有载体的功能,

也具有酶的活性。

II、Ca2+泵:是存在于质膜和内质网膜上的一种跨膜蛋白。

III、H+泵:能将H+泵出细胞,建立和维持跨膜的H+电化学梯度来驱动转运溶质进入细胞。

IV、N a+-K+泵驱动的协同运输:主动运输并不直接利用A TP,而是依靠Na+-K+泵维持Na+的跨膜梯度的驱动而进行的伴随运输,是一种间接利用ATP的主动运输方式。

6、膜泡运输的种类及特点:质膜对大分子化合物或颗粒不能通透,它们在细胞内运转时都由膜包围,形成细胞质小泡,故称膜泡运输。都是需能的主动运输。

1)、胞吞作用:质膜内陷将外来的大分子和颗粒包围,形成小泡转运到细胞内的过程。

I、吞噬作用:细胞吞噬较大的固体颗粒物质或大分子复合体(如细菌、细胞碎片)的过程。

II、胞饮作用:细胞摄取液体和溶质的过程。

III、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与胞外配体结合而引发的胞吞作用。2)、胞吐作用:是细胞向外排出大分子物质或颗粒(激素、酶类、未消化的残渣)。物质在细胞内先被囊泡裹入形成分泌泡,逐渐移至细胞表面,最后与质膜接触、融合并向外排除,如胰岛素的分泌。

7、内质网的结构:是由一层单位膜围成的形状大小不同的小管,小泡,扁囊状结构,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网状膜系统。①以核为中心向周围扩展;②核膜周围较稠密,形成复杂的立体结构;③远离核处较稀疏,延伸。

粗面内质网的功能:1).核糖体附着的支架;2).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3).蛋白质的运输;4).多肽链的折叠、组装。

光面内质网的功能:1)脂类的合成;2)糖原的代谢;3)解毒作用;4)存储和调节钙离子。

8、高尔基复合体的结构:光滑膜构成的复杂网状结构结构上亦具有极性;多呈弧形,有的呈半球形或球形。三维空间:一摞封闭的紧密叠置在一起的碟形膜扁囊构成。最基本的成分:膜围成的扁囊。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顺面高尔基网、中间高尔基网、反面高尔基网。由一层单位膜构成。

功能:I、参与与细胞的分泌活动;II、对蛋白质的修饰加工;III、参与细胞膜相结构的转化;IV、蛋白质的分选运输。

9、溶酶体的结构:异质性细胞器(在不同细胞甚至同种细胞中,形态大小差异较大)。多呈球形。直径一般在0.2-0.8μm,最小为0.05μm,最大的可达数μm 。由一层单位膜围成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囊状小体。

功能:消化营养作用,防御保护作用,参与受精过程,促进组织器官的变态发育。10、信号肽概念:在成熟的mRNA5' 端起始密码之后有一段特定序列的信号密码,编码一段由18~30个疏水氨基酸组成。

11、M-6-P:甘露糖-6-磷酸。是一种分选信号。

12、异噬作用:异噬溶酶体体内的水解酶将吞噬体或胞饮体内所含的外源性有极大分子物质消化分解成可溶性小分子,被溶酶体上的转运蛋白泵入细胞质基质中,作为营养成分重新参与细胞的物质代谢;而一些不能被分解的残渣物质残留其中,形成残余小体。

13、自噬作用:溶酶体对细胞内衰老、病变的细胞器以及破损的细胞器碎片进行消化分解。

14、粒溶作用:溶酶体对细胞内多余分泌颗粒具有清除作用。在分泌细胞中,初级溶酶体可与一部分分泌颗粒融合并将其降解。

15、线粒体的结构:

光镜下的结构:光镜下呈线状、粒状或杆状。

电镜下的结构:双层膜套叠而成的封闭性膜囊结构,内外膜不相连,与细胞质隔离。

外膜:最外面,一层单位膜6nm,脂类和蛋白各一半,含直径2-3nm通道的孔蛋白, 可通过5000以下分子量的物质。标志酶——单胺氧化酶。

内膜:一层单位膜5nm,蛋白占76%, 高度的选择通透性,分子量大于150的物质不能自由通过。内膜具有嵴,内膜上向内腔突起的折叠,能扩大表面积(5~10倍),分两种:①板层状、②管状;嵴上有基粒。

功能:进行细胞氧化合成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6、细胞氧化:细胞内的供能物质在酶的作用下被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包括:糖酵解、乙酰辅酶A生成、三羧酸循环及电子传递偶联氧化磷酸化。

特点:I、线粒体中一系列由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

II、产生的能量储存于ATP的高能磷酸键中;

III、反应过程分步进行、能量逐级释放;

IV、反应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

V、反应过程需要水的参与。

17、基粒:ATP酶复合体。

头部(偶联因子F1):圆球形,突入内腔,具有酶活性,催化ADP→ATP ,是可溶性的ATP酶,促进ATP合成。

柄部:连接头部和基部,调控质子通道,是一种可使F1因子对寡霉素敏感的蛋白。

基部(F0偶联因子) :嵌于内膜中,有物种差异,连接F1和内膜,质子流向F1的穿膜通道,是嵌入线粒体内膜的疏水蛋白质。

18、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过程释放的能量被A TP酶复合体用来使ADP磷酸化生成ATP,从而将能量储存在ATP中。ADP磷酸化成A TP是伴随H氧化而发生的,故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

19、?半自主性:线粒体是动物细胞内唯一含有遗传物质、有自己的遗传密码及蛋白质翻译系统的细胞器。线粒体DNA能独立复制、转录和翻译出部分蛋白质以及氧化磷酸化酶的蛋白质亚基,都是由核基因组编码的。所以将线粒体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20、间期细胞核的基本结构: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基质。

21、染色质及染色体的概念及化学组成:

染色质:间期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

染色体: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折叠盘曲成的短棒状小体。

组成成分:DNA;组蛋白:H1、H2A、H2B、H3、H4;非组蛋白;RNA。

注: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能够相互转变的不同形态结构。

22、细胞周期: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经过物质积累直到下一次分裂终了的过程或间隔时间。

23、减数分裂的主要特征:(重点)前期I:

细线期:出现染色细线;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开始联会;

粗线期:配对后的同源染色体紧靠在一起即二价体,染色体继续凝集变粗,即四分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双线期:二价体进一步缩短变粗,联会复合体解体,配对的染色体开始分解,交叉点逐渐向染色体臂的端部移动;

终变期:二价体最大限度凝集,端化继续进行,交叉数目减少,核仁核膜消失,纺锤丝进入核区,二价体移向细胞中部。

24、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动态变化:

G1期:开始合成细胞生长所需要的各种RNA、糖、脂等,RNA的合成导致结构蛋白和酶蛋白等的形成,为进入DNA合成期做物质准备。在G1期晚期过渡度到S期这一阶段,与DNA合成有关的酶和底物含量增高,特别是DNA聚合酶的活性急剧增高,这为S期DNA 的合成准备必要的物质基础。在G1期晚期过渡度到S期这一阶段有一个限制点。

S期:开始合成基因组DNA,参与组成核小体结构的组蛋白及非组蛋白,合成RNA聚合酶动物细胞中中心粒复制也在S期,原来相互垂直的一对中心粒发生分离,各自在其垂直方向形成一个子中心粒。

G2期:为细胞分裂准备物质条件,细胞继续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微管蛋白合成达到高峰。并合成成熟促进因子。

25、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座位的基因,并共同影响着一种相对性状的形成。

26、遗传病: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突变或畸变)而引起的疾病。

遗传病的特点:1)垂直传递:只在血缘亲属中自上而下传递。2)常伴有遗传物质的

改变: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3)有特定的发病年龄和病程:肌营养不良症到儿童期发病。4)往往有终身性:到目前为止,还不能修复或纠正患者机体细胞中发生改变的遗传物质,从而达到根治的效果。5)通常表现出先天性:并非所有先天性疾病都为遗传病。6)不等同于家族性疾病

遗传病的分类:

27、外显率:是指携带有某一致病基因的所有个体表现出相应疾病表型的比例。

28、表现度:是指致病基因在不同个体中表达的程度。

29、完全显性: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中,如果杂合子的表型与显性纯合子完全一致,就称为完全显性。

30、不完全显性:某些单基因遗传的性状,杂合体(Aa)的表型介于纯合体(AA)显性和纯合体隐性(aa)之间,这种性状的遗传方式称之不完全显性。

31、共显性:杂合体中等位基因的两个基因都表达出来,不存在显、隐性之分,这种遗传方式称之共显性。

32、不规则显性: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中,由于不同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显性基因的作用未能表达出来,或不同个体其表达的程度有差异,使得该基因显性的遗传方式不规则,称为不规则显性。

33、延迟显性(delayed dominance):杂合子(Aa)在生命的早期,致病基因并不表达,达到一定年龄以后,其作用才表达出来。

34、从性遗传:杂合体(Aa)的表达受性别影响,在某一性别表达出相应表型,在另一性别则不表达出相应表型,这种遗传方式称为从性遗传

35、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种性状或疾病受隐性基因控制,这个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AR。符合这种遗传方式的疾病就叫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特点:男女发病机会相等;患者双亲都是携带者;患者同胞中,表型正常的可能性为3/4 ,(其中2/3为携带者)患同种遗传病的可能性为1/4 ;患者子女中一般无患者,病例往往是散发的;近亲婚配时子女患病风险比非近亲婚配者高。这是由于近亲之间从共同祖先继承了某些相同的致病基因所致。

36、近亲:三代或四代以内有共同祖先的个体。

37、亲缘系数:近亲个体之间在某一基因位点上具有相同等位基因的概率。

38、X连锁显性遗传:一种显性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称之X连锁显性遗传。

XD系谱特点

1、系谱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病情可较轻;

2、患者双亲中有一方是患者;

3、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1/2发病风险。

4、系谱中可见连续遗传。

39、X连锁隐性遗传:一种隐性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称之X连锁隐性遗传。

XR系谱特点

1、人群中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系谱中往往只有男性患者;

2、双亲无病时,儿子可能发病,女儿不会发病,致病基因由遗传或突变而来;

3、由于交叉遗传,家系中男性患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兄弟、舅父与外甥、外祖父和外孙。

40、两种单基因的独立传递:如果一个家系中同时出现两种性状或疾病,而且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它们按照孟德尔自由组合律独立遗传。

41、易患性:在多基因遗传病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个体患病的可能性的大小。

遗传率:多基因遗传病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中,遗传因素所起作用的百分比称为遗传率。

42、显带技术:用各种特殊的染色方法使染色体沿长轴显现出明暗或深浅交替带纹—带。

43、带型:每一号染色体带的分布具有特异性,称为带型,利用带型可以准确的识别每一条染色体并分析其结构的变化。

44、染色体带命名国际体制:

界标:区与区之间的分界。

区:比染色体臂小,比带大的染色体片段。

注:区和带的命名是从着丝粒开始,向臂的远端连续编号

描述一特定带时需要写明以下4个内容:

①染色体序号:1~22②臂的符号:p(短臂),q(长臂)③区的序号;④带的序号

45、染色体数目畸变:

多倍体形成机制:(1)双雄受精(2)双雌受精(3)核内复制和核内有丝分裂

非整倍体的形成机制:(1)染色体不分离(2)染色体遗失

46、染色体结构畸变:

(1)缺失(2)重复(3)倒位(4)易位(5)环状染色体

(6)等臂染色体(7)双着丝粒染色体

47、染色体病:先天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尔导致的疾病。

(一)常染色体病:

(1)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Down综合征)

①21三体型:核型为47,XX(XY),+21

②嵌合型:核型为46,XX(XY)/XX(XY),+21

③易位型:核型:46,XX(XY),-14,+t(14q;21q)

(2)5p-部分单体综合征

5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

(二)性染色体病:

(1)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

47,XXY;46,XY;47,XXY (多由于母亲卵细胞减数分裂XX不分离)(2)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Turner syndrome)

45,X;46,XX。(多由于父亲精子减数分裂XY不分离)

(3)多Y综合征:XYY

(4)多X综合征:XXX

48、线粒体的遗传特点:

1)mtDNA半自主性。能独立复制、转录和翻译,但执行这些功能的酶是由和基因编码的。

2)Mi遗传系母系遗传。因为成熟的精子含少量的Mi,Mi 病仅通过女性传递,把突变基因传给所有的子、女。

3)易突变性。mtDNA突变率高于核DNA近20倍,mtDNA修复能力有限、裸露分子、基因排列紧凑、直接暴露于呼吸链产生的超氧离子易受氧化损伤。

4) 同质性与异质性。mtDNA突变型比例在不同细胞、不同组织中不同,称为异质性。

5)阈值效应。突变型与野生型mtDNA的比例决定了细胞是否能量短缺,突变的mtDNA数量少,则产能不会受到明显地影响。相反,就会引起异常性状,即线粒体病。

6)遗传瓶颈。卵细胞成熟过程中线粒体由10万减少到100个,只有少数传给子代,造成差异。

7)年龄因素。

49、(1)基因型频率: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所占的比例。

(2)基因频率:在一个群体中,在所研究的基因座位上不同的等位基因所占的比例。50、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完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基因迁移等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之间保持不变。条件:(1)在一个很大的群体;(2)随机婚配而非选择性婚配;(3)没有自然选择;(4)没有突变发生;(5)没有大规模迁移。Hardy-Weinberg平衡律的推导:假设人群中某位点的等位基因A和a,有AA、Aa、aa三种基因型,A的频率为p,a的频率为q,在平衡状态下,p+q=1。平衡群体的标志不是基因频率在上下代之间保持不变,而是基因型频率在上下代之间保持不变。不管群体中原始基因型频率如何,是不是处于平衡状态,只要经过一代的随机交配,群体就能达到平衡。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也可能会变化。基因型频率不变,基因频率一定不变

51、基因突变:基因组DNA分子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突变后在原

座位上出现的新的基因,称为突变基因。

基因突变的原因:(1)外因:

(2)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基因内部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或

排列顺序发生局部的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

基因突变类型:

I、碱基替代:

机制:1)DNA分子化学结构改变2)核苷酸类似物掺入

效应:1)错义突变2)同义突变3)无义突变4)延长突变II、碱基插入与缺失:1)移码突变2)整码突变

III、动态突变:三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随世代的传递而扩增。

52、断裂基因: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序列是不连贯的,即在两个编码序列之间被非编码序列隔开,形成镶嵌排列的断裂形式,称为断裂基因。

断裂基因的结构: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53、转座因子:不管在原核生物还是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存在着一些DNA片段,能够自发地在基因组内移动,从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到另一区段或从一条染色体转入另一条染色体,从而改变新座位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这种可移动DNA片段称为转座因子或转座子。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1、法的最基本属性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不是共同意志; 2、社会主义法以国家意志形式体现了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 3、居住在我国的外国人,在某些问题上适用于他本国的法律; 4、《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公布,2002年11月1日起生效; 5、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6、安全生产执法基本原则:合法、公正、公开,联合执法,惩戒与教育相结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7、在同一类问题上,特殊法优于一般法; 8、部门规章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 9、地方性法规由省人大及常委会制定; 10、《安全生产法》基本原则:人身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社会监督、综合治理; 11、《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加强管理、防止事故、保障安全、促进发展; 12、《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除香港、澳门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13、《安全生产法》排除适用:已发现的,特殊法中未做出规定的问题; 1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 1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16、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领导责任的决策人; 17、工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8、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19、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依照执业标准; 20、安全资金投入应以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 21、高危行业(无论有多少从业人员)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2、300人以上的非高危行业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3、300人以下的非高危行业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或委

医用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参考

恭喜你,考试通过,分数:96 一、单选题 1. 精子发生的起始()。 A、精原细胞 B、精母细胞 C、精子细胞 D、原子细胞 2. 成熟的精子由哪些部分构成()。 A、头部 B、颈部 C、尾部 D、以上都是 3. 卵子的发生起始于()。 A、卵原细胞 B、卵母细胞 C、卵巢细胞 D、卵子细胞 4. 卵子发生的第二阶段()。 A、增殖期 B、生长期

C、成熟期 D、变形期 5. 卵泡的发育过程以下哪个阶段不正确()。 A、原始卵泡 B、初级卵泡 C、次级卵泡 D、半成熟卵泡 6. Oogenesie是指()。 A、卵子发生 B、精子发生 C、卵原细胞 D、精原细胞 7. 生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之间或者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称为()。 A、生殖 B、遗传 C、变性 D、复制 8. 沃森和克里克于哪年提出DNA双螺旋结构()。 A、1953 B、1951

C、1943 D、1933 9. 线粒体DNA的长度()。 A、16569bp B、16659bp C、15669bp D、15496bp 10. 核基因组内单一序列的含量()。 A、20-30% B、30-40% C、40-60% D、60-70% 11. 核基因组内重复序列的含量()。 A、20-30% B、30-40% C、40-60% D、60-70% 12. 复制子的长度()。 A、100-200kb B、30-300kb

C、200-300kb D、以上都不是 13. Replicon是指()。 A、复制子 B、转录子 C、结合子 D、终止子 14. Transcription是指()。 A、转录 B、翻译 C、复制 D、结合 15. 核内异质RNA包括()。 A、外显子 B、内含子 C、侧翼序列 D、以上都是 16. Splicling是指()。 A、剪接 B、戴帽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免疫学复习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二、脾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医用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

2012—20XX年《医学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 考试时间:20XX年12月31日13:30—14:30 题型:名词解释20分;单选20分;判断题20分;简答题40分。 1、蛋白质的概念: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 是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具有非常复杂的生物学功能: ①作为结构成分;②运输和传导作用;③收缩运动作用; ④免疫保护作用;⑤催化作用。 由氨基酸构成。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级结构:在以肽键为主键,二硫键为副键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即为一级结构,是蛋白质分子的线性平面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着不同蛋白质各自特定的空间结构和功能。 二级结构:肽链上相邻近的氨基酸残基间靠氢键维系的有规律、重复有序的空间结构,有α螺旋、β折叠和三股螺旋。 3、蛋白质的变构和变性的概念: 变构是指蛋白质通过构象变化而实现调节其功能的现象; 变性是指蛋白质受到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其高级结构被破坏、生物活性随之丧失的现象。 共同点:高级结构变化,都不涉及一级结构。 不同点:变构是高级结构改变,导致生物功能变化,并不是失去功能,变化是可逆的。 变性是高级结构完全破坏,无生物活性。 注:蛋白质特定的空间结构是行使生物功能的基础。 4、单位膜的概念:由脂双层及嵌合蛋白质构成的一层生物膜。是包围在整个细胞最外层的薄膜。各种细胞的细胞膜以及各种细胞内膜在电镜下都呈“暗-明-暗”的三层式结构,即内外两层致密的深色层,厚度约为2nm,中间一层疏松的浅色带,厚度为3.5nm:

5、穿膜运输的种类及特点: 1)被动运输指物质顺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消耗代谢能的运输方式; I、简单扩散:物质从浓度较高一侧直接穿过膜的脂质双分子层向浓度较低的一侧转运(物质顺浓度梯度的单纯的扩散作用),不需借助载体。只有疏水分子及不带电的极性小分子以此方式过膜。 II、离子通道扩散:极性很强的水化离子通过细胞膜上的特异离子通道蛋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转运。 III、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金属离子以及细胞代谢物)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帮助,顺浓度梯度方向的跨膜转运。(物质顺浓度梯度,需借助特定的载体蛋白的物质运输。不带电荷的较大的极性分子以及一些离子以此方式运输。) 2)主动运输指物质逆浓度梯度(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消耗能量,并需专一性的载体蛋白。 I、Na+-K+泵:是镶嵌在质膜上的蛋白质,也是一种Na+-K+ ATP酶,既有载体的功能, 也具有酶的活性。 II、Ca2+泵:是存在于质膜和内质网膜上的一种跨膜蛋白。 III、H+泵:能将H+泵出细胞,建立和维持跨膜的H+电化学梯度来驱动转运溶质进入细胞。 IV、N a+-K+泵驱动的协同运输:主动运输并不直接利用A TP,而是依靠Na+-K+泵维持Na+的跨膜梯度的驱动而进行的伴随运输,是一种间接利用ATP的主动运输方式。 6、膜泡运输的种类及特点:质膜对大分子化合物或颗粒不能通透,它们在细胞内运转时都由膜包围,形成细胞质小泡,故称膜泡运输。都是需能的主动运输。 1)、胞吞作用:质膜内陷将外来的大分子和颗粒包围,形成小泡转运到细胞内的过程。 I、吞噬作用:细胞吞噬较大的固体颗粒物质或大分子复合体(如细菌、细胞碎片)的过程。 II、胞饮作用:细胞摄取液体和溶质的过程。

旅游法律法规主要知识点

旅游法律法规主要知识点(三)旅行社管理法规制度 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 2,旅行社的概念:旅行社是依法设立并具有法人资格,从事招徕,接待旅行者,组织旅游活动,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 1)旅行社是经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批设立的。 2)从事招徕和接待旅行者。(代办出境,入境,签证手续) 3)以营利为目的。 3,根据《条例》,旅行社按照经营范围可以分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两类。 国际旅行社可以经营的业务有: 1)招徕外国旅游者来中国,提供相关服务。 2)招徕我国旅游者在国内旅游。 3)经国家旅游局批准,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民到外国和港澳台地区旅游。 4)经国家旅游局批准,组织我国境内居民到边境地区旅游。 5)其他经国家旅游局规定的旅游业务。 未经国家旅游局批准,任何旅行社不得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民出国旅游业务,港澳台旅游业务和边境旅游业务。 国内旅行社的经营业务: 1)招徕我国旅游者在国内旅游。 2)代订,代购国内交通客票,提供行李服务。 3)其他。 4,设立旅行社的条件: 1)有固定的营业场所。 2)有必要的营业设施。 3)有经培训并持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的经营人员。 4)有符合条例规定的注册资本和质量保证金。 国际旅行社注册资本不得少于150万元人民币,经营入境旅游业务,应当再缴纳60万元人民币质量保证金。经营出境旅游应当缴 纳100万元人民币质量保证金。

国内旅行社注册资本不得少于30万元人民币,并缴纳10万元人民币质量保证金。 5,申请开办旅行社应提交的文件: 1)设立申请书。 2)设立旅行社可行性研究报告。 3)旅行社章程。 4)旅行社经理、副经理履历表和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证书。 5)开具银行出具的资金信用证明。 6)经营场所证明。 7)经营设备情况证明。 6,申请国际旅行社的审批程序: 1)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收到申请书后 30个工作日内签署审查意见。 2)报国家旅游局审核批准。 申请国内旅行社的审批程序与国际旅行社的审批程序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授权,市地 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批。 7,外国旅行社在中国设立常驻机构,必须经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批准,并且只能从事旅游咨询,联络,宣传活动,不得从事经 营旅游业务。 8,外商旅行社包括三种形式:中外合资经营旅行社,中外合作经营旅行社,外商独资旅行社。 《条例》规定,入世后6年方可允许设立外商独资旅行社。 《条例》规定,中外合资经营旅行社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外人民币400万元。 我国承诺在入世后3年内,合资旅行社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降至250万元人民币。 9,外商投资旅行社的中国投资者应符合的条件:

医用生物学试题及解答

医用生物学习题及解答 (供开设医用生物学课程的各专业用) 甘肃中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主编 前言 结合学习《医用生物学》课程的各专业同学的特点及部分同学的要求,我们编写了这本《医用生物学习题及解答》,做为《医用生物学》教材的辅助读物。我们的目的是让同学们能在掌握、熟悉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书中所列参考答案若有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编者 2001年6月 目录 绪论 细胞化学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医学遗传学基础 肿瘤与遗传 模拟套题一 模拟套题二 模拟套题三 模拟套题四 模拟套题五 模拟套题六 绪论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新陈代谢 2生长和发育 3 繁殖4 遗传和变异5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6 进化 二、选择题 1 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 ) A 新陈代谢 B 物质更新 C 能量转换 D 光合作用 2 研究细胞的显微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称为( ) A 生态学 B 细胞学 C 生物化学 D 形态学

3 研究生物特性或性状的传递和变异的科学称为( ) A 进化论 B 分类学 C 遗传学 D 人类学 三、问答题 1 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如何? 2 简述21世纪生物学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新陈代谢(metabolism)是生命物质的运动形式,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由两个作用: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组成。同化作用(anabolism)是指机体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物质,并把它们组成自身物质,同时储存能量。异化作用(catabolism)是指机体 把自身物质进行分解,释放其中所贮存的能量,并把分解所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2 生长(growth)是指生物体本身体积的增大。 发育(development)是指一个个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一系列复杂而有顺序的变化,形成一个成熟个体,然后经过衰老而死亡的总过程。但在高等动、植物中,发育一般是指达到性机能成熟为止。 3 当生物体生长发育达到一定大小和一定程度时,就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新个体,这种现象叫繁殖(multiplication)。繁殖保证了生命的连续性,并为生物界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4 子代和亲代之间的相似叫遗传。 子代和亲代之间、子代各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变异。 5 见上述1 6 在生命发展的历史中,一些变异改进了生命生存的机会,从而被保留下来;另一些变异则消失了。生命在其发展的历史中,不断发生变异,于是就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这就是进化。 二、选择题 1 A 2 B 3 C 三、问答题 1 (1)生物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 首先,基础医学各科,如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解剖学及病理生理学等,都是以细胞为研究基础,以生物学为理论指导。 其次,生物学也是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重要基础之一。要能正确认识某些疾病,达到预防治疗的目的,显然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例如,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已表明生物膜是进行物质转运、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的重要场所,并在整个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这些研究理论与成果,已被临床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在疾病的病因分析、诊断与治疗中起了很大作用。如膜受体理论证明,膜受体数量增减和结构上的缺陷以及特异 性结合力的异常改变,都会引起疾病。现已发现不少疾病的发生都与生物膜的特异变化相关。再如,缺血性心脏病 和脑血管病可能是由于动脉内皮细胞的变化而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对这些疾病的认识,就必须从细胞生物学入手,深入探索动脉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变化。由此可见,生物学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2)现代医学重要课题的研究将依赖于生物学的更深入发展

免疫学各章节知识要点总结

免疫学各章节知识要点总结 Baby诺安 目录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3) 第三章抗原 (7)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13) 第五章细胞因子 (19) 第六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21) 第七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23) 第八章B淋巴细胞 (26) 第九章T淋巴细胞 (30) 第十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34) 第十一章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37) 第十二章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41) 第十三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44) 第十四章免疫耐受 (50) 第十五章免疫调节 (54) 第十六章超敏反应 (59) 第十七章自身免疫性疾病 (61)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 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 免疫系统包括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 ①免疫防御 ②免疫监视 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response) 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 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 ①识别阶段 ②活化增殖阶段 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 ①特异性 ②耐受性 ③记忆性

完整版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

1.医师职责: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 2.中专1年→助理5年→执医,大专1年→助理2年→执医,本科1年→执医。 3.医师执业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 30日内准予注册。30日内变更注册。刑法完毕或决定吊照起不满2年不予注册。中止执业满2年注销注册。重新注册:3~6个月的培训,并考核合格。15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申请个体行医须执业满五年。 4.对急危患者应当立即抢救,及时转诊。 5.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组织对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定期考核,不合格者暂停执业3~6个月,再不合格注销注册。 6.违反规定一般暂停执业6个月以上1年以下,情节严重吊照,犯罪刑事。 7.非法行医:取缔,没收,罚款,吊照,造成损害赔偿,犯罪刑事。 8.阻碍医师执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犯罪刑事。 9.医疗机构须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收费标准悬挂明显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加强医德教育。佩戴载有姓名、职务或职称的胸牌。 10.无法取得患者或家属意见,须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 11.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非法行医不属于。 12.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伤程度分为四级:一级:死亡、重度残疾;二级:中度残疾、严重功能障碍;三级:轻度残疾、一般功能障碍;四级:明显人身损害。 13.抢救病历可在抢救结束后6h内补记。 病历复印:客观可复印,主观不复印。14. 15.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发现医疗事故向科室负责人报告,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医疗机构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在12h内)。 16.尸检:48h内,最多7日。尸体火化后:让院方拿出充分证据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无过错。 17.当事人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不服:15日内再次申请鉴定。 18.鉴定的回避原则: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近亲属;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 19.紧急抢救和特殊体质不属于医疗事故。 20.残疾生活补助费:最长赔偿30年,60周岁以上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不超过5年。 21.婚前保健:卫生指导,卫生咨询,医学检查。 22.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传染病(艾滋、淋病、梅毒、麻风),精神病。 23.孕产期保健:母婴,孕妇、产妇,胎儿,新生儿。 24.产前诊断→终止妊娠。按规定终止妊娠或结扎手术免费服务。 25.技术鉴定:对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结果有异议。 26.医疗保健机构须经许可,保健工作人员须经考核。 27.法律责任:有证:行政处分,严重吊照;无证:刑事责任。 28.传染病防治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29.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非典,艾滋,病毒性肝炎,禽流感,肺结核,甲流等。 丙类:手足口病等。 乙类甲制:非典,禽流感,甲流,肺炭疽。. 30.预防接种制度:免费,相互配合。 31.菌种、毒种:分类管理。

医用生物学习题

习题一 1、你是如何理解“自然选择”与“生存竞争”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 2、论述某种环境致突变污染物的长期作用可能对生物个体、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3、生命具有哪些主要的基本特征? 4、信息传递对于生命活动具有何种重要意义? 5、生命现象的延续是怎样实现的? 6、胚胎发育分为几个时期,各期的特点如何? 7、为什么随个体发育的进程,细胞分化潜能逐渐受到限制? 8、试从呼吸、循环系统、附肢结构、生殖方式、皮肤角度比较探讨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 9、中胚层(三胚层)和两侧对称体形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10、什么是胚胎发育?请简述胚胎发育的过程,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引起先天性畸形的原因。 11、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在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1.你是如何理解”自然选择”与”生存竞争”? 答:二者都是”生物进化”的组成部分.其中生存竞争是手段,自然选择是结果.生物在种内斗争,种间竞争以及与无机环境的竞争中,不断淘汰拥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其实质为淘汰不利基因),最终达到”适者生存”的阶段,即”自然选择”. 2.论述某种环境致突变污染物的长期作用可能对生物个体、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答:进化是一种缓慢而有序的过程.污染物强行扰乱这一过程,使生物个体过早获得明显的变异. 对于个体,该变异往往与原有环境无关,致使生物个体无法适应环境而死亡,存活的个体将把变异性状遗传给下一代.对于种群,由于多个个体的突然死亡,使种群的种群数量等基本特征发生巨大改变,该种群可能消失.对于群落,食物链发生重大变化,优势种可能变更,但总是会存在优势种.对于生态系统,若其调节能力足够强,则该系统各成分发生改变,形成新的平衡. 3.生命具有哪些主要的基本特征? 答: 1.以核酸为遗传物质(朊病毒除外),以蛋白质为生命表现形式. 2.以细胞作为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3.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并由此进行生长、发育. 4.具有完善的信息传递系统. 5.可进行生殖获得子代,并在生殖过程中表现出”遗传”和”变异”. 4. 信息传递对于生命活动具有何种重要意义? 答:⑴.生物体通过信息传递与其它生物以及无机环境进行互动,从而进行”捕

免疫学检验复习考试重点总

2017 年免疫学检验复习重点总结如下 0、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 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2、免疫防御(对外);免疫自稳(防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防肿瘤)。 3、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最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4、 B 细胞:通过识别膜免疫球蛋白来结合抗原,介导体液免疫;B 细胞受体=BCR=mIg 表面标志:膜免疫球蛋白(Smlg)、Fc受体、补体受体、EB病毒受体和小鼠红细胞受体。 成熟B 细胞:CD19、CD20、CD21、CD22 (成熟B 细胞的mlg 主要 为mlgM和mlgD)同时检测CD5分子,可分为B1细胞和B2细胞。 B 细胞功能检测方法:溶血空斑形成试验(体液免疫功能、。 5、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共同表面标志是CD3(多链糖蛋白);辅助T 细胞的标志是CD4;杀伤T细胞的标志是CD8; T细胞受体二TCR T细胞和NK细胞的共同表面标志是CD2 (绵羊红细胞受体); CD3+ CD4+ CD8-=辅助性T 细胞(Th) CD3+ CD4- CD8+ =细胞毒性T细胞(Tc或CTL (T细胞介导的细 胞毒试验)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或Treg

T细胞功能检测: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CONA刺激T细胞增 殖。增殖试验有:形态法、核素法 T细胞亚群的分离:亲和板结合分离法,磁性微球分离法,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分离法 *E花环试验是通过检测SRBC受体而对T细胞进行计数的一种试验; 6、NK细胞:具有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靶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 表面标志:CD16(ADCC)、CD56。 测定人NK细胞活性的靶细胞多用K562细胞株,而测定小鼠NK细胞活性则常采用YAC-1细胞株。 7、吞噬细胞包括: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表面标志CD14,包括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达MHC H类分子) 8人成熟树突状细胞(DC)(专职抗原呈递功能):表面标志为CD1a CD11c和CD83. 9、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ig,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具有抗体功能)及膜型(mig,作为抗原受体表达于B细胞表面,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10、免疫球蛋白按含量多少排序:IgG> lgA> IgM > lgD> IgE五类(按重链恒定区抗原性(CH)排序) 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免疫比浊法。 1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抗原决定簇位于恒定区(CH、CL)

卫生事业管理知识点归纳

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的具有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管理: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其他相关部门 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计划、法律、经济、行政、项目 卫生事业管理的对象-------各种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及相关人员 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优化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的编制和实施为生计划、提升卫生系统功能 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用,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3.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步

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卫生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健全 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 管理: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活动,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卫生行政组织:指那些对卫生事务实施管理的政府组织,通过制定和执行卫生政策、法规等来引导和调控卫生事业的发展。 卫生服务组织:指以保障居民健康为目标,直接或间接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组织,包括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营利性和非赢利性医疗机构等。 中国卫生服务体系按照城乡划分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卫生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 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卫生信息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运用医学理论、技术进行卫生防疫工作监测、科研、培训相结合的专业机构、是当地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的指导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监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

医用生物学作业习题

《医用生物学》作业习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医用生物学》这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本教研室根据傅松滨主编的《医学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6版)编写了供学生复习的作业习题,现列举部分供大家参考: 一单选题 1、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吞噬液滴的作用属于()? A、协同运输 B、对向运输 C、吞饮作用 D、吞噬作用 E、胞吐作用 2、以下不参与构成染色体的是()? A、DNA B、RNA C、组蛋白 D、非组蛋白 E、脂质 3、以下关于核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双层膜 B、与内质网膜相连续 C、分布有多个核孔 D、有核纤层支持 E、核周间隙联系着核与质 4、哺乳动物的精子顶体实际上是一种特化的()? A、线粒体 B、鞭毛 C、高尔基复合体 D、溶酶体 E、分泌泡 5、以下不参与构成细胞表面的是()? A、细胞外被 B、胞质溶胶 C、细胞间连接结构 D、细胞膜 6、细胞内rRNA的合成部位是()? A、染色体 B、中心体 C、核纤层 D、核膜上 E、核仁 7、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成分是()? A、镶嵌蛋白 B、外周蛋白 C、多糖 D、脂类 E、金属离子 8、细胞内含量最高的膜成分是()? A、细胞膜 B、内质网 C、线粒体 D、高尔基复合体 E、溶酶体 9、微粒体是以下哪种结构经离心形成()? A、微体 B、内质网 C、细胞核 D、高尔基复合体 E、细胞膜 10、以下与溶酶体关系不大的疾病是()? A、矽肺 B、类风湿关节炎 C、痛风 D、百日咳 E、糖原累积症 11、47,XY,+18核型属于哪种变异类型( ) A、多倍体 B、单倍体 C、单体型 D、三体型 12、身高体重肤色血压智商等性状属于()

免疫学检验复习考试重点总

2017年免疫学检验复习重点总结如下 0、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 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2、免疫防御(对外);免疫自稳(防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防肿瘤)。 3、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最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4、B细胞:通过识别膜免疫球蛋白来结合抗原,介导体液免疫;B 细胞受体=BCR=mIg 表面标志:膜免疫球蛋白(SmIg)、Fc受体、补体受体、EB病毒受体和小鼠红细胞受体。 成熟B细胞:CD19、CD20、CD21、CD22 (成熟B细胞的mIg主要为mIgM和mIgD)同时检测CD5分子,可分为B1细胞和B2细胞。B细胞功能检测方法:溶血空斑形成试验(体液免疫功能)。 5、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共同表面标志是CD3(多链糖蛋白);辅助T细胞的标志是CD4;杀伤T细胞的标志是CD8;T细胞受体=TCR。T细胞和NK细胞的共同表面标志是CD2(绵羊红细胞受体); CD3+CD4+CD8-= 辅助性T细胞(Th) CD3+CD4-CD8+= 细胞毒性T细胞(Tc或CTL)(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CD4+CD25+= 调节性T细胞(Tr或Treg) T细胞功能检测: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CONA)刺激T细胞增

殖。增殖试验有:形态法、核素法。 T细胞亚群的分离:亲和板结合分离法,磁性微球分离法,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分离法 *E花环试验是通过检测SRBC受体而对T细胞进行计数的一种试验; 6、NK细胞:具有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靶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 表面标志:CD16(ADCC)、CD56。 测定人NK细胞活性的靶细胞多用K562细胞株,而测定小鼠NK细胞活性则常采用YAC-1细胞株。 7、吞噬细胞包括: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表面标志CD14,包括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达MHCⅡ类分子) 8、人成熟树突状细胞(DC)(专职抗原呈递功能):表面标志为CD1a、CD11c和CD83。 9、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Ig,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具有抗体功能)及膜型(mIg,作为抗原受体表达于B细胞表面,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10、免疫球蛋白按含量多少排序:IgG>IgA>IgM>IgD>IgE五类(按重链恒定区抗原性(CH)排序) 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免疫比浊法。 1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抗原决定簇位于恒定区(CH、CL)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卫生系统的概念; 卫生系统是所有以促进、恢复和维护健康为目的的,致力于开展卫生活动的组织、机构和资源。 2、文化环境对卫生事业影响的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社会整体价值观、医务人员的行医理念、人群的健康期望。 3、卫生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①提供卫生服务; ②提供医疗保障,具体包括筹资,建立资金池,分配资金以购买服务; ③资源筹措,具体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④管理,即卫生系统作为管家,管理资金、分配权力,并且对人群赋予他们的期望作出应答。 4、卫生系统的的三大目标是什么? 1.改善健康 2.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 3.分担疾病经济风险确保筹资公平性 5、卫生事业的概念; 指国家和社会为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有条理、有规模的从事所有社会服务的总和 6、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P10 是以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目的,国家和社会采取的所有管理事务 7、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有哪些?P13 ①法律手段 ②行政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项目管理手段 8、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P16内容:

1.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 2.卫生事业的管理体制 3.卫生事业的运行机制 4.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 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专题小组讨论法,swot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政策研究情景分析,循证政策分析。 定量研究方数据收集过程中常用: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数据分析过程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卡方检验,方差分析,路径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关键路径法。 9、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和客体;P12 主体:包括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如发展改革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社会其他管理者,如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等。 客体:包括卫生组织及其构成要素和职能活动两类。 10、卫生系统的特殊性有哪些?P5 a)卫生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专业性; b)大多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状况 第二章卫生工作方针与卫生发展战略 1、卫生工作方针的概念;P19 是国家指导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基本思想,使卫生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指导国家各项卫生工作和制定各项具体卫生政策的依据。 2、新时期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P23 1.以农村为重点 2.预防为主 3.中西医并 4.依靠科技与教育 5.动员全社会参与

细胞学部分

细胞学部分 一、填空题 1.真核细胞的微观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而亚微结构则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与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两大类。 2.单位膜是由内外两层___深色层___________和中间一层______________组成。 3.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脂__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__和少量的糖类。 4.细胞膜具有两个显著特性:___不对称性___________与 _________流动性_____。 5.细胞膜运输物质的主要方式有___穿膜运输___________与 ________膜泡运输______两种形式。 6.Na+、K+离子通过细胞膜从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运输叫 _________主动运输_________,在运输过程中需要 ___ATP___________供能。 7.在不同细胞中光面内质网的功能不同,在肝细胞内它具有 _________脱毒_____作用,在肌细胞中它具有______调节收缩 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8.内质网是由__一_______层单位膜构成,可以分为___________滑面内质网__和_____粗面内质网________两类。 9.细胞氧化过程(以葡萄糖为例)包括_______糖酵解 ___________、____丙酮酸形成乙酰辅酶A___________、___三磷酸循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电子的传递和氧化磷酸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步骤。 10.细胞骨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11.光镜下观察到的中心体包括中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周围的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 12.核糖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RNA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蛋白质______________,电镜下观察到的核糖体由____大亚基 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小亚基_____组成。 13.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一般为___80__________S,其大小亚基分别为________60______S和____40__________S。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文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 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医用生物学

1.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生命——以核酸蛋白质为主导的自然物质的产物。 生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功能结构。 生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本运动形式的自我更新体系。 生命——自主性的信息传递,转换和调节关系。 生命——以生长发育为表现形式的“质”,“量”转换关系。 生命——通过生殖繁衍实现的物质能量运动守恒体系。 生命——以遗传变异规律为枢纽的综合决定体系。 生命——具有高度时空顺序性的物质运动演化体系。 生命——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共存体系。 2.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所有细胞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生物体通过细胞活动反映其生命特征,细胞来自原有细胞的分裂。 3.细胞室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内涵式什么? 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是代谢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生物发育的基本单位。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4.细胞的共性有哪些? 所有细胞都具有选择透性的膜结构,细胞都具有遗传物质,细胞都具有核糖体。 5.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原核细胞包括支原体细菌和蓝绿藻等。· 7.真核细胞中的主要膜相结构有哪些?非膜相结构呢? 核细胞的主要膜相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和核膜等。真核细胞的非膜相结构有核糖体、中心体、细胞质基质、核仁、染色体、核基质和微管等细胞骨架。 8.病毒在结构中的主要由什么组成,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以分为哪几类? 病毒是由核酸(DNA或RNA)芯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分为动物病毒和植物病毒还有细菌病毒(即噬菌体)。 9.不同类型的细胞中,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相同,主要由哪几类成分组成?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类,蛋白质,糖类。

医用生物学习题

一、单选题 1. 葡萄糖跨膜转运属于()。 A、简单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离子泵 2. Na-Ka离子转运属于()。 A、主动运输 B、被动运输 C、简单扩散 D、协助扩散 3. 巨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属于()。 A、主动运输 B、胞吞作用 C、胞吐作用 D、被动运输 4.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 A、被动运输 B、协同运输 C、简单扩散

D、离子泵 5. 内吞液体物质称为()。 A、胞饮作用 B、胞吞作用 C、胞吐作用 D、胞外消化 6. 需要消耗能量的物质转运方式是()。 A、简单扩散 B、协助扩散 C、离子通道 D、主动运输 7. 不需要膜受体帮助的运输方式是()。 A、简单扩散 B、协助扩散 C、离子通道 D、主动运输 8. DNA的结构是()。 A、双链螺旋 B、单链螺旋 C、双链直线

D、单链直线

9. 下列哪些不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形式有()。 A、孔门运输 B、膜泡运输 C、跨膜运输 D、被动运输 10. 下列属于孔门运输的是()。 A、细胞液中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B、细胞质中的线粒体蛋白质跨膜进入线粒体 C、内质网附着核糖体合成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腔 D、胞质中的蛋白质进入过氧化物酶体 11. 高尔基体上的蛋白通过分泌泡转运至细胞表面属于下面哪种运输方式()。 A、孔门运输 B、膜泡运输 C、跨膜运输 D、主动运输 12. 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A、液泡 B、染色体 C、叶绿体 D、线粒体

13. 关于糖酵解叙述错误的是()。

A、此过程需氧 B、此过程不需氧 C、是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在细胞质中生成丙酮酸、氢、ATP的过程。 D、又称无氧酵解 14. 下列有关细胞的能量转换部位叙述错误的是()。 A、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进行 B、电子传递链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C、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D、氧化磷酸化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15. 下列哪些不属于膜受体结构()。 A、识别部位 B、转换部位 C、结合部位 D、效应部位 16. 下列不属于膜受体类型的是()。 A、离子通道型受体 B、精氨酸受体 C、 G蛋白欧联受体 D、酶偶联受体 17.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胞内信使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