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成导热油与矿物导热油的区别以及优势

合成导热油与矿物导热油的区别以及优势

合成导热油与矿物导热油的区别以及优势
合成导热油与矿物导热油的区别以及优势

合成导热油与矿物导热油的区别以及优势

导热油是一种优良的传热介质,在几乎常压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很高的操作温度,提高了系统和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因其具有传热均匀、温控精准、操作简便、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等优点,而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越来越得以广泛应用。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领域的不断开拓,导热油应用市场的前景也更加的广阔。

近年来导热油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品牌、型号繁杂,但按导热油的制取工艺和原料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合成型导热油和矿物型导热油:

合成型导热油是以化学或石油作为原料,经有机合成工艺生产的,具有一定化学结构和确定的化学名称的产品。

矿物型导热油是以石油为原料,经蒸馏和精制(包括溶剂精制和加氢精制)工艺得到的适当馏分生产的产品。其主要组分为烃类的混合物。

合成型导热油和矿物型导热油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以下优势,以供用户参考:

1、首先是使用温度的区别,矿物型导热油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300℃,而合成型导热油液相最高使用温度在350℃(如氢化三联苯),汽相最高使用温度可达到400℃(如联苯/联苯醚)。

2、热稳定性的区别,目前市场上矿物型导热油的使用寿命一般在3~5年,而合成型导热油的使用寿命在5~10年以上。这是因为矿物油在高温状态下,氧化、裂解率较高,易产生结焦;合成型导热油抗氧化性高于矿物油,并且合成油在裂解时多产生低沸物,不易结焦。故合成型导热油使用10年以上的用户比比皆是。

3、安全环保性,矿物油在达到报废标准时,如不及时更换,可能会对加热系统造成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合成型导热油使用周期长,即使达到报废标准,也不会产生过多结焦和积炭,在定期排放较组分并补充一定量的新油,可以更长时间运行于加热系统。使用合成型导热油可有效减少换油和清洗系统的次数,减少废油排放量。

4、综合经济性,近几年因受产能过剩和原油价格下调的影响,导热油价格也有所下降,矿物油与合成油的差价也降低很多,项目一次投入的成本矿物油会更低些,但计算综合成本,合成油则更具优势。比如,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合成油的使用寿命是矿物油的三倍,选用合成油减少了两次换油、清洗的过程和废油处理费用,又可省去因换油而的造成的停产。不仅如此,当合成油达到报废标准时,其成分仍有部分可用,回收率一般可达到60%以上,在进行再生处理后补充一部分新油后可以继续使用。因此,选用合成型导热油,其经济性远超矿物型导热油。

舒尔茨化学中国公司不仅提供优质的合成导热油产品,同时推出“360°”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舒尔茨所倡导的“360°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承偌为客户的系统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和导热油全生命周期护理,具体包括导热油选型咨询、系统设计指导、开车调试、油品周期性诊断、导热油闪点修复快速响应故障服务、系统清洗和油品再生、定制化物流服务等,以使客户获益最大化。

舒尔茨化学承诺:若用户导热油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问题时,舒尔茨化学专家能及时上门服务,为用户排忧解难,做到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导热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矿物型导热油与合成高温导热油的区别

矿物型导热油与高温导热油合成型的区别 合成高温导热油与矿物型导热油区别矿物型导热油与合成高温导热油的区别 “合轩化工”润滑技术分析 矿物型导热油320、350与合成高温导热油烷基苯、氢化三联苯、芳烃类等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合成高温导热油安全性比矿物型导热油好,价格要贵?为什么超过290度都推荐用合成型导热油?下面小编就与大家一起来了解。序 号比较项目合成高温导热油 HEX TWD 矿物导热油HEX TWD 使用合成油好处 1 高温性≤360℃≤290℃更高温度需求,热量更足2 自燃点高380摄氏度低325-338℃泄露,遇空气不自燃更安全3 积碳无积碳0.01-0.02wt%长期使用不积碳,无油泥和沉积4 环保性不冒烟高温烟雾环保、健康5 使用寿命5-10年以上3-5年更长使用寿命,节省更多成本6 低温性非常低高保证低温下轻松启动,升温更快7 换油周期长短更少使用寿命,经济省钱8 氧化裂解度低高高温性好/蒸发损失小/节能更多9清洁性高低保证管路清洁,保护设备和系统 图一:合成导热油与矿物导热油区别图(2014-05-19) 【合轩解答】 1、从图一可以看出,合成导热油从高温、安全、环保、使用寿命、清洁性等多方面都占绝对优势,并且环保安全;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推荐使用合成型传热产品的原因之一。那么矿物型导热油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2、矿物型导热油价格更实惠、通常开式系统温度300度以内都建议使用矿物型产品,为什么?因为在开式系统中,矿物型有更好的抗氧化性。(闭式系统中则合成型抗氧化性更好) 【合轩建议】 随着导热油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不断加强,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对企业来说,选择对的产品永远比选择贵的产品来的实际靠谱。其中气相/液相加热方式不同,也需要特别注意。

矿物油与合成油的区别

矿物油与合成油的区别 一.矿物油; 1.什么是矿物油:以远古动物和植物的残骸为载体,经过长时间各种因素的改变而形成的原油,在经过普通的工艺流程提炼而形成的基础油被成为矿物油; 2.矿物油的品质和工艺:原油中具有大量各种各样不同的分子,其中很多分子的重量相同,但体积是不同的,而在物理提炼的过程中,是根据重量而不是分子结构进行区分的,矿物油中可能含有一些对发动机润滑不适合的分子,例如石蜡,它常见于原油中,在低温下会使机油变稠,降低机油的流动性,导致在发动机启动阶段不能得到良好的润滑效果。其它列子如氮和硫,则是一种污染物,会导致油泥的产生,氮随着发动机温度和载荷的上升。矿物油的其它难题又开始出现,发动机所产生的高温会将那些小的分子“烧掉”,而留下那些流动性较差的大分子,而且机油分子和添加剂燃烧形成的副产品会进一步的污染机油; 3.矿物油的缺点:低温时对车辆的润滑度降低,高温时粘度会降低不能够达到车件所需的润滑,沉淀物较多容易产生油泥等; 4.矿物油的优点:价格比较低,适合制造相对比较粗糙的车辆; 以上讲述了矿物油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也能够对车用矿物油的有了一些了解。 下面我们在根据合成油进行一些相关的讲述。 二.合成油: 1.什么是合成油;合成油是来自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所分散出来的乙烯、丙烯,再经聚合、催化等复杂的化学反应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润滑液; 2. 合成油的品质和工艺:合成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成叫高分子的化合物,再经过调配或进一步加工而成。 3. 合成油的优点:合成油与矿物油的主要区别就是生产工艺有很大的不同,其分子排列非常整齐,主要特性有以下几项: (1.)耐用性:普通发动机,一般转速在万转以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矿物油还可以使用。如果你是高速发动机,比如大排量的赛车,那转速可以达到2万转以上。这时,普通矿物油就不行了。由于高温及高速,它的润滑性大打折扣。这时就有可能拉缸,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比赛中,是使用高性能的全合成机油的。(2.)抗磨保护:发动机在激活时,特别是在低温下激活时会产相当大的磨损。普通矿物油由于它的特性,在天冷的时候,流动性差,冷车状态时,在机件表面的油膜很薄,启动的瞬间,由于润滑不足,磨损很大。而合成油可以在很低的温度下自由流动,能够迅速到达发动机和阀系传动机构的任何部位。合成油有很好的附着性,可以在机件上形成的很厚的油膜,故能大幅减少因摩擦所造成的损耗。 (3.)高温稳定性:发动机工作时的温度很高,高温会使润滑油氧化,导致粘度增加(机油变稠)。所以,普通矿物油在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时,发动机的响声会变化,有时会产生“当当”的噪声,这就是机油在高温状态下的润滑变差的表现,磨损加大。而合成油添加了高性能流体和增强的抗氧化配方,即使是在高达204°C(400°F)的温度下,也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 (4.)防止沉积形成,清洁发动机:发动机长时间使用后,会因汽油燃烧、机油劣解而形成油泥,会堵塞机油通路,妨碍机油流动,并造成活塞环卡死。这一点从放出来的废油时就可以看出。普通矿物油在放出来时,有半透明的,有的甚至是透明的。合成油的平衡添加剂组合能够有效防止沉积和油泥的产生。所以合成机油,放出来是很黑的。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合成油不仅仅是比普通矿物油换油时间变长,还有更多优点;在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确保其工作的可靠性方面更是颇有好处。 (5.)有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抗氧化安定性是指润滑油抵抗氧化的能力。发动机工作时温度比较高,以汽油机为例,活塞头环处温度约为205℃,活塞裙部约为110℃,主轴承约为85℃,润滑油在这样高的温度下很容易氧化。此外,润滑油还会受到汽缸窜气的影响,即燃烧产生的气体容易窜入油底壳,并进入润滑油中加速润滑油氧化。润滑性在高温、有害气体及金属催化下易于氧化,生成腐蚀性的酸性化合物及缩合物,腐蚀金属,使油的粘度大大升高,甚至成为半流体,造成供油不足而产生故障。因此要有好的抗氧化性能,保证润滑,延长换油期。(6.)有良好的清净分散性:清净分散性是指内燃机油能够防止形成积炭、漆膜和油泥的能力。积炭是由于燃料燃烧不完全,或者润滑油窜入燃烧室后裂解而形成的炭状物质。燃烧室中的积炭会导致火花塞连桥、发动机敲缸等问题。积炭落入油底壳会加速润滑油变质,或者堵塞油滤。漆膜是由于润滑油氧化而在活塞环、活塞裙等部位形成的漆状薄膜。漆膜常温下很坚固,但在高温下会变得很粘,能够粘死活塞环,使活塞环密封性下降;还会使

导热油320

320导热油国家标准是闪点180-200 正常加温至220度左右 350实际加温至280左右. 最高不超过300度 熔盐炉: 三聚氰胺用熔盐炉 熔盐是由硝酸钾(KNO3)、亚硝酸钠(NaNO2)及硝酸钠(NaNO3)的混合物。热载体炉将粉状的熔盐加热到熔点142℃以上,使其在熔融流动状态下循环使用。最高工作温度可达600℃的高温。 将粉状的深盐放入熔融糟,通过糟内安装的高压蒸汽加热管或电加热管进行加热融化,直加热到糟内的熔盐的粘度可以用循环泵打循环,使整个系统成为流动可循环状态后,泵送到热载体炉进一步循环升温,达到可以使用的温度。 熔盐熔盐炉熔盐加热炉熔盐储槽熔盐储罐熔盐泵技术参数: 工作温度:150~580℃ 工作介质:熔盐 工作压力:常压 设计压力:1MPa 供热能力:360~14000kW(30~1200万大卡/时) 产品规格:单台供热能力为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200万大卡/时 燃烧方式:燃煤、燃油、燃气 适用燃料:烟煤、重油、轻油、柴油、渣油、天然气、液化气、城市煤气 自动控制:机械化、全自动控制、比例调节、PLC可编程及触摸屏控制技术 熔盐熔盐炉熔盐加热炉熔盐储槽熔盐储罐熔盐泵性能特点:

熔盐是由硝酸钾(KNO3)、亚硝酸钠(NaNO2)及硝酸钠(NaNO3)的混合物。热载体炉将粉状的熔盐加热到熔点142℃以上,使其在熔融流动状态下循环使用。最高工作温度可达580℃的高温。 将粉状的熔盐放入熔融糟,通过糟内安装的高压蒸汽加热管或电加热管进行加热融化,使整个系统成为流动可循环状态后,一直加热到糟内的熔盐的粘度可以用循环泵打循环,泵送到热载体炉进一步循环升温,达到可以使用的生产工艺温度。 熔盐熔盐炉熔盐加热炉熔盐储槽熔盐储罐熔盐泵适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化肥、三聚氢胺、氧化铝等高温加热生产工艺 RYL系列熔岩加热炉具有以下特点: 1、燃烧稳定; 2、能在较低的运行压力下,获得较高的工作温度; 3、供热温度稳定,能精确地进行调整,热效率高; 4、运行控制和安全检测装置完备。 联苯联苯醚又名导生A。是联苯和联苯醚的混合物,比例为26.5∶73.5。分子式C6H5·C6H5—C6H5C6H4·O·C6H4·C6H5。无色乃至稻草黄色的液体,沸点257.4C。用于合成纤维工艺中作高沸点的热载体。为低毒物质,大鼠经口LD505660mg/kg。但有特别显著的臭气味使人恶心。长期接触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及食欲不振等。吸入浓度达0.67~12.6mg/m3时,可出现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嗅觉减退。脱离接触及对症处理后可迅速恢复。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7mg/m3。 联苯 字体[大] [中] [小] 多核芳烃。分子式C12H10,结构式: 无色片状晶体,熔点70.0℃,沸点255.9℃,相对密度0.8860,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联苯硝化时,硝基进入2,4位,烷基化和磺化则发生在4位;氢化时产生环己基苯和联环己烷。联苯的重要衍生物联苯二胺是染料中间体。 联苯的热稳定性高,若与二苯醚以26.5:73.5混合时,加热到400℃仍不分解。此种混合物广泛地用作高温传热体,工业上称作联苯醚,适用于130~360℃。 联苯少量存在于煤焦油中,工业上从热裂解苯制备联苯。如苯蒸气在750℃以上高温下,通过熔融的铅,10~15%的苯转化为联苯,未转化的苯可继续循环使用。

谈谈合成机油的区分及全合成机油好处

全合成机油有什么好处?如何与矿物机油和半合成机油区分? 合成机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成较高分子的化合物,再经过调配或进一步加工而成的润滑油。它包括合成酯类,聚α-烯烃、聚醚类、硅油等,其成分与石油烃类不同。半合成机油指的是合成机油与矿物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润滑油。由于合成机油的原材料贵,合成工艺复杂,投资高,因此合成机油及半合成机油的价格普遍比矿物油高。 合成机油与矿物型润滑油相比具有以下优良特性。1.极佳的粘温性和低温流动性2.高温抗氧化性强3.蒸发损失低。此外,与传统矿物油型机油相比,合成机油还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抗辐射性好及油膜强度高和泡沫少的特点。因此,一般高档车都选择合成机油。 如何区分全合成机油、半合成机油及矿物机油 由于全合成机油、半合成机油较矿物油价高,有些不法商贩将矿物油标成合成油出售,蒙骗用户,以谋取高额利润。如何区分这些的油品,避免上当受骗呢?最好的方法是借助科学仪器,可通过红外光谱等仪器分析油品的结构,以区分是什么类型的润滑油。对于缺乏分析手段的普通用户,也可用以下方法鉴别: ①如果是酯类全合成油,可取一些油样与普通矿物油混合,由于它与矿物油不混溶,搅拌后呈现浑浊状态,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否则不是真正的酯类油。

②如果是聚α-烯烃合成油,它与矿物油可以混溶,但它的粘度指数很高,一般超过140,而且由于不含蜡,倾点极低,通常在-40℃以下,测定倾点时温度降至-30℃油还能保持清澈透明。如果是石蜡基矿物油,粘度指数也比较高,但倾点高,测定倾点时温度降至-30℃油呈不透明状态;如果是环烷基矿物油,粘度指数低,一般低于80,其他状态相同。 由于半合成油一般是由聚α-烯烃油与石蜡基矿物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除了借助仪器分析外,没有更好的方法。 选自奥吉娜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256903381.html,

导热油基础知识重点讲义资料

导热油知识 一、导热油简介: 1、导热油是有机热载体,分矿油型及合成型两大类,目前国内使用的大都是矿油型导热油 矿物油型导热油是石油进行高温裂解或催化裂化过程中,形成的馏分油作为原料经添加抗氧化剂后精制而成,主要组分为烃类混合物。 合成型导热油是以化学合成工艺生产的,具有一定化学结构和确定的化学名称,主要分子特征是分子结构中含有芳烃或环烷烃结构,而且大都是两环或三环的芳烃化合物。 2、性能特点对比: (1)、合成型导热油使用温度范围宽,低、高温都可用,如联苯-联苯醚12~400℃,氢化三联苯-7~345℃。矿物油200~300℃范围内 (2)、合成型导热油热稳定性好。联苯-联苯醚最好,其次氢化三联苯,每年补充量1%左右。矿物油每年补充量5~20%。 (3)、合成型导热油使用寿命长,至少用5年以上,氢化三联苯可用十年。矿物油仅用1~2年, (4)、合成型导热油可再生后重复使用。矿物油不可再生,废油仅能作为燃料油使用。 二、导热油简史及现状 1、合成型 20世纪30年代,美国道氏化学公司(DOW)首次生产出联苯—联苯醚的混合物,商品名为道生(Dowtherm A),获得专利并应用于加热系统,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和成型热载体的生产。其后在欧美市场开发出一些类似的产品。5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其中美国孟山都(首诺)研制的氢化三联苯成为最畅销的产品。60年代后,日本推出了烷基联苯类系列产品;德国推出了苄基甲苯系列、二甲基联苯醚等;英国推出了聚乙烯醇合成热载体。 我国起步较晚始于60年代,9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全球范围内合成油制造商主要集中在德国朗盛(拜耳)、美国陶氏、美国首诺、日本综研、南非萨索耳、法国道达尔六家化工公司。产品类型基本上为联苯—联苯醚、氢化三联苯、二苄基甲苯、二芳基烷、二甲苯基醚、一苄基甲苯类高温合成热载体。 2、矿物型 美国50年代开始采用,70年代加入添加剂使性能得提高。我国始于70年代研制和生产。国内外生产厂家较多,品种繁多。 3、我国热载体市场现状 据2010年8月份统计,我国生产销售有机热载体的厂家约有270余家,多数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吉林、辽宁、河北等地,市场总量约计10-20

低温合成导热油物性参数 THERMINOL LT(-75-315C)

650℉ 350℃ 400℃ ℉(345℃) 注1、2 外观 浅黄色透明液体 组分 烷基取代芳烃 闪点(彭斯克马丁-闭杯试验) 57℃ (134℉) 燃点(ASTM D-92) 66℃ (150℉) 自燃点(ASTM D-2155) 429℃(805℉) 运动粘度(-50℃) 4.17 mm2/s (cSt) (40℃ ) 0.81 mm2/s (cSt) (100℃) 0.48 mm2/s (cSt) 密度(25℃) 862 kg/m3 (7.19 lb/gal) 热膨胀系数(100℃) 0.00108/℃(0.00060/℉) 表面张力(空气中,25℃) 28 dyn/cm 平均分子量 134 凝固点 -75℃ (-103℉) 充分扩展紊流时的最低温度,液相(Re=10000) 10英尺/秒,1英寸管内 -66℃ (-87℉) 20英尺/秒,1英寸管内 <-73℃ (-100℉) 充分扩展紊流时的最低温度,气相(Re=10000) 10英尺/秒,1英寸管内 139℃ (283℉) 20英尺/秒,1英寸管内 116℃ (241℉) 常态沸点 181℃ (358℉) 推荐最高主流体温度315℃时汽化热 223 kJ/kg (95.7 Btu/lb) 最佳使用范围,液相 -75℃ to 315°C (-100℉ to 600℉) 最佳使用范围,气相 181℃ to 315°C (358℉ to 600℉) 允许最高膜温 345℃ (650℉) 准临界温度 377℃ (710℉) 准临界压力 34.5 bar (500 psia) 准临界密度 298 kg/m3 (2.49 lb/gal) 注:1.上述数据是基于实验室样品检测所得,并非所有样品均相同。 若需Therminol LT导热油全面的销售指标,请与首诺公司或Therminol LT导热油的销售商联系。 2.以上提出的Therminol LT典型特性数据并不构成证词,参见“注意”。

各种基础油润滑油的优缺点

各种基础油润滑油的优缺点 由于基础油的类型不同,润滑油通常包括矿物油、合成油、动植物油和水基润滑剂等四大类。每一类油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1、矿物油 普通矿物油:目前使用得最多的润滑油是以石油馏分为主要原料,成为矿物油,制取这类润滑油的原料充足,价格便宜,生产矿物油的原油一旦选定,就可利用各种组分存在沸点差的特性,通过蒸馏装置分离出各种石油组分。因此,矿物油都是某一沸点范围内的产物。 精制矿物油:经过蒸馏后的矿物油其中含有很多非理想组分,其粘温性能、抗氧化性能差,必须通过萃取方法从中除去非理想组分。通过脱脂处理,除去在常温下(15℃)就会变成固体的烃类,以免影响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再除去沥青和少量的溶剂,润滑油的质量就基本达到使用要求。 深度精制的矿物油:润滑油的深度精制是在精制的基础上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使润滑油与氢气发生各种加氢反应,以除去其中的硫、氧、氮等杂质,以及将部分非理想组分转化为理想组分。硫、氧、氮的存在使润滑剂易于氧化生成酸、胶质、沥青从而腐蚀设备或沉积粘结于设备的工作表面。通过深度精制,可进一步提高润滑油的抗氧化性能、粘温性能、高低温性能。目前,世界上深度精制的矿物油只占润滑油总量的5~10%。 2、合成油

与矿物油相比,合成润滑油具有以下优点: ①、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合成润滑油比矿物油的热氧化安定性好,热分解温度高,在高温下不易裂解,从而生成助燃小分子; ②、粘度指数高,粘温性能好。合成润滑油的粘温性能要比矿物油好,在温度变化条件下,粘度变化小,能使用于工作温度变化较大的场合; ③、耐低温性能好:与矿物油相比,合成润滑油具有更低的倾点,在极低的温度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流动性而不结晶或凝结; ④、较低的挥发性:合成润滑油一般是一种纯化合物,起沸点范围窄,挥发性低,因此挥发损失小,可延长油品的使用寿命。而矿物油是某一沸点范围内的产物,容易挥发; ⑤、闪点和燃点高合成润滑油的闪点和自燃点高,相同的高温条件下,不容易发生燃烧,使用安全性好。 3、动、植物油 动、植物油中主要是植物油,如菜籽油、茶籽油、蓖麻油、花生油和葵花籽油等,它具有矿物油及大多数合成油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就是油性好、生物降解性好、毒性低。缺点是氧化安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差,低温性能也不够好。另外,因产量少,所以价格比矿物油高。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短缺以及环保要求的日益苛刻,人们又重新重视动植物油脂作为润滑材料的开发应用,希望通过化学方法改善其热氧化稳定性和低温性能,作为未来代替矿物油的重要润滑材料正越来越受欢迎。 4、水基润滑剂

导热油的选用

导热油的选用 一、国内外生产导热油的厂商很多,牌号品种繁杂,如何选用导热油,以达到热效率高,性能稳 定安全可靠,使用寿合长,经济效益好的目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导热油的导热系数大、比热高、热效率高、经济效益好。 2、导热油在允许的最高使用温度下,提供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安定性,有较长的使用 寿命。 导热油为有机物质,无论是合成型导热油还是矿油型导热油,它们都属烃类(烷烃、环烷烃或芳烃及其衍生物),因此,在加热的条件下,烃类会发生热裂解反应和氧化反应,使导热油变质。热裂解反应的结果,产生低沸点物,低沸点物会导致闪点下降,安全性降低;低沸点物还会发生聚合(或缩合),形成高分子物质胶质等,导致粘度和残碳增加,会引起结焦。 氧化反应产生有机酸,使导热油酸值增加,深度氧化还会产生不溶性的酸泥,使导热油粘度增加它覆盖在热油炉管壁上,还会增加热阻,降低导热率。减免热裂解反应及氧化反应,导热油的使用寿命就会延长。 所以,在选用导热油时: 对于矿油型导热油,应该是基础油经过精选,又经过精馏加工后,加入多种复合添加剂的导热油。粗制滥造的所谓“导热油”及未经加工的汽缸油、轧钢机油和再生油绝对不能选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对于合成型导热油也要了解它的性质,一般说来合成油的稳定性及抗氧化安定性都较好,但因价格昂贵,许多合成油还需进口。 3、应有较高的闪点、自燃点和沸点。 导热油的闪点,自燃点较高,可避免引起火灾危险,对液相使用的导热油,较高的沸点(初馏点),较低的低沸点物的含量,可确保导热油在液相状态下的安全使用。 闪点是导热油加热时,挥发出来的油汽与周围的空气混合,接触明火而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反映了导热油的蒸发倾向。在导热油中,低沸点的作用于分易蒸发,闪点高,较安全。 初馏点是指矿油型导热油中,最低沸点的馏分馏出的最低温度。初馏点高,低沸点的组分含量低,使用时蒸汽压也必然较低,蒸发损失也少,又能保证在最高使用温度下为液相状态。 4、导热油应有较低的酸值及残炭,对系统内设备与管道的材料不发生化学反应和腐蚀作用。 导热油为高温状态下使用,在导热油加热系统长期运行,如果它对系统的材料及设备发生化学反应或发生腐蚀作用,将造成设备与管道的提前报废。 酸值是导热油中有机酸的总和。酸值高,当油中有微量水分存在时,会对设备造成腐蚀作用。 残炭是导热油裂解产物聚合(或缩合)后形成的胶质或沥青质,继续受热后形成的炭状物质。残炭高要引起结焦,影响传热效果,严重时要堵塞设备及管道。 5、粘度及凝固点要低 粘度表示导热油在一定温度下的稀稠程度和流动性。粘度大,内摩擦力就大,热油泵的输送能力也就差,同时,粘度大,传热效果也降低。 凝固点表示导热油低温的物化性能。凝固点低,位于北方寒科地区的热油设备仍然可以正常启动运转。 6、选用的导热油,要从各方面来评估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总之,应该选用有企业标准并经技术鉴定为合格的导热油,质量和安全才有保障。 二、延长导热油使用寿命的措施 导热油变质的原因是热裂解和氧化,为延长其使用寿命,应严格控制如下因素: 1、导热油从热油炉的出口温度,至少应低于该油品的最高使用温度300℃。导热油进出口温差

聚乙醇润滑油与矿物油和合成烃润滑油对比分析

聚乙二醇润滑油与矿物油和合成烃润滑油对比分析 三种润滑油的基础油的特性 由于基础油是润滑油的基础,添加剂只是改善润滑油的性能。因此,基础油的特性对润滑油的性能有很关键的影响。 1. 矿物油具有如下特性: 1) 可以有各种粘度; 2) 良好的润滑性能; 3) 高于80℃(最高100 ℃)时就无法使用; 4) 差的粘温特性; 5) 非常差的生物可降解性。 2. 合成烃具有如下特性: 1) 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2) 较好的粘温特性; 3) 直到140℃一直保持很低的蒸发率(同时也有很低的粘度); 4) 良好的低温特性(可以在约 -40/-50 ℃的温度下使用); 5) 差的可生物降解性能; 6) 低粘度会影响密封(收缩); 7) 抗磨性能一般。 3. 聚乙二醇具有如下特性: 1) 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2) 很好的粘温特性; 3) 工作温度可达 160 °C; 4) 优秀的承载能力; 5) 很好的抗磨性能,尤其当主要是滑动摩擦的情况下。

三种润滑油的特性可以归纳为表1: 表1 三种润滑油的性能对比 ++ = 很好0 = 一般 + = 好--- = 差 (*) = 检查兼容性 可见,矿物油、合成烃和聚乙二醇三种润滑油中,聚乙二醇润滑油的基础油特性最好。这为聚乙二醇润滑油在蜗轮蜗杆传动中优异的润滑效果提供了基础。 油膜厚度 弹流润滑理论是当今主要研究润滑状况的理论基础,它是Reynolds 的流体润滑理论与Hertz 的弹性接触理论相藕合来处理点线接触摩擦副的润滑问题从而建立起来的,称为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简称弹流润滑理论。从1949 年Dowson 等人提出完备数值解开始, 经过30 多年的研究, 理想模型的弹流润滑理论已基本成熟, 并应用于工程设计。70 年代中期以后, 向着建立工程模型弹流润滑理论的方向发展。弹流润滑理论的建立是润滑理论发展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不仅将润滑计算扩展到为数众多的高副机构的设计,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建立改变了润滑理论中许多常规的假设, 为建立润滑油膜失效准则以及表面粗糙峰磨损的模化和量化研究开创了前景。研究表明,点线接触的机械零件在一定运转条件下可以实现弹流油膜润滑。同时,这类零件的表面损伤与润滑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油膜形状和厚度、油膜中的压力分布、温度场以及摩擦力等都直接影响到表面胶合、擦伤和接触疲劳失效。因此,在衡量润滑油的所有指标中,油膜厚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本文就利用弹流润滑理论,研究矿物油、合成烃和聚乙二醇三种润滑油在蜗轮蜗杆传动中的油膜厚度。

矿物油,合成油如何区别

矿物油,合成油如何区别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油机油类产品,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标注的是全合成机油,有的标注的是合成机油,有的机油标注的只是汽油机油。很多的车主也经常在论坛里讨论、询问这些机油究竟有什么区别。 其实,最主要的区别还是体现在基础油的种类上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矿物油、合成和全合成。 我们先来说一下矿物油。通常把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成为矿物油。生产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基础油的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在提炼过程中,矿物油因无法将所含的杂质完全清除干净。因此矿物油类的基础油质量的提高收到了一定的限制。 合成油,是在矿物油中加入氢气,让氢气和矿物油在高压的情况下产生化学反应,让原子重新排列,把不饱和烃变成饱和烃,我们把经过深度加氢精制的基础油称成为合成油。 全合成油,根据化学结构的差异,又分为几大类如:聚α-烯烃、酯类油、聚醚、硅油等。本期油油主要说一下聚α烯烃合成油,聚α烯烃合成油也是一种碳氢类化合物,是由炭8-12的α烯烃催化齐聚而成,分子结构是链状,纯度高,几乎

不含其它烃类,所以它的化学稳定性很好,热及氧化安定性极高,使用寿命很长。聚α烯烃合成油还有另外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它的低温性能非常好,调配0W40的机油非它莫属,低温性能好的油品摩擦系数也低,可以使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得到提升,也可节省燃油。目前,大部分全合成油都是聚α烯烃类型。 分享 最后一起来学习一下基础油的分类,看了这个图,小伙伴们会更容易理解了。美国API根据基础油组成的主要特性把基础油分成5类: *I类为溶剂精制基础油,有较高的硫含量和不饱和烃(主要是芳烃)含量; *II类主要为加氢处理基础油,其硫氮含量和芳烃含量较低; *III类主要是加氢异构化基础油,不仅硫、芳烃含量低,而且粘度指数很高;*IV类为聚a-烯烃(PAO)合成油基础油; *V类则是除I-IV类以外的各种基础油。

矿物机油和合成机油到底哪个较好

矿物机油和合成机油到底哪个较好 全合成机油的分子大小和结构都相同,因此,可以在长在时间内保持稳定。 如果您认为生产合成机油的过程不需要原油,那么您就错了!因为严格讲,这是不准确的。合成机油是按照不同的制造方法从精炼原油中提取的,且可以在分子层面上对机油进行加工和处理。 其制造方法使得人们在制造全合成机油时就能够设定机油的特性,并在长时间内保持这种特性。 合成机油中不含杂质,而且所有分子的大小都相同。这使得机油自身的摩擦很小,同时,还带来许多其它好处,如可以提高发动机运转的经济性,降低燃油油耗,减少燃油对环境的影响等。 机油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所以我们必须选用合适的机油并及时进行更换。这里我要给大家详细讲解机油的养护原理和有关的注意事项。 车辆的定期保养是现在各个厂家都统一强制要求车主进行的。而在定期保养项目中,对发动机保养最有效的莫过于检验和更换机油了,所以了解一些有关机油的基础知识。将有助于我们进行正确的保养。 矿物油与合成油之分 机油主要有合成机油与矿物机油两种。矿物油是在原油提炼过程中,分离出有用的轻物质(如航空油、汽油……)之后,利用残留在分流塔内的塔底油提炼而成的;合成油则由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分散出来乙烯、丙烯后,再经聚合、催化等繁杂的化学反应炼制而成。 就油的本质而言。矿物油用的是原油中较差的成份,提炼技术再请进也无法将其中杂质清除完全;而合成油则是原油中较好的成份,加以化学反应并通过人为控制,可以达到预期的分子形态,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界变数的能力强,故合成油体质量较好,在热稳定性、抗氧化反应、抗粘度变化、冷车启动流动性、抗磨损保护性及节省燃油效能方面都较矿物油要强......

合成导热油与矿物导热油的区别以及优势

合成导热油与矿物导热油的区别以及优势 导热油是一种优良的传热介质,在几乎常压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很高的操作温度,提高了系统和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因其具有传热均匀、温控精准、操作简便、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等优点,而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越来越得以广泛应用。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领域的不断开拓,导热油应用市场的前景也更加的广阔。 近年来导热油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品牌、型号繁杂,但按导热油的制取工艺和原料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合成型导热油和矿物型导热油: 合成型导热油是以化学或石油作为原料,经有机合成工艺生产的,具有一定化学结构和确定的化学名称的产品。 矿物型导热油是以石油为原料,经蒸馏和精制(包括溶剂精制和加氢精制)工艺得到的适当馏分生产的产品。其主要组分为烃类的混合物。 合成型导热油和矿物型导热油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以下优势,以供用户参考: 1、首先是使用温度的区别,矿物型导热油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300℃,而合成型导热油液相最高使用温度在350℃(如氢化三联苯),汽相最高使用温度可达到400℃(如联苯/联苯醚)。 2、热稳定性的区别,目前市场上矿物型导热油的使用寿命一般在3~5年,而合成型导热油的使用寿命在5~10年以上。这是因为矿物油在高温状态下,氧化、裂解率较高,易产生结焦;合成型导热油抗氧化性高于矿物油,并且合成油在裂解时多产生低沸物,不易结焦。故合成型导热油使用10年以上的用户比比皆是。 3、安全环保性,矿物油在达到报废标准时,如不及时更换,可能会对加热系统造成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合成型导热油使用周期长,即使达到报废标准,也不会产生过多结焦和积炭,在定期排放较组分并补充一定量的新油,可以更长时间运行于加热系统。使用合成型导热油可有效减少换油和清洗系统的次数,减少废油排放量。 4、综合经济性,近几年因受产能过剩和原油价格下调的影响,导热油价格也有所下降,矿物油与合成油的差价也降低很多,项目一次投入的成本矿物油会更低些,但计算综合成本,合成油则更具优势。比如,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合成油的使用寿命是矿物油的三倍,选用合成油减少了两次换油、清洗的过程和废油处理费用,又可省去因换油而的造成的停产。不仅如此,当合成油达到报废标准时,其成分仍有部分可用,回收率一般可达到60%以上,在进行再生处理后补充一部分新油后可以继续使用。因此,选用合成型导热油,其经济性远超矿物型导热油。 舒尔茨化学中国公司不仅提供优质的合成导热油产品,同时推出“360°”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舒尔茨所倡导的“360°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承偌为客户的系统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和导热油全生命周期护理,具体包括导热油选型咨询、系统设计指导、开车调试、油品周期性诊断、导热油闪点修复快速响应故障服务、系统清洗和油品再生、定制化物流服务等,以使客户获益最大化。 舒尔茨化学承诺:若用户导热油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问题时,舒尔茨化学专家能及时上门服务,为用户排忧解难,做到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导热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解读合成润滑油和普通矿物油的区别

解读合成润滑油和普通矿物油的区别 据相统计,目前国内润滑油市场发展势头逐渐与欧美国家接轨,当车友面临着众多合成润滑油和普通矿物油选择的时候,就有必要了解合成油跟矿物油相比有哪些差异? 首先,其实合成油跟矿物油相比,虽然他们最后看起来都叫润滑油,但是分子链方面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如果说它们有什么样的区别?矿物油的分子没有比合成油分子整齐。另外合成油的分子链是非常稳固的,不易受高温的影响变形。还有一点发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里面发动机的转数是非常高的。像普通的矿物油它的分子链很容易被打散,一打散他就失去了润滑性,会非常稀。这种情况下,就已经基本丧失了对发动机的保护。 但是合成油第一它耐高温,第二它剪切能力,在发动机的高速运转的过程中,分子链不会被打散,他依然能保持一个很好的润滑性。所以从产品的本身的内在的结构而言,这已经可以称之为两个不同的产品。对消费者带来的好处,答案已经不容置疑了。 此外,合成油比普通矿物油的黏度保持性特别好。发动机需要由始至终保持这样的黏度。否则他低温的时候稠,那他对发动机的保护,可能会流到它该润滑的那个部位去。发动机是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润滑的,黏度不好就流不过去,而且黏度很高的情况下,其实是很耗燃油的。如果温度太高,它一下子变得太稀,一旦太稀,它的黏度就很差,黏度一差,保护就会很差。合成油它的黏度保持性是非常好的,从0度到40度,到高温时的100多度,他能保持非常好的黏度性能,为发动机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润滑性。这是从技术角度里说的一个非常大的不同。 再者,从实际的驾驶来看,体现的好多第一是省燃油,为什么省?它的黏度保持性好,它的润滑性能好。发动机无论是在启动还是在运行过程中,他能保持非常好的润滑。发动机从化学能转化成动能的过程中,它的损失会相对更少。一般来说,能节省3%左右。 最后,驾驶时体现非常安静,非常的顺畅,因为发动机油不会被氧化,里面不会产生太多的油泥,清洁性能也非常好,所以发动机里面也是非常干净的。在这种过程中的,它发动机的响应也是非常迅速的。一方面迅速,一方面安静,还有就是保护。这个保护不像前两者,你只要用心体会就能体会到。 总之,根据美钻润滑油专家分析,合成润滑油和普通矿物油对比,从汽车养护这块分析,可能不是那么容易体会到,但是当它使用时间够长,就会发现可能用合能,用两三年之后,他发动机的性能,跟几年前是非常接近的,发动机不会感觉有明显的老化。因为这里面发动机的每一个部件都保护的特别好。

用热工艺 导热油

一、合成革 图1-1湿法基布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1-2干法移膜生产工艺流程图 用热情况:DMF溶剂回收、合成革干燥属于耗能较高的工段,有机溶剂DMF的回收采用蒸馏塔,采用负压蒸煮温度需要130-140℃,合成革湿法基布干燥温度高于160℃,基布贴膜后干燥温度130-140℃。干法烘干温度为120-150℃。 二、染整 工艺流程:预定形→前处理→染色→皂洗、固色→后整理及成品定形。 预定形工艺条件:定形温度 180~185℃定形时间50~60 s 前处理工艺条件:精炼除油、精炼漂白,温度80℃。 染色:常规的活性染料染色以60~70℃中温,酸性染料最佳染色温

度98~100℃ 固色:常规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其染色固色温度一般为中温即6 0℃,酸性染料染锦纶为100℃。 后整理及成品定形:温度160℃。 三、化工类产品 3.1合成树脂 合成树脂用热主要是反应用热,不同的树脂合成温度不同,现举如下两个树脂反应过程。 3.3.1醇酸树脂 图3-1 醇酸树脂生产工艺流程图 工艺温度:2h逐步升温至220℃,200-220℃保温2h,60到70℃过滤分装。 3.1.2丙烯酸树脂

图3-2 丙烯酸树脂生产工艺流程图 工艺温度:控制反应釜温度为138-142℃,过滤温度为60-70℃。3.2油脂 主要用热过程为加热。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脱胶碱炼: 毛油→毛油过滤器→计量流量计→板式加热器(75-80℃±)→刀式混和器→酸反应罐→输送泵→水冷却器(60-75℃±)→刀式混和器(变频调速)→中和反应罐(带搅拌)→输送泵→列管加热器→碟式离心机(85℃) →板式加热器(90-92℃±)→离心混和器→碟式离心机(需95-100℃热水)→干燥器(-0.08Mpa)→至脱色工段 脱色: 碱炼油→输送泵→板式加热器(110-130℃)→白土混和罐(15-30min)→脱色塔(105-110℃、-0.092 Mpa、30-45 min)→脱色泵→叶片过滤机→脱色油罐→输送泵→袋式过滤器→棒式过滤器→至脱臭工段 脱酸脱臭: 脱色油→真空析气器(-0.092MPa±)→输送泵→列管换热器(140℃±)→列管换热器(-600Pa、190-220℃)→脱酸脱臭塔(-600Pa、240-280℃)→列管换热器(-600Pa、150℃±)→磁力泵→列管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与毛油换热器)→板式水冷却器→袋式过滤器→棒式过滤器→成品油罐区

矿物油和合成油的区别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什么是矿物油、半合成油和全合成油?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矿物油(Mineral Lubricant) 矿物油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润滑油,矿物油的基础油是原油提炼过程中在分馏出有用的轻物质(如航空用油、汽油等)之后剩下来残留的塔底油再经提炼而成的产物。就本质而言,它运用的是原油中较差的成份。矿物油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润滑油类型。矿物油的价格虽然低廉,但其使用寿命、润滑性能等都较半合成油和合成油逊色,同时对环境也有较大的污染。另外,矿物油在提炼过程中因无法将所含的杂质完全除去,因此流动点较高,不适合寒带作业作用,随着半合成油和合成油生产成本的降低,矿物油将逐渐被淘汰出市场。目前我公司已经全面停止销售矿物油。 半合成油(Semi-Synthetic Lubricant) 半合成油是使用半合成基础油,即:国际三类基础油调制而成的润滑油,是在矿物油的基础上经过加氢裂变技术提纯后的产物,半合成油的纯度非常接近全合成油,但其成本较矿物油略高;是矿物油向合成油的理想过渡产品。 全合成油(Synthetic Lubricant) 全合成油是来自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所分散出来的乙烯、丙烯,再经聚合、催化等复杂的化学反应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润滑液。在本质上,它使用的是原油中较好的成份,加以化学反应并在人为的控制下达到预期的分子形态,全合成油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来变数的能力自然很强,因此体质较好,热稳定、抗氧化反应、抗粘度变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矿物油和半合成油强得多。 选择适合您座驾的润滑油有助于延长发动机的寿命与性能。 机油标号的含义: 什么是API? API是最常见的机油国际认证规范标示,是American Petroleum lnstitute“美国石油工程学会”的缩写。通过APl测试认证的油品可以在机油瓶身标打上API的双环标志,它区分机油等级标准主要依据油品的低温流动性、高温清净性,扩散过滤性,氧化稳定性、耐磨耗性,防腐蚀及防锈性,触媒兼容

轴承油与机油、齿轮油等几种常见润滑油的区别

轴承油与机油、齿轮油等几种常见润滑油的区别 发动机油、压缩机油、齿轮油、透平油等可替代轴承润滑油使用,反之,轴承润滑油可以用在使用这些润滑油的地方吗? 当机械设备运转时,由于相互作用的摩擦副不用,据摩擦副的高低需选择不同的润滑油。由于用在高压力摩擦副上的润滑油需具备更加优良的性能,因此其可以用在要求相对较低的低摩擦副上,但反之不可。机械运动时高摩擦副间是点点或线线接触,能够承载的总压力有限,摩擦系数小,因此需润滑油具备极佳的极压抗磨性;而低摩擦副间由于是面面接触,因此可承载较大压力,摩擦系数大。 各种润滑油的特性: 一、轴承油, 是精密机床及类似设备主轴轴承的专用润滑油,它对保证主轴的工作精度和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性能: 1.合适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特性 为使机床主轴温度不致过高而使机床发生热变型,影响加工精度或使轴承润滑不良,应根据主轴轴承结构、转速及轴承间隙等选用合适温度的润滑油并要求其有良好的粘温特性,防止因主轴工作温度及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粘度的变化过大而影响其润滑性能。 2.良好的润滑性 为使主轴与轴承接触面之间保持有均匀的油膜,而且在主轴启动或停止运动产生冲击负荷时油膜也不致破坏,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起着减少摩擦及摩擦热、降低主轴温升、保证加工精度的作用,要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3.良好的抗氧化性 机床主轴在采用循环润滑方式时,要求主轴轴承油长期使用而不变质所以要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4.良好的防锈性 由于油品在主轴润滑系统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混入空气中的凝聚水或机床冷却液,因此要求油品具有良好的防锈性。 二、发动机润滑油, 即机油,英文名称:Engine oil,密度约为0.91×103(kg/m3)。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内有许多相互摩擦运动的金属表面,这些部件运动速度快、环

合成高温导热油的生产与应用

合成高温导热油的生产与应用 一、合成高温导热油的特点 传热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在一些不能够进行直接加热的过程中,就需要按照施工工艺在温度、传热量和介质方面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热载体,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导热油。化学行业中对合成高温导热油所给出的定义是:以化学工艺生产的具有一定化学结构和确定化学名称的产品。根据上文中给出的导热油的定义和特点,我们就可以领会到合成高温导热油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热稳定性要比较好,且在常规的生产环境下能够正常使用10年以上;二是导热性能较好,且凝点、粘度和蒸汽压力较低,以保证导热油良好的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三是导热油本身要无毒无害,既不对金属和密封材料产生腐蚀,也不会对操作人员产生毒性,还要对环境没有太大的影响;四是废油需要易于处理,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小环境压力。 二、合成高温导热油的开发和生产 1.合成高温导热油的开发 在本文中主要讨论的是现如今应用较为广泛的以二甲苯基醚为原料生产合成高温导热油的开发技术和过程,二甲苯基醚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其适宜于高温导热油的生产,这是因为二甲苯基醚自燃点高达500℃,自身的热分解温度也在400℃以上,因此可以认为其具有相当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辐射性,且在价格上相对于其他的原材料也比较低。除此之外,二甲苯基醚的黏度、导热系数和密度等指标也都符合国际标准,因此可以用这样一种原材料来进行合成高温导热油的开发和生产。 2.合成高温导热油的生产 对于合成高温导热油的生产我们主要是对其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展开探讨,这是因为在任何一项工业生产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影响因素的把握和处理,我们正是在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下对合成高温导热油的生产因素展开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探索和分析。通常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于合成高温导热油的生产影响较大:原料的配置比、催化剂的使用剂量、生产反应进行的时间、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温度以及产物的理化性质和使用性能,下面对各个影响因素的具体机理和调整方法进行阐述。 2.1 原料的配置比 根据相关试验数据和实际的工业实践我们发现,在合成高温导热油的生产过程中,产率与原料配比是成正比的,但是在原料配比到达一定程度后又会逐渐达到一个趋势平稳的状态。我们从反应的本质机理上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并针对实际生产施工提出有效的促进措施。在原料配比较小的时候,氯苄量相对比较大,

机油全合成与半合成的不同点

机油全合成与半合成的不同点 什么是合成机油?合成机油是什么意思? 普通润滑油是由原油加工炼制的,主要成分为各种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的混合物,合成机油不是通过炼制,而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生产的,用于润滑的合成润滑油主要有聚-阿尔法-烯烃油,各种酯类等。合成油比普通润滑油有更好的抗氧化安定性,更高的黏度指数,更好的低温润滑性。合成润滑油目前被广泛用于高档内燃机油和工业用油。纯合成润滑油会在产品包装上明确标示出合成润滑油的。 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是机油的两个分类。二者最大差别在于∶全合成油使用的温度更广,使用期限更长;同样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较低的黏度就可达成,而半合成油就需用相对于合成油较浓的黏度才可达到如此要求。换句话说,在相同的工作环境里,全合成油用较低的黏度就可以达到保护引擎的目的。同样,在相同的工作环境里,全合成油因为使用期限比半合成油长很多,因此虽然成本较高,但是比较换油次数之后,并不比矿物油高很多。 所有的机油都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一般而言,全合成机油是非常规的、高性能液体,半合成机油(也被称为“混合机油”)通常使用少部分非常规的、高性能液体与常规机油混合而成。 全合成机油较之半合成机油具有以下特点:1、全合成机油有更好的高低温性能;2、有更长的换油周期;3、适合更恶劣的车况。 “全合成机油”和“矿物机油”的区别

1、生产流程不同 如果对合成机油和普通机油的生产流程一点都不了解,你很难将二者区分开来。普通机油来自于从地壳深处有机物采集而来的原油,原油中含有数百种碳氢化合物分子:有的短而轻,有的长而重,有的则介于其中,人们称之为原油或油基。在炼油厂,原油中的杂质(其中的蜡质成分)被分离出来。然后,再加入一些比较重要的添加剂(清洁剂、抗腐蚀剂等),这就形成了普通机油。 与普通机油不同,“全合成机油”来自于炼油厂从碳氢化合物提炼出来的汽油(乙烯);之后,汽油被送到化学工厂转化为一种轻的液体,再经过另一个化学过程变成聚烯烃——一种较重的液体,是“全合成机油”中的核心成份;最后,再加入各种酯类和一种添加剂,就生产出来消费者可以使用的产品了。注意“全合成机油”与普通机油的重要区别在于其成份中仅仅含有3—4种碳氢化合物分子,而且这几种分子在尺寸和长度上几乎是一致的。 2、性能的差别 合成机油的主要优点在于它克服了普通机油低温流动性差的弱点,并且加强了高温、高负荷时对发动机的保护作用。我们都知道发动机在启动时的磨损是最严重的,所以化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提高机油的“易泵性”(使部件快速运转的能力)。普通机油这方面的特性通常很差,尤其在低温状态下。 “全合成机油”开发者之一,现为Mobil石油公司合成发动机润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