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泵轴承温度高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水泵轴承温度高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水泵轴承温度高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水泵轴承温度高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水泵轴承温度高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9-03-27T14:11:50.50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作者:刘亮彭京辉

[导读] 摘要:水泵系统对企业的稳定发展会起到无可替代的现实作用,但是这种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都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中轴承部位温度的明显升高。

(中煤新集利辛发电有限公司安徽亳州 236800)

摘要:水泵系统对企业的稳定发展会起到无可替代的现实作用,但是这种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都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中轴承部位温度的明显升高。这样的现象如果不能尽快得到有效处理,长此以往就可能会严重影响到水泵系统的稳定运行,防碍企业的稳定发展。所以水泵轴承防高温就成了企业工作人员所要加强重视的首要问题。那么在本文中就将对水泵轴承温度高的主要因素做出明确和探讨,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轴承;温升高;解决办法

引言:在现代工业企业发展中,对水泵系统进行了充分运用,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而导致其中轴承温度升高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油脂施加量与相关标准不切合,油脂施加方式不合理等。除此之外,水泵系统如果需要长时间的持续运转,也可能会导致轴承温度升高,最高轴承温度可达80摄氏度,这时就需要暂停水泵系统的运转,并考虑增加备用水泵数量,防止水泵系统轴承因持续高温而导致系统功能的丧失,进而是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1原因查找

1.1热量来源

在通常情况下,事物温度上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其一是物理性的热传导,其二是做功。热传导的产生通常都会有热的发源点,在水泵所处环境中,所存在的热发源点有:室温、系统温度、凝结水温等,然而,在通常情况下,凝结水泵系统的温度最高时会体现90摄氏度以上,明显高于前两个热发源点的温度,所以热传导方面的因素可排除。另一主要因素则是做功,也就是摩擦产热。

1.2机械原因

一是油脂的存量不达标。轴承在长时间运转过程中,会消耗掉大量的油脂,轴承中的油量也就会逐渐减少。如果油量明显低于相关标准时,轴承就可能会在不具备充足润滑性的条件下,体现干磨的状态,继而使得轴承温度在极短时间内上升。这也正是物理方面的摩擦生热原理。然而在具体工作中,每一次的水泵检修过程中,都没遇到过轴承油量不达标的现象,所以也可考虑将油脂过少方面的因素进行排除。

2水泵轴承温度原因

2.1油脂的施加量不符合相关标准

倘若在轴承本身设置不切合相关的条件下,再向其中施入不相应量的油脂,就可能会影响轴承降温环节和排油环节的效果,并且也会使得油脂本身热量和散热不能实现均衡化,继而导致轴承温度升高。这也正是水泵系统轴承温度上升的主要因素

2.2施加油脂的方式不合理

水泵系统在长时间停运的条件下,其中油脂温度也会逐步下降,直到全部冷却时,其整体粘度则会升高。倘若在这样的条件下,将水泵系统进行重启,就可能会因为油脂粘度的过大而引起油脂散热性变得弱化。倘若轴承内部的油脂量高于相关标准,其中温度体现持续升高,就可能在达到油脂融点时,油脂粘度也会下降,继而其中冗余部分的油脂则会外溢,进而实现油脂散热与轴承本身热量的均衡,促进水泵轴承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运转。倘若此时一次性的向轴承施入大量油脂,就可能会在极短时间内导致油脂散热与轴承本身热量的不均衡,使得轴承温度又出现提高,这就属于一次性施油量过多而导致轴承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

2.3轴承与轴承压盖间隙过大

运行过程中,轴承与轴承体之间产生碰撞、摩擦,从而产生大量热量。

2.4平衡鼓水管堵塞,平衡鼓与衬套间隙过大

凝结水泵的平衡鼓平衡了凝结水泵百分之八十的推力。当平衡鼓与平衡鼓衬套间隙过大或平衡鼓回水管堵塞时,平衡水在平衡鼓上方形成了一个压力区。同时中断了平衡水向平衡鼓流动,平衡鼓向上的推力消失,水泵的大部分推力由此转移到推力轴承上,这就使得推力轴承所承担的负荷过重,轴承摩擦发热,引起泵组非正常运行。

3水泵轴承温度升高的处理措施

3.1向水泵施加油脂时的防高温措施

针对水泵轴承油量超标,并且其中温持高不下的问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做出改善:其一是在水泵系统运行进行中,借助无杂质的压缩气体将冗余油脂从轴承中吹出,促进轴承温度的数值减小。在此环节中,要注意的是,吹油时间不可太久,以防止将油量吹到过低,这样的现象也容易使得轴承温度趋向于上升态势。其二是借助外部降温。也就是说,在水泵系统长时间运转的条件下,其中的油脂也会消耗一部分,也会排出一部分,进而促进轴承本身温度的回落,并达到正常。

3.2向水泵施加油脂后的防升高温措施

要想有效防控轴承在油脂施加后温度的上升,就需要将指定量的油脂进行低频率的小量添加,并保证每次的添加量都不会妨碍到轴承的散热。然而这样的措施仅能够起到“治标不治本”的作用,要想对水泵轴承温度升高的状态做出全面防控,就应当考虑从根本上改变轴承的构造,促进轴承排油阻力降低,进而强化其散热功能。

3.3轴承与轴承压盖间隙过大的处理措施

按预先计划将检修过程进行持续,并结合相关标准将轴承与轴承盖间隙控制在合理化数值区域内。在检修环节结束后,需要考虑将原有轴承进行撤除,并将新轴承进行精准定位,在具体操作前,需要借助徒手检测法来对指定构件间的距离做出明确,再一手擎住轴承的内环,另一手擎住滚动轴承的外环,也就是说向轴承的内外环进行反向移动,同时也应借助徒手检测来对指定构件间的距离做出明确,直到将轴承与轴承盖间的距离控制于合理范围内。

3.4对于水管堵塞,平衡鼓与衬套间隙过大的处理措施

通过推力轴承座底部封油管管孔接管,排放掉推力轴承油箱内的滑油;拆下有关温度、压力测量仪表和管路;拆下水封管路、冷却水

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2010.4·责任编辑:技术 Technique使用维修电动机运行时,不允许轴承外圈温度超过95℃,否则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也称电动机轴承发热。轴承发热是电动机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其危害,轻则使润滑脂稀释漏出,重则将轴承损坏,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本文就轴承发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运行中的电动机如果轴承已经损坏,会造成电动机轴承过热。应检查轴承的滚珠或滚珠轴承的轴瓦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应修理或更换。 (2)在更换润滑脂时,如果混入了硬颗粒杂质或轴承清洗不干净,会使轴承磨损加剧而过热,甚至还有可能损坏轴承。应将轴承和轴承端盖清洗干净后,重新更换润滑脂,且使油 室内的润滑脂充满至2/3。 (3)轴承室内缺油。电动机轴承长期缺油运行,摩擦损耗加剧,使轴承过热。定期维护保养,应加润滑脂充满2/3油室或加润滑油至标准油 面线,避免电动机轴承缺油运行。 (4)润滑脂牌号不对。要尽快更 换正确牌号的润滑脂。一般应选用3 号锂基脂或3号复合钙基脂。(5)滚动轴承中润滑脂堵塞太多。应清除滚动轴承中过多的润滑脂。(6)润滑脂有杂质、太脏、过稠或油环卡住。应更换润滑脂,查明卡住原因进行修复,油粘度过大时应调换润滑脂。(7)轴承与轴、轴承与端盖配合过松或过紧,太紧会使轴承变形,太松容易发生“跑套”。轴承与轴配合过 松时可将轴颈涂金属漆或对端盖进行镶套,过紧时应重新加工。 (8)V 带过紧、过松、联轴器装配不良或电动机与被拖动机械轴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使轴承负载增加而发热。应调整V 带松紧度,校正联轴器。(9)由于装配不当,固定端盖螺丝松紧程度不一致,造成两轴中心不在一条直线上或轴承外圈不平衡,使轴承转动不灵活,带上负载后摩擦加剧而发热。应重新装配。(10)电动机两端盖或轴承盖没装配好,通常是不平行,造成轴承不在正确位置。将两端盖或轴承盖止口装平,旋紧螺栓。 (11)检修时换错了轴承型号。要尽快更换正确型号的轴承。(12)轴承质量差,如个别钢珠不圆,轴承内外圈锈蚀等。应进行调整或更换轴承。 (13)当电动机振动过大时,会导致电动机轴承磨损加剧,使轴承过热。电动机振动过大的原因有:机壳或基础强度低;地基不平或固定螺丝松动;轴承间隙过大;转子不平衡或转轴弯曲;铁芯变形或松动;定子铁芯压装不紧;风扇不平衡;传动装置不良;机械负载振动等。对应的处理方法:进行加固;用水平仪测地基是否水平,目测电动机安装角度与拖动的机械是否合适,检查底座或其他固定螺丝有无松动;检修轴承,必要时更换新件;校正转子动平衡,校直转轴;校正重叠铁芯;检查铁芯,并重新压紧;检修风扇,校正平衡,纠正其几何形状;检修传动装置;找出机械负载振动原因并予以消除。(14)电动机转动部分与静止部分相擦时,轴承偏磨,同时负荷也增加,使得轴承过热。电动机定、转子相 碰的主要原因有轴承严重损坏;轴及铁芯弯曲;电动机端盖磨损等。●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马祥琴 (山东省沂水县正元农机公司) (1)连杆轴瓦的刮配。将带轴瓦的连杆按规定方向装在相应的轴颈上,适当旋紧轴承盖螺栓,同时转动连杆至有阻力为止;然后往复转动连杆,使轴瓦与轴颈摩擦。拆下连杆,观察瓦片的接触印痕,用三角刮刀进行刮削。最初,接触印痕向中间发展,直到接触印痕分布均匀,接触面达75%为止。然后在轴瓦上涂稀机油,装回轴颈上,按规定扭矩旋紧连杆螺栓,应转动自如,沿曲轴轴向扳动连杆小端,应有少许旷量。 (2)主轴瓦的刮配。主轴瓦的刮配方法与连杆轴瓦基本相同,但各道 主轴瓦应同时进行刮配,以保证同轴度符合技术要求。配合间隙可用尺寸测量法或在轴与轴瓦间以软质金属,并按规定力矩拧紧后加以测量。 (3)刮配结束后,应按有关技术要求检查轴向间隙。(左赟)如何用手工刮削轴瓦王庭茂165

轴承温度标准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轴承温度标准-泵轴承温度标准 GB3215-82 4.4.1 泵工作期间,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 JB/T5294-91 3.2.9.2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6439-92 4.3.3 泵在规定工况下运转时,内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度不应高出输送介质温度20,最高温度不高于80。外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升不应高处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高于80 JB/T7255-94 5.15.3 轴承的使用温度。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JB/T7743-95 7.16.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8644-1997 4.1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电机轴承温度规定、出现异常的原因及处理。 规程规定,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95?C,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C。并且温升不超过55?C(温升为轴承温度减去测试时的环境温度);具体见HG25103-91 轴承温升过高的原因及处理: (1)原因:轴弯曲,中心线不准。 处理;重新找中心。 (2)原因:基础螺丝松动。

处理:拧紧基础螺丝。 (3)原因:润滑油不干净。 处理:更换润滑油。 (4)原因:润滑油使用时间过长,未更换。 处理:洗净轴承,更换润滑油。 (5)原因:轴承中滚珠或滚柱损坏。 处理:更换新轴承。 按照国家标准,F级绝缘B级考核,电机温升控制在80K(电阻法),90K(元件法)。考虑到环境温度40度的情况,电机运行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20/130度。轴承温度最高允许95度。用红外检测枪测量轴承室外表面的温度,经验上,4极电机最高点温度不能超过70度。对于电机本体,不用监测。电机制造完成后,一般情况下,他的温升基本上是固定的,不会随着电机运行发生突变或者不断增长。而轴承是易损件,需要检测。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设备轴承故障高温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设备轴承温度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轴承是生产线设备上常用的支撑轴零件,它可以引导轴的旋转,也可以承受轴上空转的零件,由于其使用量大,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给车间生产的连续性和产品质量的保障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迅速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采取得当的解决措施,保证设备的连续运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一、轴承故障原因分析: 导致轴承故障率升高的常见原因: 1、润滑不良,如润滑不足或过分润滑,润滑油质量不符合要求,变质或有杂物。 2、轴承异常,如轴承损坏,轴承装配工艺差,轴承各部位间隙调整不符合要求。 3、振动大,如联轴器找正工艺差不符合要求,转子存在动、静不平衡,基础刚性差、地脚空虚以及旋转失衡,喘振。 二、轴承发生故障时的处理方法: 轴承出现故障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问题 1、加油不恰当,润滑油加的过多或过少。应当按工作的的要求定期给轴承加油。轴承加油后有时也会出现温度高的情况,这主要是加油过多。 2、轴承所加油脂不符号要求或被污染。润滑油脂选用不合适,不易形成均匀的润滑油膜。无法减少轴承内部的摩擦和磨损,润滑不足,轴承温度升高。当不同型号的油脂混合时可能发生化学反应,造

成油脂变质,结块,降低润滑效果。加注油脂的过程中落入灰尘,造成油脂污染,会导致油脂劣化破坏轴承润滑,进而使轴承损坏。因此应选用合适的油脂,检修中对轴承清洗,对加油油嘴进行检查疏通,不同型号的油脂不能混合使用,若更换其他型号的油脂时,应先将原来的油脂清理干净;运行维护中定期加油,油脂应妥善保管做好防潮防尘措施。 3、确认不存在上面的问题后再检查联轴器找正情况和轴承质量。联轴器的找正要符合工艺标准。在设备维修检查时看轴承有无咬坏和磨损;检查轴承的内外圈,滚动体,保持架其表面光洁度以及有无裂痕和锈蚀,凹坑,过热变色等现象。检查轴承的游隙是否超标,若有以上情况要立即更换新的轴承。轴承的配合,轴承在安装时内径与轴,外径与外壳的配合非常重要,配合过松时,配合面会产生相对滑动称做蠕变。蠕变一但产生会磨损破坏面,损伤轴或外壳,而且磨损粉末会侵入轴承内部,造成发热,振动或损坏轴承。过盈过大时,会导致外圈外径变小或内圈内径变大,减少轴承内部的游隙。轴承各部配合间隙的调整,间隙过小时由于油脂在间隙内摩擦损失过大也会引起轴承发热。同时,间隙过小时,油量减小,来不及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会进一步提高轴承的温度。但是间隙过大会改变轴承的动力特性,引起转子运动不稳定,因此要选择合适的轴承间隙。为选择合适用途的配合,要考虑轴承负荷的性质,大小,温度条件等各种情况来选用合适的轴承。减少轴承的更换频率,节省维护费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煤磨工段 2012.11.6

泵安装规范与标准

(规范与标准)泵安装 泵安装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二章离心泵 第三章深井泵 第四章中小型轴流泵 第五章往复泵 第六章其他泵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1条本篇适用于各章所列的泵的安装。 第2条本篇是泵安装工程的专业技术规定,安装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执行。 第3条本篇未包括的或有特殊要求的泵、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第4条泵就位前应作下列复查; 一、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设备不应有缺件、损坏和锈蚀等情况,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 三、盘车应灵活,无阻滞、卡住现象,无异常声音。

第5条出厂时已装配、调试完善的部分不应随意拆卸。确需拆卸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后进行,拆卸和复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第6条泵的找平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卧式和立式泵的纵、横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1/1000;测量时,应以加工而为基准; 二、小型整体安装的泵,不应有明显的偏斜。 第7条泵的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主动轴与从动轴以联轴节连接时,两轴的不同轴度、两半联轴节端面间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 二、主动轴与从动轴以皮带连接,两轴的不平行度、两轮的偏移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风规定》的规定; 三、原动机与泵(或变速器)连接前,应先单独试验原动机的转向,确认无误后再连接; 四、主动轴与从动轴找正、连接后,应盘车检查是否灵活; 五、泵与管路连接后,应复校找正情况,如由于与管路连接而不正常时,应调整管路。 第8条管路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管子内部和管端应清洗干净,清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坏; 二、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或螺纹轴心线应平行、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

电动机轴承温度更高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电动机轴承温度更高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电动机运行时,轴承外圈允许温度不应超过95℃,如果超过这个值就是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也称电动机轴承发热。轴承发热是电动机最常见的故障之一。轻则使润滑脂稀释漏出,重则将轴承损坏,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今就轴承(NSK轴承)发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运行中的电动机如果轴承已经损坏,可造成电动机轴承过热。应检查轴承的滚珠或滚珠轴承的轴瓦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应修理或更换。 (2)在更换润滑脂时,如果混入了硬颗粒杂质或轴承清洗不干净,会使轴承磨损加剧而过热,甚至还有可能损坏轴承。应将轴承和轴承端盖清洗干净后,重新更换润滑脂,且使油室内的润滑脂充满至2/3。 (3)轴承室内缺油。电动机轴承长期缺油运行,摩擦损耗加剧,使轴承过热。定期维护保养,应加润滑脂充满2/3油室或加润滑油至标准油面线,避免电动机轴承缺油运行。(4)润滑脂牌号不对。要尽快更换正确型号的润滑脂。一般应选用3号锂基脂或3号复合钙基脂。 (5)滚动轴承中润滑脂堵塞太多,应清除滚动轴承中过多的润滑脂。 (6)润滑脂有杂质、太脏、过稠或油环卡住。应更换润滑脂,查明卡住原因进行修复,油粘度过大时应调换润滑脂。 (7)轴承与轴、轴承与端盖配合过松或过紧,太紧会使轴承变形,太松容易发生“跑套”。轴承与轴配合过松时可将轴颈涂金属漆或对端盖进行镶套,过紧时应重新加工。 (8)皮带过紧、过松、联轴器装配不良或电动机与被拖动机械轴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使轴承负载增加而发热。应调整皮带松紧度;校正联轴器。

(9)由于装配不当,固定端盖螺丝松紧程度不一致,造成两轴中心不在一条直线上或轴承外圈不平衡,使轴承转动不灵活,带上负载后摩擦加剧而发热,应重新装配。电动机轴承温度 (10)电动机两端盖或轴承盖没装配好,通常是不平行,造成轴承不在正确位置。将两端盖或轴承盖止口装平,旋紧螺栓。 (1 1)检修时换错了轴承型号,要尽快更换正确型号的轴承。 (12)轴承质量差,例如个别钢珠不圆,轴承内外圈锈蚀等,应进行调整或更换轴承(NSK 轴承)。 (13)当电动机震动过大时,会导致电动机轴承磨损加剧,使轴承过热。电动机震动过大的原因有:机壳或基础强度低;地基不平或固定螺丝松动;轴承间隙过大;转子不平衡或转轴弯曲;铁芯变形或松动;定子铁芯压装不紧;风扇不平衡;传动装置不良;机械负载振动等。对应的处理方法:进行加固;用水平仪测地基是否水平,目测电动机安装角度与拖动的机械是否合适,检查底座或其它固定螺丝有无松动;检修轴承,必要时更换;校正转子动平衡,校直转轴;校正重叠铁芯;检查铁芯,并重新压紧;检修风扇,校正平衡,纠正其几何形状;检修传动装置;找出机械负载振动原因并予以消除。 (14)电动机转动部分与静止部分相擦时,轴承偏磨,同时负荷也增加,使得轴承过热。电动机定、转子相碰的主要原因有:轴承严重损坏;轴及铁芯弯曲;电动机端盖磨损等。

水泵轴承温度高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水泵轴承温度高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9-03-27T14:11:50.50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作者:刘亮彭京辉 [导读] 摘要:水泵系统对企业的稳定发展会起到无可替代的现实作用,但是这种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都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中轴承部位温度的明显升高。 (中煤新集利辛发电有限公司安徽亳州 236800) 摘要:水泵系统对企业的稳定发展会起到无可替代的现实作用,但是这种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都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中轴承部位温度的明显升高。这样的现象如果不能尽快得到有效处理,长此以往就可能会严重影响到水泵系统的稳定运行,防碍企业的稳定发展。所以水泵轴承防高温就成了企业工作人员所要加强重视的首要问题。那么在本文中就将对水泵轴承温度高的主要因素做出明确和探讨,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轴承;温升高;解决办法 引言:在现代工业企业发展中,对水泵系统进行了充分运用,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而导致其中轴承温度升高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油脂施加量与相关标准不切合,油脂施加方式不合理等。除此之外,水泵系统如果需要长时间的持续运转,也可能会导致轴承温度升高,最高轴承温度可达80摄氏度,这时就需要暂停水泵系统的运转,并考虑增加备用水泵数量,防止水泵系统轴承因持续高温而导致系统功能的丧失,进而是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1原因查找 1.1热量来源 在通常情况下,事物温度上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其一是物理性的热传导,其二是做功。热传导的产生通常都会有热的发源点,在水泵所处环境中,所存在的热发源点有:室温、系统温度、凝结水温等,然而,在通常情况下,凝结水泵系统的温度最高时会体现90摄氏度以上,明显高于前两个热发源点的温度,所以热传导方面的因素可排除。另一主要因素则是做功,也就是摩擦产热。 1.2机械原因 一是油脂的存量不达标。轴承在长时间运转过程中,会消耗掉大量的油脂,轴承中的油量也就会逐渐减少。如果油量明显低于相关标准时,轴承就可能会在不具备充足润滑性的条件下,体现干磨的状态,继而使得轴承温度在极短时间内上升。这也正是物理方面的摩擦生热原理。然而在具体工作中,每一次的水泵检修过程中,都没遇到过轴承油量不达标的现象,所以也可考虑将油脂过少方面的因素进行排除。 2水泵轴承温度原因 2.1油脂的施加量不符合相关标准 倘若在轴承本身设置不切合相关的条件下,再向其中施入不相应量的油脂,就可能会影响轴承降温环节和排油环节的效果,并且也会使得油脂本身热量和散热不能实现均衡化,继而导致轴承温度升高。这也正是水泵系统轴承温度上升的主要因素 2.2施加油脂的方式不合理 水泵系统在长时间停运的条件下,其中油脂温度也会逐步下降,直到全部冷却时,其整体粘度则会升高。倘若在这样的条件下,将水泵系统进行重启,就可能会因为油脂粘度的过大而引起油脂散热性变得弱化。倘若轴承内部的油脂量高于相关标准,其中温度体现持续升高,就可能在达到油脂融点时,油脂粘度也会下降,继而其中冗余部分的油脂则会外溢,进而实现油脂散热与轴承本身热量的均衡,促进水泵轴承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运转。倘若此时一次性的向轴承施入大量油脂,就可能会在极短时间内导致油脂散热与轴承本身热量的不均衡,使得轴承温度又出现提高,这就属于一次性施油量过多而导致轴承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 2.3轴承与轴承压盖间隙过大 运行过程中,轴承与轴承体之间产生碰撞、摩擦,从而产生大量热量。 2.4平衡鼓水管堵塞,平衡鼓与衬套间隙过大 凝结水泵的平衡鼓平衡了凝结水泵百分之八十的推力。当平衡鼓与平衡鼓衬套间隙过大或平衡鼓回水管堵塞时,平衡水在平衡鼓上方形成了一个压力区。同时中断了平衡水向平衡鼓流动,平衡鼓向上的推力消失,水泵的大部分推力由此转移到推力轴承上,这就使得推力轴承所承担的负荷过重,轴承摩擦发热,引起泵组非正常运行。 3水泵轴承温度升高的处理措施 3.1向水泵施加油脂时的防高温措施 针对水泵轴承油量超标,并且其中温持高不下的问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做出改善:其一是在水泵系统运行进行中,借助无杂质的压缩气体将冗余油脂从轴承中吹出,促进轴承温度的数值减小。在此环节中,要注意的是,吹油时间不可太久,以防止将油量吹到过低,这样的现象也容易使得轴承温度趋向于上升态势。其二是借助外部降温。也就是说,在水泵系统长时间运转的条件下,其中的油脂也会消耗一部分,也会排出一部分,进而促进轴承本身温度的回落,并达到正常。 3.2向水泵施加油脂后的防升高温措施 要想有效防控轴承在油脂施加后温度的上升,就需要将指定量的油脂进行低频率的小量添加,并保证每次的添加量都不会妨碍到轴承的散热。然而这样的措施仅能够起到“治标不治本”的作用,要想对水泵轴承温度升高的状态做出全面防控,就应当考虑从根本上改变轴承的构造,促进轴承排油阻力降低,进而强化其散热功能。 3.3轴承与轴承压盖间隙过大的处理措施 按预先计划将检修过程进行持续,并结合相关标准将轴承与轴承盖间隙控制在合理化数值区域内。在检修环节结束后,需要考虑将原有轴承进行撤除,并将新轴承进行精准定位,在具体操作前,需要借助徒手检测法来对指定构件间的距离做出明确,再一手擎住轴承的内环,另一手擎住滚动轴承的外环,也就是说向轴承的内外环进行反向移动,同时也应借助徒手检测来对指定构件间的距离做出明确,直到将轴承与轴承盖间的距离控制于合理范围内。 3.4对于水管堵塞,平衡鼓与衬套间隙过大的处理措施 通过推力轴承座底部封油管管孔接管,排放掉推力轴承油箱内的滑油;拆下有关温度、压力测量仪表和管路;拆下水封管路、冷却水

轴承密封件解决方案

SKF工业密封件及相关解决方 案
For Customer Use Only!!
中石油四川石化有限公司 许诚 Frank Xu ( 上海 ) 2009-04-23

SKF工业密封件 轴承和密封件相结合的增值解决方案 轴承
性能提升的 完整解决方案
业务机会
Mar.23, 2008 ? SKF Group Slide 1
密封件

SKF的工程技术知识平台
Seals 密封件
Bearings / Units
轴承/轴承单元
Lubrication 润滑系统
Mechatronics / Linear Motion
机电一体化产品
Reliability Systems
可靠性系统
Mar.23, 2008 ? SKF Group Slide 2

SKF工业密封件
Mar.23, 2008 ? SKF Group Slide 3

SKF 密封业务的杰出历史
1907 1910 1928 1974 1990
1994 1997 1998 2000 2005
2006
SKF 公司成立 得到福特汽车轮毂密封的第一份询价
获得第一个油封专利
SKF 在意大利成立自己的第一家密封公司RFT SKF 收购了CR (成立于1878), 在美国有多个运营单元 (Elgin, Seneca, Hobart, Mexico, Franklin), 同时RFT 收购了Gallino Gomma 油封业务 SKF收购了Goetze Elastomere GmbH 中国业务开始运营
印度和韩国的业务也相继开始运营
SKF收购了瑞典的Sealpool公司 SKF 为了巩固其密封件业务,正式成立了SKF密封系统业务单元, CR和SEALPOOL的品牌融入SKF之内 SKF收购了美国Macrotech Polyseal Inc. (现在重新命名为SKF Polyseal Inc. )和Economos Austria GmbH
Mar.23, 2008 ? SKF Group Slide 4

轴承温度标准

轴承温度标准-泵轴承温度标准 GB3215-82 4.4.1 泵工作期间,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 JB/T5294-91 3.2.9.2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6439-92 4.3.3 泵在规定工况下运转时,内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度不应高出输送介质温度20,最高温度不高于80。外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升不应高处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高于80 JB/T7255-94 5.15.3 轴承的使用温度。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JB/T7743-95 7.16.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8644-1997 4.1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电机轴承温度规定、出现异常的原因及处理。 规程规定,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95?C,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C。并且温升不超过55?C(温升为轴承温度减去测试时的环境温度);具体见HG25103-91 轴承温升过高的原因及处理: (1)原因:轴弯曲,中心线不准。 处理;重新找中心。 (2)原因:基础螺丝松动。 处理:拧紧基础螺丝。 (3)原因:润滑油不干净。 处理:更换润滑油。 (4)原因:润滑油使用时间过长,未更换。 处理:洗净轴承,更换润滑油。 (5)原因:轴承中滚珠或滚柱损坏。 处理:更换新轴承。

按照国家标准,F级绝缘B级考核,电机温升控制在80K(电阻法),90K(元件法)。考虑到环境温度40度的情况,电机运行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20/130度。轴承温度最高允许95度。用红外检测枪测量轴承室外表面的温度,经验上,4极电机最高点温度不能超过70度。对于电机本体,不用监测。电机制造完成后,一般情况下,他的温升基本上是固定的,不会随着电机运行发生突变或者不断增长。而轴承是易损件,需要检测。

轴承温度高的判断与处理

轴承温度高的判断与处理 一、缺润滑脂或润滑脂填入过量、检查润滑脂品质及填充量。 二、润滑效果不好、检查润滑系统设施油泵、油路。 三、使用的润滑脂品质不符合要求、调整或更换润滑脂。 四、安装错误、检查调整轴承的安装位置。 五、三角带(V型带)太紧或太松、检查调整。 六、紧定套松动、检查并安装紧。 七、轴头螺丝松动、检查紧固。 八、轴承座螺丝松动、产生移位、停机拧紧螺丝。 九、轴径大、安装时轴承内圆胀大轴承游隙小、摩擦发热。 十、分体轴承座内圆小、安装轴承时挤压轴承外圆、是轴承 外圆减小、轴承游隙减小、摩擦发热。 进口轴承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轴承和轴径或轴承座孔的过盈较小时,多采用压入法装配。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铜棒和手锤,按一定的顺序对称地敲打轴承带过盈配合的座圈,使轴承顺利压入。另外,也可用软金属制的套管借手锤打入或压力机压入。若操作不当,则会使座圈变形开裂,或者手锤打在非过盈配合的座圈上,则会使滚道和进口轴承体产生压痕或轴承间接被破坏。 进口轴承在装配时,若其与轴径的过盈较大,一般采用热装法装配。即将轴承放入盛有机油的油桶中,机油桶外部用热水或火焰加热,工艺要求加热的油温控制在80℃~90℃,一般不会超过100℃,最多不会超过120℃。轴承加热后迅速取出套装在轴颈上。若温度控制不当造成加热温度过高,则会使轴承产生回火而致硬度降低,运行中轴承就易磨损、剥落、甚至 开裂。 由上述可知,不论间隙可调整或间隙不可调的进口轴承,它们在装配时都要调整好轴向间隙(但有些间隙不可调的轴承不必留轴向间隙),以补偿轴在温度升高时的热伸长,从而保证进口轴承体的正常运转。若轴向间隙过小时,会造成轴承转动困难、发热,甚至使进口轴承体卡死或破损;若轴向间隙过大,

输油泵机械密封维修全过程记录..

库尔勒原油站主泵P-102A驱动端机械密封更换作业经验 交流材料二作业过程简述 2012年12月9日,库尔勒作业区完成了主泵A驱动端机械密封的更换作业,作业完全由库尔勒作业区工艺设备小组完成,累计作业时间29个小时,总结此次作业,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现在将作业情况汇报如下,与大家分享、交流。 一、方案的制定 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经过与上级科室的反复论证,最终确定本次作业内容为整体更换库尔勒原油站主泵A驱动端机械密封,对拆换部件进行分析研究。 确定作业参与人员后,作业区在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相关科室的帮助下,通过查阅资料,观看同类作业录像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难点做出了评估,制定了作业方案(方案见附件)。方案的重点为轴承箱、机封的拆卸及安装作业,经过作业小组反复研究讨论,将作业细化为轴承箱及机封拆卸27个步骤、轴承箱及机封安装22个步骤,并将作业难点确定在定位轴承的拆卸、轴承的拆卸及安装部分。作业过程基本按照方案实施,现将实际作业主要步骤及作业难点汇报如下,希望大家多提建议。 一、拆卸作业的主要步骤及说明: 1、完成仪表前期拆卸作业。 2、完成输油主泵P-102A 驱动端轴承箱润滑油泄放; 3、拆卸泵与电机联轴器保护罩,驱动端集油槽保护罩。 完成此步操作后,应锁紧机械密封静环凸缘与动环轴套的锁紧片,防止机械密封弹簧弹力造成泵轴轴向串移,也方便机械密封动静环的整体拆卸。

4、拆卸泵与电机联轴器,并测量两端面间距离,圆跳动试验。

5、测量弹性垫片间距离并拆卸弹性垫片放于指定位置。 6、拆卸泵轴保护压盖。 将泵轴端盖保护压盖卸下后,泵轴电机端面会露出两个液压注入空和一个轴承拆卸用的工艺空槽,其中轴承拆卸的工艺空槽为泵轴端面圆心,较深的液压注入孔连接至滑动轴承轴套内侧,较浅连接至泵联轴器法兰内侧。 另外在拆卸泵轴保护压盖时应注意,连接压盖紧固螺丝为反扣。 7、拆下联轴器法兰盘,使其脱落,露出泵轴。 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应确定液压注入孔,借助液压泵向法兰内侧注入液压油松动法兰,当液压泵压力达到10MPa时,用防爆锤向电机方向轻轻敲击法兰盘,即可将法兰盘卸下。

轴承温度标准

轴承温度标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轴承温度标准-泵轴承温度标准GB3215-82 4.4.1 泵工作期间,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 JB/T5294-91 3.2.9.2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6439-92 4.3.3 泵在规定工况下运转时,内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度不应高出输送介质温度20,最高温度不高于80。外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升不应高处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高于80 JB/T7255-94 5.15.3 轴承的使用温度。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JB/T7743-95 7.16.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8644-1997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电机轴承温度规定、出现异常的原因及处理。

规程规定,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95?C,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 C。并且温升不超过55?C(温升为轴承温度减去测试时的环境温度);具体见HG25103-91 轴承温升过高的原因及处理: (1)原因:轴弯曲,中心线不准。 处理;重新找中心。 (2)原因:基础螺丝松动。 处理:拧紧基础螺丝。 (3)原因:润滑油不干净。 处理:更换润滑油。 (4)原因:润滑油使用时间过长,未更换。 处理:洗净轴承,更换润滑油。 (5)原因:轴承中滚珠或滚柱损坏。 处理:更换新轴承。 按照国家标准,F级绝缘B级考核,电机温升控制在80K(电阻法),90 K(元件法)。考虑到环境温度40度的情况,电机运行最高温度不能超 过120/130度。轴承温度最高允许95度。用红外检测枪测量轴承室外表面的温度,经验上,4极电机最高点温度不能超过70度。对于电机本 体,不用监测。电机制造完成后,一般情况下,他的温升基本上是固定

影响滚动轴承温度升高的因素

影响滚动轴承温度升高的因素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零部件,在机械设备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影响轴承温度升高可以从四大类中进行分析,安装使用对温升的影响,工艺方法,保持架形状与材料,滚动体的形状与数量。 保持架形状与材料,保持架形状有利于搅拌润滑剂。轴承的温升高,与润滑剂的量有关,润滑剂量少时无影响。无保持架轴承运转温度一般高于有保持架轴承,速度越高这种倾向越强。无保持架轴承容易产生滚动体的不规则运动,但是如果保证游隙,也可实现与一般带保持架的轴承相同速度。冲压形保持架一般由滚动体引导,通常运转温度比车制成型保持架套圈引导的低,车制保持架的重量比冲压保持架重,因此引导面的滑动摩擦大,温升高。 另外套圈引导的保持架形式中,通常外圈引导的比内圈引导的轴承温升低,这是因为高速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润滑剂甩向外滚道、外圈引导面,使内圈引导面处于贫油状态。车制成形保持架材料越轻,温升越低。聚合物材料保持架要比黄铜保持架运转温度低。铜合金的保持架温升比较低,这是由于铜合金跑合性好,滑动面很难出现断油的缘故。另外进行电镀的保持架运转温度低,它可减少引导面的滑动摩擦,非常适合高速轴承使用。 安装使用对温升的影响,定位预紧的圆锥滚子轴承,由于挡边与滚子端面的跑合而减少预紧量,因此轴承跑合一段时间温度也相应地下降。预紧增加时温度急剧上升,套圈沟道表面粗糙度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既有工序对油石的要求,也有对油石、砂轮使用中的经验。选择材质、颗粒较适应的油石是保证沟道表面粗糙度的关键。磨料主要分为:刚玉和碳化硅,后者 的精研表面粗糙度远远好于前者.前者的硬度选择也直接影响表面粗糙度,以W10为最好,后者选W5为最佳。使用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参数而不同的油石,加工出来的沟道表面粗糙度也不相同,至少相差两小级。这样对油石的选择在套圈沟道最后研磨中占有比较关键的位置。在与油石厂家进行试验时,发现要想降低沟道表面粗糙度,磨料的材质和粒度的选用是关键的,因为磨料的粒度越小,沟道的表面粗糙度也越低。经过对6310/02套圈50件进行试验,粗研油石组织采用WAW14,细研油石组织采用GCW5,产品沟道的表面粗糙度Ra值均达到0.08μm。 滚动体的形状与数量通常球轴承运转温度低于滚子轴承,但是球轴承负荷越大温升越高,而滚子轴承的运转温度对载荷增加并不敏感。相同条件下,滚动体数量少的温度上升的高,这是因为同一负载时,滚动体数量少,滚动体负载增加,接触面弹性变形量增大,摩擦力矩增加的缘故。负载越大,这种倾向越显著。 工艺方法对沟道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为降低沟道表面粗糙度,生产加工中必须注重加工方法,遵守工艺。这一点在加工轴承外径和沟道中是有区别的。以磨加工为例,在加工中就会发现,为了提高轴承套圈表面粗糙度,选择精研机先研磨轴承套圈加工基准面,即外径或者内外径,保证套圈沟道研磨的几何精度。因此,在实际加工中,基准面的加工是十分严格的,是沟道加工的基本保证。

轴承温度标准

一、轴承温度标准-泵轴承温度标准 1、GB3215-82 4.4.1 泵工作期间,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 2、JB/T5294-91 3.2.9.2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 温度不得超过80℃ 3、JB/T6439-92 4.3.3 泵在规定工况下运转时,内装式轴承处 外表面温度不应高出输送介质温度20℃,最高温度不高于80℃。外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升不应高处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高于80℃ 4、JB/T7255-94 5.15.3 轴承的使用温度。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 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5、JB/T7743-95 7.16.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 高温度不得超过80℃ 6、JB/T8644-1997 4.1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 高温度不得超过80℃ 二、电机轴承温度规定、出现异常的原因及处理 规程规定,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95℃,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并且温升不超过55℃(温升为轴承温度减去测试时的环境温度);具体见HG25103-91 轴承温升过高的原因及处理: (1)原因:轴弯曲,中心线不准。处理;重新找中心。 (2)原因:基础螺丝松动。处理:拧紧基础螺丝。 (3)原因:润滑油不干净。处理:更换润滑油。

(4)原因:润滑油使用时间过长,未更换。处理:洗净轴承,更换润滑油。 (5)原因:轴承中滚珠或滚柱损坏。处理:更换新轴承。按照国家标准,F级绝缘B级考核,电机温升控制在80K(电阻法),90K(元件法)。考虑到环境温度40℃的情况,电机运行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20/130℃。轴承温度最高允许95度。用红外检测枪测量轴承室外表面的温度,经验上,4极电机最高点温度不能超过70℃。对于电机本体,不用监测。电机制造完成后,一般情况下,他的温升基本上是固定的,不会随着电机运行发生突变或者不断增长。而轴承是易损件,需要检测。

对探讨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与处理措施

对探讨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与处理措施 摘要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会造成大量的电能损失,而且威胁着电机运行安全。本文将对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轴承自身问题、轴承装配问题、润滑油问题等。进而提出几点可行的处理措施,以期对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关键词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原因分析;处理措施 前言 某电厂采用的380v低压交流电动机其中的内冷水泵和前置泵电机,在夏天环境温度高时,需要采用鼓风机进行降温,电机轴承振动值较为正常,负载电流无过载,仅仅存在轴承温度过高现象,可达到70~80℃左右。一般要求轴承温度不能高于80℃,长期保持高温运行,会影响电机运行安全性,因此不得不采用外加冷却风机进行降温,导致电机运行总体能耗较高。有必要对其轴承温度过高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找到有效的处理措施,改变这一生产现状。 1 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的主要原因分析 1.1 轴承自身问题 轴承发热属于电动机的常见故障问题,其诱发原因的多方面的。首先从电动机轴承的自身因素来看,如果其自身质量较差,比如轴承内外圈发生锈蚀、钢珠不圆等,都容易导致轴承运行温度过高。在电动机的运行过程中,轴承滚珠、轴瓦等也容易出现损坏,进而导致轴承损坏,无法正常运行。特别是在电动机振动较大的情况下,会加剧轴承磨损,进而引发轴承温度过高的问题。在电动机转动部分、静止部分相互摩擦时,轴承可能出现偏磨现象,因负荷在增加导致轴承过热。其根本原因是轴承发生较为严重的损坏,比如轴和铁芯出现弯曲,或电动机端盖出现较为严重的磨损等[1]。 1.2 轴承装配问题 轴承装配质量对其实际运行状态有直接影响,如果轴承与轴或与端盖之间的配合不协调,出现过松或过紧现象,都容易导致轴承运行状态出现异常。比如轴承与轴配合过紧,会导致轴承出现变形问题,而配合太松,又容易出现跑套现象。如果电动机的端盖或轴承盖没有装配好,容易出现不平行问题,导致轴承未处于正确位置。在装配过程中,固定端盖用的螺丝松紧不一致,会导致两轴中心不处于一条直线,或导致轴承外圈不平衡,进而影响轴承转动的灵活性,加剧负载摩擦,引发轴承过热问题。此外,在检修过程中如果换错轴承,导致轴承型号不一致,也会出现轴承过热现象[2]。 1.3 润滑脂问题

给水泵前置泵轴承温度高事故预案

给水泵前置泵轴承温度高事故预案 一、给水泵前置泵设备简介 新疆天富南热电有限公司#3、#4汽轮机组配备六台电动给水泵,厂家:郑州电力机械厂,每套给水泵组包括给水泵、液力偶合器、电机及前置泵。前置泵型号为:300ZYB-J。300ZYB-J型前置泵是单级卧式蜗壳式水泵,带有双吸的两个单级叶轮。轴功率为189KW,流量为803m3/h,转速为1490r/min,扬程为80m,效率为82.5%,重量为1783kg,必须汽蚀余量为3.8m。 二、事故经过: 01月30日20:05分,汽机辅机班值班人员接到电话:#3机#2给水泵泵前置泵在运行中跳闸。经运行人员就地检查发现四瓦轴承油位油质正常,轴承温度正常,冷却水正常,经调取#3机#2前置泵自由端径向轴承温度曲线,发现#3机#2前置泵自由端径向轴承温度在80秒内由70℃上升至90℃,随后汽机辅机班值班人员办理#3机#2给水泵前置泵轴瓦轴承解体检查工作票。放油检查油质正常,解体检查自由端和输入端轴承,发现轴承均匀磨损,对水泵两端轴承同时进行更换处理。 三、事故原因分析: 通过对轴承解体检查发现,轴承内外滚道、滚动体磨损均匀,无明显的沟槽、麻点、剥蚀,各部件尚光洁无黑兰色高温过热痕迹,轴承内外圈配合尺寸未发生变化,拆装顺利,滚子端面有磨擦痕迹,油室底有少量黑色油泥,其他部件均完好。 #3机#2给水泵前置泵自开始运行后,一直连续长时间转动,轴承工作时间虽不到轴承寿命,但因自由端轴承是由两副圆锥滚子轴承背靠背安装,用于前置泵的轴向定位,经过磨损造成轴和轴向串动间隙超标,运行中出现发热,是造成#3机#2给水泵前置泵运行中跳闸的原因。 四、材料准备

电机与泵轴承温度标准

考虑到环境温度40℃的情况,电机运行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20/130℃。轴承温度最高允许95度。 一、轴承温度标准-泵轴承温度标准 1、GB3215 4.4.1 泵工作期间,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 2、JB/T5294 3.2.9.2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3、JB/T6439 4.3.3 泵在规定工况下运转时,内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度不应高出输送介质温度20℃,最高温度不高于80℃。外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升不应高处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高于80℃ 4、JB/T7255 5.15.3 轴承的使用温度。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5、JB/T7743 7.16.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6、JB/T8644 4.1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二、电机轴承温度规定、出现异常的原因及处理 规程规定,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95℃,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并且温升不超过55℃(温升为轴承温度减去测试时的环境温度); (1)原因:轴弯曲,中心线不准。处理;重新找中心。 (2)原因:基础螺丝松动。处理:拧紧基础螺丝。

(3)原因:润滑油不干净。处理:更换润滑油。 (4)原因:润滑油使用时间过长,未更换。处理:洗净轴承,更换润滑油。 (5)原因:轴承中滚珠或滚柱损坏。 处理:更换新轴承。按照国家标准,F级绝缘B级考核,电机温升控制在80K(电阻法),90K(元件法)。考虑到环境温度40℃的情况,电机运行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20/130℃。轴承温度最高允许95度。用红外检测枪测量轴承室外表面的温度,经验上,4极电机最高点温度不能超过70℃。对于电机本体,不用监测。电机制造完成后,一般情况下,他的温升基本上是固定的,不会随着电机运行发生突变或者不断增长。而轴承是易损件,需要检测。

推力轴承温度高原因分析及措施

推力轴承温度高原因分析及处理 杨立铭 国电宝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宝鸡 721405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造成推力轴承温度高的原因,从推力轴承的检修以及锅炉、汽机各系统的调节全方位入手,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降低了推力轴承工作面温度,保证了汽轮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 【关键字】球面自位能力;轴向推力,推力轴承温度再热器减温水 某公司300MW机组汽轮机是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N300-16.7/537/537-4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冲动凝汽式汽轮机。其中推力轴承为活支可倾瓦块型(即密切尔型),为了尽量减小高中压转子两端轴承的跨距,布置在中间轴承箱#2支持轴承后侧,见下图,采用了独立结构的推力轴承, 带有球面瓦套,依靠球面的自位能力保证推力轴承块载荷均匀。机组运行中推力轴承出现下半各瓦块长期温度高,达到94℃,严重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期间曾因为推力轴承块温度突然升高到110℃引起保护动作,导致机组非计划停运。 原因分析 1、从运行中推力轴承各瓦块温度看,下瓦最下部#4瓦块温度最高,其它瓦块按线性由#4瓦块向两边递减,可判断个别瓦块受力较重,推力轴承自位能力较差。检查中发现推力轴承布置的#2轴承箱体存在严重变形问题,推力轴承套下半装入轴承箱时,两侧明显受挤压无法正常装入,导致装配后瓦套也产生变形,瓦体外球面与瓦套内球面在两侧中分面处存在严重卡口现象,使推力轴承被卡死,球面失去自位调整能力,导致运行中各推力瓦块受力不均,造成个别瓦块受力大,温度超标。 2、根据机组热力性能试验报告显示,高压缸效率81.41%,低于高压缸设计效率86.25%;中压缸效率94.13%,高于中压缸设计效率91.55%,高压缸效率低,使高压排汽压力超压,造成中压缸进汽压力最大达到 3.7MPA,超过设计值0.4Mpa,使得中压缸做功增多,中压推力增加,推力轴承符合增加。同时,从性能实验报告中看到,中压缸平衡盘即高中压间过桥汽封漏汽量达到再热蒸汽流量的9%,大大超过设计漏汽量,也比通常机组3%漏汽量大了两倍以上。从而可以看出,高中压缸之间汽封间隙可能超标,致使漏气增大,也使轴系推力显著增加,推力轴承块承载负荷随着增大,直接引起推力轴承温度增高。 3、检修安装质量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推力轴承的正常工作。解体检查时

离心泵油封结构的改进及应用

离心泵油封结构的改进及应用 摘要通过对离心泵常见的轴承箱漏油原因的分析,指出漏油原因,提出对离心泵原油封进行改造,开发出一种防止离心泵漏油的离心密封和螺旋密封组合的新结构,同时介绍研制的过程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离心泵轴承箱泄漏螺旋和离心组合式密封 作者简介:尹志刚,1997年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化工系化机专业。现在北京燕山分公司炼油厂酮苯车间从事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工程师。 1前言 燕化公司炼油厂100Y型油泵,原轴承箱压盖和转轴之间的密封结构为迷宫密封,在迷宫密封外加一防尘环,密封性能较差。由于泵的转速较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轴承箱内的润滑油沿轴从端盖甩出,漏油现象非常普遍,造成轴承箱、联轴器及周围地面沾满油污,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同时造成不必要的润滑油浪费,又严重污染了生产环境,影响文明生产和企业的达标升级。如果操作员不能及时发现,还有可能造成机泵的损坏。因此,改进原油封结构,研制一种密封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的新型油封结构以取代原油封是非常必要的。 2原密封结构存在的问题 机泵运行中由于油位限制,螺母下端浸入油池中,把润滑油搅起,沿压盖内表面淌下,直接滴到旋转轴上,轴上积油很多,被旋转轴带动,油沿轴爬行,进入压盖与轴迷宫密封间隙,由于迷宫密封间隙较大,而且密封阻力较小,油一旦进入迷宫难以打回,因而不断沿轴外甩出,在轴端处形成积油,使迷宫和防尘环起不到密封作用,即发生漏油。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原油封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轴承锁紧螺母太大和迷宫密封间隙太大起不到有效的密封作用。 3改进方案的论证及初步选择 新型防漏油结构应满足以下要求:首先要保证结合部分的密闭性。同时,结构紧凑、系统简单、制造维修使用方便、成品低廉、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针对漏油的主要原因,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改进,阻止漏油。 (1)、减少甩油量 轴承锁紧螺母浸油深度(液面与锁紧螺母的相对距离)是影响甩油量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减小螺母直径,可以减小浸油深度,减小搅油,从而减少落到轴上的油量,间接减少漏油量。 (2)、改进原油封结构 对其结构分析,从密封原理角度讲可考虑填塞或阻塞、分隔、引出或注入和流阻、反输,以及这些方案组合等方法。首先对分隔,可采取机械密封。根据机械密封性能、适用范围、寿命来看,机械密封都能适用,但机械密封价格高,结构复杂,所需空间较大,拆装不便,不适于这种小空间结构。其次考虑采用引出或注入方法,能够达到密封要求,但需要辅助装置,结构复杂,因而也不可取。再有考虑采用填塞和阻塞的方法,由于要求较长的寿命,一些接触型密封如毡圈、档圈、密封圈、油封等与轴接触磨损,寿命有限,不适合高速长周期运转,而且易发生抱轴,因而排除。最后考虑采用流阻或反输,或采用综合方案。流阻是利用密封件狭窄间隙或曲折途径造成密封所需要的流体阻力。反输是利用密封件对泄漏流体造成反压,使之部分平衡或完全平衡,将流体反输到上游,以达到密封的目的。其特点是无机械摩擦,结构紧凑。流体反输(也称动压)包括迷宫螺旋密封、动密封、螺旋密封等。考虑空间狭小、寿命长、功耗小、结构简单、拆卸方便、价格低等要求,采用流阻或反输及其综合方案最优。在流阻或反输方案中,螺旋密封最能综合满足上述要求,因此优先考虑螺旋密封。鉴于离心密封可与其它密封配合使用,为保证密效果,选定螺旋密封与离心密封组合形式。如图-1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