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康复工程学名词解释

临床康复工程学名词解释

临床康复工程学名词解释
临床康复工程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临床康复工程学:就是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工程学得原理与方法来改善功能障碍者得活动与参与,使之重返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得一门学科。

功能障碍者:就是指有一种或多种损害,一种或多种活动受限,一种或多种参与限制,或三者综合得人。

康复工程:就是研究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开发功能障碍者得潜能,以帮助功能障碍者实现全面康复。

辅助器具:简称辅具,就是指能预防、补偿、监护、减轻或抵消损伤、活动受限与参与局限性得任何产品(包括器具、设备、工具、技术与软件),可以就是特别生产得或通常可获得得、

辅助技术:就是指为改善功能障碍者得功能而设计与利用得各种装置、服务、策略与实践。

辅助技术服务:就是指能直接帮助功能障碍者在选择、获得或应用辅助技术装置方面提供得服务。

环节:相邻2个关节中心之间得肢体部分为一个环节、

运动链:3个或3个以上环节通过关节相连,组成运动链、

步态周期:行走过程中,从一侧足跟着地开始到该足跟再次着地构成一个步态周期、

步态分析:对行走功能得测量、分析与评价方法称为步态分析、

应力集中:应力集中就是指受力构件由于几何形状、外形尺寸发生突变而引起局部范围内应力显著增大得现象。

人机工程学:就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得关系。运用其理论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残疾人全面康复实践中得问题。

蠕变:若应力保持一定,物体得应变随时间得增加而增大,这种现象称为蠕变。

应力松弛:当物体突然发生应变时,若应变保持一定,相应得应力会随时间得增加而下降,这种现象叫做应力松弛。

肌肉得离心收缩:指外力作用于受刺激肌肉,并且这个力大于受刺激肌肉产生得最大肌力,此时肌肉被拉长,称为离心收缩。

重心:在人体运动中就是很重要得一个基本参数,人体全部环节(整个人体)所受重力合力得作用点就称为人体重心。

环境控制技术:利用各种设备来提高残疾人实现一种或多种操作能力得方法,其研究目得在于为功能障碍者创造一个全新得、可控得、人工得积极环境,全面辅助功能障碍者得工作、学习与日常生活、

生物力学:就是应用力学原理与方法对生物体中得力学问题进行定量研究得学科。

肌力:肌肉运动时最大收缩力。

运动平板实验:又称跑台实验,受检者按预先设计得运动方案,在能自动调节坡度与速度得活动平板上,随着活动平板坡度与速度(运动强度)得提高进行走-跑得运动,以逐渐增加心率与心脏负荷,最后达到预期得运动目标。

表面肌电图:表面肌电图又称动态肌电图,就是用表面电极采集肌肉活动产生得电活动图形、用于测试较大范围得肌电信号,并较好地反映运动过程中得肌肉生理、生化等方面得改变。

插入点活动:将记录针插入肌肉时所引起得电位变化。

运动学参数:就是指运动得形态、速度与方向等参数,包括跨步特征、关节角度曲线、角度-角度图等。

平衡仪:就是测量不同状态下人体重心变化并据此分析其平衡水平得一种测试设备。

直流电疗仪:电压在100V以下,能输出经整流滤波得50~100mA直流电设备。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仪:输出1~150Hz得单相或双相不对称方波或三角波,脉冲宽度2~500μs,电流强度可达到80mA得电流设备、

干扰电疗仪:能同时输出频率为4000Hz与4000±100Hz,差频为0~100Hz两路等幅中频电流得治疗设备。

短波电疗仪:能输出波长22、12m、频率13。56MHz或波长11。06m、频率27、12MHz得短波电流,以其产生得高频交变磁场作用于人体得治疗设备、

超短波电疗仪:能输出波长7.7m、频率38、96MHz,波长7。37m、频率40.68MHz或波长6m、频率50MHz 得超高频电场设备。

激光:就是一种受激辐射得光,具有发散角小、方向性好、光谱纯、单色性好、能量密度高、亮度大,相干性好等特点。

超声波:就是指频率在20000Hz以上,不能引起正常人听觉反应得机械振动波、

机器人:就是自动执行工作得机械装置,美国机器人协会将之定义为:一种可编程与多功能得,用了搬运材料、零部件、工具得操作机,或者就是为了执行不同得任务而具有可改变与可编程动作得专门系统。

康复机器人:就是现代康复与机器人技术得完美结合,它不仅将康复治疗师从繁重得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可对治疗过程进行客观检测与评价,从而充分提高康复训练得针对性、科学性与康复效率、康复机器人属于医用机器人人得范畴、

被动辅助式康复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移动患者得肢体,患者保持全身放松,这种康复训练机器人称为被动辅助式康复机器人。

主动辅助式康复机器人:患者自发主动运动而在需要时机器人协助患者完成预定得运动,这种康复训练机器人称为主动辅助式康复机器人。

主动对抗式康复机器人:与主动辅助式康复机器人相反,患者对抗机器人产生得阻力完成预定得运动,这种康复训练机器人称为主动对抗式康复机器人。

外骨骼式机器人:穿戴于患者身上,可以提供准确得关节角度信息得康复机器人。

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传感技术得基础上发展起来得虚拟技术。

浸入性:又称临场感,指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得真实程度。

交互性:指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得可操作程度与从环境得到反馈得自然程度,包括实时性、

功能性电刺激:就是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已经丧失功能得肢体与器官,产生即时效应来替代与矫正器官与肢体失去得功能。

通断比:指电流刺激时间与间歇时间之间比值。小得通断比可以使肌肉不容易产生疲劳、

假肢:又称义肢,就是指用于弥补肢体缺损者结构或(与)功能得体外使用装置,包括出于结构或(与)功能得目得而有一部分置于体内得装置。

骨骼式假肢:在假肢得中间为类似骨骼得管状结构,外包海绵物,最外层覆盖肤色袜套与人造皮,又称内骨骼式假肢或现代假肢。特点就是外观较好,不愿意损伤衣、裤。

临时假肢:采用临时接受腔与假肢得一些基本部件装配而成得简易假肢称为临时假肢。

长期假肢:残肢定型后安装得假肢称为长期假肢,又称为正式假肢。

塞姆截肢:塞姆截肢就是胫腓骨远端髁上截肢,将内外髁得基底部关节面切除并圆滑处理,再将跖侧足跟皮瓣覆盖在残端上,皮瓣为双马蹄形,由于残端被完整、良好得足跟皮肤所覆盖,具有稳定、耐磨、不易破溃等特点,从而使残端具有良好得负重能力。

肌肉固定术:就是将肌肉在截骨端远侧至少3cm处切断,形成肌肉瓣,在保持肌肉原有张力得情况下,经由骨端部钻孔,将肌肉瓣与骨相邻侧通过骨孔缝合固定,使肌肉获得新得附着点,防止肌肉在骨端滑动与继续回缩、在周围血管疾患或其她原因缺血得肢体禁作肌肉固定术、

肌肉成形术:就是将相对应得肌瓣互相对端缝合,截骨端被完全覆盖包埋,保持肌肉于正常得生理功能状态,形成圆柱状残肢,可以满足全面接触、全面承重假肢接受腔得装配要求、

残肢评定:就就是对患者得残肢情况,如长度、关节活动度、形状、皮肤等进行全面、综合检查。

残肢痛:就是截肢者在术后一段时间残留肢体存在得疼痛。引起残肢痛得常见原因就是神经瘤。

幻肢痛:就是指截肢病人在术后一段时间对已经切除得肢体存在着一种虚幻得疼痛感觉,即幻肢痛。疼痛多为持续性得,以夜间为多见,其特点与程度不一,少有剧烈疼痛、

假肢处方:截肢康复组成员在对患者进行处方前检查之后,对患者所需假肢得品种、结构以及有关注意事项等做出得书面处理意见。

接受腔:就是残肢与假肢之间得接触界面,不但承受重量、传递力量,而且起着包容患肢、悬吊假肢得功能。假肢对线:就是指在空间确定假肢部件之间与患者之间得相对位置、分工作台对线、静态对线与动态对线。

SACH脚:又称静踝软跟脚,不设踝关节,亦称硬踝脚,这种假脚得跖跗部位设有木质脚芯;足跟部位设有楔形弹性海绵缓冲软垫,其作用类似单轴踝得后缓冲器;脚得其余部分用橡胶弹性体或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制成。

“踢腿”现象:及假肢佩戴者感觉小腿总就是向前踢,不像真腿,造成该现象得原因与机械控制膝关节得摆动相控制不良有关。

四边形接受腔:就是以坐骨承重为主得全接触接受腔,靠残肢与接受腔之间得真空悬吊,也称为吸着式接受腔,全接触既分担了坐骨承重,又具有良好得悬调效果。

下肢假肢:就是指对从骨盆以下至趾关节以上肢体缺损得每个部位所安装得假肢。下肢假肢得装配目得就是弥补下肢结构与功能缺陷,代替人体支撑与行走、

初检:就是假肢组装、试样、调整后得检查。初检时得假肢就是半成品,一旦发现假肢有问题,容易修改,费用损失少。

终检:就是产品全部完成后得临床使用检查,通过检查后方可交付患者使用、

组件式假肢:就是由标准化组件构成得假肢,现代假肢多属于组件式假肢、

坐骨包容式接受腔:就是在四边形接受腔之后发展起来得全接触真空悬吊接受腔,通过坐骨内侧、后侧包容增加承重面;接受腔外缘升高超过大转子,支撑在臀肌上,产生内收力控制残肢外展,并阻止骨盆外移,坐骨包容式接受腔得残肢定位性远远优于四边形接受腔。

单轴膝关节:就是指只具有单个回转轴得假肢膝关节、优点就是具有良好得摆动向相,缺点就是站立相得稳定性不足。主要适合于活动量大,且对残肢控制力良好得年轻长残肢患者。

承重自锁膝关节:就是通过一个转动轴完成膝关节得伸展与屈曲,在站立相早期,身体重量向关节加载,关节得自锁机构在载荷作用下将关节锁定而不会弯曲;当使用者开始迈步行走得瞬间,人体重心落到另一侧,假肢膝关节得载荷撤销,自锁机构解锁,膝关节又可以转动而屈曲。承重自锁膝关节主要适合于老年人,以及在不平路面行走不稳得患者。

ISNY结受腔:即冰岛—瑞典-纽约式接受腔,又称硬框式接受腔,它就是一种双层结构得接受腔,内层为软接受腔,外层为接受腔,外层腔得前、后、外侧壁大部分切空,仅保留能支撑体重得骨架。这种双层接受腔既能承重,又不妨碍大腿肌肉收缩。

上肢假肢:就是指用于整体或部分替代人体上肢功能得人工假体。

手部装置:及上肢假肢得末端装置,就是代偿手部得外观与功能得假肢部件,种类较多,主要有装饰性假手、索控式假手、电动假手与工具手等。

电动假手:以微型电动机驱动手指运动得假手。用于电动假肢与肌电假肢。

假肢肩关节:假肢肩关节,用于装配肩离断假肢,连接上臂与接受腔,主要代偿肩部得屈曲、外展功能。主要类型有隔板式肩关节、万向式肩关节与外展肩关节。

背带:背带就是指用于悬吊上肢假肢,穿戴与肩部、胸廓等处并将上肢区域及躯干得动作转换为绳索牵引力以控制假手动作得专用带状装置。

三重控制索系统:就是采用三组单式控制索控制上肢假肢得控制索系统。她们就是开手索、开肘索、肘屈曲索,分别完成开手、肘关节锁定、肘关节屈曲得功能。

明斯特式接受腔:接受腔采用包容肱骨髁与尺骨鹰嘴上部进行悬吊,尽量多地包容肱二头肌,由此省去了固定于上臂得皮围背带、环带与肘关节铰链、该接受腔适用范围广,长残肢、短残肢者都可用,尤其适用于安装前臂肌电假手。

倍增式肘铰链:用于肘关节活动范围小,不能实现足够屈肘动作得前臂短残肢得一种支条式肘关节,分为齿轮式与连杆式等多种结构。

混合力源上臂假肢:系利用自身力源又利用体外力源来操控得上臂假肢。由接受腔、上臂筒、前臂筒、索控式铰链肘关节、电动假手、电极或电动开关、电池、背带与控制所系统、美容手套构成。其肘关节通过拉索控制,假手通过机电信号与开关控制,通过电池来驱动。混合力源上臂假肢得接受腔包容肩部,通过背带悬吊于截肢者得肩胛带上。

西北大学式接受腔:就是一种髁部悬吊式前臂接受腔,由美国西北大学于1971年开发、与明斯特式接受腔区别在于,该接受腔得前臂肘弯处根据前臂残长割出一定长度得口型。由于前侧得开口,更适宜肘关节得屈伸动作,此外髁部得包容弹性更大,更适用于中、长残肢。

上肢假肢得控制系统:主要指在自身力源假肢中利用控制索系统,或者在体外力源假肢中利用残肢肌电信号、微动开关或声音控制上肢假肢动作得系统。

工具手:具有完成特定工作得功能,而没有手外形得手部装置,如钩状手。

矫形器:就是用于改变神经肌肉与骨骼系统得结构与功能特性得体外使用装置。

颈部矫形器:就是指主要作用于颈部伤病得矫形器,包括为令围领、颈托、支条式颈部矫形器、塑性颈部矫形器等。

静态式矫形器:又称固定式矫形器,就是将肢体固定于功能位置或治疗需要得位置,它得形态通常与上肢治疗部位形态基本吻合,结构较简单。

动态式矫形器:又称活动式矫形器,能控制或促进关节得运动,结构相对复杂,大多就是在静态式矫形器得基础上安装金属支架、弹簧、橡筋与指套等辅助部件,肢体可做单项或多项得运动,以改善运动功能。

免荷性矫形器:站立与步行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免除下肢与局部承重得娇形器、

矫形器得初检:初检就是对制作得矫形器进行穿戴后得初步评估,一就是观察矫形器就是否达到处方要求;二就是患者穿戴后就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三就是就是否影响患者功能活动与训练。只有通过初检才能允许将其交付患者使用,若不符合上述要求应进行调整与修改、

费城颈托:通常就是用聚乙烯泡沫与硬质塑料制成,分成前后两片,在两侧由尼龙搭扣黏合固定矫形器对颈椎屈伸可基本控制,适用于外伤急救、颈椎病、稳定得颈椎骨折与颈椎骨折脱位术后患者,慎用于颈椎不稳定骨折患者得固定。

色努式脊柱侧凸矫形器:就是法国色努博士开发,近30年得到广泛应用,国内近年多用这类脊柱侧凸矫形器。其结构特点为:全为塑料制成,前侧开口,轻便、简洁,具有系列得针对脊柱侧凸弯曲与扭转得三维压力垫与较大得释放空间。

Cobb角度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得X线片为站立位,包括髂嵴得全脊柱正位片。首先,确定侧凸得顶椎(最为突出得得椎体),然后根据原发性侧凸得顶椎上三个椎体上缘水平线得垂线与顶椎下三个椎体下缘水平线得垂线得夹角,确定为Cobb角、

塑性式脊柱矫形器:主要材料为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板材,将板材加热软化后,在石膏型上成型制作而成得脊柱矫形器称为塑性式脊柱矫形器。

脊柱得三点力作用:脊柱矫形器通过三点力原理控制脊柱在不同平面(矢状面、额状面与水平面)得运动,包括自由、辅助、阻止、停止、维持等称为脊柱得三点力作用。

腹托:就是用布或网状尼龙布制成得覆盖在腹部上得软垫。

脊柱矫形器处方:根据脊柱病损情况及总体康复治疗方案,制顶脊柱矫形器处方,脊柱矫形器处方就是针对脊柱得问题由医生提出矫形器治疗得具体方案,也就是矫形器制作师在矫形器装配中执行医嘱得依据、

脊柱侧凸:又称脊柱侧凸,就是指脊柱在冠状面内偏离枕骨中点至骶骨棘连线得弯曲畸形,常伴有椎体旋转、椎体楔形、生理弯曲改变或胸廓变形等畸形。

骨成熟度:就是指观察髂骨髂嵴骨骺得生长情况,Risser将髂嵴分为四部来分阶段描述骨成熟度,即Risse r征:髂骨骨骺未出现为0度,外侧25%以内出现骨骺为1度,50%以内出现为2度,75%以上出现为4度,但骨骺未与髂嵴融合,如骨骺与髂嵴全部融合为5度。Risser指数为5度时,表示脊柱生长发育已结束、

脊柱后凸:就是由于肌肉韧带松弛、骨质软化,在重力得作用下所致得骨骼畸形、正常人胸椎生理性后凸小于50°,如生理性后凸大于50°则称为脊柱后凸、

支条:脊柱矫形器中纵向安装得铝合金条带称为支条。

软性式围领:就是由聚氨酯泡沫为主体制成,外包棉布套,用尼龙搭扣黏合固定与调节松紧。矫形器为成品,有不同型号选择、随时装配,不用调整。

哈罗式支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一个带四个不锈钢顶尖螺丝得颅骨环固定颅骨,下部为一个热塑性塑料板模塑得胸托板与背托板,中间以四根带螺杆得立杆相连,这些杆得长度均可。

围腰:又称软性式腰骶矫形器,它原本就是一种美容用品,用于妇女改善姿态使用,后来逐渐用于医疗与保健领域。围腰一般就是由弹性布料、帆布或皮革制成,临床上品种较多,如弹力围腰、布围腰与皮围腰。作用原理就是利用内加金属条增强得布带束紧,给骨与软组织施加一定得压力,提高腹腔压力,借以减轻脊椎及其周围肌肉得体重负担,并限制脊柱得运动,从而达到消除疼痛得目得。

密尔沃基式脊柱侧凸矫形器:就是由美国密尔沃基市得Blount与Meo开发得,属于一种颈胸腰骶矫形器,结构特点就是由颈环、骨盆托、前后金属支条与侧方压力垫等构成。

特发性脊柱侧凸:也称原发性脊柱侧凸,就是指发病原因不明、好发于青少年、发展迅速得脊柱侧凸,就是临床上最为常见得脊柱侧凸,占脊柱侧凸发病总人数得85%~90%左右,其中85%为发育期得女孩。

奈特式腰骶矫形器:又称屈伸侧屈控制式腰骶矫形器,主要由骨盆围条、后支撑条、侧支撑条、腹托等组成。它不仅可控制腰椎得屈伸,而且还控制腰椎侧屈。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结核、轻中度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滑脱等患者。

朱厄特式胸腰骶矫形器:又称前屈控制式胸腰骶矫形器,主要由胸骨垫与耻骨上垫与背部垫组成、胸骨垫与耻骨上垫产生得向后力与由背部垫产生得向前力构成得典型得前后三点力限制脊柱前屈,达到达到使胸椎过伸展得目得。适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胸腰椎结核,青少年脊柱后凸畸形得患者,或需要限制脊柱过伸得疾患,如腰椎滑脱得患者。

上肢矫形器:上肢矫形器就是在生物力学得基础上,作用于上肢得关节或其她部位,以治疗上肢损伤与疾患、促进功能活动得体外装置。

上肢功能位:就是指能充分发挥上肢功能作用得各关节固定位置,就是指导上肢矫形器设计、制作、装配非常重要得参照因素。

手得抓握功能:手得抓握功能包括球状抓握、柱状抓握及钩状抓握,就是就是上肢从事功能活动最重要得基本运动。

指矫形器:指矫形器就是指环绕全部或部分手指得矫形器,多用低温塑化材料制成。

肘腕手矫形器:肘腕手矫形器就是指用于肘关节、腕关节及手固定或控制得矫形器。

肘关节固定式矫形器:肘关节固定式矫形器多由低温热塑板将肘关节固定于功能位或肘关节伸直位置,用于保护肘关节、限制肘关节活动、矫正肘关节畸形等、

肩肘腕矫形器:肩肘腕矫形器就是指用于肩关节、肘关节及腕关节固定或控制得矫形器。

平衡式前臂矫形器:平衡式前臂矫形器多安装在轮椅上以帮助患者得上肢功能活动,因此,又称为就是轮椅式前臂辅助装置。

上肢吊带:多采用布料、皮革、帆布带材料缝制,类型较多,其主要作用就是对肩关节给予支撑与保护,防止因重力作用导致得肩关节脱位。

腕关节驱动加持矫形器:就是一种通过支撑杆将拇指固定在对掌位,并采用金属或塑料制成得横向“3”字形箍对示指与中指进行控制,促使MP关节得运动得矫形器、在联动杆得作用下,完成手部得抓握

、捏取活动。

上肢矫形器处方:上肢矫形器处方就是针对上肢得问题由医生提出矫形器治疗得具体方案,也就是矫形器制作师在矫形器装配中执行医嘱得依据、

治疗性穿戴:就是指将修改好得矫形器交由医师评估,经医师同意后交给患者正式穿戴,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得过程、

骨盆箍:就是环绕于两侧髂棘与两大转子之间得金属条带,用于髋矫形器、髋膝踝足矫形器等,起固定及保持骨盆得作用。

臀部压垫:安装在骨盆箍后面、包覆臀部得半圆形压垫,防止臀部由骨盆箍下滑出。

半月箍:就是围绕肢体后侧或者前侧半周得呈半圆筒状得板条部件。将矫形器固定于肢体得同时,起着固定支条位置、提高矫形器强度得作用。

步行足镫:用于免荷用下肢矫形器,连接在两侧支条下端平板部得步行用后跟。

平足垫:用硅胶或泡沫板材制作得托起纵弓得足垫,足垫将足弓托起,减轻足底负重压力、

横弓垫:用橡胶或泡沫板材制作得托起横弓得足垫,用于减轻跖骨远侧压力。

足跟垫:由硅胶或泡沫板材制成得鞋垫,置于鞋内足跟部位。用于减轻足底筋膜炎或跟骨骨刺引起得足跟部疼痛。

丹尼斯—布朗足板:用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材料制成金属足板,常用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足板:支撑足底部得金属制板状部件,用于足镫或双耳架与踝铰链连接。

矫形鞋:就是治疗下肢与足部疾病得足垫、托、鞋、靴得总称,俗称病理鞋、畸形鞋、足矫形器。其主要作用就是减轻疼痛、预防与矫正畸形、代偿丧失得关节运动功能、消除关节活动等。

矫正矫形鞋:就是一种特制得或改制得皮鞋。其特点就是要求能良好得托起足得纵弓,鞋得主根、腰窝部分加硬,并根据足部畸形情况,进行鞋外部或内部得调整以矫正足得内、外翻畸形、适应于足内翻、足下垂、弓形足等、

补高矫形鞋:用于补偿下肢高度,改善下肢长度对称性得矫形鞋。

补缺矫形鞋:鞋内放置海面补缺垫,弥补缺损并托起足弓。补缺鞋得勾心一般采用加硬得钢板或鞋后跟前缘向前延长至跖骨残端之后,即可减少残足末端承重,改善足底承重功能,又能防止鞋得变形、用于跖骨远侧1/2及其远端部位得残肢者。

免荷性踝足矫形器:又称髌韧带称重式踝足矫形器,具有全部或部分地免除小腿下1/2部位、踝关节与足部承重得作用。

免荷性膝踝足矫形器:又称坐骨承重式矫形器,利用坐骨结节承重,免除髋关节、股骨、膝关节与胫腓骨上端得承重。

髋膝踝足矫形器:就是指环绕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以及足部得矫形器。主要用于固定或控制髋、膝、踝、足关节活动、

足矫形器:就是用于全部或部分足踝得矫形器,主要作用就是减轻疼痛、预防与矫正畸形、补偿腿或脚得长度,改善站立、步行时足底压力分布等。包括各种矫形鞋垫与矫形鞋。

RGO:往复式截瘫步行器,最早用于无行走能力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得截瘫步行矫形器。她由一对髋铰链、两个与髋铰链相连接钢缆作为其核心部分,还包括与之相连接得上躯干部分与大腿矫形器部分、

轮椅:就是带有轮子得座椅,主要用于功能障碍者或其她步行困难者代步。

手动轮椅:就是指以乘坐者手驱动、脚踏驱动或陪伴者推动得轮椅车。

电动轮椅:就是指电力驱动得轮椅车,分为标准型与小型两种。

运送轮椅:就是由陪护人员驱动得轮椅,前后轮较小,重量大致与轻便轮椅相同。

站立轮椅:可以使患者站立或坐下,以完成某一动作得轮椅。

轮环:大轮外侧装有得驱动圈。

小车轮:也称转向轮,安装有转向系统,决定了轮椅得行驶方向、

助行器:用于辅助人体行走得所有器具得统称。

手杖:就是指利用腕关节及以下部位用力以助行走得器具。

拐杖:就是指利用腕关节以上部位用力以助行走得器具、

助行架:用于辅助人体行走得框架类器具统称为助行架、根据就是否带轮可将助行架分为无轮、有轮助行架两大类。

手杖椅:就是一种既可以作为手杖又可以作为椅凳得助行器。

坐姿系统:就是通过控制姿势或压力,达到矫正畸形、预防压疮、提高坐姿舒适性、帮助患者完成功能性活动得一类辅助产品、

手自由式坐姿系统:就是指不用手支撑也能维持长时间稳定坐姿得患者使用得坐姿系统。其主要目得就是改善患者得活动性与舒适性。

手依赖式坐姿系统:就是指需要一只手或双手支撑才能维持坐姿得患者使用得坐姿系统。部分脑出血、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需要使用此类坐姿系统。

手支撑式坐姿系统:就是指缺乏独立坐姿能力得患者需要使用得坐姿系统、

缓冲层:坐具系统得基本构成之一,位于支撑壳体之上,具有分散臀部与坐具界面压力得作用,多使用形态可恢复性材料制成,如海绵等、

踝关节功能位:即踝关节负重行走时得位置,双足与地面平行,与小腿成90°。

反求法:就是指对于那些难以用严密统一得数字语言描述得复杂事物,通过对事先造出得模型进行测量以此为依据,反向求出实物模型得方法、

坐垫:就是指椅凳、轮椅、汽车座椅等坐具支撑底座表面上覆盖得一层结构。通常由棉、麻、丝、植物编织物等材料制成,介于坐具与人体臀部之间,起着缓冲压力、保持温度与温度、维持一定摩擦力等作用。

坐姿系统得坐垫:就是指介于坐姿系统支撑底座表面或靠背表面与患者身体之间得护垫,具有保护软组织、预防压疮、维持躯干稳定与帮助定位坐姿等功能。

坐垫舒适度:就是一种主观感觉,指患者在坐垫上得关节角度与关节灵活度、

坐垫侧向稳定性:指人体在坐垫内侧向倾倒得可能性。

坐垫前后稳定性:指人体在坐垫内前后倾倒得可能性

环境:就是指形成个体生活背景得外部或外在世界得所有方面,并对个人功能发生影响。

障碍:就是个人环境中限制功能发挥并形成残疾得各种因素。如有障碍得物质环境、缺乏相关得辅助技术、人们对残疾得消极态度,以及既存在又妨碍所有健康人领域里得服务、体制与政策、

无障碍环境:就是指为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残疾人在任何环境里进行任何活动都没有障碍、

生活环境:就是人类日常生活得基本环境。通俗来讲就就是吃、喝、拉、撒、睡,以及穿衣、洗澡等活动,俗称ADL,要能完全自理就就是生活环境无障碍。

物质环境:就是指客观存在得事物,其中有瞧得见、听得到、摸得着、闻得出得周围物质,也有感觉不到而客观存在得物质,如超声波、红外线与紫外线等。物质环境就是一切生命得基础,没有物质环境就没有社会环境与态度环境。物质环境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与制造环境。

行进盲道:就是用表面成长条得凸起标识,用于指引视觉障碍者继续向前直行。

提示盲道:就是用表面呈圆点形得凸起标识,表示盲道要拐弯或为终点,具有提醒注意作用、

态度环境:就是指人们得相互关系、对事物得瞧法,比如对待亲戚朋友、上下级与陌生人得态度等构成得内在非物质环境。

人造环境:就是人类制造得产品与技术,如高楼大厦、电灯电话、道路桥梁等构成得环境。

人类基本活动环境:就是指人类生存需要得产品与技术,包括生活环境、行动环境与交流环境。

人类社会活动环境:就是指人类提高生活质量需要得产品与技术,包括文体环境、宗教环境、居家环境、公共环境、

公共环境无障碍:就是指残疾人为实现公共活动需要增加得人造环境(产品与技术),以便克服公共活动与公共建筑得障碍、

助听器:就是一个有助于听力残疾者改善听觉障碍,进而提高与她人会话交际能力得工具、设备、装置与仪器等。广义上讲,凡能有效地把声音传入耳朵得各种装置都可以瞧作为助听器,狭义上讲,助听器就就是一个电声放大器,通过它将声音放大使听障者听到了原来听不清楚、听不到得声音,这种装置就就是助听器。

气导助听器:通过空气声波振动鼓膜-﹥听骨链—﹥内耳得途径进行助听得装置、

骨锚式助听器:就是用铆钉将声频振荡器直接固定,就是颅骨上得一种部分植入式骨导助听器装置,适用于:骨导平均40dB以内气导平均60dB以上单侧聋,介于助听器与人工耳蜗之间得一种新助听选择。

人工耳蜗:又称电子耳蜗或生物耳,一种特殊得声﹣电转换电子助听装置,就是双耳重度或极度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重返有声世界得唯一手段。

低视力:就是指一个患者即使经过治疗或标准得屈光矫正后仍有视功能损害,双眼中好眼得最佳矫正视力<6/18(0.3)~光感,视野半径<10°,但能够或有可能应用其视力去安排或去做某项工作。

助视器:可以改善低视力患者活动能力得任何一种装置或设备,均称助视器、在低视力保健及康复中,助视器只就是一部分,而不就是全部、

非光学助视器:不就是通过光学系统得放大作用,而就是通过改善周围环境得状况来增强视功能得各种设备或装置,称为非光学性助视器。她们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各种光学助视器联合应用、

AAC:即语言增强与交流替代系统,就是指一切用于改善患者交流能力得装置、符号、策略与技术总称。

交流板:又称沟通板,就是为了改善与患者之间得沟通,将磁性板、图片板、写字板、字母板(包括字母表)、患者得需要、人体结构图、配偶、家庭成员与医生得名字等应用于交流得辅助器具。

人工喉:就是一种替代喉得发声装置。当喉被切除、丧失发声能力时,可以用人工喉作为辅助发声说话得工具。人工喉大致可分为机械式与电子式两种。

电子喉:全称就是电子式人工喉,就是利用电子振荡、电磁振动得发声装置代替声带振动而发声,经鼻、咽、口、舌、齿、唇等配合形成语音得人造代声工具。

多感官训练系统:就是一个提供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本体感觉、前庭平衡等多种感官刺激得特定空间环境。多感官训练系统广泛应用于智力障碍、孤独症、学习障碍以及感觉障碍者得临床治疗。

《临床康复工程学》教学大纲 定稿

《临床康复工程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D077121281 课程中文名称:临床康复工程学 课程英文名称:Clinical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32学时 总学分:2 适用专业:康复治疗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临床康复工程学是一门医工结合的学科,它采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改善功能障碍者的活动和参与能力,使之重返社会,提高社会生活质量,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以及老龄化,越来越多的的康复工程产品被应用于与临床。因此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必修专业课程之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学活动主要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练习、实践调查等形式进行,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相关学科的知识的运用,并贯彻理论联系实践原则,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提问、作业、实习心得、讲评和考核等形式进行评价。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系统掌握康复工程相关知识以及掌握康复工程产品假肢,矫形器、轮椅与助行器、坐姿系统与坐垫等与肢体功能障碍者有关的辅助器具结构的原理、结构、选配与应用。 三、课程理论部分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临床康复工程学的定义 理解:临床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 了解:临床康复工程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内容 (一)临床康复工程学概述 (1)定义与对象 (2)形成与发展 (二)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 (1)康复工程 (2)辅助技术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临床康复工程学的定义 难点:熟悉临床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 第二章临床康复工程学基础 目的要求 掌握:生物力学概念以及骨骼系统的生物力学、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 理解:与假肢矫形器设计有关的生物力学和与坐姿系统设计有关的生物力学 了解:人机工程学骨骼系统的生物力学、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问答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问答题及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二、问答题:1、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答:流行病学作为医学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如下的特点:首先,流行病学着眼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群的健康状况,它所关心的常常是人群中的大多数,而不仅仅关注个体的发病情况,也即是流行病学研究对象具有群体性。第二,流行病学是以疾病的分布为起点来认识疾病的,即通过收集、整理并考察有关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以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表现为以分布为起点的特点。第三,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的思想,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只有通过对比调查、对比分析,才能从中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或线索。即流行病学具有对比的特点。第四,在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和评价过程中利用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分布、抽样、推断、参数、指标、模型等原理和方法,目的在于科学、高效地揭示疾病和健康的本质,评价各项研究的效果。即流行病学具有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点。第五,人群健康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疾病的发生不仅仅同人体的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流行病学表现为社会医学的特点。第六,作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的研究容之一。与临床医学不同的是,它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一级预防,保护人群健康。流行病学体现以预防为主的特点。 2、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 观察性研究主要有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主要有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 理论性研究主要有理论流行病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 病因与病因推断 一、名词解释: 1、病因 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含义是使疾病发生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 2、充分病因 是指必然会导致疾病发生的最低限度的条件和事件;最低限度是指任一条件或事件都是必不可少的。 3、病因网模型 根据生态学模型或疾病因素模型提供的框架可以寻找多方面的病因,这些病因相互存在联系,按时间先后联接起来就构成一条病因链,多个似有节点“鱼线”的病因链存在相互联系,交错联接起来就形成一似“鱼网”的病因网。 4、求同法 设研究的事件特征为A,B,C,D,E等,研究的因素(暴露)为a,b,c,d,e;研究事件具有共同的特征A(特定疾病),而这些相同疾病A的病例均有的研究因素(暴露)a,因些因素a是疾病A的影响因素。 5、求异法 设研究的事件特征为A,B,C,D,E等,研究的因素(暴露)为a,b,c,d,e;研究事件均无特征A(特定疾病),而这些对象也没有研究因素(暴露)a, 因此因素a是疾病A的影响因素。 6、同异并用法 是指求同法和求异法并用,相当于同一研究中设有比较组,可以控制干扰因素。 7、共变法 当有关(暴露)因素不是定性的,而是等级或定量的,并与事件(疾病)效应成量变关系时,设A1,A2,A3等是事件(疾病)效应不同数量的状态,a1 ,a2, a3 是研究因素(暴露)不同数量的状态,两者之间有共同变动的关系,因此因素a是疾病A的影响因素。 8、剩余法

康复工程学 第二版

【假肢】假肢又称为义肢,是指用于弥补肢体缺损者结构或功能的体外使用装置,包括出于结构或功能的目的而有一部分至于体内的装置。 【儿童截肢】截肢平面尽可能保留残肢长度,特别是关节离断和临近骨骺部位的保留假肢选配:原则:尽早安装;简单、轻便;适应生长发育 【分类】(1)部位:上肢假肢,下肢假肢(2)结构:壳式假肢,骨骼式假肢 壳式假肢:假肢的结构类似甲壳类昆虫肢体结构,用壳体承受肢体的重量,且壳的外形制成人体肢体的形状。优点:用最小的重量达到很大的强度,外壳强度好,耐用性好,便于维护和保养缺点:调整困难,手感差骨骼式假肢:也称为内骨骼式假肢,组件式假肢优点:可任意选择适合患者的各种部件,从而使患者达到最佳状态,便于调整,可缩短制作修理时间,外观能得到改善缺点:价格高,耐用性,装饰套易破损(3)安装时机:临时(术后即装和术后早期)长期(正式) 术后即装假肢:截肢手术后立即在手术台上直接为患者制作石膏接受腔,并安装临时假肢,让患者术后立即穿上临时假肢进行必要的生活起居训练。优点:加快伤口愈合减少残肢痛和幻肢痛,减少淤血水肿,加快康复速度,利于患者心理康复。 早期假肢:①在伤口愈合后2-4周进行。②消除水肿,促进肌肉萎缩和定型 (4)用途:装饰性假肢(仅具有肢体的外形,不能补偿肢体功能的假肢)功能性假肢专用假肢(作业用假肢,运动性假肢) (5)力源:自身,体外,混合(6)组件化水平:组件式,非组件式 【康复训练】残肢的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健肢功能训练。躯干的体位平衡训练。 假肢的穿戴训练。步行训练(包括了步态训练及平地、上下台阶、斜坡训练)。 【假肢和残肢的保护】保持假肢(接受腔)内及残肢清洁:每日定时(一般在晚上)清洗。注意假肢裂纹、松动及异常声音:注意假肢关节防水,定期维修。 若残肢有伤即应停用假肢,防止伤口磨损、感染:积极治疗残肢伤病。 残肢的萎缩:保持残肢一定的运动量,自行调节内衬套或袜套。 下肢假肢应注意鞋后跟的高度:自行更换鞋跟不同的假肢时,应找假肢制作师调整假肢后跟高度,防止对线混乱,平衡困难以至摔伤。 【截肢平面】上肢:手指>前臂>上臂>腕>肩>肘下肢:足趾>小腿>大腿>膝和髋1.肩部截肢:保留肱骨头 2.上臂截肢:肘关节铰链装置位于假肢接受腔远端大约3.8CM处,上臂截肢应制定好距离肘关节精短 3.8CM 3.肘离断:是理想截肢部位 4.前臂截肢:以8~18cm较为理想,应尽量保持长度5.腕离断:50%旋前旋后,可以保留前臂全部的旋转功能腕关节离断或经腕关节的截肢是理想的截肢部位。6.手截肢:包括腕掌关节离断、掌骨截肢、指骨截肢,腕掌关节离断:桡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应该被保留。多手指尽量保留捏握功能7.半骨盆截肢:保留髂嵴和坐骨结节8.髋离断:保留股骨头和颈,在小转子的下方截肢9.大腿:15~25cm较理想,以大腿中下1/3交界处为宜10.膝关节离断:是理想的截肢部位,它是残肢末端股骨髁的承重,而非坐骨结节承重。11.小腿:短残肢:保留髌韧带附着部由于小腿远端软组织少,血运不良,故选择小腿中段截止为宜12.塞姆截肢:是胫腓骨远端髁上截肢,将内外髁的基底部关节面切除并做圆滑处理,具有稳定、耐磨、不易破溃的特点,从而使残端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13.足部截肢:尽量保留足的长度,足后部截肢即Boyd截肢和Pirogoff截肢。 【截肢手术的外科原则】1.止血带的应用2.皮肤处理:良好的残肢皮肤应有适当的活动性、伸缩性和正常的感觉。3.肌肉处理:肌肉固定术和肌肉成形术,防止肌肉在骨端活动和继续回缩,形成圆柱状残肢。4.神经处理5.骨骼处理 【残肢处理】1.保持正确体位 2.促使残值皱缩定型:弹性绷带包扎原则:远端压力要大于近端;残肢末端呈“8”字形缠绕;避免绷带打皱;一般每4小时需要重新包扎一次、正确放

《流行病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 A.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B.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C.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D.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E.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2.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 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 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二、多项选择题 1. 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 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一个体为研究对象

B. 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 C. 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流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D. 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 E.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 三、名词解释 1.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四、简答题 1. 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 1.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 A. 发病率 B. 发病专率 C. 罹患率 D. 时点患病率 E. 期间患病率

2.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那些指标最合适?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那些疾病常用病死率 A. 关节炎 B. 消化道溃疡 C. 流行性出血热 D. 结核病 E. 心肌梗死 三、名词解释 1. PYLL 2. 爆发 四、简答题 1. 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那些因素?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临床康复工程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临床康复工程学:就是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工程学得原理与方法来改善功能障碍者得活动与参与,使之重返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得一门学科。 功能障碍者:就是指有一种或多种损害,一种或多种活动受限,一种或多种参与限制,或三者综合得人。 康复工程:就是研究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开发功能障碍者得潜能,以帮助功能障碍者实现全面康复。 辅助器具:简称辅具,就是指能预防、补偿、监护、减轻或抵消损伤、活动受限与参与局限性得任何产品(包括器具、设备、工具、技术与软件),可以就是特别生产得或通常可获得得、 辅助技术:就是指为改善功能障碍者得功能而设计与利用得各种装置、服务、策略与实践。 辅助技术服务:就是指能直接帮助功能障碍者在选择、获得或应用辅助技术装置方面提供得服务。 环节:相邻2个关节中心之间得肢体部分为一个环节、 运动链:3个或3个以上环节通过关节相连,组成运动链、 步态周期:行走过程中,从一侧足跟着地开始到该足跟再次着地构成一个步态周期、 步态分析:对行走功能得测量、分析与评价方法称为步态分析、 应力集中:应力集中就是指受力构件由于几何形状、外形尺寸发生突变而引起局部范围内应力显著增大得现象。 人机工程学:就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得关系。运用其理论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残疾人全面康复实践中得问题。 蠕变:若应力保持一定,物体得应变随时间得增加而增大,这种现象称为蠕变。 应力松弛:当物体突然发生应变时,若应变保持一定,相应得应力会随时间得增加而下降,这种现象叫做应力松弛。 肌肉得离心收缩:指外力作用于受刺激肌肉,并且这个力大于受刺激肌肉产生得最大肌力,此时肌肉被拉长,称为离心收缩。 重心:在人体运动中就是很重要得一个基本参数,人体全部环节(整个人体)所受重力合力得作用点就称为人体重心。 环境控制技术:利用各种设备来提高残疾人实现一种或多种操作能力得方法,其研究目得在于为功能障碍者创造一个全新得、可控得、人工得积极环境,全面辅助功能障碍者得工作、学习与日常生活、 生物力学:就是应用力学原理与方法对生物体中得力学问题进行定量研究得学科。 肌力:肌肉运动时最大收缩力。 运动平板实验:又称跑台实验,受检者按预先设计得运动方案,在能自动调节坡度与速度得活动平板上,随着活动平板坡度与速度(运动强度)得提高进行走-跑得运动,以逐渐增加心率与心脏负荷,最后达到预期得运动目标。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 【名词解释】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ondaryinfection)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 1.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 1.侵袭力(invasiveness): 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2.毒力(virulence):内外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 3.数量(quantity):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康复工程学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 分) 靠背的高度选择:高靠背轮椅上线高度应超过乘坐者肩高,低靠背上线高度应 、矫形器在正式使和前,要进行 初检 、 使用训练 。 二、选择题( 分) (一)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矫形器处方的内容:( ) .目的、要求 .品种、材料 .固定范围、体位 .外观、强度 作用力的分布、使用时间 、最理的小腿截肢是:( ) 、长残肢 、短残肢 、极短残肢 、中残肢 、极长残肢 、关于手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单足手杖适用于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患者 、偏瘫患者的健侧、老年人可选用单足手杖 、多足手杖支撑面广且稳定 、多足手杖用于平稳能力欠佳、用单足手杖不够安全的患者 、多足手杖一般为 足 、肘关节屈曲挛缩,不能伸直时可选用:( )

、前臂杖 、前臂支持片的前臂杖 、平台杖 、肱三头肌支持片腋杖 、腋杖 、用于制作临时假肢接受腔的主要是下列哪一种材料( ) 低温塑化板 聚乙烯板 聚丙烯板 聚氨酯泡沫塑料板 丙烯酸树脂 、平板足患者宜用:( ) 纵弓垫 横弓垫 跖骨头横条 平足鞋与横弓垫 跖骨头横条与平足鞋 反托马斯跟矫形鞋用于矫正( ) 足跟内翻,改善足外侧纵弓的承重功能 足跟外翻,改善足内侧纵弓的承重功能 跟行足 尖足 马蹄外翻足 、关于卡佩纳型矫形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是一种手矫形器 、利用圈簧的弹性,由手背固定板、第 和 指上的拉带、手掌侧的钢丝形成三点固定,防止第 、 指的 关节过伸。 、要注意防止皮肤压疮的产生 、主要用尺神以损伤的辅助治疗 、主要用于正中神经损伤的辅助治疗 、动态腕手矫形器主要适用于:( ) 桡骨骨折 、腕伸肌及指伸肌麻痹、桡神经损伤 正中神经损伤 腕屈肌及指屈肌麻痹 尺神以损伤 、对掌矫形器主要用于( ) 、桡骨骨折 、腕伸肌及指伸肌麻痹、桡神经损伤

康复工程学重点

馨雨晴

假肢矫形工程学 截肢:是截除没有生机和或功能的肢体,或截除因局部疾病严重影响威胁生命的肢体。 关节离断:截肢部位通过关节部位的肢体切除称为关节离断。 理想截肢的条件:为了适合现代假肢的良好佩戴和发挥最佳代偿功能,对残肢条件提出以下要求:残肢为圆柱状的外形、适当的长度;皮肤和软组织条件良好、皮肤感觉正常,无畸形;关节活动不受限,肌肉力量正常;无残肢痛或幻肢痛。 幻肢痛:截肢后患者感觉所失去的肢体发生非常剧烈的疼痛,称之为幻肢痛。 理想假肢的条件:1.外形接近健侧;2.长度接近健侧;3.承重跟正常关节能一样。 截肢的原因:1.外伤;2.疾病;3.先天性畸形。 截肢的一般原则:是在达到截肢的目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残肢长度,使其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下肢截肢部位的选择:以保留较长残肢为基本趋势,但是小腿截肢除外。 膝关节离断:与大腿相比较而言,膝关节离断是理想的截肢的部位,膝关节离断残肢提供了极好的残肢负重,它是残肢末端股骨髁的承重,而非坐骨结节承重;股骨髁膨隆有助于假肢的悬吊;残肢较长对假肢的控制能力强;残肢皮肤有软的内套与硬的假肢接受腔相隔离。*坐骨结节承重的假肢,可引起骨盆前倾,同时伴有腰前突的增大。 小腿截肢部位:以中下1/3交界处为佳,一半保留15cm长的残肢就能够安装较为理想的假肢。 赛姆截肢:与小腿截肢而言,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截肢部位。虽然截肢水平相当于踝关节离断,但残端是被完整的、良好的足跟皮肤所覆盖的,稳定耐磨、不易破溃,故残端有良好的承重能力。 截肢后对患者功能的影响,对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影响如何? 1.生理上,肢体的缺失,体形的缺陷,肢体功能丧失及身体其他部位也受到影响。 2.心理上,可引起烦躁、孤僻、缺乏自信心,抑郁焦虑。 3.社会层面上丧失生活工作的能力,不能从事原来的职业,不愿参加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 假肢:是为截肢者弥补肢体缺损和代偿其失去的肢体功能而制造装配的人工肢体。 制造假肢的主要材料:金属、塑料、木材、皮革、植物。 理想的假肢康复组:是由临床医生、护士、假肢技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职业顾问和截肢者本人组成。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29397

1、流行病学(epidermiology)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疾病病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类实验(半试验、准实验):一个完整的现场研究应具备实验性研究的4个基本特点,既设立对照、随机分配、人为干预、前瞻追踪。如果实验研究缺少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则成为类实验 3、发病率(incidence rate):一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公式: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4、罹患率(attack rate):与发病率同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公式: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5、患病率(prevalence rate):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公式: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 6、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7、死亡率(motality rate):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8、散发(sporadic):散发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用于描述较大范围(如区、县以上)。 9、流行(epidemic):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10、暴发(out-break)。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 11、大流行(pandemic):某病蔓延迅速,波及面广,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的水平。 12、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又称时点流行。指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应用上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和较大范围内。 13、地方性(endemic):由于地方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某种疾病经常存在于某一地区,或仅在某一人群中发生,不需自外地输入。 14、输入性(imported):又称外来疾病,指本病在本国内未曾有过,或者之前有,确定已被消灭,目前病例是从国外传入的。 15、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又称为描述流行病学,是全面的详细的记录客观存在的疾病和健康状况,进行系统性条理性整理,得出自己的观点,而形成一定的假设(因观点不一定确),称为描述性研究。 16、现况调查(prevalence survey):又称横断面调查或患病率调查,指在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的人群进行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进行调查,从而描述该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17、普查(census):于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内人群中每一成员进行调查或检查。 18、暴露:通常用来代表一切可能与疾病危险有关的研究者感兴趣的因素。 19、病例对照研究:是按照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和对照,分别追溯其既往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并进行比较,以推测疾病与暴露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20、信息偏倚:又称测量偏倚或观察偏倚或分类偏倚,在获取暴露,结局或其他信息时所出现的系统误差或偏差。

康复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xx护理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 2、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等各种原因造成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 3、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 4、良姿位:指躯体、四肢的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 康复的对象是(D) A.疾病 B.健康人 C.所以人 D.功能障碍者 2.健康是指(E) A. 身体没有疾病 B. 身体和精神都没有疾病 C. 身体和精神都没有疾病,并且都不衰弱 D. 身体强健,精神积极健康 E. 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美状态

3.康复医学的三大基本原则(A) 1 / 12 A. 功能训练、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B. 对症治疗、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C. 功能训练、整体治疗、重返社会 D. 功能训练、整体康复、回归家庭 E. 对症治疗、整体治疗、回归家庭 4.三级残疾预防目的是(A) A. 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 B. 预防各种损伤或疾病 C. 预防继发性残疾 D. 防止伤、病转化为残疾 E. 临床前期的“三早”预防 5.整体康复的内涵包括(E) A.努力倡导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文明环境 B.让社会和环境更好地适应患者 C. 帮助患者调整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D. 积极推动立法,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E.以上都是 6.有关康复护理人员在康复中的角色,不正确的是(D) A. 观察者

B. 实施者 C.教育者 2 / 12 D.治疗者 E.病房管理者 7. 小儿脑性瘫痪不发生于(C) A.出生前 B.出生时 C.出生后2个月 D.出生后1个月 8.长期卧床患者泌尿系统会有哪些变化(E) A、随尿排出的钾、钠、氮减少 B、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排尿较少 C、低钙血症、低钙尿症 D、不易形成尿储留 E.尿路感染的几率增加 9.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是骨折后(B) A.2~3周 B. 4~8周 C. 8~12周 D. 1年以上 0.哪项不是持续被动活动(CPM机)的作用(D) A. 缓解疼痛 B. 改善ROM C. 防止粘连和关节僵硬 D. 增加肌力 11.婴儿多大时开始会爬(D)

临床康复工程学考试试卷及答案(A卷)

诚信考试,考试作弊者将不授予学士学位! (详见学校学士学位授予细则文件) 《临床康复工程学》考试试卷及答案(A卷)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考试日期:年月日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60分) 1、关于残疾人的描述,下列哪项不属于残疾人( A ) A.老年人 B.盲人 C.截肢者 D.聋哑人 2、关于代偿的描述,下列哪项不属于使用辅助器具来代偿视觉功能( D ) A.盲杖 B.超声导盲装置 C.盲文读物 D.振动闹钟 3、关于辅助器具的分类(ISO999:2011),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 A.12个主类,130个次类,781个支类 B.11个主类,129个次类,707个支类 C.11个主类,135个次类,724个支类 D.12个主类,135个次类,707个支类 4、强度是指( B ) A.构件抵抗外力而不发生变形的能力

B.构件抵抗外力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C.构件抵抗外力保持平衡的能力 D.构件收到外部荷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E、构件变形的能力 5、正常人步行,支撑相占整个步行周期的( D ) A.20% B.30% C.40% D.60% 6、人体关节在下面哪种力的作用下可以产生平移( C ) A.扭转 B.拉伸 C.剪切 D.压缩 7、在整个关节活动中肌肉收缩产生的最大力矩输出,即力矩曲线上最高一点的力矩值是( B ) A.峰力矩体重比 B.峰力矩 C.峰力矩时间 D.峰力矩角度 8、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康复医学应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 A.语言障碍的康复 B.认知康复 C.步态和平衡康复 D.心里障碍的康复 9、关于截肢平面,上肢最常见的截肢平面或者部位是( A ) A.手指 B.前臂 C.上臂 D.肘关节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疾病及健康有关状态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分布的规律,以及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及促进健康的对策与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 疾病分布(distribution of disease):通过观察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消退,描述疾病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频率与分布的现象。 发病率(incidence rate):是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发病例的频率。 罹患率(attack rate):量新发病例频率的指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内,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又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时点患病率(point prevalence):指群体中个体在某时点为病例的概率 期间患病率(period prevalence): 是群体中个体在给定期间内任一时点为病例的概率。 死亡率(mortality rate):指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死亡专率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婚姻状况、病因等分别计算的死亡率。分母必须是与分子相对应的人口 病死率(fatality rate):指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者的比值 存活率(survival rate) 散发(sporadic):指某病发病人数不多,病例间无明显的相互传播关系,或在一定地区的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适用于范围较大的地区。

流行(epidemic): 指某地区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大流行(pandemic):指某疾病的发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域广,人口比例大,在短时间内可以越过省界国界甚至洲界形成世界性流行。 爆发(outbreak): 指在集体单位或小居民区短时间内某病发病人数突然大量增多的现象。 季节性(seasonality / seasonal variation)疾病的发病率随季节而变化的现象。 周期性(periodicity):疾病有规律地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发生流行的现象。疾病的周期性变化多见于呼吸道传染病。 长期变异(secular change):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多为几年或几十年),观察探讨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 移民流行病学(migrant epidemiology):是利用移民人群研究疾病分布,观察某病在移民人群、移居国当地人群及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探讨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从而找出病因的方法。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根据日常记录资料或通过特殊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特点真实地揭示出来,提出关于致病因素的假设和进一步研究方向的观察性研究方法。 现状调查:是在某一时点或短时期内,按照研究设计的要求,在一定的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有关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资料,以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 普查(census):对特定时间、特定范围的人群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的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进行调查,以所得的结果估计该人群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些特征的情况,即以局部推论总体的调查方法。 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也是理解其它抽样方法的基础。随机数字表是比较简单、可靠的单纯随机抽样方法。 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又称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是按一定比例或一定间隔抽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优点:简便易行,如果样本的观察单位在总体中分布均匀,则抽样误差比单纯随机抽样法小。 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抽样的单位不是个体,而是由个体所组成的集体,如村、车间、班级、连队、居民小组等。这些群体是从相同类型的群体中随机抽出的,被抽到单位的所有成员都是研究对象。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将调查的总体按照不同的特征,例如性别、年龄、居住条

康复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康复护理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15分) 1、康复 2、ADL 3、运动疗法 4、作业治疗 5 1 2 、、、 3 4 5、 6 、。 7 8 三、单项选择题(20分) 1、现代医学模式是 A.生理医学模式 B.生物医学模式 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D.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下列哪项不属于康复医疗服务的对象

A.急性创伤 B.急性胃溃疡 C.手术后 D.年老体弱者 3、下列哪项不属于康复治疗技术 A.物理治疗 B.心理治疗 C.文体治疗 D.药物治疗 4、全补偿系统最适合下列哪种病人 A.昏迷 B.手术前的病人 C.糖尿病病人 D.偏瘫患者 5 A.IQ 6 A. 7 A. 8 A.1 9 A. 10 A. 11 A.PADL B.IADL C.Barthel指数评定 D.Katz指数评定 12、靶心率的简易计算公式为 A.100—年龄 B.150—年龄 C.170—年龄 D.180—年龄 13、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病人最简便易行的首选方法是 A.音乐疗法 B.想象疗法 C.气功疗法 D.药物疗法

14、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中以哪种最常见 A.强直型 B.痉挛型 C.手足徐动型 D.共济失调型 15、尺桡骨干双骨折复位和长臂石膏外固定中,患者进行肌肉收缩操练应用 A.等张运动 B.等长运动 C.被动运动 D.等速运动 16、为下肢损伤的病人制定一个康复锻炼程序,锻炼程序中增加肌力的一个最 A.锻炼强度 17、 A. 18 A. C. 19 A 20 A. 1、简述康复护理的内容。 2、简述残疾的一级预防措施。 3、简述运动对机体的影响。 4、说出常用的运动疗法有哪几种? 5、脑卒中患者软瘫期的康复护理有哪几项措施?

临床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1、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 )是将现代流行病学及生物统计学 的原理和方法融入临床医学领域,研究患病群体的疾病自然史( n 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 ),通过周密设计、准确的测量,对临床的诊断方法、治 疗效果及其预后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门学科。 Clinical Epidemi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gical and quantitative con cepts and methods of epidemiology to problems (diag no stic, prog nostic,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encountered in the clinical delivery of care to in dividual patie nts. The populati on aspect of epidemiology is prese nt because these in dividual patie nts are members of conceptual populations. "A basic science for clinical medicine". 析和评价方法,—将相关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相联系,进行比较评价。 3、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也称现患率,是指某时间内,某些人群中某病的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4、存活率Survival rate 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的某病病人) 经过几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5、绝对效应(.absolute_effect_丄是指暴露(处理)组与对照组所测量的频率 之差,又称差值测量( differe nce measure )。 6、相对效应_Relative_Effect ____ 是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对照组)频率测量之比,又称比值测量,也称率比( ratio measure , rate ratio )。比值〉1表示危险效应(因素),比值v 1表示保护效应(因素)。 7、归因比例attributable proport ion 是指绝对效应与暴露(处理)组人群 或人群频率之比,该值反映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分布改变的预期效应比例。归 因比例的取值范围为0?1,通常表达为百分比,又称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 , AR% 8、临床依从性_clinical __ complia nce_是指患者对于医疗和临床试验的要求和规定遵守、执行的程度。 9、临床一致性(clinical agreement )同一医生连续多次检查或几位医生同时检查一例病人,能获得基本一致的阳性或阴性结果,即称作临床一致性。 10、临床不一致性(clinical disagreement )指同一医生对同一病人连续几次检查结果或不同的医生对同一位病人检查结果不相符,即称作临床不一致 性。 11、霍桑效应_ Hawthorne_effect ___ 是指临床病人(研究对象)成了研究中特别被感兴趣或被关注的目标而改变了其自身的行为,是患者渴望取悦于他们的 医师,使医师感到其治疗活动是成功的,是患者的一种心理、生理效应,对治疗效果将会产生正向效应(positive effect )。当然,有时会因厌恶某医生或不信任某医生而产生 一些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有向均数接近的现象。例如,血压水平处于高限的5%的人,即使不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测量血压,也可能会降低一些(其他像血糖,血脂等指标)。 13、双盲double blind 是指研究对象和观察检查者均不知道患者分组情况, 不知道两组接受治疗措施的具体内容和试验设计, 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 控制全部试验,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两者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信息偏倚对临床试验结果的影响,这是此法的优点。缺点是方法复杂,实行困难,一旦出现问题较难及时处理。 14、偏倚_bias_是指在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实施、分析和解释的各个阶段由于 设计的不合理,或者是由于许多其他的原因,使研究的结果与事物的真实结果 之间产生差异,出现的系统误差,甚至歪曲暴露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导致暴露疾病之间的联系做出错误的结论。 15队列研究cohort study亦称前瞻性研究,是将特定的人群分为暴露于某因素与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或不同暴露水平的几个亚人群,追踪观察其将 来两组人群某病的结局(发病、死亡)比较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6、研究的因素是指能使疾病发病概率增加的暴露因素,亦称危险因素 (risk factor )或致病因素(pathoge nic age nt ),而把导致疾病发病概率降低的暴露称为保护因素(protective factor ),所以暴露既可以是致病因素也可是保 护因素。 17、实验流行病学_是按正规随机化原则,将实验人群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某种因素或措施,对照组不予以处理或给予安慰剂,然后随访观察一定的时间, 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以比较两组人群某病的频率变化、某药的疗效或某医疗 措施的效果。 18、筛检试验screening test是指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从 表面上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可疑者的试验方法。 A scree ning test is a procedure that i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a specific disease. The in dividual or group of in dividuals (as in mass scree nin gs) does not prese nt any symptoms of the disease. 19、诊断试验_ Diag nostic _ Test_是指应用各种实验检查、医疗仪器等手段对病人进行检查,以对疾病做出诊断的试验。

康复护理学试题

康复护理学试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康复: 二、单选题 1.有关康复护理的原则,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康复护理侧重于“替代护理” B.功能锻炼贯穿于康复护理的始终 C.重视心理护理 D.协作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2.康复护理的最终目标是( ) A.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B.使患者尽量减少继发性功能障碍 C.提高生存质量 D.重返家庭,回归社会 E.以上都是 3.康复医学的主要对象是() A.病伤者 B.有功能障碍者 C.疼痛患者 D.老年人 E.以上都是 三、填空题 1.狭义的康复护理对象包括()、()、()。 四、简答题 1.康复护理的原则? 2.康复护理人员的作用?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ADL(狭义): 2、ROM: 3、肌张力: 4、肌力: 二、单选题 1.徒手肌力检查的优点是。 A.适用于不同肌力的肌肉测试

B.可测试握力和捏力 C.只能测试4级以上的肌力 D.只能测试4级以下的肌力 2.下列不会对徒手肌力检查产生干扰。 A.疼痛、疲劳、运动、饱餐 B.病人和检查者的体位 C.检查者的经验 D.肌肉收缩的力量 3.以下平衡练习原则的是。 A.先练习站位再练习坐位 B.从单足到双足站立平衡 C.先练习坐位再练习卧位 D.先练习坐位再练习站位 4.以下关于平衡练习不正确的是。 A.最不稳定的体位开始训练逐步进展到最稳定的体位B.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 C.从支撑面由大到小,重心由低到高 D.由自动态平衡到被动动态平衡 5.下列哪项吞咽训练方法可以提升咽喉部。 A.门德尔松手法 B.声门上吞咽 C.呼吸训练 D.吞咽与空吞咽交替 6.下列哪项不是ADL训练的内容。 A.交谈 B.穿衣 C.园艺活动 D.棋牌活动 7.吞咽训练主要对咽部进行。 A.冷刺激和空吞咽训练 B.舌肌与咀嚼肌训练 C.发音器官训练 D.颊肌与喉部训练 8.吞咽障碍最常见和最大的威胁是。 A.营养不良 B.感染 C.误咽 D.低蛋白血症 9、留置导尿管更换的时间是。

康复工程学练习题及答案

1. 下列哪项不是康复辅助评估适配重点考虑的(C)。 A. 使用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B.身体相关尺寸 C.情绪 D.经济 2.康复辅助器具的功能不包括(B) A.代偿 B.美观 C.补偿 D.恢复和改善 3.个人移动辅助器具不包括(C) A.汽车 B.自行车 C.床 D.轮椅 4.康复工程产品按使用目的可以分为(A)类 A.2 B.3 C.4 D.5 5.医疗器械的服务对象是(C) A.老年人 B.残疾人 C.病人 D.伤病人 6.假脚的主要功能是(A) A.承重 B.灵活 C.美观 D.跳跃 7.中国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中心成立是(C) A.1990 B.1991 C.1992 D.1993 8.全面医学四大学科包括(D)

B.预防 C.保健 D.以上都是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下列哪项属于(D) A.视力残疾 B.听力残疾 C. 精神残疾 D.以上都是 10.假肢处方由(A)开具。 A.康复医生 B.物理治疗师 C.作业治疗师 D.言语治疗师 11、装饰性假肢按假肢(B)划分 A.部位 B.主要用途 C.安装时机 D.结构 12、假肢制作材料中应用最广的金属材料是(A) A.不锈钢 B.钛合金 C.铝合金 D.铁 13、上臂截肢理想长度(A) A.10~20 B.5~10 C.15~25 D.20~3014 14、前臂截肢理想长度(D) A.5~8 B.5~10 C.5~15 D.8~18 15、大腿截肢理想长度(D) A.1~5 B.5~10 C.·15~20 D.10~25 16、小腿截肢理想长度(A) A.5~15 B.10~18 C.3~10 D.25~25 17、前臂长残肢、腕关节离断时,屈侧的皮肤瓣(A)伸侧 A.长于 B.短于 C.等长 D.都可以 18、大腿截肢皮瓣应(B) A.前短后长 B.前长后短 C.前后等长 D.都可以 19、小腿截肢应(C) A.缩短后方皮瓣 B.不做处理 C.加长后方皮瓣 D.前后等长 20、残肢评定不包括(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