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会考政治大题重点

高中会考政治大题重点

高中会考政治大题重点
高中会考政治大题重点

【经济常识】

10、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

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

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

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15、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哪些?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16、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9、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具有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8、为什么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

(1)必然性:①劳动重要。②形势严峻: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

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2)重要性:①对社会生产:是民生之本,生产出社会所需的财富

②对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9、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2)劳动者:每个劳动者都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破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习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展现平凡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②树立竞争就业观③

树立职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32、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第二,两者又是一对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

弃一些效率。

如何: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

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

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

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

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③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

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国家要对收入差

距进行调节,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

活。

34、财政的巨大作用有哪些?

(1)集中力量办大事:①促进基础设

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②调控经济平

稳进行。

③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①财政是巩固

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②财政是建立和

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③

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

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4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

些?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以

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

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41、为什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1)市场调节的不足,存在自发性、

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3)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

标要求。

(4)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保持经济发展活力。

42、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

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

国际收支平衡。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

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

控的目标。

43、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

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包括以人为本(本质与核

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

展。

【政治常识】

6、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

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

利益结合的原则。

20、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宗旨:为

人民服务;原则:对人民负责21、坚

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1)

工作态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

度。(2)工作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

工作作风(3)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

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3、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必要性: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

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从根本上讲,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了对人民

负责的原则,一句话,及时为人民服务

政府的根本要求。

重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

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利

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

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利于防止

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

水平;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

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

设。

30、政府权威表现、怎样树立(最根本的三

点)体现:(1)坚持依法行政、维护宪法

和法律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2)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在广大群众中有较高的的信

誉。(3)富有威望和影响力,得到人民的

自觉认可和拥护,有令必行、有禁必止(4)

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有积

极的知道和促进作用。要求:(1)政府的

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道德形象,

依法行政的态度、能力和水平,履行职责的

效果等树立起来(2)政府树立自己的权威,

在根本的是坚持以下三个方面:坚持权为民

所用;坚持情为民所系;坚持利为民所谋。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P64客观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

心。从根本上说,是我国国家性质和中国共

产党的性质决定的。意义:(1)才能始终

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才能

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3)才

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已经证明,中国共

产党能够而且必须领导现代化建设,我们必

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

主执政、依法执政

4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及内容:

(1)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代表中

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8、我国的政党制度优越性?(1)利于推

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2)利于促进社

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3)

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50、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

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51、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

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

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坚

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原则。

52、共同繁荣的必要性?是由社会主义本质

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

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53、三原

则的关系?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

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

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

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

展,是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54、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该做什

么,能做什么)

(1)我们应该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新型的民族关系。

(2)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

的责任。

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

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

任。

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

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61、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

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文化常识】

2、文化的作用?

(1)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

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3)性质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4、为什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

越突出?

(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

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10、为什么说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

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

和普遍规律。

(2)各民族间的经济和政治的、历史的

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

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1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必然性: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

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重要性:①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

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基础。③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12、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态度和原则) 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原则是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15、中外文化交流有何重大意义?

(1)对内:中华文化①促进中华文化的

发展和进步,维护民族文化。②将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④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2)对外:世界文化①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③有利于加强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建设和谐世界。

25、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必要性重

要性)

(1)〔必要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

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

内在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和基础。

(2)〔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

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动力。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

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

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9、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

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

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有

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

学分析的态度。

(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

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9、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

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

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

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

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

中华民族之魂。

5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

神?

〔必要性〕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

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

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

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重要性〕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

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

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

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

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

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

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

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

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推进当

代文化建设、创新时代精神的客观要

求。

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

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

53、面对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时代课

题,青年学生应肩负怎样的责任?

(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年学

生应发挥什么作用?)

(1)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铸造

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

存和发展的强基固本。

(2)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实践。

(3)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

精神。

(4)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

扬者和建设者。

(5)要从我做起。

54、如何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

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请你说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大

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要发挥 "主心骨"的作用,即充分发挥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有了

“主心骨”,才有了民族精神之魂,才能在

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2)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

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

成的优良传统。

(3)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

要注意借鉴、吸收各国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

和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

西化、分化的图谋。

(4)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

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

族精神既不移根基又丰富发展。

64、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

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有关原理、方法论(唯

物论)

1.世界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

反映。

【方法论】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

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

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

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

确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

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

用,它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

想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

的思想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另一

方面,要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

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

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

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5.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

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人具有主观能

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我们尊重规律的同时要发挥主

观能动性。

第二部分唯物辩证法有关原理、方法论(辩

证法)

(一)联系的观点

1.普遍联系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原理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方法论】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原因和结果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

【方法论】我们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整体统帅部分;部分也制约整体,有时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方法论】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二)发展的观点

1.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方法论】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方法论】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看问题。

4.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原因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5.量变质变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状态原理)

【原理内容】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适度的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6.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事物发展趋势原理、事物发展途径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我们既要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三)矛盾的观点

1. 对立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

2.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

承认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3.矛盾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

【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

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

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

不开普遍性。它们在不同场合是可以相

互转化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从特殊到普

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学会

科学的工作方法。

5.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

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

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

化。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

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

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

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

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

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

一定的影响。

【方法论】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

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原理内容】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

许多矛盾,矛盾有主次之分,同一矛盾

又有主次方面,是两点和重点的统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

重点论的统一,做到看问题、办事情既

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第三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

论)

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原理

【原理内容】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包括

三个方面:想、做、精神状态。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充分而正确地

发挥主观能动性。

2.现象与本质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现象是是事物的表面特征

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透过现象认识

事物的本质。

3.认识总是发展原理

【原理内容】认识总是发展的。认识需

要不断深化、不断扩展、向前推移。

【方法论】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

把认识推向前进。

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

识的来源和最终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

的根本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

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方

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理论和实

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部分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

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

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

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

的促进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

识。

2.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有

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

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原理

【原理内容】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

正确价值取向。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取

向,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关系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

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发挥集

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过程中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5.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

【原理内容】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

的影响;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规律又制约着

个人活动。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

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6.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

【原理内容】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

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对社会

的贡献。

【方法论】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贡

献与索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生价值。

7. 崇高的理想的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

着重大的指导、促进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崇高的理想。

8.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

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

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

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

持群众路线。

9.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辨证关

【原理内容】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

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

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

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方法论】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努力实现主观

与客观的科学统一、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

一,自觉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在备考政治会考的时候,高中生考生要学会归纳知识点,将知识点联系起来,理清关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新型的民族关系是什么及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主关系坚持的基本原则及之间的关系 (1)处理民族关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意义: 有利于维护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巩固国防。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自治机关: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2)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5.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或:为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A、客观必然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B、优越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高中政治会考必备知识 走近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地位、基本要素和基本权利与义务? (1)地位:是国际社会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基本要素:主权国家由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基本要素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对于基本权利的掌握需要理解,能够举例识别) (4)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 2.国际组织分类和作用? (1)分类:政府间和非政府间,世界性和区域性。 (2)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 3.联合国的性质、宗旨、原则和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一重点大题00179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对……价格变动的认识? ①价值决定价格 ②供求影响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 ③价格影响需求 ④价格变动影响相关商品的消费(互补商品、替代商品) 2、分析……消费心理 ①存在从众心理(容易追赶潮流) ②存在求异心理(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 ③存在攀比心理(服务消费向名牌看齐) ④存在求实心里(大多数…力求花的值,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 3、如何正确消费(消费的准则)(正确的原则)(P21)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 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P29)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5、企业如何正确经营发展?(P3 6、P40) 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企业必须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约: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要坚持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6、如何就业? ①党和政府从人民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优先政策,制定劳主 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②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展现平凡而伟大 社会主义劳动者风采。)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②树力竞争就业观;③树立职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中会考是高考的通行证,只有通过会考,才能参加高考,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 高中政治会考必备知识点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①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注: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②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有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只有生产出较高的使用价值都有顺利的销售,实现商品的价值。注:商品生产者从商品判断标准的中得到的启示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只有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顺利实现商品价值。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质量上乘的商品,其价值容易实现。同时,产品质量越好,信誉越高,使商品供不应求,商品生产者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的职能是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生活中表示为价格标签)——表现和衡量其他 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要求: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注1:货币的本质决定的货币职能,货币的职能体现货币的本质。 注2: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不是说货币只有这两个职能。注3: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流通手段强调货币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货币参与交换的过程。 在交换过程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表现的是货币流通手段的 职能;若交钱提前于交货或滞后于交货则表现的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2017夏季北京高中毕业会考思想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7年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 思想政治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6分) 一、 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8小 题,每小题2分,共计56分。 1. 根据上面图文,建设雄安新区有助于 ①疏解非首都功能 ②探索绿色和创新发展新路径 ③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 ④增加省的行政区域面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上图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世界货币 B. 贮藏手段 C. 价值尺度 D.流通手段 考 生 须 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10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8小题(共56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道大题(共44分)。 3.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3.“贾人(商人)夏则资(购买)皮,冬则资絺(夏天用的细麻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这启示我们 A.季节因素在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B.利用求异心理进行经营不值得提倡 C.经济活动需重视影响价格的多种因素 D.贱买贵卖的经济行为违背价值规律 4.去超市购物,我们发现很多食品包装上贴有二维码(右 图),用智能手机“扫一扫”,生产厂家、生产日期、 保质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二维码技术的广泛应用, 有利于 ①维护消费者的权益②降低商品销售价格 ③完善社会信用体系④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82岁的师傅和他的儿子、外都是火车客运司机,祖三代累计行驶里程2100万公里,共排除机车在线故障千余件,发现并防止各种机车事故近百件。下表简要呈现了三人的工作历程。 人物参加工作时间驾驶列车驾驶时间安全行驶里程 师傅1953年蒸汽机车10万小时600万公里 儿子1985年燃机车5万小时700万公里 外2004年电力机车2万多小时800万公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铁路运输效率显著提升 ②我国铁路技术装备完善,完全满足了民众出行的需要 ③铁路行业改进工作条件,确保员工得到劳动安全保护 ④众多铁路人用奉献坚守,践行了安全行驶的职业忠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读右图,经营者“优惠税钱”是一种 A.偷税行为 B.欠税行为 C.骗税行为 D.抗税行为

2014高中会考政治真题及答案

2014高中会考政治真题及答案 1.2006年3月3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 A.人们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2006年6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广大党员干部之所以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因为 A.科学的世界观能够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科学的世界观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C.科学的世界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3."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谁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从哲学上看,这一段歌词所反映的问题是 1.2006年3月3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 A.人们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2006年6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广大党员干部之所以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因为 A.科学的世界观能够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科学的世界观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C.科学的世界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高中政治主观题的答题技巧和规范.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 江苏高考主观题总计54分(总分120分),小高考主观题总计30分(总分100分),从历届小高考和高考的考试情况来看,主观题的得分多少已成为高分学生拿A、中档学生拿B、后进同学合格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主观题的成绩呢?总的来说,就是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熟记教材知识,进行合理的习题训练,注重答题技巧和规范,不断积累回答各类主观题题型的解答经验,以期在解题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 1、基础知识未落实: 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 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 2、常规能力未到位: 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 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 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明; 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 3、解题技巧未掌握: 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 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 4、思维、答案有欠缺: ①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②层次不清,逻辑混乱; ③答案不全,丢三落四;④主次不分,详略不当; ⑤不分段落,一逗到底;⑥书写潦草,难以评判。 二、主观题的类型 按设问方式分,主观题主要有“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大类。 (一)“是什么”类的设问除了“是什么”还有“体现”和“反映”等设问方式。 (二)“为什么”类的设问除了“为什么”还有“原因”、“依据”、“意义”、

“影响”等设问方式。 (三)“怎样做”类的设问除了“怎样做”,还有“如何”、“建议”、“对策”、“启示”等设问方式。 (四)此外,“理解”、“认识”等设问出现时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方面考虑,但是否要从这三方面组织答案,要视具体试题而定。 三、主观题解题的技巧和规范 总的来说,主观题解题要做到“研究设问明关系,通读材料抓主题,细读材料分层次,活用归纳与演绎;根据设问找原理,理论联系实际要对齐,列出提纲再对照,语言规范有条理。” (一)审题:审题过程“六部曲”(看、抓、悟、联、列、思) 1、看:看什么——看设问; 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范围<政治学科的考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和《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选修模块,哲学又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主体<主要是政治生活中要区分主体包括国家、公民、政府、人大、政党制度(党、政协、民主党派)、民族、宗教、外交>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2、抓:抓什么——抓住材料和设问的关键词、中心意思; 怎么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导法”来抓; 3、悟:悟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 怎么悟——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 4、联:联什么——紧扣题目、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怎么联——准确完整地联想相应的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 5、列:列什么——列出答题纲要(即如何组织答案); 怎么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内容,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依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 6、思:思什么——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

最新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会考)思想政治必备知识点精华总结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会考)思想政治必备知识点精华总结 必修一经济生活 1、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1)需求法则——商品价格升高,需求减少;价格降低,需求增加。(2)不同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需求弹性(生活必需品反应小,高档耐用品反应大);(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互补品呈反向变动,替代品呈正向变动) 5、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1)调节产量(2)调节生产要素投入。 6、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性因素。 (2)居民收入是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居民消费水平受当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受收入差距影响。 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应践行的基本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8.如何正确对待金钱?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9、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10.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1.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怎样经营公司)? 精品文档

(word完整版)高中政治会考模拟试题

普通高中政治会考模拟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50分。) 1-4 时事政治(略) 5、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内在联系可用下图表示: 分析图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商品价值的高低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②生产者是否获利与供求关系密切相关 ③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相互作用 ④市场可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小林的父亲听说小林学了外汇知识,考他说:“我们公司想从国外进口一批货物,听说人民币以后还要 升值。假如真是这样,是现在进口这批货物合算,还是以后进口合算?” 小林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 升值后合算,因为人民币升值后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 B. 升值后合算,因为人民币升值后可以兑换更少的外币 C. 现在合算,因为人民升值前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 D. 现在合算,因为人民币越升值,外国货价格越高3.在一些同学中,背名牌书包、穿名牌运动鞋等逐渐成为消费时尚。对此,有同学提出:反对攀比,不反对名牌;名牌消费应量力而行,避免增加家庭负担。这是提倡 A.缩小消费差别 B .适度消费C .绿色消费D .超前消费 4.右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 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 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A .效率越高收入差距越大 B .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比 C.在x1 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D .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5.“制造成本价” “批发价”“零售价” , 这些“价”所对应的经济活动的环节分别是A.分配生产消费 B .分配交换分配 C.生产消费交换 D .生产交换交换 6.有人说,税收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这主要是强调税收的 A.流动性 B .无偿性C .固定性D.法制性 8.“善于持家的人都懂得,如果在家里制作的成本高于从外面购买,那么就不要尝试在家里 制作。”这句话启示我们,在国际贸易中要 ①始终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②善于利用比较优势 ③学会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益④提高本国社会劳动生产率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B.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C.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0.在我国,任何人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这是因为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比例分配的 B .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C.权利也是义务,义务也是权利 D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 11.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 这是对政府工作人员任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选用干部通过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 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审、把关。这表明

高中政治大题必备考点

高一政治大题必备考点 1、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体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 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卖方市场”。当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形成“买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指从较长时间看,某种商品的平均价格与其价值量基本相符,而不是指每次的价格与价值相等。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 4、价格变动的影响(P14-16)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消费的影响 a、一般商品:商品价格的高低会影响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 b、不同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不同: 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减少。 c、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另一种商品的影响: 当两种商品是互为替代品时,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 ;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 当两种商品为互补商品时,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 的增加;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a.调节产量 b.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5、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P17) 影响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居民收入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越多,消费越多)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预期的影响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21-23) (1)消费心理面面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2)做理智的消费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 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7、生产与消费的关系(P29)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 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

普通高中政治会考复习策略精选

普通高中政治会考复习策略 普通高中毕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文化课毕业考试,它是检查、评价普通高办学质量,考核坚持正常学习的普通高中学生文化学习是否达到必修课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重要手段。本人现将在指导学生参加会考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列出,与同行研讨。 一、认真学习高中政治毕业会考的标准,明确考试范围和要求 为了在复习过程中明确复习目标,把握考试的范围和要求,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会考复习的效率。应明确普通高中政治科毕业会考的性质、会考的形式、时间、考试技术指标及试卷结构、会考的范围和要求。 (一)明确会考的性质 普通高中政治毕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文化课毕业考试,是鉴别坚持正常学习的高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知识和能力素质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手段,属于目标参照为主的终结性测试。 (二)了解会考的形式、时间、考试技术指标及试卷结构 会考形式:闭卷、笔试。 会考时间:90分钟。 考试技术指标:及格率≥90%;平均分76±3分。 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值为100分。 试卷内容及赋分比例:高一政治约占45%;高二政治约占45%;时事政治约占10%。 试卷难度:0.76±0.03 能力层次比例:识记约占30%;理解约占40%;运用约占30%。 试卷题型及赋分比例:选择题占54%;非选择题占46%(简答约占14%,辨析约占8%,分析说明或论述约占12%,实践与探究约占12%) (三)把握会考的范围与要求 1. 会考范围:高中思想政治科毕业会考的范围包括:具体范围参照《广西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指南》。 2. 会考要求:高中思想政治科毕业会考的能力考核,主要是根据高中毕业会考的性质和高中思想政治科教育目标及学科 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第一,识记能力;第二,理解能力;第三,运用能力;第四,恰当使用正确的政治术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地进行表述。(具体要求参照《广西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指南》) 二、采取有效的复习方式,提高复习效率 (一)要以课本为主,夯实基础知识 纵观历年高中政治会考考试题,都是紧扣课本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高中政治会考复习要以课本为主,注意夯

高中会考政治大题重点

【经济常识】 10、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 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 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 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15、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哪些?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16、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9、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具有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8、为什么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 (1)必然性:①劳动重要。②形势严峻: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 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2)重要性:①对社会生产:是民生之本,生产出社会所需的财富 ②对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9、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2)劳动者:每个劳动者都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破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习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展现平凡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②树立竞争就业观③ 树立职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32、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第二,两者又是一对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 弃一些效率。 如何: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 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 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 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 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③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 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国家要对收入差 距进行调节,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 活。 34、财政的巨大作用有哪些? (1)集中力量办大事:①促进基础设 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②调控经济平 稳进行。 ③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①财政是巩固 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②财政是建立和 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③ 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 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4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 些?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以 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 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41、为什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1)市场调节的不足,存在自发性、 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3)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 标要求。 (4)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保持经济发展活力。 42、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 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 国际收支平衡。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 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 控的目标。 43、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 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包括以人为本(本质与核 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 展。 【政治常识】 6、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 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 利益结合的原则。 20、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宗旨:为 人民服务;原则:对人民负责21、坚 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1) 工作态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 度。(2)工作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 工作作风(3)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 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3、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必要性: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 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从根本上讲,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了对人民 负责的原则,一句话,及时为人民服务 政府的根本要求。 重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 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利 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 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利于防止 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 水平;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 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 设。 30、政府权威表现、怎样树立(最根本的三 点)体现:(1)坚持依法行政、维护宪法 和法律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2)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在广大群众中有较高的的信 誉。(3)富有威望和影响力,得到人民的 自觉认可和拥护,有令必行、有禁必止(4) 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有积 极的知道和促进作用。要求:(1)政府的 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道德形象, 依法行政的态度、能力和水平,履行职责的 效果等树立起来(2)政府树立自己的权威, 在根本的是坚持以下三个方面:坚持权为民 所用;坚持情为民所系;坚持利为民所谋。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P64客观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 心。从根本上说,是我国国家性质和中国共 产党的性质决定的。意义:(1)才能始终 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才能 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3)才 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已经证明,中国共 产党能够而且必须领导现代化建设,我们必 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 主执政、依法执政 4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及内容: (1)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代表中 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8、我国的政党制度优越性?(1)利于推 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2)利于促进社 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3) 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50、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 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51、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 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 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坚 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原则。 52、共同繁荣的必要性?是由社会主义本质 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 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53、三原 则的关系?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 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 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 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 展,是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54、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该做什 么,能做什么) (1)我们应该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新型的民族关系。 (2)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 的责任。 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 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 任。 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 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61、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 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文化常识】

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新型的民族关系是什么及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主关系坚持的基本原则及之间的关系 (1)处理民族关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意义: 有利于维护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巩固国防。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自治机关: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2)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5. 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或:为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A、客观必然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B、优越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高中会考政治大题重点

高中会考政治大题重点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经济常识】10、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 双方的影响是反向 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 响: 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 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 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15、影响人们消费行 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 哪些? (1)从众心理引发的 消费(2)求异心理引 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 消费(4)求实心理引 发的消费 16、怎样做一个理智 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 费(2)避免盲从,理性 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 费(4)勤俭节约,艰苦 奋斗 19、生产与消费的辩证 关系(1)生产决定消 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 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 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 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 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 产。①消费是生产的目 的。②消费具有导向作 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 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 新的劳动力。 28、为什么要高度关注 就业问题?

(1)必然性:①劳动重要。②形势严峻: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2)重要性:①对社会生产:是民生之本,生产出社会所需的财富②对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9、如何解决就业问 题? (1)党和政府的就业 政策:党和政府从广 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出发,把扩大就业 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 突出位置,实施积极 的就业政策,努力改 善就业和环境。 (2)劳动者:每个劳 动者都要发扬艰苦奋 斗、自强不息的精 神,破除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 旧思想、旧习惯,树 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 的生活,展现平凡而 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 者的风采。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②树 立竞争就业观③树立职 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 式就业观 32、效率和公平的辩证 关系是什么怎样实现二 者的统一(如何贯彻 “效率优先、兼顾公 平”)? 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 的关系。第一,两者有 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 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 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 率的保证。第二,两者 又是一对矛盾。提高效 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 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 效率。 如何:①要允许和鼓励 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

高中政治大题重点内容修订稿

高中政治大题重点内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9882)

【经济常识】 10、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15、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哪些?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16、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 约,艰苦奋斗 19、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 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 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 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 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具有导向作 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④消费为生 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8、为什么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 (1)必然性:①劳动重要。②形势严 峻: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 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 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 业信息不畅通。 (2)重要性:①对社会生产:是民生之 本,生产出社会所需的财富 ②对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 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 再生产;同时,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 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 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9、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党和政府从 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 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 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环 境。 (2)劳动者:每个劳动者都要发扬艰苦 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破除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习 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靠自己的双 手开拓新的生活,展现平凡而伟大的社 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②树立竞争就业观③ 树立职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32、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怎 样实现二者的统一(如何贯彻“效率优 先、兼顾公平”) 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 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 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 的保证。第二,两者又是一对矛盾。提 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 须放弃一些效率。 如何: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 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

高中会考政治试卷及答案

高中会考政治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①采用先进工艺手段,降低钢铁生产成本 ②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③积极实施海外并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④制定正确经营战略,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01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对外直接投资1029亿美元,与利用外资并驾齐驱。这表明我国() ①保持了进出口贸易平衡,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②可以主导国际金融市场,可以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 ③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取得了重大成就 ④在经济发展中能够更好利用国际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根据我国2003—2013年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图(下图),下列选项选择正确的是() A.a点适宜增加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B.b点适宜提高税率,降低银行利率 C.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率 D.d点适宜压缩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①国家完善初次分配中个人所得税制,中低收人者收入增加,但高收入者缴税增加

②市政府向社会购买养老服务,政府收入减少,但社会公益事业得到更好发展 ③国家扩大营改增范围,财政收入有所减少,但部分企业经济效益因此提高 ④某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企业近期利润可能减少,但劳动者收入可能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B.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6.一篇《法治社会不容“微博先审判”》的文章针对络上一些关注度较高的案件进行围观施压的做法提出委婉的批评,强调法治的程序性,提醒公众不能用偏激的观点去施压,甚至“绑架”法律的正当程序。该文的主旨强调() ①公民权利不能凌驾于法律正当程序之上②公民应该正确行使自己的基本民主权利 ③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制度的高效性作用④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①是村民自治组织形式的创新②推进了基层社会的法治建设 ③是村民行使监督权利的体现④有利于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①促进政府了解民意,保证国家权力阳光运行 ②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③创新政治参与方式,确立公民的主人翁地位 ④激发公民政治参与热情,增加决策的透明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