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右图是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2题。

1.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科技B.市场 C.地形D.气候

2.X地农业地域生产类型是( )

A.乳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D.种植园农业

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哈密瓜、香梨等特色瓜果驰名

中外。据此完成3—4题

3.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交通便利

B、科技发达

C、土壤肥沃

D、光照充足

4.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市场

B、水源

C、政策

D、气候

5.实现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A、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B、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

C、利用光热资源,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

D、提高土壤肥力,大力发展林业及林产品加工

6.近20年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某些耕地农业景观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更替,影响这种农业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B.政策C.气候D.水源

浙江省的义乌是日用小商品的天下,小小的袜子就拥有数百家生产厂家。一个不大的柳市镇除三家电器集团外,还有数十家中小电器企业,

且没有因产品雷同、重复建设而影响发展。据此回答7—8题。7.义乌小商品生产经营的特点是( )

①资本集中程度低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③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④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8.众多电器工业企业集聚于柳市镇,主要因为该地( )

①资源丰富②有大量廉价劳动力③市场广阔④协作条件好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9.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增加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D.城市数量增加10.下列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部门的是:

A.水果罐头厂 B.啤酒厂 C.电子装配厂 D.制鞋厂1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

A.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

B.死亡率的下降

C.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D.出生率的高低

右图中阴影区域表示某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回答12-13题。

12.关于该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低

B. 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高

C. 整体上科技水平还比较低

D. 水利工程条件好,旱涝灾害少

13.该区域发展农业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B.土壤肥沃

C.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

D.光照充足

14.城市化过程必然会引起()

A.农业人口比重下降B.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C.绿地面积减少D.经济发展趋缓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读图回答15~16题。

15.各企业集聚在第一阶段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加强相互竞争B.靠近原料产地C.获取邻厂信息D.共用基础设施

16.影响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 A.劳动力和市场B.劳动力和技术C.市场和技术D.动力和技术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鲜活农产品运输和销售工作,充分发挥覆盖31个省份、全长2.7万千米的“五纵两横”高效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的作用。结合下图,回答17~18题。

17.“绿色通道”鲜活农产品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

A.公路B.海运C.铁路D.管道

18.“绿色通道”开通的意义为( )

①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外销数量,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

②不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

③增加了交通流量,加剧了交通紧张状况

④切实改变农产品的流通环境,促进商品农业进一步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读我国北方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影响此城市大型批发市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最优 B.交通最优C.服务最优D.环境最优

20.今后,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方向可能是( )

A.沿河流B.沿湖泊C.沿交通干道D.靠近批发市场

“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据下图完成21~22题。

21.为提高收入,围绕基塘生产建立工厂,下列工厂符合延长产业链的是()

①钢铁厂②丝绸厂③水产品加工厂④

冶炼厂⑤制糖厂

A.②③④⑤B.①②③

C.①④⑤D.②③⑤

22.大约每年岁末,农民都习惯“干

塘(捕鱼、放干鱼塘的水、清理鱼塘)”,

其主要目的是()

A.清理鱼塘,可保持塘鱼的生活空间

B.市场鱼价较高,获利较多

C.消除塘中多余的有机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D.鱼类种类较多,需要分类养殖

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23~25题。

23.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C.动力基地D.科技发达地区

24.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A.酸雨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C.臭氧层空洞D.扬尘

25.实施清洁生产,该厂(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Ⅱ卷

二、综合题(50分)

2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

___ _,此区的牧场上主要的

畜种是____ 。

(2)②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

___ _,种植的农作物是和。

(3)③是世界著名的新工业区___ 。

(4)④所代表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____________ __,⑤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________ ___,种植

的农作物是

27.读世界三个工业区图,回答有关问题。(15分)

(1)A地是世界高新技术工业的先驱和典范,以________工业为主导,试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区位条件。(6分)

(2)B地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________(填地名),试分析这里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条件。(6分)

(3)C工业区的工业类型主要是________(填“轻”或“重”)工业。其独特的发展模式(3分)

28.读下面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长江三角洲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该市一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了成功。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双选)()(3分)

A.地价便宜 B.人流量大

C.接近货源地 D.道路通达性好

(2)从图中看出,1985~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有哪些?(6分)

(3)上海宝山钢铁厂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国家投资建设的特大项目,影响其建设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2分)

(4)连接我国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大城市群的京沪高速铁路预计20XX年投入运营,该铁路全线将实现道口的全立交和线路的全封闭,全线还将优先采用“以桥代路”。“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2分)

(5)京沪高速铁路起止点是我国的两大城市群,它们在城市化进

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

么?(2分)

29.读下面“我国某地

生态农业系统图”及“该

地农产品占农业总产值的

比重表”,分析回答下列问

题。(8分)

该地农产品占农业总

产值的比重表

A.广州近郊B.济南远郊

C.西安近郊D.长春郊区

(2)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三个生产过程中,________的环境效益最大。(2分)

(3)该市农村地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用它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2分)

A.减轻大气污染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

(4)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一种与此生态农业模式类似的著名案例

______(2分)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中期考试答题卡 一、选择题(50分,1—30各1分,31—40各2分 )

二、综合题 2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 ___ ,此区的牧场上主要的畜种是____ 。 (2)②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 ___ _,种植的农作物是 和 。 (3)③是世界著名的新工业区___ 。 (4)④所代表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____________ ,⑤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________ ,种植的农作物是 27.(1) A 以________工业为主导 区位条件 :

(2)B 地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________(填地名),

资源条件: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3)C工业区的工业类型主要是________(填“轻”或“重”)工业,其独特的发展模式________

28(1)长江三角洲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双选)()(3分)

(2)从图中看出,1985~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有哪些?(6分)

(3)上海宝山钢铁厂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国家投资建设的特大项目,影响其建设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2分)

(4) “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2分)

(5)京沪高速铁路起止点是我国的两大城市群,它们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2分)

29(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2分)

A.广州近郊B.济南远郊

C.西安近郊D.长春郊区

(2)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三个生产过程中,________的环境效益最大。(2分)

(3)该市农村地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用它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2分)

A.减轻大气污染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

(4)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一种与此生态农业模式类似的著名案例

______(2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5 BADBB 6-10AABCB

11-15 ACCAD 16-20BABBC

21-25 DCABD

二、综合题:

26、(1)大牧场放牧业2 牛1

(2)商品谷物农业2 小麦1 玉米1

(3)硅谷2 (4)混合农业1 季风水田农业1 水稻1

27.(15分)

(1)微电子临近高等院校;临近航空港,交通便捷;环境优美(6分)

(2)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水源充足;铁矿石不足(6分)

(3)轻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3分)

28.(15分)

(1)上海AD (3分)

(2)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6分)

(3)市场(2分)

(4)节约东部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2分)

(5)环境问题严重;用地用水紧张;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2点即可)(2分)

29.(8分)

(1)C(2分)

(2)生产过程3(2分)

(3)B(2分)

(4)北京市留民营村生态农业(2分)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右图是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2题。 1.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科技B.市场 C.地形D.气候 2.X地农业地域生产类型是( ) A.乳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D.种植园农业 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哈密瓜、香梨等特色瓜果驰名 中外。据此完成3—4题 3.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交通便利 B、科技发达 C、土壤肥沃 D、光照充足 4.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市场 B、水源 C、政策 D、气候 5.实现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A、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B、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 C、利用光热资源,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 D、提高土壤肥力,大力发展林业及林产品加工 6.近20年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某些耕地农业景观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更替,影响这种农业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B.政策C.气候D.水源 浙江省的义乌是日用小商品的天下,小小的袜子就拥有数百家生产厂家。一个不大的柳市镇除三家电器集团外,还有数十家中小电器企业,

且没有因产品雷同、重复建设而影响发展。据此回答7—8题。7.义乌小商品生产经营的特点是( ) ①资本集中程度低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③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④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8.众多电器工业企业集聚于柳市镇,主要因为该地( ) ①资源丰富②有大量廉价劳动力③市场广阔④协作条件好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9.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增加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D.城市数量增加10.下列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部门的是: A.水果罐头厂 B.啤酒厂 C.电子装配厂 D.制鞋厂1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 A.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 B.死亡率的下降 C.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D.出生率的高低 右图中阴影区域表示某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回答12-13题。 12.关于该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低 B. 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高 C. 整体上科技水平还比较低 D. 水利工程条件好,旱涝灾害少 13.该区域发展农业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B.土壤肥沃 C.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 D.光照充足

【高中地理试卷】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交通运输部局与区域发展章末检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交通运输部局与区域发 展章末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青荣城际高速铁路是山东省第一条城际高速铁路,也是胶东半岛城市群将来最重要的联络通道之一。结合青荣城际高速铁路图,回答1~2题。 1.修建从青岛到荣成的城际高速铁路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青岛城镇化进程加快 B.区域能源运输紧张 C.青岛人口向荣成迁移 D.山东半岛社会经济发展 2.青荣城际高速铁路青岛段70%采用高架形式修建,其优势是( ) ①节约土地资源②保护城市景观③减少建设成本④提高运行速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以重庆和德国杜伊斯堡为起始点的“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构成“新丝绸之路”。下图为“渝新欧”国际铁路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新丝绸之路”的优势有( ) ①可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4.关于“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修建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沿线国家的经贸发展与合作 B.有利于欧洲污染工业向中国转移 C.有利于缩小亚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促进亚欧经济走廊的形成 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 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 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 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 6.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 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济州岛位于韩国的西南海域,是韩国的第一大岛屿,也是一座火山岛,该岛气候温和,成为韩国人心目中理想的度假之地,岛内公路四通八达。读图,回答7~8题。 7.影响岛内公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 B.地形 C.景点 D.河流 8.岛内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起伏大 B.居住人口少 C.自然灾害较少 D.面积小,公路运输灵活方便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根据图表可知,我国在1949年~1990年之间人口增长 特点是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因此选B。 2.根据图表可知,自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 是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因此选D。 3.应对我国人口这一变化特点的可行对策是建立健全社会 养老保障体系,因此选B。 4.根据表格可知,X国人口密度(人/㎞2)为xxxxxxx,因此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亚洲,选项中 没有亚洲,因此选项都不符合,此题无法回答。 5.根据表格可知,Y国人口密度(人/㎞2)为,因此Y 国可能位于大洋洲,选B。 6.根据表格可知,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悬 殊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条件,因此选A。 7.影响一地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资源的丰歉程度,因此选D。

8.图示区域单位面积环境人口承载力最大的省区是福建,因此选B。 9.引起图中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因此选A。 10.根据图示可知,图示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资源,因此选D。 11.根据图示可知,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因此选C。 12.根据题意,布局不合理的是①③④,因此选C。 13.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甲,因为它呈现出先缓慢后快速增长的趋势,符合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特点,因此选A。 14.图表中并没有涉及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变化,因此此题无法回答。 1.根据图表可知,1949年至1990年期间我国的人口增长特点是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因此,选项B 是正确答案。 2.自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

高中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卷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本卷共25 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 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写在题后括号中。(每题 2 分,多项选择、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图1 为“我国 2008 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状况图” ,图 2 为“我国不一样阶段人口增 添状况图”,读图回答 1~ 3 题。 图 1图 2 1.对于图 1 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添特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超出生率、高死亡率B.超出生率、低死亡率 C.人口数目呈降落趋向D.人口数目增添较缓 2.图 1 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添状况最凑近图 2 中的() A.Ⅰ阶段 B .Ⅱ阶段C.Ⅲ阶段 D .Ⅳ阶段 3.此后该城市在人口工作中应() ①增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②鼓舞生育提升少年少儿比率 ③大批吸纳乡村节余劳动力④连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A.①③ B .①④C.②③ D .③④ 20 世纪 90 年月以来有很多学者从不一样角度对我国人口数目及人口容量进行了展望,下 表为一些学者的展望数据,读表回答4~ 6 题。 展望 2050 年人口数目将达到约14~15亿人

依农业资源最大奉养的人口数目约 15~ 16 亿人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奉养的人口数目亿人或亿人 依小康花费水平最适合奉养的人口数目约 8~ 9 亿人4.表中反应的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 A.约 15~ 16 亿 B .或亿C.约 8~ 9 亿 D .约 14~ 15 亿5.以下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要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目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易花费水平D.国家人口政策 以下图为“广东增城城市发展规划”表示图,该市辖区内陆形北部为山区,中部有丘陵散布,南部以平原为主。依据辖区内自然地理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区分为北、中、南三个发展区。读图回答 6~7 题。 6.北部规划为限制开发的生态旅行示范区,其主要原由是() A.亚热带植被覆盖条件好B.防备生态环境遇到损坏 C.现有旅行区的开发趋于饱和D.城市家产构造调整的需要 7.中部规划为都市生活区,主要考虑的要素是() A.利用原有基础设备,方便工作和生活B.凑近高等院校和科技家产区 C.供给更多的就业时机D.亲密自然,远离工业污染 以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表示图”,读图回答8~ 9 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综合测试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1979年以前,深圳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到1990年该市常住人口达167万,与人口大量向深圳迁移因素无关的是 A.经济布局的改变 B.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 C.户籍制度和政策的变革 D.经济中心的转移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上海黄浦、静安和卢湾3个区(中心区),减少人口69.17万,而浦东、闵行、宝山、徐汇、普陀、嘉定6个区(边缘区),增加人口299.4万,其中浦东增加101.41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重为11.5%,比1990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据此完成2~3题。 2.上海中心区和边缘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了 A.郊区的经济发展迅速 B.边缘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高于中心区 C.上海的城市化过程中,主要为“郊区城市化” D.边缘区的交通、住房条件变差 3.上海在未来几年里 A.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口的迁入 B.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日趋减弱 C.可允许生第二胎,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 D.要更关注社会养老保险、老人医疗护理等工作 4.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3亿左右②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③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是根据多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估计的④正确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有利于贯彻计划生育和环保国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在沪宁杭区域开发重点中,正开发的大旅游圈,其中心是杭州、苏州与 A.黄山 B.庐山 C.泰山 D.雁荡山 6.某地生产的新品种西瓜,第二年种植面积比第一年扩大一倍,第三年又比上一年扩大50%,主要原因是 A.当地自然条件适宜种西瓜 B.西瓜产量高,价格便宜 C.西瓜品种好,口味佳 D.西瓜销路好,需求量大 7.下列有关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造纸厂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 B.化工厂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且应布局在居民区的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C.发电厂应远离居民区 D.水泥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8.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原因是 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 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好 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作区 9.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 B.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 C.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数量上都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D.多数发展中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速度快,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10.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大城市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②小城镇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大城市③大城市不断出现,引起世人注目的是特大城市的发展④城市内建筑物趋向高大稠密,而城市用地规模基本没有变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01年3月13日,萧山、余杭两区划入杭州市区,使杭州市区总面积达到了3086平方公里,杭州从“西湖时代”跨入“钱塘江时代”。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萧山区服务范围比杭州市小 B.杭州市的城市职能比萧山区复杂 C.杭州市的城市形态呈集中式 D.三区的服务范围有可能重叠、交错 12.图中能正确反映Ⅱ阶段都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是 A.A B.B C.C D.D 13.Ⅱ阶段城市不会 ..发生的现象有 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 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读“世界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人口增长图”,回答 14-16题: 14.图中A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 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5.下列既属于B类国家,人口再生产又进入“现代型”阶段的是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参考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参考 同学们要在高一地理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话,这时,必须复习高一的地理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题 一、(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70题每题1分) 下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读完成1~2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B.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A.韩国 B.澳大利亚 C.美国 D.尼日利亚 读“近三十年来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回答3~4题。 3.在四个年份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当某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时,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①以后,②之前 B.②以后,③之前 C.③以后,④之前 D.④以后,①之前 “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如1。读完成5~6题。 5.在2 a、b、c、d四点代表的人口增长状况中,最有可能产生“PPE怪圈”的是 A.a B.b C.c D.d 6.下列国家中目前基本不存在“PPE怪圈”的是

A.中国 B.加拿大 C.印度 D.巴西 右是我国某年人口年龄构成比重,读回答7~8题。 7.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 8.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1.3亿。因此,我国在这一时期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下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功能区分布示意。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的功能区,且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完成第9题。 9.中表示居住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为“某城市用地功能区规划示意”。读,回答10~11题。 10.若从环境因素考虑,城市各功能区用地规划合理。该地区最可能 A.属热带雨林气候 B.地势起伏小 C.河流自南向北流 D.盛行东北风 11.该城市功能区与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甲—行政因素 B.乙—历史因素 C.丙—社会因素 D.丁—经济因素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下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读,完成第12~13题。 12.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A.甲区 B.乙区 C.丙区 D.丁区 13.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乙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丙区以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D.丁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高一必修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复习 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遂川县地处罗霄山脉南段东麓,江西省西南边境,吉安市西南部。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对种植高产油茶实行奖补政策,同时配合林业重点项目扶持,激发林农发展高产油茶产业的热情。2013年,该县高产油茶种植面积达1.15万亩。据此回答1~2题。 1. 遂川县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A.耕地总量大,人均耕地 多B.黑土广布,土壤肥沃C.水热资源丰富D.地势平坦,利于机械化操作 2. 该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意义是()A.调节和改善气候B.增加经济收入和环境效益 C.提高绿化率,美化环境D.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马铃薯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12~15适宜),喜湿润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广西大力推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具体做法如下:将土壤堆高起垄,在垄中播种马铃薯并施肥,然后覆盖稻草,待马铃薯萌芽出土后再将垄沟的泥土覆盖在稻草上(如下图)。据此回答3~4题。 3. 根据材料和示意图分析,该栽培技术中稻草的作用不包括() A.保温B.保水C.增加土壤肥力D.提高劳动效率 4. 在垄与垄之间留有垄沟,这样可以() A.利用垄沟发展渔业,增加农民收入B.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排水 C.增大地表起伏,扩大耕地面积D.形成立体农业模式

读我国玉米产区分布图(右图),回答5~6题。 5. 有关我国玉米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大于800 mm B.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带C.集中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地区 D.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6.产区相对于产区而言,不利的气候条件是( ) A. 降水太多 B. 温差过大 C. 光照不足 D. 热量不足 下图表示的四个平原地区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图回答7~8题。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完整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地理 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答 案是正确的,多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是B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 2.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A A.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异地居住D.迁入区优美的环境 3.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前的地域结构图”,该市工业以茶叶、食品加工为主,辖区内有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距市中心直线距离40多千米),读图回答4—5题。 4.为增强该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规划中应优先扩大( D ) A.绿色用地B.工业用地C.交通用地D.商业用地 5.从完善该城市主要功能出发,需合理布置功能,新建住宅区应选在D 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 6.划分城市等级的主要依据是D A.城市的人均收入B.城市的建筑特色 C.城市的布局形式D.城市的服务范围 7.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D A.人口迁移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D.经济发展 8.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B A.地形条件B.光热条件C.土壤条件D.市场条件 9.我国的商品粮主要来自于C A.江淮地区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解析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解析 在考试之前做好每一个试卷的复习,对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份好的试题卷将能够有效的去检测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解析,希望对你有用。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年1月开始,我国各省陆续启动“二孩”政策。回答第1~2题。 1.此项政策将使我国在今后几年中 A.入学与就业压力减轻 B.劳动力人口减速放缓 C.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 D.性别比例失调缓解 2.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国策 B.大量国外移民来解决当前人口老龄化 C.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读图1完成3~5题。 3.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为陆地 B.①表示径流 C.③表示大气降水 D.④表示水汽输送 4.若该图表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且甲代表岩浆,乙、丙、丁 代表三大类岩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一定是岩浆岩 B.丁一定是沉积岩 C.环节①一定代表内力作用 D.乙一定是变质岩 5.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环节②为 A.北太平洋暖流 B.秘鲁寒流 C.日本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6.如图2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下表是北京气象站观测到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资料。回答7~8题。 1月1日 1月2日 1月3日 平均气温(oC) 12 0 -2 气压(百帕) 1002.5 1005.0 1007.5 天气现象晴,1~2级偏北风中雪,6~8级偏北风阴转晴,2~3级偏北风 7.图3中能正确反映1月3日天气形势的是 A B C D 8.下列天气现象与资料所描述的天气系统都有关的是 A. 北方夏季暴雨、梅雨 B.台风、贵阳冬雨 C. 寒潮、沙尘暴 D.伏旱、秋髙气爽 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要素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要素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4,回答9~10题。 9.图中所示的中心要素“甲”最有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 B.森林破坏 C.气候变化 D.围湖造田 10.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综合性特征 D.差异性特征 图5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甲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地堑 12.甲处谷地成因是 A.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 B.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C.断层处岩石破碎 D.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 读图6,完成13~14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试卷及答案-精选教学文档

高一地理必修二试卷及答案 试卷不只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机会,也是教师反思自己该学年的教学成果的时刻。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二试卷及答案,对对答案看看你的必修二知识掌握程度吧! 高一地理必修二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2.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 A.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异地居住 D.迁入区优美的环境 3.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前的地域结构图,该市工业以茶叶、食品加工为主,辖区内有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距市中心直线距离40多千米),读图回答45题。 ?4.为增强该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规划中应优先扩大() A.绿色用地 B.工业用地 C.交通用地 D.商业用地 5.从完善该城市主要功能出发,需合理布置功能,新建住宅区应选在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6.划分城市等级的主要依据是 A.城市的人均收入 B.城市的建筑特色 C.城市的布局形式 D.城市的服务范围 7.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迁移 B.自然条件 C.人口数量 D.经济发展 8.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 A.地形条件 B.光热条件 C.土壤条件 D.市场条件 9.我国的商品粮主要来自于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期末将至,高一学生对地理必修二的学习也接近尾声,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你能从这套试题中得到启发。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1964~2000年中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1~2题。 1.有关1964~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 A.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2.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 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3.右图为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规模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唯一指标 B.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 C.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方式属于甲方式 D.乙人口增长方式不会出现人口问题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4.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非洲迁往西亚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北美迁往拉美 D.从欧洲迁往非洲

5.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甲地优美的环境 右图为印度半岛某城市示意图。据此回答6~8题。 6.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工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 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 7.下列企业最适宜丁地布局的是( ) A.印刷厂 B.自来水厂 C.化肥厂 D.服装厂 8.图中戊地拟建大型疗养中心,其不利的条件是( ) A.离城市远 B.山区多灾害 C.距湖泊近,湿度大 D.交通不便 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9~10题。 9.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 ( )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乡差距扩大 10.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 A.D时段 B.B时段 C.E时段 D.F时段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的四个国家均有典型的放牧业,其中以牧牛业为主的是( ) A. ③ B.② C.① D.④ 12.上述四国中,既有发达的大牧场放牧业又有发达的商品谷物农业的是( ) A.①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甲)和农业产值构成图(乙),读图完成13~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评卷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评卷及答案 通过练习能提高考试过程中常会出现的“临阵怯场”。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评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评卷 一、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图“世界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人口增长图”,回答1-2题: 1.图中A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 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近年来,A类国家中部分国家的人口死亡率有所上升,原因可能是( ) A.生活质量和医疗卫生水平下降 B.人口老龄化 C.环境恶化 D.战乱频繁 读图4回答3~4题。 3.如果图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则( ) A.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 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 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4.如果图示曲线表示传统工业和新工业发展速度,则( ) A.曲线A代表新工业的发展过程 B.曲线A所代表的工业往往要求分散分布 C.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 D.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多是接近原料产地或动力基地 5.下列工业地域中,可作为曲线B所示工业的典型代表的是( ) A.德国鲁尔区 B.日本神户 C.中国攀枝花 D.美国“硅谷”

右图是铁路、水运、公路、管道四种运输方式的示意图,回答6~7题。 6.表示水运运输方式的是( ) A.X B.Y C.Z D.W 7.宜采用铁路运输的距离区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6“车速与NOx排放量关系示意”,回答8~9题。 8、为减少城市大气污染物NOx的排放量,市区车速必须保持在( ) A、30千米/小时 B、35千米/小时 C、40千米/小时 D、45千米/小时 9、关于大气污染物NOx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气溶胶状态的污染物 B、能引发温室效应 C、产生酸雨危害 D、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 图7为某地生态园的生产体系示意图,读图7回答10~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污染大气严重 B.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靠近消费市场 C.该图中的农业地域类型属混合农业 D.图中的农业按投入的多少属于密集型农业 11.该生态园( ) A.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 B.促进了甘蔗种植的企业化进程 C.摆脱了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12.循环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新亮点,该生态园的生产方式是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实践。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解决的两大难题是( ) ①庞大的人口数量②生态恶化③资源超常规利用④经济超常规增长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

高一下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B 卷) 一.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 2 分,共 50 分。 读“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图”,达成l~3题。 1.阶段( 1)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 .超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超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2.阶段( 2)世界总人口的变化特点是 A .迟缓增长 B .快速增长 C .快速减少 D .保持不变 3.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A .阶段( 1)B.阶段( 2)C.阶段( 3)D.阶段( 2)和( 3) 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 .资源数量 B .科技发展水平 C .消费水平 D .对外开放程度 5.全球人口数量变动,主要取决于 A .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迁移 D .人口自然增长率 读美国轮廓图,回答6~7 题。 6. M 地区的农业地区种类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 .混淆农业

7. M 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A .先进的科技B.便利的交通运输 C.低价的劳动力 D .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8.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青藏铁路的建设表示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唯一因素 B.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战胜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对铁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 9.下列工业部门属于原料导向型的是 A .糕点加工B.炼铝厂C.制糖厂D.飞体制造 同时创办了养猪场。 如下图,忻州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 且粮食、蔬菜和养猪的产值大概各占三分之一,回答10~ 12 题。 10.该村的农业生产方式属于____农业地区种类 A .季风水田农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混淆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11.该村利用塑料大棚栽种蔬菜主要改良 A .地形条件 B .热量条件 C .降水条件 D .土壤条件 12.最终决定该种农业生产数量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 A .市场 B .气候 C .地形 D .土壤 13.若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城市各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 A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高中地理必修二 期末模拟试卷(基础篇)(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基础篇) (考核内容:必修第二册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姓名:班级: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温带沿海B.热带平原 C.高山高原D.寒带内陆 2.以下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A.撒哈拉沙漠B.亚马孙平原 C.南极半岛D.湄公河三角洲 【答案】 1.A 2.D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世界人口50%以上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温带地区,由此判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的沿海地区,气温适宜,降水适中,适合人类居住。第2题,撒哈拉沙漠属于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亚马孙平原属于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南极半岛属于寒冷干燥的极地气候,因此A、B、C都不适合人类居住。湄公河三角洲属于温暖湿润的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稠密。 下图为2011-2017年全国人口流入、流出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 A.甲处人口迁出大于迁入 B.东部沿海地区都是人口迁入区 C.乙处人口数量增加 D.“胡焕庸线”格局已经被打破 4.结合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环境因素决定了中西部人口增长特征 B.矿产资源仍然是东北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拉力 C.东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落后 D.经济发展差异促进我国人口流动 【答案】 3.C 4.D 【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甲处人口增长并高于自然增长,A排除;东部沿海地区并不全是人口迁入区,如辽宁省,B排除;乙处人口增长,C正确;“胡焕庸线”东南人口稠密,人口数量增加,其格局并未被打破,D排除。故选C。第4题,据图中信息可知,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较差,所以环境因素不能决定中西部人口增长特征,A排除;东北地区人口数量总体减少,B排除;东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相对完善,C 排除;经济发展差异是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故选D。 下图为某省某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图。读图回答5~6题。

必修二全书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必修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把它选出) 1.进入本世纪初,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B.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 C.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 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 2.关于人口素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决定性因素 B.地方病的产生完全是次生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 C.自然条件差不多的国家和地区,人口身体素质差别很小 D.地形.气温.湿度.降水等自然因素与人口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 3.下列移民不属于“环境难民”的是 A.因水库建设而形成的移民 B.因发生地震而无家可归的人 C.城市化移民 D.楼兰古国最后一批移民 读“4个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图”,回答4~5题。 4.与图中a、b、c、d四曲线排序相对应的一组国家是 A.瑞典、墨西哥、日本、中国 B.瑞典、日本、中国、墨西哥 C.中国、墨西哥、日本、瑞典 D.日本、瑞典、墨西哥、中国 5.有关以上四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瑞典是北欧国家,二战后人口年龄结构呈年轻型 B.日本是工业发达国家,从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人口年龄结构一直呈老年型 C.中国20世纪70年代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人口老龄化有所抬升 D.墨西哥属于北美洲,二战后人口老龄化加剧 6.三峡工程于1994年正式开工,2003年开始通航发电,预计至2009年全部竣工,到2009年三 峡工程完成时,预计移民人口将突破113万。三峡库区移民环境容量,实质上是指 A.生态环境问题 B.库区农村移民安置问题 C.生活水平的高低 D.耕地问题 下图反映了目前不同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状况,字母分别表示非洲、北美(不包括墨西哥)、亚洲和欧洲,据图回答7~8题。 7.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北美、欧洲、亚洲、非洲 B.非洲、亚洲、欧洲、北美 C.亚洲、北美、非洲、欧洲 D.非洲、北美、亚洲、欧洲 8.图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A.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 B.传统型、现代型、过渡型、现代型 C.过渡型、现代型、过渡型、现代型 D.传统型、过渡型、过渡型、现代型 9.下面四幅图是我国1953年、1964年、1982年和1990年的人口年龄金字塔,表示1990年的人 口年龄金字塔的是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 下图为我国2015~2020年省际人口迁入、迁出规模(不包括港澳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 ) A.迁出分散,迁入集中自然因素 B.迁出分散,迁入集中经济因素 C.迁出集中,迁入分散自然因素 D.迁出集中,迁入分散经济因素 2、人口学者普遍认为,两地之间的迁移流与逆向迁移流会同时并存。下列省区间迁移流与逆向迁移流最明显的是( ) A.上海——北京 B.宁夏——青海 C.广东——湖南 D.河南——湖北 潮州嵌瓷,俗称“贴饶”或“扣饶”。2011年嵌瓷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东省东北部沿海的潮汕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明清时期为兴盛。嵌瓷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主要用在宗祠建筑上(下图),大致流程分为塑胚、剪瓷、镶嵌、调整等步骤。工序复杂特殊,全靠手工制作。完成下面小题。

3、与我国传统建筑常见的木雕、砖雕装饰相比,当地建筑选用嵌瓷更能( ) A.抵御强风 B.保温御寒 C.耐晒抗蚀 D.隔热防水 4、潮州嵌瓷申请非遗成功,最有利于( ) A.嵌瓷技术的全球化推广 B.嵌瓷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C.扩大嵌瓷产业的规模 D.提高嵌瓷建筑的知名度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29.2°N,105.34°E)发生了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泸县及周边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此次地震震源所在圈层( ) A.由铁和镍组成 B.平均厚度为60~70千米 C.位于莫霍面以上 D.呈熔融状态 6、地质学家常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高中地理必修二 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考试版)

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 高一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据统计,2016年海南省的“候鸟老人”已超45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据此完成1~2题。 1.在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养老设施C.气候条件D.婚姻家庭 2.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A.人口合理容量增加B.第三产业发展 C.环境承载力提高D.资源消耗降低 下图示意某城市功能分区。据此完成3~4题。3.影响该城市外部形态呈条带状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A.地形和矿产B.河流和风向 C.地形和河流D.地形和铁路 4.该城市拟建一钢铁工业区,图中最适宜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豫东平原宁陵县传统的耕作模式为一年两熟,该县小王庄却实现“一年三熟”已20多年。前些年,小王庄“冬种洋葱,夏种西瓜,国庆节后种西蓝花”。2019年,该村改为“春秋两季种西蓝花,夏季种水果玉米”,农民增收,贫困户全部脱贫。据此完成5~6题。 5.小王庄突破一年两熟,实现一年三熟的措施是() ①利用农业地膜增温②发展立体农业 ③种植短生长期作物④提高土壤肥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2019年,促使小王庄改变作物种类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B.政策C.交通D.市场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快递业的发展,人们的传统购物方式在悄然发生变化,从送货上门,到网点自提,再到自提柜进行智能自提。自提柜已被政府纳入各级规划与社区服务基础设施之中。读图完成7~8题。 7.自提柜取货与网店自取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A.送达速度更快B.派件体积质量限制小

高一必修二地理期末综合测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必修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姓名班级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 1.人口增长模式的三项指标是() A.出生率、死亡率、生育率B.出生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 C.死亡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 D.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下列关于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总数 B.人口容量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无限扩大 C.正确估计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D.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定大于发达国家 3.右图是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迁移示意图,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①城市迁往农村 ②农村迁往城市 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 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 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 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D.②④⑥ 4.下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各 选项中所列工业部门依次与模式一、模 式二、模式三、模式四对应正确的是 () A.精密仪表、电子装配、水果罐头、家具 B.集成电路、甘蔗制糖、粮食加工、印刷 C.普通服装、水产加工、炼铝厂、纺织 D.飞机制造、面包食品、啤酒厂、制鞋 5.下列各厂之间具有工业产品联系的是() A.服装、鞋帽、雨伞、包带 B.家具、纺织、食品、印刷 C.纺织、织布、印染、服装 D.汽车、水泥、农机、化肥 6.下列工业区属于传统工业区的是() A.美国“硅谷” B.意大利东北部工业区 C.德国鲁尔区 D.中国深圳经济特区 7.一些大型综合市场,多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其主导因素是() A.市场最优 B.交通最优 C.服务最优 D.环境最优 传统经济是由图甲所示方式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现在倡导的循环经济是如图乙所示的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回答第8题。 8.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A.全球化生产 B.信息化生产C.集聚生产 D.清洁生产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