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内与种间关系

种内与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例谈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例谈 盛文龙 环境中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分布,其中生物因素可以分为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1.种内关系:种内关系是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1)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栖息地、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它是种群数量调节的一个重要因素。植物同种个体间斗争一般表现在对水分、养料、光照、空气等无机环境因素的需求上。同种动物间,由于食物、栖所、繁殖或其他因素的矛盾而斗争也时有发生。如有的动物的雄性个体在繁殖期时,往往为了争夺雌性个体与同种的雄性个体进行斗争。对于失败者常常造成死亡,但是对于种的延续是有利的,可以使同种内生存下来的个体得到比较充分的生活条件,或者出生的后代能够更优良一些。 (2)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种群在生活过程中互相协作,以维护生存的现象。很多动物的群聚生活方式就是常见的种内互助现象。群聚生活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型:①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的群聚生活,个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同时又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②与社会性昆虫不同的一些昆虫(如飞蝗)、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动物的群聚生活,个体之间没有明确分工,聚集成群在一定区域内,沿着一定的路径漫游,从而使种群在适于栖息的区域内分布得均匀一些。动物的群聚生活有利于捕食、御敌。动物通过种内互助能更有效的捕食、避敌,更好地适应环境。 2.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两个种群的相互关系可以是间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利的。 (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一起,彼此互有利益的关系,称为互利共生典型的互利共生例如:地衣、菌根、根瘤。另外蚂蚁和蚜虫也可看作是一种共生关系,蚂蚁收集蚜虫的分泌物,并保护蚜虫,蚜虫的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到深秋,蚂蚁把蚜虫卵带到蚁穴越冬,第二年春天又把它送到地面孵化繁殖。 (3)偏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一起,一方受利,另一方无利亦无害、无显著利害关系。如某些蕨类、兰花附在大树上,为了获得较多的阳光。 (3)竞争:通常是指在不同种的个体之间,因争夺共同的资源、空间发生的相互作用。生物对资源的需求与生活型态越相似时,彼此间的竞争也就愈激烈。竞争的结果可能是一个物种获得生存发展,另一个被淘汰;也可能导致其生态要求的分化而长期共存。例如在桦木林中常出现云杉幼苗,随着云杉的生长,两者矛盾日趋尖锐。当云杉的高度超出桦木时,桦木因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死亡,最终桦木林被云杉林代替。 (4)寄生:一种生物居住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以获取生存所需的物质,使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害,此种关系称为寄生。动物中寄生现象相当普遍,有的寄生在体表,有的寄生在体内,如蛔虫寄生于人体的小肠内。植物组织中也有寄生现象,如菟丝子以茎部的不定根寄生在大豆等植物的茎内。 (5)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叫捕食,是群落中生物之间最常见、最基本的关系之一。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上都产生了

生态学 第七章 种内与种间关系 复习资料

第七章种内与种间关系 7.1 概述 种内关系: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间的相互作用; 种间关系:生活于同一生境中的物种间的相互作用; 种内相互作用类型:竞争、自相残杀、性别关系、领域性、社会等级; 种间相互作用类型: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 7.2 种内关系 7.2.1 密度效应 7.2.2 性别关系 7.2.3 领域性和社会等级 7.2.4 他感作用 7.2.5 集群生活 7.2.1 密度效应 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近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产量衡值法则 ?-3/2自疏法则 1)最后产量衡值法则 ?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的密度如何,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Y=W a d=K i Y单位面积产量,W a植物个体平均重量,d为密度,K i常数 ?原因:密度增加时,竞争加强,生长率下降,个体变小 2)-3/2自疏法则 ?自疏现象:同一种植物因密度引起的个体死亡 ?自疏导致的密度和个体重量的关系: W = C d -3/2 W:植物个体平均重量;d:密度;C:常数 由于双对数曲线斜率为 -3/2,故称为-3/2自疏法则。

意义:在一个生长的自疏种群中,质量增加比密度减少更快。 7.2.2 性别生态学 ?研究内容:性别关系类型、动态及环境因素对性别的影响 ?两性细胞的结合与有性繁殖 ?性比 ?性选择 ?植物的性别系统 ?动物的婚配制度 1)两性细胞的结合与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的种类 –雌雄异体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雌雄同体,同体受精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利弊 –无性生殖:迅速占领生境、保证遗传的稳定性 –有性生殖:产生不同基因型的后代、适应变化的环境 2)性比 ?雄体:雌体 ?Fisher氏性比理论:性比趋于1:1 ?稀少型有利:数量少的性别具有较高的适合度 ?两性相等投入:便宜的性别具有更多的个体数 ?局域资源竞争和局域交配竞争 3)性选择 ?概念:动物行为、大小、形态等次生性征的差异 ?性内选择(配偶竞争)和性间选择(对异性的偏爱) ?让步赛理论:拥有奢侈特征的个体有好的基础 ?Fisher氏私奔模型:两性同时对选择特征编码,遗传 4)植物的性别系统 ?雌雄同花(两性花) ?同株异花(单性花) ?雌雄异株 ?原因-环境因素和进化策略(藤露兜树实例) 5)动物的婚配制度 ?婚配制度 –群体内婚配制度类型,异性的相互识别,配偶数目,持续时间,对后代的照顾 ?婚配制度的类型 –单配制 –一雌多雄制 –一雄多雌制 ?环境影响 –环境的资源质量和分布 7.2.3 领域性和社会等级 ?领域性 (territoriality) –领域: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

5种内与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类型 类型种1 种2 特征 1、偏利作用 2、原始合作 3、互利共生 4、中性作用 5、竞争:直接干涉型 6、竞争:资源利用型 7、偏害作用 8、寄生作用 9、捕食作用+ ○ + + + + ○ ○ — — — — — ○ + — + — 种群1偏利 者,种群2无 影响 对两个物种 都有利,但非 必然 对两物种必 然有利 两物种彼此 无影响 一物种直接 抑制另一种 资源缺乏时 间接抑制 种群1受抑 制,种群2无 影响 种群1寄生, 个体小于种 群2 种群1为捕 食者,通常个 体大于2 5.1.1密度效应 ●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密度 改变时,就必定会对相邻个体 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种群的密度效应是由两种相 互作用决定的,即 出生和死亡 迁入和迁出 ●影响密度效应的因素,主要有 两种类型(图5-1) 密度制约(density dependent):随种群密度 变化而变化的影响因素, 如捕食,寄生,食物,竞 争等; 非密度制约(density independent):不随种群 变化而变化的影响因素, 如气候,CO2浓度等。 密度制约与非密度制约共 同作用(以上二者之间) (图5-3) ●植物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重 点) 1.最后产量恒值法则 ●基本表述 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 同时,不管一个种群的密 度如何,最后产量基本相 同。 ●数学表示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的原因是不难 理解的:在高密度(或者说,植 株间距小、彼此靠近)情况下, 植株彼此之 2.-3/2自疏法则 ●随种群(播种)密度增加而导 致的一些植株死亡的现象,即 种群在高密度环境中的一种 降低存活率现象,又叫自疏现 象(self-thining)。 2. 动物的婚配制度 由原始的一雄多雌制到一 雄一雌制是进化的结果 决定婚配制度的是资源的 占领与分配 婚配制度的类型 ●一雄多雌制:海狗科 (Otaridae) ●一雌多雄制:距翅水 雉(Jacana spinosa) ●单配偶制:天鹅 (Cygnus) 3.领域性(t e r r i t o r i a l i t y) ●领域性:动物的个体、家庭, 甚至社群所占据的、并积极保 卫不让同种其它个体侵入的 空间,称领域(territory)。 这种占有领域的行为称领域 行为,这种现象称领域性。 ●领域性研究中总结的规律: 领域面积随领域占有者的 体重而扩大(图5-4) 领域面积受食品质量的影 响,肉食性动物的领域较 大(图5-4) 领域行为和面积随生活 史,特别是繁殖节律变化, 繁殖期领域行为强烈,面 积也大。 ●领域的特征与意义: 领域的主要特征有三点: 领域是一个固定的区域, 且大小可调整; 领域受积极保护; 领域的使用是排他性的。 领域的特征与意义:领域 使动物可以得到充足的食 物,减少对生殖活动的外 来干扰,使安全更有保障。 4.社会等级(s o c i a l h i e r a r c h y) ●定义: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 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现象 ●动物界中相当普遍,其基础是 支配—从属关系。有三种基本 形式: 独霸式:群体内只有一个 个体支配全群,其他个体 都服从它而不再分等级。 单线式:群内个体成单线 支配关系,甲制乙,乙制 丙...以此类推。 循环式:甲制乙,乙制丙, 而丙又制甲的形式。 ●社会等级是种群行为调节学 说的基础: 种群密度增高,没有领域 与没有配偶的个体数量增 加,造成死亡率上升,出 生率下降,种群的增长受 到限制; 种群密度下降,优势个体 的比例上升,死亡率降低, 出生率上升,促进种群的 增长。 ●社会等级意义: 降低不必要种内竞争;优良 基因传递;个体数量调节。 5.1.3他感作用 1.他感作用的概念 ●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 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 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 现象,或叫异株克生。这种作 用既存在于种内关系,也存在 于种间关系。 2.他感作用的物质 ●抑制毗邻植物的物质 ●自毒物质 如沙漠中的一些植物在干 旱时分泌自毒物质,以抑 制自身的生长,保持该物 种的生存。 3.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他感作用与歇地现象 农作物不能连作的现象称 为歇地现象;如早稻会分 泌一种对-羟基肉桂酸,对 连作时的早稻幼苗有抑制 作用; ●他感作用与植物群落中的种 类组成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浅谈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仪陇中学李万鑫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容易搞混淆。所以将两个知识点进行比较分析很有必要。 1.种内关系:种内关系是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1)种内斗争: 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栖息地、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而 发生的斗争。它是种群数量调节的一个重要因素。植物同种个体间斗争一般表现在对水分、养料、光照、空气等无机环境因素的需求上。同种动物间,由于食物、栖所、繁殖或其他因素的矛盾而斗争也时有发生。如有的动物的雄性个体在繁殖期时,往往为了争夺雌性个体与同种的雄性个体进行斗争。对于失败者常常造成死亡,但是对于种的延续是有利的,可以使同种内生存下来的个体得到比较充分的生活条件,或者出生的后代能够更优良一些。 (2)种内互助: 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种群在生活过程中互相协作,以维护生存的现象。很多动物的群聚生活方式就是常见的种内互助现象。群聚生活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型: ①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的群聚生活,个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同时又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 ②与社会性昆虫不同的一些昆虫(如飞蝗)、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动物的群聚生活, 个体之间没有明确分工,聚集成群在一定区域内,沿着一定的路径漫游,从而使种群在适于栖息的区域内分布得均匀一些。动物的群聚生活有利于捕食、御敌。动物通过种内互助能更有效的捕食、避敌,更好地适应环境。 2.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两个种群的相互关系可以是间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利的。 (1)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一起,彼此互有利益的关系,称为互利共生典型的互利共生例如:地衣、菌根、根瘤。另外蚂蚁和蚜虫也可看作是一种共生关系,蚂蚁收集蚜虫的分泌物,并保护蚜虫,蚜虫的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到深秋,蚂蚁把蚜虫卵带到蚁穴越冬,第二年春天又把它送到地面孵化繁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