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性能试验简介

汽车性能试验简介

汽车检测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汽车检测诊断技术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所属院部:指导教师: 20 12 ——20 13 学年第一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项目名称:汽油机排放污染物检测实验学时: 2 实验地点:汽车维修实验室 实验日期: 2012.11.5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认识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危害性。 2、掌握检测汽油机排放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雪佛兰乐风汽车一辆,马自达2汽车一辆。 2、NHA-500型废气分析仪一台,FGA4100型废气分析仪一台。 3、常用工具一套。 三、实验原理 为控制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12月28日发布了GB18285-2000《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该标准规定对“装配点燃式发动机的车辆”进行怠速试验、双怠速试验和加速模拟工况(ASM)试验。国家标准GB18285-2000《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中规定,怠速试验按国家标准GB/T3845-1993《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怠速法》的规定进行。双怠速试验按国家标准GB/T3845-1993《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怠速法》附录C的规定进行。汽油车怠速污染物的检测应在怠速工况下,采用不分光红外线吸收型监测仪,按规定程序检测CO和HC 的浓度值。怠速工况是指发动机运转,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油门踏板与手油门处于松开位置,变速器处于空档位置,采用化油器的供油系统的阻风门处于全开位置。 四、实验过程 双怠速测量程序: 1.在发动机上安装转速计、点火正时仪、冷却水和润滑油侧温计等测试仪器。 2.发动机由怠速工况加速至0.7额定转速,维持60s后降至高怠速(即0.5额定转速)。

汽车产品定型试验及报告要求

汽车产品定型试验及报告要求(2010-11-1施行) 1 关于定型试验检测机构要求 1.1 定型试验由工信部授权的检测机构进行。 1.2 定型试验检测机构要严格遵照工信部工产业[2009]第26号《道路机动车辆产品检验工作监督管理规定》进行汽车产品的定型试验。 1.3 定型试验检测机构在进行产品检测时,应对企业填报的备案参数表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不用解体通过观察即可辨别的产品参数和特征与产品实物符合性进行核对。 2 对定型试验要求 2.1 定型试验不能采用进口整车(包括采用进口车身或按CKD方式装配的整车)作为检验样车。 2.2 定型试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2.2.1整车 2.2.1.1 主要技术参数

2.2.2改装车 2.2.2.1 主要技术参数 2.2.2.2 基本性能 2.2.3半挂车 2.2. 3.1 主要技术参数

2.2.4新能源车辆 新能源汽车应按照工信部工产业[2009]第44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要求,依据GB/T 18388-2005《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GB/T 19750-200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等相应试验规程进行主要技术参数、基本性能、专项性能及可靠性试验。性能和可靠性试验可以不在试验场完成,但性能试验路面的选择应符合GB/T 12534-19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的要求,可靠性试验路面的选择应符合GB/ T12678-1990《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的要求(特殊情况由汽车产品技术委员会确认)。 2.2.5专用车 专用车除按2.2.1-2.2.4条款适用类别进行试验外,还应依据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性要求,对专用装置结构、功能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要求。 2.3 试验样车数量 2.3.1主要技术参数试验样车数量为1辆。 2.3.2基本性能及专项性能样车数量为1辆。 2.3.3专用性能试验样车数量,标准有规定的按标准执行,没有规定的数量为1辆(2.2.1-2.2.3项目可共用一辆样车)。 2.3.4新能源汽车样车数量按GB/T 18388-2005、GB/T 19750-2005等标准规定。 2.4 系族车型中性能试验车型的选取 系族车型的性能试验可选择代表车型进行。由制造厂提出报告,说明系族车型的组成情况与选择代表车型的理由。检测机构根据系族车型的情况确定试验方案,特殊情况时由汽车产品技术委员会确认。 2.4.1作为系族车型的代表车型应进行性能试验。 2.4.2不同总质量的车型中,总质量最大的车型应进行性能试验。 2.4.3几种不同的发动机与不同的传动系匹配形式应分别进行性能试验。 2.4.4不同形式的驾驶室应分别进行性能试验。(由普通驾驶室、半高顶驾驶室、高顶驾驶室或由单排驾驶室、排半驾驶室、带卧铺驾驶室构成的系列驾驶室可以认为驾驶室形式相同。) 2.4.5不同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架系统应分别进行试验。 2.4.6对于轴距为多个数值的整车或底盘,性能试验将最大轴距和最小轴距进行检验即可代表中间的轴距情况。

《汽车构造》实验报告解析

《汽车构造》姓名: 班级: 学号:

目录 目录 (1) 实验一汽车总体构造认识 (2) 实验二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认识 (4) 实验三汽车传动系认识 (9)

实验一汽车总体构造认识 一、实验目的 汽车构造课程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使学生建立起对汽车总体及各总成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1、掌握解汽车基本组成及各组成功用; 2、了解发动机总体结构和作用; 3、了解底盘的总体结构和作用; 4、了解车身的总体结构和作用。 二、实验内容 通过认真观察,分析各种汽车的整体结构及组成。掌握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各主要总成的名称和安装位置,发动机的基本构成。 三、实验步骤 学生在实验指导人员讲解下,对于不同型号的汽车和发动机进行动态的现场学习。 1.观察各种汽车的整体结构及组成; 2.观察、了解各主要汽车总成的名称、安装位置和功用; 3.根据实物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构成。 四.分析讨论题 1、汽车由哪些部分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功用是什么?请就你分析的汽车来说 明。 汽车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及电器设备 1)、发动机:汽车的核心,动力的提供者 2)、底盘:作为汽车的基体,发动机、车身、电器设备都直接或间接的安装在

底盘上,是使汽车运动并按驾驶员操纵而正常行驶的部件。 3)、车身:车身是驾驶员工作及容纳乘客和货物的场所。 4)、电器与电子设备:是使汽车行驶安全及驾驶员操纵方便以及其他方面所必要的。 2、观察各汽车的总布置形式。 1)、前置前驱:优点是动力流失小,传输快,容易驾驶,制造成本地,缺点是操控性跟不上,极限低,比如奥迪A8L 3.0。 2)、前置后驱:优点是平稳,操控直接,驾驶极限高,缺点是动力流失比较大,因为要经过传动轴把发动机的动力传到后轮需要时间,所以对发动机的动力要求大,比如宝马的7系。 3)、前置四驱:优点是动力响应快,极限状态下车的稳定性好,弯道平稳,缺点是油耗大,操控不直接,比如奥迪的A8L 6.0 W12。 4)、中置后驱:动力响应快,驾驶感受很直接,缺点是车辆难控制,对驾驶技术要求高,比如保时捷的波尔斯特。 5)、后置后驱:优点是动力响应极好,弯道提速快,终极操控,缺点是最难驾驶,一般的技术很难驾驭,比如保时捷911系列。 3、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和工作过程分析(以汽油机为例)。 汽油机由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机构组成,即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组成。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汽油机是将空气与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在吸气冲程被吸入汽缸,混合气经压缩点火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曲轴飞轮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四冲程汽油机在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1)吸气冲程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此时进气门开启,排 气门关闭,曲轴转动180°。在活塞移动过程中,汽缸容积逐渐增大,汽缸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汽缸,并在汽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交通工程系 目录 1.目录 (1) 2.实验一汽车检测站见习 (2) 3.实验二汽车发动机功率检测 (8) 4.实验三四轮定位参数的检测 (8) 5.实验四车轮动平衡的检测 (11) 6.实验五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测定 (13) 7.实验六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与检测 (15) 8.实验七柴油机烟度检测 (17) 9.实验八汽车空调的检测 (18)

实验一 汽车检测站见习 实验目的与要求: 了解汽车检测站的类型,工艺布局和检测线的工位布置和设备配备;了解汽车检测站的检测内容和检测工艺流程;熟悉汽车检测站各个检测工位的检测项目;了解车辆检测员的岗位责任;掌握汽车检测的相关标准与法规,掌握汽车安全环保检测线和综合检测线的工位布局。 实验内容: 参观汽车检测站; 学习汽车检测的相关标准与法规。 实验步骤: 1.按步骤观察汽车检测站的布局、各工位、检测设备; 2.学习汽车检测相关标准法规。 思考题: 1、简述汽车检测站的车辆检测流程。 实验二 发动机功率检测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理解和掌握无负荷测工原理;熟悉无负荷测工设备或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的使用;掌握发动机整机功率和单缸功率的检测方法;能正确分析发动机功率偏低的原因。 实验仪器设备: 1、汽油发动机或汽油车; 2、发动机无负荷测功仪或发动机综合测试仪; 3、车用启动电源、工具。 实验内容: 无负荷加速测量发动机在规定转速范围内的加速时间或瞬时的角加速度。实验要求: 1、掌握无负荷加速测功的原理、方法和测功步骤;初步掌握无负荷测功实验的操作步骤。 2、根据无负荷测功的检测结果,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做出判断。 3、了解测量条件、实验操作方法、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发动机油电路的调整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验准备: 1、启动并预热发动机至正常的工作温度(80-90℃),然后熄火。 2、接通仪器的电源并进行预热之规定的时间。利用仪器的模拟转速信号对测功初始转速和测功终止转速进行调试,并进行检查数码的显示以及仪器的各功能键的工作是否正常。 3、检查、调整发动机的燃料系、点火系至最佳的工作状态。 4、按仪器的接线要求将各信号传感器连接与规定的位置。

汽车实验室

四.检测设备配置及检测水平 一)实验室设备配置及检测能力 1.整车检测线:主要设备有转鼓、排放设备、灯光检测仪、侧滑台、四轮定位仪、淋雨设备。 1.2主要试验能力 满足进出口机动车辆检验规程第四部分:汽车产品SN/T1688.4-2006 2. 整车道路试验室 2.1主要设备:悬架运动学及柔顺性试验台/K&C试验台、转向机器人、整车性能测试系统、三坐标、便携式三坐标测量机、防抱制动性能测试设备、制动系统性能测试系统、四轮定位仪、四柱举升机、侧滑试验台、侧翻试验台等其他设备。 2.2主要试验能力 <1.1>汽车技术状况行驶检查,按GB/T 12677-1990进行; <1.2>车速表校正,按GB 15082-1999进行; <1.3>滑行试验,按GB/T 12536-1990进行; <2> 整车参数测量 <2.1>车外部尺寸参数测量,按GB/T 12673-1990进行; <2.2>内部尺寸参数测量,按QC/T 577进行; <2.3>整车质量(重量)参数测量,按GB/T 12674-1990进行; <2.4>汽车重心高度测量,按GB/T 12538-1990进行;

<2.5>转向系角传动比测量; <2.6>转向系摩擦阻力测量; <2.7>车轮定位参数测量; <2.8>最小转弯直径试验,按GB/T 12540-1990进行; <2.9>整车四轮定位参数的测量; <3>动力性试验 <3.1>加速性能试验,按GB/T 12543-1990进行 <3.1.1>原地起步连续换档加速性能试验; <3.1.2>直接档加速性能试验; <3.2>最高车速试验,按GB/T 12544-1990进行; <3.3>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按GB/T 12547-1990进行; <3.4>爬陡坡试验,按GB/T 12539-1990进行; <4 >经济性试验 <4.1>常用档等速行驶燃料消耗量,按GB/T 12545.1-2001进行; <4.2>多工况燃料消耗量试验,按GB/T 12545.1-2001进行; <5> 制动性能试验 <5.1> 0型试验,按GB/T 12676-1999进行; <5.2> I型试验,按GB /T12676-1999进行; <5.3>转弯制动试验,按ISO 7975进行; <6 >行驶噪声试验 <6. 1>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按GB 1495-2002进行;

汽车电器实验报告分析解析

(一)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实验 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系统实验是车辆、交运专业课程教学实验,本实验指导书是根 据《汽车电器》教学计划制定的,为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巩固和掌握汽车电源、起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等有关内容。以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的结构特点 2.掌握基本的结构原理 二、实验工具、材料及工件: (专用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示教板、汽车万能实验台。 、写出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作用及原理概述

二、实验数据与处理 发电机空载特性、输出特性、外特性画出特性曲线

(二)汽车点火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实验 实验学时:1学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汽车点火系统实验是车辆、交运专业课程教学实验,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汽车电器》 教学计划制定的,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巩固和掌握汽车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等有关内容。以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汽车汽车点火系统的结构特点 2.掌握基本的结构原理 二、实验内容: 1.了解对点火系统的要求 2.了解点火系统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将各种点火系统的特点及目前使用情况加以概括。 2.1按点火系统的电源不同分 2.1.1磁电机点火系统 2.1.2蓄电池点火系统 2.2按点火系统储存的点火能量的方式不同分 2.2.1电感储能式 2.2.2 电容储能式 2.2.3按点火系统结构和发展过程分 触点式点火系统:目前在一些载货汽车上还有少量使用。 晶体管辅助点火系统:现基本上已不使用。 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感应式、光电式、振荡式、霍尔效应式等不同的形式,其中振荡式目前使用很少。 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随着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的普及,由微机控制的电子点火系统也 越来越多。 3.了解各种形式的点火系统 3.1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车专业实验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汽车构造》实验报告 2012年11月12 日 目录 目录.............................................................................. .. (1) 实验一汽车总体构造认识.............................................................................. . (2) 实验二 实验三 .................................................................... 4 汽车 传动系认识.............................................................................. .......... 11 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认识 实验一汽车总体构造认识 一、实验目的 汽车构造课程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使学生建立起对汽车总体及各 总成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1、掌握解汽车基本组成及各组成功用; 2、了解发动机总体结构和作用; 3、了解底盘的总体结构和作用; 4、了解车身的总体结构和作用。 二、实验内容 通过认真观察,分析各种汽车的整体结构及组成。掌握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各主要总 成的名称和安装位置,发动机的基本构成。 三、实验步骤 学生在实验指导人员讲解下,对于不同型号的汽车和发动机进行动态的现场学习。 1.观察各种汽车的整体结构及组成; 2.观察、了解各主要汽车总成的名称、安装位置和功用; 3.根据实物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构成。 四.分析讨论题 1、汽车由哪些部分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功用是什么?请就你分析的汽车来说 明。 汽车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及电器设备 1)、发动机:汽车的核心,动力的提供者 2)、底盘:作为汽车的基体,发动机、车身、电器设备都直接或间接的安装在 底盘上,是使汽车运动并按驾驶员操纵而正常行驶的部件。 3)、车身:车身是驾驶员工作及容纳乘客和货物的场所。 4)、电器与电子设备:是使汽车行驶安全及驾驶员操纵方便以及其他方面所必要的。 2、观察各汽车的总布置形式。 1)、前置前驱:优点是动力流失小,传输快,容易驾驶,制造成本地,缺点是操控 性跟不上,极限低,比如奥迪a8l 3.0。

检测汽车钢径实验报告

检测汽车钢径实验报告 篇一:汽车检测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汽车检测诊断技术 学生学号: 所属院部:(理工类) 专业班级 1221402020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 13 ——20 14 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项目名称:发动机点火系次级电压波形检测实验学时: 2 实验地点:汽车电控技术实验室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金德K81,KT600汽车诊断仪的结构; 2、熟悉桑塔纳XXGSi发动机,别克君威2.5发动机,雪佛兰乐风1.4发动机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3、掌握利用K81, KT600汽车诊断仪检测发动机次级电压波形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桑塔纳AJR发动机台架一套,别克君威2.5发动机台架一套,雪佛兰乐风汽车一辆; 2、金德K81故障分析仪一套,KT600故障分析仪两套;

3、数字万用表三个; 4、常用工具三套。 三、实验原理 通过测试点火次级陈列波形,可以有效地检查车辆的行驶性能。 该波形主要是用来检查短路或开路的火花塞高压线以及由于积碳而引起的点火不良的火花塞。 由于点火次级波形明显地受到各种不同发动机、燃油系统和点火条件的影响,所以它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发动机机械部件和燃油系统部件以及点火系统部件的故障。 并且,一个波形的不同部分还分别能够指明在发动机所有气缸中的哪个部件或哪个系统存在故障。 桑塔纳XXGSi轿车点火系统的技术数据如表1所列。表1桑塔纳XXGSi点火系技术数据表 桑塔纳XXGSi具有两个点火线圈的双火花点火系。插头端子如图1所示: 图1 点火线圈4针插头 四、实验过程 以检测桑塔纳XXGSi发动机次级点火波形为例,讲述实验步骤: 1、将K81或KT600诊断仪连接电感夹,桑塔纳XXGSi轿车为两个点火线圈的双火花点火系,需两组电感夹,一组连接诊断仪CH1 端口,一组连接诊断仪CH2 端口,一个单独电感夹连接诊断仪CH3端口。

整车开发各阶段样车试验项目和程序(最终版)复习过程

1.目的本文件规定了中国汽车国产开发研究院各阶段开发的样车(包括进口样车)应进行的试验项目和程序。 2.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研究院产品开发样车试验。 3.术语和定义 样车:本文件所指样车是指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试制车辆、装有试装样件的车辆,以及作为参考车型的其它车辆。 Mule car样车是指在参考样车上物理搭载动力总成或新设计的零部件。 ET1样车是指按试制产品图样试制的第一轮样车,可包括部分手工样件。 ET2样车是指按试制产品图样制造,对ET1样车在第一轮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后的样车。 PT样车是指按生产准备产品图样制造,使用全部工装件,在总装线上装配下线的样车。 4.职责和权限 4.1各项目部委托试验任务。 4.2试验中心根据各委托试验任务负责组织实施。 5.工作程序 5.1Mule car阶段试验。 5.1.1对参考样车按需要进行磨合行驶,整车性能试验项目见表1。 表1 整车性能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样车状况说明 样车更换装动力总 成右舵改左舵(或相反) 等速油耗测试△△60Km/h、90Km/h、120Km/h 工况油耗测试+ + 15工况 基本性能△滑行、最低稳定车速 制动性能△0形试验、Ⅰ形试验、热衰退 试验、驻坡试验 动力性△△起步加速、直接档加速、最 高车速、爬坡性能 操纵稳定性 △△操作轻便性、转向回正、稳 态回转 平顺性 △悬挂系统部分固有频率(偏频)和相对阻尼系数测试、随机路面行驶试验 NVH △ △+ 车内噪声、通过噪声、定置噪声、偏频 排放 + △15工况 热管理+ △ 机舱各点温度、冷却液温度、 机油温度、排气管温度 注:符号“△”表示必做的试验;符号“+”表示可按具体情况确定。 换装的动力总成,其发动机应是已定型的产品,配套厂家需提交所有相关试验报告。 5.2ET1样车阶段试验(专业部/商品部提出,试验中心组织)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

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 1)学习制动性能道路实验的基本方法,以及实验常用设备; 2)通过道路实验数据分析真实车辆的制动性能; 3)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实验车辆的制动协调时间、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二、试验对象 试验对象:金龙6601E2客车; 试验设备: 1)实验车速测量装置: 常用的有ONO SOKKI机械五轮仪、ONO SOKKI光学五轮仪和RT3000惯性测量系统。 实验中实际使用的是基于GPS的RT3000惯性测量系统。 2)数据采集、记录系统: ACME便携工控机 3)GEMS液压传感器,测量制动过程中制动压力的变化情况。 三、试验内容 1)学习机械五轮仪的工作原理、安装方法及安装注意事项;了解实验车上的实验设备及安装方法; 由于制动实验中,实验车辆上的所有人和物都处于制动减速度的环境中,因此需要对所有物品进行固定,以防止实验过程中对设备的损伤以及对实验人员的损伤。另外,由于实验过程是在室外进行,要求实验系统能够承受各种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实验内容选择实验设备及防范措施。 2)学习车载开发实验软件的使用,了解制动性能分析中比较重要的实验数据的内容和测量方法。 3)制动协调时间的测量 在常规制动试验中,采集制动信号、动压力信号、车轮轮速信号和五轮仪车速信号。 将五轮仪的车速方波信号转化为可直接观察的车速信号和制动减速度信号。在同一个曲线图表中绘制制动踏板信号、制动压力信号和制动减速度信号,观察制动压力和制动减速度在踩下制动踏板后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计算当前制动情况下的制动协调时间。

4)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计算 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 22 25.92() b e e b u u MFDD s s - = - 制动距离20 2 bmax τ 1 τ 3.6225.92 a a u s u a '' ' =++ 5)根据实验设备设计制动实验的实验方法,要求的实验车速范围应包括30Km/h~50Km/h;6)车速、轮速的计算方法分析; 7)按照实验方法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制动实验。为保证安全,试验中有同学们操作实验仪器,老师驾驶实验车辆。进行常规制动与ABS控制制动的对比实验。 四、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需要一个进制的转换,因为实验得到的数据时十六进制的,所以需要我们转换为十进制,另外,还要根据CAN协议将对应ID值转换为数据。 1.轻踩制动 1)踏板位置

汽车四轮定位实验报告.docx

谢谢观赏项目四汽车四轮定位角度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本实验所用仪器以及测量原理; 2.掌握测试方法。 二、实验学时 2.学时 三、实验器材 德国博世FWA515四轮定位仪一台,剪式举升机一台,奥迪汽车一辆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在转向轮定位角度测试前检查汽车轮胎气压和轮毂轴承预紧度应正常。 2.将汽车平稳开至剪式举升机上,并将前轮停在转向盘上。 3.打开电脑,进入四轮定位角度检测界面,与所测车型适配。 针对audi100打开制造商资料库,选择欧洲,在车系中找到audi进入后匹配,与生产年份、发动机排量适应,选择适配车别 4.将传感器定位卡盘安装在车轮上,卡盘轴线应与轮胎中心重合;将四个传感器安装在卡盘上(注意保险绳),连接传感器电源(如需要)并打开各自机头电源,调整其水平(三个绿灯同时点亮)并锁紧。 为了消除轮胎钢圈端面不平对外倾测量数值的影响,需要对轮辋进行失圆补偿(视情进行轮胎偏差补偿 1.进入轮胎偏差补偿界面,用专用工具锁止汽车方向2.利用剪式举升机的二次举升将车辆举起,四轮悬空。3.调整车轮上的机头(传感器)到水平,依次按动图片中的1“启动、完成补偿键”、2“补偿键”按钮,等到出现4所示,转动车轮180度,再调传感器水平后,依次按动3、1按钮,完成补偿,将车落下) 5.拔取出转向盘上的锁止销,用专用工具将汽车制动锁止,将转向盘转动向右100,车轮回正后再左转100。 6.转向轮回正,读取各转向定位角度数值。 7.不正常数值(显示为红色)需进行调整。 利用剪式举升机将汽车调到合适高度,按照相应得部位调整转向参数,直至进入正常数据范围。 8.打印测试结果。 本试验后可用侧滑试验台测试转向轮的侧滑量,以检验前束与车轮外倾角的配合。 五、注意事项 1.在转向轮定位角进行测试前应对汽车轮胎气压和轮段轴承紧度进行检查。以免影响测量准确度。 2.该项实验重复三次进行,记录测试结果,计算平均值。 3.车辆行驶、举升过程应注意安全。 谢谢观赏

汽车构造实验报告汇总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一)拆装实习目的 1. 通过实践加强和巩固汽车构造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汽车拆卸与整 装的基本知识。 2. 了解各种工具的种类和功用,学会正确使用各种扳手、锤子等常用拆装 设备。 3. 掌握发动机和底盘解体的步骤和操作方法,了解主要零部件的装配标记。 4.了解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与区别。 5. 掌握变速器的拆装步骤,进一步熟悉变速器主要零件的构造、基本原理。 6. 通过拆装制动系统,进一步熟悉各类制动器的构造、基本原理。 7.学会安全操作,熟悉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培养良 好的工作和生产习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实习操作要求 1、按照实习要求,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确保安全第一。 2、认真听取指导老师上课前的讲解和任务分配。 3、在实习中准时到场,无特别原因不得迟到早退,无故缺勤等。 4、各组应独立完成拆装任务,各组员之间要相互协调配合完成各项任务。 5、熟悉与掌握各系统部件的名称、作用及其相对应的结构特点。 6、在拆装过程中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遵循由表及里的“脱衣原则”, 避免出现各组员无序拆装造成零件的剩余、无处可装。 7、爱护设备和工具,每完成一次拆装实验要求组长进行一次工具清点避免 丢失,并且清理拆装现场保持清洁。 8、实验完毕后,要认真做好实验报告,并对思考进行讨论。 二、实验室内工作注意事项 1、要按指定的时间进行实验。准时进入实验室,不得迟到、早退。 2、每次实验前,要仔细阅读本次课程相应的原理及知识,基本了解实验内 容,目的,实验步骤及机器和仪器的主要原理与使用方法等。

汽车实验报告

汽车实验报告工程学院车辆四班何满龙201030480408

离合器自由行程篇 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是指离合器膜片弹簧内端与分离轴承之间的间隙在踏板上的反映。如:东风EQ1090E型汽车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设计值为30~40mm;桑塔纳轿车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为15-25mm。 设计离合器自由行程的原因: 1、从动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磨损会变薄,从而使得压盘和从动盘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飞轮方向移动,此时就要要求分离杠杆也必须要向相反方向移动。才能保证离合器有足够的压紧力去工作。为了让分离杠杆向后移动一定的距离,需要在分离杠杆与分离轴承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如果膜片弹簧收到分离轴承的推压,在传送发动机转矩时,将会使得离合器产生打滑现象,这不仅降低了离合器传扭效率,同时我们驾驶汽车也非常危险。所以在离合器脱离时,必须留出一定的间隙,保证摩擦片在正常磨损后离合器仍能完全接合,正常传递扭矩。,即为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2、假如踏板没有自由行程,即在放松离合器踏板的时候,离合器仍会保持在结合状态,分离轴承仍与膜片弹簧内端保持接触。这样,将会加速分离轴承的损坏。 离合器自由行程的影响: 1、踏板自由行程过大,则使分离轴承推动膜片弹簧前移的行程缩短,压盘向后移动的距离也随之缩短,不能完全解除压盘对从动盘的压力,从而不能使离合器彻底分离,造成换档困难,并造成加快离合片磨损,在检查中发现有烧焦味; 2、踏板自由行程过小,则离合器压盘处于半分离状态,汽车起动后放松离合器踏板,车辆不能行走.;就是能走了也会加速磨损的。 离合器自由行程的测量:

1、简易测量法是用手向下轻压离合器踏板,直到感觉有新的阻力时为止,这段距离就是自由行程,约为30mm。 2、通过钢直尺测量并且计算,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及检查如图所示。 自由行程的调整方法: 拧动分离拉杆上的调整螺母,通过调整拉杆有效长度,以调整间隙,从而使自由行程恢复到标准值。在调整踏板自由行程之前,必须先将4个分离杠杆内端的后端面调整到处于与飞轮端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否则在离合器分离和结合过程中,压盘位置会歪斜,致使分离不彻底,并且在汽车起步时会发生颤抖现象。调整的方法是拧动支承柱上的调整螺母。如:桑塔纳轿车离合器采用钢索操作机构,在软轴外套上装有调整螺母,用以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机械传递式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如图: 案例: (1)富康轿车的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为5-15mm,有效行程不少于140mm。检查时,先测出离合器踏板在完全放松时的高度,再测量踩下踏板到分离杠杆被分离

汽车检测实训报告

汽车检测实训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汽车检测实训报告 经过一周的实训,我们学到了不少。我们能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很好的结合起来。我们能够操作相关的仪器并对相关的项目进行检测。我们的实训项目有汽车车轮侧滑检测、四轮定位、汽车前照灯的检测、汽车底盘测功和汽油机烟度计的使用等。不同型号的侧滑台,其的使用方法也是不同的。应根据使用说明书制定操作规程。检测前的准备:第一,在不通电的情况下,检查仪表指针是否指在零位上;接通电源,晃动滑动板,待滑动板稳定后,查看指针是否仍在零位或数据显示仪表上的侧滑量是否为零。如发现失准,对仪表进行校准。第二,检查侧滑台及周围场地有无机油、石子、泥污等杂物,并清除干净。第三,检查各导线有无因损伤而造成接触不良的地方,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第四,待检测车轮胎气压应符合各自的标准值(出厂标准)。第五,检查并清除轮胎上的油污、水渍主嵌入的石子、杂物等。 做好准备工作以后,就松开滑动板的锁止螺钉,接通电源。汽车以3-5㎞/h 低速垂直地使被检测车轮通过滑动板。当被测车轮完全通过时,察看指示仪表,读取是最大值,注意记下滑动板的滑动方向,即是区别滑动板是向内还是向外滑动。进行纪录时,应遵循如下约定:滑动板向外滑动时,侧滑量应为负值,表示车轮向内侧滑动:滑动板向内侧滑动时,侧滑量应为正值,表示车轮向外侧滑动。检测结束后,切断电源,锁止滑动板。四轮定位一般就是前轮定位,前轮定位的主要内容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车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值。确定良好前轮定位的原则是:直线行驶稳定不发生摇摆或闪动;转变不侧滑且方向盘能自动回正;轮胎磨损最小,操纵力小且有一定的路感,灵敏度适宜,保证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在检测之前要做的是确保前轮轴承不松旷,轮胎气压正常,轮胎不偏磨,车轮无摆动且静平衡符合要求;转向节及其主销不松旷转向柱拉杆系不松旷。车辆处在水平面上,车高符合要求。之后就是打开电脑,装上传感器,输入相关的修正参数,选择制造厂和车型,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从而进行调整。 汽车前照灯的检测是国家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前仪器的准备:第一,检测各指示计的机械零点;第二,检查各镜面有无污垢;第三,检查水准器上有无气泡或气泡的位置;第四,检查支柱、升降台和导轨,看工作是否自如或有无污物。车辆的准备:第一,清除前照灯镜面的污垢;第二,检查并调整轮胎气压;第三,蓄电池应处于充足电状态。 准备完后,将车辆垂直对准仪器的光接收箱。在计算机板上的抜码开关拔到所需要测的单灯或测双灯位置,从左边进入或从右边进入测定.设置好后,将仪器移到导轨相对应的一端.然后按下仪器的进入键,即可进行自动检测,检测结果可由检测线上的计算机通过串行口读取. 滚筒式底盘测工机可以实现对车辆动力性如加速性能、汽车底盘输出功率、底盘输出最大驱动力、滑行性能、车速表校验、里程表校验等项目的检测。测功机使用前车辆的准备,第一,车辆外部要干净;第二,清除车轮花纹中夹有的石粒;第三,轮胎气压符合标准。第四,机油油面正常,压力正常,冷却系统工作正常。车辆准备好后开到测功机上,放下升降台,引车员按照显示牌的指示进行操作即可。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学了很多,也知道实际与理论的差别所在,加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汽车模型制作实验报告作业

实验汽车模型制作 说明: 该实验是课程设计性质的实验课。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汽车模型制作的程序与方法。 2.认识汽车油泥模型制作常规用的材料与工具。 3.熟悉油泥的加工特性与工具的使用。 4.掌握根据视图确定汽车油泥模型制作的工序。 5.掌握汽车油泥模型制作的表面处理方法。 6.通过汽车油泥模型制作环节的学习学会从正确的角度认识和分析汽车形 态,逐步建立对汽车形态的记忆方法。 二、实验内容 制作汽车油泥模型。 三、主要知识点 1.汽车油泥模型制作的程序与方法。 2.油泥的工艺特性与加工方法。 3.油泥制作工具的使用。 4.汽车油泥模型表面处理。 5.汽车车身的曲线、曲面连接的过渡与关系。 四、制作过程 1.准备材料,在做油泥模 型前,要先选好工具,油泥材 料,木板型芯,泡沫,以及找 好自己的油泥模型台。 2.根据老师的介绍,熟悉每 个工具的用法,金属箱子里装 着17个铁片,他们的用法是让 油泥模型的表面更加的细腻, 另外的刮刀,他们的用法是进 行第一道的初刮,和不很精确地修改,油泥模型台是给油泥模型提供一个平整

的台面,还有提供一些修改参数,木板是支撑油泥模型的地方,泡沫是给油泥提供一个载体,让油泥附在上面,减少重量,省材料。 3.准备图纸,至 少需要顶面、侧面、 正面和后面四个正投 影视图。更具老师的 要求,我准备的是自 己设计的汽车的四个 面的图纸。 4.由于用的是以前的油泥,所 以我们要将油泥融化,油泥融化的 温度一般在58度,所以提前把有你 放进烤箱里,等一段时间,油泥软 化后方可用。 5.模型初步的制作,制作内 胚,用刀把泡沫切成自己想要的 形状,避免一些比较锋利的形状, 内心也不要太小,基本上保证要 小于车体的外形约3cm(预留上泥 的厚度),然后用双面胶把泡沫沾 到木板上固定好。 6.涂油泥,在烤箱里取出油 泥,用力往模型上推,先薄薄的推一次,然后按照面的关系在用力推,这样可以油泥里的空气挤出来,压的比较紧,有利于后面的刮的程序。以及确定油泥模型的强度 7.做模板,模版的尺寸要比较 的精确,这样做出的模型也比较的 精确,模板大型主要有一个中轴线

汽车整车试验内容

汽车整车试验内容 商用车,严格按照理论上说整车的几大部件如发动机、前桥、变速器、后桥等都先时行零部件台架试验,当然电器方面也需要进行台架试验。汽车性能试验是为了测定汽车的基本性能而进行的试验。1,整车性能试验:主要进行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制动(ABS)试验、操稳试验、噪声试验、平顺性试验等几大项,别外还几小项如整车冷却性能试验、进气阻力排气压力试验、空调试验、寒带的冷气动、除霜除雾试验、采暖试验、三高(高温、高压、高寒)以及欧三以上的整车的标定试验等。2,可靠性试验:主要是在试验场及场外路面进行,考核整车零部件寿命,提高产品的质量。 一,性能试验主要包括以下这些试验: 1,动力性能试验对常用的3个动力性能指标,即对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和爬坡性能进行实际试验。最高车速试验的目的是测定汽车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我国规定的测试区间是1.6km试验路段的最后500m。加速试验一般包括起步到给定车速、高速挡或次高速挡,以及从给定初速加速到给定车速两项试验内容。爬坡试验包括最大爬坡度与爬长坡两项试验。最大爬坡度试验最好在坡度均匀、测量区间长20m以上的人造坡道上进行,如果人造坡道的坡度对所测车不合适(例如坡道过大或过小),可采用增、减载荷或变换排挡的办法做试验,再折算出最大爬坡度;爬长坡试验主要用来检查汽车能否通过坡度为7%—10%、长lOkm以上的连续长坡,试验中不仅要记录爬坡过程中的换挡次数、各挡位使用时间和爬坡总时间,还要观

察发动机冷却系统有无过热,供油系统有无气阻或渗漏等现象。 2,燃料经济性试验通常做道路试验或做汽车测功器(亦即转鼓试验台)试验,后者能控制大部分的使用因素,重复性好,能模拟实际行驶的复杂情况,能采用各种测量油耗的方法,还能同时测量废气排放。 3,制动性能试验汽车制动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用制动效能和制动效能的稳定性评价。常进行制动距离试验、制动效能试验(测.制动踏板力和制动减速度关系曲线)、热衰退和恢复试验、浸水后制动效能衰退和恢复试验等。 4,操纵稳定性试验试验类型较多,如用转弯制动试验评价汽车在弯道行驶制动时的行驶方向稳定性;用转向轻便性试验评价汽车的转向力是否适度;用蛇形行驶试验来评价汽车转向时的随从性、收敛性、转向力大小、侧倾程度和避免事故的能力;用侧向风敏感性试验来考察汽车在侧向风情况下直线行驶状态的保持性;用抗侧翻试验考察汽车在为避免交通事故而急打方向盘时汽车是否有侧翻危险;用路面不平度敏感性试验来检查汽车高速行驶时承受路面干扰而保持直线行驶的能力;用汽车稳态回转试验确定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等。 5,平顺性试验平顺性主要是根据乘坐者的舒适程度来评价的,所以又叫做乘坐舒适性,其评价方法通常根据人体对震动的生理感受和保持货物的完整程度确定。典型的试验有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和汽车平顺性单脉冲输入行驶试验,前者用以测定汽车在随机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其震动对乘员或货物的影响;后者用以评价汽车

汽车性能仿真计算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一汽车动力性仿真计算 实验目的 1.掌握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2.学会使用matlab 对汽车动力性指标进行计算 实验内容 1.学习汽车动力性理论 2.编写计算程序 3.绘制汽车动力性图形 实验设备 硬件环境:汽车虚拟仿真实验室 软件环境:matlab2016a 及以上版本 实验步骤 1.学习汽车动力性理论 2.编写计算程序 3.绘制汽车动力性图形 实验报告 1. 运用matlab 解决《汽车理论》第一章习题1.3 1)绘制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汽车驱动力Ft= r i i T t o g tq η 行驶阻力F f +F w +F i +F j =G ?f + 2D 21.12 A C a u +G ?i+dt du m δ 发动机转速与汽车行驶速度之间的关系式为:0 g i n r 0.377 ua i ?= 由本题的已知条件,即可求得汽车驱动力和行驶阻力与车速的关系,编程即可得到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2)求汽车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及克服该坡度时相应的附着率 ①由1)得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汽车的最高车速出现在5档时汽车的驱动力曲线与行驶阻力曲线的交点处,Ua max =99.08m/s 2。 ②汽车的爬坡能力,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克服w f F F +后的余力全部用来(等速)克服坡度阻力时能爬上的坡度, 此时 0=dt du ,因此有() w f t i F F F F +-=,可得到汽车爬坡度与车速的关系式:( )??? ? ? ?+-=G F F F i w f t arcsin tan ; 而汽

车最大爬坡度为Ⅰ档时的最大爬坡度。利用MATLAB 计算可得,352.0max =i 。 ③如是前轮驱动,1?C = q b hg q L L -;相应的附着率1?C 为1.20,不合理,舍去。 如是后轮驱动,2?C =q a hg q L L +;相应的附着率2?C 为0.50。 3)绘制汽车行驶加速度倒数曲线,求加速时间 利用MATLAB 画出汽车的行驶加速度图和汽车的加速度倒数曲线图: 忽略原地起步时的离合器打滑过程,假设在初时刻时,汽车已具有Ⅱ档的最低车速。由于各档加速度曲线不相交(如图三所示),即各低档位加速行驶至发动机转速达到最到转速时换入高档位;并且忽略换档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结果用MATLAB 画出汽车加速时间曲线如图五所示。如图所示,汽车用Ⅱ档起步加速行驶至70km/h 的加速时间约为26.0s 。 max i

无碳小车实验报告 (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设计题目: 竞赛题目无碳小车的设计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所在学院:海洋信息工程学院 学习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宫文峰 2015年12月11日目录 (2) 第一章概述 (3) 课程设计任务与目的 (3)

第一章概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第一次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和创新设计能力、解决工程实际中机构分析和设计能力等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本次课程设计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能力综合训练竞赛“无碳小车”题目为基础,进行创新设计。设计对题目进行了从新分解,运用课程内所学知识,通过查阅资料结合前人经验,从几个方面进行方案的设计与分析选择,依据机械机构的设计理念,设计出一个完全依靠重力势能提供动力,以平面转向机构实现周期性转向自动避让障碍物的轻质小车方案。 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 课程设计目的 1)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实际问题,促进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深入和归纳; 2)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思维、

综合和工艺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 4)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搜集和整理资料能力; 5)为将来从事技术工作打基础。 课程设计任务 结合一个简单或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系统,让学生根据使用要求和功能分析,开拓思路,敢于创新,巧妙地构思其工作原理和选择工艺动作过程;由所选择的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过程综合应用所学过的各类常用机构的结构组成、运动原理、工作特点及应用场合等知识,进行机构的选型、创新与组合,构思出各种可能的运动方案,并通过方案评价、优化筛选,选择最佳方案;就所选择的最佳运动方案,应用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方法(也可以使用图解法)进行机构尺度综合和运动分析;由运动方案和尺度综合结果绘制机构系统运动简图。无碳小车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设计一种小车,驱动其行走及转向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而得到的。该给定重力势能由质量为1Kg的标准砝码(¢50×65 mm,碳钢制作)来获得,砝码的可下降高度为400±2mm。标准砝码始终由小车承载,不从小车上掉落。图1为小车示意图。 小车在行走过程中完成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给定重力势能转换而得,小车具有转 向控制机构,且此转向控制机构具有可调节功能。 第二章选题介绍 选题背景、意义 本设计源于6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能力综合训练竞赛“无碳小车”,该竞赛要求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