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地工业园区规划

山地工业园区规划

山地工业园区规划
山地工业园区规划

山地工业园区规划的控制方法创新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保证城市开发建设有序进行的关键环节,因而当前许多城市都针对其编制制定了地方性的统一技术措施,在编制程序与工作阶段、分区划分与用地编码

系统、规划控制内容与形式、成果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规定。但是在统一技术措施

基础上,具体的控制编制仍然需要根据规划地区的不同定位及所处的不同区域,结合地

方特色,进一步因地制宜的深入研究其控制重点与特殊性。

2.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山地工业园区开发的意义

指导开发建设实践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对城市用地的建设强度进行控制,并回答允许建设么和不允许建什么、怎么建等问题。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对山地工业园区建立定量、微观控制和三维空

间指引的过程,并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道路交通、环境容量、景观形象提出具体指标

要求,指导园区的开发建设实践。

平衡生态保护欲开发

对山地工业而言,控制详细规划在开发强度、道路网布局、竖向设计、山体利用和保护、公共开敞空间等方面有着决定性意义,将直接控制、引导生态保护盒开发成本之

间的平衡关系。

3.山地工业园区规划的特点

山地开发成本

山地工业园区别于平原工业园的主要特点是地形复杂,有高度、坡度和小气候引起的各种变化,其他建设投资费用普遍比平地工业园高,如基建费用的投资一般要增加。

而且,山地工业园由于坡地阻隔、地形起伏,亦增加了交通联系的复杂性和难度。

园区企业的不确定

许多山地工业园区开发属多功能综合开发,在区内要建设不同门类、不同规模的项目工程。同时区内若干建设项目往往隶属于不同的系统和业主,企业结构以中小型企业

居多,投资项目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第三产业比例正逐

步增多。从企业性质来看,资金密集型、效益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企业所占比例较

大。

山地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相对平原地区而言,山地环境在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方面具有特殊性,生态敏感性更强,对生态系统的变动,做出的反应比平时地要大的多。山地生态敏感性主要

体现为整体性和联动性。整体性就是人与山地环境的“共生”关系,人为的开发建设对

生态系统有着很大的影响。联动性就是各个要素组成了互动的生态链。地质土壤、气候、

水文、植被、生物各要素之间互为联系、缺一不可,人为的改变其中因素,就会牵动整

个系统。山地开发中谨慎动土、保护植被,合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保证生态环境的

可持续发展。

园区综合功能的渐进实现过程

工业园区是城市空间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城市与工业园区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便开始分化相应的功能区域,工业园作为城市的功能组成应该和城市的功能分区相协调。大城市的工业园区与主城区相对独立,往往具有综合功能,是

集生产、居住、服务、商贸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园区。规划中应综合考虑山地工业园区

综合功能的渐进实现进程。

4.韶关市东部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创新实践

4.1项目概括

下文以韶关市东部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实例研究山地工业园的控制方法创新。

韶关市是广东省的北部山区城市。其市区位于北江、武江、浈江三江交汇处,多处于丘

陵河谷冲击盆地中,城市内地形起伏大,四周山岭重叠。

韶关市东部产业园位于韶关市东部,距韶关市区约公里,跨仁化县、曲江区和浈江区三区县,地形以丘陵为主,高程在米,规划总面积约为平方公里。产业园内有韶赣高

速公路(规划)和韶赣铁路(规划)通过。韶赣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接入京珠高速。韶

赣铁路是东南沿海通往西南地区铁路通道的组成部分,连接京九与京广两条铁路干线。

控制方法的创新

针对山地工业园的规划的特点,东部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通过交通控制、地块控制、生态控制盒时间控制,寻求山地工业园区规划控制的创新方法。

(完整版)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

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苏州市以西,靠近著名的太湖边的

xxxx工业园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xxxx工业园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目录 一、规划背景 (2) 二、现状概况与分析 (2) 三《潼南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局部修编》(2005年)解读 (4) 四、规划依据 (4) 五、规指导思想划与原则 (5) 六、规划目标 (6) 七、产业定位与规模 (6) 八、用地布局 (7) 九、土地使用规划 (9) 十、地块指标控制规划 (9) 十一、“四线”规划 (13) 十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3) 十三、道路交通规划 (14) 十四、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15) 十五、城市设计导则 (19) 十六、绿化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 十七、防灾规划 (22) 十八、规划实施 (26)

一、规划背景 1、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发展形势和我国加入WTO的举措,既拓展了我国各级城市的发展空间,又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其直接后果就是各地方如何因地制宜,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宏观发展背景,加大发展力度,推动地方经济的“起飞”。 2、重庆城乡统筹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等国家宏观战略的启动与实施,潼南面临着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一机遇,潼南县可以从资金、项目、人才政策等层面争取到国家实实在在的投入;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分工的发展,区域产业的转换和资金、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潼南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发展优势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分工,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3、潼南位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北部城镇产业拓展带上和西北经济发展区中,根据重庆市提出“一圈两翼”的空间发展战略构想,进一步明确了潼南是以发展商贸、旅游、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中等城市的定位。 4、建设特色工业园是市委、市政府加速推进我市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工业经济跨跃式发展,尽快把我市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大举措。 5、xxxx工业园区位于潼南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梓潼镇,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总体建设规模15平方公里,首期启动2平方公里,园区分为南、北两区,重点发展机械加工、绿色食品加工和化工纸业。 6、随着特色工业园区在潼南建设的确定,给潼南工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随着工业用地规模的扩大,规划需要进行潼南产业及相关基础设施用地空间布局的调整。为进一步拓展深化潼南工业园区(北区)建设,特编制《潼南工业园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二、现状概况与分析 (一)规划范围 规划区位于潼南江北新城东北部,东至规划北区工业大道以西自然山体,西北接火车站片区,西南区部分位于现状万利来化工厂区域,南临涪江。规划区面积836.86公顷。 (二)自然环境 1、区位关系 规划区与江北新城行政中心相距3.5公里,至涪江南岸旧城区距离5.5公里,距xxxx工业园区南区5.5公里,到双江古镇约12公里。 2、交通区位 规划区沿涪江展开,离潼南火车站仅2公里,离奋进大道仅1公里。 3、地形地貌 根据地形分析,规划区地形主要为缓坡地,标高集中在305.0米至325.0米。在坡度上,主要集中在0-10%坡用地。从潼南整个城市规划区来看,本次规划区应该是较为难得的一块平地,比较适合大规模集中建设。 4、水文气象 规划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冬温夏热、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季节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 2020-07-05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业园区规划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的经济急剧程度依然偏低,产业布局相对零散。作为内陆经济开发区的河南省漯河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建设集中化半独立式工业园区,遵循“项目导入服从于功能定位”的规划概念,对于完善城市工业布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手段对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宏观控制,有利于园区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规划仅设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一、【规划背景】 1.1 规划范围 漯河市工业园区位于漯河市铁东工业区漯周铁路以南,京珠高速路和黑河以西,其东南方是驻马店市,南邻,西临解放路。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 1.2 特殊的区位环境条件 漯河市是河南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中国内陆经济特区,著名的双汇工业园就位于其西北方向。该工业园区位于市郊,园区两侧是南外环路和绕城漯界高速公路,漯阜铁路提速工程扩建,漯河东站就在园区旁边,使园区能通过燕山大道直达高速,通过铁路运输方便顺畅,提前进入中原陆路交通快速网,是源汇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中外客商和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理想宝地。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具有很强的接受城市辐射能力。整个用地高差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沙澧两河交汇于境内,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工业园区是漯河市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之地这就决定了园区规划建设的现实性。该工业园区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将成为中心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市域第二产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交通优势

沙湾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doc

1.概述 1.1项目特点 沙湾县为了带动经济增长、串联提升现有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区域交通优势、实现本地资源转换、带动城乡发展、促进人民收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设立沙湾县工业园区,结合沙湾县县委、县政府对园区建设新的定位要求及园区发展需要,园区管委会于2007年编制了《沙湾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07-2020)》以导控园区的建设发展,2011年又对园区总规进行了修编,经过多年的开发,园区内部已入驻了多家企业,路网骨架逐渐展开,园区发展形势良好。 工业固体废物是在工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排入环境的各种废渣、污泥、收集的粉尘等。工业固体废物如果没有严格按环保标准要求安全处理处置,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目前园区未配置工业废物处置场所,企业在投产后所产生的工业废物无法得到有效合理地处置,如若工业废物无序堆放,对园区的环境将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考虑到园区环境保护及其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需配套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对相关企业的工业固废进行科学的处置,否则会存在对环境的威胁。 目前各工厂所产生固体废弃物没有统一的管理,由各工厂公司自行各处堆放,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园区内固废种类比较单一,基本上为干燥性固体废物,含水量极少,不含有毒物质,亦不会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害气体,但在其暂时无法综合利用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安全填埋法进行处理,因此,沙湾工业园哈拉干德区工业固废处置中心(填埋场)项目的建设迫在眉睫。 本项目近期设计期限为2019-2028年,本项目服务期初处理固废量为600吨/年,至服务期末达到6.12万吨/年,本期渣场的总库容为12万m3,本期服务年限约为10年。远期预留场地约为15000 m2,总库容为24万m3。

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规划方法的讨论

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规划方法的讨论(一) (2009-03-23 22:00:24) 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新一轮经济组织形式的重构,必将是一个复杂多变和漫长的过程,逐步将影响到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中国,尤其是 对以产业聚集为手段、产业成本为竞争力的园区化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产业园区的发展将更多的符合经济活动的核心规律,也将从一般性的成本竞争 转向为效率的竞争和技术能力的竞争,将从一个规模化园区时代逐步走向“功能化 园区”的时代。 一、对产业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式分析 所谓产业园区,实际上是由于生产行为和交易行为带来的一种空间聚集模式,初期的聚集所带来的相关功能需求和衍生经济行为,造成了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聚集方式和空间特征,也成为我们定义发展阶段特征的主要依据; 我们在这里把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义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生产要素聚集

第二个阶段,产业主导特征 第三个阶段,创新突破阶段 第四个阶段,现代科技都市

二、产业园区发展(尤其是高新园区发展)的几个趋势 随着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转型,也必然使园区的发展内容和特征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也是未来产业园区规划和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趋势一、从注重优惠政策向发展产业集群转变: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看,基本经历了由“单个企业→同类企业集群→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演变,高新技术产业只有集群化发展,才会激发出更大的能量。从未来高新技术园区政策走向看,优惠政策将可能逐步从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这是国外通行的做法)。 趋势二、由加工型高新区向研发型高新区转型:由于高新技术园区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新技术园区适合打造前端性产业链(研发、设计、中试等)。未来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在于比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效率,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也将逐步走向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产业、科技服务业为主体的研发型高新技术园区。 趋势三、从强调引进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随着高新产业系统化、交叉性的增大,使得科技研发与转化的复杂性日益加大,从而大规模研发的系统风险大大增加。而随着科技预测性和可控性的加强,在总体方向下,将研发课题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 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 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因此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另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

1.5%),可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它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 ,建城的地点就在当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

全市工业园区发展计划情况,存在问答及其对策建议

全市工业园区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 (2015年5月) 一、我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一)总体发展概况。我市工业园区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十一五”期间开始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进入发展黄金期。截止2014年底,全市工业园区建成面积近9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超过800家,规上企业454户,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20亿元,工业集中度已达到75%,基本形成以南充经济开发区、市区共建的南充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园和9县(市、区)工业集中区为重点的“2+9”工业园区发展格局。南充经济开发区、南充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四川蓬安工业园区被纳入全省“51025”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其中:南充经济开发区被纳入全省千亿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并正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充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四川蓬安工业园被纳入全省500亿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南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与嘉陵工业集中区正在联合申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西充县工业集中区被列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阆中市工业集中区成功创建为全省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园区。 表一全市“2+9”产业园区基本情况

注:数据截止期为2014年。 (二)产业发展概况。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紧紧围绕油气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四大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新兴产业,不断优化园区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推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园区产业发展格局。顺庆集中发展机械汽配、新材料产业,高坪重点发展丝纺服装、电子信息产业,嘉陵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轻工食品产业,南部大力发展板材建材、机械机电、食品饮料产业,阆中围绕旅游休闲产业,加快发展食品药品、清洁能源产业,仪陇、营山、蓬安、西充作为农产品主产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兼顾发展1—2个特色产业,其中西充的有机食品、仪陇的制鞋产业已初具规模。

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浙江省人民政府 “十二五”时期是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举措,对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生产力布局、建设生态文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合理、扎实有效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以“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为重点。 一、发展背景与现实基础 (一)发展背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根本消除,国家不断深化区域发展战略,我省正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成为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国家战略功能、提升国际经济地位的重要载体。 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新空间。当前,我省已进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00美元以上的发展阶段,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既要破解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等老问题,更要深入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效生态农业等新领域。同时,按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省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各类经济功能区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载体作用,充分发挥产业、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优化区域开发格局需要新抓手。新型城市化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动力。在深入实施三大产业带规划的基础上,增强杭、甬、温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进中心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深水岸线、交通区位等组合优势,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规模较大开发区等各类经济功能区的互联互动,进一步推动都市圈建设,优化区域开发格局。3.培育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需要新平台。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相对偏少,急需通过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项目,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生物产业、新材料、物联网、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新兴、核电关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为此,需要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推进有序、高效、集约开发,为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提供空间载体。 (二)发展基础。全省三大产业带规划实施以来,形成了一批重点开发区块,为产业集聚区选址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区位优势明显。这些重点开发区块主要位于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等我省生产力布局的三大主轴线上,接近中心城市或现有经济开发区,区位条件优越,在全省经济发展与城乡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是我省未来区域发展的核心与重点区。

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范本31-109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二章产业发展目标和产业定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三章用地规划布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四章工业用地布局规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第五章地块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第六章市政工程规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七章综合防灾规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了科学引导XX工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落实、 深化XX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建设要求,促进XX工业 园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一步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XX城乡规划法》(XX08年)特此编制《XX工业园 区总体规划(XX1XX-XXXX)》(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编制内容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则)和规划说明书 组成,其中规划文本和规划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 力,两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第三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XX城乡规划法》 2

乡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XX乡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规划的目的 为了贯彻实施苍山县及矿坑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适应矿坑乡村镇建设发展需要及发展工业园区的需求,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村镇规划标准》 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4、《苍山县总体规划》 5、《苍山县土地利用规划》 三、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原则,工业园区规划服务服从于全县总体规划,先易后难,突出重点。 2、外引内联,工业园区形成特色,重点产业形成规模。 3、提高土地利用率,强调建厂规范化,生活社会化,搞好社会综合服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优良的综合投资环境。 4、注重环境保护,加强产业项目的污染治理,加强环

境绿化、美化。 四、工业园区性质的确定 1、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 2、资金来源以外资引进为主,地方自筹为辅。 3、产业项目选择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密集型为辅。 4、技术含量以适用一般技术型为主,高新技术为辅。 5、基础设施条件较优。 依据以上五条,近期重点利用当地页岩矿资源建设建材工业园区。 五、规划范围及用地规模 本次规划范围东起单家庄村东,西至西棠林西,南至矿坑村南,北至岚济路北。近期重点沿岚济路和沂邳路两侧各300米形成工业带,远期向纵深发展形成带状组团式的工业园区,近期用地规模400.6 公顷,远期用地规模 652.0 公顷。 第二章乡区基本情况及区位分析 一、乡区基本情况 矿坑乡属苍山县辖乡镇,属中小型乡镇,位于苍山县城北部21公里处,与兰山区、费县、罗庄区接壤,毗邻临沂市城区21公里,全乡总面积82.6平方公里,辖5个工作区,24个行政村,31000人,沂邳线苍山段(原卞棠线)、岚济两条省道纵横贯通,交通方便。矿坑乡驻地,依村名,

现代工业园区规划与管理探讨

现代工业园区规划与管理探讨 【摘要】:工业就成了我国市场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柱,其中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兴的工业结构,规模的越来越大,数量的越来越多,这也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工业行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工业园正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存在着规划设计问题、技术问题、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问题、监管问题和观念问题等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加强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和采取保障措施促进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来促进我国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便对现代工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字】:工业园区;规划;管理 引言 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工业发展的本质,传统工业的发展往往是以牺牲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传统工业区给人的感觉通常是工业化、机械化和缺乏人情味的。随着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发展目标,结合大规模产业转移给我国内地带来的工业园区建设的新契机,如何建设生态园区,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现代工业园区的特点 1、现代工业园区的特点 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其生产带来的力量和大尺度感震撼人心,因此,慢慢的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工业文化。在一般意义上,工业园区单纯的就是工作的地方,没有所谓的休闲、娱乐、医疗服务、住宿等条件。在最近的几年里,工业污染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也越来越被关注。工业污染就是指在生产的过程中,对自然界的环境还有一些生物的危害。污染主要包括“三废”,即废水、废气、废渣。值得庆幸的是,现代工业园区更多的使用高科技技术来完成普通生产,再加上国家颁布的一系列的防治工业污染的举措。目前,工业污染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 二、我国工业园区现状 1、工业园区规划问题 在现代的工业园区规划中,虽然考虑了一些生态环境的影响,但对于大多数而言,还是比较以经济利益、节约资源为主的。现在一直倡导着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简单的回收利用,如果在设计阶段的时侯没有认真的考虑回收工作,那回收工作可能会再次产生污染物的问题,并且有可能导致整个运行生产的成本上升。如何进行循环经济的设计是我国现代工业园区面临的重大问题。

昌东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概述

2.0项目规划概况 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和建设地点 2.1.1建设项目名称:南昌昌东工业园区。 2.1.2建设性质:新建。 2.1.3建设地点:本工业区位于南昌市东郊南部,四至范围如下:东至昌东大道、包佛路、昌东五路;西至昌东二路、幸福渠水系、昌东路、李巷村;南至朱桥东路;北至解放东路。 详见附图一(建设项目地理位置)。 2.2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1-2010年。 2.3规划定位、规模及规划原则 2.3.1规划定位 南昌昌东工业区主要以服装、医药等为主,同时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区,既可以承接境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又可以成为等以及大中型企业配套产品加工基地,还可以为省内外民营企业、加工工业提供发展空间。 2.3.2建设规模 总规划用地面积为5km2。 2.3.3规划原则 (1)土地利用规划应有利于南昌昌东工业区在用地上的划分。 (2)功能布局必须依托工业用地进行规划,正确引导昌东工业区的发展。合理集中的配套居住和公共设施,避免工业区的“空城”现象。 (3)综观全局确定园区规划,通过产业集聚、综合配套产生效益,同时规划有利于建设时序的安排,有利于分片、分块实施。为提高土地集约效应,地块划分不得太小,产业用地最小规模一般不低于10亩,小于此规模的用地项目应集中设置于标准厂房内。 (4)道路规划应与城市道路系统有机融合,保证规划的延续性,同时又体现现代工业的特征。控制道路宽度,节约用地。 (5)整个工业区的建设与发展要体现现代城市发展的理念,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瞻前性,因此土地利用规划要有弹性、兼容性。

(6)排水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竖向设计即标高的确定在满足排水的前提下,尽量有利于土石方的平衡。 (7)规划指标结合昌东工业园性质及参造周边省、市工业园区资料予以确定,为了提高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率,容积率不仅控制上限,同时明确下限的要求。 (8)境外建设投资项目在南昌昌东工业园区内选址需先向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审确定后方可进行立项。 2.4规划目标及功能定位 建设一个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的加工工业区。其主要功能表现在: 1、筑巢引凤,为南昌市和青山湖区招商引资创造更好的硬件设施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给民营企业成长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舞台,促进青山湖区经济持续发展。 2、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扩大城市规模、改善昌东工业区附近居民的居住条件,并拉动内需的增长。 3、扩大就业渠道,增加青山湖区财税收入。 4、促进当地工业企业的改造和发展。 2.5工业区规划依据 根据省委、省政府“三个基地和一个后花园”以及市委、市政府“建设七个基地”的战略布置,为做好“两篇文章”,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南昌经济发展要求,青山湖区政府在城东片区建立昌东工业区,规划面积为5km2。 2.6工业区规划布局 2.6.1用地职能分析 在发展经济、创建工业区的同时,兼顾用地农村居民点的安置及工厂职工吃、住、行等日常生活之需,确定南、北两个配套服务设施中心。工业用地除临解放东路规划一类工业用地外,其它都为二类工业用地。而经贸区主要以市场与工业相结合,形成相对独立的市场用地。 2.6.2总体布局 (1)解放东路作为昌东工业区与外界联系的纽带,抓住其与城市相连接关系,合理布置路网,同时通过规划建设的昌东大道,形成工业区主要出入口,创造工业区入口形象,结合幸福水渠及其支渠和排灌渠的整治,完善区内水系,形成以水为

园区规划设计方案

大连田祖生态庄园规划设计方案 一、项目概况 大连田祖生态庄园,位于庄河市大郑镇葛炉村,远离工业区,自然条件优越。园区占地面积5800亩,是集有机农业生产深加工、观光旅游、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大型生态庄园。现有科技人员20多人,员工120人。 二、规划理念 1.指导思想 本设计充分挖掘田祖人文历史,提炼与农业相关的人文景观;以有机农产品市场为导向,以营造生态景观为宗旨,以有机农业生产和深加工为牵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最终达到田祖农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 2.主题定位 田祖农庄的主题定位为自然、新奇、文化、科技、体验,营造一种景观,体现厚重的文化氛围,为现代人提供一个可以令其身心愉悦的休闲佳处,符合现代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存理念。 3.功能定位 田祖农庄功能定位以农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主景观轴,建成“生产、展览、旅游、食宿、购物、娱乐”六大要素配套的景观旅游景区格局,发展成为集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生态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农业观光园。 4.规划原则

(1)生态原则 生态不仅有它的社会效益,更有它的经济效益,维护生态己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强调农业观光园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突出田祖农业观光园的生态性、环保性,营造“人文景区,有机农业”,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场所精神的提炼与文脉的植入 通过现场的考察,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园区周边的自然景观资源,进行地形改造,在保障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经济投入;通过田祖历史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的汇聚、筛选、提炼,将优秀的文化元素植入园中,让整个园区的建设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3)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原则 本设计突出田祖农业观光园的重点,强调农业特色,整体建筑风格要符合农业发展现状,要多以茅草屋等最接近自然的建筑载体来呈现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农庄要提升农业文化,包装农业产品,打造精品观光农业,建成庄河对外形象展示的一张名片。 (4)可持续发展原则 规划设计一步到位,工程建设分布实施。一期主要做一些比较成熟的项目和主题景观,在二期的地方,进行临时绿化或做临时苗圃,既可节约投资又可保证园区发展的持续性。 (5)市场导向原则※※※ 田祖农庄定位以迎宾服务和农副产品加工贮藏配送收入为主,以园艺观赏植物、现代农业展示等收入为辅,并在这些基础上增设一些有附加收益的项目。另外,在植物配植方面,满足景观需求的前提下,多选用有经济效益的植物,并在游人的观赏过程中要始终如一的贯彻好引导消费工作,从进入庄园到离开庄园都要有相应的利益点作为经济支持,并且要适时、合宜。 (6)要素配套原则

广东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指引

广州市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指引(试行) 1、导则 1.1 为满足广州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的需要,实现新期广州市的产业发展目标,科学的利用土地,促进经济发展更好的发挥城市效能,特制定本指引。 1.2 本指引使用范围为广州市行政辖区内工业园区规划及建设。有关发展规范及规划标准的准则,应在规划新工业区时应用;如情况许可,该准则亦宜在现有工业区内逐步施行,尤其应在现有工业用地重新整合调整时施行。 1.3 本指引是以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香港、台湾和国内相关城市的同类标准及准则,结合广州市的具体情况,及历年来城市建设管理经验编制而成。 1.4 本指引主要针对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一般共性问题的建议引导,特殊要求的工业用地按相关专业要求执行。规划工业园区时,一般应采用上述设计原则,尽管每项具体设计都会受制于个别地块的环境及项目性质。 1.5 本指引未包括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的有关规范及标准及相关专业规范要求。 1.6 本指引应定期的更新以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状况的变化及相关规范、工艺、技术的更新。 2、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2.1工业园区的界定及分类 2.1.1工业用途——本指引“工业用途”与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所分类叙述的工业用地M用途一致。定义一般可表述如下:凡任何处所、或建筑物、构筑物内(不包括露天矿场用地)用作进行物品的制造、更改、清洗、修理、装饰、精加工、出售前改装、捣碎或拆除、进行物料的改变、包装,或与上述程序项配套的贮存、装卸及有关的研究设计均属工业用途。 2.1.2工业园区——本指引所指的工业园区为集中一定规模的城市用地用 来主要发展工业用途。广州目前情况,根据不同的管理关系,可大致分为国家级、市级、区级、镇级。 2.1.3工业用地分类——工业用地一般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用地。本指引主要按国标(GBJ137-90)《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分类标准》分类,结合新的发展形势和本市的实际情况,在国标现有三类工业用地的基础上补充增加高新技术园区用地。

智慧工业园区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整体解决方案 XX有限公司XX分公司 2016年12月

目录 1. 项目背景 1. 合作愿景 2. 解决方案 3. 成果展示 4. 推进计划与实施方案

项目背景 四川江油工业园区是1992年经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工业开发区。原规划面积7.29平方公里,新扩区20.73平方公里,园区规划总面积达到28.02平方公里。 园区为进一步落实“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和江油市委市政府打造“特钢新城”以及“两化”互动、产城一体、园城一体发展的要求,完善园区设施、管理、产能,全面提升园区软硬件技术环境、提升园区对外形象、满足入住企业需求,致力打造西部中小企业腾飞基地。 江油市胜峰天然 气化工有限公司 成都无缝钢管 公司江油钢铁厂 四川艺精长运超 硬材料有限公司 四川清香园调味 品股份有限公司 某某- 有限公司等 四川江油工业园区

需求分析(1/2)-信息资源整合 01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 园区服务整体水平需提升 02 03基础应用平台零散 园区集中统一管理平台空白 缺乏统一管理各个区域的数据和信息资源手段 园区内外部产业互动缺失对外业务拓展能力不强

招商环境 目前四川江油工业园区决心打造一流的智慧园区,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化体验环境打造可以提高企业的感知度,增强企业入驻信心。 招商引资 目前园区招商引资面临四川其他产业园区的各方面竞争,招商引资难度加大。 现有的园区内企业生产力过剩,多余产能浪费严重。 价值提升 区域内的企业以孤立存在为主,对于区域内的上中下有产业链资源没有有效的信息互通渠道,无法形成集中发展、资源共享的优势,也无法形成高效、互补的完整产业生态圈。 产业升级 一些产业发展碰触到产业升级瓶颈障碍,亟需依靠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实现产业的升级改造。 以手游、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创新、孵化团队在起步阶段需要技术、资金、市场、渠道等多方面的扶持,受限于资源缺乏造成发展困难,创新孵化成果无法进行市场检验并转化为有效收益。完备的交通物流产业链 多个大型创业园区 企业剩余产能进一步释放 大量中小生产型企业 引入产业链稀缺企业入驻 企业生产力进一步提升 产业特色 需求分析(2/2)-产业转型升级

工业园区发展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工业园区发展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工业园区自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支持园区以来,已经从规划启动阶段,步入形态开发阶段和目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协调的快速发展阶段。 三年来,在省政府、县委县政府及各县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园区的区位优势得到很大的发挥,并且在农科院和县科技局的帮助下,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及产品,发展了一批外向型企业,同时形成两个产业园区,即电力电器产业园和健康产业园,园区内新兴的如义兴铁塔、日新光伏等科技企业日益壮大。园区的区域性经济得到很大提高。从税收的100多万提高到的1200多万元,工业产值实现5亿元,比建区前增长10倍。 今天,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县县域经济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之一,不断集聚着高新技术产业,认真回顾与总结过去的实践,为园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结验,为未来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加强领导,强化服务与保障体系 建立园区之初,县委、县政府就将园区列为本地区发展重点,并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这里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和科技人才优势,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的新兴经济区。同时,决定组建园区党组、管委会、开发公司,形成党、政、企三位一体的组织领导机构。三年来,

这个组织机构很好地适应了园区开发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出宏观调控、统一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 二、制定规划,提出重点建设目标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在市科委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园区先后制定了-2020年发展规划、“九五”计划及发展规划。发展规划经县政府同意实施后,有力调控了生产力布局,明确提出重点建设目标。目前,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建设起步区电力电器产业园和健康产业园,建成以电力电器为主的产业基地和健康产业基地。截止目前,入园企业已达21家。 在建项目5个,即将动工兴建项目9个。规划的实施不仅对生产力要素起到调控作用,也起到了很好的环境效果和生态效应。 三、促进科技、经济与金融结合 建区伊始,园区就提出科技、经济与金融要紧密结合的发展思路。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是园区取得规模效益的有效出路。 科技与经济结合尤为典型。园区积极与渤海大学、农科院、畜牧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协作关系,这种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使园区科技贡献份额由建区初期的54%,提高到目前的64%。 四、吸纳了一批科技队伍 近年来,民营科技企业在园区悄然崛起,如义兴铁塔股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评报告书综述

《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清华大学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第1章总则 1.1 项目背景 大路工业园区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于2005年启动规划建设,2010年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详细规划(2010-2020年)》中重点推动建设的大路—托克托—清水河工业集中区。内蒙古环科园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依据《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大路区说明》(鄂府[2013]240号)和《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内发改产业字[2013]406号),于2012年12月编制完成《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环境保护厅组织的技术审查(内环字[2014]18号)。 2014年,园区管委会委托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取得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批复(鄂府发[2015]3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开发区和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在新建、改造、升级时均应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园区管委会委托清华大学承担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清华大学在资料分析研究、现场踏勘、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业园区建设方案

西部国际家居产业园项目建设初步设想与规划 成都娇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二0一0年六月

一、项目产业概述 家具产业是一个低能耗、低污染、上下游配套产业丰富、集群发展规模强大的人文生态朝阳产业,它具有就业面广、产业拉动作用强、综合配套产业利税率高的特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国际国内家具市场格局大调整,特别是家具制造业向集群式、规模化、自动化生产发展,家具市场需求急剧上升,制造业由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转移的大背景下,家具制造及其相关配套产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黄金期。 中国作为世界家具生产第一大国,拥有着近50000多家生产企业,从业人员达500多万人。在我国家具生产及其相关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四川和东北地区,统计到2007年,我国家具产业产值约5000亿元,出口创汇232亿美元。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家具出口业务虽然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在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引导下,2009年国内家具市场却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产品外销阻力加大,广东以外销为导向的家具企业开始着眼国内市场开拓,拓宽内销渠道,特别是广东实施产业布局和产业整合,在未来几年,一些低附加值的生产企业逐步外迁的政策,我国第一大家具生产大省的广东企业以开始从发达的沿海开发区转向内地转移。同时四川、浙江等地的家具企业,考虑到土地成本、物流成本的问题,也开始在国内具备地理优势的地区进行产业的布局。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邻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纵贯南北,连通东西,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区,其区域、交通等条件相对其他区域拥有着承接家具制造业转移的比较优势。从陕西的产业结构看,重工业、纺织工业、高科技产业、电子产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word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套用 1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一、规划编制背景 (1) 1、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 (1) 2、区域发展条件的变化 (2) 3、城市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2) 4、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3) 二、工业园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 1、建设的必要性 (3) 2、建设的可行性 (4) 第二章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 (6) 一、城镇概况 (6) 1、城市概况 (6) 2、贵池区简介 (6) 3、牛头山镇简介 (7) 二、园区选址与现状 (8) 1、园区选址 (8) 2、园区现状 (10) 三、园区发展条件分析 (13) 1、优势 (13) 2、劣势 (14) 3、威胁 (14) 4、机遇 (14) 第三章上位规划要求与相关规划分析 (16) 一、上位规划要求 (16) 1、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9-2030) (16) 2、贵池区牛头山镇总体规划(2008-2030) (16) 二、相关规划分析 (16)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16) 2、池州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总体规划 (17) 3、贵池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19) 2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 4、池州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发展规划(方案) (19) 第四章规划总则 (20) 一、规划依据 (20) 二、规划期限 (20) 三、规划指导思想 (20) 四、规划原则 (21) 1、区域协调的原则 (21)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1) 3、因地制宜的原则 (21) 4、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 (22) 第五章园区产业发展与开发建设策略 (23) 一、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3) 1、综述 (23) 2、前江工业园区产业基础 (25) 二、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及其依据 (25) 1、主要产业的选择基准 (25) 2、主导产业的确定 (26) 三、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引导 (27) 1、特种钢制造及其加工业发展引导 (27) 2、铜冶炼及其加工业发展引导 (27) 四、园区开发建设策略 (30) 第六章园区建设规划 (33) 一、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 (33) 1、功能定位 (33) 2、规划目标 (33) 二、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34) 1、空间结构 (34) 2、用地布局 (34) 3、用地控制 (37) 三、综合交通规划 (37) 1、道路交通规划原则 (43) 2、对外交通 (44) 3、园区道路系统 (44)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