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管理》感悟

《第一管理》感悟

《第一管理》感悟
《第一管理》感悟

感悟《第一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法则》

最近,有幸读到了一本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法则》这本书,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开篇就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胡锦涛主席是这样指示的:“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坚持立当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而温总理则是这样强调的:“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对人民负责。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必须充分认识搞好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搞好安全生产,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突出“安全发展”这条主线,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宣教活动,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职工、面向全社会,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着力强化各级干部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全民族的安全素质,这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企业每个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安全发展”的理念和指导原则,,这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进一步把安全生产作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格局。而要构建和谐企业,就要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我对此书的第一感悟。

感悟之二:要想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目标,则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我们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

近些年以来,厂、矿、企业安全事故不断,尤其是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尤为严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原则》一书的问世,对于强化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生产知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基础,必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翘首以待,迫切希望有更多更好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专著问世。

感悟之三:安全的对立面是事故。事故在这个世界面目狰狞,大行其道,泛滥猖獗。厂矿企业、建筑工地、交通运输、机场码头、商场学校、家庭住宅等等所有生产、生活场所,总能见到事故的魔影;矿难、空难、海难等事件总是打碎世界的祥和宁静;工死伤亡、交通肇事、环境污染、食品卫生、药品安全等长期

困扰社会,总让世人一筹莫展。事故的背后是哭声,是血泪,是家庭的支离破碎,是企业的泥潭,是社会无法承受之重。伤残患者汇集病房,呻吟哀嚎不绝于耳。

形容往往是空洞的,还是让数字来说话吧。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最新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因公死亡人数多达200余万人,平均每7秒钟死1人,每分钟死8人,每小时死500多人,每天死6000多人,相当于每天都发生一次像美国“9.11”恐怖事件那样的大灾难,这还不包括工伤以外的各类事故人数。人们害怕疾病,害怕战争,但事故同样让我们心惊胆战,让我们失去健康、失去生命、失去财富、失去物质基础,所以说事故是除瘟疫和自然灾害以外的人类大敌。正如中国第一部安全经济学的作者罗云说的那样:全年一年的事故损失,相当于1000多万个职工一年的辛勤劳动化为乌有,相当于近亿农民一年颗粒无收。

感悟之四:企业安全,谁该负责?

按照新的安全观,政府、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利害共同体,安全生产维系着三者的利害关系。企业在现代定义上也是公民,要承担社会责任,创造绿色利润;员工要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负责,要及时报告及纠正不安全的状态及行为,不伤害自己,不被伤害也不伤害他人。三方各负其责,安全生产才能做到“企业有钱可赚,工人有活可干,政府有税可收”,实现和谐社会和和谐企业的安全发展目标。

企业安全,谁在负责?

国家、企业和岗位都有责任,然而,现实中却存在责任上移的现象。

从社会层面上看,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生产、科学发展的崭新执政理念,国家或企业也都相继出台了有关“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和分解办法”,安全环保指标成为考核各级政府和企业政绩的硬扛、重要指标(一票否决)。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正在表明某些企业作为经营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

从企业内部看,多数企业勇于承担安全生产责任,许多企业负责人在安全面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甚至“下班听不得电话响,半夜害怕敲门声”。其实,最应该懂得珍惜生命的应该是员工自己。可是,有些员工却竟然认为安全责任有领导扛着,那是领导的事,是安全管理员的事,从而放弃了自己的安全责任,违章操作、违规作业,致使隐患不断,事故频发。责任上移的原因,就是基础不牢。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企业安全,怎么负责?

安全管理责任缺位,是现阶段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才能让每个员工真正地负起责任?这里引出一个新安全运动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将过去单纯的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状态,化为走进员工的心灵深处,调动起全体员工勇于负责的愿望。

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第一次安全运动,促进了系统工程在安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完善了风险控制技术,解决的是物的问题,同时也诞生了无数的安全工程师。新安全运动是在此基础上,通过管理手段对安全责任意识持续强化、解决的是人为因素探讨负起安全则热的思想和方法,使系统工程能分析的安全工作,事事有人负责,它将把安全管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由此得出:会刹车才可以驰聘千里,讲安全才能够幸福一生。

感悟之五:什么是幸福?

单从字面上将,幸福有多种。但从严格的定义上来讲,人的生命最重要,无疑安全是最大的幸福,平安是最大的快乐。试想:人的生命都没有了,谈何幸福?何来快乐?因此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是安全、自由,最大的财富是健康。安全是打开人生幸福大门的金钥匙,是通往人生幸福大道的路基石。安全不仅能给人们带来财富,更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因此也可是说,安全也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想得到幸福和快乐吗?想得到财富吗?那就请大家重视安全、珍惜生命吧!像重视自己的健康一样重视安全,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样的关注安全。

第一管理》读后感《第一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法则》全文以安全责任为主线,以大量生动、通俗的例子引出安全管理的各种理念、观点,从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个人应如何搞好安全工作。在认真读完书后,深受启发,相信该书会提高我矿的安全管理水平。现结合我矿安全工作状况,谈谈我的看法和感想...

《第一管理》读后感

《第一管理》——企业安全管理的无上法则,我精心拜读后,有以下几方面感受。

通过阅读《第一管理》,我的第一感受是我们的系统安全管理思想还存在着差距,因为公司目前管理发展趋势是非常重视作业区层面的管理探索,多次强调提高人力资源各层次的管理的效率,满足公司发展不断拓展的协力岗位需求,提高在职员工收入水平,服务于上海宝钢冶金技术服务公司未来5年规划目标,更加关注宝钢分公司的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实现安全、稳定、高效战略发展目标。积极探索落实管理宝钢化、分配规范化、人力资源高效化的有效途径。充分考虑,优选借鉴,消化吸收,改进提高,积极努力探索实现“三提高二减少”的新路子,体现一体化管理效应。作为基层部门的车间,管理方面,特别是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系统管理方面的欠缺,《第一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给我提供了更好的系统安全管理的思想。值得仔细认真体会。

通过阅读《第一管理》,我的第二感受是我们车间在安全管理方法上还需要改进,结合车间07年工作的新情况,我们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是四“新”一“高”,新区域:1880、二炼钢的新项目投产,厚板二期工程的施工。占目前总的6个作业区的50%。新员工队伍,新员工122人(上岗不到一年或在岗培培训),占目前车间总人数的30%左右。新起点规划:按照公司07年总的规划,在不增加行车岗位现定员的情况下优化岗位配置,实现人类资源高效化,减员10%,同时还要充分考虑07年有41人,近10%的人员的流失率,换言之,就是要考虑370人左右满足440人的现场操作生产任务,新标准实施:按照宝钢分公司07年1月1日实施的《协力供应商通用管理标准》,相应的管理要求,管理标准及各管理层次的培训都有新的变化。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新目标定位:按照总公司的5年规划,保持5年绝对增长率,压力大,任务重。高收入需求:物价上涨,员工需求增加愿望强烈,公司改进现场变革的外因增加。只有树立“安全第一。稳定第一”的思想,努力将《第一管理》中的安全管理思想方法活学活用,精心组织,精细管理,方可确保一方平安。《第一管理》无疑给我提供了很多好的方法,可谓是及时雨,适时风。

通过阅读《第一管理》,我的第三感受是我们的“两长”队伍现场管理水平还与书中的要求存在差距,

主要体现在“超负荷”时间投入与实际效果不成正比。作业长每天工作坚持超过12小时、无双休日、节假日,在车间是一种普遍现场也不得不承认这是管理者敬业精神的体现。然而甲方各级领导对他们的评价多为“太辛苦了”但从未听见过“太优秀了”类似评价。“超负荷”时间投入造成工作效率低。事实也告诉我们20 06年在他们“超负荷”投入的现场存在险肇事故2起、普遍严重违章55起、14 类重复违章,管理个别时间段失控、班组失职现场时有发生。班组长自查违章纠违章执行力差,今年上半年,按照公司班组长以上月度查违章4分标准计算,达标人员小班长28人只有14人达标,达标率50%,现场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更是一种结果管理,结果不好说明过程不规范、不系统、不全面,不认真。《第一管理》为我们将来的“两长”管理指明了方向,什么可以做,什么应该做,可以说一目了然。

通过阅读《第一管理》,我的第四感受是现场管理效率差、综合素质差。班组长班组管理考核不到位,效果差,有时会出现职责不清楚的情况。专业技术差,点检培训多次还存在漏点,证明管理效率越差。所有这些方面都需要改进。特别是安全管理方面更应改进,提高效率,这是现场安全管理的需要,是落实宝钢分公司“三提高、两减少”的需要,是实现公司07年管理目标的需要。《第一管理》这本书为我们的安全管理效率改进提供了很好的解决途径。“有工作、有标准、有考核、有结果、有评价”我认为第一是明确作业区管理层次改变后的管理形式明确5个“确定”

(1)确定行车作业区管理目标是“无险肇、无事故、无投诉、无违章”按业绩分配、岗位规范提高班组长的待遇。

(2)确定目前行车管理岗位的职责规范。

(3)确定管理考评细则规范,依据岗位规范对标考核标准。

(4)确定优胜劣汰机制,实行业绩排名,建立一定的淘汰比例,形成竞争机制;

(5)确定职位目标激励机智,最终是效果与职位挂钩,效果与效益挂钩。最后形成的以下流程管理,运作规范的良性循环。

《第一管理》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为我们提供了安全管理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概念,我一定按照公司的领导要求,将《第一管理》阅读后的感受,感知、感悟落实在现场的实际安全管理过程中,真正把思想变为行动,努力以行动实现好的结果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第一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法则》全文以安全责任为主线,以大量生动、通俗的例子引出安全管理的各种理念、观点,从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个人应如何搞好安全工作。在认真读完书后,深受启发,相信该书会提高我矿的安全管理水平。现结合我矿安全工作状况,谈谈我的看法和感想。

这几年,我矿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采剥总量、铁精矿钛精矿和球团矿产量每年均在大幅增长,生产总值更是一年一个台阶。同时,设备的大型化、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部分老设备老工艺的先天性不足、采用了新的危险工艺、新的危险作业的出现、员工素质和安全管理队伍参差不齐等,使我矿的生产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增多,危险性和危害性增大,并且国家法律法规和安全形势对企业的要求更加严厉,这都给我矿的安全工作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总体来讲,我认为这几年我矿的安全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我矿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矿、车间两级机构健全、职责分工明确,同时安全投入大幅增加,这给予了安全工作实实在在、充分有力的保障,是安全工作能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关键。其次,各种安全制度正在健全和完善,反违章力度不断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岗位机台危险辨识评价工作的有力开展,各种应急预案的完善和演习,使我矿的

安全工作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另外,在矿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及全矿安全工作者的努力下,宣传教育培训得力,我矿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也在逐步提高。这里有个数字,可以说明:在2007年,我国的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413人。

在《第一管理》中提到,我们要有一个在成绩面前必须归零的心态。过去的安全成绩只有在写总结、向领导汇报时有用,对岗位、对每一天的工作而言,成绩只能为零。我们应居安思危,树立“安全生产管理永远是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的观念,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安全工作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还有不少的薄弱环节,应时时保持高度的警惕,时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奥运会的主题是“更高更快更强”,我认为安全工作的主旋律应是“更细更严更小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安全管理重在细节,用一句广告词来形容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在这里,我先就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谈谈我的看法。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一部分,安全工作是企业生产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的前提和保障。我不赞成把安全与生产看成是一对矛盾,或将安全与生产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来考虑问题。我认为安全与生产应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在生产中首先应考虑安全问题,同时安全工作应服务于生产,应有利于生产,至少从长远的目标来看应是这样的。没有了安全生产就毫无意义,没有了生产就谈不上安全了。总而言之,应以系统全面的观念对待生产与安全,应将两者视为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根据《第一管理》中提到的新安全运动和新安全观,安全管理在安全生产中是第一位的。其中心思想是“管理人员对于事故预防有直接责任,所有员工必须对自己的安全行为负责”,其核心内容是落实责任也就是明确和落实管理人员、员工和企业的责任。落实责任的关键在管理,即通过管理手段对安全责任意识持续强化,解决的是人为因素,探讨负起安全责任的思想和方法,使系统工程所分析的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环环有人负责,使安全理念走进员工的心灵深处,调动起员工勇于负责的愿望。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因此,我们的安全管理的重点应从人和物两个方面着手。下面,我就管理、本质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评价四个方面,结合《第一管理》,谈谈我的看法和感想。

第一点:科学管理,落实责任,严格执行。

“所有的安全问题都是管理问题,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说明安全管理是安全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杜邦公司把所有的安全目标都定为零:零伤害、零职业病和零事故,说明其安全管理工作是相当出色的。而发生事故,一般直接原因是操作者过失、设备缺陷,但仔细分析,其中都有安全管理上的过错、失误的影子在里面。

《第一管理》中提到了事故链,并认为要想打破连锁反应,只要从中间抽取

任意一张骨牌,形成豁口,就能避免后面的骨牌倒下。也就是说制止一连串事件中的任何一个事件的发生,而不仅仅是最后一个导致事故的行为,就能截断“事故”链。书中举的重庆开县“12。23”特别重大井喷失控事故例子,充分说明了一个人身伤害事故,里面有不少的隐患,不少的违章。这些隐患违章也就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这些隐患违章之所以存在发生,是因为存在管理上的漏洞、不足或失误。

“从科学出发,一切事故均可避免”。这句话有些理想主义,但也说明了尊重安全规律,科学管理的重要性。现代安全管理的三个基本理念为科学的、人本的和经济的管理理念。科学管理要求从科学技术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用现代管理的观念与方法管理安全,按安全生产的规律与特点抓安全。这就要求我们熟悉安全生产现状,熟悉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掌握安全生产技术,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观念,运用现代管理理念抓安全管理。

在反复思考分析事故及违章现象后,我认为首先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应充分学习和吸收美、日、德先进企业的安全管理经验,“洋管理”本土化,结合我矿实际,让安全管理制度化、体系化和规范化。具体讲,在生产现场应推行岗位危险辨识和安全评价工作,引进先进的安全的工艺和设备,提高本质安全度;对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工作者,应向德国的学习,重点在让制度量化细化和全面化,并监督、落实、修改和完善制度;对职工,应宣传美国的“以人为本”观念,让职工充分参与岗位安全工作,让安全工作的重心下移,转变职工的安全意识,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另外,应高度重视安全责任和责任的落实工作。“企业安全,我负责”,人是管理中的最活跃因素,管好了人,就管好了安全。安全责任需要共同承担也需要分担,既要让一根绳上的蚂蚱往一个方向用力,又要让每个蚂蚱都有自己明确的责任和义务。安全责任的关键是在职工上,在岗位上,岗位是责任的核心。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不管是领导岗位、管理技术岗位还是生产操作岗位都应有具体明确的责任和义务。

有了责任制,有了很多安全制度,关键在落实,在执行上。执行中关键的一环在管理上,违章指挥、冒险作业和不遵守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的大敌。而安全管理的重心在执行环节上,需要全体员工不遗余力坚决贯彻。

我认为,安全管理上执行力贯彻不好的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该管不愿管:认为安全上基础差、问题多、资金缺少而责任重,怕管错了被追究责任;或是认为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从而对违章、隐患视而不见。

2、该管不敢管:怕麻烦,怕得罪人,怕打击报复,见违章现象避而远之,怕管不敢管。

3、管了不真管:心存侥幸心理,认为某些违章不制止、隐患不排除不会发生事故;或者抓安全图形式,喜表现,喜欢在领导看得见之处下功夫。上级一走,

马上就变了样。

4、愿管不会管:有管安全的主观愿望,但对安全工作一知半解,不知道如何科学管理,后果是往往干扰了正常的工作。

5、会管不能管:如检查过多,且流于形式,挫伤了积极性和责任心等。

安全工作者一定要记住:不负责任就是对职工犯罪。加强责任心,加强学习,提高水平是当务之急。

第二点:加强硬件建设,提高设备、工艺和环境本质安全程度。

在书中,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作者将“安全管理”和“落实责任”视为新安全运动的核心。

我不太同意这个观点,不太赞成这种定义。我们来看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中的定义: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失误一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2)故障一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实际上,由于技术、资金和人们对事故的认识等原因,目前还很难做到本质安全,只能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以“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为例,很多学校、厂房及住房跨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在这样的大灾难面前,也有“史上最牛的学校”出现,在震中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美国不赞成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地震预测中,因为地震预报的难度太大;他们认为不如将资金投入到提高建筑物的防震等级和建筑质量上。将房子牢固了,就不怕地震了,或者说地震带来的损害就要小得多。

本质安全是从设计的本质安全开始的。我们欣喜地看到,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本质安全。规划设计的工艺、设备设施都很先进,安全可靠性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安全理念。如采矿车间的沃尔沃,就具有很高

的安全性能,其在翻车时一般车斗会翻而车头不会翻,起到了良好的保护司机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本质安全。这样的例子在我矿还有很多,如设备上的调节、转换、联锁、保护装置,是随处可见的。

生产过程安全的关键在于本质安全,本质安全中关键的一环是隐患排查治理。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运行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为种种原因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大大降低其本质安全程度,隐患随之可能产生,如不及时治理就可能产生事故。矿制定了专门的制度,在隐患排查治理中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今,形成了矿、车间、班组和岗位几级隐患排查治理层次,查出的隐患得到了及时有效治理。同时,隐患排查治理受人的责任心、水平和目前的科学技术制约,所以,我们还应多学习,多和同类型先进企业比较,提高排查治理水平和效果,并形成长效机制,从而达到减少隐患提高本质安全度的目的。

本质安全具有相对性。最危险的地方是最安全的,有时安全的地方往往存在未知的危险。在本质安全程度高的地方,员工久了可能会产生麻痹思想,认为这儿很安全,不需要重视,这往往会是事故的根源。举个例子,山上化验室的楼梯又宽又平,一般的认识是这儿很安全,不需要特别注意,但在前些年,就有一位职工因注意力不集中,下楼梯时回头望月,哎哟一声,结果将脚扭伤了。所以应教育职工在任何场所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警惕,应安全警钟长鸣。

第三点: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和行为的安全性。

我矿十分重视安全培训教育,如对新入厂的员工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对特种作业人员要求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对进厂的民工也要求了安全教育等,做到了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员工的较为全面彻底的有深度的教育培训。现代管理把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认为有优秀的员工才有优秀的企业,而优秀的员工很大一部分是靠企业培训而得来的。

河北省副省长孙瑞彬认为:“培训不到位是头号隐患”。培训是治理隐患的关键措施。企业一定要抓好全员培训,安全规程、技术规程、设备维护等基础工作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好。发生事故一定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其中最大的不放过是“职工受不到教育不放过”。

应加大培训的力度和频率,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开展培训。对普通员工,可采取由车间培训教育为主矿职能部门为辅的方式,并应互动,让员工参与到培训中来,增加其学习、其参与安全的兴趣;对班长、大班长、管理技术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采取由车间和矿培训相结合,请老师、专家来讲课,并适当送一部分出去参观培训学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对领导干部和矿安全工作人员可采取矿集中培训和送出去的形式进行培训。另外,对参培人员应严格要求,如矿、车间办的培训班,不能走过场,应下不合格的指标,以端正态度和提高责任心。

同时,应加强急救知识、急救能力和应急演练的培训。应急预案的实施中,容易出现物资准备不足、人员到现场不知如何干、现场较混乱的现象,这是准备不足和平时对人员培训不够的原因造成的。矿的预案编制后,各车间应认真组织

学习并提出意见,结合车间实际编制本车间的实施方案,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组织实施,以演练来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在整个过程中,安全环保科应进行指导、沟通和交流。在各实施人员具备急救能力、各车间演练成功后,矿的预案再组织实施,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对违章现象不应停止在处罚上,而更重要的是对违章者进行教育。教育不应停止在表面上,而应深入到其内心。矿目前开展的对违章者进行现场教育的方式相当好,我认为应在班前安全讲话、各种会议中让违章者讲体会讲认识,不深刻不放过,让其本人和班组职工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和教训。

目前,我矿不少单位有相当数量的民工,对民工的教育培训我认为内容应简单、明确和有针对性。民工的素质普遍不高,培训的时间也有限,讲多了有时还不如不讲,应明确的告诉民工应怎么做才安全,什么是禁止行为,哪些是要被处罚的。

第四点:积极认真开展作业现场安全评价。

矿今年开展的岗位机台查隐患、危险辨识和评价对提高生产现场的安全度效果明显。生产现场中不可能没有危险,不可能没有隐患。岗位、机台和环境、作业中危险是时时处处存在的。知道危险,知道危险的危害性,知道如何才能避免危险,这对现场员工是至关重要的。

面对危险或者是隐患,最好的办法是将其消除,但在未消除之前的工作是很重要的。首先,应将危险辨识出来,明确其种类、伤害类别和安全措施;其次,应明确告知现场操作者,让其明白并掌握;第三,应采隔离、警示、治理等防治措施,尽快消除或减少危险;然后,在未消除之前,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让操作者掌握相应技能,如果你有了真本事,掌握了如何避开危险、不被危险伤害的正确技能,那就不是冒险蛮干。

搞好了作业现场安全评价,既能使管理者明白现场的危险度,以便采取正确的管理手段,又能使操作者掌握危险知道如何避开危险,这样事故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由此可见现场安全评价的重要性。安全评价应详细具体全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能草率马虎,更不应有遗漏,应注意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和明确性;安全评价还应让员工充分参与,形成双向互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还应注意安全评价的时效性,根据工艺、设备和环境的变化及时修正和调整。

总之,《第一管理》写得相当不错,启发了我的思维,对提高个人的安全管理水平有很大作用。建议矿将书中的部分内容尤其是第八、九、十章印发到岗位,估计对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全矿安全水平会起到良好效果。

养花心得体会

养花心得体会

养花心得体会 【篇一:现代养花技艺心得】 现代养花技艺心得 食品科学与工程五班 李阳 20090801310135 花香宜人,赏花益康。我国民间早就流传许多谚语。如“花中自有健身药”;“赏花乃雅 事,悦目又增寿”;“养花种草,不急不恼,有动有静,不生杂病”;“种花长福,赏花长寿,爱花养性”;“常在花间走,能活九十九”等等,都说明了以花为伴的人容易获得健康长寿。同时,对如何养花充满兴趣,于是就选修了这门的现代养花技艺与盆景制作! 人们之所以爱花,不仅因为它能美化环境,使人赏心悦目,陶情怡性,还因为它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老舍在散文《养花》中说:“我总是写了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室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有益于身心,胜于吃药。”养花是一种愉快的劳动,每天侍弄花木,能活动四肢,灵活关节,使人得到锻炼,顿感浑身轻松。尤其是自己亲手栽培的花木,你差不多每天都要去关照,看孕育了花蕾,继而绽蕾而出,成为盛开的花朵。养花的过程,既有期待的喜悦,又有通过自己辛勤劳动而获得报酬的欢乐。 花的丰姿,花的神韵,花的清丽,花的怡静,洗涤心肺,释解内心的忧郁、烦恼,从而促进身体健康,在花丛之中,看着绽开的朵朵花蕾,望花色,五彩缤纷;观花态,千娇百媚;闻花味,荟萃扑鼻。洁白如玉的,使你顿感素洁高雅;艳红似火的,使你精神焕发;翠绿欲

滴的,使你充满遐想;黄灿如金的,则使心中升起光华;枝奇叶茂,使你振奋;枝叶飘逸,你也觉潇洒??这种悠闲、轻快、甜美的享受与喜悦,使人顿感心旷神怡,一切疲劳和烦恼置之度外,花的香气可以镇静安神,调和血脉。据观察,经常从事园艺劳动的人较少得癌症,这是由于花草树木生长的地方,空气清新,负离子积累也多,吸进这些负离子,获得了充足的氧气;同时,经常醉心于种植、培土、灌水、收获,易忘却其他不愉快的事,从而调节了机体神经系统功能,为防癌与癌症的自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看着满屋子的花草,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惬意,不是因为喜欢花才养花,而是因为养花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才爱养花,有的时候真想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但是到底是一种什么 样的感觉自己也说不清楚,尤其是叫我说说养花的心得,一句话,养花没有心得,只有乐趣。养花大多为两种人,一种是女人养花,因为爱好;一种是老人养花,可以陶冶情操,消 磨时间;我就是这两种之外的了,因为我不爱花,更不是为了消磨时间,就一个目的,培养爱好,增加乐趣,这也可能就是所谓的陶冶情操吧。既然说了养花心得,那也就班门弄斧一把,说说我的心得,但是不是教我们如何养花,而是养花给我带来了哪些乐趣。 陶冶情操。无论是是在居住的屋子,还是办公的地点,摆几盆花放在窗台上,马上你的 屋子就会显得有生气,充满活力,更主要的是居住人的品味,不仅陶冶了自己情操,而且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别人。 消磨时间。对于我们打发无聊的时间来说,养花不仅是一种好的方式,无论是倒腾盆罐, 还是修理花枝,都需要一定时间,几次来回或是精雕细琢都需要时间,不仅消耗了无聊时间,而且做完每件事你都会有成就感。

阅读短文 养花(老舍)

阅读短文养花(老舍写的)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作研究与试验。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儿们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花虽多,但无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欲死是件难过的事。我不愿时时落泪。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忽然会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它们多数还是会死了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象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这是个乐趣,摸住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一定不是坏事。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了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哪,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儿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么?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神气——昙花总在夜里放蕊。花儿分根了,一棵分为数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 学写读后感》教案(含教学反思)

写作 学写读后感 1.了解读后感,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 2.运用所学知识写读后感,培养对读物的评价能力。 3.培养并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一、导入新课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当我们获取信息,增长知识时,当我们读完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时,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都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录下来,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二、认知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 读后感作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一般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论证严密,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感”是重点。“读”,指读了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感”,指读后有何感受。“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 三、读后感写作指导 (一)写作注意点 1.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小说,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人物的精神品质,反映的社会现象,表达的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让人印象深刻,为什么有这么深刻的印象等等。 2.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3.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最顺畅的一个感点来写。 4.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 (二)具体方法 1.题目格式。 一般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主标题,下一行是“读《×××》有感”,为副标题。也可直接写“读《×××》有感”或“《×××》读后感”。 2.基本思路。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2)概——概括文本主要内容,做到简练、重点突出。

我的一生读后感范文

我的一生读后感范文 我的一生读后感范文一 在这个暑假里,我阅读了许多的书,但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名叫《我的一生》。因为我被主人公海伦坚定的毅力所感动,被她的乐观精神所熏陶。 海伦小的时候由于发高烧,使得两耳失聪,双眼失明,结果再也不会讲话了,后来在苏丽文老师的教导和帮助下,海伦利用仅有的触觉、味觉和嗅觉来认识四周的环境,努力学习,最后毕业于哈佛德克利夫学院,这靠的全是她那不屈不饶的精神。 她还十分乐观。对自己的残疾没有,而是勇敢的与命运去抗争,对什么事都想的开,放的开,从不怨天尤人,听天由命,最终取得伟大的成就。当她的第一本着作《我的一生》出版时立即轰动了全美国,人们纷纷被她残而不废的精神所感动,所激励。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作家,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学习她有毅力以及乐观的精神,不因为困难而放弃,从哪里跌倒就从哪爬起,争取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我的一生》读后感范文二 你曾读过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所写的《我的一生》吗?从发行至今,这本书仍然占据畅销书目的首位。这是一本多么吸引人的自传!阅读中,一个模糊的概念在我的脑海中逐渐变得清晰:克林顿的

一生就好像小孩般追逐着快乐。这,就是他简单的人生信条。 克林顿乐观的心态不单单是寻求自我生活的满足感,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珍贵的基因伴随他走过人生每一步并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和致命的感染力。他灿烂的笑容,亲切的举止,都是他大受欢迎的原因。在美国,不管白人还是黑人,老人还是年轻人,男人或是女人,都拥戴着他。 他在自传中陈述自己贫穷的童年生活,尽管充满不幸,但是面对失意和挫折,他都乐观以待,总能从不幸的泥沼中发现生命中的美丽。他的亲生父亲早在他出生之前便已过世,克林顿自小与爷爷奶奶居住在乡村。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期,一家人连吃饭都有困难。为了维持生活,年迈70的爷爷不得不在寒风凛冽的冬天挑着冰砖去换取仅25美分的报酬。尽管生活艰苦,但坚强和善良的爷爷并没有因此而厌倦生活,反而笑对困境,甚至在工作中不忘记给同伙们讲讲笑话逗乐大家。在克林顿的眼中,乡村的生活淳朴而充满诗意,善良的邻居们都勤劳的工作着,在这片土地里,他逐渐成长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并相信用信心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在克林顿5岁那年,母亲转嫁,继父并没有很好地照顾他们母子,反而在外酗酒,玩弄女人,回到家中便恶言相向,对家人。一次在父母的争吵中,克林顿险些死在继父的枪下,面对继父的恶行,克林顿十分愤怒,但他仍然坚持用自己的爱意去劝说父亲戒酒。尽管父亲无情,但他总能发觉父亲身上的优点并忘记过去生活中的种种不快。因为他坚信,只要父亲能够戒酒回家,全家人便能重新过上美好的生活。

《养花人的梦》读后感和心得

《养花人的梦》读后感 近几日,我看了一篇文章,令我的感触非常深,文章的名字叫:《养花人的梦》。 故事中讲了一位养花人,他非常喜欢月季花,在他的大花园里,有上百个不同品种,成千上万的月季花,这些花儿五光十色,婀娜多姿。这里红艳艳的怒放在枝头,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好似热情的火焰;那里娇滴滴的带着露珠,一会儿抱,一会儿开,如含羞的少女;微风拂过,花枝摇曳,花瓣飞舞,满园的灿烂,赏心悦目。养花人每天细心的照顾这些月季花,为它们浇水施肥,松土除虫,来往的路人都夸赞他的月季花,他很自豪,也感觉生活过的非常充实。 但是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许多别的种类花都来到了他的院子里,有牡丹、玫瑰、水仙、杜鹃、…等等;愁眉泪睫地跟他说话,责备他为什么只种月季而不理会她们,只关注到月季的美却忽略了他们的娇艳。这让他心下茫然,惴惴不安,开始重新梳理和审视自己的喜好。 是啊,虽然他有几百种不同的月季,但他的那几百种月季花与世界上千姿百态的植物比起来,仅仅只是很不起眼的一小部分。他把全部的喜好都给了月季,就看不到世界上其它花草的美好;他把全部的

精力都用来照顾月季,就无暇顾及其它的事物。他的执着专一让人敬佩(更多请搜索:),但太偏执就显得过犹不及了。 这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比如有的人只喜欢吃肉食,坚决不吃蔬菜,久而久之就会因缺少维生素、纤维等人体需要的东西而导致营养不良。再如有的同学只喜欢学数学,而不喜欢学别的科目,即便数学的成绩优异,也会因知识的不全面不丰富而无法让数学学到极致。目前学校提倡和实施的素质教育,也是为了培养在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 所以,我觉得人的爱好和思想不能只限于某一类东西,我们在饮食上不要偏食,学习上不要偏科,生活上不要过分追求某个事物某种境界。执着但不执迷,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健康、学习才能更进步、生活才能更充实。 在一个院子里,种了几百棵月季花,养花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每个月都看见花。月季的种类很多,是各地的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偏爱,设法托人带来送给他的。开花的时候,那同一形状的不同颜色的花,使他的院子呈现了一种单调的热闹。他为了使这些花保养得好,费了很多心血,每天给这些花浇水,松土,上肥,修剪枝叶。 一天晚上,他忽然做了一个梦:当他正在修剪月季花的老枝的时候,看见许多花走进了院子,好像全世界的花都来了,所有的花都愁眉不展地看着他。他惊讶地站起来,环视着所有的花。

800字养花读书心得体会

800字养花读书心得体会 养花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1 快来看呀,姐姐,我的花开了。我听见喊声急忙跑过去,看见弟弟抱着一盆杜鹃花在喊着。碰巧妈妈也看见了弟弟的花开了,我看见妈妈那高兴的样子,使我想起了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养花。感觉老舍先生对花草的感情深厚,待花草为朋友。 对老舍先生爱花的感受很多,尤其这三个方面,我感受很深。 第一,老舍先生把养花看成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他没有养奇花异草,所以养的都是一些好种易活的花。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他就高兴。老舍先生的这种感情却和一般人不同。一般人认为养花就得养好花,花开的要大,颜色要艳,香味要足,而老舍先生一切不论。也许和我有同感吧。我们家也有许多花,但没有名贵花草。它们有的开得大,有的开得小,有的颜色艳,有颜色淡。尽管如此,每次一闻到花的清香,我就高兴。我的妈妈爸爸更是如此,他们每天早起给花浇水,下午下班以后去窗前看一看,摸一摸。我们一家人都把养花当作一种乐趣。

第二,正如老舍先生说的: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多半还会死的。因为他爱花如友,看到这段,我感触很深,因为我有这方面的教训。那是去年妈妈把管理月季的任务交给了我。开始我每天都给月季花浇水,有时还加些肥料。后来因为学习紧张,再也没动一下那盆月季花,一天早晨,我发现它倒在花盆里,为此我感到很内疚。同时我又觉得花确实是须要照管的。老舍先生天天给花浇水,所以花才会长得那么好。我也要学习老舍先生爱花的精神。 第三,对于老舍先生来说,养花胜于吃药。我也同意这一点。那次爸爸生病时,爷爷就给了爸爸几盆花。爸爸天天搬搬这盆,浇浇那盆,觉得丰富了生活,也有事干了。就因为这个,我们一家子都喜欢上了花草,每当这些花其中有一朵绽开了,我们全家人的心里都很兴奋。 爱花吧,大家都向老舍先生一样爱花吧。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像老舍先生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吧! 养花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 今天,我读了著名现代文学家老舍的文章《养花》。因为我对老舍先生的作品慕名已久,所以现在捧在手里,读得格外

金色花阅读答案(精选.)

金色花阅读答案 ⑴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得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 ⑵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⑶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而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⑷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⑸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光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竞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⑹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竞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⑺我真不知道,它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⑻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以后,竞发生了奇迹。 ⑼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晴一看,什么,是花? ⑽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芳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⑾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⑿此时,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神奇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⒀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想起过去曾无所顾忌地痛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 ⒁可以想像,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美丽的金色花。 ⒂它并非只是一朵宁静亮丽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⒃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1.根据4~7段内容,分别概括出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 2.根据3~13段的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仙人掌的感情所经历的四种变化———————————————————— 3.作者在第13段中写道:”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想起过去曾无所顾忌地痛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请根据3~13段内容回答问题

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复习课程

第三单元写作 《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 侣俸中学陶鸿中 教学目标 1.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 2.运用所学知识写读后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读物的评价能力。 3. 培养并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闻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作。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重在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学生写作,集体评议) (总第28-29课时) 教学步骤: 一、精彩导入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当我们获取知识,增长信息时,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下来的时候,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二、例文引路 (一)例文评析:陪伴,是最明亮的温情一一读《傅雷家书》有感 (二)读《我的叔叔于勒》有感 (三)佳作欣赏:叹为观止《红楼梦》 三、写作指导 (一)认知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 读后感作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一般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论证严密;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感”是重点。“读”,指读了何人、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感”,是指读后有何感受。“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 (二)写好读后感的三点要求(课文摘要): 1、适当引述。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也可以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 2、感受力求深入。读完原文后,或许你会产生很丰富的感触,但比较平常、浅显,直接写下来,可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这就要反复思考、提炼,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条理化。写作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或层次来思考与表述。 3、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写作中,应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印证或深化当前的阅读感受,还可结合生活经历中的类似体会来写。这样才能使读后感内容丰富,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 (三)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根据以上要求,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可概括为四个字: 1、引,概括地引述原文观点或具体文字的内容。 2、议,以所引内容为基点生发展开,发表议论。 3、联,在所引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现象或问题。

《人生》读后感2000字范文多篇

《人生》读后感2000字范文多篇《人生》读后感2000字 一个多月前我从市图书馆借阅了路遥的《人生》一书。因为期末工作忙碌的原因一直搁置着,现在学校放了假,我也得了空闲阅读书本。 《人生》一书的作者是路遥,然而路遥最出名的作品不是《人生》,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我上大学的时候顶热门的书,它和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一样广受赞誉,大学生群体争相阅读这两本书,我也不例外。近两年这两本书被翻拍成电视剧后传播度就更广了。但大学时期的我没有去关注路遥的其他作品,对路遥的了解仅限制于他是陕西作家,是《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这回看到《人生》一书也纯粹是个偶然。上图书馆去,我有一个习惯,总先去浏览一下大厅里新到的一批图书,然后再到图书馆里面去。我浏览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本封面上有“路遥——著”字样的书就决定借阅回去看看。 也是我阅读这天,我翻开书的封面,从上面的作者简介才知道原来《人生》是路遥的成名作,改编成电影还曾轰动一时。这个简介中“轰动一时”四个字已经勾起我对这本书强烈的阅读欲望了。整个下午,我都在沉浸在这本书里。当我阅读完这本书上的最后一个字,合上书,再抬眼的时候,外面的天已经换上了黑颜色的皮肤。 书中是有关一个叫高加林的年轻人几起几落的人生故事。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分配到县里做民办教师,好景不长,他的位置叫村里的干

部走后门让自己的儿子顶去了,高加林被下岗了。作为农民的儿子,他被迫回到了养育他的村子里。尽管他极度不甘,挣扎反抗无果后,不得不屈从突如其来的生活变化,开始了田间劳作。劳作的过程中,他与一个长时间爱慕他的、没有受过教育的村里姑娘巧珍相爱了。两人在热恋期间,他的命运再次发生了变化。在外当兵多年的叔叔回到县上任劳动局局长,劳动局副局长为了讨好他叔父替他安排了一个吃公家饭的工作——县通讯员。高加林到了县城和巧珍的来往渐渐疏离了,与高中同学黄亚萍之间的联系倒日益密切了,两人为了成为恋人各自断了他们所正在处的恋爱关系。此后,巧珍嫁了村里的一位庄稼汉;高加林这不明不白的公职来历被检举,他又回到了农村。当生活再次回到起点时,他才发现,原来他所最爱的人是巧珍。可他却将这人生至宝弄丢了....... 书名是《人生》,书里的故事也谈的是人生故事,想来作者是希望读者借着书中高加林的故事叫我们思考人生。书扉页上的一段话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这段话是给年轻人的人生警句,人生路有许多岔路口,有些路一旦走错了,人生格局就变化了。高加林就是在人生的岔路口走错了,他想走上“大路”,脱离农民成分,所以恋爱关系上,他选择了城市户口的黄亚萍,而不是目不识丁却对他情深意切的巧珍。高加林是庄稼人供养出来的读书人,也是农村和城市的混血儿,他身体里淌农村人的血液,头脑里却装着城市人的思想。他认为自己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高于村子里的庄稼汉。他极度渴望城市,城市却猝不及防地

种花的心得体会

种花体会 多年来,总是利用空闲时候在家里的阳台上摆弄摆弄花草。大众的说法是为了美化自己 的生活环境,高雅一点的说法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而对我来说,其实也就是闲来无聊,找 点事做做。不过在劳作之余也有点滴心得。 一 有人说,现在花卉生产都已经工业化了,不仅东西好,价格也便宜,犯不着自己费力养 护,到时候去市场上买几盆现成的岂不是更好。此话自有它的道理,但与我的想法不一。尽 管家中种植的花草都不是名贵之物,而且空花盆也日渐增多,但我仍乐此不疲。在日复一日 松土翻盆、浇水施肥的过程中,在观察植物每天的细小变化中我去寻找一份满足,获得一份 愉悦。在我看来,花红叶茂一定是美好的,但在实现这一美好的过程中同样同样有着十分的 乐趣。在追求美好的愿望下,产生了坚持辛勤劳作的推力,哪怕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也 不会放弃再次追求的努力。因为,向往美好使我有了追求,追求美好使我甘于付出,而这一 次一次的追求和不断的付出又使我得到了生活的充实。 二 初春时节,咋暖还寒。一不留神,女儿给我的一盆植物变得叶黄枝枯,看来是难以回天 了。尽管心疼,但也只能将其搁置角落。数日一过也就慢慢淡地忘了此事。随着气温渐渐升 高,无意中却发现这棵已经枯黄的植物居然隐约间又透出了一丝绿意。一开始还有点不相信 自己的眼睛,直到后来渐渐地露出了新芽,才相信这棵小小的植物真的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 力。从一叶草木被春寒暗霜所摧残,但不甘生命的终结,倔强求生的现象中,我也得到了一 份感悟。冷嘲热讽、坎坷挫折、病痛伤残、天灾人祸,这一切都是人生途中难以避免的遭遇,。 只是面对障碍,身陷困境,千万不要轻言放弃,最后一丝希望的实现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 力才有可能达到。篇二:《花卉与家庭养花》选修课的心得体会 洛阳师范学院 之 心得体会 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名:林紫怡 学号: 111544002 《花卉与家庭养花》选修课 《花卉与家庭养花》选修课的心得体会 《花卉与家庭养花》既是我学习的一门课程,又是让我深入理解花,就像走进花的海洋 的一条枢纽。我认为我们不仅要懂得如何去呵护花,种植花的技术,更要不断的拓展,为我 们的花卉学带来更丰富的内容和美好的前景。虽然我们今天只是粗浅的学习了一些方法,但 是这也足够使我受益。虽然这段时间很短暂,但我觉得是美好的,我认为自己学到了很多东 西,特别是在识别花的品种、如何种植、移栽等等方面都获益匪浅。 老师所教授的一些花卉知识有很强的地域特征,老师声情并茂的向我们讲解了许多有趣 的各种花卉知识。花卉课上老师向我们展示了许许多多的有关花卉知识以及各式各样奇花异 草的图片,让我们不得不由衷的赞叹,其实美丽的事物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要瞪大我们 的双眼去发现去欣赏。老师还给我们提供了许许多多的有关花卉的图片库和教学资源,一张 张图片、一张张丰富的幻灯片,无不在向我们展示美好的花卉世界和花草树木的茁壮生命力。 老师领着我们到校园内实地认识花卉、植物,让我们大家大开眼界,加深了我们对花卉的认 识及研究,当中有很多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比如牡丹,桃花,梅花等。花卉树木在我们生 活中处处可见,因此老师还经常鼓励我们多出去看看,到郊外,到公园,到大自然去发现花 草树木的美丽。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养花》课后练习

14养花 一、看拼音写词语。 xún huán 1、日出日落( )往复,日子就这样悄然而过。 tán huā 2、这个新潮摇滚乐队只是( )一现。 bǐng xìng 3、古语说:“江山易改,( ) 难移。” jú yāng zá 4、()被( )死好多棵,全家人几天没有笑容。 二、词语填空。 ()花()草大雨()盆()之不()()味深长 三()五()腰()背()()()夜游自()自() 三、给下面词语中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huǎn zhuàn la yua nán nàn zǎi zài jǐn jìn tiáo diào 奏乐()调节()尽管() 乐趣()调动()尽量() 好转()难道()三年五载() 转动()灾难()满载而归() 四、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换上意思相同的词,填在括号里。 1、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个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 ()() 2、我若是 ..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 3、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1.放在一边不予理睬。() 2.举着灯烛在夜间游乐。() 3.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 4.自然地生长、又自然地消灭。() 六、“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是一个反问句,请你将它变成陈述句,并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这句话的意思。 自由翱翔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

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师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是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名声大振:一扫而光: 3.想一想这篇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4.为什么说换了一扇窗户就能开启成功的大门呢,谈谈你的理解? 5.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体会到了什么,给了你哪些启示?

写作学写读后感

写作学写读后感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 籍就像永不熄 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 指引着人生的 航程。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当我们获取知识, 增长信息时,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 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当我们 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下来的时候,便成了一篇读后感。如果我 们能坚持写读后感,既可以加深对原作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写 作能 力。 一、 认知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 想所写的文章 (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 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 读后感作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一般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 最突出的特点是 “读”和“感”的紧密结合。 指读了何人、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 受。“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 二、 技法指导 1. 写好读后感的三点要求: (1) 理解原文抓要领。要想“读”后生“感”,不仅要读懂原 文,而 且要能够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抓准文章的要领。这样才能 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引发出自己的感想。 (2) 突出重点谈感受。读的内容往往是丰富的,涉及的问题 较多,读后 的感受和启示也是多方面的。而读后感则应当围绕某一 教学环节 环节一 新 课 导 入 环节二 论证严密;而读后感 “感”是重点。“读”, “感”,是指读后有何感 的 升华。

中心有重点地来写,要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最有启发教育意义、确有独到见解的内容来写。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中心模糊或内容空泛。 活掌握。

人生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人生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人生读后感1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是一部影响千万青年的励志名篇。著名导演贾樟柯说:三十年的阅读书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路遥的《人生》,让他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故事的主人公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当上了民办小学教师,当他很满足这个既体面又能施展才华的工作时,却被有权势的大队书记的儿子顶替了。在他痛苦绝望的时候,纯朴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这对于高加林来说,此时巧珍的出现无疑成为了他失意时的精神慰藉。 然尔新的机遇再次降临,重新回到梦寐以求的城市。这时又让他重新遇到了他的老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一位现代女性,对高加林的爱大胆而炙热,这也让高加林陷入了一个艰难选择中。一边是善良单纯的乡下妹子巧珍,一边是情投意合的城里姑娘亚萍,在反复考虑后,他还是选择了黄亚萍,善良的巧珍含泪接受了他的选择。 造化弄人,当他认为一切安定,准备施展才华抱负时,高加林通过关系到城里工作的事被告发。一切又回到原点。城里的姑娘离开了,当他回到村里,巧珍也已嫁为人妇。当他褪去骄傲,认清现实后,懊悔的扑倒在地上大哭起来。 这便是路遥《人生》不是结局的结束!至于后来高加林到底怎么样了,这应该让生活回答。 读完这本书,会觉得高加林其实就像我们每一个人,有信念、有理想、会自私、会虚荣,同时又是善良的、勇敢的。人都会走弯路,跌倒了能爬起来,就有希望。人生读后感2

就在下午快要晚上的时候,我读完了路遥的又一本书《人生》。掩卷后久久不能平息。我感觉这部小说没有写完,可《人生》嘛,哪有那么完美。 故事写的是黄土高坡平平常常的生活,普普通通的家庭。路遥啊,你总是能以不同的视角描述生活,也太轻易的决定笔下人物的悲欢离合,只是让读者怎么办?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夏末四点的太阳在西边的天上挂着,直接照射的地方还是很热,我听着一首张晏铭的《前男友前女友》。满脑子都是“生活啊生活”。对路遥真的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人该有多么的闲暇才能观察到这么多的生活真相,短短一支笔,勾画了很多人生。 故事主要围绕着高加林展开,一个贫苦山沟里的穷人家的孩子。生活和他开了个很大的玩笑。文中有两个字“捉弄”,可真是到位。前几章的时候,对于加林是一种同情,后来就有了点愤怒甚至是憎恨。在文中,生活才是永远的大佬,而在路遥笔下,生活才是永远的主角。包括《平凡的世界》。 如果要让我推荐一本书,我还会选《平凡的世界》,短篇小说似乎不过瘾。路遥的文章恰到好处的环境描写,对于读者理解人物带入人物有着很好的作用,而黄土高原特有的景物描写,不知道其他地方的人能不能准确的感知。 读他的书,有种在村头听故事的感觉,而且不会怀疑。 人生读后感3 简单的故事,明朗的线索,所谓的跌宕,名著《人生》即是如此。剥掉它华丽的外壳,呈现于人前的只有一个裸露的,懦弱的高加林,起码我是这样认为,就是我唯一的收获,不得不承认高加林能干,正直,热血,但这丝毫都无法掩饰他是人生指尖懦弱的颤栗者的事实。

最新浙江高考散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最新浙江高考散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浙江高考散文阅读练习原文: 暮春三月,风和日丽。我偶尔走过办公楼前面。在盘龙石阶的两旁,一边站着一棵翠柏,浑身碧绿,扑入眉宇。我顾而乐之,流连不忍离去。 然而,我的眼前蓦地一闪,就在这两棵翠柏站立的地方出现了两棵西府海棠,正开着满树繁花,已经绽开的花朵呈粉红色,没有绽开的骨朵呈鲜红色,粉红与鲜红,纷纭交划,宛如半天的粉红色彩云。成群的蜜蜂飞舞在花朵丛中,嗡嗡的叫声犹如春天的催眠曲。我立刻被这色彩和声音吸引住,沉醉于其中了。眼前再一闪,翠柏与海棠同时站立在同一个地方,两者的影子重叠起来,翠绿与鲜红纷纭交错起来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一时有点茫然、懵然;然而不需要半秒钟,我立刻就意识到,眼前的翠柏与海棠都是现实,翠柏是眼前的现实,海棠则是过去的现实,它确曾在这个地方站立过,而今这两个现实又重叠起来,可是过

去的现实早已化为灰烬,随风飘零了。 事情就发生在十年浩劫期间。一时忽然传说:养花是修正主义,最低的罪名也是玩物丧志。于是"四人帮"一伙就在海内名园燕园大肆"斗私、批修",先批人,后批花木,几十年上百年的老丁香花树砍伐殆尽,屡见于清代笔记中的几架古藤萝也被斩草除根,几座楼房外面墙上爬满了的"爬山虎"统统拔掉,办公楼前的两棵枝干繁茂、绿叶葳蕤的西府海棠也在劫难逃。总之,一切美好的花木,也像某些人一样,被打翻在地,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这两棵西府海棠在老北京是颇有一点名气的。据说某一个文人的笔记中还专门讲到过它们。熟悉北京掌故的人,比如邓拓同志等,生前每到春天都要来园中探望一番。我自己不敢说对北京掌故多么熟悉,但是,每当西府海棠开花时,也常常自命风雅,到树下流连徘徊,欣赏花色之美,听一听蜜蜂的鸣声,顿时觉得人间毕竟是非常可爱的,生活毕竟是非常美好的,胸中的干劲陡然腾涌起来,我的身体好像成了一个蓄电瓶,看到了西府海棠,便仿佛蓄满了电,能够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精神抖擞地驰骋一气了。 中国古代的诗人中,喜爱海棠者颇不乏人。大家欣赏海棠之美,但颇以海棠无香为憾,在古代文人的笔记和诗话中,有很多地方谈到这个问题,可见文人墨客对海棠的关心。

人生读后感1000字

人生读后感1000字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生读后感1000字(一)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路遥的《人生》。《人生》是以改革时期陕北时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它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它主要叙述了来自农村的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曲折的变化过程,其中他与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为故事发生的主要矛盾,最终也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再让我们对主人公高加林有深入的了解。他,一个土地养大成才的人,人生之路也是坎坷不平的,但他仍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幻想,令人同情。他,英俊潇洒,文韬武略,对外面的世界无比的向往,幻想最大城市内展翅高飞的生活,他的横溢的才华令人敬佩,他的理想我们可以理解。但对于他对感情的态度,我无言以对。 再让我们对高加林的人生经历作一阐述。高加林,高中毕业为考入大学回到了农村,做了教师,这工作对他来说还算不错,也挺体面,他也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努力工作,争取早日转为民办教师。但好景不长,村中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同样也是没有考上大学,在父亲的帮助下,顶替了加林。伤心欲绝的加林冲到家中,他内心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犹如一幅行尸走肉。但在这片土地上一直爱着他的心地善良单纯的姑娘刘巧珍,给了他内心巨大的安慰给了他重新生活的希望,

他也渐渐的喜欢上了这位姑娘,但大家想象,一个才高八斗,一心幻想在大城市生活的青年与一个斗大字不识的农村姑娘能生活在一起吗?即使他们生活在一起,他们又能彼此快乐吗? 后来,加林由于自己远在边疆当兵的叔叔的归来,又再一次回到了城市,成为了一名记者。上天又让他再一次遇到了自己高中同学黄亚萍,一个满腹经纶的才女,他们有共同的话题,相同的兴趣爱好,相处的很好,在一起彼此也很快乐。当黄亚萍抛弃了深深爱着自己的张克南,把爱带给了高加林,并且也谋划了他们的未来。高加林抵挡不住大城市生活的诱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无情抛弃了深爱自己的农村姑娘。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自己很快就要迈进大城市,生活却跟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他进城的背幕东窗事发,他不得不离开自己梦寐以求的城市生活与和自己相爱的黄亚萍,回到农村,得知巧珍已经结婚,他又陷入了无尽的悲哀与失望之中。也就是对这个人物的描写,反映了当时青年的追求,也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高加林的生活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回想自己走过的路,又何尝不是有很多的选择,我们做到三思而后行了吗?做出的选择让自己后悔过吗? 同时,人生也让我们认清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高加林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苦苦追求,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年少轻狂的那份激情与挑战,我们才会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但在追逐梦想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会不断

《养花》读后感

《养花》读后感 《养花》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养花》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完《养花》这篇文章,我深受影响。 在老舍先生眼里,他把养花看成一种生活中的乐趣,对于他来说,花开的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他就高兴。是啊!抱着一种非常乐观的心态生活,面对所有的事情做起来都觉得十分顺利,这不好吗? “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觉不是坏事。”确实,知识多了也不坏,老舍先生在养花中没有用太大功夫去研究和实验,但总摸出一些门道来了,摸出了门道花养活了,看着心里就高兴,有知识真不是坏事呀! “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有益身心,胜于吃药。”在这里,老舍先生谈到养花不但能放松心情,还可以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恰当的调整,这样不但能锻炼身体,还能让大脑放松一下,这难道不好吗?

“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样一回。三百棵菊秧还在地上,下了暴雨,邻家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了不少,全家人几天都没了笑容。”不错,生活中有苦有甜,这样的生活多好啊!我们不能一贯追求美好,也要受到一些挫折和打击,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更大的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这样我们才有更好的明天。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老舍先生对养花的感受,也是他对生活的感叹。 “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中甜”读了老舍爷爷的《养花》之后,我深有感触,也更加肯定那句俗语,因为它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只有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我们大概谁都知道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他在发明电灯泡时选用了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结果没有一种材料适合做灯丝。当有人问他:“你真的失败了吗?”爱迪生却说:“不,我已经知道有一千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爱迪生一生,发明无数。他的发明几乎改变了整个世界,而他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坚持不懈地努力。 然而,当今社会有多少想不劳而获的人。当我们遇到一道难题时,会想:这道题太难了,问别人吧。当我们学会一项本领时,会想:太难了,等我长大再学吧。当我们接受一项任务时,会想;太麻烦了,还是交给别人做吧。这样的例

《花经》阅读附答案

《花经》阅读附答案 ①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在很长一个人生阶段里,我只长年岁不长心眼,想来真是痴长。 ②先前,我外婆家屋后有一座大园子,园子里头长满花木蔬菜和中草药,芙蓉花、鸡冠花、桃树、垂柳、小白菜、香葱、车前草、鸡血藤等混长在一个园子,引得蜂来燕往蝶飞蚓爬,使儿时的我玩得十分着迷。 ③当然,这种私家的园子后来很快就没有了,支援了国家建设。园子变成了一座丝织厂,工厂的围墙抵在我家屋后,整日整夜哐当哐当地响,我不喜欢这声音。从此,我一直心怀渴望,非常非常想养花种草。渴望与日俱增,可多年来就偏是没有机会,既没有自己的住房也没有自己的一寸土地。 ④十几年熬过去,去年分得一套公寓,奔到阳台上一看,发现竟然留了养花槽。这一高兴,头脑轰地发了热,不知不觉拿业余爱好当了正经事做。一连好些日,提只篮子和小桶,四处挖湖泥。在大大忙了一阵之后,花种上了,草也养上了,菜子也撒上了。然后,抱着肩来来回回欣赏,倒真有一种了却了某个夙愿的感觉。以后每逢出差或笔会,凡遇上奇花异草,都挺执著地弄点回来栽进盆里。家里厨房三天两头做鱼、肉,也常记得将洗鱼洗肉的水倒入花槽。 ⑤可是到了秋季,结果并不理想。葡萄才结了几颗,花儿没开几朵,从庐山植物因特意带回的碗莲之类也都死了。怎么回事呢?为此,我特意找了《花经》来读,读着读着,心中渐亮。合上《花经》,扔下花铲,淡然一笑:我不再养花了。实际上,《花经》这本厚书我翻来覆去看的只是前面一节:序言。 ⑥序言里简洁地记叙了本书作者之父黄岳渊先生的一段经历。黄岳渊先生在宣统元年的时候本是一名朝廷命官,斯时年将三十。有一日黄先生想:古人曰三十而立,我该如何立人呢?他想,做官要应付人家,做商呢,又要坑害人家,得做一件得天趣的事才好,才算立了为人的根本,于是,黄先生毅然辞官隐退。他做什么呢?他购买田地十余亩(时田价每亩约二十金),渐扩充至百亩。黄先生从此聚精会神,抱瓮执锄,废寝忘食,盘桓灌溉,甘为花木之保姆。果然,黄家花园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花异草奇,声名远扬。每逢花时,社会名流裙屐联翩,吟诗作赋。更有文人墨客指点花木,课睛话雨。众人深得启示:既混浊之世,百无一可,唯花木差可引为知已。 ⑦据说当时的文坛名人周瘦鹃、郑逸梅等人皆为黄先生的花木挚友。黄先生养花养出了精神文明,养出了人间知已,养出了《花经》这等好书,恐怕这才叫养花种草!这才叫做了人生一件事! ⑧一件事要做好,岂能凭你心中有一点喜欢?有一点迷恋?三天浇点水,五天上点肥? ⑨曾少年狂妄,自以为聪明。把表面的一些由头借来,实际标榜自己为至情至性之人。这也做做,那也试试,好听人评价个多才多艺。近年来国家大兴经济,文人纷纷“下海”,我也曾与人发议论说作家的智商是足够经商的。最近由读《花经》而获顿悟: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政客们终身搞阴谋,商人们终身搞欺骗,情种终身搞爱情(比如贾宝玉),黄岳渊先生终身搞花草。一生的时间并不多,一生的精力也不多,要搞好一件事实在不容易。用去一生,搞好了一件事,那也就够可以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