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热学实验探究专题

初中物理热学实验探究专题

初中物理热学实验探究专题
初中物理热学实验探究专题

热学实验题

一.探究改变内能的方法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的沙子凉,海水却较暖和。对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搅棒、铁架台、石棉网,除此之外,

(1)还需要___温度计___、___停表___;实验时使用搅棒的作用是___使沙子和水能均匀受热。

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如右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2)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

① _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热量的多少_;② __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的多少___ 。

(3)探究过程中有部分同学提出猜想:可能是中午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你认为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 ___不正确_

如果按照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的说法,那么晚上海水温度低,沙子的温度高,这与事实不符合.(标准答案)

当在傍晚时,海水仍在蒸发,仍在吸收热量,而海水的温度却比沙子的温度高(4)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5)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水的导热性能好或沙子的导热性能不好。

(6)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这种方法(转换法)。运用这种方法设计一个方案来比较电磁铁磁性

的强弱。

_把电源,滑动变阻器,电磁铁开关串联起来,在不同的电流下,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

目,就可以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__

(7)如上图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D )

A.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B.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3.有四位同学。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某种液体A,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1号烧杯记录中漏的选项填上。(2)。此液体的比热容为_2100J/(千克. ℃)___ (3).比较两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升高的温度有关。____

烧杯号液体A质量(克)初温(℃)末温(℃)加热时间(分)1A20010142

2A20010184

3水10010184

4水20010188

08大连)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的装有液体、发热电阻丝和温度计的烧瓶(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的液体种类不同、质量相同;各烧瓶中发热电阻丝完全相同)若干,其他器材任选。

(1)小明选用的两个烧瓶中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选用的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图如图14所示。给A、B两种液体加热时,小明“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一段时问后,断开S3。”这样操作可保证加热时间_________,其目的是使两种液体______________。通过观察,发现A液体中温

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大,则_________液体比热容大。

(2)小明将装有A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C液体的烧瓶,将装有B液体的烧瓶换成

装有D液体的烧瓶。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关系不变,又做了一次实验。他“先闭

合S1和S2,后闭合S3,发现C液体温度升高得快,一段时间后,断开S1,同时记

下C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t。又过了一段时间,当D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

变化量也等于位时,断开S2。”因为_________液体加热时间短,所以_________

液体比热容小。

(1)相同(1分);吸收的热量相同(1分);B(1分)

(2)C(1分);C(1分)

4.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可

以得出的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质量____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

初步结论是:_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

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的___

次数质量

m/kg

升高的温

△t/℃

加热的时

间t/min

水1102

2104

3101

4102

5.(09·沈阳)如图14甲所示是教科书上提供的“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是: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加热,在吸收热量相同时,通过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大小。小雨经过分析思考,将实验装置加以改进,如图乙所示。

(1)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制

___________相同。

(2)图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________

相同。

答案:(1)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

(2)食用油和水的质量

6.(09·包头)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8

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记

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右表)。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

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的位置,再

调整固定的位置(选填“A”或“B”)。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的

相同的量有:、

(3)通过表中记录本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

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4)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

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偏大/偏小)。为什么。

答案:(1)B A (2)水的质量煤油和菜籽油的质量(3)煤油(4)不可靠偏小煤油和菜籽油不可能完全燃烧,且有热量损失(容器,石棉网铁圈等要吸热,水、容器等向周围环境散热,故无法准确计算燃料的热值)

7.(10分)小明和他的弟弟赤脚跑到海滩边,他们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不热,弟弟问这是为什么小明为了让弟弟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从海边取了一些沙子带回家和弟弟一起进行探究实验

在相同的水杯中分别装上了100g的水和沙子,让太阳光同时照射,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温度,并用秒

照射时间(min)0246810

温度(o C)水26

沙子26 (1)请你认真分析数据,总结结论;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一般(2)我们在上新课时,在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问题上引入了一个概念

(3)(4分)请你帮助小明给他的弟弟解释“沙子烫脚,而海水却不热”的原因

8 .赵越同学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与吸收热量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器材:两个相同的烧杯、两只温度汁、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洒精灯2个、铁架台等

探究过程:将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的烧杯在铁架台上组装好.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用温度汁分别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时间/min0123456……

水的温度/℃25262728293031……

煤油的温度/℃25272931333537……

(1)_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

相同的或_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

的热量是不同的。或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得越高,

吸收的热量越多。_____

(2)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变化小。比

热容小的温度变化大。_______

50.(2010,哈尔滨,5分)同学们在做“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

力”实验的场景如图所示,他们说该实验有两种探究方法。

(1)实验方法一的设计如图中所示:

①在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____;

②请你指出该同学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装置中的错误和不足。

(2)请你设计出第二种实验方法:

①写出该实验方法所需要的测量仪器____;

②请写出设计思路。

答案: (1)①使水和沙子吸收相等的热量②错误是:没有控制水和沙子质量相等、初温相同。

不足是:没有测量水和沙子温度的仪器。

(2)①天平温度计(秒表)②在两个相同的金属盒内,加入初温与质量均相同的水和沙子,用酒精灯加热至相同的末温,比较加热时间,就能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金属盒内,加入初温与质量均相同的水和沙子,用酒精灯加热,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就能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3.小明想用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的物理知识,将酒精从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中分离

出来,在冷冻了很长时间后却没有如愿以偿,就此现象你能提出的问题:_为什么不

能用凝固的方法把酒精从不当中分离出来。

合理的猜想:可能是混合后的混合物有了一个新的共同的凝固点。

4.如图l9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

(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

(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____________高度固定的.

(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

(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______碘粉___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碘粉先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后来又变成固态的碘_.

(4)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先升华后凝华_______.

二.用温度计测温度及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1.根据"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如图a所示,在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_不变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温度即为水的_沸点____.水沸腾时看到瓶口周围有大量的"白气",在"白气"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汽化_____和__液化____.

(2)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

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___

烧瓶中的水又沸腾了__.此实验说明 ___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_压强

越小,水的沸点越低.

3. 1、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取了200g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数据。

时间/min0123456789

水温/℃90929496979899999999

(1)加热前水的温度如图所示,把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68040 J。(假设加热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2)下图中,表示水沸腾时的图是D。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

(4)小华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间过长。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

(5)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温度计的使用。

1.实验室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会先下降后上升吗

猜想: ___可能会____

依据:__玻璃泡先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液体回落液柱下降,然后液体受热膨胀液柱上升___。

2.同样长度的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当温度变化时这样的双金属片就会弯曲。

提出问题:_为什么会弯曲__

猜想:_可能不同金属受热相同膨胀程度不同____

大胆将其应用在生活中:可制造固体温度计。或温控开关。

3.. 图8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

在实验中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1)温度计量程太小(或体温计量程小于被测热水温度)

(2)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或水)中(3)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图16是“探究海波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除了需要图16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__停表_____

(2)将温度计A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放置上有什么要求___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海波中_____

(3)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B搅拌,其目的是_使海波上下温度保持一致_____

(4)小明用如图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冰熔化太快,没有找到熔点。若要延长冰熔化的时间,请你写出两条可行的办法。

○1_增加冰的质量__________②停止加热,自然冷却______

(5).在实验中,被加热的物质放在试管内,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这种加热方法与直接用酒精灯对试管进行加热的优点是_可以使冰能均匀受热。________

(6)小明在改进方法后,开始实验并在下表中记录了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请你根据表中

时间(分)01234567温度(℃)-4-2000012

数据在图2坐标上画出冰熔化的图像

(7)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和图像的分析,你能获得的信息是

○1_冰是晶体________

○2__冰的熔点是0或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_

○3熔化过程用了3分钟_

(8)小明与同学们交流时发现,在开始2分钟升温快,最后2分钟升温慢,请你做出合理的解释__水的比热容比冰大,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慢。_____并且又算出了冰和水比热容的定量关系是。

(9)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温度计还是铁圈___铁圈____

(10)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三分钟时是______态。在第六分钟时是_______态

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051015253545556570

温度/℃100715545352824222222

(1)请你帮小明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22℃

(3)根据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先快后慢最后不变

5.(2010莱芜)(5分)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

规律”。

(1)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下左图。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

时间/min01234567…

冰的温度/℃-200000102030…

冰的状态固态固、液固、液固、液固、液液态液态液态…

蜡的温度/℃…

蜡的状态固态固态固态粘稠变稀液态液态液态…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

(3)在上表所示实验中的第1分钟末至第3分钟末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B.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C.蜡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D.蜡不断吸收热量, 内能增加

(4)下图是其中一个实验小组画出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你利用图象分析说明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假定每分钟受热物质吸收热量相等)。

答案:

(1)受热物质受热不均匀(1分)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用水浴加热. (1分)(2)冰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1分)

(3)B(1分)

(4)从图象看出,第1分钟内的冰和第5分钟内的水吸收了相同的热量,二者质量相等,但冰升高的温度高,根据t

cm

Q?

=

可知,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1分)

(2011大连)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是否有关”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质量

m/kg

初温t0/℃末温t/℃加热时

间t/min

吸收热

量Q/J

120302

220304

320306

4204012

5205018

(1)该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

(3)第3次实验数据的特殊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结论是:水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

(1)用加热时间间接反映水吸收的热量

(2)123 (3)两个探究实验共用的数据 (4)水的质量有关,水升高的温度有关.

九年一班的同学准备用如图4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在升高相同温度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1)在准备实验器材中,应选择_____________的两个酒精灯。(2)在此实验中,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来比较的。

(3)其中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却发现,第1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外焰大小相同(2)用加热时间的长短(3)水吸收的热量与水质量的多少和水升高的温度的多少有关。(4)火焰大小不同

3、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明选取水、煤油两种物质做实验,下表记录了实验测量的

数据以及老师帮助小明求得的有关数据。

数据项目物质质量

m/kg

初温

t0/℃

末温

t/℃

升高温度

t-t0/℃

吸收热量

Q/J

101551050

1020102100

1020104200

煤油

12175525

1220101050

1220102100

(1)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分析:

(1)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答出两点即可):

① ;

② .。

(2)为了进一步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你认为表格内项目栏中应增添的一项内容是:

(1)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质量不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

Q吸/m(t—t0)。

图4

熔化凝固和沸腾实验

(最全)1、如图1所示,是“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海波、温度计和搅拌器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海波的熔化过程。

(1)为了确保实验能够进行,除了图中给定的器材外,还需要__________ 停表

(2)在组装实验器材时,为了节省时间,铁圈A的位置是根据____________高度固定的.(选填“酒

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试管夹B”或“温度计C”) 酒精灯及其火焰

(3)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用搅拌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海波上下的温度一致

(4)试管进入水中的深度要“适当”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要完全浸没在水中,试管不要接触烧杯底..温度计浸入海波中也要“适当”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海波中,温度计玻璃泡不要碰到试管底部。

(5)试管内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2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6)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海波的温度值偏__________。

(7)下表是某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请你根据数据填空

时间/min 01234567891011

海波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95356

海波的熔点是℃,从开始加热经过2min,海波处于态(选填“固”或“液”)。

海波的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___min 4

(8)小明用如图1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冰熔化太快,没有找到熔点。若要延长冰熔化的时间,请你写出两条可行的办法。

○1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加冰的质量;停止加热,自然冷却_

(9)小明在改进方法后,开始实验并在下表中记录了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3坐标上画出冰熔化的图像

(10)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和图像的分析,你能获得的信息有哪些: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大的冰块还是较小的冰块_________ 小冰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是晶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的熔点是0或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熔化过程用了3分钟_

(11)小明与同学们交流时发现,在开始2分钟升温快,最后2分钟升温慢,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_______(选填“强”或“弱”) ,并且又算出了冰和水比热容的定量关系是。弱,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慢。

(12)如果将冰块换成石蜡碎块做同样的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所得到的温度—时间图象是否与冰的相同为什么不同因为石蜡没有一定的熔点。

2、(09本溪)在做“海波熔化”实验时,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选择了图3所示的甲乙实验装置进行实验,.(1)哪个实验小组的方案好请你说明理由

(2)下表是一个小组的测量数据:

时间/min0123456789

温度/℃28323640444848485460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海波熔点是______________℃,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量,温度____ 内能_________,.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分钟

(3)实验中应该收集哪些实验数据及现象

(4)为了探究物体的熔化规律是否相同,请你对实验过程提出合理的建议

(1)乙好,乙装置海波受热均匀

(2)48 吸收; 保持不变增加 2

(3)加热物体的温度时间及状态

(4)选用不同材料的物体多做几次实验(如晶体和非晶体等),选用的质量要适当,受热要均匀等3.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由于疏忽,有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时间/分0246810121416182022

温度/℃989185807969797571676461

(1)错误的数据是第___10_____分钟的温度,应该改为___79℃____

(2)该物质___是__(选填“是”或“不是”)晶体,其理由是__有一段时间(8-12分钟)温度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的条件___

(3)该物质凝固过程经历了_________min,这一过程是_________(填“吸”或“放”)热过程。在第时间(分)01234567

温度(℃)-4-2000012

图3

图3

10 min 该物质存在的状态是。

(5)写出一条新的发现__凝固前温度降低得快,凝固后温度降低得慢___

4.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实验.在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该观察它的__________认清它的_________ 量程,分度值.用来测量开水的温度计应选择____________ _温度计(酒精或水银)水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水银的沸点高于100℃

时间/min……1l121314151617181920……

温度/℃……95969798989895989898……

(1)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____分钟时的数据;17

小华取了200g的水加热,根据上表记录的有关数据。,把烧杯中的水从开始计时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J。(假设加热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2)在图2中还缺少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秒表和火柴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_℃,98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不变_说明此时的大气压_________(小于等于或大于)小于标准大气压,水沸腾时要维持水继续沸腾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能_______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增加

(4)在图3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根据你所画的图像可以推断,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______℃。

(5)在本实验中,烧杯上加硬纸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小热量散失,缩短沸腾时间

(6)为了缩短水从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你提出两种有效的操作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水的质量或用热水做实验在水沸腾时需要观察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情况_ 水沸腾时的现象

小明在观察水沸腾前水中形成的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越来越_____小.在沸腾时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这时大量气泡_________, ____________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热量_,温度保持不变.它的内能是通过 __________热传递方式_____增加_(填增加或减小)。在加热过程中测量水温时,小明同学不小心把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烧杯底接触,那么测出水的温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将_____________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因此将温度计插入烧杯中时,温度计的放置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7)甲乙两组同学交流过程中,绘制了沸腾图像如图4所示,比较图像a、b可以发现水的沸点是_______,97℃沸点低于10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__,a、b两图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不同水的质量。通过分析图像,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保持不变, 吸收热量_

(8)已知实验环境的气压是1个标准大气压,可是小刚所在小组由于操作不当,测得了水的沸点是103℃,造成这个实验的结果可能的错误之一是________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或读数时俯视或盖得太严,造成气压偏大

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1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D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实验过程中主要观察,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①;②。

(3)如图E中甲乙图中,图所示是水沸腾的情况。可以看到沸腾现象是在液体同时发生。如图F,是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象。图象中BC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此时水的沸点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4)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张怡然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0123456789

温度/℃90929496979899999999

①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E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②从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你认为原因是:。

气压大或玻璃泡碰烧杯底

③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水沸腾的特点是: ____ 。

④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图2图3图4

图A 图B 图C 图D 图E 图F图 G

⑤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刚开始加热和后来加热温度上升的都较慢,请分

析可能的原因

刚开始时是由于仪器本身吸收部分热量,后来是由于烧杯中的水温与室温

温差越来越大,散热就越快,所以同样吸热升温越来越慢。

(5)下图为小文同学所画的图像,同学们在评估小明同学所画的图像时,

指出:图像是EF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小文陈述其中的

奥妙

水沸腾为水蒸气,温度计不能测它的温度

6、(1)晓丽用100g固体探究“熔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做出如图6所示的图象。则:这种晶体是___________,熔化过程耗时___________min。

第3min物质是_________状态。BC段物体吸热温度____________。

(2)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数据如下:

运用比较法并由表可知: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J/(kg·℃)

7..如右图是小明探究“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对食用油和水的选取,小明的做法是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食用油,他

的做法是否正确,_______, 你的做法是选用__________,_质

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需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___天平

(2)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变化情况,应选用的器材是

________________温度计

(3)为了使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你的做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

(4)实验时,观察到食用油的温度升高较快,这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5)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在实验(4)的基础上,你认为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对食用油加热而继续给水加热,直到食用油和水升高的温度相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你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_

(6)换用其他物质做实验,仍可得出类似实验(5)中的结论,由此你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为了表示物质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而引入了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比热容

(7)本实验采用的探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控制变量法你在学习过程中,还用到其他的探究问

题的方法有哪些试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 类比法模型法,转换法,等效法_

温度热量和内能选择题

1.(09·龙岩)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D

A.0℃的冰可从0℃的水中吸热B.100℃水的内能比0℃水的内能大

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

2.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不变,它一定没有吸热,也没有放热

D、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温度可能不变

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温度在0°C以下时没有内能

C、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

D、质量大且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同状态质量小,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大

5.关于热量和温度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同一物体温度上升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

B、物体温度上升越高,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

D、物体含有的热量多少与温度无关

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7.关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热量就是内能的多少

B.热量是能量的一种

t/s0102030405060…

△t水/℃0123456…

△t煤油/℃024681012…图6

C.热量是温度的改变量

D.热量是热传递中能量的转移量

C.以上两种都有可能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 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D.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物体对外做了功

10.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则()。C

A.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B.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C.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的比热容一定增大

11. 有一铁块的温度降低了,则()。C

A.它一定是放出了热量 B.它一定是对外做了功

C.它的内能一定减少了 D.它的机械能一定减少了

12.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其原因是()。 D

A.一定是物体对外做了功. B.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C.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D.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13. 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大了,那么()。D

A.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B.物体一定对外做了功,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C.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D.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内能的改变越大 B.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一定多 D.做功和热传递总是等效的

15.一杯热水放在空气中,慢慢变凉了,这是因为()。C

A.热水的温度传到空气中去了 B.热水对外做功,内能减小了

C.热水的内能传给了空气,本身的内能减小了 D.热水放出了热量,它的热量减少了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C.热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到内能少的物体 D.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17..一个物体的内能减小了,则()。D

A.物体的温度一定降低 B.物体一定对外做了功

C.物体一定放出了热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物体的温度升高,具有的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的温度不变,具有的内能一定不变

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用“功”或用“热量”都可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

19.当一个物体的温度降低时()C

A.物体一定放出了热量 B.物体一定对外做了功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热学专题训练试题(完整版)

初中物理热学专题训练试题 1: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A.凝华 B.汽化 C.升华D.熔化 2:我国幅员辽阔,相同纬度上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其主要原因是()A.地势的高低不同 B.水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 C.日照的时间不同D.离太阳的远近不同 3: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D、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也会变成水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萝卜放在泡菜坛里会变咸,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两块表面干净铅块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是通过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发生了改变 D、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做功把光能转化为内能的 5: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关于它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7(简答)有些宾馆、饭店的洗手间里装有感应式热风干手器,洗手后把手放在它的下方,热烘烘的气体就会吹出来,一会儿手就被烘干了.它能很快把手烘干的理由是: 8: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钻木取火 B. 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 用热水袋取暖 D. 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 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A. 春天来到,积雪熔化 B. 夏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C. 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 D. 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10: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 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 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 C. 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 D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 11::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 12: 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在做功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相同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 ②③④ 13: 木炭的热值是,完全燃烧500g木炭,能放出____________J的热量。做饭时,厨 房里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这是____________现象。 14.汽车急刹车时轮胎与地面摩擦常有冒烟现象,在此过程中_____能转化成___能。 15.甲乙两物体他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4:1,若它们是用同 种材料制成,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 16.把手放进冰水混合物中,手接触到冰时总感觉到比水凉,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7.对于某些高烧的病人,有时医生要在病人身上涂擦酒精,这是利用酒精___________ 时,要向人体_______的道理。 18.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动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弥漫着 烟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所以为了保护环境,为了你和他人的健 康,请不要吸烟。 19.在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的优质天然气被输送到缺乏能源的东部 地区,天然气与煤相比,从热学的角度分析它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从环保 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深秋,夜间下霜:_______; (2)潮湿的天气,自来水管“出汗”________; (3)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_________; (4)日光灯管用久两端变黑______________。 21.木炭的热值是3.4×107J/kg,6kg木炭完全燃烧可放出____________的热量。若 炉中的木炭只剩下0.1kg,它的热值是_______________。 22.一杯水将其到掉一半,则他的比热容__________________。 23.据报载,阿根廷科技人员发明了一项果蔬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很 简单:先将水果蔬菜冷冻后,放进低压的环境中,使冰直接从固态变为_______态。 24.火药在子弹壳里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出弹头后温度______,这是用 ________方法使燃气内能_________,将燃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弹头的_____能。 24.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写出实验过程和观 察到的现象。 25.某校师生在学习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以后,组织兴趣小组调查学校几种炉灶的能 量利用效率。他们发现学校的一个老式锅炉烧水时,经常冒出大量的黑烟,且烧水时 锅炉周围的温度很高,锅炉的效率很低。 (1)请你根据调查中发现的现象分析此锅炉效率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要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可以采用什么办法? 26.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一个实验:用500克20度的水放入烧杯中,用煤油炉给烧杯中 的水加热,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当水温升至80度时,消耗10克煤油。 (1)计算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能用水吸收的热量来计算煤油的热值吗?说明理由。 28.有两位同学制作了一台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在夏天,这台热水器可将60kg水的温 度由20°C升高至70°C,如果由电热水器产生这些热量,则要消耗多少kW。h的电 能? 29.用煤气灶既方便又环保。一般的煤气灶正常工作时,15分钟可使4千克、23℃ 的水沸腾,该城市水的沸点为93℃。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若煤气灶放出的热量65%被水吸收,煤气灶实际放出的热量。

最新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热学实验

热学实验 【熔化与沸腾】 1、如图1甲所示是探究萘的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装置,小 文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象如图1乙所示。 (1) 他用温度计测量萘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 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萘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 底或容器壁 B.了解萘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读取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萘接触 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 (2)萘熔化过程中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由图象可知萘熔化用时min,第6min时试管内的萘处于态。 通过萘的熔化实验图象可知萘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_______。 (4)3分钟与9分钟相比,哪一时刻萘的内能较大?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从0分钟~3分钟与9分钟~12分钟,从如图1乙所示可知两段时间内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以做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的判断。请写出做出此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图2所示,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沸腾现象;探究水沸腾时的变化规律 (2)图2中所示的温度是℃。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请你在如图3所示的坐标上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4)从水的沸腾图象可以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 (5)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 (6)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中甲、乙所示。 则图4中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4中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7)、小华也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点”实验,但是经长时间加热,水总不能沸腾。 (1)为什么水总不能沸腾呢?根据你现有的知识与经验,猜想二种可能的原因. 原因一:· 原因二:· (2)你的猜想正确吗?请你选择其中一种猜想进行验证,简要 说明你的做法. 怎样去做:· 观察什么:·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3、用如图5所示的装置来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 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在此实验中用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沙子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选填“水”或“沙子”)。(4)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等) 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沙子 C.使用相同的烧杯 甲乙 图1 图2 图3 图4 精品文档图 5

(完整)初中物理20个实验题

中考专题总复习:实验专题 一、初中阶段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 光学实验3个实验: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 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电学实验7个: 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力学实验9个: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二、实验题的特点 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三、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实验原理定方向 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 (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 (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 (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 (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 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 (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保证实验步骤的必要性。 3、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等值性 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取值问题,一就是对于一个实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以通过这个物理量对周围的影响或与别的物理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确定这个物理量的大小,

初中物理热学简单计算题专练

初中物理热学简单计算 题专练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九年级物理热学简单计算专题训练 1、将质量是0.5kg的水加热,使它的温度从20℃升高到6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 =4.2×103J/(kg℃)] 水 2、为了取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4.2×107J。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是60℃,流出的水温是56℃,则每天需要多少kg的水流经散热器。[水的比热容为4.2×lO3J/(kg.℃)] 3、初温为30℃、质量为2kg的水吸收 2.1×105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多少℃?升高到多少℃?[水的比热容为4.2×lO3J/(kg.℃)] 4、质量为100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70℃时,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这些水吸收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kg焦炭放出的热量?【c水=4.2×103J/(kg·℃),q焦炭=3×107J/kg】 5、家用热水器有用天然气为燃料给水加热的。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 4.0×107J/m3,完全燃烧2.1m3的天然气可以获得多少J的热量?不计热量损失,这些热量可以使500kg的水温度升高多少℃?[c水=4.2×103J/(kg·℃)] 6、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将50L的水从40℃加热到沸点.求:(1)水需要吸收的热量(2)提供这些热量,需要完全燃烧焦碳的质量(q焦碳=3.0×107J/kg). 7、某太阳能热水器中装有40kg的水,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从10℃升高到60℃,已知c水=4.2×103J/(kg?℃)。求:(1)热水器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2)如果水吸收的热量用天然气来提供,需要完全燃烧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8、天然气是一种热值高、污染小的清洁能源,2016年三明市迎来了天然气时代。完全燃烧0.035m3的天然气放出多少焦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能使多少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水的比热容c=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取q=4.2×107J/m3)

2019中考物理经典易错题100例-热学部分

2019中考物理经典易错题100例-热学部分 一、物理概念(物理量):比热(C)、热量(Q)、燃烧值(q)、内能、温度(t)。 二、实验仪器:温度计、体温计。 三、物理规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态变化规律,内能改变的方法,热量计算公式: Q=cmDt及燃烧值计算Q=qm,分子运动论。 第一类:相关物理量的习题: 例1: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A. 比热不变,燃烧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和燃烧值均不变 C. 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燃烧值不变 D.比热和燃烧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解析]: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该种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与该种物体的温度高低无关;与该种物体吸热还是放热也无关。这种物质一旦确定,它的比热就被确定。酒精的比热是2.4×103焦/(千克?℃),一瓶酒精是如此,一桶酒精也是如此。0℃的酒精和20℃的酒精的比热也相同。燃烧值是燃料的一种性质。它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燃烧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酒精的燃烧值是3.0×107焦/千克,它并不以酒精的质量多少而改变。质量多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酒精的燃烧值并没有改变。所以本题的准确答案应是B。 例2: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A. 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 乙的内能大 [解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能够通过它们的速度大小、位置高度,判断它们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判断物体内能大小的依据是温度和状态。根据题意,两个冰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们的动能都是零,两冰块质量相同,乙冰块比甲冰块的位置高,乙冰块的重力势能大。结论是乙冰块的机械能大。两个冰块均为0℃,质量相同,物态相同,温度相同,所以从它们的内能也相同。选项B、C准确。 第二类:相关温度计的习题: 例1: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A.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变大。

初中中学物理热学实验探究专题

热学实验题 一.探究改变内能的方法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的沙子凉,海水却较暖和。对此, 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 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为了比较水和沙 子吸热本领的大小。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 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搅棒、 铁架台、石棉网,除此之外, (1)还需要___温度计___、___停表 ___;实验时使用搅棒的作用是 ___使沙子和水能均匀受热。 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 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如右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2)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 ①_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热量的多少_;②__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的多少___ 。 (3)探究过程中有部分同学提出猜想:可能是中午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 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你认为上 述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 ___不正确_ 如果按照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 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的说法, 那么晚上海水温度低,沙子的温度高,这 与事实不符合.(标准答案) 当在傍晚时,海水仍在蒸发,仍在吸收 热量,而海水的温度却比沙子的温度高(4)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 收的热量大于(大于/小于)沙子吸 收的热量。 (5)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 是:水的导热性能好或沙子的导热性 能不好。 (6)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 加热时间的长短。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 这种方法(转换法)。运用这种方法设 计一个方案来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_把电源,滑动变阻器,电磁铁开关串联 起来,在不同的电流下,观察电磁铁吸 引大头针的数目,就可以知道电磁铁的 磁性强弱。__ (7)如上图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 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 的是( D ) A.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B.盛放沙 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酒精灯 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3.有四位同学。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某 种液体A,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 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 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请 将1号烧杯记录中漏的选项填 上。(2)。此液体的比热容为 _2100J/(千克.℃)___ (3).比较两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升高的温度有关。____ (4).为了研究吸收热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应选进行比较 烧 杯 号 液 体 A 质量 (克) 初温 (℃) 末温 (℃) 加热 时间 (分) 1 A 200 10 14 2 2 A 200 10 18 4 3 水100 10 18 4 4 水200 10 18 8 08大连)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的装有液体、发热电阻丝和温度计的烧瓶(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的液体种类不同、质量相同;各烧瓶中发热电阻丝完全相同)若干,其他器材任选。 (1)小明选用的两个烧瓶中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选用的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图如图 14所示。给A、B两种液体加热时,小 明“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一段时

中考物理热学综合测试题

初中物理总复习-《热学》综合测试题 ■说明: (1)本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本卷分问卷(第1—4页)和答卷(第5—6页) ,上交时只交答卷。 一、选择题(12×3分=36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温度下液体都可以蒸发 B.所有的固体都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C.物质升华时会放出热量 D.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2.小王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图2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图2 3.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 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凝固,后蒸发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凝固,后升华 4.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90℃,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 A.体温计 B.酒精温度计 C.煤油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5.目前有些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 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A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 .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6.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2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 A .同时沸腾 B .稍后沸腾 C .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D .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 7.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 效果。这种雾气是( ) A .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 .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 .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物质 水银 煤油 酒精 水 凝固点(℃) -38.8 -30 -117 0

初中物理笔记--热学

热学知识点1:温度 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温度计的种类 3.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巩固: 1.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度值为?C 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测量 2.实验室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计,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图。 体温计:分度值?C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不能甩,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分度值1?C 寒暑表:分度值1?C 体温计需要用力甩,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知识点2:物态的变化 1.物质的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固态 2.物态变化 气态液态 固态

3.物态变化的例子——天气现象 雨、云、雾、露、霜、雪 【易错点】 ①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②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再上升。是由于沸点与大气压达到平衡状态,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压力低,沸点也低。 【易混淆点】辨别以下几种物态变化: ①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 ②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③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C)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 ③夏天,自来水常常会“出汗” 巩固: 1.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

2015届初中物理 实验题 热学部分

实验题热学部分 1、一天小华在家中烧水,烧一会后他想测水在这个过程中的温度,于是他找到家里的温度计,如图所示,(1)他观察到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目前其示数为。放入水中 后,小华便开始读数,如图。 (2)小华在此操作过程中有多处错误请指出其中两处: 错误①:; 错误②:。 改正错误后,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华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 (4)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 ①;②; 右图中给出的是小华在学校研究水沸腾时的实验情景, (5)请你用一句话描述此时水内气泡是如何变化?。 (6)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__;若继续加热2min,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填“不变”、“降低”或者“升高”);温度计周围的“白气”是高温水蒸气上升时,______ 形成的. 2.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酒精灯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完成该实验除酒精灯、天平、秒表外,还必需器材__________,他得到右表的数据: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 少与物质的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的初步结论是: 。 3.(6分)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 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 是____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气”)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_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_℃。 4.(11分)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煤油 4 0.2 10 t min

初中物理热学专题训练

中考热学专题训练 一. 单项选择题: 1. 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南部的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3.88-℃,所以在那里测气温应用( ) A. 酒精温度计 B. 水银温度计 C. 寒暑表 D. 都可以 2. 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悬放在水中煮,不会发黄、变焦,而悬放在油中炸,则会发黄、变焦,甚至炸糊了,这一现象说明( ) A. 油炸制食品的能力比水强 B. 油的传递性能比水强 C. 油的沸点比水高 D. 油在沸腾时温度继续上升,而水在沸腾时温度则保持不变 3. 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将鸡蛋煮熟,两次比较( ) A. 第一次省时间 B. 第二次省时间 C. 两次所用时间基本相同 D. 第一次省燃料 4. 把盛有水的大试管插入同样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 如图1所示,当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时,试管中的水将( ) A. 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B. 能达到沸点,也开始沸腾 C. 不可能达到沸点,且不能沸腾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图1 5. 下列各例子中,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冬天,人站在阳光下感到暖和 B. 爆竹点燃后腾空升起 C. 用锤子锻打铁丝,铁丝发热 D. 在炉子上烧火,水温升高 6. 某同学将能量的转化及常见的例子连成如下,其中有一组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找出来( ) A.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用磨刀石磨刀 B.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暖水瓶瓶盖蹦起 C. 电能转化为内能——电炉工作 D. 势能转化为动能——向上运动的乒乓球 7. 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物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B. 煮稀饭时,看见米粒在水中滚 C. 在红砖墙角堆煤时,过段时间墙壁变黑了 D. 扫地时,尘土飞扬 8. 将一瓶酒精倒掉2 1后,则剩下的酒精( ) A. 密度不变,比热容和热值都变为原来的21 B. 质量、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2 1 C. 比热容不变、质量和热值变为原来的21 D. 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质量变为原来的2 1

最新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题教案资料

热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会放热 B. 水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会放热 D.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2.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在图示事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4.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39℃ B.39℃,40℃ C.38℃,40℃ D. 39℃,39℃ 5.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汽化的是() A.冰雪遇暖消融 B.水烧开时冒出“白汽” C.草叶上形成“白霜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6.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 B.热量只能由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 C.物体内所有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 7.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也能发生热传递 B. 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与质量不变,所以内能不变 C.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D.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B.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C.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升高 9.用同样的两个电加热器分别给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均未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吸收的热量多 B.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C.水和煤油上升的温度相同 D.煤油上升的温度较高10.中央二台“是真的吗”探究,使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A B C D 11.一个四冲程热机的飞轮转速为1800r/min,它1s完成了() A.30个冲程,做功30次B.60个冲程,做功60次C.120个冲程,做功30次D.60个冲程,做功15次12.一杯水,温度由30oC加热到50oC时吸收的热量为Q1,再由50oC加热到70oC时吸收的热量为Q2, Q1与Q2的大小关系为()

备战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热学问题求解方法综合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冰、水和水蒸气。以下关于水的说法错误 ..的是() A.相同质量0℃水的体积大于0℃冰的体积 B.相同质量0℃水的内能大于0℃冰的内能 C.水蒸气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几乎没有作用力 D.今年12月11日我县第一次出现霜林尽染的美景,说明气温已经低于0℃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根据 m V ρ=和ρρ > 水冰 得质量相同的0℃水的体积小于0℃冰的体积,故A错误,符 合题意; B.0℃水放热凝固成相同质量的0℃冰,所以相同质量0℃水的内能大于0℃冰的内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蒸气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几乎没有作用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而霜的形成需要的温度更低,所以霜的形成,说明气温已经低于0℃,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水雾”,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水雾”的形成相同的是() A.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B.北方冬天植物上的雾淞 C.蒸锅上方生成的“白气” D.寒冬,室外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水雾”,这是眼镜温度较低,而室内水蒸气温度较高,水蒸气接触到眼镜时,会放出热量降温,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眼镜上。A.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这是冰块吸热熔化成水,A项不合题意; B.雾淞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B项不合题意; C.蒸锅上方生成的“白气”,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选项C符合题意; D.寒冬,室外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这是衣服上的固态冰升华成水蒸气,D项不合题意。故选C。

中考物理热学实验专题训练

中考物理热学实验专题训练 姓名班级得分 一、晶体熔化、凝固实验 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示数为℃,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内能 . (3)该物质熔化总共用了分钟. (4)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态,该物质的熔点为℃,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选填“快“或“慢“). (5)图象中DE段是过程. (6)把试管中的固体换成水,使用以上装置做水沸腾实验,试管中的水沸腾(选填“会“或“不会“),原因是.(7)在加热水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烧杯口上方有“白气”,这是(空气中/烧杯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同时,靠近杯口的地方反而没有“白气”,这是为什么呢?理由是:.(8)该实验用水浴加热的好处是.2.有一杯渗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min把观察 (1)当实验进行到22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此时混合液的温度是℃; (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该物质凝固总共用了分钟.当实验进行到17min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态; (3)由上表可知此混合液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在水中渗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选填“高”或“低”).由以上分析可推测,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越大,混合液的凝固温度(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解析(含答案)

热和能专题复习(一) 扩散、分子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多考简单填空或单选题目,重要度1) 用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 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 应(选填“A”或“B”)瓶.根据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 ). A.物质的温度B.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C.物质的分子结构D.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 固态物质分子间排列比液态和气态分子间排列要紧密得多,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更(填“强”或“弱”),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形状。 王安石在一首诗《梅花》中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诗句.诗人根据远处飘来的淡淡的梅花香味判断出“是梅而非雪”,而他从远处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 A.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D.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间存在间隙来解释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将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mL C.一根细铁丝很难被拉断 D.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内能及其改变(多考单选和多选,概念模糊个别选项会比较困难,难度中等,重要度1)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 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 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 在下列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变热 B.电炉丝通电后变热 C.晒太阳感到暖和 D.一壶水在煤气炉上加热,温度升高

初中九年级物理热学检测

新课标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热学检测一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没熔化完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阴凉处,则()A.在阳光下的杯中水温高 B.在阴凉处的杯中水温高 C.两杯中的水温一样高 D.两杯中水温高低无法进行比较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气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 B.只有液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 C.只有固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 D.一切物体分子都作无规则的运动 3.物体放出热量时,它的温度() A.一定降低 B.一定升高 C.一定不变 D.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 4.某同学为提高热机效率提出了四种办法,其中错误的是() A.尽量减少各种热损失 B.尽量减少克服摩擦额外消耗的功 C.尽量减少输出功力 D.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5.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 A.密封性能好,减少热损失 B.增大压强,提高水的沸点 C.增大压强,降低了沸腾温度 D.传热快,缩短了沸腾时间 6.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内能减少一定对外做功 7.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温度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它的吸热多少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跟它的放热多少有关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8.汽油机的一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其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9.汽车急刹车时轮胎与地面摩擦常有冒烟现象,在此过程中_____能转化成_____能。10.甲乙两物体他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4:1,若它们是用同种材料制成,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 11.对于某些高烧的病人,有时医生要在病人身上涂擦酒精,这是利用酒精___________时,要向人体_______的道理。 12.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动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弥漫着烟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所以为了保护环境,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13.在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的优质天然气被输送到缺乏能源的东部地区,天然气与煤相比,从热学的角度分析它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从环保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深秋,夜间下霜:_______;(2)潮湿的天气,自来水管“出汗”________;(3)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_________;(4)日光灯管用久两端变黑______________。15.木炭的热值是3.4×107J/kg,6kg木炭完全燃烧可放出____________的热量。若炉中的木炭只剩下0.1kg,它的热值是_______________。

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热学问题求解方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A.41℃,60℃B.21℃,40℃ C.35℃,56℃D.35℃,36℃ 【答案】C 【解析】 【分析】 我们知道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所以这支温度计上的示数20℃所对应的实际温度是0℃,示数80℃对应的实际温度是100℃;由于20℃到80℃之间有60个格,那么用实际的100℃除以60格就是这支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 度值了,即100 60 ℃;那么当示数为41℃时,从20℃到41℃之间有21个格,用 21×100 60 ℃算出的就是实际的温度;实际温度为60℃时对应的温度根据上述原理同样可 求。 【详解】 当温度为41℃时,实际温度: 1 4120 100 () 6 3 5 t=?= ﹣℃℃,当实际温度为60℃时,对应的温度: 60 60 1002056 t=+ ?= ℃℃℃; 故选C。 2.质量相等的28℃、100℃的水分别装在甲、乙两容器中,现将一个温度为100℃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达到温度相同时,甲容器中水温升高到 40℃,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放入乙容器中,再次达到温度相同时,乙容器中水温是(设不计热量损失和水的质量损失)( ) A.60℃B.70℃C.88℃D.90℃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将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时,金属球放出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即:Q金=Q水,则:Q金=m金×c金(100℃-40℃), Q水=m水×c水(40℃-28℃), 所以:

中考物理专题《热学问题求解方法》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中盛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另有A 、B 两个金属球,其质量和初温也都相同,且都比水的温度高.现将A 、B 两球分别放入甲、乙两杯水中,热平衡后,甲杯水温升高了15℃,乙杯水温升高了8℃,则( ) A .A 球比热容大于B 球比热容 B .A 球比热容小于B 球比热容 C .A 球降低的温度更多些 D .A 球放出的热量更少些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甲、乙两个杯子中水的质量m 相同,两球放入水中后,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甲杯的水温升高15℃,乙杯中水温升高8℃,即:t t ??甲乙>,水的比热容相同,不计热量损失,由 Q cm Δt =可知,Q Q ??甲吸乙吸>,由于Q Q ?=?甲吸A 放,Q Q ?=?乙吸B 放,所以 A B Q Q ??放放>;A 球放出的热量更多些;甲、乙水的初温t 相同,t t ??甲乙>,所以两杯 水的末温t t 甲乙>,所以两个球的末温A B t t >,又由于球的初温t 初相同,所以: A B t t t t --初初< 质量相同、初温t 初相同的两球A 和B ,对于A 有: A A A A Q c m t t ?=-放初() ① 对于B 有: B B B B Q c m t t ?=-放初() ② 又因为A B Q Q ??放放>,A B m m =,①除以②得: 1A B Q Q 放放 > 所以: A A A B B B c m t t c m t t --初初()>() 又A B t t t t --初初<,则有A B c c >. 故A 项符合题意、BCD 项不符合题意; 2.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已知c c >水液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