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高中课内文言文最全重点字词归纳(学生版)

【精品】高中课内文言文最全重点字词归纳(学生版)

【精品】高中课内文言文最全重点字词归纳(学生版)
【精品】高中课内文言文最全重点字词归纳(学生版)

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必修1—必修5)最全重点字词归纳

第一册【选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1、以其无礼于晋,且貳()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4、是()寡人之过()也。

5、“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6、若亡( )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8、焉用亡郑以陪()邻。

9、尝为()晋君赐()矣。

10、朝济( )而夕设版焉。

11、夫晋,何厌( )之有?

12、既东封( )郑,又欲肆西封。

13、唯( )君图之。

1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5、以乱易()整,不武。

16、吾其()还也。亦去()之。(以上为《烛之武退秦师》中句子)

17、秦将王翦破赵。(破:)

18、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

19、今行无信,则秦王未可亲也。(亲:)

20、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谒:)

2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邑: )

2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

2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愿:更:)

2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深:)

25、吾每念.,常痛恨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念:顾:)

2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善:)

27、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耻除矣。(然则:见:被陵:)

28、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视。(忤:)

29、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拊:)

30、请辞.决矣!(请:辞:)

3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

32、终已不顾.。(顾:)

33、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

34、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拒:比:

如:)

35、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使: 使:)

36、唯.大王命.之。(唯:命:)

37、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设:)

38、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次:)

39、群臣怪.之。(怪:)

40、荆轲顾.笑秦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顾:谢:鄙:少:假借:

使:毕:使:)

41、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发:)

42、自引.而起,绝.袖。(引:绝:)

43、拔剑,剑长,操.其室.。(操:室:)

44、剑坚.,故不能立拔。(坚:)

45、荆轲追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还,走:)

46、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意:度:)

47、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废:引:举提:)

48、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创:)

49、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约契:报:)

50、轲自知事不就.。(就:)(以上是《荆轲刺秦王》中的句子)

5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军:未得:)

5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飨:为:)

53、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好:)

54、妇女无所幸.。(幸:)

55、素善..留侯张良。(素:善:)

56、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具.告以事(乃:驰:之:到具:)

57、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奈何:)

58、张良曰:“谁为.1大王为.2此计者?”(为:1 2、)

59、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料:当:)

60、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奈何为之?”(固:)

61、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有故:)

62、张良曰:秦时与臣游.。(游:)

63、项伯杀人,臣活.之。(活:)

64、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

65、吾入关,秋毫无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近:籍:)

6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所以:出入:非常:)

67、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岂敢:愿:)

68、旦日不可不蚤(早)自来谢.项王。(谢:)

6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击:)

70、不如因善遇...之。(因:善:遇:)

7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从:谢:)

7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戮力:)

73、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意:破:)

7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

75、臣请入,与.之同命。(与:)

76、臣死且.不避。(且:)

77、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胜:)

78、道.芷阳间.行。(道:间:)

79、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

80、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谨:再:)

81、沛公安.在?(安:)

8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督过:)(以上选自《鸿门宴》)第二册【选文】《氓》《孔雀东南飞》《兰亭序》《游褒禅山记》。

83、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贸:蚩蚩:匪:)

84、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

85、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以:)

86、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载:)

87、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咎:)

88、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以:贿:)

89、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

90、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贰:)

9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靡:夙兴:)

9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宴:晏晏:旦旦:)(以上选自《氓》)

93、大人故.嫌迟。(故:)

94、共事..二三年(共事:)

95、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不堪:徒:施:)

96、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白:相:)

97、女行无偏邪,何意致...不厚?(何意:致:)

98、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忿:自由:)

99、东家有贤女,自名为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怜:)

100、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谢:)

101、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作息:伶俜:萦:)

102、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但:)

103、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遗:会:)

104、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教训:兼:)

105、念.母劳家里。(念:)

106、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却:)

107、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扶将:)

108、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相,我)

109、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区区:见录:)

110、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逆:)

111、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拊掌:图:)

112、便言..多令.才。(便言:令:)

113、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应:)

114、恐此事非奇..。(非奇:)

115、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否泰:荣:)

116、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适:)

117、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谢:处分:适:)

118、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虽:要:渠:)

119、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适:不举:)

120、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念:复:全:)

12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相:交通:)

122、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忘!(谢:)(以上选自《孔雀东南飞》)

123、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崇: 修:)

12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咸:)

125、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引:次:)

126、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所以:极:信:)127、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与:)

128、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万殊:)

129、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以之兴.怀。(向:陈迹:兴:)

130、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修:期:)

13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临:悼:喻:)

13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固:一:齐:妄作:)133、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以上选自《兰亭集序》)

134、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

13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

136、山川相缪(缪,)

137、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

138、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

139、正襟危坐(正,危: )

14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

14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

14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 东:)

14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

144、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

145、凌万顷之茫然(凌茫然)

146、知不可乎骤得(骤的:)

147、盈虚者如彼(盈:虚:)

148、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 )

149、不知东方既白(既: )(以上选自《赤壁赋》)

150、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乃:)

151、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仆:独:识:)152、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谬:)

153、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

15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以:)

155、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且:)

156、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盖:十一:)

157、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明:)

158、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既:其:咎:)

15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而:其:极:)160、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其:)

16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以:)

16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常:观:)

16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相:)

164、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于:)

165、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志:;其:)166、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于:悲:谬:使名:)

167、何.可胜.道也哉!(何:胜:)

16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学者:)(以上选自《游褒禅山记》)

必修三【选文】《蜀道难》《琵琶行》《李商隐诗两首》《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169、危.乎高哉!(危:)

170、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于:)

171、以手抚膺坐.长叹。(坐)

172、但.见飞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但:)

173、使人听此凋.朱颜!(凋:)

17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去:盈:)

175、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胡为:)

17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以上选自《蜀道难》)

177、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

178、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因:为:写歌:言:命:)

179、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信手:续续:)

180、银瓶乍.破水浆崩,铁骑突出刀枪鸣(乍,)

181、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故:)

182、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

183、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却:)(以上选自)《琵琶行》)184、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矣...。”(于:对于焉、耳、矣:语气词)185、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凶:河东:于:)186、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察:之:无如:)187、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之:加:何也:加)188、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好:请:喻:)

189、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然:之:既:接:而:走:)

190、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

19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

19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

193、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如:无:于:)19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胜:)

195、斧斤以.时如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以:)

19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之:树:衣:)197、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之:无:)198、百亩之.田,无夺.农时。(之:夺:)

19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谨:之:申:悌:)200、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白:负:戴:)20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

20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检:涂:发:)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124个文言文字词积累

124个文言文字词积累 A 1.安①怎么、哪里。如: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韩愈《马说》) ②安逸、安乐。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安稳、安定。如: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养。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⑤何处,哪里。如:多歧路,今安在?(李白《行路难》) 2.案①文书、案卷。如: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②几案、矮长桌。如: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蒲松龄《劳山道士》) ③同“按”,按着。如: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王充《订鬼》) B 3.把持着、端着、拿着。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4.比①靠近、挨着。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表比较。如: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及、等到。如:莫邪子名赤,比后壮。(干宝《干将莫邪》) C 5.才①仅仅、刚刚。如:初极狭,才通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才能。如: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司马光《孙权劝学》) 6.彻①尽。如: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通达,这里引申为思想的改变。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愚公移山》) 7.诚①确实、的确。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②诚心。如: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愚公移山》) ③表假设,假如。如: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司马光《祖逖北伐》) 8.辞①告别。如:停数日,辞去。(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推辞、不接受。如:蒙辞以军中多务。(司马光《孙权劝学》) ③言辞。如:未尝稍降辞色。(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9.从①采纳、听从、顺从。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②跟随。如: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柳宗元《小石潭记》) ③由、自。如: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柳宗元《小石潭记》) ④追、追求。如: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⑤从容。如:王果从容入。(蒲松龄《劳山道士》) D 10.但只、仅。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1.对①对着、向着。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情况

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

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高考古文中常出现的重要词语

文言材料中常出现的重点词语 1、爱: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吝惜,舍不得) 2、安:君安.与项伯有故(怎么,哪里) 3、案:无案.牍之劳形(文书,案卷) 4、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取) 5、白:阿母白.媒人(告诉) 6、比:①天涯若比.邻(靠近,挨着)②比.去,以手阖门(等到) 7、兵:此数者用兵.之患也(用兵的策略 8、薄:日薄.西山(迫近) 9、被:①表被动;②通“披”。10、鄙:①蜀之鄙.有二僧(边界地方)②肉食者鄙.(庸俗,见识浅)11、病:①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筋疲力尽)②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③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12、除:①又除.主客郎中,分司东都(任命,授职)②扶辇下除.(台阶)13、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鞭子)14、乘:①因利乘.便(趁,凭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③以乘.韦先,牛十二稿师(数词“四”)④古时四马一车为一乘15、出:予出.官二年(外调,外任)16、辞: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②辞.楼下殿(告别,辞别)17、从:通“纵”。18、殆: 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危险);②殆.有神护者(大概)19、得无:览物之情,得无 ..异乎(该不会……吧)20、独:独.畏廉将军乎?(难道)21、恶:①状貌甚恶.(丑,丑陋);②恶.有不折其用(哪里,怎么)③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嫉妒)22、封: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边界)②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帝王或将领封祭山神)23、观:①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②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楼台)24、归:①后五年,吾妻来归.(古代女子出嫁)②吾妻归.宁(特指出嫁女子返回娘家)25、盖:①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②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肯定判断,原来是)26、顾:①顾.野有麦场(看,回头看)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却,难道)③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不过,但是)27、国:①侯王的封地;②国都,京都;③国家。28、过:过.故人庄(探访,拜访)29、何:①通“呵”,呵斥。②通“荷”,背。30、恨: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遗憾)。31、胡:①胡.人不敢南下的牧马(西北少数民族的统称)②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什么,怎么)32、或: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33、加:万钟于我何加.焉(益处,好处)34、举:①举.贤(举荐);②西举.巴蜀(攻克);③杀人如不能举.(尽);④举.家庆贺(全)35、间: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杂,夹杂)②沛公已去,间.至写中(抄小路)36、疾:通“嫉”,妒忌。37、即:即.谋单于(如果,假如)38、假:①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借)②乃以吴叔为假.王(代理的)③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宽容原谅)39、见:①被,表示被动。②通“现”,出现。40、就: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41、绝:①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②佛印绝.类弥勒(极,非常)42、克:①三纳之而未克.(成功,完成)②彼竭我盈,故克.之(战胜)③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能够)43、怜:可怜.体无比(可爱)44、弥:舰弥.津(满,遍布)45、莫:①莫.知其处(没有谁,没有什么人);②通“暮”,傍晚。46、取:通“娶”。47、去:①欲呼张良与俱去.(离开)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距离)48、期:①期.先入咸阳者为王(约定,约会)②期.年之后(一周年)49、迁:①晋升, 调动官职;②左迁.:贬官。50、穷:①欲穷.其林(穷尽)②穷.且益坚(困厄,处于困境)51、劝:劝学 ..(鼓励,奖励)52、却:①退,退后;②却.之不恭(拒绝,推却)5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到…去)54、善:①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②善.假于物也(擅长,善于)55、胜:①沛公不胜.杯枸,不能辞(克制,禁得住)②何可胜.道也哉!(尽)56、师:从师学习57、适: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到,往)②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出嫁)③适.冬之望日前后(恰好,正值)58、事:①视事.三年(职务)②吾得兄事.之(侍奉)59、书:①不能竞书.而欲搁笔(写,记下);②信;③书法。60、属:①司命之所属.(掌管); ②车马相属.(连接);③通“嘱”;④写作。61、说:①文体的一种;②通“悦”,高兴;③范增说.项羽曰

初中文言文字词积累

初中文言文字词积累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之 ⑴【代词】他,她,它(们)。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⑥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⑦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⑧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翻译为:的。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动词】往,到......去。例: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语(练习版)

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词(练习版) 一、重点词。 1.是: 2.必: 3.贷: 4.风、化: 5.荷: 6.禁: 7.期: 8.夙: 9.咨: 10.苟: 11.执: 12.邀: 13.游: 14.趣、趋: 15.闻: 16.矫: 17.质: 18.次: 19.输: 20.造: 21.宜: 22.诣: 23.让: 24.独: 25.善: 26.绳: 27.白: 28.比: 29.旨: 30.适: 31.且: 32.识: 33.当: 34.坐: 35.对: 36.中: 37.工: 38.孤:

41给: 42.表: 43.微: 44.狱: 45.第: 46.被: 47.录: 48.援、引: 49.虑: 50.推: 51.方: 52.顾: 53.集: 54.审: 55.伦: 56.孰: 57.检: 58构: 59.封: 60.卒: 二、疑难词。 1.遽(jù): 2.亟(jí): 3.渍(zì): 4麾(huī): 5.侪(chaí): 6.厥(jué): 7.鄙(bǐ): 8.俾(bǐ): 9.赧(nǎn): 10.靡(mí): 11.肆(sì): 12.奚(xī): 13.曷、盍(hé): 14.甫(fǔ): 15.逋(bǔ): 16.俟(sì): 17.阙(quē): 18.赍(jī): 19.敕(chì): 20.啻(chi):

23.蹙(cù): 24.畀(bì): 25.遘(góu): 26.赡(shàn): 27.籍(jí): 28.檄(xí): 29.僭(jiàn): 30.谒(yè): 31.秩(zhì): 32.轶(yì): 33.祚(zuó): 34.劾(hé): 35.忤(wǔ): 36.掾(yuàn): 37.讦(jié): 38.逸(yì): 39.迄(qì): 40.讫(qì): 三、易错词。 1.短: 2.害: 3.率: 4.折: 5.多: 6.少: 7.劝: 8.课: 9.盗: 10.按、案: 11.克: 12.延: 13.党: 14.论: 15.贼: 16.用: 17.属: 18.辟: 19.责: 20.喻、谕: 21.干: 22.与: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高中文言文主要字词解释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w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 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

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 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w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w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 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完整word版)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 三、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高中文言文常考字词

高中文言文常考字词 导读:高中文言文常考字词篇一 1、安步当车:从容地步行,就当乘车一般。 2、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3、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4、百无聊赖: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 5、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6、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动。里:内部。指学习要切实。形容言论或文章说理透彻、深刻。 7、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8、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9、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0、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1、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12、不刊之论:不可改易的言论。 1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14、不求闻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15、不以为然:不以为是正确的。 16、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1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18、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19、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出言无状:说话没有礼貌。 21、粗枝大叶:本形容简略或概括,后形容草率不认真细致。 22、大而无当:当:底。大得没有边际,表示大而不合用。 23、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词。 24、当仁不让:当:遇到。遇到应当做的事就去做,不推让。 25、道貌岸然:道貌:庄严的外貌。岸然:高傲的样子。多指人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 26、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达到很高的成就。 27、等而下之:由这一等逐级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 28、等闲视之:按平常的事情看待。 29、颠沛流离:形容生活困苦受挫折,流离失所,无处安身。 30、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 31、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32、罚不当罪:处罚和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33、翻云覆雨: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34、分条缕析:形容有条有理细致分类或剖析。

文言文常用词语整理

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w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 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谨拜表以闻。 13.折:指斥,指责,驳斥。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24.当:掌管,主持,如当权;判罪,如“犯法当死”,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对着,面对。 25.相: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26.干:治理,如干国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27.治: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惩处,如治罪;研究,如治学;医治。 28.乱:社会不太平,国家治理得不好;扰乱;叛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29.平:社会太平;平定 30.奏:上奏,向君王上书或进言;奏章;进,如奏刀豁然;进献;奏乐。 31.疏:分条陈述,如细疏其能;给皇帝的奏议;疏通;分,分给,如仗义疏财;疏远 32.议:商议,讨论;议论,评论;主张,建议 33.论:研究,讨论,如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议论,评论,如每与臣论此事;辩论;判罪,如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4.表:上表推荐某人;外,与“里”相对;表扬,表彰;表明;标志。 35.案:考察,核实,如“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案问:审问,审查,如于是使御史案问诸生);巡行,巡视,如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文书,案卷;按照,依照;几案 36.坐:因犯------罪或错误,如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判罪,定罪,如犯法不坐,连坐;因为,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通“座”,座位。 37.闻:使上级听到,报告上级;见闻,见识;名声,名誉; 38.罪:惩处,判罪 39.置:赦罪,释放,如赏亲阅,见十置一;放到一边,放弃,如沛公则置车骑,置之不理;搁,安放,如置之度外;摆,设,如置酒咸阳宫 40.赈:救济发:开仓放粮救灾 41.廉:查访(廉洁;正直)鞫:审讯听:治理,处理,如兼听万事;判决,如断狱听事;听从,接受;听任,任凭 42.报:断狱,判决罪人;报答,报复;给回信,答复,如谁可使报秦者;报告,告知,如遣使者还报;报应;酬报。 43.课:督促完成指定工作,如严课农桑;按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赋税,如始课南徐州侨民租。 44.典:主管,如承庆典选校百官;45.简:挑选,如简贤选能。 46.籍:登记,如籍府库;名册,户口册;通“藉”,凭借,如然往往籍是以谋私利。 47.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这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官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免除,避免;通“娩”,分娩。。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废:黜废,罢官,如不胜其官者废免;废弃,停止,如废寝忘食,半途而废;衰败,如达见废兴;残废。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荣衔。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愈《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如:

初中语文文言文字词解释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

高考课外文言文常用词语大全

高考文言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w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中考必背文言文重点字词整理(9)

中考必背文言文《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重点字词 整理 1、发:起,指被任用。 2、于:从。 3、畎亩:田间、田地。畎:田间水沟。 4、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5、筑,捣土用的杵。 6、士:狱官。举于士,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 7、市:集市。 8、故:所以。 9、任:责任,使命。 10、于:给。 11、是:这。 12、苦:使……痛苦。 13、劳:使……劳累。 14、饿:使……受饥饿。 15、乏:绝。空乏: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6、行:做,所行。 17、拂乱:使……颠倒错乱。 18、拂:违背。乱:扰乱。 19、所以:用来。 20、动:使……惊动。 21、忍:使……坚强。 22、曾:通“增”,增加。益:增加。 23、恒:常常。

24、过:过失。这里指犯错误的意思。 25、然后:这样以后。 26、衡:通“横”,梗塞,不顺。 27、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28、征:表现、表露。 29、发:抒发。喻:了解。 30、入:在国内。 31、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32、拂(bì):同“弼”,辅佐。 33、出:在国外。 34、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35、生于忧患: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 36、死于安乐: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中考必背文言文《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整理重点字词: 1.心:天性,天良 2.熊掌:熊的脚掌,是极珍贵的食品。 3.得兼:即“兼得”,同时获得。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或据有几样东西。得:得到。 4.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取:选取。舍生而取义者也:取:求取。 5.所欲有甚于生者,甚:超过; 于:比。 6.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7.所恶: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 8.患:祸患,灾难。 9.辟:通“避”,躲避。下同。

高中文言文常考字词

文言文虚词用法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而

文言词语分类积累

文言常用词语分类积累2 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选材多来自全是纪传体的“二十四史”。《史记》正是这一体例的开创者。 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遣词用字的相对稳定。如果我们理解并牢记这些比较稳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会提高准确率。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初中20篇文言文重点字词句积累

初中20篇文言文重点字词句积累 七年级上册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 ..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 ..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善者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七年级下册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 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yì)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 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妙绝.。 ..,以为 ..,微笑,默叹 未几,夫齁(hōu)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 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 ..,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 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jī)欲先走。

文言文高频字词归纳

文言文高频字词归纳 一、第一轮复习 第一,古今异义 文言文词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文词汇以双音词为主。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中的智力是智谋和力量的意思。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中的妻子是妻和子的意思。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中的卑鄙,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智力妻子卑鄙都是两个词的临时组合。一般都是单独使用的。 学过的文言文中,这样的词汇比比皆是,同学们要善于搜集和。如,中国、江河、亲戚、非常、绝境、无论、无日、殷勤、更衣、豪杰、往往、何苦、鱼肉、肉食、不过、其实、春秋、垄断、美人、左右、约束、大风、一切、烈士、牺牲、交通、宣言、扶老、秋天、留意、举手、老子、鞠躬、小生、一毛、怠慢、口舌、丈人、痛心、不好、风流、操持、学者、开张、妖怪、有意、地方、山东、人情、把握、致意、从容、便宜、无赖、慷慨、故事、南面、老大、可怜、小子、逢迎、斗争、同志、活人、束手、知道、指示、行为、祖父、会计、作文、晓畅、具体、前进、即使、或者、作息等等。 以上列举的词汇,可以分类记忆,也可笼统记忆。分类共有6种:1、两个单音词组合,如智力、妻子2、词义扩大,如中国、江河3、词义缩小,如亲戚4、词义转移,如婚姻5、词义弱化,如痛心6、偏义复词,如作息。无论采用哪一种记忆,最好的方法是用例

句形式。同学们将带有这些词汇的句子抄录下来,并注明其古义,记在脑海里,久而久之,便形成能力。 第二,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汉语词汇中的普遍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更多,也是较难掌握的一项。如何掌握一词多义呢? 一要因文定义。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阅读古今文章的准则。比如,次: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书:1、乃丹书帛曰(书写)2、得鱼腹中书(字条)盛:1、西湖最盛(华美)2、今春雪甚盛(多)等:1、公等遇雨(各位)2、等死,死国可乎(同样)或:1、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有的人)2、一食或尽黍一石(有时)苟:1、苟富贵,无相忘(假如,如果)2、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只要)易:1、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改变)2、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谢:1、为我谢曰(致意)2、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二、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高应战能力。高考语文复习,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拼命做题目,自以为做得越多越好;二是不认真复习,自以为复习未必有用,指望临场发挥。这两种偏向都是侥幸心理的反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有的放矢,认真复习,突出重点,讲究实效。

2019年必修五文言文重点字词整理

必修五文言文重点字词整理 必修五文言文重点词整理(学生版) 《陈情表》 生孩六月, 慈父见背 .. 既无伯叔, 终鲜 . 兄弟 门衰祚 . 薄, 晚有儿息 . 茕茕独立, 形影相吊 . 而刘夙婴 . 疾病逮 . 奉圣朝, 沐浴清化 寻 . 蒙国恩,除 . 臣洗马臣具 . 以表闻, 辞不就职 凡在故老,犹蒙矜 . 育不矜 . 名节 过蒙拔擢 .. ,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 . 但以刘日薄 . 西山母孙二人, 更 . 相为命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 臣之辛苦 ..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愿陛下矜 . 愍愚诚,听 . 臣微志,庶 . 刘侥幸,保卒 . 余年 前太守臣逵察 . 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 . 臣秀才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 . ;欲苟 . 顺私情,则告诉 .. 不许《项脊轩志》 每移案,顾 . 视无可置 . 者余稍 . 为修 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 . 南日旧时栏楯, 亦遂增胜 . 庭中始为篱, 已 . 为墙, 凡 . 再变矣某所, 而 . 母 立于兹 比 . 去, 以手阖门顷之 . , 持一 象笏至 轩凡 . 四遭火, 得不焚, 殆 . 有神护者后五年, 吾妻来归 . 吾妻归宁, 述诸 . 小妹语闻姊家有阁子,且 . 何谓阁子也? 迨 . 诸父异爨,内外多置 . 小门 , 墙往往 .. 而是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 . 之甚厚 大母过 . 余曰:“ 吾儿,久不见若 . 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 . 女郎也? ”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 . 稍异于前 《报任安书》 阙然久不报,幸 . 勿为过 . 固 . 主上所 戏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