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远程教育发展历程

远程教育发展历程

远程教育发展历程
远程教育发展历程

远程教育发展历程

一、远程教育的相关概念

远程教育是指通过多种传播手段向受教育者传授现代知识、信息,连接教与学的过程。作为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远程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组织形式及传播方式不断发生新的变化。

远程教育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以其新颖的教学方式、要求,迅速在欧美国家蔓延并至全球各国。如同詹姆斯·泰勒所言,全球远程教育的发展至今经历函授模式、多媒体模式、电子远程模式、交互式媒体(基于Internet)模式4个阶段后,现发展至第五代互动的网上教学。远程教育最大的特点是远程和交互,它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的课程教学模式。只要条件允许,学习者可以随时进行学习。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等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将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手段比早期的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等丰富得多,教学内容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打破了传统教育体制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和以老师传授为主的教育方式,有利于个性化学习,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二、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以纸质为传播媒体的远程教育;

第二代以单向广播媒体传播的远程教育;

第三代是基于现代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远程教育。

三、我国远程教育经历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函授模式,第二阶段是广播电大形式,第三阶段是部分高校试行开展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多媒体技术学习的远程教育形式。

风险管理理论发展历史

3、我国农村基层廉政建设的现状分析 3.1我国农村基层廉政建设过程中的现有成效 3.1.1国家的反腐倡廉的宣传,已形成了有效预防腐败的思想教育体系; 中国共产党召开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以后,加大了反对腐败的力度,大力倡导廉洁办公,在党内努力建设廉正的风气,坚持不懈的与腐败作斗争,党中央会议一致认为针对反对腐败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十分必要,而且任务十分艰巨,在此基础上,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科学的反腐倡廉工作”这个十分重要的观点,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这也成为确保反腐倡廉工作能取得重要进展的有力保障。农村是宣传反腐倡廉基层基础工作的排头兵,一定要脚踏实地,不断摸索出新的方法将反腐倡廉工作切实有效的宣传下去,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觉悟,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共同营造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因此,在农村基层建立起能够有效的预防腐败的发生的思想教育体系。 3.1.2逐步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从源头纯洁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干部不仅是领导农村居民进行生产的组织者,同时在宣传、推动共产党的路线、方针以及党的政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将这些政策具体的执行,农村基层干部能将广大的农民群众和中国共产党紧密的连接起来,带领广大的农民群众走向致富的道路。因此,怎么选好基层的干部便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事关党的十七大指定的路线、方针能否在农村有效的执行,能否实现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着重于选拔干部人才的方法,建立合适和完整的一系列制度用于在农在村选拔和任用基层工作的干部。建立完整的监督基层干部和考核基层干部的机制,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充分的调动农村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成立完整的制度,进行激励保障。不仅要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严格要求,与此同时,还应该关心和爱护在农村工作的基层干部,在激励的同时,将保障工作做到位。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工作干部的综合能力,采用合理的教育和培养方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能动性,使每个干部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充分挖掘基层干部的潜力,重视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工作。在提高政策的水平以及工作能力方面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西方哲学史开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现当代西方哲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约一千年,称为古希腊哲学;(2)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东罗马帝国灭亡,约一千年,称为中世纪哲学;(3)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约四百年,称为近代哲学;(4)19世纪 中叶以来,称为现当代哲学。 古希腊哲学是从宗教信仰和神话的束缚下和科学同时诞生的,具有素朴辩证法的性质。古希腊哲学虽 然从主要方面说摆脱了宗教信仰和神话的束缚,但也有渗透着宗教神话的方面:如"物活论"思想,毕泰戈 拉学派之相信灵魂轮回,苏格拉底也曾明白宣称自己为神所引导;柏拉图分裂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的思想,亚里士多德把神看作是一切活动的目的因;斯多葛学派把德行生活看成是灵魂与上帝的关系;到了古代哲 学的后期,他们的哲学后来被基督教所利用。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中世纪哲学几乎完全受基督教教会的支配,哲学则是与宗教神学合为一体。中世 纪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主要是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演绎、推论出事实,也在一定限度内起了维护理性、思维的作用。 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哲学遂逐渐从宗教神学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学科。近现代哲学的特征之一是哲学与宗教、思维与信仰基本上处于分离对立的状态。近代哲学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法兰西斯·培根明确主张哲学应当与神学分离,近代哲学大体上是哲学占主导地位,它们所讲的宗教和神大多理性化了或人 本化了:笛卡尔抛开一切外在权威,他所讲的神是建立在思维、推理的基础之上的;洛克等人的自然神论 是理性的宗教,康德所主张的神不过是理性的理想,是实践理性的公设;他所讲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性的、 道德的基础之上的;黑格尔企图调和宗教和哲学,但他主张哲学高于宗教;费尔巴哈把批判宗教作为自己 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和现当代哲学与科学之间又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17-18世纪,自然科学进入了对自然界进行 分门别类的研究和对各种事物进行分析解剖的阶段,17-18世纪的哲学便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占主导地位。康德的星云假说打开了形而上学思维的第一个缺口,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然科学中的新发现和新成就都 表明自然界的现象是辩证地发生的,现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以不同方式表现了 哲学与现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深刻联系。科学主义各流派主要以研究科学方法论、认识论和科学规 律性为己任;人文主义各流派一般反映了现当代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关于人本身的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观点和根本要求。这是承认和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 物论观点。“实事求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 哲学实践第一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主观符合客观的能动的反映论的观点。其他如认识论、方法论相统一 的观点,对事物作辩证分析的辩证思维也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关。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 切事物和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统一于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派生于物质,是物质的反映。根据 这个观点,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性,即从“实事”中“求是”,反对否认客观事物存在、一切从先验论出发的唯心主义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有生命力和战斗力。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今天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它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永葆青春,就是因为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但是,创新和发展,决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决不能超越客观的历史规律,决不能违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新的时代特征以及本国的国情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既得到了继承,又得到了发展,先后出现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样两种形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始终没有倒

远程教育及其发展

远程教育及其发展 第一节远程教育的概念 一、远程教育的本质及其内涵 什么是远程教育?从字面上看,其突出的特征就是非面对面的、有空间距离的教育活动。 所谓远程教育就是教育机构借助媒体技术和各种教育资源而实施的超越传统校园时空限制的教育活动形式。 远程教育是相对于课堂面授而言的,在师生异地的条件下向学生提供学习机会的教育形式,是一种教育形式。它强调时空分离和媒体教学。 人们发展远程教育的初衷在于要为不能进入正规高等院校的广大求学者提供新的学习机会。 远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因各种原因不能接受传统面授教育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二、中国远程教育发展过程: 第一代是函授教育;我国的远程教育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办学形式是函授教育。以函件方式进行教学,同时辅之以少量的面授。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很多人才; 第二代是广播电视教育:20世纪70年代以后,远距离教育引进电话、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卫星、双向电话、语音信箱等现代通讯技术,出现了电视大学等新的远距离教育形式。80年代以后,电视大学、自学考试、夜大学等开放式办学形式相应兴起。几十年来,远程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第三代是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沿海发达地区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基本特征是利用卫星、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远距离教育,即在计算机和网络、卫星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了异地同步的图像、声音以及教学双方的交流互动教学。使得远距离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被称为“现代远程教育”。传统的函授教育、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等远程教育的办学形式受到挑战。 现代远程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教育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受教育对象可以扩展到全社会;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受教育者选用;教学形式由原来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 网络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关系:网络教育是现代远程教育中最先进的形式。 三、远程教育的特点? 1、开放性。这是远程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常规的学校教育是封闭性的,其表现是教育资源被封闭在校园内,教育的门槛被抬高,接受教育的人始终是社会中少数精英。远程教育则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对学习者来说,教育的门槛被降低,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幅度地增加,教育信息资源得以共享。 2、延伸性。这是远程教育的功能特征。常规的学校教育把学习者从四面八方汇集在特定的校园中,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由教育者对其实施教育活动。这是一种教育资源与功能收缩和集中应用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正好相反,它把教育信息传送给四面八方的学习者,借助各种媒体技术把教育信息向外传输,实际上就是把教育资源和教育功能向外扩散。远程教

全过程咨询风险管理

4全过程工程咨询风险管理 4.1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各阶段的主要风险 4.1.1项目决策阶段的主要风险 市场风险:由于对宏观经济形势(包括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政策及经济状况)的分析和对市场供需情况(包括主要产品的市场供需状况,价格走势及对竞争力的判断)和预测与实际情况不符;市场调研报告(包括市场调查、预测、市场竞争策略、营销策略等内容)及其论证或者评估不正确或不可靠所引起的风险。 4.1.2技术风险 1工艺技术选用,在先进适用性,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耐久性等方面,存在问题所引起的风险。 2由于对产品品种、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和建设地址的选择报告(包括建设条件、资源状况、材料来源与供应、总平面布置、环保、安全、技术经济分析等内容)。可行性研究及其论证或评估不正确或不可靠引起的风险。 4.1.3筹、融资风险 由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渠道与筹措方式不合理或不可靠引起风险。

4.1.4环境风险 由于建设地区的社会、法律、经济、文化、自然地理、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环境因素对项目目标产生不利影响所引起的风险。 4.1.5项目招、投标阶段的主要风险 项目成立后到承包合同签订之前,招、投标阶段的主要风险 1招标风险:风险承担人是项目主办人(单位)。 2投标(报价)风险:风险承担人是承包商。 3合同风险:风险承担人为双方,但主要是承包商。 4.1.6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风险 承包合同签订后,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风险: 1勘察设计风险 1设计风险 2采购风险 3项目管理风险(质量、安全、费用、进度等风险) 4.1.7项目收尾阶段的主要风险 1合同收尾 2管理收尾 此阶段的风险承担人主要是项目业主。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的产生虽然比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托于中国民经济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成果,已经显露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一部分,并且将会成为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 纵观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一、从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到1994年4月20日NCFG正式连入Internet这段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在艰苦地孕育着。它的每一步前进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二、从1994-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一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已经开始从少数科学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广大群众。人们通过各种媒体开始了解到互联网的神奇之处:通过谦价的方式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 1998-1999年中国网民开始成几何级数增长,上网从前卫变成了一种真正的需求。一场互联网的革命就这么在两年的时间里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对于IT业来说,这是个追梦的年代这个时候到处都充斥着美梦成真的故事。 四、对于进入2000年的中国IT业来说,梦想已不再那么浪漫了,尽管跨入新千年的天仍然是互联网的天,但这片天空中已飘起了阵阵冷雨,让为网而狂的人们分明感到了几许凉意…… "第一"的年代 正如从0开始后必然是1一样,中国网络时代自1994年从零开始以后,就不停地产生着"第一",因为这是一个创新的年代。让我们通过这些第一记住这个时代。 1、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HEPNET与互联网络的连通,迈出了中国和世界各地数百万台电脑的共享信息和软硬件的第一步。边疆也因此而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Internet的单位。 2、中国的第一批互联网使用者是全国一千多名科学家。 3、高能所提供了中国第一套万维网服务器。

西方哲学发展史

西方哲学思想的逻辑进程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共同历史源头。 一、西方哲学史的历史分期 黑格尔:运用了“代”、“期”和“段”这样三级分期法。 罗素:基本上沿用了黑格尔的历史分期法。 对西方哲学史可作以下划分: 古代哲学(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哲学) 早期(前苏格拉底时期) 中期(苏格拉底至亚里士多德时期) 后期(后亚里士多德时期) 中世纪哲学(西欧封建社会哲学) 前期(教父哲学) 后期(经院哲学) 近代哲学(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哲学) 以意大利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 以英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 以法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 以德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 现当代哲学(19世纪中期以来) 前期(19世纪中后期) 中期(20世纪前期) 当代(20世纪后期至今) 二、西方哲学史的主要进展 1.古希腊罗马哲学 从泰勒斯到苏格拉底之前是古希腊哲学的早期发展阶段。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曼德:“无限”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无限的空气”。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哲学派别。主要代表性人物:毕达哥拉斯。爱非斯学派是古希腊又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主要代表性人物:赫拉克利特。 爱利亚学派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巴门尼德、芝诺 巴门尼德:“存在”概念是对一切事物所有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存在属性的抽象。芝诺:论证存在的唯一和不东,否定“多”和运动。 古希腊哲学的繁荣: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来论哲学 克服了以往从具体感性事物中寻求本原的局限 恩培多克勒:“四根说”:水、气、火、土。 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论”:“种子”是万物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古希腊哲学的中期发展阶段,是从苏格拉底开始到亚里士多德为止的时期。 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人成为与自然并列的哲学主题。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展历史分析

)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的特征。目前,中国石化正在向规模大型化、布局集中化、炼化一体化、生产园区化方向发展。其次, 本文分析了中国石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来看, 中国石化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东西强、中部弱”, “北方强、南方弱”,“沿海强、内地弱”的分布特征; 辽中南、京津冀和沪宁杭等八大石化产业基地已成为支撑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石化; 空间格局; 集聚 一、中石化的成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前身是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3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这年7月12日,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从此,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正式宣告成立。1998年5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划转企业交接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胜利油田管理局、中原石油勘探局、江汉石油管理

局、河南石油勘探局、江苏石油勘探局、华东输油管理局等12个油田和输油企业划入石化总公司。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二、总部的区位选择 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公司总部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资金控制。作为一家在香港、纽约、伦敦、上海四地交易所成功发行股票上市的全球性大公司,中石化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较为长远。因此,总部的区位要求可以概括为:(1)便利的交通运输;(2)及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基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有大型企业主管部门多为中央部委和省、市政府。这些机构均位于首都、直辖市和省会。中石化的总部选择也不例外。其总部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北京是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中国第二大城市。因此,北京基本能满足中石化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 图1中石化总部所在地 三、子公司及其区位分布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

企业风险管理论文

【摘要】 众所周知在我国经济渐入佳境的今天,大大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而财务风险是企业生存发展中终究绕不开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企业的财务人员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朝着好的方向生存发展。针对这一点,本文主要深入分析研究财务风险,重点剖析了在瞬息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以期促进企业大展宏图。 【关键词】 财务风险;防范;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朝着愈来愈好的方向发展,财务风险成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企业虽然想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但却忽略了其本身的特性与产生的缘由。只有从最根本的了解开始,才能够对症下药,做出最有效的防范措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本文通过分析财务风险在财务活动中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使企业能够尽量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 财务风险是因为企业存在财务结构上的一些问题,导致财务出现状况,企业因无法及时偿还债务而经营活动失败的现象。财务风险如同看不见的空气一样始终萦绕在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是否拥有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尤为重要,其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因财务风险而使企业陷入不利地位的情况。 (二)基本特征 财务风险关乎企业的生存大计,是企业无法绕开的。企业只有全面了解财务风险的特性,才能从根本上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财务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的基本特征: 1.客观性:财务风险存在于每时每刻,每个地方。它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也不会被彻底消灭。人们只能通过有效的措施去防范和控制它,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所造成的危害。 2.全面性:企业在积累、筹集以及分配、应用资金等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财务风险。简而言之也就是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即贯穿于各个环节[1]。 3.不确定性:外界环境是影响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换言之也就是外界环境不同,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以及发生机率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而外界环境又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同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有效的控制它,合理的利用它,那就可以降低财务风险给企业造成的危害。 4.风险与收益共存性:虽说在某些时候,风险的存在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风险往往也会带来机遇,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如果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合理利用,甚至可以取到意想不到的收益.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 引起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内部因素之外还包括外部因素。企业需要了解并分析各个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才能够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企业经营管理的外界环境变化多端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外界的环境也会随着时间而不断的变化,往往企业不能够随机应变这些瞬息万变的外界环境,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外部因素。诸如社会以及市场、经济等方面的因素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改变着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管理水平。另外一方面对于企业而言,也是无法预测,改变的。而这也就决定着个来无法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从企业的发展角度而言,如果环境朝着有利的方向变化,那么就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相反的如果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西方哲学中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梳理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西方哲学中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梳理 古希腊思想家们在探求宇宙存在发展之谜的过程中表达了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看法,他们将自然与社会融为一体,以自然观点解释社会的生成变化。中世纪时期,宗教神学思想逐渐统治了人们的精神王国,饱受苦难的人们开始相信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神的杰作,世事的沧桑变化、人间的冷暖沉浮都是全能的上帝的意旨。到了近代,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们对社会历史发展做了更为深入的、系统的研究,贡献较为突出的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家。 1 古希腊时期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 古希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便于汲取东西方各种文明的精华,希腊神话、巴比伦算术、埃及的宗教观念等等成为古希腊哲学丰厚的思想源泉。希腊人的哲学思考始于对宇宙的好奇,宇宙为什么存在?宇宙存在的合理性是什么?宇宙存在是否遵循一定规律?这种规律是如何确定的? 在希腊人的概念中,自然和人是不分离的,自然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对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理解融贯在对宇宙之谜、自然之谜的探求过程中。在思考人类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上,古希腊思想家们采取的是向外探索的方式,向外在的自然界求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用自然变化的原因来解释历史发展变化,将历史现象归因于某种自然现象或是某种自然必然性,认为整个世界由自然元素或某种物质发展而来,受自然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的推动。这个时期,人们尚未认识到自然运动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质的差别,单纯以自然原因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 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眼中的万物始基就是事物运动的动力之义,因而对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探究也就是追寻万物始基的过程。无论是泰勒斯的水本原说,还是阿纳克西曼德的无定说,亦或是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都将世界的始基界定为物质性的东西,而且指出了世界是生生不息、运动变化的。循着这一唯物主义的开端,赫拉克利特进一步追寻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提出世界运动变化有其必然性,根本原因是逻各斯一团永恒的、不会熄灭的活火,火是宇宙变化之道。 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对强大的自然力量无力控制,产生了对自然力量的惶恐。对自然的无知导致人们开始将人类的意识、欲望比附于自然界的对象之上,将自然界拟人化,将自然看成是人间事物的主宰,是掌控人类历史发展的神秘力量,古希腊时期许多神话故事中都存在着原始的自然崇拜思想,这种思想也反映到古希腊哲学中。 古希腊神话中,神是天地万物和人间世事的主宰,而神是从自然中产生的。传说,大地女神该亚产生于宇宙混沌之中,该亚生了天空神乌刺诺斯,大地女神与天空神结合生了十二位提坦巨神,而后又出现了众多的日神、月神、黎明神等,众神各司一职,掌管天地万物的生长变化。在这些神话中,神还不是超自然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作为自然力量本身的显现,是自然的代名词。把自然物神化为主宰人的力量,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同时也体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 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将神是万物运动的推动力这样一种观点以哲学形式表达出来的是亚里士多德。在对自然、世界的考察逐步深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深化了前人的思想,把前人对世界本原的研究深入到对世界运动变化之源的探讨,认为整个自然、整个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是潜在的现实化过程,而产生运动的原因是四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质料是事物构成的原材料、载体,是事物存在的基础,犹如构成铜像中的青铜,质料因解释了事物何以在运动中保持存在。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特点及趋势(精)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冯平坚20062801001 摘要:1999年我国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提出了在我国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并以十六字“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量”作为发展规划方针。其目标是在2010年基本形成开放式的教育网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社会,现在已经是2008年了,也就是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经实施了9年了,在这九年中,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经过了什么样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特点,未来我国远程教育的趋势是怎么样的,本文将会做一个探讨,以求能使大家对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关键词: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现状 数字化、信息化的21世纪,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日趋增加。如何使教学和培训满足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学习的需要,传统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已经力不从心,而Internet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引发的信息技术革命,给教育领域带来深刻变革,使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产生了重大飞跃,从而诞 生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现代远程教育。 一、现代远程教育的含义与特点: 20世纪末期,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多媒体、通讯和Internet等高新技术进行跨时空教学,形成了第三代远程教育。第三代远程比前两代有了突破性进展,它允许教师和学生间实时或非实时地,以文本、图形图像、音频或视频等形式进行交互式教学活动,现代远程教育指的就是目前正迅猛发展的第三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在卫星电视网络、电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这三大通信网络环境下开展的,是信息传播方式进步引发的教育革命。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上,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给教与学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它能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为社会成员提供方便、广泛的教育服务,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现代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对全球远程教育的一个概述,那么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又有那些属于自己的特点,下面将会进行探讨。 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起步于1999年,至2008年止教育部已批准包括清华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大学在内的68所高校从事现代远程教育,从而打破了原有的电大系统一枝独秀的中国远程教育格局,形成了单一模式(电大)和双重模式(普通高校)远程教育相互竞争、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从管理的纬度来看,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形成了主办院校二元格局(电大系统的单一模式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双重模式院校)和校外学习中心多元格局的特点。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至今,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教育副部长吴启迪在2003年9月召开的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上对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全面地总结,认为现代远程教育:扩大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使高等网络教育初具规模,已成为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信息化建设,使试点高校信息技术在教学和科研上得到了应用,开拓了高校优秀资源向西部、农村和部队输送的渠道;初步建立了管理体系,使网络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初步形成,规范化管理力度加大。中国政府和高校为远程教育呕心沥血,在短短六年内取得了不容置疑的成绩,创造了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新格局。目前我国现代远程

我国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与特点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作业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17级3班学号:1701110140 姓名:任亚磊 作业内容 我国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与特点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我国计算机网络发展与发达国家想比起步较晚,技术较落后。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经历了各种困难,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随着科研人员艰苦卓绝的奋斗,使中国的研制水平从与国外的差距整整一代直至达到国际前沿水平。中国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早期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但受益于计算机网络设备行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场不断扩大,我国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十分迅速。 20世纪中期诞生阶段;我国从1956年开始研制计算机,1958年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103机以及后续的104机填补了我国在计算机技术领域的空白,并取得了迅速发展。 20世纪中期至20世纪末期形成阶段:1983年我国第一台被命名为‘银河’的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诞生了。最早着手建设专用计算机广域网的是铁道部。NCE0140K铁道部在1980年即开始进行计算机联实

验。1989年11月我国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运行。1992年10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II研制成功。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系统综合技术到达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计算机网络的早期发展是从羊肠小道不断摸索出来的,是早期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和钻研取得的。 20世纪末至21世纪的今天互联互通阶段:计算机网络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与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政策相符,使得中国掀起了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热潮,尤其是在全球化,近代化的今天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及Internet已成为我们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网络被应用于工商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信息服务业等都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从学校远程教育到政府日常办公乃至现在的电子社区,很多方面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 特点:①巨型化②微型化③网络化④智能化⑤多媒体化⑥多样化

量子力学地发展史及其哲学思想

十九世纪末期,物理学理论在当时看来已发展到相当完善的阶段.那时,一般的物理现象都可以从相应的理论中得到说明:物体的机械运动比光速小的多时,准确地遵循牛顿力学的规律;电磁现象的规律被总结为麦克斯韦方程;光的现象有光的波动理论,最后也归结为麦克斯韦方程;热的现象理论有完整的热力学以及玻耳兹曼,吉不斯等人建立的统计物理学.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有许多人认为物理现象的基本规律已完全被揭露,剩下的工作只是把这些基本规律应用到各种具体问题上,进行一些计算而已。 这种把当时物理学的理论认作”最终理论”的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具有相对的真理性.”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对科学试验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促使科学试验从一个发展阶段进入到另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在物理学的经典理论取得上述重大成就的同时,人们发现了一些新的物理现象,例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的光谱线系以及固体在低温下的比热等,都是经典物理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这些现象揭露了经典物理学的局限性,突出了经典物理学与微观世界规律性的矛盾,从而为发现微观世界的规律打下基础。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等现象使人们发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玻尔为解释原子的光谱线系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量子论,由于这个理论只是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加进一些新的假设,因而未能反映微观世界的本质。因此更突出了认识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迫切性。直到本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在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启示下,开始认识到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才开辟了建立量子力学的途径。

量子力学诞生和发展的过程,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过程。一方面,新现象的发现暴露了微观过程内部的矛盾,推动人们突破经典物理理论的限制,提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另一方面,不少的人(其中也包括一些对突破经典物理学的限制有过贡献的人),他们的思想不能(或不完全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不愿承认经典物理理论的局限性,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把新发现的现象以及为说明这些现象而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纳入经典物理理论的框架之内。虽然本书中不能详细叙述这个过程。尽管这些新现象在十九世纪末就陆续被发现,而量子力学的诞生却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这中间曾经历一个曲折的途径,说明量子力学这个理论的诞生决不是一帆风顺的更不是靠少数科学家在头脑中凭空想出来的。 爱因斯坦在这次大会上作了题为《论我们关于辐射的本质和组成的观点的发展》的报告,首次提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爱因斯坦通过对光辐射的统计提醒的精辟分析得出结论:光对于统计平均现象表现为波动,而对于能量张罗现象却表现为粒子,因此,光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爱因斯坦进一步指出,这两者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这样,爱因斯坦的第一次在更深的层次上及时处理光的神秘本性,从而也将他最尊敬的两位前辈——牛顿和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理论有机的综合在一起。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阶段表

阶段年代 名称 (常用术语) 典型机构及 使用的媒体 实践特点 第一代20世纪初 到20世纪 50年代函授教育典型机构: 1914年函授学社; 20世纪初,陶行知率先租用无线 电举办教育广播; 1936年旧政府成立电影教育委员 会; 1937年成立播音委员会; 1940年电化教育委员会; 使用媒体: 印刷材料、照相、电话、幻灯片、 电唱机、投影、录音、电影。 (1)服务对象为大学生、知 识分子、失学青年、一 般民众; (2)印刷资料主要是学习资 源,其中包括学习指南 以及靠邮递往返传递的 作业及讨论。 第二代20世纪50 年代到20 世纪70年 代末 20世纪70 年代末到 20世纪90 年代中期广播电视大学典型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函授学院;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中国电视师范学院; 中国教育电视台等; 使用媒体: 大众媒体、个人媒体、远程电子 通信、计算机辅助教学。 (1)经历创建、起步、经历 文革中断、恢复、繁荣 和调整期阶段; (2)出现大学层次的远程教 育,远程教育进入大学, 实行注册试听生教育; (3)具有开放性和现代化。 第三代20世纪90 年代下半 期到至今现代远程教育典型机构: 中央广播大学; 中国电视师范学院; 中国教育电视台; 农村小学现代教育工程; 中央电大奥鹏远程教育工程; 使用媒体: 远程电子通信、无线移动通信、 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智 能媒体、虚拟技术。 (1)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 育体系; (2)我国共有68所普通高校 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被 批准作为试点机构; (3)国际社会大环境的发展 趋势以及国内教育领域 普遍呼吁广播电视教育 和卫星电视教育继续发 展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阶段表

国内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综述

国内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综述 能力天空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教育信息化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新型人才、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以教育促进产业,以产业促进教育”为规律的“教育——产业圈”的形成,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和产业所联姻的现代化,已使我们的时代具备了前所未有的魅力。远程教育,特别是以广播、电视、卫星、多媒体和网络为主要教育传播媒体的现代远程教育,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将人类社会目前所具有的“物质——精神”标志紧密联系起来,并且直接介入“教育一—产业圈”的社会形态,我们称之为“文明时代的文明精华”。不难看到,远程教育的发展已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因而分析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远程教育的概念及特征 对于远程教育的定义,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丁兴富在《中外远程教育定义和特征的分析研究》一文中指出:所谓远程教育就是学生和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媒体教学占有主导地位;有组织的系统工程;以自学为主、助学为辅;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和反馈机制的教育活动形式。简单的说,远程教育是指师生凭借媒体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 远程教育已经历经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第二代是广播电视教育;第三代的基本特征是利用卫星、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教

学活动,被称为“现代远程教育”。张剑平在《现代远程教育及其发展》中用表格的形式归纳出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表格如下: 相比较而言,现代远程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教育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受教育对象可以扩展到全社会;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受教育者选用;教学形式由原来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丁兴富在《现代教育学》一文中,将其与常规的学校教育相比,归纳出现代远程教育的几点主要特征:开放性、延伸性、灵活性、手段中介性和管理性。 二远程教育国内外综述 (一)国外远程教育综述 函授始于十九世纪后期的美国,最早依赖于印刷媒体。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无线电技术开始被应用到函授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电视技术被应用到函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网络技术应用到函授,录像视频系统 1、英国开放大学 1969年建立,入学不要求有正规的中小学学历,到1980年学生总数达到7万人,现年达18万,拥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教学中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来补充印刷媒体,包括磁带、录像带、CD-ROM。 2、美国的在线教育 九十年代前期,国内不存在其他一些国家存在的经济问题和文盲数目众多等问题,美国的远程教育发展较慢。但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在线教育得到了长足进展。

中国石油发展历程

中国石油发展历程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蒴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光辉的成就。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我们分五个部分介绍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概况,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资料。 1.恢复与发展 玉门油矿解放后,军代表康世恩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刚刚获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迅速投入战斗。在生产建设中,被称为“冬青树”的钻井队长郭孟和,屡建功勋,是老一辈石油工人的优秀代表。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毛泽东主席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以师长张复振,政委张文彬为首的全体指战员从此成为石油产业的一支生力军,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东北地区的几个人造油厂在设备,材料,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依靠技术人员和老工人,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恢复了抚顺,桦甸,锦州等几个主要人造油厂的生产。 经过三年恢复,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其中天然油19.54万吨,占原油总产量的45%,人造油24万吨,占55%。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5.9万吨,比1949年提高6倍多。玉门油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为了加强勘探,广泛采用“五一”型地震仪和“重钻压,大排量”钻井等新技术,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老君庙油田也开始扩大了含油面积,并开始按科学程序进行全面开发,采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业等措施。到1959年玉门油矿已建成一个包括地质,钻井,开发,炼油,机械,科研,教育等在内的初具规模的天然气石油工业基地。当年生产原油140.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50.9%。玉门油田在开发建设中取得的丰富经验,为当时和以后全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他们立足发展自己,放眼全国,哪里有石油就到哪里去战斗,形成了著名的"玉门风格", 为发展石油工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正象著名诗人立季赞诵的那样:“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石油勘探首先在我国西北地区展开。1955年10月,克拉玛依第一口井--克1井喷油。当时一些苏联地质专家对能否找到有开采价值的油田,曾有不同的看法。石油工业部在总结这一地区前段勘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1956年开始,调整勘探部署,集中力量在大盆地和地台上进行区域勘探,在康世恩同志主持下,把重点从准葛尔盆地南缘的山前蚴陷转向西北缘,当年就拿下了一定面积,很快就探明了克拉玛依油田,实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勘探上的第一个突破。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近代以来,学校校园围墙内的教育几乎成了正规教育的惟一代表,教师课堂讲授儿乎成了正规教学的惟一形式。然而远程教育的兴起突破了这一传统模式。虽然,远程教育以其举世瞩目的进展和成就赢得各国教育界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事。但是,其历史起源至少可以上溯到 19 世纪中叶。远程教育发源于函授教育。 20 世纪以来,随着电力的普及和大众媒介的广泛应用,多种媒体教学的开放与远程教育在世界各地蓬勃兴起。及至世纪之交,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带来了远程教育的又一次巨大进步。 一.中国远程教育的起源 远程教育发源于函授教育。而函授教育起源于 19 世纪中叶的英国。英国这个近代产业革命和资本土义的故乡,也是近代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的故乡。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社会经济对各种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压力。因此,就有了近代学校的出现,有了成人教育的出现,也才有了远程教育的出现。 函授教育就是利用印刷教材和通信指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函授教育首先发生在职业技术培训。 1840 年,英国人伊萨克·皮特曼将速记教程函寄给学生,他被认为是函授教育的始祖。大学层次开展函授高等教育的起源则与英美历史上的“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有关。新大学运动第一个有影响的成果就是1836 年创建的伦教大学。 1849 年对世界远程教育的历史是个重要的年份,伦教大学在这一年首创校外学位制度。1858年,修订后的伦教大学校外学位制度更加开放,并将适用范围推广到全世界。于是,各种函授学院在英国应运而生,为注册报考伦敦大学校外学位的学生提供函授教学辅导。伦敦大学校外学位制度为世界树立了一个采用自学、函授、业余夜校等方式发展校外高等教育的范例。因此,1849 年可以看作是世界远程高等教育的诞生年份。对各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的第二个历史事件是发源于英国和美国的大学推广运动。英国剑桥大学在 19 世纪 60 年代首先倡导大学推广运动,为校外学生开设扩展课程教育。此后,牛津和其他大学相继仿效。美国的大学推广运动始于 1862 年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和一批授地大学的创建。这些大学的著名口号是:“州即校园”,成为北美远程高等教育的发源之一。这一系列的发展,也为现代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当然,远程教育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孕育而生。 我国远程教育的萌芽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学校制度诞生的历史时期。1902年蔡元培先生等首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教育会,编写教科书和仿通信教授法刊行丛报。这实际上是我国最早的函授教育,即我国远程教育的起源。1914年商务印书馆正式创设了函授学社,这是我国开设最早的函授学校。 在我国,应用各种视听技术媒体开展以成人为对象的各种社会电化教育和以学校学生为对象的正规学校电化教育也是起始于20世纪初。自20年代起开始利用幻灯、电影进行教学。此后,广播、电唱、录音等也逐渐引进和发展起来。陶行知即自20年代起就倡导电化教育并身体力行。他不仅在他组织规划的教育活动中利用幻灯、无线电收音机和活动电影,而且租用无线电电台举办教育广播。1936年7月,当时的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了电影教育委员会,并在全国建立了81个电影教育施教区。1937年7月,成立了播音教育委员会,在全国建立了播音

风险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风险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随着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出现,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诞生及运用,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社会财富大3:涌现,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新的风险损害也不断增加。尤其是随着社会化生产程度的提高,使得原来最为松散的社会联系变得十分紧密,这又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安全生产怠识的提高。在现代企业中,安全管理怠识得到了普遍增强。 风险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国。1931年由美国管理协会保险部最先倡导风险管理。1932年美国纽约儿家大公司组织起纽约保险经纪人协会,该协会定期讨论有关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后逐渐发展为全美范围的风险研究所和美国保险及风险管理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风险管理的兴起。风险管理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原因。

首先,由于社会化生产程度的提岛,国内、国际市场的不断扩火,使得风险损害的范唞扩大了。如20 世纪30年代出现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整个世界的经济遭受了灾难性破坏;1973年一1976年的西方石油危机也给西方工业带来了巨大冲击;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东欧、苏联解体,使得国际社会发生了动荡。所有这一切,都会带来工厂停产或倒闭、破产,使得亿万劳动大军失业,这就增加了人们的恐惧与忧虑,同时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高科技的广泛运用,也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比如核辐射、核污染、航天飞机失事、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倾覆等等。 其次是利润最大化冲动。从长期来看,一个企业是否能取得预期利润,是企业能否生存的根本标志。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直接冲动在于获得最大利润。然而,无论是高风险还是高技术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