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豆根的研究概况

山豆根的研究概况

山豆根的研究概况
山豆根的研究概况

山豆根研究进展

赖秀平

暨南大学附属清远医院中药房广东清远

【摘要】:介绍山豆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等研究进展,建立其安全有效的治疗窗口,最终为其安全有效用药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字】:山豆根;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中毒救治

前言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分布于广西、贵州、广东、江西等省。2010版《中国药典》载本品味苦, 性寒;有毒。归肺、胃经, 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火毒蕴结、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以及肺热咳嗽等症。故山豆根属传统“有毒中药”范畴, 但一般临床医师认为该药毒性较小, 时常大剂量或长期用药, 从而导致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有递增趋势。兹对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概述

1 化学成分

研究表明,山豆根主要含黄酮、生物碱及多糖类成分。目前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有高丽槐素、红车轴草苷、柔枝槐酮、柔枝槐素、紫檀素、槲皮素、染料木素、山槐素、光甘草酚、芒柄花素、金雀异黄素、槐酮、槐定、槐多色烯、sophora flavone A,sophora flavone B,baying 等[1-5]。从山豆根分离得到生物碱类成分20 多种,总生物碱1.34%~1.88% ,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为主,还有少量的臭豆碱、金雀花碱、N-甲基金雀花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氨、槐醇、(-)-14β-乙酸基苦参碱、(+)-14α-乙酸基苦参碱等[6-8]。此外,从山豆根还分离得到的多糖组分有8 种,分别为SSa-1,SSa-2,SSa-3,SSa-4,SSb-1 FA,SSb-2,SSb-3,SSc-1,它们分属于淀粉、类淀粉、半纤维素、果胶,其中淀粉的含量最多,其次为果胶类多糖[9-11]。

2 药理作用

2.1 抗肿瘤作用。对于接种的子宫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山豆根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的脱氧酶均有抑制作用[12]。

2.2 其中的红车轴草根苷能抑制感染植物的真菌, 柔枝槐素色烯能预防鼠生溃疡。

2.3 日本山豆根对恶性肿瘤有显著效果, 且不使白细胞减少。

2.4 山豆根碱具有良好的保肝降酶活性,能防治多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损伤,由其提取物制成的制剂肝炎灵,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肝炎的治疗[13]。

3 毒理学研究

山豆根的毒副反应以急性肝毒性、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为主,此外还可引

起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毒性等。引起毒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用药量过大和品种混乱,如北豆根与山豆根不分,甚至制剂原料发生混淆。

3.1 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

有报道山豆根毒性成分主要为苦参碱和金雀花碱,苦参碱能麻痹呼吸中枢运动神经末梢[14],引起呼吸衰竭[15];金雀花碱能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使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14]。主要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呼吸衰竭是其直接致死原因[16]。

王晓平等[17]在山豆根神经毒性研究中,采用山豆根熬成汤剂,用灌胃针灌服大鼠,每日1次,7~10d后,发现大鼠动物减少明显温顺、逃避能力下降。进行海马神经电生理研究,结果发现山豆根能降低或相对降低长时程电位,由于长时程电位是兴奋性突触后点位复极化的一部分,是突触可塑性标准之一,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推测山豆根水煎剂中毒影响到认知过程,可能对人的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18] 。

3.2 长期毒性实验向丽华等[18]用山豆根水煎剂对SD大鼠灌胃给药, 长期毒性实验表明(剂量分别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00、50、25倍),高、中剂量给药的大鼠心、肝、肺、睾丸、脑指数增加,低剂量给药的大鼠脾指数增加但作者未提及病理检测结果,因此推测其对脑组组织和心脏可能有一定的损害。

3.3 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药代动力学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分布相半衰期分别是

4.4min和

5.8min,消除相半衰期分别是79.2min和29.6min;表观分布溶积分别是3.93 L/kg和1.94L/kg氧化苦参碱大鼠体内药动学过程与家兔体内相似[19]。

4 中毒机制

山豆根主含苦参碱、金雀花碱等生物碱,有强毒性。苦参碱有烟碱样作用,能使胆碱能自主神经系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呼吸肌麻痹,从而出现头昏呕吐、汗出、步态不稳、惊厥、呼吸停止等症状。金雀花碱能够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使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20]。还有报道认为,苦参碱能作用于大脑引起痉挛,能麻痹横膈膜和呼吸肌运动神经末梢。

5 用量、用法、配伍研究

5.1 用量研究刘荣禄〔21〕通过临床证实,在方药相同情况下,山豆根研末冲服比饮片水煎服见效快、疗效好。张世臣教授实验证明,山豆根所含苦参碱、氧化

苦参碱等有效成分不宜受热,遇热其活性大大降低。若将其研粉冲服即可避免山豆根因攫海而使有效成分流失,又可避免其因煎煮时之高热造成的药效降低。另有研究证明,山豆根煎煮的时间越长,其毒性越强〔22〕可见山豆根不宜入煎剂,以研末冲服、入丸剂服、水、醋磨汁服、鲜品含汁为宜。若入煎剂宜后下,以免毒性增加,外用宜研末调涂。

5.2 用法研究据报道〔23〕有患者服用山豆根12g即可产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有口服60g而中毒死亡者。王亚敏等〔24〕临床观察发现,山豆根用量超过10g(一般服10~15g),可致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故认为其用量在10g以下为宜。老幼体弱者不宜超过6g,也同样能取得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良效。所以,山豆根研末冲服、入丸剂服、磨汁服或水煎服等,最多不得超过10g.以3~6g为宜,外用适量。

5.3 配伍研究山豆根若单独应用较配入复方毒性大〔23〕,故不宜单独应用。配伍也应有所选择,肖辉良〔25〕发现山豆根与大黄配伍极易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多在服药后2h出现,以头昏眼花、足软无力、手指颤抖、嗜睡等为其典型症状。进食绿豆稀粥后,次日诸症消失。肖氏是以银翘散加山豆根、大黄各10g,治疗咽喉肿痛时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症状的。然其曾分别以银翘散加山豆根10g和以银翘散加大黄10g治疗咽痛多例,均未见不良反应。张顺湧〔26〕在临床中亦发现, 山豆根与神曲同煎口服, 可致不良反应,服药后出现心慌、恶心、乏力、出汗与苦参碱中毒症状相同。故山豆根应配入复方应用,但不宜与大黄,神曲配伍。

6 临床不良反应文献摘例

6.1 山豆根中毒200余例报道主要症状为恶心,头痛腹痛,严重者全身发冷,四肢颤抖,肢体抽搐,挛急,心率加快,更重者可因呼吸衰竭死亡[27]。

6.2 1例服山豆根130g,水煎顿服,约1h觉头晕、恶心呕吐,四肢麻木, 且愈来愈重,头痛剧烈,呼吸急促,脘腹胀满,全身肌肉颤动,肢体抽搐挛急[28]。

6.3 1例山豆根泡服后头晕恶心呕吐、四肢颤抖、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感觉迟钝等。

6.4 1例内服中毒, 头晕胸闷、频繁呕吐。

6.5 1例山豆根60g 煎服, 2h后神志模糊, 旋即昏迷, 抢救无效而死亡[27,29]。6.6 5例服用山豆根复方水煎剂, 用量>10 g/剂, 煎煮时间15~ 45min, 用药3~7剂后导致急性小脑炎[30]。

7 预防措施

①山豆根有体内蓄积作用,临床宜间隔用药,并严格控制剂量。②山豆根入煎剂时煎煮的时间不宜长,宜后下。③山豆根不宜单用,应配入复方。④注意品种鉴别,各中药厂、各药材采购、经营、批发、零售单位及各医疗单位中药房。在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生产、经营、调剂、制剂、贮运等环节中,必须把广豆根与北豆根严格区分,不得混用或互相代用。医生处方用药和药房调剂要区分南北豆根,凡处方开广豆根、山豆根、南豆根一律付豆科植物柔枝槐的根及根茎饮片;处方开北豆根应付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及根茎饮片。

8 中毒救治

轻度中毒可自行缓解。重度中毒者:①早期用大量温水或1:4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服药超过4h,可服硫酸镁导泻;并用2%~3%的活性炭灌胃吸附未被吸收的毒物。②以10%葡萄糖生理盐水加维生素C点滴,促进排毒解毒;用5%~10%葡萄糖盐水1000ml加入15%氯化钾20ml,5%碳酸氨钠100ml,维生素B200mg静脉点滴以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③抽搐痉挛者用氯丙嗪等;昏迷者给氯酯醒,每2h肌注0 25g,吸氧;呼吸衰竭者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如洛贝林等。④病情稳定后口服中药解毒剂,用绿豆60g,甘草30g.金银花24g,穿心连9 g,水煎,早晚各服1次。

9 结语

综观山豆根化学、药理及毒性的研究概况,分析其研究现状,展望其未来研究趋势。①山豆根主要含黄酮、生物碱、多糖等成分,既有抗肿瘤、抗炎、抑菌、保肝、增强免疫、清除自由基、抗心律失常、强心、降血压等广泛而确切的药理活性,同时也可诱发肝毒性、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等多种毒副反应,严重限制了其临床中卓越疗效的发挥和应用。②安全有效的治疗窗口尚是空白,亟待研究建立、弥补。③配伍是中医用药特色,通过配伍有望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鉴于目前尚未见山豆根配伍减毒增效方面相关研究的现状,可通过在对古籍等文献资料以及医院医生临床配伍用药情况考察的基础上,开展与之配伍减毒增效的研究,以可能提高其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Kyogku K,Hatayama K,Yokomori S,et al. Study on the constituents of sophora species. VI.

Constituents of the root of Sophora subpro strataChuet .T .Chen.[J].

Chem Pherm Bull,1973,21(6) :1192.

[2]Shirataki Y,Yokoe I,Komatsu M. Two new flavone glycosides from the roots of Sophora

subprostrata [J].J Nat Prod,1986,49(4) :645.

[3]Komatsu M,Yokoe I,Shirataki Y.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sophora species.Ⅻ.

Constituents of the aerial parts of Sophora tomentosa L.[J]. Chem Pharm Bull,1978,26(4) ::1274.

[4]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1.[5]邓银华,徐康平,章为,等. 山豆根化学成分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 (2) :172.

[6]窦金辉,李家实,阎文玫. 山豆根生物碱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89,19(5) :

40.

[7]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新编拉汉英植物名称[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6:689. [8]章育中.山豆根(越南槐) 叶中分出的两个新的苦参型羽扇豆碱:(-) -14β-乙酸基苦参碱和(+) -14α-乙酸基苦参碱[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21(6):42.

[9]李志孝,黄成钢,陈耀祖.山豆根多糖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0,20(2):294. [10]董群,方积年.山豆根多糖的性质和化学组成[J].中国药学杂志,2001,36(2):85. [11]张岚,任丽娟,顾玉诚.山豆根中性多搪SSA 的分离纯化和性质[J].中草药,1993,24(1):

8.

[12]姜鹏.酚酞过敏反应1 例[J].安徽医药,2005,9( 2):909.

[13]陆群,朱路佳,薛洁. 肝炎灵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J].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1,21(5):517.

[14]李希新.山豆根研究概况[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24(3) :235-237.

[15]张丕逊,曾嵘,党雁华,等. 山豆根过量引起神经毒性反应一例报告[J] .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32(1) :62.

[16]王三梅,韩冬梅,熊晖,等. 中药山豆根中毒致亚急性基底节坏死性脑病一例[J].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8) :638-639.

[17]王晓平,陈聚涛,肖倩,等.中药山豆根的神经毒性:从人到动物[J] .自然杂志,2002,24

(5) :286-289.

[18]向丽华,陈燕萍,张智,等.24 味有毒中药长期毒性实验研究对大鼠脏器指数的影响[J]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2(1):35-52.

[19]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 .天津: 天津科技出版社,1999:316.

[20]焦万田.中药不良反应与治疗[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 23~ .

[21]刘荣禄. 山豆根制成粉剂入药为宜[J] .时珍国药研究,1992,3(4):167.

[22]高渌纹.实用有毒中药临床手册[M] .北京学范出版社,1993:47~52.

[23]庄国康.刘瓦莉中药中毒与解救[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8~30. [24]王亚敏.戴舜珍.曾宏翔广豆根副作用6例报告. [J] .福建中医药,1994.25(3):45. [25]肖辉良.山豆根与大黄配伍后毒性反应3例. [J] .江西中医药,I991.22(5):59.

[26]张顺湧.山豆根与神曲配伍不良反应. [J] .山西中医,2009.6(6):32.

[27]李欣.山豆根中毒原因分析. [J].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1) 700.

[28]高俊泰.山豆根中毒1例[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4,7(2):13.

[29]温玉梅.服山豆根致中毒1例. [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1, (6):271.

[30]李爱美.李德帅.山豆根中毒致小脑炎5例报道. [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3(3).286.

山豆根的研究概况

山豆根研究进展 赖秀平 暨南大学附属清远医院中药房广东清远 【摘要】:介绍山豆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等研究进展,建立其安全有效的治疗窗口,最终为其安全有效用药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字】:山豆根;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中毒救治

前言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分布于广西、贵州、广东、江西等省。2010版《中国药典》载本品味苦, 性寒;有毒。归肺、胃经, 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火毒蕴结、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以及肺热咳嗽等症。故山豆根属传统“有毒中药”范畴, 但一般临床医师认为该药毒性较小, 时常大剂量或长期用药, 从而导致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有递增趋势。兹对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概述 1 化学成分 研究表明,山豆根主要含黄酮、生物碱及多糖类成分。目前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有高丽槐素、红车轴草苷、柔枝槐酮、柔枝槐素、紫檀素、槲皮素、染料木素、山槐素、光甘草酚、芒柄花素、金雀异黄素、槐酮、槐定、槐多色烯、sophora flavone A,sophora flavone B,baying 等[1-5]。从山豆根分离得到生物碱类成分20 多种,总生物碱1.34%~1.88% ,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为主,还有少量的臭豆碱、金雀花碱、N-甲基金雀花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氨、槐醇、(-)-14β-乙酸基苦参碱、(+)-14α-乙酸基苦参碱等[6-8]。此外,从山豆根还分离得到的多糖组分有8 种,分别为SSa-1,SSa-2,SSa-3,SSa-4,SSb-1 FA,SSb-2,SSb-3,SSc-1,它们分属于淀粉、类淀粉、半纤维素、果胶,其中淀粉的含量最多,其次为果胶类多糖[9-11]。 2 药理作用 2.1 抗肿瘤作用。对于接种的子宫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山豆根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的脱氧酶均有抑制作用[12]。 2.2 其中的红车轴草根苷能抑制感染植物的真菌, 柔枝槐素色烯能预防鼠生溃疡。 2.3 日本山豆根对恶性肿瘤有显著效果, 且不使白细胞减少。 2.4 山豆根碱具有良好的保肝降酶活性,能防治多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损伤,由其提取物制成的制剂肝炎灵,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肝炎的治疗[13]。 3 毒理学研究 山豆根的毒副反应以急性肝毒性、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为主,此外还可引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 施研究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于皓 姓名:乔利敏 专业(班级):环境11-2班 学号:1129010211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11-2乔利敏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对于环境的污染和控制,已成为各国科学界、公众和立法的注意焦点之一。大气微生物污染是环境污染之一,大气微生物能够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疾病的传播,导致工农业产品腐烂变质,尤其近年SARA、禽流感、超级细菌等疾病的流行和暴发,特别是近年来室内污染的加剧,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及经济发展[1]。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内外不少学者对大气微生物的污染进行了综合性研究。本文就国内外大气微生物特性来源、污染分布、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大气微生物;分布现状;污染特征;防治措施 Abstract: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human progress, for the control of pollu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focus of national attention to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e public and the legislature. Airborne microbes pollution is one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airborne microbes can lead to the spread of diseases in humans and animals and plants,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cause rot,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SARA, avian flu and other diseases prevalent superbugs and outbreak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indoor air pollution intensifie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 o protect and improve the human environment,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microbial pollution of the atmosphere, many scholars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tudy.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bial origin abroad atmospheric pollution distribution, research progress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reviewed. Keyword: airborne microbes; distribution of the status quo;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Prevention 0:引言

常见中药基本功效

常见中药基本功效 解表药 羌活:发散风寒,祛风湿,巅顶头痛。 藁本:同上。 防风:祛风解表,皮肤瘙痒,祛风湿,止全身之痛。 荆芥:祛风解表,皮肤瘙痒,透疹,炒碳止血。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止咳,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表,温通经脉,助阳(心,脾,肾)。 紫苏: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香薷:发散风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发汗解表量不宜大,不宜久煎,热服;水肿,量大,冷服。) 生姜: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细辛:发散风寒(较强),止痛,通鼻窍,温肺止咳。 白芷:祛风解表,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窍,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通窍。 薄荷:发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理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毒消肿,润肠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小儿肝风内动。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肺,平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慢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止痛。 柴胡:退热,疏肝理气,升举阳气。 升麻:退热,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表证风发热,项背强痛,透疹,生津止渴,健脾止泻。 淡豆豉:疏散表邪风寒风热皆可,常做辅助药。 清热药 石膏:肺热咳喘,胃火上炎,煅后收湿敛疮。 知母:滋肺阴而除燥热,胃热口渴,滋肾阴。 芦根:泻胃热生津止渴止呕,清肺热祛痰排脓,湿热淋证水肿。 天花粉:胃热口渴,肺热燥咳。 淡竹叶:清热除烦,清心火,利尿。 栀子: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夏枯草:泻肝火,消肿散结。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清肺热,安胎。 黄连:清心肝胃之热,燥脾胃大肠湿热。 黄柏:清肝胆大肠膀胱及下焦湿热,泻火解毒,入肾经退虚热。 穿心莲:清下焦湿热,擅清肺胃之热,泻火解毒。 苦参: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杀虫利尿。

黄芩苷的提取

黄芩苷的提取 黄芩苷(Baicalin)是从黄芩根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具有抑菌、利尿、抗炎、抗变态及解痉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抗癌反应等生理效能。在临床医学已占有重要地位。黄芩苷还能吸收紫外线,清除氧自由基,又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因此既可用于医药,也可用于化妆品,是一种很好的功能性美容化妆品原料。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000烧杯1 250ml烧杯2 铝锅1 50ml容量瓶5 漏斗1 紫外分光计1 纱布1 1.2 试剂 黄芩饮片乙醇盐酸 2 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方法 2.1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称取黄芩苷标准品50mg,用50%乙醇溶解并定容于100ml容量瓶,配制0。5mg/ml黄芩苷标液,分别吸取标液0。5,1。0,1。5,2。0,2。5,3。0,3。5,4。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50%乙醇定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78nm处测吸光值,得到吸光度-浓度回归曲线为y=0。064x-0。0102,r2=0。9982。 2.2样品含量的测定精确称取实验所得黄芩苷粗品50mg用50%乙醇溶解定容于100ml容量瓶。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吸取续滤液2。5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50%乙醇定容。另取50%乙醇作空白,于278nm波优点测吸光度,由回归方程式计算出对应浓度,按下式计算黄芩苷含量。 黄芩苷含量(%)=[对应浓度(μg/ml)×100×40]/样品重(mg) 3.实验步骤 黄芩苷的提取方法参考胡应权的方法,黄芩→粉碎→称取黄芩粗粉20g→加水煎煮→趁热分离出滤液→40℃下加盐酸调pH1~2→80℃下保温→静置→分离出沉淀→洗涤干燥→黄芩苷粗品,其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按下式计算黄芩苷收率:黄芩苷收率(%)=M/M0×100%式中:M-所得黄芩苷粗品重量M0-提取时用黄芩的重量 不同溶媒不同溶媒剂量不同提取时间和次数都对黄芩苷提取有影响。 3.1 不同溶媒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将提取次数固定为1 次,溶媒倍量固定为10倍(重量比),提取时间固定为1h,分别以7006、950,6的乙醇及水为溶媒进行提取,考察不同溶媒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详见表1。 表1 不同溶媒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 溶媒种类黄岑苷含量(mg/ml) —————————————————————————— 水提取 70%乙醇 9596乙醇 —————————————————————————— 3.2 不同溶媒倍量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将提取次数固定为1次,提取时间固定为1h,分别以8、10、12、14、16倍于黄岑粉的水进行提取,考察不同溶媒倍量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详见表2。

山豆根

山豆根信息库 一、药材基原 (一)形态特征 山豆根,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植物形态为灌木,高1~2m,生于石灰岩山地或岩石缝中。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3-7;小叶常对生,无小托叶;花组成与叶对生或顶生的总状花序;萼钟状,极偏斜,裂齿6,极短;花冠伸出萼外,白色,旗瓣狭;雄蕊10,二体(9+1),花药丁字着生;子房具长柄,有胚珠1-2颗;荚果肿胀,卵状或椭圆形,稍肥厚而呈核果状,不开裂,有种子1颗。 (二)性味功能 味苦性寒,入心、肺、大肠三经。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牙龈肿痛、肺热咳嗽烦渴、黄疸、热结便秘。 (三)药理作用 根含总生物碱约0.93%,其中苦参碱0.52%,氧化苦参碱0.35%,以及微量的臭豆碱和甲基金雀花碱;并含槐果碱。黄酮类化合物有紫檀素和l-三叶豆高丽槐甙,后者经酶水解得l-高丽槐素,均为紫檀素类化合物,有抗癌作用,其作用甙比甙元强,右旋体比左旋体强。另含山豆根素、山豆根查耳酮、山豆根色烯素、山豆根色烯查耳酮、山豆根色烯素、山豆根色烯查耳酮、山豆根色满素、山豆根苯并二氢呋喃素、大豆素、山豆根苯并吡喃素、4′,7-二羟基-6,8-双(3-甲基-2-丁烯)二氢黄酮、2′,4′,7-三羟基-6,8-双(3- 甲基-2-丁烯)二氢黄酮、山豆根新色烯查耳、山豆根新色烯素及柒料木素;其所含酚性物质,水解得咖啡酸和长链醇其中以C26为主,占72.4%;此外,尚含羽扇豆醇、β-谷甾醇、维生素C 和维生素B1。有报道,中性多糖由D-半乳糖和D-葡萄糖组成,其分子比为1:1。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实验表明,山豆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絮状表皮癣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有高效抗菌作用。苦参碱溶液对乙型链球菌、痢疾杆菌(F2)、变形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氧化苦参碱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乙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2、抗肿瘤作用:山豆根对恶性肿瘤有显著效果,副作用小,安全,且不使白细胞减少,试验动物一般状态良好。

赤潮相关现状分析及防治方法整理

一、研究背景: 赤潮的定义: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短时间内突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发的一种生态异常,并造成危害的现象。 现状:有害赤潮肆虐于我国和世界各国沿海,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海洋环境问题和生态灾害。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有记录的赤潮有300多次,发生次数以每10年增加3倍的速度上升,2000年以来赤潮事件每年都达到了几十次;赤潮发生规模也呈急剧扩大的趋势,1998 年至今,每年都发生了面积超过1 000平方米的特大赤潮,其中有几年赤潮面积甚至达到上万平方公里,前后持续时间将近一个月,世界罕见;与此同时,有毒、有害的赤潮原因种也在不断增加,甲藻等有害种类已成为我国赤潮的主要原因种。这些趋势充分表明了我国赤潮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2009年我国近海共发生赤潮灾害792起,平均每年发生 79.20 起,而其中又以2003~2007年间赤潮发生的次数最高;而从2000~2003年,我国赤潮灾害发生次数呈上升趋势,2003年达到最高,为119次。2004~2009年赤潮发生次数有逐步下降,但仍远远高于2000年的次数。 在时间上,又对2000~200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记录的117起大型赤潮灾害事件进行统计分析(见图 2 ),发现我国近海赤潮灾害多发生在5月、6月和8月,3个月共记录赤潮事件91起,占赤潮灾害发生总数的77.78%。 从图上可以看出5月的赤潮发生的次数最多。6月份为34起,8月份15起。

从空间角度看,我国四大海域均有赤潮灾害发生(见图 3)。在 2000~2009年内的任何一年,我国东海发生赤潮的次数远远多于其他3个海域,南海次之,渤海第三,黄海最少。 2000~2003年,我国东海发生赤潮的次数逐年递增,在2003年之后的两年赤潮发生数有所下降,且基本稳定;2006年和2007年赤潮发生数又有所增加;2007年后才呈现下降趋势。 危害:1、2,赤潮频发给我国沿海造成了严重的生态、资源、环境问题和重大的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因赤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的年份可达 10 亿元以上。而有些有害赤潮生物能产生毒素,经贝类或鱼类累积后危害食用者的健康和生命,调查表明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这两类主要的藻毒素污染普遍存在于我国沿海,在近年有记录的贝毒事件中,就有有几百人中毒,数十人死亡。 3、4,然而,上述这些损失和影响也只是我国沿海赤潮危害的冰山一角,因为赤潮频发预示着我们的海洋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可能已经或者正在遭到破坏,而生态环境一旦失衡恶化就很难在短期内恢复。近年来在渤海、东海等海域都发现了水母比往年发达、而鱼虾资源减少的现象,这很可能与基础饵料改变、甲藻类赤潮生物的异常增殖而使食物链演变有关。生态系统的这种异常改变将是非常危险的,就像“沙尘暴”在向不利于人类居住的方向演变一样,赤潮频发的危险信号是这些海域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

常见中药的功效大全

常见中药的功效大全 一、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顺气安胎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健胃消食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炒用止泻 羌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白芷:祛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祛风解表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藁本: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苍耳子:祛风解表宣通鼻窍除湿止痛 辛夷:发汗解表宣通鼻窍 (二)辛凉解表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润肠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润肺止咳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滋养肺阴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驱风止痛 柴胡: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退热截虐 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发表透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寒水石:清热泻火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生津止渴退虚热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清肺止咳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润肺止咳 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生津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焦栀子:凉血止血 夏枯草:清热泻火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二)清热燥湿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解毒疗疮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

黄芩苷和黄芩素的最新提取方法与应用研究

黄芩苷和黄芩素的最新提取方法与应用研究 摘要黄芩苷和黄芩素是中药黄芩的重要单体,具有多种功效,在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抗癌、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两者的新提取工艺和新的应用进行概述,为黄芩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芩苷黄芩素提取方法药理作用 Recent review in extraction techniques and pharmacological study of Baicalin and Baicalein Li Xue , Guo Yan-xia,Ren Hui-xia (Department of Pharmacy,Shandong University. Ji Nan,Shandong,China) ABSTRACT Baicalin and Baicalein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Scutellariae Radix ( HuangQin) , and have various efficacies , including antibacterial , antivirus , antiinflammation , protecting the liver function , antitumor , and show good value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latest developments in their extraction technique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evidences for exploiting of Scutellaria . KEYWORDS Baicalin ;baicalein ; extraction techniques ;pharmacological study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现代药学研究证明,黄芩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是主要有效成分[1],其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苷键被水解厚,即产生葡萄糖醛酸和苷元(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传统上通常以黄芩苷作为中药黄芩的标志性检测物和主要研究对象,但近年来研究发现黄芩素(黄芩苷元)在临床上有更好的药理活性,如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抗癌、抑制炎症反应等,因此本文将两者最新的提取方法与药效分别汇总,为工业生产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黄芩苷提取新方法 黄芩苷的提取工艺很多,过去主要有浸渍法、渗滤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和加碱温浸法等。但都存在提取时间长、效率不高、溶剂消耗量大、操作烦琐、过滤困难等缺点。随着提取和分离技术的不断提高,黄芩苷的提取方法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概括如下: 1.1 超声提取 超声能产生空化效应,具有粉碎、搅拌等特殊作用,使黄芩植物组织在溶剂中瞬时产生的空化泡的崩溃,而使组织中的细胞破裂,以利于溶剂渗透到植物细胞内部,使细胞中的黄芩苷成分进入水溶剂之中,加速相互渗透、溶解,以增加黄芩中的主要成分黄芩苷在水中的溶解度。郭孝武等[2]研究了不同频率超声对提取黄芩苷成分的影响,比较在同一提取时间, 频率分别为20, 800, 1100 KHz 时从中药黄芩中提取黄芩苷成分的得率, 以20 KHz 下得率最高, 认为原因是该频率下超声空化效应强, 加之粉碎化学效应, 有利于有效成分转移和黄芩苷与水的混合。但超声波法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实现工业化生产,成本较高。

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43415470.html, 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 作者:刘宝林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20年第02期 摘要:地质灾害的产生不仅使得自然环境遭到了破坏,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经济和人身安全都产生了影响。目前虽然我国在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主要阐述了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现状,以及对如何有效的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02-0186-02 我国近年来社会生产生活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干扰逐渐增大,各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随着我国对于地质灾害的重视,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地质灾害的防治初见成效。对于地质灾害的产生,首先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其次就是要推进防治工作的建设,使得治理工作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健全预警机制,加强保护资源的意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充分降低由于地质灾害而产生的影响。 1地质灾害及发生原因 1.1 自然原因 地质灾害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地质灾害的发生以自然因素、经济活动和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是由于一些地区经常出现下雨天气,这样就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问题,或是发生洪涝灾害产生的水土流失情况,或是地震造成地貌改变而产生的地质灾害。 1.2 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也可造成地质灾害的产生,现代化的生活促进了经济的生产和发展,人们的生产活动越来越频繁,对土地开发的活动也不断地的增多,由于人们的开采力度过大而造成地质灾害问题也在不断地的出现。人们对土地的利用需求越来越高,无休止的乱开发、乱生产使得土地的质量逐渐下降,地质灾害问题严重限制了人们的生产,而生产需求已经大于土地自身的保护能力,而且地质灾害治理的手段并不是特别高,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然后解决的水平却没有跟上来。人们的经济获得欲望得不到控制,地质灾害治理问题也没有引进重视,那么以后的结果将会变得越来越糟,最终导致生态失衡引发地质灾害。

关于4种山豆根的鉴别和质量分析

论文关键词:山豆根;木蓝根;北豆根;滇豆根论文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4种“山豆根”的性状、显微鉴别和山豆根与木蓝根的薄层色谱鉴别,并对四种“山豆根”的质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山豆根为豆科槐属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的干燥根及根茎,但是这种正品山豆根的中药饮片近几年越来越少,现在运用最多的“山豆根”是豆科木蓝属(Indigofera)多种植物的根(简称木蓝根,下同)。除此之外,《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北豆根和《云南省中药饮片标准》2005年版第一册收载的滇豆根,在医疗单位均作“山豆根”使用。笔者现对这4种山豆根的鉴别及质量分析简述如下。 1 4种山豆根的性状鉴别 1.1山豆根根呈长圆柱形,直径0.5~1.5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质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 1.2木蓝根根呈圆柱形,常有分枝,直径0.2~O.7(~1.2)cm。表面灰色、灰黄色或灰棕色,有时栓皮呈鳞片状剥落,有横长皮孔。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灰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味微苦。 1.3北豆根根茎呈细长圆柱形,有分枝,长可达50cm,直径0.3~0.5(~0.8em)。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无明显的节,常有须状细根,外皮易剥落。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木部淡黄色,中心有髓。气微,味苦。 1.4滇豆根根茎呈圆柱形,常有分枝,长2~7em,直径0.3~0.8cm。表面棕褐色,具数个明显的节和节间,节间长0.5~2era。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绿黄色至暗黄色,角质样,有光泽。气微,味苦。 2 显微鉴别2.1山豆根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外侧薄壁细胞有的含草酸钙方晶,继续形成含晶细胞环,含晶细胞的壁木化增厚。皮层和韧皮部均有纤维束散在。木射线宽1~8列细胞,木纤维成束,多与导管相间排列。 2.2木蓝根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其细胞壁增厚成石细胞状。皮层和韧皮部均有纤维束散在,薄壁细胞有的含草酸钙方晶,皮层内有的可见石细胞。木质部宽广,木射线宽1~5列细胞,木纤维发达,导管呈放射状排列。 2.3北豆根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一列,其下面常有数列木栓细胞断续排列。皮层内有的可见单个石细胞散在。中柱鞘纤维排列成新月形。维管束外韧型,间断排列成环。髓部宽广。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方晶、棒晶或针晶。 2.4滇豆根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一列,皮层内可见根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维管束外韧型,间断排列成环。髓部宽广。薄壁细胞内充满淀粉粒,无草酸钙结晶。 3 山豆根与木蓝根的薄层色谱鉴别 [1][2]下一页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山豆根项下[鉴别](2)检验:分别取山豆根和木蓝根粗粉各0.5g,分别加三氯甲烷各10ml,浓氨试液各0.2ml,振摇15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各加三氯甲烷0.5mI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参碱对照品和氧化苦参碱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山豆根和木蓝根供试品溶液各2μl,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4: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凉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山豆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木蓝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无相同颜色的斑点。 [!--empirenews.page--] 4 4种山豆根质量分析 4.1山豆根《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其植物来源为豆科槐属 《中国药典》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gensis Gagnep.)的干燥根及根茎,这是正品山豆根。 规定山豆根薄层色谱鉴别必须检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并规定氧化苦参碱含量不得少于0.40%。 4.2木蓝根《中国药典》和《云南省药品标准》均未收载,其植物来源为豆科木蓝属(Indigofera)多种植物的根。据《中药鉴定学》记载,在陕西、河南、湖北、江苏、安徽等地曾用本品作山豆根用。现在我市大多数医疗单位使用的山豆根就是这种木蓝根。笔者按《中国药典》山豆根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检验过多批木蓝根,大部分未检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仅少部分检出微量的氧化苦参碱。木蓝根与山豆根是同科不同属的植物,木蓝根植物来源、性状、鉴别等均不符合《中国药典》山豆根之规定。按照《药品管理法》,

预防急性高原病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_牛文忠

·讲座· 预防急性高原病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原病预防研究室(610021)牛文忠范泉水方丽 聂雪峰魏文婧 摘要目的:探讨部队急进高原执行应急任务情况下,有效预防急性高原病(AMS)的措施。方法:对每年空运进入西藏的新兵部队的AMS的发病率及采取的预防和控制(简称防制)措施进行跟踪调查,总结分析目前部队预防AMS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结果:在目前条件下,虽然进藏新兵部队预防AMS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从采取的防制措施来看,基本都是属于“静态”的,即:主要通过各种管理手段降低机体的耗氧量,等待机体缓慢地进行低氧代偿调节过程。但是,如果部队是急进高原执行应急任务,则这些“静态”的措施就显得有些“无力”了,部队仍然面临着AMS的巨大威胁。结论:在今后的研究中,在继续完善AMS“静态”防制措施的基础上,应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动态”的防制措施上,保证部队急进高原后能够立即执行各种应急任务,保障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保证部队的战斗力。 关键词高原部队急性高原病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594.3R82 近年来,随着对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发病机理认识的不断深入,各种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简称防制)措施也不断出现,使AMS的防制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AMS的发病率逐年下降[1],曾经严重威胁进入高原者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AMS不再让人恐惧,极大地促进了高原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也有力地保障了高原部队广大官兵的身体健康。但是,在目前条件下,AMS的威胁仍然较大,尤其是对于急进高原后立即进行体力活动者,重症AMS的发病率仍然很高,仍然有死亡病例发生。本文在总结分析部队防制AMS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深入研究AMS预防措施的方向。 1部队防制AMS的措施 1.1科学规范的卫生学管理从AMS的发病机理上分析,存在着矛盾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是高原环境的大气氧分压低,造成人体吸入气体中的氧含量不足,即摄氧量减少;另一方面是体内的低氧代偿调节水平较低,在摄氧量减少的情况下,未能相应地减少机体的需氧量,引起摄氧量与需氧量失衡。从这两个方面看,改变人体所处小环境的氧分压可以做到,且已经有成功的事例,如富氧室、吸氧等。但是,要想改变部队所处大环境的氧分压,这是无法做到的。因此,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到了如何降低人体的相对需氧量这一环节。 机体的需氧量与自身的活动状态密切相关,活动量越大,时间越长,机体消耗的能量就越多,需氧量就越大。因此,只要能够将人体的活动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就能够有效地减少人体的需氧量,就能减少AMS的发病几率。要想降低初入高原部队官兵的需氧量,就必须科学管理部队,制定科学防制AMS的措施。2002年和2007年总后先后颁布了国家军用卫生标准《高原习服评价指标与方法》[2]和《部队进入高原的卫生学要求》[3],2004年成都军区颁布了《成都军区高原病防制工作暂行规定》,其核心内容,就是规范指导部队加强管理,防止或减少AMS的诱发因素[4]。 1.2预防药物AMS预防药物的研究历史悠长,与对AMS的认识几乎同时出现。在我国的系统研究应该是从20世纪的50年代开始,参加研究的单位最多时达到几十个。在总结分析国外西药防治AMS 效果的基础上,先后研制出了百余种防治AMS的中成药或中西复方药物,如复方党参片、红景天制剂、

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要点

篇一:山慈菇的功效 山慈菇的功效 抗痛风作用 秋水仙碱(col)是针对痛风性关节炎有效的唯一抗炎剂,对痛风急性发作有特别显着的治疗效果,也是有效的预防药。col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对其他关节炎只偶尔有效。 抗炎作用 col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炎性水肿,抑制肥大细胞中组胺的分泌,提高白细胞内camp的水平,抑制炎症时多核白细胞释放溶酶,抑制多核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趋化反应及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合成,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从而有利于减轻组织的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水肿及减少炎症介质对组织的损伤刺激。 抗肿瘤作用 col及其衍生物秋水仙酰胺(由col经氢氧化铵水解而得,colchicine amide)对多种动物移植性肿瘤都有抑制作用。 抑制疤痕增殖 复方秋水仙碱离子导入法对人体皮肤瘢痕增殖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篇二:山慈菇营养价值介绍 山慈菇营养价值介绍 别名:山茨菇、慈姑、山北姑、毛慈姑、泥冰子、算盘工、人头七、太白及、水球子、泥宾子使用提示:内服:煎汤,3至6克;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山慈姑知识介绍: 杜鹃兰呈不规则扁球形或圆锥状,长1.8至3厘米,直径1至2厘米。顶端渐突起,有茎痕。基部脐状,有须根。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膨大部有2至3条微突起的环节,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略呈角质或粉性,气微,味淡,带粘性。独蒜兰假鳞茎与杜鹃兰类似,但不及杜鹃兰饱满,呈圆锥形或不规则瓶颈状团块,长1.5至 2.5厘米,直径1至2厘米,上部渐突起,顶端断关处呈盘状,下部膨大且圆平,近基部凹入,表面黄白色或浅棕色(不去皮),较光滑,有皱纹,膨大部无环节。断面浅黄色,角质,半透明。气微,味淡,微苦,稍有粘性。均以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质坚实者为佳。 山慈姑补充信息: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水浸约1小时,润透,切薄片,干燥。或洗净,干燥,用时捣碎,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山慈姑适合人群: 正虚体弱者慎服。 山慈姑食疗作用:

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

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山豆根又名广豆根。主产于广东、江西、广西、贵州等地。全年可采,以秋季采挖者为佳。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切片生用。 【山豆根药性】苦,寒。有毒。归肺、胃经。 【山豆根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山豆根应用】 1.牙龈肿痛:山豆根苦寒,入胃经,清胃火,故对胃火上炎引起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均可应用,可单用煎汤漱口,或与石膏、黄连、升麻、牡丹皮等同用。 2.咽喉肿痛:山豆根大苦大寒,功善清肺火、解热毒,利咽消肿,为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凡热毒蕴结之咽喉肿痛者均可用之。轻者可单用,如《永类钤方》单用山豆根磨醋噙服;重者常与桔梗、栀子、连翘等药同用,如清凉散(《增补万病回春》);若治乳蛾喉痹,可配伍射干、花粉、麦冬等药,如山豆根汤(《慈幼新书》)。 此外,山豆根还可用于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痈肿疮毒等证。 【山豆根用法用量】 煎服,3~6g。外用适量。 【山豆根使用注意】 山豆根有毒,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等副作用,故用量不宜过大。脾胃虚寒者慎用。 【山豆根现代研究】 1.山豆根化学成分:山豆根主要生物碱及黄酮化合物。生物碱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臭豆碱和甲基金雀花碱等;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柔枝槐酮、柔枝槐素、柔枝槐酮色烯、柔枝槐素色烯。其他尚含紫檀素、山槐素、红车轴草根苷等。

2.山豆根药理作用:山豆根有抗癌作用,所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实验性肿瘤均呈抑制作用。有抗溃疡作用,能抑制胃酸分泌、对实验性溃疡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弧菌、麻风杆菌、絮状表皮癣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山豆根所含臭豆碱、金雀花碱能反射性地兴奋呼吸,氧化苦参碱和槐果碱有较强的平喘作用;此外,山豆根还有升高白血球、抗心律失常作用、抗炎作用及保肝作用。 4.山豆根不良反应:大剂量广豆根总碱对心脏呈负性频率、负性传导作用和心肌复极化障碍,对呼吸中枢先兴奋后抑制。中毒成分可能是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以及槐果碱。中毒时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四肢无力,心悸,胸闷;重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颤抖、麻木,大汗淋漓,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步态不稳等;继则呼吸急促、浅表,四肢抽搐,面唇青紫,瞳孔散大,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山豆根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超剂量用药(大于10g)。因此,应用时应严格掌握剂量,一般以3~6g为宜。中毒救治的一般疗法为:早期催吐、洗胃;服药超过4小时,可导泻,并服活性炭。重度中毒者须用维生素c和654-2静脉滴注,或用维生素B6静脉注射。若抽搐痉挛者用氯丙嗪;腹痛剧烈者注射阿托品;昏迷者给氯酯醒,吸氧;合并血压下降、肺水肿、呼吸衰竭者则用升压、利尿和呼吸兴奋药,同时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山豆根临床研究:据报道,山豆根在临床上尚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用山豆根、桔梗各 4.5g,生甘草3g,治疗小儿寻常型银屑病300例,总有效率95%(北京中医1990,2:23);用肝炎注射液(山豆根提取物)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CPH)和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各80例,总有效率CPH组82.5%,CAH组77.5%,降酶效果显着(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0,2:68);此外,还可用于钩端螺旋体病、白细胞减少症、痢疾、心律失常、宫颈糜烂以及绒毛膜上皮癌等。

瓦斯防治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_李兴堂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约占一次性能源的70%,并且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全国煤矿高瓦斯突出的矿井占到25%,瓦斯爆炸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还摧毁井巷设施,引起煤尘爆炸、火灾等二次灾害。因此,瓦斯治理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有效地控制瓦斯事故就变得尤为重要。 1瓦斯防治理论及技术研究的进展 瓦斯灾害防治技术主要从3个方面入手:防治煤与瓦斯积聚,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煤与瓦斯煤尘爆炸。下面从解决瓦斯问题的抽放技术,煤与瓦斯突出理论,瓦斯预警监控及控制爆破理论技术方面介绍瓦斯防治理论及技术研究的发展。1.1瓦斯抽放技术现状 瓦斯抽放是解决煤矿瓦斯问题的根本方法,在总体上,国内煤矿瓦斯抽放技术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 (1)高透气性煤层瓦斯预抽阶段。20世纪40年代初期,抚顺采用井下钻孔预抽的方法,来解决单一特厚煤层瓦斯涌出量大的问题。但当时这种理论和抽放效果之间的关系未被研究,这种抽放技术放在其他煤矿亦未产生预期的效果。 (2)临近层卸压瓦斯抽放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阳泉矿区采用井下穿层钻孔抽放上邻近层瓦斯的试验获得成功。到60年代时已基本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 (3)低透气层强化抽放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试验研究了多种强化抽采办法,如高、中压注水,水力割缝,大直径钻孔,网格式密集布孔,水压致裂和松动爆破等。但是我国煤矿的复杂性导致了单一的抽放瓦斯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综 合考虑。单一的强化抽放瓦斯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这种技术目前依旧在探索完善之中。 (4)综合抽放技术阶段。严格遵守“密钻孔、严封闭、综合抽”等技术规定,综合抽放瓦斯。它不仅是防止矿井瓦斯事故的可靠安全保障措施,也为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技术保证。 瓦斯抽放技术在煤矿得到普遍应用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矿井生产中,要尽可能地多抽出瓦斯,并不断扩大抽放瓦斯的范围,包括本邻近层瓦斯抽放、 采空区瓦斯抽放、煤层抽放、围岩抽放等;同时要研究煤层透气性,不断改进和提高抽放工艺、系统及设备,全面采用综合抽放瓦斯的方法,这也是瓦斯抽放技术的发展趋势。1.2煤与瓦斯突出理论的研究现状 自1834年法国发生世界第一次煤与瓦斯突出以来,研究人员就开始从突出机理和防治方法两方面进行研究。 目前,在国内外指导煤矿瓦斯防治和抽采的基础理论主要集中在本煤层瓦斯渗流-扩散理论,煤岩瓦斯多物理场耦合理论及采动卸压裂隙区瓦斯运移理论等方面。 同时,研究人员也提出了各种煤与瓦斯突出的假说,这些假说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因素作用的假说,一类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假说。这些假说包括瓦斯作用假说,地应力作用假说,化学本质假说及综合作用假说。 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开始以力学理论和力学方法研究煤与瓦斯突出。谈庆明等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的破裂间断波模型。余楚新、鲜学福等从煤体变形的角度对煤与瓦斯突出进行了研究。 Gray 认为在突出过程中两种瓦斯诱发的破坏机理———可能发生煤体的拉伸破坏和煤岩体的剪切管涌破坏。澳大利亚学者Paterson 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的数学模型。 文章编号:1008-3731(2012)02-0099-02 瓦斯防治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 李兴堂 (新联煤化工工贸有限公司,新疆昌吉831100) 摘要: 煤矿瓦斯问题越来越被重视。主要针对抽放技术、煤矿瓦斯突出理论、瓦斯预警监控,以及控制爆破理论技术讲述了瓦斯防治理论及技术的研究发展,并简单介绍了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煤矿;瓦斯;治理;现状中图分类号:TD712 文献标志码:B 煤炭科技 COAL SCIENCE &TECHNOLOGY MAGAZINE 2012年第2期No .2 2012 99

黄芩苷的研究概况

综述 黄芩中黄芩苷的研究概况 一前言 黄芩苷(baicalin)是由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其原植物主要产于东北、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等地,以山西产量最大,河北承德产的质量最好。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肝、胆、大肠、小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1]。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是黄芩及其制剂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成分,据药理学研究报道,黄芩苷具有抗微生物、抗变态反应、降压和镇静、利胆、保肝和解痉等作用[2]。本文对黄芩苷的最新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黄芩苷(baicalin)是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有效成分之一,属葡萄糖醛酸苷类,水解后产生黄芩素和葡萄糖醛酸,具有清热解毒、抗炎、利胆、降压、利尿、螯合金属离子、抗变态反应等多方面的作用[3]。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黄芩苷研究的持续升温以及认识的逐步深入,认为黄芩苷在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调节免疫、促进细胞凋亡以及抗肿瘤和HIV等多方面均有作用。 1 解热作用 发热是一个多环节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若其中某些因素、环节被抑制或阻断,则可防止体温升高,从而产生解热效应。目前。对

于黄芩苷解热机制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综合近几年研究发现,黄芩总提物及单一活性成分(黄芩苷野黄芩苷)在整体动物实验、方面表现出显著的解热作用,且在一定剂量下其作用强度可高于以临床剂量折算的阿司匹林[4]。 2 抗炎作用 张罗修等[5]报道了黄芩苷对刺激剂Ca2+载体A23187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GE2的合成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提示了黄芩苷抗炎作用的部分机理。陈先福等[6]应用兔感染性脑水肿模型,测定了黄芩苷、川芎嗪、甘露醇对血清和脑脊液(CSF)中磷脂酶A2 活性的抑制作用及改善脑水肿关系,结果显示黄芩苷与川芎嗪均可抑制磷脂酶A2 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3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采用D-氨基半乳糖及D-氨基半乳糖与内毒素合用建立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的含量。结果,腹腔注射200mg?kg-1或500mg?kg-1黄芩苷可以明显降低因D-氨基半乳糖及D-氨基半乳糖与内毒素合用所致肝损伤小鼠血清中已升高的GOT及GPT含量。提示黄芩苷对于受损的小鼠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7]。静脉注射黄芩苷(90、10mg?kg-1)能显著增加肝组织、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苷肽(GSH)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的抗氧化能力,通过抑制自由基的产生,降低四氯化碳(CCL)、D-氨基半乳糖对小鼠肝组织的损伤作用,降低生物膜脂质过氧化的产生,增强生物膜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