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营持有型物业研究

经营持有型物业研究

经营持有型物业研究
经营持有型物业研究

经营持有型物业研究

一、持有型物业的概述

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分析,开发建造物业的赢利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建好卖掉,一次性回笼资金,这类物业可称为销售型物业;另一种是建好后持有,通过长期收取租金获益,这类物业可称为持有型物业。如果更全面的进行分析,则持有型物业不仅可以持续性产生租金收益,而且可以长期产生资产增值,由于持有型物业一般地段较好,来自土地的增值空间远远大于普通物业。

从理论上讲,几乎所有的房产都可用作持有型物业,但比较适合持有的物业主要包括商业用房、写字楼、酒店、住宅、工业用房等五类。从档次上划分,持有型物业一般属于中高档。商业用房中以大中型为主,如销品茂、百货商厦、大型超市、商业街区等;写字楼多是甲级类;酒店类多属中高档,甚至有超五星级的;住宅主要是高端类,包括服务式公寓、高档公寓和别墅;工业用房包括厂房、仓库等。

二、经营持有型物业的必要性

1、持有型物业是未来房地产发展的趋势

在欧洲房地产发达国家,持有型物业一般占物业总数的50%左右,而在国内目前这一比例还非常低,而且多数为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所持有,包括学校、医院、军队、银行、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等,只有10%左右的持有物业为市场化企业所经营。中国商业地产联盟2007年年初对699家商业地产开发商的网上问卷调查显示:选择“只租不售”模式的达到了39%,而在2006年的调查中,选择

持有型物业比例仅为21.4%。

2、增加持有型物业是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必然结果

持续几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正使我国房地产业发生深刻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持有型物业对开发商的重要性越来越高。首先,对于开发商而言,资金的重要性开始超过土地,一方面,不断紧缩的“银根”逼使开发商降低对银行的依赖度,另一方面,“自有资金必须超过35%”的硬性规定对开发商的现金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持有型物业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其次,宏观调控使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出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近两年市场依然向好,但谁都不敢肯定未来市场会否出现大的调整,而持有型物业是抗击市场下滑的重要产品,香港地产巨头们的经验早已证实了这一点;再次,宏观调控使开发企业的优胜劣汰速度加快,只有“长跑健将”才能最终胜出,而持有型物业会大幅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

3、持有型物业能充分挖掘城市黄金地段的土地价值

房地产投资哲学中有“地段、地段、还是地段”的金科玉律。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地价长期看涨,而市中心由于积聚了太多资源,其土地价值堪称“皇冠上的明珠”,因此好地段的物业的升值空间更大。东京、纽约、香港等已过了高速建设期的城市中,市中心高档物业增量极少,因此地产商持有物业成普遍现象。经过近几年超速发展,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出让越来越少。在这一形势下,过去倾向于建好就卖的开发商,开始越来越多的把黄金地段的优质物业用于长期出租,慢慢享受“物以稀为贵”的敛财乐趣。

4、增加持有型物业是上市房企的内在需要

自2005年以来,内地房地产业涌现一股上市潮,尤其是去香港IPO,包括富力、复地、绿城、世茂、雅居乐、碧桂园、合景泰富、SOHO中国等。上市之前,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赔了赚了都是老板的事,财务报表时好时坏也都无所谓。但上市之后,他们摇身变成了公众公司,只有稳定增长的财务报表才能讨得机构投资者和普通股民的欢心。要想表现特好,先求避免特差,持有型物业形成的租金流可以平衡销售型物业的业绩波动,故受到上市公司和准备上市公司的青睐也在情理之中。

5、持有型物业可以使企业有效避税

中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环节的税负较高,以前主要是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下,新出台政策要求自今年2月1日实行清算土地增值税,由于它将实行30%-60%的四级累进税制,对于开发商的利润影响很大,尤其是利润丰厚的高档物业的税负更高。但如果改销售为持有物业,则不仅可以有效规避土地增值税,还可以避免一次性交纳高额的所得税等。而且,如果未来把多个持有物业打包发行REITs,则按美国税法,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当然中国的相关法规目前还在酝酿中。

三、企业经营持有型物业的可行性

1、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前景持十分乐观

从宏观上分析,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房地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达到30%的临界值时,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从30%到75%,英国用了200年,美国用了100年,日本用了7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1996年达到30.48%,2006年达到43.9%,平均每年增加约1.4%,按此速度,达到75%至少还需20年左右。若暂按15亿人口做基数,那么也即每年2115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活,若按2006年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计算,每年需要新增住宅5.5亿平方米。这仅是从住宅需求上进行分析,随着GDP和人均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企业和居民对各类房地产的需求都将保持良好势头。在这种情况下,持有型物业增值空间非常乐观。

2、目前是企业增加持有型物业的上佳时机

从中短期分析,目前正是房地产企业增加持有型物业的好时机。主要出于三个原因:一是人民币仍在持续升值通道中,且有加快之势,这必将导致中国的不动产价格升值,外资亦将继续看好并投资国内优质物业;二是近几年实力派开发商的业绩提升幅度很大,赚取的利润相当丰厚,部分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大量融资,有财力增加持有物业,而不会因此导致资金链危机,资金紧张期即使想增加持有型物业也无能为力;三是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重点领域是住宅市场,而持有型物业核心产品的商办、酒店旅游类市场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因此投资并持有优质物业,时机正好。

3、增加持有型物业有助于企业多元化融资

经营持有型物业除了可以产生持续的现金流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融资功能,比如,万一企业遭遇财务危机,可以把持有型物业以抵押

的方式进行借贷或其它方式的短期融资。而且,从国际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房地产资产证券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这样才能强化房地产金融的功能,除了房地产企业上市之外,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MBS(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等都是很好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对于持有型物业而言,未来打包发行REITs将是一个很好的融资方式和退出方式(关于REITs下文再详述)。这就意味着,当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持有型物业之后,就能从容的选择运营模式和应对市场波动。

四、目前国内经营持有型物业的现状

1、香港地产商运营持有型物业的经验

香港回归十周年,也正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十周年。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股市和楼市最怕遭遇经济或金融危机,每次危机过后,无不市场低靡,大批企业破产。即使在经济运行波动不大的国内,1994年海南楼市泡沫破灭后,亦留下开发商累累白骨。但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导致楼价大跌50%以上,香港地产巨头却能集体熬过“冬天”,几年后便重新生龙活虎,如今更是耀扬内地楼市。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大量的持有物业如雪中之炭火使香港地产商不至僵死。香港知名地产商中,持有型物业比重多占30%以上,比如新鸿基的持有型物业与开发型物业的利润基本上对半开,恒基和新世界的持有型物业比重都在50%以上,更极端者是香港置地集团,这家成立于1889年的“百年老店”,是香港中环区域最大的物业投资、开发、管理公司,持有13栋高端商务楼,其租客很多都是跨国集团的亚洲

总部。

2、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纷纷增加持有型物业

部分开发商的持有型物业发展计划

近几年内地开发商,尤其是地产大佬们越来越喜欢“只租不售”了,持有型物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多,招商、世茂、碧桂园、金地、绿地、富力、华润、阳光、复地、首创等皆如此。整体而言,目前国内大型地产商持有型物业在整个开发经营业务中占比不高,多数在10%左右,其中招商地产起步较早,目前持有型物业收入占比近30%。受整体持有趋势的影响,一些原本是分割出售的商业项目也转向了“自持物业”,如北京三环新城社区商业街SUNNYTOWN、明天第一城部分商业、珠江帝景部分商业等。由于这一模式需要较大的资本实力作为保障,因此目前主要为一些大型开发商和外资企业采用,传统的产权式商铺在杜绝不实承诺的前提下,还将作为市场的营销模式之一而存在。

3、海外基金收购持有型物业成为一在潮流

2004年以来,外资尤其是海外基金,突然对收购成熟物业产生

兴趣。比如,2004年摩根斯坦利收购上海的世界贸易大厦,2005年规模明显提高,2006年达到高潮。这些海外基金多锁定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尤其以上海为最。2006年,外资在沪收购总量达73.56万平方米,收购案例数量同比2005年剧增233%;从收购产品的形态分析,2004和2005年主要是写字楼,2006年高档住宅、酒店式公寓逐步成为新的关注焦点,且多以产权分散的住宅物业为主,基本上都将改为酒店式公寓出租。如摩根士丹利收购的陆家嘴公寓、华山夏都、花旗集团投资基金收购的漕河景苑等。这些海外基金之所以对内地持有型物业兴趣浓厚,原因在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内地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长期持有这些物业,部分外资、尤其是海外热钱是以中短期赢利为目的,比如去年,麦格理将上海“新茂大厦”以2.5亿美元的高价出售给德国SEB基金,今年高盛将高腾大厦,花旗将永新广场出售,这三宗物业被持有的时间均不超过两年,且平均获利皆近一倍。

由于国家持续紧控外资,使部分原先兴趣浓厚的海外基金变得有些犹豫、观望,基甚部分已购有物业的外资也开始主动转手。

4、高端酒店成为持有型物业的热门产品

正如上文所述,可用作持有型物业的类型有几个种类,商办类物业是常规的品种。值得关注的是,近两年来,一股酒店开发持有热席卷中国房地产业。世茂地产、碧桂园、合生创展、富力集团、金融街、阳光股份、鹏欣集团、今典集团、绿地集团、华润置地等知名房企皆已涉足其中。地产巨头们青睐的几乎清一色是四星和五星等高端酒店。

张宝全的今典集团甚至不惜重金在三亚海边竞得七星级酒店用地。大概而论,有两种典型的开发模式,一种可称为“世茂模式”,专注于开发独立的五星酒店,目前在上海已开发和正在建设的五星级酒店达四个,2006年公司来自租赁及酒店的投资物业营业额达1.78亿元,比2005年增长373%。另一种可称为“碧桂园模式”,由于碧桂园大多数项目皆大盘开发,因此采取“住宅+酒店”模式,高端酒店既属配套设施,亦提升了住宅的品位,它今年中报披露,迄今为止碧桂园集团一共要做17家五星级酒店。

五、企业经营持有型物业的策略

1、开发和持有高星级酒店

现阶段,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由旅游观光阶段进入休闲度假阶段,另外,随着我国GDP持续的高增长以及全面进入WTO,国内外的商务活动正快速增长。这两个因素共同导致酒店业的发展正步入黄金时期。事实上,投资酒店不仅已成为全球潮流,受全球私募股权投资者的刺激,酒店投资正呈现全球化的趋势。由于酒店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而且人民币升值导致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内地正成为亚太地区酒店投资的热点市场。大量的欧美资本和中东石油美元正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寻找可以收购的酒店项目,但事实是,大多数新建酒店的大业主拒绝出售或要价远超外资预期,2006年全年中国公布的酒店交易只有十五六宗。当前,内地的酒店地产投资热中的开发主角与以往有所不同,早期,中国酒店多为旅游企业和港商投资建设,如今则以国内房地产开发商为主力,并且大多采取了持有经营策略。以

上海为例,自2004年以来,高档酒店日房价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五星级酒店房价由2004年的1177元/日上涨至2006的1406元/日,涨幅为18%;四星级酒店房价也由2004年的587元/日上涨至659元/日,涨幅为13%。因此,开发和持有高星级酒店,投资回报将长期看好。

2、与专业的持有型物业管理运营机构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相比销售型物业,持有型物业的经营更加复杂,往往需要专业的管理或运营机构打理,才能使物业管理、维护达到比较好的水平,才能使物业租金保持理想水准,才能使物业持续增值。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持有型物业管理和运营方面的经验较少,在具体实践中,往往与专业的机构,尤其是国际知名公司结成战略同联盟,以保持较高的运营水平。比如虽然大型开发商投资、开发、持有酒店已成大势所趋,但真正全面介入酒店经营和管理环节的开发商并不多。酒店经营管理属于相对比较专业的学科,尤其是在高档酒店的经营管理上,实行专业的酒店管理公司经营以成为国际化趋势。上海证大集团在投资开发上海证大丽笙酒店时,就联合世界著名酒店品牌——丽笙酒店及渡假村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并由另一家世界知名品牌——卡尔森环球酒店集团亚太公司负责管理。再如世茂集团已聘请百联集团管理该公司旗下的上海世茂国际广场,并与日本世嘉、马来西亚的百盛集团、台湾星巴克咖啡、麦当劳(中国)、香港屈臣氏等200多个品牌建立了策略合作关系。

3、将优质的社区商业配套物业用作持有

目前,很多开发商已经明白大型商业设施适合发展成为持有型物业,但却往往忽视规模较小、形态散乱的社区型商铺。已往的实践表明,社区型商铺或中型商业设施一般难于价值最大化,许多开发商只是为了应付政府规划要求而建设这些商业用房,往往一卖了之,但由于产品定位、规划、施工等都没精心操作,这些商业用房既卖不出高价,又造成长期空置,无法正常或很好的营业,从而对开发商、商铺业主、商家、社区居民四方利益皆有负面影响。因此,开发商应对于社区型商业用房在开发前期即明确是销售还是持有,对于优质商业用房,尤其是大型社区中规模较大的商业用房,应考虑将其发展成为持有型物业,统一规划、经一招商、统一经营,从而使商铺的价值持续增值,而且获取稳定的租金收益。

4、打算持有物业的地产商须有“养铺”精神

持有型物业的特点之一是资金回收速度较慢,如酒店项目一般需要10左右才能收回投资。在这一过程中,有些项目建好后立马就能收取“真金白银”丰厚租金,而有些项目却需要耐心等待周边环境及市场的成熟,例如很多商业物业就需要“养铺”。企业必然做好心理准备,要抱着“短期亏钱,长线收益”的态度进行耐心、精心、专心的经营运作。

5、未来可以打包上市发行REITs

持有型物业最好的一个退出路径,是打包上市,发行REITs,不仅可以顺利脱身,而且能够借机卖出高价。美国的REITs非常发达,近两年香港也出现了多只REITs,其中包括广州出产的“越秀REITs”,

据目前形势判断,国内相关法规将近期出台,届时在国内就能很方便的上市。目前国内已有REITs正在筹备中。11月召开的房地产商会年会,联华信托总裁李晓东在会上表示,根据央行意见力争年内完成REITs制度的准备工作,明年上半年正式推出REITs产品,联信精瑞房地产私募股权基金型信托计划有望成为联华信托推出的首只、同时也是国内首只真正的REITs产品。

最后,不妨分析一下香港的一个REITs案例。2007年3月30日,号称“香港首个酒店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富豪产业信托在香港主板挂牌。富豪产业信托的资产为5间香港酒店物业,即富豪香港酒店、富豪机场酒店、富豪九龙酒店、富豪东方酒店及丽豪酒店,共3348间客房,预期今年房间数目增至3542间。据独立物业估值师估值报告,这5间酒店物业估值在149亿至159亿港元,2006年入住率为81.2%,平均房租为786.9港元,每房间平均收入639港元。按照租约,2007年基本租金收入6.3亿港元,到2010年增加到7.8亿港元,另外还会有浮动租金。按照招股书预计,2011年以后年度最坏的可能是只有4亿港元的租金收入,按发行价2.68港元计算,年收益率能在5%以上。除了向基金持有人提供稳定的分配,富豪产业信托的主要目标还有“在基金单位资产增值方面达到长远的资本增值”,实现手段包括对外收购、改善内部运营、适当融资等,投资者也将享受到资产增值的好处。

六、世茂集团经营持有型物业模式分析

世茂集团,是以“世茂房地产(0813.HK)”及“世茂股份(600823.SH)”

两家控股上市公司为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截至2007年7月31日,总市值合计约800亿港元,世茂在中国境内正在开发中的项目28个,分布于中国近二十个个大中城市,拥有跨境及境外项目两个,分布在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原本有三家上市企业,今年“世茂国际”私有化后退市。二十年前,世茂进军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市场洗礼,比其它很多企业更懂得如何优化产品配置,尤其表现对持有型物业的钟情上,就目前国内而言,其收租型物业所占比重已经很高。

2006年,为了配合分拆上市计划,世茂早已有意识地增加了酒店等持有型优质物业的开发和经营,其在上海建造的3座超五星级酒店将占据上海豪华酒店20%以上的市场份额,此外在全国同时兴建的五星级酒店超过5个,未来的2—3年将超过10个。集团已规划好高档住宅、旅游项目和持有型物业这几类产品的比例。世茂房地产2006年报显示,2006年来自租赁及酒店的投资型物业营业额17.8亿元,升幅为373%。

世茂房地产2007年中报表明:营业额上升主要是总入账销售面积提高及投资物业贡献增加所致,酒店及商业物业营业额上升至人民币2.35亿元,较2006年上半年增长约4倍。并且,在不久的一段时间内,计划将世茂房地产的酒店、零售及办公楼的长期投资型物业的业务比例增至本集团总利润的三成。

2007年10月,世茂股份及世茂房地产先后发布重要公告,公布了关于世茂房地产向世茂股份注入资产及世茂股份定向发行A股的交易方案。若此交易获准,世茂房地产将向世茂股份注入9家商业地

产公司100%股权、北京世茂大厦项目以及约7.5亿元的现金,并成为世茂股份的控股股东。而世茂股份将由此获得总建筑面积近400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由此表明,世茂集团正在重新整合其商业持有型物业的开发与经营。

附表:香港已上市个REITs一览表

物业管理的九大典型经营盈利模式

物业管理的九大典型经营盈利模式 在当今社会中,物业公司和小区业主之间的法律纠纷不断上演。大多数物业纠纷是因为业主得不到预期的服务,与物业公司矛盾逐渐激化,最后只能抛出拒缴物业费的“杀手锏”。而物业公司又不能停止各项基本的服务,只有靠裁减工作人员、降低服务质量维持经营,又引来业主更强烈的不满。那么物业公司真的就这么不靠谱吗?他们就真的在业主身上牟取暴利了吗?其实,物业公司也是有苦难言,很多物业管理公司还处于亏损的边缘,这一点我们通过分析其收支情况就一目了然。 一、物业管理企业的收支分析 先看看物业企业的收入来源,大致归纳就包含四个方面的收入:一是公共性服务费用的收入,就是通常所说的物业管理费;二是公众代办性服务费的收入;三是特约服务费的收入;四是物业企业的综合经营的收入。就上述的四种收入,经过多年的实际操作经验和市场调查、研究、分析,可以看出,第一种的物业管理费基本是在政府物价部门控制的范围之内,为业主或者业主大会接受的价位,收费遵循的原则是公开、合理且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第二种的公众代办服务费,就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水、电及其他代办项目都是控制在国家能源相关部门,物业管理企业得不到任何的手续费,只能是物业管理企业免费为住户和业主提供服务。第三、第四种服务费的收取靠的是物业管理企业有能力去充分发掘、开拓市场,如果忽视或者没有能力做到,则企业就根本没有发展的前途和空间。 再看看物业管理企业的支出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对调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如下的结果:

物业管理企业的支出(企业是在规范化操作下),占物业管理费的比例分别为:人工费:40%(占物业管理费总额);清洁:10%;工程维护:15%;园林:5%;社区活动:5%;管理成本:17%;其它及不可预计费3%,总计物业管理企业支出费用占到物业管理费的95%。那么,企业的盈利值只有5%。 所以专业物业管理企业实际上是一种微利型企业,其所收取的物业管理费在用于管理项目的支出后所剩无几,当物业公司收取物业管理费较为困难时,也就立刻面临运转困难,于是就导致不少物业公司降低服务水准、服务质量引起投诉进而形成诉讼案件。针对这一问题,物业公司不能任由其恶性循环,而应该广开思路,适应市场的需要,由管理物业到经营物业兼容并行,大力发展物业的综合经营,实现企业的盈利,走出物业管理停滞不前的圈子。只有物业管理企业盈利才能做到不断地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不是把业务范围局限于收取固定的物业费中。 二、实现从管理物业向经营物业过渡 这里列举九个典型的物业管理经营盈利模式: 1、战略服务经营模式 这是一种物业管理企业作为地产开发企业的附属机构,从属于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战略而形成的经营模式。在地产开发商看来,就企业的投资回报而言,物业管理子公司所产生的利润在其集团企业所占的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物业管理子公司承接非自主开发的物业,回报低,风险大,而且削弱了自主开发地产项目的服务竞争力优势。由此,很多物业管理企业将

现代物业管理模式及发展

现代物业管理模式及发展 随着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传统的房地产计划管理模式化正在逐步演变为市场化的物业管理模式。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制度方面的原因,我国大量的住房作为公产,其管理主要由代表政府的房产管理部门和由各单位来进行管理,这不属于具有市场意义的社会化的物业管理。随着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住房的供应将摆脱由政府和职工所在单位提供的行政渠道,而转变为通过社会化供应的市场渠道。同时,传统的房地产计划管理模式化正在逐步演变为市场化的物业管理模式。这就必然会出现一种现象,在一个住区内,在一栋住宅内,甚至在一个单元内,将是多元产权、多个业主共存的局面,原来彼此之间既是邻居又是同事,现在大家是邻居很可能不是同事。正是这一复杂的物权定势,呼唤着对现代物业管理模式的迫切需求,推动着物业管理行业的蓬勃发展。 一、传统房屋管理与物业管理的区别 现在我国还存在着传统的房屋管理,而且在很长时间内将会继续存在。物业管理与传统的房屋管理 有很大的区别。物业管理作为对旧管理体制的一种革新。物业管理与传统的房屋无论在观念上、内容上、模式上、管理的深度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1、管理体制上看,传统的房屋管理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企事业单位采用行政手段,直接地进行行政福利型的封闭式管理;物业管理是专业化的企业通过市场,用经济手段进行社会化管理的有偿服务。 2、从管理内容来看,传统的房屋管理以单一的“收租养房”为主要内容,实际上收了租也养不了房,仍需要国家大量财政补贴;物业管理是对物业进行全方位、多功能的经营、管理、服务,它既管房又要以人为核心提供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服务,企业通过自身的经营机制,实现造血功能,国家不给补贴。 3、从管理机制上看,传统的房屋管理是管房单位以自身的意志去管理住户,住户无法选择房管单位;物业管理是产权人和使用人通过市场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选聘,双方在完全平等的条件下,通过双向选择签订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4、从管理对象的产权关系看,传统的房屋管理,其房屋产权都是国家所有;物业管理对象的产权,已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包括港、澳、台、外国人等多元化格局。 5、从管理单位与住户的关系看,传统房屋管理其管理单位与住户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物业管理其管理企业与住户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并且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凡是住户需要的服务,物业管理公司都尽量给予满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物业管理和传统房屋管理列成下表进行比较。 表1.1 物业管理和传统房屋管理比较

住宅物业管理模式有几种

住宅物业管理模式有几种 1、行政管理部门成立的物业管理公司所采用的物业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在于突出了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作用,因其管理机构与政权基层 组织相一致,在实施管理时具有权威性,制约力强。专业管理机构在小区管委 会领导下,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能做到统一安排,分工明确,专业协作,各 负其责,使小区成为一个完整的管理体制,而且基层组织的稳定性有利于小区 管理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这种模式在单一产权房屋管理中,尤其能体现它的行 政管理的效用。 2、国家房管部门转制成立的物业管理公司所采用的物业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发挥了房地产管理部门的管房专业之所长。小区以房屋 管理为主体,对房屋进行科学管理,保持房屋较高的完好率,有利于保护小区 的整体风貌。 3、房地产开发公司组建的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容易推广。它发挥了房地产开发企业 的经营所长,从开发、建设到管理是一条龙,管理与经营活动结合起来,可以 为住户提供全方位服务,不仅包括市政、环卫、治安、供水、供电等公共服务,还可以为住户提供特殊需要服务。 4、单位自行管理的物业管理模式 企业比较重视,住房已成为企业十分重要的问题和工作,配有专职企业负 责人进行管理,管理对象是本单位的职工和本单位的房产,比较单一。经费来 源是以企业福利基金为后盾,比较充裕,住户如有意见或公共设施出现损坏需 要修理时,可以直接向有关部门反映,并能尽快地得到解决。由于领导一元化,出现问题行政领导可以干预,从管理到经费筹措都比较方便。 5、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模式

首先是管理思路清晰、市场意识强烈,明确服务对象是业主(使用人),办事热情、认真;其次,物业管理企业成本概念清楚,他们完全按照“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运转、自我发展”的方式进行,可解决多年来行政管理缺乏资金的大问题;再次,这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物业管理公司机制灵活,运用市场经济规律采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企业职工采用聘用制、合同工制,定期考核,定期评定,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彻底打破过去国有企业那种吃“大锅饭”的懒惰思想;后,这种企业为业主(使用人)服务思想牢固,服务质量高。 6、按照“三合一”组建的物业管理模式 首先是居委会参与,可以树立物业管理公司的形象。因为居委会作为我国行政组织的基本单位,它代表政府,有一定威信。其次,容易与政府各部门协调。居委会可以代表物业管理公司与政府各职能部门进行协调。因为居委会对街道、政府较为熟悉,协调较为容易。后,居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在行政、经济上分工明确,小区行政管理由居委会承担,经济上由物业管理公司解决并支持居委会开展工作。

高校物业新思路 创新服务模式 加强服务管理

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服务管理 努力创建师生满意领导放心物业 ——江西中医学院物业管理做法和体会 在日常的物业管理、服务中,我们始终秉承“三服务两育人”的工作宗旨,以创建“师生满意、领导放心”的物业管理为目标,牢固树立“细节决定成败,关键在于落实,落实贵在坚持”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竭力为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提供优质服务和有力的后勤保障。 一、打造一支“爱心”队伍 一、创新服务理念,搭建质量平台 服务理念是指服务机构用自己的一整套服务理念来规范服务人员的思想和引导顾客对服务的期望,以便增强整体服务质量的可预期性。在市场经济中,一流的销售是卖理念,二流的销售是卖服务,三流的销售才是卖产品。为此,我们坚持创新服务理念, 把以前的“以人为本、周到细致、文明热情”;“人人代表公司形象,个个都为公司增光”等服务理念通过完善总、提炼和升华,培育了使服务适应教学科研及师生的需求的“细节决定成败,关键在于落实,落实贵在坚持”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并以企业文化引领员工紧紧围绕“师生满意领导放心”的既定目标开展工作。 (一)多渠道多途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的服务环境。“师生满意,领导放心”,是衡量我们工作的最终标准。创建“满意放心”物

业,在优质服务的同时,十分必要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氛围。我们在注重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同时,把“感情投资”看作是物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赞助及参加师生组织的各种活动,营造大家庭环境;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与师生双向互动,征求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理解、信任、支持的良好关系。从二OO三年起,我们聘请学生担任监督员,他们每天对我们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和反馈,由于他们来自于全校不同的班级,能第一时间了解师生对服务的需求及意见,能第一时间反馈,为我们整改赢得了第一时间;我们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师生座谈会,同时还通过意见箱、意见簿、QQ、邮箱等形式和途径了解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建立了反馈机制,通过电话、后勤简报、QQ、邮箱等及时反馈整改情况。 (二)积极办实事办好事,坚持创新发展的人性化服务。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只要你真心想为师生所想,急为师生所急,真诚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他们对你的工作会认可的,会满意的。工作中,我们主动贴近师生实施亲情服务、暖心服务、人性化服务。针对同学们报修时间与维修人员上下班的时间冲突问题,我们及时调整了部分维修人员的工作时间,专门成立了上门维修服务队,待同学们下课后到学生宿舍进行检查维修,很好地解决了以往“维修难”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同学能集中精力学习;针对同学们各种活动都要到离宿舍区有一定距离的教学楼教室进行,没有固定的活动室的现状,我们对11、12、13栋学生宿舍地下室架空层进行了改造,改建成了二十多

物业管理模式类型与作用

物业管理模式类型与作用 物业管理模式类型与作用 一、物业管理与传统管理 建国以后,国家对城镇房屋管理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行政管理体制,至今仍是城镇房屋管理的主要模式。物业管理与传统的行政性管理模式从共同点讲都是对城镇房屋的使用期的管理。物业管理是传统管理的延伸和发展,但由于机制的不同,两者又有着原则上的区别。 (一)管理实体 城镇房屋传统管理模式是一种行政性、福利性的管房模式,实施管理的实体是政府机构-各地区房管部门及其下属的事业单位-房管所(站)。物业管理则是一种经营性、企业化的劳动服务行为,实施管理的实体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物业管理企业和各种专业服务公司。 (二)管理机制 传统管理与房屋福利性分配模式相适应,是一种非经营性的管理行为,建立在以租养房的基础上。在低租金条件下采用行政补贴的办法来弥补经费的不足,或者因经费的不足而不能有效地保养房屋。物业管理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供劳务的有偿服务,采用以业养房的方针,依靠对物业的经营和对业户的优质服务来管好物业并取得自身的的生存和发展。 (三)市场机制 传统管理是按产业系统划分的部门管理,往往一个完整的物业区域,其内部各个物业因产权归属不同而被分割,影响了物业的统一管理。物业管理则是一种社会化的管理,打破部门、系统的分割,适应产权多元化的格局,按市场机制运作。业主和管理公司通过招标投标来签订委托管理服务合同,开展业务。 (四)服务范围 传统管理的工作职责一般局限在房屋使用和维修范围内,由于是受低租金的限制,服务范围狭、功能单一,房管部门又是行政性事业单位,缺乏开展经营性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物业管理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综合性服务,市场机制促使管理公司千方百计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业务,以高效优质的服务取得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主导地位 传统管理由于产权单一,基本上是一种单向行为,一切由管理单位说了算,住户是被动的,处于被管理的地位。物业管理是一种契约行为,供需双方通过共同认可的合同相联系,有明确的权利义务,而且业主在其中居主导地位。

浅析我国物业管理模式的现状及研究

浅析我国物业管理模式的现状及研究 房地产行业的兴盛衍生出以物业管理、房地产销售为代表的一系列产业,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房地产业主对物业管理的要求也大幅提高,然而长期没有得到优化的物业管理模式并不能提供业主预期服务,由此便导致了物业管理中的乱象。基于这种现实状况,本文将对物业管理中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关于应对策略的讨论。 标签:物业管理;现状;研究 引言: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与房地产相伴而行,房地产的形式带动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突飞猛进发展,为了对已建设地产形成有效管理,房产开发相关单位积极引入物业管理服务;在物业管理发展过程中,相关行业已经充分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尤其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物业管理行业的存在有效的解决了就业紧张的社会问题,为下岗、专业人员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 一、物业管理现状 物业管理行业对房地产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业管理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并未与人们不断提高的要求相匹配,反而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我国物业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 工作制度建设不完善是物业管理活动无序的根本原因,缺乏法律指导的物业管理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往往表现出随意性。对于这种行为,政府针对性地出台了《物业管理条例》等法规规范物业管理行为,然而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究其原因,可以认识到完整的物业管理法律始终没有形成,现行的法规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因此,物业管理活动中出现得部分物体无法依照法律条例得到解决,而这也到这物业管理单位与业主间的矛盾不断积累。正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出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物业的收费行为,但是新闻报道上屡见不鲜的物业服务收费问题充分说明了法律实施的局限性。 (二)物业管理人员综合整体素质达不到管理要求 素质低下的物业管理人员无法高效完成各项管理要求。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国内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时间段,可供借鉴的管理经验不足;另外,物业管理行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支撑,高校中小众的物业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面对庞大的人才缺口,作用毫无疑问是杯水车薪;物业管理从业门槛低,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组成五花八门,管理难度大。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多由竞争力弱的剩余劳动力组成。另外,考虑到物业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从业人员除了要对保洁、保安工作有一定认识,还应当具备基本职业道德。

纯商业物业管理模式

纯商业物业管理模式 商业地产是收益型物业,所以商业地产的物业管理服务包含“物业管理”和“商业管理”层的含义。不仅是传统物业管理服务所包含的“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 ,更重要的是实现物业各期净收益的最大化,并保持和提高物业的市场价值以及未来发展潜力。 商业物业管理分为两个层次:物业管理策略管理,物业运行管理。 物业策划管理,是制定物业发展战略计划,进行持有/出售分析,进行物业更新改造和大型维修的决策,监控物业绩效,管理和评价物业运行管理,定期进行资产的投资分析和运营管理分析,制定并执行组合投资战略,设计和调整物业资产的基本结构。 商业物业运行管理,是通过对物业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充分有效地发挥整个物业的功能和各个部分的服务功能,并通过祖巫管理,为业主取得稳定的租金收入。而租务管理,则是收益型物业管理运行管理的核心部分,这与其他物业管理的类型有着实质性的区别,租户的选择、租金的确定与调整、租约的制定都是收益型物业运行管理中租务管理的基础工作。 商业物业是指建设规划中必须用于商业性质的房地产,它是城市整体规划建筑 中的一种重要功能组成部分,其直接的功用就是为消费者提供购物场所。其中,公 共性商业楼宇是因商业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房地产类型,与一般零售商店不同,零售商店即使规模再大,仍然只有一个经营实体。而公共性商业楼宇一般会有很多独立的商家从事经营,各行各业的经营服务都有,范围远远超过零售商店,它不仅包括零售商店,而且包括银行、餐饮等各种服务性行业和各种娱乐场所。它的经营范围已远远超出原来商场的概念,是一种集商业、娱乐、餐饮等各种功能为一体的经营场所。 目前的物业管理服务市场永远是最好的指挥棒,中国物业管理二十年以来,从行业宏观发展态势来看,《物权法》的颁布和《物业管理条例》的出台都使物业行业在近年显示出欣欣向荣朝阳景象,行业地位不断上升,企业数量不断上升,从业 人数不断上升。但这样的一个朝阳行业,它的商业模式究竟是什么?盈利点是什么, 作为一个物业从业人员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才能使这个行业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物业管理行业的空间是巨大的,商业模式在不同阶段也是可以多重方式建立的。 也就是说,物业管理行业是房地产行业的是房地产行业的附属行业这一属性定 位通过多年的运作已经受到挑战,物业的商业模式的的建立不仅仅局限于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服务模式简介

物业管理服务模式简介 物业管理服务模式简介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我们对国内物业管理的情况,客户的需要己有很深的认识,凭着这种优势,我们曾帮助不少客户成功策划其发展项目,屡次达到高销售率及高出租率的指标,同时,为确保物业得到完善的管理,我们对每个物业项目均会个别设计一套最合适的物业管理系统,确保每个客户都能享受到合符经济效益及高素质的物业管理服务。 因应客户的不同要求,我们的服务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供选择: 一、全权管理:使用我们的营业执照;所有员工均与我们签约,由我们负责整个物业的运作,发展商有监督控制的权力,同时亦无需花费精力于管理琐事中;发展商根据物业面积和使用性质补贴一定费用作为物业运作的起动资金。我们将利用丰富的资源,确保物业管理达至国优标准。 二、授权管理:客户可选择保留管理及财务管理权,但委托我们对其余部分的管理运作提供服务。同样的,我们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定出适合的服务模式,提供高素质的物业管理服务。 三、共同管理:客户可选择合作组织管理队伍,共同管理物业。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向客户建议一套工作指标及管理队伍架构,务求取双方之长处,建立一支优秀的联合管理队伍。 四、驻场顾问管理:使用发展商的物业管理公司营业执照;我们将派驻资深物业人员担任项目物业管理的负责人,其余员工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劳动合同;驻场经理负责将专业的、先进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项目的物业日常运作中;我们定期派遣高级资深人员到现场视察,同时给予项目强有力的后备支援,确保内部考核制度得以实施,使物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五、顾问管理:使用发展商的物业管理公司营业执照;人手班底由开发商处理,我们协助挑选;与发展商定期召开会议;定期检查,现场指导及培训,定期呈送项目改善报告。 六、物业管理策划:为发展商自行组建物业管理公司、后期物业管理、小区识别系统设计提供合理和可行性方案。 感谢您的阅读!

单一业主物业管理模式初探

单一业主酬金制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初探 吴怀玉 什么是物业管理?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定义,本条例所称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这里面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要有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 第二、要签订物业服务合同; 第三、服务内容明确界定。 从物业的具体业态来说有多种多样,例如住宅、公寓、写字楼、商场、体育场馆、剧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等,对于这些物业业态,是否都符合条例的定义?又如何做好物业服务那?这里我们仅对单一业主的物业管理服务模式进行研究。 单一业主,顾名思义就是业主只有一个。比如体育场馆、学校、机关等。单一业主有什么特点? 第一、业主是一个,但使用人众多, 第二、服务需求多样性,商业性的物业更多考虑客户的需求; 第三、物业管理与其他的业务融合性高; 第四、业主的自我意识强烈。 针对这些特点,做好物业服务就不能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要从理念上和方

法上进行创新。一般意义上的物业管理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特点: (一)综合性 物业管理服务不仅包括物业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而且包括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绿化、清洁、交通和公共秩序维护等内容,此外还可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特约服务。 (二)专业性 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的消费环节,属于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延伸和完善,提供的是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它是专业性强,专业化分工很细的行业,必须有专业的人员配备、专业的工具设备、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委托性 物业管理所有活动的开展都是以物业管理企业接受业主或使用人的委托,经过双方商议后,明确委托事项,双方责任,利益分配等之后进行。 (四)有偿性 物业管理是集管理、经营、服务于一体的有偿劳动。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四十二条有明确规定: 物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理、公开以及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区别不同物业的性质和特点,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物业服务收费办法,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 业主应当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交纳物业服务费用。业主与物业使用人约定由物业使用人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从其约定,业主负连带交纳责任。 (五)公益性 物业管理企业由于所处的区域优势,除了提供物业管理的有偿服务外,还可

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

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 ──21世纪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主流 深圳市中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汪海菁 中国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逐步形成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运行机制。在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中,一批优秀的物业管理企业脱颖而出,为开创中国的物业管理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物业管理体系,有效推动了行业的发展进程。 本文立足于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通过对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特征、实现形式、发展策略的深入剖析,结合具体实证分析,阐述经营型物业管理的运作模式作为物业管理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将成为21世纪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主流。 一、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尚未真正形成规范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格局,除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物业管理市场相对成熟之外,全国大部份地区物业管理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化程度偏低。从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程度已达到一定水平的深圳市来看,目前仍存在着以下问题: 1.以数量型为行业发展的主要特征造成企业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规模效益差、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以2000年末的统计资料为例,全市拥有1100家大小规模不一的物业管理企业,正式注册的仅500家,按2000年全市物业开发量约800万平方米计算,1100家物业管理企业平均分配不足1万平方米。 2.企业发展趋同化、企业运作方法雷同,低水平、重复性的产业队伍大量涌现,从而形成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参差不一,产品(服务)结构不合理,低档次产品(服务)多,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差的局面。 3.由于物业管理行业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大量小而全的物业管理企业势必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浪费的严重后果:一方面“五脏俱全”的机构使人力、物力、财力浪费极大,企业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形成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工作量极不饱和,复杂的现代化设施、设备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仍需依赖专业公司;同时,库存备用材料、低耗物料又占用企业大量流动资金,造成流动资金沉淀。 仅以开发商项目支持为优势,政府指导价为保护伞,以纯粹的物业管理作为主业,运用“五脏俱全”的组织结构养活一大批从业员工的企业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仍延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后勤管理方式,未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给企业发展带来的种种弊端,这种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成熟的市场、变化的市场、竞争的市场的发展需求。 从全国范围的行业发展现状来看,观念落后、法制不健全已成为严重制约全行业整体规范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国有物业管理企业存在体制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方向不明确的问题则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市场化发展进程。 新时期的物业管理企业必须审时度势,正确对待现阶段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转变、更新观念,不断超越自我,才能使企业迈入持续、健康的发展轨道。 (二)竞争分析 进入21世纪,物业管理行业将主要面临两方面的竞争: 一方面大批国外同类企业的进驻给国内企业的发展带来直接影响。国内企业若不积极汲取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前瞻技术,大力加强企业在人才、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竞争

物业管理服务整体思路

物业管理服务整体思路 全面导入酒店式商务物业管理: 倡导“以人为本”全方位个性化的业主服务。我们将按照现代酒店服 (1 Smile(微笑):每一位员工必须对所有服务对象(业主)保持真诚的微笑; Excellent(杰出):要将每一项微小的服务工作都要求完善,做得出色。 Ready(准备):主动,要求能随时为服务对象(业主)提供专业、规的服务; Viewing(看待):要把每一位服务对象(业主)都看作需要特殊照顾的贵宾。 Inviting & creating(创造):要精心创造出使服务对象(业主)能感受到的热情气氛和关怀体贴的服务; Eye(关注):始终要用热情友好的关注态度对待服务对象(业主),关注业主服务需求,及时提供服务,使之时刻有令人重视的感受; 国际酒店业认为,Service(服务)的概念含义可用上述每一英文的每头一字母所包含的容来理解,这也是我们对酒店式商务物业管理服务的行为标准要求。

(2: ?业主满意是我们工作的目标。 ?微笑。真诚、热情的微笑是良好服务的开始。 ?沟通。诚恳、亲切的沟通方式是维系良好服务关系的纽带。 ?快捷。根据业主的服务要求和投诉问题,及时采取行动,时刻关注业主。 ?职业礼貌。保持职业礼貌,主动问候和主动向服务对象咨询服务感受。 ?职业仪表。整齐佩带名牌,以自己经过修饰的仪表容貌为骄傲; 注意个人卫生;时刻留意员工就是公司的形象的体现者。 ?团体合作。互助合作,良好的服务不仅仅是每一位员工的努力行为,而且更应是集体的精神体现,认同企业文化和管理。 ?工作技能。熟知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始终如一保持专业、规的工作水准进行物业管理服务。 ?二、物业管理服务指导方针 ?管理服务理念:服务无距离,管理无缺陷 ?管理服务要求:持续改进、快速反应、人性化管理、全方位保障?培养三个能力:全方位保障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综合管理服务能力 第三节守则 为保证党政机关工作安全,确保党和国家安全,我们特制定了《守则》,对全 体员工严加要求,以确保政府机关安全。 一、总则

探讨物业管理企业集约化赢利模式_0

探讨物业管理企业集约化赢利模式 物业管理企业是一种微利型中小企业,主要收入来源是物业管理费。具有人力资源密集,劳动服务密集,客户分布密集,收费数额小而密集等特点。经营管理成本相对较高,纠纷杂陈,经营风险较集中。不能及时足额收取物业费、服务滞后,会面临经营困难,为避免亏损,物业公司会降低服务标准、减少服务项目。因此,单以物业费维持经营不适合市场竞争定位,企业应积极探索高效的服务盈利模式,转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体制,让物业和业主互利互惠实现双赢。 标签:物业管理微利服务集约化盈利模式 0 引言 在我国物业管理起步较晚,20多年的发展实践,已遍布各个成熟业主区域,物业服务已融入业主的生活或办公服务领域,好比区域内的后勤服务中心,就像后院大总管。业主不能没有物业管理,物业又离不开业主。实践过程中,有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也积存了许多问题直接制约着行业盈利水平。 1 物业管理企业存在问题较多 一是起点不一。具有法人资格的物业公司按规定标准分为三个资质级次,但是,受传统住宅环境和自身经营模式局限,所谓的物业市场层次不齐,实际存在大物业和小物业之分。这里讲的小物业是指临时代管物业、不具备公司注册条件以及其他公司并不具备标准物业资质的非物业部门。对此必须要规范物业资质审核,严格执行行业准入门槛。二是经营单一。物管范围普遍停留在:环境卫生,治安消防,设备维修、物业收费等常规项目。这样既不利于物业创新服务,也不利于集约发展经营。三是投机取巧少诚信。当保守经营出现亏损时,要么负债经营要么偷工减料降低服务标准或减少服务项目,采取割肉补疮而于事无补。四是缺乏用人标准。有用工数量标准,没有技术标准,不重视佣工素质和技能培训。五是多属房地产业的早产儿,缺乏独立性,只能为老大守后门。六是经营理念落后,外行管理,模仿同业,没有创新意识。诸多问题必然致使物业员工低素质、低业务水平、低服务质量,最终导致客户投诉、拒绝交费、法律纠纷等问题不断。面对如此困境时,大多数物业企业只能维持现状。问题的普遍存在又会造成物业市场混乱和业主的困惑,各地多发生携款走人或被业主赶走事例。 2 了解物业管理企业的收支概况 2.1 物业企业的收入来源,包含四个方面: ①物业管理费收入,物业管理费执行政府物价部门指导价,是物业企业合法主营收入,为业主接受,收入比较固定;②代理服务费收入,主要是代为国家能源部门向业主代收代交水、电、暖、气等费用,这是一项费力不得利的误工活。③特约服务费收入,是物业企业积极主动地利用企业资源为业主提供及时便捷误工服

经营持有型物业研究

经营持有型物业研究 一、持有型物业的概述 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分析,开发建造物业的赢利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建好卖掉,一次性回笼资金,这类物业可称为销售型物业;另一种是建好后持有,通过长期收取租金获益,这类物业可称为持有型物业。如果更全面的进行分析,则持有型物业不仅可以持续性产生租金收益,而且可以长期产生资产增值,由于持有型物业一般地段较好,来自土地的增值空间远远大于普通物业。 从理论上讲,几乎所有的房产都可用作持有型物业,但比较适合持有的物业主要包括商业用房、写字楼、酒店、住宅、工业用房等五类。从档次上划分,持有型物业一般属于中高档。商业用房中以大中型为主,如销品茂、百货商厦、大型超市、商业街区等;写字楼多是甲级类;酒店类多属中高档,甚至有超五星级的;住宅主要是高端类,包括服务式公寓、高档公寓和别墅;工业用房包括厂房、仓库等。 二、经营持有型物业的必要性 1、持有型物业是未来房地产发展的趋势 在欧洲房地产发达国家,持有型物业一般占物业总数的50%左右,而在国内目前这一比例还非常低,而且多数为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所持有,包括学校、医院、军队、银行、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等,只有10%左右的持有物业为市场化企业所经营。中国商业地产联盟2007年年初对699家商业地产开发商的网上问卷调查显示:选择“只租不售”模式的达到了39%,而在2006年的调查中,选择

持有型物业比例仅为21.4%。 2、增加持有型物业是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必然结果 持续几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正使我国房地产业发生深刻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持有型物业对开发商的重要性越来越高。首先,对于开发商而言,资金的重要性开始超过土地,一方面,不断紧缩的“银根”逼使开发商降低对银行的依赖度,另一方面,“自有资金必须超过35%”的硬性规定对开发商的现金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持有型物业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其次,宏观调控使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出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近两年市场依然向好,但谁都不敢肯定未来市场会否出现大的调整,而持有型物业是抗击市场下滑的重要产品,香港地产巨头们的经验早已证实了这一点;再次,宏观调控使开发企业的优胜劣汰速度加快,只有“长跑健将”才能最终胜出,而持有型物业会大幅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 3、持有型物业能充分挖掘城市黄金地段的土地价值 房地产投资哲学中有“地段、地段、还是地段”的金科玉律。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地价长期看涨,而市中心由于积聚了太多资源,其土地价值堪称“皇冠上的明珠”,因此好地段的物业的升值空间更大。东京、纽约、香港等已过了高速建设期的城市中,市中心高档物业增量极少,因此地产商持有物业成普遍现象。经过近几年超速发展,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出让越来越少。在这一形势下,过去倾向于建好就卖的开发商,开始越来越多的把黄金地段的优质物业用于长期出租,慢慢享受“物以稀为贵”的敛财乐趣。

品牌物业服务模式创新与特色管理解密

【深圳】品牌物业服务模式创新与特色管理解密及考察交流(3月28日) 【课程背景】 万科、长城、龙湖物业案例解析深圳、香港标杆物业参观考察 在移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今天,行业创新发展的模式很多,如万科、绿城、长城、龙湖、保利等等。这些单位面对日新月异的行业发展环境,始终秉承创新理念,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在探索智慧物业、升级服务方式和提升管理方法等方面开展大量有益的工作实践,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房地产培训网已成功组织十几次内地有实力物业企业及相关单位来深圳参观交流,应物业企业的要求,特举办深港标杆物业观摩活动,希望本次考察能给各位物业同行带来新的灵感和借鉴。 【课程特色】 1、全国各地物业企业齐聚首,携手探寻行业发展新思路。课程采用:专家授课现场参观项目交流全面提升。 2、考察过程系统围绕智慧社区建设、科技物业、物业服务创新、绿色物业、物业经营创收、社区商务平台建设、物业设备设施、商业物业经营、楼宇自动化系统、现代停车场管理、社区养老等要素展开考察,并重点讲解。 3、帮助各物业企业借鉴先进理念和经验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打造节能、科技、服务创新的物业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崭新行业形象。 【邀请对象】 1、各房地产企业分管物业领导及物业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区域总经理、市场总监、品质总监、人力资源总监及物业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等。 2、各企事业单位、政府、学校、医院以及军政机关从事物业及后勤管理的负责人;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等。 【培训内容】1天 一、万科物业公司智慧社区的物业管理特色解析 1、万科物业“12345”网络管理平台及万科社区APP 3、万科物业的“睿服务”体系详解

6种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模式利弊分析

6种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模式利弊分析 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物业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买房一阵子,物业一辈子。物业好坏关系到我们居住的环境是否整洁、小区是否安全等。那么,你知道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模式有哪些吗?每种模式又有哪些利弊呢? 一、房屋管理的六种模式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我国住宅小区(楼宇)的管理模式大体有以下六种: (1)以区、街道办事处以及居委会为主成立的物业管理公司开展物业管理工作; (2)以房地产管理部门转制成立的物业管理公司开展物业管理工作; (3)房地产开发公司组建的物业管理公司开展物业管理工作; (4)单位直管公房管理模式; (5)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物业管理公司开展物业管理工作; (6)由街道居委会、社区服务站以及物业管理公司以合三为一的一种管理模式开展物业管理。 二、六种管理模式的比较

1.行政管理部门成立的物业管理公司所采用的物业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突出了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作用,因其管理机构与政权基层组织相一致,在实施管理时具有权威性,制约力强。专业管理机构在小区管委会领导下,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能做到统一安排,分工明确,专业协作,各负其责,使小区成为一个完整的管理体制,而且基层组织的稳定性有利于小区管理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这种模式在单一产权房屋管理中,尤其能体现它的行政管理的效用。在产权多元的情况下,这种以行政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应避免管理委员会大包大揽,要充分发挥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功能,要防止行政管理代替一切的情况。目前小区中的违章搭建房屋,据有关部门统计,占56%左右的违章房屋是属于行政组织——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所为。 2.国家房管部门转制成立的物业管理公司所采用的物业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发挥了房地产管理部门的管房专业之所长。小区以房屋管理为主体,对房屋进行科学管理,保持房屋较高的完好率,有利于保护小区的整体风貌。但这种模式难以协调各专业部门,在小区总体管理上各专业部门容易各自为政,不能齐心合作,而房管部门又缺乏权威性,扯皮现象较多。同时,由于长期以来房管部门对房屋采取的是

物业管理的商业模式

物业管理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英文名称为Business Model,最初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商业模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商业模式又称为盈利模式,广义的商业模式是指支持企业盈利模式的客户需求、产品价值、运营结构、合作伙伴以及关系资产等一系列商业要素的集成。无论如何定义,笔者以为,从现象上看,商业模式是企业“卖什么”、“怎么卖”和“挣多少”的问题;从本质上看,商业模式是企业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以实现自身价值的问题。 综合考量商业模式的现象和本质,结合物业管理行业的自身特点,本文作出如下界定:物业管理的商业模式,是指物业服务企业运用专业能力,通过特定的业务流程,提供满足客户特定需求的物业服务产品,藉此获得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回报的经营范式。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是“企业战略的战略”,它事关行业发展战略的定位、方向、原则和目标,这都决定了我们必须站在行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探讨物业管理的商业模式问题。 在物权法明确规定了区分所有建筑物的三种管理形式,使得既有的市场化物业管理的制度优势不复存在的前提下;在物业服务企业的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使得物业管理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在初级简单服务提供者的行业定位日渐成为共识,使得物业管理行业的社会评价不尽人意的背景下,物业管理行业有必要重新审视现行的商业模式,认真探索成功商业模式的内在规律,并在充分挖掘

物业管理专业价值的基础上,理性地设计和创新未来的商业模式,进而制定出科学务实的行业发展战略。 现有商业模式的剖析 虽然我国目前几万家物业服务企业的自身定位、市场规模、产品类型、运营体系和经济效益千差万别,但是从盈利模式的角度,我们大体可以将现有的物业服务企业的商业模式概括为三种类型:模式一:物业服务提供商。 物业服务提供商,又称基础服务模式,是目前占绝对优势地位的主流商业模式。其特征是,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向业主及使用人提供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保洁、绿化、秩序维护和房屋维修养护等综合性的基础服务,来获取物业服务费的收入。其实质是,物业服务企业直接向业主出售准公共性的物业服务产品。 物业服务提供商对应的收费模式为包干制(虽然也有少数企业名义上采用酬金制模式,但实践中依然采用包干制的费用核算方法),适用的客户类型多为缺乏专业素养的分散产权业主。该模式的优点是易于操作,简单便捷,有利于物业服务企业强化成本意识,提高内控水平;缺点是交易透明度不够,容易导致交易信息不对称,企业难以取得客户的信任,在收费率偏低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亏损,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 模式二:物业顾问服务商。 物业顾问服务商,又称不动产顾问服务模式,通常是具备丰富的不动产投资、开发、经营和管理经验的物业服务企业采用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 背景下物业管理模式创新

互联网+背景下物业管理模式创新 摘要:完善的物业管理是保证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物业管理模式必将替代传统的物业管理。为此,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物业管理模式进行简要的研究与创新。首先,介绍了现代物业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对互联网背景下的物业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现有的不足,提出了几点管理模式创新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引发思考。 关键词:物业管理模式;创新;互联网+ 正文: 前言: 众所周知,现代人们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很多事情,比如购物、点餐、缴费等,可以说互联网使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互联网+”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互联网+背景下,物业管理模式进行探究与创新不仅能提高业主的服务质量,而且还有助于物业行业生产力和创新力的提高。因此,对该话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物业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1、收支不平衡物业公司的服务收入与服务支出间存在着不平衡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物业公司的发展。物业公司的服务支出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人力资源方面成本投入占据的比例最高;而服务收入费用主要包括法定税费、物业服务成本及利润三部分。近年来,

很多物业公司已经采取了相应的转型与改革,然而收效甚微。在房价逐年增加的情况下,一般小区的物业费仍然保持在原地,也有一些住宅小区试图在收费标准上进行调整,但遭遇到了多重阻力。有研究表明,2016年全国物业公司调价成功的比例不到10%,而绝大多数物业公司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依然保持不变,从而造成了物业公司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2、管理手段落后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起步较晚,在物业管理的经验和手段方面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这一问题,部分物业服务企业从国外引进了一些比较先进的物业管理手段和技术,然而这些先进的手段和技术被引进后却显得水土不服,所收到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显著。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较低,大部分工作人员是入职即上岗,更不用说接受专业系统的培训教育了。目前,我国物业管理的重点在于手工操作,在管理技术方面强调的较少,从而使服务效率无法得到有效地提高。还有,大多数人对物业管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认为物业的主要工作是绿化养护、维修养护、秩序维护及卫生清洁等,从而导致了物业从业人员较为密集。3、沟通不足在物业市场逐渐规范和完善的情况下,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所提供服务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大多数业主存在着不满情绪。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与业主之间的沟通存在不足,致使业主对服务产品信息了解不够。电话沟通和当面沟通是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之间交流沟通最常用的方式,然而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工作人员素质、时间、空间等),严重影响了两者之间交流沟通

管理服务模式与配套措施

管理服务模式及配套措施 一、物业管理服务的宗旨 1、以人为本、规范管理、追求创新、至诚服务。 二、物业管理服务坚持的方针 及时、周到、优质、创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三、物业管理的整体设想、目标和特色 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特点,归纳项目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制定出具有项目特色的个性化的整体设想,即“三三制”管理思路模式,具体概括为: 1、实现管理目标的“三项达标” 我们的总体管理目标是:在物业项目硬件达到相应物业主管部门专业考评标准、且符合物业考评条件的前提下,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的物业管理服务1年达到省优标准,三年内达到与国内东部发达地区同级别医院的标准。 2、构建素质建设的“二级平台”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物业管理,提供一个交往平台使医院的医患人员、物业管理人员以及来访客户在我们管理一年内能“相识相知、互联互通”、两年内“共生共荣”,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构建新型的人际关系网络。 3、启动服务规范的“三项工程” 物业管理企业在实现管理目标、实现客户满意的前提是规范企业内部的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全面启动服务素质的品质完善工程、服务人员的品质管理工程、管理基础的品质提升工程。 4、锁定“六个一”服务特色目标 我们公司对担负综合服务的医院,力求通过运用自身积累的经验,按“六个一”的目标,构建一个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目标体系,使后勤服务从整体获得实用、先进而有效的服务。(一)设计一套无时无处不在的星级服务模式 让医院的后勤服务形成全方位,具有星级化水平,这是公司综合经营每所医院后勤服务必须追求的目标,这一目标在模式上展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医院委托的所有服务项目内容、标准和质量上必须到位,追求最高满意度。 第二,以医院后勤服务“管家”的大概念责任定位和服务意识,延伸服务的义务和施展范围,并通过公司的“1+3”服务责任制加以保证,使员工对医院的一切责任和义务的事项,凡耳闻眼见即动,不分彼此,自觉进行服务。使服务覆盖于每个区域,每个场合和时间,无时无处不在。 第三,以病人和医院为中心,充分体察病人和医院的需要,以搞服务为出发点,以微利、保本或无偿的方式,增设扩展适其所需的各种有益服务。通过以上模式,使医院的后勤保障处于全方位、高水准,使医院职工和每个病人、顾客进入医院即处于被服务之中。 (二)创建一套一个电话一声招呼OK便捷服务机制 医院是全天候运作的公共场所和治病救人的特殊机构,后勤保障和医疗辅助性服务体系庞大而繁杂。如何使服务处于方便,运作顺畅快速而高效,这是医院后勤管理长期解决不好的一个难题。追求在这个方面获得突破,是我们公司在经营医院后勤服务上设立的重要目标之一。公司确定的目标理念是:要使发生在医院的服务事项,只要一声知会,就能获得落实解决。这种"一个电话、一声招呼OK"的便捷服务需要一套科学有效的机制来实现。在探索中,公司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