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计算机网络的复习重点

考研计算机网络的复习重点

考研计算机网络的复习重点
考研计算机网络的复习重点

考研计算机网络的复习重点

考研计算机网络的复习重点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这部分内容要了解计算机网络概念的概念、组成;计算机网络的

分类,发展过程等。理解网络分层结构、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等

概念。重点掌握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的区别和联系。

2.物理层

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以基本原理和概念的形式为主。掌握信道、信号、带宽、码元、波特、速率、信元、信宿、编码与调制、电路

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数据报、虚电路等基本概念。重点掌

握奈奎斯特定理和香农定理。此外,还要注意复习每层上的网络设备,在考查目标中特别强调了对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的

考查。物理层设备有集线器、中继器。

3.数据链路层

4.网络层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路由与转发,因此路由协议和路由算法是考试的重点。路由算法重点复习距离-向量路由算法、链路状态路由算法。IP协议也是考试的重点,要求掌握IPV4地址与NAT、子网划分、子网掩码、CIDR。另外,IPV6协议是未来的方展方向,要了解IPV6

的报文结构和地址分配方式。

5.传输层

6.应用层

应用层要重点掌握DNS、FTP、电子邮件及www的概念、基本原理,所涉及的网络协议等。

数据结构教材:《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334页

数据结构习题:《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

版社,234页

《算法与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第2版)》陈守孔机械工业出版社,4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428页

操作系统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3版)》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393页

操作系统习题:《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指导与题解(第2版)》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243页

《操作系统学习指导和考试指导》李善平浙江大学出版社,297

计算机网络教材:《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402页

计算机网络习题:《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王慧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349页

考研复习全书:《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指导全书》王道论坛机械工业出版社,497页

单项选择题

1、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

A.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

B.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

C.索引存取的存储结构

D.Hash存取的存储结构

2、顺序表的插入算法中,当n个空间已满时,可再申请增加分配m个空间,若申请失败,则说明系统没有()可分配的存储空间。

A.m个

B.m个连续的

C.n+m个

D.n+m个连续的

3、单链表中,增加一个头结点的目的'是为了()

A.方便运算的实现

B.标识表结点中首结点的位置

C.使单链表至少有一个结点

D.说明单链表是线性表的链式存储

4、需要分配一个较大的存储空间并且插入和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满足以上特点的存储结构是()

A.单链表

B.静态链表

C.线性链表

D.顺序表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顺序表是一种支持随机存取的顺序存储结构,根据起始地址加上元素的序号,可以很方便的访问到任一元素,即随机存取的概念。

2、【答案】D

【解析】顺序存储需要连续的存储空间,在申请是需申请n+m个连续的存储空间,然后将线性表原来的n个元素复制到新申请的

n+m个连续存储空间的前n个单元。

3、【答案】A

【解析】单链表设置头结点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运算的实现,主要好处体现在:第一,有头结点后,插入和删除数据元素的算法统一了,不再需要判断是否在第一个元素之前插入或删除第一个元素。第二,不论链表是否为空,链表指针不变。

4、【答案】B

【解析】由于插入和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不能是顺序表,只能是链表,但需要事先分配较大的空间,所以是静态链表。静态链表插入和删除只需要修改指针游标,不需要移动元素。

计算机网络高分笔记(整理)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比特的传播时延与链路的带宽的关系是() A.没有关系 B.反比关系 C.正比关系 D.无法确定 【2】在OSI参考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是第(1)层;提供建立、 维护和拆除端到端的连接的层是(2) _ ;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是(3);传输层提供(4)的数据传送;为网络层实体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和过程的是(5)。 (1)A. 1、2、3 B. 2、3、4 C. 3、4、5 D. 4、5、6 (2)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传输层 (3)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4)A.主机进程之间B. 网络之间 C. 数据链路之间D. 物理线路之间 (5)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传输层 【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另一种是根据() A.网络协议 B.网络操作系统类型 C.覆盖范围与规模 D.网络服务器类型与规模 【4】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分为() I . 资源子网II. 局域网III. 通信子网IV. 广域网 A. II、IV B. I、III C. I、IV D. III、IV 【5】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 I . 流量控制II. 路由选择III. 分布式处理IV. 传输控制 A. I 、II、IV B. I、III、IV C. I、IV D. III、IV 【6】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A.ARPAnet B.因特网 C.NSFnet D.CERNET 【7】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传输单位(或PDU)分别是() I . 帧II. 比特流III. 报文段IV. 数据报 A. I 、II、IV、III B. II、I 、IV、III C. I、IV、II、III D. III、IV、II、I 【8】设某段电路的传播时延是10ms,带宽为10Mb/s,则该段电路的时延带宽积为() A. 2×105 bit B. 4×105 bit C. 1×105 bit D. 8×105 bit 【9】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它之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 A. 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B. 第N+1层将从第N层接收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 C. 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 D. 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协议 【10】计算机网络可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下列属于通信子网的是() I . 网桥II. 交换机III. 计算机软件IV. 路由器

计算机网络创业案例

计算机网络创业案例 他23岁在深圳的金黄金地段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下面我们就来揭开这位平凡青年人成功的密码吧! 这样决定了后,父母送他去火车站。路上父亲担心孩子小,管不住自己,反复叮嘱他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贪玩,家里所有的积蓄都交学费了,学不成的话钱就打水漂了。他郑重向父亲保证“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随着火车的长鸣,他踏上了又一次求学的征程,从此他的人生即将发生重大的转折。14个月的刻苦学习为以后成为中国网络创业的领头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满怀创业热情的他决定和几个室友去深圳闯闯 不幸的是,他和同事们在一起打球时,腿摔断了,不得不住院。还好,住院的医药费公司都给报销了。住院期间他又看了很多激励性的和创业方面的书,其中,有一句话深深的刺激了他“宁做创业狼,不做打工狗”这时他有了最初的理想:做一个能够帮助大多数人成功的创业门户网站。出院就开始做准备了,网站的名就叫青年创业网,以后的事实证明他选的名字是有创意和战略眼光的。另外在这家公司他也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就是现在妻子,在他成功的路上,现在的妻子在当时默默的支持鼓励他,这也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网站做好几个月后他放弃一个月五千的工资,打响了实现自己目标的战斗! 自己创业之后才他知道,创业的道路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做网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是一般人难以想像的。尤其是在刚开始的时候,网站需要开支,生活上也需要开支,更重要的是网站挣不到钱。他曾经都多次想放弃,重新找工作。可是他又想找工作也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一般公司都要求大专学历,即使一个初中生有经验有技术,还是很少有公司愿意聘用的。考虑到这儿,他就打消了要放弃的念头,更加坚定了坚持下去的决心。一定要靠自己的实力去开创自己的辉煌人生! 苍天不负有心人。网站经过近三年的艰难运营,终于有了很大起色。网站的日浏览量已经达到了十多万,收入也大幅度的攀升,他在2008年的时候成立了自己的创业团队。 通过他的例子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这里我们也祝愿他的理想能早日实现!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局域网的网络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网卡和 A.网络拓扑结构 B.计算机 C.网络传输介质 D.网络协议 2.目前,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和 A.电话线 B.通信卫星 C.光纤 D.公共数据网 3.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 A.分组交换 B.共享交换 C.对等服务 D.点对点 4.网络节点是计算机与网络的。 A.接口 B.中心 C.转换 D.缓冲 5.上因特网,必须安装的软件是 A.C语言 B.数据管理系统 C.文字处理系统 D.TCP/IP协议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数字信号变换为便于在模拟通信线路中传输的信号称为调制 B.在计算机网络中,一种传输介质不能传送多路信号 C.在计算机局域网中,只能共享软件资源,不能共享硬件资源 D.以原封不动的形式将来自终端的信息送入通信线路称为调制解调 7.为网络提供共享资源的基本设备是 A.服务器B.工作站 C.服务商D.网卡 8.计算机网络系统由硬件、和规程三部分内容组成 A.软件 B.线路 C.服务商 D.协议 9.要使用WindowsXP系统电脑上网,首先要对进行设置 A.Modem B.工作站 C.服务器 D.网络和拨号连接 10.若干台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在的支持下,用双绞线相连的系统属于计算机网络。A.操作系统 B.TCP/IP协议 C.计算机软件 D.网络软件 11.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A.共享软、硬件资源 B.处理邮件 C.可以互相通信 D.内存容量大 12.广域网和局域网是按照来分的。 A.网络使用者 B.传输控制规程 C.网络连接距离 D.信息交换方式

(考研复试)计算机网络笔记

1:三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 2:网络的功能:连通性,共享 3:网络发展3阶段:arpanet,三级结构因特网(围绕六个大型计算机中心建设的计算机网络,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多层次ISP因特网。 4:因特网从工作方式上: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核心部分(联通和交换作用)。边缘部分的的各个主机的程序直接运行的通信方式主要有C/S客户服务器和P2P对等方式。客户:主动向服务器发起通信,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服务器一直运行等待客户程序。P2P就是两个主机不分服务器和客户机,只要建立连接就可以通信。核心部分向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 5:电路交换:电话机用,主叫和被叫之间建立一个连接,一直占用端到端的资源,建立连接,通话,释放链接,传输效率低,适合传送大量的数据以淡化连接时间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划分为等长的数据段,加上首部,首部中包含源地址,目的地址,序号等,各个分组通过不同的物理链路到达目的地,不先建立连接就可以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缺点:控制信息造成开销,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为单位,存储转发。 6: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局域网

7:性能指标:速率带宽(两点之间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吞吐量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 利用率 8:协议三要素:语法(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格式)语义(需要发出何种信息,何种响应,完成何种动作)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说明) 9:分层的好处: (1)各层之间独立,某层不需要下层的实现,只需要知道借口。 (2)灵活性好,某一层发生变化,只要接口不变,其他层不改变 (3)结构上分开,各层采用最合适的技术实现。 (4)易于实现和维护 通常各层要完成的功能: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分段和重装,复用分用,连接建立和释放。 10;OSI七层,TCP/IP 4层 11: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表示层:为不同的进程的通信提供一种公共语言,并定义交换数据的表示形式。 会话层:维护两个会话实体之间的连接。 运输层:负责向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服务。有传输控制协议TCP 用户数据报UDP,一个主机有多个进程,所以有复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答案.doc

附录: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1 1.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以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为目的,通过通信手段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联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计算机系统。 1.2独立的个人计算机与连网的计算机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独立的个人计算机的优点是:不受黑客、非法入侵者及网络病毒的攻击;数据的安全性较高;缺点是:资源不能提供共享;也不能共享网上的资源;与其他计算机交换交换信息很困难。 连网的个人计算机的优点是:资源可以提供共享;也可以共享网上的资源;与其他计算机交换交换信息很方便。缺点是:容易受黑客、非法入侵者及网络病毒的攻击;数据的安全性较低。 1.3计算机网络发展有哪几个阶段? 面向终端的联机系统阶段、具有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网络阶段、具有统一网络体系结构并遵从国际化标准化协议的标准化网络阶段和网络互联阶段。 1.4网络的基本用途是什么? (1) 信息共享与办公自动化、(2) 电子邮件、(3) 电子公告与广告、(4) IP电话、(5) 在线新闻、(6) 在线游戏、(7) 网上交友与实时聊天、(8) 电子商务及商业应用、(9) 虚拟时空、(10) 文件传输、(11) 网上教学与远程教育、(12) 万维网冲浪WWW、(13) 超并行计算机系统、(14) 网格计算机系统。 1.5网络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协调用户。提供网络通信服务。控制用户访问。文件管理。系统管理。提供资源共享服务。 1.6网卡有什么作用?是否所有上网的计算机都需配置网卡? (1)数据转换功能。(2) 数据缓存功能。(3) 通信服务功能。 不是所有上网的计算机都需配置网卡,比如采用电话拨号上网的计算机就不需配置网卡。 1.7线路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由终端发送数据时,将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送到调制解调器; 接收数据时,将由调制解调器送来的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 产生定时信号,并用硬件确定本机的地址号,以便与主机交换信息。 1.8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在什么场合必须使用调制解调器? 当计算机发送信息时,将计算机送来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可以在电话线传输的模拟信号(这一转换过程称为调制过程),再通过电话线发送出去;收端接收信息时,把电话线上传送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再传送给计算机,供其接收和处理(这一转换过程称为解调过程)。

中石油《计算机网络基础》2017年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 单项选择题 1、小型企业采用IMAP而不采用POP有什么优势(3 分) A.邮件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中,直到从电子邮件客户端手动删除。 B.当用户连接到POP服务器时,邮件副本在短期内会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中,但IMAP会长期保存邮件。 C.IMAP发送和检索电子邮件,但POP只检索电子邮件。 D.POP只允许客户端集中式存储邮件,而IMAP允许分布式存储邮件。 参考答案:A 2、哪个术语是通过标定每秒能够处理的数据量来定义交换机的处理能力的(3 分)A.交换速率 B.转发速率 C.端口密度 D.外形因素 参考答案:B 3、 ARP请求帧使用下列哪个目的地址(3 分) A.参考答案:B 4、子网掩码的前缀长度计数法是什么(3 分) A./25 B./26 C./27 D./28 参考答案:C 5、哪个路由表条目具有一个与目的网络关联的下一跳地址(3 分) A.直连路由 B.本地路由 C.远程路由 D.C和L源路由 参考答案:C 6、网络管理员对第3层交换机发出以下命令: DLS1(config)# interface f0/3 DLS1(config-if)# no switchport DLS1(config-if)# ip address DLS1(config-if)# no shutdown DLS1(config-if)# end 该管理员在配置什么(3 分) A.路由端口 B.交换虚拟接口 C.思科快速转发实例 D.中继接口 参考答案:A 7、下列哪项陈述描述了数据链路层帧头字段的特征(3 分)

A.它们都包括流量控制和逻辑连接字段。 B.以太网帧头字段包含第3层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C.它们因协议的不同而不同。 D.它们包括用户应用程序中的信息。 参考答案:C 8、第2层交换机用于将从1000BASE-T端口传入的帧切换到连接100Base-T网络的端口。此任务最好使用下列哪种内存缓冲方法(3 分) A.基于端口的内存缓冲 B.1级缓存缓冲 C.共享内存缓冲 D.固定配置缓冲 参考答案:C 9、在传输来自实时应用程序的数据(例如音频流和视频流)时,IPv6报头中的哪个字段可用于告知路由器和交换机对同一对话中的数据包维持相同路径(3 分)A.下一报头 B.流标签 C.流量类别 D.区分服务 参考答案:B 10、什么是WAN(3 分) A.用于提供数据存储、检索和复制的网络基础设施 B.针对广泛地理区域内的其他网络提供访问的网络基础设施 C.覆盖有限地理区域(例如一个城市)的网络基础设施 D.在较小地理区域内提供访问的网络基础设施 参考答案:B 11、IPv4地址由多少位组成(3 分) A.32 B.64 C.128 D.256 参考答案:A 12、网络管理员正在设计包括有线和无线连接的新网络基础设施。在哪种情况下建议使用无线连接(3 分) A.最终用户设备只有一张以太网卡。 B.由于性能要求,最终用户设备需要专用连接。 C.连接到网络的同时,最终用户设备需要具有移动性。 D.最终用户设备区域存在较高的RFI。 参考答案:C 13、在该接口上启用IPv6时,哪种类型的地址将自动分配给接口(3 分) A.全局单播 B.B. 本地链路 C.环回 D.唯一本地 参考答案:B

计算机网络技术笔记整理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笔记整理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经历四小阶段它们是取代关系)、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在1983年第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科学技术网 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 ChinaGBN)) 2、计算机种类: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 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 3、计算机的公共配置:CPU、内存(RAM)、高速缓存(Cache)、硬盘、光驱、显示器(CRT、LCD)、操作系统(OS) 4、计算机的指标:位数指CPU寄存器中能够保存数据的位数、速度(MIPS、MFLOPS)指CPU每秒钟处理的指令数通常用主频来表示CPU的处理速度、容量(B、KB、MB、GB、TB)、数据传输率(Bps)、版本和可靠性(MTBF、 MTTR)。 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人工智能、网络应用。(补充实例) 6、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具有原子特性(芯片、板卡、设备、网络)与软件系统具有比特特性。且它们具有 同步性。 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RISC和CISC技术(技术特点 10个请看书P8) 8、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安腾是64位芯片,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安腾采用简明并行指令计算(EPIC)技 术 9、主机板与插卡的组成: (1) 主机板简称主板(main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由5部分组成(CPU、存储器、总线、插槽和电源)与 主板的分类

典型视频案例 《计算机网络》

典型视频案例 《计算机网络》—路由器配置实验 张顺吉 路由器配置实验是一个综合设计型实验,所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和实验设备都比较多,实验步骤和涉及环节也较为复杂,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很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做好实验的预习准备工作,才能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路由器功能 2.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 3.掌握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配置端口(局域网口、广域网口) 2.配置两台路由器的静态路由。 3.配置两台路由器的动态路由(RIP协议)。 三、实验设备与实验拓扑结构图(实验环境) Cisco2600路由器 PC机 V.35线缆DCE/DTE(34芯) 配置专用连接线(RS-232) RouterSim路由器模拟软件 四、实验步骤 1.按实验拓扑结构图将路由器正确的连接 2.基本配置(局域网口、广域网口) 3.静态路由配置 RouterA#configt命令目的网路掩码相邻路由器的相邻 端口地址 RouterA(config)#iproute192.168.3.0255.255.255.0192.168.1.6 RouterA(config)#iproute192.168.4.0255.255.255.0192.168.1.6

…… Router(config)#^Z Router#showrun 在DOS窗口用ping命令测试 4.动态路由配置 1.为保证实验结果真实有效,在路由器配置模式下,使用noiproute命令取消所有静态路由表,以路由器A为例 RouterA#configt命令目的网路掩码相邻路由器的相邻 端口地址 RouterA(config)#noiproute192.168.3.0255.255.255.0192.168.1.6 RouterA(config)#noiproute192.168.2.0255.255.255.0192.168.1.6 …… 2.在路由器A的配置模式下输入routerrip指定动态路由协议rip协议,同样也配置路由器B和C的路由协议 RouterA(config)#routerrip 3.配置完路由协议后,直接输入network192.168.1.0指定与所有端口直连的网络号 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1.0 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2.0 在DOS窗口用ping命令测试

计算机网络基础练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CSMA/CD适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是(C ) A.星形 B.环形C.总线型 D.网状形 2、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B ) A.PAN https://www.doczj.com/doc/2418930787.html,N C.MAN D.WAN 3、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C )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4、交换机、路由器和集线器分别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 D ) A、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层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D、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物理层 5、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C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6、组建局域网可以用集线器,也可以用交换机。用集线器连接的一组工作站(B ) A.同属一个冲突域,但不属于一个广播域 B.同属一个冲突域,也同属于一个广播域 C.不属一个冲突域,但同属于一个广播域 D.不属一个冲突域,也不属于一个广播域 7、在网络综合布线中,工作区子系统的主要传输介质是( B) A.单模光纤 B. 5类UTP C. 同轴电缆 D. 多模光纤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在同一台PC机上可以安装多个操作系统 B. 在同一台PC机上可以安装多个网卡 C. 在PC机上的一个网卡上可以同时绑定多个IP地址 D. 一个IP地址可以同时绑定到多个网卡上 9、局域网具有的几种典型的拓扑结构中,一般不含D A、星型 B、环型 C、总线型 D、网状型 10、共享介质的以太网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 D ) A.并发连接 B.令牌 C.时间片 D. CSMA/CD 11、一个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速率为100Mbit/s,若该端口可以支持全双工传输数据,那么该端口实际的传输带宽为 C 。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复习笔记)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概论 Internet :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有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 特定计算机网路,它采用TCP/IP协议族。 1、因特网:从硬件和软件方面来说:数以百万计的互联的计算设备(主机= 端系统,通信链路communication link,运行网络应用);从分布式应用提供服务的联网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使能分布式应用,提供给应用 通信服务。 2、协议:定义了在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格式和次序,以及 在报文传输和 / 或接受或其他事件方面所采取的动作。一组控制数据通信

的规则。 3、网络组成:网络边缘(应用与主机)、网络核心(路由器,网络的网络), 接入网。 4、网络边缘:面向连接服务——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可靠 的,有序的字节流数据传送(丢包:确认和重传),采用流控制(发送方 不能过载接收方),拥塞控制(当网络拥塞时发送方“降低发送速率”)。 5、网络边缘:无连接服务——UDP( User Data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无 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送,无流控,无拥塞控制。 6、网络核心:电路交换( circuit switching )和分组交换( packet switching )。 7、电路交换:为“呼叫”预留端到端资源,在电路交换网络中,沿着端系统 通信路径,为端系统之间通信所提供的资源在(缓存、链路传输速率) 在通信会话期间会被预留。(非共享)。将链路带宽划分为“片”,FDM 和TDM。 8、 FDM(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频分多路复用,该链路在连接期 间为每条连接专用一个频段。TDM(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多路复用,时间被划分为固定区间的帧,并且每帧又被划分为固定数量的时 隙,一个时隙可用于传输该连接。 9、分组交换(统计多路复用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每个端到端数据划分为 分组,分组交换使用按需的方式分配链路。 10、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对比: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的用户使用网络;

计算机网络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网络技术基础》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主机构成了网络的资源子网。 2.在Internet与Intranet之间,由防火墙负责对网络服务请求的 合法性进行检查。 3.为了确保无差错传输,接收端可以通过检错码检查传输的数据帧是否正确,一旦发现传输错误,则采用反馈重发/ARQ 方法进行纠正。 4.在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上,UDP 协议实现的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它不能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并且没有差错检验。 5.在令牌环网络中,为了解决竞争问题,使用了一个称为令牌的特殊标记,只有拥有它的节点才有权利发送数据。 6. 通信子网为资源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 7. 网络操作系统是利用局域网低层所提供的数据传输功能,为高层网络用户提供局域网共享资源管理服务和其他网络服务功能的局域网系统软件。 8.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是WWW客户机与WWW服务器之间 的应用层传输协议。 9.基于TCP/IP协议的各种互连网络管理标准,采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得到众多网络产品生产厂家的支持,成为实际上的工业标准。

10.通常,用户计算机接入Internet有三种方式:通过网络接入、通过联机服务系统接入和通过SLIP/PPP接入。 11.虚拟局域网技术的核心是通过路由和交换设备,在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逻辑网络。 12.集线器是局域网中的重要部件,是作为网络连接的中央连接 点。 13.为了解决应用程序对网络过分依赖的问题,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加一层中间件,其功能是把应用和网络屏蔽开。 14.互连网络的基本网络概念是:网络连接、网络互连和网络 互通。 15.网桥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可连接若干个局域 网网段。 16.路由器是一种智能型网络设备,其基本功能是:网络连接、网 络地址判断和设备管理。 17. 网关一般用于不同类型、差别较大的网络系统之间的互连。 18.Internet中的用户远程登录,是指用户使用Telnet 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仿真终端的过程。 19.电子邮件系统采用存储转发工作方式。 20.电子邮件的传送是依靠SMTP 进行的,其主要任务是负责 服务器之间的邮件传送。 21.计算机网络按作用范围(距离)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22.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实现模拟/数字信号和数字/模拟信号

计算机网络(复习笔记)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概论 Internet :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有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路,它采用TCP/IP 协议族。 1、 因特网:从硬件和软件方面来说:数以百万计的互联的计算设备(主机= 端系统,通信链路communication link ,运行网络应用);从分布式应用提供服务的联网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使能分布式应用,提供给应用通信服务。 2、 协议:定义了在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格式和次序,以及 在报文传输和/或接受或其他事件方面所采取的动作。 一组控制数据通信

的规则。 3、网络组成:网络边缘(应用与主机)、网络核心(路由器,网络的网络), 接入网。 4、网络边缘:面向连接服务——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可靠 的,有序的字节流数据传送(丢包:确认和重传),采用流控制(发送方不能过载接收方),拥塞控制(当网络拥塞时发送方“降低发送速率”)。 5、网络边缘:无连接服务——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送,无流控,无拥塞控制。 6、网络核心: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和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 7、电路交换:为“呼叫”预留端到端资源,在电路交换网络中,沿着端系统 通信路径,为端系统之间通信所提供的资源在(缓存、链路传输速率)在通信会话期间会被预留。(非共享)。将链路带宽划分为“片”,FDM和TDM。 8、FDM(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多路复用,该链路在连接期 间为每条连接专用一个频段。TDM(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多路复用,时间被划分为固定区间的帧,并且每帧又被划分为固定数量的时隙,一个时隙可用于传输该连接。 9、分组交换(统计多路复用statistical multiplexing):每个端到端数据划分 为分组,分组交换使用按需的方式分配链路。 10、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对比: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的用户使用网络;

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4

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3 1、在电子邮件地址yjguo@https://www.doczj.com/doc/2418930787.html,中,主机域名是(B、https://www.doczj.com/doc/2418930787.html, )。 2、一台主机的域名是https://www.doczj.com/doc/2418930787.html,,它位于DNS层次结构的第( C、5)层(根节点是第一层)。 3、TCP 协议提供端口之间的(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报文传输服务,为了实现可靠的服务,采 用超时重传、确认捎带技术。 4、用于电子邮件的协议是(D、SMTP )。 5、将数据从FTP客户程序传输到FTP服务器,称为(B、数据上载)。 6、通常收发电子邮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WWW方式在线收发mail,另一种方式是选择 一种收发电子邮件的工具,以(B、POP )方式在本机将邮件收取下来。 7、WWW是internet上的一种( D、服务) 。 8、以下(C、WPS2000 )软件不是杀毒软件。 9、对于一张加了写保护的软盘,它(D、虽不会被病毒感染,但会向外传染病毒)。 10、计算机病毒主要破坏数据的( C、完整性)。 11、域名服务DNS的主要功能为(A、通过查询获得主机和网络的相关信息) 。 12、HTML是一种(B、超文本标记语言)。 13、TCP是互联网中的(A、传输层)协议。 14、对计算机软件这种新形式的著作,(B、1991 )年5月24日国务院第八十三常务会议通 过并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15、TCP使用(B、2 )次握手协议建立连接。 16、有关ASP和Javascript的正确描述是(B、ASP在服务器端执行,而Javascript一般在客 户端执行)。 17、FTP服务方的TCP协议固定端口号为(A、21 )。 18、解析器是(A、DNS的客户端)。 19、下面可以嵌入HTML页面的常用的脚本语言是(A、VBScript )。 20、保障信息安全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术措施是(A、信息加密技术)。 21、TCP 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它提供连接的功能是( A、全双工)的。 22、Web使用(A、HTTP ) 进行信息传输。 23、允许用户远程登录计算机、使本地用户使用远程计算机资源的系统是(C、Telnet )。 24、用户代理UA创建邮件的(B、头部)部分,包括发件人和收件人的名字。 25、TCP采用(C、超时重传和肯定确认(捎带一个分组的序号) )技术来实现可靠比特流的传 输。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课程设计是每一个大学生在大学生涯中都不可或缺的,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种拓展手段,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不仅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战了自己的见识,也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我们走向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奠基石。 一、实习目的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针对于此,在经过相应的课程如《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等课程的系统学习之后,可以说对计算机网络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网络设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习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是一个要求动手能力很强的一门实践课程,在课程设计期间我努力将自己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设计期间能够遵守纪律规章,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一共完成了11个实验,分别是1.制作直通电缆和交叉UTP、2.交换机Console口和Telnet配置、3.交换机端口和常规配置、4.虚拟局域网VLAN配置、5.路由器Console口 Telnet配置方法和接口配置、6.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7单臂路由配置、8.动态路由协议配置、9.PPP协议配置、10路由器访问控制表(ACL)、11.网络地址转换(NAT)。

计算机网络基础答案

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例题与解析】 1、一个办公室中有多台计算机,每个计算机都配置有网卡,并已经购买了一台网络集线器和一台打印机,一般通过()组成局域网,使得这些计算机都可以共享这一台打印机。 A 光纤 B 双绞线 C 电话线 D 无线 【解析】B,参见局域网的组成,在一个办公室中,通过双绞线连接集线器和计算机网卡,然后对计算机进行协议配置和打印机共享配置,则所有的计算机都可以共享这一台打印机。 A 他们同属于中国教育网 B 它们都提供www服务 C 他们分别属于两个学校的门户网站 D 他们使用同一个IP地址 【解析】D,域名是层次化的。cn代表中国,edu代表教育网,pku代表北京大学,tsinghua代表清华大学,www代表提供www服务的主机名,两台www主机不可能使用同一个IP地址。 3、提供可靠传输的运输层协议是()。 A TCP B IP C UDP D PPP 【解析】A,在TCP/IP协议簇中,有两个互不相同的传输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安全,可靠,稳定但是效率不高,占用较多资源。UDP协议是无连接方式的协议,它的效率高,速度快,占资源少,但是传输机制为不可靠传送,必须依靠辅助的算法来完成传输的控制。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Internet计算机必须是个人计算机 B Internet计算机必须是工作站 C Internet计算机必须使用TCP/IP协议 D Internet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必须运行同样的操作系统 【解析】C,任何计算机,从掌上PC到超级计算机都可以使用TCP/IP连接到Internet。且上网的计算机可以运行任何使用TCP/IP协议的操作系统进行相互通信。 5、电子邮件E-mail不可以传递()。 A 汇款 B 文字 C 图像 D 音视频 【解析】A,电子邮件除了正文可以传递文字以外,在附件中还可以粘贴图像文件,音视频文件,和正文一起传递,但是汇款不能通过电子邮件传递。 6、下一代InternetIP的版本是()。 A IPv6 B IPv3 C IPv4 D IPv5 【解析】A,现在有的Internet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IPv6是下一个版本,也可以说是下一代协议,他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悠闲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 7、对于连接Internet的每一台计算机,都需要有确定的网络参数,这些参数不包括()。 A IP地址 B MAC地址 C 子网掩码 D 网关地址和DNS服务地址 【解析】B,参见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和域名的基本概念,MAC地址是网卡的物理地址,网卡出厂时,MAC地址已写入网卡硬件中,不需要用户配置。 8、如果出差在外,住在宾馆中,并自己携带有配置Modem的笔记本电脑,通过()可以上互联网。 A LAN B 无线LAN C 电话线拨号 D 手机卡 【解析】C,笔记本电脑配置有Modem,则把宾馆房间的电话线插入Modem中,使用当地中国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 复习笔记

?因特网 ?因特网组成 P8 1.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 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边缘部分,称端系统 (end system))组成。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处于边缘部分的用户通信方式P9-10 1.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客户是服 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2.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方式。(对等连接中的每 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 ?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P11-15 1.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在通话时,两用 户间占用端到端的资源,而由于绝大部分时间线路是空闲的,所以线路的传输速率 往往很低。 2.分组交换组成:报文、首部、分组。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即收到分组—— 储存分组——查找路由(路由选择协议)——转发分组。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 靠;缺点:时延、开销。关键构件:路由器 3.报文交换:先传送到相邻结点,然后转存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P17 ?1. **广域网 WAN**(Wide Area Network):因特网的核心部分。?2. **城域网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很多采用以太网技术。 ?3. **局域网 LAN**(Local Area Network) 4. **个人区域网 PAN**(Personal Area Network) ?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性能指标P18:速率、带宽、时延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实例》A卷

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期末考试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09级计算机应用专业) 教材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实例》 主编:雷育春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命题者:朱鹏浩 命题时间:2011-11-10 试卷编号:A 开闭卷: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所给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选错或未选者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节点间的通信任务的那部分称为(A) A、工作站 B、资源子网 C、用户网 D、通信子网 2、若网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一个闭和合网,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 (A) A、环形拓扑 B、总线型拓扑 C、星型拓扑 D、树型拓扑 3、以下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中,不属于广播信道的传输结构是(B) A、卫星或无线广播 B、星型结构 C、环型 D、总线型 4、UNIX是一种(D) A、单用户多进程系统 B、多用户单进程系统 C、单用户单进程系统 D、多用户多进程系统 5、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C)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6、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在通信子网中实现路由选择的层次为(B) A、物理层 B、网络层 C、数据链路层 D、传输层 7、在TCP/IP协议模型中,以下属于应用层提供的协议是(C) A、TCP B、IP C、HTTP D、APR 8、在采用CSMA/CD技术Ethernet网中,若有冲突发生,节点立即(C) A、更快的发送 B、停止发送 C、重新发送 D、无任何反应 9、IEEE802.3定义的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属于下列哪种类型?(A) A、竞争法 B、令牌法 C、轮转法 D、无竞争法 10、IEEE802.4协议规定了(C)的相关标准 A、CSMA/CD B、Toking Ring C、Toking Bus D、Ethernet 11、Ethernet局域网采用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为(B)

考研计算机网络的复习重点

考研计算机网络的复习重点 考研计算机网络的复习重点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这部分内容要了解计算机网络概念的概念、组成;计算机网络的 分类,发展过程等。理解网络分层结构、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等 概念。重点掌握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的区别和联系。 2.物理层 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以基本原理和概念的形式为主。掌握信道、信号、带宽、码元、波特、速率、信元、信宿、编码与调制、电路 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数据报、虚电路等基本概念。重点掌 握奈奎斯特定理和香农定理。此外,还要注意复习每层上的网络设备,在考查目标中特别强调了对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的 考查。物理层设备有集线器、中继器。 3.数据链路层 4.网络层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路由与转发,因此路由协议和路由算法是考试的重点。路由算法重点复习距离-向量路由算法、链路状态路由算法。IP协议也是考试的重点,要求掌握IPV4地址与NAT、子网划分、子网掩码、CIDR。另外,IPV6协议是未来的方展方向,要了解IPV6 的报文结构和地址分配方式。 5.传输层 6.应用层 应用层要重点掌握DNS、FTP、电子邮件及www的概念、基本原理,所涉及的网络协议等。

数据结构教材:《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334页 数据结构习题:《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 版社,234页 《算法与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第2版)》陈守孔机械工业出版社,4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428页 操作系统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3版)》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393页 操作系统习题:《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指导与题解(第2版)》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243页 《操作系统学习指导和考试指导》李善平浙江大学出版社,297 页 计算机网络教材:《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402页 计算机网络习题:《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王慧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349页 考研复习全书:《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指导全书》王道论坛机械工业出版社,497页 单项选择题 1、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 A.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 B.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 C.索引存取的存储结构 D.Hash存取的存储结构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的核心协议是() A.X.25B.TCP/IP C.ICMP D.UDP 2.下列哪项不是UDP协议的特性() A.提供可靠服务 B.提供无连接服务 C.提供端到端服务 D.提供全双工服务 3.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哪种网络设备实现的() A.服务器 B.网桥 C.路由器 D.交换机 4.调制解调器(MODEM)的主要功能是() A.模拟信号的放大 B.数字信号的整形 C.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 D.数字信号的编码 5. 13.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6.某台计算机的IP地址为哪么它属于()网。 A. A类 B. B类 C. C类D.D类 7.有几栋建筑物,周围还有其他电力电缆,若需将该几栋建筑物连

接起来构成骨干型园区网,则采用( )比较合适。 A.光缆 B.同轴电缆 C.非屏蔽双绞线 D.屏蔽双绞线 IP网络类型中,提供端到端的通信的是()。 A. 应用层 B. 传输层 C. 网络层 D. 网络接口层 CD是所定义的协议标准,它适用于()。 A. 令牌环网 B. 令牌总线网 C. 网络互连 D. 以太网 的默认端口号是() .3标准以太网的物理地址长度为()。 在现代组网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同一个VLAN中的两台主机()。 A.必须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 B.可以跨越多台交换机 C.必须连接在同一集线器上 D.可以跨业多台路由器 13.交换机下“特权用户模式”的标识符是:( )

A.> B. ! C. # D.(config-if)# 14.交换机转发数据到目的地依靠( ) A.路由表地址表 C.访问权限表 D.静态列表 15.交换机的配置文件startup-config存放在( )里 16.配置交换机特权用户“加密密码”的命令是:( ) A. password B. enable password C. enable secret D. passwd 17.查看E0端口配置信息的命令是:( ) access-list ip route version interface e0 18.命令“ping .0.1”的功能是() A.测试网卡是否正常 B.测试网关是否正常 C.测试TCP/IP协议是否正常 D.测试介质是否正常 19.如果网络不通,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交换机坏 B.网卡坏 C.光纤或是网线坏 D.应用软件坏 20.交换机上激活端口的命令是() A. shutdown B. no shutdown C. up D. no up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