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武九发[ ]29号

武威第九中学

全面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着力打造整洁、有序、优美的校园环境,根据《凉州区教育系统全面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引,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落实上级部门文件精神,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大力加强师生生态文明教育,全力增强师生生态文明意识,着力提升办学品位,营造一个整洁优美、规范有序、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二、总体目标

经过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行动,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思维方式、实践能力。倡导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广大师生的文明意识,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扎实推进全域无垃圾行动,校园内的垃圾做到日常化、规划化、无害化处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做到绿化、美化、净化,积极营造优美、整洁、干净的校园环境。秉承“从我做起,带动全家,辐射社会”的活动理念,探索建立“小手拉大手,文明共创立”的长效机制,将专项行动延伸到每个家庭。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生态文明知识教育

1.教导处负责强化课堂教学。指导全体教师开展生态文化进课堂、进教室行动。结合历史、地理、生物、政治课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师生的文明意识,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在其它学科中渗透生态文明内容,使全域无垃圾教育逐步走向全部课程、全体教师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常态。

2.组织开展“五个一”主题教育活动。一是教导处组织开展一次作文评比活动。组织学生围绕凉州全域无垃圾建设写一篇作文,并开展评比。二是政教处组织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团委组织一次团队会)。以“生态文明·美丽凉州”为主题,以班级(团队)为单位,组织学生上

好一堂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课,教授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知识,对学生进行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三是教导处负责举办一次知识竞赛。以“生态文明·我知我行”为主题,组织开展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知识竞赛活动,大力营造学习全域无垃圾生态知识、树立生态理念、践行生态精神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四是团委负责举行一次演讲比赛。以“倡导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共创美丽凉州”为主题,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理念、绿色低碳环保知识,培育引领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社会风尚。五是校本课程(负责人)组织举办一次手工制作活动。以锻炼动手能力、开展创新节能、变废为宝为目的,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和可利用资源开展小创意、小制作活动。

3.政教处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本、综合实践等课程,组织学生深入村组、社区,积极参与生态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和爱护每一棵花草树木开始,倡导社区、家庭、校园节水节能、垃圾分类、循环回收、绿色消费,引导学生践行绿色生活。

(二)加强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政教处)

1.举办一场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等校园媒介加大宣传教育的同时,举办一次隆重简朴的启动仪式,为全域无垃圾文明建设行动营造浓厚氛围。经过宣读倡议书、学生代表

发言和举行签名仪式等多种形式,倡导青少年学生从我做起、积极行动,以此影响家庭成员、社会公民,为主题活动的开启唱响序曲。

2.召开一次文明礼仪主题家长会。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突出“小手拉大手,文明共创立”主题,召开一次家长会,组织学生家长沟通信息、交流思想、展开讨论,让孩子和家长在日常生活的相互监督中端正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进而带动社会文明素养的整体提升。

3.发起一场“共建文明之家”行动。以《致家长一封信》的方式,发起一场父母孩子共同承诺、互相监督的家庭成员承诺行动,实现“小手拉大手”与“大手牵小手”的有机契合,真正让全域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延伸到每一个家庭。

4.争当一名文明宣讲员和环保小卫士。以“打造美丽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个个争当文明宣讲员,人人成为环保小卫士。以“我给家长上堂课”的方式,向父母宣传文明礼仪常识。组建校园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宣传小分队,深入村组、社区,开展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宣传和社会文明监督等行动。组织学生集中开展环保服务行动,深入村组、社区等公共场所捡拾果皮纸碎、清理卫生死角、清除非法广告,共建美好家园。

(三)加强校园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建设(总务处)

1.做好校园净化工作。在做好每天“三洒三扫”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周五环境卫生集中清理整治行动,切实做到室内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卫生条件达标;墙面装饰文明、无乱贴乱画现象;地面平整洁净,无乱堆乱放现象;屋顶定期清理,无积尘、杂物等;厕所空气无异味,内外无积垢、脏物等;校园围墙无缺损、无剥落、无小广告等,校园周边无垃圾,无乱搭乱建、乱停乱靠等现象;师生卫生习惯良好,校服穿戴整洁,健康活泼向上。

2.做好校园绿化工作。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在花池、树沟种植槐树、胡杨、大丽花、月季、牡丹等,在花池内培植草坪、校门口花箱种植万寿菊、牵牛花,在东围墙培植爬山虎等绿色藤蔓植物,专人负责管护,定期浇水、施肥、修剪,营造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树立起良好的生态文明理念。

3.做好校园美化工作。从学校基础建设抓起,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让建筑说话、让墙壁出彩,充分展现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以环境文化熏陶人、感染人,让校园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展示才能的舞台。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公益广告宣传工作,精心制作师生喜闻乐见的宣传版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意识和共同行动。

4.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根据学校实际,在前期厕所改造的基础上,全面粉刷厕所,安排每天一个班级在课间对厕所卫生进行督查、清洁(星期六、星期日由清洁工负责清洗),清洁工不定时对厕所进行督查、消毒,保证无垃圾、无异味,干净整洁。每周星期五下午全校开展卫生大扫除(厕所大清洁)活动。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制定《武威第九中学全面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在全校宣传动员,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使全体师生深刻领会开展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的目的和意义,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行动之中。

(二)集中整治阶段

大力开展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加大校园环境整治,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全面清理校园垃圾,美化、绿化、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

(三)总结验收阶段

对照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迎接教育局对学校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验收,并根据提出的整改意见,及时即知即改,整改落实。

(四)整改完善阶段

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任务,抓好整改完善,限期整改到位。

(五)长效管理阶段。在整改完善的基础上,对照行动目标和要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步入程序化、网络化、常态化管理。

五、组织保障

(一)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保障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扎实有效。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组长:顾维祖武威第九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负责全面工作)成员:刘武武威第九中学责任督学(负责督查工作)

王海福武威第九中学副校长(负责强化课堂教学等工作)

杨志高武威第九中学副校长(负责开展“五个一”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等工作)

陈学有武威第九中学工会主席(负责强化校园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

张海燕武威第九中学团委书记(具体负责活动的开展实施)

赵国基武威第九中学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活动的开展实施)

张果武威第九中学总务主任(具体负责活动的开展实施)

顾元胜武威第九中学教导主任(具体负责活动的开展实施)

翟德玉武威第九中学政教主任(具体负责活动的开展实施)

学校下设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陈学有同志担任,负责学校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方案的制定、日常事务的安排和处理等工作。

(二)健全规章制度,保障工作落实。突出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规范学校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引导、综合整治、督促检查等各项制度,并健全责任目标管理、考核评比、责任追究等制度办法,推动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步入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

(三)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把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改进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增强教育软实力的重要抓手,经过网络、电视、报纸、校刊、微信等载体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参与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在“微信平台”等载体上宣传推介,树立先进典型,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武威第九中学

5月4日

武威第九中学 5月4日印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