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特色英语与文化课程大纲

海洋特色英语与文化课程大纲

海洋特色英语与文化课程大纲
海洋特色英语与文化课程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各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通过重点掌握与海洋相关的词汇及表达,提高学生在将来专业学习中恰当运用英语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综合能力(听、说、读、写、译);同时将海洋领域的一些前沿研究和热点话题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性思维,为将来的相关专业学习奠定一定知识基础。本课程应指定学生有计划地学习课本文章,牢固地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运用,提高相关领域英语表达的能力。

2.设计思路: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本课程的设计目标首先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文化教育。本课程意图在公共英语与海洋专业英语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海洋大学的学生更多的了解海洋知识与文化,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培养学生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

- 1 -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属于拓展课程的语言文化类,跟通用英语同属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体系,互为补充,又有所拓展。在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技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多的了解海洋知识与文化。

二、课程目标

海洋特色英语与文化课作为非英语专业各年级学生的一门拓展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了解与海洋相关的知识与文化,将特定的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相结合,教学活动着重解决学生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语言问题,以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为教学重点。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

(1)能掌握课本中跟气候变化、海洋动物、水产养殖、海洋药学、海洋酸化以及海洋污染有关的词汇及表达;并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与文化;

(2)熟练地掌握一些基本语法和修辞方法,进行篇章结构分析,可以完成类似风格的作文;

(3)能就课本中涉及的话题进行批判性思维,学会搜集材料进行观点佐证,可以完成一篇5分钟左右的英文学术报告。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随堂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

- 1 -

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或网络学习平台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除非特殊情况(如院系安排的出海实习),不允许延期提交作业。

(3)完成教师布置的资料查询和听力练习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四、教学进度

- 1 -

- 1 -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海洋特色英语与文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海洋英语阅读教程》中国农业出版社

《现代海洋英语阅读教程·海洋文化》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六、成绩评定

- 1 -

(一)考核方式 A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附:作业和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1)课堂讨论及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2)作业的评分标准

3)学术报告的评分标准

- 1 -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 1 -

海洋知识的中小学生精选作文

海洋知识的中小学生精选作文 在蓝色的海洋中遨游。我们会发现那是一个奇特知识海洋,有许多“珍奇异宝”让我们打开智慧之门一起探索知识的海洋,奥妙的海洋知识世界。现在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海洋知识的中小学生精选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海洋知识的中小学生精选作文1 你知道章鱼有几条腿吗?你知道海洋占了地球总面积的多少吗?你知道怎么样保护海洋环境吗?不知道吧,哈哈!我可什么都知道了。 五月份,学校组织了一系列关于海洋文化节的活动,海洋知识竞赛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教师给我们每人都发下了一张海洋知识,里面的海洋知识课丰富了,有关于海洋生物的,有介绍海洋的,还有怎么样去保护海洋环境的……教师对我们说:“过几天,我们全班都要参加海洋知识竞赛,希望同学们认真准备,获得好成绩!”听了教师的话,我们可紧张了,都希望能获得好成绩,个个都竖起了耳朵,在教师的讲解下,让我对海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于是,我暗自下决心一定要获得好成绩,每天晚上我都认真地复习,细心地准备。 比赛的时间到了,全班同学个个精神饱满,胸有成竹,考试试卷一发下来,很快我都做完了,原来这些习题目的答案都在那张海洋知识里,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获得了88分的高分,也让我活得了一等奖,我们班其他同学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通过这一次知识竞赛,不仅让我认识了大海,更让我了解了怎么

去保护大海,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去保护大海的。 海洋知识的中小学生精选作文2 我们在沙滩上玩耍,拾起一块光滑的石头,一枚漂亮的贝壳,我们时而凝望大海,一会儿拾到石子不那么奇特而沮丧。我们充满好奇,这个汪洋的大海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书籍是一片一望无际大海,让我们打开智慧之门,在蓝色的海洋中遨游。我们会发现那是一个奇特知识海洋,有许多“珍奇异宝”让我们打开智慧之门一起探索知识的海洋,奥妙的海洋知识世界。 让我们踏上海洋之旅一起来见证吧!我们学习知识应该明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们无数次与知识共舞,用辛勤努力与知识拨打无数浪花,浪花儿辛喜若狂,为你每一次的努力而欢天喜地。就这样我们拥有了快乐和自信,不断前进。刻苦学习。书籍而不读如废纸。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一步步前行,从前我们不懂,但如今,我们已明白,得以运用。这种快乐与骄傲激励我们永不放弃,至始至终。我们应该:黑发不知勤学早。切忽: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年不知勤学,老来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也不能像方仲永那样虽天资聪明,却落“敏然众人矣”我们即便先天聪明,而后天不学习,我们也成不了才,不管先天是否聪明,重在后天学习!知识仿佛砂石下的泉水,掘的越深,泉水就越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探索知识海洋中有许多不足。疑问和不解,学问是无止境的,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发现不足及时反醒,战胜弱点。困难也要克制,要做意志坚强的人,持之以恒向往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我们一定会在巧

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区别讲解学习

精品文档 文明,则按《辞海》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的相对"。而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包括器物、制度和精神文化。 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具体的讲,海船、航海、有关海洋的神话、风俗和海洋科学等都是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与海洋文明有着很大的区别。海洋文明的二个基本特征是:一是必须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必须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而不是其它文化。 但是,靠近海洋,不等于就有海洋文明。即使有较发达的海洋文化,也不一定是海洋文明。古埃及靠近海洋,但其文明主要得益于尼罗河文明。古巴比伦也靠近海洋,但其主要得益于两河文明。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也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但也算不上海洋文明,而是地道的黄河文明,即大河文明。日本与海洋的关系密切。也不能算是海洋文明,只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在世界历史上,真正能算得上是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就是古希腊,够得上大河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就是古代中国。其它国家都不具备条件。 古希腊的气候纯属于地中海气候,温和宜人。特殊的地理条件,对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关山所阻隔的小块平原,造就了典型的"小国寡民的城邦",也决定了古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其生存和发展,而这种贸易只能是海外贸易,这又决定了古希腊人工商航海业居主导地位的民族特性。 古希腊商业航海贸易遵循"以平等交换"为原则的商业行为。加之,商业贸易的发展要求自由的环境,进而又促使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古希腊"小国寡民的城邦"意识,一旦人口的增加而无法负荷时,古希腊人就自然而然的到海外去拓展,开展频繁的航海贸易活动。航海使古希腊人练就了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民族性格。造就了开拓、求索的民族精神,同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海洋文化,并使希腊成为西方文明的旗帜和摇篮。这一切都与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精品文档

舟山海洋文化

我的家乡——舟山 我的家乡坐落在有“东海明珠”美誉的舟山群岛。舟山是全国唯一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划,由1390个岛屿组成,处于中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是长三角经济圈最初的15个城市之一,背靠长三角广阔经济腹地,是中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东临太平洋,是远东国际航线要冲,也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深入太平洋的海上战略支撑基地。“港、景、渔”是舟山最大的海洋特色资源。舟山的桂冠上闪烁着“中国海鲜之都、海洋经济强市、海洋文化名城、海上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国家级荣誉光环。去年,舟山成为中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舟山与海结缘,其文化因海而生,我们称之为海洋文化。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舟山拥有的海洋文化亦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它将在国家开发海洋的时代中,作出独有的贡献。 海洋历史文化 舟山的马岙是人类最早走向海洋的地方之一,早在五六千年前,马岙创造了“海岛河姆渡文化”,被誉为“东海第一村”。定海古城已有1200多年的建城历史,比中国许多沿海城市如上海、大连、青岛等要早得多。定海古城作为海洋历史文化遗产,古迹众多,是全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 海洋交流文化 舟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徐福东渡、鉴真东渡、遣唐使往来、郑和下西洋都曾将舟山作为始发站或中转站。明朝嘉靖年间的六横双屿港,是亚、非、欧各国商人云集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之一,在中国海洋经济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海洋军事文化 舟山群岛是华东门户,历来为海防要塞,兵家必争之地。爆发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定海保卫战,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意义。而舟山作为“双拥文化城”,驻舟部队既是舟山特有的政治优势,又是舟山独特的海洋文化优势。 海洋渔业文化 舟山渔场是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沈家门渔港是世界三大著名渔港之一。舟山在渔业生产中形成古朴、粗犷的生产、生活、礼仪、游艺等习俗,产生了以“舟山锣鼓”和“舟山渔民号子”为代表的具有舟山特征的海洋艺术。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海洋生物、水产品开发加工、海鲜美食、渔港景观、渔民习俗、渔村古居、赶海野趣等充分显示了舟山渔业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海洋宗教文化 “海天佛国”普陀山集佛教圣地与海山风光于一身,是世界上唯一位于海岛的佛教名山,“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推崇第一山”,在国内外特别是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观音文化的地位,使普陀山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之一。 海洋民俗风情 舟山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礼仪习俗、海岛时令习俗等,是东海渔区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中国沿海风俗中颇具特色。其中有神秘的船饰文化,别具一格的渔民服饰文化,海洋气息的风俗习惯,奇特的婚嫁礼俗及庙会、灯会等民间文化习俗。 海洋文学艺术 舟山的海景吸引古代众多的文人墨客,王安石、陆游、范成大等人都在舟山留下过富有海洋气息的诗文,比较重要的作品有柳永的《煮海歌》、张岱的《海志》。

海洋文化与海洋意识的关系研究

学报社会科学版 海洋文化与海洋意识的关系研究倡 赵宗金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摘 要:海洋意识是公众对海洋的自然规律、战略价值和作用的反映和认识,是特定历史时期人海关系观念的 综合表现。海洋文化是人类直接和间接地以海洋资源和环境为条件创造的文化。这两个概念的背后,蕴含了当代 的历史境况和时代精神的契合关系。有效地把握两者的关系,既有助于推进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的研究,也有助 于丰富海洋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海洋世纪的时代状况构成了两者的共同背景,为海洋文化研究及海洋意识普及 提供了依据。对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分析,受概念理解多元化分歧的影响,也受当代海洋 文化实践活动复杂性的影响。总体上看,两者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作为人海关系认知的海洋意识够成了海洋文 化的要素;基于民族文化传统构建的现代海洋意识是海洋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海洋价值观是海洋意识与海洋文 化的共同核心。 关键词:海洋意识;海洋文化;海洋世纪 中图分类号:C91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2013)05‐0013‐05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海洋意识一词在日常语言和学术文献中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多,海洋文化的研究也日益成为海洋社会学科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海洋意识与海洋文化的研究存在诸多交叉,从事海洋文化研究的学者也大都论及海洋意识问题。事实上,这两个概念的背后,蕴含了当代的历史境况和时代精神的契合关系。有效地把握两者的关系,一方面有助于推进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进一步廓清海洋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对于自觉地进行现代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的建构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海洋文化与海洋意识的界定 (一)关于海洋意识内涵的理解及其特征 海洋意识是公众对海洋的自然规律、战略价值和作用的反映和认识,是特定历史时期人海关系观念的综合表现。目前关于海洋意识的研究基本状况如下:第一,“海洋意识”出现的频率较高,研究内容较分散。目前以“海洋意识”为题名的论文数量较多,但是大部分文章是以新闻形式发表;对“海洋意识”的概念表述多为描述性定义。内容上主要涉及特定人群和地域、国家的海洋意识状况和古代中国的海洋观念。第二,“海洋观(念)”的相关研究较多,主要涉及海洋观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海洋观的历史变迁、国际关系中的海洋观分析如印度的海洋观及其海洋战略。第三,目前关于海洋意识的直接表述主要集中在海权与海洋国土观念问题上,主要与公众的海洋认知及海权问题联系在一起。具体包括海权与国家的关系,古代及当代的海洋国土观念等。总体上看,关于海洋意识的理解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 此外,当前海洋意识的结构、形成机制缺乏研究文献。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出台了海洋战略,都认识到了对公众的海洋意识进行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海洋意识的构成却缺乏应有的有效分析和表述。关于意识的研究从19世纪末期就已经进入科学研究的阵营,迄今形成了内容心理学、结构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等诸多流派的研究结论,并在意识的构成和转化、意识的生理机制、意识状态的分析等多领域内都形成丰富的研究成果,但 倡收稿日期:2013‐04‐2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海洋意识及其建构研究”(11CSH034);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体系研究” (12&ZD113);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2BSHJ06)作者简介:赵宗金(1979‐ ),男,山东莒南人,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海洋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

海洋文化舟山的文化根基和底蕴

海洋文化,舟山的文化根基和底蕴 发布时间:2011-10-26信息来源:《舟山晚报》作者:金涛海洋文化开发的悠久性 据近几年舟山出土文物考证,远在七八千年前,舟山已有人居住。另据《定海厅志》、《史记》、《越绝书》等记载,夏商时期舟山属越国东南境,春秋时称为“甬东”,舟山先民为古越族的海外分支,称之“东海外越”。 舟山迄今为止,虽无发现古代的木桨和独木舟,但从发掘的大量文物中,已有了若干鱼形器、波浪纹和网坠等海洋文物的出土,证实了舟山先民远在新石器时代已产生了海洋渔文化和船文化的萌芽和胚胎。吴越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在舟山洋山岛海域大捕石首鱼的史实,再一次证实了舟山海洋渔捞文化发端之悠久。另据《山海经》中记载,“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这是古人用折射的手法来描绘古代的东海捕鱼氏族。“翼即风帆”,说明在远古时代,舟山先民已掌握了张帆捕鱼的先进技术。还有《山海经》中描绘的许多奇形怪状的海鱼,《海上三神山》的神话,即“方壶”、“瀛洲”、“蓬莱”以及《精卫填晦》、《鲲鹏之变》等海洋神话都与舟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外,记载中的徐福祖先徐偃王,千岁翁葛仙翁等海上名士都在舟山留下了许多文化遗迹。还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过巨大影响的三大航海事件,即徐福渡海觅蓬莱,鉴真东渡扶桑和明朝郑和下西洋,其航路均经舟山海域。 海洋文化内容的丰富性 舟山的海洋渔文化、船文化、龙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考古文化以及有关海洋的各类文学艺术,科技教育、体育、旅游等等,均属海洋文化的范畴;舟山的绘画、雕刻、书法、摄影、故事、小说、散文、诗词、电影、电视,渔歌、民谣、音乐、舞蹈、戏曲、工艺美术、民居建筑、日常用品、器皿家具、礼仪习俗等等,均可成为表现海洋文化内容的载体。以上两点,为舟山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以海洋渔文化为例,舟山是中国著名的渔都,不论是渔的物质文化或是渔的精神文化,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独占鳌头。若我们充分发挥这个优势,把舟山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渔文化氛围造得更浓更烈,并和当今的港口旅游城市艺术地结合起来,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最近考察了山东青岛,在该市沿港街道的雕塑群中,十分醒目地突出了海洋生物体的造型,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再以海洋宗教文化为例,由于舟山这几年抓住普陀山观音信仰这个品牌,极大地提高了舟山历史文化名城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 海洋文化形式的独特性 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有的以故国都城取胜,如西安、洛阳、南京、北京等城市;有的以历史名人著名,如绍兴,因有大禹、秋瑾、鲁迅等历史名人,从而成为中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海洋文化的彰显与海洋经济的发展

海洋文化的彰显与海洋经济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1-10-13信息来源:《舟山市委党校学报》作者:吴晓东21世纪是海洋世纪,先进的海洋文化越发显示其对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海洋文化具有涉海性、开放性、兼容性、壮美性和崇尚性等特征,其精神实质就是目光远大,胸怀宽广,勇于开拓进取,敢于冒险犯难,善于吸收新事物,在价值取向上重视商业性。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进程中,海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舟山作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正面临难得的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彰显先进的海洋文化,对制定适合本地区海洋发展的最优化战略模式以及确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无疑具有深远意义。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汲取海洋文化的精华,要对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进行再认识,进一步拓展视野,跳出舟山看舟山,在更高更广的范围内定位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抢抓机遇,勇于突破,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注重培育舟山的海洋文化品牌,不断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形象。 文化贯穿于人类历史长河的进程中,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形式的先进文化模式,先进的文化必定会推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21世纪是海洋世纪,先进的海洋文化越发显示其对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沿海人民与海洋相处,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海洋特色文化,其中不乏历史上的光辉篇章,但与内陆文化相比,总体上我们的海洋文化一直处于附属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进程中,海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舟山作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正面临难得的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彰显先进的海洋文化,对制定适合本地区海洋发展的最优化战略模式以及确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一、海洋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曾指出:文化价值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有学者指出,海洋世纪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观念和意识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的经济、科技问题才能朝正确的方向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海洋文化问题。海洋文化的先进性将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海洋战略决策的方向,继而影响国家国民经济等综合力量的建设。海洋文化对海洋经济的发展能够产生深刻影响,文化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海洋经济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形成的各种海洋产业及相关活动的总和,而海洋文化始终贯穿其中。我们在发展中国海洋事业的重要时期,越是集中力量发展海洋经济,越是加快海洋开发的步伐,就越需要加强先进海洋文化的建设,为经济发展和海洋综合能力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先进的海洋文化,关系着中国21世纪海洋强国发展目标的实现,关系着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繁荣富强的大好局面。面向海洋、对外开放、增强交流、不断创新成为沿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海洋文化对现代文明的影响。 开放性是判断文化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综观古今中外文化发展史,凡是顺应历史潮流

20130423海洋文化之旅

海洋文化之旅 教学目标: 通过上海海洋大学博物馆的参观学习,了解海洋知识,感受海洋文化,增强科学保护与开发海洋,建设和谐海洋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教学要点: 1.了解海洋和水生生物的相关知识,了解人与海洋的关系。 2.了解中华鲟、扬子鳄、白暨豚等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海洋生态环境正在恶化的严峻后果,思考人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3.思考人类需要什么样的海洋文化,人与海洋应该怎样和谐相处。 引申思考: 思考人类应该以怎样的生活方式来应对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从人与海洋的关系中联想到人与自然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正文: 影片导视: 旁白:从太空遥望,地球实际上是一个被海洋覆盖的蓝色星球。海洋是一个连续、带有咸味的水体,总面积约为3.62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0.8%。 人们常常将海和洋并称为海洋,但海和洋其实有所不同。海临近大陆,是洋的边缘,是洋的附属部分,水深比较浅,水文、盐度、颜色和透明度变化比较明显。洋是海洋的主体,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远离陆地,水文、盐度变化不大,色蔚蓝、杂质少、透明度大。世界上共有4大洋,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从古至今,海洋就令人类无限向往。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繁衍生息着各种各样、瑰丽多姿的生命;她丰饶迷人、资源丰富,蕴藏着大量石油、天然气、锰结核、可燃冰、潮汐能等资源与能源;她波涛起伏、浩瀚无边,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惊涛骇浪,时而婉丽迷人,时而恐怖阴霾……古往今来,人们在认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中国人由于对海洋心存向往和敬畏而发展出纷繁多样的祭海文化和民间俗信,而西方人则认为海洋变幻莫测、吉凶难卜,征服海洋就意味着勇敢无畏和英雄气概。东西方因此形成两种鲜明的海洋意识:敬畏和征服。人类对海洋资源无节制地开发掠夺,造成海洋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今天,人们意识到了需要心存敬畏地开发海洋,走人海和谐发展之路。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是解决人类社会粮食、资源和能源等重大问题的出路所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强国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下面,让我们走进上海海洋大学博物馆,开始海洋文化的梦幻之旅。 开场

西方海洋文明的渊源知识讲解

西方海洋文明的渊源

西方海洋文明的渊源 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文明,则按《辞海》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的相对”。而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包括器物、制度和精神文化。具体的讲,海船、航海、有关海洋的神话、风俗和海洋科学等都是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与海洋文明有着很大的区别。海洋文明的二个基本特征是:一是必须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必须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而不是其它文化。也就是说海洋文明是指在人类历上诸多方面领先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但是,靠近海洋,不等于就有海洋文明。即使有较发达的海洋文化,也不一定是海洋文明。古埃及靠近海洋,但其文明主要得益于尼罗河文明。古巴比伦也靠近海洋,但其主要得益于两河文明。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也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但也算不上海洋文明,而是地道的黄河文明,即大河文明。日本与海洋的关系密切。也不能算是海洋文明,只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在世界历史上,真正能算得上是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就是古希腊,够得上大河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就是古代中国。其它国家都不具备条件。后来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

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美国等,从严格意义上讲都不具备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国家。他们充其量是海洋大国,虽然也产生了辉煌的海洋文化,但不具备代表性的海洋文明的国家。海洋文明的刚性条件:一是社会必须是开放性的;二是必须是文明古国;三是各种文明可以相互转换;四是扩张是温和的人性化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殖民主义扩张和帝国主义的占领;五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艺术方面有系统的成果以及与海洋有关的神话、海洋远航的手段等。本来中国可以具备海洋文明国家的条件,但海洋文明不连续。所以古希腊最具代表性。 古代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它的地理范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等。它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多山环海,地势崎岖不平,仅有若干个小块平原,但又多为关山所阻隔。土地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而适合种植葡萄和橄榄。海岸曲折、岛屿密布。海产资源比较丰富。 古希腊的气候纯属于地中海气候,温和宜人。特殊的地理条件,对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关山所阻隔的小块平原,造就了典型的“小国寡民的城邦”,也决定了古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其生存和发展,而这种贸易只能是海外贸易,这又决定了古希腊人工商航海业居主导地位的民族特性。

浅论海洋文化的特征解读

浅论海洋文化的特征 摘要:海洋文化源于海洋这个独特的环境,具有进取性、开放性、包容性、创造性和慈善性等共同特征。由于所处的地理和政治文化环境不同,中、西海洋文化又各自拥有一些独特的特征。中国传统的海洋文化带有农耕文化的烙印。了解海洋文化,不仅要了解其共同特征,也要了解不同海洋文化的独特性,取长补短,才能找到一条既适合于本民族特质又契合于时代精神的海洋发展之路。 关键词:海洋文化特征中西比较 曲金良教授在《海洋文化概论》中对“海洋文化”下了定义:“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①21世纪是海洋世纪,整个世界经由海洋被连成一体,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军事安全愈发重要。了解海洋、了解和弘扬海洋文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海洋文化是相对于大陆文化而言的。在海洋这个独特的环境中生存繁衍的社会,经历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了独特的族群心理特征。 首先,海洋文化含有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作为灵长类动物的人类,无疑是一种陆地生物,相对于陆地,海洋对于人类更具危险性,特别是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即使是现代钢铁打造、机械动力的万吨巨轮,在浩荡的海洋中也只是沧海一粟,面对风浪难逃倾覆的厄运,何况古时候的木质帆船。离开平稳的陆地进入海洋,这本身就需要足够的勇气。而历史上的海洋民族,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没有仅仅停留在看得见陆地的近海,而是逐渐远离大陆、远离故土,去探索更加未知的世界,这依靠的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还有无畏的进取精神。 其次,海洋文化还具有开放和包容的特征。不同于大陆农耕社会的安土重迁,生活在海边的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具有更强的活动性,飘洋过海让他们有机会接

蓝色海洋教案

1.沿海风景线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风景的特点,感受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呈现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海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风景的特点,感受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海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青岛是一个依山傍海,碧海蓝天的沿海城市,你们都知道青岛哪些美丽的景点? 【同学们知道的景点真不少啊!】 2.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青岛美丽的风景吧!(播放视频) 【随机补充:青岛通常会用绿树红瓦来形容,每年五一期间美丽的樱花便会绽放,吸引了不少的市民和游客。】 3.我们的青岛如此之美,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呢?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布置学生提前准备自己在青岛景点照的照片) 4.补充资料(设计意图:学生说不到这几方面再做补充,让内容深一点,有点高度) (1)栈桥:栈桥是青岛的象征。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

建成之时,只是供海军运送军用物资的简易铁木结构的码头,到了1931年青岛港,由当时的青岛政府出资,假德国信利洋行之手,对栈桥进行了重建尽头建有三角形防波堤,呈“个”形,以减弱风浪的冲击。并且在桥的南端建了一座名为“回澜阁”亭子。 (2)五四广场:五四广场因青岛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五四运动导火索而得名,意在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3)崂山: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史书各有解释,说法不一。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 5.青岛是一个美丽的沿海城市,是我国众多沿海城市之一.而我国东南两面临海,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有14座城市处在沿海一线上,你们知道有哪些城市吗?(出示地图)【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城市? 6.它们像一串美丽的珍珠,组成沿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沿海风景线,去欣赏沿海城市那美丽的风景。(出示课题)二、聚焦景点 1.这些美丽的沿海城市,有哪些是你去过的或者了解的,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的资料进行交流,给大家一个小建议,就是大家可以借鉴老师大屏幕上的提示。 (1)通过照片介绍2图文资料介绍3考一考,连一连4讲故事介绍) 2.

论黑格尔的海洋文化观

论黑格尔的海洋文化观 发布时间:2011-10-13信息来源:《中共舟山市委党校学报》作者:王文洪西方人有的人常常以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来区别东西方文化。在他们看来,西方文化是动的文化,东方文化是静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冒险的、扩张的、开放的、斗争的,这一切都孕育于他们的海洋文化;而东方文化是保守的、苟安的、封闭的、忍耐的,其原因在于东方文化孕育于内陆文化。这一流行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观,它的创始者不是别人,正是著名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本文从黑格尔的历史观出发,介绍其有关水与海洋的观点,通过东方文化与希腊文化产生的历史比较,说明其所谓的“根植于海洋原则的文化”。 一、黑格尔的历史观 黑格尔一生从未到过东方,但他却在自己的书斋中构筑了一个涵盖东西方的世界,这就是他的名著——《历史哲学》。在他看来,人类的文明是从东方开始的,就像太阳从东方升起并向西方行进,人类的文明在中国开始以后,逐步传到印度、波斯、巴比伦、拜占廷、希腊、意大利、西欧。但我们且不要以为他在盛赞东方文明的古老,黑格尔真意是说:东方文明是极度落后的原始文明,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一直停留在五千年以前的文明初始阶段,这是因为:东方文明是静的内陆文明,而只有西方文明才是活生生的发展着的文明。 所谓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其提出源自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对世界文化类型的划分。黑格尔在该书“绪论?历史的地理基础”一节中,把体现出“思想本质上的差别”的“地理上的差别”,划分为三种类型:(1)干燥的高地、草原和平原;(2)巨川大江灌溉的平原流域;(3)与海相连的海岸地区。第一种类型以游牧民族为代表。他们漂泊的放牧,不以土地为财富,每年越冬宰杀半数牲畜也使他们无法积累财富,除了“显示好客与劫掠的两个极端外”,“在这些高地上的居民中,没有法律关系存在”,因此他们常如洪水一般泛滥到文明国土上,表现出一种野蛮的本性。第二种类型以农耕民族为代表,巨川大江的灌溉造成肥沃的土地,使“这里的居民生活有所依靠的农业,获得了四季有序的收获……土地所有权和各种法律关系便跟着发生——换句话说,国家的根据和基础,从这些法律关系开始有了成立的可能”。但他们以海作为陆地的天限,闭关自守使他们无法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第三种类型以海洋民族为代表。当他们“从大海的无限里感到自己底无限的时候”,他们便以智慧和勇敢,超越“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的平凡的土地,走向大海,从事征服、掠夺和追逐无限利润的商业。毫无疑问,黑格尔是以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发展阶段,来否定和贬低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当他进一步以这三种地理分类来“观察和世界历史有关的三大洲”时,这一倾向更暴露无遗。他认为:“阿非利加洲是以高地作为它的主要的、古典的特色,亚细亚洲是和高地相对的大江流域,欧罗巴洲则是这几种区别的综合。”在黑格尔看来,“非洲还笼罩在夜的黑幕里,看不到自觉的历史的光明”,因此“它不属于世界历史的部分,它没有动作和发现可以表现”。而亚洲,虽然是世界历史的起点,“精神文明从亚洲升起”,但世界历史是从“东方”走向“西方”,亚洲是绝对的“东方”,而欧洲是绝对的“西方”,亚洲“和世界历史其他

海洋特色英语与文化课程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各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通过重点掌握与海洋相关的词汇及表达,提高学生在将来专业学习中恰当运用英语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综合能力(听、说、读、写、译);同时将海洋领域的一些前沿研究和热点话题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性思维,为将来的相关专业学习奠定一定知识基础。本课程应指定学生有计划地学习课本文章,牢固地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运用,提高相关领域英语表达的能力。 2.设计思路: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本课程的设计目标首先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文化教育。本课程意图在公共英语与海洋专业英语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海洋大学的学生更多的了解海洋知识与文化,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培养学生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 - 1 -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属于拓展课程的语言文化类,跟通用英语同属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体系,互为补充,又有所拓展。在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技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多的了解海洋知识与文化。 二、课程目标 海洋特色英语与文化课作为非英语专业各年级学生的一门拓展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了解与海洋相关的知识与文化,将特定的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相结合,教学活动着重解决学生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语言问题,以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为教学重点。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 (1)能掌握课本中跟气候变化、海洋动物、水产养殖、海洋药学、海洋酸化以及海洋污染有关的词汇及表达;并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与文化; (2)熟练地掌握一些基本语法和修辞方法,进行篇章结构分析,可以完成类似风格的作文; (3)能就课本中涉及的话题进行批判性思维,学会搜集材料进行观点佐证,可以完成一篇5分钟左右的英文学术报告。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随堂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 - 1 -

青岛印象

青岛印象 青岛,山东省地级市,简称“青”,国家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山东省经济中心、是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被誉为“东方瑞士”欧韵之都。 一.五四广场 五四广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东海西路,北依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南临浮山湾,总占地面积10公顷。五四广场因青岛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五四运动导火索而得名。 五四广场分南北两部分,分布于中轴线上的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隐式喷泉、点阵喷泉、《五月的风》雕塑、海上百米喷泉等。 五四广场因“五四运动”而得名。众所周知,1919年爆发的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青岛的主权问题。自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中国人民就一直为收回青岛主权而努力。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引起全国人民强烈反对。1918的11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会议,提出了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却遭到英、法、美、日等国的拒绝,并强行将青岛主权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全国震惊,北京学生于5月4日举行游行示威,强烈要求拒绝签约,高呼“誓死力争青岛主权”,“还我山东,还我青岛”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在举国反对声中,中国北洋政府被迫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粉碎了日本企图永久侵占青岛的阴谋。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下,终于在1922年12月12日收回了青岛主权。鉴于青岛与“五四运动”这一特殊的关系,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新建广场命名为“五四广场”。 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以螺旋上升的风,造型是火红色,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民族力量。这里已成为新世纪青岛的标志性景观之一。由于眷沿东海路从广场中间横贯而过,五四广场被分为南北两区,北区连接青岛市人民政府,是中心广场。南区濒临浮山湾,为区两欣海滨公园。禹召默北部踩具的毗淘中心广场地势平坦,广场中间为篷棕平整、开阔筛眉实的大片绿色草坪。广场斗甲谢四周和草坪之间忧例用青岛优质花岗岩瘾紧铺砌了各种精致的嘴尖图案,中心设计了一座圆形喷泉。广场东西殡戴遂两侧为高层建筑。 二.崂山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道教文化

海洋文化特征及中国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特征及中国海洋文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颖 海洋文化与所在区域的海洋环境、资源特点及经济发展水平密切有关,具有时代的特征、区域的特征,以及当代全球一体化发展的特征。 一、海洋是全球联通的,海洋文化的发展具有开放、传播以至全球交流的特点。世界海洋文化的发展,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1. 原始社会、石器时代是海洋文化的始萌期,最初的人类从海岸地带捕捉鱼、虾、贝、蟹;以鱼骨为箭弩猎取禽兽为食;进而饲养与种植稻粟等。考古学家在太平洋两岸发现砖石质网坠、岩浆岩质石臼等;在我国周口店、辽宁、河北、浙江河姆渡以及海南岛、北部湾等处的古海岸阶地上均发现有绳纹瓦器皿的残片及早期以渔、猎、耕、稼活动为特点的古文化遗迹。 2. 发现新大陆、航海事业发展,对非洲掠夺及贩奴热、殖民地占领与土地分割,贸易与军事争夺,是封建时期及资本主义早期与海洋相关的活动,奴隶是经大洋贩至欧美,“鲁滨逊漂流记”,“基督山恩仇记”等著作,反映了当时海洋文化的特点。15世纪后,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的崛起,是海上争霸发家的。 3. 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了开拓海外市场,发展英国海洋经济的历程,经过约1个世纪,英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借助海洋,其势力、文化与宗教传播至世界各地。19世纪后,美国实现工业化,形成沿海与五大湖区工业化城市带:大西洋海岸的波士顿、纽约、巴尔的摩、华盛顿;太平洋沿岸的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与圣地亚哥。海外贸易带动海洋经济与区域发展,美国文化、美国生活方式,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在亚洲、欧洲获得广泛的传播。 4. 20世纪50年代后,亚洲经济发展,日本发展海岸工业、海外贸易和海运事业,促进经济腾飞,形成东京—大阪—神户和名古屋的深水港群与大城市群。60年代~70年代后,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的香港与台湾)兴起,是借助于海港与海外商贸,发展海洋经济。 5. 21世纪,海洋经济高度发展,2000年世界海洋总产值超过15000亿美元。当代全球化战略,与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的争夺,海疆与海峡通道的纷争等有关。北海油气资源开发,促进了荷兰、丹麦等北欧诸国的经济又一轮繁荣。俄、加、美对极地与北冰洋的争夺,核心是对导弹、潜艇活动基地的争夺,反映出全球化的海洋资源、环境、疆域纷争,构成当代海洋文化的新特点。

海洋文化翻译

101.The Four Seas It is said that if one theory or viewpoint is right, it could be said as “it is always truth wherever it is.” When a group of strangers gather together, others will regard them as who comes from everywhere. While those who have personal loyalty always emphasize their most popular catch phrase, “within the four seas all men are brothers.” However, the meaning of “the four seas” is not the same all times. The ancients thought that the sky is round and the earth is square with seas surrounding it. Therefore, “four seas” initially means “all around the country” or “all over the world”. What “the four seas” means in the sentence “It is applicable everywhere (the four seas).” is just the meaning mentioned above. Later, people regarded seas as divisions of the land and thus makes the Chinese coastal areas and territorial seas another name ---“the four seas”. For example, the saying “the four seas united in Shangshu?Yugong means that places outside China are the four seas. Then in the book Liji?Jiyi, it was for the first time to mentioned about the East China Sea,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West China Sea and the North China Sea. However,

印象宁波

《印象﹒宁波》 众所周知,宁波有许多独特的文化,包括浙东文化,商帮文化,港口文化,藏书文化等。如果要制作像《印象﹒丽江》那样震撼人心的大型实景表演,那就必须从其中挑选出最独特、最有感染力的文化。而且,《印象﹒宁波》绝对不能是文化的简单堆砌,而应该是它们的有机统一。我选取的是宁波的海洋文化、商帮文化、凄美爱情史以及特有的民俗风情。 我设计的《印象﹒宁波》是一首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乐曲,其中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天赐恩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宁波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这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这一章是表达宁波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不断鼓动的蓝色幕布下,数十个渔民挥手与妻儿告别,扬起帆,徐徐地驶向未知的前方。他们有着健硕的身躯,智慧的头脑以及坚定的信念。然而,这也激起了大海考验他们的欲望。刹那间,海面狂风袭来,暴雨倾泻而下,危机四伏,渔船在海上显得那么孤单,那么无力。但,好男儿们并没有退缩,他们声嘶力竭地呐喊:“来吧,大海!你的怨、你的恨,都释放吧。我们是你养育的儿女,我们心!甘!情!愿!”狂风撕烂了他们的衣裳,暴雨淋湿了他们的肉体。忽然,海上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那是大海对他们的认可与赞美。那是他的儿女,那是他的心血。风停了,雨止了,渔民们虔诚地向远方跪拜,对大海表示崇高的敬意。不一会儿,海面上传来一阵阵的欢呼声,放眼看去,成群结队的鱼儿正接连不断地跳出水面。 第二乐章热血商帮 除了海洋文化,宁波还有非常著名的商文化,这对宁波的城市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明末清初,著名的宁波帮诞生。宁波商人有精明的头脑,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使得他们成为当时商业圈的佼佼者。 他们还有满腔的爱国情。抗战时期曾发生过两次著名的“四明公所”血案。这个表演会体现他们是如何冷静地对抗帝国列强,看他们是如何的血气方刚,不畏死亡。 第三乐章传世佳话 早在几百年前,宁波人就已经开始追求婚姻自由了。这就是著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永不褪色的经典。这很好地体现宁波人的爱情观,敢于挣脱封建束缚,追求自己心中所想。这也决定了宁波是个有朝气,崇尚自由的地方。 第四乐章温情民谣 “一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三月种地下秧子,四月上坟烧锭子,五月白糖温粽子…”一首温情民谣唱出了宁波人民多彩多姿的幸福生活。一家人在节日里相聚,其乐融融。 以上就是我对印象宁波的设想。虽然和印象丽江没法比,但也算是我给自己交的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吧。

东方大河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差异

东方大河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差异东方大河文明 古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和 中国。西方海洋文明 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 主要构成 纬度较低,普遍地势平坦, 靠近海岸,纬度较高,气候地理环境的 气候炎热湿润,以冲积平原地 相对寒冷,森林植被茂密,河形为主,适宜农作物生产。流众多,交通运输不便。 差异 文明特征稳定持重,与江河造成两岸 居民农耕生活的稳定性有关农 业文明最大的特征就是保守,易 固步自封,但其收容较强。这种 地理环境易产生集权的大一统 国家。诞生于两河的巴比伦、 亚述和波斯都是这种。而且这 些文明也都是农业文明。 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

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 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 的基本需要,所以农业很发达。 大河文明以农耕经济为基本 形态,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比 较强。 发展情况 性格特征 制度吃勤劳勇敢、朴实敦厚、安 土重迁的农耕民族性格。 古代中国和古希腊都经历了 奴隶社会,但中国等级森严, 实行世袭制,一般是长子继承 王位。 中国在古代就是一个大一统 的国家,出现了三皇五帝。有外向开拓精神,与大海为海洋民族提供的扬帆异域、纵横驰骋的条件有关。座落在爱琴海边的希腊半岛土地有限,商业活动成为生活的主要来源。而希腊的商业活动又主要依靠海上贸易,所以作为海洋文明代表的希腊文明比农业文明更加开放。 可耕地的面积较少,农耕文明发展空间小,陆路交通的不方便,所以便选择了海洋为文明发展的主要方向。滨海地区拥有渔盐之利和交通之便,工商业便应运而生。

地中海文明以外向发展和商品经济为基本特征。 酷爱自由、敢于冒险、善于想象、思绪如云彩变幻无穷的海洋民族性格。古希腊实行元老院制度,没有世袭制,带有民主共和的形式。 希腊是城邦制,各城邦之间无臣属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