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2)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上学期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感受中国古代美术名作
第1课独树一帜的中国画
第2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
建筑
第二单元情趣浓郁能工巧匠
第1课剪纸
第2课编结艺术
第3课线材造型
第4课蜡染与扎染
第5课彩塑
第三单元土和火的艺术
第四单元古城镇美术文化考察
第1课古城古镇考察
第2课民俗文化展
第五单元中国民间美术
第1课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第2课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
第3课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下学期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外国美术民作巡礼
第1课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
第2课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
第二单元保护世界遗产
第三单元动漫艺术
第1课形式和内容丰富的动漫
第2课动漫形象设计
第3课动画作品设计制作
第四单元 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
第五单元留下眷恋带走真情。
九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总结1、欧洲和受其影响的美国美术在20世纪对全球美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美术是20世纪外国美术中最突出的影响力量。
它们不是一个艺术流派,而是一种影响遍及世界且非常复杂的文艺思潮。
受此文艺思潮影响,涌现出许多艺术流派,它们主要反对西方传统的写实美术,追求创新。
但是,西方传统写实美术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有了新的发展。
此外,建筑艺术和设计艺术得到了大发展,成为20世纪外国美术的亮点。
3、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美术现代主义美术,也称为“现代派”,影响比较大的有野兽派、表现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超现实主义和抽象派等。
它们的艺术主张和作品面貌不尽相同,但都具有反对以至否定西方美术的写实传统,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精神,极力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上标新立异的共同特征,从而成为一种错综复杂的艺术现象,被西方著名美术XXX称为“实验美术”,即探索性艺术。
因此,对它们应具体分析,不全盘否定,也不肯定一切。
后现代主义美术,简称为“后现代”,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是以反现代主义的面貌出现的。
但在对待艺术传统、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摒弃把艺术作为一项严肃事业的观念等方面,还是现代主义的继续与发展。
后现代主义影响比较大的有波普艺术、照相写实主义、捆包艺术、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等。
这些同属于“实验艺术”范畴,因此,对他们的作品同样需要具体分析。
4、建筑和设计20世纪的建筑是“技术大跃进,功能大提高,观念大转变,设计大进步,艺术大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创造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著名建筑,如德国的XXX校舍、美国的流水别墅、澳大利亚的XXX等。
旨在为商品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服务的设计,如工业产品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设计等,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并且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二、作品部分1、XXX的胜利女神(雕塑)约公元前200年(古希腊),迎着海风傲然屹立,薄裙下健美体格、双翅显示豪迈气势,优雅、崇高而又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20__年山东日照中考音乐美术考试范围_山东
新高考合格考考试范围
<i>中考网权威发布20__年山东日照中考音乐美术考试范围,更多20__年山东日照中考音乐美术考试范围相关信息请访问中考网。
一、音乐学科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颂歌》
第六单元《管弦和鸣》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歌剧之夜》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风采》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曲苑天地》
第五单元《舞剧音乐》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西乐撷英》
第五单元《乘着歌声的翅膀》
二、美术学科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
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三单元《笔墨丹青》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第二单元《纹样与生活》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感受中国古代美术名作》第五单元《中国民间美术》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外国美术名作巡礼》
第四单元《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
《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教学目标:1.了解20世纪中国社会的大变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对中国美术的影响,认识中国美术变革发展的概况、主要特点、主要成就。
2.结合相应的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感受和体会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和变化。
3.通过欣赏与评述,感悟中国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审美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变革的显著成就。
难点: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20世纪中国美术的改革变化与中国社会剧变的关系,并结合相应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和比较,体会中国美术的发展变化。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20世纪是风起云涌的时代,中华民族经历由古老的农业国向现代形态社会转变的过程,经历了被外国列强侵略欺凌到当家作主、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过程,中国的文化也从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逐渐演变发展为民主的、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美术,毫无疑问,其发展也必然展现了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0世纪中国美术的巡礼,共同来欣赏和感受中国美术的发展和变化。
引出课题《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
二、新课传授1.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美术:(1)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与此同时,西方文化艺术直接和间接地大量地进入中国,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对于这阶段的中国美术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2)中国美术的突出成就:①中国画的改革与创新。
A、吴昌硕《桃实图》B、齐白石《莲蓬蜻蜓》C、徐悲鸿《群马图》D、蒋兆和《流民图》小结: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国画家们从继承传统到吸收外来艺术,从提高艺术家自身修养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进行改革和创新,取得了重大成就。
②新兴木刻的崛起。
A、李桦《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黑白木刻)B、黄新波《卖血后》(黑白木刻)小结:木刻是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中国现代版画,这是一种富有战斗性的艺术形式。
《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20世纪中国画的创新与继承的大致发展历程。
2.过程与方法:对代表画家及作品有较深入的认识,同时了解中国现代美术变革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起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中国美术变革。
西画的写生、写实技法对中国传统美术的变革作用。
教学难点中国传统美术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美术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知识回顾。
关于中国传统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区别于西画的主要特点,接着展示20世纪以来的多幅中国画作品。
提出问题: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画与传统绘画相比有何不同?引出课题—板书:《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二、讲授新课20世纪中国画创新与继承的历史背景1.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高举起了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大旗。
2.在美术领域,主张革新的美术家们纷纷响应新文化运动的号召,通过变革传统中国画来创造新的、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美术。
3.写实改造中国画——中西融合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艺术家,提出“写实改造中国画的观点”,主张引进西方绘画观念与方法,使其与中国民族传统相“融合”或“协调”,以振兴中国绘画。
代表画家:徐悲鸿、蒋兆和、林风眠等A、徐悲鸿:(1)生平简介及主要作品。
(2)《泰戈尔像》与黄慎人物画比较,学生讨论并回答两者的异同。
黄慎人物画:写意,运用线条塑造形象,强调了用笔的书法式表现和韵律感。
《泰戈尔像》:写实,中国画笔墨与西方解剖、明暗相结合,注重对形象特征的刻画。
(3)欣赏《愚公移山》极具现实意义的作品。
作于1940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4)《群马图》与古代绘画比较。
三、实践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临摹或进行卡通形象的创作。
三、课堂总结把所教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下册第四单元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九年级美术下册的第四单元,主题为“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
这个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通过欣赏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理解美术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发言、撰写观后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20世纪中国美术的时代特征和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能够准确辨识代表作品和代表人物。
2.教学难点:理解美术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20世纪中国美术的代表性作品和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了解20世纪中国美术的基本概念;收集相关资料;准备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20世纪中国美术的代表性作品,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2.讲授新课:介绍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代表性作品和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理解美术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发言、撰写观后感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3.巩固练习:让学生尝试自己分析和评价一些20世纪中国美术的作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同时,通过欣赏和评价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让学生感受20世纪中国美术的时代特征和精神内涵。
4.归纳小结: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掌握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理解美术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提高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四单元 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
第1课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20世纪中国画的创新与继承的大致发展历程。
2.过程与方法:对代表画家及作品有较深入的认识,同时了解中国现代美术变革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起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中国美术变革。
西画的写生、写实技法对中国传统美术的变革作用。
教学难点
中国传统美术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美术观。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
二、继续学习
(一)、分析中国画创新与继承的原因。
教师:“既然我们知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因应该主客观相互结合。
那么20世纪的中国画面临着怎样的局面?
1.中国画变革与创新的原因。
(1)首先旧文人画家因袭守旧,墨守水墨的程式举步不前使中国画的创作步入僵局。
(2)“五四运动”后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高举反对封建文化的大旗,对美术的变革也势在必行。
2.在这场美术变革中,出现融合型画家主张“用写实改造中国画”,而另一些画家则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有价值的创新。
(二)“中西融合型画家”与“借古开今型画家”的介绍。
1.李可染
他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
《万山红遍》《漓江胜境图》《牛》
2.林风眠
他将西方的艺术风格结合中国民间美术的装饰趣味有机结合,以方形构图样式开创了中国画的新面貌。
《仕女图》《风景画》
3.蒋兆和
他的西画技巧结合中国笔墨,以西画改良中国画的艺术理念与徐悲鸿不谋而合。
《流
民图》
三、乐中体验
1.思考讨论一:人物画、花鸟画革新了什么继承了什么?
提示:从造型、明暗、色彩、审美追求上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要不断引导)
2.思考讨论二:山水画革新了什么继承了什么?
小结融合型画家的艺术主张:
徐悲鸿“写实改造中国画”
林风眠“齐写求画,墨色结合”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生了解20世纪中国画的创新与继承的大致发展历程,对代表画家及作品有较深入的认识,同时了解中国现代美术变革的特点。
使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