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殡葬文化的改革创新

殡葬文化的改革创新

殡葬文化的改革创新
殡葬文化的改革创新

殡葬文化的改革创新

钮则诚

一引言

台湾的空中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生命事业管理科殡葬管理组,是岛内当前唯一直接以“殡葬”为名的相关专业科系。此科为大专水平成人教育教学单位,学生通常以三年时间,修满规定的80学分,可获颁专科毕业证书,并取得副学士学位;其后再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可直接报考各研究所硕士班。台湾的殡葬行业将于2008年步入专业化,由劳工部门主办的“丧礼服务”职类技能检定确定起跑;而内政部门推动的“礼仪师”证照制度,也会在这个基础上开展。目前为技术士技能检定,规划有280小时的职业训练学、术科课程;而满足礼仪师检核,则要求至少20学分大专以上程度专业课程。空大殡管组规划开授20学分以上专业课程,恰好符合礼仪师证照所需;既然是大专课程,必然具有一套完整的知识系统,我们乃以新兴的“殡葬学”称之。

殡葬人员修习的专业课程,最基础的即是生死学和殡葬学,空大则将二者整合为入门的“殡葬与生死”一科。殡葬活动与历史社会及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严格说来,该课介绍的实为“华人生死学”与“华人殡葬学”。殡葬学的知识建构,由笔者在2004年初步提出,现已获得学界基本认同。在笔者所提出的学科架构中,殡葬学为一新兴独立学科,下有殡葬卫生学、殡葬管理学、殡葬文化学等三门分支学科。依此三分,还可以有更专门或更专业的细项,例如遗体处理、殡葬设施管理、殡葬伦理等。空大殡管科的专业课程,大致即根据这个架构来设计与开授。本论文就殡葬文化学的建构进行反思,可视为对于殡葬学之中文化议题考察的后设论述。

二历史文化与殡葬

笔者原本将殡葬文化学细分为历史文化、思想文化和礼仪文化三方面,但是考量到殡葬文化的思想根源,其实包括哲学与宗教两部分,二者不尽同质,最好予以分别讨论;因此本论文乃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哲学文化及礼俗文化等四部分,而首先要看的便是历史文化。对于“文化”的概念,中国和西方各自有一番解释:中国讲“人文化成”,亦即“制礼作乐以教化人民”,西方则将文化视为“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乍看之下,西方的定义相当广泛,而中国式的理解又充满了儒家色彩;但从现实层面考量,这两种解释都不算离谱。由于本论文主要是为了推动华人世界的殡葬改革,通过学科建构而讨论文化议题,基于笔者所提倡的“中体外用”立场,可以将上述有关“文化”的中西观点加以整合,用以体现“以汉民族为主的生活方式”。

平心而论,涉及婚丧的生命礼仪,不但具有民族色彩,更反映地域背景。就台湾的殡葬文化加以考察,汉人的礼仪、闽南的民俗,加上日据的流风,还有近半世纪的经济发展结果,都对眼前文化现象的形成有所影响。为了正本清源、推陈出新,理当从历史文化谈起。提起历史,首先注意的便是它的时间性;连后面要讨论的宗教文化、哲学文化和礼俗文化,都不能忽略相应的宗教史、哲学史及礼俗史探究。尤有甚者,历史考察可当作是检视文化活动的主轴;毕竟生活方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历史观点无疑可以呈现文化变迁的深度。在另一方面,人们对“历史”概念的双重性也应该有所分判:历史既指文化活动在时空中的流变,也指对此一流变所进行的系统化思考,后者就是史学。

学术界对于“历史”的概念,系分为一阶的“活动变化记录”和二阶的“变化因果解释”两层来探讨。前者重史料搜集,后者重史观评断。譬如中国改朝换代,后代治前代历史,一方面详列史料证据,一方面也要臧否时政。以这种历史二重性来考察华人的殡葬文化,必须把握丰富的史料,以及适

当的史观,缺一不可。中国历史有明确的朝代作为时序的划分,加上古人办丧事长期受到儒家礼法规范的影响,丝毫不得马虎。问题是时至今日,许多繁文缛节早已显得不合时宜;但这并非指其为错误,而毋宁是显示其不相应。因此大家实有必要在保存“礼义”的前提下,不断改革“礼仪”。礼义即是礼仪的意义,它包括儒家的“孝”文化与道教的“鬼”文化;这些属于哲学文化及宗教文化,留待后面再谈,现在先来看不同时代的殡葬制度。

“殡葬”原指出殡与安葬两个不同的治丧阶段,但是如今当相关的法规、机构、单位皆以“殡葬”为名,它也就超越原本所指,而扩充为一个通称。殡葬制度大致包括墓地制度、丧葬制度、棺椁制度、陵寝制度、丧服制度、冥器制度、殉葬制度,以及居丧制度;除最后一项纯属仪式活动外,其余皆涉及具体实物;且除了殉葬外,各种制度也都流传至今。现代人去世后,不免要经过殓、殡、葬三个阶段,亦即遗体处理、行礼如仪、入土为安。人类与动物有所不同,在好的一面是善待遗体,在坏的一面则是残杀同类,由此可见人性的矛盾。善待遗体的理由之一,是相信身体之外尚有灵魂存在;人死后身体毁坏,灵魂却能够不灭。正是“灵魂不灭”观点不断被宗教及民俗信仰所强化,华人的殡葬礼俗才演变成现今的多样风貌。

在各种殡葬制度中,墓地制度的历史最悠久。远在石器时代,人类居住于洞穴内,自然把死去的家属也葬于洞穴。“葬”的原意为“藏”;就近墓葬,有不愿亡者远离和保护遗体的双重用意。墓葬后来由家族发展成氏族,由私藏走向公共处置,进而表现出社会阶级的高下之分。而从墓葬演进到深埋土葬、使用棺椁,以及对统治者的陵寝设计,甚至用人兽殉葬等,都反映出殡葬文化的日益繁复。至于历来对丧礼服饰的规定、供亡者使用的冥器,还有类似兵马俑等大规模的陪葬物品等,无不体现出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一个鲜活的例证,就是在湖南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代贵妇完整墓葬遗物。这位名为辛追的女士,是西汉时代地方政权长沙国宰相夫人,去世时享年49岁。由其所受厚葬的礼遇,可以让人们对2000多年前的殡葬文化有着相当的了解。

历史发展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在史学界并没有定论。不过对于历史上各类活动的考察,在鉴往知来上,多少具有启发作用。华人世界以汉民族为主,汉人自周代进入农业社会,从此与土地结下不解之缘。人死后“入土为安”的观念至今未灭,以至现在中国大陆即使火化也希望墓葬,因而使得塔葬始终未形成风气。不过只要是占地的葬法,必然形成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窘境。人类在20世纪虽然发明出足以毁灭所有生命的武器,但也形成永续发展的保护环境理念。站在21世纪的台湾,当我们反思在地殡葬的历史文化背景时,固然可以明了传统的做其来有由,但也有可能自我超越而走向改革创新的途径。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一方面正受到历史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却也能够创造历史。

三宗教文化与殡葬

殡葬文化学是殡葬学三大分支之一,本身表现为历史、思想与礼仪三方面的文化传衍。其中历史文化着眼于纵向的考察,礼仪文化反应横向的操作,而思想文化正是促成纵横交织的动力。笔者有意把人心的思想视为动力,是想凸显人的主观能动性,借以去芜存菁、推陈出新,以积极推动殡葬改革。改革的呼声早已出现在台湾的《殡葬管理条例》中,例如第一条就载有“促进殡葬设施符合环保并永续经营;殡葬服务业创新升级,提供优质服务;殡葬行为切合现代需求,兼顾个人尊严及公众利益,以提升国民生活品质”等语,以及第25条规定“埋藏骨灰之墓基及骨灰(骸)存放设施使用年限届满时,应由遗族依规定之骨灰拋洒、植存或其它方式处理”,以显示与历史包袱脱钩的决心。思想文化的突破创新,理当以此为标杆。

殡葬的思想文化可以再分为宗教文化和哲学文化两个领域来考察;二者的性质虽大异其趣,但是

在生死关怀上,仍呈现相辅相成之势。哲学起源于怀疑,宗教却讲究虔信;不过哲学有可能流于琐碎,宗教也不乏贴近人情。就台湾的殡葬文化而言,儒家的忠孝伦理加上道教的鬼神信仰,结果纠缠成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与慎终追远的理想相去甚远。倘若要实现殡葬改革的理想,追随创新发展的脚步,至少必须达成上述法规所指示的环保要求与善后处置;用简单的话来讲,就是力行“洁葬”与“节葬”。将二者结合在一道的葬法,乃是一次性的“环保自然葬”。具体做为人死后不久即火化,再磨成细粉状骨灰,作彻底拋洒,完全不占地。如果觉得不舍,可取部分骨灰装在小型容器内,由家人各自携回长期保存,避免使用墓地和塔位。

人们的做法往往取决于想法,想到不见得会做,不做则根本没想到。现代人最常接触的生命礼仪,不外婚礼与丧礼;其中婚礼多为年轻人谈恋爱修成正果,只要不妨害风化,幽默创新并无不可。相形之下,丧事主要是为长辈料理后事,未能善尽人意,恐背上“不孝”的罪名,大家只好一切随俗了。正是这种“随俗”心理,导致不少业者有机可趁,让消费者破财,也在无形中浪费了许多社会资源。众所周知,台湾的殡葬陋习不胜枚举,许多实为似是而非、积非成是的做法,在民俗信仰的包装下,被有心人士持续保留与不断强化。如今当局有意通过各种教育管道,希望正本清源、推陈出新,全力推动殡葬改革。“民俗”乃指民间习俗而言,没有理由不能改革创新。改革并非激烈地革命,而是渐进地变革。台湾的殡葬改革,理当从宗教文化出发,在哲学文化上落实。

“宗教”有“立宗设派,教化人民”之意,虽常与“信仰”相提并论,但二者实为两件事。简言之,宗教属团体活动,信仰为个人抉择。台湾有信仰自由,宗教亦相当多元;人们可以选择加入制式教团成为信徒,或参与民俗活动成为信众。通过仪式加入教团称“归依”,由佛教的“皈依”之说扩充而来。但是根据民俗学者郑志明的考察,台湾人民信仰的最大特色,却是没有归依限制的随缘参拜。他称之为“合缘共振”,意即个人对信仰的选择与创造;自此形成“含混多义”的民俗信仰,不必受到教团中人定于一尊的身心宰制,可说是十分健康的信仰模式。殡葬文化不外形式与内涵,历史与礼俗文化着眼于形式,宗教及哲学文化则探讨其内涵。台湾的殡葬礼仪,主要表现为佛道杂糅的广义道教形式,民间用以办丧事者占六成以上,而采纯佛教做者约占三成,其它宗教型态则有一成左右。以此观之,殡葬改革应该从占多数的道教习俗着手。

一般人办丧事,若是完全选择用特定宗教仪式来进行,多反映出亡者所归依的特定教团,理当加以尊重。台湾可以有多方着力改革的对象,可以六成没有特定信仰的社会大众为主。在郑志明的眼中,这广大群众乃是以“游宗”的方式参与民俗信仰。这种信仰因而是彻底全民的、世俗的,而与主张神圣的宗教团体不相应,更不相干。笔者认为,台湾的殡葬改革第一步,要将“宗教信仰”纳入,存而不论,先把关注的用心对焦于“民俗信仰”上。由于民俗信仰在当局分类中被视为道教系统,因此可以用“游宗”观点,在道教的传统内,对之去芜存菁、推陈出新。秉持“环保自然葬”的理想,尝试把对“长生不死”的向往,转化为对“精神不朽”的追求;将鬼神崇拜自“死后生命”的安排,提升为“美感境界”的欣赏。最重要的则是回归道家“反璞归真”的自然途径,一切从简,不事造作。

任何古老文化在根源上皆有巫术的影子,中国也不例外。大陆学者孔令宏指出,道家原本源于方术,虽然逐渐重道轻术,却为后世道教重新援引方术攀附道家思想保留了余地。佛教在汉代由印度引入,以其严密的僧伽制度在中土有系统地开展,竟然刺激道教信众也开始建立教团组织。道教自此以对抗佛教入侵为己任,终于促使佛教走向中国化,也在民间为佛道杂糅的民俗信仰创造了契机。时至今日,民俗信仰代表着不拘形式的道教传统,在殡葬文化中执行着郑志明所称“引鬼归阴”和“祭祖安位”的任务。这其实是儒家“孝文化”与道教“鬼文化”的“合流共生”,它可以朝向良性与不良方向发展。目前台湾的情况属于不良状况,亦即孝道的向下沉沦,成为繁文缛节的形式主义。最理想的情况则是一方面维系“孝心”,同时简化与净化“孝行”;另一方面则是把鬼神信仰美学化、哲学化,

回归原始信仰的纯朴之美,以及道家反璞归真的自然主义精神。如是殡葬改革才有希望。

四哲学文化与殡葬

殡葬文化是整体民族文化的一环,两岸华人社会都有学者在讨论;但是当我们在从事殡葬专业教育时,重点不在维系旧文化,更要紧的是推行新思维。空中大学生命事业管理科殡葬管理组,是台湾唯一正式以“殡葬”为名的相关专业科系。该科所开设的课程多属前所未有,也因此具备相当大的发挥空间。其中“殡葬文化学”是一阶学科“殡葬学”之下的二阶学科,其下还可以再分化出诸如“殡葬历史与礼俗”、“殡葬伦理与宗教”、“殡葬文书与司仪”等三阶学科。而在殡葬的事业主管机关所认定检核“礼仪师”证书必备的二十学分课程中,文化类课程至少需达半数,由此可见殡葬文化学在台湾殡葬改革内所占核心位置。在此一核心位置上,笔者还要强调其中思想文化的关键性。殡葬改革其实就是思想改造,唯有在观念方面推陈出新,整个殡葬活动方能予人耳目一新之感。

本着法规所蕴涵的“人文自然主义”精神,理当呼吁社会大众以“环保自然葬”为依归,将丧礼力行简化与净化;其具体做即是保存“孝心”和“礼义”,简化“孝行”和“礼仪”。孝道是一种德行,体现为心意和行动,不外生养死葬。倘若老一辈能够在立遗嘱交代后事时,明白指示要不治丧、不占地,便可说是为后人立下最佳表率。由于台湾人民多半没有明确宗教信仰,仅有游宗式的民俗信仰,因此在其中纳入“人生信念”的考量并非难事。今后的改革策略,是全方位地推动合理的思维及合情的美感:前者系指提倡现世主义,后者则开发生死美学。笔者所提倡的现世主义,即为儒道融通下的“中国人文自然主义”,培养“儒阳道阴、儒显道隐、儒表道里”的“知识分子生活家”人格典型,生时“活在当下”,死亦“无后顾之忧”。

本节探讨哲学文化与殡葬活动的关联,其实二者系乎一“心”,亦即“一念之间”。哲学有晦涩难懂的思辨玄想,也有如清风明月般的生命情调。身为华人的我们,在古圣先贤的智能宝库中,能够取用的不计其数;但是用于后事的考量上,大多属于生死智能。一个人对于生死之事是豁达开朗还是执迷不悟,可以从他对后事料理的态度上看出来。人死不可怕,不死才可怕;死亡不足畏,得个好死善终才重要。能够把死亡看破、看透、看开,是生死智能的起点。哲学在西方即指“爱好智能”,在中国则是“生命的学问”。追求参透生死的大智能,是现代人必备的功课,它可以从医护和殡葬人员的临终及后续关怀中体会一二。至于生死智能的终点,就落在料理后事的态度上;简葬与薄葬、节葬与洁葬,正是生死智能的充分体现。

“葬”意指“藏”,是人类对同类死亡后所做的遗体处理,其中包括“不忍人之心”的真情流露,以及对“死后生命”的执着迷信;殡葬改革要发扬前者,并且消弭后者。“不忍人之心”可说是“同理心”的表现,亦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感同身受。人是有感知能力的动物,看见同类遗体曝尸荒野会心生不忍,想到自己也有一日是这般下场,便动手善待遗体,这种关怀之情绝对需要发扬光大。但另一方面,原始人类对死后将何去何从心生恐惧,乃将生前做推及死后,亦即把现世所为所感延伸至“死后生命”。这在先民时期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到了科学昌明的今日仍心存此念,则无宁是一厢情愿的一己俗见。虽然所有宗教信仰都提供了对“死后生命”的承诺,但人们可以将之视为对完美境界的向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切莫当真,更不应陷入功利私心中。

“死后生命”必须以“灵魂不灭”为前提,否则无甚意义。“灵魂不灭”表示一个人身体亡故,但灵魂仍有感知性,因此自我犹存。现在问题来了,灵魂自我若投胎至另一个肉身,则已非“我”而为“他”或“她”;若是长期处于不灭状态,则先前拥有肉身之我,岂非多此一举?总而言之,宗教信仰讲的“灵魂不灭”或“轮回转世”等有关死后生命的论述,理当视为象征性的说法,具有“劝人

为善”的道德意涵,属于“止于至善”的美感体验,但是不应信以为真。一旦当真则流弊丛生,像台湾为亡者在阴间生活得宜,却在阳间所费不赀,便显得舍本逐末。记得有位道士劝人少烧纸钱、多做善事,因为前者在阴间不易兑现,后者却在阳间立竿见影,这不啻为智能之见。华人如果愿意节葬,而将原本打算用于治丧的费用转移部分做公益,应该算是为亡者还愿的最佳途径。

从哲学文化的立场看殡葬,其实是在探问:从事殡葬活动,最合宜恰当的人生哲学态度为何?殡葬处理的虽为死人,却完全是活人在张罗的事。生养死葬乃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养适切的人生哲学态度实属必要。人生哲学就是生活智能,当它用于殡葬活动时,不外主张平实、平淡、平凡,要求看破、看透、看开,也就是要“轻死重生”。追随殡葬法规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与自然要求之改革理想,在殡葬的思想文化方面提倡“中国人文自然主义”,以儒家“慎终追远”与道家“反璞归真”相结合的理念为依归,希望将佛教“轮回转世”与道教“鬼神崇拜”的正面意义美学化,并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如是改革理想方能真正落实。殡葬业者是站在为人料理后事的第一线专业人员,背负有教化人心的责任,对思想文化的涉猎理当全面而深入,才足以因应专业所需。

五礼俗文化与殡葬

殡葬学在台湾的形成,是受到生死学出现的影响;生死学一开始系以引入西方死亡学而起步,因讳言死亡,乃以“现代生死学”为名应运而生。为标帜生死学可以“各自表述、各取所需”的情意特性和建构可能,笔者曾进一步提出“后现代华人生死学”的“局部知识”论述,采取“截断众流、六经注我”的途径,希望拈出一套不受传统羁绊,能为当下所用的务实做法。从生死学到殡葬学,表现为由虚到实的学问道路。由于殡葬为一门由来已久的行业,不能游谈无根,所以在建构其知识内容时,必须言有所据。然而在论及殡葬的礼俗文化时,大家必须先行确认,相关知识的系统建构,究竟是以“述古”还是“创新”为主?为配合推动法规的改革做,本论文在探究殡葬的礼俗文化时,将以创新做为讨论内容。

台湾的《殡葬管理条例》第45条载有:“成年人且有行为能力者得于生前就其死亡后之殡葬事宜,预立遗嘱或以填具意愿书之形式表示之。……其家属或承办其殡葬事宜者应予尊重。”而在该条文的说明中更强调:“为宣导国人超越死亡禁忌,于生前即勇敢主张未来死亡后之殡葬事宜,爰明定具体实施方式。”其中蕴涵的精神即是“殡葬自主”,而具体做法更可以走向多元葬法,尤其是当局积极提倡的“环保自然葬”。如此苦口婆心,主要只有一个目的,那便是将不合时宜的陋习旧俗逐渐革除,以符应现代人的生活型态与步调。殡葬改革系于心灵净化,凡事想通了,一切就迎刃而解。像日本为东方民族,大陆属同文同种,都可以三天办完丧事,台湾却要敲敲打打办上七七四十九天,既浪费资源又扰人安宁,正是要大力改革整顿的现象。

台湾人迷信三件事:空间、时间、数字,除了后者表现为求明牌外,其余二者对生死之事皆有心理暗示作用,不容忽视。人们对风水方位和良辰吉时的执着,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扭转,只能因势利导,令其美化与简化。像扬弃占地的墓葬与塔葬,改以环保的自然拋洒葬,同样可以选择方位和时辰为之;少了迷信的后遗症,却平添几许浪漫的美感。事实上从整体来看,殡葬的礼俗文化与民族信仰息息相关,像汉民族受到儒家的孝道和道教的鬼神文化的影响,衍生出一大堆繁文缛节,剪不断理还乱;而西方基督宗教文化下的殡葬礼俗,却显得安静祥和、平易近人。有意思的是,华人一旦信了洋教,自然跟鬼神之说绝缘,这表示信仰和信念并非一成不变,而有其发挥余地。正是基于信仰的可塑性,笔者希望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树立一种合情合理的生死信念,用以移风易俗,推陈出新。

为了移风易俗,推陈出新,笔者对于殡葬的礼俗文化,尝试提出一些改革创新的途径,包括遗体

美容加瞻仰遗容、完全火化后再办告别纪念会等。前者可在医院太平间或殡仪馆内举行,但必须避免营利活动,并强化公益性质,以符合法规建议设置“悲伤辅导室”的用意,时间则以半天为度。此一做在西方国家早已普及,瞻仰遗容时不举行任何仪式,仅用庄严肃穆的心情缅怀亲友,并对家属表达慰问之意;交谈时轻声细语,或于纪念册上留言。此一阶段非属正式告别活动,而算是与亡者情谊的表示;虽然通知亲友,但人们可以选择性地参加。由于重点在于见最后一面,主要促成者应设定为遗体美容师,可据此开发新职类,以考授分级技术士。至于丧礼服务人员的作用,则在于后一阶段的告别纪念会方面。

台湾如今每年死亡人数约14万人,其中半数以下利用殡仪馆等殡葬设施办丧事,另外还有一半以上的家庭是以在家中或其它场所自办的方式进行。由于民俗信仰流行,自办丧事可学习国外在教堂治丧的经验,选择在寺院庙宇或其它适当场所中办告别仪式,但是必须火化后再进行,使之成为宗教性或人文性纪念活动,而非殡葬活动,以免与法规抵触。先火化后告别的好处,是可以从容地举行,且不必局限于殡仪馆之类场所举办,甚至在家中进行也无妨。其形式可以是宗教或民俗礼仪,也可以仅呈现当事人生前事迹,正式邀请亲友出席共襄盛举。此一阶段可交由殡葬业者代办,包括火化前后诸多事宜。告别会场可放置经一次性处理而磨成粉末状的小骨灰罐,事后由家属亲友携至纪念公园或海上拋洒,为亡者的人生划上完美的圆。

台湾殡葬活动多随传统做法,未思及改革创新。但是传统中有“礼”也有“俗”的成分;前者才真正属于传统,后者有可能清新脱俗,却多半俗不可耐。改革的目的是维系“礼”的真情实义,而在“俗”的部分尽量美化、简化、净化。婚丧二礼皆系生命礼仪,婚礼可以改,丧礼为何要墨守成规?善尽孝道并不一定要敲敲打打、哭哭啼啼,怀抱真心诚意才重要。如今却流于形式化,甚至用扩音器加以广播,深怕旁人不知而以为未尽孝。对此要强调《殡葬管理条例》第53条的说明:“明订提供殡葬服务时,妨碍公众安宁、善良风俗之禁止及不得使用扩音设备之时段,以净化殡葬仪式,端正社会风俗。”这代表殡葬改革在端正礼俗文化的明确方向。此外笔者更建议当局要向社会大众进行道德劝说:让邻避的殡葬活动,成为迎毗的脱俗文化吧!

六结语

殡葬文化学既可列入殡葬养成教育的基本知识,亦可作为全民消费者的通识教育。殡葬属民生所必需,每个人、每一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它。在此情况下,开创一种清新脱俗、平易近人的殡葬文化,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移风易俗,推陈出新。看一个人对于死亡及殡葬事务的反应,多少可以了解他的人生态度。笔者个人倾向追求清风明月式的豁达开朗,对浓得化不开的繁文缛节一向敬而远之。问题是台湾的殡葬文化在盲从迷信和利之所趋的双重影响下,有益发向下沉沦之势。西方经济学者估算过,一个家庭的殡葬费用,占全年基本消费以外可支配开销的三分之一方为合理,在台湾却越过一半以上,难怪人们要感叹越来越办不起丧事。曾国藩说过:“风俗之厚薄奚自乎?系乎一二人心之所向。”此一二人即指在位者。希望各行各业以及各个阶层的领导者,都能站出来为全民表率,支持殡葬文化的改革,并且配合政策实行环保自然葬。(钮则诚)

参考文献:

孔令宏(2004)。从道家到道教。北京:中华。

王夫子(1998)。殡葬文化学──死亡文化的全方位解读。北京:中国社会。

王玉德(2006)。文化学。昆明:云南大学。

徐吉军(1998)。中国丧葬史。南昌:江西高校。

傅伟勋(1993)。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台北:正中。钮则诚(2007a)。殡葬生命教育。台北:扬智。

钮则诚(2007b)。殡葬与生死。台北:空中大学。

黄有志(2002)。殡葬改革概论。高雄:黄有志。

黄有志、邓文龙(2002)。环保自然葬概论。高雄:黄有志。

郑志明(2004)。宗教的医疗观与生命教育。台北:大元。

郑志明(2005)。台湾传统信仰的宗教诠释。台北:大元。

郑晓江(2006)。生死学。台北:扬智。

浅论殡葬服务中如何提供优质的殡葬服务

浅论殡葬服务中如何提供优质的殡葬服务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指导老师:系别:殡仪系班级:殡0151班姓名:沈满 平 [摘要] 论文是从论证和剖析在殡葬服务行业中如何提高优质的殡葬服务为切入点,浅论优质殡葬服务的内涵和提供优质的殡葬服务的目的,本文就如何提供优质的殡葬服务在业务室、礼厅、防腐整容室、火化室作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殡葬服务服务内涵优质问题 前言 在2005年5月份,在一个月的实习中,通过在大学课程对所学的殡葬规范服务知识与实习中的实际操作实践的对比,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优质的殡葬服务的重要性。也让我看到我国现存的殡葬服务的缺陷和不足以及一些不文明的操作。有些殡葬服务的不文明操作与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些冲突甚至错误的做法。在实习当中我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让我在今后从事殡葬这个行业认识到应注意的问题。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的改变、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的转变、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将对殡葬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要求我们为他们提供

优质的殡葬服务,而提供优质殡葬服务也是我们殡葬职工的职责。 一、优质殡葬服务的内涵及目的 (一)优质殡葬服务的内涵 优质殡葬服务的内涵优质的殡葬服务是指高质量的、具有人性品位的、现代社会所应有的殡葬服务。它可具体分为全方位服务、温情服务、规范服务、文明操作四个方面。优质的殡葬服务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它还是一个为“灵魂”服务的行业,同时也可以从优质的殡葬服务中了解现代的生活水平、物质生活状况以及财富分配情况。 1、全方位服务 全方位服务是指殡葬单位给丧户提供法律许可范围内的全面服务。全方位服务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来理解:从时间上,它是指从收殓、整容化妆、防腐冷藏、殡仪悼念、火化、公墓或骨灰积存乃至丧宴等一系列的服务项目,又称“一条龙服务”。从空间上,则是指尽可能地拓宽殡葬服务的范围,增设服务项目(收费的和不收费的),以方便丧户治丧,又称“多样化服务”。 2、温情服务 温情服务即对丧户态度温和、表现出同情心。殡葬服务不能像其他服务行业那样搞“微笑服务”,故而提倡温情服务。要善待逝者。对逝者要表现应有的尊敬,这样才能体现出对人性的尊

浅谈古希腊人的丧葬文化

浅谈古希腊人的丧葬文化 古希腊人相信灵魂不死。他们认为,如果不给死人举行葬礼,死者的亡灵就不能进入冥府。认真的处置尸体,是完成神祗赋予他们的义务,同时能给活人带来福祉。无论是土葬还是火葬,都不能省却隆重的葬礼。但死于自杀或通奸罪者例外,其尸体在夜被人草草运出弃之荒野,任其腐烂。 古代希腊人也相信:当一个人呱呱坠地时是不洁的;同样,人离开尘世时也是不洁的,而且会将整座房子以及房中的人都污染。因此,人一断气,其亲属就立刻从另一房中端来一盆祭祀用的圣水放在死人的房门前,每个走出这所房子的人都必须用圣水喷洒自身以祛除不洁。否则,不能再与别人接触。 接着就是怀着极其虔敬的心情料理尸体。首先,家中妇女为死者洁身,然后给尸体涂上优质油料和香精,穿上纯白色衣服,裸露着头和脚。青年死者穿 Chalmys(古希腊一种短斗篷或外套)。斯巴达人穿猩红战袍。雅典人有时不穿白衣而穿彩衣。再给死者头戴花冠(要真鲜花)。只要时令允许,桂、橄榄、常春藤冠也未尝不可。到安葬时须换上金箔冠。吊唁的亲友送来的花冠、花环常用以装饰棺椁坟墓。最后在死者口中放一枚钱币,作为亡灵渡冥河时的船费。据古代传说:冥府里的一个小神--卡龙(Charon),平时扮作一位衣衫褴褛、手执木橹的老人,专门在冥河上为亡灵摆渡,只让过去,不让返回。如果没有举行葬礼,死者亡灵,在允许登上卡龙的渡船以前,就会在冥河岸上飘泊几百年。口中放钱币是跟古希腊社会生活分不开的:当时人们还不懂在衣服上做口袋,因此出门购物都把钱放在嘴里。 当时有些地方,在尸体旁放一个蜜糖糕饼,用以贿赂塞伯洛斯(Cerberus)。希腊神话说,塞伯洛斯是一个把守冥府入口的怪物,它长着三个狗头、龙尾巴,尾后又生有各式各样的蛇头。 这些工作做完后,就是隆重的停尸仪式。尸体要停放在房的正厅,而且绝不能被太阳照射到,否则就是玷污了太阳神。灵床是铺着垫褥,装饰着鲜花、树枝的睡椅,尸体脚朝向门口,象征着他还要最后一次出门旅行。尸体周围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油瓶。瓶画尽是表现死亡和坟墓的。当时阿提卡有一个瓶瓮制造厂,专门生产这种瓶子,大概就是供吊唁者送礼用的。 停尸期间,至亲、生前友好、家中仆人一律参加追悼。在灵床旁,男女分别站开,轮流致哀。但不是乱哭狂号,而是有规则的唱哀诗。有时还特地雇些歌手来唱挽歌。唱诗过程中,又时而插入全体的或部分的合唱。在南方则不同,悲痛的哭声有时将挽歌打断,举哀时追悼者都捶胸、抓脸、揪头发、撕衣服。南方的气候只允许停尸一天。按梭伦规定,凡对尸体采取防腐措施的地方才可多停几天。 出殡当在日出之前。送葬队伍的最前头是男性亲属女眷跟在尸体后边。梭伦规定:女亲属与死者的关系远于侄女者不得参加送葬;远亲妇女60岁以下者也不得参加送葬。队列行进过程中还要唱挽歌,同时以悲哀凄凉的笛声伴和。 在整个古代,土葬和火葬都通行,起初似乎土葬更为普遍。大多数希腊城邦都禁止在城内埋葬或焚尸。多利斯城邦似乎例外。 掘墓人一般都是家奴,人力缺乏的地方可另雇。如果死者是荣获过国家奖赏的人,那么人们都踊跃为之掘墓,将此视为光荣的义务。 葬式也不止一种。墓葬要用棺。棺材有木的,也有石的、陶土的。其形状有方的、圆的、也有椭圆的、尖角的。旁人用简陋的棺材,葬在普通公墓。较富的人葬在供全家用的洞穴里--在岩石上凿成的洞,或在地上或在地下。这种穴葬可用棺,也可不用棺。不用棺的尸体只需裹上尸衣,放在穴内平坦的石头即可。用棺者,把装入尸体的棺材停放在穴中。在阿提卡,

殡葬工作心得体会

殡葬工作心得体会 在殡葬工作中,要求服务人员注意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别断提高业务技能水平和心理素养,在调性相对单一的工作氛围中保持心态的正能量和工作的积极性。下面是查字典范文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殡葬工作心得体味,欢迎大伙儿阅读。 殡葬工作心得体味篇1 经过规范的、专业的丧葬礼仪形式来告别死者,表达了生者对逝去人的尊重与仰慕,提高了死者的尊严,彰显了生命的价值。 老师反反复复强调殡葬无小事。因此有形、规范、系统的服务礼仪,别仅能够树立职员和业主的良好形象,更能够塑造受业主欢迎的服务规范和服务技巧,能让职员在工作中赢得尊重、理解和信任。 殡葬服务业是一门特殊的服务业。特殊在,所有的服务行业基本上直接为生者服务,只有殡葬服务业的直接对象是死者,它的间接服务对象才是生者。它是双重服务,使逝者得以安息,使生者得以慰藉,我们的殡葬服务礼仪就更复杂化。 殡葬礼仪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一具窗口,殡葬改革及殡葬服务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关系到人口、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进展。 殡葬礼仪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和谐社会别可或缺的一部分,殡葬礼仪在别断的完善与进展,也在教化着人们学会忠、孝、敬。要忠于事业、忠于国家;孝敬父母、孝敬长辈;敬畏神灵、敬畏自然。这才是殡葬礼仪的真正意义所在。 我们每一位殡葬服务员都有义务和责任,经过学习礼仪、传承礼仪,自但是然地成为那个民族和团体的一员。个人文明礼仪一旦养成,必定会在社会日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将特殊的服务融入每一具具体的服务项目中,将殡葬礼仪降实到殡仪服务员的每一具体行动上。忠于事业、做到使逝者得以安息,使生者得以慰藉。往常,在服务班总觉得自己很迷茫,因为别像其他班一样,防腐整容,设备班就有一具能够固定的方向,再如何不好他们依然有一项能够拿出手的一技之长。而我们服务班学习的范围我自我感受就比较广泛了,有司仪、礼仪、挽联写作、策划、业务洽谈等等,重点依然疑惑什么才最适合自己。但是,从进大二未来,接触到这些必学的课程就开始一步一步有了自己的方向,就这学期来说,我最大的目标算是未来做一名优秀的司仪和业务洽谈人员,别管怎么样先朝着这些目标渐渐努力,再在那个过程中别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希翼未来能在郭老师的课程上学到更多的东西,并且谢谢郭老师这么久以来对我们的付出及帮助。 殡葬工作心得体味篇2 殡葬服务能帮助家庭或社会处理遗体,从社会学、哲学、心理学观点看,遗体有着特别重要的价值。我觉得殡葬服务是特别神圣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但别管如何样,人死后应该有一具好的归宿,让灵魂得到安息,现在社会的进展越来越好,殡葬服务,是很科学,很尊重人的生命和尊严的形式。死,是人一辈子的一件大事。佛教认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而死并非生命的结束,不过另一场轮回的开始,因此说生死一如,要我们看淡生死,进而勘破无常。但是在大限将至之际,怎么让病者身心安乐,无苦而终,才是最实际的一种做法,这也算是所谓临终关心。处理一体的原则是自然条件的要求和社会文化条件的要求。 我们在服务的过程中要相信科学,摈弃迷信的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殡葬行业往更加好的方向进展。 丧葬礼仪是整个殡葬活动中参与人数最多的活动,亲朋好友等不少人都会参加,十分的引人注目。因此,丧葬礼仪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丧葬礼仪,简称丧礼,指在丧葬活动中人们所共同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它是人类向文明社会进化的产物,是在丧葬活动中为执行一定的功能以满脚人们一定的需要而产生的。他又是别清楚的,非系统的社会意识。原始人对待死者,与动物没什么区别,并未对死者尸

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之21:哭笑不得的丧葬礼仪

哭笑不得的丧葬礼仪邻居家陈老太太去世了,她的三对女儿女婿为她操办了一场风风光光的送葬仪式。在家门口搭起了戏台,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敲打了三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办喜事。昨天晚上可能是仪式的高潮阶段,整条街就听见她家在闹,两个主持人兼表演者又唱又跳,又哭又笑,又打又闹,荤的素的一起来,底下围观的人们像是在看马戏团表演,笑声不断。搞不懂这场表演跟为老太太办丧事有什么关联。 我国农村丧葬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传统主流儒家文化重视孝道精神的具体表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传统丧葬习俗进行了改革,革除了佛道的超度仪式,大力推广召开追悼会的丧葬新风,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火葬。然而,近些年来农村的丧葬改革习俗并没有延续下来,追悼会丧葬形式被抛弃,大做道场的传统超度形式死灰复燃,并呈愈来愈强之势,与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格格不入。 农村对丧事大操大办已蔚然成风,陋俗的表现与其危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从事丧葬的职业与半职业队伍不断壮大 在村庄中普遍有道士班存在,每班道士有6到7人,除此之外,还有乐师、地仙、摄影等近几十人。在一个几万人的小镇上,各色丧葬人员总数近300人。这些人中的一些已经成为专门从事丧葬活动的职业人员。这些职业与半职业人员每年从做道场中赚到的收入比一般农民收入高好几倍。 2、丧葬时间越来越长 由于丧葬习俗的复古,在某些农村中停尸时间人为拖长现象很普遍。造成停尸时间拖长的原因有二:一是埋葬日期不能随意确定,须根据道士的推算,选择所谓黄道吉日;二是超度仪式的时间延长。没钱人或没有后人的丧家一般做半天超度,大多数丧家选择做半天醮,家境较好或子女较多的丧家选择做两天半醮,富裕人家则选择做三天甚至七天的醮事,不做道场的几乎很难找到。 3、丧葬的哀悼性质变味 时下很多地方丧家办丧事不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而是想通过办隆重的丧事来向社会炫耀财富与地位;有权势的地方领导干部或爆发户们则把操办丧事当作收取贿赂、聚敛钱财的好机会,扭曲了儒家传统文化重视孝道与亲情的价值观念。 4、操办丧事给贫寒之家带来沉重债务 丧葬的开销是多方面的。请道士做道场要钱,请乐师与管弦乐队烘托气氛要钱,请地仙看地与拣返山日子要钱,为道士超度准备科仪什物要钱,大办招待要钱,借桌凳碗筷请帮工要钱,烧纸钱点白烛放爆竹要钱。其中最大的支出是办餐与从事道场超度两大项。据统计,开销除却收入,丧家为一次丧事实际支出在20000元左右。这对于贫寒之家是一笔不小的债务负担。 5、操办丧事易产生矛盾不利团结 操办丧事产生矛盾的情况比较复杂。首先是丧家的内部矛盾通过丧事操办而被激化。费用分摊是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收受到的礼物与礼金如何分配是产生内部矛盾的另一因素。操办丧事也可能制造其他社会矛盾,如道士因抢夺生意而发生到丧家现场闹场子现象,宗族之间因位子摆设闹矛盾的情况也不少,道

中国特色现代殡葬发展浅析

中国特色现代殡葬发展浅析 【摘要】本文针对人文殡葬、绿色殡葬、科技殡葬以及惠民殡葬做了详细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和谐殡葬做了初步的探索,进而在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对现代殡葬发展做了粗浅的论述,同时提出了中国特色现代殡葬体系:是以人文殡葬为基础,绿色殡葬为内容,科技殡葬为动力,惠民殡葬为引擎,全面构建和谐殡葬体系,走中国特色现代化殡葬道路。 【关键词】和谐殡葬、现代殡葬、人文殡葬、绿色殡葬、科技殡葬、惠民殡葬 殡葬是人类自然消亡后,后人对逝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殡葬历经千年,在历史文化的演变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殡葬文化、殡葬礼仪、殡葬方式、殡葬传统,其中不乏存在繁缛、迷信、封建等已与现代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殡葬习俗。尤其在信息化、科技化、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文明给予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必然会影响到传统殡葬的改变与改革。在探讨传统殡葬改革与发展的同时,必然要建立与现代经济、现代文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殡葬体系。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目标的要求,现代殡葬建设应当以人文殡葬为基础,绿色殡葬为内容,科技殡葬为动力,惠民殡葬为引擎,全面构建和谐殡葬体系,走中国特色现代化殡葬道路。 一、以人文殡葬为基础,弘扬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殡葬文化 殡葬文化是承载殡葬文明的载体,人文殡葬是人类殡葬文化的传承、延伸、创新与发展,是现代先进文明与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因此,其建设就必然不可能与传统殡葬、传统文化、传统习俗割裂开来,但同时也不能对传统殡葬一味的传承,文化必然要彰显其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布局与总要求,人文殡葬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倡导慎终追远,全面满足人的尊严、关怀和个性化需求,充分体现礼仪、亲情和文化内涵,构建人本化、人性化和人道化殡葬服务体系。 “人本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集中表现为: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言之,人文殡葬人本化,即以人为核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重视人的本位文化。这其中包涵两个层面:一方面,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价值。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另一方面,要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人权,就是要时刻关心群众疾苦,永远把百姓冷暖挂心头,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中国丧葬的民俗

丧葬的民俗 第一节:丧葬民俗概述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法则,死亡与诞生一样是人生中的大事。丧葬民俗就是人们如何对待死者离去的灵魂和怎样处理他的尸体的方式方法。 远古时代,人们对死尚无认识和理解,因此弃尸而去,置之不理。至母系氏族公社早期开始有了灵魂的概念从而产生了原始的丧葬民俗,进而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丧葬礼俗。我国古代《周礼》、《仪礼》、《礼记》等典籍对我国古代的丧葬民俗有着详细的记载,数千年来一直沿袭无大变。 (一)主要的葬法 1、土葬:世界各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葬式,又称埋葬。汉族自古以来实行土葬。它与农 业社会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寓意入土为安。 2、火葬:是以火焚尸,将骨灰储于盒(坛、缸、瓮等)内。古代盛行于羌族、藏族、女 真族等少数民族。因民族不同,火葬仪式、方式各不相同。四川、云南大小凉山彝族火葬时,凶死者骨灰予以扬弃,正常死亡者的骨灰用土稍加掩埋。拉祜族火葬时,将死者及其生前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一起火化。普米族则先将尸体放进四方形棺中抬到火葬场,用斧劈开,把尸体置于放有蜂蜜和酥油的“柴房”中火化,后收骨灰送往高山的骨灰洞中。建国后,由于丧葬制度的改革,在大中城市中,火葬已日益普遍。与人们崇拜火神,寓意走向光明。 3、水葬:我国康藏地区和沿海地我古有水葬之俗,此葬法污染水源,故行之甚少。 4、天葬:包括鸟葬、树葬、风葬等。中国藏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葬俗,至今仍保留。 (二)葬式:指安置尸体体位、姿势的方式方法。各民族基于不同的信仰观念,有不同的习俗。 (三)葬制:单身制、夫妻合葬、家族聚葬、公墓聚葬、按等级而葬(是古代礼制的重要内容、事死如事生)。 第二节中国的丧葬民俗 一、汉族的丧葬民俗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大殓时往往随殓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奔丧者均要丧服。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历史悠久的布依族丧葬文化

历史悠久的布依族丧葬文化 布依族文化是在特殊的生活环境下形成并发展的,因此布依族文化中融入了很多布依族人民对自然以及神的崇拜。布依族丧葬,更是极具特色,深刻地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么,就让小编带大家看看历史悠久的布依族丧葬文化吧。 当布依族老人逝世后,丧家即向至亲好友报丧,并请本民族“濮摩”先生择吉日举办丧事。如果死者为女性,则必须待舅家人员到现场亲自检视入棺,才能安葬。丧事办得繁简与否要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清贫之家只请“濮摩”开路,一切从简。 富有之家讲排场,除了开路、堂祭之外,还要举行“古夜王”仪式,砍牛做斋。古代凡遇丧事都要砍杀数头牛羊祭供,大办酒席宴请宾客,丧期长达三、五天。停柩期间,丧事之家一律素食。出丧之后才能开荤。 下葬前二天,寨邻亲友送礼凭吊。视其亲疏送幡文、酒、鸡、钱及小猪。女婿和舅家要送香亭、纸马、祭幡。孝子着长幡孝帕,穿草鞋,系麻丝。当外家舅爷到来时,孝子们拄孝棒于柩前跪迎,来者将其扶起。是夜,敲铜鼓,吹唢呐,打竹筒,举行治丧仪式。 届时,村寨男女集于丧家门外,各持尺余长竹筒刷把。两人一组交叉对阵,一人执木棒敲粑糟为拍,有单打、双打、三打、五打至十二打不等,声调铿锵,整齐和谐,有条不紊。又于灵柩前悬挂数面铜鼓,有节奏地敲击,同时用竹竿敲楼板相应,曰“打铜鼓”。唢呐队是女婿所请,有一至数对,整个村寨笼罩在悲声之中。 下葬前一夜举行堂祭。堂祭分家祭、宾祭两种。家祭是儿子女婿等凭吊;宾祭是一般亲友的祭吊。堂祭宣读祭文,缅怀死者生平,寄托哀思。用素菜九道供奉。过去孝家要做素、荤两莱,现在是孝家做素菜,女婿做荤菜。堂祭之后,将灵柩移于门外长凳上停放。吉日出殡,孝子跪拜于前,铜鼓、唢呐、铁炮、鞭炮、恸哭声交汇一片,灵柩在众人簇拥下缓缓而行。 您可能还会喜欢:布朗族种茶饮茶的传统习俗与茶密不可分的布朗族文化浅谈藏族舞蹈的历史文化的特征撒拉族篱笆楼,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代丧葬礼仪文化常识

古代丧葬礼仪文化常识 古代丧葬礼仪文化常识 发布时间:2020-05-24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应分为丧礼、葬礼、服丧三个部分。编为你整理了古代丧葬礼仪文化常识,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1、丧礼 死者临终时,要将其抬到正厅的床上,头朝东,然后脱去内衣,换上新衣。家里人则要保持安静,不能喧哗,围坐在病者的周围,观察他的手足。要特别注意的是,男子不能死在女子手中,女子也不能死在男子手中;当咽气时,妻子女儿不能握住男子的手足,丈夫儿子也不能握着女子的手,否则就是不吉利。在病者还有一口气时,要在口鼻之间放一块新棉花,棉花不动时,就标志气已断绝,即将其抬到南窗下早已准备好的床上,盖上新被子,并将珠玉等放入口中,使口不闭合。接下来开始招魂,含有再一次挽留死者的意思,由主持招魂仪式的“复者”爬上屋顶,一边挥动死者的寿衣,一边向象征着“幽界”的北面空中大声呼唤:“××,你回来呀!”共呼三长声(男的唤名,女的唤氏),以示魂魄已归返于寿衣,然后将寿衣再覆盖在死者身上,表示魂魄又回到了死者身上。 等到给死者洗浴完毕,就开始吊丧。丧家主人先向亲朋好友发出讣告,等到来客吊衤遂(即吊唁者向死者赠送衣被)时,孝子们披发赤足,放声恸哭,且边走边捶胸膛去接客人。孝子们还为死者制作一面“明旌”(也叫“铭旌”,即按死者生前的等级身份制作的旗子),上书“××之柩”,再用木板刻制牌位,置于中庭,象征死者的亡灵,将明旌覆盖在牌位上。孝子孝女则要守灵,按长幼分别恸哭尽哀,还要拄“哭丧棒”(表示因过度悲伤,非拄杖不能站立。) 吊丧期间,家属亲友禁忌颇多,通常非丧事不谈,禁洗面垢,妇女尤忌涂脂抹粉,平日禁酒肉,吃素菜淡饭,以示哀恸。 第二天举行小殓,即为死者穿入棺的寿衣。衣上都用布条打结代替钮扣,以示穿上后再不打算脱下。当尸体穿好寿衣迁到尸床上之后,还要用绢垫头,补好两间空处,缠紧两腿,然后覆盖上丧被,再用布条扎紧(一道竖、三道横)。孝子们袒开上衣,用麻绳束发,妇女们则露出发髻,去饰带麻,都不住地顿脚、恸哭。小殓结束后,以酒食为死者祭奠,称小殓奠。当晚,庭中灯火彻夜通明。第三天举行大

中国殡葬文化读后感

中国殡葬文化的读后感 殡葬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发展,也存在着阶段性、局限性,尤其是在不同大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性。人类文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差异正是地球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在动力正驱使人类文明朝一个共同美好的方向发展。从中国的殡葬文化的产生、发展上看,既有人类文化的共性,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当这种差异性有悖于中华民族发展时,或世界文明发展时,这个文化就应当适时调整和完善。 世界万物有生就有死,这是大自然的法则,人也不能例外。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长,因为人有思维活动,思维活动是人类文明的根源。人类思维活动也有一个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其中人类对死亡的认识即思维也有一个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人类对死亡认识的不同导致不同的丧葬方式即丧葬文化。丧葬文化属于死亡文化,所谓殡葬就是人类的丧葬文化。“殡”者待死者如宾也,“葬”者草藏也。(“葬”是早期人类的丧葬方式,而“埋”或“墓”更体现后期人类(农业文明时代)的土葬方式。这里所指的“殡葬”就是泛指人类处理尸体的方式。综上所述,殡葬文化就是人类在一定的死亡观指导下处理尸体的方式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给这行为所附加的社会意义。殡葬文化,包含三个子文化系统:一是观念形态系统,即为什么要这样做;二是操作形态系统,即如何做;三是实物形态系统,即做什么。 殡葬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现在的殡葬指的是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对

死者哀悼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葬、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 殡葬殡仪程序:竖灵、收敛、丧失协调、引灵、接体、奠礼、火化、出殡、安厝、后续关怀。殡葬方式从古代演变到现代已经有很多种了,如土葬,树藏,花坛葬,草坪葬,天葬,钻石葬,太空葬,礁球葬,有机粉葬,海葬,烟花葬,画葬等。 殡葬文化,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并沉淀下来的,集中了人们对死亡的认识、生存的价值、人性亲情等有关于人类本源性问题思考得出的结论。或许这个答案永远都不圆满,所以我们一直在不断的思考探索,从未停歇的思考和探索也就是我们传承传统殡葬文化的过程。中国殡葬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的遗骸周围,撒有含赤铁矿的红色粉末,并有钻孔的兽齿、石珠、骨坠等装饰品随葬。这几乎是最早最原始的土葬。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了阶级,殡葬文化也处处体现的阶级的“三六九等”,在墓地、葬具和随葬品等方面都有所体现。从北京猿人将洞穴上层当作生者的居室,下层为死者的墓地。到秦始皇陵的规模及豪华程度,俨然一幅宫城都邑图,将“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礼俗发挥到了极致。直到明、清两代的殡葬礼仪已经形成一套隆重而繁琐的殡葬礼仪。整个土葬时期,实行土葬主要是为了防止死者被野兽吃掉,同时也是为了使死者的得到永恒的安息和葬地。中国人之所热衷土葬,一方面是人们对土地十分依赖和留恋,此外人们还认为土地埋葬先人的形式是为死者提供了另外一个活动的空间。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我国开始逐渐推

桂林市传统文化之丧葬

第五节丧葬 入殓 解放前,老人50周岁以后,经济宽裕且居室宽敞的人家,即预为老人备置棺木、缝制寿衣,但多数人家在老人亡故后方购棺木和缝制寿衣。寿衣为单、夹、棉3套,外加垫被,出嫁的女儿有的还缝制长行被,其他帽、鞋、袜、“鸡鸣枕”一应俱全。老人亡故即雇人或发函电通知近亲好友,定时入殓。入殓前购松香9斤,将棺木打好堂子(即将松香烧溶,涂满棺木的底部及四壁) ,继用都安县产纱纸包草木灰99包放在棺木底部,再由亲人将遗体抬进棺木内。男性须经过兄弟验认,女性须经外家人验认,方可鸣炮叩首盖棺,并在棺木上钉上钉子。解放后至70年代初期,城乡大多依例进行。70年代以后,城区实行火葬,农村尚有部分居民依例进行。 设灵堂 入殓后即设灵堂。首先在棺木下首备一长明灯,并放一只大雄鸡于棺木之下,意为死者幽灵司晨报晓。然后用白布幔围着棺木,幔上悬挂佛幡及死者遗像,灵堂前桌上立死者灵位,灵位两旁置纸扎金童、玉女,意为侍候死者灵魂的仆人。灵位前面摆茶、饭、酒、筷以及鸡、肉、鱼等供品,供品前摆列香案桌,为祭祀时烧香点烛之用。桌前备盆烧纸钱纸元宝,并放行礼叩首席垫。棺木右侧铺稻草帘,作为孝子孝孙守制陪侍用,左侧放小凳数张,作为孝女孝媳以及亲属举哀之用。灵堂四周悬挂挽联挽幛,一般以女婿送挽联挂在灵位两旁,称为夹灵挽联;至亲送的联幛挂在灵堂内;朋友送的挽联挽帐挂在灵堂外。郊区农村,跌、打、枪伤、溺水等非正常死亡者,不能置灵柩于家中,只在屋外设灵吊祭。解放后,郊区居民大多仍依例举行。城区居民则将遗体移送殡仪馆后,在居室外择空地搭棚设灵堂,其他摆设大体如旧。 执事 入殓设灵堂后,丧家即成立司书房主理丧事。一般以女婿负责具名对外,没有女婿的由儿辈表兄弟负责具名对外,并在亲朋申请人协助。司书房设有司书、赞礼、读祝、司仪、交际、招待、出纳、保管等人员,谓之执事,并公布执事榜,将所有负责的人名列于榜上。成立前请执事酒,出席执事酒者即表示接受责任,并分工负责办理成服、选地、打斋超度、家奠、出殓以及刻碑包坟和款待宾客等事项。解放后执事从简,一般指定数名亲友负责料理诸事即可。 成服 “成服” 即是生者穿戴孝服祭奠亡人。老人亡故后的第3天即举行成服仪式,意为向亲友宣告是日起孝子开始守孝。在封建丧葬仪式中,有严格的守孝律条,不同辈份规定不同的守孝时间。亲生儿子守孝称为哀服,时间3年;孙辈守孝称为期(读,)服,时间1年;侄、侄孙辈戴孝称为功服,时间5个月。这些规定民国初年起逐渐淡化,但“成服”的仪式未变。是日在灵堂中摆设祭品,分早、午、夜3次祭奠,请至亲好友参加,并设宴招待,俗称“成服”酒。成服典礼结束后,丧家亲属陪同地理先生踏勘选择葬地。同时开始打斋超度亡灵,

周海娟丧葬文化常识

古代丧葬和守孝礼节 一、古代对帝王诸侯死后的称呼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小孩夭折和病死的,称为殁。出自《礼记,曲礼下》 1、帝王之死,称“崩”多用组合词“驾崩”。 皇帝是称之为万人之上,是由万民拥戴,他有权力驾驭和支配臣民来维护江山和平稳定的领导,成为一种驾之势的权力,也是属于一种精神支柱,当他死后已经不能行使权力,精神支柱也没有了,就形容江山少了支柱会崩塌的意思。 2、诸侯、宠妃之死,称“薨”。 相关:薨落(死的意思.通常指诸侯之死);薨奄(指王侯死亡);薨殁(指王侯死亡);薨殂(指王侯之死);薨背(犹薨殂);薨逝(犹薨殂);薨谢(薨殂) 3、普通妃子或小皇子死叫“殁”。 4、官员、将领死为“逝”。 5、大夫之死,称“卒”。 6、士死,称为“不禄”。 称去世的皇帝,儿子称父亲为“先帝”,称去世的诸侯,儿子称父亲为“先王”。 对再前的帝、王、诸侯可以称庙号,也就是太祖、太宗、世祖、文宗之类。也可称谥号 二、父母去世——丁忧。 起源:丁忧源于汉代,至宋代则由太常主其事。 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 朝廷根据需要,不许在职官员丁忧守制,称夺情,或有的守制未满,而应朝廷之召出来应职者,称起复。到明代把它定在律令,除了父母丧不必去官。武将丁忧不解除官职,而是给假100天,大祥、小祥、(父、母丧后一周年(即第十三个月)举行的祭礼叫"小祥";两周年(即第二十五个月)举行的祭礼,叫"大祥"。)卒哭(旧时汉族丧礼仪式之一。古代,孝子自父母始死至殡,哭不绝声;殡后思及父母即哭,不择时间,称“无时之哭”。卒即终止,卒哭祭为终止“无时之哭”的祭礼,自此改为朝夕各一次哭奠,称“有时之哭”。周代礼制,士三月而葬,自葬日开始接连举行三次虞祭,卒哭祭举行在第三次虞祭后的一个刚日(天干纪日法,甲丙戊庚壬日为刚日,乙丁己辛癸日为柔日)。此时距始死约百日。后世,民间的“百日祭”即源于“卒哭”礼。)等忌日另给假日。 官员在丁忧期间唯一的任务就是为父母守孝报恩。在丁忧期间夫妻要分开,吃、住、睡都在父母的坟前旁边,停止一切的娱乐和应酬,守孝三年期间不得进行婚嫁庆典等喜事。丁忧就是要报父母的恩,孩子出生三年内都离不开父母,时时刻刻都需要父母的照料,所以对父母晚年要尽心尽力,父母不在了做子女的也要时时想念他们,至少在坟前守孝三年。 三、古代帝王丧葬礼 有关历代帝王的丧礼,历代文献有极丰富的记载,从秦朝至清朝,皇帝及皇室成员的丧葬情况,越来越复杂和排场,礼典备载,汗牛充栋。限于篇幅,只选择封建社会晚期的两个王朝——明、清时期的帝王丧葬之礼,作一典型进行说明和归纳,用以代表整个封建时期的帝王丧礼情况。明代皇帝丧礼,又称为大丧礼。整个治丧过程,可分为遗诏、部议和仪注三大部分。 清朝的皇帝丧仪,基本上沿袭了明制,但又结合了满族的一些风俗习惯和古代典礼中的制度。 皇帝驾崩的当天,将卤簿、大驾(中国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称为“卤簿”。卤簿一词,本意是记录帝王出行时护卫、随员及仪仗、服饰等的册籍,后常以其称呼仪仗卫队本身。根据出行不同的出行目的或活动场合,皇帝身边的随员数量、仪仗形制等都有不同,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礼制规定来执行。)全部设齐。大殓后,将大行皇帝的梓宫放在乾清官王、贝勒、贝子、公、公主、福晋等高级贵族人员各自回家进行斋戒,政府各部院大臣和官员要到本衙门宿舍中集体住宿斋戒,不许回家。至于散闲官员,则齐集于午门斋戒住宿。斋戒期满以后,王以下文武官员不准作乐,禁止丧服嫁娶活动。在京的军民百姓要在二十七天中摘冠缨、服素缟,一个月内不准嫁娶,一百天内不准作乐(即任何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是指文艺表演),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二十七天不准搞祈祷和报祭。服未除前,文件票拟用蓝笔,文件一律用蓝色油墨印刷。京城自大丧之日始,各寺、观鸣钟三万次。第二天,要在天安门前举行颁遗诏仪式。 葬礼 远古时代,殡葬极为简易,陵无坟丘建制。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先祖的葬地也就在人们的头脑中泯灭了。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做出贡献的许多英雄人物,则根据传说附会建筑许多纪念性的陵墓和陵庙,如河南推田的大吴(伏羲)陵、陕西黄陵的黄帝陵、湖南{需阝}县的炎帝陵、山东曲阜的少昊陵、河北高阳的颛顼陵、山西临汾的尧陵湖南宁远的舜陵、浙江绍兴的禹陵等等,帝王陵墓的出现,大约在战国中期。但由于当时诸侯割据争雄,人力物力分散,陵墓都较狭小,未见有陵园建筑。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陵在今陕西临潼,原名“丽山”或“骊山”,前后修建了四十年,这种不惜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为帝王修筑宏伟陵墓,以体现封建皇权威严的做法,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只有元代皇帝死后深埋,然后纵使万马奔腾,消灭地面上的一切痕迹,使确切葬处成为永久的秘密,这是遵照蒙古习俗,当系例外。此外,唐代埋葬帝王多因山为陵,不另起大型坟堆,高大的封土堆原本是山的象征,在今天的中华大地上,还可考见或保存的帝王后妃陵墓尚多,比较著名的有秦始皇陵、汉高祖长陵、汉文帝霸陵、汉武帝茂陵等。

殡葬文化的改革创新

殡葬文化的改革创新 钮则诚 一引言 台湾的空中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生命事业管理科殡葬管理组,是岛内当前唯一直接以“殡葬”为名的相关专业科系。此科为大专水平成人教育教学单位,学生通常以三年时间,修满规定的80学分,可获颁专科毕业证书,并取得副学士学位;其后再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可直接报考各研究所硕士班。台湾的殡葬行业将于2008年步入专业化,由劳工部门主办的“丧礼服务”职类技能检定确定起跑;而内政部门推动的“礼仪师”证照制度,也会在这个基础上开展。目前为技术士技能检定,规划有280小时的职业训练学、术科课程;而满足礼仪师检核,则要求至少20学分大专以上程度专业课程。空大殡管组规划开授20学分以上专业课程,恰好符合礼仪师证照所需;既然是大专课程,必然具有一套完整的知识系统,我们乃以新兴的“殡葬学”称之。 殡葬人员修习的专业课程,最基础的即是生死学和殡葬学,空大则将二者整合为入门的“殡葬与生死”一科。殡葬活动与历史社会及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严格说来,该课介绍的实为“华人生死学”与“华人殡葬学”。殡葬学的知识建构,由笔者在2004年初步提出,现已获得学界基本认同。在笔者所提出的学科架构中,殡葬学为一新兴独立学科,下有殡葬卫生学、殡葬管理学、殡葬文化学等三门分支学科。依此三分,还可以有更专门或更专业的细项,例如遗体处理、殡葬设施管理、殡葬伦理等。空大殡管科的专业课程,大致即根据这个架构来设计与开授。本论文就殡葬文化学的建构进行反思,可视为对于殡葬学之中文化议题考察的后设论述。 二历史文化与殡葬 笔者原本将殡葬文化学细分为历史文化、思想文化和礼仪文化三方面,但是考量到殡葬文化的思想根源,其实包括哲学与宗教两部分,二者不尽同质,最好予以分别讨论;因此本论文乃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哲学文化及礼俗文化等四部分,而首先要看的便是历史文化。对于“文化”的概念,中国和西方各自有一番解释:中国讲“人文化成”,亦即“制礼作乐以教化人民”,西方则将文化视为“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乍看之下,西方的定义相当广泛,而中国式的理解又充满了儒家色彩;但从现实层面考量,这两种解释都不算离谱。由于本论文主要是为了推动华人世界的殡葬改革,通过学科建构而讨论文化议题,基于笔者所提倡的“中体外用”立场,可以将上述有关“文化”的中西观点加以整合,用以体现“以汉民族为主的生活方式”。 平心而论,涉及婚丧的生命礼仪,不但具有民族色彩,更反映地域背景。就台湾的殡葬文化加以考察,汉人的礼仪、闽南的民俗,加上日据的流风,还有近半世纪的经济发展结果,都对眼前文化现象的形成有所影响。为了正本清源、推陈出新,理当从历史文化谈起。提起历史,首先注意的便是它的时间性;连后面要讨论的宗教文化、哲学文化和礼俗文化,都不能忽略相应的宗教史、哲学史及礼俗史探究。尤有甚者,历史考察可当作是检视文化活动的主轴;毕竟生活方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历史观点无疑可以呈现文化变迁的深度。在另一方面,人们对“历史”概念的双重性也应该有所分判:历史既指文化活动在时空中的流变,也指对此一流变所进行的系统化思考,后者就是史学。 学术界对于“历史”的概念,系分为一阶的“活动变化记录”和二阶的“变化因果解释”两层来探讨。前者重史料搜集,后者重史观评断。譬如中国改朝换代,后代治前代历史,一方面详列史料证据,一方面也要臧否时政。以这种历史二重性来考察华人的殡葬文化,必须把握丰富的史料,以及适

论文: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教育与发展论文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 。 关键词: 幼儿心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正文 现代的健康概念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当前,全社会都在重视成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往往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从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文化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严重忽视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致使目前儿童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一代人的素质。因此,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无法回避的课题。那么幼儿园该如何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找出幼儿存在哪些心理健康问题。 目前,在我国幼儿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是儿童多动症、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以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行为、偷窃等;二是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三是神经功能障碍问题,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强迫

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 1、搬铺(有的地方叫调床) 在亲人临近死亡时,将病人由卧房移至中堂临时铺设的软床上,称“搬铺”。被搬铺者已知将离人世,召唤家人留遗言,分配遗物,嘱咐家人预备办理后事。男移中堂左侧,女移右侧。未成年人夭折,不移。家有长辈,亦不移中堂而移侧屋。 2、送终 老年人病危时,儿女都要在面前日夜守候谓之“送终”。死前给男老人理发,一般是剃光头,妇女不剃头,只将头发梳整齐。穿好寿衣,戴好帽子(哥在世不能戴帽)、穿好鞋袜(弟在世不能穿鞋,只穿袜子)等。一方面因为死后胳膊、腿硬不好穿,另一方面按迷信说法,死后穿就“赤着身子去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内疚的。咽气后,眼睛、口闭合不好的,再帮其合好。口里含着拴着红头绳的铜钱。把红头绳挽成圈,按男左女右的规矩挂在死者耳朵上。“口中含宝”寓吉祥意,谓之“噙口钱”。用白纸盖在脸上叫“蒙脸纸”。这时在脚脖子套条麻绳叫“绊脚绳”,以防止“炸尸”,入殓时解开。用手帕包着“打狗饼子”装在死者的袖筒里。门上贴上白纸,男先死,白纸贴在左边门上,女先死,白纸贴在右边大门上。死者年龄多大,就用多少根谷草扎成草把,放在死者床头前叉开,叫“隐身草”。头面前面以碟、盏盛油放灯芯点燃为灯,称“长明灯”。再放上一个阴瓶子,外面用高粱秆做框、纸糊的四方框灯罩挡风。 3、喊路 老人咽气后,把以上这些物件整备好后,孝子应立即到大门前路口烧纸喊路。让亲邻中高嗓门的一人喊:“×××明光大路向西南”。意思是让老人的灵魂赴西南极乐世界。连喊三声后,全家人才能大哭,又曰“举丧”。在老盆里烧纸(老盆底钻三个洞)砍好哀棍,砍哀棍时,要注意选好一支较长柳树的枝,够所有孝子用的,粗头是老大的,依次截取,一根比一根长一点,干儿最后,全部用白纸剪穗子糊上,糊好白幡,曰招魂幡。死一位糊一杆,死两位糊两杆。 4、戴孝 比死者小的平辈、晚辈都要戴孝。孝子(包括儿媳)戴重孝(布最好是粗麻布),并腰系辫好的麻绳,束顶帽外束麻绳坯子,塞上棉花,男左女右,意思是堵耳眼,不闻他事,专心守丧。其他人以房份、亲戚的远近,在孝帽的形状、孝衣、扎孝腿的布条颜色上区别。玄孙可戴红帽,穿红衣。 5、送盘缠 死后的第二天晚上,全族的人员到亡人家中,晚辈戴着孝帽,儿子、女儿、、侄女、侄子、孙女孙子穿着孝衣和白鞋,选一人端着馍盘,馍盘中放置一碗数量与死者年龄相同的小扁食;做一个面灯放油点着(前两样用面必须伸手一下取出,不多不少),及一些纸箔;另一个拿着用白纸糊成的盛有折叠纸元宝的钱褡子。孝子哭着在前,家族人员随后,前行至村外十字路口。用三角架叉开,挂上箔,放上褡子,三角架下放着面灯、扁食,点火焚烧,选一人呼死者已死去晚辈的名字,“×××给××(称呼)扛褡子”,连喊三声,孝子等人不从原路回家。即为“送盘缠”。 6、报丧 老人断气后,若亡人是妇女,必须向娘家报丧;亡人是男的,向其外祖母家报丧。由长子戴孝帽、系孝绳,手持哀悼棍前去报丧。到了目的地,不能进门,有人来接,无论长幼,孝子都要给叩首,叫“跪门”。一般亲友,派族中人去即可。至亲要立即带上箔到丧家烧“倒头纸”,痛哭一场就回去,孝家不招待酒饭(现在随后火化)。 7、哭丧

古代殡葬礼仪

古代殡葬礼仪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多民族的礼仪之邦,礼的中心内容是承认亲疏、尊卑、长幼的差别,礼强调以亲统疏以尊统卑,以长统幼,在下者敬在上者。以此制定各人的行为规范,礼的基本精神是“孝”和“敬”,疏敬亲,卑敬尊,幼敬长,孝就在其中。 特别是红白喜事方面,更是隆重,民间办丧事无论贫富举动大小一般都会请法师来做法事,由于人们受“儒、释、道”三教园融的影响,在宗教信仰上,往往佛道不分,有的甚至把道教当成佛教,关于法事的内容形式,丧家未必全懂,主要是由了事的一手安排。 凡做法事诵径,有用九位、十一位、十三位不等,个别情况可多至十五位、四十九位,少则三位、五位,一般情况根据家属的经济状况来决定人数。 《动土、安放礼仪程序》 一、准备供品 香一扎、烛一对、水果五种、杯碟若干、纸钱、鞭炮若干、酒、茶各一。 二、贡品摆放顺序 A、蜡烛 B、香 C、生果 D、酒 E、茶 F、其他 三、程序 1、摆放供品: ①香、烛②五色果(生果五盘摆单数)③三茶五酒(酒在茶前面) ④其他 2、动土或安放(长子亲自安放) 3、封穴 4、跪拜 (先子、媳、后女儿、女婿、再孙儿、孙媳、再子侄、朋友等;手拿三柱香,跪拜三次,起身,躬三次即礼成) 5、化宝(烧纸) 6、燃放鞭炮 7、礼成 治丧是中国人为发送亡者,特别是年老去世这体制改革举办的一种活动,丧事的活动历史悠久,传统的长礼仪式非常之繁琐,到北宋司马光书仪.丧礼中仍归结有二十多条之多,这一繁锁的丧礼程序中所体现的原则,一是"孝",二是"敬",古人希望通过规范人们的丧事操作来淳化人,强化两代人之间的联系,以此提供一条社会性的感情纽带,从而促进社会的治理,现代丧祭礼仪源于代丧祭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演变和革新新式治丧礼仪注重简捷哀思四个字。 现按后世较通行的初俭、殓、殡、出殡、下葬的五步骤分述如下: 在人快要临终前,子女等直系亲属守其侧,听取遗言,証实死亡之后要亲属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帖,通报死讯,旧时丧俗,人死后要用纸式布巾覆其脸上以衷对死者的尊重。 人死后,因为被理解为到另一个世界生活,因而要为死者沐浴、整容,然后入殓入殓时注意:死者头朝里脚朝外,入殓后,要有一段时间的停柩待葬,称为殡,殡的时间地点因人而异,亲属换丧服,戴孝帽,要进行悼念,超度设灵等,亲戚朋友前来吊丧,吊丧按隆重礼义,行三跪九叩之礼,出殡的前一天晚,长家整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