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 第4章 波粒二象性 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5 不确定关系教师用书 教科版选修3-5

高中物理 第4章 波粒二象性 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5 不确定关系教师用书 教科版选修3-5

4.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5.不确定关系

学 习 目 标

知 识 脉 络

1.理解德布罗意波,会计算物质的波长会解释相关现象,知道电子云.(重点、难点)

2.知道不确定关系的具体含义.(重点、难点)

德 布 罗 意 假 说 及 实 验 验 证 电 子 云

[先填空] 1.德布罗意假说

实物粒子象光子一样,也具有波粒二象性,与粒子相对应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

2.德布罗意关系式

E =hν p =h

λ

3.电子波动性的实验证实

(1)1926年,戴维孙和革末通过实验首次发现了电子的衍射现象.

(2)1927年,汤姆孙用实验证明,电子在穿过金属片后像X 射线一样产生衍射现象,也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3)人们相继用实验证实原子、分子、中子等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关系式已成

为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之间关系的基本公式.

4.氢原子中的电子云 (1)概率波

同光波是概率波一样,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德布罗意波)也是一种概率波. (2)电子云 ①定义

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 ②电子的分布

电子在空间运动的过程中,概率密度大(小)的地方,电子运动在那里的机会就多(少),电子云反映了原子核外电子位置的可能性.

[再判断]

1.电子不但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 2.物质波的波长由粒子的大小决定.(×) 3.物质波的波长和粒子运动的动量有关.(√)

4.我们可以根据电子的运动轨迹判断电子的出现位置.(×) 5.微观世界中不可以同时测量粒子的动量和位置.(√) [后思考]

既然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为什么我们生活中却体会不到?

【提示】 平时所见的宏观物体的质量比微观粒子的质量大得多,运动的动量很大,由

λ=h

p

可知,它们对应的物质波波长很小,因此,无法观察到它们的波动性.

1.任何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存在波动性,我们之所以观察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对应的波长太小的缘故.

2.粒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几率受统计规律支配,不要以宏观观点中的波来理解德布罗意波.

3.德布罗意假说是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的一种推广,使之包括了所有的物质粒子,即光子与实物粒子都具有粒子性,又都具有波动性,与光子对应的波是电磁波,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是物质波.

4.求解德布罗意波波长的方法

(1)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宏观物体或微观粒子动量的表达式p =mv . (2)根据波长公式λ=h

p

求解.

(3)注意区分光子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和动量的不同表达式.如光子的能量:ε=hν,动量

p =h λ;微观粒子的动能:E k =1

2

mv 2,动量p =mv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质波属于机械波 B .物质波与机械波有本质区别

C .只有像电子、质子、中子这样的微观粒子才具有波动性

D .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种波叫物质波

E .宏观物体运动时,虽看不到它的衍射或干涉现象,但宏观物体运动时仍具有波动性 【解析】 物质波是一切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波,与机械波性质不同,A 错误,B 正确;宏观物体也具有波动性,只是干涉、衍射现象不明显,看不出来,C 错误,E 正确;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种波叫物质波,D 正确.

【答案】 BDE

2.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中子的相等,则它们的________也相等.

【导学号:11010065】

【解析】 本题考查德布罗意波长的公式,意在考查考生对德布罗意波长公式的掌握.由

λ=h

p

可知,如果一个电子和一个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等,则它们的动量p 相等.

【答案】 动量

3.如果一个中子和一个质量为10 g 的子弹都以103 m/s 的速度运动,则它们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分别是多长?(中子的质量为1.67×10-27 kg)

【解析】 中子的动量为p 1=m 1v , 子弹的动量为p 2=m 2v ,

据λ=h

p

知中子和子弹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分别为

λ1=h p 1,λ2=h

p 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λ1=

h

m 1v

,λ2=

h

m 2v

将m 1=1.67×10-27 kg ,v =1×103 m/s ,h =6.63×10-34 J·s,m 2=1.0×10-2 kg 代入上面两式可解得

λ1=4.0×10-10 m ,λ2=6.63×10-35 m.

【答案】 4.0×10-10 m 6.63×10-35 m

宏观物体波动性的三点提醒

(1)一切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波动性,宏观物体观察不到其波动性,但并不否定其波动性.

(2)要注意大量光子、个别光子、宏观物体、微观粒子等相关概念的区别. (3)在宏观世界中,波与粒子是对立的概念;在微观世界中,波与粒子可以统一.

不 确 定 关 系

[先填空]

1.不确定关系

在经典物理学中,质点在任意时刻都有确定的位置和动量,沿着一定的轨道运动,在量子力学中,同时确定粒子的动量和位置时,两者的精确度有一个原则上的限制,其数学表达式称为不确定关系.

2.表达式

ΔxΔp≥h

.其中Δx表示粒子位置的不确定量,用Δp表示在x方向上动量的不确定量,h是普朗克常量.表达式的意义是:粒子在某一方向位置的不确定量和在这方向上动量的不

确定量的乘积大于或等于h 4π.

[再判断]

1.经典的粒子可以同时确定位置和动量.(√)

2.微观粒子可以同时确定位置和动量.(×)

3.对于微观粒子,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知道其位置和动量.(√)

[后思考]

对微观粒子的运动分析能不能用“轨迹”来描述?

【提示】不能.微观粒子的运动遵循不确定关系,也就是说,要准确确定粒子的位置,动量(或速度)的不确定量就更大;反之,要准确确定粒子的动量(或速度),位置的不确定量就更大,也就是说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知道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因而不可能用“轨迹”来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

1.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性关系:ΔxΔp≥h

由ΔxΔp≥h

可以知道,在微观领域,要准确地确定粒子的位置,动量的不确定性就更大;反之,要准确地确定粒子的动量,那么位置的不确定性就更大.

2.微观粒子的运动没有特定的轨道

由不确定关系ΔxΔp≥h

可知,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不能同时被确定的,这也就决定了不能用“轨迹”的观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

3.经典物理和微观物理的区别

(1)在经典物理学中,可以同时用位置和动量精确地描述质点的运动,如果知道质点的加速度,还可以预言质点在以后任意时刻的位置和动量,从而描绘它的运动轨迹.

(2)在微观物理学中,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知道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因而也就不可能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但是,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大量粒子运动时的统计规律.

4.对不确定性关系ΔxΔp≥h

有以下几种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微观粒子的动量不可能确定

B.微观粒子的坐标不可能确定

C.微观粒子的动量和坐标不可能同时确定

D.不确定性关系不仅适用于电子和光子等微观粒子,也适用于其他宏观物体E.在微观物理学中,不可能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

【解析】不确定性关系ΔxΔp≥h

表示确定位置、动量的精确度互相制约,此长彼消,当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变小时,粒子动量的不确定性变大;当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变大时,粒子动量的不确定性变小,故不能同时准确确定粒子的动量和坐标.不确定性关系也适用于其他宏观物体,不过这些不确定量微乎其微.

【答案】CDE

5.已知h

=5.3×10-35J·s,试求下列情况中速度测定的不确定量.

(1)一个球的质量m=1.0 kg,测定其位置的不确定量为10-6 m;

(2)电子的质量m e=9.0×10-31 kg,测定其位置的不确定量为10-10 m(即在原子的数

量级).

【解析】 (1)m =1.0 kg ,Δx 1=10-6 m , 由Δx Δp ≥h 4π,Δp =m Δv 知Δv 1≥h

4πΔx 1m

5.3×10-3510-6×1.0

m/s =5.3×10-29 m/s.

(2)m e =9.0×10-31 kg ,Δx 2=10-10 m Δv 2≥

h 4πΔx 2m e = 5.3×10-35

10-10×9.0×10-31

m/s =5.89×105 m/s.

【答案】 (1)5.3×10-29 m/s (2)5.89×105 m/s

对不确定性关系的两点提醒

(1)不确定性关系Δx Δp ≥h

4π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对微观世界的影响显著,对宏观世

界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宏观世界中的物体质量较大,位置和速度的不确定范围较小,可同时较精确测出物体的位置和动量.

(2)在微观世界中,粒子质量较小,不能同时精确地测出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也就不能准确地把握粒子的运动状态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