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馏练习题

精馏练习题

精馏练习题
精馏练习题

精馏

填空:

1、精馏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液体混合物可用精馏方法分离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存在恒沸物或相对挥发度等於1的液体混合物需用________精馏方法分离,其基本原理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述任一精馏过程的数学方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定的条件下,以上方程构成的方程组可见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方程构成的方程组。

3、在精馏塔的设计中,最小回流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回流比.若增大回流比,则精馏段L/V_______,提馏段L/V_________,完成同样分离要求所需的塔板数减少,但它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为代价的回流比的调节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4、进料热状态参数q 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饱和液体其值等于_____________,饱和蒸汽q 等于______________。

5、用直角梯级法(图解法)求解理论板数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前提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板效率是对______________假定的修正,对于分凝器或再沸器,单板效率等于____________。

7、对于一投产的精馏塔,保持D/F,进料状态q 不变,若增大回流比R,则塔顶流出液组成x D _______,塔釜流出液组成x W ____________.x D 的最大值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求出的,与塔的分离能力无关,受_________________的约束。

8、“精馏操作的依据是混合液各组分间的沸点差异”一语错在何处?正确地表示应为:

( )。

答:依据是混合物各组分的挥发性差异,以上说法只使用于理想物系.。

9、理想溶液的特点是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与异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形成的溶液( )容积效应和热效应。 答:相同 无

10、已知甲醇(A)—水(B)混合液在75。0℃时的纯分蒸汽压数据和y-x数据为:

p0

A=149.6kpa,p0

B=38.5Kpa;x=0.4, y=0.729,则相对挥发度α=( )。(浙大97)

答:4.03

11、塔顶上升蒸汽量中含有A ,B ,C 三个组分,其中A 组分含量为30%(摩尔)。将蒸汽全部冷凝,冷凝液分上下两层,上层供回流,下层作产品,如图所示。两层组成如下:

上层:A :45% B :10% C : 45%。下层:A :3% B :90% C : 7%

则:(1)回流比R=( )

(2)塔顶上升蒸汽中B 含

量=( )。

答:(1)1.8 (2)38.5%

12、某二元混合液中含易挥发组分,x A =0.5(摩尔分率),经平衡蒸馏(闪蒸)后得到汽量:液量=1:1,相对挥发03.4271

.04.06.0729.0//=??==

B B A A x y x y α

度为2,则闪蒸后气相中易挥发组成为(),液相中难挥发组成为()

答:x=0.59,y=0.59

13、(1)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的主要区别是()

(2)某双组分混合液分别用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两种方法分离,若料液的组成、进料量、操作压力和最终釜液温度都相同,则釜液浓度XW简()XW平,馏出液平均浓度XD简()XD平,馏出液总量WD简()WD平.(<,=,>).

答:(1)馏出液组成是否随时间变化,有无回流。(2) = > <

14、简单蒸馏的主要特点是:

列出简单蒸馏操作时易挥发组分的物料衡算式:(清华96)

答:略

15、精馏塔设计中,回流比越( ),所需理论板数越少,操作能耗越( )。但随着回流比的增大,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和将()。

答:大多存在一最小值

16、精馏塔设计时,若将塔釜由原来的间接蒸汽加热改为直接蒸汽加热,而保持F, x f, D/F,q, R, x D不变,则提馏段操作线斜率(),理论板数(),釜残液量(),釜残液组成()

答:不变增多增大减小

1、在设计连续操作精馏塔时,如保持x f, D/F, R, x D一定,进料热状况和选用的操作气速也一定,则增大进料量将使塔径(),而所需的理论板数()。

答:增大一定

17、在设计连续操作精馏塔时,欲保持馏出液组成x D和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ηD不变,试定性判断分别改变下列操作参数(其它参数不变)时所需的理论板数将如何变化:

(1)加大回流比R,N T()

(2)提高操作压强P,N T()

(3)提高加料温度 t f,N T()

(4)增加生产能力 30%(仍能正常工作),N T()。

答:减小增大增大不变

18、连续精馏操作时,若减少塔釜加热蒸汽量,而保持馏出液量D和进料状况(F, x f,q )不变时,则L/V(),L‘/V’(),x D(),x w().

答:减小增大下降上升 (加热量减小,回流比减小,则L/V减小,L’/V’增大,x D减小,x w上升)

19、精馏操作时,若F,x f, q,加料板位置,D,R不变,而使操作压力减小,则 x D, (),x w ()。

答:增大减小

20、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F, x f,q, D不变,若采用的回流比R

x D( ),x w( ).’

答:下降上升

21、精馏塔操作时,若提馏段上升蒸汽量V‘增加,而回流量和进料状态(F, x f, q)仍保持不变,则R(), x D (),x W(),L’/V’()。

答:减小,下降,下降,减小 (V’增大,V将增大,由 V=L+D得 R减小, D/F则增大, x D下降,L’不变,则L’/V’减小)

22、操作中的精馏塔,若进料组成x f上升至x f’,在同一回流比R下,馏出液组成x D和釜液组成x w将如何变化?欲保持x w不变,可采用何种措施?(华化95)

答: 进料组成上升时,提馏段操作线将向对角线方向靠近,完成同样分离任务需板数应减小,x D将增大,x w变化趋势取决于x f 及x D的变化大小及D/F是否变化。

23、精馏操作时,若加料位置从原来的最佳加料板下移两块,其它条件不变,则x D ()x w()。(浙大97) 答增大上升

24、操作中的精馏塔,若保持F, x f,q, V’不变,减小D,则有x D(),塔顶易挥发组分回收率()。答:增大下降

25、操作中的精馏塔,若F,x f ,q , R’ 不变,增加塔釜排液量W,则 x D (),L/V(), L’/V’ (),x w ()。

答:增大,不变,增大,增大(因为W/F 增大,D/F减小, x D上升,L/V不变, L’/V’增大,x w增大)

26、在精馏操作中,若进料组成,馏出液组成与釜液组成均不变,在气液混合进料中,液相分率(q )增加,则最小回流比R min()。(天大97)

答:减小(对平衡线正常者)

27、对于二元物系正常的平衡曲线,当馏出液组成为0。9 ,进料组成为0。4(均为摩尔分率),相对挥发度α=2时,若饱和液体进料最小回流比Rmin=(),饱和蒸汽进料 Rmin=()。(天大95)

答:1.9 3.3

28、某连续精馏塔,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为零,则回流比等于(),操作线斜率等于()(清华97)答:无穷大 1

29、芬斯克方程应用条件是:若 x w=0.01,当 x D=0.9时得 Nmin

x D=0.99 时得N’min ,则N’min/N min=()

答:1.35

30、在两组分混合物分离时,间歇精馏适用于()场合,萃取精馏适用于(),水蒸汽蒸馏适用于()场合。(石油97)

答:小批量生产;分离相对挥发度较小的物系;分离沸点较高的不含水有机溶液,加入水蒸汽降低沸点。

31、水蒸汽直接加热的精馏塔适用于()情况,水蒸汽蒸馏适用于(

)情况。(清华95)

答:分离水为难挥发组分的溶液分离沸点较高的不含水有机溶液

二、选择题

1.已知蒸馏塔顶第一层理论板上的液相泡点温度为t1,与之平衡的气相露点温度为t2,而该塔低某理论板上的液相泡点温度为t3,与之平衡的气相露点温度为t4,则这四个温度的大小顺序是()

A t1>t2>t3>t4

B t1

C t1=t2>t3=t4

D t1=t2

答:D

2.某二元混合物,A为易挥发组分,恒压下液相组成x A=0.62,相应的泡点温度为t1;与之平衡的气相组成y A=0.71,相应的露点温度为t2.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为α,,则有(). (石油97)

A t1

B t1>t2,=1.145

C t1

D t1=t2,α=1.5

答:D

3.精馏过程中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基于()(浙大98)

A塔顶泡点回流B恒摩尔流假定

C理想物系D理论板假定

答:B

4.精馏塔设计时,若F, x f, x D, x W, V’(塔釜上升蒸汽量)均为定值,将进料状况从q=1改为q>1,则理论板数(),塔顶冷凝器热负荷(),塔釜再沸器热负荷()

A减少B不变C增加D不确定

(浙大96)

答:C; A; B。因为L‘将增加,L‘/V‘增加。由V=V‘+(1-q)F知, V将减小, L也减小, R减小,L/V减小,理论板数将增多。

5.一操作中的精馏塔,若保持F, x f,q, V’ (塔釜上升蒸汽量)不变,而增大回流比R,则有( )

A x D增大,x w增大

B x D增大,x w下降

C x D增大,x w不变

D x D下降,x w下降

答:B

6.某精馏塔,进料量为100 Kmol/h , x f =0.6 ,要求塔顶 x D 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塔高不受限制)。

A 60

B 66.7

C 90

D 不能确定

答:B

7.在常压下苯的沸点为80.1℃,环己烷的沸点为80.73℃,为使这两组分的混合液能得到分离,可采用下列那种分离方法()(浙大95)

A恒沸精馏 B 普通精馏 C萃取精馏 D水蒸汽直接加热精馏

答:C

精馏习题及答案

精馏习题 概念题 一、填空题 1.精馏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将各组分得以分离的过程。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2. 汽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_____,液相组成__________汽相组成。 3.用相对挥发度α表达的气液平衡方程可写为______________。根据α的大小,可用来_ __________________,若α=1,则表示_______________。 4. 某两组分物系,相对挥发度α=3,在全回流条件下进行精馏操作,对第n,n+1两层理论板(从塔顶往下计),若已知y n=0.4, y n+1=_________。全回流操作通常适用于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 5.精馏和蒸馏的区别在于_精馏必须引入回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在总压为101.33kPa、温度为85℃下,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P A°=116.9kPa、 P B°=46kPa,则相对挥发度α=______,平衡时液相组成x A=_______,汽相组成y A=______。 8. 某精馏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2x+0.275,则该塔的操作回流比为____________,馏出液组成为_______________。 9. 最小回流比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宜回流比通常取为____________R min。 10. 精馏塔进料可能有______ 种不同的热状况,当进料为汽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2:3时,则进料热状态参数q值为__________________。 11. 在精馏塔设计中,若F、x F、q D保持不变,若回流比R增大,则x D_______,x W _______,V______,L/V_____。 12. 在精馏塔设计中,若F、x F、x D、x W及R一定,进料由原来的饱和蒸汽改为饱和液体,则所需理论板数N T____。精馏段上升蒸汽量V_____、下降液体量L_____;提馏段上升蒸汽量V′_____,下降液体量L′_____。 13. 某理想混合液, 其中一组平衡数据为x=0.823,y=0.923,此时平均相对挥发度为α=___________.

乙醇精馏塔设计毕业论文

乙醇精馏塔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绪论 (1) 1.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1.2 产品的性质及用途 (1) 1.2.1 物理性质 (1) 1.2.2 化学性质 (2) 1.2.3 乙醇的用途 (2) 第二章工艺流程的选择和确定 (3) 2.1 粗乙醇的精馏 (3) 2.1.1 精馏原理 (3) 2.1.2 精馏工艺和精馏塔的选择 (3) 2.2 乙醇精馏流程 (5) 第三章物料和能量衡算 (7) 3.1 物料衡算 (7) 3.1.1 粗乙醇精馏的物料平衡计算 (7) 3.1.2 主塔的物料平衡计算 (8) 3.2 主精馏塔能量衡算 (9) 3.2.1 带入热量计算 (9) 3.2.2 带出热量计算 (10) 3.2.3 冷却水用量计算 (10) 第四章精馏塔的设计 (11) 4.1 主精馏塔的设计 (11) 4.1.1 精馏塔全塔物料衡算及塔板数的确定 (11) 4.1.2 求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 (12) 4.1.3 气液相负荷 (12) 4.2 求操作线方程 (12) 4.3 图解法求理论板 (13) 4.3.1 塔板、气液平衡相图 (13) 4.3.2 板效率及实际塔板数 (14) 4.4 操作条件 (14) 4.4.1 操作压力 (14) 4.4.2 混合液气相密度 (15) 4.4.3 混合液液相密度 (16) 4.4.4 表面力 (16)

陈敏恒《化工原理》(第3版)(下册)章节题库-液体精馏(圣才出品)

第9章液体精馏 一、选择题 1.在精馏实验中,达到稳定后,塔顶气相的温度读数明显偏高,若测温仪表本身无问题,那么主要问题是()。 A.塔釜的加热功率过大 B.塔顶冷凝器的冷却水流量太小 C.釜内料液中轻组分浓度过低,或其他原因造成塔顶物料中轻组分浓度太低。 【答案】C 2.当分离沸点较高而且又是热敏性混合液时,精馏操作压力应采用();分离常温常压为气体的混合物时,操作压力应采用()。 A.减压,加压 B.加压,减压 C.减压,常压 【答案】A 3.常压下釆用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分离某液体混合物,在原料初始组成与汽化率相同的条件下,简单蒸馏所得馏出物中易挥发组分的平均组成为x D1,平衡蒸馏的组成为x D2,则()。 A.x D1<x D2 B.x D1=x D2

D1D2 D.不能判断 【答案】C 4.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气相发生传质,使上升中的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由于()。 A.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气相, B.气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 C.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进入气相,但其中易挥发组分较多, D.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气相和气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的现象同时发生。 【答案】D 5.精馏过程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基于()。 A.塔顶泡点回流 B.理想物系 C.恒摩尔流假设 D.理论板假定 【答案】C 6.当精馏塔操作压力降低时,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会(),此时若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塔顶馏出液组成将()。 A.增大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A;A 7.一操作中精馏塔,若保持(塔釜上升蒸气量)不变,而增大回流比R,则()。 A.x D增大,x W增大 B.x D增大,x W减小 C.x D减小,x W增大 D.x D减小,x W减小 【答案】A 8.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 A.平衡线 B.操作线和q线 C.平衡线和操作线 D.平衡线与q线 【答案】B 9.设计精馏塔时,若将塔釜由原来的直接蒸汽加热改为间接蒸汽加热,而保持进料量、进料热状况、塔顶馏出液量、馏出液浓度及回流比等不变,则提馏段操作线斜率(),

精馏习题及答案解析

精馏习题课 例题1.一分离苯、甲苯的常压精馏塔,按以下三种方式冷凝(图1,图2,图3),塔顶第一板上升蒸汽浓度为含苯0.8(摩尔分率),回流比均为2。 (1)采用全凝器冷凝,在塔顶及回流处插二支温度计,测得温度分别为0t 、1t ,问0t 、 1t 是否相等?为什么?并求0t 、1t 的值。 (2)在图1,图2,图3三种冷凝情况下,第一板浓度为1y 含苯0.8(摩尔分率)。 ①比较温度1t 、2t 、3t 的大小; ②比较回流液浓度1L x 、2L x 、3L x 的大小; ③比较塔顶产品浓度1D x 、2D x 、3D x 的大小。将以上参数分别按顺序排列,并 说明理由。 (3)三种情况下精馏段操作线是否相同?在同一x y -图上表示出来,并将三种情况下 D x 、L x 、V x 的值在x y -图上表示出来。 已知阿托因常数如下 (阿托因方程为)/(lg 0 T C B A p +-=,其中P 单位为mmHg ,T 单位为℃): 例题2.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苯—甲苯混合液。进料为含苯0.4(质量分率,下同)的饱和液体,质量流率为1000kg/h 。要求苯在塔顶产品中的回收率为98%,塔底产品中含苯不超过0.014。若塔顶采用全凝器,饱和液体回流,回流比取为最小回流比的1.25倍,塔底采用再沸器。全塔操作条件下,苯对甲苯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46,塔板的液相莫弗里(Murphree)板效率为70%,并假设塔内恒摩尔溢流和恒摩尔汽化成立。试求:

①塔顶、塔底产品的流率D 、W 及塔顶产品的组成x D ; ②从塔顶数起第二块板上汽、液相的摩尔流率各为多少; ③精馏段及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 ④从塔顶数起第二块实际板上升气相的组成为多少? 例题3.如图所示,对某双组分混合液,分别采用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方法进行分离,操作压力、原料液的量F 、组成x F 均相同。 ①若气相馏出物浓度(或平均浓度)相同,即平D 简D =x x ,,,试比较残液(或液相产品)浓度x W ,简、x W ,平,气相馏出物量V 简、V 平; ②若气相馏出物量相同,即V 简=V 平,试比较残液(或液相产品)浓度x W ,简、x W ,平,气相馏出物浓度(或平均浓度)平 D 简D 、x x ,,及残液(或液相产品)量。 例题4.现成塔的操作因素分析: ①操作中的精馏塔,将进料位置由原来的最佳位置进料向下移动几块塔板,其余操作条件均不变(包括F 、x F 、q 、D 、R ),此时x D 、x W 将如何变化? ②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F 、x F 、q 、D 不变,而使V'减小,此时x D 、x W 将如何变化? ③操作中的精馏塔,若保持F 、R 、q 、D 不变,而使x F 减小,此时x D 、x W 将如何变化? ④操作中的精馏塔,若进料量增大,而x F 、q 、R 、V'不变,此时x D 、x W 将如何变化? 例题5.如图所示,组成为0.4的料液(摩尔分率,下同),以饱和蒸汽状态自精馏塔底部加入,塔底不设再沸器。要求塔顶馏出物浓度x D =0.93,x W =0.21,相对挥发度α=2.7。若恒摩尔流假定成立,试求操作线方程。 若理论板数可增至无穷,且F 、x F 、q 、D/F 不变,则此时塔顶、塔底产品浓度的比为多大?

化工原理精馏习题

3.某连续精馏操作分离二元混合溶液,已知操作线方程为: 精馏段 16.080.0+=x y 提馏段 02.040.1-=x y 若进料时,原料为气液相各占一半的混合态,求塔顶及塔底产品产率及回流比。 分析:若求产品产率,必须确定塔顶产品,塔底产品和进料的组成。将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分别与对角方程联立,即可确定塔顶,塔底组成。而进料组成可由两个操作线方程与进料方程联解求得 4. 用一精馏塔分离二元理想混合物,塔顶为全凝器冷凝,泡点温度下回流,原料液中含轻组分0.5(摩尔分数,下同),操作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4倍,所得塔顶产品组成为0.95,釜液组成为0.05.料液的处理量为100h kmol /.料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3,若进料时蒸气量占一半,试求: (1)提馏段上升蒸气量; (2)自塔顶第2层板上升的蒸气组成。 分析:欲解提馏段的蒸气量v ',须先知与之有关的精馏段的蒸气量V 。而V 又须通过D R V )1(+=才可确定。可见,先确定最小回流比min R ,进而确定R 是解题的思路。 5.在一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二元理想混合液。原料液为饱和液体,其组成为0.5,要求塔顶馏出液组成不小于0.95,釜残液组成不大于0.05(以上均为轻组分A 的摩尔分数)。塔顶蒸汽先进入一分凝器,所得冷凝液全部作为塔顶回流,而未凝的蒸气进入全凝器,全部冷凝后作为塔顶产品。全塔平均相对挥发度为 2.5,操作回流比min 5.1R R =。当馏出液流量为100h kmol /时,试求: (1) 塔顶第1块理论板上升的蒸汽组成; (2) 提馏段上升的气体量。 分析:因为出分凝器的冷凝液L 与未液化的蒸气0V 成相平衡关系,故分凝器相当一层理论塔板。应注意,自分凝器回流塔内的液相组成0x 与自全凝器出来的产品组成D x 不同。 6.在一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二元理想混合物。塔顶上升的蒸气通过分凝器后,3/5的蒸气冷凝成液体作为回流液,其浓度为0.86。其余未凝的蒸气经全凝器后全部冷凝为塔顶产品,其浓度为0.9(以上均为轻组分A 的摩尔分数)。若已知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2倍,当泡点进料时,试求: (1) 第1块板下降的液体组成; (2) 料液的组成。 分析:抓住分凝器中气液相组成为平衡关系,而回流液组成与第1块板上升蒸气为物料平衡(即精馏段操作线)关系,此题可顺利求解。 3.某连续精馏操作分离二元混合溶液,已知操作线方程为: 精馏段 16.080.0+=x y 提馏段 02.040.1-=x y 若进料时,原料为气液相各占一半的混合态,求塔顶及塔底产品产率及回流比。

乙醇水溶液提纯精馏塔设计毕业设计

乙醇水溶液提纯精馏塔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 1.绪论 (1) 1.1.设计背景 (1) 1.2.设计意义 (1) 1.3.设计步骤 (1) 2.精馏塔设计计算 (2) 2.1.精馏流程的确定 (2) 2.2.塔的物料衡算 (2) 2.2.1.查阅文献,整理有关物性数据 (2) 2.2.2.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数 (3) 2.2.3. 平均摩尔质量 (3) 2.2.4. 物料衡算 (3) 2.3. 塔板数的确定 (3) 2.3.1. 乙醇—水物系的气液平衡数据 (4) 2.3.2. 求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 (4) 2.3.3. 求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 (4) 2.3.4. 求操作线方程 (4) 2.3.5. 图解法求理论塔板层数 (4) 2.3.6. 求实际塔板数 (5) 2.4 塔的工艺条件及物性数据计算 (6) 2.4.1. 操作压力 (6) 2.4.2. 平均摩尔质量 (7) 2.4.3. 平均密度 (7) 2.4. 3.1 .....................................................气相密度7 2.4. 3.2 ................................................. 液相平均密度7 2.4.4. 液体表面力 (8) 2.5 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9) 2.5.1. 塔径的计算 (9) 2.5.2. 精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 (9) 2.6 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9) 2.6.1. 堰长 (9) 2.6.2. 溢流堰高度 (10) 2.6.3. 弓形降液管宽度和截面积 (10) 2.6.4. 降液管底隙高度 (11) 2.7 塔板布置 (11) 2.7.1. 塔板的分块 (12) 2.7.2. 边缘区宽度确定 (12)

化工原理 精馏

1. 已知精馏塔塔顶第一层理论板上的液相泡点温度为t1,与之平衡的气相露点温度为t2,而该塔塔底某理论板上的液相泡点温度为t3,与之平衡的气相露点温度为t4,则这四个温的大小顺序是______ ①t1 >t2 >t3>t4②t1 < t2 < t3< t4 ③t1 =t2 >t3=t4④t1 =t2 < t3=t4 2.设计精馏塔时,若F、x f、x D、x W均为定值,将进料热状况从q=1变为q>1,但回流比取值相同,则所需理论塔板数将_______,塔顶冷凝器热负荷______ ,塔釜再沸器热负荷______。 ①变大,②变小,③不变,④不一定 3.连续精馏塔操作时,若减少塔釜加热蒸汽量,而保持馏出量D和进料状况(F, x f, q)不变时,则L/V______ ,L′/V′______,x D______ ,x W______ 。 ①变大,②变小,③不变,④不一定 4.精馏塔操作时,若F、x f、q,加料板位置、D和R不变,而使操作压力减小,则x D______,x w______。 ①变大,②变小,③不变,④不一定 5.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F,x f,q,D不变,若采用的回流比R< R min,则x D ______,x w______。 ①变大,②变小,③不变,④不一定 6.用精馏方法将A、B分离,N T=∞,当x f=0.4时,塔顶产品是_____,塔底是_____ 。当x f=0.8时,塔顶产品是_____。塔底是_____。(A或B或AB) 7.某精馏塔,进料量为100kmol/h,x f=0.6,要求得到塔顶x D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________。 (塔高不受限制) ① 60kmol/h; ②66.7kmol/h; ③90kmol/h;④不能定 8. 精馏塔操作时,若操作从最佳位置上移二块,则 x D------------_。x w_-------------_。(↑、↓、=、不确定) X D↓,X w↑。 9. 某连续精馏塔,进料状态q=1,D/F=0.5,x f=0.4,回流比R=2,且知,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为零。则提馏段操作线斜率L′/V′= _______ ;馏出液组成x D=______。 10.精馏塔操作时,保持F,x f,q,R不变,增加塔底排液量W,则x D_______ ,L/V_______ ,L′/V′_______ ,x w _______ 。(1)变小(2)变大(3)不变(4)不确定 11.某操作中的精馏塔,维持F、q 、X D、、V′不变,但X f增大,则D________ ,R ________ 。 (1)变小; (2 )变大; (3)不变; (4)不确定 12.全回流时,y-x图上精馏段操作线的位置_______D_______。 A.在对角线之上 B.在对角线与平衡线之间 C.在对角线之下 D.与对角线重合 填空题 1.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单蒸馏与间歇精馏的主要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泡点进料的连续精馏塔,已知其操作线方程分别为y=0.80x+0.172和y=1.2x-0.017, 则回流比R=_______,馏出液组成x D =_________,釜液组成x W =_________。 3. 若某精馏塔的回流比为R,塔顶轻组分的摩尔分率为x D,则该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4. 精馏过程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 5. 在精馏操作中,已知回流比为R,塔顶、塔底产品浓度分别为x D、x w原料组成为x f,泡点进料,试作出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操作线。

第五章蒸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

第五章 蒸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4.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理想二元混合液。已知原料液流量为100 kmol/h ,组成为(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下同),若要求釜液组成不大于,馏出液回收率为95% 。试求馏出液的流量和组成。 解:由%95%100,,=?= F F n D D n D x q x q η 2分 得h kmol x q x q F F n D D n /5.475.010095.095.0,,=??== 1分 又5005.05.47,,,,=+=+=W n W W n D D n F F n q x q x q x q 2分 得h kmol q W n /50,= 1分 因此h kmol q q q W n F n D n /5050100,,,=-=-= 2分 得95.050 5 .47== D x 2分 5.在连续蒸馏塔中分离含甲醇 (摩尔分数,下同)的甲醇—水溶液,其流量为100 kmol/h ,要求馏出液中甲醇的含量为 ,釜液中甲醇的含量为 ,回流比为 。试求:(1)馏出液的流量;(2)饱和液体进料时,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 解:(1)由100,,,=+=W n D n F n q q q 1分 4545.010003.096.0,,,,,=?=+=+=W n D n W W n D D n F F n q q x q x q x q 1分 联立上述两式,解得h kmol q D n /16.45,= h kmol q W n /84.54,= 2分 (2)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27.072.01 6.296 .016.26.2111+=+++=+++= +n n D n n x x R x x R R y 2分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h kmol q Rq qq q q F n D n F n L n L n /42.21710016.456.2,,,,,,=+?=+=+= 1分 ()()()h kmol q R q q q q D n F n V n V n /58.16216.4516.211,,,,,=?+=+=-+= 1分 01.034.158 .16203.084.5458.16242.217,,,,, ,,,,,,,1 -=?-=-=+m m V n w W n m V n L n m x x q x q x q q y 2分 6.在连续精馏操作中,已知加料量为100 kmol/h ,其中气-液各半,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分别为 y= + 及 y= - 试求操作回流比、原料液的组成、馏出液的流量及组成。 解:由75.01 =+R R 得3=R 1 分 24.01 =+R x D 得96.0=D x 1 分 q 线方程为 F F F x x x x q x x q q y 21 5.015.05.011+-=---=---= 2分 联立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求得两操作线的交点为(,),将其代入q 线方程,得

题库(精馏)精馏操作培训题库

精僻装置操作工初级理论知识 一、单项选择 1. 二氧化硅的硅的化合价为(B ) A、+6 B、+4 C、+2 D、+1 2.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与原子的(D ) A、核外电子层数 B、核内中子数 C、核内质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3. 把少量的(A )放入水里震荡后能形成溶液。 A、食盐 B、面粉 C、汽油 D、沥宵 4. 当条件不改变时,溶液放置时间稍长,溶质(B ) A、会沉降出来 B、不会分离出来 C、会分解 D、会浮上来 5. 当8g食盐完全溶解于92g水中时,该溶液的质量白分比浓度是(A ) A 、8% B、87%C、92%D、84% 6.结晶水合物是(A ) A 、具有一定组成的化合物B 、 具有一浓度的溶液 C 、悬:浊液D 、 乳浊液 7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 中分离 而 肖酸钾的方 法 是( D ) A 、过滤B 、 蒸僻 C 、加热蒸十结晶D 、 加热后浓缩后再冷却结晶 8. 在常压下,假设50C的水饱和蒸汽压为A , 80C的水饱和蒸汽压为B,那么A和B的关系为(C ) A、A=B B、 A > B C、A < B D、A > B 9. 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在饱和溶液里,溶解和结晶的过程就停止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D、饱和溶液就是该温度下达到平溶解衡状态的溶液 10将高温饱和硝酸钠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经过滤所得滤液是(B ) A、水 B、饱和溶液 C、不饱和溶液 D、硝酸钾晶体11某温度时,把B克饱和氯化钾溶液蒸十,得氯化钾晶体A克,则氯化钾的溶解度为(D)克 A、 A B、100X A/B C、A/ (B-A) D、100X A/ (B-A) 12. 在25C时,10g水最多可溶物质A 1g ,60C时,60克饱和溶液含物质B 10g, 则A和B的溶解度相比为(D ) A、A=B B、A > B C、A < B D、无法比较 13.卜列物质有近的是(A ) A、氟化氢 B、二氧化碳 C、氯化氢 D、氮气 14.下面关于氢氧化钠的俗称不正确的是(B)

精馏塔的设计(毕业设计)讲义

精馏塔尺寸设计计算 初馏塔的主要任务是分离乙酸和水、醋酸乙烯,釜液回收的乙酸作为气体分离塔吸收液及物料,塔顶醋酸乙烯和水经冷却后进行相分离。塔顶温度为102℃,塔釜温度为117℃,操作压力4kPa。 由于浮阀塔塔板需按一定的中心距开阀孔,阀孔上覆以可以升降的阀片,其结构比泡罩塔简单,而且生产能力大,效率高,弹性大。所以该初馏塔设计为浮阀塔,浮阀选用F1型重阀。在工艺过程中,对初馏塔的处理量要求较大,塔内液体流量大,所以塔板的液流形式选择双流型,以便减少液面落差,改善气液分布状况。 4.2.1 操作理论板数和操作回流比 初馏塔精馏过程计算采用简捷计算法。 (1)最少理论板数N m 系统最少理论板数,即所涉及蒸馏系统(包括塔顶全凝器和塔釜再沸器)在全回流下所需要的全部理论板数,一般按Fenske方程[20]求取。 式中x D,l,x D,h——轻、重关键组分在塔顶馏出物(液相或气相)中的摩尔分数; x W,l,x W,h——轻、重关键组分在塔釜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αav——轻、重关键组分在塔内的平均相对挥发度; N m——系统最少平衡级(理论板)数。 塔顶和塔釜的相对挥发度分别为αD=1.78,αW=1.84,则精馏段的平均相对挥发度: 由式(4-9)得最少理论板数: 初馏塔塔顶有全凝器与塔釜有再沸器,塔的最少理论板数N m应较小,则最少理论板数:。 (2)最小回流比 最小回流比,即在给定条件下以无穷多的塔板满足分离要求时,所需回流比R m,可用Underwood法计算。此法需先求出一个Underwood参数θ。 求出θ代入式(4-11)即得最小回流比。

式中——进料(包括气、液两相)中i组分的摩尔分数; c——组分个数; αi——i组分的相对挥发度; θ——Underwood参数; ——塔顶馏出物中i组分的摩尔分数。 进料状态为泡点液体进料,即q=1。取塔顶与塔釜温度的加权平均值为进料板温度(即计算温度),则 在进料板温度109.04℃下,取组分B(H2O)为基准组分,则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分别为αAB=2.1,αBB=1,αCB=0.93,所以 利用试差法解得θ=0.9658,并代入式(4-11)得 (3)操作回流比R和操作理论板数N0 操作回流比与操作理论板数的选用取决于操作费用与基建投资的权衡。一般按R/R m=1.2~1.5的关系求出R,再根据Gilliland关联[20]求出N0。 取R/R m=1.2,得R=26.34,则有: 查Gilliland图得 解得操作理论板数N0=51。 4.2.2 实际塔板数 (1)进料板位置的确定 对于泡点进料,可用Kirkbride提出的经验式进行计算。

精馏习题答案

精馏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精馏操作的依据是(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差异)。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气流)。 【2】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相同),液相组成(低于)气相组成。 【3】用相对挥发度α表达的气液平衡方程可写为( )。根据α的大小,可用来(判断用蒸馏方法分离的难易程度),若α=1,则表示(不能用普通的蒸馏方法分离该混合液)。 【4】某两组分物系,相对挥发度3=α,在全回流条件下进行精馏操作,对第n 、n+1两层理论踏板(从塔顶往下计),若已知==+1,4.0n n y y 则(0.182)。全回流适用于(精馏开工阶段)或(实验研究场合)。 【5】某精馏塔的精馏操作线方程为275.072.0+=x y ,则该塔的操作回流比为(2.371),馏出液组成为(0.982)。 【6】在精馏塔设计中,若P Fx f 进料温度保持不变,若增加回流比R ,则p x (增大) w x (减小),V L (增大)。 【7】操作中的精馏塔,若进料温度FV x f 不变,若釜液量W 增加,则p x (增加),w x (增大)V L (增加)。 二、选择题 (1)在用相对挥发度判别分离的难易程度时,下列哪种情况不能用普通蒸馏的方法分离 (C )。 A.αAB >1 B. αAB <1 C. αAB =1 D. αAB >10 (2)在精馏的过程中,当进料为正处于泡点的饱和液体时,则(C )。 A.q >1 B.q <0 C.q=1 D.0<q <1 (3)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 、n+1层塔板,其气相组成的关系为(C )。 A.y n+1>y n >y n-1 B. y n+1=y n =y n-1 C.y n+1<y n <y n-1 D.不确定 (4)精馏塔中自上而下(C ). A.分为精馏段、加料板和提馏段三部分 B.温度依次降低 C.易挥发组分浓度依次降低 D.蒸气量依次减少 (5)某精馏塔的馏出液量是50kmo1/h ,回流比是2,则精馏段的回流液量是(A )。 A.100kom1/h B.50kmo1/h C.25kmo1/h D.125kmo1/h (6)连续精馏中,精馏段操作线随( A )而变。

精馏习题

填空题 1. 精馏过程是利用 和 的原理进行完成的。 答案:多次部分气化;多次部分冷凝 2. 最小回流比是指 。 答案:塔板数为无穷时的回流比的极限值 3. 当分离要求和回流比一定时, 进料的q 值最小,此时分离所需的理论板数 。 答案:过热蒸气;最多 4 简单蒸馏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不稳定操作或过程不连续;无回流 5 若原料组成、料液量、操作压力和最终温度都相同,二元理想溶液的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相比较的结果有:①所得馏出物平均浓度______;②所得残液浓度_____;③馏出物总量______。 答案:①简单蒸馏>平衡蒸馏;②简单蒸馏=平衡蒸馏;③简单蒸馏<平衡蒸馏。 6 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主要针对_____和 ______物系,这两种特殊精馏均采取加入第三组分的办法以改变原物系的_______。 答案:沸点差很小;具有恒沸物体系;相对挥发度 7 精馏操作的依据是 ______ 。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包括______和 ______。 答案: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差异;自塔顶向下的液流和自塔底向上的气流 8 若精馏塔塔顶某理论板上气相露点温度为1t ,液相泡点温度为2t ;塔底某理论板上气相露点温度为3t ,液相露点温度为4t 。请将4个温度间关系用>、=、<符号顺序排列如下_____。 答案:4321t t t t =<= 9 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的主要区别是① ______; ②______ 。 答案:恒沸精馏添加剂应与被分离组分形成新的恒沸物;萃取精馏中的萃取剂则应具有沸点比原料中组分的沸点高得多的特性 11 用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时,在α、F x 、D x 、W x 、q 、R 、F 和操作压力p 诸参数中, 与解无关。 答案:进料流率F 12 当增大操作压强时,精馏过程中物系的相对挥发度 ,塔顶温度 ,塔釜温度 。 答案:减小;增加;增加

毕业设计--精馏塔的工艺和机械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2013 届 题目CS2和CCl4精馏塔的工艺和机械设计专业化工设备与维修技术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1、论文(设计)题目:CS2和CCl4精馏塔的工艺 和机械设计 2、论文(设计)要求: (1)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最好是独立完成。 (2)选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必须与所学专业相关。(3)主题明确,思路清晰。 (4)文献工作扎实,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论文研究领域内的成果及其最新进展。 (5)格式规范,严格按系部制定的论文格式模板调整格式。 (6)所有学生必须在5月15日之前交论文初稿。 3、论文(设计)日期:任务下达日期 2013.3.4 完成日期 2013.4.10 4、指导教师签字:

CS2和CCl4精馏塔的工艺和机械设计 摘要:本次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精馏操作来完成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混合溶液的分离,从而获得较高浓度的轻组分二硫化碳。精馏是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挥发度不同而达到分离要求的一种单元操作。本设计详细阐述了设计的各部分内容,计算贯穿在整个设计中。本设计包括蒸馏技术的概述、精馏塔工艺尺寸的计算、塔板校核、精馏塔结构的设计、筒体及各部件材料的选择、筒体各处开孔补强的设计、塔体机械强度的校核及精馏塔装配图的绘制等主要内容。 关键字:精馏塔,塔板校核,开孔补强,机械强度。

目录 1.概论 (1) 1.1蒸馏技术背景、基本概念和分类 (1) 1.1.1蒸馏技术背景 (1) 1.1.3蒸馏技术分类 (1) 1.2塔设备的作用和类型 (2) 1.2.1塔设备的作用 (2) 1.2.2塔设备的类型 (2) 1.3蒸馏技术节能 (3) 1.4现在蒸馏技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 1.5本设计中的方案选择 (4) 2.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6) 2.1设计题目: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精馏塔设计 (6) 2.2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6) 2.3设计内容 (6) 2.4设计基础数据 (7) 3.各部分结构尺寸的确定和设计计算 (8) 3.1.物料衡算 (8) 3.2全塔物料衡算 (8) 3.3塔板数的确定 (8) 3.4塔工艺条件及物性数据计算 (11) 3.4.1操作压强的计算P m (11) 3.4.3精馏塔气相密度 (11) 3.4.4精馏塔液相密度 (11) 3.5精馏塔气液负荷计算 (12) 3.6精馏塔和塔板的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13) 3.6.1塔径的计算 (13) 3.6.2塔高计算 (14)

液体的蒸馏-计算题

液体的蒸馏-计算题 1、某连续精馏塔分离苯—甲苯混合液。已知原料为泡点进料,x F=0.44,x D=0.96,x W=0.024(均为摩尔分率)。取操作回流比R为最小回流比的两倍,相对挥发度为2.5。试求:(1)实际回流比R为多少?(2)写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式。 2、某连续精馏塔,其操作线方程分别为: 精馏段y=0.75x+0.24 提馏段y=1.25x-0.02 若原料液为泡点进料,试求:回流比、馏出液、残液和原料液中易挥发组分的组成。 3、某连续精馏操作中,已知操作线方程式为:精馏段y=0.723x+0.263;提馏段y=1.25x-0.0187;若原料液于露点温度下进入精馏塔中,试求原料液、馏出液和釜残夜的组成以及回流比? 4、用连续精馏塔分离理想溶液,饱和液体进料。已知进料液中含易挥发组分55%(摩尔百分数,下同),与此相平衡的汽相组成为75%,要求塔顶产品含易挥发组分95%。求:(1)最小回流比;(2)若加料板上液体组成与进料组成相同,回流比为1.5,求进料板上一板流下的液体组成。 5、某连续精馏塔分离A、B两元混合液。原料液中易挥发组分含量为45%,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含量为95%,残液中易挥发组分含量为3%(均为摩尔分率)。从全凝器回流到精馏塔内的液体量为256kmol/h,塔顶全凝器每小时冷凝356kmol蒸汽。试问:塔底残液量为多少kmol/h?回流比为多少?回流液浓度为多少? 6、某连续精馏塔分离A、B两元混合液。原料液中易挥发组分含量为45%,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含量为95%,残液中易挥发组分含量为3%(均为摩尔分率)。从全凝器回流

到精馏塔内的液体量为256kmol/h,塔顶全凝器每小时冷凝356kmol蒸汽。 试问:(1)塔底残液量为多少kmol/h? (2 )回流比为多少? (3)试写出精馏操作线方程。 7.某连续精馏塔分离A、B两元混合液。原料液中易挥发组分含量为45%,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含量为95%,残液中易挥发组分含量为3%(均为摩尔分率)。从全凝器回流到精馏塔内的液体量为256kmol/h,塔顶全凝器每小时冷凝356kmol蒸汽。试问:塔底残液量为多少kmol/h?回流比为多少?回流液浓度为多少?(10分) 8、连续精馏塔的操作线方程如下:精馏段:y=0.75x+0.20,提馏段:y=1.25x-0.020,试求:泡点进料时,原料液、馏出液、釜液组成及回流比。 9、用精馏分离某混合液,塔顶为全凝器,泡点回流,再沸器间接加热。要求馏出液中含易挥发组分0.95(摩尔分数),已知进料线方程为y= -2x+1.32,混合液相对挥发度为2.5。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5倍,试确定从塔顶数第二块理论板下降液相的组成。 10、在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理想二元混合物,进料为饱和蒸汽,其中易挥发组分的含量为0.54(摩尔分率),回流比R=3.6,塔釜间接蒸汽加热,塔顶全凝,泡点回流,提馏段操作线的斜率为1.25,截距为-0.0187,求馏出液组成x D。 11、某精馏塔用于分离苯—甲苯混合液,泡点进料,进料量30kmol/h,进料中苯的摩尔分率为0.4,塔顶、塔底产品中苯的摩尔分率分别为0.95和0.1,采用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 1.5倍,操作条件下可取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α=2.40。(1)求塔顶、底的产品量(Kmol/h);(2)若塔顶设全凝器,各塔板可视为理论板,求离开第二块板的蒸汽和液体组成。

化工原理第五章精馏答案

五蒸馏习题解答 1解: (1)作x-y图及t-x(y)图,作图依据如下: ∵x A=(p-p B0)/(p A0-p B0); y A=p A0×x A/p 以t=90℃为例,x A=/= y A=1008×760= t℃90100110120130 x10 y10 (1+10 (2)用相对挥发度计算x-y值: y=αx/[1+(α-1)x] 式中α=αM=1/2(α1+α2) ∵α=p A0/p B0 α1=760/= ;α2=3020/760= ∴αM=1/2(α1+α2)=1/2+= y=(1+ 由此计算x-y值亦列于计算表中,y-x图,t-x(y) 图如下: 1 题附图 2解: (1)求泡点: 在泡点下两组分的蒸汽分压之和等于总压P,即:p A+p B=p A0x A+x B0x B=p求泡点要用试差法,先设泡点为87℃ lgp A0= p A0==[mmHg] lgp B0= p B0==[mmHg]

×+×=595≈600mmHg ∴泡点为87℃,气相平衡组成为 y=p A /p=p A 0 x A /P=×600= (2)求露点: 露点时,液滴中参与甲苯组成应符合下列关系: x A +x B =1或p A /p A 0+p B /p B 0 =1 式中 p A =×760=304[mmHg]; p B =×760=456[mmHg] 求露点亦要用试差法,先设露点为103℃,则:lgp A 0 = (103+= ∴p A 0 =[mmHg] lgp B 0= ∴p B 0 =[mmHg] 于是 : 304/+456/=<1 再设露点为102℃,同时求得p A 0=; p B 0 = 304/+456/=≈1 故露点为102℃,平衡液相组成为 x A =p A /p A 0 =304/= 3解: (1)x A =(p 总-p B 0)/(p A 0-p B 0 ) =(p 总-40)/ ∴p 总= y A =x A ·p A 0 /p =×= (2)α=p A 0/p B 0 =40= 4解: (1) y D =? αD =(y/x)A /(y/x)B =(y D ? -1 2 x x x y dx : F=D+W Fx F =Dx D +Wx W 已知x F =,x D =,x W =,解得: D/F=(x F -x W )/(x D -x W )=回收率 Dx D /Fx F =×=% 残液量求取: W/D=F/D-1=1/= ∴W==(V -L)=(850-670)=[kmol/h] 8解: (1) 求D 及W,全凝量V F=D+W Fx F =Dx D +Wx W x F =,x D =,x W =(均为质量分率) F=100[Kg/h],代入上两式解得:

题库精馏操作培训题库

精馏装置操作工初级理论知识 一、单项选择 1.二氧化硅的硅的化合价为(B ) A、+6 B、+4 C、+2 D 、+1 2.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与原子的(D ) A、核外电子层数 B、核内中子数 C、核内质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3.把少量的(A )放入水里震荡后能形成溶液。 A、食盐 B、面粉 C、汽油 D、沥青 4.当条件不改变时,溶液放置时间稍长,溶质(B ) A、会沉降出来 B、不会分离出来 C、会分解 D、会浮上来 5.当8g 食盐完全溶解于92g 水中时,该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是(A ) A8% B、87% C、92% D 、84% 6. 结晶水合物是(A ) A 、具有一定组成的化合物B 、 具有一浓度的溶液 C 、悬浊液D 、 乳浊液 7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分离硝酸钾的方法是( D ) A 、过滤B 、 蒸馏 C加热蒸干结晶D加热后浓缩后再冷却结晶8.在常压下,假设50C的水饱和蒸汽压为A , 80C的水饱和蒸汽压为B,那么A 和B的关系为(C ) A、A=B B、A > B C、 A V B D、A》B 9.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在饱和溶液里,溶解和结晶的过程就停止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D、饱和溶液就是该温度下达到平溶解衡状态的溶液 10将高温饱和硝酸钠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经过滤所得滤液是(B ) A、水 B、饱和溶液 C、不饱和溶液 D、硝酸钾晶体11某温度时,把B 克饱和氯化钾溶液蒸干,得氯化钾晶体A 克,则氯化钾的溶解度为(D )克 A、 A B、100X A/B C、A/ (B-A) D、100X A/ (B-A) 12.在25E时,10g水最多可溶物质A 1g ,60C时,60克饱和溶液含物质B 10g, 则A和B的溶解度相比为(D ) A、A=B B、A > B C、AV B D、无法比较 13. 下列物质有毒的是(A ) A、氟化氢 B、二氧化碳 C、氯化氢 D、氮气 14. 下面关于氢氧化钠的俗称不正确的是( B ) A、苛性钠 B、纯碱 C、烧碱 D、火碱

苯-氯苯连续精馏塔设计毕业论文外文翻译

学号: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G RADUATE D ESIGN F OREIGN L ANGUAGE T RANSLATION 设计题目:苯-氯苯连续精馏塔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2012年5月26日

气-液传质设备主要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精馏操作既可采用板式塔,也可采用填料塔。板式塔在工业上最早使用的是泡罩塔、筛板塔,其后,特别是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相继出现了大批新型塔板,如S型板、浮阀塔板、多降液管筛板、舌形塔板、穿流式波纹塔板、浮动喷射塔板及角钢塔板等。目前从国内外实际使用情况看,主要的塔板类型为筛板塔、浮阀塔及泡罩塔,而前者使用尤为广泛。 在化工、炼油、医药、食品及环境保护等工业部门,塔设备是一种重要的单元操作设备。它的应用面广、量大。据统计,塔设备无论其投资费还是所有消耗的钢材重量,在整个过程装备中所占的比例都相当高。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一种作,在化工、炼油等工业中应用很广。它通过汽、液两相的直接接触,利用组分挥发度的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汽相传递,难挥发的由汽相向液相传递,是汽、液两相之间的传质过程。 本设计是笨-氯苯连续分离精馏塔,而氯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合成原料,用作染料、医药、农药、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制造苯酚、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苯胺、硝基酚及杀虫剂滴滴涕等,也用作乙基纤维素和许多树脂的溶剂。氯苯的下游产品中,硝基氯化苯是氯苯的主要消费用户,对硝基氯化苯是重要的染料、农药、医药的中间体。以对硝基氯化苯为原料可以生产对硝基苯酚、对硝基苯胺、对氨基苯酚、对苯二胺、对氨基苯甲醚和对氨基苯乙醚等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但由于用苯氯化法制氯苯后,苯和氯苯互溶,因此需设计一个精馏塔用来分离易挥发的苯和不易挥发的氯苯。 首先,苯和氯苯的原料在原料预热器中加热到泡点温度,然后,原料从进料口进入到精馏塔中。因为被加热到泡点,混合物中既有气相混合物,又有液相混合物,这时候原料混合物就分开了,气相混合物在精馏塔中上升,而液相混合物在精馏塔中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