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宝典打印版

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宝典打印版

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宝典打印版
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宝典打印版

甘肃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宝典(一)

一、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与职权

我国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由以下法院组成:全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包括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

(1)最高人民法院,其主要职权包括:一审管辖权;上诉管辖权;审判监督权;司法解释权;死刑核准权

(2)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①基层人民法院,包括县人民法院和不设区的市人民法院、自治县人民法院、市辖区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的职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审管辖权、庭外处理权、调解指导权。

②中级人民法院,包括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设区的市的中级人民法院;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的职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审管辖权、上诉管辖权。

③高级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其职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审管辖权、上诉管辖权、审判监督权、死刑核准权

(3)专门人民法院

专门人民法院是人民法院组织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是专门性质的审判机关。它按照特定部门或者特定案件而设立,管辖与该部门有关的案件或特定案件。

目前我国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和铁路运输法院等三种专门人民法院。

二、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和职权

(1)组织体系

①全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分院,自治州和设区的市人民检察院;县、不设区的市、自治县和市辖区人民检察院。专门人民检察院包括军事检察院、铁路运输检察院等。

②省一级人民检察院和县一级人民检察院,根据工作需要,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还在工矿区、农垦区、林区等区域设置人民检察院,作为派出机构。

③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这表明,在人民检察院系统内上下级人民检察院之间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下级人民检察院必须接受上级人民检察院的领导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对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垂直领导体制表现为:人事任免、业务领导。

(2)职权

①立案侦查②批准逮捕③提起公诉④侦查监督⑤审判监督⑥执行监督

三、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

1. 行政行为概念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依法行使职权,直接或者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根据行政行为方式方法的不同,可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的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行为,包括行政立法行为(即行政机关依法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和制定、发布一般规范性文件(即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和命令)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做出的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或义务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或相应的不作为。

2. 行政处罚的种类

(1)人身自由罚,短期内剥夺人身自由。如行政拘留,劳动教养。

(2)行为罚(能力罚),即限制或剥夺某种行为能力或资格的处罚。如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暂扣许可证或执照。

(3)财产罚,即以剥夺一财产的形式处罚。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4)声誉罚(申诫罚),如警告,是国家对违法行为人的谴责、告诫与否定性评价。

3. 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

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又称当场处罚程序,是指在具备某些条件的情况下,由执法人员当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必须遵循的程序。采取简易程序做必须符合下列条件:第一,违法事实确凿;第二,处罚有法定依据;第三,适用的行政处罚类型限于警告和数额很少的罚款,即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处罚。

执法人员采取简易程序做出处罚决定的,应遵循下列程序:①表明身份,即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简易程序可以由一名执法人员单独实施;②说明处罚理由,包括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③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陈述、申辩、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等权利;④给予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⑤制作笔录;⑥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⑦备案;⑧执行。

4. 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

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又称普通程序,是行政处罚的基本程序,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行政处罚决定都必须适用这一程序。

(1)调查和检查: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2)作出处罚决定: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3)处罚决定的交付或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7日之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4)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属于行政处罚程序违法,行政处罚决定应该被撤销。

5. 治安处罚的种类

治安处罚有四个主罚种类和一个附加罚。四个主罚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和吊销营业执照。一个附加罚: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6.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对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侵害。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人生和财产。

(3)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危害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和管理的行为。

(4)侵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行为:对特定人和特定财产进行侵害的行为。

7. 行政许可设定的范围

制定行政许可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减少行政许可,放松行政管制,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更多的自由和活力。因此,法律明确规定了行政许可设定的具体事项。根据《行政许可法》第12条的规定,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1)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2)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3)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4)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审定的事项;

(5)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

(6)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其他行政许可事项。

8. 行政许可设定的种类

(1)普通许可(驾驶执照、排污许可);

(2)特许(电信、公路、天然气、水等);

(3)认可(律师资格、执业医师资格);

(4)核准:核准是行政机关对某些事项是否达到特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作出判断的许可方式。例如住宅建设、高压锅炉的生产和使用、动物制品等。

(5)登记(企业登记、社会团体登记)。

9. 行政许可的撤销

行政许可的撤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

(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2)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3)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4)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

(5)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但上述情形如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

10. 行政许可的注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

(1)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2)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3)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

(4)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依法被吊销的;

(5)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6)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四、行政复议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行政复议是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广泛运用的行政方法,是指行政相对人,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请求重新审查并纠正原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机关据此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法律制度。

行政复议基本原则

(1)书面审查原则;即以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和规范性文件为依据。“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

(2)一级复议原则;相对人只能行使一次复议申请权;复议机关只能作出一次复议决定;

(3)合法原则。合法的原则的含义是:a.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主体应当合法。b.审理复议案件的依据应当合法。c.审理复议案件的程序应当合法。

(4)及时原则。及时原则的含义是:a.受理复议应当及时。b.审理复议案件的各项工作应当抓紧进行。c.作出复议决定应当及时。d.对复议当事人不履行复议裁决的情况,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及时处理。

(5)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全面审查原则。是指行政复议不仅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而且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也进行审查。

五、国家赔偿的责任构成要件

国家赔偿责任构成要件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只有这五个条件全部具备以后,国家才承担赔偿责任:

(1)主体要件

国家只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此外,自愿协助执行公务的人或者受委托执行公务的组织和个人也是应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侵权主体。

(2)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时的行为违法

造成损害的行为必须是在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或者与执行职务有关的行为,而且这种执行职务或者与执行职务有关的行为必须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3)存在损害事实

损害必须是已经发生的、确实存在的对特定的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必须是直接损害。

(4)因果关系

即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5)法律规定

侵权行为范围和损害范围必须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国家赔偿责任是一种法定责任,只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件成就,国家才予以赔偿;受害人提出赔偿请求,应当在法定范围和期限内依照法定程序提出。

六、行政赔偿的范围

(1)侵犯人身权的行政侵权行为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时候有下列侵犯人身权的情况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2)侵犯财产权的行政侵权行为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的时候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受害人有取得赔偿权利: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对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人身权、财产权以外的合法权益损害的,例如户口损失、职务损失、就业损失、迁移损失等,受害人只能通过行政诉讼法第九章的规定取得赔偿。

七、刑事赔偿范围

刑事赔偿是指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权益损害时,国家应予赔偿的范围。

(1)侵犯人身权的行为

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权取得赔偿:①错误拘留;②错误逮捕;③错误判决;④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⑤违法使用武器、器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2)侵犯财产权的行为

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全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权取得赔偿:①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措施的;

②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罚金、没收财产已经执行的。

八、行政诉讼

一、一般知识

(1)起因于作为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并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恒定为行政相对人,被告恒定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2)解决一定范围内的行政争议;不包括抽象行为、国家行为等;

(3)主要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行政行为显失公正时,审查其合理性。

(4)是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行政法制监督制度;

(5)一律合议制,不适用独任制: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6)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

(7)诉讼程序的进行原则上不影响行政行为的执行力;“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①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行;②原告申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③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8)判决上,变更判决中,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被告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

(9)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原告有起诉权,被告无反诉权;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

二、不可提起行政诉讼行为的范围

(1)国家行为,是指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部、外交部等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有关国防和外交事务的行为,以及经宪法和法律授权的国家机关宣布紧急状态、实施戒严和总动员等行为。

(2)抽象行政行为,即“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是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3)内部行政行为,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该行政机关公务员权利义务的决定。

(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5)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6)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7)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8)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9)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九、犯罪概念以及犯罪的构成要件

(1)犯罪是刑法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我国刑法上的犯罪概念,在刑法第13条明确规定为:“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具有有三个共同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处罚性。

(2)犯罪构成要件,所谓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犯罪构成要件,

即是犯罪的共同构成要件,也就是指任何犯罪的成立必须同时具备的要件。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要件的逻辑顺序排列犯罪构成共同要件。

十、正当防卫以及正当防卫的条件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的条件有以下四个

(1)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不法侵害即违法侵害,包括犯罪行为与其他违法行为。

(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关于不法侵害的开始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以不法侵害人着手实行不法侵害时为其开始,但在不法侵害的现实威胁十分明显、紧迫,待其着手实行后来不及减轻或者避免危害结果时应认为不法侵害已经开始。

(3)具有防卫意识,防卫意识包括防卫认识与防卫意志。我们要注意正当防卫与防卫挑拨、相互斗殴等行为的区别,这也是公务员考试的一个出题方向。

(4)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

十一、紧急避险

1. 紧急避险的概念

紧急避险是采用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以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才能排除其社会危害性,真正成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

2. 紧急避险的条件

(1)合法权面临现实危险

现实危险不包括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所面临的对本人的危险。如果事实上并不存在危险,而行为人误认为存在危险,实施所谓避险行为的,属于假想避险;对此,应按照处理假想防卫的原则予以处理。

(2)危险正在发生

危险正在发生,是指危险已经发行或者迫在眉睫并且尚未消除,其实质是合法权益正处于受威胁之中。

(3)出于不得已而损害另一合法权益

必须出于不得已,是指在合法权益面临正在发生的危险时,没有其他合理方法可以排除危险,只有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才能保护较大合法权益;如果有其他方法排除危险,则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损害另一合法权益,通常是指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针对危险来源本身造成损害。

(4)具有避险意识

这是对紧急避险的主观上的要求,避险意识由避险认识与避险意志构成。避险认识,是指行为人认识到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面临正在发生的危险,认识到只有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才能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认识到自己的避险行为是保护合法权益的正当合法行为。避险意志,是指行为人出于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危险的目的。

(5)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十二、几种常见的犯罪

(1)绑架罪: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等方法非法劫持控制他人行为。

(2)非法拘禁罪:故意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为索要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定此罪。

(3)抢劫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动劫取财物的行为。

(4)抢夺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论。

(5)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6)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7)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生产者或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8)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9)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10)挪用特定款物罪: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

(11)侵占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的行为。

(12)职务侵占罪:是指非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13)挪用资金罪: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 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

(14)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行为。

(15)单位受贿罪: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16)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17)滥用职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8)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怠于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9)重大责任事故罪: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20)交通肇事罪: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21)故意杀人罪: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22)拐卖妇女、儿童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23)徇私枉法罪: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为徇私情,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能 4.法律( )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年制定的宪法。 6.(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 )。 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 )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11.增值税属于( )。

2020公务员考试半月谈《申论范文宝典》21天学书计划

《申论范文宝典》21天学书计划 第1天 一、学习关键词 整体框架 二、学习目标 1.了解《申论范文宝典2019版》的整体框架 2.熟悉该书的主要内容 3.把握书籍第一部分高分范文中所选范文的特点 三、学习方式 结合音频,对整书进行快速浏览,建议速读四、内容与范围 整本书,第1至545页 五、思维拓展 1.该书共分为几个部分? 2.哪一部分是本书的重点? 3.如何使用该书更有效? 第2天 一、学习关键词 文章题目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所选范文在题目上的分类

2.能够指出不同文章题目的类别 3.对书中所选范文进行分析 三、学习方式 结合音频,对整书题目进行分类,总结规律 四、内容与范围 高分范文部分,第1至267页 五、思维拓展 1.该书的题目可以分为哪几类? 2.如何才能在考试中快速拟定好的题目? 第3天 一、学习关键词 文章结构 二、学习目标 1.了解高分申论范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2.学会自主分析书中所选范文的文章结构 3.能够写出不同结构的申论文章 三、学习方式 结合音频,对音频中所提到的几种不同的结构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分析 四、内容与范围 高分范文部分,第1至267页 五、思维拓展

1.该书的题目可以分为哪几类? 2.如何才能在考试中快速拟定好的题目? 第4天 一、学习关键词 文章开头与结尾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文章不同的开头结尾方式 2.学会熟练运用不同的开头结尾方式 3.了解不同开头结尾方式的优缺点 三、学习方式 结合音频,广泛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结合 四、内容与范围 高分范文部分,第1至267页 五、思维拓展 1.你最喜欢哪种开头与结尾的方式? 2.选择最喜欢的一篇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进行仿写。 3.找出近年来的申论真题,试着写写开头结尾。 第5天 一、学习关键词 文章语言 二、学习目标 1.了解申论范文不同的语言风格

公务员考试攻略点(简短介绍考试技巧及如何复习)

现在工作难找,公务员变成了香饽饽,看到周围无数的朋友为了考公务员绞尽脑汁,买书、报班、看帖、辞职、闭关,但是大部分却还是成为了炮灰。心有不忍,出来给点小建议和指导,希望能助大家一臂之力。 本人天资愚钝,但善于总结,理工出生,考过4次公务员,有国考也有省考,笔试平均分为140+。 所以希望通过写一篇公务员考试技巧对学习方法的总结,以此作为对还在为公务员事业奋斗和战斗中的同志致敬。 本文文笔巨烂,所以在分析和描述问题的时候难免词不达意,望大家见谅。 我思考了一下,本文大概分为一下几个部分: 1、公务员考试 2、复习计划和安排 3、明确定位,选择岗位 4、行测复习方案(重点的重点) 5、申论复习方案(策略重点) 6、面试复习方案 思路比较强悍,技巧与传统也有区别,虽然方法和技巧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的,但后来又拿了天赋愚钝的几个师弟师妹和朋友做试验品,正品合格率100%,所以便拿出来小试牛刀了。 差不多了,开始把。。。。。。 1.1天赋 考公务员的人基本功主要分为3类,天赋和基础高的、天赋基础一般的、天赋基础差的。天赋和基础是考试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天赋和基础好的非常重要,我在国内最好的2个学校之一(名字大家都知道)的一个哥们,我那个汗呀。我们打球的时候聊聊他的经验,他考公务员的时候那个轻松呀,就看了看前两年的真题,然后总结了一下做错的题目,分析一下原因,然后再做了几道类似的题目,就直接上战场了。考国内最重要的3个部委之一,轻松一次搞定,行测82分。 同志们,战友们,我们不能以这种牲口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他高中背课文一次就搞定,看书从来不用看第二次。想我高中那会天天吃补脑的,背课文都背死了都背不下来,结果老师对我说:000,你不用背课文了,直接抄五遍。 第二年,他一个直系师妹又考某大部委,过程和结果完全一样,见多了后,这样无奈的事件经常发生。其实也无所谓了,我每次在打桌球的时候都拼命K死他。 我尽力了,只能这样了。 对于这样的考试牲口,我总结出来了一个规律性的真理,就是天赋和基础是不能比的。就象你我和刘翔比赛跑,一定输,所以要比也要和刘翔比下围棋,弄死他。这帮人先天天赋非常高,从小到大考试基本功也都相当扎实(我这哥们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考过第二名),考试技巧没得话说。所以他要考,他盖上 所以公务员考试的笔试,重点在呀通过,咱没事,弄死其他绝大部分一般人就好了。。。。反正向这样牲口的人毕竟不多。 所以作为普通人就要做3件事:计划策略(这个是考试最重要的,跟刘翔比下棋才是聪明人,错误的备考策略等于找死)+解题方法归纳+勤奋努力(啰嗦了点,待续把)。 别急,慢慢听我8

法院招录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拟真试卷

法院招录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拟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法的( )在于制裁、惩罚违法犯罪行为,以维护社会稳定、增进社会成员的安全感。 A .指引作用 B .评价作用 C .教育作用 D .强制作用 2 .法律关系是一种( )。 A .物质关系 B .思想关系 C .社会关系 D .意识关系 3 .( )是指由国家机关制定和公布且以文字符号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律。 A .成文法 B .根本法 C .宪法 D .普通法 4 .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 A .根本法和普通法 B .一般法和特别法 C .国内法和国际法 D .实体法和程序法 5 .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 .党中央 B .国务院 C .广大人民群众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适用我国法律( )。 A .一律 B .一般 C .可以 D .不能 7 .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 )。 A .宪法 B .民法 C .刑法 D .行政法 8 .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 )。 A .法律编纂 B .法律制定 C .法律整理 D .法律汇编 9 .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 )。 A .评价作用 B .教育作用 C .强制作用 D .指引作用 10 .根据( )不同,可将法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A .法的制定和实施的主体 B .法所创制和表达的形式 C .法所规定的内容 D .法的调整范围 11 .一个国家立法体制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该国的( )。 A .国情、文化传统 B .国情、政体和文化传统 C .国体、政体和文化传统 D .国体、政体 12 .法的适用( )是产生、变更或消灭一定的法律关系,或者对一定的法律关系主体实行制裁。 A .主体 B .活动 C .活动的内容 D .结果 13 .法律是( )。 A .与人类社会同生共存的 B .从奴隶社会开始产生后永远存在下去 C .从奴隶社会开始产生,到共产主义社会消亡 D .从原始社会开始产生,到共产主义社会消亡 14 .我国现行宪法是( )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 A .1978 年 B .1982 年 C .1985 年 D .1988 年 15 .我国宪法第31 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 )决定。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国务院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6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网络犯罪现象从无到有,逐年递增,人民法院对于网络犯罪科以刑罚。这说明( )。 A .法律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B .科技进步改善了法律的调整机制 C .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需要法律确认 D .对科技成果的非道德使用造成的社会危害法律会加以制裁 17 .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一致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 B .二者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 .二者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D .二者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体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18 .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种要素构成的,其中法律关系的内容要素是指( )。 A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B .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 C .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D .法律制裁和法律监督 19 .下列职权中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行使的是( )。 A .解释法律 B .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 C .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D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 )。 A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C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 A .继承权 B .选举权 C .休息权 D .物质帮助权 22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 )。 A .民法 B .刑法 C .宪法 D .行政法 23 .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伤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殊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一规定中的法律后果是( )。 A .故意伤人致人死亡 B .严禁故意伤人致人死亡 C .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D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4 .我国的政体是( )。 A .民主集中制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5 .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 )。 A .基本法律 B .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C .行政法律 D .行政规章 26 .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点之一在于( )。 A .法律是由国家制订或认可的 B .法律可以调整市场经济关系 C .法律具有强制力 D .法律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模式 27 .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 A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主集中制 D .政治协商制度 28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时,其行为不符合《中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模块宝典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模块宝典:绪论 2012年09月19日15:39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一、常识判断大纲解读 比较两年的大纲,常识判断部分没有任何变化,常识判断的考查重点依然是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由于大纲没有变化,所以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真题就成为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重要参考依据。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中的常识判断部分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第一是涵盖范围继续保持广角度,且比2011年更加突出此特点;第二是题目分布平均,但考查重点明显。 (一)紧扣大纲,注重题量的稳定性 2012年国考常识判断与去年考情相比变化不大,题量保持25道,参考时间15分钟。2012年的考试真题紧扣大纲,考查了政治、经济、科技、人文、法律、时事等方面的内容。 (二)理工科知识的考查力度加大,学科交叉性突出 2012年国考常识判断题目与往年相比,涵盖的内容更加丰富,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对理工科知识的考查力度,考查理工科知识的有8道题(第14、15、19、20、22、23、24、25题),占总题量的近1/3。而2009年至2011年三年的国考中考查理工科知识的常识判断试题一共只有17道。另外,学科交叉出题更有利于全面考查考生对常识的掌握程度,表明公务员考试命题更加科学。如物理知识与生活常识结合(第14、22、24、25题),医学知识与生活常识结合(第20题),文学与历史结合(第21题),历史与地理结合(第9题)。 二、经典真题详解及技巧指导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规定,常识判断部分题目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这对不同专业的考生来说显得更为公平,同时也加大了答题难度。各省市公务员考试与国家公务员考试有相似之处,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地方特色,侧重考查的方面和题型各有差别。以下将从北京、广东公务员考试,及山西、河南、辽宁等省公务员联考的常识判断真题入手,分析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部分试题的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法律基础知识(法院检察院考试版)

法律基础知识(法院检察院考试 版) 法律基础知识(法院检察院考试版) 人身权: 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又不直接具有财产 内容的民事权利。它与财产权共同构成了民法中的两大类基本民事权利。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荣誉权。 人身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人身权是一种与特定民事主体的人身密不可分,具有专属性的民事权利。通常情况下,人身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让与他人,即不得买卖、转移、赠与或继承。(2)人身权是一种没有直接财产内容,不直接体现为一定的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因此人身权不能用金钱去衡量,只能用一定的观念对其作出评价。但这并不意味着人身权与财产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人身权与财产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往往是财产关系发生的依据并为权利人带来财产利益。

(3)人身权是一种具有绝对性和支配性的民事权利。 人身权是一种绝对权,其权利主体是特定的,权利主体之外的任何人都是义务人,都负有不妨害权利主体人身权的义务。民事主体在自己的人身权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时,可依法自行保护或请求有关机关予以保护。 人身权是一种支配权,其权利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自主行使该权利,而无须他人的协助。如自然人对自己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利可直接进行支配,并且在支配这些权利时不需要特定的义务人予以协助。 物权: 物权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的物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不动产物权的变更与交易以登记为要件; 动产物权的变更与交易以交付作为要件。 物权的保护方式;反还原物;损害赔偿;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著作权: 著作权人包 括: (一)作 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 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 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

公务员考试笔试高分小技巧

公务员考试笔试高分小技巧 一、笔试猜题小技巧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很多小伙伴痛感自己复习不到位,准备不够充分,陷入绝望之中,想探索一些考场技巧,让自己“有力回天”,在此就跟大家分享一些猜答案的技巧,帮助大家实现逆袭。 数字推理 1、全奇必是奇:数列给出的项如果全是奇数,答案必是奇数;全偶必是偶:数列给出的项如果全是偶数,答案必是偶数。 2、奇偶奇偶间隔走:数列给出的项如果是奇数和偶数间隔,答案必须符合此规律。 3、题目中全部都是整数,选项中出现分数或小数多为正确答案;同理题干全部都是小数或分数,选项中出现整数多为正确答案。 4、看出整体有单调性,如果题目为单调递增,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大于题干中最后一个数字的,那么一般是正确答案。 5、分数数列中,分母多为质数,分数多需要分子,分母拆分找规律。 数学运算 1、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3、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图形推理 1、图形本身变化不大考虑对称、旋转、平移、翻转等。 2、图形本身变化较大考虑元素数量、叠加等。

3、若图形复杂多变且出现怪图,重点考虑共性,如共同元素数量、位置关系等。 4、空间型图形推理注意合理利用橡皮、小刀等工具模拟题干。 逻辑填空 1、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5、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 片段阅读 1、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判断推理 1、数字比例与题干接近的选项要注意。 2、定义判断题注意提问方式是属于还是不属于。 3、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 4、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 5、评价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兼顾双方。 6、结论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为语气较弱的选项。

《法学基础知识#》开放本科补修课程期末复习指导及模拟试题(春)

《法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2018春] 2018年6月教案科转自省电大在线学习平台 适用班级:10春法学本科 《法学基础知识#》开放本科补修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期末考试说明 一、期末考试要求: 1、认清课程性质,明确课程教案目的。 2、全面复习,重点掌握基本原理。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民法基本原理及规则的理解与运用。 二、组卷原则: 根据本课程综合性及理论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和教案要求,特对本课程的考试复习内容作“领会”、“识记”、“应用”不同层次的划分。“领会”的部分作为一般了解的内容;“应用”的部分作为重点考核的内容;“识记”的部分作为基本考核内容。考试内容的难易程度和考核能力层次:难易程度分为较易、中等、较难三种。 三、试卷类型:: (一)法学专业试卷类型: 1、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4、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二)法学专业(行政执法方向)试卷类型: 1、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3、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4、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四、考核形式:开卷,百分制。 五、答题时限:90分钟。 第二部分考核的内容和要求

法的定义及其特征,法的渊源(包括我国法的渊源),法律部门及其构成我国法律体系的主要法律部门,法的效力,法的产生及其历史类型,法系,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与立法程序,法律规范及其结构和种类,法律关系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法的实施及方式,违法、法律责任的构成及特点。 (二)考核要求 了解:法的效力,法的产生及其历史类型,法系,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与立法程序,法律规范及其结构和种类,法的实施及方式。 掌握:法的定义及其特征-P4,法的渊源-P7(包括我国法的渊源-P8),法律部门-P12及其构成我国法律体系的主要法律部门-P13,法律关系的特征-P35及构成要素-P36,违法-P44、法律责任的构成及特点-P46。 二、宪法学 (一)考核内容 宪法的特征,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我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我国的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我国的选举制度,我国的经济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及其职权。 (二)考核要求 了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我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制度,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及其职权。 掌握:宪法的特征-P49,我国的国家性质-P58、政权组织形式-P62、国家结构形式-P63,我国的选举制度-P6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P4-P73,我国的国家机构-P80。 三、行政法学 (一)考核内容 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行政法的渊源及基本原则,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的主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概念及抽象行政行为和具有行政行为,行政违法与行政救济,国家赔偿法。 (二)考核要求: 了解:行政法的渊源,行政违法与行政救济,国家赔偿法。 掌握: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P99、基本原则-P102,行政法律关系-P,行政法的主体-P104,行政行为-P111,行政行为的概念-P111及抽象行政行为-P114和具有行政行为-P116。

(完整版)公务员行测秒杀宝典(总结规律)

常识判断 规律一:语气的中庸原则,答案肯定是含糊的、模棱两可的不具体的选项。若选项中出现具体的数字或绝对化的词语或太具体太明确,则定是错误选项。凡是选项中出现数字以及绝对化词语的一定是错误选项。正确率100%。 绝对化词语有:所有、全部、唯一。 规律二:关键词的中庸原则,答案定在含有最多个相同或相反关键词的选项中。正确率100%。 先运用规律一再运用规律二,两者冲突时,服从规律一。 规律三:选项长短的中庸原则,原则一:如果题干要选正确的,那么答案在长度最中庸的选项中即长度不,长不短的选项是答案,原则二:如果题干要选错误的,那么答案在长度最不中庸的选项中即长度,最长或者最短的选项是答案。根据电脑统计原则一正确率91.22%,原则二正确率84.36%。 规律三与规律二与规律一要搭配使用。冲突时按照正确率使用。 规律四:答案一定是体现民族的自豪感的选项。体现中国好的是正确的反之错误的,命题者必须积极弘扬中国的强大。正确率86.76% 规律五:答案常是年份最近的选项。命题者喜欢考年份最近的知识。正确率86.76% 言语理解与表达 规律一:答案就在题干最后两句话的关键词上,即后面原则关键词原则。你只需要看最后两句,拿着笔把最后两句关键词画出来。然后跟选项对比。记住正确答案的那个选项中的关键词跟题干最后两句的关键词一定不完全相同,但一定部分相同、相似、相近。正确率100% 规律二:排除有绝对化语气词的选项。绝对化语气词的词语包括:带最字的所有词带不字的所有词非无没有未必然完全全部必须必需绝对 遇到与规律一冲突时首先服从规律一 规律三:排除有含糊语气词的选项。含糊语气的词语包括:很多许多越来越逐步可能更容易愈来愈某种可能有事应该应往往很多许多 规律四:排序题目先看选项的两端再看选项中间重复数字最多的是答案。 规律五:选词填空题,答案要从这个空白处的后面和下个空白处的前面去找。只有一个空白处的从该空白处后面到结尾去找。 规律六:排除具有极端语气的词语语气必须中庸原则。

2017年重庆市法检系统公务员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

2017年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公务员录用考试 《法律基础知识》真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是非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30分。对下列命题作出判断,你认为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全部涂“A”或“B”,均记为 0 分) 1.《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理所当然地包括在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中。() 2.2004 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的从业人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赔偿。() 4.市政府在未征求和听取民众意见的情况下决定在市区内建一个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并进行施工,此行为违反了程序正当原则。() 5.抽象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内容不得违反上位法的规定。() 6.暂扣许可证和执照是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7.行政诉讼中,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在效力上优于未出庭作证的证言。() 8.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一个违法行为,多个处罚主体不能根据不同法律规范作出不同种类的处罚。() 9.行政机关应当坦诚公开所有的政府信息,以便公众查阅。()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法官和检察官不适用。() 11.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属无效民事行为。() 12.民事责任是民事法律规定的,不能由当事人约定。()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依法负担被监护人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应当继续履行负担的义务。() 14.人身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的,没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15.甲见一老人晕倒在地,误以为是乙的父亲,送往医院急救。后得知是丙的父亲。甲对乙、丙均构成无因管理。() 16.法人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属于违反金融管理秩序的拆借资金行为,应当认定无效。() 17.不动产权利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 18.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不能以劳务出资,普通合伙企业中合伙人可以以劳务出资。() 19.国家工作人员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构成贪污罪,其为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符合其他罪名构成要件的,只定贪污罪,按照贪污罪定罪处罚,不数罪并罚。() 20.必须由特殊主体构成的犯罪,在共同犯罪中,不具有特殊主体身份的人可以成为这些犯罪的共犯。()2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五年不再追诉。()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也可适用缓刑。() 2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二审法院裁定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24.民事诉讼与民商事仲裁都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有效方式,但两者在制度上有所区别,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仲裁实行一裁终局。() 25.人民法院对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应当不公开审理。() 26.刑事案件由犯罪地或者被害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7.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28.刑事诉讼法规定,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 12 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 24 小时。() 29.审判第一审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合议庭,只能由审判员组成。() 30.法院通过邮寄方式向葛某送达开庭传票,葛某未寄回送达回证,送达无效,应当重新送达。()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行测各种题型解题技巧及考场技巧(总结版)

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大全 考生们都知道,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做行测题没有行测答题技巧是不行的,那么短的时间内把每一道完完整整进行思考很难行得通,掌握一定技巧就很关键,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你就是王者。山西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了公务员行测试卷中可能用到的常用答题技巧,期望为考生备考提速。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 1.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3.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选词填空: 1.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5.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片段阅读: 1.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逻辑推理: 1.数字比例与题干接近的选项要注意。 2.定义判断题注意提问方式是属于还是不属于。 3.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 4.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 5.评价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兼顾双方。 6.结论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为语气较弱的选项。 7.排除弱化项、主观项、论题偏离项,剩下往往是答案。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图形推理 1.图形本身变化不大考虑对称、旋转、平移、翻转等。 2.图形本身变化较大考虑元素数量、叠加等。 3.若图形复杂多变且出现怪图,重点考虑共性,如共同元素数量、位置关系等。 4.空间型图形推理注意合理利用橡皮、小刀等工具模拟题干。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列问题: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按照制定与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C)。 A、根本法与普通法 B、一般法与特别法 C、国内法与国际法 D、实体法与程序法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就是(C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B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能 4、法律( A)就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就是(D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C )就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就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与义务

8、最高人民法院就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C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就是(C )。 A、行政法就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就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就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就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私营企业就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 D)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 B、6 C、7 D、8 11、增值税属于(A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我国森林法把每年(C )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13、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 D)所有。 A、刘母 B、刘父 C、幼儿园 D、刘迪 14、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就是D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用益权 D、处分权

判断推理模块宝典(免费)

前言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由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事件排序、图形推理构成。综合测试考生对信息的接受、综合、提炼能力和快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其中蕴涵发现、分析、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较强的判断推理能力,由先天灵感和后天开发结合生成,后者尤为重要。 先天的逻辑思维和判断推理能力是可贵的,能分析判断好多问题。但是,先天的推理能力往往是某种智慧的显现,多半没有形成稳定的规律。面对事物的复杂变化,仅靠灵感去判断、去决策是不安全的。正如一个业余围棋爱好者,尽管偶出妙手,但和经过专业训练的棋手对弈,仍然会不堪一击。又犹如面对计算机,未受过专项训练和经过专项培训的人(包括规范的自学),驾御能力之差别是自明的。 本书根据公务员考试大纲,凝聚历年《判断推理》试题的考点,首次以“快读快解”的形式对考题的类型进行划分,立意让考生掌握考题的个性规律。因为这样的划分,更接近“对号入座”,便于考生“储存、管理、调用”学过的知识;同时,指导考生在面对考题时,怎样准确识别考题类型,快速确定解题思路,果断地选择正确答案。 如果本书能让考生领悟到“任你有千条妙计,我终有一定之规”的乐趣,当是笔者的最大欣慰。 需要强调,对逻辑基本常识要重视,并熟练掌握。 考试大纲规定,公务员考试不考逻辑专业理论知识。含义是:不考数理逻辑形式化系统理论,不考与逻辑哲学相关的学术理论或逻辑发展史学理论等专业性理论。而对于普通逻辑的一般应用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常识或技巧,大纲都做了详细具体的说明,必考无疑!在本书历年典型试题解析中可见一斑。所以,认为不考逻辑理论就不用了解逻辑常识和一般的思维规律,则是误解。 快解需要了解甚至熟练掌握一些最普通的规则和技巧。 其实,掌握必要的逻辑基本常识,大约只要几天,而不需要更多的时间。本书重点介绍《判断推理》考试涉及的逻辑常识,犹如围棋一些定式,又如初到陌生城市要问路一样,这个过程不可少。学习些逻辑基本常识和接受必要的思维训练,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充分条件。 本书属于备考专用读本,立意于介绍识别题型和解析方法。正确地识别题型并掌握解题方法,然后再做模拟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篇幅限制,本书在铺垫必要解析常识的基础上,给出了足够的练习题,和部分模拟题作为训练使用,更多的模拟题将另行出版。 从尽量“直白”表述的想法出发,本书避开了很多逻辑专业术语和概念定义;为更贴近实际应用,对有些传统的逻辑理论,结合真题,用朗朗上口的口诀方法固化。好处是:既便于理解应用,又有助于分类和减轻记忆负担。 逻辑常识有层次关联性。不同类型的试题,需要相应的常识支持。本书按常识的层次关联关系,循序渐进地介绍不同常识所对应的不同试题,所以,没有按照试卷排列的顺序介绍,而是以常识应用的顺序铺叙的。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定有诸多不足或错误,恳请广大读者和逻辑同仁:学术求真,批评斧正。借此,对支持本书成稿的各界人士和所有编审人员表示感

2010年重庆市法检系统公务员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

2010年重庆市法检系统公务员录用考试 《法律基础知识》试卷 满分100分时限60分钟 一、是非判断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对下列命题作出判断,你认为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全部涂A或B,均记为0分。) 1.近代法治的核心归结为“以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制约”,强调法律至上。() 2.近代宪政的核心观点是社会契约论。() 3.《国籍法》和《义务教育法》属于宪法性文件。() 4.甲与乙签订一份租赁合同,结果乙用假币履行合同义务,此案中因客体的违法而不存在合法的法律关系。() 5.《植物检疫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农业部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负责行使植物检疫权。此行为属于行政授权。() 6.某县人民政府作出有关规范该县集贸市场秩序的决定,这一行为属具体行政行为。() 7.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民事纠纷的仲裁、调解或处理不服的,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但对行政机关就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归属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申请行政复议。() 8.某甲与乡政府约定,若引资100万,则乡政府一次性奖励5万。后甲利用关系引进资金150万,但是乡政府却不愿奖励。于是,甲向县政府提起行政复议。对甲的申请,县政府不应受理。() 9.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是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既提起诉讼又申请复议的,应由法院先受理,因为处理复议与诉讼的关系应遵循司法最终解决原则。() 10.某市政府决定对本市一酒厂减免地方税以提供财政支持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11.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产品质量缺陷责任一律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12.王某尚在试用期间,患病在医疗期间不能继续工作。对此,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13.依照《土地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部分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属全民。() 14.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排污标准。() 15.甲将自己的一头牛借给乙耕地,租金200元。该牛在乙家产下牛犊一头,乙将牛犊卖得500元。500元应归甲所有。() 16.某甲的儿子患重病住院,急需用钱,某乙表示愿意借给5000元,但一年后须加倍偿还。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甲乙之间的借款合同因乘人之危而无效。() 17.甲拾得乙丢失的牛,在积极寻找失主的同时,对该牛进行管理。属于无因管理。() 18.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属于遗产范围。() 19.甲某今年8岁,随小姨到邻居家玩。当小姨与邻居等人看电视时,甲某一不小心将邻居的一个陶瓷花瓶打碎。对此,甲某的父母与小姨应承担连带责任。() 20.被代理人死亡后,被代理人继承人中二分之一以上明确表示承认委托代理,委托代理人实施的代理行为仍然有效。() 21.公司的经营范围必须依法登记,经依法登记的,才产生法律效力。() 22.孙某以自己的汽车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发现孙某经常酒后驾车,导致投保的汽车常常发生损坏。依我国法律,保险公司可以解除合同。() 23.根据证券法有关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有权决定终止公司债券上市交易。() 24.唐某和李某合伙纠纷一案,唐某诉至法院,法院受理后,李某声称其与唐某之间并不存在合伙关系,经查,李某所叙述的内容属实。此时,法院应继续审理,作出驳回唐某起诉的判决。() 25.在民事诉讼中,上诉状既可向原一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向原一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 26.两家国内公司,在加拿大共同投资兴办企业,因对股权争议而进行的仲裁属于涉外仲裁。() 27.对犯罪及其法律后果必须规定明确,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

公务员考试分析技巧总结

资料分析首先提供一组资料,这组资料可能是一个统计表、一个统计图或者是一段文字资料,或则是一组综合资料。其中,统计表与统计图是现代行政管理中用来表达资料的数量关系的主要方式。在资料之后相应的有1~5个问题,要求应试者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计算、处理,然后,再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找出正确的答案来。 1.统计表 举例 如: 统计表的解题思路及要点 统计表具有一目了然、条理清楚的优点. 答题时首先要看清标题、纵标目、横标目以及注释,了解每行每列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

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答题。 一般来讲,关于统计表的问题,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直接从图表上查阅答案,这种问题比较简单; 第二种需要结合几个因素,进行简单的计算,这就要求应试者弄清题意,找准计算对象; 第三种是比较复杂的分析和计算,需要综合运用图表所提供的数字。 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 关于统计表,他主要考察考生的数字运算能力,特别是快速计算的能力。这需要考生能够在日常就开始掌握。 一般来说,涉及到的计算涉及到几种:几种类型比例的相加,不同基数按比例增加的个数。 在计算的同时,还涉及到判断。考生应该先从判断出发,寻找合适的计算方法,这样才会是高效率的。 另外,从数学思维的角度,同类运算中加法比减法更经济,乘法比除法更省事;不同类运算中,做3次加法可能比做1次乘法还要快。这需要考生尽量注意,在日常的训练中寻找合适的计算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速度。 2.统计图 介绍

《法律基础知识》期末考试试卷(二)

《法律基础知识》考试试卷(二) 一、项选择(每题1分,共11分) 1、我国现行宪法第一条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无产阶级专政制度 D、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各级人民政府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 B、公民 C、选民 D、居民 4、、我国在()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A、1999年 B、1988年 C、1993年 D、1995年 5、、根据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有() A、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 C、国务院各部委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6、支付违约金只适用于() A、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B、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 C、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D、对人身权的保护 7、在下列民事权利中,属于人格权系列的是() A、生命权、监护权、名称权、名誉权 B、健康权、配偶权、隐私权、名称权 C、生命权、亲属权、名誉权、荣誉权 D、生命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 ※8、王某1986年1月出生,1999年4月在一次实验中违纪损坏学校物理仪器一台,对此应由()承担民事责任 A、本人 B、监护人 C、教师

D、学校 ※9、甲想杀乙,就故意向乙挑衅,乙被激怒,上前殴打甲时,甲掏出准备好的匕首将乙刺死,甲的行为是() A、防卫过当 B、正当防卫 C、故意犯罪 D、假想防卫 10、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之一,是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不同。我国宪法的修改必须() 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起草,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票通过 B、由专门委员会起草,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数票通过 C、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改议案,全国人大半数以上的多数票通过 D、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 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票通过 11、以下属于减刑的有() A、甲被判无期徒刑,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减为有期徒刑20年 B、乙被处罚金5000元,因其经济困难,法院将其罚金减为2000元 C、因丙的主刑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20年,法院将剥夺其政治权利的期限减为10 年 D、丁死刑缓期执行刑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2、根据我国宪法第五条的规定,()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A、一切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乡规民约 13、广义的人身自由包括() A、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侵犯 B、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住宅不受侵犯 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4、行政主体包括() A、行政机关 B、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D、立法机关 15、我国三大诉讼为() A、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民事诉讼 D、公诉 16、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