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查:大城市85.5%的人没有归属感

调查:大城市85.5%的人没有归属感

调查:大城市85.5%的人没有归属感
调查:大城市85.5%的人没有归属感

调查:大城市85.5%的人没有归属感

About 85.5 percent of people included in a new survey by China Youth Daily say they don’t have a feeling of belonging to the big cities where they live or work.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新调查显示,约85.5%的人表示对他们生活或工作的大城市没有归属感。

The paper surveyed 2,000 young people working in China’s first-tier cities --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and Shenzhen --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thoughts and living conditions.

《中国青年报》对居住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的2000名年轻人进行了调查,以便更好的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居住成本。

Most said they did not feel a sense of connection to the city they lived in, with 44.1 percent believing it’s because they don’t have hukou, or household registrations, in those cities.

大多数人说,他们感觉自己与城市没有联系,44.1%的人认为,这是由于他们没有大城市的户口造成的。

Zhang Han, 30, who works in the IT industry, said he does not like his life in Beijing, even though he has a relatively high-paying job there. "It is difficult for me to get a Beijing hukou, or to buy an apartment in Beijing in the near future," Zhang said.

30岁的张汉在IT业工作,他说自己不喜欢在北京的生活,尽管他的收入相对较高。他说,“取得北京户口,或者在工作的附近买房,对我来说都太难了。”

But Zhang does not plan to return to his hometown. "It’s only in the big cities that I can use my knowledge and develop my career," he said.

不过他并不打算回家乡发展。他说,“我的知识只有在大城市才有用武之地,我也只有在大城市也能有好的发展。”

Zhang is not alone. Some 43.8 percent surveyed said they cannot afford the high property prices in the big cities, and 42.6 percent said the high living costs make them feel unattached in the cities.

有这种想法的可不止他一人。43.8%的受访者表示,大城市的高房价使他们买不起房,42.6%的人表示,高生活成本让他们觉得自己与大城市脱节。

However, 55 percent said they still hope to keep working in a city. About 23 percent said they would like to return home, and 21.5 percent said they were not sure.

不过,有55%的人表示,他们仍希望在一个城市工作下去。23%的人说他们希望回老家,21.5%的人称对未来不太确定。

"Most of my friends are working in Shanghai since leaving college," said Chen Zeyi, who comes from a northern town. "My social circle is also in Shanghai. I don’t have any friends if I return home."

来自北方一个小镇的陈泽怡说,“我的大多数朋友们自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上海工作。我的社交圈就在上海。如果我回老家了,就没有什么朋友了。”

In the survey, 59 percent said big cities can provide more job opportunities, which is why they want to live there. Some 49 percent said they can experience more new ideas and emerging industries in big cities, and 45.3 percent said transportation is more convenient.

调查中,59%的受访者称,大城市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这就是他们为什么选择生活在那里。大约49%的人说,他们在大城市里可以体验更多的新事物和新兴行业,45.3%的人认为交通更便利。

About 67 percent said they feel "a sense of belonging to the city" after they have their own apartments, followed by "having a family," 63 percent, and "having hukou," 56.7 percent.

67%的人说,在城市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后,他们才会有“归属感”,63%的人认为“建立家庭”后有归属感,56.7%的人认为“有了户口”才有归属感。

"I hope I can get a firm foothold in Beijing before I am 30 years old," said Xie Mingyu, who has been working in Beijing for about a year.

在北京工作了一年的谢明宇说,“我希望在30岁以前我能在北京有固定的落脚点。”

About 43 percent said they hope to fulfill their wishes when they are 30-35 years old, 24 percent at 35-40 years old, and 19.3 percent said it would be better when they are 25-30 years old.

43% 的人表示,他们希望在30到35岁左右时能实现自己的愿望。24%的人希望在35到40岁时实现就好,19.3%的人认为25到30岁时能实现就更好了。

关于上海的城市归属感调查问卷总结

关于上海的城市归属感调查问卷总结 朱成纯 这次的关于上海的城市归属感的调查,我们着重调查了一些外来务工者,调查他们在上海工作和居住的现状,以及他们有无对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热爱。结果又喜又忧。 大多数受调查者普遍学历不高,这也是我们调查的主要方向,即调查这些在社会中下层的人民在上海的现状。所幸的是,半数以上的受调查者都表示,即便收入不算很高,但都对自己的经济生活状况表示满意,没有出现太过偏激的举动。我们社会在发展的道路上,也需要他们的一份力才能使整个社会完全运转,尽管收入不高,但他们所表现出的淡然和乐观是我们所希望并且乐意看到的,这也社会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关键因素。当然,我们在减少贫富差距的道路上,政府还需要继续持久的努力,才能让他们的经济生活得以更好改善,有助于他们融入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生活,增加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当然,问题依旧存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们对上海的生活节奏依旧陌生。由于接触上海的时间尚浅,很多受 访者都表示他们不习惯于上海的生活节奏。上海的气候、生活方式、 菜式口味、包括生活习惯上都有着不小差距。最重要的一点体现在, 许多人只是为了赚钱来到上海,他们在工作之余,根本来不及欣赏享 受上海的生活,对上海人的生活习惯也保持自己的个性,不愿融入其 中,这导致他们与上海的节奏格格不入,使得他们产生所谓的被孤立 感。这样的长期压抑会使他们失去对上海这座城市乃至对生活的热情, 沦为工作的机器,这对他们,对社会而言都是不好的。 2.被受访者不愿长期居住上海。由于生活上的孤立感,社会、工作的压 力,思乡情绪等多方面因素,很多受调查者都不愿意长期居住上海, 把上海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园。在他们看来,来上海仅仅是因为当初 的好奇心或经济方面需要,他们并不也并不打算把上海当作自己的家, 这就更加大了他们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对于上海市的一些活动, 被受访者中很多都没有热心参与,因为他们觉得这与自己无关。不少 曾参与其中的调查对象也表示“没劲”,这说明我们在加大外来人员 对上海归属感方面还有很大的路要走。这不仅是要体现在经济上提高 收入,更要体现在生活方式上的包容、融合,才能让迈入21世纪的 上海在全新血液的推动下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好在,受调查者纷纷表示,自己愿意遵守一些上海这座城市的法规,为和谐社会尽出自己的一份力。在城市的发展中,他们是最不起眼但却同时是扮演着最关键角色的人们。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处处让他们有家的感觉,让他们不感到被孤立的痛苦,那么,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下,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携手共进,发挥出1+1>2的功率,将上海打造成一个更美丽的上海,一个更有温暖、更有家庭感觉的上海!!! 个人小结 朱成纯 这次的调查过程中让我了解到了很多平时可能不那么关注的细节。由于

关于社区环境卫生调查报告经典参考范文【五篇】

关于社区环境卫生调查报告经典参考 范文【五篇】 调查报告范文(一)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高度重视,人们所生活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解决环境问题显得更加刻不容缓。其实环境污染包括好几个方面:噪音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有人把环境污染的范围看的很狭隘,以为不乱扔垃圾就能改善环境,的确这是一种良好的措施。但单单靠这一方面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又有多少人会把这种思想融入到行动中呢?为了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为了实现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我于2011年对我所住的街道社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1 调查目的 通过社区环境的调查,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自身做起,为了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2 调查范围 城市各街道小区,垃圾处理点,人群聚集点。 3 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问卷调查 4 调查情况 通过对各街道小区的调查,我发现以前的随处所见的垃圾现象明显减少,但不完全排除,在绿化带边角上依稀可见有少量包装袋舒坦地晒着太阳,很多是由居民行走时乱丢弃的,更有甚者的是从商处房内扔出来的。道路两旁的垃圾箱由于清洁工没有及时清理,而导致垃圾溢出垃圾箱,还有很多人把垃圾扔在垃圾箱附近,散落的垃圾是固体废气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炎热夏天会发出一阵阵的恶臭味严重影

响社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也能招来许多苍蝇、蚊子,从而有可能引起某些昆虫媒介传染病的散发和流行。影响整个社区的形象。如果有些老年人经过而没有注意散落的垃圾,有可能使老年人滑到从而会造成伤害。通过调查还发现有些建筑垃圾散落无人及时清理,以及某些建筑单位引起的粉尘污染严重,造成社区空气中粉尘浓度增高,从而造成人们某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影响人体健康。除此之外,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但提高,汽车以是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但是其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不容忽视,还有汽车的喇叭声在社区对还在休息的人们所产生的噪音污染。特别是在中午休息期间会使一些人烦躁不安,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4.1 在对随机抽取的20人进行的问卷调查中 4.1.1 请问你平时注意保护环境吗? 回答会的有9人,占45%,回答不会的有4人,占25%,回答有时会有时不会的有7人,占35%。 4.1.2 平时关注关于保护环境的新闻吗? 大多数回答不会,占55%,回答会的占5%,觉得于己无关占40%。 4.1.3 你将废弃的电池怎么处理? 选择随手扔掉的占30%,选择扔进专门的垃圾箱的占17%,无所谓的占5% 4.1.4 你实行垃圾分类了吗? 选择实行的占20%,不实行的占80% 4.1.5 你赞成用塑料袋吗? 赞成占37%,不赞成占20%,无所谓占43% 4.1.6 你是否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性? 知道的占75%,不知道的占25% 4.1.7 你有没有随地吐痰或扔烟头的习惯? 有的占20%,没有的占50%,有其中一项的占30% 4.1.8 你有没有随时乱扔垃圾的习惯? 有40%人说不太在意,25%说偶尔,25%说不乱扔垃圾。 4.1.9 你认为环境是怎么一回事?

环境保护调查报告范例

环境保护调查报告范例 第一、空气污染我国城市的空气污染仍为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第二、水域污染造成水体污染的物质种类有:有机有毒物质;无机有毒物质;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污染物;病源微生物;放射性污染物等。我国城市及其附近河流仍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 第三、固体废物污染包括工业废弃物、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 第四、噪声污染我国多数城市的噪声处于中等污染程度。 第五、土壤污染土壤的污染源包括烂施化肥农药,工业废水和废渣以及生活污水和垃圾等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

物质或者射线。例如,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标准,超种类、超量、超浓度排放污染物;未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措施而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致使货物落水造成水污染;非法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 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调查

城市环境卫生调查报告范文

城市环境卫生调查报告范文城市环境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空间形式,又是一种主观创造的景观,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是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统一体;狭义则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作用下的人工环境。下面有整理的城市环境卫生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随着我省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已成为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然而就在各地政府纷纷大张其鼓地要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旅游城市”等等时,他们往往却忽视了创建这些“城市名牌”的基础——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的投入。 为了较准确地掌握我省环境卫生行业设施建设、设备配置的状况,以及各地财政对市容环卫的投入情况,我会对本会环卫会员单位所在市、县、镇环卫状况、环卫投入等进行了专项调研。 当然,还有噪音污染、土壤污染等情况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衷心希望有关领导充分关注污染问题,采取有利措施,还我们一个明净的家园。 本次调研内容主要有(1)当地环卫基础设施、环卫装备情况;(2)财政对环卫投入情况以及卫生清洁服务费与垃圾

处理费收缴情况;(3)环卫职工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障情况;(4)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情况。 调研采取表格调查与走访调查相结合。在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各选择一个地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环卫基本情况调查表》、《环卫经费情况调查表》、《环卫职工待遇情况调查表》和《垃圾处理设施调查表》四个调查表格,发放给各地环卫会员单位进行问卷调查。 实地调研走访了揭阳地区的揭阳市、普宁市、揭东县、揭西县和惠来县;茂名地区的茂名市、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和电白县;清远地区的清远市、英德市、连州市、佛冈县、清新县、连山县和连南县;以及珠三角的深圳市。并对126个环卫会员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调查表格113份,回收率%。 调查结果按调查项目要求采用ecel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并按《“十一五”广东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的广东省片区划分进行片区比较分析。 片区的划分按照各城市的地理位置、城市规模、经济及人口规模,分为以下四个片区:珠江三角洲片区、粤北片区、粤西片区、粤东片区。

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前言 笔者作为深圳的一名移民二代,从小在深圳长大、学习、生活,中学就读于一所以深圳命名的学校,就读的大学也无法脱离与这座城市的关系----一所市属大学----深圳大学。可以说,我们是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一代,见证着着这个城市每走过的一步:地王大厦竣工、万象城开业、地铁开通、市民广场落成等等。可以说这座城市的名字应该深深地烙印在笔者心中,然而,做为移民城市的深圳,和国内的大多数城市一样,或许更为严重地忽略了本土特色风情的建设,忽略了城市情感教育,仿佛这座城市只为匆匆过客所设。这座城市的市民如同蚂蚁般繁忙的工作赚钱、消费,再赚钱、再消费,很少有市民回过头来静静的环顾自己所处的这座城市、去欣赏这城市的美。城市是人类群聚生活的栖息地和群体心灵的归属地。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城市是一个失败的城市,因此我们有必要探寻城市应该如何建立起其居民对于该城市的归属感。实质上,任何城市都由一个个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社区所构成。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社区的均衡、良好的发展。由各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提供给居民最基本的生活服务,是城市与其居民产生联系的基本模式之一,通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从而建立起对城市的归属感。在我国,由于社区形成的历史的原因,加之社区管理体制上的缺陷,致使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不高,如深圳这样的移民城市便更为典型,构建城市的社区文化、培育社区的社会资本是提升社区归属感的可行的对策。

概述 一、社区归属感的内涵 社区从广义而言可分为多类,有地域意义上的社区、网络意义上的社区,甚至可指一种心理意义上的社区。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希莱里(G.A.Hillery)对以往的94个社区定义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种定义中包含的唯一共同的因素是“人”,其中有69个定义认为社区还应当包括地域、社会交往、共同的纽带这三个因素。乔纳森(ChristienT.Jonassen)在《社区类型学》一文中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学者同意社区含有以下因素:(l)人口的集中;(2)地域;(3)劳动分工的互赖体系;(4)具有文化和社会活动的特质;(5)归属感;(6)自我维持与发展。”这里我们要讨论的社区属于地域上的社区,并且是处于城市当中的社区。1 城市社区是人类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一种居住形式,它是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类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产物。城市社区是指在城市中具体的空间范围内,由对该地区有一定认同感的居民及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区域。在我国一般可以将城市居住区和街道办事处看作是城市地方社区。2 我们看到在乔纳森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同意社区归属感作为构成社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所谓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主要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感情。3 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区归属感是影响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社区最本质的特征,离开了社区成员的社区归属感,社区的地域性和群体性都变的毫无意义。4 对此加之以中国传统因素,笔者认为社区归属感实际上就是对该社区的一种人性所需的家的归属感觉。只有对一个社区产生一种类似家的感觉,才是我们谓之的归属感。

城市环境污染调查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163 城市环境污染调查报告完 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环境污染调查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范文一 我们周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 密切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 分,谁也离不开谁。为了我们能够对我们 身边的环境进一步了解,能更加有针对性 的对我们周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治 理。我特意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我们周 边的人进行了民意调查。本次调查是采用 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和问卷是发电子版到受 访者的邮箱并提醒她、他进行填写的方式 进行的。本次发出问卷是35份,收回33

2018申论真题(地级市)

2018年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市(地) 二、给定资料 资料1 位于R市郊西隅的沙坝村,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山清水秀,历史悠久。 1980年前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中国广大农村推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等有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文件一层层传达下来,但沙坝村却没有变革的迹象,人们还在观望。时任大队书记的杨某回忆说:“那时候土地、山林还有各种财产都是国家(集体)的,国家的东西,哪个敢随便动!” 到了1981年底,沙坝村把耕地按好、中、差进行了搭配,然后按人口平均发包给村民,完成“分田到户”,第一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沙坝村初步落实。从此,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村民对于承包地有了经营权、使用权。当时的规定是:所有承包地土地,不许出租、买卖;不许在承包地上建房、烧砖瓦等。虽然承包时大队已经确定承包期是3至5年,但是,村民中仍有人怀疑分田到户不长久,会不会“今天分下去,明天又收回来”。直到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村民们的忧虑才初步解除。而后中央提出的“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算是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为了给农民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预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资料2 L村位于某省中北部沿海平原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冬小麦与夏玉米一年两季轮作,经济作物以苹果为主。L村的土地分为两类,一是“围庄地”,在村庄周边,有较好的水利条件;二是“洼子地”,离村庄远,水利条件较差。与全国大多数村庄一样,L 村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根据当时的政策完成了“二轮土地承包”。L村把全村土地分成两份,一份为各户承包的人口地;另一份为机动地。机动地主要用于给新增加的人口增地。 与其他村庄二轮承包普遍执行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政策不同的是,L 村在机动地上实行“增人增地但减人不减地”的办法。自二轮土地承包以来,L村的人口增减变化将近百人。L村给新增加的人口分配土地先从位置、水利条件较好的围庄地开始,围庄地分完之后,新增加的人口就只能分到洼子地了。到了2014年,预留的机动地全部分配完了,“增人增地但减人不减地”的办法也就难以为继了。 村民李某在二轮承包时家里只有他们夫妇和未成年的儿子,多年后儿子娶妻生子,都没赶上村里分地,一家6个人种着3个人的地,收入窘迫。特别是每当看到邻居张某家2个人种着9个人的地时,颇有怨言:“明显不公平,就应收回重分。”但张某对他的话却不完全认同:“我家地多人少是事实,可二轮续包的时候就是这样,30年不变也是国家规定的。” 与李某、张某想要地、想种地不同,L村还有不想要、不想种地的人。76岁的万老汉,家里有6亩地,儿子和孙子都在外地打工、上学。每年的秋收季节都是万老汉最发愁的时候,繁重的劳动都得雇人帮忙。他想把地流转出去,但因为地比较零散,收益也不高,流转也很困难。村里和万老汉情况差不多的还有二十多人。近几年一直在外地打工的王某说:“种地费时费力不说,农忙时回家打理,请假还要被扣工资,不合算。这两年一直是托付亲戚来种

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之根,城市之魂,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它植根于一个国家的实践,具有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社区文化蓬勃兴起,社区文化作为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对促进城市社区的现代化,提高居民素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交往和参与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社区文化的含义与意义 1、社区文化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同样社区文化也是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丰富社区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社区文化可以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形式。有形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文化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无形的社区文化,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与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等。 2、社区文化建设对于社区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指出,了解社区是了解社会的出发点,社区研究应当包含三大要素,即人民、人们所处的地域、人民生活的方式或文化。其中,文化研究是社区研究的核心内容,因为文化是社区人民的社会心理基础。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城市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提升其精神境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源于工作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压力也越来越

调查:大城市85.5%的人没有归属感

调查:大城市85.5%的人没有归属感 About 85.5 percent of people included in a new survey by China Youth Daily say they don’t have a feeling of belonging to the big cities where they live or work.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新调查显示,约85.5%的人表示对他们生活或工作的大城市没有归属感。 The paper surveyed 2,000 young people working in China’s first-tier cities --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and Shenzhen --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thoughts and living conditions. 《中国青年报》对居住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的2000名年轻人进行了调查,以便更好的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居住成本。 Most said they did not feel a sense of connection to the city they lived in, with 44.1 percent believing it’s because they don’t have hukou, or household registrations, in those cities. 大多数人说,他们感觉自己与城市没有联系,44.1%的人认为,这是由于他们没有大城市的户口造成的。 Zhang Han, 30, who works in the IT industry, said he does not like his life in Beijing, even though he has a relatively high-paying job there. "It is difficult for me to get a Beijing hukou, or to buy an apartment in Beijing in the near future," Zhang said. 30岁的张汉在IT业工作,他说自己不喜欢在北京的生活,尽管他的收入相对较高。他说,“取得北京户口,或者在工作的附近买房,对我来说都太难了。” But Zhang does not plan to return to his hometown. "It’s only in the big cities that I can use my knowledge and develop my career," he said. 不过他并不打算回家乡发展。他说,“我的知识只有在大城市才有用武之地,我也只有在大城市也能有好的发展。” Zhang is not alone. Some 43.8 percent surveyed said they cannot afford the high property prices in the big cities, and 42.6 percent said the high living costs make them feel unattached in the cities. 有这种想法的可不止他一人。43.8%的受访者表示,大城市的高房价使他们买不起房,42.6%的人表示,高生活成本让他们觉得自己与大城市脱节。

浅谈城市归属感问题

城市学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专业建筑学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李秋莲 所在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摘要:文章探索了社区建设在走向市场过程中,社区在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中如何营造归属感的心理环境。本文介绍了以归属感为主题创造人性化的居住空间环境,主要从创造良 好的公共空间社区、构建城市社区文化方面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让居民可以得到全身心 的放松,并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关键字:社区、归属感、公共空间、文化 一、社区归属感的概念 社区归属感属于文化心理范畴的概念,是指社区居民在主观上对自己、他人及整个社区的感觉,这种感觉包括认同、喜爱、依恋等多种感情。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社区归属感的定义为,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如对社区的喜爱和依恋。 二、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现状及原因分析 以北京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单菁菁所做的一份调查。单博士根据卡萨达( Kasarda) 、贾诺威茨( Janowitz)和格尔森(Gerson)等人的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入手:“居民是否感觉自己属于这个社区”;“愿意长久居住并且认同自己是其社区的居民”;“居民是否对社区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并认为这些事情同自己息息相关”;“当居民要迁出社区时,是否会对该社区感到留恋和依依不舍”;“居民是否愿意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依据上述理论单博士设计了一组问卷,在北京市部分社区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样本493份。 上述研究表明,在“单位制”日趋解体的今天,社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经被我国广大市民所普遍接受。但是,我们看到,实际上在社区关心程度上及社区喜爱及地域意识上,肯定的比例并不算太高。对社区依恋的比例迟非肯定态度的有83.2%。 以武汉市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李洪涛的硕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所进行的调查。6调查所运用的原理与单博士的相似。调查表如下:

城市环境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城市环境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城市环境调查报告【空气质量】20xx年,全省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34天,比上年增加10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平均为1.93,比上年下降10.23%。秦皇岛、廊坊、承德、沧州、衡水、邢台、保定、张家口等8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比上年增加3个。石家庄、唐山、邯郸空气质量未达到二级标准。 【水环境】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城区)水质达标率平均为82.58%,比20xx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有8个城市超过了平均水平,其中秦皇岛、沧州、石家庄、唐山、衡水、邯郸、承德7市水环境功能区(城区)水质达标率为100%。 【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平均为97.03%,比20xx年上升2.68个百分点,其中秦皇岛、邢台、邯郸、张家口等4市增幅较大,分别比上年提高14.26、9.55、9.3和8.39个百分点。 【医疗废物】唐山、廊坊、邯郸、张家口、承德5市建成符合《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要求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其中唐山、廊坊、邯郸3市经环保验收后稳定运行一年以上,张家口市20xx年12月通过环保验收,承德市未通过环保验收),比上年增加两个市,其余6个设区城市尚未建成,除衡水外其他5市采用的是“非典”期间建设的焚烧处理设施进行处置。 【城市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为81.76%,比上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承德、张家口、衡水等3个城市的生活污

水集中处理率增幅较大,均在10%以上。 【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值为81.76%,比上年提高了1.95个百分点。除邢台、衡水外,其余9个设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在85%以上,唐山、张家口等两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增幅较大。 【绿化】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1.89%,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廊坊、秦皇岛、唐山、邯郸、承德、石家庄、邢台等7个城市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在40%以上,比上年增加了两个城市。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11个设区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平均为80.71%,比上年提高了1.76个百分点。廊坊、邢台、唐山等3个城市的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超过了85%。 县级“城考”指标有较大进步 20xx年,22个县级城市中13个城市上报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9个上报了手动监测数据,安国、高碑店两市20xx年新建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并投入运行。依据监测结果,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状况良好,平 均达标率为90.91%。除涿州、三河两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0外,其余各市均为100%。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平均为99.67%,比20xx年增加了0.3个百分点,有18个市的工业固体废物得到了全部处置,处置利用率达到了100%。

城市环境卫生调查报告

城市环境卫生调查报告 金华市环境卫生调查报告 为掌握我市环境卫生状况,相识我市对环境卫生的治理所取患上的成效和一些现存问题。因此,本人在假期时间对我市环境卫生进行了一次深切的调查,详细环境如次: 一、城区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现状 据调查,我市目前共有各类商品市场26个,总营业面积130762㎡。其中大中型商品市场4个(xx大市场、xx大市场、xx大市场、xx大市场)、农贸市场11个。城区商品市场共有管理人员200余人,其中,专职清洁员120人。从性质上看,事业性管理的商品市场有8家,占30。8%;民营型商品市场16家,占61。5%;股份制商品市场1家,占3。8%。空壳市场1家,占3。8%。4个商品市场配有垃圾站,5个商品市场配有垃圾桶,9个商品市场对厕所每天进行冲洗,9个商品市场有污水管并与市政污水管连接,13个商品市场有公厕,3个商品市场建立了绿化带,15个商品市场聘有保洁员,9个商品市场由环卫部门代运垃圾,11个商品市场每天进行卫生清扫,6个农贸市场有家禽宰杀场地,并每天进行冲洗,1个商品市场对生鲜经营场地每天冲洗,1个商品市场有肉食类保鲜设施,1个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办有健康证,5个商品市场有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贸西街(区xx局南侧)马路市场(未

计入全市26个商品市场内),该马路市场既无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无固定的管理人员。但见有人收费,却无人进行管理和清扫,致使市场内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环境卫生令人堪忧。 近年来,城区各商品市场管理机构,围绕经济发展需要,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如xx市场、xx市场、xx市场等,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应的卫生设施配备齐全,每年从收取的门面、摊位和卫生费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环境卫生的整治。聘请了专门的保洁员,并做到每天对场地、厕所、排水沟、家禽屠宰场地等卫生角落进行清理,确保了垃圾及时得到清运。xx 区市场服务中心为改变市场环境卫生,先后对xxx市场、xxx 市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市场环境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升级。但也有少量商品市场由于没有人员管理,也没有相应的环卫硬件设施,业主自发组织请人打扫卫生。如xxx农贸市场,该市场已整体拍卖,正在改建,原来业主自发组织对市场内环境进行清扫。还有xxx建材市场,该市场原属区农委管辖,由于建筑商离开,致使物业无人管理,业主也是自发组织请人对场地卫生进行打扫。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少数商品市场对卫生工作重视不够;二是卫生投入

不同行业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不同行业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文章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城市归属感问卷》对不同行业159名进城务工农民工进行调查,发现农民工总体归属感水平中等偏上;不同行业农民工城市归属感总分及各维度分差异显著;文化归属维度上不同年龄农民工之间差异明显。农民工总体社会支持水平偏低;女性对支持利用度的水平明显好于男性;不同行业及年龄农民工的主观支持水平差异显著。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与社会支持关系密切;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城市归属感状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标签:城市归属感;社会支持;行业;农民工 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SOB)是指一个人融入某一组织或环境并成为其中一部分的经历与感受。A.H.Maslow指出,作为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归属感在个体的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来,许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了改善自身及家庭的生活境遇,开始进入城镇务工并买房定居,在建设城市同时也成了所在城市的新住民。一些研究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较低,经济因素成为影响这些人员城市归属感水平高低的最重要内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水平的状况成为左右他们是否定居城市的关键因素;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其行为适应水平较低,内心情感上没有“主人翁”意识,对城市既熟悉又陌生,缺少归属感。 现代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对个体的适应状况有着积极的影响,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其个体的适应状况就越好。以往研究大多关注农民工主观幸福感、自尊、心理健康等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较少探究不同行业农民工的归属感与社会支持的相互作用。目前,进城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大多以建筑业、制造业或服务业为主,彼此之间有着各自的生活境遇与人际互动、人生期盼和现实诉求。因此,深入了解这些行业的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状况及社会支持的作用,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原则,对某市区周边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场所(如房地产工地、企业工厂、便利店、餐饮店等)进行现场调查,发放问卷180份,剔除漏填、错填或随意作答等无效问卷后,获得159人的有效数据,其中,男性87人,女性72人;平均年龄31.25岁(范围17~50岁),所从事的职业涵盖建筑、制造、物流运输、餐饮、服务等多个方面。按照我国产业划分标准及本研究的目的,将159人的职业情况分成生产(含制造、建筑,48人)、消费(含商业、餐饮,54人)和物流(含运输、服务及其他,57人)3个行业以及25岁及以下(46人)、26~35岁(61人)和36岁及以上(52人)3个年龄段。 2.研究材料

浅谈城市和谐社区建设中归属感缺失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城市和谐社区建设中归属感缺失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概括了社区归属感的内涵及特征,通过案例分析,得出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现状,在对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就提升社区归属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 关键词:和谐社区归属感社区建设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belonging community, through the case analysi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urban community belonging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cause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enhance community belonging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olicy. Keywords: harmonious community belonging community construction 一、社区归属感的内涵 所谓社区归属感,就是社区成员对本地区有认同、喜爱和依恋的心理感觉。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希莱里(G.A.Hillery)对以往的94个社区定义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种定义中包含的唯一共同的因素是“人”,其中有69个定义认为社区还应当包括地域、社会交往、共同的纽带这三个因素。乔纳森(ChristienT.Jonassen)在《社区类型学》一文中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学者同意社区含有以下因素:(l)人口的集中;(2)地域;(3)劳动分工的互赖体系;(4)具有文化和社会活动的特质;(5)归属感;(6)自我维持与发展。”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社区属于地域上的社区,并且是处于城市当中的社区。 城市社区是人类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一种居住形式,它是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类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产物。城市社区是指在城市中具体的空间范围内,由对该地区有一定认同感的居民及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区域。在我国一般可以将城市居住区和街道办事处看作是城市地方社区。笔者认为社区归属感实际上就是对该社区的一种人性所需的家的归属感觉。只有对一个社区产生一种类似家的感觉,才是我们谓之的归属感。 二、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现状及原因分析 以北京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单菁菁所做的一份调查。 单博士根据卡萨达( Kasarda) 、贾诺威茨( Janowitz)和格尔森(Gerson)等人的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入手:“居民是否感觉自己属于这个社

城市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城市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范文城市环境污染,是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向自然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遗留在自然界,并导致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异,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的身体、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下面有整理的城市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称。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自下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我作了调查。 如今,人类的生活水平正在大幅度提高,而城市环境污染却愈加严重,正是因此,人类光顾医院的次数愈加频繁,我对人们居住环境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查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6亿吨,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4000万吨,累积量超过64亿吨,侵占5亿多平方米土地;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吨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由

于我国的固体废物露天堆积,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固体废物到处堆放,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 一、空气质量污染严重。 每天大街小巷都会有来来往往的车辆,人们可能不会重视,但又有谁会想到车辆的繁多不仅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更让地球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由于吸收了大量的废毒气,以导致人们小则咳嗽,大则肺癌。我家附近有个造纸厂,每天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我们常常看到造纸厂上空无烟滚滚,烟囱里冒出的云烟,大多是毒气,难闻之极,甚至导致我们患上不治之症。 二、白色污染严重。 据统计,近几年来,人们为了图方便,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碗筷、一次性杯子、一次性塑料袋……更令人气愤的是,人们不仅大量使用,而且到处乱扔。街头巷尾,到处可以见到人们遗弃的塑料袋;菜市场内,人们散去后,到处可见“五彩缤纷”的塑料袋和菜农残留的烂菜叶;公共场所也随处可见大家随地乱丢的纸巾和脏兮兮的口痰。有的甚至将皮鞋向街上随意一扬,为此,我们小学生也常常摔得人仰马翻。

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

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 社区作为中国城市社会中一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经逐渐被广大市民所普遍认同和接受,成为中国城市社会再组织和城市居民再社会化的工具与载体。其中,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是决定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它直接来自于居民从社区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满意度,而社区质量又是促进人们对社区满意的根本原因。因此,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努力提高居民的社区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们在社区生活中的满足感,以此促进社区的整体进步。 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区归属感是影响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所谓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主要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情感。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居民的社区情感对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1.研究回顾 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城市社区归属感的讨论主要存在两种意见。 一些学者认为随着我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市的追求,传统的地域社区和社区情感正在受到严重挑战。如王思斌在《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中指出,“现代化是一个破坏传统社区的力量,它以经济理性和社会流动的力量冲击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共同体意识和情感性联系,并造成颠覆性后果。”张志浩在对我国社区建设问题的研究中指出,“由于事不关己、少管闲事的价值观念盛行”,我国城市居民普遍“缺乏对社区的责任感”。黄玉捷也认为“今天的中国城市面临着一个世界性问题,那就是城市居民关系冷漠”。 但也有部分学者反对这一观点。项飚在其《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一文中指出,“社区是整体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是‘大社会’的结构转化到人们行为之间的桥梁”,他认为“社区并不是在作为‘历史残留’而逐渐消失,而是要用新的方式和这个趋势结合在一起,从根本上说不会削弱人们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恰恰相反,构成社区质量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环境、教育、能源等因素的状况及其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王铭铭也认为,“一些传统社区在回应大社会一体化的进程时,其地方或社区共同的特点和力量不但存在,有时甚至比以往还要更为明显、更为强大”。 2.问卷设计及调查结果 根据卡萨达、贾诺威茨和格尔森等人的研究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进行测量:居民是否感觉自己属于这个社区 ,愿意长久居住并且认同自己是其社区的居民;居民是否对社区发生的事情感兴趣 ,并认为这些事情同自己息息相关;当居民要迁出社区时 ,是否会对该社区感到留恋和依依不舍;居民是否愿意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依据上述理论我们设计了一组问卷 ,在北京市部分社区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有94. 8%的居民对社区这种组织形式持肯定态度,有96. 8%的居民具

城市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城市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范文一 我们周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为了我们能够对我们身边的环境进一步了解,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对我们周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我特意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我们周边的人进行了民意调查。本次调查是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和问卷是发电子版到受访者的邮箱并提醒她、他进行填写的方式进行的。本次发出问卷是35份,收回33份,最后有效的问卷有32份。调查的范围涉及了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我们现在的学生或者是市民对保护环境的意识还是不够的。调查显示真正知道世界环境日或者有意识去关注环境污染指数的受访者只有50%。主动去关注污染方面的文章也就更少了,只有%。然而在他们身边环境的受污染程度是达到61%的。而这些污染的环境有45%是来自工业三废的影响的。而剩下的55%是由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主要是白色污染,由于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也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

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使用一次性的塑料袋,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等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做成的包装材料。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在去年奥运年的时候国家就已经实行塑料袋的禁用。但是在我的调查数据中显示35%的人群还没有真正地去执行。不过我们知道这是需要一个过渡期的。对于政府社在环境保护方面做法和成效方面。55%的受访者的态度是政府的环保的监管力度还是有待提高和改进。 对于受访者反应的种种问题。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我们要多了解有关知识,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知识,协助政府做好工作。其次,我们的生活中的废弃物要分类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