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药效发挥的相关37

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药效发挥的相关37

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药效发挥的相关37
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药效发挥的相关37

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药效发挥的相关

摘要】目的对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药效发挥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采用文献调研的方式对国内外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药效发挥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浓度依赖性药物包括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和两性霉素B,

时间依赖性药物包括唑类和氟胞嘧啶、β-内酰胺类及大环内酯类。结论在常用抗

菌药物的临床使用过程中,要结合体质适应能力检查参数、最佳给药时间等对合

理用药情况进行评估,并制订出有针对性的给药方案。

【关键词】常用抗菌药物;给药时间;药效发挥

v 抗菌药物主要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如硝基咪唑类、咪唑类、抗生素、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抗菌药物有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抗真菌类。不同的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的功效,而且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不同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如何确定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以促进

药效的充分发挥已经成为临床上比较关注的内容。

1.抗菌药物药效影响因素

临床研究发现,抗菌药物药效发挥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药物代谢动力

学参数(PK)、药物效应动力学参数(PD)以及抗菌后效应(PAE)。PK主要描述药物进入

人体后的分布、代谢、吸收、排泄等参数,PD则是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临床上经常把PK/PD 的比值作为评价血药浓度与抗菌药物抗菌疗效关系的主要参数。PAE主要用于表示血

药浓度降至最小抑菌浓度或最低杀菌浓度后,其抗菌药效的大小,该参数主要用于判定抗菌

药物抗菌作用时间的长短。

2.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药效发挥的关系

2.1大环内酯类抗菌药

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药物对时间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其药效动力学和药物在机体中的

反映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临床上采用特定的参数对PK/PD进行分类是较为困难的。在

给药方案制定阶段,要想维持其在组织中的浓度超过MIC值的药物浓度时,就需要明确给药

间隔。此外通过MIC时间的确定也可以对PAE的持续时间加以确定。

2.2氟喹诺酮类抗菌药

研究表明,氟喹诺酮类药物对浓度具有较高的依赖性,而且药物浓度越高对病原菌的清

除效果越好。同时还降低了细菌在机体内的耐药性。有超过85%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较长

的PAE,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药物与细菌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延长。但是,

氟喹诺酮类药物会对患者身体产生副作用,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在临床用药上,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合理控制药物剂量,每天1-2次为宜。

2.3氨基糖苷类抗菌药

临床研究发现,氨基糖苷类药物对浓度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而且对于革兰阴性菌和革兰

阳性菌分别具有较大和较小的抗菌后效应,初次用药效果比较理想。临床上对于该类药物的

评价主要是依据药物最低起效浓度与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的比值和药物最低起效浓度与曲线

峰值的比值。在维持每日用药量的基础上,单次用药不仅可以提高药物浓度峰值,而且还能

提高药物最低起效浓度与浓度峰值的比值,并增强药物抗菌效果,降低药物作用细菌时间,

抑制了耐药菌种的出现。同时,此类药物在肾皮质中具有吸收饱和性,单次用药后便可达到

药物浓度峰值,同时不会诱发肾脏蓄积。每天服药一次,不仅可以避免多次用药引发的肾脏

蓄积现象,同时也可以避免耳毒性伤害的发生。因此,每日单次服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可以达

到更好的抗菌效果,在确保用药安全性的同时,降低患者的医药支出。

2.4β-内酰胺类抗菌药

临床研究发现,β-内酰胺类抗菌药对时间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其血药浓度可以是最小抑

菌浓度的5倍,而杀菌能力可以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同时β-内酰胺类抗菌药在服药后血药

浓度达到60% 时具有最高的抗菌活性。该类药物最好每天服用1次,但是大部分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等半衰期相对较短的药物,每天可以服用3-4次。而头孢替坦、头孢曲松等半衰期

相对较长的药物,每天服用2次即可。

抗菌药物考试题库(含答案)

第二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业知识第一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架构、技术支持体系与策略 一、多选题 1、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AST)的职责 A、制订和执行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管理细则 B、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和负责实施 C、开展微生物学监测 D、制订和建立资料管理制度 E、开展科研工作 2、按抗菌药物处方过程设计的管理策略有 A、教育/指南 B、处方集/限制 C、处方点评和反馈 D、循环用药 3、下列哪种抗菌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 C、环丙沙星 D、红霉素 E、阿奇霉素 4、短程抗菌治疗主要适用于 A、宿主免疫机制健全B单一敏感菌感染C不存在影响抗菌药物作用的局部组织因素 D、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 E、以上都是 5、关于抗菌药物转换治疗下列哪项概念是不正确的 A、包括“降级”治疗 B、包括“降阶梯”治疗 C、包括序贯治疗 D、特指由静脉给药转为口服给药 E、降低用药剂量 二、问答题 1、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AST)的职责有哪些? 2、根据处方过程的抗菌药物管理策略主要有哪些? 3、你所在医院目前实行的抗菌药物管理策略有哪些?你的看法怎样? 4、如何根据抗菌药物的PK/PD理论优化抗菌治疗? 5、除了处方集/限制外,减少抗菌药物暴露或用量的措施还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多选题 1、ABCDE 2、ABCDE 3、ABD 4、ABC 5、BE 第二章抗菌药物应用与医疗质量控制 一、单选题 1、有关抗菌药物使用权限,正确的是 A、临床应用时间长、安全有效、经济且耐药较少的药物属非限制使用 B、仅不良反应明显的药物不属于限制使用 C、仅对细菌耐药性影响明显的药物不属于限制使用 D、临床应用资料少的药物不能限制使用

1.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1.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它的化学结构,抗菌谱,以及药代动力学的PK/PD 来分类。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里边抗菌药物根据它的临床的实用级别,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 通常常用的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化学结构分为β内酰胺环类的、喹诺酮类的、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以及糖肽类、噁唑烷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等,以它的母核来做它的分类。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就是这几大类。 首先看一下β-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包括哪些?它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非典型的β- 内酰胺的抗菌药物。 β- 内酰胺环的抗菌药物以青霉素为例,青霉素按照它的抗菌谱又可以分为抗葡萄球菌的青

霉素类以及抗铜绿假单的氨基青霉素类,还有根据青霉素它是天然来源发酵得来的还是合成的,又分为天然的青霉素。随着青霉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逐渐出现了耐酶的青霉素。为了克服在临床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β- 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做过化学的结构改造以后又出现了像甲氧西林一类的耐酶的青霉素。在化学结构上做了一定的修饰以后,又出现了广谱的青霉素类药物,比如刚才说的氨基青霉素类。像青霉素类的药物主要是针对的常见的阳性球菌。在青霉素的结构做了改造以后,它就有一个氨基,所以氨基青霉素类的药物都具有抗铜绿假单的作用。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根据它的生产的年代不同,分为了临床上现在在一类手术切口广泛使用的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呋辛,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肟等等,还有第四代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吡肟。 β- 内酰胺环类的药物还包括一大类非典型 的β-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比如β- 内酰胺酶

抗菌药物介绍

药物化学课学什么 1、了解各类药物的发展历史,从中领悟科学发展的规律和机遇。 2、研究构效关系,了解新药研究与开发的过程。 3、了解各类药物的治疗范围、毒副作用。 4、学习了解各类药物的合成方法及相关化学知识

抗菌药物 一、概述 1.定义 抗菌药物是一类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主要分为抗生素,合成抗菌药物,抗结核药物,抗麻疯药,抗真菌药。 2.抗菌药物分类 2.3 抗生素和抗菌剂的发展历程 磺胺类1936 青霉素类1940 四环素类1949 氯霉素类1949 氨基糖苷类1950 大环内酯类1952 糖肽类1958 链阳性菌素类1962 喹诺酮类1962 半合成和全合成β-内酰胺抗生素1970-1999 噁唑烷酮类2000

第一章 磺胺类抗菌药物 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 Sulfa-drugs )的发现,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使死亡率很高的细菌传染病得到控制。特别是该类药物作用机理的阐明,开辟了从代谢拮抗寻找新药的途径,对药物化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磺胺类药物的发现与发展 1.发现 1932年Domagk 发现百浪多息2 可使鼠、兔不受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 SO 2NH 2 H 2N N H 2N NH 2 N SO 2NH 2 1 2 1908 年 1932 年 1933年报告了 2 治疗由葡萄球菌引起败血症的第一个病例。 百浪多息的缺点:水溶性小,毒性较大。 结构改造-合成了水溶性百浪多息 3 。 N aO 3S C H 3C O N H S O 3N a N O H N S O 2N H 2 3 2.药效基团磺酰氨基的确立 SO 2N H 2 H 2N S O 2N H A c H 2N 2、3的基础上法国巴斯特研究所合成了一系列偶氮化合物,由于偶氮是生色基团,所以开始认为偶氮是药效基团。但研究发现只有含磺酰氨基的偶氮才有抗菌活性,无磺酰氨基的偶氮化合物无抗菌活性。2、3在体外均无抗均活性,只有在体内有抗均活性,在服药人体内

抗菌药物滴注时间要求

常用抗菌药物滴注速度要求 抗菌药物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发生许多不良反应。滴注速度不当是抗菌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药物要求快速滴注,以迅速提高血药浓度起到良好的抑菌或杀菌作用;有些药物则要求滴注速率要缓慢,以防止药物产生不良反应。 多数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物,如-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按其性质要求快速进入体内,在短时间内形成较高的血药浓度,同时又可减少药物分解产生致敏物质,使药物效价下降并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大多数的B-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时,将每次剂量溶于100ml液体内小时内滴入。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其毒性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如果滴注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血药浓度过高,则其毒副作用增大。 通过查阅我院抗菌药物的说明书及各类药学专业文献,进行总结我院常用抗菌药物中有明确滴注速率要求的抗菌药物。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剂量为750mg时,滴注时间 不少于90分钟; 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成人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莫西沙星注射液:推荐剂量为静滴,滴注时间为90分钟; 阿奇霉素注射液:稀释最终浓度为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克林霉素注射液:稀释浓度不超过6mg/ml,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用量滴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 万古霉素:稀释浓度为5mg/ml,,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磷霉素:用250ml-500ml的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每次静脉滴注时间应在1-2小时以上;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时最大滴注速率为小时; 注射用伏立康唑:稀释浓度为2mg/ml,稀释后每瓶滴注时间须1至2小时; 甲硝唑、替硝唑注射液: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注射用阿昔洛韦:每次滴注时间在1小时以上; 注射用更昔洛韦:每次滴注时间在1小时以上;

(完整版)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胡永芳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它的化学结构,抗菌谱,以及药代动力学的 PK/PD来分类。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里边抗菌药物根据它的临床的实用级别,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 通常常用的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化学结构分为3内酰胺环类的、喹诺酮类的、大环内 酯类、氨基糖苷以及糖肽类、噁唑烷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等,以它的母核来做它的分类。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就是这几大类。 首先看一下3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包括哪些?它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非典 型的3 -内酰胺的抗菌药物。 3 -内酰胺环的抗菌药物以青霉素为例,青霉素按照它的抗菌谱又可以分为抗葡萄球菌的青霉素类以及抗铜绿假单的氨基青霉素类,还有根据青霉素它是天然来源发酵得来的还是合成的,又分为天然的青霉素。随着青霉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逐渐出现了耐酶的青霉素。为了克服在临床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 3 -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做过化学的 结构改造以后又出现了像甲氧西林一类的耐酶的青霉素。在化学结构上做了一定的修饰以后,又出现了广谱的青霉素类药物,比如刚才说的氨基青霉素类。像青霉素类的药物主要是针对的常见的阳性球菌。在青霉素的结构做了改造以后,它就有一个氨基,所以氨基青霉素类的药物都具有抗铜绿假单的作用。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根据它的生产的年代不同,分为了临床上现在在一类手术切口广泛使用的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呋辛,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肟等等,还有第四代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吡肟。 3 -内酰胺环类的药物还包括一大类非典型的 3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比如 3 -内 酰胺酶的抑制剂舒巴坦、三唑巴坦。还有一类就是单环类的抗菌药物,如氨曲南。还有一类就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它的抗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的抗菌谱是跟第二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呋辛、头孢西林相似的。但是它对于厌氧菌的作用又强于这些药物。还有一大类头霉素类的抗菌药物,如头孢米诺,还有头孢美唑。还有就是特殊期使用的抗菌药物,碳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 应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的预防用药; ?无指针的治疗用药如病毒感染; ?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 ?疗程不合理,过早停药或感染已控制而不及时停药; ?给药途径或给药间隔时间不当; 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 ?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 ?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 ?耐甲氧西林表葡菌(MRSE)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杆菌 合理用药 在有明确指针下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并采用适当的给药途径、剂量和疗程,最大限度的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以达到杀灭病原体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应防止和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何选择 1. 临床判断熟知已知宿主最可能发生某种特定感染的微生物 2. 药物学常用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和抗菌活性特点 3. 微生物学实验室结果的正确判断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喹诺酮类药物 ?其它抗菌药物 ?| ̄青霉素G ?| ̄青霉素类___|半合成耐酶 ?||广谱 ?||_抗假单胞菌 ?|| ̄一代:头孢唑啉 ?-内酰胺类_____|_头孢菌素____|二代:头孢呋辛?||三代:头孢噻肟、曲松、他啶?||_四代:头孢吡肟 ?||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 ?|_非典型-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泰能 ?|单环类:氨曲南 ?|_氧头孢烯类 ?杀菌作用强、毒性低,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组织分布广、大剂量青霉素可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浓度; ?对各种内酰胺酶均不稳定; ?不耐酸、口服后迅速被胃酸失活; ?抗菌谱窄、对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无效;

常用药物的药剂学知识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常用药物的药剂学知识 一、药物剂型的概念与分类 (一)药物剂型的概念 药物剂型是指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形式,简称剂型。像片剂、注射剂、气雾剂,滴眼剂等。 一、药物剂型的概念与分类 (一)药物剂型的概念 药物剂型是指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形式,简称剂型。像片剂、注射剂、气雾剂,滴眼剂等。 药物制剂它是根据药典或者药政管理部门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例如青霉素注射液,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利福平滴眼剂等。 (二)药物剂型的分类 剂型常用的有三种分类形式,第一按形态分类,分为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气体剂型。 像芳香水剂、溶液剂、注射剂、合剂、洗剂、搽剂,这些都是属于液体剂型的。像散剂、丸剂、片剂、膜剂,都是属于固体剂型。软膏、糊剂属于半固体剂型。像气雾剂、喷雾剂,是属于气体剂型。 第二种分类是按照分散系统进行分类的,像真溶液类剂型,胶体溶液类剂型,乳剂类剂型、混悬液类剂型、气体类剂型、还有微粒剂型,固体类剂型。 (ppt9)第三种分类方法是按照给药途径进行分类,分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像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底下这些图片都是大家常见的一些药物。 (ppt10)另外一类是非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像注射给药,它包括注射剂、粉针剂。

(ppt11)经呼吸道给药的剂型有气雾剂,粉吸入剂。 (ppt12)经皮肤给药的有软膏剂、洗剂。 (ppt13)经黏膜给药的有滴眼剂、眼膏剂。 (ppt14)另外就是经腔道给药的一些栓剂,像肛门用的栓剂,阴道用的栓剂等。 (三)剂型的重要性 1、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例如硫酸镁有注射剂,25%的酸酸镁注射可以用来治疗高血压;它有外用的50%的硫酸镁溶液,外用可以有消肿的作用,30%的硫酸镁溶液内服,它有利胆的作用。另外用50%的硫酸镁溶液口服有导泻的作用。 2、剂型能够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一般的药物注射给药的速度要比口服给药快,一般药物是这样的。 3、改变剂型可以降低或者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像慢阻肺的病人,可能会长期使用一些β2受体激动剂或者激素类药物。β2受体激动剂长期使用会引起来心悸,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会引起缺钙,免疫力降低以及一些代谢的紊乱。如果改用气雾剂,气雾剂它是一个局部给药,它主要是通过口腔的吸入然后进入到气管、以及进入到肺部,这样它可以减少对全身的影响。 4、某些剂型可以产生靶向作用,像一些抗肿瘤的药物。 5、剂型它可以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像吲哚美辛是一个非甾体的抗炎药,它原来常用的是片剂,由于溶出比较差,就使得药物的吸收率比较低,这样每天如果要想达到止疼抗炎的作用需要200到300毫克的剂量。后来制成了胶囊剂,胶囊剂使得它溶出增加了,这样药物的吸收生物利用度也就增加了,每天只需要75毫克到150毫克的量,就可以达到片剂200-300毫克的作用。 二、剂型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除静脉给药的药物外,其他的剂型对药物的吸收以及生物利用度都有很大的影响。剂型的不同会影响药从剂型中溶出的速度,从而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和它的生物利用度。主要表现在药物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作用持续时间以及毒副作用。 我们下面主要看一下经胃肠道给药剂型的吸收情况。 1、液体类剂型 (1)溶液剂质

浅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

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3月第8卷第9期ChinaPracMed,Mar2013,Vol.8,No.9 ·157·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1)。 表1二组疗效比较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 例数5755 显效4232 有效1311 无效212 χ8.58 <0.01(d)表2二组平均腹泻停止时间比较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 例数5755 平均腹泻停止时间(±s) 1.85±0.372.38±1.12 t检验?2.97 P<0.01 3讨论 婴幼儿发生腹泻病时,机体处于缺锌的状态,国内报 [4] 道腹泻患儿的血清锌低于正常儿,锌制剂针对腹泻病的辅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2:1286. [2]陈洁.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3]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国 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4]康春华,丘小汕,华莉,等.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锌水平变化及 补锌治疗效果.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0):765?766. [5]盛晓阳,沈晓明.锌缺乏与儿童感染性疾病.中华儿科杂志, 2007,45(3):164.2009,47(8):634. 助治疗作用并非锌本身的药理作用,而是补充锌制剂后,纠正了缺锌的状态,从而激发和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多种

[5]途径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或防止液体丢失。本组治疗显 示:治疗组疗效、腹泻停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腹泻病患儿补充锌制剂能缩短腹泻的病程、减轻病情。按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的补锌治疗:急性患儿能进食后予以补锌,6个月以上,每天补充元素锌20mg,6个月以下,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共10~14d;该疗法应积极应用于临床治疗。 浅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 高丽 目的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摘要】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并与临床病例结合,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结果分析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大环内酯类、抗真菌药物、其他抗菌药物,以及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的最佳给药时间。结论恰当的给药时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抗菌功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医疗费用。 【关键词】抗菌药物;给药;时间;临床合理用药 有报道称,恰当的用药时间、合理的用药间隔,是确保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环节 [1] 例如头孢曲松等,可以通过降低给药频的β?内酰胺类药物, 率,每日给药依次,就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发挥抗菌功效;对于半衰期较短,但对繁殖期、静止期细胞具有较强杀菌活性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可适当放宽给要间隔方式,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发挥抗菌功效。 1.2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应,具有首过效应。每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单次给药能够获取较高的峰浓度,避免了首过效果,又能减少细菌耐药性,提高抗菌功 [4] 效。同时,神皮质激素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摄取具有饱和 。所以,根据抗菌药物的不同药代 动力学/药效学参数,以及抗菌后效应,将其分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以及时间依赖性且半衰期较 [2] 长的抗菌药物。本研究中,参考相关文献,并与临床病例 结合,分析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大环内酯类、抗真菌药物,以及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的最佳给药时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当药物浓度处于最低抑菌浓度的4抑菌浓度的时间,是β?内酰胺类抗菌

抗菌药物滴注时间要求

抗菌药物滴注时间要求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常用抗菌药物滴注速度要求 抗菌药物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发生许多不良反应。滴注速度不当是抗菌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药物要求快速滴注,以迅速提高血药浓度起到良好的抑菌或杀菌作用;有些药物则要求滴注速率要缓慢,以防止药物产生不良反应。 多数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物,如-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按其性质要求快速进入体内,在短时间内形成较高的血药浓度,同时又可减少药物分解产生致敏物质,使药物效价下降并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大多数的B-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时,将每次剂量溶于100ml液体内小时内滴入。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其毒性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如果滴注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血药浓度过高,则其毒副作用增大。 通过查阅我院抗菌药物的说明书及各类药学专业文献,进行总结我院常用抗菌药物中有明确滴注速率要求的抗菌药物。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剂量为750mg时,滴注时间 不少于90分钟; 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成人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莫西沙星注射液:推荐剂量为静滴,滴注时间为90分钟; 阿奇霉素注射液:稀释最终浓度为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克林霉素注射液:稀释浓度不超过6mg/ml,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用量滴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 万古霉素:稀释浓度为5mg/ml,,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磷霉素:用250ml-500ml的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每次静脉滴注时间应在1-2小时以上;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时最大滴注速率为小时; 注射用伏立康唑:稀释浓度为2mg/ml,稀释后每瓶滴注时间须1至2小时; 甲硝唑、替硝唑注射液: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注射用阿昔洛韦:每次滴注时间在1小时以上; 注射用更昔洛韦:每次滴注时间在1小时以上; 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对于以上有明确滴注速度要求的药物,可以建立速度标准规范;无具体滴速要求的药物,要根据药物本身治疗效果和患者个体差异来调整药物滴注速度,防止和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临床常用的各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及抗菌活性最新版本

抗菌药物分类及常用药物 一、抗菌药物分类 (一)?-内酰胺类 1、青霉素类 1.1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苄青霉素) 1.2半合成青霉素:耐酸青霉素:青霉素V、非奈西林 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甲氧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 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匹氨西林 抗绿脓杆菌青霉素:羧苄西林、哌拉西林、磺苄西林 抗G‐菌青霉素:替莫西林、美洛西林 2、头孢菌素类:一代:头孢(唑林、氨苄、噻吩、拉定、替唑) 二代:头孢(呋辛、克洛、孟多、替安、尼西、雷特) 三代:头孢(哌酮、曲松、他定、噻肟、唑肟、克肟、地嗪、匹胺) 四代:头孢(匹罗、吡肟、克定) 3、其他?-内酰胺类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泰能)、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厄他培南 青霉烯类:法罗培南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 单环?-内酰胺类:氨曲南、卡芦莫南 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氟氧头孢 ?-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复方制剂:克拉维酸(棒酸)、舒巴坦(青霉烷砜)、他唑巴坦(二)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

(三)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四)多(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五)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六)四环素类:四环素、米诺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二甲胺四环素 (七)氯霉素类:氯霉素 (八)链阳性菌素类:奎奴普丁、达福普汀 (九)利福霉素类:利福平 (十)磷霉素类:磷霉素 (十一)肽内酯类:达托霉素 (十二)喹诺酮类:一代:萘啶酸——已不用 二代:吡哌酸(仅用于泌尿道和肠道感染)——已少用 三代:氟喹诺酮类: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培氟沙星 四代:新氟喹诺酮类:洛美沙星、加替沙星、左氟沙星 (十三)恶唑烷酮类:利奈唑胺、利奈唑酮 (十四)磺胺类:磺胺甲噁唑(SMZ)、甲氧苄啶(TMP)(磺胺增效剂) (十五)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十六)硝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 抗感染感染药物分类及抗菌谱 (一)?-内酰胺类 1、青霉素类 1.1天然青霉素:G﹢球、G‐球强;G﹢杆、螺旋体、放线菌有抗菌作用

抗菌药物知识竞赛题目

抗菌药物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2、序贯疗法:在抗菌药物治疗中,先用静脉给药,在控制急性感染后可改为口服疗法继续治疗。 3、杀菌药:是指具有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 4、抑菌药:是指仅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如四环素类、红霉素类、磺胺类等。 5、抗生素后效应: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6、降阶梯疗法:对于病原菌未明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可先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广覆盖可能的致病菌。以后根据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或临床疗效,换用窄谱药物或转为单药治疗,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并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并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易发生的二重感染不良反应。 二、填空题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2、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

与特殊使用级。 4、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医务、药学、感染性疾病、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医务、药学等部门共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5、二级医疗机构要求至少配备3名临床药师;三级医疗机构要求至少配备5名临床药师。 6、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7、围手术期预防给药时机:头孢类抗菌药物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等由于需要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 8、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 9、我院目前有三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分别是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比阿培南。 10、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控制临时采购抗菌药物品种和数量,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原则上每年不得超过5例次。11、医疗机构遴选和新引进抗菌药物品种,应当由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经药学部门提出意见后,由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议。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审议同意,并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审核同意后方可列入采购供应目录。12、抗菌药物的清退意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二分之一以上成员同意后执行,并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备案;

临床常用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

临床常用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 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及其他抗生素。 β-内酰胺类 此类属于繁殖期杀菌剂。其特点是:血药浓度高、抗菌谱广和毒性低。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新型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合制剂。 (1)青霉素类 青霉素G:临床上主要用于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厌氧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杆菌多数对其耐药。普鲁卡因青霉素G半衰期较青霉素长。青霉素V 钾片耐酸,可口服,使用方便。 双氯青霉素:对产酸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最强,对其它G 球菌较青霉素G差,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无效。 阿莫西林:抗菌谱与氨苄青霉素相似,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和流感杆菌对本药敏感,抗菌作用优于氨苄青霉素,但对假单胞菌无效。 广谱抗假单胞菌类:对G 球菌的抗菌作用与青霉素G相似,对G-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流感杆菌等)及假单胞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尤其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抗菌活性更强。 (2)头孢菌素类 此类属广谱抗菌药物,分四代。第一、二代对绿脓杆菌无效,第三代中部分品种及第四代对绿脓杆菌有效,该类药物对支原体和军团菌无效。 第一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噻吩/氨苄/唑林/拉定。对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G 球菌抗菌活性较第二、三代为强,对G-杆菌的作用远不如第二、三代,仅对少数肠道杆菌有作用。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差,对肾有一定毒性。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不动杆菌等无效。其中头孢唑林/拉定较常用。

临床常用抗生素分类及化学名、商品名

β-内酰胺类(β-lactams)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非典型类。 (一)青霉素类 1.阿莫西林(Amoxicillin):即羟氨苄青霉素,商品名:“阿莫仙”、“阿莫灵”、“弗莱莫星”。 2.哌拉西林(Piperacillin):氧哌嗪青霉素。 3.替卡西林(Ticarcillin):羧噻吩青霉素钠,是羧苄青霉素的替代药。 4.阿洛西林(Azlocillin):苯咪唑类广谱半合成青霉素新品,商品名:“阿乐欣”。 5.美洛西林(Mezlocillin):商品名:天林。 6.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棒酸;舒巴坦(Sulbactam)——青霉烷砜;三唑巴坦(Tazobactam)——他唑巴坦。 7.奥格门汀(Augmentin):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商品名:“安灭菌”、“力百汀”、“安奇”。 8.泰门汀(Timentin):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商品名:“特美汀”。9.优立新(Unasyn):氨苄西林/舒巴坦。 10.克菌(Copliscan):阿莫西林/双氯西林,同类产品:新灭菌(Biflocin)。 11.他唑西林(Tazocillin):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商品名:“特治星”、“海他欣”。

(二)头孢菌素类 一代头孢 1.头孢唑啉(Cefazolin):先锋Ⅴ。 2.头孢拉定(Cephradine):先锋Ⅵ,商品名:“泛捷复”(Velosef)。 3.头孢噻吩(Cefinase): 二代头孢 1.头孢呋辛(Cefuroxime):又名头孢呋肟,商品名:“西力欣”(Zinacef)、“力复乐”。 2.头孢克罗(Cefaclor):商品名:“希刻劳”(Ceclor)、“可福乐”(Keflor),为口服药。 3.头孢替安(Cefotiam):商品名:“泛可博林”。 4.头孢丙烯(Cefprozil):商品名:“施复捷”(Cefzil)。 三代头孢 1.头孢噻肟(Cefotaxime):商品名:“头孢氨噻肟钠”、“泰可欣”(Taxime)、“凯福隆”(Clafolan) 2.头孢曲松(Ceferiaxone):又名头孢三嗪,商品名:“罗氏芬”(Rocephin)。 3.头孢他啶(Ceftazidime):即头孢噻甲羧肟,商品名:“复达欣”(Fortum)、“凯福定”(Kefadim) 4.头孢哌酮(Cefoperazone):商品名:“先锋必”(Cefobid)、“赛必欣”。头孢哌酮/舒巴坦:商品名:“舒普深”、“海舒必”、“舒乐哌酮”。

抗菌药物的时间、浓度依赖性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11—2012学年第 1 学期) 课号: 143A16AA1 课程名称:临床药理学改卷教师:焦效兰 学号: 096080017 姓名:吴一波得分: 如何更有效地根据药物的时间依赖性、浓度依赖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依照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PK/PD)特征可分为时间依赖型和浓度依赖型。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应依据不同PK/PD特点来制定不同的给药方案。目前,用于指导临床用药的PK/PD参数包括:①药物浓度高于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时间占给药间期的百分比(T>MIC%),受此参数制约的抗生素主要是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②24小时曲线下面积(AUC)与MIC的比率,其相关抗菌药物是氨基糖苷类及氟喹诺酮类等。③血药峰浓度(PeakConcentration;C max)与MIC的比率,其相关抗菌药物有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及氟喹诺酮类。 一、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 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time dependent antibacterials)是指药物的疗效与浓度大于MIC 的时间有关。此类药物当其浓度到达一定程度以后,再增加剂量,其抗菌疗效不再增加。 如β-内酰胺类,当其浓度达到4~5倍于MIC时,杀菌效果最佳,再增加血药浓度,杀菌效果则不再增加。因此,对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治疗的关键是浓度大于MIC的时间(T,time above MIC),通常T/t(给药间隔)为40%~60%,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因此,对于这类抗菌药物,如果t1/2短,而又无显著的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应将日剂量分次给药,确保其在给药间隔内能有40%~60%的时间药物的血药浓度大于MIC,增大接触时间以达最优化的疗效和最低的细菌耐药率。 在临床应用中,对于t1/2>2h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次给药可使T>MIC达12h(如头孢尼西)到24h(如头孢曲松),每日给药1-2次即可;对于t1/2为1-2h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氨曲南、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等,每日要2-3次给药;其它头孢菌素和大部分青霉素类半衰期为30-60min,需每日3~4次给药。但碳氢霉烯类抗生素中的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虽然t1/2短,但其对繁殖期和静止期细菌均有强大杀菌活性,又显示较长的PAE,临床应用该类药物可适当延长药物给药间隔时间,采取每日2-3次的给药方案。大环内酯类属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但抗菌作用持续时间较长。红霉素的PK/PD 参数符合T>MIC,与β-内酰胺类相似,需每日给药3~4次。而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可以积蓄于吞噬细胞,有从细胞缓慢外排的特点,可以在感染部位发挥药物释放系统作用,故其作用持久,PK/PD参数符合AUC24/MIC,每日给药1次即可。

临床常用的各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及抗菌活性

天然:青霉素G(苄青霉素) 耐酸青霉素:青霉素V、非奈西林 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甲氧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 青霉素类半合成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匹氨西林 抗绿脓杆菌青霉素:羧苄西林、哌拉西林 抗G‐菌青霉素:替莫西林、美西林 一代:头孢(硫脒、替唑、西酮、唑林、氨苄、噻吩、拉定) 二代:头孢(呋辛、尼西、克洛、孟多、替安、雷特) ?-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三代:头孢(唑肟、克肟、哌酮、曲松、他定、噻肟、地嗪) 四代:头孢(匹罗、吡肟、克定)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泰能)、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厄他培南 青霉烯类:法罗培南 其它头霉素类:头孢美唑、头孢西丁、头孢米诺 单环?-内酰胺类:氨曲南、卡芦莫南 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氟氧头孢 ?-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复方制剂:克拉维酸(棒酸)、舒巴坦(青霉烷砜)、他唑巴坦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 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多(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抗生素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 四环素类:四环素、米诺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二甲胺四环素 氯霉素类:氯霉素 链阳性菌素类:奎奴普丁、达福普汀 利福霉素类:利福平 抗感染药物磷霉素类:磷霉素 肽内酯类:达托霉素 夫西地酸: 抗结核药物:一线: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 二线: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对氨水杨酸、卡那霉素等 抗麻风药:氨苯砜、利福平、氯法齐明 一代:萘啶酸——已不用 二代:吡哌酸(仅用于泌尿道和肠道感染)——已少用 喹诺酮类:三代:氟喹诺酮类: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培氟沙星 四代:新氟喹诺酮类:加替沙星、洛美沙星 合成抗细菌药恶唑烷酮类:利奈唑胺、利奈唑酮 磺胺类:磺胺甲噁唑(SMZ)、甲氧苄啶(TMP)(磺胺增效剂) 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硝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 抗真菌抗生素 抗真菌药物 合成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 抗原虫药

抗菌药物滴注时间要求精选版

抗菌药物滴注时间要求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常用抗菌药物滴注速度要求 抗菌药物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发生许多不良反应。滴注速度不当是抗菌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药物要求快速滴注,以迅速提高血药浓度起到良好的抑菌或杀菌作用;有些药物则要求滴注速率要缓慢,以防止药物产生不良反应。 多数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物,如-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按其性质要求快速进入体内,在短时间内形成较高的血药浓度,同时又可减少药物分解产生致敏物质,使药物效价下降并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大多数的B-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时,将每次剂量溶于100ml液体内0.5-1小时内滴入。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其毒性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如果滴注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血药浓度过高,则其毒副作用增大。 通过查阅我院抗菌药物的说明书及各类药学专业文献,进行总结我院常用抗菌药物中有明确滴注速率要求的抗菌药物。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剂量为750mg时,滴注时间 不少于90分钟; 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成人每次0.2g,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莫西沙星注射液:推荐剂量为0.4gqd静滴,滴注时间为90分钟; 阿奇霉素注射液:稀释最终浓度为1.0-2.0mg/ml,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克林霉素注射液:稀释浓度不超过6mg/ml,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1.2g用量滴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 万古霉素:稀释浓度为5mg/ml,,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磷霉素:用250ml-500ml的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每次静脉滴注时间应在1-2小时以上;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时最大滴注速率为0.2g/小时; 注射用伏立康唑:稀释浓度为2mg/ml,稀释后每瓶滴注时间须1至2小时; 甲硝唑、替硝唑注射液: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注射用阿昔洛韦:每次滴注时间在1小时以上; 注射用更昔洛韦:每次滴注时间在1小时以上;

临床常用的各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及抗菌活性

抗原虫药 厂天然:青霉素G (苄青霉素) 抗绿脓杆菌青霉素:羧苄西林、哌拉西林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泰能)、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厄他培南 青霉烯类:法罗培南 单环?-内酰胺类:氨曲南、卡芦莫南 氧头抱烯类:拉氧头抱、氟氧头抱 ?-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复方制剂: 克拉维酸(棒酸)、舒巴坦(青霉烷砜)、他唑巴坦 多(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 四环素类:四环素、米诺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二甲胺四环素 氯霉素类:氯霉素 链阳性菌素类:奎奴普丁、达福普汀 利福霉素类:利福平 肽内酯类:达托霉素 夫西地酸: 抗结核药物:? 一线: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 ??二线: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对氨水杨酸、卡那霉素等 抗麻风药:氨苯砜、利福平、氯法齐明 一代:萘啶酸一一已不用 二代:吡哌酸(仅用于泌尿道和肠道感染)一一已少用 三代:氟喹诺酮类: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培氟沙星 7四代:新氟喹诺酮类:洛美沙星、加替沙星、左氟沙星 磺胺类:磺胺甲噁唑(SMZ )、甲氧苄啶(TMP )(磺胺增效剂) 咲喃类:咲喃妥因、咲喃唑酮 硝咪唑类:甲 硝唑 抗真菌抗生素 抗真菌药物 合成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 青霉素类 耐酸青霉素: 耐酶青霉素: 半合成广谱青霉素: 青霉素V 、非奈西林 苯唑西林、甲氧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匹氨西林 抗G -菌青霉素: 替莫西林、美西林 -一代: 头抱 (唑林、 氨苄、 噻吩、 拉定) 二代: 头抱 (咲辛、 克洛、 孟多、 替安、尼西、雷特) ?-内酰胺类 头抱菌素类 三代: 头抱 (哌酮、 曲松、 他定、 噻肟、唑肟、克肟、地嗪) 四代: 头抱 (匹罗、 吡肟、 克定) 其它 头霉素类:头抱西丁、头抱美唑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 林可霉素类: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抗感染药物 磷霉素类:磷霉素 喹诺酮类: f 合成抗细菌药 恶唑烷酮类:利奈唑胺、利奈唑酮

1.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它的化学结构,抗菌谱,以及药代动力学的PK/PD来分类。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里边抗菌药物根据它的临床的实用级别,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 通常常用的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化学结构分为β内酰胺环类的、喹诺酮类的、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以及糖肽类、噁唑烷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等,以它的母核来做它的分类。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就是这几大类。 首先看一下β-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包括哪些?它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非典型的β- 内酰胺的抗菌药物。 β- 内酰胺环的抗菌药物以青霉素为例,青霉素按照它的抗菌谱又可以分为抗葡萄球菌的青霉素类以及抗铜绿假单的氨基青霉素类,还有根据青霉素它是天然来源发酵得来的还是合成的,又分为天然的青霉素。随着青霉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逐渐出现了耐酶的青霉素。为了克服在临床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β- 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做过化学的结构改造以后又出现了像甲氧西林一类的耐酶的青霉素。在化学结构上做了一定的修饰以后,又出现了广谱的青霉素类药物,比如刚才说的氨基青霉素类。像青霉素类的药物主要是针对的常见的阳性球菌。在青霉素的结构做了改造以后,它就有一个氨基,所以氨基青霉素类的药物都具有抗铜绿假单的作用。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根据它的生产的年代不同,分为了临床上现在在一类手术切口广泛使用的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呋辛,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肟等等,还有第四代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吡肟。

β- 内酰胺环类的药物还包括一大类非典型的β-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比如β- 内酰胺酶的抑制剂舒巴坦、三唑巴坦。还有一类就是单环类的抗菌药物,如氨曲南。还有一类就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它的抗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的抗菌谱是跟第二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呋辛、头孢西林相似的。但是它对于厌氧菌的作用又强于这些药物。还有一大类头霉素类的抗菌药物,如头孢米诺,还有头孢美唑。还有就是特殊期使用的抗菌药物,碳氢霉烯类的抗菌药物,比如临床经常使用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还有一类是头孢烯类的抗菌药物,主要也是针对铜绿假单胞菌,这一类包括氟氧头孢和拉氧头孢。 二、抗菌药物的分类-按抗菌谱分类 刚才介绍了抗菌药物按照它的化学结构的分类,在临床上,根据它的抗菌谱,也就是它针对于哪些细菌来做以分类。比如说在临床上现在经常会出现一些耐药,比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ESBL的药物。根据这些又可以把药物来分为,比如常用的抗MRSA的药物,就是针对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比如说糖肽类的药物,有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还有化学结构上,尽管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是属于不同的,利奈唑胺是属于噁唑烷酮类类的,但是它也具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比如说非典型病原菌,比如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按照抗真菌的又把它分为比如三唑类的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还有棘白素类的药物,米卡芬净、卡泊芬净。还有两性霉素B,金标准,不管是对于曲霉和念珠菌,它都是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的。 比如在临床上常用的抗铜绿假单的药物,比如头孢菌素类的药物,有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和头孢吡肟。碳氢霉烯类的药物,比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以及比阿培南。喹诺酮类里的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的药物,比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依替米星、奈替米星、异帕米星,都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抗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还有经常要用到的抗厌氧菌的药物,在临床上比如腹腔感染、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可以选择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等这些药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