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上联合搜救机制研究

海上联合搜救机制研究

海上联合搜救机制研究
海上联合搜救机制研究

第23卷第2期2015年6月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ZHOU MARITIME INSTITUTE

Vol.23No.2June.2015

海上联合搜救机制研究

蒙仁君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要:海上联合搜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规范科学完整的机制来推动.海上联合搜

救机制的建立要符合政治、经济、技术和管理需要.目前的海上联合搜救机制存在机制内容不完整、不被重视、缺乏统一的指挥协调机构和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应重视并建立规范科学完整的海上联合搜救机制,建立统一的指挥协调机构,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参与方行为,建立切实有效的保障制度;通过联合来达到信息共享、技术交流、资源援助和人员支持等目的.关键词:海上联合搜救;机制;马航客机失联中图分类号:U67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526(2015)02-0021-03收稿日期:2015-03-08

作者简介:蒙仁君(1989—),男,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国的

相互依赖也不断加深,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很容易波及多个国家,使得局部危机可能演化为全球危

机,造成国际影响[1]

.世界各国在公共危机中必须加强合作,以共同抵御危害,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就拿应对海上公共危机事件来说,从2009年法航447空难事件到2014年马航客机失联事件、韩国客轮沉没事故以及近期的亚航失联客机坠海事故,海上联合搜救机制的建立显得日益重要.

1建立海上联合搜救机制的必要性

1)政治需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一国的公共危机已不再是本国的事情,需要国际社会的参与.一国与他国的外交关系在公共危机发生时更是经受考验的时机.所以,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进行国际合作符合政治的需要.重大的公共危机仅凭一国之力难以应对,国际社会必须加强政府间的沟通与合作,依靠政府间合作的力量战胜危机.在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中,航班的乘客来自于14个国家和地区,波及面广,先后有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参与搜救,这一

行动说明,在海上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中,建立海上联合搜救机制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合作中,有利于信息共享、互相援助和加深政治互信.

2)经济需要.海上环境复杂多变,一旦发生海上公共危机事件,其破坏力度是相当大的.以马航

客机失联事件为例,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39人遇难,搜救成本也非常昂贵.特别是在海上搜救阶

段,需要投入大量的搜救设备、物资、人员等,成本巨大,仅凭一国政府之力是很难完成的.另外再加上一国政府可能存在海上搜救的经验、物资设备、专业救援人员不足,救援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发生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搜救活动,提供了先进的搜救设备、专业搜救团队等,大大的促进了搜救工作的开展.3)技术需要.面对海上公共危机事件,各国都有不同的处理经验和技术水平,需要通过合作来进行经验交流和技术共享.比如在在马航客机的搜寻过程中,中国紧急调动近10颗卫星保障失联客机搜救,并派出雪龙号科考船参与搜救,澳大利亚海军将“海洋之盾”号搜救船上的水下自动潜航器投入搜救工作等,给搜救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因此,在海上搜救工作上加强国际合作对一国而

22广州航海学院学报第23卷

言,不仅有利于搜救工作的展开,还可以学习先进的救援技术和改进救援设备,对国家海上危机救援能力的提高都是有利的.

4)管理需要.海上联合搜救是处理公共危机的一种手段.在公共危机发生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一个国家要减少危机的发生,降低危机的损失,提高政府应对危机的效率,必须建立系统的危机管理机制.一个国家加强与别国的在危机管理上合作,有利于学习别国先进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危机管理水平和应对能力.在马航客机失联搜救过程中,马方是主要责任国,其他国家的加入和支持,对其提升危机管理能力很有助益.

2海上联合搜救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海上联合搜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灾害学、卫生学、工程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知识[2].近些年来海上公共危机事件频发,使得各国都认识到许多危机是需要人类共同面对的,并逐渐开展了一些地区性的、国际性的合作活动.例如,2009年中国珠江口海域首次举行海上联合搜救演习、2010年举行海峡两岸海上联合搜救演练、2013年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与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成功举行了一次海上联合搜救演习等.这些合作演习为全球共同应对海上危机事件明确了基本的思路和方向,为构建海上联合搜救常态和长效协作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对于海上联合搜救的国际合作仍然处于初步的、暂时的和探索性的阶段,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

1)海上联合搜救机制的内容不够完整.海上联合搜救不仅仅是事后的救济工作,而是强调全过程的应急管理.事前的预防不足,就会导致事后的仓促应对.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危机事前、事中、事后应急机制,保证海上联合搜救有章可循.马航客机失联事件的应对过程就表现得比较仓促,表明事前预防不足.

2)有些国家不重视海上联合搜救机制的建立.在海上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前,缺乏及时应对和科学处理危机的能力,也使得他国救援力量的介入面临困难,这样会影响到危机事件的处理效率.在马航客机搜救过程中,虽然很多国家参与了搜救工作,但是基本都是临时参与的,缺乏长效的合作机制来推动.

3)缺乏统一的指挥协调机构.海上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开展联合搜救时,由于事件的突发性和参与主体的多样性,使得各种力量的组织协调工作只能临时展开.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协调机构来主导,联合搜救工作将会陷入困乱的局面,难以形成合力,对搜救工作不力.

4)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海上环境复杂多变,海上搜救困难重重,没有雄厚的信息、技术、资源和人员保障,联合搜救工作将很难展开,影响搜救效率,甚至造成难以估量的伤亡和损失.在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中,就存在有一些信息可能涉及机密而被隐藏和信息的不透明性导致搜救地点的误判等问题.

3建立海上联合搜救机制的路径

1)建立规范科学完整的联合搜救机制.在重大海上公共危机事件面前,一国的力量是单薄的,合作才是硬道理,各国应该重视海上联合搜救机制的建立.海上联合搜救机制包括预防、准备、阻止、应对、舒缓和善后等内容[2].预防是指在危机发生前开展相关预防工作,如海上联合搜救演练;准备是指提高政府和个人应对危机的能力;阻止是指发现潜在的威胁时及时制止,防患于未然;应对是指危机发生时紧急处理;舒缓是指危机发生之后减少其造成的损失;善后是恢复正常秩序、民众信心和社会稳定.联合搜救机制的完整性有利于对危机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

2)建立统一的指挥协调机构.由于海上联合搜救各主体的利益和组织目标是有差异的,他们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实现合作的前提,他们的协调和合作程度是搜救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挥协调机构来主导.首先,通过民主程序建立统一的指挥协调机构,并确保其在整个危机处理过程的主导地位;其次,明确海上联合搜救各参与方的角色、地位和职责,以统一的指挥协调机构核心,以危机发生国政府为应急援助的申请方和应急管理的主体力量,以非政府组织为应急资源的筹集者和应急管理具体参与实施者.

3)建立相关机制规范海上联合搜救参与方的行为.海上联合搜救涉及多个国家,关系到海军、空军、外交等敏感问题.在海上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政府为达到窃取该国机密、干

第2期蒙仁君:海上联合搜救机制研究23

预该国内政、甚至控制该国或地区等的目的,会以援助为名,趁机实施一些危害该国的行为.本次马航MH370航班失联,参与搜救工作的有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中国、菲律宾、越南、英国、美国等26个国家,尽管各方救援有所配合,但仍有不少政治军事因素掺杂于救援工作之中,影响救援效率[3].因此,面对国际援助与合作时,政府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规范国外合作方的行为[1],使各国把人道主义救援置于军事实力展现和地缘政治因素之上[4].4)建立切实有效的保障机制.海上联合搜救机制应该实现信息共享、技术交流、资源援助和人员支持4个方面的目标.为确保目标的实现,应建立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一是信息保障:建立应急通信网络系统,确保海上联合搜救时的信息沟通顺畅;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公开和反馈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有利于提高海上联合搜救工作的效率;建立信息管理平台,记录海上公共危机事件和海上联合搜救经验.二是技术保障:应加强在技术上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将国际上的尖端科技与前沿管理方法应用到海上联合搜救中来,提高海上联合搜救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成效.三是资源保障:建立搜救设备、紧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工作制度,努力整合多方资源,确保海上联合搜救工作的资源供给.同时,重视国际组织和其他非政府组织在海上联合搜救中的作用,吸收有利于搜救工作的资源,保障搜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四是人员保障:建立专业的海上搜救专家小组、救援小组、医疗小组和后勤小组,统一指挥,各司其职.专家组提供专业的评估和指导,救援小组负责实施现场搜救,医疗小组负责伤员救治工作,后勤小组负责提供必要物质保障.

4结论

建立海上联合搜救机制非常有必要,符合政治、经济、技术和管理需要;分析发现,目前的海上联合搜救机制存在机制内容不完整、不被重视、缺乏统一的指挥协调机构和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建议各国应加强在海上联合搜救方面的合作,重视并建立规范科学完整的海上联合搜救机制,并在合作过程中,建立统一的指挥协调机构、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参与方行为和建立切实有效的保障制度,通过联合来达到信息共享、技术交流、资源援助和人员支持等目的,提高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海上公共危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樊帆,彭晓保,郭鹏.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国际合作与借鉴[J].湖北社会科学,2010(2):17-19,26.

[2]马慧敏,杨青.突发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6):944-947,951.

[3]程明远.强化国际救援协作机制提高海上联合搜救效率———以马航失联飞机搜救为例[J].世界海运,2014(11):36-38.[4]范烨民.从马航MH370事件看国际联合救援的问题与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14(6):168-169.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Joint Maritime Search andRescue

MENGRen-jun

(School of Management,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 Guangxi530006)

Abstract:Joint maritime search and rescue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which is needed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complete and specific mechanism to promote.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joint maritime search and rescue system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olitical,economic,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needs.At present,the existence problems of joint maritime search and rescue mechanism are the contents of mechanism is not complete,it is not being taken seriously,the lack of a unified command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security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and so on.It suggests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and to establish a standard,scientific and integrity mechanism of the joint maritime search and rescue,establish a unified comm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establish a relevant system to regulate the participants'behavior,and establish an effective security system.It can achieve information sharing,technology exchange,resource assistance and staff support and other purposes through the united.

Key words:Joint maritime search and rescue;mechanism;Malaysia Airlines passenger plane lost contact

海上联合搜救机制研究

第23卷第2期2015年6月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ZHOU MARITIME INSTITUTE Vol.23No.2June.2015 海上联合搜救机制研究 蒙仁君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摘 要:海上联合搜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规范科学完整的机制来推动.海上联合搜 救机制的建立要符合政治、经济、技术和管理需要.目前的海上联合搜救机制存在机制内容不完整、不被重视、缺乏统一的指挥协调机构和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应重视并建立规范科学完整的海上联合搜救机制,建立统一的指挥协调机构,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参与方行为,建立切实有效的保障制度;通过联合来达到信息共享、技术交流、资源援助和人员支持等目的.关键词:海上联合搜救;机制;马航客机失联中图分类号:U67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526(2015)02-0021-03收稿日期:2015-03-08 作者简介:蒙仁君(1989—),男,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国的 相互依赖也不断加深,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很容易波及多个国家,使得局部危机可能演化为全球危 机,造成国际影响[1] .世界各国在公共危机中必须加强合作,以共同抵御危害,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就拿应对海上公共危机事件来说,从2009年法航447空难事件到2014年马航客机失联事件、韩国客轮沉没事故以及近期的亚航失联客机坠海事故,海上联合搜救机制的建立显得日益重要. 1建立海上联合搜救机制的必要性 1)政治需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一国的公共危机已不再是本国的事情,需要国际社会的参与.一国与他国的外交关系在公共危机发生时更是经受考验的时机.所以,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进行国际合作符合政治的需要.重大的公共危机仅凭一国之力难以应对,国际社会必须加强政府间的沟通与合作,依靠政府间合作的力量战胜危机.在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中,航班的乘客来自于14个国家和地区,波及面广,先后有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参与搜救,这一 行动说明,在海上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中,建立海上联合搜救机制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合作中,有利于信息共享、互相援助和加深政治互信. 2)经济需要.海上环境复杂多变,一旦发生海上公共危机事件,其破坏力度是相当大的.以马航 客机失联事件为例,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39人遇难,搜救成本也非常昂贵.特别是在海上搜救阶 段,需要投入大量的搜救设备、物资、人员等,成本巨大,仅凭一国政府之力是很难完成的.另外再加上一国政府可能存在海上搜救的经验、物资设备、专业救援人员不足,救援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发生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搜救活动,提供了先进的搜救设备、专业搜救团队等,大大的促进了搜救工作的开展.3)技术需要.面对海上公共危机事件,各国都有不同的处理经验和技术水平,需要通过合作来进行经验交流和技术共享.比如在在马航客机的搜寻过程中,中国紧急调动近10颗卫星保障失联客机搜救,并派出雪龙号科考船参与搜救,澳大利亚海军将“海洋之盾”号搜救船上的水下自动潜航器投入搜救工作等,给搜救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因此,在海上搜救工作上加强国际合作对一国而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0317 湖南飞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1.目的: 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明确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使各职务人员有所遵循,进而达成技术目标与任务。 2.依据: 组织架构图、运行机制图。 3.适应范围: 适用于飞沃工程研究中心所涵盖的各部门及其小组各阶人员,若组织架构有变更,则依据变更内容修改之。 4.相关权责: 风电特种紧固件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中心 负责主导公司设备开发、机器人视觉开发、AGV智能物流小车开发、自动在线测量开发、RFID射频标签开发、MES计算机制造执行系统开发。技术部负责新产品开发、新物料开发、工艺图纸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品质部 负责新产品品质实验、新产品测试、实验仪器与工具的购买制作与管理,智能制造生产线产品检测数据分析。 财务部 负责研发投入费用管理、分配,研发使用费用与经济效益数据统计核算。 5. 名词定义: 研究人员 1 湖南飞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指本公司研究中心,其主要参与或管理研究开发项目的专业人员。 技术人员 指本公司技术部、品质部)生产部具有风电领域的技术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参加研发活动: ——关键资料的收集整理; ——编制计算机程序; ——进行实验、测试和分析; ——为实验、测试和分析准备材料和设备;

——记录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编制图表;从事统计调查。 辅助人员 指本公司间接部门 (如:行政部)人事部)采购部、财务部) 参加研究开发项目或直接协助这些研究开发项目的有关人员 6.组织架构图 湖南飞沃新能源设备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技术中心软件开发 智能制造系统开发 技术部品质部财务部 工艺设计开发品质测试实验研发成本审计 2 湖南飞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7.运行机制 设备开发 机器人视觉开发 机械设计 AGV智能物流小车开发 研究人员电气设计自动在线测量开发 软件设计 RFID射频标签开 发 MES计算机制造执行系统开发 智能制造监控系统APP 工 程 研 究工艺设计 中技术人员公差控制心 运品质测试行 机 物料采备制 辅助人员机构对接 费用统计 3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 1 产学研协同创新概述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创新主体和要素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升级。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的产业界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政府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不断形成和发展,直至协同创新概念正式提出后助力其升级为产学研协同创新。2011 年4 月,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百年大会上讲话提出:“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 这是首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明确要求。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并不矛盾,而是其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延伸发展,是对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和深化,反映了当今科技革命和技术进步的新趋势。 通过高校与其他相关单位比如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企业组织、金融机构以及有影响力学术组织的交流、结盟或联合,构建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科技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最终实现国家科技实力提升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都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协同创新要求创新主体和要素之间实现跨一级学科和研究机构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打破传统科研组织之间的壁垒,反映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实现横向联合发展的趋势。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动态性、多元化、融合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世界上各个科技强国的普遍重视,并逐渐向跨学科和区域化、国际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各级各类的协同创新中心不断涌现,产学研协同创新进入了实质性发展的新阶段。 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产学研合作逐渐起步并缓慢推进,经历了产学研联合、产学研结合阶段后,发展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之相对应,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也在不断演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要求,鼓励产学研各方特别是高等学校探索建立新的协同创新模式。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合作模式。 (1)从主导组织的类型可以分为政府推动、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其中政府推动型协同创新模式是指由地方政府投资主导,重视并强化协同创新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引导地方高校联合科研机构和产业部门,围绕地方经济、政治、科技、社会、文化发展重大问题进行的区域性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主导型协同创新模式是企业为了一定目的,比如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或者仅仅为解决某个技术难题,通过合作、委托开发等方式吸引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参与企业研发过程,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其研发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和范围由企业决定并支付费用;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又称为学研主导或者联合开发模式,是学研两方在地位平等基础上,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联合起来,建立研究实体或者形成战略联盟,共同参与研发和经营管理,风险和收益共担,利用各自优势分工协作进行研究和创新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协同创新模式。

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

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 沈阳名华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是一个以企业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生产车间为基地,产、学、研相结合,集研究、实验、开发、引进和技术转化为一身,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发挥人才效益的技术研发平台。 公司成立技术中心管理委员会,专设技术中心办公室,下设产、学、研中心、模塑试验中心、计算机信息中心、新型工艺开发室、局域网信息中心、新产品研发中心、技术培训中心等机构。 沈阳名华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组织机构图

技术中心管理委员会: 由合作单位的专家、教授、公司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骨干力量组成,公司总经理担任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技术中心管理委员会成员专业涉及工艺、设备、电气、质量等;传播先进研发理念和技术,对企业技术中心进行全面技术指导。 技术中心主要成员

技术中心办公室:公司技术中心管理委员会下设技术中心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公司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兼任。负责制定人才规划,实施引进、培养、再教育战略,搭建人才梯队,满足研发人才需求,组织制定技术中心的各项制度,合理配置技术中心研究的开发用人制度,满足岗位工作的需求;负责有关职工技术培训师资和重大教育活动的内引外联工作;负责中心人才的管理和后勤服务管理。负责对外通讯联络工作。 产、学、研中心:在技术中心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负责东北大学等大专院校,著名企业的学术交流,产品的开发研究,配套结合的各项具体工作,对掌握的技术信息反馈到各有关中心,为公司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指导性战略。

性能试验中心:负责公司产品的初期、中期、半成品、成品中的过程控制指标,提供各类性能参数,产品的编码,试验的标准,产品的追溯性的各项工作。 注塑、喷涂试验中心:负责公司的所有注塑品的进料、产品的中间过程的推力、标识、内、外在质量的控制、检验、指导。质量控制实验中心:负责产品检验标准的制定,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产品的出厂试验记录,产品的发出的编辑登记,产品的跟踪,质量的反馈等各项工作。 计算机信息中心:负责科技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负责公司网络管理和公司信息网络建设,负责与专业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联合开发本公司使用的各种自动化管理软件工作,为技术中心工作人员提供先进的信息采集平台。 新型工艺开发室:在技术中心主任的指导下,负责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对当前生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和革新,负责引进当前先进技术并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重点是节能降耗,废料的利用,资源的综合利用,并负责各类技术数据的保存,技术资料的完整、归档和保密工作,同时负责落后工艺技术的淘汰,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局域网信息中心:负责公司各部门之间的科技信息的统筹收集、整理,在局域网内的发布、共享;负责局域网的管理、指导工作,加强信息之间的交流,为技术中心的各项工作提供平台式服务。新产品研发中心:负责科技产品的市场化工作,对市场调研,

2020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及标准汇编(超详细word目录)

序号文件名称效力级别发文字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法律主席令第69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2017年修订】国家法律主席令第63号 3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行政法规国务院令第599号 4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行政法规国务院令第450号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规定行政法规中国民航局令第29号 6 中央救灾委员会组织简则行政法规 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11年修正】行政法规国务院令第588号 8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2011年修正】行政法规国务院令第588号 9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2011年修正】行政法规国务院令第588号 10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行政法规国发[2006]24号 11 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行政法规国办函[2015]32号 1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行政法规国办发[2014]63号 13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年修订】行政法规国办函[2014]119号 1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行政法规国办发[2013]101号 1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行政法规国办发[2009]59号 1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行政法规国办发[2007]52号 17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行政法规国办发[2007]13号 18 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行政法规国办函[2004]39号 19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行政法规国办函[2004]33号 2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的通知行政法规国办发[1995]22号 21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行政法规 22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2012年修订】行政法规 23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行政法规 24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行政法规 25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行政法规 26 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行政法规 27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行政法规 28 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行政法规 29 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行政法规 30 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行政法规 31 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行政法规 32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行政法规 33 国家核应急预案【2013年修订】行政法规 34 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行政法规 35 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2011年修订】行政法规 36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016年修订】行政法规国办函[2016]25号 37 国家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行政法规国办函[2015]134号 3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行政法规国办发[2016]104号

河北省海上搜救应急预案

河北省海上搜救应急预案-2010年修订版 河北省海上搜救应急预案 目录 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工作原则 1.3编制依据 1.4适用范围 2组织指挥体系 2.1应急领导机构 2.2应急指挥机构 2.3分支机构 2.4咨询机构 2.5现场指挥 2.6海上应急搜救力量 2.7组织体系框架图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信息监测与分析 3.2预警分级 3.3预警预防行动 3.4预警支持系统 4海上突发事件的险情分级与报告 4.1海上突发事件的险情分级

4.2海上险情信息的报告 5应急响应和处置 5.1险情初期的响应 5.2分级响应 5.3应急反应 5.4应急行动的终止 5.5安全防护 5.6信息发布 6后期处置 6.1善后处置 6.2社会救助 6.3搜救效果评估 7应急保障 7.1应急准备 7.2通信与信息保障 7.3应急力量和保障 7.4宣传、培训和演习 7.5监督检查 8附则 8.1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 8.2预案管理与更新 8.3奖励与责任 8.4解释部门 8.5实施时间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正确实施《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完善河北省海上搜救应急反应机制,有效地组织海上搜救应急反应行动,救助遇险人员,控制海上险情扩展,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海上险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编制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1)政府领导,统一指挥,依法规范。 政府领导:政府对海上搜救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形成高效应急反应机制,及时、有效地组织社会资源,形成合力。 统一指挥:海上搜救中心对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行动实行统一指挥,保证各方应急力量协调行动。 依法规范: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相关部门、单位、个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应急反应的组织、协调、指挥行为。 (2)以人为本,科学决策,快速高效。 以人为本:充分履行政府职能,快速高效地救助海上遇险人员。 科学决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果断决策,保证应急指挥的科学性、权威性。 快速高效:建立应急机制,保证指挥畅通;强化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应急力量建设,提高应急反应的效能和水平。 (3)分级管理,属地为主,防救结合。 分级管理:根据海上突发事件的发生区域、性质、程度与实施救助投入的力量所需,实施分级管理。

海上应急搜救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海上应急搜救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海运是我国对外贸易运输的最主要方式,随着船舶大型化、海上船舶交通密集度增加,海上事故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船舶海上航运发生事故,一般多处于恶劣气候、海况,自救能力差,外部救援困难,事故状态难以控制。同时,水运行业的安全管理涉及的部门和单位多,应急反应协调环节多,难度大。因此,我国必须建立一个指挥统一、行动高效的专门海上应急救援体系。 就海上应急搜救而言,我们的目标是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取最准确的信息情报,以科学的决策制定最完善的施救方案,以最有效的手段配备最精干的搜救力量,以最满意的效果汇报最关切的社会期待。 因此,我们在不断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海上交通安全指导方针和工作格局。 建立指挥协调体系2005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了以交通部为牵头部门的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在交通部设立了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及其总值班室,作为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的日常办事机构。 根据《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交通部与中国气象局就海上气象和灾害天气预警预报服务签署了部际协议,与信息产业部建立了海上搜救通信应急联动机制,与民政部建立了海(水)上搜救应急联动机制。通过加强与军队、武警的联系,有效利用各类海上搜救资源,形成了专群结合、军地结合的海上搜救应急格局。同时,交通部还着手建立了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 在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下,我国建立了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沿海10个省级海上搜救中心及长江干线水上搜救中心、江苏省水上搜救中心,沿海、沿江市级搜救分中心的三级搜救组织、协调和指挥体系。 出台相关预案在抓紧修订起草《海上交通安全法》和《海上搜救条例》的同时,交通部于2004年编制完成了《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并由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5月正式印发

《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之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实施与管理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实施与管理 第一章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一、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及应急救援预案的概念与编制原则1、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危险化学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其它较大社会危害时,为及时控制危险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体防护和组织撤离,消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针对重大危险源或关键部位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化学的、物理的)而预先制订的对策方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又名“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预案”、“应急计划”、或“应急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3方面的含义:即事故预防、应急处理、抢险救援。3、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目的⑴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⑵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发生;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力减轻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影响。4、制定预案的依据⑴《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 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六十九条规定,对县以上各级政府及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均应建立应急救援预案。⑵《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章第四十九条—--五十三条,对政府、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做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其中,对企业制定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报备工作和政府的指挥领导都有具体要求。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17号)⑸《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2004]43号。由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该令第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因此今后

协同创新平台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协同创新平台文化建设方案 目录 一、当前学术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3) (一)学术文化意识淡薄:本真主义缺失,功利主义盛行 (3) (二)学术风气有待加强:学术道德失范,学术监督缺位 (4) (三)学术权力失位严重:行政权力膨胀,学术权力势微 (4) 二、学术文化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4) (一)继承与发展学术文化,积极营造学术至上的良好氛围 (4) 1.必须把学术文化建设作为协同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好 (4) 2.协同创新必须树立学术至上的价值观念 (5) (二)弘扬和培养学术道德,建立健全学术监督的体制机制 (5) 1.建立学术信用档案 (5) 2.建立协同创新的学术规章制度 (6) (三)尊重和用好学术权力,构建助推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 (6) 1.树立学术权威 (6) 2.建立学术权力运行机制 (7) 三、学术风气营造方法 (8) (一)成立学术风气建设专门委员会 (8) 四、构建协同创新的平台模式 (9) (一)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平台模式 (9) (二)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的平台模式 (10) (三)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的平台模式 (10) (四)面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的平台模式 (10) 五、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 (11) (一)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11) (二)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 (11) (三)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2) (四)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12) (五)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 (12) (六)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12) (七)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 (13) (八)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 (13) 六、创新文化创建理念和体系 (14) (一)确立创新文化建设指导思想 (14) (二)凝练创新文化建设目标 (14) (三)规范创新文化建设原则 (15) (四)明确创新文化的内容 (15) 1、精神层面 (15) 2、制度层面 (15) 3、可视层面 (16) (五)建立创新文化建设的体系 (16) 七、创新文化建设三阶段 (16)

水上作业应急处置预案

水上作业应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建立东江水利枢纽水上作业事故应急反应机制,迅速、有序、高效地组织水上作业事故应急反应行动,及时搜寻救助遇险船舶、水上设施和人员等,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特制定本方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国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等相关法规,结合本枢纽实际制定本预案。 3、适用围 船舶水上作业事件是指船舶在生产作业、航行、锚泊等过程中发生碰撞、触礁、搁浅或机械故障等造成人员死亡(失踪)或严重危及船员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 本预案适用于枢纽管理区通航水域发生的较大、一般水上作业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特别重大、重大事件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4、事件分级 (1)特别重大事件(I级) 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或水上保安事件。 (2)重大事件(II级)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或水上保安事件。 (3)较大事件(III级)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或水上保安事件。 (4)一般事件(IV级) 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或水上保安事件。 5、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严格管理; (2)职责明确,规有序; (3)反应灵敏,运转高效。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1、船舶水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主要职责: (1)决定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 (2)负责指挥船舶水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3)负责对事件处置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和部署; (4)负责向政府相关部门请示、报告工作,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企业技术中心的运行机制

企业技术中心的运行机制(1)组织建设 ①福州(集团)总公司技术中心作为企业研发机构,实行在总公司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其运行机制与福州建工(集团)总公司保持一致,执行总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分工明确,职责到位。 ②技术中心主任是技术中心的最高管理者,由集团公司技术负责人兼任,由集团董事会任命。中心副主任由试验基地及研发基地负责 c、研发分中心:对各种地质进行勘探、勘察,供设计采用,并作各类型桩基检测、基坑监测及建筑物沉降观测。为各种方案选择、项目论证等提供科学依据。 d、成果转化部:①执行国家、省规范及地方标准,贯彻技术中心下发的技术文件,切实把“四新”技术推广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去;

②总结现场施工技术经验,创新整合施工技术;③按照中心与项目部确定研发的课题,进行QC、工法的编写;④开展多层次项目交流,组织参与重点工程、关键工序、重要节点及危险性较大的项目专家论证。 (2)各项制度建设 为了保证企业技术中心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强规范化、制度化、 转让、服务等技术活动,增创研发经费 4、2011年度集团公司用于科技活动经费共计860.6万元,达公司总营业额的0.66% (4)激励机制 ①公司制定了《公司技术创新战略制度》,《科研活动经费投入预算制度》对创建工程质量奖、安全文明工地、科技示范工程标准、工

法、专利、QC成果。依据获得的荣誉级别、工程规模等,按奖励标准给予奖励。 ②鼓励员工为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出谋划策,提出技术创新提案或合理化建议,并根据《公司技术创新制度》规定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③积极调动员工技术创新积极性,发扬团队精神,每年对在科技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项目部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 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中文名,应急预案体系。概述,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基本概述,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专项应急,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基本概述。应急预案-国家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专项应急。1。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3。国家地震应急预案4。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5。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6。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7。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8。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9。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10。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1。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12。国家核应急预案13。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4。 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15。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6。国家突发

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17。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18。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9。国家粮食应急预案20。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1。国家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部门应急。部门应急预案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预案。1。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2。铁路防洪应急预案3。铁路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4。铁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5。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6。草原火灾应急预案7。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8。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9。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10。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11。 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12。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预案13。赤潮灾害应急预案14。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15。中国红十字

技术研发中心运行机制

研发中心管理制度及奖励机制 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更好的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家的潜能,科学、合理、高效的完成公司新产品开发工作。对研发中心实行有计划、有控制的目标管理措施,即管理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考核实行半年考、年终总评考核制度。 技术研发中心围绕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研发具有商业化的成果。研发中心应通过建立数据库、办公自动化、培训等方式,提升员工的整体职业技能。 建立研发用人机制,为核心研发人员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对研发过程形成的知识、专利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研发人才储备机制,确保企业研发后继有人,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

实验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着“互帮互学,资源共享”的宗旨开展新产品研究工作。本部门所有人员必须坚持“团队利益第一”,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争取在研发领域做出公司,为公司发展创造更大效益。 第二条追求“合作,创新,严谨,勤奋,高效”的工作方式。从严要求自己,敢于挑战自我。 第三条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达到“规范,安全,整洁,有序”的要求。实验记录的填写要求及时、规范、完整。 第四条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室工作环境,达到“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目的,根据国家有关实验室规范,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五条实验室隶属于公司技术中心,主要用于开展并完成公司产品的生产工艺优化、样品化验分析、新产品研发、小试及中试等试验研究任务。 第六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进入公司技术中心实验室的所 有人员。

宁夏昊王粮食技术研发中心组织机构 骨架图 技

浅谈交管中心在海上搜救中的作用

浅谈交管中心在海上搜救中的作用 浅谈交管中心在海上搜救中的作用 文章标题:浅谈交管中心在海上搜救中的作用 浅谈成山头VTS 在海上搜救中的作用 内容简介:通过对海上搜救预防、预警、实施搜救和总结的各个阶段的阐述,结合成山头交管中心的现状和特点,简单的分析了成山头在海上搜救中的作用。 关键词:VTS 海上搜救海上交通事故 正文:VTS(Vessel Traffic Services)是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承担着管理海上交通流,接受船舶报告,信息服务等多项职能,尤其是在海上搜救的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特有的支持作用,在海上联合搜救的不同阶段中都有不同的表现作用。随着我国VTS建设的逐步加强和管理的日臻完善,VTS在船舶交通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渐明显,海区VTS和港口VTS的特点各不相同。 成山头船舶交管系统是我国最早的一个海区交管系统,也是现在山东海域重要的海区交管系统。成山头VTS扼守南北水上交通要道,经过十年的VTS实践活动,它的实际作用和社会影响不言而喻。现在就海事行动的预防、预警、搜救、结束和海事调查四个阶段中成山头VTS可以发挥的作用初步的谈些自己的认识,希望大家指正。(以现有的水平可以发挥那些作用,以后的发展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讨论:) 一.做好VTS值班工作,预防海上交通事故的发生 大家都知道对交通事故的最好预期就是消除交通中的隐患,防患于未然。从经济上讲,预防的成本要远远低于事故发生以后的搜救成本。在各类海上事故中,碰撞事故占其中的很大的比例,而人为原因造成的碰撞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0%以上。VTS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对改善船舶交通秩序,减少了船舶交通事故,提高了航道的通过能力和船舶的营运效率,提高了港口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海上安全监督管理的现代化优化上通航环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成山头VTS运行的十年实践证明,成山头交管在维护海上南北大动脉的交通安全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最用,成功的避免了无数的险情,为过往船舶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助航信息。但是由于我国的水上交管事业起步较晚,就总体运行水平而言,我国VTS系统在管理和使用上仍存在不少问题。现有的设备有待进一步信息化集成化,减少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使之把主要精力应用在交通秩序的通航管理上,而不是简单的设备上的机械操作上。在值班期间,特别是气象条件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值班监督员应该充分发挥VTS的作用,时刻关注海上船舶的交通状况,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提醒,对违反有关航行规定的船舶实施警告、命令等一系列不同程度的作为,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形成海事海难。 为充分发挥VTS系统的作用,达到国际有关《VTS指南》的要求,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作为VTS工作人员,一般履行管理和业务两种职责。管理职责主要是维持值班室的日常秩序,使日常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维护设备,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制定相关的计划。管理能力低易导致工作混乱,分工不明,设备得不到及时维护,制定计划不合理,容易使得工作人员工作时相互推诿,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从而影响到VTS功能的发挥。 提高VTS对作用区域或者监管水平(包括业务知识和责任意识)。VTS具有助航

企业技术中心的运行机制

企业技术中心的运行机制(总 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企业技术中心的运行机制(1)组织建设 ①福州(集团)总公司技术中心作为企业研发机构,实行在总公司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其运行机制与福州建工(集团)总公司保持一致,执行总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分工明确,职责到位。 ②技术中心主任是技术中心的最高管理者,由集团公司技术负责人兼任,由集团董事会任命。中心副主任由试验基地及研发基地负责人等兼任。 ③技术中心下设科技综合部、试验开发部、技术研发部、成果转化部。试验分中心设在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研发分中心设在福州市建筑设计院。“中心”包括:科技综合部、试验开发部、技术研发部、成果转化部。 ④a、科技综合部:(1)负责编制技术中心科技规划,组织科技项目立项、评估及论证;(2)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组织设计论证、实施过程管理,为合同项目提供技术服务,组织和参加重点科技项目联合攻关;(3)产学研技术转化;(4)信息中心运营和管理;(5)综合统计、后勤服务。 b、试验分中心:从事科研项目(包括实验、检测),提供试验报告、建筑材料产品研发、产品性能检测、技术产业化、技术吸收与转移、技术指导与咨询等各项技术服务体系,进行各种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c、研发分中心:对各种地质进行勘探、勘察,供设计采用,并作各类型桩基检测、基坑监测及建筑物沉降观测。为各种方案选择、项目论证等提供科学依据。 d、成果转化部:①执行国家、省规范及地方标准,贯彻技术中心下发的技术文件,切实把“四新”技术推广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去;②总结现场施工技术经验,创新整合施工技术;③按照中心与项目部确定研发的课题,进行QC、工法的编写; ④开展多层次项目交流,组织参与重点工程、关键工序、重要节点及危险性较大的项目专家论证。 (2)各项制度建设 为了保证企业技术中心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强规范化、制度化、相继制定并出台以下规定制度、规定管理办法: 1、福州建工(集团)总公司技术中心制度

应急管理法律法规讲解学习

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首页>>法律法规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行政法规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文件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52号)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1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家总体和专项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冶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海洋石油天然气作业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门规章和文件 国务院安委会文件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52号)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13号)

协同创新平台行动建议

智能港口物流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上海海事大学行动方案(建议) 智能港口物流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协同创新平台”)是学校的特区,改革优先发展的试验区。上海海事大学按照政策与经费并重的多元化支持原则,从平台协同创新和机制体制改革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地方、高校配套政策优先支持的前提下,给予协同创新平台更大的政策支持力度,扶优扶强。鼓励协同创新平台依据国家政策创新学生招录与选拔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师遴选、考核与评价制度,深化高校办学模式改革,使之成为高校综合改革的集聚区。基于此,我校在推进协同创新平台的过程中,需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有效地保障计划的实施[1]。 一、完善组织机构 (一)平台层面 “智能港口物流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作为依托上海海事大学管理,相对独立、自主运行的实体机构,采用“领导小组→管理小组→协同创新子平台→创新团队”的四级组织管理体制,同时成立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发挥其决策咨询功能。 1.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由牵头高校上海海事大学校长担任,成员由协同单位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等主要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同创新平台发展规划审定、配套政策与经费保障,明晰各协同单位责权,统筹协调各方人力资源、成果及知识产权归属等重大事宜,领导小组一般每年召开2次会议。 2.管理小组 管理小组全面负责平台的运行管理,成员包括各协同单位派驻人员、专职行政人员、各协同创新子平台负责人。管理小组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制定协同创新平台的目标任务、考核办法、业绩奖励措施等。协同创新子平台负责人(首席科学家)通过竞争上岗,负责团队组建、人员聘任、目标管理、团队绩效

技术中心管理制度

技术中心管理制度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的实施事情,包括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与调整,年 度打算的制定与实施(涉及企业隐秘可作技术处理)。 二、企业主营业务涉及哪些行业领域,以及在该行业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与国际同行业领域相比所具有的规模和技术优势。 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包括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事情、技术中心组织建设(内 部组织设置与调整、下属企业组织设置、与外部单位共建组织及运行事情等)、技术中心创新机制建设(技术带头人培养、人才激励机制、知识产权爱护、技术创新投入制度及执行事 情等)、合作创新事情(产学研合作、企业合作及国际合作)、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试验设施、检测设施、信息化设施)。 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事情,包括年度重点创新项目的实施效果、关键核心技术掌握程度和产品的自主创新事情、资源综合利用、节能落耗、清洁生产等创新事情。 五、企业信息化建设事情。 六、其他有特色的工作事情。 技术中心治理制度(二) 1、全面治理中心的各项工作,负责编制中心工作打算和进展规划。 2、拟定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并负责实施。 3、负责编制中心年度设备、材料、低值易耗品的购置打算和维修打算;并组织实施。 4、负责中心的日常治理工作,保证校园络、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5、仔细抓好中心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 6、依照中心工作,对人员进行调整和分配。 6、领导、组织中心工作人员完成各项日常工作,做好工作总结、评比和经验交流。 7、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技术中心治理制度(三) 1、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⑴全面负责教育技术中心的日常事务和技术工作; ⑵在教务处领导的统筹下,全面负责本部门的建设和进展规 划的制定及降实; ⑶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各项任务的及时完成; ⑷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2、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岗位职责 ⑴负责电教教材、多媒体课件的编导、制作; ⑵负责多媒体教材、课件制作室的治理; ⑶参与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及维护; ⑷负责各类多媒体教材、课件及资料的引进、收集及治理; ⑸开展新教育技术的研究,并做好普及与培训工作; ⑹参与各类多媒体教学的指导工作; ⑺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3、教育技术应用人员岗位职责 ⑴负责教育技术中心设备的日常维护; ⑵负责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及维护; ⑶参与电教教材、多媒体课件的编导、制作; ⑷配合学校的重大活动做好摄像、摄影工作; ⑸参与各类多媒体教学的指导工作;

中心任务和运行机制

三、主要任务与目标 1.工程中心的主要发展方向 1)项目研究开发和工程化的主要方向 中心研究开发的四大主要方向是:节水农业技术、新材料技术、环保塑木及生产技术和功能性工程塑料的开发应用领域。在新的高分子材料及应用领域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基础上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技术和制造技术的研究,使之快速将新产品产业化。 2.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务 项目分阶段实施,根据年度研究开发目标和计划,在三年内将中心建成有自主开发新材料和器件的技术和能力,并拥有相应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内技术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及应用专业化中心。 为完成以上目标及项目内容,中心实施以下措施: a.人力资源建设 在中心依托单位同一开发区内建立中心本部,按计划建立中心办公机构,成立开发部等有关部门,配备人员。完成各实验室及材料及产品中试线的建设。使之具备项目研发和中试的能力。 b. 在某合作单位设立分中心,聘用项目带头人和研发人员,由分中心技术人员利用某的资源实施开发研究任务,适时转化到中心中试线。 c. 利用中心依托单位所属市场资源和国际和国内前沿技术和信息资源,建立与高分子新材料相关的技术动态信息情报网络,为新品

开发和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案及时提供指南。 3.工程中心的发展战略与经营思路 ① 开展高分子新材料产品设计及工程制造方面的技术质量咨询、诊断工作,提供解决方案,并指导实施; ② 帮助本行业企业投资决策服务,接受高分子材料产品产业化工程化生产、工艺设计及设备选型等,并可进行新材料、产品制造技术的转移; ③ 定期组织中、短期专题技术讲座,提供学习、实习场所,在行业内为培养初、中、高级操作员、技术员、工程师,组织国内大学教授、专家报告行业技术动态,发展方向; ④ 为行业提供技术鉴定,专业测试技术及委托测试服务,充分发挥中心测试仪器作用。 (2)考核要求 中心服务原则上采取有偿服务的形式,其收费标准与客户协商确定,有国家物价部门指导价格的,按国家指导价格相关标准执行。 每年中心每位专家和专业人员有责任进行40小时的授课和辅导。 中心每年成果转移项目不少于3个,工程化推广项目不少于2项。 4.工程中心的建设期和中长期目标 (1) 2010到2012年,在中心建立国内高分子材料工程化硕士培养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