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并购后的企业管理整合

浅析并购后的企业管理整合

浅析并购后的企业管理整合
浅析并购后的企业管理整合

浅析并购后的企业管理整合

发表时间:2012-07-12T17:10:09.383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5月(下)供稿作者:雷平

[导读] 首先,创造管理整合的良好氛围。购并后的管理整合,必然会导致从己知向未知的变化。

雷平(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上海 200245)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5-0276-01

摘要:并购作为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并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企业并购的最终成效能否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管理整合的制约,企业实行并购之后,只有通过必要的管理能力整合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并购的目的。

关键词:企业;并购;管理整合

一、关于企业并购和管理整合的理论概述

(一)企业并购的内涵。

简言之,企业并购就是企业兼并和收购的总称。在国际上习惯于把兼并和收购放到一起进行使用,统称为M&A。详细来讲,企业并购指的就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兼并和收购的行为,是企业法人在等价有偿和平等自愿的基础之上,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取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在企业的发展和运行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管理整合的内涵。

管理整合是依据管理的基本内核思想,通过相应的战略、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各种资源的科学合理有效配置,促进企业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管理整合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战略整合、财务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和文化整合,这四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管理整合工作的有序运行。

二、并购后的企业管理整合的主要内容

(一)并购后企业的战略整合。

在企业管理整合过程中,战略整合的地位非常重要。经营战略整合指的是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采取优化手段对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的优势战略环节进行整合,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在企业发展中,借助并购实现企业与自身的战略互补关系是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缺少相应的战略整合力度,企业就不能更好的吸收外部的优势资源,很难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说,在已有领域确立核心竞争力,同时向新的经营领域获取竞争优势要素,是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需同时考虑的战略性问题。

(二)并购后企业的财务整合。

公司财务整合指的是企业兼并方对被兼并方的会计核算体系、财务制度体系进行相应的监控和管理。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财务整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核心,对公司的经营、投资、融资等活动的管理到位,包括财务管理目标导向的整合、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整合、存量资产的整合、业绩考核体系的整合和现金流转内部控制的整合。在企业的并购过程中,财务整合并不是公司进行并购的最终目的,而是通过此手段来进一步壮大公司的发展实力。

(三)并购后企业的人力资源整合。

企业并购是当前资本运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段,不少企业通过并购达到了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很大的优势。其中,企业人力资源的整合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购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效评估当前的人力资源,决定哪些人才应当挽留下来,应该能作出更大的贡献;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哪些人员应当重新安排或者解雇;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积极建立人才数据库,保持管理队伍的连续性;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激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素质;接受指导与改进管理的机会等。通过并购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整合,为企业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四)并购后企业的文化整合。

企业文化整合就是企业内的不同亚文化协调为整体认同的一致的过程。企业文化的整合不是消灭亚文化间的所有差异,而是使各种亚文化健康地发展,使不同亚文化间互相协调,在企业统一价值观的指导下结合为一个整体。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企业文化整合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首先,在企业并购中,通过协调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整合,防止冲突的出现,进而保证企业的合理有序发展;其次,保证各种亚文化的稳定发展;再次,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整合,确定统一完善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从而能够更好地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

三、优化并购后企业管理整合的路径

(一)重视并购管理整合的前期准备工作。

我国企业并购的实践显示,这一阶段工作还显得太单薄甚至根本没有,不少由行政主管单位牵线的并购,是在主管官员一手捏合下完成,并购双方不仅没有选择权,而且几乎没有并购前的整合准备就进人实质性的合并后运营阶段。并购企业在做出并购决策前应审慎地回答以下问题:并购该企业是否与自己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怎样进行战略整合;并购该企业到底要什么;企业的债务结构如何;被并购企业的资产有无变现的能力。通过对前期的完善准备,能够为并购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优化实施阶段的管理整合方案。

首先,创造管理整合的良好氛围。购并后的管理整合,必然会导致从己知向未知的变化。由于未来是不确定的而且可能对人们的资格、利益和竞争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被购并企业员工通常并不支持整合,除非让他们感觉到非这么做不可。因此,管理整合行动计划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激发组织成员对管理整合进行承诺并参与;其次,克服对管理整合的抵制。由于购并所引发的心理问题,以及组织惯性和固有

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因素,购并后被并购企业人员往往会抵制整合。因此,在企业并购实施阶段一定要克服对管理整合的抵制;再次,建立联合指导委员会和形成政治支持。以管理整合团队为核心,充分吸收组织各层次管理和技术人员、员工代表或非正式组织中的关键人物,

赛迪顾问-大型企业并购重组信息化整合方案

本期主题:大型企业并购重组信息化整合方案 第一章并购企业信息化整合目标及原则 1.1 总体目标 在央企集团整体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指引下,以坚持央企集团信息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原则为前提,以最大化的保护利用并购企业现有IT资产为核心,以并购企业现有系统改造、网络对接集成、信息资源整合、IT组织优化为主体,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的将新并购企业能够平滑的并入央企集团信息化体系中。 1.2 具体目标 1、“1+1>2”的韦斯顿协同效应实现,重构统一的信息化体系,努力营造央企集团与并购企业IT资产深度“融合”的技术环境,信息系统间实现功能联动、数据资源实现统一标准应用、通讯网络实现数据无障碍传输,最终达到目的。 2、IT经验成本曲线效应实现,在新并购企业信息化整合过程中,充分复制央企集团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妥善应用央企集团成熟的信息系统。以快速提高并购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努力缩小并购企业与央企集团现有企业间的IT技术应用差距。 1.3 整合原则 1、总部主导原则 并购企业信息化整合工作必须在央企总部信息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稳步推进,按照央企集团制定的重组整合方案开展技术实施,央企集团信息部门对并购企业信息化建设负有“指导建设、监督管理”的责任。 2、规范遵照原则

未来并购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严格遵守央企集团颁布或新制定的各项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 3、资产保护最大化原则 在并购企业信息化改造、整合过程中,在不违背央企集团总体信息化应用要求的前提下,要保证并购企业原有IT资产得以最大化的保护。 4、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具体的技术应用中,该技术不仅要满足企业并购期的业务支撑需求,而且要保证该技术能够适应未来企业的长远发展要求。 5、业务、管理驱动原则 要充分调研并购业务、相关管控对IT技术(包括信息系统对接、网络集成等)的应用需求,在需求引导驱动下,选择最合适的技术应用方式。 第二章并购企业信息化整合难点及风险 2.1并购重组后信息化建设的难点 1、信息化系统的全面推广具有难度 被并购企业业务特点各不相同,其信息化水平也存在差异,在推广统一的信息化系统过程中,由于被并购企业对信息化的理解不同,部署时可能出现资源浪费、理解不到位的情况,如果推广的速度过快,有可能造成相关经验得不到推广、知识得不到共享的情况。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系统模型,逐步探索逐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保持系统的统一规范,同时根据相应企业特点进行适应性调整,保持系统可用性。这些探索、部署的过程是系统推广的难点所在。 2、规模化造成的管控能力降低 企业并购带来业务互补效应和集团规模化效应,对公司业务和市场扩展具有推动作用,然而规模增大也会造成企业管控能力的降低。首先体现在业务控制能力的降低上,随着管理链条的延伸,公司管理层的业务压力逐渐增大,管控能力也逐渐弱化。同时,延伸的管

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

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 企业发展壮大的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靠企业内部资本的积累,实现渐进式的发展;二是通过企业并购,迅速扩展资本规模,实现跳跃式发展。从某种意义而言,并购容易整合难。在并购企业所实施的战略整合、组织与制度整合、人力资源与文化整合、财务整合等管理整合中,财务整合是企业并购行为最为核心的内容和重要环节。现就企业重组过程中并购企业的财务整合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财务整合的必要性1、有效的财务整合是企业效率提升的基础。企业并购,特别是投资控股式并购(即并购方和被并购方均有法人资格,被并购方成为并购方的控股子公司或全资子公司)在财务管理上企业的财务整合必须实行一体化,建立一套健全高效的财务制度体系。企业并购完成之后,新的经营发展战略基于原有并购企业的经营情况但又有别于原有企业的战略,财务整合是保证企业战略有效实施的基础,因此,新企业必须对并购各方的财务进行整合,统一财务制度体系,统一制度标准,在短时间内减少各种制度冲突,实现企业各种资源在新企业内部的高效配置。2、财务整合有利于新企业获得财务协同效应。对被并购企业进行有效控制是并购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财务机构管理、人员管理、制度体系和资金使用的统一,掌握被并购企业实施控制的重要途径。财务整合使企业内部现金流更为充裕,资金流向更具选择性,投资机会越加丰富,企业资本实力雄厚,偿债能力和借款能力不断提高,并在税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利用被并购企业的原有亏损合理避税等。二、财务整合的内容1、会计人员及组织机构的整合。对于同在一地规模不大的多家企业的并购,可以采用财务人员统一上收的管理办法,做到机构和人员统一;对于被并购企业在异地或规模较大的,实施财务人员派出制度,明确派出财务人员的权限与职责,理顺派出人员的个人绩效考核关系,从组织上保证财务整合的进行。2、企业存量资产的整合。并购之前企业要完成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只有对存量资产进行科学地整合,才能实现合理配置,提高资产运营效率。企业资产的整合包括有形资产整合和无形资产整合。企业有形资产的整合,包括对优良资产的使用以及对不良资产的清理和处置。对不良债权、不良投资的清理和处置,是提高资产运营效率的重要补充,是并购后企业规避风险、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手段。企业无形资产的整合,也是新企业不能忽视的问题,其目的是通过整合使无形资产在新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会计政策及会计核算体系的整合。为使并购后的企业获得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必须统一企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体系,这是对被并购企业进行监控的重要保证,也是建立统一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4、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整合。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包括:与公司战略管理、资本运作、会计系统、成本系统、财务控制

企业并购整合经典案例

企业并购整合经典案例--从飞利浦到高通 缘起飞利浦 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NXP半导体是从飞利浦分出来的,而大家对飞利浦的第一印象应该就是一个走下坡路的消费电子厂商。飞利浦曾经在制造和销售CRT电视上获得巨大成功。但我曾经认为他们的所获得的荣光已经随着日子的流逝而消失,飞利浦最终会被苹果和三星这样的厂商超越。 在对NXP半导体做深入调查的时候,我发现原来飞利浦并没有像我曾经想象的 那样一步步迈向深渊,反过来,他们其实还活得很好,生意甚至还蒸蒸日上。现在的他们靠着做医疗和健康的方案,重新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所以我们可以断言,当年飞利浦把NXP半导体分离出来,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回到1998年底,当时的飞利浦正在巩固其医疗系统产品线,并打算将其推广到整个欧洲。也就是在这一年,飞利浦半导体的营收高达71亿NLG(NLG:荷兰盾),较之1997年,这个数字成长了5%,市场规模也在稳步增长。 当时飞利浦半导体的营收增长主要来源于消费系统和通信IC,当中以欧洲和亚 洲市场的增幅最猛。虽然同期的PC市场不被看好,亚洲经济状况也给形势带来

坏的影响。但是在Dataques的半导体厂商排名中,飞利浦还是爬升到第八的位置,营业收入也增长了20%。 1994到1998年间飞利浦半导体的每年营收示意图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飞利浦半导体的营收水平,我将这些收入专为美金,而汇率用的是当年财年的任何一个汇率,于是我们得到了下面的数据。 飞利浦半导体每年的营收(in dollars),1994到1998 到了1999年,飞利浦依然对其半导体业务和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抱有相当大的信心。他们甚至还把半导体当做他们的主要业务来运营。 为了加强实力,飞利浦在1999年6月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了VLSI Technology,后者在无线通信、网络、消费数字娱乐和先进计算的客制和定制IC上有不错的市场份额。值得一提的是,在1998年,爱立信的采购就贡献了VLSI的28%的营收。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谈谈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问题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谈谈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问题 姓名:聂健学号:201214150308 班级:2012级人力资源管理3班 摘要:对被企业并购后的整合要注重优秀人才的挽留,同时应该采取有力的措施,使得他们继续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和敬业精神。要采取措施,使并购双方的人员能够融洽地协作,将双方之间的冲突减少到最低。因为企业并购往往涉及到裁员,要采取恰当的措施,使裁员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不要让裁员问题影响整个并购战略的实现和留用人员的忠诚度以及敬业精神。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企业并购;人力资源整合 当新一轮并购浪潮席卷全球时,我国企业的并购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但通过对许多企业并购的分析却看出,企业并购成少败多。究其原因是,并购后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特别是人力资源整合,由此可见研究企业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问题意义非凡。 一、企业并购导致的企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企业并购给予企业人力资源整合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使得企业人力资源整合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包括企业文化冲突问题、企业裁员问题、企业以及企业员工流失问题。 (一)企业并购导致的企业文化冲突问题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广泛贯穿于企业日常生活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约束企业员工行为,促进企业的发展,然而,基于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着经营理念差异、沟通上的差异,导致企业并购过程中出现文化冲突。 1.经营理念差异形成的文化冲突。就优秀企业而言,其注重企业发展的长期行为,自身虽作为盈利性组织,但各项生产经营时始终肩负起社会责任,定期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教育,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部分企业而言,其注重短期行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味致力于提升产品利润,忽视了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同时,其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注重环境的保护,以此,虽使得该企业获取到短期的利益,难以实现其长期发展,若二者进行并购,势必将产生严重的文化冲突。 2.沟通上的差异形成的文化冲突。沟通差异是指行为发生双方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未能够达成一致。通常情况下,沟通差异受七大因素影响,包括神态举止、角色要求、误解表达、语义困难、手势表情、组织目标以及人格因素。基于各企业之间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导致在处理同一件事物上,不同企业之间有着不同的方式与方法,以此,使得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形成文化冲突。 (二)企业并购导致的企业裁员问题 “一朝天子一朝臣”,企业并购过程中势必要涉及到裁员问题,员工的忠诚度和敬业精神关系着企业裁员状况,并且,并购后的企业需合理安排裁员问题,一旦裁员不当不仅严重损害到企业的形象和名誉,而且还会造成企业优秀人员流失。一般情况下,企业将以下几类

并购基础知识试题

并购基础知识试题 第一部分·个人信息 (请注意涉及个人隐私部分信息设置成选填形式!!!) 1.姓名: 2.财富中心: □第一财富中心 □第二财富中心 。。。。。。 □第七财富中心 3.业务中心: □业务一部 □业务二部 。。。。。。 □业务八部 4.营业部全称(与IMO一致):(财富端) 5.门店全称(与IMO一致):(汇金端) 6.机构编码(与IMO一致): 7.职级(与IMO一致): 8.联系方式:(选填) 9.其他信息采集项: 第二部分·考试部分 (请注意答案标注位置,并且在答案标注的括号内不要加空格等多余字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6分)。 1、并购基金的英文缩写是______。(A) A、M&A B、PIPE C、VC D、PE

2、并购是什么,并购基金如何获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并购是兼并收购的简称 B、是指一家企业为了各种目的而以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等方式而兼并或收购另外一家公司。 C、国内的主流做法是通过将资金投资于发起并购或被并购企业并持有一部分企业的股权,等到并购完成后以更高的价格转让手中股权从而获得收益。 D、并购基金是指专注于从事企业并购投资的基金,是19世纪中期从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基金形式。 3、并购基金与其他类型投资的不同表现在,风险投资主要投资于______,并购基金选择的对象是______。(B) A、初创企业,成熟企业 B、创业型企业,成熟企业 C、初创企业,上市企业 D、创业型企业,上市企业 4、国内并购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可以围绕的主题机会不包括(B)。 A、企业集团发展战略 B、低买高卖的股票投资逻辑 C、分散行业的整合 D、市值管理逻辑 5、国内基金的主要投资模式不包括(C)。 A、控股权收购 B、夹层投资 C、债权投资 D、参股投资 6、在国际传统杠杆并购(LBO)投资流程中,新建SPV资金来源占比较高的是(D) A、自有资金 B、高收益债券 C、次级资金 D、并购贷款 7、企业为什么要并购? I、并购能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II、并购能给企业带来市场主导效应III、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IV、并购能使企业最低成本的实现多元化发展。(C)。 A、IIIIV B、IIIIIIV C、IIIIIIIV D、IIIIIV 8、并购基金的基金存续期一般是_____年,其中投资期_____年,管理及退出期_____年。(D) A、3,2,1 B、5,3 ,2 C、7,4 ,3 D、10 ,5,5 9、下列选项中关于国内并购基金特点叙述正确的是_____。(D) I. 国内并购基金多以参股的方式进入被投资企业,很少以取得控制权为目的

企业并购后的整合

企业并购后的整合 企业并购是一项高风险与高利润并存的商业行为,许多企业希望通过并购达到转嫁产业危机,规避投资风险,化解企业债务,降低劳动力成本,扩张企业规模之目的。然而,企业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忽视了并购中的管理整合。从国内外并购成功的案例来看,每一次并购成功与并购后的整合管理不无联系。笔者认为,企业并购后,管理整合乃是决定控制权增效的关键。并购后的管理是指并购之后,依据管理的基本原理,进行的战略、计划、组织结构、领导、控制、协调、人力资源、财务、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等企业要素的整体系统性调整,以最大限度地在并购地基础上实现各种资源的科学合理的配置,保证公司最佳的经营效率合经营业绩。 一、企业并购后整合的必要性 当两个企业发生并购时,资产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之后,并购企业必然要作统筹安排、综合考虑,也就是要对并购吸收的人员、资产等进行有效的整合,对目标企业实行一体化经营。这是由于: 1、企业并购前,并购方与被并购方是两个独立的企业,有各自独立的生产经营系统、经营目标和经营方式。并购后首先要解决的是原来两个独立系统如何在并购后更为有效地运行;其次是要按照专业化分工的需要,使资产得到更合理有效的运用。并购方把被并购方的资产纳人本企业的经营轨道,为本企业目标服务,才有利于并购方企业的发展。 2、企业并购通常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在我国,被并购企业往往是劣势企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或管理不善、或财务发生困境、或投资失误、或不能把握投资机会等。如果并购后不对所并购企业的人员、资产等进行改造和重组,依然保留原有的运行机制,让其继续经营,那么,不但劣势企业没有近朱者赤,优势企业反而被其拖累,这样一来,不仅不可能由此获得收益,甚至还会背上沉重的包袱,所花费的产权转让费还不如用来新增投资。因此,一般说来,并购过程完成后,由并购方对接受的被并购企业进行彻底改造,按照并购方素有成效的经营管理办法进行重组,是使这些资产收益潜能真正能够发挥出来的必要步骤。 3、从宏观角度看,并购可以改变现有资产存量结构,提高资产的效率。但这一功能的真正实现,并不是在被并购方资产被购买时,而是在并购后的有效改造重组之时。因此,没有并购方对所并购企业的重组改造,实行有效的一体化经营,兼并收购的宏观经济功能就得不到发挥,兼并收购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宏观依据。由此看来,对并购后的企业进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关于企业并购财务整合风险分析

[论文关键词]并购整合财务风险财务整合风险[论文提要]成功的财务整合是并购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风险因素。这些因素来自于财务整合过程,而且会对企业财务整合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财务整合过程中要建立起风险的防范措施。一.并购整合中的财务风险企业的并购固然是企业扩大规模,进入其他行业或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一条捷径,但是在企业的并购活动中,由于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经营理念、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财务运作方式的不同,在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摩擦,如果未能妥当处理将不仅抵销并购所带来的利益甚至会侵蚀原有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引发并购财务风险,导致并购失败。财务风险,从狭义上来讲是指由于债务融资行为而引发的偿债风险。当企业通过借债来收购目标企业时,企业将因此承担更大的债务成本,从而增加出现财务危机或破产的可能性。从广义上来理解,财务风险不仅是指融资及资本结构改变所引起的财务危机,还包括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及收益分配风险等一系列经济后果。财务整合风险就是指并购企业在财务整合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是财务风险的一部允它是由于内部和外部财务整合不力所引发的。企业并购的一项关键因素就是财务整合,整合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得综合考虑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财务情况以及外部经济状况。财务整合风险的来源,可以从外部和内部来分析。(1)外部财务整合风险外部财务风险的发生主要是由并购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如国家的宏观经济背景、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行业发展态势等,如银行利率的变动、行业整体业绩的下滑等等。当然,对这些来自外部的风险,企业是无法规避的,企业能做的就是根据这些外部因素的变化来调整并购企业的整合措施。(2)内部财务整合风险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财务整合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对内部财务整合风险的来源又可分为以下几个:①融资后续风险企业对外的并购融资,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方式,这两种方式的融资,前者具有自主性强,成本最低、风险小的特点旦可能造成机会损失,还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周转;而后者是企业通过利用外部资金的方式来进行并购,但是相比前者,其风险较大。融资安排是企业并购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整个并购链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融资安排不当或前后不衔接都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并购企业在多渠道融资的情况下,还面临着融资结构风险。融资结构包括企业资本中债权资本与股权资本结构、债权资本中短期债权与长期债权结构等。合理确定融资结构,一要遵循资本成本最小化原则;二是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三是短期债务资本与长期债务资本合理搭配。在以债务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倘若负债过高,企业在整合期还本付息压力会非常大,—旦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时,企业不能充分利用协同效应,就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这对有债务限制条款的来说是致命的。债权人可能提前要求还款,而这对刚进行并购的企业来说是无异于—场财务危机。在以股权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发行股票会分散企业的控制权,使股东利益受损,并购企业容易遭到被并购的危险,况且发行股票的成本通常比债券高,这是利用发行股票筹措并购资金的不利之处。[!--empirenews.page--][1][2][3][4]下一页②资金使用结构风险企业并购资金的使用主要有三个去向,并购价格、并购费用和增量投入成本。一般而言买价和并购费用之和称为狭义的并购成本,它是为了完成并购交易所必须付出的代价;狭义的并购成本与增量投入成本之和称为广义的并购成本,它是为了取得并购后的生产经营收益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在企业并购资金使用的安排上,首先支付的是在并购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的并购费用,其次是支付目标企业的买价。买价可以一次性支付,也可分期支付。最后是支付增量投入资金,如生产经营急需的启动资金和下岗职工的安置费用等。在企业并购资金的使用方面,不但在时间上要按照顺序保证三个方面的资金需要,而且要在空间上进行合理分配。因此,企业并购资金不但有量的要求,而且还有使用结构的要求,任何安排不当都将影响到企业并购效果的实现。④资产负债的整合风险企业进行并购的目的在于通过并购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企业在完成了

我国企业并购整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企业并购整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明确的整合战略及整合能力。我国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尤其是通过并购来实现这一目标的企业正不断增多,无论并购案数量还是交易金额,均大幅攀升。在我国企业并购实践中,许多企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并购的谈判和交易上,而对于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并购成败及企业战略成败的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关注不够,整合战略选择不当,整合成本太高,从而导致企业并购失败。因此,一个合理有效的整合战略是必不可少的,企业间的协同效应是不会自动产生的,这就要求合并后的企业具有实施和管理整合的能力。在合并后,企业没用充分利用协同效应、或开发得太慢,主要是由以下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收缩引起的损失被低估了,甚至没有被计入协同效应的计算; 第二,没有优先采取实现协同效应所需要的行动,许多公司都回避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是必要的但是不太受欢迎(比如人事调动、权利的集中); 第三,计划协同效应时忽略了正在进行的最优化项目,或者重复计算了已经被计算的效应; 第四,组织并没有充分支持必要的变革(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来自组织内部的既得利益者的阻力),高层领导和员工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是很投入; 第五,由于合并组织混乱、缺乏协调,事关重大的实施进度没有被实现;第六,在合并过程中,内部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以处理各种问题,在开始合并的行动过程中耗费了太多的时间。 2.并购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陷入流动性风险。并购需要企业动用相当数量的现金,我国企业获得收购资金的方式主要是从银行中短期融资,缺乏足够的长期资金来源。如果企业缺乏有效现金流的管理,无法通过释放运营中所占用资金,就只有不断通过向银行贷款来维持资金平衡,沿用此种方式实施连续并购就有可能面临严重的风险。所以,企业在通过并购实施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对资金链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

企业并购完成后的战略整合 (定稿)

企业购并完成后的战略整合 hexingui 摘要 (2) 一、战略整合的原因 (4) (一)战略演进的需要 (5) (二)战略整合是并购后其它要素整合的先导 (5) (三)战略整合是企业获得战略协同效应的保证 (5) (四)战略整合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实现途径 (5) 二、战略整合的主要内容 (6) (一)企业使命与目标整合 (6) (二)企业总体战略整合 (7) (三)企业经营战略整合 (7) (四)企业职能战略整合 (8) 三、新企业的环境分析 (8) (一)外部环境的分析 (8) 1.宏观环境分析 (9) 2.微观环境的分析 (10) (二)内部环境的分析 (12) 1.对生产要素数量的变化进行分析 (12) 2.对生产要素质量的变化进行分析 (12) 四、企业并购后战略的制定及实施 (13) (一)制定基本战略导向 (13) (二)战略的调整与重新定位 (14) (三)对目标企业执行战略 (14) 1.加强双方的沟通 (14) 2.对目标企业适度控制并适度放权 (15) 3.建立一个自组织部门 (15) 总结: (16) 主要参考文献: (17)

摘要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行,企业间的并购行为已经越来越普及了,但并非所有的并购都能取得预想的效果,经过研究表明,缺乏并购的战略整合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先介绍战略整合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再分析战略整合的主要内容,其次对新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分析,最后是战略整合的制定及实施过程。 关键词:企业并购战略整合战略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ongoing globalization, M & A between firm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but not al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an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after a study showed that a lack of strategic M & A integration is the main reason for failure.This article emphasizes the strategic integration and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knowledge.Further analysis of strategic integration of the main content, followed by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new business and internal environment analysis, and finally the strategic integ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Keywords: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strategic integration

企业并购后的人事整合问题研究

302 《商场现代化》2007年9月(中旬刊)总第515期 知识的自我更新法去胜任工作,并创造性地去开展工作的意识和悟性,培养智能型人才。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信息的手段与方法,使自己具有极强的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工作的变动和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因而具有极强的社会适应和自我发展能力,适应国际化的要求。 (3)强化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 应重视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科学生尤其要注意工程意识的形成。工程的本质是实践性,工程教育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制定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训练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参加设计、制造、营销等实践活动,获得真知灼见和实际本领。实验与实习、毕业环节应充分保证,让学生在不同阶段都有动手的机会。 3.建立有效的科技人才激励制度 (1)创造良好科研环境,招才引贤、知人善任 要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科研环境是前提条件。只有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稳定队伍, 共谋发展。对高素质科技人才而言,除了为其提供一般的进行科研 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外,还应注重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对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和专业,应进一步加强学科基础,积 极申报重点实验室。在招才引贤的过程中,还应注重科研学术梯队建设,尤其注重加快研究生培养,这是提高科技队伍整体素质最有效的手段。同时,要知人善任,不拘一格,打破常规,重点培养。为尽快改善职称结构和相关的年龄结构,在职称评定中,打破以往职称晋升论资排辈的做法,不看资历看业绩,不看年龄看水平,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青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2)完善政策激励制度,深化分配体制改革 完善政策激励制度,深化分配体制改革是促进科技工作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科研津贴制度,对课题申请者进行适当的奖励。建立荣誉奖制度,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者,除获得相应的奖金外,还可获得荣誉奖励,如奖励休假,资助参加学术会议和外出进修等多种形式。在科学领域,致力于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勇于创新和竞争、宽容失败的环境氛围。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认真贯彻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鼓励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提高科技人员特别是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的收入,充分体现他们的劳动价值。依法保护知识产权。要继续支持出国留学或进修,鼓励留学人员学成回国工作或以多种方式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还要创造条件,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专门人才。 四、结束语 科学技术是2l世纪的核心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面向21世纪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应切实转变高校的教育科研模式,注重完善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建立有效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从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胡志坚 冯楚健:国外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有关政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23(1): 22-28 [3]刘大椿:科学技术发展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吕书正等:江泽民《论科学技术》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需要将原来两家或多家企业不同的运作体系(管理、生产、营销、服务、企业文化和形象)有机地结合成一个运 作体系,是整个并购过程中最艰难,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并购后的整合不力将使整个并购失败。影响这个阶段的要素有战略整合、实务管 理活动的整合、人事整合等。又以人事整合为重点。 一、被并购企业被兼并后员工的表现 在并购完成后的几个月里,原企业的员工这种紧张、不安、焦虑、自我保护、信任度下降等负面的心理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生理变化,往往被称为“并购综合症”(merger syndrome)。 1.并购后的高级管理人员表现。被并购企业被并购后,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的失落感也最强。因惧怕并购后受到排挤,因此,高级管理人员会大量自动离职。他们大量的流失,会对企业的连续经营,保持原有的客源有着重大影响,越是产品特色鲜明的企业,受到的影响越大(除非并购者想放弃原有的产品特色)。因此,重视被并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发展是十分必要的。2.被并购企业财务人员的表现,由于整合期间的各种关系比较复杂,最容易造成部分财务人员利用他们最了解被并购企业的财务信息的有利条件,恶意侵占企业财产;由于财务人员人心浮动,工作时精力不够集中,会给企业造成财务种种失误;特别是两家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合在一起办公,如果管理不善,他们所采用的财务制度、计算方法等再不尽相同,就会造成财务管理者的内耗。 3.企业并购后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表现。在整合期间,他们虽然面临着选择与被选择,但他们相对稳定,没有太大问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都会被挽留。因为,对这些人员的培养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并且他们对企业的情况的了解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此类人员在整合期间大量流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可能还会造成企业停业。 二、员工不良表现的原因 现代人本理论告诉我们,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是团队高效率运转的基础,因而并购后新企业的生产率、缺勤率、流动率和客户满意度最终是由员工的心理状况决定的。分析企业并购后人力资源整合面临的挑战,员工的心理状况是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因素。造成被并购企业并购后的员工出现的“并购综合症”等诸多不良表现,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 1.习惯因素。人是有习惯的动物,复杂的生活,迫使每天必须做出数百种决策,但不必对这些决策的所有被选方案一一考察,为了应付这种复杂性,往往依赖习惯化或模式化。员工在原企业工作多年已 秦玉红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摘 要] 企业并购后的人事整合是关系企业并购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企业的整合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分析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了解他们的满意度,从而把工作群体变为工作团队的工作程序,以便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有效地防止整合期间因人事变动给企业带来的各种风险。 [关键词] 整合 团队 冲突 企业并购后的人事整合问题研究

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内容分析

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内容分析 作者:李一红周国华 来源:《企业文化》2012年第10期 摘要:多数研究表明,并购整合是决定企业并购绩效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其中财务整合是是整合中重要一部分。本文分析财务整合的具体内容,将其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到位,八项内部整合,五项外部整合,并着重讨论内部财务关系的整合。 关键词:并购财务整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并购重组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并购的绩效并不理想。多数研究表明,并购整合是决定企业并购绩效的一个关键环节,其中财务整合是并购整合的重要部分。不同的并购企业,其财务整合的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本文将其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到位,八项内部整合,五项外部整合。一个中心,即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中心。三个到位,首先是对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财务管理要到位;其次是对公司投资管理活动的财务管理要到位;最后是对公司融资管理活动的财务管理要到位。八项内部整合是指财务管理目标导向整合、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整合、会计核算体系的整合、业绩评估考核体系的整合、现金流转内部控制整合、财务人员的整合、存量资产的整合、负债的整合。五项外部整合包括对客户、供应商、工商部门、税务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整合。在并购企业的财务整合中,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的整合是本文分析的重点,因此下面着重讨论内部财务关系的整合。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整合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财务工作的起点和终点,是企业优化理财行为结果的理论化描述。目标的确定直接影响着财务理论体系的构建,指导着财务预测、决策的实施。不同环境中所处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财务管理目标会有很大的差异。在并购前各个公司可能会有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两家企业并购后,首先要确定统一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发展的蓝图,通过财务管理目标的整合,使并购后的企业在统一的财务管理目标指引下进行生产经营,它所体现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有助于财务运营的一体化;②有助于科学地进行财务决策;③有助于财务行为的高效和规范化;④有助于财务人员建立科学的理财观念。一个科学的财务目标应该具有确定性、可计量性、运营成本较低、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以及可控制性。因此,进行财务整合首先应进行财务管理目标的整合。 二、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整合 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战略目标下,对企业总部及其所属子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和融资活动实施价值化管理的制度、规范、程序、流程和方法的总和。财务管理要通

企业并购整合经典案例

企业并购整合经典案例--从飞利浦到高通缘起飞利浦 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NXP半导体是从飞利浦分出来的,而大家对飞利浦的第一印象应该就是一个走下坡路的消费电子厂商。飞利浦曾经在制造和销售CRT电视上获得巨大成功。但我曾经认为他们的所获得的荣光已经随着日子的流逝而消失,飞利浦最终会被苹果和三星这样的厂商超越。 在对NXP半导体做深入调查的时候,我发现原来飞利浦并没有像我曾经想象的那样一步步迈向深渊,反过来,他们其实还活得很好,生意甚至还蒸蒸日上。现在的他们靠着做医疗和健康的方案,重新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所以我们可以断言,当年飞利浦把NXP半导体分离出来,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回到1998 年底,当时的飞利浦正在巩固其医疗系统产品线,并打算将其推广到整个欧洲。也就是在这一年,飞利浦半导体的营收高达71亿NL(G NLG:荷兰盾),较之1997 年,这个数字成长了5%,市场规模也在稳步增长。

当时飞利浦半导体的营收增长主要来源于消费系统和通信IC ,当中以欧洲和亚洲市场的增幅最猛。虽然同期的PC市场不被看好,亚洲经济状况也给形势带来

坏的影响。但是在Dataques 的半导体厂商排名中,飞利浦还是爬升到第八的位置,营业收入也增长了20%。 1994 到 1998 年间飞利浦半导体的每年营收示意图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飞利浦半导体的营收水平,我将这些收入专为美金,而汇率用的是当年财年的任何一个汇率,于是我们得到了下面的数据。 飞利浦半导体每年的营收( in dollars ), 1994 到 1998 到了1999 年,飞利浦依然对其半导体业务和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抱有相当大的信心。他们甚至还把半导体当做他们的主要业务来运营。 为了加强实力,飞利浦在1999年6月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了VLSI Technolog,y后者在无线通信、网络、消费数字娱乐和先进计算的客制和定制IC 上有不错的市场份额。值得一提的是,在1998年,爱立信的采购就贡献了VLSI的28%的营收。

投资与并购理论知识点

企业需要对企业投资的基本类型有所了解,进而选择适合自身的投资方式对项目进行投资。企业投资的基本类型包含有:按投资回收期限分类,按投资回收期限的长短,投资可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按投资的方向不同,按投资的方向不同,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按投资行为的介入程度,按投资行为的介入程度,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企业在对项目进行投资前,需要了解企业投资的主要分类有哪些,进而选择适合自身的投资方式。一般来说企业投资的有如下的分类: 1.按投资回收期限分类 按投资回收期限的长短,投资可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是指回收期在一年以内的投资,主要包括现金、应收款项、存货、短期有价证券等投资;长期投资是指回收期在一年以上的投资,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长期投资等。 2.按投资的方向不同 按投资的方向不同,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从企业的角度看,对内投资就是项目投资,是指企业将资金投放于为取得供本企业生产经营使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和垫支流动资金而形成的一种投资。对外投资是指企业为购买国家及其他企业发行的有价证券或其他金融产品,或以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向其他企业(如联营企业、子公司等)注入资金而发生的投资。 3.4按投资行为的介入程度 按投资行为的介入程度,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包括企业内部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前者形成企业内部直接用于生产经营的各项资产,后者形成企业持有的各种股权性资产,如持有子公司或联营公司股份等。间接投资是指通过购买被投资对象发行的金融工具而将资金间接转移交付给被投资对象使用的投资,如企业购买特定投资对象发行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谈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

谈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 并购是扩展企业规模、改变产业体系、优化经营情况的有效途径。但是随着并购失败案例的增多也表明,并购并非两个企业在形式上的直接整合,而是将控制作为起始点,对双方企业有效资源展开最优配置的处理,由此期望实现预期目标的一个环节,并购方在完成并购以后对两个企业的战略、财务、人才资源以及企业文化展开高效与优质的整合是确保并购成功的重要基础,并购后的有效整合更是呈现并购价值的重要基础。 一、并购案例 (1)被并购企业:CD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CD公司),20XX 年12月在XX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注册资本2亿元,上市后转变发展方向,投资完全陌生的非金属矿产业,财务资源分散、管理失控,新领域投资的公司全部资不抵债,截至20XX年末,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12亿元,面临退市风险,经营陷入困顿。(2)并购企业:H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H公司)20XX年,H公司受让CD公司的母公司持有的股权,成为CD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并购后,CD公司重组董事会,H公司派驻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等高管,调整公司发展战略,回归水泥主业,按照H公司的管理模式,稳步实施并购整合,以财务整合为突破口,强化财务管控,集中财务资源,健全内控体系,严肃刚性考核,CD公司逐步走出低谷,20XX年开始回报股东,截至20XX年末,累计未分配利润34亿元,净资产由20XX年末的49亿元

增加到99亿元。H公司也实现了规模扩张和市场整合。(3)采取的主要财务整合措施统一财务制度体系:并购重组后,立即植入H公司的财务管控模式,从资金、银行账户的管理、预算、供销管控、投融资、资产购置、成本考核、费用核报等方面实施统一的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流程,严肃财经纪律,严格制度的执行,堵塞各种漏洞。统一会计核算体系:按照H公司会计核算模式,统一CD公司的会计核算体系,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会计科目的设置及核算内容、业务核算流程、内部审核流程、各类核算及管理报表的编报要求、经营分析的编报要求、会计档案的管理等方面严格做到规范化、一致化,确保及时报告准确完整明晰可比较的会计信息。此外还健全了风险控制体系、统一财务人员管理等整合措施。 二、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关键性作用 1价值最大化的作用完善高效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若是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结构存在严重缺陷,那么极易对企业的经营运作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企业经营困顿以及并购重组的情况出现。在企业展开并购时,由于并购双方的实际经济背景与企业财务管理结构都有所差别,因此企业并购以后,并购企业实施高效优质的财务整合措施,是确保企业达到价值最大化的重要基础。 2反映财务协同效果的前提企业完成并购以后,对于财务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以被称之为财务协同效果。该效果主要是在利用高效的管理手段、优质的会计处理方式等所有内在规范的工作下所产生的,多

企业整合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企业整合 一、概念: 是指当并购企业为了获得目标企业的资产所有权、股权或经营控制权之后进行的资产、人员等企业要素的整体系统性安排,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按照一定的并购目标、方针和战略组织营运。 并购前、后的整合需要将原来不同的运作体系(管理、生产、营销、服务、企业文化和形象)有机地结合成一个运作体系,是整个并购过程中最艰难,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并购前、后的整合不力将导致整个并购前功尽弃。 二、整合原则: 1、一致性原则 兼并收购企业的实施必须与公司发展战略吻合,纯粹为了产生并购利益、产生并购效益去做的,跨行业去并购一些企业,成功的可能性往往很低。 2、优势性原则 必须是自己优势(资本、管理、品牌、渠道等)的延伸,并购方发展战略也许和被并购方是吻合的,但是如果并购方没有这种优势去管理(驾驭)这种项目,结果也可能会失败。 3、文化相融原则 并购方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文化和被并购方是不是能够融合。一般来讲,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锻造能力越强,对于并购方来说整合的难度会越大。例如并购中的所谓强强联合模式,成功的可能性是最低的。通常是一个强势企业去兼并一个弱势企业,同时并购方的理念需要快速的输入到并购企业中,整合的手段和效率是基础。 4、增值性原则 资产并购后要产生增值的效益,有些并购方进来之后外部环境的支持力减弱或走向了反面,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并购之后的价值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同时借用当地原有的股东企业和并购员工的支持,达到本土化的要求。 5、整合优先原则 购并未举、整合先行。没有一个清醒的自我认识和对购并企业的清晰了解,无法对购并后的整合策略制定做出有效的计划,忽视购并后整合的运作往往使购并价值损失殆尽。 三、整合的六大板块: 1、管理整合 2、业务整合

并购整合的四种类型

并购整合的四种类型 定义 菲利浦·哈斯普斯劳格(Philippe Haspeslagh)与大卫·杰米逊(David Jemision)在他们1991年合着出版的《收购管理》(Managing Acquisition)一书中提出,企业并购之后的整合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即保守型、共存型、维持型和吸收型。 ·保守型整合是指并购后对目标企业的管理主要焦点放在如何保持即得利益来源的完整性,也就是说,要小心“呵护”目标企业中最能带来利润的部分,谨慎地“培育”这一利润增长点。 ·共存型整合指的是对目标企业的管理应保证两个企业之间既存在分界,又存在一个渐进的相互渗透的过程。 ·维持型整合是指企业间并无整合态势,双方的利润增长是通过财务、风险分担或综合管理能力来实现的。 ·吸收型整合是指企业双方的运作、组织和文化等方面完全合作,以同一形象出现在外界面前。 决定采用何种类型取决于两种需求的此消彼长:战略上相互依存(Strategic Interdependence)的需求与组织自治(Organizational Autonomy)的需求。

应用 战略的相互依存性:并购的目标或可说是中心任务是通过两家公司的结合产生利润或利润的增加值。因此,并购后两家企业唇齿相依的状态,必然体现在战略上的相互依存,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这种需求有高低之分。 根据四种利润生产的类型会有四种或四个层次的战略合作: 1.资源分享产生利润——运作层面的合作; 2.传播企业不同职能的技能以产生利润——人员和信息层面的合作; 3.管理技能的传播产生利润——管理层知识性合作或结构性合作; 4.企业机体联合产生利润——物理性合作。 组织的自治性:企业并购后,目标企业必然在诸多方面受制于人。虽然目标企业的员工士气、基本权利等都应该受到重视,但是经理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