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

国际经济学部分

一、名词

1、国际经济学

2、绝对利益

3、比较利益

4、马歇尔-勒纳条件

5、贸易乘数

6、贸易创造

7、贸易转移

8、流动借贷

9、固定借贷10、国际收支11、边际进口

倾向12、外汇倾销13、幼稚产业14、外汇汇率15、开放经济16、封闭经济17、关税壁垒18、非关税壁垒19、NAFTA 20、SDR S 21、官方储备22、浮动汇率23、联系汇率24、国际分工25、升水与贴水26、现值债务率27、偿债率28、广义国际收支29、贸易条件30、国际投资头寸

二、简答题

1、试推导贸易乘数公式。

2、试画出出口贫困增长的图形并作出分析。

3、试分析本币对外贬值对出口的影响机制。

4、试推导不考虑通货膨胀条件的远期汇率公式。

5、用图形说明两国贸易价格的可能区域及利益分配(在2×2 模型条件下)。

6、简述“荷兰病”的主要内容及引起的原因。

7、试推导远期升水(贴水)公式/

8、试画出技术差距论的图形并予以简要分析。

9、试分析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产生及影响其产生的因素。

10、设某市场上及其汇率为1美元等于2比索,该市场美元一年期利率为15%,比

索为10%,试求一年期远期汇率为多少?

11、试用图形说明小国关税的情形。

12、试说明国际上衡量一国外债负担的主要指标及其含义。

13、试推导吸收法的公式并说明其政策含义。

14、试用图形解释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

15、试说明绝对利益说的主要缺陷。

三、论述题

1、试述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2、试述H-O模型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3、试述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4、试述产业内贸易理论并予以评价。

5、试述弹性法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6、试述购买力平价论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7、试述幼稚产业论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8、试推导两缺口模型并分析它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9、试述汇兑心理说的主要内容并予以分析。

10、试画出贸易提供曲线和贸易均衡条件的图形并予以分析。

11、试述国际收支平衡的原因及调整。

12、试述国际经济非均衡的传导机制及其政策意义。

13、试述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发展与研究内容。

14、试述关税同盟的内容与经济作用。

15、WTO的原则、基本内容及其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财政学部分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

一、名词

1、公共物品

2、社会公共需要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和表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职能?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重要意义,如

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第二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一、名词

1、购买性支出

2、转移性支出

3、政府采购知道

4、成本-效益分析法

5、

最低费用选择法6、公共定价法

二、简答题

1、简述财政支出的分类。

2、简述我国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对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意义。

三、论述题

1、怎样看待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特点。

2、分析财政支出增长趋势的理论。

第三章、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一、名词

1、财政投融资

2、全额预算管理方法

3、差额预算管理方法

4、财政补贴

5、税收支出

二、简答题

1、转移性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增大,对财政职能有什么影响?

2、简述基础产业发展与财政投融资的关系。

3、为什么发展农业需要政府投资?

4、分析制约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因素,它们的规模怎样才是适度的?

5、怎样理解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支出的规模经济意义机器和社会经

济发展的关系?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财政补贴的社会经济意义,如何正确运用财政补贴?

1、

2、简述国债的功能

3、如何控制国债规模?

4、简述国债市场的作用。

二、论述题

1、如何从开拓国债品种、改进国债结构方面完善我国国债制度?

2、如何完善国债流通市场?

第四章、国家预算

一、名词

1、预算体制

2、分税制

二、简答题

1、划分收支的基本标准。

2、分级(分税)预算体制的内涵

三、论述题

1、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的基本精神和内容。

2、进一步完善中国分税制应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第五章、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一、名词

1、财政平衡

2、财政赤字

3、财政政策

4、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5、财政

政策效应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2、如何看待财政赤字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如何理解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

三、论述题

1、怎样认识与评价财政政策的效应?

2、为什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相互配合,如何配合?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

一、名词

1、平方根定律

2、货币需求的公共权力动机

3、货币外生性

4、单一

规则5、国外净资产6、货币均衡

二、简答题

1、简述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观点。

2、简述货币学派货币供给理论的政策主张。

3、什么是IS-LM模型?

4、简述货币数量学说对货币需求分析方法的贡献。

三、论述题

1、试述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2、结合西方货币理论关于货币供给性质的观点,分析我国货币供给德

内生性。

3、试述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特征。

4、试述我国货币均衡的特征。

第二章利率理论

一、名词

1、利息和利息率

2、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3、基准利率

4、短期利

率与长期利率

二、简答题

1、简要说明西方利率理论中流动性偏好理论与可贷资金理论及古典利

率理论的异同。

三、论述题

1、试论利率水平绝对的因素。

2、利率对一国家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制约条件有那些?

3、结合我国利率机制的变革过程谈谈你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看法。

第三章通货膨胀理论

一、名词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3、供求混合型通货

膨胀

二、简答题

1、简述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形成过程。

2、简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

三、论述题

1、“螺旋式”混合型通货膨胀有哪几个基本要点?

请描述其动态形成过程。

2、论述通货膨胀的积极效应

第四章、金融体系

一、名词

1、直接融资

2、间接融资

3、资产证

4、金融

监管

二、简答题

1、资产证券话对我国银行业经营改革的意义。

三、论述题

1、试述我国融资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大的意义

第五章、金融市场

一、名词

1、期货合约

2、期权合约

3、互换

4、上限与下限

5、

金融工程

二、简答题

1、引发金融创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简述期权定价理论的具体内容。

2、利定价理论的具体内容。

三、论述题

1、试述金融市场发展再经济运行中的功能。

2、试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主要内容和存在问题

第六章金融创新

一、名词

1、金融创新

2、金融自由化

3、金融管理

二、简述题

1、简要说明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金融创新的理论。

2、金融创新与金融管理及金融风险存在怎样的关

系?

三、论述题

1、试论本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创新的主要

内容

2、试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第七章货币政策

一、名词

1、货币政策时滞

2、菲利普斯曲线

3、货币

政策4、中介目标

二、简答题

1、如何看待微观主体预期对货币政策效应的抵消

作用?

三、论述题

1、结合我国国情,试论如何选定货币政策目标。

第八章汇率理论

一、名词

1、公共评价理论

2、购买力平价

3、一价定律

4、

边际出口换回成本5、边际进口效率

二、简答题

1、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贡献。

2、简述利息平价理论的主要思想

3、简述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三、论述题

1、试述西方汇率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

2、试述我国目前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

第六章国际金融体系

一、名词

1、国际金融体系

2、特里芬难题

3、IMF

4、EMS

二、简答题

1、国际金本位体系的特点。

2、《马约》中规定的趋同原则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

1、牙买加体系下国际收支如何调节?

2、对比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金本位体系夏粮种固定汇率制的异同。

3、试论欧洲货币一体化面临的困难,提出你的解决方案。

第七章内外均衡理论

一、名词

1、支出调整政策

2、支出转换政策

3、丁伯根法规

4、货币中和政策

5、

米德冲突6、内外均衡

二、简答题

1、简述斯旺图示的内容。

2、简述蒙代尔政策配合说的主要内容。

3、简述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主要思想。

4、简述我国内外均衡的关系。

三、论述题

1、试述内外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

2、我国中央银行如何进行政策配合以实现内外均衡。

国际经济学试题期末考试

1、一价定律 2、购买力平价 3、国际收支 4、产品生命周期 5、绝对优势原理

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国际经济学行政班: 学生姓名: 二、判断题(正确的标“T”,错误的标“F”,并将答案填入对应的方格中。共 1、当用直接标价法表示外汇汇价时,数值越大,意味着本币价值越高。() 2、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3、重商主义者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努力实现出口等于进口的平衡贸易。() 4、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指出在贸易中两个国家均能通过出口其比另一国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产品获益。() 5、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单个消费者或者国家提供相同价值或满意感的商品的不同组合(如小麦和汽车)。() 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若任何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新产品将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 7、关税的保护效应是指国内生产商获得的利润增加额。() 8、政府出口补贴提高了出口数量,但同时也降低了出口价格,增加了国内税收负担。() 9、最惠国条款给予某些国家同盟国才能享受到的最优关税待遇。() 10、美国向别国进口小麦应该记入美国国际收支的资本账户。()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进口配额和等效的进口关税存在的差别。

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国际经济学行政班: 学生姓名: 2、简述要素禀赋论和比较优势说的主要内容,并说明二者的主要区别。 3、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 4、作图说明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

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国际经济学行政班: 学生姓名: 5、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四、计算题(1题,共10分) 假定对成品车征收40%的从价税,无关税时进口零部件成本为成品车价格的30%,请计算对进口零部件分别征收40%、20%、60%的从价税时的有效关税保护率,并对结果进行说明。 五、论述题(1题,共20分) 当前,国际间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各样的非关税壁垒成为了各国进行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请简述非关税壁垒的定义及其主要种类,并针对我国现实情况,以一种壁垒为例,说明我国应当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的非关税壁垒。

金融学基础知识

金融学基础知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 金融学专业 目录 金融学 培养目标 金融学历史起源 金融学学科分支 就业前景深入分析: 一、商业性质银行 二、保险公司 三、金融业相关委员会 四、政策性银行 五、证券公司 六、投资公司 七、基金公司 八、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及财务部 课程优势

主要课程 就业方向 入学条件 金融学 金融学:Finance: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1]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融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保险业务技术,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处理金融保险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验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公司、集团财务公司、投资基金公司及金融教育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金融学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方向有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证券投资、投资项目评估、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等。 培养目标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简答和辨析)

【简答和辨析】 1、绝对购买力理论与相对购买力理论的关系 答:①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是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里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同两国价格水平的变化保持一致,汇率的变化取决于两国通货膨胀的差异,若本国的相对价格水平上升,本国货币购买力就会下降,市场力量会促使汇率回到与购买力平价相一致的水平。 ②计算公式: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e =*t t P P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t t t P P e ③联系与区别:1.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反映的是某一时点的汇率,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汇率。 2.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反映价格的绝对水平,相对购买力平价理反映价格的变动率。 3.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汇率的决定基础,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说明汇率之所以变动的原因。 4.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多用于理论模型的分析,相对购买力平价理用于付诸实施和统计验证。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答:一、经常项目,指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包括两个大的方面:其一,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以及非生产性非金融资产的获取或处置;其二,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三、错误遗漏项目,用于抵销统计误差 3、生产补贴与关税哪种手段更优 答:①幼稚产业论的目的是保护国内生产、改进生产效率,既然是针对国内生产,显然直接的保护方式应是引入生产补贴,采用关税等贸易壁垒的方式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②生产补贴比关税的保护成本低,因为生产补贴不改变国内价格,可避免消费扭曲。 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及特征 答:1自由贸易区 特点:①成员国之间商品自由地输出和输入。 ②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 ③实践中通常采取“原产地原则”以区分来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 2关税同盟 特点:①对内自由,对外保护: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同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 ②鼓励成员国增加更加隐蔽的非关税壁垒。 ③成员国较自由贸易区权利让渡更多,失去了自主关税的权利。 3共同市场 特点:①各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的自由流动,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 ②实现了生产要素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4经济同盟 特点:①成员国之间在形成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它们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

《国际经济学》期末试卷5套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20 分) 1.要素禀赋:亦即要素的丰裕程度,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由于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所导致的可利用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状况。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认为,要素禀赋构成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基础。 2.倾销: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3.黄金输送点:黄金输送点包括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是黄金输入、输出的价格上限和下限,它限制着一个国家货币对外汇率的波动幅度。 4.三元悖论:也称为三元冲突理论,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各国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 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C) A 两国的绝对优势 B 两国的比较优势 C 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 D 两国的要素禀赋 3.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B) 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B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C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D 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4.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B) A 上升 B 降低 C 不变 D 不确定 5.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的概念?(C) A 外国企业 B 非盈利机构 C 国际经济组织 D 政府 7.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了(B) A 以英镑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B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C 以英镑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D 以美元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8.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是(D) A 在国外设立分公司 B 在国外设立独资企业 C 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 D 购买国外企业债券 9.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不包括(C)

《国际金融学》学习指南

《国际金融学》学习指南 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国际间货币金融关系的一门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对开放经济的认识,理解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相互关系,系统而扎实地掌握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体系等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掌握国际投融资、外汇交易的基本技能以及防范外汇风险的技巧;了解我国涉外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国际金融的前沿理论,力争把握当今国际金融发展的前沿走势,为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国际金融问题奠定基础。通过国际金融的整个教学过程逐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金融类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一、了解与本门课程有关的学习资源 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能系统展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学习资料,不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自学,都需要文字教材,因此可以多阅读课本以外的国际金融教材,重点可参考: [1]马君潞,陈平,范小云.国际金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张礼卿.国际金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杨长江,姜波克.国际金融学(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美)托马斯.A.普格尔(Thomas A.Pugel).国际金融(第14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5]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课程网站。湖南大学精品课程网站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学习资源,主要包括讲义、学习课件、教学录像、习题库、案例库、实训项目等,可以帮助学生自学与自我检测学习效果。 3.其他网站。各种金融学习网站与财经类新闻,及时掌握市场的金融动态,大量阅读金融时评,并逐步尝试将课本所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试图解答现实中的金融问题,并了解目前的金融市场。

国际经济学复习

简答 1、经济增长偏向对本国贸易的影响(P102,见RS曲线的移动) 答:○1使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出口产品的经济增长称为出口偏向型增长。会使本国的贸易条 件恶化,但对世界其他国家有利。 ○2使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进口产品的经济增长称为进口偏向型增长。有利于改善本国的贸易 条件,但世界其他国家会为此付出代价。 2、经济增长的国际性影响(P103) 答:○1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改善,而世界其他国家的进口偏向型增长会使本 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2本国出口偏向型的贸易增长会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减少增长带来的直接收益,本国的进口偏向型增长 会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并带来额外收益。 3、行业间贸易与行业内贸易的主要区别(P138,见137图) 答:○1行业间贸易反映出比较优势,而行业内贸易不反映比较优势。行业间贸易:比较优势仍是贸易的主要 动因;行业内贸易:规模经济本身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独立动因。 ○2行业内贸易的模式是不可预测的,而行业间贸易却是由国家之间的内在差别所决定的。 ○3行业内贸易和行业间贸易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两国之间的相似性。 4、简述行业内贸易的重要性和其发生的条件(P139) 答:重要性:○1行业间贸易可以使各国从更大的市场规模中获益,因此从国际贸易中可以获取额外的收益, 且比从比较优势中获取的要多。 ○2一国通过从事行业内贸易,能够在减少自产商品花色的同时却增加国内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种类。由于自 身商品种类的减少,一国能在更大规模上从事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行业内贸易发生的条件:(1)各国相对要素供给较相似以至没有很多的行业间贸易; (2)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非常重要,以至从规模经济和增加商品选择中得到的收益非常大。 5、关税对小国的影响(P189) 理解: 在没有关税时,本国和外国的小麦价格均为世界价格Pw。当征收关税时,本国的小麦价格升至PT ,而外国的小麦格降至P*T (= PT – t) ,直至价格差距为t美元为止。在本国,由于价格上升,生产者供给更多的小麦,而消费消费数量下降,所以进口需求也减少。在外国,由于价格下降,生产者供给的小麦数量下降,而需求数量上升,出供给下滑。因而,由于关税的征收,小麦的贸易数量下降。本国价格的增幅小于关税,其原因在于部分关税体体现外国出口价格的下跌上,因此这部分关税并没有转价给本国消费者,这是关税和任何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的正常结但是在现实中,这种对出口价格的影响幅度是微小的。 关税对小国的影响 答:当一国较小时,该国无法影响外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其征收关税的影响可见下图:关税会使得进口商品的价格

10套-《国际经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卷(1) 一、单项选择(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 1.关于一般均衡分析的新古典模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际贸易理论的标准模型 B.采用2 2 1模型进行阐述 C.将技术、要素禀赋、需求偏好集于一体 D.由哈伯勒、勒纳、里昂惕夫和米德等人提出 2.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一直是围绕着()这一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展开的。 A.外部平衡 B.内部平衡 C.外部平衡与内部平衡 D.规模经济 3.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假设条件有()。 A.两种生产要素的总供给都是可变的 B.生产要素可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动 C.两种生产要素没有充分利用 D.两种商品的生产技术条件是可变的 4.要素密集度可借助于()来说明。 A.社会无差异曲线 B.需求曲线 C.等产量曲线 D.供给曲线 5.国际贸易会()贸易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 A.提高 B.降低 C.不影响 D.可能影响 6.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成熟阶段,产品属于()。 A.研究与开发密集型 B.资本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土地密集型

7.属于国际收支账户中服务项目的有()。 A.证券投资 B.商品修理 C.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D.非货币黄金 8.购买力平价论(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理论,是()在其1922年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money and foreign exchange after 1914)中第一次系统阐述的。 A.勒纳 B.卡塞尔 C.凯恩斯 D.多恩布什 9.假设某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0,边际进口倾向为0.30,试问该国的对外贸易乘数是()。 A.1 B.2 C.3 D.4 10.假设即期汇率l英镑=2美元,在欧洲市场美元一年期的利率为15%,英镑为10%,求一年后的远期汇率1英镑等于()美元。 A.2.091 B.2 C.1.913 D.3 二、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若判断正确,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号;若判断不正确,则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号。 1.相对国内经济而言,在国际经济中市场机制不容易得到贯彻。() 2.在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两国生产中存在着不完全分工(incomplete specialization)。 () 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比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更具有普遍的意义。() 4.要素禀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 5.劳动在短期内是属于一种特定要素。() 6.产业内贸易反映比较优势。() 7.费雪模型证明,资本是从利率较低的国家流向利率较高的国家,即资本的流动是单向的,结果是各国的利率差消失。这种分析是以不存在风险为前提的。() 8.汇率超调模型在长期强调商品市场的价格粘性。() 9.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是一种一般均衡分析。() 10.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如果资本具有完全的流动性,通过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不会实现影响均衡产量或均衡收入的目的。()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考试梳理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考试版梳理

————————————————————————————————作者:————————————————————————————————日期:

国际经济学(第三版)知识点梳理 【考试版】整理者:李登卫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国际经济学的特点: ○1国际经济学研究以独立国家或行政区域为单位的跨国界的资源分配 ○2国际经济学不同于区域经济学 ○3国际经济学理论实施的选择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4国际经济交易是经过不同货币媒介的折算后进行的 ○5国际经济学建立在徽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 ○6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世界经济概论 2.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意义 ○1掌握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运行的一般理论和政策 ○2有助于把握国际经济现象 ○3有助于理解国外企业和国家制定的经营战略和对外经济政策 ○4为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服务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2.商品的名义价格和相对价格:名义价格以某些货币表示的,未经过通货膨胀的调整的价格;相对价格是商品之间价格关系的动态反映,专指两种或多种商品之间由供给与需求作用所形成的价格比例关系 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单位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4.要素禀赋: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5.要素密集度:是指在生产一定产量的某种产品时,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比例 二.问答题 1.国际贸易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 ○1国际贸易的原因 ○2国际贸易的结构 ○3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2.简述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答:绝对优势理论又称绝对成本说,所谓绝对成本,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主要阐明了如下内容: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2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3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4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3.简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答: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

精选-国际经济学复习课后答案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 1.为什么说生产和消费只取决于相对价格? 答: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考虑的是所有商品的价格,而不是单一价格因素。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是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5.如果改用Y 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 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 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不一定一致,x 商品的价格是Px/Py ,而y 商品的价格是Py/Px.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 第二章答案 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表1 X 、Y 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6 2 15 12 表2 X 、Y 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10 4 5 5 答案提示:首先将劳动投入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然后应用与本章正文中一样的方法进行比较。(表2-2(a )和表2-2(b )部分的内容) 2.假设A 、B 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解释原因。

表3 X 、Y 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4 2 8 4 答案提示:从绝对优势来看,两国当中A 国在两种产品中都有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来看,两国不存在相对技术差异。所以,两国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动机。 3.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那么也必具有比较优势吗? 答案提示:不一定,比较优势的确定原则是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最劣。 5.假设某一国家拥有20,000万单位的劳动,X 、Y 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个单位和4个单位,试确定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答案提示:2000000004 151=+Y X L L ;X L X 51=;Y L Y 41= 6.根据上一题的条件,再加上以下几个条件,试确定该国的出口量,并在图中画出贸易三角形。 (1)X 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 (2)进口为2,000个单位。 答案提示:封闭条件下,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是Y X P P =-=-455 141 。因为X 的国际相 对价格为2,所以此国出口X 进口Y 。出口1,000个单位的X 可以换得2,000个单位的Y 。贸易三角是C A DA ’(见图2-5(a ))。 7.在图2—2(b )中,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否有界限?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有界限的,因为一国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是有界限的。 8.试对下列说法加以评价: (1)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无 利可图; (2)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 (3)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是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

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部分)

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部分) 导言 国际金融是研究国际货币和资本运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门科学。它涉及国际收支、外汇实务、国际借贷、国际风险、国际货币制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习进行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投资等各项涉外业务活动的基础。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势不可挡,国际金融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国际金融市场将世界各国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一国外汇市场上的风云变幻可能引起多方面的经济波动。这些波动也可能对世界经济造成重要的影响。同样,多种经济活动也会对国际金融形成多方面的影响。学习和研究现代国际金融和实务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第1章国际收支 1.1 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 1.1.1 国际收支的含义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即为国际间的外汇收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同其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往所发生的外汇收支的总和。一国的国际收支经常是不平衡的。如果收支大于支出,有了盈余,这个差额就叫国际收支顺差(Surplus);如果支出大于收入,则出现亏损,这个差额就叫国际收支逆差(Deficit).一般在顺差之前,冠以“+”号(多省略);在逆差之前,冠以“-”号,或以红字书写表示国际收支发生了赤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国际收支下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对其他国家的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记录。“居民”一词包括居留在一国的一切人(居住一年以上的)、各种机构和政府机关,实际上在该国从事经营的企业(如外国企业的分支机构)也算居民;逗留时间在一年以上的留学生,旅游者也算所在国居民。而外交人员和外国部队系临时居住性质,不属于居民;国际性机构不属于任何一国居民。 1.2 国际收支平衡表 1.2.1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于一国与他国居民之间所进行的一切经济交易交易系统记录的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簿记的原理编制出来的表格。一切国际金融交易都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借贷双方得到表示。 1.2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每一笔具体的国际经济交易,在甚麽情况下列入贷方?在甚麽情况下列入借方? 处理这一问题的原则是:任何国际金融交易,凡是使本国对外付款的列入借方,凡是使外国对本国付款或负有付款义务的列在贷方。

《国际经济学》 - 期末试题

国际经济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 根据费雪效应,若一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则该国的名义利率和货币的对外价值分别如何变化? A. 提高/降低 B. 均提高 C. 降低/提高 D. 均降低 2. 进口配额制在国际贸易政策中属于: A. 关税壁垒 B. 非关税壁垒 C. 自由贸易措施 D. 幼稚产业保护措施 3. 构成倾销的条件不包括: A. 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 B. 对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 C. 损害与低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 销售数量超过国家间约定的标准 4. 对于征收关税的大国来说,关税将: A. 降低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增加政府收入 B. 增加消费者剩余和降低生产者剩余,增加政府收入 C. 降低消费者剩余和增加生产者剩余,增加政府收入 D. 以上都不正确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汇率的直接标价法 2. 一价定律

3. 外汇管制 4. 进口配额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请分析本币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 2. 请简述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四、综合分析题(共48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凭借自身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起步,在“大进大出”的发展模式下将中国制造推向全球,并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技术基础。 但正如李克强总理所指出的: “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约束日益加重,‘大进大出’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促成‘优进优出’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试回答: (1)“三来一补”企业当前遇到了怎样的发展瓶颈?(15分) (2)在我国外资利用和外贸发展的进程中,对“三来一补”企业主要给予了那些扶持措施?(15分) (2)根据你的理解,什么是“优进优出”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可从贸易、投资等方面作答)(18分)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

比较利益:由英国经济学家托伦斯提出、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出口的贫困增长:是指一国生产要素增加使产品出口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国际比价贸易条件的恶化。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根源在于出口量随着生产能力提高而增加,引起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进而造成贸易条件恶化。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可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总量。它既包括自然存在的资源(如土地和矿产),也包括“获得性”资源(如技术和资本)。这是一个绝对量的概念。 要素禀赋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简称H-O模型。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丰裕度决定的。一国应生产和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只要商品自由贸易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各国同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会趋于相等。同时,绝对价格也会趋于相等。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生产的某种商品,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中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中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 产业贸易理论:一国即出口又进口某种产业产品的贸易现象。具体主要指的是同一产业部门部的差异化产品的交换和中间产品的交流。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至少前三位数相同的产品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出现在该国的出口项目中。规模收益:当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时,这种增加会对总产量的影响。 规模收益是指涉及到厂商生产规模变化与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如果生产规模的变化是由所有生产要素以相同比例扩大或减少而引起的,那么对应的产量变动就有三种情况:(1)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2)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阶段;(3)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 出口补贴: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加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出口某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进口配额:一国政府对一定时期进口的某些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控制。在规定的期限,配额以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或征收较高关税后才能进口。简单而言,配额是对进口商品设置一定的限额,其目的与征收关税一样,为了限制进口,保护国工业。但与关税不同的是,进口配额是直接的数量控制而不是通过提高进口商品价格间接地减少进 口。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 幼稚产业: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 名词解释 必备

特定要素:“流动要素”的对称,是指只能用于特定部门的生产而不能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自由流动的生产要素。划分并不绝对。 H-O定理:表明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一个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的商品。 斯托尔珀-塞缪尔森定理:在要素供给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若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那么无论用哪种产品衡量,生产该产品所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入都会提高,而其他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入会减少,反之亦然。 雷布津斯基定律:在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若一种生产要素量增加,那么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供给会增加,而其他产品的供给会减少。 要素价格均等化:赫克歇尔—俄林模型重要观点之一,是指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将因国际贸易而趋于相等。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一国倾向于生产并出口充裕要素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稀缺要素密集型产品。但贸易的深入必然倒是不同生产要素充裕程度的变化,并引起其相对价格的相应变化。 里昂惕夫悖论:资本充裕的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多于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多于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是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法对美国对外贸易商品进行计算得到的结论。这个结论严重违背了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充裕度: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两个角度定义:1.价格定义法:假设A、B两国劳动价格分别以工资率wa和wb表示,资本价格分别以利息率ia和ib表示,若有wa/wb

则A国是劳动充裕国,B国是资本充裕国。2.数量定义法:假设A国的劳动对土地的相对供给高于B国,则A国是劳动充裕国,B国是土地充裕国。 要素密集度: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偏向型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在一个方向上扩张的幅度大于在另一方向上扩张的幅度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原因:某生产部门技术进步、某中生产要素供给增加、国家利用资源效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偏向型增长的直接影响是导致偏向扩张的产品的世界相对供给增加。 福利恶化性增长:一国整体福利水平恶化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偏向型增长在严格假定下可能出现的一种极端情形。由于一国的出口偏向型增长可能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因此,如果一种的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非常强的出口偏向型,那么贸易条件恶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就可能抵消生产能力提高所带来的正面效应,使得该国整体福利水平下降。假设条件过于极端,纯理论问题。梅茨勒悖论:在极端条件下,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造成贸易条件强烈改变,反而使进口品国内价格下降的现象。是SS定理的例外。关税对进口竞争部门带来负的保护效应。 外部规模经济: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整个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规模的规模经济。只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一般由许多较小厂商构成,且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内部规模经济: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而不是其所在行业规模的规模经济。只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大厂商比小厂商更具有成本优势,形成不完全竞争市场。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第三节国际贸易的起因 国际贸易不存在的五个假设前提: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2.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3.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4.规模收益不变;5.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规模经济。 以上五个条件任意一个不存在,国际贸易都可能产生,国际贸易的起因有:1.生产技术差异; 2.相对要素禀赋差异; 3.需求方面的差异; 4.规模收益递增; 5.不完全竞争市场 生产均衡点: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相对价格线的切点。 均衡消费点: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相对价格线的切点。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第二节劳动生存率差异与国际贸易:李嘉图模型 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 贸易基础:技术差异(劳动生产率差异) 贸易结构:出口绝对(比较)优势产品,进口绝对(比较)劣势产品。 贸易利益:贸易是一种互利行为。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比较: 绝对优势由亚当·斯密提出,比较优势由大卫·李嘉图提出。 概念比较:绝对优势指一国在某产品的生产上比他国的生产成本更低或劳动生产率更高。比较优势指一国在某产品的生产上比他国的机会成本更低或相对劳动生产率更高。 判断标准: 1)生产成本法:若有 2)劳动生产率法:若有 则:A国在X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B国在Y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1)机会成本法:若有 2)相对劳动生产率法:若有 则:A国在X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Y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第二节H-O理论 假设前提:1、相同部门、技术;2、需求相同;3、不存在规模经济;4、所有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5、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要素禀赋不变);6、两国中:A国是资本丰裕国,B国是劳动丰裕国。7、生产要素在一国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不能流动;8、X、Y的生产技术不同,并且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9、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资料讲解

第一章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绝对优势理论:亦称绝对成本理论、绝对利益理论 1、代表人物(英)亚当·斯密经济学鼻祖 代表作品:《道德情操论》1759、《国富论》1776 2、按照绝对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直接利益主要表现在:①提高产出水平;②提高消费水平;③节约劳动(时间)。 3、理论内容概括: (1)如果一国生产某一商品的单位成本比其他国家绝对的低,则该国在该商品的生产中具有绝对优势; (2)各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本国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则都会从中受益。 第二节比较优势理论:亦称比较成本理论、比较利益理论 1、代表人物及作品:(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 2、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直接利益表现在:①提高产出水平;②提高消费水平;③节约劳动时间 3、理论内容概括:(核心:两优取重,两劣取轻) (1)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2)各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本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则都会从中受益。 第三节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1、代表人物及作品:(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年 2、国际交换比例:国际交换比例以贸易前两国国内的交换比例为限;国际交换比例影响贸易利益的分配;国际交换比例由相互需求的强度决定。(课件) 练习: 1、在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中,机会成本是(B )。 A. 递增 B. 递减 C. 先递增后递减 D. 不变 2、最早提出贸易利益“非零和”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C )。 A. 斯密 B. 李嘉图 C. 赫克歇尔 D.里昂惕夫 3、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有(ABE )。 A. 绝对优势理论 B. 比较优势理论 C. 要素禀赋论 D. 规模经济理论 E. 相互需求理论 4、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前提假设有(CDE )。 A. 2x2x2模型 B. 技术水平相同 C. 市场完全竞争 D. 消费者偏好相同 E.规模收益不变 第二章要素禀赋理论: 1、要素禀赋:又称要素丰裕度,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2、要素密集度:产品生产中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3、要素禀赋理论内容:H-O定理(模型)、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S-S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 4、H-O定理:瑞典:赫克歇尔《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919) 俄林《域际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 5、H-O定理:定理内容:要素禀赋决定一国的比较优势;一国应主要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则两国都会从中获益。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 第一、二章 一、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以各国间的经济活动及国际关系为其研究对象,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国际经济关系对资源分配的影响。微观部分:世界范围内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宏观部分:2.国际格局下如何充分利用稀缺资源 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国际贸易:分为理论和政策两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主要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结构和贸易利益分配以及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际贸易政策主要说明各种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以及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一体化问题。 国际金融:说明国际经济活动在各国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以及各种国内经济活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经济分析工具社会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均衡条件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狭义: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广义: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国际间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贸易障碍对经济和福利的影响 基本经济分析工具: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1.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斜率等于边际机会成本:表明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优产量的组合。 2.机会成本(简称OC):指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3.商品市场均衡:均衡条件: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 (二)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能为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满足的不同商品组合的连线 用途:(1)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 (2)衡量整个社会福利。 (三)均衡条件: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

1.生产均衡:即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均衡 2.消费均衡: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均衡 3.市场出清:即总供给=总需求 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生产均衡: 消费均衡: 贸易平衡:即一国进口总支出=出口总收入 三、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生产技术差异要素禀赋差异需求方面的差异规模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 四、国际交换价格确定 将两国的过剩需求曲线放在同一坐标中,决定国际均衡价格:

国际经济学(董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研究生课程班期末考试试卷 《国际经济学》 课程班代码:授课教师:董虹 学号: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5分) 1.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1947年美国出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存量和工人数值进行了比较,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2.贫困化增长 当一国由于某种原因(一般总是单一要素的极大增长)使传统出口商品的出口规模极大增长,其结果是不仅导致该国的严重恶化,该国绝对下降。 贫困化增长发生的前提有三:一是该国的在世界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二是该国生产能力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出口部门;三是国际市场对这种商品的较低。显然,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来说,这三个条件是基本符合的,因而更加需要警惕出现经济的贫困化增长。 之所以发生贫困化增长,其原因在于或要素积累增加所导致的实际产出的增加有可能使价格不利于正在增长的国家。而且价格恶化所造成的损失会超过产出增加所带来的收益,最终使该国的境况不如从前。 3.倾销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对倾销的调查和确定,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负责。是与政府对出口的建立制度相联系的。倾销被视为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为WTO所禁止,因此也成为各国保护本国市场,扶持本国企业强有力的借口和理由。 4.贸易创造效应 所谓,是指由于国际组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了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造成了他们相互之间的扩大和福利水平的提高。 贸易创造效应是指,由于取消关税,成员国由原来自己生产并消费的高成本、高价格产品,转向购买成员国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从而使消费者节省开支,提高福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5.国际收支平衡表 表是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的重要工具。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

国际经济学李坤望习题练习题期末考试题

《国际经济学》作业二 (第6-10 讲) 一、选择: 1、下列关于共同市场的叙述,正确的有() (1) 成员国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 (2) 实现了商品自由贸易 (3) 实现了生产要素与服务的自由流动 (4) 成员国间需要在技术标准、税收制度、金融法规等方面加以协调 2、下述经济交易中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与金融项目统计的内容有 () (1) 短期证券买卖(2) 票据买卖(3) 短期信贷(4) 利息收支 3、大国设置的进口关税: (1)会增加国家的福利。 (2)会减少国家的福利。 (3)会使国家福利保持不变。 (4)上述三者都是可能的。 4、进行盈利的持久性倾销的条件是: (1)两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必须相等。 (2)两个市场的需求必须都是无弹件的。 (3)两个市场的需求必须都是有弹性的。 (4)外国市场的需求必须比国内市场的需求更加具有弹性。 5、通用电气公司拥有一家爱尔兰软件开发公司5%的股权,这可以被看做是 (1)外国直接投资 (2)证券投资 (3)官方援助。 (4)短期贷款。 6、关税的设置: (1)会带来完全由外国人支付的收入。 (2)总会提高进口国的国内价格水平。 (3)与自由贸易相比,通常会减少进口国的福利。 (4)与自由贸易相比,通常会增加进口国的福利。 7、在开放贸易后的短时期内: (1)所有与衰落产业相关的集团都会受到损失。 (2)只有那些更密集地使用于衰落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3)只有那些更不密集地使用于衰落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4)只有本国中最为丰裕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8、如果在欧盟成立后.英国人会去购买以更低效率生产的爱尔兰奶酪,而不是 从新西兰进口更便宜的奶酪,这大概反映了: (1)贸易创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