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校本课程

小学二年级语文校本课程

小学二年级语文校本课程
小学二年级语文校本课程

小学二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我爱积累语言

普兰店市瓦窝镇中心小学回岩伟

1、学会积累

进入二年级以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习作积累了。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习作积累是怎么回事吗?

是的,要把作文写好,离开好词好句的积累是不行的。习作积累的内容应该广泛,写人物、写景物、写动物、写植物的,这些内容都应该抄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作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随时用在自己的小作文里,翻开你的积累本看一看,你积累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你能够把积累的内容背诵下来吗?在作文中你是不是经常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呢?

有的同学平日喜欢读书,但是读过一篇文章以后不知道应该积累哪些内容,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这一小段,试着把你认为写的好的内容画下来,你画的内容就是你要抄在积累本上的内容。

冰花

小童清晨醒来,看见玻璃窗上结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

他惊奇地喊着:“妈妈,你瞧,玻璃窗上开花了!”啊,真漂亮,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盛开的花儿,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小童问妈妈:“这花是从哪儿来的?”妈妈笑了笑说:“是冬爷爷在你睡觉的时候送你的。”

上面的这篇小作文写得很美,但是我们在习作积累的时候,不能够把全部的内容都抄写在积累本上。请把你画下来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在词语积累方面,我们可以选择这几个词:晶亮的冰花、惊奇地喊着。

在句子的积累方面,同学们可以选这句话:“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盛开的花儿,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把这些词句抄写在本子上以后,多读几遍试着把它们背诵下来。以后,你在作文中遇到写冰花的内容时,就可以作为自己的语言写在作文中了。

教你一招

看来积累的方法很简单:

1、把文章的意思读明白。

2、把优美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抄在本子上。

3、反复的读一读,并背诵下来。

同学们,积累是不是很简单呀,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几篇小短文读一读,然后把好的词句积累下来。

训练课堂

听老师读一篇小作文,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作文的内容复述下来,并把你复述的内容写在作文本上。

2、积累的运用

光会积累并不够,我们还要学会把积累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有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的作文语句平淡,其实,刚开始学习写作文,能够在自己的作文中用上平日积累的语言是很重要的。下面是一个叫小明的同学写的作文《逛公园》的开头,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写得怎么样?

清早起来,阳光照进屋子。我穿上衣服,吃过早饭,和爸爸一起去公园,路上的景色多美呀,我们高兴地边走边唱,一会儿就到了。

这是小明同学写的作文的草稿,老师看过以后,建议他加入自己积累的好句子。以下这些句子是小明日常积累的,你能帮助小明把积累的句子加入到他的作文中吗?(任意选择一两句)

1、天已经亮了,小窗上流进来清泉一般的晨光。

2、早晨,天空瓦蓝瓦蓝的,金色的阳光从人行道旁茂密的枝叶间洒落下来,地上晃动着一圈圈破碎的光点。

3、喜悦涌进了我的心中,心仿佛荡漾在春水里。

4、草地上随处可见斑斑点点五颜六色的野花,阵阵清香在微风中飘荡着。

5、小草在微风的吹拂下晃动着,好像随着晨风轻轻地唱歌起舞。

请把你帮小明修改的作文读一读吧请把你帮小明修改的作文读一读吧。经过修改的作文与小明最初写的作文比一比,是不是内容更丰富、更充实了。

教你一招

其实,我们在自己的作文中也应该这样,适当地运用积累的内容,运用积累并不是抄别人的作文,像上面小明写的这个小段,如果你把积累的内容全部都用在文章中了,这就不是你自己的作文了。在适当的情况下,运用一两句就可以了。

训练课堂

下面就请同学们写一篇小作文,看一看能不能把积累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作文内容:写一写你和爸爸或妈妈去城里买东西的情景。

(说明:以上内容分4课时完成)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省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

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明确一个原则: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1、总目标 导语: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重保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育人文化改造,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符合课程改革的宗旨。因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发表时间:2018-11-23T10:38:43.890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1月作者:钟绍竹 [导读] 本身就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依旧存在问题,难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本文结合核心素养和语文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钟绍竹 广东廉江市和寮镇中心小学广东廉江 5244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只有深刻地将核心概念放在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之中,才能让最大程度上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在目前新课改的风潮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学生应当具备的终身发展观。而语文作为作为一门与学生心心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学科,本身就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依旧存在问题,难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本文结合核心素养和语文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概述 前言 “校本课程”来自于英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英美国家盛兴,也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果。校本课程这一概念最初于1996年引入我国,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特别是在目前新课改的浪潮下,校本课程已经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校本课程是指按照学校自身的需求开展课程教育,与我国以往的国家规定课程具有显著的不同。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我国一直沿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计,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也不利于发展学生自身的特点。但是如果完全套用校本课程,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会发生冲突。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培养基点,必须从自身的国情出发,才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发展自身的特点。因此必须改变小学语文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校本课程教育模式,选择相适应的课程评价标准。 1.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的进行自身发展所应当具备的品格和能力,这也是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1]。核心素养是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得到的,对于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就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每个学习阶段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只有明确学生的发展要求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活动。特别是在目前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进行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而且对于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素质水平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储备军,其综合能力的掌握水平决定了社会的未来发展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是势在必行的。 2.以核心素养为基准的小学语文校本开发的重要性 2.1提高学校的自我调控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学校的权力有限,大多都是扮演的执行者的角色。而且校门课程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也许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就能够使学校自主决定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给予学校足够的发挥空间,使学校能够按照自身的需求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也不一样。实施校本教育就能够以学校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学校及其周围资源,更能凸显学校自身的办校特色与理念。校本课程具有非常明显的自身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照顾到在地区之间产生的差异,有利于教师利用本地区的特色进行活灵活现的语文教学。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标准教育,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能够按照社会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富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的学校积极性,开发学校能力和自身的潜能。 2.2促进学生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启蒙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中学生会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发展,只有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素质和法律素质,才能正确的认识社会,进行全面的发展。理想信念作为人的核心部分,是面对困难乘风破浪的重要依据[2]。如何培养学生的内心信念,也一直是教育摸索的重点。具备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和精神世界。面对目前发展日益迅速的社会现状,学生发展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以核心素养为重要依据,能够使学生丰富自身的能力,更好的面对未来的发展。以往的教学活动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应试教育使我国小学生变成了“纸上谈兵”的书生,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发展。校本课程涉及到的实践性能比较强,能够使学生摆脱课堂的束缚,更好的进行自主思维,实现综合发展。 2.3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准 学校按照学生的需求开展语文教育,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减少了考试作弊、打架斗般等一系列的违纪行为的发生几率。学校的管理工作就能够顺利的开展,并且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也证明了学校管理水准的提高,可以得来丰厚的经济回报。进行核心素养的教育还可以降低学校对学生管理的资金投入,学校能够把成金投入到其他的方面,更好的发展学校的其他工作,增加学校的科研资金投入,提高学校的科研成果。教学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必须结合时代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而且要学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学校的管理水准,将核心素养和校本课程进行结合,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与课外世界相结合,将语文知识变为鲜活的事物,而不是枯燥的文字。核心素养所代表的多元化教学手段,对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3.1加强理论指导 我国并没有建立校本课程的完善制度措施,而且我国与外国的国情存在极大的差异,对于外国的先进理论体系不能进行完全的套用。学校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教育状况出发,注意到客观存在的差异,开展相关的语文校本课程[3]。学校尽快的寻找到合适的

2020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2020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2020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为,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自主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希望你喜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我校全面开始了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收益颇丰。所开课程多次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省市各级主管部门及专家的好评。我校编撰的《胶南三名》在中国教育学会举行的地方校本课程评选中荣获二等奖。现将我校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总结如下: 一、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 (一)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 学校要发展就应当重视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更应当重视学校精神的滋润和文化底蕴的积蓄与传承,经过对学校现状的全面分析,结合自身特点和周围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确定了以“体验社会,亲近自然,了解胶南”为主题的研究资料。确定以“胶南三名”即“胶南名人知多少”“胶南名胜知多少”和“胶南名产知多少”的开发利用作为切入点,依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植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质,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本事。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开发的原则 我校开发校本课程主要遵循了两个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胶南是我们的家乡,这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所以,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经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关系,以此激励学生热爱家乡,从小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以动促学,发展学生 经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学会能搜集相关资料,学会交流与分享、学会分工与合作,并在自我所调查研究的领域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提问、调查、采访、记录、整理有关信息,在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过程中,提高思维本事,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本事。 (三)课程开发过程 1、组织

2020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20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xx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1、学生兴趣和需求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近几年来借读学生人数占到了学生总数的75%,生源大多是外地来秦打工人员的子女,他们的家长做小买卖的居多,其中有父母离异的,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家,还有的干脆就花钱寄养在别人家,一周才能见到一次父母。父母为了生计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不能对孩子尽到应有的监护责任。他们租住的多是平房或下房,孩子没有太多的活动空间,每天上学的时候,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一到星期天或放假,他们就更可怜了,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还要自己煮饭吃。这群特殊的孩子处于无人管教的真空地带,家庭教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我们在思索:我们的学生最需要什么教育?我们的学生家长最需要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校本课程应补充什么,才能成为对学生真正有意义的课程。尽管我们的学生也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需求,渴望快乐学习的指导,幸福成长的体验,创新思维的养成,但他们更需要的是安全健康的成长。 所以我们以安全、质量、发展为学校教育主线,把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护自救、互救的技能,作为提高生命质量,谋求发展的基石。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确保

一方平安的安全教育目的,让学生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美好的生命,基于这种定位,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决定把孩子们最需要的《安全伴我行》作为校本课程的必修课,在一至六年级开设,由班主任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授课内容。在《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的通知》的指导下,我们深入学习了《走进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等书籍,从而使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校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有明确的育人目标;要使校本课程具有生命力,挖掘本土资源的优势是最好的开发途径;要想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于是在校本课程中增设满足学生需要的选修课,成为我们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目标。 我们在学生中进行了意向调查,陈列了篮球、乒乓球、田径、象棋、围棋、英语、舞蹈、腰鼓、剪纸、声乐、绘画、科技、采访、导游、钢琴、二胡等二十多种不同的科目,交给孩子们去选择,然后,根据学生的人数和教师资源情况,确定了校本课程开设的兴趣科目。 2、学校现有课程资源 首先我们就校内的教师专业特长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调查档案、看资料、个别交流等形式,了解到我校有一批艺术、体育、手工、学科业务专长的教师。为此,学校精选了部分校本开发的理论书籍和文章推荐给老师学习;邀请市区教研室专家到学校做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题报告;由本校领导做校本课程开发座谈会的主讲人。通过系列措施,使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明确的认识,强化了教师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之家校共育《托起明天的太阳》

校本课程开发之家校共育 托起明天的太阳 目录 前言..................................................... ..... (3)

第一章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的性质 (4) 家长委员会的职能 (4) 家委会参与的活动 (5) 家长委员会与学校的关系 (6) 家长委员会对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 (7) 家长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8) 区新城实验学校家长委员会章程 (11) 区新城实验学校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 . (13) 区新城实验学校家长委员会职责 (14) 第二章家长义教 家长义教的实施方案 (15) 家长义教教案 布贴动物....................................................... (16) 美丽的房子.................................................... (18) 有特点的脸................................................... (20) 折纸的基本折法................................................ . 23 折纸----千纸鹤 (25) 折纸----日用品 (26) 课件《我和计算机交朋友》 (27) 历次家长义教活动掠影 (34) 第三章家长义工 家长义工实施方案 (42) 家长义工掠影 (43) 第四章家访 家访的实施方案................................................,. (45) 家访教师与受访学生结对信息登记表 (49) 学生与家访教师结对信息表(班主任用表) (50) 新城实验学校家访记录 (51) 教师家访实录摘录 (52)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二)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二) 文明礼仪孝敬父母的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养成良好的礼仪风范,懂的孝顺父母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2、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让学生在情中回味,在情中感悟。 3、学会如何感激父母,回报父母,在生活中自觉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养成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 二、教学准备: 1、音乐〈〈感恩的心〉〉、〈〈烛光里的妈妈〉〉 2、搜集古今中外的名人孝敬父母的事。 三、教学过程 1、用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导入感受母爱的伟大。 2、自己名字的故事。 让学生通过介绍自己的名字使他们的降临,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族未来的曙光,每个人的名字,都融入了父母的很多期望。 3、我成长的足迹课件出示一组家庭的照片学生讲述他们的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为之付出的血汗。 4、教师小结父母赋予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无私而伟大的爱,我们应该懂的体谅、关心父母,生活中与父母相处时注意礼仪。 5、看书中插图 (1)当父母在地里干活时,当父母去上班时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学生充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他们的回答让他们知道应该主动分担劳动,懂的体贴父母,要有责任心。 (2)第三幅图表现的是什么意思?你看了有什么感受?(知道父母劳动的辛苦,要知道应该节约)

(3)结合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平时都是怎么做的。 (4)最后一幅图是和父母交流,现在的孩子很难和父母沟通让他们说说自己都是通过什么方式和父母交流的?交流时应注意什么?并让他们知道和父母沟通会使你们的关系更密切,感情更深。 6、当你遇到书中所出现的情况时你会怎么做?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7、教师小结。 四、课堂延伸,实施汇报父母的方案 (1)给父母一份惊喜。 (2)帮父母做家务。 (3)陪父母聊聊天。 五、在音乐《感恩的心》中结束。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重新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谢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并懂得回报别人的帮助,学会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感恩故事唤醒学生的心灵,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感恩的价值所在。 三、课前准备 课件(八个孝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感悟亲情——父母对我的爱” 人生在世,谁无父母,谁没有沐浴过父母的养育之恩,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谁能离开父母的呵护与教诲。有的时候父母甚至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而失去生命。下面请我们一起来听下面的故 生:………………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大块第六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随着我国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 我国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开发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教师的课程职能也相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研究和开发课程将成为我们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因此,我校教师也结合实际情况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研究与开发。现将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有关情况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学校将开发校本课程纳入学期工作计划,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二、校本研发的目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意味着一种权力,更意味着一种责任,我校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的目的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三个方面。 1.让所有的教师都“动起来” 校本课程开发把学校推到了课程改革的前沿,学校成了课程开

发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确定了学校作为课程开发的责任单位的地位,让每个教师都行动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实力,也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 2.让所有的教师都“站起来” 教师对待所教的科目及其内容一直是敬畏有余的。科目对他们来说,是国家的规定,教材对他们来说,是专家编写的。他们被要求严格忠实于国家的所有课程文件,甚至连教学的具体步骤都严格遵照教学参考书指定的教学步骤和课时数。教科书对他们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跪拜于教科书的神威之下。 然而,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亲自参与到课程编制的整个过程。国家提供的课程标准,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研究的指导性纲要,国家提供的配套教材成了他们自主选择的对象。他们站在国家课程标准这块基石上,鸟瞰着校本课程及所有教科书。 三、校本研发的意义 1.有助于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尤其要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就是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管他们的性别、智力水平和学习准备如何。我国过去的“升学教育” 只注意到少数考分高的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那些低分和处于中间水平的大多数。当这些人毕业走向社会时,他们成了“失败者”。学校将大批“失败者” 推向社会,而社会中的绝大多数工作又将由这些“失败者”来承担,这样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全民的总体素质水平。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第一部分 柳条,学名白杞柳, 当地俗名簸箕柳、南 柳。把柳条剥去皮,通 体呈白色,就叫白柳 条。我镇的农民擅于把 柳条、白柳条编成上千 种筐、篮等制品。 我镇的柳编师出有 名,相传它始于鲁班的徒弟泰山。泰山系今沭河岸边人,起初跟鲁班学木匠,但很不专心,总是偷着跑到河边柳条丛中练柳编。鲁班看他不长进,很生气,于是就辞掉了他。而泰山不久却成了一个出色的编匠,做出的柳编制品比木制品还精致,鲁班知道泰山的情况后,很内疚,并且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受到师傅的鼓励,泰山越发努力,技艺不断提高,品种花样也日渐增多。不久,皇帝要庆寿,当地的县官便请泰山用柳条编几样东西献给皇帝。泰山命徒弟挑选出质量最好的柳条,褪皮熏白,自己亲自动手把篾编得薄薄的,刮得亮亮的,使出最好的技艺编织出一只精致的高脚盘,盘内几只大寿桃,只只青里透红,光彩夺目。旁边还放着几串紫葡萄,晶莹透明,令人馋涎欲滴。县官一看,连连叫绝,他看着看着,突然发现盘里还放着两枚钱币,觉得很奇怪,就伸手去拿。结果连盘

子也一起拿起来了。原来那两枚钱币也是柳编的。后来,皇帝见了这件珍宝也连声称赞。从此,沭河柳编名声大震。泰山死后,徒弟们继承他的手艺编织了篮子、簸箕、筐子和各种用品,畅销大江南北。现在用柳条编织的工艺品远销国外,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 陶醉于这个美丽动 人的传说,我们去寻访 临沭县的柳编之乡— —白旄镇。走进柳编之 乡,看到的是一方方、 一片片嫩绿的柳条。微 风吹拂下,万亩柳田那绿色的波浪此伏彼起,景致煞是壮观。更引人入胜的还要数坐落在十多个村庄的柳编制品贸易货栈或加工厂。一溜摆开的10多间宽敞明亮的大仓库,库房里盛满了上千个品种的柳编制品。其中有供观赏用的各式花盆外套、花篮、吊花篮等;有日常生活用品如纸篓、洗衣筐、提篮、挎篮。一件件玲珑剔透,各自错落有致,静动结合,栩栩如生。走进农户,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编着柳条。不知是谁家传出悠扬的《柳条歌》:“涝洼湿地可发芽,青枝绿叶不奢华……”歌词唱出了这里的劳动人民对柳条的赞美。其实,这里的农民也正如柳条一样勤劳、质朴、率真。 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设置的不断完善,以

六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材

五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材: 语言交际——采访的一般提问 训练提示: 1.进一步有目的地去了解一个人;培养先想后说的习惯,提问要有针对性及学习提问的技巧,并在提问中注意文明礼貌。 2. 要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职业,运用不同的形式,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训练自己采访他人的能力,要求能先拟好采访提纲,注意采访时的语气,使采访在较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努力让采访有好的成效。 训练要求: 1. 采访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应因人而异,有的可以单刀直入,有的则要兜圈子慢慢地切入主题。 2. 掌握采访的一般方法,运用不同形式提出不同的问题,培养应变能力。 逐项训练: 1.去采访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中前三名的××同学: 例文: (1)问:您好!老师同学公认你是一名好同学,学习很突出,尤其在学习上有很好的方法,我要把你的学习经验介绍给大家,想问你几个问题好吗? (2)问:您喜欢学习吗?您感到学习乏味吗?平时您是如何来学习的?请您从预习、上课、作业、复习等几个方面来谈谈。 (3)问:预复习有必要吗?进行预复习有什么好处呢? (4)问:学习上您遇到过困难吗?您是怎样解决的呢?请用具体例子说明一下。 (5)问:最后请您给那些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说几句话,好吗? 2.采访先进学生,可以用敬佩、羡慕的语气,采用提问式进行采访。 例文: 你好,××同学!在本学年中,你被评为了我们江阴市的文明少年,这是你本人的荣誉,也是我们青阳实验小学的光荣,作为《蓓蕾电视台》的记者我想向你提个问题,好吗? 你被评为市的文明少年后有些什么感想? ××同学,我想你平时一定是讲文明讲礼貌的,我想问平时你是怎么做的呢? 如果有些同学妒忌你,你将如何对待呢? 今后你有什么打算呢? 3.采访后进学生,则要用关心亲切的语气,采用谈心式,进行采访。

(完整word版)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在人类跨入崭新的21世纪之际,新课程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中小学校园,走入了师生的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中小学师生的生活方式。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又是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最好的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因而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为此,依据新语文课程理念,在对取得显著教育效果的“亲近古诗文经典”的基础上,我们一中语文组开发了一中《书相伴我成长》校本课程。本课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结合我市的历史和人文资料,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启智,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境界。为保证我校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组织实施工作顺利健康的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新课程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江泽民同志“一个民族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思想,按照语文学科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对学校资源和地区资源的分析、研究、开发与利用,发挥学校、地区优势,让那些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语”、“文”熏染学生的心灵,从而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书香伴我成长》校本课程体系。

语文校本课程

一、基本项目石 1.课程名称:语文·生活 2.开发老师:XX 3.教学材料:教材拓展、自编 4.课程类型:选修课 5.授课时间:30课时 二、背景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的今天,我国课程结构日益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制初见端倪。校本课程已日渐成为我国课程结构中有机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中就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则更明确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25%。”可见开发校本课程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我们一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人的发展,注重人的个性培养。要想培养有个性的人就不能再用统一的千篇一律的模子去刻。由国家统一编制的

单一的课程结构已不能适应教育的潮流,不能适应语文教育的需要。要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就需要学校内部人士根据自己的情况、条件来设计、规划自己的课程,尤其是语文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当地的条件设计课程,充分挖掘当地、学校的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而语文也就具有社会性,这就决定了学语文就不能单靠国家统编的几本教材,死啃这几本书,最终连纸上谈兵都不会。学语文要放大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去应用、掌握。语文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密不可分。离开了我们具体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我们的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个学校的生活是具体的、特殊的,各个学校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是具体的、特殊的。国家统编的课程是无法,也不可能把这些具体的、个别的东西包罗在内。这些具体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是学习语文的宝贵资源,而且是必需的资源。因而这又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将开发语文校本课程作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用足现行国家教材的基础上,以自编校本教材为主体,以其他综合性语文活动为补充,初步构建起了有我校特色的语文校本课程。 三、指导思想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初中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总结修订版

初中校本课程建设与实 施工作总结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总结 邵原二中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深入,课程模式也日逐多样化、自主化,特色化课程结构,日趋合理,为学校实施办学自主权创设了广泛的空间,也为教师教育教学更加自由的开放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展台,激发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的极大热情。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校通过校本教研工作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评价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将我校建设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到我校教育资源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必须充分考虑到适应基础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充分发挥的需要;课程设置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钻研精神;有利于逐步形成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进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学校课程建设目标 (一)、学校课程类型多元化,课程结构多层化。从培养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师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出发,重点建设和完善学校创造教育课程、艺体健康教育特色课程(合唱队、舞

蹈队、篮球队)、主题节日课程(教师节、国庆节、清明节、端节节)和学校三大教育(感恩教育、目标教育、养成教育)等。最大限度地提供学生“品行、人格、习惯形成和发展的经历,提升师生道德水平、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逐步构建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和实践体验型课程体系。 (二)、通过课程设置,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生活、追求卓越”的优秀二中人。 (三)、通过课程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修养良好、业务能力精湛、具有“奉献、智慧、求实、创新”精神,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队伍。 三、我校校本课程制定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本着自主开发的课程。我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在前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信息,兴趣爱好非常广泛,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先让教师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课程开设申请,再由学生自愿报名选择。这样一来,课程开设与学生选课成了供求关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 (二)、多样性的原则。校本课程应该是多样性的,适合本校本地区的,有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校本课程应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变化的过程。不一定向标准教材看齐,

小学六年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对联趣谈

小学六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对联趣谈》[认识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欣赏故事] 巧对(两则) (一) 清代初,连山莲塘人彭希商,号会斋,十三岁时即在当时县学就读,学使来查员生的业绩与才学,信口出了一上联曰:“诸肉不如猪肉味”求下联。彭希商略一思索即时应对曰:“百花怎比柏花香”学使听了非常高兴,称赞这孩子有出息,以此正式名列泮庠(即成为秀才,据说从此彭族开始成为“书香门第”之家)。后来彭希商由拔贡授福建泉州府教授(学政官)颇有声望。 (二) 清代中叶,连山和睦乡的邓维森,据说自幼聪慧,进入私塾读书前就能吟诗作对,远近闻名。有一次,外地江右来了一位名士,听说邓维森是个神童,便来和睦乡来找他,正巧和邓维森在村头池塘边相遇,江右名士便出一联曰: “一池浮萍,许多鱼虾藏底下。” 邓维森听了,毫不困难地对道: “两株乔树,若干鸟雀宿其中。” 江右名士听后非常欣赏,赞扬道:“好对,好对!” “头落地”对“角朝天” 从前,有位书生赶路上京考试,走到一个三叉路口时,不知从那条路走好。刚好看见有位老大爷在河边大石上磨斧头,他走上去向老大爷问路。老大爷抬头看看书生,想了想,就说了几句话:“磨斧头,上山头,砍木头,头头落地”。他说:“如果你对得上,就指路给你。”书生想了很久都答不出,只好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妻子奇怪地问他:“为什么又走回来?”书生只好将路上遇见老大爷,问路出对的情况告知妻子。叹了口气说:“你别着急,明天一早我就帮你想出来,今晚上你就安心睡觉吧!” 第二天一早,妻子早早起床来,叫书生跟着她去,看她做工。她走出门外,就折起一边衫角,直走到塘边,坐上小船,到塘里摘菱。书生看看瞧瞧,果然有所醒悟。于是,辞别妻子赶路去,又在三叉路口遇上老大爷,他对:“折衣角,落塘角,摘菱角,角角朝天。”老大爷听了,高兴地指路给他前去。 内容说明] 《巧对》两则,分别讲了彭希商和邓维森两人对对子的故事,故事内容真实、生动有趣且充满智慧。彭希商因对对子而成为秀才,邓维森因对对子大受江右名士称赞,能让学生从中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故事中的两对对联无论在字数、平仄、词性、内容方面都对得很工整。 第一则中的对联,属于异字同音对,即把一个字或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分别字排在一副对联内。如“诸”和“猪”同音,“百”和“柏”同音。上下联都是七个字。上联末字音调是去声,属仄声;下联末字音调是阴平,属平声,符合对联的仄起平落,平仄相合,音调和谐。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也对得十分工整,如“诸肉”对“百花”(名词对名词),“不如”对“怎比”(虚词对虚词),“猪肉”对“柏花”(名词对名词),“味”对“香”(形容词对形容词)。并且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联讲的是所有的肉类都不如猪肉的味道,下联运用一个反问句,表明所有的花都比不上柏花香。 第二则中的对联,上下联都是十一个字。上下联末字分别是“下”和“底”,同样符合对联“仄起平落”的要求。且词性也对得十分工整,如“一池”对“两株”(数量词对数量词),“浮萍”对“乔树”(名词对名词),“许多”对“若干”(副词对副词),“藏”对“宿”(动词对动词),“底下”对“其中”(副词对副词)。上联讲的是在浮萍下藏着许多鱼虾,下联讲的是在乔树中宿着若干鸟雀,内容也相关。 《“头落地”对“角朝天”》讲了一个书生问路应对的有趣故事,对联同样充满智慧。此联属复字对,即将一个或几个字按照某种规律,重复出现。如对联中的“头”和“角”字。除此之外,在字数、平仄、词性、内容上也对得十分工整,这里就不一一分析了。 [研讨与练习] 一、细阅读故事中的三副对联,请你说说对联都有那一些特点。

小学二年级语文校本课程

小学二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我爱积累语言 普兰店市瓦窝镇中心小学回岩伟 1、学会积累 进入二年级以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习作积累了。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习作积累是怎么回事吗? 是的,要把作文写好,离开好词好句的积累是不行的。习作积累的内容应该广泛,写人物、写景物、写动物、写植物的,这些内容都应该抄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作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随时用在自己的小作文里,翻开你的积累本看一看,你积累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你能够把积累的内容背诵下来吗?在作文中你是不是经常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呢? 有的同学平日喜欢读书,但是读过一篇文章以后不知道应该积累哪些内容,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这一小段,试着把你认为写的好的内容画下来,你画的内容就是你要抄在积累本上的内容。 冰花 小童清晨醒来,看见玻璃窗上结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

他惊奇地喊着:“妈妈,你瞧,玻璃窗上开花了!”啊,真漂亮,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盛开的花儿,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小童问妈妈:“这花是从哪儿来的?”妈妈笑了笑说:“是冬爷爷在你睡觉的时候送你的。” 上面的这篇小作文写得很美,但是我们在习作积累的时候,不能够把全部的内容都抄写在积累本上。请把你画下来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在词语积累方面,我们可以选择这几个词:晶亮的冰花、惊奇地喊着。 在句子的积累方面,同学们可以选这句话:“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盛开的花儿,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把这些词句抄写在本子上以后,多读几遍试着把它们背诵下来。以后,你在作文中遇到写冰花的内容时,就可以作为自己的语言写在作文中了。 教你一招 看来积累的方法很简单: 1、把文章的意思读明白。 2、把优美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抄在本子上。 3、反复的读一读,并背诵下来。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一 这学期我们把《三字经》、《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底蕴,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优良的民族传统。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主经典在我校传唱,在学生中耳熟能详,对学生“三观”的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漠化的作用。在家长中也产生了较好反响。下面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寻找机会,加强教育 我们近年来父母出打工逐年增多,往往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的习惯养成、道德素质、民族精神等方面更是显得缺失,学生的德育难抓,纪律难管,一直是困扰学校的一个难题。从背诵《三字经》开始,学校大队部跟踪指导,并安排专任教师负责经典解析,探索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径。争取对学生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二、安照计划有序进行 为了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夯实教育基础,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教育。 一是诵读三字经。我校把三字经纳入教学计划中,列入课表,每周保证一节专授课。每天早自习重学背,课上重讲解。充分利用课间操,升旗时间诵读。并开展了诵读

比赛。 二是潜移默化品经句。我校通过网络搜索三字经作为学习资料。学生在诵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书法的神韵带来的美的享受;经典名曲飘入耳鼓,楼内荡漾着千年古韵之美。三是讲述三字经故事。我校开展了《三字经》故事比赛。我们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我们的资料分别挂到了欢喜中心校、和丰润教育信息网站上。 三、三字经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把古代圣贤的经典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此,我们重点是把国学教育寓于养成教育之中,致力于使国学的精华成为支配学生行动的一种文化内涵。一是生动直观,见贤思齐抓养成。我们集中培训教师,把一些经典国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加以叙述,把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渗透于各科的教学中,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经典故事都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们。班会课上学生们动情地说:“听到这些故事,我想到了我自己。我们要保持良好的习惯,改掉坏毛病,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一定要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姐妹。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二是互学互动,你追我赶抓养成。自国学推广以来,我们一直注重依靠学生们的互相影响,互相帮助产生良性互动机制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感悟升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计划

关于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设计划_小学语文校本课 程计划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省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 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 完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内容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 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 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3、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校本教材的开发内容,主要有“课程整合、课程新编和课程选择 三种。 课程整合:主要包括不同学科间的整合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两方面。 课程新编:计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先在语文学科中试编《古诗文诵读》、《名人警句集锦》等。 课程选择:选修课和活动课,教材以选择为主,选修课以学校开发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教材。 除以上四门课程外,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是多样化的。 四、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保证机制 (一)学校成立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

校本课程《小学生礼仪》教学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小学生礼仪》教学工作总结《小学生礼仪》校本课程开展以来,我们坚持在创新中求发展,边学习边教学。进一步认识到德育教学和礼仪课程在小学学校中的重要性。现将校本《小学生礼仪》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礼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首先具有示范性,作为礼仪教师首先做不到做不好礼仪课程教学就是失败的。在众多任课教师中,学生对礼仪教师的一举一动最关注。因此,礼仪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我们礼仪课教师的一言一行,穿衣戴帽,关系到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塑造。 二、明确要求,集体教育 对学生提出要求具体、明确、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是每个学生心中有数。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么去做, 首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 一开始就重视礼仪训练,打好底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语言方面,从说好“您好、请、谢谢”这三句话为切入点,同学们还补充了“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并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讨论了这些礼貌用语的用法。关于培养好习惯,教师从正面加以引导,学生则举反例说明没有好习惯的危害,一正一反,一庄一谐,使学生对“养成好习惯将受益终生”这句话加深了认识和理解。 三、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影响带动他们。平时我也跟踪,随时发现礼貌突出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肯定。 学生礼仪表现有反复现象。学生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强化礼仪训练是比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由于受家庭、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学生礼仪表现具有时好时差的反复性特点。有的学生明明知道礼仪规范的具体要求,就是不能很好地去执行,或始终如一坚持;再有常规训练的松懈、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等也会使学生的礼仪表现产生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要气馁,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