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电炉炼钢技术的发展及超级钢生产

中国现代电炉炼钢技术的发展及超级钢生产

电炉炼钢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电炉炼钢工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正式版

电炉炼钢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通电前应检查炉子设备,如发现漏电、漏水、漏油时,应立即处理。 2、出钢坑、出渣坑和渣罐内必须保持干燥,不准潮湿,以防爆炸。坑沿要保持整洁,并设有坚固的安全护栏。 3、清理渣坑应在熔化期进行,必须和有关人员联系好,设立警告标志。 4、加矿石时必须缓慢地加入炉内,不可快速加入,以防大沸腾造成跑钢。在熔化期和氧化期渣子流入渣罐时,严防水和潮湿物品进入渣罐,以免爆炸。 5、扒渣时动作要稳,不要用力过猛,

以防钢水溅出伤人。 6、往炉内加入炭粉、硅铁粉、铝粉等粉状物时,要站在炉门侧面操作,防止喷火伤人。 7、使用大锤时,要事先检查锤头安装是否牢固,周围禁止站人,打锤者严禁戴手套操作。 8、在打凿出钢口时,工作人员应当前后联系呼应,这时不得往炉内加人易燃物料,防止喷火伤人。 9、出钢时炼钢工必须和配电工联系,先将电源切断。否则,不准倾炉出钢。 10、更换炉盖、更换电极,调整电极等必须在停炉后进行。吊装炉盖、电极时要由专人指挥吊车。

转炉炼钢设备

1 概述 1.1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特点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又称 LD 炼钢法,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完全取代了平炉炼钢,其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与其它炼钢方法相比,它具有一系列的优越性,较为更突出的几点如下: 1.生产效率高 一座容量为80 吨的氧气顶吹转炉连续生产24 小时,钢产量可达到日产3000 — 4000 吨,而一座 100 吨的平炉一昼夜只能炼钢 300 — 400 吨钢,平均小时产量相差甚远,而且从冶炼周期上看,转炉比平炉、电炉的冶炼周期要短得多。 2.投资少,成本低 建氧气顶吹转炉所需的基本建设的单位投资,比同规模的平炉节约30% 左右,另外投产后的经营管理费用,转炉比平炉要节省,而且随着转炉煤气回收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利用转炉余热锅炉产生蒸气及转炉煤气发电,使转炉逐步走向“负能”炼钢。 3.原料适应性强 氧气顶吹转炉对原料情况的要求,与空气转炉相比并不那么严格,可以和平炉、电弧炉一样熔炼各种成分的铁水。 4.冶炼的钢质量好,品种多 氧气顶吹转炉所冶炼的钢种不但包括全部平炉钢,而且还包括相当大的一部分电弧炉钢,其质量与平炉钢基本相同甚至更优,氧气顶吹转炉钢的深冲性能和延展性好,适宜轧制板、管、丝、带等钢材。 1 / 35

5.适于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 由于冶炼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再加转炉容量不断扩大,为准确控制冶炼过程,保证获得合格钢水成分和出钢温度,必须进行自动控制和检测,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另外,在这种要求下,也只有实现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才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1.2 转炉炼钢机械设备系统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是将高压纯氧[压力为0.5~1.5MPa ,纯度99.5% 以上,(我厂为99.99% )],借助氧枪从转炉顶部插入炉内向熔池吹氧,将铁水吹炼成钢。氧气顶吹转炉的主要设备有: 1.转炉本体系统: 包括转炉炉体及其支承系统——托圈、耳轴、耳轴轴承和支承座,以及倾动装置,其中倾动装置由电动机、一次减速机,二次减速机、扭矩缓冲平衡装置等组成。 2.氧枪及其升降、氧气装置及配套装置。 氧枪包括枪体、氧气软管及冷却水进出软管。 根据操作工艺要求氧枪必须随时升降,因此需要升降装置,为保证转炉连续生产,必须设有备用枪,即通过换枪装置,随时将备用枪移至工作位置,同时要求备用枪的氧气,进出水管路连接好。 3.散装料系统: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使用的原料有: (1)金属料——铁水、废铁、生铁块; (2)脱氧剂——锰铁、硅铁、硅锰、铝等; (3)造渣剂——石灰、萤石、白云石等;

电炉炼钢工艺

【本章学习要点】本章学习电炉炼钢的配料计算,装料方法及操作,电炉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的任务及其操作,出钢操作等。 电炉炼钢,主要是指电弧炉炼钢,是目前国内外生产特殊钢的主要方法。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电炉钢是电弧炉生产的,还有少量电炉钢是由感应炉、电渣炉等生产的。通常所说的电弧炉,是指碱性电弧炉。 电弧炉主要是利用电极与炉料之间放电产生电弧发出的热量来炼钢。其优点是:(1)热效率高,废气带走的热量相对较少,其热效率可达65%以上。 (2)温度高,电弧区温度高达3000℃以上,可以快速熔化各种炉料。 (3)温度容易调整和控制,可以满足冶炼不同钢种的要求。 (4)炉内气氛可以控制,可去磷、硫,还可脱氧。 (5)设备简单,占地少,投资省。 第一节冶炼方法的分类 根据炉料的入炉状态分,有热装和冷装两种。热装没有熔化期,冶炼时间短,生产率高,但需转炉或其他形式的混铁炉配合;冷装主要使用固体钢铁料或海绵铁等。根据冶炼过程中的造渣次数分,有单渣法和双渣法。根据冶炼过程中用氧与不用氧来分,有氧化法和不氧化法。氧化法多采用双渣冶炼,但也有采用单渣冶炼的,如电炉钢的快速冶炼,而不氧化法均采用单渣冶炼。此外,还有返回吹氧法。根据氧化期供氧方式的不同,有矿石氧化法、氧气氧化法和矿、氧综合氧化法及氩氧混吹法。 冶炼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炉料的组成以及对成品钢的质量要求,下面我们扼要介绍几种冶炼方法: (1)氧化法。氧化法冶炼的特点是有氧化期,在冶炼过程中采用氧化剂用来氧化钢液中的Si、Mn、P等超规格的元素及其他杂质。因此,该法虽是采用粗料却能冶炼出高级优质钢,所以应用极为广泛。缺点是冶炼时间长,易氧化元素烧损大。 (2)不氧化法。不氧化法冶炼的特点是没有氧化期,一般全用精料,如本钢种或类似本钢种返回废钢以及软钢等,要求磷及其他杂质含量越低越好,配入的合金元素含量应进入或接近于成品钢规格的中限或下限。不氧化法冶炼可回收大量贵重合金元素和缩短冶炼时间。在缺少本钢种或类似本钢种返回废钢时,炉料中可配入铁合金,这种冶炼方法又叫做装入法,用“入”字表示,多用于冶炼高合金钢等钢种上。 不氧化法冶炼如果不采取其他有效措施相配合,则成品钢中的氢、氮含量容易偏高。为了消除这种缺点,从而出现了返回吹氧法。 (3)返回吹氧法。返回吹氧法简称返吹法,用“返”字表示。该法主要使用返回废钢并在冶炼过程中用氧气进行稍许的氧化沸腾,既可有利于回收贵重的合金元素,又能降低钢中氢、氮及其他杂质的含量。因此,该法多用于冶炼铬镍钨或铬镍不锈钢等钢种。 (4)氩氧混吹法。炉料全熔后,按比例将混合好的氩、氧气体从炉门或从炉底吹入,即相当于一台电炉又带一台AOD精炼炉。该法主要用于不锈钢的冶炼上,特点是铬的回收率高,成本低,操作灵活简便,且钢的质量好。

(完整版)电炉炼钢技术操作规程

电炉炼钢技术操作规程 一九八八年六月 目录 电炉炼钢基本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章冶炼前的准备 1 第二章扒补炉、装铁 4 第三章熔化期 6 第四章气化期8 第五章还原期12 第六章不氧化、返回吹氧法、返回单渣法操作要点18 第七章加入铁合金的规定19 第八章电炉炼钢的配料23 第九章渣洗操作规程64 第十章炼渣操作规程66 附录一烤炉制度70 附录二炉体标准76 附录三电炉工具标准77 附录四冶炼、铸锭操作记录项目78 电炉炼钢分钢种技术操作规程 工艺一 炭素弹簧钢、硅猛弹簧钢、炭素工具钢、猛及猛硅合金结构钢技术操作规程83 铬、铬猛、铬钼及铬猛钼合金结构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93 铬猛增钛合金结构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98

铬钼铝合结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04 镍、铬镍合结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09 铬镍钨合金结构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17 铬硅、铬猛硅、铬猛硅镍合结钢冶炼技术规程122 铬钒、铬钼钒、铬镍钼钒、铬镍钨钒、名镍钒合结钢冶炼支术操作规程127 中碳铬镍(钨)合结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33 硅猛钼钒合结钢技术操作规程137 炮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40 硼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45 合结钢电极棒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50 含铝、钛合结钢电极棒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55 高碳铬轴承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61 铬、猛、铬猛、名猛钼、铬镍钼、铬镍钒、铬硅合金工具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67 钨、铬钨、铬钨硅、铬钨猛、铬钨钼钒、铬钨钒硅合工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72 3Cr2W8V合金工具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78 高铬合金工具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83 高速工具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89 不锈钢冶炼基本操作195 铬、铬钼、铬钼钒不锈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210 2Cr13 Ni4 Mn9不锈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214 1Cr11Ni2W2MoV、1Cr12Ni2 WMoVNb冶炼技术操作规程217

中国古代冶金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冶金发展史中国古代冶金发展史主要可分为青铜时代和从早期铁器时代到完全铁器时代两部分。我国是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500年左右开始进入铁器时代的,在早起的文明国家中我们使用金属的时间相对较晚,但是由于中国在冶铸技术方面的发明和创新,青铜冶炼和生铁冶铸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冶金业很快后来居上,跃升为世界的前列。 我国的青铜时代在夏王朝建立时期开始,夏王朝的青铜器冶炼技术标志着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开端,也标志着我国古代人民正是告别石器时代走向新文明,在商周时期青铜的冶炼达到鼎盛时期。而铁冶炼技术开始于从春秋时期,东周、秦汉到南北朝时期得以发展,在唐宋元时期达到最高潮,在明清时期又得以扩展,发展了铸造、锻造、有色金属生产和加工技术。 古时期铜或铁制文物,主要为兵器、生产工具、礼器等,如作为国宝级文物的司母戊铜鼎,中山王铁足铜鼎,还有许多古墓中挖掘出的铁制兵器等等,我们可以看出冶金技术的发展,无论是铜器时代还是铁器时代都与国家的发展需求、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近代冶金发展史 早在19世纪中期,西方冶金技术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以钢铁工业发展突出。1832年尼尔松(Neilson)用热风炼铁,大大强化了炼铁生产。增加了高炉炉高,改进了高炉的炉型,使得高炉构造更适于炼铁生产,工艺远比古时期得以优化,也使得19世纪末铁产量较世纪初翻了十几番。1856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转炉炼钢,标志着近代炼钢技术的开端,具有重要意义。随后平炉炼钢技术的产生,电炉技术的发明,使得钢铁工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古代冶金技术的面貌。 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兴建湖北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它的建设标志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联合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也是当时远东第一流的钢铁联合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本溪、鞍山、上海、阳泉和石景山等地的钢铁工厂也先后起步,使得我国的冶金技术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世界冶金发展史 自然铜处在新石器时期,人类最早使用的是各类自然存在的金属单质比如自然铜、陨铁、金和铂,这时期并没有称之为冶炼的技术,主要是直接获取单质金属熔化使用。人类在寻找石器过程中认识了矿石,并在烧陶过程中,逐渐创造了冶金技术。 作为最早被人们冶炼和使用的金属之一,铜在历史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最早被人们冶炼和使用的金属之一,铜在历史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青铜时期前人类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冶炼高纯的同或含有大量砷锑的铜。青铜时代以青铜的使用量来区分,分为早期青铜时代和青铜全盛时代。

电炉炼钢工职业标准

电炉炼钢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电炉炼钢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电炉及附属设备,将废钢等原材料冶炼成合格钢水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高温、噪声、粉尘。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身体健康、动作协调,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和事故预知、判断、处理能力。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工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工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工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培训需要的标准教室和现场,满足培训用的电炉及相关设备等。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在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 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 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 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150T直流电弧炉炼钢工艺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弧炉炼钢技术紧跟世界电炉炼钢工业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冶金工艺流程的革命性变换,如电炉从三期操作发展到只提供初炼钢水的两期操作,从模铸到连铸,从出钢槽到偏心底出钢,以及为了满足连铸生产的快节奏提高炉子生产率而采用多能源的综合利用等等,所有这些改变都是促使为冶金工艺服务的电炉装备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近十年,我国从国外先后引进了交流超高功率电弧炉、直流电弧炉、高阻抗电弧炉、双壳炉和竖炉。通过这些设备的调试、操作、维护以及备品的制造,提高了我国电炉制造的设计制造水平。在消化吸收与创新的基础上,我国大容量电弧炉的国产化奠定了基础。当前电弧炉正朝着大型电弧炉、超高功率供电技术、采用各种炉外精炼、发展直接还原法炼钢、逐步扩大机械化自动化及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过程控制等的发展,所以我们进行了电炉炼钢的设计,以适应潮流的发展。 当前电弧炉正朝着大型电弧炉、超高功率供电技术、采用各种炉外精炼、发展直接还原法炼钢、逐步扩大机械化自动化及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过程控制等的发展,所以我们进行了电炉炼钢的设计,以适应潮流的发展。电炉的主要产品是钢材,而钢的质量取决于电炉冶炼技术和工艺,目前我国钢铁产业大量整合趋向于集中,整合资源优化升级。本设计根据指导老师的课题范围,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南京地区实际条件,优化设计150t直流电弧炉炼钢车间。 本次设计查阅国内大型电炉车间设计的相关内容和文献资料,明确本次设计的目的、方法,并向老师请教可行性方案。结合《炼钢设备及车间设计.》、《炼钢设计原理》、《炼钢设计原理》等资料进行设计提纲的书写。对电炉进行配料计算,计算出电炉炼钢的原料配比。对电炉电气设备、炉外精炼、连铸系统、车间烟气净化系统、炼钢车间布局,结合国内大型电炉进行设定并向苏老师探讨可行的方法和数据。绘制电炉炼钢车间平面布置图。 关键字:电弧炉,车间设计,连铸,炉外精炼

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技术现状研究

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技术现状研究 摘要】在炼钢过程中,终点控制技术是一个相对重要的环节,该项工作的效率 会直接影响到转炉炼钢的整体效率。基于此,本文对转炉炼钢中的终点控制技术 进行了具体研究,以期从根本上把握终点的控制技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提 高技术专业化水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转炉炼钢的生产效率,促使炼钢企业朝着 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技术应用 实施终点控制技术的作用在于控制炼钢时间,这是一项重要的操作程序,需 要在转炉炼钢后期进行,具体包括动态化控制、静态化控制、人工控制以及自动 化控制等四项技术。每种控制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其所产生的应用效果也存在 差异。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该项技术,相关技术人员要根 据生产实际,并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切实做好技术应用工作,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终点控制技术的应用实践 (一)动态化控制技术 1、炉气动态分析终点控制 炉气动态分析终点控制主要是由根据炉口表的成分检测结果,计算钢铁熔池 脱碳的实际速率,该操作在吹炼的后期阶段进行,当确定了钢水的温度和成分后,方可实现转炉炼钢的终点动态化目标。该项技术通过连续性动作来提示钢水的实 际含碳量和温度,同时还能够利用动态化分析对控制系统加以校正,更加直观的 向工作人员展现钢水的 P、S 实际变化状况。就实际操作结果分析,笔者发现终点钢水的碳实际质量分数与其测量的精准度和命中率是成反比的。由此可见,炉气 动态分析终点技术在终点碳温的命中几率提升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2、副枪动态分析终点控制 技术人员要在即将到达吹炼终点期时,将副枪插入熔池内,从而获取池内的 碳实际含量和相应的温度检测数值。根据最终检测结果,技术人员要对静态模型 进行客观分析,最终计算结果,并给予更正处理。此外,吹炼的终点需要加入足 量的副原料,当供氧量足够时,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控制终点命中率,以此来保证 转炉冶炼的稳定性。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作用下,得以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转 炉冶炼动态化的控制目标。当钢中碳的质量分数较低时,技术人员要用结晶的定 碳技术去分析该项数据,获取到最精确的实时测量数据;而当该项数值处于较高 的分数时,技术人员是无法保证测量精准度的。因此副枪动态分析终点控制技术 多用于低、中型的碳钢生产企业。 (二)静态化控制技术 静态化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较为严格,需要技术人员把握好原材料的基础条 件和吹炼的钢种目标等因素,通过对各种材料的精准化分析,最终确定供氧量标准,其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静态化控制技术对于吹炼操作期间的更改难度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终点命中率通常会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该项 技术的实际应用期间,技术人员需要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牢牢控制终点控制标准,该种技术应用环境下的终点碳温实际命中几率大约为 80%。 (三)自动化控制技术 炉渣在线式检测专项技术是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典型,通过技术应用能够对 炉渣实际状态进行实时化的监控和探测,且在吹炼操作期间,该项技术还能够合

略谈中国冶金技术的发展历程

略谈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历程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一个以农业为本的国家,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冶金技术会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下面这篇文章会从冶炼的金属的种类,冶炼火源的燃料来源以及冶炼技术等三方面来略谈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历程。 摘要:中国古代冶金技术发展历程 关于中国冶金技术的发展的历史,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了生产工具的改进,也就意味着古代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中国古代之所以能够比欧洲早一千年出现封建社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很早得到了比较高度的发展,这和当时中国冶金技术的高度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最迟到春秋晚期已发明生铁冶铸技术,这项发明比欧洲要早一千九百多年,欧洲直到封建社会中期(14世纪)才推行这种技术。中国最迟在战国早期已创造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已能把生铁铸件经过柔化处理变为可锻铸铁(即韧性铸铁),这又早于欧洲两千三四百年,欧洲要迟至封建社会末期(18世纪中叶)才应用这种技术。当时我国由于生铁冶铸技术的发明,铁的生产率大为提高;又由于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的创造,使得白口铁铸造的工具变为韧性铸铁,大大提高了工具的机械性能(就是增强了工具的使用寿命)。中国战国、秦、汉时期,生铁冶炼技术有较快的发展,铸造铁器技术又有了长足的进步,铸铁柔化处理技术也达到了先进水平,因而韧性铸铁的工具特别是农具得到了广泛使用,这样当然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至少到公元前一世纪西汉前后,中国人民就创造了生铁炒炼成熟铁或钢的技术,这项发明又比欧洲要早两千多年,欧洲要到封建社会末期(18世纪中叶)才创造“炒钢”技术。最迟在公元5——6世纪南北朝时代,我国人民又发明了“灌钢”冶炼法,这种以生铁水灌注熟铁的炼钢方法是中国人民独特的创造,这在世界钢铁冶炼技术发展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到唐宋时代,这种炒钢和灌钢技术以及锻造技术又有进一步发展。汉代开始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到了北宋时期,已经有了以煤做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淬火技术在战国中期就得以运用。供风形式也由自然通风到人力皮囊鼓风再发展到了东汉初期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的水利鼓风装置—水排。宋代又进一步发明了长方形的木风箱,进一步加大了供风力度,提高了冶炼温度,增强了冶炼的质量。 一、冶炼金属种类的发展与变化 金虽然在化学性质上比铜要更为稳定并且也更易被冶炼,但是中国的金矿储量比较少,所以中国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铜,铜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并且易开采和冶炼,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黄铜冶炼技术的文明,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和黄铜环就是冶炼而成,距今6700年。中国的青铜冶炼掌握的也较早,目前我国最早的冶炼青铜器为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距今也有5000年。比黄铜更为普遍使用的是青铜,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区都有发展,青铜是加入了锡或铅的铜合金,在中国古代人们已经能够准确的掌握青铜的含锡铅比例。可根据铸造期望的不同,按比例加锡、铅。《周礼·考工记》里明确记载了制作不同的不同合金比例: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齐(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齐(剂)。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齐(剂)。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齐(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箭头)之齐(剂)。金锡半,谓之鉴燧(铜镜)之齐(剂)。青铜的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可长期保存。此外,

电炉炼钢工艺技术操作规程(20103)教材

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业文件(天津天钢集团有限公司) 电炉炼钢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试行) 提出部门:生产技术部 起草人:王宝明 初审人:蔡振胜 审核人:时东生 批准人:许克亮 发布日期:2010-3-12 实施日期:2010-3-12 受控状态:发放编号:

目录 1 电炉铁水倒罐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 2 电炉铁水倒罐除尘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 3 110t超高功率电弧炉除尘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 4 110t超高功率电弧炉炼钢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 5 110吨LF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 6 110吨VD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 7 方/圆坯连铸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

电炉铁水倒罐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

1 技术参数 1.1 鱼雷罐车 1.1.1 鱼雷罐车外行尺寸 两钩舌内侧距×全宽×全高:23800×3551×4355mm 1.1.2 装载量及铁水密度 新罐衬时,公称容量260t,自重~260t 旧罐衬时,最大容量300t,自重~220t 铁水密度:6.8~7.0t∕m3 1.1.3 轨距、车钩中心高 轨距1435mm;车钩中心高(重车时)880±10mm 1.1.4 罐体倾动性能及动力 动力电源: AC 380V DC 220V 倾翻速度:炼钢作业时0.15r/min 铸铁机作业0.015~0.0015r/min 倾翻角度:平常作业时±120°,最大角度±180° 手动复位:手柄转动17圈,罐体回转1度 1.1.5 罐体装置 罐口耐火砖内径φ1300㎜。 耳轴倾转中心与罐体中心的偏心量90㎜。 1.1.6 电源连接 采用手动连接。 1.2 铁水包 1.2.1 铁水包内容积8.65m3 ;正常铁水装入量50~60t。 1.2.2 包壳重19t;衬砖重18.6t ;内衬厚215㎜。 1.2.3 包衬材质:内衬高铝粘土砖,工作层铝碳化硅碳砖。 1.2.4 铁水包外形尺寸:全高4090㎜;桶体高2940㎜; 上口直径φ2910㎜;下口直径φ2560㎜;耳轴内距4400㎜。 1.2.5 砌衬后铁水包内尺寸:包底距上沿高度2600㎜; 上口直径2480㎜;下口直径2130㎜。 1.2.6 装入量为50 t铁水包净空≥560㎜; 装入量为60 t铁水包净空≥320㎜。 1.3 铁水称量车

中国古代冶金技术与青铜文化之谜样本

第三章中国古代冶金技术与青铜文化之谜 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 冶金技术是令世界瞩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冶金技术中的一些主要成就, 并对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之谜作简要解读。 第一节中国古代冶金技术成就概述 中国古代冶金技术主要包括青铜冶炼技术、铸铁冶炼技术、钢铁冶炼技术以及其它合金的冶炼技术。本节简要介绍前三种冶炼技术的主要成就。 一中国古代的青铜冶炼技术 当前现有史料表明, 中国冶铜技术要比西亚和欧洲晚1000多年。可是, 中国早在夏代, 就已经掌握了红铜的冷锻和铸造技术, 夏末商初时期就能进行青铜冶炼和铸造。商代中期以后就进入了高度发展的青铜文化时期, 这对于同一时期的西亚和欧洲的青铜文化来说就显得相形见绌, 根本无法与之相比较。在中国河南的商代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 其中主要是礼器、兵器、日用器皿和部分生产工具( 包括手工工具和农具) , 浑厚、庄重、质朴的司母戊大方鼎, 是当前所发现的世界上现存的远古时期的最大青铜器( 见图3—1) 。它重875公斤, 高133厘米, 长118厘米, 宽75厘米, 其后发现的司母辛大方鼎( 安阳妇好墓出土) 重805公斤, 是仅次于前者的大方鼎。另外还有四羊尊等青铜器精品( 见图3—2) 。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的青铜冶炼技术达到了高峰。冶金工人已经掌握了冶炼青铜的关键技术——铜锡等金属的比例配方和冶炼温度的判定方法。成书于春秋末期的《考工记》一书中对冶炼锡青铜提出了六种不同的配比喻式——即”六齐”之术: ”金有六齐, 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 谓之钟鼎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 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 谓之戈戟之齐; 三分其金而锡居一, 谓之大刃之齐; 五分之金而锡居二, 谓之削杀矢之齐; 金锡半, 谓之鉴燧之齐。” 这六种配比有两种分析结果, 其一为16.7%, 20%, 25%, 33.3%, 40%, 50%或者为14.3%, 20%, 25%, 28.6%, 33.3%。前一种结果与实际情况要相符合一些。因为含锡量为17%左右的青铜呈橘黄色, 很美观, 声音也很好, 这正是铸造钟鼎之类所需要的双重效果。《考工记》中的记述大致上正确地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 器合金的配比规律, 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合金配比的经验性科学总结。

电炉炼钢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炉炼钢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新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电炉炼钢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新版) 1、通电前应检查炉子设备,如发现漏电、漏水、漏油时,应立即处理。 2、出钢坑、出渣坑和渣罐内必须保持干燥,不准潮湿,以防爆炸。坑沿要保持整洁,并设有坚固的安全护栏。 3、清理渣坑应在熔化期进行,必须和有关人员联系好,设立警告标志。 4、加矿石时必须缓慢地加入炉内,不可快速加入,以防大沸腾造成跑钢。在熔化期和氧化期渣子流入渣罐时,严防水和潮湿物品进入渣罐,以免爆炸。 5、扒渣时动作要稳,不要用力过猛,以防钢水溅出伤人。 6、往炉内加入炭粉、硅铁粉、铝粉等粉状物时,要站在炉门侧面操作,防止喷火伤人。

7、使用大锤时,要事先检查锤头安装是否牢固,周围禁止站人,打锤者严禁戴手套操作。 8、在打凿出钢口时,工作人员应当前后联系呼应,这时不得往炉内加人易燃物料,防止喷火伤人。 9、出钢时炼钢工必须和配电工联系,先将电源切断。否则,不准倾炉出钢。 10、更换炉盖、更换电极,调整电极等必须在停炉后进行。吊装炉盖、电极时要由专人指挥吊车。 11、修砌出钢槽时,不准倾炉,以防倾炉时将人翻入坑中。 12、装炉料时,炉门必须关闭。二次进料时,不准使用潮湿的炉料,任何人不得到炉子上去拣料,以防爆炸伤人。 13、正常生产期间,非生产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配电室和变压器室。 14、倾炉出钢前,应将盛钢桶的位置对好,得到浇注工指挥信号后再倾炉出钢。 15、使用氧气吹烧前,必须检查氧气阀门是否灵活,胶管和吹

电炉炼钢工艺优化

电炉炼钢工艺优化 摘要:针对国内电弧炉炼钢技术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电弧炉炼钢强化工艺:改善炉料结构,优化冶炼工艺,开发环保技术。 关键词:电炉;废钢;直接还原铁;环保 1 前言 由于电炉钢的投资少,劳动生产率高,经济规模小且对环境的影响小,因此,近年来,电炉正在迅速发展,电炉钢的增长远远高于氧气转炉钢的增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先后引进了30多座先进的超高功率电弧炉,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 (1)高水平的装备,低水平运行。废钢预热效率低,炉衬寿命低,偏心底出钢自然开浇率低,连浇炉数低及铸坯热送比例低。 (2)一条短流程生产线投产后形成一流的装备,二流的工艺,三流的原料等被动局面。废钢炉料质量差,装料次数多、时间长;熔氧结合工艺效果差,跟不上超高功率电弧炉的节奏;泡沫渣操作不稳定,发泡厚度低、维持时间短,难以实现长弧操作等。 (3)配套技术不完善。如氧—燃烧嘴、机械手氧枪及二次燃烧等国外已成熟的技术,国内大多数没有采用,少数采用的,效果不理想。 (4)环境污染严重。大部分超高功率电弧炉有排烟除尘设备,但效果不理想,电炉噪音急待解决。电炉高温烟气浪费,废渣的回收利用几乎为空白及电网公害、用电质量低下等。 因此,有必要对电弧炉炼钢工艺作进一步探讨,以实现工艺效果的最佳化。 2 电弧炉炼钢工艺优化 2.1 优化炉料结构 2.1.1 废钢高温预热 该项技术利用废气显热或燃烧热将废钢预热到较高温度、然后以连续或半连续上料方式加入电炉。对于这种废钢高温预热技术,其功能要求有:○1防止废钢在高温预热时粘结;○2提高预热效率;○3预防废气中未燃CO的安全措施;○4预防二恶英及难闻气体的措施;○5设备上要求装炉废钢形状的自由度增大;开发经济的、紧凑式、耐磨损设备。 为此,应加大以下技术开发:○1挖掘吹氧潜力,控制废气温度;○2向燃烧室添加废钢的技术和废气燃烧技术;○3CO防爆技术;○4废气处理技术;○5利用夹具、推杆等装置,稳定地完成各种形状废钢上料操作;○6设备冷却及耐火材料选择。 电炉烟气含热占其总支出热的17%~18%,应利用其预热废钢降低电耗,近几年国外开发出几种利用烟气余热并外加一次能源的新型电炉:双壳竖炉电炉(CSF)、单壳竖炉电炉(SSF)、连续弧竖炉电炉(CONTIARC)。这些新型电炉有如下特点: (1)使用双或单炉壳,并在炉顶预热废钢; (2)除利用烟气余热外,采用天然气或油、煤、碳粉等和氧气结合预热废钢和冶炼,其中CONTIARC(90MV·A)的烟气余热利用率最高,达90%; (3)电能消耗明显降低,但如加上非电能的总能耗,与一般UHP电炉相差并不太多,其主要意义在于使用一次能源代替电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4)CONTIARC密封性较好,热效率较高,性能优于其它两种。SSF虽占地较小,但其椭圆形炉壳的炉内壁热负荷不够均匀,会影响变压器功率的发挥,且出钢口在炉内维护不太方便。CSF虽占地稍多,但与SSF相比参数较好。 如将废钢预热到800℃,电耗可望降低70kWh/t[1]。

转炉炼钢连铸精益生产实践

转炉炼钢连铸精益生产实践 随着炼钢工艺技术及信息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炼钢-连铸过程工艺流、时间流、物质流的系统协同优化,已成为炼钢企业生产过程管控的重点研究方向。为此,莱钢炼钢厂根据自身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特点,围绕生产组织、质量控制、成本管控、设备点检、安全管理进行系统优化创新和管理升级,形成五位一体”的协同生产管控模式,并 通过实施各工序关键工艺精准控制,实现了优质、高效、低耗的精益冶炼模式,在产品质量、关键指标、成本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精益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1工艺装备 莱钢炼钢厂现有2座1880m3高炉、1座3200m3高炉,3座120t转炉、1座150t转炉,以及大H型钢生产线、1500mm热轧宽带生产线和4300mm宽厚板生产线,年产钢500万吨。炼钢工序主要工艺装备情况如表1所示。 炼钢厂主要工艺袈裔 主要生产品种包括:普通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船板钢、汽车大梁钢、耐磨钢、管线钢、压力容器钢等。 2工艺流程 莱钢炼钢厂冶炼钢种多,对应的产品规格与性能要求又存在较大差异,由图1可见, 现场工艺装备复杂,在生产组织过程中各工序间交叉作业频繁,行车作业率高,故工艺选择较为复杂,生产组织协同性差,造成生产成本高、能耗高,质量控制不稳定。

圈1嫌钢连铸生产流祁 3炼钢-连铸过程协同优化研究 针对炼钢-连铸生产过程控制,围绕生产组织、质量控制、成本管控、设备点检、安全管理进行系统优化创新和管理升级,形成五位一体”的协同生产管控模式,在产品 质量、关键指标、成本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精益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3.1以生产时刻表”为主线,建立精益生产组织模型 按照不同钢种的工艺流程、各工序标准工艺时间以及炼钢-连铸协同配置要求,建 立专线化生产、生产时刻表和调度组织模型,实现了均衡、稳定、高效、低耗的精益生产组织模式。 1)炼钢生产时刻表运行系统 以炼钢、精炼、连铸各工序标准时间序为基准,建立像火车时刻表”一样的生产 时刻表”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动态、精准控制。 2)专线化生产组织模型 根据合同订单计划,依托炼钢MES系统,运用当量周期、炉机匹配度等分析评价指标,对转炉、精炼及连铸产能、节奏、生产组织模式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建立专线化生产组织模型。 3.2以参数群控制为核心,建立质量识别系统 依托一级、二级控制系统,建立健全全流程工艺参数自动采集系统,对生产过程工艺参数进行自动采集识别。根据各工序工艺控制特点,制定各工序关键控制点控制标准及不合项扣分标准,根据每炉钢实际参数控制情况,对每炉铸坯质量进行综合打分判定。 通过建立从铁水到铸坯的全流程关键工艺参数标准模型,过程工艺参数自动采集,对工艺参数实时

中国古代的铜冶金技术

中国古代的铜冶金技术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华觉明研究员 那么今天要讲的呢就是中国古代矿冶技术。中国古代曾经冶炼和使用的金属有八种,就是铜、金、锡、铅、铁、银、汞、锌,也许还有锑。因为中国的湖南兴化是世界上著名的锑的产地,储量很大。那么根据文献记载在明朝就在这开采过,当然开采的是锑。但是当时的人不认识锑,以为是锡,所以就取了个名字叫锡矿山。现在在湖南兴化还有锡矿山,有水口山的矿务局。那么当时应该是已经冶炼过锑,但是有没有用,开采的规模怎么样,都不是太清楚。所以现在我们还是讲,中国古代冶炼和使用的金属有八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凡金,皆金之属也”。这是“金属”这个名词的由来。那么这八种金属当中,铜和铁是最重要的。我写过一本书,名字叫《中国古代金属技术》副标题是“铜和铁造就的文明”。也就是说铜和铁这两种金属在中国文明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最重要的。那么青铜彝器铸作和两千年的铁水长流,在世界上只有中国才有。就是说铜和铁,青的铜和黑的铁各领风骚两千年,创建了世所公认的灿烂的商周青铜文明以及长期位居世界前列的中国辉煌的钢铁文明。那么在我们所要讨论的就是说在古代中国,铜是怎么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铜和铁怎样造就又造就了怎样的文明?它们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这样的文明现在是不是还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回顾这一段历史对我们还有什么意义?我想就是这是我们想要探讨的一些主要问题。下面讲第一个大问题,中国矿冶史的分期。中国矿冶史的分期大概是分成四个时期,它的跨度长达四五千年。那么第一个时期就是金属技术的萌生期。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的最早的中国的金属遗物是陕西临潼姜寨这个遗址出土的黄铜片和黄铜管,那是属于仰韶时期的。这个左边的图,就是一个残破的黄铜的片,经过检测,是属于铸造而成型的。这右边的是一个管状的遗物,它是用铜片把它卷起来形成的。那么这个遗址大概是在公元前3000年到3500年左右,也就是距离现在5000年以至5500年左右。那么这一个原始的这个经过检测,这两件东西是含锌的原始黄铜。含锌量还相当大,大概25%左右。那么就是,除了这两件东西以外,还有比它稍微晚一点的,有山西榆次出土的一个坩埚的残片。在坩埚残片上有铜渣,那么也是冶炼生成的应该说是。那么在陕西渭南,也出了一个原始的黄铜。所以根据现有的资料我们得到一个什么印象呢?就是从仰韶文化晚期到龙山文化早期,就是说离开现在大概4500年到5000年甚至于更多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原和边缘地区的金属遗物是旋生旋灭,时断时续,看来都是一种偶然得到的东西。这就是说反映了金属技术萌生时期的一种特点。创业维艰,当时的人对这种技术还缺乏规律性的掌握,有时候炼出原始的黄铜来了,有时候又失传了。同时这也是冶金技术必经的这样一个阶段。第二个时期就是铜石并用时代。也就是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日常所说的龙山文化以及齐家文化这一段时期,大概离现在4500年到5000年。这一段时期这个金属,出土的金属遗物就是比较的多了。比如说河南、河北、山东、甘肃、青海、辽宁、内蒙这些地区都有出土。那么出土的是些什么东西呢?比如砖,砖头、凿子、小刀、小斧子,这样一些小型的工具也有耳环,发髻这样一类装饰用品。那所用的金属是既有红铜又有原始的青铜和原始的黄铜,是多种材质并用。而加工工艺也是锻造跟铸造并用的。第三个时期就是青铜时代。我们现在认为是夏代到春秋时期是属于中国的青铜时代。那么古籍上讲,“国之大事,唯祀与戍(戎)”,也就是说当时的上层统治者是把祭祀跟武备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青铜时代是以礼、乐、兵、车这些器物为主的。也就是以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的制作作为重点。当然还有一些生活用具,比如青铜的盘、匜等等。那么实际上青铜工具的作用是更具有基础性的意义的。但是先前一般的人对它并不是很重视,这我在下面还要讲到。那么第四个时期,就是铁器时代。从战国一直到清代都属于铁器时代。那么李约瑟英国著名的学者李约瑟讲:在公元15世纪之前,只有中国才拥有如此丰足的钢铁。他的说法是很对的。那么我们看到这个沧州铁狮子是五代铸造的,也就是北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铸造的。这是中国特大型铸铁件的代表作,也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能够做铸铁件的一个代表作。这个铁狮子长5.3米,高5.4米,宽3米,重大概是40吨左右,是用四百多块泥范铸成的,这是铁器时代的代表作。那么这个四个时期简单做一个交待。下面我们讲第二个大问题铜冶金。铜冶金首先要讲一个问题就是采铜冶铜。那么谈到采铜冶铜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商周时期铜料的来源。那么大家知道,从夏代到战国,中国的青铜时代历时17个世纪。这用铜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比如说湖北随县出土的一套曾侯乙编钟,

古代冶金史

━━━━━━━━━━━━━━━━━━━━━━━━ 铜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 早期对天然金属(铜、金、陨铁)的使用 最早冶金 中国的早期冶金 青铜时代 中国商代以前的青铜器 商周青铜铸造 其他金属的使用 铁器时代 铁的发现和应用 中国冶铁 中国铸铁的发明和发展 中国的生铁炼钢 中国钢铁生产设备、燃料和辅助材料 中国古代钢铁技术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罗马帝国时期的欧洲炼铁技术 中国古代冶金的其他成就 铸造技术 金属表面装饰技术 其他金属及其合金 中国古代冶金发展的特点 近代冶金技术的发展 ━━━━━━━━━━━━━━━━━━━━━━━━ 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人类开始使用金属,经历了铜─青铜(包括铜砷、铜锡、铜铅和铜锌合金,见铜合金─铁(包括块炼铁、生铁、熟铁或钢)几个时代。世界各地进入铜器、铁器时代的时间各不相同,技术发展的道路也各有特色。冶金技术和金属的使用同人类的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新石器时期的制陶技术(用高温和还原气氛烧制黑陶)促进了冶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冶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用青铜、铁等金属及各种合金材料制造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武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进步。中国、印度、北非和西亚地区冶金技术的进步是同那里的古代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6世纪以后,生铁冶炼技术向西欧各地传播,导致了以用煤冶铁为基础的冶金技术的发展,这一发展后来又和物理、化学、力学的成就相结合,增进了对冶金和金属的了解,逐渐形成了冶金学,进一步促进了近代冶金技术的发展。

铜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利用天然金属。此后逐渐以矿石为原料冶铸铜器。此时以使用石器为主,也使用少量小件铜器,被称为铜器时代或铜石并用时代。 早期对天然金属(铜、金、陨铁)的使用在现在伊朗西部艾利库什(Ali Kosh)地区发现公元前七、八千纪用天然铜片卷成的铜珠。在伊朗中部纳马克湖南部泰佩锡亚勒克(Tepe Sialk)发现了公元前五千纪的铜针。在克尔曼(Kerman)之南的叶海亚(Yahya)地区发现了公元前五千纪后期天然铜制成的铜器。 天然金虽然容易发现,但一般块金尺寸较小,数量较少。砂金的利用则有待冶金方法的出现,所以出现较晚。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金制品最早的为公元前五千年。南美最早使用的金属则为天然金。在秘鲁,对金的加工始于公元前1500年,而用铜和铜银合金则在公元前1000年以后。11~14世纪的金人反映了印第安文化。(见彩图) 陨铁不如天然铜、金容易识别.,使用较晚。目前最早的陨铁器是公元前四千纪的铁珠和匕首(含镍~%),出土于尼罗河流域的格泽(Gerzeh)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乌尔(Ur)地方。 中国的最早陨铁文物是商代中期(约公元前13世纪中叶)的藁城铁刃铜钺。(见彩图) 最早冶金天然金属的资源有限,要获得更多的金属,只能依靠冶炼矿石制取金属。人类在寻找石器过程中认识了矿石,并在烧陶生产中创造了冶金技术。 矿石炼铜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最先使用的是氧化铜矿(如孔雀石),将氧化矿石与木炭混合加热还原得到金属铜。已知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铜器出土于伊朗叶海亚(Yahya)地区(约当公元前3800年前),含有少量砷(~%),其中有的经过铸造、冷加工和退火。与此同时,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使用含镍或含砷铜器。碱性砷酸铜矿与孔雀石相似,用它或硫砷铜矿冶炼砷青铜比较容易,镍则往往与铜共生,容易炼成镍铜。砷铜和镍铜的使用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中东的炼铜技术在公元前三千纪向欧洲和印度传播,保持了含镍和用砷的特点;在较晚的铜器中,如印度河流域哈拉帕(Harappa)文化,在公元前2500~前2000年也有含砷或镍的锡青铜。已知的最早含锡青铜器,产于现伊拉克地方的乌尔第一王朝(公元前2800年),含锡 8~10%。 中国的早期冶金中国甘肃东乡马家窑文化的青铜刀(含锡6~10%),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物;约当公元前三千纪初期,与乌尔青铜同时。此外,马厂文化的青铜刀约当公元前三千纪后期相当于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发展锡青铜的时代,和东南亚泰国北部嫩诺塔(Nor Nok Tha)出土的锡青铜时代。锡青铜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与两河流域的历史相当,而早于东南亚。而且,中国早期没有出现砷铜和含镍铜合金的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