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川陶瓷文化历史

平川陶瓷文化历史

平川陶瓷文化历史
平川陶瓷文化历史

平川陶瓷文化历史

陶瓷产业是平川最为古老的传统产业,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共和镇黄茅沟发现的古先民陶窑遗迹推断,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区境内就开始烧制陶瓷。区境属马家窑文化范畴。2004年在种田乡百丰村石沟发现的古墓葬,出土大量马家窑文化类型的石器、陶瓷等生产生活用具。陶瓷中彩陶比例较高,纹饰复杂,残存碎片条纹分为横栏纹和竖条纹,陶片含有云母。陶瓷中灰陶有罐、壶、甑等。彩陶中有红陶盆、单耳夹砂罐、双耳夹砂罐、碗、杯等。陶瓷以平底瓷为主,火候高,质地坚硬,瓷形规整,纹饰美观,达到手制陶工艺的高峰。彩陶多为泥制陶,胎薄、表面多打磨光滑。一般陶瓷多为夹砂陶,胎较厚、质粗,除素面纹饰外,主要有绳纹、附加堆纹、划纹、手指压印纹等情况。

西汉鹯州城遗存的大量排水陶瓷筒及陡城、牙沟水、黄湾、老庄汉墓出土随葬品中的陶制品,亦为本地瓷窑烧制。特别是鹯州城排水陶筒接口吻合度好,可见古人极其重视陶瓷的实用性。唐宋以后,陶瓷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北掌山下红土洼陶窑遗迹,至迟建于宋代,从遗存的碗碟看,工艺有较大进步。红土洼的陶土存量大,有黑、白、红、黄、青等各种颜色,既有粗陶土,也有细陶土,发展陶瓷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明代以后,随着移民屯边政策的实施,区境人口大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陶瓷产业,初步形成了声闻西北的较大规模。距红土洼以西3公里的地方,地面开阔,泉水旺盛,

邻近宝积山煤矿,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及陶土资源,大批陶窑开始兴建,时称磁窑。磁窑人世代以烧制陶瓷为生,往往从八九岁开始,就从事陶瓷生产。清代以后,磁窑逐步形成以陶瓷为中心,兼营煤炭、白灰、石灰等日用品及建筑材料的综合集镇。

1952年,靖远县人民政府派工作组到磁窑帮助成立互助组,1956年,成立“靖远磁窑陶瓷生产合作社”。1958年,磁窑陶瓷合作社改名为“靖远磁窑陶瓷厂”,实现了由集体企业转为地方国营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手工搅轮加工向机器加工的转变。1962年,试制出茶具、酒具、蓝边碗等细瓷产品。次年,厂里开始通电,为陶瓷生产机械化创造了条件。1972年迁建厂房,厂名由靖远磁窑陶瓷厂改为靖远陶瓷厂。新建的陶瓷厂,把罐形窑改建为隧道窑、隔烟窑。陶瓷生产从运输、原料加工、制坯、烘干、到上釉、装烧大部分实现了工艺流程的机械化。

二、平川陶瓷产业发展现状

建区以来,伴随着地方工业的发展历程,平川的陶瓷产业经历了由分散到集中、由传统到现代、由兴盛到萧条再到逐步壮大的发展阶段。90年代,靖远陶瓷厂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企业,生产的“格威”牌产品畅销西北五省区。设计生产的汉马镂金酒具、茶具、文具荣获全国旅游纪念品、内销工艺品优秀设计奖,反弹琵琶茶具荣获甘肃轻工产品百花奖设计二等奖,并作为礼品馈赠国际友人。世界级民间艺术大师阮文辉先生曾在企业体验生活,设计的铁锈红陶瓷葫芦,艺术价值极高。加之,平川区装饰陶瓷厂和一

批传统的陶瓷作坊,区内的陶瓷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陶瓷市场空前活跃,享有“西北陶瓷工业城”的美誉。

上世纪90年代末,区内陶瓷企业投资主体单一、机制不活、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的矛盾凸显,企业相继停产,上亿元的厂房和设备几近闲置,职工就业困难,一度兴盛的平川陶瓷业跌入了发展的萧条期。

近年来,区内煤炭这一主导资源步入衰减期,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成为当务之急。区委、区政府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培育。实施“工业强区、民营富区、科教兴区、开放活区”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立足区情,发挥陶土资源富集的优势,把发展陶瓷产业作为平川的支柱产业之一,集中精力,攻坚破难,陶瓷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区中小型陶瓷生产企业达到家,从业人员人,拥有建筑陶瓷生产线条,建筑陶瓷的墙地砖年生产能力为万平方米,总产值超过亿元。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改造,新乐雅、华顺、陇烨、盈胜、盈耀等五家陶瓷企业已初具规模。陇烨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原靖远陶瓷厂改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拥有较为先进的大型窑炉3条,生产设备80多套,主要产品涵盖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艺术瓷、园林瓷和仿古彩陶等60多个品种,形成了以“格乐威”为品牌的系列产品,年产日用陶瓷18万件。仿古陶瓷以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成功开发了三足罐、底盆、细颈壶、瓶、碗、瓮、杯、罐等系列艺术品。新开发的仿古彩陶、艺术陶瓷在东南沿海城市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有部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地区。以日用粗瓷生产为主的盈胜陶瓷有限公

司和盈耀陶瓷有限公司年产日用陶瓷30万件以上。目前,平川区陶瓷产品销售已覆盖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内蒙、新疆等省区的部分市场。山东客商投资2亿元兴建的国泰陶瓷建材城,为陶瓷产业做大搭建了物流平台。

三、平川发展陶瓷产业的比较优势

平川具有发展陶瓷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资源禀赋。

资源丰富品种多样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煤炭、陶土、石英石、沸石、烧胀粘土、花岗岩、石灰石、凹凸棒等多种资源。尤其是以粘土、长石、石英石、紫砂土为主的陶瓷原料资源异常丰富,各类陶土测算储量达41亿吨以上,其中紫砂土储量15亿吨以上,花岗岩储量24亿立方米,石灰石保有储量290万吨,远景储量500万吨以上。

陶瓷原料可分为七类:1、高铝硬质粘土类。这类原料主要代表有黑粘土、黑土、黑焦宝、焦宝石、宝矸、软土、白土、软白土等。高铝硬质粘土类是区内资源最为丰富的陶瓷原料之一,广泛分布于平川地区多个丘陵地带,总储量超12亿吨,距离市区中心大约为5~30公里,运输方便,到厂价为30~50元/吨。2、高硅风化瓷砂类。这类原料的主要代表有碱土、白砂土、白砂、本地砂、绿粘土等,常与石英砂岩基本伴生在一块,大部分矿源浮现在表层,开采极为方便,预计总储存量为2~3亿吨。高硅风化瓷砂类的开采矿点距离市区中心约3~15公里,到厂价为30~40元/吨。3、紫砂土类。主要分布于宝积乡罗家川一带,距离城区近,分布成片集中,平均厚度达500米。4、风化石英砂岩类。矿体长达5公里,矿源基本浮露在地表层,开采非常方便,预计

总储量为2~3亿吨,距离市中心约10~15公里,到厂价格为50~60元/吨。除了风化的石英砂岩外,在距离区中心约80~100公里的地区,有一处品位极高的脉石英矿,外观呈现半透明状态,到厂价为70~80元/吨。5、长石及花岗岩类。长石是陶瓷生产中必需使用的熔剂原料,目前发现的长石矿区主要是红会钾长石矿点。矿源以大石块形式完全暴露在山头上,矿脉集中,矿层丰厚,基本上没有其他岩层的参入,开采极为方便,距离市区中心约40~50公里,预计储量为1.0~1.2亿吨。平川区西南面约150公里的永登县,目前已经正在开采使用的钠长石矿,矿源的品位比较高,可以在抛光砖坯料内使用,到厂价为90~100元/吨。6、黄土类。黄土类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到厂价为15~20元/吨。7、其他原料类。石灰石也是平川非常丰富的资源原料之一,大量地分布于平川区各个乡镇,烧后白度理想,完全可以适合在内墙砖坯料、釉料中使用,距离市区中心均约8~10公里,到厂价为20~30元/吨。

能源充裕质优价廉煤炭资源在全省占第二位,分布在境内的宝积山、红会、王家山、磁窑、井儿川5个煤田区。其中宝积山含煤面积约22平方公里,红会矿区含煤面积约18平方公里,王家山矿区含煤面积约10平方公里。靖远煤业公司及地方煤矿,年原煤产量达1000万吨,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特点,是良好的工业动力用煤。所产陇货精品“晶虹”煤,品质优良,远销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2008年天然气输气管道线已通到白银,专用输气管线不久将通到平川。据测算,区内天然气价格将在1.6-1.8

元/方左右,适合供应陶瓷产业。电力充足,国电靖远第一、第二发电有限公司年发电量达130亿千瓦时,年发电能力4.5万千瓦的捡财塘风电场一期工程已投产,电力供应不会出现峰期限电现象。价格相对较低,工业用电平均单价0.42元,与全国各地其它陶瓷产区相比是最低的。

平川位于兰州、银川两大省会城市之间,是白银市黄河农业经济带和刘白高速经济带上的中心城区。国道109线、省道308线及白宝铁路,王家山、红会煤矿铁路专用运输线在境内纵横交错。丹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境内设有3个出口,响泉出口与中区开发区相接,属兰白核心经济区1小时经济圈。距银川290公里,距西宁300公里,距兰州中川机场150公里,距西安500多公里,而且全程高速公路.

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开发区建设、招商引资、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展陶瓷产业等多项优惠政策,为投资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环境和干事创业环境。经济开发区总占地面积8550亩,地势开阔,比较平坦,且土地价格较低,黄河距开发区7公里左右,地下水充足,有充足的水源保证。目前,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8亿元,水网、电网、路网及通讯网络均已形成,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已入驻园区,区上正在积极争取将开发区作为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的配套园区,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壮大。园区内的陶瓷工业园占地2000余亩,在实现“四通一平”的基础上,确定为“无费园”,免收与项目开工建设有关的行政性规费。工业园以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优质的服务招资纳商。

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构想

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 策构想 2012年4月 第9卷第4期 湖北经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Apr.2012 V01.9No.4 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构想 陈相明,计镇华 (1.景德镇陶瓷学院人文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3;2.景德镇陶瓷学院校团委,江西景德镇333403) 摘要: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与全国一样, 景德镇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很快.景德镇是享誉世界的瓷都,拥有历史悠久的陶瓷产业,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得天 独厚的丰富旅游资源,但与周边其它地区相比,景德镇市的旅游产业还显得相当落后.本文对这一现象深入思考,提 出"强化自然条件优势,凸显陶瓷文化特色"为主题的发展路线,在"大旅游时代"的背景下,抓住现有的一切有利条 件.借助于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发展理念,探索具有创新型的陶瓷文化旅游发展路线,从而更好更快地促 进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全发展.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现状;发展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的发展.文化旅游日渐成为旅 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在文化旅游方面,作为享誉世界的瓷

都.景德镇的陶瓷文化理应成为吸引全球热爱陶瓷文化的游客的重要资源.作为一种在千余年的制瓷历史中逐渐积沉而成的历史文化资源,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交融,共为一体,具有非同构性,非季节性和很强的商业性,可挖 掘的观光内容十分丰富.因此,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旅游产业可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具有比较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此背景下.客观评估该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分析其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该项产业的对策,对于促进景德镇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 1.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 景德镇以陶瓷闻名世界,陶瓷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具有千 年瓷都的美名.千百年以来,熊熊不断的窑火,使景德镇留下 了丰富的陶瓷历史遗迹,珍贵的陶瓷艺术,精湛的制瓷技艺和瓷味十足的地方风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陶瓷文化旅游文化. 至今仍拥有30多处陶瓷文化遗址,如至今还保留着古矿洞, 古街,古码头,古碑和古亭,风景幽雅,独具一格,我国古代着 名的瓷用原料产地及世界制瓷粘土高岭土命名地高岭村;国内外迄今罕见,烧瓷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田古窑遗址:集古制瓷作坊,窑场,明清典型世俗建筑 于一体,将千百年来手工制瓷的全过程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 座落在枫树山盘龙岗上的陶瓷历史博览区等.深厚的陶瓷文化,具有世界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瓷都"凝聚着中华文化, 景德镇瓷器是具有"中国性格"产品的代表,"千年瓷都"是景 德镇独有品牌,也是景德镇借以发展旅游经济的"金字招牌". 2.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景德镇全境处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的过渡

潮州《清明上河图》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辉煌史及文化意义

潮州《清明上河图》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辉煌史及文化意义 1 前言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最宝贵的一级国宝画作,也是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绢本长卷的风俗画代表作。画卷以长528cm、宽24.8cm的全景式构图,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复杂的人物、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多变的画面中,细致而真实地描绘了北宋鼎盛时期汴梁京城汴河两岸城乡、街市、水道及社会生活的诸多风物场景,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12世纪我国都市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其丰富的思想内蕴、独特的审美取向、高超的艺术功力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有中华第一神品之美誉。 2 《清明上河图》陶瓷装饰艺术的辉煌史 陶瓷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艺术符号,带着泥土的芬芳在民族母体中迅速发展。目前,《清明上河图》已成为陶瓷业备受青睐的艺术范本。特别是现代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使陶瓷行业焕发出蓬勃生机。 潮州市是我国古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来以风格迥异的优质陶瓷蜚声于世,近年已进入到辉煌的发展时期。2004年4月,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正式授予中国瓷都的荣誉称号。截止目前为止,笔者所看到的以《清明上河图》为题材的陶瓷作品有6项进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与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广东独占5项,其中,4项都是由潮州陶瓷公司制作的。由此可见,潮州的陶瓷业已享誉中外,名闻遐迩。 如:步入潮州中国瓷都陶瓷陈列馆一楼大厅,迎面而来的即是那幅大型浮雕陶瓷壁画《清明上河图》。该壁画将原作的长宽高各扩大10倍,总面积扩大100倍。主图长52.87m、高2.48m,加上周围的配套花边、序和跋等图案与文字,全长共62m、高2.9m,由1352块浮雕瓷塑砖拼砌而成,壁面气势磅礴,景物万千,云蒸霞蔚,栩栩如生。站立在壁画前,瓷都流光溢彩的艺术视觉盛宴撼人心魄,仿佛跨越时空,领你回到了车水马龙的宋代汴京。壁画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令受众陶醉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流连忘返。此画于1998年8月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次年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的丰厚献礼。 1999年,继《清明上河图》大型浮雕瓷壁画之后,邱树江最小的微雕瓷画《清明上河图》再次夺魁登入基尼斯殿堂。该瓷画按照与原作1:1的比例,由三块微型浮雕瓷板烧制而成,总长547cm、宽30cm,主图长528cm、宽24.8cm。壁画玲珑剔透、造型优美、工艺细腻、人物神情毫纤毕现。2004年6月,邱树江通过潮州市人民政府,将此微雕捐赠给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 彰显潮州大师工艺水平的精湛和千年古城艺术精髓的,还有出自潮州陶瓷艺术大师林礼腾之手的大瓷盘。该瓷盘直径达 2.15m,浓缩了《清明上河图》中的精华景点,着重形象的刻画和意境美的渲染。尤其突出虹桥周围的旖旎风光。作品的骨法用笔细腻娴熟,人物活灵活现,反映了作者精妙绝伦的绘画功力。该瓷盘采用独特的配方,特制的模具,精细的做工,经1300℃高温烧制而成。2004年12月以其精美独特的工艺荣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12年6月10日现身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因其精美别致引来无数欣赏者惊叹不已。 目前,广东陶瓷作品入选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还有广州番禺宝墨园内的大型彩绘浮雕瓷壁画《清明上河图》。这幅大型彩绘浮雕瓷壁画《清明上河图》,是由潮州枫溪江南有限公司精心制作的。该彩绘壁画保留了《清明上河图》原画的写真与风情。长52.85m、高2.48m。另加序和跋及饰边,全长62.8m、高7.3m。因其是彩绘壁画,画面显得喜庆热闹,图纹精细,色泽亮丽,与园中巧夺天工的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作为镇园之宝当之无愧。每天慕名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无不深深感受到中华古老陶瓷艺术的强大生命力,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不

陶瓷在中国发展史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五代十国时期的陶瓷文化 这个时期较为有名的是后周世宗的柴窑,以天青色为主,世宗评为「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所以有「雨过天晴青」的美称。陶路上记载「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可略知其制作精美。 越窑到了五代,一度成为吴越王钱氏的御用器皿,臣庶不得享用,因此当时又称为「秘色窑」,皆属於青瓷的制造。 宋朝时期的陶瓷文化—集瓷器之大成 后周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宋代的陶瓷氏我国的鼎盛时期,「宋瓷」也是闻名世界。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后人仿制也少能匹敌。 元朝时期陶瓷文化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后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中国陶瓷文化的调查论文

中国陶瓷文化的调查论文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陶瓷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载体,它们保存了千百万年,记录下古代社会的诸多信息。中国陶瓷在历史上曾经享誉世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成就卓著。陶瓷是中国对人类文化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在国际上久享盛誉,在历史上,中国有瓷国之称,陶瓷几乎贯穿了中国历史各个时期。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现代,没有间断过,因而它能够记载所有时期的历史信息,这是其他一些器物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在中国传统的手工业中,陶瓷艺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门类。 1.中国陶瓷文化的发展历程 1.1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7000-8000年,我国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器。由于当时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很低下,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不高,因而导致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粗糙、古朴几制作不精良的特点。根据以往的研究,最初的制陶方法可能是在篮子表面涂上粘土,经火烧后,篮子被烧去了,篮子外的粘土烧成后变得坚硬,这样陶器就烧成了。最新的的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陶器遗存是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内的仙人洞遗址、广东英德青塘、灵山滑岩石洞、广西桂林甑皮皮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十几个文化遗址的挖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其主要品种有灰陶、彩陶、黑陶和几何印纹陶等。原始彩陶器大致分有壶、罐、盆、罐瓶、勺等。彩绘纹饰又多以几何形出现,手法粗糙,构图新颖流畅,表现了当时中国制陶的技艺水平。龙山文化的黑陶少有装饰,却整体浑圆端正,器壁薄而均匀,表现出惊人的技巧。 1.2夏至两晋时期 商朝陶器,总体上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样式,在种类上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因此陶器仍以灰陶为主,但当时已有专门烧制泥质灰陶和专门烧制泥质夹砂灰陶的不同作坊。到后期,白陶和印纹硬陶有很大发展,尤以白陶最为精美,纹饰采用青铜器的艺术特点,装饰华丽,弥足珍贵。同时,还出现了用高岭土作胎施青色釉的原始瓷器(河南郑州的十四座陶器)。殷商时代用千度高温烧制的白陶,手工精细。同时,这一时期出现了上釉陶器,从无釉陶器到敷釉陶器,在技术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周代陶器的重要发展,是陶器应用到了建筑方面,如版瓦、简瓦、瓦当、瓦钉、阑干砖等。有关遗址分布在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到战国时期,陶瓷的造型变得十分优美和活泼,线条也变得更圆润和流畅,显示了当时人的思想解放。这与当时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的社会大环境有是一致的。陶窑的结构和规模较以前扩大,制品的数量增加。有了北方的暗纹陶、铝釉陶,南方的印纹陶、原始青瓷。此外用陶俑、陶兽、陶明器随葬已成习俗。 两汉时期,釉陶大量替代铜质日用品,从而又使陶器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对加工技巧的掌握,随之出现了图案及造型生动活泼的陶器装饰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其面貌、衣袍、甲骨、发髻等无不精雕细刻。可以看出汉代的釉陶已发展到很高阶段,这是由陶向瓷过渡的桥梁。 西晋时期,国家的稳定,越窑的青瓷的烧造又有了提高。窑场有了成倍增加。从胎色上,比三国时略深,造型更为丰富,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制。东晋的越瓷走向低落。到南北朝时期,由于国家分裂的政治形势,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下降趋势都非常明显,只有南朝一些小规模的窑场和北朝青瓷窑场(山东)。五代陶瓷成就这主要的是越窑“秘色瓷”,以青瓷为主,做为宫延贡品,极尽装饰之能事,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1.3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文化

陶瓷文化旅游开发浅探(一)

陶瓷文化旅游开发浅探(一) 摘要:陶瓷文化旅游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中国陶瓷文化旅游尚处于初级阶段。要想进一步发展陶瓷文化旅游,需要坚持特色原则、市场原则和综合性三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开发陶瓷生产,工艺品和实体文化旅游,建立陶瓷博物馆、陶艺街、陶艺广场实现陶瓷产业与旅游业的共赢发展。 关键词:陶瓷文化旅游;共赢;发展 近年来,各地陶瓷产业发展迅速,陶瓷行业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开发文化内涵,将陶瓷与文化旅游结合在一起,开创了独特的陶瓷文化游,对陶瓷行业或则所在城市的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中国陶瓷旅游现状 中国陶瓷旅游开发起步较晚,把陶瓷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尚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在开发陶瓷旅游中如何打好“文化”这块牌,提升陶瓷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仍是今后旅游开发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国内而言,陶瓷旅游发展仍集中在几大陶瓷产地。 江西景德镇为发挥“陶瓷之都”的特色优势,让旅游资源变为经济优势,景德镇市创新思想观念,把旅游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推出十条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同时推出了古今陶瓷艺术游、陶瓷古迹寻踪游、传统制瓷工艺游、现代陶瓷工业游、陶瓷文化交流游、陶艺研修体验游等六条精品线。为使陶瓷王牌景点名扬天下,该市实施了立体化推介战略。在突出宣传“认识CHINA从这里开始”和“赏瓷品茶观山景”的主题下,吸引各方游客。 被称为,“佛山陶,景德瓷”的广东佛山打造著名的陶文化旅游区,它将以500年窑火不息的南风古灶为核心,北至季华三路,东南与江湾路、和平路相接,西至东平河,占地面积1100亩,分为陶文化观光旅游区、商贸展示购物区、度假娱乐运动区和大型户外游乐区等四个特色功能区。同时,将重建陶师庙、建设大型的陶文化研究院、中国最大的陶瓷博物馆、美术馆以及陶文化广场,并结合民居保护,在旅游区内形成大型的国际艺术家村落、陶艺酒吧街、特色民居酒吧等等。使古窑(南风古灶)、古庙(陶师庙)和中国最大的陶瓷博物馆共同构成南风古灶的三大灵魂。该项目建设期预计为五至八年,总投入超17亿元。 20世纪90年代后期,福建泉州德化县开发了福建唯一的陶瓷文化旅游区。2005年5月,泉州又出台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开发“德化瓷都生态旅游区”作为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包括兴建城关洞寨山公园、古窑遗址、德化陶瓷博物馆、陶瓷工艺厂、陶瓷旅游商品购物中心(街)、民俗文化表演中心、九仙山风景区等。 综观中国南北陶瓷产地的旅游开发,仍然停留在陶瓷工艺品的售卖和陶瓷模型的观赏等方面,旅游开发的深度与广度仍待加强。 二、陶瓷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 1特色原则。特色即与众不同,强调的是旅游资源开发过程的创新与差异,开发的资源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陶瓷文化旅游由于其资源的稀缺性,在全国的旅游资源中这一条件比较明显。在开发中。应将陶瓷的知识文化性和旅游的休闲娱乐性结合起来,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和项目。 2市场原则。市场原则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大多数旅游者的需求,为此,在陶瓷旅游开发过程中,首先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准确掌握旅游者需求和同类企业竞争状况,结合资源状况,积极寻求与其相匹配的客源市场,确定目标市场,以市场需求变化为依据,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3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强调陶瓷旅游开发要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同时也不能为了发展旅游而对陶瓷工业的投入有所减弱,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要注意与其他部门和行业的协调,加强区域内外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合作,产生共赢的良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潮州

潮州 一、城市概况 潮州地处广东省东部,东与福建接壤,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全市总面积陆地3116.12平方公里、海域533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36公里。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265万人。聚居的少数民族有畲族,2100多人。旅居海外的潮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约230万人。潮州市域辖二县二区,即潮安县、饶平县和湘桥区、枫溪区。潮安县辖19个镇,饶平县辖21个镇,湘桥区辖城区9个街道和意溪镇。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著名侨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潮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潮文化”的发祥地。历代以来,潮州一直是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历史沿革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开南海郡六县,潮州属南海郡揭阳县。晋安帝义熙九年(公元413年)设立的义安郡,便是潮州的前身,其郡治所在海阳县,即今潮安县。 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废义安郡,设义安县。翌年,立州制,以“潮水往复”之故,命州名为“潮”,此为潮州名始出。其后,随着朝代的更迭,潮州一名又几经变化,至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潮州地名从此固定下来。潮州在唐“贞观之治”时取得了较大发展,中原文化在潮州广泛传播,开古城风气之先。 历宋、元、明、清,潮州相沿为郡、州、路、府的治所,成为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宋朝的社会稳定奠定了潮州古城的基本格局,经济的繁荣带来了交通、文化、

宗教各方面建设的进展,城市建设出现了新的飞跃。明代潮州府进一步兴旺发达,人口增长迅速,形成规模宏大的坊里格局,此时修筑的石砌城墙其形制保持至近代。清末潮州开埠为通商口岸,对外交流频繁,成为粤东地区主要商埠和著名侨乡。 三、历史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 1.历史文化特色 (1)历史悠久的“南国古郡”。潮州自汉代置县以来,为历代郡、州、路、府、道的治所,历史上一直是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宋以来的繁荣发展奠定了潮州古城的历史格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2)山川灵秀的“临海名邦”。古城周边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金银韩三山如屏,韩江水环城似带,湘子桥东西通衢,凤凰洲二水中分,外八景镶嵌其间”。 (3)人文荟萃的“海滨邹鲁”。潮州是“十相留声”之所,以韩愈为代表的名公臣卿在潮州兴文重教,促进了潮州文化的发展,使潮州文风蔚起,豪贤辈出。 (4)影响深远的“潮州文化”。潮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以潮州方言、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工夫茶、潮州菜、潮绣为代表的潮州文化影响深远,誉播海外。 (5)繁华兴盛的“商埠侨乡”。潮州自宋以来是粤东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旅居海外的潮籍华侨华人遍布五洲四海,有李嘉诚、饶宗颐等诸多华侨俊彦。 2.历史文化价值 (1)潮州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一直是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潮州为中心的潮州文化独具特色,流播深远。 (2)潮州文物古迹与历史建筑丰富集中,以许驸马府、广济桥、开元寺、笔架山

世界七大陶瓷产业格局发展分析

精心整理世界七大陶瓷产业格局发展分析 世界陶器产业的起源从历史看有三大区域,东亚区域、西亚、北非、欧州区域、美州区域。美州制陶业在哥伦布发现美州大陆之前一直独立、缓慢地发现着。东亚陶瓷主要是中国为源头及核心不断向周边的热南、朝鲜(高丽)、日本及东南亚扩散。 釉软质瓷,直至17世纪荷兰的锡釉陶以仿制中国青花和五彩而闻名天下,中世纪欧州瓷是在伊斯兰陶器和中国瓷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虽然陶器世界很多地方在几千年前均有生产,但瓷器却被公认是中国人的发明,自14世纪开始的东西方陶瓷贸中,由于欧州存在

着巨大的贸易逆差,造成大量白银流失,为增加本国财富,18世纪欧州各国都加紧了陶瓷的研制。欧州最早的瓷器是德国的迈森工厂生产的,然后制瓷技术扩散到意大利及英法等国。 日本陶瓷业 1616年,归化日本的朝鲜人李参平在日本有田盯(Arita)发现瓷土并成功烧制出青花瓷,宣告了白本瓷器时代的来临,日本瓷器真 1658 势。 在原材料方面,由于国内陶瓷原料供应不足,日本陶瓷企业从国外进口陶瓷原料数量逐年增长,如可塑性高岭土原料需从韩国及新西兰进口,进口量已达总进口量50%以上。另外,从英国与中国进口高岭土原料数量逐年增多。随着原料的进口,导致产品成本增加,迫使企业必须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产品的档次。

在陶瓷原料开发利用方面,日本不再局限于满足过去普通的陶器与瓷器制品生产,而是强调更多地满足日用陶瓷的使用功能与用途,如增强陶瓷餐具的抗菌性能,对于卫生瓷强调产品的防污性、节水效果等;研制新产品中他们很注意提高环境保护的标准与有利于人体保健的效果,如对于釉料、色料含铅镉溶出所造成的污染进行规划治理。如日本的东陶公司将日本在新材料、电子方面的 牌 脑的 欧州陶瓷业 在欧共体,建筑瓷、日用瓷、卫生瓷工业拥有1500家企业,从业人员大约200000人。建筑瓷是最重要的行业,占据年销售额14000MECU的60%,余下的日用瓷和卫生瓷基本平均。日用瓷和卫生瓷也有一些集中性生产区域,但不象建筑瓷、卫生瓷生产集

陶瓷文化旅游开发的浅探

陶瓷文化旅游开发的浅探 摘要:陶瓷文化旅游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中国陶瓷文化旅游尚处于初级阶段。要想进一步发展陶瓷文化旅游,需要坚持特色原则、市场原则和综合性三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开发陶瓷生产,工艺品和实体文化旅游,建立陶瓷博物馆、陶艺街、陶艺广场实现陶瓷产业与旅游业的共赢发展。 关键词:陶瓷文化旅游;共赢;发展 近年来,各地陶瓷产业发展迅速,陶瓷行业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开发文化内涵,将陶瓷与文化旅游结合在一起,开创了独特的陶瓷文化游,对陶瓷行业或则所在城市的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中国陶瓷旅游现状 中国陶瓷旅游开发起步较晚,把陶瓷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尚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在开发陶瓷旅游中如何打好“文化”这块牌,提升陶瓷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仍是今后旅游开发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国内而言,陶瓷旅游发展仍集中在几大陶瓷产地。 江西景德镇为发挥“陶瓷之都”的特色优势,让旅游资源变为经济优势,景德镇市创新思想观念,把旅游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推出十条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同时推出了古今陶瓷艺术游、陶瓷古迹寻踪游、传统制瓷工艺游、现代陶瓷工业游、陶瓷文化交流游、陶艺研修体验游等六条精品线。为使陶瓷王牌景点名扬天下,该市实施了立体化推介战略。在突出宣传

“认识CHINA从这里开始”和“赏瓷品茶观山景”的主题下,吸引各方游客。 被称为,“佛山陶,景德瓷”的广东佛山打造着名的陶文化旅游区,它将以500年窑火不息的南风古灶为核心,北至季华三路,东南与江湾路、和平路相接,西至东平河,占地面积1100亩,分为陶文化观光旅游区、商贸展示购物区、度假娱乐运动区和大型户外游乐区等四个特色功能区。同时,将重建陶师庙、建设大型的陶文化研究院、中国最大的陶瓷博物馆、美术馆以及陶文化广场,并结合民居保护,在旅游区内形成大型的国际艺术家村落、陶艺酒吧街、特色民居酒吧等等。使古窑(南风古灶)、古庙(陶师庙)和中国最大的陶瓷博物馆共同构成南风古灶的三大灵魂。该项目建设期预计为五至八年,总投入超17亿元。 20世纪90年代后期,福建泉州德化县开发了福建唯一的陶瓷文化旅游区。2005年5月,泉州又出台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开发“德化瓷都生态旅游区”作为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包括兴建城关洞寨山公园、古窑遗址、德化陶瓷博物馆、陶瓷工艺厂、陶瓷旅游商品购物中心(街)、民俗文化表演中心、九仙山风景区等。 综观中国南北陶瓷产地的旅游开发,仍然停留在陶瓷工艺品的售卖和陶瓷模型的观赏等方面,旅游开发的深度与广度仍待加强。 二、陶瓷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 1 特色原则。特色即与众不同,强调的是旅游资源开发过程的创新与差异,开发的资源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陶瓷文化旅游由于其资源的稀缺性,在全国的旅游

潮州陶瓷文化

一、潮州获“中国瓷都”的荣誉 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事实举世公认,陶瓷艺术品以自身独特的“泥”的精神,“玉”的品质而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见证。潮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潮州获得了“中国瓷都”的荣誉,那么潮州是在哪一年获得该荣誉的呢?潮州为何能获得“中国瓷都”的荣誉呢?我将通过以下五方面对潮州陶瓷进行介绍,相信大家能得到答案。 二、潮州陶瓷的历史 潮州陶瓷历史悠久,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潮州的先民——陈桥人、池湖人等就已经会制造和使用陶器。 唐宋是潮州陶瓷生产的黄金时代,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突飞猛进,产品经过海路销往东南亚及西亚各国,潮州有全国最长的北宋笔架山十号窑。 明、清朝至民国时期潮州陶瓷生产中心移至枫溪区。这时期名师辈出,陶瓷产品渐渐多起来,有单色釉瓷、青花、彩瓷等品种,运用富于潮州工艺特色的堆贴、通花、写生等装饰,器形丰富多彩,将潮州陶瓷产业推向新高峰! 中国历史进入民国时期以后,由于社会动荡不安,烽火连天,中国的瓷业在战火中逐渐枯萎,潮州的瓷业也在战争中挣扎发展。至1915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潮州陶瓷业在这时候也有了较快的发展。瓷器品种也有创新和提高,作为潮州美术瓷四大类之一的通花瓶就在这时期被设计制作出来。 建国后,潮州陶瓷经历生产自救、公私合营、生产合作社和大跃进时期的企业归并后走上了集体化道路。此时,潮州陶瓷制瓷人也不断潜心研究,致力技术创新,涌现了一批名家,如林鸿禧、郑才守、陈钟鸣等。林鸿禧,是对继承和发展潮州瓷塑艺术有重大贡献的瓷塑艺术家。该作品是其表现戏剧故事中的“况钟访鼠”,作者抓住一静一动的瞬间动作,成功地刻划出不同人物的内心情绪。 潮州人民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大力发展陶瓷业,整个潮州陶瓷业逐步朝外向型方向发展。1995年枫溪建区后,枫溪的陶瓷主导地位更加突出,陶瓷业向科技化、专业化、国际化高速发展。现在已经能制造出陶瓷筷子,陶瓷刀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好了,介绍完潮州瓷业的发展史,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陶瓷的制造过程。 三、潮州制瓷工艺介绍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潮州以制造瓷器为主,陶瓷的原料是由黏土经过淬(翠)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 制瓷的工艺流程分为十一步: 一、淘泥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制瓷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把瓷

平川陶瓷文化历史

陶瓷产业是平川最为古老的传统产业,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共和镇黄茅沟发现的古先民陶窑遗迹推断,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区境内就开始烧制陶瓷。区境属马家窑文化范畴。2004年在种田乡百丰村石沟发现的古墓葬,出土大量马家窑文化类型的石器、陶瓷等生产生活用具。 陶瓷中彩陶比例较高,纹饰复杂,残存碎片条纹分为横栏纹和竖条纹,陶片含有云母。陶瓷中灰陶有罐、壶、甑等。彩陶中有红陶盆、单耳夹砂罐、双耳夹砂罐、碗、杯等。陶瓷以平底瓷为主,火候高,质地坚硬,瓷形规整,纹饰美观,达到手制陶工艺的高峰。彩陶多为泥制陶,胎薄、表面多打磨光滑。一般陶瓷多为夹砂陶,胎较厚、质粗,除素面纹饰外,主要有绳纹、附加堆纹、划纹、手指压印纹等情况。 西汉鹯州城遗存的大量排水陶瓷筒及陡城、牙沟水、黄湾、老庄汉墓出土随葬品中的陶制品,亦为本地瓷窑烧制。 特别是鹯州城排水陶筒接口吻合度好,可见古人极其重视陶瓷的实用性。唐宋以后,陶瓷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北掌山下红土洼陶窑遗迹,至迟建于宋代,从遗存的碗碟看,工艺有较大进步。红土洼的陶土存量大,有黑、白、红、黄、青等各种颜色,既有粗陶土,也有细陶土,发展陶瓷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明代以后,随着移民屯边政策的实施,区境人口大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陶瓷产业,初步形成了声闻西北的较大规模。距红土洼以西3公里的地方,地面开阔,泉水旺盛,邻近宝积山煤矿,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及陶土资源,大批陶窑开始兴建,时称磁窑。磁窑人世代以烧制陶瓷为生,往往从八九岁开始,就从事陶瓷生产。清代以后,磁窑逐步形成以陶瓷为中心,兼营煤炭、白灰、石灰等日用品及建筑材料的综合集镇。 1952年,靖远县人民政府派工作组到磁窑帮助成立互助组,1956年,成立“靖远磁窑陶瓷生产合作社”。1958年,磁窑陶瓷合作社改名为“靖远磁窑陶瓷厂”,实现了由集体企业转为地方国营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手工搅轮加工向机器

潮州陶瓷沿革述略

潮州陶瓷沿革述略 本文档由杯子客https://www.doczj.com/doc/226776023.html, 整理提供分享,供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著作公司所有,谢谢合作 潮州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早在四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聪明的潮州先民就已能制造有印花刻纹的硬、软质瓷器,多为壶、罐器型,饰有简单的绳纹、方格纹、篮纹,也有较复杂的夔龙纹。潮州陈桥村贝丘遗址出土的文物,就有这一类陶器,主要为圆底的釜、罐、钵,表面抹平,多刻纹,还有贝壳类印的纹饰;口沿或颈部往往涂赭红色宽带彩纹,富有地方特色。 潮安归湖石头垸、铁铺里高山出土有商周时期的制作别致、造型巨大的陶瓷,式样多样,硬度也较高。饶平县在1974年发掘的二十四座商周墓葬中,也出土了一批酱黄釉和酱里釉陶瓷。器型有各种大口圆底尊、圈足盘、平盘或圆底罐等,有些外壁印条纹、方格纹或在器肩刻划各种简单的文字符号,烧制火候一般约为900—1000度左右,比新石器时期有所发展。据专家鉴定,陶制品的器型和纹饰,与同一时期文化发达的中原陶器极为相似。这说明潮州陶瓷工艺与中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由此也可看出潮州烧制原始瓷器历史的悠久。 考古资料表明,潮安庵埠梅林贝丘遗址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两种陶器,一种是灰黑色夹砂粗陶,一种是灰黑色硬陶,与潮州陈桥村贝丘遗址所出土陶器颇为相似,但与之相比又有所进步。 西汉时期的陶器,在潮州境内也有所发现:潮州与揭阳交界的深坑三虎山遗址和潮安归湖金舟二塘龟山遗址。二塘龟山遗址的陶片具有硬度很强、印纹多样的特点。从这些陶片看,主要器型有罐、盒、钵和盒盖等。 两晋南北朝时期,潮州开始出现瓷器,陶瓷工艺有了明显的提高。1982年从潮安归湖塘埔乌石岭南坡“黄蜂采花”东晋墓(泰元十一年,公元386年)中出土有陶碗、陶盂、陶钵和陶纺轮,其中陶碗有施青釉和内划弦纹的痕迹。这些出土的陶瓷器,造型多样,雕塑精巧,青釉纯净,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这说明了当时已开始烧制瓷器。 唐代,受长江流域灿烂文化的影响,潮州陶瓷古窑悄然兴起。广东烧制的日用陶瓷主要采用馒头窑,这类窑在潮州,兴梅等地均有发现,尤以潮州发现较多,已出土三十多座。出土陶瓷多为青釉瓷,器形品种有碗,碟,壶,罐,盆,军持等。器物外壁施釉均与江浙一带类同。解放初期,考古专家顾铁符,商承祚,候过,陈万里等诸位教授均亲临潮州对古代窑址进行考察,并鉴定印证唐代潮州陶瓷盛极一时,种类繁多。1971年8月发掘的潮州唐代“仪凤四年”(公元679年)墓,出土了青釉平底碗和四耳罐等刻印陶和彩陶,堪称为潮州古陶文化的代表作。 由唐入宋,潮州陶瓷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瓷窑分布在东郊的笔架山,南郊的洪厝埠和竹园墩,西郊的凤山、北郊的田东园、翁片山、竹竿山和象鼻山等,方圆约十五公里。其中以东郊笔架山窑址最为密集。当时瓷窑进行了全面改革,普遍采用龙窑和阶级窑烧瓷,规模很大,窑址分布甚广。据考古记载:当时笔架山的龙窑,一般长几十米至上百米,每窑烧制的瓷器甚多。以出土的笔架山一号窑为例,窑体长25.64米,宽2.6至2.9米,每窑可烧制瓷器55400件至61600件。此时,潮州陶瓷业空前鼎盛,以影青瓷最著名,陶瓷生产遍及潮州四郊,方圆约十五里。潮州东郊笔架山一带是当时最大的制瓷中心,共有瓷窑九十九座,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中国陶瓷发展史 中国就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就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与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就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与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就是制瓷原料必须就是富含石英与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就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就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与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就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就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与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与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就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

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而各个时期的陶瓷文化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与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与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就是一例。 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就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

陶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陶艺论文

陶艺论文 终于在大三人品大爆发,选上了陶艺课,大二被刷大一被刷,好不容易终于选上了这门课程。选择这门课程的时候大家都抱着被刷的心态小心翼翼每天看着电脑选课,预选,正选,到最后的尘埃落定,这当中的喜悦之情无法言喻。 何况在我们这个小小的四人寝室里,其余三都在大二时候就修过这门课程,每天回来就向我汇报战绩,摔泥揉泥手多酸,拉坯怎么都不成型,修坯时候容易倒露,一不小心就不能进窑,小心翼翼捧着她们的心肝宝贝给我讲着制作的艰难历程。从此我对这门课程的向往不言而喻。陶瓷在我心目中烙下了光辉的形象!! 陶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明清的紫砂,元代的青花,宋官窑瓷器,盛唐的三彩,汉魏的陶俑,还有壮观的秦兵马俑……这多姿多彩的陶瓷,不仅帮助着人们的生活,更承载着古老的华夏文化。 陶瓷是人类最先发明的器物之一,也与人类有着最亲密的关系。采用最为人类熟知的土壤为原料,经过最原始的烈火烧制,就能初步的复制出陶瓷的诞生之路。土、水、木、火,最原始的五行变化,就产生了最质朴的陶瓷艺术。 当你用赤裸的双手,触摸到哺育我们成长的土壤,感受那湿润的泥土散发的原始气息,你便立刻跳出了世俗飞牢笼,回归到了最原始的泥土的怀抱。至纯至真的思想,至简至亲的感受,这便是无法割舍的陶瓷艺术的魅力。 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让陶瓷艺术发展出许多特色,看那唐三彩色彩斑斓,看那越窑瓷素面朝天,看那青花瓷典雅宁静,这些传统陶瓷的代表作品,无一不是制作精美,手艺精湛,展现着传统艺术的极高水平。 我们的祖先从遥远的古代起就一直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华辽阔的疆土上,经过了千百万年的劳动,创造了悠久的文明和持续不断的光辉历史。陶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更确切的说,是我们祖先在物质产品的加工和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随着原始农业、牧业的出现,定居和村落的产生,发明了制陶技术,制陶技术的发明是为了生活的实际需要。比如人类以前多是依水而居,有河流的地方就有人类的足迹,但是由于洪灾的缘故,人们不得不把家安置在更远的地方,这样便促使人考虑运输水的问题,储存水的问题,于是出现了简单的容器。这种容器的产生原本就是为了生活实际的需要,使用是最根本的目的,即便后来彩陶的出现,也是在服务实用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的简单装饰,换句话说,审美学都是服从于功能的,功能第一性,审美学第二性。 秦汉时期是陶瓷史上的重要阶段,随着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不断扩大,陶器的应用范围也变的越来越广,种类繁多。由于盛行厚葬之风,陶俑和各种陶制明器的生产非常兴旺。 一直以来,不管是日用器皿还是陶俑陶马,都是为了使用而制作的,日用器皿是日常生活用具,在实用的前提下再进行装饰,陶俑陶马也不例外,都是为了陪葬而做,就是说也是为了使用而做的。 上课时候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许多陶艺的东西,从起始到发展,从原始彩陶到俑到唐三彩等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俑。 俑的使用是为了使死者能在冥世继续如生前一样生活,所以俑真实负载了古代社会的各种信息,对研究古代的舆服制度、军阵排布、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中国古俑在其盛行的从东周至宋代的约1500年中,弥补了同时期地面雕塑在种类及完整性上的重大缺憾,为我们勾勒出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以及历代审美习尚变迁的轨迹,成为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不可或缺的珍贵实物资料。 俑的出现原因:1 事死如事生的殉葬制度 2 由于战乱,社会有小人口的降低,当时活人殉葬告急,俑应运而生。

景德镇陶瓷文化

景德镇陶瓷文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景德镇陶瓷历史 (1) 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发展………………………………….2、3、4、5 景德镇粉彩瓷艺………………………………………………..6、7、8

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世界,固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生产瓷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唐代烧造出洁白如玉的白瓷,便有“假玉器”之称。在宋代御赐殊荣,即皇帝宋真宗将年号景德赐给景德镇,于是景瓷驰名天下。之后,历经元,明,清三代,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时至清康,雍,乾三朝,瓷器发展到历史颠峰。2000多年的制瓷文化和技艺的深厚积淀,为景德镇奠定了举世公认的瓷都地位.景德镇瓷器"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尤其是熔工艺,书法,绘画,雕塑,诗词于一炉,真是"贵逾珍宝明逾镜,书比荆关字比苏".典雅秀丽的青花,五彩缤纷的彩绘,斑斓绚丽的色釉,玲珑剔透的薄胎,巧夺天工的雕塑,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在乾隆时期,景德镇的瓷窑很多,而且分布很广,除官窑外,还有民窑两三百处,工匠数以万计.这个时期生产的青花瓷画面清晰干净,色彩翠蓝光艳,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五彩瓷器色调强烈,富丽堂皇,较之明代又有发展.创作的粉彩瓷器色调柔和,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在瓷胚上用西洋油画激发作画,再入窑烧制成的珐琅彩瓷器,融汇中西,异常精美,是皇宫的专用品。在这些绚丽多彩的名贵瓷器,通过各种渠道,沿着路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为传播中华文化艺术,经贸交往,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景德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旅游起步很早,但发展速度较慢。 进入21世纪,景德镇旅游迎来新曙光。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建设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江南旅游都市”的发展构想,以陶瓷文化旅游为主线的旅游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近年来,通过整合开发丰富文化资源,景德镇着力打造陶瓷文化博览区、湖田古窑址、龙珠阁(官窑博物馆)、高岭、三宝蓬水碓、浮梁古县衙、彭家弄、东埠古街、御窑遗址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名人馆等一批旅游精品景区、景点。市委常委、副市长卢正大在剖析旅游的发展原因时指出:“从外因看,整个旅游需求消费的重心正由观光型向文化型转化,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从内因看,市委、市政府对文化旅游的重视,精品景区、景点的打造,以及旅游环境的改善和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加上景德镇这一品牌的巨大号召力,都成为了推动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动力。” 景德镇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陶瓷古迹,制瓷技艺,独特的瓷业习俗,构成了景德镇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资源。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已经出土的和仍在地下埋藏着的极其丰富的古代瓷器精品,更为难得的是,景德镇仍然遗存着古代特大规模、相当完整复杂的瓷业体系,这一庞大的瓷业体系是由原料产地、交通道路、水运码头、作坊窑场、商埠民居、城池衙宇、技术民俗等构成的,依托于自然山水、涉及社会经济和人文精神的方方面面,堪称人类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景德镇保存至今的古代瓷业遗迹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虽然有大的发展,但从优势资源和优势品牌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来分析,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建设“旅游都市”的目标要求也需要我市旅游迈出更大的步子。我们要把景德镇民间传统的制瓷绝技、绝艺进行保护开发,进一步丰富陶瓷文化旅游的内涵。 说到景德镇的陶瓷就不得不说说这里的粉彩了,粉彩瓷绘艺术始于清代,是在陶瓷古彩绘画的基础上,汲取珐琅彩制作工艺而形成的釉上彩瓷装饰艺术,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清代陈浏在《陶雅》中赞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时至今日,粉彩瓷艺的魅力依然迷人,其装饰技法继承传统并推陈出新,拥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有重工粉彩,亦有逸笔写意,有工写兼备,亦有没骨渲染,讲究诗情画意,字韵印趣。 尽管现代粉彩瓷艺的创作正值活力四射之时,但当我们考察其生产市场,对陶瓷艺术工

潮州陶瓷工艺及文化研究

潮州陶瓷工艺及文化研究 高一(2)吴莉苏湘娜庄小洁 指导老师:张文永(潮州市金山中学历史科) 一、调查原因 陶瓷是一项非常古老的工艺,从原始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它的踪迹。它同中国尤为亲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英语中,陶瓷china与中国的简称China,仅仅是第一个字母的大小写之别,由此可见,陶瓷与中国的发展史几乎不可分割。潮州是中国的瓷都,其历史悠久,其瓷器远销国内外,早已享有盛誉。作为潮州人,我们以此为傲,并决定对潮州陶瓷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等作一番调查研究,加深对潮州陶瓷的了解,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二、陶瓷是什么 简单的说陶瓷是把粘土原料、瘠性原料及熔剂原料经过适当的配比粉碎、成型并在高温焙烧情况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后,形成的坚硬物质。 1、陶瓷产品的种类 建筑陶瓷:包括有瓷质砖、锦砖(马赛克)、细炻砖、仿石砖、彩釉砖、劈离砖和釉面砖等。产品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其花色品种及规格繁多(边长在5cm~100cm间),主要用作建筑物内、外墙和室内、外地面的装饰。 卫生、卫浴陶瓷:包括有洗面器、便器、淋浴器、洗涤器、水槽等。该类产品的耐污性、热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良好,具有多种形状、颜色及规格,且配套齐全,主要用于卫生间、厨房、实验室等处。除此之外,还有搪瓷浴缸、压克力浴缸、浴室等卫浴产品。 美术陶瓷:包括有陶塑人物、陶塑动物、微塑、器皿等。产品造型生动、传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款式及规格繁多。主要用作室内艺术陈设及装饰,并为许多收藏家所珍藏。 园林陶瓷:包括有中式、西式琉璃制品及花盆等。产品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艺术性,并有多种形状、颜色及规格,特别是中式琉璃的瓦件、脊件、饰件配套齐全,用作园林式建筑的装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