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98美国是如何削减财政赤字的_张志超

1998美国是如何削减财政赤字的_张志超

1998美国是如何削减财政赤字的_张志超
1998美国是如何削减财政赤字的_张志超

美国是如何削减

财政赤字的?

张志超张慧玲

本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美国开始推行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试图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创造有效需求来刺激私人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从此,美国经济活动与政府财政活动便无法摆脱因财政赤字)))通货膨胀复杂关系所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在50、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曾经有过以通货膨胀方式来削减政府财政赤字的尝试,不但其效果不佳,而且造成70年代宏观经济环境整体恶化。其后美联储进行了政策调整,在80年代联邦政府财政赤字规模不断扩大情况下,也使得通货膨胀受到有效控制,国民经济展现初步恢复增长势头。90年代,克林顿政府开始认真对待其财政赤字削减工作,并在1997年底基本实现了当年政府财政预算平衡的政策目标。

应该看到,1997年美国联邦政府预算基本平衡不是短期政策调整的结果。美国的经验说明,成功地削减巨额财政赤字不仅是一项长期工作,而且需要一种适宜的宏观经济环境。在这方面,政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对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以低且稳定的物价水平为特征的宏观经济环境最有利于政府集中精力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同时培育国民经济长期增长条件。

一、截断赤字与通胀联系创造经济增长基础环境

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财政理论,经济社会只要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政府推行赤字财政政策就可以起到促进经济恢复与经济增长作用,至少短期内是如此。但是随着政府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必然造成公共债务规模持续膨胀,如果货币政策配合不好,高财政赤字极易引发高通货膨胀问题,而后者又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进而中断经济增长进程。90年代以前的美国经济,就出现过这种情况。

二战以后的20余年里,美国经济的商业周期波动频繁,劳动失业现象日趋严重。在经济发展不景气和社会问题不断恶化的情况下,60年代初,肯尼迪政府不得不对联邦政府的财政政策进行调整。肯尼迪政府认为,为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应该推行/充分就业0的预算政策,即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非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应该成为常规手段,连续不断地予以实施。此后,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几届政府也都以不同形式坚持推行了充分就业预算政策,这是美国60年代以后联邦财政赤字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在整个70年代,联邦政府赤字总额创造了3044亿美元的惊人记录。80年代里根政府推行供给学派经济政策,在加大国防开支的同时实行大规模减税,进一步造成联邦政府财政赤字激增。仅在里根第一任期的4年内,联邦赤字年平均水平就接近1200亿美元,总规模达到5988亿美元,比1933) 1980年历届总统任期赤字之和还要多。继里根之后上台的布什总统,虽然在其任期内对控制财政赤字采取了某些措施,但也未能阻止赤字规模的继续扩大,联邦财政赤字从1990年的2214亿美元上升到1992年的2904亿美元。可以说,财政赤字控制不力,也是1992年美国大选中共和党失利、民主党获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尽管美联储采取了积极措施有效地防止了财政赤字货币化,但是由于美联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执行着一种名义利率目标政策,所以没能有效地避免通货膨胀问题。这是因为,执行名义利率目标政策,客观上要求美联储在财政部增加公债发行时必然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向公众购买公债,以便保持既定的目标利率水平不致发生较大的波动。因此,在50年代至70年代,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与美联储的公开市场业务之间一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使得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可以暗中转化为通货膨胀。事实也是如此,二战后美国经济中一直存在着通货膨胀率周期上升现象,其中60年代末通货膨胀出现加剧趋势,到70年代达到战后最高水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80年代初。尽管80年代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降至70年代水平以

55

国际经济评论199819-10

地区#国别

下,但是按照本世纪前半叶的标准来衡量仍然较高。财政赤字不断增加与通货膨胀治理不力,严重地阻碍了美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因为高且不稳定的通货膨胀造成价格频繁变动,使体现在相对价格里的信息变得含混不清。在通货膨胀时期,短期金融活动往往比生产与投资活动更容易获利,普遍地出现前者对后者的替代;通货膨胀使最重要的价格(利率与汇率)发生扭曲,进一步阻碍了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还造成国民收入分配的恶化。对主要发达国家的1965)1989年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进行比较,人们还可以发现,美国的这一指标最低,仅为1.6%,而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则分别为2. 0%、2.3%、2.4%、3.0%、4.0%和4.3%。这就从客观上表明,高财政赤字与高通货膨胀的结合通常会导致国民经济的低增长状态。

针对通货膨胀问题,80年代前后美联储实行了一种严厉的货币数量目标政策替代了以往的利率目标政策。该政策的主要特点是美联储放弃对金融市场利率的干预,实行利率市场化以充分发挥利率对货币供求的调节作用。换言之,就是让金融市场本身根据中央银行输入的基础货币控制参数,按照市场上货币供求关系的变化来决定利率变量。实践说明,调整后的货币政策既有助于保持经济社会的通货基本稳定,也有助于防止政府财政赤字自动转化为货币数量的增加,这在截断联邦政府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联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经验说明,在需要运用赤字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时,重要的问题在于政府如何防止财政赤字自动地转化为货币增发,即如何运用好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的机制。在这方面,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合理选择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成功地截断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联系,实际上就意味着为国民经济增长创造了一种稳定化的宏观环境,而稳定化的宏观经济环境又是政府能够在总需求方面有效地刺激消费与投资,在总供给方面成功地进行结构调整的前提条件。所以,适当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有助于政府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也加强对财政赤字的管理,积极创造、培育宏观经济低通胀高增长的条件。90年代克林顿政府就是在这种相对有利的经济形势下,努力削减财政赤字,最终实现了政府预算基本平衡的政策目标。

二、实质性地削减财政赤字恢复经济增长条件

美国在经历了70年代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后,政府在80年代开始注意对通货膨胀的治理。此后的几年里虽然通货膨胀率逐步下降,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巨额公共债务(累积的财政赤字)带来的持续高利率问题,通过/挤出效应0严重地影响着该国私人投资者的信心。由于70年代后美国经济增长缓慢,国民生活水平未见明显提高,巨额公共债务造成人们对未来政府可能实行增税政策的经济预期,进一步对国内私人投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自1993年起,克林顿政府开始致力于削减政府财政开支,进而为有效减少财政赤字创造条件,形成了旨在通过周期性削减财政赤字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财政经济政策。

克林顿政府90年代初制定的财政经济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内容:(1)切实压缩财政赤字,以根本扭转私人投资不足的局面,带动美国经济全面增长。为此克林顿签署了/综合预算调整法令0,规定在1994)1998年的5年间削减联邦政府预算赤字5050亿美元。(2)对里根、布什政府制订的税收政策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如将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由31%提高到36%,对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上的富人再加征10%的附加税,公司所得税税率也从34%上升到36%),争取5年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460亿美元。(3)改革政府机构,在精简机构的基础上,争取完成90年代裁减30万名联邦雇员的目标。(4)改革联邦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因为过度膨胀的社会保障开支已经成为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规模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5)实行有利于增强美国经济竞争能力的投资鼓励政策,通过制订税收优惠刺激私人增加对科学研究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同时政府也适当增加了对公共教育、职业培训和与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克林顿政府在削减联邦政府财政赤字过程中虽然不断遇到一些麻烦,但是其总体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即美国政府已经开始收获其成功削减政府财政赤字与成功控制通货膨胀的成果了。

首先,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连续几年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1993年下降到2547亿美元,比上一年减少了357亿美元, 1994年下降到2032亿美元,比1993年减少了515亿美元,1995年的赤字为1925亿美元,又比1994年减少了107亿美元。截至1997年底,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下降到不足300亿美元,基本上实现了预算平衡。克林顿总统在1998年1月底发表国情咨文时指出,从1998年10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将会出现至少95亿美元的财政盈余,成为自1969年以来美国第一个没有财政赤字的年份。这样,联邦政府不仅可以提前(3年)完成计划在2002年实现联邦政府财政赤字为零的任务,而且有可能在21世纪前10年里,即/在可预见的未来0,一直保持财政盈余,届时联邦政府财政预算盈余估计会达到50亿美元~300亿美元。

其次,继续控制通货膨胀使其尽可能保持低且稳定的状态。自1993年以来,美国城市消费价格上涨率一般稳定在2.5%~ 3%的水平上,1997年进一步下降到2%的水平,而该年第4季度则仅为1.5%。由于财政赤字规模下降明显地减少了对通货膨胀的压力,从而逐步缓和了美联储自80年代以来一直执行的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国内经济活动逐步被纳入一种较为宽松的金融市场环境。随着国内私人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增强,投资需求、消费需求逐年扩大,商业周期步入经济繁荣阶段已成定局。

再次,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特别是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大幅度下降,为未来的国民税收削减创造了充分条件。在1997年7月,克林顿政府与国会达成了一项预算协议,规定了对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缴款、资本收益税、遗产税等的减免计划。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包括:从1998年开始,17岁以下的孩子每年减免税额400美元;最高资本收益税税率从28%降到20%,而低收入

56国际经济评论199819-10地区#国别

纳税人的最高资本收益税税率则从15%降到10%,2000年后至少拥有5年的资产,其最高资本收益税税率被规定为18%;对作为遗产的家庭农场和小企业,其遗产税免税额上升为130万美元,而其它遗产的免税额到2007年之前逐步上升为100万美元。这些减税计划对增加和稳定经济社会总需求将会起到长期作用。

最后,在各种有利因素作用下,近年来美国国民经济出现了全面好转: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实际上增加了2.4%,是进入90年代后经济增长实绩最好的一年,而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进一步上升到3.8%,则是最近9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与此同时,国内失业率自1992年逐步下降,到1994年12月底下降到5.4%,1997年进一步下降到低于5%的水平;高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不仅提高了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使经济增长质量得到改善,这突出地表现在该国国际经济竞争力持续加强,国际贸易增长规模与速度明显加快等方面,尤其是该国对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的出口贸易,更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前景。

克林顿政府的政策调整之所以能够在削减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和推动美国经济恢复增长方面发挥明显作用,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1)80年代以前,联邦政府每年额外筹集的财政开支(财政赤字)大部分是被用于增加公共消费(低效率的公共行政支出)项目,或者被用于增加与改善民用生产能力几无关系的军事开支项目,这样做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私人消费的增长,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还挤掉了私人的投资,使得财政开支的乘数效应仅仅表现为短期性。8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财政赤字的使用方向发生了较大变化。联邦政府为了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开始把额外筹集的财政开支大部分用于扶持诸如微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智能机器人、宇航等战略产业的发展,社会基础设施的扩大,以及人力资本的开发等等方面,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解决那些由于风险巨大、回收期长从而单靠私人投资难以满足要求的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增加的财政开支所产生的长期的乘数效应。(2)从1985年的格莱姆-鲁迪曼-霍灵斯法案(即/限期削减联邦财政预算赤字法案0)的提出,到基本实现联邦政府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目标,时间长达12年之久,可谓是长期努力的结果。其间有两种重要因素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的调整奠定了90年代美国低通胀高就业的宏观经济环境,由于财政赤字总是经济增长和政府收支政策的函数,那么在其它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增长本身就有助于减小财政赤字的规模。二是经过长期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比较,两党(共和党与民主党)与国民逐步就政府预算平衡问题达成了共识,充分认识到无论政府财政赤字曾经发挥过怎样的积极作用,规模过大的财政赤字最终要降低政府经济政策调整的灵活性和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麻烦。例如,在政府每年额外筹集的财政开支不足以偿付当年公债利息情况下,增加的财政赤字实际上就已经丧失了其本来的经济意义。由于两党与国民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共识,和前几届政府相比,克林顿政府在大力削减财政赤字时就很少遇到政治上的阻碍,从而提高了有关政策调整的成功率。

至于美国政府预算平衡可能维持多久,目前尚不可知,因为美国财政政策基本性质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即美国政界、经济理论界并未重新确认传统理财理论提倡的、以长期保持年度收支平衡的政府财政预算为其健全财政政策的基本标准。为此,我们认为克林顿政府此次预算收支平衡只是联邦政府周期性削减财政赤字的结果。

就美国推行赤字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看,人们可以得到这样结论,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是很少有可能建立在政府庞大财政赤字之上的。而90年代美国政府为消除庞大财政赤字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经济成效,则更充分证明了政府在必要时坚决削减财政赤字的必要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重大意义。但是尽管如此,人们也不应该因此否认以年度收支不平衡为主要特点之一的现代财政政策,在政府借以处理众多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时所能发挥的为其它类型经济政策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目前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平衡政府按照宏观经济调控任务确定其收支格局与预算赤字(公共债务)的关系,即如何推行有节制的赤字财政政策问题。根据对美国经验所做的分析,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政府在一定时期推行无潜在经济与政治危险的赤字财政政策还是可能的。这些条件主要是:一般情况下,政府额外增加的财政开支(赤字形成)应大部分被用于经济社会的资本性开支;政府应该努力排除任何公债货币化行为对宏观经济的消极影响,以保持经济社会货币供给量之正常增长;最重要的是,在经济社会认为必须停止继续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进行财政赤字削减时,政府有关政策的调整不应受到源于政治因素的干扰。

美国的经验对当前正处于宏观经济调整阶段的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依靠扩张性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增长时,虽然政府的财政赤字会不可避免地增加,但是决不能对巨额的财政赤字掉以轻心。因为,必须认识到,长期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特别是在财政赤字已经很高情况下继续使用之,不仅会给政府控制通货膨胀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可能会严重破坏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目标。另外,在财政赤字管理上,必须有适当的货币政策予以配合。换言之,在弥补政府财政赤字过程中,政府必须注意避免使用所有有可能使赤字自发地转化为货币供给增加的货币政策工具,以便最大限度地减轻财政赤字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在这方面,一个真正相对独立的、不再刻意配合政府推行所有经济政策而专门以维护国家币值稳定为己任的中央银行制度将能够发挥关键作用。w

(作者分别系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教授;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研究生)

57

国际经济评论199819-10

地区#国别

美国财政赤字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美国财政赤字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摘要 本文研究的时间段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美国的小布什时代。研究标靶是这一段时期内的美国财政赤字情况。并对现阶段即奥巴马时代美国的财政赤字趋势变化作出预测。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写作的目的和背景,对国内外学者对美国财政赤字研究成果进行归纳,阐述了财政赤字政策的相关理论基础,然后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确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将研究标靶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相关阐述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美国财政赤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财政赤字分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末代美国财政赤字;二十一世纪初以来的美国财政赤字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对美国当前财政赤字的现状分析即二十一世纪初布什年代。主要是分析小布什时期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现状。第四部分主要通过美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来预测美国的财政赤字发展。 关键词: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经济增长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美国是世界经济增长重要的发展动力,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模式一直被学者广泛的研究。美国的财政赤字一直在全球一体化的模式中影响着其他国家,因而也受到了世人的瞩目。美国财政赤字已经不单纯的关系到美国自身的发展,更与其他国家国际收支平衡、全球资源配置和全球资本配置紧密结合,受到各个经济体的关注。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在全球的经济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美国也在这段时期中推行谨慎的财政政策,扭转了长达28年的财政赤字。在一九九八年美国的财政盈余占美国GDP的0.8%,达到六百九十二亿美元。这个阶段,美国的生产力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拉动了美国投资者的热情,从而导致了美国外部赤字的扩大。 从本世纪初开始,美国经济受到了公司丑闻频发所导致的投资者热情变低,失业率增加;911恐怖事件的袭击等一些的影响。导致了美国政府得不得增加财政支出,形成了新了一轮的财政赤字。到二零零四年,美国的财政赤字的比重已经占到了美国GDP的3.6%,达到了4255亿美元。为此刚上任的美国政府表示,为了使美国经济继续良好发展,政府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同时,在经济领域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二零零九年要将美国财政赤字削减一半。经过政府一列的措施,在二零零六年,美国政府基本上完成了承诺,财政赤字已经下降到了2477元。美国政府的这些措施使美国摆脱了经济衰退,对其他国家的需求扩张和产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开始稳步发展的时候,美国又出现新一轮的财政赤字,威胁世界经济,不得不引起世界其他国家的再次关注。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最先系统性的提出了赤字财政政策。他在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理论》一书中,系统性的阐述了在有效需求原理基础上的赤字财

应用文-浅析美国双赤字及中美经济关系

浅析美国双赤字及中美经济关系 '摘要:2005年以来美国双赤字继续恶化,如不解决则将会长期化,可能引发金融危机?不少有识之士感到形势危急,进一步从理论和对策方面加以探索?2005年美国贸易逆差进一步恶化?由于中国对美顺差很大,因而美方认为中国是美国贸易赤字元凶,在贸易和人民币汇率升值方面施压?本文认为双赤字是美国内因造成的,中国不应成为替罪羊?希望中美双方合作协调,理智解决,取得双赢? 关键词:双赤字;美元贬值;经常账户 近年来,美国经常项目赤字? 赤字以及美元贬值成为美国的头号 问题,对世界经济金融具有很大的影响,引起了美国朝野以及许多国家的关注? 一?实证考查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经常账户及贸易收支急剧恶化?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由2000年的4134.4亿美元(占GDP4.2%)猛升到2005年的8210亿美元(占GDP6.6%),上升一倍? 美国自2001年衰退以后经济增长较欧盟和日本为快,同时,2000到2004年,私人消费增长1.7%,实际固定资本投资增长13%,政府消费上升15%,因此进口增长较快?近一?二年石油价格飞速上涨,美国又是世界石油最大进口国,也加剧了进口上升?据报道2004年石油进口达1800亿美元,占美国贸易逆差27%?美国出口方面,因为欧?日等国经济增长缓慢,加以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从美国进口价上升,从而未能大量吸引美国出口?亚非拉 中国家(包括中国)由于美国对向这些国家出口高科技产品加以管制,且居民收入水平比较低,从而未能扩大由美国进口高档商品?以上这些因素形成美国近年的经常账户赤字和贸易赤字大增? 自2001年9·11后,布什政府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加上大量减税,预算赤字急剧上升?2001年还盈余924亿美元,2002年预算赤字已达2305亿美元(占GDP2.1%),2004年达4120亿美元(占GDP3.5%),2005年达4266亿美元(占GDP3.5%)?今后几年据估算每年赤字仍达4000

对美国债务危机的几点认识及对策建议

对美国债务危机的几点认识及对策建议 【摘要】文章从美国经济增长方式和财政收支制度安排入手,分析了美债危机发生及扩散的必然性,指出美债危机对美国出口和长期融资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令外国投资者陷入两难困境。同时,分析了中国作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在此次美债危机中面临的冲击和挑战,提出了我国应对美债危机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财政收支制度;债务危机 2011年8月5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评级展望为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失去AAA评级,市场信心遭受重创,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主要股指暴跌暴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原油价格下挫10%以上,黄金现货价格达到每盎司1 800多美元,一时间全球金融市场弥漫着严重的恐慌情绪。 一、美债危机爆发及扩散有其必然性 美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不是突发事件,是美国经济内在“痼疾”长期积累的结果,美两党纷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看似很热闹,其实深层次原因很多,主要有: (一)寅吃卯粮,美国国债规模不断积累 美国的经济政策在不同时期虽有所调整,但主流是奉行凯恩斯主义,其主要特点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形势差时,政府大量发行国债,增加政府开支刺激经济增长,这必然增加政府赤字,经济形势好时政府又难以及时收缩开支,其结果必然是国债规模越积越高。尤其是“9.11”之后,在小布什执政期间,美国打着“反恐”的旗号,发动了针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两场战争,军费开支急剧增加,使美政府财政赤字飙升。如此大规模举债,爆发美债危机是迟早的事,标普下调美主权信用等级不过是根“导火索”。 (二)美国滥用美元霸权的必然结果 今天的债就是明天的税,政府偿还债务的合法手段就是收税,而一旦税收无法满足偿还要求,就不得不求助于货币发行。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美国开始滥用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不负责任地乱发钞票。尤其是美国推行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其实就是使美国国债货币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征收铸币税。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就毫不客气地指出:美国是依赖美元垄断地位的“寄生虫”! (三)美国国债持有者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到2010年底,在14.0万亿美元美国国债中,国际投资者持有的比例高达

美国国际贸易逆差的原因、影响与应对措施方案

内容提要美国贸易逆差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形成美国长期巨额贸易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美国的经济政策、美国的经济特点、美国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和维持了美国巨额贸易逆差。 关键词贸易逆差美国经济 美国贸易逆差问题由来已久,而且,美国贸易逆差额不断扩大,不见收敛。为什么美国会出现持续的巨额贸易逆差?本文对美国贸易逆差的状况和形成原因作如下的分析。 一、美国贸易逆差现状 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已持续了30多年。美国在1971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之后,除197 3年、1975年出现小额顺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而且逆差额的总趋势是不断扩大。200 4年全部贸易逆差为6177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比2003年增加24.4%,占美国 GDP的比重为5.3%。美国早就成为当今世界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那么,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源之于何处呢? 1.贸易地理方向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到,论地区,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地是太平洋地区,其次是西欧,再次是北美。美国贸易逆差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中南美洲和石油输出国。论国别,中国是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国,其次是日本,再次是加拿大和墨西哥。美国贸易逆差增长率较高的国家是中国、加拿大和日本。 表1 美国贸易逆差的地区与国别分布(亿美元)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和经济分析局。 2.商品结构分析 美国贸易逆差来自于不断扩大的货物贸易逆差。2004年美国的货物贸易逆差达到6661.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1.7%;服务贸易则是顺差,其顺差额484.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在美国的货物贸易中,呈现贸易逆差的最主要的货物有以下几种(见表2)。

1998美国是如何削减财政赤字的_张志超

美国是如何削减 财政赤字的? 张志超张慧玲 本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美国开始推行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试图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创造有效需求来刺激私人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从此,美国经济活动与政府财政活动便无法摆脱因财政赤字)))通货膨胀复杂关系所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在50、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曾经有过以通货膨胀方式来削减政府财政赤字的尝试,不但其效果不佳,而且造成70年代宏观经济环境整体恶化。其后美联储进行了政策调整,在80年代联邦政府财政赤字规模不断扩大情况下,也使得通货膨胀受到有效控制,国民经济展现初步恢复增长势头。90年代,克林顿政府开始认真对待其财政赤字削减工作,并在1997年底基本实现了当年政府财政预算平衡的政策目标。 应该看到,1997年美国联邦政府预算基本平衡不是短期政策调整的结果。美国的经验说明,成功地削减巨额财政赤字不仅是一项长期工作,而且需要一种适宜的宏观经济环境。在这方面,政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对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以低且稳定的物价水平为特征的宏观经济环境最有利于政府集中精力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同时培育国民经济长期增长条件。 一、截断赤字与通胀联系创造经济增长基础环境 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财政理论,经济社会只要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政府推行赤字财政政策就可以起到促进经济恢复与经济增长作用,至少短期内是如此。但是随着政府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必然造成公共债务规模持续膨胀,如果货币政策配合不好,高财政赤字极易引发高通货膨胀问题,而后者又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进而中断经济增长进程。90年代以前的美国经济,就出现过这种情况。 二战以后的20余年里,美国经济的商业周期波动频繁,劳动失业现象日趋严重。在经济发展不景气和社会问题不断恶化的情况下,60年代初,肯尼迪政府不得不对联邦政府的财政政策进行调整。肯尼迪政府认为,为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应该推行/充分就业0的预算政策,即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非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应该成为常规手段,连续不断地予以实施。此后,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几届政府也都以不同形式坚持推行了充分就业预算政策,这是美国60年代以后联邦财政赤字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在整个70年代,联邦政府赤字总额创造了3044亿美元的惊人记录。80年代里根政府推行供给学派经济政策,在加大国防开支的同时实行大规模减税,进一步造成联邦政府财政赤字激增。仅在里根第一任期的4年内,联邦赤字年平均水平就接近1200亿美元,总规模达到5988亿美元,比1933) 1980年历届总统任期赤字之和还要多。继里根之后上台的布什总统,虽然在其任期内对控制财政赤字采取了某些措施,但也未能阻止赤字规模的继续扩大,联邦财政赤字从1990年的2214亿美元上升到1992年的2904亿美元。可以说,财政赤字控制不力,也是1992年美国大选中共和党失利、民主党获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尽管美联储采取了积极措施有效地防止了财政赤字货币化,但是由于美联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执行着一种名义利率目标政策,所以没能有效地避免通货膨胀问题。这是因为,执行名义利率目标政策,客观上要求美联储在财政部增加公债发行时必然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向公众购买公债,以便保持既定的目标利率水平不致发生较大的波动。因此,在50年代至70年代,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与美联储的公开市场业务之间一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使得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可以暗中转化为通货膨胀。事实也是如此,二战后美国经济中一直存在着通货膨胀率周期上升现象,其中60年代末通货膨胀出现加剧趋势,到70年代达到战后最高水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80年代初。尽管80年代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降至70年代水平以 55 国际经济评论199819-10 地区#国别

从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分析金融危机的起因

从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分析金融危机的起因 ——造成美元流动性过剩的机制分析 2009-09-22 姓名:王少萱 学号:06300400067 院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学 【摘要】本文作者认为美元的流动性过剩是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而流动性过剩则是通过经常账户赤字这种机制来实现的。这种机制包括引起赤字的原因(如国内消费过旺、政府政策不当以及国内供给和有效投资不足)以及赤字造成结果如国际收支账户需要资本与金融账户中的资金流动来弥补,过多的资金则形成了过多的金融投机和投资。长期和大规模的经常账户赤字必然导致全球经济的失衡,而这种失衡没有及时地被调整(包括政府政策、实体经济和汇率机制),最终因次级贷款违约的导火索而引发全球的金融风暴。用美国的经常账户来分析危机的起因,是合适和全面的。 【关键字】经常账户赤字流动性过剩金融危机 【正文】美元的流动性过剩是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政府借助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为满足本国福利的增长,增加政府支出,股利进口消费,不

加控制财政赤字、贸易赤字,并且发行国债或增加货币供给以弥补赤字,造成世界范围内的美元过剩,而发达的美国金融市场又大规模地将这些美元吸收进来,最终由于次级贷款因为美国经济政策调整无法偿还导致资金链断裂,造成金融恐慌。 在对金融海啸形成原因的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元的过量发行是此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这种说法是存在片面性的。我们从下面的分析当中可以知道,在美国国内,由于巨大的消费和政府需求,货币的供给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实际上是比较低的。由于美国贸易赤字,造成他国外汇储备过多,而这些“多余”美元的才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关键,它们通过大量变身美国债券而为危机埋下隐患。不能说是政府过量发行美元,而是发达的金融市场用证券吸回外面的美元。所以更确切地说,流动性过剩是此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自从20世纪70 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元不再受到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例以及经常账户必须保持顺差的限制,然而这当中潜藏着危机。不受约束的美元的过剩将带来全球性的经济问题。美国政府可以扩大货币供给调节本国经济但却会使贸易顺差国受到不利影响,通过他国美元储备间接地吸收其他国家的财富。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之后,美国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对外汇市场以及美元发行的监管,担负起应有的责任。疏于监管或对美元流动性过剩不加管制,长久以往,将产生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失衡甚至金融海啸。 美元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形式——大规模美元债务和证券

关于财政赤字政策和国债问题的国际考察-最新范文

关于财政赤字政策和国债问题的国际考察 1998年,为应对于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外贸出口下降、总供求失衡的影响,国务院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999年继续运用这一政策刺激内需。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的扩大,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议论。财政赤字政策的利弊、衡量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大小的指标,财政赤字与债务累积的后果等问题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目前,研究这些问题的主要目的,已不是解决短期的财政政策问题,而是涉及在“十五”期间财政政策应作何种选择。 带着上述问题,我们于1999年上半年,在法国巴黎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非成员国经济处,以及OECD相关局处的专家学者就此进行了广泛的研讨: 一、OECD中绝大多数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经常运用财政赤字政策调节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和求得社会稳定。到1998年,OECD中的意大利、比利时和希腊的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超过100%;接近100%的国家有日本、加拿大;这一比重在50%-70%的国家有奥地利、丹麦、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荷兰、英国、瑞典、西班牙、葡萄牙;占40%左右的国家有冰岛、挪威、澳大利亚;只有韩国和卢森堡两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比较低。 1997年前后,OECD国家开始减少赤字、降低政府债务占GDP比重。绝大多数OECD国家根据经济预测,制定中期计划,力争在1999-2002

年间,使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都有所降低,只有日本和韩国的这一比重相对于1998年还会有所提高,预测日本的政府债务要由100%以下提高到100%以上。在最新一期的《OECD经济展望》一书中,对OECD几个主要国家的政府赤字和债务占GDP比重下降的趋势进行了两年的估计和预测。 这些国家财政赤字和债务占GDP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加入欧元体系的国家受到马约的限制,要达到将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控制在3%以下,政府债务占GDP比重控制在60%以内的要求,为此许多欧元体成员国家采取了新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这种政策组合的基本思路是,在政府财政状况与经济低速增长两者之间进行权衡,为把赤字占GDP比重控制在3%以下,容忍总供求不平衡留有少量的缺口。维持一定程度的失业率。2.少数国家由于近两年来经济增长较快,经济运行情况较好,为缩小政府赤字和债务奠定了财力基础。典型的是美国,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一直在3%,债务占GDP的比重在50%左右,其中1983年和1992年赤字占GDP 比重突破了4%.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美国于1997财年实现了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结余占GDP的0.4%,预计这种平衡的财政状况在不发生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持续几年。 二、为什么《马约》把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不超过3%、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不超过60%作为加入欧元体系的标准。目前在衡量我国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大小时,常引用这一标准作为警戒线。《马约》在确定上述标准时,不是依据现成科学的经济理论和计算公式。目前

美国赤字分析

[摘要]美国双赤字是指美国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同时存在的现象,是由美国政府和美国居民过度支出共同造成的。美国的双赤字,尤其是经常账户赤字已经危及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稳定。美国双赤字的调整对我国经济的最大影响体现在人民币汇率上。我国宜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同时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来应对国际压力和降低外部不平衡。 (世经评论·北京)一、美国双赤字的原因与危害 美国双赤字是指美国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同时存在的现象,是由美国政府和美国居民过度支出共同造成的。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双赤字一直是美国最主要的经济问题之一。1998~2000 年,美国实现了财政盈余,经常账户赤字却没有消失,反而呈扩大趋势。双赤字不一定同时出现,政府过度支出不是经常账户赤字的惟一决定因素。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还是美国居民过度支出和储蓄不足的结果。而美国居民的低储蓄则与美国社会保障体系、住房按揭体系等鼓励消费的制度密不可分。 美国的双赤字,尤其是经常账户赤字已经危及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稳定。“9·11” 事件以后,美国财政支出急剧增加,财政赤字迅速扩大,并带动了经常账户赤字进一步增加。2004年,美国财政赤字已达4255亿美元,经常账户赤字达6659亿美元,分别占GDP的3.6%和5,7%。经常账户赤字实际上是美国居民和政府的支出超过其收入的部分。这部分过度支出需要外部融资来支持。如果外部资金不再支持美国日益扩大的过度支出,则美国将遭受美元恶性贬值和消费投资急剧萎缩的双重打击,并进而危及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美国双赤字的风险已经开始显露。目前,国际资本已经开始怀疑美元资产的价值,并导致美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美国政府为了维持国际资本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已经将缩小双赤字当作其主要的经济政策之一。 二、美国的调整政策 缩减政府支出可以降低财政赤字,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经常账户。为了降低财政赤字,新一届布什政府开始缩减政府支出。为了防止由此产生的宏观经济不稳定,布什政府同时实行减税政策,刺激投资增加,以弥补政府支出减少导致的总需求下降。这一政策有助于降低甚至消除美国的财政赤字,但不能改变美国居民储蓄不足的状况,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其经常账户。 美国无法实现美元的突然大幅度主动贬值,并会尽量避免美元的被动恶性贬值。美元突然大幅度主动贬值对美国最有利。历史上,美国曾经在尼克松时期两次通过美元主动贬值来克服外部不平衡问题,并直接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美元突然主动贬值可以使美国在国际资本未及反应时就完成了经常账户的调整。而世界其他国家将承担美元资产缩水、净出口减少和国际货币价值体系紊乱带来的经济滑坡等损失。不过,在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国政府虽然能干预美元汇率,但已经不能单方面决定美元汇率。因此也没有能力实现美元的突然大幅度主动贬值。而美元的被动恶性贬值伴随着国际资本大量撤出美元资产,并直接

浅谈经济政策及赤字对美国经济和美元汇率的影响

浅谈经济政策及赤字对美国经济和美元汇率的影响 不可忽视的财政政策 近三十年的美国,是以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收入政策为辅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空前和集中的,而其货币政策也是市场研究的焦点所在。但不能忽视的是,适当的财政政策和对外政策曾帮助美国度过了20世纪数次严重的经济危机。而现行宏观经济理论中“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理论是无法解释一些经济现象的,例如长期的物价上涨,经济结构性问题的成因等。同时也难以诠释,为何近几年美国实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量化宽松政策,但经济的复苏速度和通胀速度却与宽松规模不成正比,这也是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所面临的困境。究其原因,或许我们能从财政政策等其他政策方面找到一些答案。 众所周知,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主要是通过购买政府财政部发行的国债和金融机构的证券化资产来实现的。所以,财政政策中的支出去向是这种流动性是否能“合理化”应用的关键之一。

财政政策的辉煌时期 30年代初,美国发生了20世纪以来第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大萧条时期。这次由疯狂投机引发的危机导致了社会经济大衰退。面对危机,罗斯福总统一改胡佛总统的平衡财政政策,大力推行扩张性赤字政策措施,包括金融和工农业改革,扩大公共支出保障社会福利,放弃金本位制令美元贬值改善出口等。这些举措令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快速恢复增长和通胀快速回落,并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但也让当时美国的财政盈余变为财政赤字并迅速扩大,平均占了当年GDP的4%,然而,危机的解决并没有提振美元,财政赤字和转变的贸易政策令美元汇率平均下跌12%。而当时的美联储只起到了利用变动贴现率来稳定货币的作用,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依然低微。从此,凯恩斯主义主张的赤字财政政策走上了历史的舞台,美国也因此迎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最终,这种新的国家干预经济模式也为美国解决四次战后因通胀而导致的经济衰退和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凯恩斯主义理论创立的IS-LM模型分析中,首次提到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性。而50年代初,美联储也逐步取得货币政策主导权,但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依然很小,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依然是空前和集中的。

美国次级债务危机成因及影响

美国次级债务危机成因及影响 美国次级债务危机介绍: 8月5日,美国标准——普尔公司(以下简称标普)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级下调一级至“AA+”,引发国际投资者恐慌,导致全球股市暴跌,黄金价格飙升和油价大幅下跌。 美国次级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一)美元的国际地位是诱发美国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美元是世界货币,具有储备和投资功能,美国国债实际上也是世界各国竞相购买以获取稳定收益的投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债的发行虽然是其国内行为,却具有世界影响。一方面,世界需要美国以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为条件向全球输出美元货币,世界则每年向美国支付数百亿美元的“铸币税”;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美元币值稳定的有效机制以及美国长期举债过日,客观上诱使美国通过增发美元来稀释其负债。当美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累积到难以为继的程度时,市场必然对美元币值以及美国国债的投资价值产生怀疑,这是美国债务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ZF赤字大幅上升是导致美国债务危机的直接因素近几年来,美国财政入不敷出,债务急剧攀升。2009财年,美国财政赤字创下1.41万亿美元的历史纪录,2011财年预计将达1.65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正是在不断高企的财政赤字推动下,美国国债突破了14.29万亿美元,人均负债达4.53万美元。

(三)美国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只是后移而非消除 美国两党虽然就提高债务上限问题达成了一致,但解决方案没有消除债务的深层问题,只是将违约风险后移。随着美国人口老龄化继续加重及经济低速增长,再加上因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导致国债利息增加,未来美国的财政形势依然严峻,各方对于出现主权债务违约的顾虑仍然很多。1979年美国国债曾出现过“技术性违约”,区区1.2亿美元的国债没有按期偿还,结果导致国债收益率上升近60个基点,此后美国纳税者每年被迫多负担60亿美元。 除了削减赤字外,解决债务危机最根本的途径要依靠经济发展。过去五年,美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不到1%,就业人口比例从63.1%降至58.4%。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也未取得明显效果,在逐渐退出后失业率再度走高,呈现无就业复苏特征。由于近期经济再现疲态,可供选择的新的刺激经济政策措施不多,美联储有可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QE3)货币政策。 美国次级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全球股市受到严重冲击。8月5日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后,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8月8日,道指暴跌5.6%,德国DAX 30指数跌5%,日经225指数跌2.18%,韩国首尔综合指数跌3.82%,以色列股市暴跌6.99%。中国沪指暴跌3.76%,创一年来新低。 (二)国际汇市和大宗商品市场受到波及。从中长期来看,美债危机引发美元地位动摇,将推高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但在近期,下调评级加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停滞的担忧情绪,美元走软的拉升作用难抵信心缺失和市场恐慌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难逃跌势,主要货币的汇率也会大幅波动。

美国财政赤字问题_

美国财政赤字问题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二零一一年十月一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论文) 摘要 《世界经济概论》,这门课结束了,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论文作为结课作业。老师给了十个论文题,让我们自己选择,我所选的论文题目是美国财政赤字问题。之所以选这个论文题是因为觉得这个题目的范围较小,比较容易把握。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理事、美国前财政部长、高盛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保尔森表示,财政赤字是当前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保尔森当天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期间举办的“对话保尔森”早餐会时说,美国政府已经订立了许多目标,其中之一就是要减少财政赤字,这也是美国面临的最大、最基础、最重要的问题。他认为,美国有能力解决赤字问题。这篇文章分为两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美国财政赤字问题的状况以及造成美国长久以来的财政赤字问题的原因;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美国财政赤字问题的影响以及解决美国财政赤字问题的方法。这篇文章是的结构是我自己思考的,正文部分有自己思考的,也有借鉴其他资料的。 "The world economy introduction", this class is over, the teacher asked us to write a paper as a class assignments. The teacher gave ten paper topic, let our choosing, I selected the thesis topic is the fiscal deficit. Choose this paper topic because the feel of this subject narrow range is easy to grasp. Boao Asia BBS board of directors, former finance minister, a former Goldman sachs chairman and CEO Henry paulson said, the budget deficit is currently the biggest problems facing the U.S. economy. Paulson attended the boao Asia BBS in 2011 during the annual meeting at the "dialogue paulson" breakfast, said that the U.S. government has concluded many goals, one of which is to reduce the fiscal deficit, this is also the biggest and the most found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 He thinks, the United States has the ability to solve the deficit problem.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wo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ondition of the fiscal deficit and cause the United States for a long time of the fiscal deficit reasons;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influence of the fiscal deficit and solve the United States the fiscal deficit method. This article yes structure is I think for yourself, body part is thinking,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other material. 关键词:美国; 财政赤字;论文 Keywords:The United States;Fiscal deficit; paper

案例分析:美国经常账户赤字

第三小组案例分析:美国经常账户赤字1.案例回顾: 图1 由图1中数据可以看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经常账户逆差并且以一种愈演愈烈的形势延续了下去。2005年,美国经常账户逆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8000亿美元,占整个美国GDP的6%,也就是说每天需要差不多80亿美元的外资才能维持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和对外投资。 对于美国如此之高的经常账户逆差和其毫无任何降低逆差的经济形势,我们不禁要问:是否美国将通过调整机制来降低逆差规模?如果不调整的话巨额逆差是否会威胁到美国或世界繁荣? 2.案例分析: 2.1 宏观描述 其实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由来远远不只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早在80年代初,美国就开始出现经常账户逆差。从1982年开始,巨额的经常账户逆差就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特征。虽然在1990年经常账户逆差转为了66亿美元的顺差,但这并不归因于美国经济政策的改变,而是由于1990年海湾战争收到的大量其他国家的转移支付,一次填补了当年的经常账户逆差。但这短暂的顺差并不能阻止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延续,在1990年以后,经常账户赤字继续出现,并持续恶化。

因此,要分析美国长期经常账户逆差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就必须了解美国经常庄户逆差的特征及缘由。可以发现,从1981年美国出现经常账户逆差到现在,这30年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80年代逆差的产生和消失;二是90年代逆差的重新产生。不能将这两个时期同等看待,因为这两个时期逆差的起源和走势都是截然不同的。 2.2 基本分析模型 我们用一个重要的国民经济核算公式来进行分析: S + ( T – G ) = I + CA 2.3 成因分析 无论是在80年代还实在90年代,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在经常账户逆差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另外,外部事件的应先也非常关键。 在1981年,美国联邦政府预算(T-G)由盈余开始转为巨额赤字。由于缺乏私人储蓄满足国内投资I的需求、弥补政府部门的储蓄不足,只能依赖外国资本来填补空缺,也就因此开始出现经常账户逆差。 而90年代发生的情况则在多个方面都与80年代不同,最主要的一个不同是在这段时期内联邦预算由赤字转为盈余。我们根据以上公式来分析。在联邦预算由赤字转为盈余的情况下,假如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美国对外国储蓄的需求就会下降,经常逆差也就会降低并向顺差方向发展。但是这只是理想状况,90中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上的大量投资导致投资支出I直线上涨。此外,股票市场的繁荣使消费者拥有了更多财富,不仅仅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还导致了家庭消费支出的快速提高和个人储蓄的下降。在这种实际状况下,政府预算的盈余完全被投资的大幅增长和储蓄的减少所抵消,所以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不仅没有减少,淡而越来越大。而到了2002年,联邦预算从盈余再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及其持续性资料汇总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现状、原因及其适时调整 陈柳钦 一、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现状从1971 年开始, 美国结束了长达83 年的经常账户顺差局面, 除1973 年、1975 年为小额顺差外, 由此进入长期巨额的逆差时期。1980年以来, 按官方公布的数据, 平均每年有1000 亿美元左右的经常账户逆差。1981 年- 1987 年和1991年- 2000 年为两个高速增长的时期, 1987 年- 1991 年经常账户逆差有所减少。从1992 年开始至今, 美国经常账户余额已持续15 年呈逆差状态, 特别是在2000 年后增速加快, 2001 年- 2006 年间经常账户逆差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7.36% 。美国自1992 年开始再次出现经常账户逆差以来, 逆差从1992 年的501亿美元大幅增长至2004 年的6681亿美元, 占GDP 的比重也从0.8%上涨到了5.7% 。美国经济分析局(BEA) 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5 年,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为8049.5 亿美元,占GDP 的比重为6.4% 。2006 年美国经常账户逆差达到8567.55 亿美元, 占GDP 的比重为6.5% , 这意味着美国吸收了世界约75% 的总顺 差; 同时, 净对外债务已累积至25396.26 亿美元, 占当年GDP 的 19.25%。就目前局势判断, 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并无根本性的扭转。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在今后几年还将继续呈扩大趋势。美国经常账户逆差迅速扩张, 无可争议的成为世界市场上最主要的赤字国。 二、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主要原因 1.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主席马丁·费尔德斯坦( Martin Felds tein, 1993) 曾经认为美国的赤字财政政策是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重要原因。这是典型的主流经济学思路, 认为货币当局为了防止通货膨胀, 不会为财政赤字融资, 因此财政赤字会导致利率升高、外资流入、美元升值, 从而产生了经常账户逆差。麦金农也认为, 美国政府财政赤字是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重要原因。当然, 财政赤字并不是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唯一原因。不过, 也应该看到, 在一定条件下( 或者说,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 财政赤字对利率的影响确实会通过美元汇率对经常账户逆差产生影响。克林顿执政时期, 美国扭转了前几任政府财政赤字不断增加的局面, 2000 年甚至创造了2546 亿美元的财政盈余。然而, 小布什2001年执政以后, 对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采取了以减税为核心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美国的财政赤字逐步增大, 2002 年其财政赤字已占GDP 的4% , 高出同期欧元区财政赤字占GDP 的比例1.4% , 并在随后几年中延续了高于欧元区的趋势。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年一直都面临巨额赤字, 其中2004 年财政赤字更是创下4130 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与此同时, 美国政府近年支出大幅增长。美国对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反恐、减税等措施导致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另一大负担源于社保改革开销巨大, 美国“婴儿潮”时期所诞生的大批公民已经进入生命的黄昏期,养老金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必须承担的财政义务。在2007 年10 月- 12 月, 美国政府财政赤字比上年同期增加25 .6% , 为1538 亿美元。受经济增长放缓影响, 政府税收增幅在2008年会有所下降, 但战争开支仍将继续扩大, 因此美国政府2008 年的财政赤字可能增加。美国财政部于3月12 日公布, 美国政府2 月份财政赤字为1755.6 亿美元, 创下历史单月赤字最高纪录。至此, 在2007 年10 月1 日开始的2008 财政年度的头5 个月里, 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比上财年同期增加62% 。在2008财年前5 个月内, 美国财政赤字额达2633 亿美元。美国政府的财政开支约为1.23 万亿美元, 为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但即便社保医疗开支方面有所节省, 布什创纪录的政府预算仍将使今明两财年美国财政赤字大幅攀升。白宫此前预计, 2008 财年美国政府赤字将达到4100 亿美元,2009 财年将为4070 亿美元。对于外界就高赤字问题提出的强烈批评, 布什政府表示, 到2012 年可望消除政府财政赤字并恢复盈余。 2.美国储蓄过低。储蓄不足是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宏观经济根源。从宏观经济层面看, 经常账户逆差是资本账户顺差的另一种表现。美

美国经常帐目赤字的可持续性

【专题名称】世界经济导刊 【专题号】F8 【复印期号】2006年04期 【原文出处】《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京)2006年1期第41~48页 【英文标题】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U. 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JIANG Hui-hui WANG Gui-ping 【作者简介】蒋惠惠,王贵平,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博士生。(四川成都610074) 【内容提要】近年来,美国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和美元持续贬值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强烈关注,一些经济学家发出了美元和国际货币体系崩溃的警告。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即以资产为本位的泛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中心国家美国和外围亚洲国家形成了双赢的局面。该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具有更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美国能够承受更大规模的经常项目赤字,并由此获得了更为灵活的政策操作空间。在某种程度上,美国巨额经常项目赤字是其雄厚的金融和经济实力的体现。 Recently, the U. S. enormo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and dollar defl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some economists warn the collapse of dollar and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Under the recent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namely the Pan-Bretton Woods system of the dollar asset standard, the center country U. S. and Asian periphery countries has reached a win-win status. Compared with the Bretton Woods system, this system is more secure and stable. Accordingly U. S. can bear more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and acquire more policy operating room. The U. S. enormo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embodies the strength of U. S. economy to some extent. 【日期】2005-06-30 【关键词】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泛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资产本位U. 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Pan-Bretton Woods system/Dollar asset standard [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034(2006)01-0041-08 一、文献回顾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和美元贬值并存①,似乎就是特里芬两难(Triffin' s Dilemma)的还魂。早在1959年,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在美国国会经济联合委员会上的发言就提出了著名的特里芬两难,认为世界储备不足日益加深,有可能在较短的几年内出现1931年金本位崩溃时的情景:即国际性银根紧缩、货币贬值和管制,也就是说,美国无法承受由此带来的黄金外流和贸易赤字,美元危机四伏。不幸的是,特里芬的预言在10多年后很快就变成了现实。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然而,当国际货币体系步入所谓的“无航海图”时代后,美元作为主要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这种情形即使在后来欧元出现后,也没有产生较大变化。可以说,在“无航海图”时代,特里芬两难矛盾并没有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而终结,相反,随着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特里芬两难的矛盾似乎还在不断激化,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问题始终是一种“经常”现象。 不仅如此,当代主流经济学家的思想似乎也被特里芬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美国出现的不断扩大的经常项目赤字,莫里斯·奥布斯菲尔德(Maurice Obstfeld)和肯尼斯·罗格夫(Kenneth Rogoff)在2000年(当时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4.4%)就发出过预警,认为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在中期内不可持续,要扭转这种势头需要美元实际汇率贬值12%-14%②,并在

美国双赤字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美国双赤字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一、美国双赤字的原因与危害 美国双赤字是美国政府和美国居民过度支出共同造成的。美国双赤字是指美国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同时存在的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双赤字一直是美国最主要的经济问题之一。政府过度支出一度被认为同时制造了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双赤字的原始含义实际上是“孪生赤字”。但是,克林顿政府的实践否定了这一认识。1998年至2000年美国实现了财政盈余,经常账户赤字却并没有消失,反而呈扩大趋势。双赤字不一定同时出现,政府过度支出不是经常账户赤字的惟一决定因素。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还是美国居民过度支出和储蓄不足的结果。而美国居民的低储蓄则与美国社会保障体系、住房按揭体系等鼓励消费的制度密不可分。 美国的双赤字,尤其是经常账户赤字已经危及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稳定。“9·11”事件以后,美国财政支出急剧增加,财政赤字迅速扩大,并带动了经常账户赤字进一步增加。2004年美国财政赤字已达4255亿美元,经常账户赤字达6659亿美元,分别占GDP的3.6%和5.7%。经常账户赤字实际上是美国居民和政府支出超过其收入的部分。这部分过度支出需要外部融资来支持。如果外部资金不再支持美国日益扩大的过度支出,则美国将遭受美元恶性贬值和消费投资急剧萎缩的双重打击,并进而危及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目前,国际资本已经开始怀疑美元资产的价值,并导致美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美国双赤字的风险已经开始显露。美国政府为了维持国际资本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已经将缩小双赤字当作其主要的经济政策之一。 二、美国的调整政策 缩减政府支出可以降低财政赤字,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经常账户。为了降低财政赤字,新一届布什政府开始缩减政府支出。为了防止由此产生的宏观经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