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教案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教案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教案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教案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6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计算方法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发展自主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的笔算减法,这里有两道题请你用竖式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两名学生板演计算过程。)

出示:748 212

- 352 -108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然后汇报结果。

提问:个位2减8不够减,你是怎么算得?

小结:笔算三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出示课题:退位减法)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的主题图

提问:2000年奥运会在澳大利亚的悉尼隆重举行,你知道我国有多少名运动员参加吗?(点击计算机)

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我们来看看豆角老师是怎样说的?(点击计算机)

2、继续教学例题。

⑴谈话:求“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少多少名”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02-108= (名)

列出竖式,让学生观察竖式,并思考:按我们已经学过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怎么算?

谈话: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仔细观察十位上是几?听听茄子老师是怎么说的?十位上又是0,小辣椒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你能用拨算珠的办法试一试吗?

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拨算珠计算。

可以自己计算,也可以与同学合作,并且汇报:你用拨珠的方法怎样计算?

在班内交流拨算珠计算的方法。在交流过程中提问:

①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又是0,你怎样拨珠?

②百位上拨去1颗算珠,接下去应该怎么办?十位拨上10颗算珠,接着怎样拨珠?

⑶联系拨珠的过程进行竖式计算。

提问:你能根据拨珠的过程用竖式进行计算吗?请你在书上计算。

汇报计算过程: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十位上是0要向百位借1?

与复习题212-108比较: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3、巩固练习:403-158=

汇报计算结果和计算过程。

小结: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不够减要从百位退1,十位上只有9个十。

2、教学“试一试”:1000-537=

谈话:我们已经会算这道被减数十位上是0的算式,1000-537你会算吗?看一看,被减数有什么特点?

⑴让学生独立计算。

⑵在小组内交流。

⑶在班内汇报。让学生写出计算的竖式,指着竖式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4、巩固练习:600-347

提问:我们今天计算了202-108和1000-537这两道题,谁来说一说计算三位数的退位减法要注意什么?(教师小结时突出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

三、巩固深化,形成技能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勤劳的啄木鸟,看到大家认真地计算每一道题,也想和你们一起学习呢。

你能帮啄木鸟指出题中的错误在哪些吗?(在小组里先讨论。)

小结:第1题百位没有退1,第2题十位没有退1,底3题个位、十位用减数去被减数,希望小朋友在计算时不要出现这样的错误。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啄木鸟帮小树治好了病,牙科医生也要帮小朋友检查一下牙齿,观察题中插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自由发言,一人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列式计算。

3、做“想想做做”第3题的第一组、第三组题。(用小黑板出示)

观察第三组题,提问:用1000-129的确比较难,你能用比1000小一点的数来减吗?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当被减数的某一位是0时,该怎样算呢?

五、课堂练习:

想想做做第1题的最后一题,第3题的第二组题。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猴山在公园门口东偏北25°方向上,距离600米,那么公园门口在猴山的()处.

A.北偏东35°,距离600米

B.西偏南25°,距离600米

C.南偏西25°,距离600米

2.在一个比例尺是200∶1的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是2厘米,这个零件实际长()。

A.4米 B.1米 C.0.1毫米 D.0.4毫米

3.有一个正方体,其中3面涂成黄色,2面涂成蓝色,1面涂成红色.抛了9次,发现有8次是黄色的面朝上,现在抛第10次,黄色的一面朝上的可能性为()

A.B.C.D.

4.如果A:B=,那么(A×9):(B×9)=()

A.1 B.C.1:1 D.无法确定

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个梯形的()总是相等的。

A.高

B.周长

C.面积

6.一张长10cm、宽8cm的纸,如果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为2cm的正方形,那么剩下纸片的周长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相比,( )。

A.减少B.增加C.不变D.不确定

7.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a:5,当a为()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A.2 B.5 C.2或5 D.3或7

8.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比三角形的面积大

B.1.85-1.85÷1.85的计算结果是0

C.今天是星期五,明天一定是星期六

9.如图所示,三角形ABC的周长为24厘米,P点为其内部一点,且点P到三边的距离均为2厘米,那么,三角形ABC面积S()平方厘米。

A.12 B.C.D.

10.与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之和相等的图形是( )

A. B. C.

二、填空题

11.有一块棱长之和为72分米的正方体橡皮泥,可以削成一个最大体积为(______)立方厘米圆柱体,再将这个最大的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则圆柱体剩下的部分还能再做(________)个同样的圆锥体。

12.2.5化成用1%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

13.的分数单位是_____,它含有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比1少______个这样的单位.

14.我们知道对于糖水来说,如果再往糖水中加入一些糖,它将变得更甜,你能结合这个事实,说明a b

(______)a m

b m

+

+

,(填“>”、“<” 或“=”;b>a>0 )

15.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80000=________根 90000=________根

16.一根长方体的木料,横截面的面积是0.4平方分米,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________平方分米.17.最小的质数占最小的合数的_____%.

18.李叔叔把一根铁丝截成一些小段后,正好焊接成一个长5cm、宽4cm、高3cm的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_cm3,这根铁丝原有_____cm.

19.如下图是育才小学六年级学生参加活动小组情况统计图。已知参加体育组人数是264人,参加文娱组人数是________人。

20.将三角形(如下图所示)绕4cm的边旋转一周,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三、判断题

21.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____)

22.大于-2且小于+2的数只有3个。(____)

23.钟表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______)

24.半径是2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_____)

25.圆越大圆周率越大,圆越小圆周率越小.(______)

四、作图题

26.按4∶1画出下面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画出所画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五、解答题

27.某旅游景点门票的原价是每张120元,国庆节期间打八折优惠,国庆节期间购买一张门票可以节省多少钱?

28.某海军陆战队参加拉练活动,从甲地跑得到乙地需要4.5小时,原路返回时用了6.5小时,已知甲乙两地的路程为110千米,求该队伍往返的平均速度。

29.方方买了一幅超大拼图,第一天拼了整幅的,第二天在爸爸的帮助下完成了整幅的30%,还剩下575块没有拼好.这幅拼图一共有多少块?

30.列式计算。

96个1

8

比一个数的45%少7.8,求这个数。(列方程解答)

31.青山果园的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120棵,其中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5%.青山果园的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用方程解答)

32.某市科学考试实施改革,考试结果以等级形式呈现,分A、B、C、D四个等级。某校六年级为了迎接毕业考试,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科学成绩进行调查统计,绘制成如下图所示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这次调查共抽取了()名学生的科学成绩。

(2)扇形统计图中,D等级所对应的扇形中,以圆心为顶点的角的度数为()度。

(3)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4)如果该校六年级共有500名学生,估计一下这次模拟考试有()名学生的科学成绩等级为D。33.只列综合算式,不计算。

一个圆锥形黄沙堆,底面周长为25.12m,高3m,每立方米黄沙重1.49t,这个黄沙堆共重多少吨?

六、计算题

34.1997+1996﹣1995﹣1994+1993+1992﹣1991﹣1990+…+9+8﹣7﹣6+5+4﹣3﹣2+1=________ .

35.直接写出得数。

8+1.35= 640÷16= 6.4÷80%= 98+52=

×3×4= 10÷ = ×24= 1.52-0.5=

×0+ = 3.7- -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B A C D C C B

二、填空题

11.2

12.250%

13. 6

14.<

15.8万 9万

16.8

17.50

18.48

19.132

20.04

三、判断题

21.×

22.×

23.√

24.错误

25.×

四、作图题

26.略

五、解答题

27.24元

28.20千米/时

29.1000块

30.44

31.苹果树有96棵,梨树有24棵

32.(1)50 (2)36 (3)略 (4)50

33.14×(25.12÷3.14÷2)2×3××1.49六、计算题

34.1997

35.35;40;8;150

9;25;20;1.02

;2.7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把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长方体,增加的两个面的总面积是()平方分米。A.18 B.9 C.36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古希腊认为:如果一个数恰好等于它的所有因数(本身除外)相加之和,那么这个数就是“完全数”.例如:6有四个因数1、2、3、6,除本身6以外,还有1、2、3三个因数.6=1+2+3,恰好是所有因数之和,所以6就是“完全数”.下面的数中是“完全数”的是()

A.12 B.28 C.36

3.要反映果园里各种果树的棵数与总棵树之间的关系,应选用()统计图。

A.条形B.折线C.扇形

4.如图:这个杯子( )装下3000ml牛奶。

A.能B.不能C.无法判断

5.用一块橡皮泥捏不同的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6.在路边安装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相距8米,从第一根到最后一根电线杆一共长96米,一共安装了()根电线杆。

A.13 B.12 C.11 D.10

7.在一条线段中间另有6个点,则这8个点可以构成( )条线段。

A.21 B.28 C.36

8.选择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一辆小汽车6分行驶9千米.行驶1千米要用( )分.

A.B.C.D.

9.甲、乙两个圆的半径比是4:3,乙圆的周长是37.68厘米,甲圆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10.明明早上7:30从家里出发,8:00到校,路上走了( )。

A.10分B.25分C.30分

二、填空题

11.刘娟家本月用了m千瓦时的电和n立方米的水,已知每千瓦时电0.56元,每立方米水3.2元。本月刘娟家一共要付水、电费________元。

12.同一品牌食用油,超市有两种不同规格的包装,同时开展促销活动,买(______)更便宜。

13.小军走一段路,原来用5分钟,现在用4分钟,速度比原来提高(______)%。

14.有16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小球,其中有15个合格,另有1个次品,质量不足.用天平来称,至少称______次才能保证找出这个次品.

15.∠1=90°,∠2=30°,∠3=________,它是________三角形。

16.一个正方形的一边减少1厘米,另一边增加,得到一个长方形,它与原来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原来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厘米。

17.16÷(0.40+0.41+0.42+…+0.59)的商的整数部分是_____.

18.一辆货车从甲城到乙城需8小时,一辆客车从乙城到甲城需6小时,货车开了两小时后,客车出发,客车出发后____小时两车相遇.

19.有12个桃子,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面,每个盘子里面放________个桃子,每个盘子里的桃子占桃子总数的________。

20.把一个高5分米的圆柱割拼成近似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40平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_____)立方分米。

三、判断题

21.在比例里,如果两个外项的积是1,那么两个内项一定互为倒数.(______)

22.1米的50%就是50%米。(________)

23.表示一个星期的气温变化情况,选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_____)

24.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a,十位上的数字是b,个位上的数字c,这个三位数可以用式子abc

表示。(_____)

25.一个数除以真分数,商小于被除数.______.

四、作图题

26.(1)画出把△ABC向左平移8格后的图形.

(2)画出把△ABC绕C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3)画一个与△ABC面积相等的等腰梯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五、解答题

27.小明爸爸将10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为两年,年利率为2.75%,到期时小明爸爸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28.某件商品原价240元,商场搞活动,打八折出售,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29.由于油价逐渐上涨,现在快递价格比原来上涨了20%,每件物品的快递费达到12元.原来每件物品

的快递费是多少元?

30.某鞋厂生产皮鞋,十月份生产皮鞋的双数比九月份多,十月份生产了20000双,九月份生产了多少双?

31.已知四个等圆的半径为6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周长。

32.去年国庆节,某超市的促销活动规定:①一次性购物不超过100元,不享受优惠;②一次性购物超过100元,但不超过300元,一律九折;③一次性购物超过300元,一律八折。节日期间张阿姨先后两次到该超市购物,分别付款80元和225元,如果张阿姨一次性购买这些商品,那么应付多少元?

33.微山出租车公司收费标准如下:3km内5元;超过3km的部分,每千米1.5元(不足1km按1km计算),元元从家坐出租车去体育馆,出租车一共行驶了7.2km,元元应付车费多少元?

六、计算题

34.直接写出得数。

1÷0.25= 1

9

+

8

1

9

=

5

6

×24=

3

8

+

1

3

=

1

5

-

1

6

=

470×0.02= 10÷2

5

=

4

6

5

×0= 3×

1

2

-

1

2

×3=

35.解方程式或比例。

(1)34x-25x=21 (2)1.8:x =1

2

5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A B A B C C 二、填空题

11.56m+3.2n

12.B

13.25

14.3

15.直角

16.11

17.1

18.2

19.

20.2

三、判断题

21.√

22.x

23.?

24.×

25.×

四、作图题

26.(1)、(2)、(3)如下图:

五、解答题

27.10550元

28.48元

29.10元

30.16000双

31.96cm2,37.68cm 32.264元

33.5元

六、计算题

34.4;2;20;17

24

1

30

9,4;25;0;0

35.(1)x=7

3

(2)x=3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第18页的例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3、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是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同学们,小精灵聪聪得知你们学习了很多知识,他想考考同学们,大家有信心吗?请拿出练习本做一做这几道题:计算。(全班做,请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6 42 87 +76 +88 +49 看来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掌握得非常好! 二、讲授新课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接着完成动物协会教给我们的任务。 2、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8页,我们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出示统计图)根据图表中所给的信息,小精灵说了什么? 生: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 师:根据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分析:要求“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就是把爬行类376与两栖类284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生:列式算式:376+284。 3、对比分析:师:376+284与我们前面学的进位加法98+25比较起来有什么不同?生: 376+284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98+25是两位数加两位的加法。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3、师:我们上学期已经学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

小学三位数连加连减240道题及答案

(1)754-(887-849)= (2)90+171+475= (3)501-(419-403)= (4)532-394+781= (5)258+(926-223)= (6)608-(918-425)= (7)367-315+399= (8)647+687-901= (9)699-(870-792)= (10)742-(613-543)= (11)658-(939-433)= (12)461-(360-290)= (13)782-594+989= (14)828-213+654= (15)695-(763-142)= (16)938-(965-334)= (17)324-(862-795)= (18)573+(916-281)= (19)338-(415-183)= (20)273+(450-149)= (21)996-(938-818)= (22)98+(891-189)= (23)535-236+628= (24)521+565-684= (25)791-(828-716)= (26)682-(617-199)= (27)506-(500-396)=

(31)244-(298-257)= (32)329-281+840= (33)923-(429-167)= (34)655-(991-970)= (35)806-(738-384)= (36)564-116+324= (37)289+(849-257)= (38)926-(931-369)= (39)372-306+908= (40)225-(850-741)= (41)620-427+435= (42)807-(500-461)= (43)950-421+642= (44)860-(920-685)= (45)240-(384-145)= (46)448-358+965= (47)184+(948-723)= (48)147+(471-274)= (49)308+698-868= (50)890-571+582= (51)811-671+880= (52)935-(737-391)= (53)505+(830-195)= (54)335-(898-604)= (55)109+205+924= (56)826-(354-233)= (57)554+(938-94)=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松滋市西斋小学吴春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过程方法与目标: 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小导游聪聪准备带我们到美丽的云南(在我国的西南边)去玩一玩,大家说好吗?(出示课件) 二、复习迁移 聪聪说:“从昆明机场到石林参观还得乘车去呢。这两辆车共有82个座位,车上已经坐了34人,还剩多少个空座位?”] 这时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列竖式计算:82—34= 复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减法。 三、自主探究 1、情境转化,引入线段图。 课件出现“昆明到大理再到丽江的简单路线图”这是我们的主导图。

A:师:现在,我们上车先去参观昆明石林(是由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组成的森林)。(电脑播放:石林景象的片段)石林美吗?云南的大理、丽江还有很美的景观,想去看看吗? B:(出示课件)这是昆明到丽江的旅游线路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什么问题? C:引入线段图: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线路图拉直了来看。 D:教师示范作线段图。(电脑演示)①从昆明出发,就在昆明下面写0千米。②到丽江是517千米,丽江下面写517千米。③(闪动昆明到丽江这条线段三次)说明:这条线段表示昆明到丽江是517千米。④那大理大概在哪里呢?猜猜看。⑤(分别闪动昆明到大理,大理到丽江的线段三次)提问:这条线段表示什么? 2、结合情境,估一估。(略) 3、自主探究,尝试笔算。 A: 学生自主尝试笔算。 B: 师问:你怎么算的?(请一学生说计算过程) C: (出示一错题):517—348=179聪聪也做了这题。咦!不一样,是谁算错了呢?错在哪里? D:强调:517—348= 那谁来说说十位上的数该怎么算? E: 请你和同桌说说十位上的数怎么算? F:新旧知识比较:517—348= 跟82—34= 笔算完这两道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G: 小结:这题是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这题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哪一位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但这道题计算十位上的数时要特别小心,否则会容易出错的。 四、巩固提高 1、看图提问题,巩固计算。 A: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参观大理三塔。(电脑播放)大理三塔真壮观啊(是由三座塔而得名)!今天除了我们,还有很多小朋友也来参观三塔呢。你们看,(出示统计图)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今天到大理三塔参观的小朋友人数统计如下:(略)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案

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加法 第2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2)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页例3。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万以内的加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育学生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难点: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列竖式计算。 59+77=85+68=445+238= 1.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学生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及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然后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教学例3。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出示例3。 (1)从题中你对我国的湿地又有什么认识?会列式解答题中的问题吗?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445+298=。 2.计算。 教师:刚才445+238同学们都会计算,这道题你会算吗?试着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例题中的两种算法用课件展示出来) 3.验算。 教师:这两种方法一种是口算,一种是列竖式计算,算得对不对呢?你会验算吗?想一想,该怎样验算? 4.归纳小结。 教师:比较445+238和445+298,两个算式的计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小组内讨论交流后,由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归纳】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时,不管哪一位上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验算时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5.反馈练习。 教材第3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巩固应用,发展能力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三位数连减

三位数连减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p78-79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习了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及其应用,三位数加减法及其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以后学习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和一位数乘、除三位数及其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仔细的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教材创设了“运白菜”的情景,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菜场一共有白菜850棵,第一次运走256棵,第二次运走了288棵,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第二层次: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列出三位数连减的算式,先让学生对此算式进行估算,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体现方法的多样性,通过计算菜场还剩的白菜棵树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三位数连减的算理,掌握三位数计算可以依次连减,也可以先算括号里面的,再从被减数里减去,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同时为后面的知识学习打下伏笔。再拿估算结果与计算结果相比较。第三层次:学生通过“试一试”巩固本课新知。教材的编排循序渐进、以浅入深的编排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三位数连减的计算过程,掌握三位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的数感,并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会。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三位数连减的算理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这个寒假你们都做过什么特别的事情? 【预设】:我去了海洋公园,我去了鼓浪屿,、、、、、、、 【评价】:哇,同学们的寒假真的过得很特别,有滋有味的,丁丁和明明也在寒假去了一个特别的地方--去菜场帮助农民伯伯收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呈现】 共有白菜850棵 :【设问】:观察大屏幕,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预设一:这个菜场有850白菜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2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精编教案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进行验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学会合作学习,乐于与别人交流。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验算的方法。 难点:理解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不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接着完成有关湿地生物的问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3。 师:请看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例3) 生:我知道了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师: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呢?自己尝试算一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求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就是把野生植物的种类数与野生动物的种类数相加,算式是445+298。我们可以用竖式来计算,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结果是: 生2:我们可以用口算,把298看作300,这样445+300=745;刚才多加了2,所以再减2,745-2=743。 ……

师:算得对不对呢?你会验算吗? 生:可以交换445和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师:好,同学们自己试一试,算一算298+445的结果与刚才的结果一样吗? 学生尝试独立进行验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验算的情况,对于验算正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 2.教学“做一做”。 师:先想一想下面各题是否有进位,再计算并验算。(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做一做”)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计算及验算的情况,对于解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设计意图:在学生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学习难度不大,但是要求学生要高度细心,尤其是连续进位的小“1”不能忘记加上,所以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验算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总结提升 师:今后我们在做练习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呦!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淘气和笑笑学了“回收废电池”知识后,开始收集废电池,一个月后: (考查知识点:三位数加三位数;能力要求:能正确运用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B类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主备人:陈晓灿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42页例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十位上有0),会分析,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向学生强调数位对齐,退位,验算等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连续退位减法(中间有0)的计算法则。 2.正确的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十位上有0)。 教法学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模式: 导、学、议、练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导入 笔算:311-74= 师:列竖式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指名请学生边说师边板书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减法的笔算。 板书课题: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2.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连续退位减法(中间有0)的计算法则。 (2)正确地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二、学

出示自学指示: 1.根据课本41页内容找出我们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那些信息?怎样列式?(请你在练习本上列式并计算) 2.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这个算式的结果的?如果笔算,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怎样检验你的计算是否正确? 三、议 1.找生扮演解决并汇报。 2.引导学生说出计算过程,边说边提问,边板书,着重引导学生将算理说清楚,理解连续退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3.说一说十位上的4是怎么来的?百位上为什么是2? 4.比较一下黑板上的两个算式,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要想知道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怎么验算呢? 生汇报验算方法,师总结并板书,提醒注意验算的格式。 6.小结:在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四、练 1.基础题 (1) (2)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48页例题以及“做一做”。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方法 的过程,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被减数在1000以内的不 退位减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以及1000以内的三位数 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减法解决问题的 能力,加深对减法运算意义的理解。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借助直观的计数器帮助孩子理解算理;二是在鼓励孩子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 总结出一般的运算规律;三是重视把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设计教学时 教材主张孩子在自由交流算法的基础上再找出算法的共同点即都要把相同数位 对齐,都要从个位算起。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计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经历探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在算法多样的情况体会各种算法其实都是从个位算起,相同数位对齐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 一、先扶后放,复习导入 1、口算:(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列竖式板演,同时其它同学接龙报口算) 谈话:一起来口算,先看一遍,把答案放在心面,算好了点个头告诉老师。 (接龙报口算) 评价:同学们口算算的真不错,我们再看看某某同学的笔算算的怎么样。 2、笔算:35-23 35-27 提问:某某同学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算的吗?(板演同学说过程) 提问:在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揭题:今天我们就在两位数减法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的减法。(板书课题:三位数的减法) 【设计说明:一方面全班孩子都能把口算复习一下,为今天的笔算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同一时间请另一位孩子在黑板上板书竖式并说明自己的笔算过程,其它孩子在听的过程其实把前面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也复习了。】 二、交流合作,探究算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三年级数学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三年级数学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目标:1、掌握估算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情感目标: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思路:复习:从两位数加两位数引出新授1、从生活的例子:出示376+284 76+842、估算结果 3、独立竖式计算 4、小组讲算理 5、小组汇报,老师板书竖式 6、全班讲一次算理 7、变题:976+284 8、独立竖式计算后讲算理 9、汇报:重点讲百位上的变化 10、小结竖式计算的步骤 练习1、书本P18做一做质疑小结 2、书本P20第7:讲计算错误并改正

3、书本P19第4:先让学生估算再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76+84 学生完成后1、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 2、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知识迁移,探究新知 1.屏幕出示:xx部分动物种数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1)让学生先观察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对你的问题列出算式。 生: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算式是:376+284(当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可只列出式子,不进行计算。) 2、对比分析:师:376+284与复习题76+84比较有什么不同?生:前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后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3、猜想方法:师:你觉得它的竖式的计算方法会怎样?生:还是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4、估计结果:师:在竖式计算前先猜一猜它的结果,你们觉得猜想结果想采用什么方法? 生:应该用估算!(同位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2021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6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D卷

2021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6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1438-(362+438)=()。 A . 638 B . 1362 C . 600 D . 1000 2. (2分) (2016四下·汨罗期中) 下列各题,不适宜使用简便运算的是() A . 193﹣37﹣63 B . 25×12 C . 257+54+162 3. (2分) (2020三上·郯城期中) 246+757的和是() A . 是三位数 B . 是四位数 C . 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4. (2分)(2013·云阳) “点滴事小,节约事大”,我国约有14亿人,如果每人节约10克粮食,全国就可节约大约()吨粮食. A . 14000000

B . 14000 C . 1400 5. (2分) 3596加上2808的和是() A . 5394 B . 5304 C . 6404 D . 5404 二、填空题 (共6题;共12分) 6. (1分) (2018三上·黔西南期中) 用0、1、2组成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他们的差是________. 7. (1分) (2020六上·镇平期末) 根据规律填数。 1+3+5=32 1+3+5+7=42 …… ________=82 8. (3分) 8253+247+1077=________ 9. (1分)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976-325-675=________ 10. (5分)光明小学上学年六年级有186名同学毕业离校,本学年开学初共招收一年级新生200名,无转入转出学生。本学年全校学生数比上学年________(填“多”或“少”)________名。 11. (1分) 582+7251+998=________ 三、计算题 (共2题;共35分) 12. (15分)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三位数不退位减法人教版

笔算三位数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笔算三位数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握笔算三位数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过程,并掌握算理。 3、使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得到增强。 学习重点: 掌握笔算三位数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 了解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最喜欢看什么动画片? 像《熊出没》就是我们国家自己制作的动画片,现在的国产动画片越来越多,大家都非常愿意看,我这里有张统计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总数/部 29 86 124 186 249 322 385 435 优秀/部— 41 32 33 50 52 81 82 1、说一说你从这个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从2004年这几年中,国产电视动画片的数量逐渐增加,2011年的数量最多。 生2:在这红国产动画片的数量2004年最少。 生3:在这几年的国产优秀动画片中。2011年的数量最多。…… 2、获取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你能解决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的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练习本上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把你的解答方法跟大家说一说吧! 生:从表格中可以知道 2011年生产了435部动画片,2009年生产了322部动画片,多生产的数量就是435-322。 4、435-322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口算。 生2:我是用竖式计算的。展示: 4 3 5 - 3 2 2 1 1 3 问: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开始减? 生2:列竖式的时候,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给予解答正确的学生以表扬和鼓励,允许算法多样化。) 5、板演竖式。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第一个内容笔算三位数不退位减法。 (二)教学例2.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1页,自学例2,思考如下问题: ⑴个位的9是怎么算出来的? ⑵十位应该是几减8?是怎么变化过来的? ⑶百位上能写4吗? 2、学生交流汇报解答的情况: ⑴个位上5-6不够减,从十位退1,这样就是15减6,所以个位上的得数是9。 ⑵十位上的3退位后还剩2,2减8不够减,向前一位借(百位退)1再减,这样就是12减8,所以十位上的得数是4。 ⑶同时百位上的4退位后还剩3。 3、你会自己用竖式计算435-86吗?练习本上自己做一做,一生板书。 4 3 5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案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8页例3及做一做。 例 3 仍然利用“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主题图引出,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生在上节课已经掌握了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以此为基础,教学中要充分放手,让学生把已有经验迁移类推到连续进位的情况,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培养验算习惯。 (二)核心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获得过程,渗透数学思想。 (三)学习目标 1.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与验算的习惯。 (四)学习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会正确地进行笔算和验算。 (五)学习难点 根据数据的特点,选取合理的方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复习任务 笔算下列各题。 238+91 659+306 说一说: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 (二)课堂设计 1.新课导入 ①出示信息: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②交流问题: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2.问题探究 (1)估一估,大概有多少种? 预设:445+298≈750(种) 450 300 小结:一般是把加数看作与它们比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口算出它们的和。 (2)估算的结果和实际结果是有差距的,你能算出准确结果吗?请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教案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6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计算方法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发展自主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的笔算减法,这里有两道题请你用竖式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两名学生板演计算过程。) 出示:748 212 - 352 -108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然后汇报结果。 提问:个位2减8不够减,你是怎么算得? 小结:笔算三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出示课题:退位减法)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的主题图 提问:2000年奥运会在澳大利亚的悉尼隆重举行,你知道我国有多少名运动员参加吗?(点击计算机)

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我们来看看豆角老师是怎样说的?(点击计算机) 2、继续教学例题。 ⑴谈话:求“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少多少名”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02-108= (名) 列出竖式,让学生观察竖式,并思考:按我们已经学过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怎么算? 谈话: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仔细观察十位上是几?听听茄子老师是怎么说的?十位上又是0,小辣椒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你能用拨算珠的办法试一试吗? 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拨算珠计算。 可以自己计算,也可以与同学合作,并且汇报:你用拨珠的方法怎样计算? 在班内交流拨算珠计算的方法。在交流过程中提问: ①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又是0,你怎样拨珠? ②百位上拨去1颗算珠,接下去应该怎么办?十位拨上10颗算珠,接着怎样拨珠? ⑶联系拨珠的过程进行竖式计算。 提问:你能根据拨珠的过程用竖式进行计算吗?请你在书上计算。 汇报计算过程: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十位上是0要向百位借1? 与复习题212-108比较: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3、巩固练习:403-158= 汇报计算结果和计算过程。 小结: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不够减要从百位退1,十位上只有9个十。 2、教学“试一试”:1000-537= 谈话:我们已经会算这道被减数十位上是0的算式,1000-537你会算吗?看一看,被减数有什么特点? ⑴让学生独立计算。 ⑵在小组内交流。 ⑶在班内汇报。让学生写出计算的竖式,指着竖式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4、巩固练习:600-347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示范课)

三位数加三位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例3及相关习题。 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题 2、能根据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与验算的习惯 4、经历用万以内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会正确地进行笔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 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能结合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计算三位数加位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去过湿地吗 出示图片,介绍湿地情况。再出示信息: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2.交流问题 学生交流,教师出示相应问题 预设1: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预设2:该湿地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动物多几种?预设3:该湿地的野生动物比野生植物少几种?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 (二)新课展开1.探究计算方法(1)完整出示例3 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

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师:这道题同学们会用什么方法计算? 板书算式:445+298 (2)估算结果并交流 师:这道题的结果大概是什么?同学们能估算吗? 预设1:445 + 298≈750(种 预设2:445 + 298≈700(种) 450 300 400 300 (3)学生尝试计算并交流 师:这道题到底等于多少?同学们能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请大家试一试。全班交流方法 预设1:列竖式计算 4 4 5 + 2.9 8 7 4 3 带领学生回顾计算过程,并重点提问:问题1:你是从哪一位开始算起的? 问题2:十位上4+9=13,怎么会在十位上写4呢? 问题3:百位上的7是怎么来的?预设2:简便运算的方法。 445+298 =743 (4) 问题1:为什么第一种估算方法得出的结果比精算结果大呢问题2:为什么第二种估算方法得出的结果比精算结果小呢?2.探究验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索验算方法 师:这道题算得对不对,同学们会验算吗?(2)交流方法 预设1:再重新用原来的竖式计算一遍,看看答案是否相同预设2:可以交换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主讲人:冯德文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2、23页的例题1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1、掌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都要向前一位退1”的连续退位减法,并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3、在合作学习中理解和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难点:1、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竖式计算。(学生板演) 53-34=87-28=64-35= 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通过计算,复习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为新知识的传授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课 1、向学生介绍美丽的云南。 师:大家翻开课本第22页,观察上面的图,你看到了什么? 昆明上面的景点是石林,大理的景点是崇圣寺三塔,丽江的景点是玉龙雪山。同学们觉得这三个地方美丽吗?这些还只是景点的一部分呢,同学们想去云南旅游吗? 我们就跟着三年级(1)班的小朋友去云南旅游。他们从昆明出发,已经走了348千米到了大理。小精灵告诉我们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有个小朋友问:到丽江还有多远?大理到丽江是指哪一段路? 2、教学例1。 (1)师:我们把他们的行程路线用线段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 昆明丽江 师:从昆明到丽江途中要经过大理,路程是348千米,标在哪里?从昆明到丽江是517千米,标哪里?要求的是哪一段路程? ┍─────517千米──────┐ ┎──348千米────┎─?──┒ ┝───────────────┥ 昆明大理丽江 问:要求从大理到丽江的路程该怎样求?谁会列式? 517-348= 师:大家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先估算一下从大理到丽江的路程大约是多少千米。 500-350=150 520-350=170 (2)下面用列竖式的方法来精确计算一下. 517-348= (千米) 517 —348 --------------- 应该怎么做呢? 小组讨论。 个位:7减8不够减,向被减数的十位退1当十,与个位的7相加得17,17-8=9,在个位上写9。 十位:1先减去退位点1得0,0减去4不够减,向被减数的百位退1当十,与十位的0相加得10,10-4=6,在十位上写6。 百位:5先减去退位点1得4,4减去3得1,在百位上写1。 师:把这样的思考过程再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三位数的加法教案

三位数的加法教案 三位数的加法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八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联系生活情景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 实际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星星儿童用品商场开业了,里边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们。你们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吗? 播放儿童商场录像,依次出现服装、文具、玩具等儿童用品。最后随着各种物品出现一张价目表:滑板车220元/辆,儿童录音机260元/部,自行车433元/辆,照相机418元/部。

教师:你从这张价目表上知道了哪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屏幕上依次出现这些问题) 教师:同学们刚才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买1辆滑板车和1部录音机共要多少元?买1辆自 行车和1部照相机共要多少元?(屏幕上只留下这两个问题) 教师:(指着第1个问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 教师:算式怎么列?(220+26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二、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教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它的结果吗?算完之后,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 (2)集体汇报,交流方法。(学生说,老师板书) 教师: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仅用多种口算方法算出了这道题的得数,而且还请了竖式来帮忙,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 算这样的题目。 2教学例2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了买1辆滑板车和1部录音机共要480元,要求买1辆自行车和一部照相机一共要多少元怎样列式?(433+418) (1)估算。 请大家估一估,买1辆自行车和1部照相机大约一共要多少元?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连加、连减的计算

卓育1对1个性化教案 教导处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学生 学 校 年 级 三年级 教师 授课日期 授课时段 课题 三位数连加、连减的计算 重点 难点 1、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2、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 学 步 骤 及 教 学 内 容 一【作业检查】 二【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 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例如:85+143+126=? ①分开列竖式 ②连着列竖式 ③只列一个竖式 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用分开列竖式的方法 知识点二、 连加的简便计算 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 0与9 1与8 2与7 3与6 4与5 结合。 三【综合训练】 四【课后练习】

三位数连加、连减的计算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个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激发数学兴趣。教学重难点: 1、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2、学会运用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 3、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 1、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例如:85+143+126=? ①分开列竖式②连着列竖式③只列一个竖式 2、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用分开列竖式的方法 知识点二、 连加的简便计算 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经典例题讲解: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案

三位数加法 军山小学魏修敏一、教学内容: 人教2011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一课时三位数加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三位数加法笔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会归纳概括的方法和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经验,理解三位数加法的算理算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笔算加法中“满十进1”的书写及计算。 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计算,激活经验 1.笔算:380+550 2.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怎样笔算?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引出主题图。 同学们我们先来了解湿地和湿地动物有关知识。(播放视频讲解)2.生成统计表,提出问题。 (1)介绍湿地动物情况,生成统计表。 (2)观察统计表,提出能用一步加法解决的问题。 预设1: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预设2:鸟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 …… 3.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两个问题: ①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②鸟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 (三)利用旧知,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列出算式,独立解决。 (2)交流算法,理解算理。 预设1:200+100=300,70+20=90,1+2=3,300+90+3=393。 预设2: 1+2=3,70+20=90,200+100=300,300+90+3=393。 预设3:竖式计算 重点交流竖式计算: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及计算顺序“从个位加起”。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案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学会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准确 得计算; 2、过程和方法:在观察讨论交流中熟悉算法,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培养学 生爱国,愿意为祖国奉献力量的精神。 2、教学重难点: 重点: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格式与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3、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你都喜欢哪些动画片?你又知道哪些国产动画片呢?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学生喜欢《喜洋洋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动画片,至于国产动画学生就是在猜了。我再问:“大家看过《名侦探柯南》、《聪明的一休》吗?回答看过的声音更强烈。我首先介绍说这两部动画片不是国产而是日产动画,并给国产动画下定义:由中国制造、出品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动画片作品。根据大家看过片子的人数多少我发现看日产动画的多,从某个方面说明日产动画要比中国国产动画要先进。同时告诉同学们日产动画是日本继汽车工业后的又一支柱产业,但做为我们国家的邻邦,日本政府对中国一直虎视眈眈,妄想把钓鱼岛变成自己的合法领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国家的动画产业又该如何发展呢?引导学生知道理性爱国: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日本更要超过日本,那做为将来国家主人翁的你们要怎么办呢?对,努力学好文化知识,让自己变得强大!变强大是我们的理想,有位名人说的好:梦想写在沙滩上,理想写在岩石上,伟大理想的实现要靠实践行动来完成,现在让我们集中精力解决这些理想道路上的小困难吧! 2、PPT出示P41国家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使同学们从统计表中寻找有用信息,比如2005年国产动画生产量为86部,2009年为322部,2011年为435部可知我国动画的生产量在逐年提升。并出示例一例二,在读完例题题干后先提问并解释学生易错的问题:A比B多,到底谁多,C比D少,到底谁少。再从表格中提取相对应的有用信息,最后列竖式解答。解答例1时注意让学生回想以前学习减法时的规律:列竖式是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在解答例2碰到退位时则回想:哪位上的数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一,退一当十。

1000以内的三位数连加连减练习题

1000以内的三位数连加连减练习题精品文档 1000以内的三位数连加连减练习题 46+37=8-42= 3-48= 7+29= 359+105+178= 08+468+175=15+398+169= 798-212-419= 1000-427-373= 二、用脱式计算 576-425-80 726+123-584 327+573-415798-=743-562-138=95- 90-420+18843- 1000-590-236=98- =58+42-25861-721+132428+458-702 100以内连加连减混合计算试题 23+41+9=7+36+3=5+29+17=0+23+31=5+6+10=+23+11=+56+8= +22+16=5+41+1=+7+1= 13+6+10= 12+13+31=6+7+15= +59+16=+9+36=14+37+3=11+6+16= +52+7=57+5+11=80+4+1=6+2+54=50+46+2= +56+20= 13+15+4=11+56+10=6+42+29= 3+43+5=6+16+22=0+16+18=2+13+23=+10+9=4+18+18=+27+41=+43+29= 19+64+6=4+26+12=6+5+25=+20+48= 7+31+10=+41+51=1-25-35=55-14-31=3-40-1= 8-66-3=7-1-41=1-4-28= 9-21-32=4-79-3=72-17-37=95-71-11=6-33-53=74-12-11=8 1 / 4

精品文档 -7-32=7-7-25=-59-27=3-9-12=9-19-38=8-8-37=7-60-19=8-6-19=7-15-63=1-16-3=5-6-62=2-17-71=0-22-10=2-81-6=4-30-20=8-3-37=1-8-18= 1-43-47=45-31-1=-63-1=68-5-46=8-34-14=86-29-49=79-39-8=0-40-1=1-38-2=75-16-46=42-8-13=10+68-39=59+31-51=82-69+77=-26+14= 81+13-44=62-57+94=64-39+3=9-34+18= 1+99-68=0+12-9=7-36+32=77+17-20=7+15-54=7+26-8= 7-64+67= 13-7+61= 17+80-47=77+11-54=59-33+46=67+23-78=0+45-69=1+90-81=7-35+63=45- 44+48=8-35+27=5+88-8=+34-59=51+29-67=4-59+20=20-16+33=48+28-15=4+80- 15=+86-69=7+2-52=8-83+48=35-21+11=0-36+24=59-16+19=10+75-29=44-12+11=50-22-10=2-81-6=4-30-20=8-3-37=1-8-18= 1-43-47=45-31-1=-63-1=68-5-46=8-34-14=86-29-49=79-39-8=0-40-1=1-38-2=75-16-46=42-8-13=10+68-39=59+31-51=82-69+77=-26+14= 81+13-44=62-57+94=64-39+3=9-34+18=7+15-54=7+26-8= 7-64+67= 13-7+61= 17+80-47=77+11-54=59-33+46=67+23-78=0+45-69=1+90-81 2 / 4 精品文档 =7-35+63=45-44+48= +2+54=50+46+2= +56+20= 13+15+4=11+56+10=6+42+29= 3+43+5=6+16+22=0+16+18=2+13+23=+10+9=4+18+18=+27+41 =+43+29= 19+64+6=4+26+12= 100以内连加连减混合计算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23+41+9=27+36+3=25+29+17=30+23+31= 55+6+10=9+23+11=2+56+8=+22+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