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所得税:未来主体税种的必然选择

个人所得税:未来主体税种的必然选择

个人所得税:未来主体税种的必然选择
个人所得税:未来主体税种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主体税种个人所得税成为主体税种是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的选择。同时遵循税制演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推动个人所得税种向主体税种迈进是可能的。一、按主体税种的地位与方向推动个人所得税成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重塑政府与公民个人关系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与个人是两个独立的经济主体,两者的关系是公共管理者与纳税人的关系。政府通过征税获得其行政的财力,提供公共产品,个人通过纳税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每个享受公共产品的人都应向政府纳税,这是公民的义务,也是税负公平的基本原则:政府行政建立在公民个人纳税的基础之上,政府的钱是纳税人的钱。不存在脱离纳税人的政府,也不存在游离于政府之外的个人。每个有纳税能力的人都纳税,既是唤起公民监督政府的动力,也是施加给政府廉洁行政的压力,是民主行政的基础,是塑造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个人新型关系的途径。 2.建立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需要公共财政一方面包括为了公共目的,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公共需要,另一方面是从公众手中取得资金:从运行的角度看,这一过程必须公开透明,政府财政行为要接受公众监督。个人所得税最能满足这一要求,对于我国从“计划税”向“显性税”转轨的财政体制来说尤其重要。这能够唤起并确立政府和公众双方,也就是“纳税人意识”,一方面政府花钱要接。受监督,另一方面公众也会产生积极主动参与财政管理和监督的“冲动”。这是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最基本要求。 3.组织财政收人的需要转轨以来财政入不敷出,债务日益沉重,当下之计是尽快提高财政收入能力。在税收构成中,关税的增长潜力在加入WTO以后会越来越小,农业税受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限制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增加,国有企业所得税在国有企业走出困境之前难见起色,集体企业受到市场竞争及自身的局限发展也受到重重阻力,企业所得税增长幅度也不可能太大。现在课征不足的税种只有个人所得税。在国民收入分配主体分配格局中,个人收入占比重过高。根据1992-1996年的数据,居民、企业和政府三者在GNP初次分配格局中的所占比重平均为64.80:19.34:15.86,在最终分配格局中的所占比重平均为64.20:12.45:18.35,这表明征收个人所得税具有足够的潜力。目前,应该转换筹资机制,把它看作是个人所得税的应税税基,变向社会发债为向个人征税。这是解决财政困境的治本之计。因此,从增加财政收入能力的角度看,个人所得税应承担起组织财政收入的重任。 4.发挥税制调节功能的需要目前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它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事实上,收入的集中化与不平等正开始妨碍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壮大个人所得税就不仅是长远需要,而且是一种迫切需要。我国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本身不具备调节经济的功能,这与我国特有的经济结构有关。私人经济规模尽管已经不小,但质量不高;国有经济因产权原因,并非完全市场微观主体,它们都没有对调控政策作出迅速灵敏反应的能力。税制应及时作出制度安排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功能。[!--empirenews.page--] 5.适应收入形式多元化的需要未来经济社会正在走向多元化、复杂化、模糊化,将导致收入分配形式的多元化、复杂化、模糊化,这对税制结构会产生重大影响。间接税的课征环节已经“无从下手”,也难以体现纳税能力;对纳税人及纳税所得的认定只有落实到自然人,只有个人所得税才能真正体现纳税能力,最终把握赋税公平。间接税结构将受到冲击,主体税种地位不可避免地受到动摇;直接税主体作用应得到强化。

6.参与全球化经济的需要经济全球化使经济活动的国际化传递加快,一国的利率、汇率、税率等的变化很快影响其它国家经济运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税制改革浪潮已表现得十分明显。各国税收制度、征管方法等在趋同,这对中国提高个人所得税地位应该是一个推动。

二、按主体税种的地位与方向推动个人所得税发展是可能的 1.经济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很大,从现在开始应该有能力再维持20-30年的快速增长。到2020年之前这一段时期,GDP保持7.5%左右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那么,2020年中国GDP总量将超过日本,居世界第2位,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将接近于当时美国的水平。人均GDP可能达到按当时价格计算的5000美元,这一水平是1997年的世界平均水平,超过上中等收入国家人民

生活质量2000年已在整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将进一步明显改善。 2.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成熟按照政府的战略规划,到2010年国民经济整体市场化程度将有显著提高,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过20年,到2030年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达到比较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程度,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将获得良好的经济体制基础。 3.居民纳税意识普通提高全民族教育水平、文化水平的提高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提供了良好的纳税人条件。信息经济日益发达,整个社会都包围在信息之中,纳税人接受信息变得十分方便,处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之中,逐渐地培育现代税收意识。 4.税政能力增强征管水平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经过实践的积累,以及法制的完善,技术手段现代化,信息传递快捷准确,居民纳税意识提高等条件逐渐具备,政府征管的难度就日益减低,征管能力很快就不再成为个人所得税的制约条件,相反,会成为促进力量。另外,个人所得税成为主体税种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税制必然要经历一段“双主体”结构,间接税逐渐下降,直接税主要是个人所得税逐步上升,最后后者超过前者。因此,静态地、抽象地讨论是不是建立“双主体税制结构”并无太大意义,应从动态的观点看,这是税制演化的一般规律。三、走向目标:政府如何推动个人所得税向主体税种迈进 1.完善与硬化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是在激烈的利益博弈中依赖法律的保障诞生、成长起来的,高层立法是最基础的工作。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立法权不仅应坚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而且其立法、修改要经过广泛的调查、听证,必须提供代表各方面利益的广大公民(纳税人)了解甚至参与论证的途径,增加立法的公开性、公正性、公平性,以在立法程序上保证税法能为大多数人接受,这是保证法律效力刚性的前提。个人所得税征管的核心就是严格执法,国际上普遍采取重法治税的措施是值得借鉴的。[!--empirenews.page--] 严格执法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这是妇孺皆知的道理,但真正实行之却难之又难。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如果在执法上不能切实做到公正、公平,无论如何是发展不起来的。这是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应该建立公正执法的机制,它与整个政治体制改革密不可分。 2.探索高效率的税制理论和实践证明,个人所得税在其起初的不成熟阶段,是很难发挥调节功能的。个人所得税功能在实践中的演绎逻辑是:财政收人功能(税制的初始阶段)→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功能(税制开始进入成熟阶段)→调控经济稳定(税制已经成熟)→各种功能相机协调。(1)近期应将组织财政收入作为首要目标,实行“宽税基、低扣除、低税率、少优惠”,扩大征税能力,加快由分类课征向综合分类课征的过渡。这首先是解决目前财政困境需要,二是培养居民纳税意识的需要,三是适应国际税制改革趋势,四是支持全球化进程中的进一步对外开放。(2)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居民纳税意识、税政能力都将有显著提高;另一方面,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到必须加大力度控制的阶段,到那个时候应抓准契机调高税率级次边际效率,把调节收入不平等的目标提到首位。(3)到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基本进人正轨,不同所有制经济形式格局调整到较稳定的程度,微观主体对宏观调控信号反映灵敏,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基本建成时,相机调整税率,税收功能重点放在调节经济稳定方面,个人所得税成为调控经济的一个主要工具。3.建立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的个人收入分配调节体系在收入的实现环节征收个人所得税,它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最重要的形式,还发挥着稳定经济的作用:另一种形式是社会保险税,它是政府实施转移支付的主要资金来源,与转移支付联系起来发挥再分配作用。在个人收入的使用环节主要是设置特别消费税,它虽然是间接税,但以征税范围的选择性、税率税额的差异性及调控灵活性对调节个人收入分配进行一定的调节。比较起来,在收入形成环节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是首要的,个人所得税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倚重的税种;社会保险税也十分重要,其收入数额占收入总额的比重在发达国家都是相当高的。其他环节开征的税收,则是对其个人所得税调节功能的一个补充,并与之构成一个分层设置、相辅相承的较为完善的调节体系。 4.努力培养全社会的纳税意识与自觉行为公民纳税意识与自觉行为的

培养是当务之急。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不能自觉纳税,除了利益原因外,与领导、“名人”的纳税行为是有直接关系的,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起在纳税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环境,增加其透明度,消除人们在纳税上的心理误区,从而较快提高国民纳税意识与培养自觉行为。

5.重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税务行政重新确立税务行政新观念,税务行政是税务机关依法履行治税职责,即按法律依据组织税收收人,而不是按照计划任务组织收入。相应地,要把提高税收队伍的素质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要用制度选人、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激励人。其次是税政措施。在储蓄实名制的基础上,应尽快建立起收入公开制度、财产登记制度、纳税身份证制度、双向申报纳税制度、金融税收司法协调护税制度等制度体系。最后,在技术手段上,税务部门应建立起网络化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主要是征管信息处理系统、交叉稽核系统,也包括严格控制现金流通,实现个人收入的银行结算。对税政实行计算机管理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empirenews.page--]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展望新千年的中国经济》,张卓元《21世纪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谈》,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课题组:《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第19期。

零售业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研究

零售业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研究 营改增的全面实行带来了地方主体税种的缺失,地方主体税种的构建是税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從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来探讨零售业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可行性问题,通过研究本文认为零售业税可以作为地方的主体税种。 标签:零售业税;主体税种 1零售业税的界定 关于零售业税的界定,吕冰洋认为零售税是针对消费者的零售商品征税,属于商品税的范畴[1]。还有学者认为,营改增之前的营业税以及零售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本质上就属于零售税的范围。 本文所研究的零售业税指的是商品在由零售商转至最终消费者时向消费者征收一种税,税基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是指企业(包括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销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个人包括城乡居民和入境人员,社会集团包括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2] 2零售业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理论分析 什么样的税种才能作为地方的主体税种?大多数学者认为地方的主体税种应该满足受益原则、征管便利原则、可持续原则和避免恶性税收竞争原则等,而零售业税税基宽广、收入稳定且可持续,而且符合受益原则,征管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从理论上来说,零售业税可以作为地方的主体税种。 2.1符合受益原则。 受益原则的理论基础是交换说,受益原则认为税收是一种市场交易关系,遵循市场分配原则和规则公平。受益税作为一种交换关系或市场交易过程,很好地实现了受益与代价的对等,可以改进个人的福利水平,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 受益原则是将纳税人从政府公共支出中所获得的利益大小作为税负分配的标准,其理论依据是纳税人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中获得了利益。受益原则的使用范畴为准公共产品,比如说水、电、气等。当然,零售税的课税对象主要为基本的生活用品和服务等消费,税收可以理解为购买公共产品的对价,对于私人商品而言,谁受益谁支付是最基本的市场经济原则,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同样可以从零售业税中体现谁消费谁付费的受益原则。 2.2符合量能负担原则。 零售业税是对消费者的零售商品征税,一般来说,收入多的人在商品上的花

公务员参股偷逃个人所得税稽查案例

公务员参股偷逃个人所得税稽查案例

公务员参股偷逃个人所得税稽查案例 案例 前不久,某税务检查组到甲公司检查所得税汇算清缴情况。在检查过程中,检查组徐组长先后两次接到领导打来的电话,嘱咐他一定要将问题搞清楚,确定不了的就不要下结论。领导的话让徐组长感到很大的压力,也让他感觉到甲公司有很深的背景。甲公司财务科崔科长劝徐组长不要太辛苦,称自己会主动找两个小问题让徐组长带回去交差,并表示就算查出了大问题,税务局的领导也不好处理。 从已初现端倪的问题看,徐组长预感触到了“大鱼”,便向领导请示如何操作。领导的答复还是问题要确认准确,弄不清楚的不要下结论。 随后,徐组长就此前发现的问题作了全面检查,不仅明确了问题所在,而且证据更加充分。崔科长有些坐立不安,于是展开了进一步“攻势”。他对徐组长说:“你知道我们老板是谁吗?”徐组长说:“不就是营业执照上注明的黄总吗。”崔科长说:“错了,实际上是××局的副局长杨×。你继续查下去,至少会得罪××局和税务局的领导,何苦呢。”徐组长追问:“杨局长是如何在你们公司做老板的?”但崔科长拒绝回答。 在接下来的检查中,徐组长向甲公司索要了公司成立时的出资协议、验资报告、章程、相关会计凭证、账簿等,但这些资料反映的股东中都没有杨局长。甲公司所有股东中,黄某控股20%,一个法人股东占55%,另有4位自然人小股东控股25%。公司营业执照显示法定代表人是黄某,徐组长从账面检查及其他方面了解的情况判断,黄总确实是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负责人。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徐组长知道检查幕后老板的关键是看利润分配的去向。于是,徐组长索要了甲公司董事会3年来对利润分配的决议。然而,决议上出现的仍是黄总等公司章程上的几位股东的名字。徐组长又调出甲公司最近3年对股东支付已分配利润的会计凭证,然而,3年的会计分录中应付股利的各股东明细账户与账面实收资本账户、公司章程上记载的股东完全一致也没有杨局长的名字。 徐组长苦苦寻找线索,突然发现一张凭证后的附件中竟然使用现金支票支付了法人股股利。徐组长马上请崔科长解释,同时言明准备到对方单位核实。这时,崔科长解释道:“这就是杨局长以某单位的名义投资后的分红。”于是,徐组长请杨局长到甲公司配合检查,弄清事情真相。杨局长以单位名义投资并以现金形式分红,未缴纳个人所得税。最终,甲公司代扣代缴了杨局长的个人所得税,并就其他问题一并接受了处罚。 分析 上述案例揭示了我国市场经济开放搞活所带来的一大问题,即一些政府机关的公务人员常常在一些企业参有大量暗股,有的甚至就是幕后老板,而这些有公务人员参与的企业背后通常有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网。这给税收征管和纳税检查带来很大障碍,而且这类企业大多存在偷逃税款的问题。在上述案例中,徐组长不畏权势,对工作认真负责,才发现了甲公司的偷税问题及幕后公务人员偷逃个人所得税的问题。由此可见,纳税检查需要技巧,有时更需要胆量。

选取地方税主体税种:参考特征、潜力分析与总体思路

选取地方税主体税种:参考特征、潜力分析与总体思路

————————————————————————————————作者:————————————————————————————————日期:

选取地方税主体税种:参考特征、潜力分析与总体思路-行政 管理 选取地方税主体税种:参考特征、潜力分析与总体思路 苏扬 (吉林财经大学,长春130117) 内容提要:选取、培育新的地方税主体税种,完善地方税体系是“营改增”政策实施后财税领域重要的改革内容。本文从“地方税”和“主体税种”两方面阐释选取地方税主体税种的参考特征,作为地方税主体税种潜力分析的理论依据;分析了消费税、资源税、房产税作为地方税主体税种的潜力,提出地方税主体税种选取的总体思路,从空间维度来看,应根据各地税源特点,确立各地区主体税种,不宜保持全国范围内地方税主体税种的统一性,从时间维度来看,逐步形成以房产税为代表的财产税作为主体税的地方税收入格局。 关键词:地方税主体税种潜力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44( 2015 )08-0062-05 [收稿日期]2014-12-22 [作者简介]苏扬,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与政策。 “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现行地方税体系中主体税种不够明确,辅助税种税源贫乏,导致地方税收入增长乏力,进而妨碍了地方税体系收入功能和调节功能的发挥。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取和培育,是实现地方税制规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选取地方税主体税种的参考特征

从实现财政职能角度来看,一些具有周期性特征且收入较为稳定的税种、主要依托于居住地的税种及依据非流动性生产要素课征的税种适宜成为地方税(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1959年)。地方税主体税种,除了要满足“地方税”特征,还应满足“主体”特征,要保证地方税主体税种税收收入占地方税收入总额的比重突出。地方税主体税种应同时具备“地方税”和“主体”两大参考特征,以保证地方税主体税种选取的合理性。 (一)地方税 1.受益原则 地方税的选取应遵循“受益原则”。起源于洛克和休谟社会契约论的利益交换说,认为税收是公共产品的使用价格或者说是购买公共服务的成本,即纳税人以缴纳的税收购买社区提供的诸如卫生、教育、治安等公共服务。①选取地方税种需遵循“受益原则”,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能够将征收上来的税收收入用于本地公共产品的提供,并且地方政府为本地居民提供的公共产品所产生的效应范围仅限于本辖区,不会出现利益外溢现象,并且公共产品的提供为本辖区内纳税人带来相应的收益,该收益恰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变相地弥补辖区内纳税人缴税发生的支出。基于受益原则,纳税人缴纳的税收越多,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中获得的益处越多,享受的公共服务质量越好。 2.避免恶性税收竞争原则 地方税的选取应遵循“避免恶性税收竞争”原则。如果某一地方政府想增加本辖区内的地方税收收入,就会通过降低税率等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居民和企业迁移到本辖区来,这样就会使其他地方政府也容易采取类似的税收优惠来争取更大的税基进而增加地方税收收入。各个地方政府实施的税收竞争策略,将会导致

股权转让未申报逃避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稽查案例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文集 策划 乐税网

股权转让未申报逃避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稽查案例 【标 签】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税务稽查 【业务主题】个人所得税 【来 源】 日前,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地税局追查自然人股权转让入库税款14.7万元,这是该局首例自然人股权转让入库税款。 该局在对辖区内大连市某混凝土制造有限公司2011年度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因法定代表人变更发生股权转让时,有逃避缴纳税款义务行为,于是对该公司进行了专项检查。 稽查经过 经查,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15日,经济性质为私营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万元,张某出资21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0%,王某出资9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0%,主要从事混凝土的制造、销售。 根据检查预案,检查人员于2012年7月进入该公司依法进行专项检查。检查人员首先了解了该公司的经营情况,在谈到生产设备和经营地点时,得知公司新租用生产地点,新购置了一套设备,2011年8月才投产,生产处于半饱和状态。投产之前对此行业了解较少,客户资源有限,投资大、资金结算差。言谈之间,该公司总经理赵某对投资此行业流露出悔意。听完赵经理的介绍,检查人员觉得这与前期内查外调所掌握的情况基本相符。原来,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2011年7月在旅顺口区地税局曾办理过法定代表人变更和经营地点变更手续。在外调时,检查人员发现其原经营地设备破旧,已经闲置,处于关门停产状态。检查人员通过走访辖区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了解到该公司早已经停业,换人经营,且不在该街道继续营业了。该公司搬到新经营地,而且更换了新法定代表人。难道是公司被转让了?为了弄清事实,检查人员决定对该公司总经理赵某进行深入询问。 当检查人员就公司更换法定代表人、变更生产经营地对赵某进行询问时,赵某刚开始说是买的。当问及购入资金时,他又马上改口说是跟原法定代表人张某是朋友,张某因为设备老化不想再投资更新了,让他来接手经营,公司是白送给他的,其他事情他不清楚。面对这种情况,检查人员把前期预案及外调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下一步拟采取的措施向赵经理进行了说明,并宣讲了此案涉及的税收风险及法律法规方面的有关规定。 经过检查人员耐心地讲解政策,赵经理提供了《买卖协议》,并承认由于当时房地产市

消费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可行性分析

消费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日期:

消费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可行性分析-企业管理论文 消费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可行性分析 韩笑 中图分类号:R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008-05 1.引言 2012年1月1日,我国“营改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首先在上海开启试点,2013年8月1日,“营改增”在“1+7”行业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后续又逐步扩大到铁道运输、邮政电信业,目前,“营改增”的推广还剩下一年的时间。为了更加有序的推进增值税扩围,在现阶段的改革中,地方政府仍然对新增的增值税全权掌控,短期内用以缓解地方财政收入的“流失”。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增值税扩围的逐步完成,地方收入势必也会越来越少,地方收入与支出的不平衡,可能会造成地方政府更加依赖于土地财政或者行政性收费等不规范收费行为。地方税体系中主体税种的缺失对地方财政收入、产业经济及其结构都将产生巨大影响,急需新的主体税种替补来解决这一问题。 2.“营改增”后地方政府收支现状 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归属于地方税种的固定收入,二是由中央和地方共享的税收收入。地方财政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营业税、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其中,营业税是地方税收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占到了地方总体税收收入的32%,足以说明营业税在地方税种中的主体作用。2009至2013年间,营业税收入基本上是国内增值税份额的2-3倍,平均收入比重达到32%,

营改增后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开题报告.pdf

附表1: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营改增后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 学生姓名:学号: 系:专业: 指导教师: 2016年月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 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生效。 2. 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在国际标准A4型(297mm × 210mm)打印纸或复印纸上,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 3. 开题报告的字数须2000字以上。开题报告中,学生查阅的参考文献应在15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 4.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14年9月26日”或“2014-09-26”。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2012年1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上海市拉开序幕,试点行业为交通运输业(暂不包括铁路运输)和部分现代服务业。2013年8月,该试点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且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2014 年1月,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被纳入试点范围,至此交通运输业全部实行“营改增”。2014年4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决定自2014年6月起将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 随着“营改增”试点的不断推进,地方税体系中收入规模最大、最为稳定的营业税的征税范围正逐渐缩小,其主体税种缺失的问题将更加凸显。长期以来,对地方政府而言,营业税都是其重要收入来源,而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的增值税的收入规模则相对较小。所以,一旦将原本课征营业税的项目改为课征增值税,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将会出现明显下降。而且,“营改增”作为我国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举措之一,若考虑其减税因素,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减少将更加明显,其依靠现行地方税体系筹集收入以提供公共服务、履行政府职责的能力将进一步降低,地方财力也会更加紧张。也就是说,“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使得营业税在地方税体系中逐渐丧失主导地位,使其不再有能力担起主体税种的重任,从而导致地方政府的财力受到一定影响,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将进一步扩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与培育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就势在必行。通常而言,地方税主体税种是在地方税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其收入来源稳定,能为地方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地方税主体税种往往还具备税源充足、调控能力强、征管便利等特征,如果缺失,不仅地方政府通过地方税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的能力受到影响,而且地方政府职能的 履行与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也将受到严重影响,使得地方政府没有了充足稳定的收入来源和坚实的经济支撑,制约了税收调节功能的有效发挥,更严重的还可能迫使地方政府采取一些短期行为,这都将对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因我国幅员辽阔,受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各地的地方税构成情况也会有所差别,所以在选择地方税主体税种时,应充分考虑我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确保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能够与东部发达地区获得同样充裕的税收收入。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以“营改增”为契机,对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既是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地方税体系、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地方税制的关键。

个税大稽查!今天起这七种避税方式查到必罚!以后这样发工资将不再安全!

个税大稽查!今天起这七种避税方式查到必罚!以后这样发 工资将不再安全! 一提到个税,很多人就想到什么筹划啊,甚至很多人还跟人炫耀我们公司的福利好:每个月还可以1000元的报销额度呢?你们公司呢?……听到这话,还没交过个税的你,是不是哭晕在办公室啊。 税务政策正一步一步在规范会计人的工作方式,整体在提高行业的发展,但是依然有不少企业不以为然,各种方式偷税漏税避税,提醒大家最近各地税务都在加大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务清查,对于一切偷税的违规行为,严查严打! 请禁止这七种避税方式 结合目前国内企业的主流做法,目前这7类个税违规手段一经查出必受罚。 1、到处找发票抵税,造成费用异常! 其实这样操作很多企业都感觉比较简单,比如每个月员工找2000元发票去报销,很多会计图省事,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计入什么福利费、差旅费等。如果长期大额处理的话,会造成企业期间费用异常。之前爆料过,一家互联网企业的油费超过物流公司了。不查你,查谁啊! 2、故意不用银行发工资 当移动支付成为潮流的时候,你们还在苦苦的用现金发工资。你自己想一下正常吗?公司基本户都有,员工也不少。公司也不在偏远山区。据不完全统计,不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企业,不申报个税、少申报的情况基本都存在。此类企业请注意,再有这样的做法将你会承担后果的。 3、补贴不申报个税 也许因为会计税法不熟悉,也许企业故意不申报个税。总有部分企业把企业的饭补、话补、房补、结婚补贴、生日礼金没有合并工资进行纳税申报,你们公司有吗?抓紧整改吧! 4、大量员工零申报! 这里一定要强调一个比例问题,一个企业如果和同地区同行业相比,工资在3500以下的明显偏低的话,你们已经是高风险企业了,此时准备好工资表、银行流水、考勤表吧,你已经在稽查名单里面了!

我国主体税种法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

我国主体税种法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对中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收入的组织的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所得税。它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渠道。 (一)、立法现状:1.统一和规范了内资企业所得税。我国对内资企业所得额的课税,基本形成了分别不同经济成分,适用于不同所得税的体系。国务院于1993年12月13日发布了《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财政部于1994年2月4日发布了《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合并了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建立了统一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对各类企业统一实行33%的比例税率,增设24%和15%的两档优惠税率;建立了规范的企业税前列支项目和标准,规定了企业税后还贷制度,严格实行税收减免,取消了国营企业调节税和国有企业上缴的国家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 2.完成了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征收所得税的立法。我国于1980年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又于1982年制定了《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于1991年通过立法程序又将两法合并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二)、存在的问题:1、首先,从税制看,现行税制只统一了内资企业的所得税,并没有将内资企业所得税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合并,一些税收优惠措施只能由涉外企业享受,而内资企业则无权享受。 2、其次,从税率看,新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除设置有基本税率外,亦规定优惠税率,虽然照顾了一些微利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利益,但存在有失公平的弊端。 (三)、完善措施:制定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要向统一的企业法人所得税法的方向发展。应该将适用于内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适用于涉外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制定统一的《企业法人所得税法》,在该法中规定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率和税收优惠措施,使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地参与竞争,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 (一)、立法现状:1、全面建立和统一对个人所得课税的制度。1980年我国颁布了《个人所得税法》,1986年开征了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1987年又明确了对境内有住所的中国公民征收了个人收入调节税,个人所得税只对取得高额收入的外国人征收。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3年10月31日修订了《个人所得税法》,合并了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开征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引入国际税法上的“居民”概念,适当调整税收负担,规定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额为800元/月,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对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对劳动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适用20%的比例税率;推行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加强税收的源泉控制。可以说,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立法现在已经基本与国际税收惯例接轨。 (二)、存在的问题:1、首先,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仍然采用分类所

我国现行税制主要税种

我国现行税制主要税种 中国现行税制主要税种 增值税 1(纳税人 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销售、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简称应税劳务)的各类企业、单位、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个人。 2(税目、税率增值税税目税率表 征收范围税率 出口货物(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0 一、农业、林业、牧业产品,水产品; 二、食用植物油和规定的粮食复制品; 三、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 居民用煤炭制品; 四、图书、报纸、杂志(不包括邮政部门发行的报刊); 五、饲料、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农用塑料薄膜; 六、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煤炭。13% 原油、井矿盐和除上述货物以外的其他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7% 3(计税方法 (1)一般纳税人计税方法 一般纳税人在计算应纳增值税税额的时候,先分别计算其当期销项税额和进项 税额,然后以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为实际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适用税率

(2)小规模纳税人计税方法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取得的销售额,按照规定的适用征收率(商业为4%,其他行业为3%)计算应纳增值税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售额×适用征收率 (3)进口货物退税 纳税人进口货物,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应纳增值税税额。 (4)出口货物退税 纳税人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可以按照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的增值税退税。目前,出口退税率分5%、6%、9%、11%、13%、17%六档。 4(主要免税规定 农业生产单位和个人销售的自产初级农业产品;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国家鼓励发展的外商投资项目和国内投资项目的投资总额之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避孕药品和用具;向社会收购的古旧图书;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残疾人组织直接进口的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可以免征增值税。 消费税 1(纳税人 消费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生产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各类企业、单位、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个人。纳税人出口的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但是国家限制出口的产品除外。 2(税目、税率(税额标准) 消费税税目税率表 税目税率(税额标准)备注 一、烟

个人所得税:未来主体税种的必然选择(一)

个人所得税:未来主体税种的必然选择(一)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主体税种 个人所得税成为主体税种是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的选择。同时遵循税制演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推动个人所得税种向主体税种迈进是可能的。 一、按主体税种的地位与方向推动个人所得税成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重塑政府与公民个人关系的需要 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与个人是两个独立的经济主体,两者的关系是公共管理者与纳税人的关系。政府通过征税获得其行政的财力,提供公共产品,个人通过纳税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每个享受公共产品的人都应向政府纳税,这是公民的义务,也是税负公平的基本原则:政府行政建立在公民个人纳税的基础之上,政府的钱是纳税人的钱。不存在脱离纳税人的政府,也不存在游离于政府之外的个人。每个有纳税能力的人都纳税,既是唤起公民监督政府的动力,也是施加给政府廉洁行政的压力,是民主行政的基础,是塑造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个人新型关系的途径。 2.建立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需要 公共财政一方面包括为了公共目的,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公共需要,另一方面是从公众手中取得资金:从运行的角度看,这一过程必须公开透明,政府财政行为要接受公众监督。个人所得税最能满足这一要

求,对于我国从“计划税”向“显性税”转轨的财政体制来说尤其重要。这能够唤起并确立政府和公众双方,也就是“纳税人意识”,一方面政府花钱要接。受监督,另一方面公众也会产生积极主动参与财政管理和监督的“冲动”。这是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最基本要求。 3.组织财政收人的需要 转轨以来财政入不敷出,债务日益沉重,当下之计是尽快提高财政收入能力。在税收构成中,关税的增长潜力在加入WTO以后会越来越小,农业税受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限制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增加,国有企业所得税在国有企业走出困境之前难见起色,集体企业受到市场竞争及自身的局限发展也受到重重阻力,企业所得税增长幅度也不可能太大。现在课征不足的税种只有个人所得税。在国民收入分配主体分配格局中,个人收入占比重过高。根据1992-1996年的数据,居民、企业和政府三者在GNP初次分配格局中的所占比重平均为64.80:19.34:15.86,在最终分配格局中的所占比重平均为64.20:12.45:18.35,这表明征收个人所得税具有足够的潜力。目前,应该转换筹资机制,把它看作是个人所得税的应税税基,变向社会发债为向个人征税。这是解决财政困境的治本之计。因此,从增加财政收入能力的角度看,个人所得税应承担起组织财政收入的重任。 4.发挥税制调节功能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它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事实上,收入的集中化与不平等正开始妨碍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在这个意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只是分享

精品文档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为双主体,其他税种配合发挥作用的税制体系。 流转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主体税种之一。作为流转税制三大支柱的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占税收总收入的70%以上,它们对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可靠、及时、稳定地获得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得税也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主体税种。所得税占税收总收入的20%左右。它为贯彻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以法律形式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使国营企业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充满生机和活力;有利于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调节各种经济成分的收入水平;有利于通过税收政策,维护国家权益,吸引外资。 其他辅助税种包括特定行为税、资源税和财产税,这些税种的收入不大。但是这些税种在整个税制体系中的辅助作用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一些特定行为类的税种,是国家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设置的税种,可以直接体现国家的政策,实现国家的宏观控制。 我国的税制结构,自新中国建立到利改税以前的30年间里,都是以对商品课征的税种作为主体税种。 1994年新税制改革时又进一步规范了所得税。这样,我国的所得税体系就初步形成了,并且成为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种,从此,我国的税制结构就从以流转税为主体转变为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为双主体。我国新税制实行双主体的税制结构,符合世界各国税收发展规律,也适合我国的国情。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建立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税收体系是适宜的。我国现在大力发展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既强调市场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又重视宏观调控对各种流弊的作用,实现市场与国家调控的协调统一。这种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的税制结构只能实行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模式。这是因为:一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要求税收及税种设置要有助于国家产业政策、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的执行。而流转税的特点在于,它可以实行行业差别税率和差别税种,有力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要求税收分配有助于实现公平、平等、按能负税等原则,否则,企业之间难以展开公平的竞争,社会经济发展也会因此而失去动力。因此,适合市场竞争需要,符合纳税者负税能力的所得税也就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税种。 决定我国现行双主体税制结构的又一重要原因是我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情况。实行统一、公平的税收制度和税制结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特殊国情的大国来说,不仅有技术上的难度,而且有众多现实的困难。因此,应该把流转税环节作为重要的税源产生地,把流转税作为主要税种。流转税还有助于指导企业按照国家宏观目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加强企业核算,提高经济效益。而所得税的征收,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适应、一定体现合理负担的原则,有利于调节纳税人之间的收入水平。 精品文档

中国现行的税种有多少

中国现行的税种有多少 国税与地税,是指国家税务系统和地方税务系统,一般是指税务机关,而不是针对税种而言的。 我国现行税种共有24个,按照财政分税制的要求,将24个税种按照实际情况划分为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地方税三种。其中,中央税归中央所有,地方税归地方所有,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分配后分别归中央与地方所有。 为适应分税制的要求,全国税务机关分为国家税务局(简称国税)和地方税务局(简称地税),负责征收不同的税种。国税主要负责征收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地税主要负责征收地方税,他们之间的征收管理分工一般划分如下: 1。国税局系统: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央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中央与地方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地方银行、非银行金融企业缴纳的所得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所得税、资源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证券交易税(开征之前为对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中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的部分,中央税的滞纳金、补税、罚款。 2。地税局系统: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包括上述由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管理的部分),地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不包括对银行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的部分),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农业税、牧业税及其地方附加,地方税的滞纳金、补税、罚款。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降低征收成本,避免工作交叉,简化征收手续,方便纳税人,在某些情况下,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可以相互委托对方代收某些税收。另外,对于特殊情况,国家税务总局会对某些税种的征收系统,做出特别的安排和调整。 因此,纳税人涉及具体税种应当向哪个税务系统缴纳问题时,还是应当以当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和地方税务机关的实际分工及其具体要求为准。 地方税包括下列税种: 1、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 2、地方企业所得税(不含上述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 3、个人所得税, 4、城镇土地使用税, 5、资源税, 6、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 7、房产税, 8、车船税, 9、印花税, 10、屠宰税,(2006年2月17日起废止地方税书籍) 11、农牧业税, 12、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的农业税(简称农业特产税), 13、耕地占用税, 14、契税, 15、筵席税,

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的可行性分析

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地方税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核心问题就是要确立地方税主体税种。我国当前的地方税收入很不稳定,地方政府的各项职能无法充分满足。如何选择地方税主体税种,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模式,其他国家的经验也只能作为一种趋势借鉴,我国进行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具体方案。本文以云南省为例,从地方税收结构入手,分析了影响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的主要因素,继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对于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的可行性,以期为我国构建地方税体系及完善地方税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税地方税主体税种云南省一、云南省税收结构概况 长期以来对云南省而言,营业税是云南省地方税收收入中贡献最大的税种,贡献率接近三分之一;其次是增值税;排名第三的是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对云南省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总体贡献程度高达60.22%,2007-2015年云南省各税种占地方财政税收收入的比重和云南省分享税收对地方财政税收收入的贡献情况通过表1呈现。 从贡献率的变化而言,增值税的贡献率逐步下降。2007年,增值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约为22.64%;2015年,该比

例降低至15.72%。企业所得税占财政税收收入的比重也持?m 下降,从2007年的14.71%下降至2015年的12.18%。然而,营业税占云南省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趋势持续上升,2007年为29.7%,2014年为30.37%,最高值出现在2013年,高达34.45%。具体的变化趋势请参见图1。 除此之外,其他税种对云南省税收收入的贡献也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1)个人所得税对云南省税收收入的贡献程度逐年下降,2007年个人所得税占云南省税收收入的比重约为5.07%,2015年该比例下降至3.65%。(2)资源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对云南省财政税收收入的贡献程度也呈现逐 步下降的趋势,但是变化幅度不大。(3)房产税和印花税对云南省财政税收收入的贡献程度略有上升,但变化幅度也不大。(4)城镇土地使用税对云南省财政税收收入的贡献程度有明显的上升,2007年,城镇土地使用税对云南省财政税收收入的贡献程度约为1.04%;2015年,该税种的贡献率上升至2.07%,翻了一翻。(5)土地增值税对云南省地方财政税收收入的贡献程度也明显上升,2007年,土地增值税的贡献率为0.99%;2015年上升至4.65%,翻了四倍。(6)车船税对地方财政税收收入的贡献也有明显的上升,2007年车船税占地方财政税收收入的比重为0.57%;2015年该比例达到1.28%。(7)耕地占用税对地方财政税收收入的贡献同样有

我国现行税收种类

我国主要税收种类 一、增值税 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对一般纳税人,就其销售(或进口)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增加值征税,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出口货物为0%(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办法计算应纳税额,征收率一般为6%,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等税法列举项目的征收率为4%.增值税的纳税期限一般为1个月,纳税人应在次月的1日至10日的征期内申报纳税。 二、消费税 对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征税范围包括烟、酒和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等18个税目。消费税根据税法确定的税目,按照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销售数量分别实行从价定率或从量定额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消费税的纳税期限与增值税的纳税期限相同。 三、营业税 对有偿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应税劳务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等7个税目。营业税按照应税劳务或应税行为的营业额或转让额、销售额依法定的税率计算缴纳。除了娱乐业实行20%(其中台球、保龄球适用5%)的税率外,其他税目的税率为3%或5%.营业税的纳税期限与增值税、消费税基本相同。 四、企业所得税 对中国境内的一切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企业所得税以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企业所得税实行按月或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征收办法。即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五、个人所得税 以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包括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等11个应税项目)为对象征收。除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注: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比照执行)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至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外,其余各项所得均适用20%的比例税率。纳税期限是: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和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缴,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年度终了后30日内缴入国库;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在年度终了后30日内,将应纳的税款缴入国库。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自行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六、资源税

个人所得税的检查方法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检查方法 本章主要介绍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征税围、计税依据、适用税率、应纳税额、税收优惠和个人所得税特殊业务的检查,重点容包括各税目的区分和特殊业务的检查。 第一节纳税义务人的检查 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可区分为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一、政策依据 1.居民纳税义务人 (1)在中国境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2)在中国境有住所是指纳税人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习惯性居住。(《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条) (3)在中国境居住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居住满365日。在计算居住天数时,对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视为临时离境,不扣减其在华居住天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条)

(4)在中国境无住所,但是居住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只就由中国境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居住超过五年的个人,从第六年起,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 (5)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 2.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1)在中国境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2)在中国境无住所,但是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连续或者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条) (3)根据国税发[1994]148号文件规定,对在中国境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有关规定,详见表8-1。 中国境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有关规定表8-1

个人所得税最新现状分析

个人所得税现状分析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税率结构 一、目前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现状 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它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税制结构中最为重要的税种。我国个人所得税是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于1980年9月开征的,至今已有24个年头了。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该税征收管理得到不断改进,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不断加强。特别是1994年实施新税制至2004年,各级税务机关以强化对高收入者调节为重点,不断改进和加强个人所得税

的征收管理,从而推动了个人所得税收入连年高速增长,从1993年的46.8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737.05亿元,年平均增幅高达47.5%,年均增收118亿元,大大高于同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和税收收入增长速度,是同一时期收入增长最快的税种。从收入规模上看,个人所得税已成为中国第四大税种,个人所得税占中国税收的比重也由1994年 的1.6%,迅速提升至2004年的6.75%.在一些省市,个人所得税收入已经成为除营业税收入之外的第二大地方收入。它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和组织税收收入的职能都得到越来越 充分的体现,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与税制建设滞后、税收征管乏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应有的调节分配、组织收入的功能仍然远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个人所得税既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方式,也是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手段,还是人才竞争的因素之一,因此税负高低至关重要。而税率是影响税负的最主要因素。在设计税率时,各国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有所不同的。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指导思想是以调节个人收入为主,同时兼顾组织财政收入,并根据我国的国情,采取了分类(项)税制模式,各类所得的适用税率也有所不同,有的实行累进税率,

我国现行的税种有哪些

?分为四大类有28个税种,: 1.流转税类。包括7个税种: (1)增值税; (2)消费税; (3)营业税; (4)关税; (5)资源税; (6)农业税(含农业特产税); (7)牧业税。这些税种是在生产、流通或服务领域,按纳税人取得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征收的。 2.所得税类。包括3个税种: (1)企业所得税; (2)外商投资企业和xx企业所得税; (3)个人所得税。这些税种是按照纳税人取得的利润或纯收入征收的。 3.财产税类。包括10个税种: (1)房产税; (2)xx房地产税; (3)xx土地使用税; (4)车船使用税; (5)车船使用牌照税; (6)车辆购置税;

(7)契税; (8)耕地占用税; (9)船舶吨税; (10)遗产税(未开征)。这些税种是对纳税人拥有或使用的财产征收的。 4.行为税类。包括8个税种: (1)xx维护建设税; (2)印花税; (3)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4)土地增值税; (5)屠宰税; (6)筵席税; (7)证券交易税(未开征); (8)燃油税(未开征)。这些税种是对特定行为或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征收的。 机械租赁税收 营业税(5%)、城建税(营业税税额的7%)、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2%)、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税额的3%)、水利基金( 0.06%)、地方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税额的1%)、印花税( 0.1%),其综合征收率为 7.71%。 建筑施工机械租赁税收不可忽视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企业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大项目大工程的赶工建设,使得推土机、挖土机、打桩机、铲车、压路机、重型吊机以及大型送料设备等施工机械因其经济、快速、高效已逐渐取代人工劳动成为建筑工程作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但是,由于这些大型建筑工程机械价值大、专业操作性强,作业时间短,一些规模小的建筑工程单位采取租赁的办法进行建筑施工。这个租赁市场十分广泛兴旺,而恰恰这一兴旺的市场是我们税收的死角。因此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日常税收征管中,作为基建工程税收的延伸,施工机械租赁税收问题正成为一个新的税收漏洞。以25吨以内的起重机为例,按每工时台班费平均1000元计,单台起重机年应纳税额就在5万元左右,而这些税收,都因为种种原因而流失。之所以造成流失,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施工机械租赁的流动性大、时间短、隐蔽性强等特点,使得对其日常的税收管理存在“四难”: 一、税源难监控。由于基础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基建工程项目众多。以本分局为例,目前在建超过亿元的大项目就有近20个,而参与建设的大大小小建筑施工企业达300多户,而这其中多多少少都存在施工机械租赁的现象。但施工机械租赁情况不象建筑施工企业搞施工一样,有明确的施工场地,到现场一看就可以掌握建筑施工企业的基本情况,而施工机械租赁则是非常隐蔽,对税务人员来说难以分清是自有还是租赁,且施工机械租赁项目众多,因此在日常税收管理中很难发现这些租赁情况,导致税源得不到有效的监控。 二、信息难掌握。建筑施工机械有很强的流动性,租赁期一般都很短,几天或十几天,最多一、两个月,并且大多数都是无证经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对税务机关来说,对这种“短、频、快”的项目,往往是在租赁结束后才得到信息,而此时施工机械经营者已拿钱走人,无处找寻了。 三、金额难确定。建筑施工机械种类繁多,如起重机就有塔式、履带式、轮胎式、汽车式、自升式、叉式等等,每一种又有不同的型号,每工时台班费也因型号不同由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对税务机关来说很难区分这些设备,遇到不如实提供租赁金额的经营者,税务机关往往无法确定其价格是否真实准确。如实行核定征收,也会因种类多无法区分而不能准确确定其工时台班费,使得核定依据难以令人信服的,引起争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