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几点认识

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几点认识

.
殉一详洲舒俨
专题论坛
2IC H.4N1'1NGGlI
v者的话:
企业价值评估是资产评估行业的一项主要业务。而关于企业价值评估的概念和原则,在国外是首先
在美国1987年颁布的《价值评估行业统一操作规范》(USPAP)中得到了确立(USPAP在1989年得到了美
国相关法律的认可)。在USPAP的SB 9中,开宗明义地提出:“在企业价值评估或无形资产评估中,评估
人员必须首先确定评估所要解决的主题以及完成此评估主题所必要的工作范畴。然后正确地去完成对于
获得令人信服的评估结果所必需的研究和分析。”在USPAP的SB 10中提出:“在报告企业或无形资产的
价值评估结果时,评估人员必须以不会引起误解的方式传达每一项分析、判断和结论。”
1989年,美国价值评估师协会(ASA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等五个涉及企业价值评估的
行业协会又共同编制了专用于企业价值评估的《评估术语汇编》。1991年,ASA开始制订更具体的有关企
业价值评估方法程序的规范。2000年,国际价值评估准则委员会(IVSC)在其评估准则(IVs)中也增加
了GN 6(企业价值评估),欧洲价值评估师联合会(TEGoVA)在其评估准则(EVS)中增加了GN 7(企
业价值评估),这两个标准的要求与美国ASA对企业价值评估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我们这次发布的《企
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中的要求,也是与ASA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而AICPA虽然在1989年即
参与了企业价值评估术语的编制工作,但一直到美国“安然事件”曝光之后的2002年,AICPA才制订出
其具体的企业价值评估规范。
我国的企业价值评估实务比起先进国家来是后进了一点,但这一差距不是不可缩小的。“东风随春
归,发我枝上花。”只要我们兢兢业业、秉承独立、客观、公正的服务原则,我们一定能将企业价值评估
完成得更好。真如本专题论坛中一文中所希望的:“我们期待着具有革命性的《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
(试行)》将中国的资产评估行业带人辉煌灿烂的明天。”
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几点认识
徐淑
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是国际公认的三大价
值评估方法,也是我国价值评估理论和实践中普遍
认可、采用的评估方法。由于在企业价值评估业务
中,受我国产权市场尚不发达、企业交易案例难以
搜集等条件的制约,市场法较少得到运用。因此,成
本法和收益法成为了我国企业价值评估的两大主流
评估方法。
长期以来,理论界围绕着上述两种评估方法哪
种更科学、更能够有效揭示企业价值这个问题,展
开了激烈的辩论。本文拟结合新近发布的《企业价
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在简要分析企业价值评

中成本法和收益法利弊的基础上,对企业价值评
估中评估方法的运用谈几点认识。
一、运用成本法评估的利与弊
《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指出,企业
价值评估中的成本法也称资产基础法,是在合理评
估企业各项资产价值和负债的基础上确定评估对象
价值的评估思路。这一阐述借鉴了国外企业价值评
估理论和实务的成果,是在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了
资产基础法这一概念,其揭示了企业价值评估中成
本法的实质。
由于成本法应用简便,所以成了我国企业价值
评估实践中最主要的评估方法。在长期评估实践
中,社会各界对成本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利弊的论
述,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
专题论坛
2I〔IIAN PIN C Cl

(一)有利之处
1、与我国国有企业的现实情况相适应。长期以
来,由于承担着较多的社会负担和非正常费用,我
国多数国有企业效益低下,企业的财务数据也难以
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影响了基于企业
财务收益数据进行企业价值判断的可靠性。在这种
情况下,将被评估企业视为一个资产的组合体,在
对各项资产清查核实的基础上,逐一进行评估,最
后加和得出企业评估值的做法,既简便易行,又在
较大程度上能够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2、各项资产的评估结果易于及时验证。成本法
评估中,评估对象主要是各类有形资产。其中,对
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评估,成本法既可与审计
相互配合,又便于进行对照检查。而对于固定资产
评估中的重置成本和成新率,前者成本法通常是通
过市场询价或类比方式取得的;后者是通过专业人
员对资产的各类贬值进行判断后得出的。因此,成
本法所得出的各项资产评估值都可以通过市场调
查、现场勘察、抽调工作底稿等手段进行及时检查
和验证其真实性和合理性。
3、对评估人员财务分析能力的要求不高。从实
践中看,成本法评估的难点主要有三类:一是应收
款项的可收回程度;二是机器设备的成新状况;三
是建筑的评估。在具体的一个评估项目中,可以根
据这些方面的工作量,配备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和经
验的资产评估师,分别进行工作。而设备重置成本
的取得、往来款函证、银行存款确定和可流通股票
估值等工作,对于评估人员的财务分析水平要求都
不高。
4、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
成本法评估中,企业财务资料和资产使用、检修情
况等资料由企业提供,并要求其对资料的真实性予
以了承诺。而有关的函证和市场询价,又为确定评
估结果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托。因此,

在正常情况
下,评估得出的单项资产评估值较为客观,评估机
构和评估人员需承担的风险也较小。
(二)不利之处
1、模糊了单项资产与整体资产的区别。凡是整
体性资产都具有综合获利能力。整体资产是由单项
资产构成的,但却不是单项资产的简单加总,而是
经过有效配置后作为一项独立的获利能力而存在。
企业是一项具有获利能力的整体资产,而企业中的
各类单项资产,需要投人大量的人力资产以及规范
的组织结构来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加和法显
然无法反映组织这些单项资产的人力资产及企业组
织的价值。因此,采用成本法确定的企业评估值,往
往仅包含了有形资产和可确指无形资产的价值,作
为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一一商誉,却无法体现和反
映出来。
2、不能充分体现企业价值评估的评价功能。企
业价值本来可以通过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收益
能力的预测来进行评价。而成本法只是从投人的角
度,即只是从资产购建的角度来评估企业的价值,
没有考虑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营业绩。在这种情况
下,如果同一时期的同一类企业的原始投资额相
同,则无论其效益好坏,评估值都将趋向一致。甚
至有时还会出现效益差的企业其评估值会高于效益
好的企业的情况。这个结果是与市场经济的客观规
律相违背的。
3、难以完全满足对评估的时间要求。对于产权
交易行为而言,快速、有效的中介服务是十分重要
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于一些资产量大且
驻地分散的企业,由于成本法评估需要实施函证、
询价、勘察等大量步骤,评估在某种意义__巨变成了
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从而无法及时发表评估意
见。不仅如此,如果工作量较大,在评估人员的组
成上,就需要聘请其他评估机构的评估人员和大量
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及普通工作人员(录人员、校
对员、勤杂人员等)。在评估质量上,由于所组织的
工作人员队伍庞大,因评估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
不同评估机构的人员调配难度大,审核把关人员也
无法面面俱到等,评估结果的准确程度也将受到影
n向。
4、不利于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改进和完善。虽
然现行评估操作规范中要求,采用成本法进行企业
整体评估时要采用收益法进行验证。但实践中,许
多评估机构采用成本法结果倒推收益额和折现率。
这种做法,既违背了收益法验证的本来目的,又不
利于大家在实践中改进和完善评估方法,使得企业
价值评估长期在“成本法”阶段停滞不前。
二、运用收益法评估的利与弊
《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指出:

企业


T(f
专题论坛
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是指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
益资本化或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
收益法中常用的两种具体方法是收益资本化法和未
来收益折现法。收益法在我国企业评估中的应用也
一直存在着很大争议。
(一)有利之处
1、能客观地反映投资者的投资观念。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以本求利,将利还本”是人们从事经济
活动的基本动因。收益法以企业的获利能力为基
础,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念,客观地反映
出投资者的投资观念。
2、能充分地体现企业价值评估的评价功能。这
一点,恰恰是成本法的单项资产评估值简单相加所
难以实现的。收益法将企业作为一个具有盈利能力
的整体,通过对企业未来经营情况、收益能力的预
测来评价企业价值。这种评价,充分考虑了有形资
产、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企业组织结构
等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贡献,真实地反映
企业内在价值,也充分地体现了评估的评价功能。
3、有利于提高评估人员的专业水平。收益法评
估与成本法评估的另一大区别是,收益法不需要
“集团军”作战,但需要评估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
验和较高的专业水平。由于收益法评估的核心之一
是对企业的预期收益做出判断,因此,需要评估人
员搜集大量关于企业及其所在行业发展前景乃至国
家宏观产业政策等方面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
行必要的分析、判断和调整,做出合理的预测。因
此,收益法评估既对评估人员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水
平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评估人员的
专业水平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不利之处:
1、难以合理反映经营效益较差或业绩不稳定
企业的价值。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是在计划经济时
代产生和发展的,受经营机制僵化、冗员多、社会
负担沉重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处于长期亏损或
经营业绩波动极大。这种情况使评估人员难以对企
业的未来经营和收益状况做出合理的预期和判断,
从而无法合理确定企业的市场公允价值。
2、收益法的参数值预测难度较大。收益法评估
的关键是三个主要参数的确定,即收益额、折现率
及收益期。受我国各行业和企业的资料难以搜集、
市场情况和企业经营状况变化较快等因素的影响,
收益法所采用参数的预测难度较大。以收益额的预
测为例,首先,评估人员需要从委托方或相关当事
方获取对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和收益状况的预测;其
次,要充分考虑并分析企业的资本结构、经营状况、
历史业绩、发展前

景及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第三,
要充分收集证明企业各项经营业务合法性和未来预
测可靠性的证据;第四,要充分考虑未来各种影响
企业收益的可能性的发生概率及其影响;最后,要
合理列举预测中采用的假设前提。这些步骤,缺一
不可,任何环节的资料遗漏或评估师的判断失误,
都会严重影响收益额预测的合理性。此外,由于收
益法评估的分析和预测难度大,也使得一些缺乏职
业道德的评估机构和人员有可乘之机,与评估相关
利益方通同作弊,提供虚假的评估结果。
3、目前评估人员的专业水平难以适应收益法
的要求。收益法的应用要求评估人员具有多方面的
知识和技能,如产业政策与产业组织分析、宏观经
济运行与调控学、企业管理学、统计分析、市场营
销学等知识及多种数理统计分析的技术;并需要具
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判
断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合理预测企业未来的获利
能力。否则,则评估将缺乏科学依据,将会产生较
大的盲目性和评估风险。目前,无论在评估人员的
考核、培训方面,还是在实践运用方面,都缺乏对
评估人员应用收益法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使得许多
评估人员难以胜任收益法评估业务。
4、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承担的风险较大。长期
以来,管理层和社会各界对资产评估的定位比较模
糊。在一些法律法规中,还赋予了资产评估某种“定
价”的功能。从表面上看,它强调了企业价值评估
结果的权威性和重要性,但实际上是加大了评估机
构和评估师的风险。尤其在收益法的运用中,由于
收益预测等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一旦企业实际
经营情况与预测结果产生出人,评估交易当事方的
谴责和社会舆论将立即指向评估机构和评估师。目
前,在一些政府部门中,也因此对收益法持有十分
谨慎甚至严厉的态度。2004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
《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
知》中提出“对使用收益现值法评估资产的,凡未
来年度报告的利润实现数低于预测数10%-20%的,
公司及其聘请的评估师应在股东大会及指定报刊上
作出解释,并向投资者公开道歉;凡未来年度报告

.
专题论坛
Z班fH、、P贾、仁(妥辱[
一咖
潺产豆平估
的利润实现数低于预测数20%以上的,除要作出公
开解释并道歉外,中国证监会将视情况实行事后审
查,··…。”这些规定反映了证管部门对当前企业价
值评估中收益法应用的无序局面的无奈;但要求评
估师对预测数与未来利润实现数之间的差额公开进
行解释甚至接受处罚这样的规定,也有矫枉过正之

嫌,在世界各国也都没有先例。这样的做法是对企
业价值评估的专业作用性和企业价值评估师作用的
误解。
三、建议
成本法和收益法都是各国价值评估界通过长期
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得出的评估方法,就方法本身
而言,无优劣之分。但是,就具体的评估项目而言,
由于评估目的、评估对象、资料收集情况等相关条
件不同,需要恰当地选择评估方法,以合理确定企
业价值。笔者认为,开展企业价值评估业务,应注
意以下几点:
(一)要对企业价值评估的作用进行正确定位。
只有对企业价值评估进行正确定位,才能使评估人
员在实践中消除对评估方法选用的顾虑,发挥企业
价值评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应有的作
用。对此,在2004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资产评估
准则一一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一
一基本准则》中,评估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已
经开始正视这一问题,并通过专业准则的制定引导
社会公众正确认识资产评估的作用。准则中明确提
出“资产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依据相关法律、
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对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特
定目的下的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
行为和过程。”该定义将资产评估结果是专业意见
这一本质属性已定位清楚,这有利于社会公众正确
认识资产评估的作用。此外,准则在强调评估师应
当对评估结论合理性承担责任的同时,也明确区分
了评估师与评估行为委托方和评估报告使用者等相
关当事方的责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
准则,对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的价值
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是注册资产评估
师的责任;提供必要的资料并保证所提供资料的真
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恰当使用评估报告是委托
方和相关当事方的责任。”并进一步指出“评估结论
不应当被认为是对评估对象可实现价格的保证”。
这些条文,既呼应了定义中关于专业意见的定位,
也有利于澄清对资产评估作用的认识,为评估人员
的安全执业提供了保障。
(二)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资产评估人员。这里
所指的“高素质”分为两方面,一是指专业水平方
面的高素质。执行企业价值评估业务的资产评估人
员应接受过企业价值评估方面的专门教育和培训,
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胜任所执行的业
务。二是指职业道德方面的高素质。资产评估人员
执行企业价值评估业务,应当悟守独立、客观、公
正的原则,勤勉尽责,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不得
出现对评估结论具有重要影响的实质性疏

漏和错
误,不得以预先设定的价值作为评估结论。
(三)要恰当地选择评估方法。评估人员执行企
业价值评估业务,应当根据评估对象、价值类型、资
料收集情况等相关条件,分析评估方法的适用性,
并恰当选择一种或多种评估方法。由于企业价值评
估是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一般情况下,成本
法不应当作为唯一使用的评估方法。收益法应该是
首选的评估方法。但是,收益法评估也并不是“放
之四海而皆准”,它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一
是被评估企业的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
币衡量;二是企业拥有者获得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
险也可以进行预测;三是被评估资产预期获利年限
可以预测。缺乏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都应该放弃
使用收益法,而改用成本法或市场法对企业价值进
行评估。
(四)评估人员要充分履行工作程序和工作职
责。以收益法为例,首先,评估人员要根据企业成
立时间的长短、历史经营情况,尤其是经营和收益
稳定状况等,恰当考虑收益法的适用性。其次,评
估人员应当根据评估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收
益口径,并从委托方或相关当事方获取企业未来经
营状况和收益状况的预测。第三,充分考虑企业资
本结构、经营状况、历史业绩、发展前景和企业所
在行业相关经济要素及发展前景,收集企业所涉及
交易、收人、支出、投资等业务合法性和未来预测
可靠性的证据,充分考虑未来各种可能性发生的概

.
-tr(f
、~、_一_二赢专题:世鉴
21〔BlA、t'ING (:L
率及其影响。第四,合理确定企业收益期间,并对
委托方等提供的收益进行必要的判断和调整,保证
相关预测的合理性。第五,综合考虑评估基准日的
利率水平、市场投资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等
相关信息和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定风险等因素,合
理确定资本化率或折现率,并与预期收益的口径保
持一致。第六、评估人员执行必要的评估程序后,应
当根据相关评估准则编制并由所在评估机构出具评
估报告,充分披露必要信息,包括披露评估目的、评
估对象的状况、所有评估假设和限定条件、评估方
法的运用和评估程序的实施等。
(作者单位财政部企业司)
新an认识新的高度
--一一读《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有感
少豪
企业价值评估是价值评估的一个重要分支。其
评估的对象是企业的整体价值、企业全部股权或部
分股权的价值。自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创立始,企业
价值评估就是其一项主要的业务,但是许多评估师
对企业价值评估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将企业各项资

产价值累加的阶段。现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了企
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为广大的评估师以及企业价
值评估服务使用者等各方人士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
企业价值评估的契机。
以往在企业价值评估操作中所存在的局限是有
其历史原因的。这是由于在资产评估行业发韧的上
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骤起,资
产评估的业务及队伍发展迅猛,而成本法相对其他
两种评估方法来说,较为简便易行。同时在当时的
条件下,成本加和繁荣评估方法也基本上能够反映
企业的公平市场价值。成本法的采用,也使年轻的
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在资本市场产权交易中介服务中
确立了一定的地位。
然而时至今日,尽管企业价值评估这个术语已
经被行业内外所接受,但我们对于企业价值评估的
途径和方法的认识还是远远不够的。其实质内容和
丰富的内涵还有待我们进一步了解、学习和掌握。
随着我国加人WTO组织,世界一体化进程加
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市场也在
不断扩大,我国企业所面对问题也在不断增加,从
而对资产评估行业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
资产评估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
一机遇和挑战将有可能成为这一行业发展曲线上的
一个关键拐点。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无论是中
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还是国际财团进人中国的资
本市场,都要求中国的资产评估行业与国际价值评
估行业同步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资产评估机构和
人员必须熟悉WTO的规则,熟悉国际惯例,熟悉国
际通用和公允的评估原理与方一法,参与行业的国际
竞争。
其次,我国市场经济的进程不仅扩展了中国企
业价值评估市场的吸引力,同时企业价值评估业务
多元化的趋势也已初见端倪。企业价值评估业务呈
现的多样化不仅仅是因为资本权益主体的多元化,
即除了国有资产外更有大量的民营资本、外商投资
等各种股份经营和有限责任的企业权益,同时也是
因为新的产业类型和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出现,以及
崭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都给资本的运行带来更多的风
险和变数。这样的企业价值评估业务是以往仅以成
本途径为主的资产评估方法所无法胜任的。
而我们的企业价值评估业务也不再仅仅是企业
改制。资本市场上的收购兼并、企业合资重组,资
产的抵押担保、保险业务,企业产权的交易咨询、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