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画的尺寸常识(DOC)

国画的尺寸常识(DOC)

国画的尺寸常识(DOC)
国画的尺寸常识(DOC)

国画的尺寸常识

作者:‖文章来源:‖时间:2010-03-20 09:25:46 单位:厘米

三尺全开:100 x 55

三尺单条:100 x 27

三尺横批:100 x 55

三尺对联:100 x 27

三尺斗方:55 x 50

四尺全开:138 x 69

四尺单条:138 x 34

四尺横批:138 x 69

四尺对联:138 x 34

四尺斗方:69 x 68

四尺三开:69 x 46

四尺四开:69 x 34

四尺六开:46 x 34

四尺八开:35 x 34

五尺全开:153 x 84

五尺单条:153 x 42

五尺横批:153 x 84

五尺对联:153 x 42

五尺斗方:84 x 77

六尺全开:180 x 97

六尺三开:97 x 60

六尺对联:180 x 49

六尺斗方:97 x 90

七尺全开:238 x 129

八尺全开:248 x 129

八尺屏:234 x 53

一丈二尺:367 x 144

一丈六尺:503 x 193

一丈八尺:600 x 248

国画的尺寸

三尺全开:100 x 55

三尺单条:100 x 27

三尺横批:100 x 55

三尺对联:100 x 27

三尺斗方:55 x 50

四尺全开:138 x 69

四尺单条:138 x 34

四尺横批:138 x 69

四尺对联:138 x 34

四尺斗方:69 x 68

四尺三开:69 x 46

四尺四开:69 x 34

四尺六开:46 x 34

四尺八开:35 x 34

五尺全开:153 x 84

五尺单条:153 x 42

五尺横批:153 x 84

五尺对联:153 x 42

五尺斗方:84 x 77

六尺全开:180 x 97

六尺三开:97 x 60

六尺对联:180 x 49

六尺斗方:97 x 90

七尺全开:238 x 129

八尺全开:248 x 129

八尺屏:234 x 53

一丈二尺:367 x 144

一丈六尺:503 x 193

一丈八尺:600 x 248

书画尺寸对照与换算

自古以来在中国书画的市场交易中,一般都是按书画的大小尺寸来谈论价格的,即通常是以“平方尺”为计价单位的。而由于中国书画在形制上的纷呈多样,“形制”与“平方尺”之间又有着某种行内约定俗成的换算关系,而了解和掌握这种关系之间的换算,对投资购买名家书画将会有较大的帮助。

书画尺寸对照表:

宣纸规格八尺六尺五尺四尺三尺

对应面积(平方尺)26 16 11 8 5

对应规格(cm)120x240 95x180 84x148 68x136 55x100

厘米与平方尺换算公式: (长cm X 宽cm)X 0.0009 = 平方尺

例:四尺宣(68 X 136)X 0.0009 = 8.32平尺

1平尺等于多少平方厘米?

书画的规格常常讲到几平尺,请问这平尺怎样算?1平尺等于多少平

方厘米?

一平方尺(古玩行的人简称一平尺、一尺)实际上就是33.3cm×

33.3cm,那么就是每平尺1108.89平方厘米。若计算的例题,应该

是68×40/1108.89,那么这幅画应约等于2.45平方尺。宗旨就是画的

长乘宽的积除以固定平尺大小1108.89,平尺大小自然可知。

宣纸系列--宣纸的规格

品名规格(单位:厘米)

整张对开(斗方)竖开(条幅)

三开

小三尺50*100 50*50 25*100 33.3*50

大三尺69*100 50*69 34.5*100 33.3*69

四尺69*138 69*69 34.5*138 46*69

五尺84*153 76.5*84 42*15351*84

六尺97*180 90*97 48.5*180 60*97

八尺124.2*248.4 124.2*124.262.1*248.482.8*124.2

丈二144.9*367.9

丈六193.2*503.7

丈八206*566.7

二丈216.2*629.1

七尺屏53*200

七尺全开:238 x 129

尺八屏53*234

八尺全开:248 x 129

其它

毛边纸48*78

元书纸41*45

册页

1号册页60*42

2号册页55*38

3号册页50*35

4号册页45*32

5号册页42*28

6号册页35*25

7号册页32*23

8号册页28*20

9号册页25*17

10号册页20*14

11号册页19*11

12号册页14*9

中国画基础知识:

1.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画原来泛指中国绘画,是近代为区别明末传入的西画而出现的概念。较之西方绘画的造型方式和表现手法有明显的差异。它包括卷轴画、壁画、年画、版画等各种各样的门类;今作为中国的画种之一,指以中国独有的笔墨等工具材料按照长期形成的传统而创作的绘画品种。中国画不是一个符合艺术分类学的科学概念,按工具材料的区别,可以称为水墨画或彩墨画,与油画、水彩画、版画、水粉画并列;按使用上的不同,中国画作品可分别列入壁画、连环画、年画、插图之中;按题材之异,可以分别列入人物画、风景画之内。但是它毕竟以悠久的历史和独树一帜的特点,集中代表了中国绘画传统及其在新时代的更新,是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具体体现,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是东方绘画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画在技法形式上的特点是什么?(1)构图布局自由。根据主题的需要,突破时空的限制,如:“清明上河图”、“长江万里图”等,构图都采用了散点透视,将远隔千里,时隔数日的内容集中表现在一个画面之中2)内容概括,主体突出。中国画的造型观源于生活,在对物象进行提炼、取舍、加工过程中并不脱离人们的视觉经验,也不违背生活的逻辑,讲究通过艺术的经营将自然物象转化为用笔墨和线条表现的绘画形式符号。(3)以线造型为主,以点、面造型为辅。物象的型、质和形象是通过轻重、粗细不同的各种线的组合,以及大小虚实等不同的点、面配合下体现出来的。

3.中国画的分类是怎样的?中国画基本分为三大科: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在技法上又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工笔画中包括白描、淡彩、重彩和没骨工笔。写意画中包括兼工带写、小写意和大写意。

4.中国画的画幅形式是怎样的?画幅形式有:壁画、屏风、卷轴、册页、扇面、镜心、横披与手卷等。

5.中国画用什么样的笔?中国画使用的笔通称毛笔,制笔的毫料有软毫、硬毫和兼毫三种。软毫笔以羊毫为多,鸡毫次之。羊毫笔有长锋、中锋、短锋之别,长锋羊毫笔锋长,含水分较多,适于表现多种墨色变化,但不易掌握。短锋羊毫笔锋短,落笔易于浑厚。中锋羊毫笔介于长短之间,锋长适中,适于勾勒衣纹渲染着色。鸡毫更软,不易掌握。硬毫笔包括狼毫、紫毫、獾毫及棕毫等。硬毫笔一般弹力较强、劲健锋利,易于掌握和使用。其中狼毫笔和紫毫笔使用较多。多用于勾线、皴点山石、花卉和画兰竹等。兼毫笔是两种以上不同质的毫料兼制而成,此笔软硬适中,适于勾线,也适于渲染用。如:“大白云”是羊毫狼毫合制。“五紫五羊”是紫毫与羊毫合制6.怎样选择毛笔?选笔的标准是“尖、齐、圆、健”。尖是笔锋尖锐,蘸墨后尖利如故;齐是修削整齐,笔尖铺开压扁,笔毛一律崭齐;圆是圆浑饱满;健是劲健有力,无论是画方画圆,顺笔逆笔,绝不涩滞,提起后笔锋收敛尖锐如故。

7.怎样保护毛笔?新买来的笔,笔毛有胶,长时间不用会被虫蛀,可以先洗净后放好。作画时笔不可久置水中,久浸毛质容易变软,有碍笔力挺健。毛笔用完后,要洗净,捋直笔毛,倒挂在笔架上,使笔头朝下,切忌湿时插在笔筒里。

8.中国画用什么样的纸?中国画用纸主要是宣纸、皮纸和绢等。宣纸又分为生宣纸、熟宣纸、半生半熟纸三种。好的宣纸具有棉、白、细、匀的特点,而且还要具有“发墨定笔”的特点(发墨指墨色在纸上生润有色,定笔指笔痕清晰)。生宣纸又按纸的厚薄分为单宣、夹宣、三层夹宣等几种。一般情况是薄纸渗化速度比厚纸快。半生半熟宣纸则是指渗化能力介于生宣纸与熟宣纸之间。宣纸规格有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等尺寸之分。皮纸性能与生宣纸相似,纸质结实且经得起反复皴、擦、揉、搓,但不易留笔痕,上色易灰暗

9.什么是熟宣纸?熟宣纸是将生宣纸用适当比例配制的胶矾水刷制而成,不吸收水分,画工笔画时用这种纸。

10.什么是中国画使用的绢?绢是—种丝织制品。中国画用绢有生绢和熟绢两种。生绢性能像生宣纸,色或墨画上去容易渗化。熟绢上过胶矾水,像熟宣纸,使用起来比熟宣纸感觉细腻滋润。保存时要密封好,防止漏矾与虫蛀。

11.画中国画还用其他的材料吗?元书纸、皮纸类、高丽纸、云龙纸等都可以用来作画。性能近似生宣,但不“发墨”也不易“定笔”,有时利用这些特点会出现特殊效果。还有棉布、无纺布、化纤布、亚麻布等,许多画家也用来作画,但布面要经过特殊处理。

12.中国画用什么样的墨?墨在中国绘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墨有固体墨与液体墨两种。中国画的传统用墨是固体墨,因其所用的原料不同,又分为油烟墨、漆烟墨和松烟墨三种。油烟墨——是用桐油等油类烧制成烟制成。其黑色偏暖,用来作画,与其他透明颜色调和用很协调。松烟墨——用松树枝烧烟制成,其黑色偏冷,多用于书法。漆烟墨——用传统大漆烧烟而成,其黑色细润而有光泽,用于绘画也合适。在选用时以质地细腻、滋润呈蓝紫色为好。以“顶、上、贡、选”为墨的等级之分。液体墨保持了油烟墨的特点,由于使用方便,现在十分普及,但用于写意画较好。其中以“天津书画用墨汁”和北京“一得阁墨汁”为好

13.怎样使用砚台?传统的中国画一般要用固体墨块在砚台上加水研磨使用。砚不论端砚、歙砚,但求细腻滋润发墨,墨太粗容易伤笔;过于细腻而坚实,又不容易发墨。砚台用久了,由于墨垢厚积不易洗掉,即光滑不发墨时,要重行“开”一下,可选择细致小瓦片,先在他物上磨光,再在砚上轻轻一磨,磨去墨锈(即堆积的墨垢),自能发墨。如果新砚过粗,也可以如法一磨就会细腻。砚台不用时要盖好,不使灰尘玷污,也不易干燥。

14.中国画用什么样的颜料?中国画使用的颜料有植物颜料(水色)和天然矿物质颜料(石色),还有化学合成颜料三大类。植物颜料有花青、胭脂、藤黄等。矿物质颜料有赭石、朱砂、朱膘、石青、石绿、石黄等。由锌管包装的中国画颜料大都是化学合成颜料。这些统称中国画颜料。

15.什么是水色、石色?水色是用自然界中的植物的汁液制成的,呈膏状或块状。石色之所以称之为“天然矿物质颜料”是因为它是用天然矿石制成的。矿石是天然的结晶体,大多呈透明或半透明状,把它们研磨成粉末作为颜料使用,色泽沉着艳丽,经久不变。石色呈粉末状,在使用时要调入一定比例的胶。

16.中国画颜料的特点是什么?水色(植物颜料)是透明色,可以相互调和使用,没有覆盖力,色质不稳定,容易退色。石色(矿物颜料)是不透明色,相互不能调和使用,覆盖力强,色质稳定,不易退色。石色和水色相互之间也不能调和使用。下面介绍几种最常用最基本的中国画颜料:(1)花青:呈深蓝色,为植物透明色。用蓼兰、大青叶等植物的枝叶泡制而成,有管装的和小块状的。膏状块状花青温水泡开后使用,但不宜一次泡太多,因为夏天容易发霉变质。(2)藤黄:呈柠檬黄色,为植物透明色。原为热带植物藤树枝干的汁液制成。色相鲜明,以质地匀净、颜色纯正为好。(3)胭脂:呈深红色,为植物透明色。传统制作这种颜料用红花、茜草、紫草等植物煎制而成。在汉代由西域传入我国,色相偏冷,较沉着。(4)曙红:呈冷红色,比胭脂色鲜艳。早年称之为“西洋红”,是因为清末时从德国进口而得名。是一种化学合成颜料。(5)钛青蓝:呈较鲜明的深蓝色,是化学合成色,色相较稳定。如调入一点墨色与花青很接近。(6)朱砂:呈粉桔红色,为矿物色的不透明色。这种红色很难用其它色调配出来,产于汞(水银)矿。粉末状,加胶后使用。(7)朱磦:呈桔红色,比朱砂色亮一些的半透明色。色相较鲜明,是在研制朱砂色时漂浮在最上层质地极细的暖红色。因为质地很细,加胶后可以做透明颜料使用,由于它是天然矿石制成,色质稳定,不易退色。(8)石青:呈鲜明的蓝色,为矿物色的不透明色。原料产于铜矿,俗名青金石。石青色制好以后可分成头青、二青、三青、四青等不同深浅的蓝色。因粉末颗粒粗细不同而

产生深浅之别,以头青最深,其他次之。(9)石绿:呈冷粉绿色,为矿物色的不透明色。产于铜矿,俗称孔雀石。石绿也分头绿、二绿、三绿、四绿等数种,也因颗粒粉末的粗细不同而产生深浅变化,头绿最深,其他次之。(10)赭石:呈浅褐色,为矿物色的不透明色。原料为赤铁矿石,细研磨后可以做透明颜料用。它与花青色调和后会出现沉淀物,是因为矿物色和植物色质地不同的原故。(11)化学合成颜料:现在市面上出售的盒装锌管十二色中国画颜料是化学合成颜料,是仿照传统的矿物质颜料(石色)和植物色(水色)而制成的。因为是锌管包装,使用时不用调胶,用起来很方便,并且造价也很低。但颜料本身的色泽远不及天然矿物质颜料纯正美丽,色质也不稳定,容易退色。

17.当代中国画还用其他颜料和材料吗?很多画家把水彩、水粉、丙烯、金粉、银粉、云母粉、金箔、银箔同国画色一起使用以丰富画面效果。这种综合材料的运用,给当今中国画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促进和发展。

18.中国画的执笔方法是怎样的?初学者,首先要懂执笔,姿势才能正确,达到运笔用墨自如,应注意以下几点:(1)笔正:笔正则锋正。骨法用笔以中锋为本。(2)指实:手指执笔要牢实有力,还要灵活不要执死。(3)掌虚:手指执笔,不要紧握,指要离开手掌,掌心是空的,以便运笔自如。(4)悬腕、悬肘:指大面积的运笔要悬腕或悬肘,才可以笔随心,力贯全局。

19.什么是中锋、侧锋用笔?中锋用笔要执笔端正,笔锋在墨线的中间,用笔的力量要均匀,笔锋垂直于纸面,其效果圆浑稳重。侧锋用笔执笔偏侧,笔锋在墨线的边缘,笔锋与纸面形成一定的角度,用力不均匀,时快、时慢、时轻、时重,其效果毛、涩变化丰富。

20.什么是顺锋、逆锋用笔?顺锋:一般指笔锋的运行和笔杆的倾斜方向一致,其效果光洁、挺拔。逆锋:笔锋逆行(也就是说和习惯的运笔方向相反),其效果干涩、稚拙。

21.什么是聚锋、散锋用笔?聚锋是指笔锋拢在一起,呈单一笔锋。散锋则指笔锋散开,呈多锋状(又称“开花笔”),其效果枯涩而多变化。

22.用笔的快慢影响画面效果吗?各种笔法的运用,主要依效果而定,当然也不排斥个人的特殊习惯,用笔的快慢,决定于纸的吸水程度及笔中含水分的多少。画纸吸水快,用笔的速度相对也快些,但如笔中含水较少或极少,用笔速度也就不同程度地放慢。如果纸吸水慢,但笔中含水较多,用笔的速度也要相应快一点,随着笔中水分的减少,用笔的速度也逐渐放慢。

23.用笔的一些常用表现手法是什么?勾:以线造型。是工笔、写意画法主要手法之一。比较起来以工笔画用的更多一些。同时“勾”又往往与“染”结合表现一些特定的内容,如人物的脸、手,以及花卉的勾染等,勾有时也同皴结合使用,如山水画石头的画法,多是勾皴结合。工笔的勾,以中锋为主,要求工整、严谨,近似书法中的楷书。写意的勾,则比较随意,要生动活泼。以侧锋结合中锋,有时也用散锋,近似书法皴:是一种和勾紧密结合的辅助方法,工笔和写意均常用。大体上分为点状皴类、面状皴类、线状皴类。无论哪种皴法均需见笔,用笔要有变化,可用中锋、侧锋,也可以用聚锋和散锋,但效果不可太光。擦:笔触不清楚的叫擦。擦是皴工序的继续,是皴的一个补充,其目的是让画面效果更加浑厚。皴、擦的区别在于:一个要见笔触,一个不见笔触。作画时擦不能单独使用,可以和皴交替使用。但实

际上往往很难把这两道程序分开。点:是以面造型的表现手法,写意画使用较普遍,工笔画中也有没骨点染的方法。工笔的点和染是分不开的,因此叫点染。写意画中的点叫点戳或点戳,点法要强调用笔方法和见笔触。写意的点法要从实际出发,可以藏锋,可以露锋;可以侧锋,也可以散锋,无论哪种方法都要见笔触,不可含混不清。染:是加强画面效果的又一种方法。工笔画及写意画均用,但工笔画用得更多一些。工笔画中的染可分为勾染、烘染两种。烘染是在物象轮廓外所做的一种效果的补充,另外还有分染、罩染、碰染等。写意画的染一般都是和皴、点结合进行,如皴染、点染,它是一种见笔触的染法。其作用同工笔一样,方法有湿染(先在被染处上一遍水)、干染两种。

24.什么是以“线”为主的中国画笔墨观?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是以“线”为主的笔墨,它的物质材料是毛笔、水墨和宣纸。这种特殊的工具材料,与特定的表现手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以至“笔墨”成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点。有无笔墨,成为人们评价中国画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比较中西绘画的用线手法,虽然西方画家也利用线条塑造形象,传达感情,但他们更侧重于表现形象的质感、量感、空间感。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则超出单纯塑造形体的功能,具有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独立的审美作用。中国画线条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每根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它是由线条在绘画过程中有控制的提按、行顿、转折、轻重、疾徐等所产生的变化。另一种是各种线条的长短、粗细、繁简、疏密、浓淡、虚实等变化形成整幅画的节奏美。用墨的变化是由笔的变化中发展出来的,笔和墨在使用时是两相结合、相辅相成的。如同骨骼和血肉的关系,不能截然分开。墨由笔出,笔由墨现,一幅好的中国画笔法和墨韵是浑然天成的。

25.中国画的色彩是怎样的?中国画在色彩上,有着它独特的规律与方法,它排除了自然及光源的约束,一般多强调物象的固有色。在整个色彩关系中,以白色(白纸)和墨为基础,以色彩为辅。早期的中国绘画,多是以重彩来表现。如唐、宋时的大批人物画和山水画,多是以重彩表现。元明以来,随着纸的出现带来了水墨技法的演变。同时文人画形式的出现,使绘画逐渐发展成了以水墨为主,以色为辅的面貌。墨在中国画色彩中不只是一种“黑”颜色,而是作为一种调整画面关系的“色彩”存在。中国传统画论中有“墨分五色”的理论,就是一种典型的以墨为色的观念。设色的形式:有纯用墨色表现的水墨画,有色墨结合的淡彩画,也有色彩艳丽以色为主的重彩画。总之色与墨的用法不同,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与面貌。

26.中国画中所提的“形似”、“神似”是指什么?“形似”与“神似”是相对应的。是指绘画作品与自然物象外在特征之间的肖似关系。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画什么像什么。战国荀况有“形具而神生”之说。南朝齐范缜亦有“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之说。形似与神似是统一的。南朝宋宗炳虽有“万趣融其神”之说但仍坚持“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东晋顾恺之说的更明确,即所谓“以形写神”。清代邹一桂说:“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者。”以上诸观点,都是主张“形似”是绘画的基础。“神似”与“形似”也是相对应的。指主客观相统一,由事物的表象审美到意象的深化。也就是说除了画什么像什么之外,还要注意精神内在的表现。即“神者形之用,形者神之质”。袁文曰:“作画形易而神难。形者其形体也,神者其神采也。凡人之形体,学画者往往皆能,至于神采,自非胸中过人,有不能为者。”晁以道、杨慎、李贽等皆有阐述,“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故“形神兼备”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定论。

27.中国画中所提倡的“形似”和“神似”的关系是什么?画家在描写对象时,要在刻画对象外形的基础上,达到传神的境界。这就不是只限于对物象简单如实的描写,而是包含了画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艺术表现完整的过程。它不是物象简单的再现,而是

比原来生活中的物象更高度概括,更注重精神实质的表现,而达到传神。这种作画的态度,就是中国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础。

28.什么是中国画的“意境”?李可染先生说:“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萃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意境在中国画中包含的内容很多。一张画的主题,其取景构图、造型和传神、情节安排与描写以及画面经营处理都须在“意”字上下功夫。“意”可以说是一张画的灵魂。中国画向来就被说成“画是无声诗”、“画有意境”。一张画常常是对象特征和画家感受的和谐表现才能产生诗意。情景交融的形象才是诗的形象,所谓“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的形象才是耐人寻味的艺术形象”。一张情意深,表现力强的画对看画的人能保持着广远持久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说的中国画的“意境”。

29.中国画中“意匠”是指什么?表现意境的加工手段叫“意匠”,也就是指艺术家的表现方法和创造力。在艺术上“匠”字是很高的誉词,如“匠心”、“宗匠”等等。对于艺术家来说,加工手段的高低关系着艺术造诣的高低,历代卓越的艺术家没有不在“意匠”上下功夫的。中国画意境的表现,首先是作者的生活感受,形象思维,艺术创作表现方法等一系列内在功力的结果,同时还必须进行反复的高度的艺术提炼,要求作者苦心经营,精工制作,达到匠心独运的艺术效果,谓之高度意匠。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说:“意匠惨淡经营中”,“语不惊人死不休”。

30.中国画中所提的“六法”是指什么?是由谁提出来的?“六法”是由南齐谢赫提出来的,向为历代画家、评论家、鉴赏家所推重,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比较科学和有系统的绘画创作、绘画批评的准则,其内容如下:(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模写。气韵生动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是1000年来我国绘画创作与绘画批评的重要准则。优秀的绘画作品,必须塑造出动人的形象,有巧妙的结构、用笔、用墨和赋彩。一副画具备这一切,会给人以总的印象,也就是在内容意境、形象塑造以及构图、色彩等方面,给人以又完整又具体的感受。谢赫提出来的“气韵生动”

正是指这种感受。感受的深度,决定于作品对于生活美的揭示深度以及形象创造的完美性。“气韵生动”是形与神在画面上的统一,这个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性。骨法用笔是绘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是运用线描表现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于本意,而归乎用笔。”应物象形是关于形象塑造的问题。所谓“应物”不仅是追求对象外表的相似,更重要的是认识对象的特质与内在精神。描写时,如果只是“象形”而不应物,是不对的。唐张彦远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立意便是中发心源。”故“应物”不是单纯照着对象画,而是在形似的基础之上表现好对象的精神实质。随类赋彩是关于设色的问题。“类”即“万物之类”,这里所指的类,是绘画对象所呈现出来的特性、状貌以及颜色的类别。对于色彩的表现,中国画是很别致的,讲究物体的固有色,然后随物象之类,在形象特征上赋以概括性的色彩表现。经营位置是绘画的布局章法问题,即绘画的构图、构成。所谓绘画中的“位置”,应该有所“经营”。“经营”二字,含义甚深,要根据对象的结构和格局,苦心加以组织和布置。因此在绘画表现上经营位置十分重要,谢赫提出此“法”,正是总结了中国绘画在构图上的表现特点。正因为画的“位置”

是“经营”出来的,是随画家精心组织和布置的,所以中国的山水画才能不受焦点透视的局限,机动、巧妙地运用散点透视,在一幅画面上描写“万里长江”或“华岳千寻”。不论是深远、高远或平远都可以随画家经营布置。传移模写是指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向遗产学习的问题。唐朝大理论家张彦远认为此法是“画家末事”,这并不是意味着此法无足轻重,而是说临摹不

是绘画的目的,临摹是为了更好地创作而进行学习的一种手段。在摹古人优秀作品时一定要认真,做到“形神兼备”真正把精华学到手,才能达到“传移模写”的目的。

31.中国画的“题跋”是什么?题跋在中国画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画构图的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在书画、碑帖等前后题记的文字,均可称为题跋。写在书画或碑帖前面的文字称为“题”,写在后面的文字称为“跋”。题跋可以分三类:一是作者本人的题跋;二是同时期人的题跋;三是后人的题跋;宋代以前的画没有题跋,即使有也只是在树干、山石后面等不明显的地方题个名字而己。这一艺术形式是伴随文人画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最终成为传统中国画的重要艺术形式。

32.中国画的“题跋”有多种形式吗?题跋有藏款与露款之分。常用题法有以下几种:一是横式,根据中国民族习惯一般是自右向左题,字数可多可少,但每行字不宜过多,以保持横的形式。二是竖式,书写的行数不宜过多,以保持竖的形式。三是高低参差不齐的自然式。以上讲的横竖两式,均应齐头,字尾可参差错落,俗称“齐头不齐尾”。而自然式则可自由错落,比较自如。但要注意不要把字写得太散。总之不论哪种题法,都要注意题跋的内容与字体、画面谐调。

33.什么是“长题”?什么是“穷款”?在中国画的题跋当中题字多的叫做“长题”,题字少的(少到只写一个姓名)叫做“穷款”。题字可以是两句诗或是一首诗,几句散文小记,甚至长篇诗文,这要根据画面的构图需要来决定。题字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一幅画经过好的题字不仅是锦上添花,还能点石成金。善于题字者不一定多题,片语只字便能使人感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4.题跋的字体要和画的风格一致吗?题跋的字体要与画的风格相统一。如写意画多用行书、草书,工笔画则多用楷书、隶书等。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主要应根据画面的艺术格调来整体考虑。

35.在中国画中怎样使用印章?印章起什么作用?印章在中国画中起着均衡画面构图,丰富画面效果的功能。一副完整的中国画,除了题跋之外,还要用印章打印。就印章而言,可分阳文章(朱纹)和阴文章(白纹)两类。就印章在画面上的位置而论,又有引首印、具名印和押角印之分。在一处连盖两印或两印以上者,一般上边的印略大,下边印略小,上边是阳文,下边用阴文。

墨,它的物质材料是毛笔、水墨和宣纸。这种特殊的工具材料,与特定的表现手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以至“笔墨”成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点。有无笔墨,成为人们评价中国画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比较中西绘画的用线手法,虽然西方画家也利用线条塑造形象,传达感情,但他们更侧重于表现形象的质感、量感、空间感。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则超出单纯塑造形体的功能,具有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独立的审美作用。中国画线条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每根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它是由线条在绘画过程中有控制的提按、行顿、转折、轻重、疾徐等所产生的变化。另一种是各种线条的长短、粗细、繁简、疏密、浓淡、虚实等变化形成整幅画的节奏美。用墨的变化是由笔的变化中发展出来的,笔和墨在使用时是两相结合、相辅相成的。如同骨骼和血肉的关系,不能截然分开。墨由笔出,笔由墨现,一幅好的中国画笔法和墨韵是浑然天成的。25.中国画的色彩是怎样的?中国画在色彩上,有着它独特的规律与方法,它排除了自然及光源的约束,一般多强调物象的固有色。在整个色彩关系中,以白色(白纸)和墨为基础,以色彩为辅。早期的中国绘画,多是以重彩来表

现。如唐、宋时的大批人物画和山水画,多是以重彩表现。元明以来,随着纸的出现带来了水墨技法的演变。同时文人画形式的出现,使绘画逐渐发展成了以水墨为主,以色为辅的面貌。墨在中国画色彩中不只是一种“黑”颜色,而是作为一种调整画面关系的“色彩”存在。中国传统画论中有“墨分五色”的理论,就是一种典型的以墨为色的观念。设色的形式:有纯用墨色表现的水墨画,有色墨结合的淡彩画,也有色彩艳丽以色为主的重彩画。总之色与墨的用法不同,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与面貌。26.中国画中所提的“形似”、“神似”是指什么?“形似”与“神似”是相对应的。是指绘画作品与自然物象外在特征之间的肖似关系。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画什么像什么。战国荀况有“形具而神生”之说。南朝齐范缜亦有“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之说。形似与神似是统一的。南朝宋宗炳虽有“万趣融其神”之说但仍坚持“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东晋顾恺之说的更明确,即所谓“以形写神”。清代邹一桂说:“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者。”以上诸观点,都是主张“形似”是绘画的基础。“神似”与“形似”也是相对应的。指主客观相统一,由事物的表象审美到意象的深化。也就是说除了画什么像什么之外,还要注意精神内在的表现。即“神者形之用,形者神之质”。袁文曰:“作画形易而神难。形者其形体也,神者其神采也。凡人之形体,学画者往往皆能,至于神采,自非胸中过人,有不能为者。”晁以道、杨慎、李贽等皆有阐述,“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故“形神兼备”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定论。27.中国画中所提倡的“形似”和“神似”的关系是什么?画家在描写对象时,要在刻画对象外形的基础上,达到传神的境界。这就不是只限于对物象简单如实的描写,而是包含了画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艺术表现完整的过程。它不是物象简单的再现,而是比原来生活中的物象更高度概括,更注重精神实质的表现,而达到传神。这种作画的态度,就是中国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础。28.什么是中国画的“意境”?李可染先生说:“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萃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意境在中国画中包含的内容很多。一张画的主题,其取景构图、造型和传神、情节安排与描写以及画面经营处理都须在“意”字上下功夫。“意”可以说是一张画的灵魂。中国画向来就被说成“画是无声诗”、“画有意境”。一张画常常是对象特征和画家感受的和谐表现才能产生诗意。情景交融的形象才是诗的形象,所谓“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的形象才是耐人寻味的艺术形象”。一张情意深,表现力强的画对看画的人能保持着广远持久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说的中国画的“意境”。29.中国画中“意匠”是指什么?表现意境的加工手段叫“意匠”,也就是指艺术家的表现方法和创造力。在艺术上“匠”字是很高的誉词,如“匠心”、“宗匠”等等。对于艺术家来说,加工手段的高低关系着艺术造诣的高低,历代卓越的艺术家没有不在“意匠”上下功夫的。中国画意境的表现,首先是作者的生活感受,形象思维,艺术创作表现方法等一系列内在功力的结果,同时还必须进行反复的高度的艺术提炼,要求作者苦心经营,精工制作,达到匠心独运的艺术效果,谓之高度意匠。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说:“意匠惨淡经营中”,“语不惊人死不休”。30.中国画中所提的“六法”是指什么?是由谁提出来的?“六法”是由南齐谢赫提出来的,向为历代画家、评论家、鉴赏家所推重,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比较科学和有系统的绘画创作、绘画批评的准则,其内容如下:(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模写。气韵生动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是1000年来我国绘画创作与绘画批评的重要准则。优秀的绘画作品,必须塑造出动人的形象,有巧妙的结构、用笔、用墨和赋彩。一副画具备这一切,会给人以总的印象,也就是在内容意境、形象塑造以及构图、色彩等方面,给人以又完整又具体的感受。谢赫提出来的“气韵生动”正是指这种感受。感受的深度,决定于作品对于生活美的揭示深度以及形象创造的完美性。“气韵生动”是形与神在画面上的统一,这个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性。骨法用笔是绘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是运用线描表现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于本意,而归乎用笔。”应物象形是

关于形象塑造的问题。所谓“应物”不仅是追求对象外表的相似,更重要的是认识对象的特质与内在精神。描写时,如果只是“象形”而不应物,是不对的。唐张彦远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立意便是中发心源。”故“应物”不是单纯照着对象画,而是在形似的基础之上表现好对象的精神实质。随类赋彩是关于设色的问题。“类”即“万物之类”,这里所指的类,是绘画对象所呈现出来的特性、状貌以及颜色的类别。对于色彩的表现,中国画是很别致的,讲究物体的固有色,然后随物象之类,在形象特征上赋以概括性的色彩表现。经营位置是绘画的布局章法问题,即绘画的构图、构成。所谓绘画中的“位置”,应该有所“经营”。“经营”二字,含义甚深,要根据对象的结构和格局,苦心加以组织和布置。因此在绘画表现上经营位置十分重要,谢赫提出此“法”,正是总结了中国绘画在构图上的表现特点。正因为画的“位置”是“经营”出来的,是随画家精心组织和布置的,所以中国的山水画才能不受焦点透视的局限,机动、巧妙地运用散点透视,在一幅画面上描写“万里长江”或“华岳千寻”。不论是深远、高远或平远都可以随画家经营布置。传移模写是指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向遗产学习的问题。唐朝大理论家张彦远认为此法是“画家末事”,这并不是意味着此法无足轻重,而是说临摹不是绘画的目的,临摹是为了更好地创作而进行学习的一种手段。在摹古人优秀作品时一定要认真,做到“形神兼备”真正把精华学到手,才能达到“传移模写”的目的。31.中国画的“题跋”是什么?题跋在中国画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画构图的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在书画、碑帖等前后题记的文字,均可称为题跋。写在书画或碑帖前面的文字称为“题”,写在后面的文字称为“跋”。题跋可以分三类:一是作者本人的题跋;二是同时期人的题跋;三是后人的题跋;宋代以前的画没有题跋,即使有也只是在树干、山石后面等不明显的地方题个名字而己。这一艺术形式是伴随文人画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最终成为传统中国画的重要艺术形式。32.中国画的“题跋”有多种形式吗?题跋有藏款与露款之分。常用题法有以下几种:一是横式,根据中国民族习惯一般是自右向左题,字数可多可少,但每行字不宜过多,以保持横的形式。二是竖式,书写的行数不宜过多,以保持竖的形式。三是高低参差不齐的自然式。以上讲的横竖两式,均应齐头,字尾可参差错落,俗称“齐头不齐尾”。而自然式则可自由错落,比较自如。但要注意不要把字写得太散。总之不论哪种题法,都要注意题跋的内容与字体、画面谐调。33.什么是“长题”?什么是“穷款”?在中国画的题跋当中题字多的叫做“长题”,题字少的(少到只写一个姓名)叫做“穷款”。题字可以是两句诗或是一首诗,几句散文小记,甚至长篇诗文,这要根据画面的构图需要来决定。题字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一幅画经过好的题字不仅是锦上添花,还能点石成金。善于题字者不一定多题,片语只字便能使人感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4.题跋的字体要和画的风格一致吗?题跋的字体要与画的风格相统一。如写意画多用行书、草书,工笔画则多用楷书、隶书等。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主要应根据画面的艺术格调来整体考虑。35.在中国画中怎样使用印章?印章起什么作用?印章在中国画中起着均衡画面构图,丰富画面效果的功能。一副完整的中国画,除了题跋之外,还要用印章打印。就印章而言,可分阳文章(朱纹)和阴文章(白纹)两类。就印章在画面上的位置而论,又有引首印、具名印和押角印之分。在一处连盖两印或两印以上者,一般上边的印略大,下边印略小,上边是阳文,下边用阴

36.什么是“丹青”?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石青、石绿等色,故称“丹青”,用来形容中国绘画。37.什么是工笔画?“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

38.工笔画的特点是什么?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1)线条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

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中锋用笔较多。(2)色彩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3)装饰性与平面感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39.工笔画使用什么种类的笔?(1)勾线笔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2)染色笔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3)板刷类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40.工笔画用什么样的纸?工笔画用熟宣纸或是熟绢,是生宣纸或生绢经过一定比例的胶矾水刷制而成。其性能是不渗水。熟宣纸目前有不少品种,如清水书画宣、冰雪宣、书画笺、蝉翼笺、云母笺等。以上熟宣纸中有薄有厚,胶矾水有浓有淡。一般来说薄者适合画淡彩,厚者适合画重彩。以蝉翼笺最薄,冰雪宣最厚。另有洒金笺以及各种染色纸都可以用来画工笔绢为纯丝织制品,分圆丝、扁丝两种。圆丝绢又称“原丝绢”,在古代绘画中常用。现在常用的是扁丝绢,是在绢织成之后加以捶砸,使绢丝呈扁形,以减少绢丝之间的空隙,使绢刷上胶矾水之后不易漏矾。这种绢有白色和仿旧色等几种。另外各种皮纸、高丽纸、水彩纸以及亚麻布、棉布等都可以用来画工笔,但要经过适当处理才好用。

41.什么是“白描”?白描是以线为表现手段的画法。依靠线本身的粗细、刚柔、方圆、巧拙、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同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审美效果。白描就整个中国画来讲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工笔白描,一般线形变化不大,细而均匀,为敷色留有余地。42.工笔画怎样用笔?工笔画在勾线时行笔不要太快,要有节奏。勾画短线时执笔以腕肘着桌面,以手指活动为主;勾稍长一些的线应悬腕而肘着桌面,以腕部活动为主,手指执笔要实,使腕部活动灵活;勾更长一些的线应腕部着桌面而肘部悬起,线随腕动。总之无论哪一种执笔方法,都应保持线条的圆浑与流畅。

43.什么是古人所讲的“十八描”?“十八描”是古人所总结的线的各种描法。通过线条的力度、节奏、韵律、气势等美感效果来表现对象,以传达作者的情感。这18种描法为:高古游丝描, 铁线描, ,混描, 琴弦描, 柳叶描, 马蝗描, 枣核描, 橄榄描, 曹衣描, 丁头鼠尾描, 蚯蚓描, 枯柴描, 撅头描, 折芦描, 减笔描, 竹叶描, 战笔水纹描, 行云流水描.这些描法实际上可基

本分为之两大类。一是中锋行笔,要求力度均匀,笔划粗细一致,其效果圆润饱满。如铁线描、琴弦描、高古游丝描。二是在行笔过程中笔锋不但有上下起伏及左右摇动的变化,而且行笔节奏也不同,从而形成多变化的线条。如:兰叶描、柳叶描、行云流水描、战笔描等。无论哪种描法,都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形象不是为了“描法”而描。44.什么是工笔重彩画?即浓重色彩的画法。以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为主,画面以色为主,设色浓重、艳丽、华贵,给人以高雅富丽堂皇的感觉。重彩一般采用积染套色的方法,所谓“三矾九染”就是指此种画法。每遍施色薄,层层加深,数通之后加染一遍胶矾水以固定已上去的颜色,使得画面色彩厚重、沉着。重彩有勾填法、勾染法两种。勾染法以植物色渲染打底色然后套染石色。勾填法要留出墨线填上石色

45.什么是工笔淡彩画?重彩画指粉质不透明颜料的画法,淡彩指透明颜料和墨色为主的画法。淡彩强调淡雅、单纯、朴素、纯净之美,所以基本上以墨为主加透明颜料以描绘虚幻、朦胧的意境。

46.什么是没骨工笔画?工笔画以线为骨干,所以一般工笔画都是先勾墨线然后染色。之所以称为“没骨”就是不勾墨线,直接用颜色或墨渲染。有时画面仍然有“线”的感觉,这种“线”是渲染出来的效果或是“空”出来的效果,不是勾出来的

。47.工笔画有哪些主要的染法?分染(渲染)——手拿两支笔,一支蘸颜色,一支蘸清水,用颜色笔上色之后,再用清水笔晕开,不露笔痕。一般分明暗染结构时用。罩染——以平涂为主,以水色和半透明色覆盖。用笔要轻,颜色要淡,透露出分染过的底色。烘染——以颜色或墨从物象周围烘托,使其更为鲜明突出。衬染——在宣纸或绢的反面上色,使其色彩更为厚重,造成丰富的层次感。刷——以大笔或排笔涂大面积颜色,常用于画天、地、背景和水。填——留出墨线,以不透明色充填,使墨线更为突出。

48.在工笔画中用熟宣纸和用熟绢有什么区别?熟绢最大的特点是比熟宣纸滋润、细腻。有些很淡很细腻的笔痕也会在绢上保留下来。所以用绢作画要非常小心仔细,颜色不能一次上得太重,以防不均匀。如需要上大面积纯净的底色时,颜色中要多调水,渲染时不能露笔痕,不要出水渍,如果染不均匀很难再用其他颜色或墨覆盖住。熟宣纸不像绢那么敏感,出现笔痕或水迹等不均匀的地方,有时可用重色或墨盖掉。所以纸不如绢细腻。但纸比绢造价低,用起来也泼辣一些。绢比纸要结实,可以反复上色渲染,还可以清洗。纸比较脆弱,经不起繁多的渲染和清洗。

最新常见字画尺寸表

(01)小品 33×33cm 1平方尺 (02)小品 45×33cm 1.4平方尺 (03)四尺三开 68×45cm 2.8平方尺 (04)四尺四开 34×68cm 2平方尺 (05)四尺对开斗方 68×68cm 4平方尺 (06)四尺对开长条 34×136cm 4平方尺 (07)四尺整纸 68×136cm 8平方尺 (08)五尺整纸 811×55cm 11.5平方尺 (09)六尺整纸 96×178cm 15.6平方尺 (10)八尺整纸 122×244cm 27平方尺 (11)丈二整纸 144×366cm 48平方尺 (12)丈六整纸 200×498cm 92平方尺 计算公式: (1)长×宽×9 = 平方尺(例:四尺整纸 1.36×0.68米×9=8.32平方尺。依据:1平方米等于9平方尺,以米为计算单位。) (2)长×宽/0.1089=平方尺(例:四尺整纸 1.36×0.68米/0.1089=8.4平方尺。依据:33×33厘米=1089平方厘米。以厘米为计算单位。 书画格式: (01)宣纸未裱称软片 (02)托一层宣纸称镜心 (03)带裱边称镜片装框为镜框 (04)装上天杆地轴称立轴 (05)横式称横披 (06)较窄的长横披称手卷 (07)册页称开 (08)扇形纸装裱称扇片 (09)装扇骨的称成扇 (10)圆形扇面称团扇大圆扇也称圆光 (11)信纸书写称信札 1

9 9可以分成1和8, 1和8组成9;1+8=9;9-1=8;9-8=1 9可以分成2和7, 2和7组成9;2+7=9;9-2=7;9-7=2 9可以分成3和6, 3和6组成9;3+6=9;9-3=6;9-6=3 9可以分成4和5, 4和5组成9;4+5=9;9-4=5;9-5=4 8 8可以分成1和7, 1和7组成8;1+7=8;8-1=7;8-7=1 8可以分成2和6, 2和6组成8;2+6=8;8-2=6;8-6=2 8可以分成3和5, 3和5组成8;3+5=8;8-3=5;8-5=3 8可以分成4和4, 4和4组成8;4+4=8;8-4=4; 7 7可以分成1和6, 1和6组成7; 2

中国宣纸尺寸对照表(转)

中国宣纸尺寸对照表(转) A-A + 中国宣纸尺寸对照表(转)书画尺寸对照与换算自古以来在中国书画的市场交易中,一般都是按书画的大小尺寸来谈论价格的,即通常是以“平方尺”为计价单位的。而由于中国书画在形制上的纷呈多样,“形制”与“平方尺”之间又有着某种行内约定俗成的换算关系,而了解和掌握这种关系之间的换算,对投资购买名家书画将会有较大的帮助。以下单位为厘米三尺全开:100 x 55 三尺单条:100 x 27三尺横批:100 x 55 三尺对联:100 x 27三尺斗方:55 x 50四尺全开:138 x 69 四尺单条:138 x 34四尺横批:138 x 69 四尺对联:138 x 34四尺斗方:69 x 68 四尺三开:69 x 46四尺四开:69 x 34 四尺六开:46 x 34四尺八开:35 x 34五尺全开:153 x 84 五尺单条:153 x 42五尺横批:153 x 84 五尺对联:153 x 42五尺斗方:84 x 77六尺全开:180 x 97 六尺三开:97 x 60六尺对联:180 x 49 六尺斗方:97 x 90?七尺全开:238 x 129八尺全开:248 x 129八尺屏:234 x 53一丈二尺:367 x 144一丈六尺:503 x 193一丈八尺:600 x 248书画尺寸对照表:宣纸规格八尺六尺五

尺四尺三尺对应面积(平方尺) 26 16 11 8 5应规格(cm)120x240 95x180 84x148 8x136 55x100厘米与平方尺换算公式:(长cm X 宽cm)X 0.0009 = 平方尺书法作品格式简介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常用落款用词一、称谓⒈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⒉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⒊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⒋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⒌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二、上款客套语或敬词雅赏、雅正、雅评、雅鉴、

中国写意山水画教案

中国写意山水画教案 课题:中国写意山水画鉴赏与基本技法 上课时间:20xx年xx月xx日 课时:2课时(90分钟) 教学对象:高中普通班学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理论讲解和示范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技法。 并掌握如何用笔、用墨和笔法和墨法具体的实践操作,以便在 日后的在临摹、写生和创作中加以灵活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分类和各类山水画具体的特点。 通过讲解山水画特点让学生用哲学的思想去感悟山水画的意 象造型原则,笔墨表现形式和意境要素的生成以及对时空处理 特殊性和诗书画印的完整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使学生对山水画在中国绘 画史中的重要地位有所感悟,体会山水画悠久的历史, 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情感,崇高的审美理想、艺术追 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于传统艺术的热爱。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具:课本。山水画图片。

学具:课本。笔记本。 重点:山水画的发展,分类,特点以及基本技法。山水画的鉴赏方法。 难点:山水画的意向表现原则。意境要素的生成。山水画的鉴赏。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写意山水画的相关基础知识 一:相关概念 1.写意: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苛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内心 的情感(区别于“工笔”) 俗称“粗笔”。与“工笔”对称。中国画技法名。通过简练放纵的笔致着 重表现描绘对象的意态风神的画法。写意画是国画的基本表现形式,与工 笔画并称。 分类:写意画分为小写意和大写意,所谓的小写意,更倾向于水墨画法写物象之实,上接元人墨花墨禽的传统;而所谓的大写意,更倾向于 以水墨画法表现画家的主观感情,继承的是宋元的文人墨戏传统。 特点:不着眼于详尽如实、细针密缕地摹写现实,而着重以简炼的笔墨表现客观物象的神韵和抒写画家主观的情致。写意技法 2.山水画:山水画简称“山水”。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 绘画。 二:发展 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在东方绘画中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据文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山水画就已经出现在丝织品和壁画上。从北魏壁画和东晋顾恺之的传世摹本《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来看,这时期的山水画只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山水画的技法还比较简单粗拙,往往“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正如唐张彦远所说的:“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细饰犀栉,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可见这时期的山水画还很不成熟,是中国山水画形成的孕育期。中国山水画,经东晋顾恺之发端,历南北朝至隋唐,才逐渐摆脱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而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传为隋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画真迹,画中人物只不过是点景而已。它一变六朝墨勾色晕法为勾线填色、重彩青绿法,开青绿山水之先河。它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形成和进步。 到了唐代,由于经济的发达,社会的安定,以及宗教绘画的世俗化,中国山水画走向成熟并进入了繁荣昌盛的时期,因而有各种风格竞相出现的局面。总的说来,唐代山水画开创了两大流派:一派是青绿山水,它继承了隋代展子虔的传统表现技法,发展成为工细巧整、金碧辉映的风格,此即后世所称的“北宗山水”,

照片常见标准尺寸大全

照片常见标准尺寸大全 小一寸 2.6×3.2cm 一寸2.5×3.5(厘米) ; 大一寸3.3×4.8(厘米) 二寸3.5×4.9(厘米) ; 小二寸3.5×4.5(厘米) ; 大二寸3.5×5.3(厘米) 身份证大头照 3.3*2.2 390*260 2寸 3.5*5.3cm 626*413 小2寸(护照)4.8*3.3cm 567*390 5 寸5x3.5 12.7*8.9 1200x840以上100万像素 6 寸6x4 15.2*10.2 1440x960以上130万像素 7 寸7x5 17.8*12.7 1680x1200以上200万像素 8 寸8x6 20.3*15.2 1920x1440以上300万像素10寸10x8 25.4*20.3 2400x1920以上400万像素 12寸12x10 30.5*20.3 2500x2000以上500万像素 15寸15x10 38.1*25.4 3000x2000 600万像素常见证件照对应尺寸 1英寸25mm×35mm 2英寸35mm×49mm 3英寸35mm×52mm

港澳通行证33mm×48mm 赴美签证50mm×50mm 日本签证45mm×45mm 大二寸35mm×45mm 护照33mm×48mm 毕业生照33mm×48mm 身份证22mm×32mm 驾照21mm×26mm 车照60mm×91mm 照片尺寸与打印尺寸之对照 (分辨率:300dpi ) 照片尺寸(英寸)打印尺寸(厘米)10x15 25.4x38.1 10x12 25.4x30.5 8x10 20.3x25.4 6x8 15.2x20.3 5x8 12.7x20.3 5x7 12.7x17.7 4x6 10.1x15.2

宣纸尺寸对照表

中国宣纸尺寸对照表 尺寸对照与换算自古以来在中国书画的市场交易中,一般都是按书画的大小尺寸来谈论价格的,即通常是以“平方尺”为计价单位的。而由于中国书画在形制上的纷呈多样,“形制”与“平方尺”之间又有着某种行内约定俗成的换算关系,而了解和掌握这种关系之间的换算,对投资购买名家书画将会有较大的帮助。厘米与平方尺换算公式 :(长cm X 宽cm)X = 平方 尺 以下单位为厘米 三尺全开:100 x 55 三尺单条:100 x 27 三尺横批:100 x 55 三尺对联:100 x 27 三尺斗方:55 x 50 四尺全开:138 x 69 四尺单条:138 x 34 四尺横批:138 x 69 四尺对联:138 x 34 四尺斗方:69 x 68 四尺三开:69 x 46 四尺四开:69 x 34 四尺六开:46 x 34 四尺八开:35 x 34 五尺全开:153 x 84 五尺单条:153 x 42 五尺横批:153 x 84 五尺对联:153 x 42 五尺斗方:84 x 77 六尺全开:180 x 97 六尺三开:97 x 60 六尺对联:180 x 49 六尺斗方:97 x 90? 七尺全开:238 x 129 八尺全开:248 x 129 八尺屏:234 x 53 一丈二尺:367 x 144 一丈六尺:503 x 193 一丈八尺:600 x 248 书画尺寸对照表 : 宣纸规格八尺六尺五 尺四尺三尺 对应面积(平方尺) 26 16 11 8 5 应规格(cm)120x240 95x180 84x148 8x136 55x100

厘米与平方尺换算公式 : (长cm X 宽cm)X = 平方尺

常用宣纸的尺寸

常用宣纸的尺寸 在购买宣纸的时候,一般是以纸的长度来命名的。如店员会问你:"你要买生宣还是熟宣?你要买四尺?六尺?或是3尺的? 目前用量最多的宣纸是。一张四尺宣纸也称四尺整纸它的长是:136厘米(约4尺),宽:68厘米(约2尺),计算面积是约:4尺X2尺二8平方尺。 国画、书法作品价格往往是以面积计算的(即平方尺),如:这个画家的作品多少钱一尺?就是问作品每平方尺多少价格。 下面就是一些常用的宣纸尺寸(单位:厘米): 常用三尺宣纸的裁法和尺寸: 三尺全开:100X55 (标准三尺) 大三尺:100X70 (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为二尺) 三尺加长:136X50 三尺横批:100X55 (标准三尺) 三尺单条(立轴):100X27 (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 /2) 三尺对联:100X27 (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 /2) 三尺斗方:50X55 (标准三尺宣纸长度1 /2,宽度不变,又叫三尺对开、三尺开二) 常用四尺宣纸的裁法和尺寸: 四尺全开:138X69 (标准四尺) 四尺横批:138X69 (标准四尺) 四尺单条(立轴):138X34 (标准四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 /2) 四尺对联:138X34 (标准四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 /2又叫四尺对开、四尺开二;) 四尺斗方:69X68 (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 /2,宽度不变:又叫四尺对开、四尺开二、由于其长、宽都是二尺,所以有叫做二尺斗方) 四尺三开:69X46 (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 /3,宽度不变;又叫四尺开三)四尺六开: 46X34 (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 /3,宽度1 /2:又叫四尺开六)四尺四开:69X34 (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 /2,宽度1 /2:又叫四尺开四) 四尺八开:35X34 (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 /4,宽<1 /2;又叫四尺开八、四尺斗方) (一张四尺纸分割成几张相同尺寸的纸叫法为:二张则称四尺对开,正方形称四尺斗方等等) 常用五尺宣纸的裁法和尺寸: 五尺全开:153X84 (标准五尺)五尺横批:153X84 (标准五尺)五尺单条:153X42 (标准五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五尺对联:153X42 (标准五尺宣纸长度不变,宽

书法字体有大小 书写各自有技巧

书法字体有大小书写各自有技巧 书法这门艺术,古人和今人在写法上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古人写的字很小,比如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300多个字,篇幅也就屁股垫儿大小;今人则不同,如果让今人写300多字,没四尺、六尺宣纸绝饶不了它,可能也是纸不值钱的原因;有的甚至一米宽长卷能写20米长,更有甚的写100多个字,把纸铺广场上干。其实呢,字写大了,超出一定范围,就已经不是普通的书法,而是叫“榜书”了。当然有一种小字的书体“小楷”,今人写起来还是和古人原来写的大小差不多,因为小楷写大了,就不能称之为小楷了。就书法而言,榜书和小楷都比较难写,不过,榜书和小楷都有其各自特有的特点,下面我就谈一谈榜书与小楷在书写上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榜书也叫擘窠书。多大的字才算榜书?没有具体规定。一般说来,牌匾上的字都算榜书。一张四尺宣纸上写一两个大字就是榜书。与此相反,像指甲盖一般大的字称为小楷。在书法里,榜书和小楷从大小上说,都是两个极端;从难度上说,也是两个极端。这一大一小最难写。难就难在“疏密”二字,常言道:“大字宜密,小字宜疏”。宋朝的苏东坡也说:“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正因为这一大一小难写,所以有不少书法爱好者不愿意接触榜书和小楷。尤其是榜书;不仅难写,而且

费时、费纸、费墨。解决“三费”问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每次用完的墨不要倒掉,加上清水调成灰色。然后用板刷刷在旧报纸上。等报纸晾干后,用毛笔沾清水在上面写字。报纸是灰色的,而用清水写出来的字则是黑色。这一灰一黑,灰黑分明,清晰可见。用这种方法预先刷出十几张报纸备用。一旦有空,兴致来临,就可以在桌案上铺上报纸,用毛笔沾沾清水在上面尽情挥洒。第一张写完放在一边晾着,接连不断地写第二张、第三张……依次类推,一直往下写。当写完最后一张,第一张也就晾干了。这时,可以从头开始,继续往下写。写完晾干,晾干再写,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十几张报纸永远写不完,岂不是既省时,又省墨,又省纸的好办法吗?有兴者,不妨一试。用这种方法练习榜书,长此以往,坚持不懈,练好榜书指日可待。当自己觉得有把握时,方可在宣纸上创作榜书作品。在案上写好的榜书,因为距离眼睛太近,无法看出字的好坏,非得上墙不可。俗话说:“人怕上床,字怕上墙”。字一上墙,人在远处观看,字的所有毛病就会暴露无疑。知道第一张的毛病以后,再写第二张,第二张写完依旧上墙远看,发现毛病再度修改。就这样不断总结,反复纠正,直至自己满意为止。榜书作品写好后,落款的字和印章不能太小,要与榜书相配。加盖朱文和白文的印章时,两个印章的距离不能太近,起码相隔两到三个印章的距离,这样才显得大气。说完榜书,再说小楷。小

宣纸尺寸对照表图文稿

宣纸尺寸对照表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国宣纸尺寸对照表 厘米与平方尺换算公式 : (长cm X 宽cm)X 0.0009 = 平方尺 以下单位为厘米 三尺全开:100 x 55 三尺单条:100 x 27 三尺横批:100 x 55 三尺对联:100 x 27 三尺斗方:55 x 50 四尺全开:138 x 69 四尺单条:138 x 34 四尺横批:138 x 69 四尺对联:138 x 34 四尺斗方:69 x 68 四尺三开:69 x 46 (三裁)四尺四开:69 x 34 四尺六开:46 x 34 四尺八开:35 x 34

五尺全开:153 x 84 五尺单条:153 x 42 五尺横批:153 x 84 五尺对联:153 x 42 五尺斗方:84 x 77 六尺全开:180 x 97 六尺三开:97 x 60 六尺对联:180 x 49 六尺斗方:97 x 90 七尺全开:238 x 129 八尺全开:248 x 129 八尺屏:234 x 53 一丈二尺:367 x 144 一丈六尺:503 x 193 一丈八尺:600 x 248 书画尺寸对照表 : 宣纸规格八尺六尺五尺四尺三尺

对应面积(平方尺) 26 16 11 8 5 应规格(cm) 120x240 95x180 84x148 8x136 55x100厘米与平方尺换算公式 : (长cm X 宽cm)X 0.0009 = 平方尺 (01) 小品 33*33cm 1平方尺? (02) 小品 45*33cm 1.4平方尺? (03) 四尺三开 68*45cm 2.8平方尺? (04) 四尺四开 68*68cm 4平方尺? (05) 四尺对开斗方 68*68cm 4平方尺? (06) 四尺对开长条 34*136cm 4平方尺? (07) 四尺整纸 68*136cm 8平方尺

中国写意山水画教案教学提纲

中国写意山水画教案

中国写意山水画教案 课题:中国写意山水画鉴赏与基本技法 上课时间:20xx年xx月xx日 课时:2课时(90分钟) 教学对象:高中普通班学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理论讲解和示范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技法。 并掌握如何用笔、用墨和笔法和墨法具体的实践操作,以 便在日后的在临摹、写生和创作中加以灵活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分类和各类山水画具体的特 点。通过讲解山水画特点让学生用哲学的思想去感悟山水画 的意象造型原则,笔墨表现形式和意境要素的生成以及对时 空处理特殊性和诗书画印的完整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使学生对山水画在中国 绘画史中的重要地位有所感悟,体会山水画悠久的历 史,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情感,崇高的审美理想、

艺术追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于传统艺 术的热爱。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具:课本。山水画图片。 学具:课本。笔记本。 重点:山水画的发展,分类,特点以及基本技法。山水画的鉴赏方法。 难点:山水画的意向表现原则。意境要素的生成。山水画的鉴赏。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写意山水画的相关基础知识 一:相关概念 1.写意: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苛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内心 的情感(区别于“工笔”) 俗称“粗笔”。与“工笔”对称。中国画技法名。通过简练放纵的笔致着重表现描绘对象的意态风神的画法。写意画是国画的基本表现形式,与工笔画 并称。 分类:写意画分为小写意和大写意,所谓的小写意,更倾向于水墨画法写物象之实,上接元人墨花墨禽的传统;而所谓的大写意,更倾向于 以水墨画法表现画家的主观感情,继承的是宋元的文人墨戏传 统。

宣纸尺寸对照表及书法创作常用知识

中国宣纸尺寸对照表 书画尺寸对照与换算自古以来在中国书画的市场交易中,一般都是按书画的大小尺寸来谈论价格的,即通常是以“平方尺”为计价单位的。而由于中国书画在形制上的纷呈多样,“形制”与“平方尺”之间又有着某种行内约定俗成的换算关系,而了解和掌握这种关系之间的换算,对投资购买名家书画将会有较大的帮助。 以下单位为厘米 三尺全开:100 x 55 三尺单条:100 x 27 三尺横批:100 x 55 三尺对联:100 x 27 三尺斗方:55 x 50 四尺全开:138 x 69 四尺单条:138 x 34 四尺横批:138 x 69 四尺对联:138 x 34 四尺斗方:69 x 68 四尺三开:69 x 46 四尺四开:69 x 34 四尺六开:46 x 34 四尺八开:35 x 34 五尺全开:153 x 84 五尺单条:153 x 42 五尺横批:153 x 84 五尺对联:153 x 42 五尺斗方:84 x 77 六尺全开:180 x 97 六尺三开:97 x 60 六尺对联:180 x 49 六尺斗方:97 x 90? 七尺全开:238 x 129 八尺全开:248 x 129 八尺屏:234 x 53 一丈二尺:367 x 144 一丈六尺:503 x 193 一丈八尺:600 x 248

书画尺寸对照表 : 宣纸规格八尺六尺五 尺四尺三尺 对应面积(平方 尺) 26 16 11 8 5 应规格 (cm)120x240 95x180 84x148 68x136 55x100 厘米与平方尺换算公式 : (长cm X 宽cm)X 0.0009 = 平方尺 书法作品格式简介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 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常用落款用词 一、称谓 ⒈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⒉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 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⒊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常见的书画尺寸

(01)长*宽*9=平方尺(例:四尺整纸 1.36m*0.68m*9=8.32平方尺。依据:1平方米等于9平方尺,以米为计算单位。) (02)长*宽/0.1089=平方尺(例:四尺整纸 1.36m*0.68m/0.1089=8.4平方尺。以厘米为计算单位,依据:33cm*33cm=1089平方厘米)

书画格式: (01)宣纸未裱称软片 (02)托一层宣纸称镜心 (03)带裱边称镜片装框为镜框 (04)装上天杆地轴称立轴 (05)横式称横披 (06)较窄的长横披称手卷 (07)册页称开 (08)扇形纸装裱称扇片 (09)装扇骨的称成扇 (10)圆形扇面称团扇大圆扇也称圆光 (11)信纸书写称信札信札称通

书画平尺的一般计算方法: 宣纸一般分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等数种,现在还有特殊制式。书画计算中的尺与现在计量的尺有区别,它是指我国木匠鼻祖鲁班发明的俗称的鲁班尺。以四尺宣为例,其尺幅为68x137厘米,对开或三裁就是对裁或均裁三份,一般来讲四尺整张就是八平尺,对开就是四平尺,每平尺就是大约33x33厘米。 立轴为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最常见形制。一般以直幅画心为主,画心如为4尺3开或4尺6开,一律按3平方尺或1平方尺半计价,超过此两种规格者,按实际面积计价。 而条幅的方尺则以其长度来定,宽度不足1尺仍按1尺计算,超过1尺则按实际面积计算,如长3尺、宽8寸,按3平方尺计算;长4尺、宽1尺半,按6平方尺计算。 对联既可单独悬挂又可与大幅中堂画同时悬挂,是深受大众、尤其是文人喜爱的形制。一般按幅长而论,其方尺与幅长相同的条幅相当,如4尺对联与4尺条幅的平方尺和价格基本一致。但需注意的是,对联上的字数与价格成正比,如4尺7字联要比4尺5字联价高两成左右。 横披的形制为画心竖短横长,一般竖长为1尺,横长不超过4尺。由于其比较适于布置在现代居室中,如常用于挂在客厅沙发的上方,所以比较受人们的欢迎。无论是国画还是书法作品,其基本面积的换算与条幅相似,但价格要比面积相当的条幅高两成左右。 扇面一般按一平尺半计算,成扇以两平尺计算,团扇按直径大小计算; 手卷以横长计算,横长越长平尺越大。但须掌握一点,手卷的价格如按平尺计算与其他制式有明显的区别:每平尺的价格约为其他制式价位的一倍半到两倍(指同一书画家、同一时期、题材、质量基本差不多的作品)。

书画宣纸尺寸

书画宣纸尺寸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书画宣纸尺寸 一、三尺宣纸——规格为100×55(长×宽)(单位:CM) ⒈三尺全开:100×55(标准三尺) ⒉大三尺:100×70(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为二尺) ⒊三尺加长:136×50 ⒋三尺横批:100×55(标准三尺) ⒌三尺单条(立轴):100×27(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2) ⒍三尺对联:100×27(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2) ⒎三尺斗方:50×55(标准三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二、四尺宣纸——规格为138×69(长×宽)(单位:CM) ⒈四尺全开:138×69(标准四尺) ⒉四尺横批:138×69(标准四尺) ⒊四尺单条(立轴):138×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⒋四尺对联:138×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⒌四尺斗方:69×68(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⒍四尺三开:69×46(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3,宽度不变) ⒎四尺六开:46×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3,宽度1/2) ⒏四尺四开:69×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2,宽度1/2) ⒐四尺八开:35×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4,宽度1/2)

三、五尺宣纸——规格为153×84(长×宽)(单位:CM) ⒈五尺全开:153×84(标准五尺) ⒉五尺横批:153×84(标准五尺) ⒊五尺单条:153×42(标准五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⒋五尺对联:153×42(标准五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⒌五尺斗方:77×84(标准五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四、六尺宣纸——规格为180×97(长×宽)(单位:CM) ⒈六尺全开:180×97(标准六尺) ⒉六尺三开:60×97(标准六尺宣纸长度1/3,宽度不变) ⒊六尺对联:180×49(标准六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⒋六尺斗方:90×97(标准六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五、七尺宣纸——规格为238×129(长×宽)(单位:CM) ⒈七尺全开:238×129(标准七尺) 六、八尺宣纸——规格为248×129(长×宽)(单位:CM) ⒈八尺全开:248×129(标准八尺) ⒉八尺屏:234×53⒊八尺斗方:124(cm)×124(cm) 七、一丈二尺宣纸——规格为367×144(长×宽)(单位:CM) ⒈一丈二尺:367(cm)×144(cm) ⒉大一丈二斗方:180(cm)×142(cm)

国画(山水画)基础教程

国画(山水画)基础教程 一、高起点 要画好山水画,首先要对山水画有一个高起点的认识。艺术有高低层次之分,比如过去的画匠们用碳精擦像,倒有几分照片之感,但与素描相比那就不能相提并论了。山水画也即如此,有的画不是匠气十足就是空洞如也,而大画家的作品或气势磅礴,或酣畅淋漓,或妙笔生花。匠气就是渲染过份,笔法陈旧,表现不出山石苍劲有力的特性,画不出山的结构,大多是用墨一带而过,还有的将云擦的https://www.doczj.com/doc/2217630631.html,光光的,老百姓看了可能说好,但那绝不是专业性的笔墨。好的山水画,既能表现出山的气势,也能表现出实实在在的结构,虚实并举层次丰富耐人寻味。 二、常用名词概念 1、气势 气势是一种感觉,有力度、走向以及内在的联系等意思,当然,画山水一定要表现出山峰的力度,这是最基本的。另外,在中国画里讲意到笔不到,也就是用少量的笔墨营造一种让你感觉存在的东西,从而产生无限的联想。这种联想是借助笔墨的引导给你一种律动感,也就是感觉气在流动,流动的气感就产生了气势。 2、画眼 画眼是指在一幅画里要有一处点睛之笔,可以用房屋、裸露的石头或跳跃的小树来表现,赋予画面的生动之感。 3、皴、擦、点、染 画山水的笔法不外乎这4种笔法,皴是指用用较干的笔墨以侧锋断续地画出山石拉拉巴巴的感觉;擦是指用半干墨以侧锋来回擦;;点是指配合皴擦来丰富山石的结构,或点出草丛树木;染是较之擦的水分稍大些,依照山石的结构进行层次渲染,将干巴的笔墨赋予血肉之感。 三、作画步骤 1、先用木碳条在宣纸上大体勾勒出山的走势,什么部位画什么应做到心中有数,碳条起草不要太具体,画出大概轮廓即可; 2、落墨,以较重要的地方开始,逐渐展开,确定山的大概结构及走势; 3、将该画的都落于画面中,深入刻画; 4、落墨完成后设色 5、整体调整 6、完成 四、构图 在大结构上要体现出三大层次,即近景、中景、远景,再穿插一些丰富画面或呼应的山头。山峰要有气势,要夸张山的走势,要陡峭(站在画面面前能够让人犯了恐高症),切忌丘陵似的山包。山水画离不开树木,但树木和山的关系要摆正,要采取极端的手法,比如,你主要是表现山的气势就不要到处都点上树,在近景做点缀就可以了,否则山不山树不树,会严重影响山的气势。除非是有人要求你多画些树,要是创作作品规律就是这样的;如果你想以树林为主,你就要将树林的层次表现到位,山石处于次要地位,山可作为背景往远处推,并在树林里时隐时现一点山石,作为气眼。 有句话叫做密不通风,疏可走马,画山水也是一样,要表现树就要以它为主,让它密密麻麻,但一定要在画面的某部位放松处理,也就是疏可走马,形成对比。 气势要有一个主方向,即山峰的走势趋向,不管是云或树的点缀都要围绕这个趋向来考虑。但是不能让气完全跑出去,要以小山峰挡一下,也就是呼应。就好像书法收笔时要往回顿一下,不能直接收笔,要不气呆不住。说个生活中的例子,假如你到别人家做客,说完事

国画的山水画基本画法

国画的山水画基本画法 画树法树在山水画里也称为林木,在传统山水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即使只画树,也能成为一张完整的作品。画树宜先观察树的整体特征,再观察树枝,因树木种类繁多枝的生态也不尽相同。初学者应从枯树或冬天的落叶树作为练习的对象,没有叶子的树枝结构清楚,姿态鲜明,容易了解各种树的生长规律与基本结构。 ( 一) 树枝树枝的结构大致可分成三大类,一为向上升长的类型,传统的画论中称为鹿角枝,这种类型最常见,如柳树、相思树、樟树等。二为向下弯曲的类型,称为蟹爪枝,如龙爪。三为平生横出的类型,可称为长臂枝,如松、杉、木棉等。亦有介於前述两者或三者之间的形态。写生树枝前先围绕树的四面,细心观察,选择最美的树干与最合适的角度。先把主干粗枝勾好,再加细枝,画时首先要注意树分四歧的原则,即树干前后左右四面八方出枝的情形,切忌如同鱼骨,二二并生,缺乏错落的风致。其次注意疏密与气势的安排,可略加取舍,其实小枝与树梢可大胆的舍去,应从艺术的角度选择合於美的原理原则者进行写生。另外必须留意用笔,要挺拔,每一树枝都要与树干或粗枝连接,不能凌空生长,而树枝理愈越长愈细,不能把尾部写粗或枝粗干细,违反植物生态。

二 ) 树皮,树根树的面貌,个性和特征有时可以从树皮的纹理分辨出来, 每一种树皮都有不同的纹理组织,如松树皮呈鳞状纹,柳树皮成斜 裂人字纹,樱急杏的树皮成横纹,博树皮呈扭曲纹,尚有许多难 以用文字形容的纹理,在写生之前需仔细观察。画树干时,除了 注意树皮的纹理之外,尚需画出立体的感觉,皴树皮时靠近两侧 的纹理要密窄,( 或墨较浓 ),靠近树中央的纹理可疏阔 ( 或墨 较淡 ),这样就合乎透视的原理. 画完枝干以后即画根部,至於 画不画树根可依土石的多寡或树的种赖类而定,通常石多土少的情型,以露跟居多; 土多石少的情形,则以藏根居多,又如榕树多露根。然而画的时候也可以不计土石的分野,依画面的需要而决定藏根或露根,但要画出从土中崛起,坚韧稳固的特性,不可画成如插在土面, 一推即倒的感觉。 ( 三 ) 树叶树叶的排列法与结构亦因种类而异,不管画哪一种 树,先要近看了解叶的形状与排列原则,再远看整体的姿态与感 觉。下图的十二种树叶是台湾常见的。大自然的树木是最佳的画 谱,变化多端,让我们画之不尽,平时应多做观察,勤加写生。 古人画树以夹叶 ( 勾叶法 ) 首先被广泛的使用,将每一片叶子用两笔以上的线勾出後再填上色彩。水墨兴盛后,夹叶渐少,单叶 ( 点叶法 ) 逐渐增多,简化以一笔象征一片或组叶子,并依其形状有胡椒点、字点、介字点、梅花点、鼠足点、垂藤点、松叶点、竹叶点、…。等许多不同的符号,然而这些符号都是前人从自然的观察里提炼而成,既概括又写实,并非凭空捏造。除了松、竹、柳、梧、等具有鲜明形象特点的叶子外,其他特征不甚明显者,通称 为杂树。点叶时需注意树顶受阳光叶子较多,靠树干处叶子通常 较稀疏。 ( 四 ) 松树画法松树象征人类之君子风度与长寿。古人多喜爱 画松,表现出松之挺拔苍劲,顶天立地的气概。松皮呈鳞状,画 松皮要苍劲,毛而不光,忌讳太规则的排列。松叶如针状,有半 圆、圆形、马尾形、锯齿形等多种不同的画法,松干本直,生 於石隙崖丛则曲。 ( 五 ) 柳树画法古人常说: 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一画便 出丑。柳树体态妩媚,有向水边倾斜的特徵,柳干苍老而柳条柔 嫩。画柳条要微带粗细,不露锋芒,笔缓势连,柔中带刚,如点 柳叶,要蓬松富有变化。 ( 六 ) 竹林画法山水中的竹,多以竹林 ( 丛林 ) 之形态出现,叶可分下垂竹叶与上仰竹叶( 晴林新篁 ) 等两大形态。画时可先画竹干,枝干皆略成弧状,注意疏密穿插,竹叶的排列不宜态工整,须考虑整体之意趣、虚实与远近的关系。

国画尺寸规格教学文案

国画尺寸规格

中国画简单的来讲就是两大类:工笔和写意 (工笔,顾名思义就是用工整、严谨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工笔分为白描和重彩两种。白描就是用墨线类似于现代的速写。它和重彩的区别就是不设色。写意是相对于工笔来说的。写意注重用笔,在笔墨中表达作者的情感,意也就是以形写神。工笔画是比较客观的再现物体,而写意画是作者对事物的一种主观的表达) 严格来说中国画的分类很复杂: 从画的内容来看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卉画、禽鸟走兽虫鱼画、界画等。 从画的形式或颜色上可分为:水墨、青绿、金碧、浅绛等。从画的技巧上可分为粗笔(泼墨)、细(工)笔、写生、写意、皴法、白描、没骨、指头画等。 从画的时代上可分为:古画、新画、近代画、现代画等。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易从网站上的字画按内容分为4种:山水画,花鸟画,动物画,人物画。其中还有个专门的书法区。

在易从网站上,我喜欢的画有好多幅。每类就选一幅来说吧。 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隋唐时期,我国山水画已成为独立的创作;至五代、北宋时期,山水画日趋成熟。中国山水画依技法和设色可分为水墨、青绿、金碧、浅绛、淡彩等形式。本站中,吉阳刚六尺横幅山水作品《山溪觅句》,我挺喜欢的。工笔画,刻画细节入木三分,清幽的意境,让浮躁的心顿时清净了许多。居家,办公都可,还可调节风水。 花鸟画是以描写花卉、瓜果、竹石、鸟兽、虫鱼等为主体的绘画。花鸟画的肇始很早,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殷周时代的青铜器上,就有许多花草、虫鱼和龙凤之类的图案纹饰。传统花鸟画依题材可分为花卉、瓜果、翎毛(禽鸟)、走兽、虫鱼等类型。本站的花鸟画中,张清栋四条屏花鸟画作品《春夏秋冬四条屏》挺美的,古典的四条屏挂大厅公司或馈赠友人都很不错,写意画重在传神韵,寓意很好,福禄寿喜才。 动物画中,仇谷四尺斗方荷花鲤鱼画《工笔系列之十四》,荷花池中的鲤鱼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工笔精湛。高洁的荷花,鲤鱼寓意年年有余。挂在家里最合适不过了。 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主要包括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战国时代,我国就出现了成熟的人物绘画,并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本站中,三尺

七年级书法下册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华文版七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设计 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2、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书法姿势掌握执笔运笔的方法初步掌握汉字行书书写方法逐步做到钢笔字写得流畅活泼,潇洒自如。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书法姿势掌握执笔运笔的方法。做到钢笔字写得流畅活泼,潇洒自如,有一定的速度。 三、工作要点 1、进一步明确书法教学的重要性。 (1)树立“学校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是书法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把书法教学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形成良好的书法教学氛围训练学生把字写得流畅活泼,潇洒自如,美观。 (2)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书法要求并对照实施。 (3)学生书法力争达到优秀率在60%以上合格率在95%以上。 2、上好书法教学课。 (1)上好每周一课的书法教学课教学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着力优化书法指导方法致力于学生行为习惯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2)锻炼书法技术。走好三步路写好基本笔画、写好独体字、写好合体字,念好四字诀看、记、写、比;闯过三道关笔画笔顺正确规范,字体、字形流畅活泼,潇洒自如,美观;作业、卷面整洁(3)优化教学方法。书法教学做到“四个结合”即课内与课外结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练习与运用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3、加强检查监督开展竞赛活动。 (1)定期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及各科的书法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定期组织学生的书法比赛及时展示学生的优秀习字作品。 七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左右结构的行书写法(二) 第一周目字旁、月字旁字写法 第二周口字旁、日字旁字写法 第三周左耳旁、右耳旁字写法 第四周示字旁、衣字旁字写方法 第五周绞丝旁、言字旁字的写法 第六周米字旁、金字旁字的写法 第七周书法比赛 第八周书法比赛 第二单元左右结构的行书写法(三) 第九周女字旁、牛字旁字的写法 第十周车字旁、弓字旁的写法 第十一周子字旁、足字旁的写法 第十二周马字旁、食字旁的写法 第十三周石字旁、火字旁写法 第十四周反犬旁、舟字旁写法

国画的尺寸常识(DOC)

国画的尺寸常识 作者:‖文章来源:‖时间:2010-03-20 09:25:46 单位:厘米 三尺全开:100 x 55 三尺单条:100 x 27 三尺横批:100 x 55 三尺对联:100 x 27 三尺斗方:55 x 50 四尺全开:138 x 69 四尺单条:138 x 34 四尺横批:138 x 69 四尺对联:138 x 34 四尺斗方:69 x 68 四尺三开:69 x 46 四尺四开:69 x 34 四尺六开:46 x 34 四尺八开:35 x 34 五尺全开:153 x 84 五尺单条:153 x 42 五尺横批:153 x 84 五尺对联:153 x 42 五尺斗方:84 x 77

六尺全开:180 x 97 六尺三开:97 x 60 六尺对联:180 x 49 六尺斗方:97 x 90 七尺全开:238 x 129 八尺全开:248 x 129 八尺屏:234 x 53 一丈二尺:367 x 144 一丈六尺:503 x 193 一丈八尺:600 x 248 国画的尺寸 三尺全开:100 x 55 三尺单条:100 x 27 三尺横批:100 x 55 三尺对联:100 x 27 三尺斗方:55 x 50 四尺全开:138 x 69 四尺单条:138 x 34 四尺横批:138 x 69 四尺对联:138 x 34 四尺斗方:69 x 68 四尺三开:69 x 46 四尺四开:69 x 34 四尺六开:46 x 34 四尺八开:35 x 34 五尺全开:153 x 84 五尺单条:153 x 42 五尺横批:153 x 84 五尺对联:153 x 42 五尺斗方:84 x 77 六尺全开:180 x 97 六尺三开:97 x 60 六尺对联:180 x 49

国画的山水画基本画法-画山石法

国画的山水画基本画法-画山石法 我国花鸟画有着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如宋代花鸟画家赵昌“对花写照”,有“写生赵昌”之称,他既能画出花瓣的薄度,又能刻画出花朵迎风而动的优美姿态。擅长画动物的画家元吉,为画猿猴曾进深山躲在洞穴里,长期仔细观察猿猴的生活,故称“穴窗写生”。这些古代画家们对深入生活是重视的,所以创作出许多造诣甚高的作品,正如诗人白居易所赞扬肖悦画竹的诗句,说他画的竹“举头忽见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真实生动,似乎连竹叶迎风发出的声音也表现出来了。 山的外形可分为、丘、壑、峰、峦、岗、岭、巅等,又有坡度起伏连绵不绝的形势或因朝晖夕阴,风雨云雾变化流露出来的自然美,故画山之前必先远观其势,然後再近看其质。山因地质的不同可分为水层岩、火成岩与变质岩等。山石的质地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纹理也不相同,中国山水画家累积数百年来观察与剖析的综合体验,逐渐发长出个种皴法,用笔墨线条来表现不同纹理的山水感受。吾师李霖灿教授用「山石纹理,笔墨组合」八个字来定义皴法,可以说是最简要而恰当的解释。 (一)画石,在谈到各种不同的皴法之前,先浅谈画石,石是山的局部;画石是画山的第一部,所谓「石分三面」就是要表现出山的凹秃凸阴阳,画出石块的立体感。画石的部骤,大致可分成钩、皴(擦)、染、点,或再增加「提」的程序。「钩」是用中峰或侧峰画石块的轮廓,确定其形状,钩的线条可依石的特徵灵活运用。「皴」是依山石的纹理以各种线条(或点)画出石头的质感或立体感,也可酌情用偏锋(笔腹)乾笔「擦」以加强其凹凸或质感量。「染」是以淡墨大笔湿画石之暗面,待淡墨乾後再做第二次、第三次的宣染,直到感觉充份为止。「点」是用浓墨或焦浓加苔点,若墨色的浓度够了就算完成,若嫌不足,可用浓墨或焦墨依原有的钩、皴再「提」一次;提的线条并非依样重描,而要略相错开。先以教淡的墨钩或皴,後以浓墨提,可救可改,且提後教为浑厚,富有变画。 (二)雨点皴,雨点皴又称为雨打墙头皴,北宋范宽以此表现北方黄土高原的景致。画时以逆笔中峰画出垂直的短线,密如雨点。 (三)小斧劈皴,李唐的「万壑松风」是小斧劈的最早且最佳的作品,如雨点皴一般,适宜表现山石刚硬的特色。用笔方向变为侧锋「听」出,落笔时头重尾轻。 (四)大斧劈皴,从小斧劈皴演变成,整个南宋( 尤其马远、夏) 及明代浙派盛行画大斧劈皴。画时将笔侧卧如斧之砍劈,形状是平头尖尾,下笔重而收笔快,最适合表现火成岩的结构。 (五)披麻皴,表现江南土质山丘,五代的董源、巨然首先使用,是南宋的代表性皴法。披麻皴又可细分为长批麻皴、短披麻皴、散披麻皴。画披麻皴以使用中锋为主,线条较柔,以接近平行的线条组合。(六)牛毛皴,牛毛皴是元代王蒙所创,以繁密的短笔层叠,适宜表现夏季山头的苍润茂密。牛毛皴源自披麻,亦以中锋为主,渴笔淡墨,层层皴擦。 (七)折带皴,折带皴是元代倪云林所创,适宜画平坡山石。画折带皴需「平写侧偃」的结组方式,先以顺风横向画出,街著转向侧锋,直落而下。 (八)荷叶皴,荷叶皴取荷叶筋展披拂之形,是表现江南土质山脉,经雨水长期冲刷後,形成的景观特色。画荷叶皴亦以柔美的中锋为主,具有披麻皴与解索皴的特色。 (九)云头皴,云头皴最早见於北宋郭熙的「早春图」,依云涛的造形创出,适宜画烟岚重深的景致。画云头皴须注意以弯曲的线条组织成,用笔圆转富有变化。 (十)骷髅皴,在王蒙及文徵明的画中偶见空窍玲珑如骷髅的山石。画骷髅时应画出恶形丑怪为佳,正如古人所揭的石之五德「丑、漏、绉、透、瘦」,窟髅皴适合表现石灰岩地形或海滨的奇石太湖石等。(十一)米点皴,米芾、米友仁父子变董源的「点子皴」而成米点皴,描写江南云山烟雨,加上水份的渲染显得格外秀润。画米点宜卧笔而点,注重浓淡交织表现,米点亦有覆盖於披麻皴上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