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第十一章员工保障管理

人力资源第十一章员工保障管理

人力资源第十一章员工保障管理
人力资源第十一章员工保障管理

人力资源第十一章员工保障管理

判断题

1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基金运行由同一机构负责。×

2员工保障管理主要包括社会保障管理、劳动安全卫生与作业条件管理等。√

3我国的员工保障管理就是社会保障管理。×

4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保护只是一项特殊规定,它不属于劳动保护的范畴。×

5我国的员工保障管理主要包括社会保障管理、劳动保护与作业条件管理。×

6生产第一,安全第二,先管生产后管安全。×

选择题

1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内容。

2劳动者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现金补偿。这是哪种社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

3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则:(强制性原则)、无偿性原则、固定性原则。

4人力资源保护中最核心的工作是(员工安全与健康保护)。

5解决劳动争议过程中,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最终机构是(法院)

6具有传统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优点,又借鉴了个人账户模式的长处既体现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保险的社会互济、分散风险、保障性强的特点,又强调了员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激励机制。这种养老保险制度叫做(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

7几个选项相比之下,哪一项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 (远景规划)

8劳动合同期6个月以下的,最多只有(15 )日的试用期。

9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基本原则是:(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保护员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3)(只管安全不管生产)

多选题

1工伤保险制度的实施原则包括有(无责任补偿原则,个人不缴费原则,与非工伤相区别,待遇标准从优原则,经济损失补偿与事故预防及职业康复结合原则)。

2中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保护员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3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主要有以下原则(强制性原则,偿性原则,固定性原则)。

4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等内容。

5我国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社区服务等)。

6员工保障体系建设的原则有(普遍性原则,公平与效率结合原则,政

事分开原则,管理服务社会化和法制化原则)。

7当前世界上公认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类型可分为哪些种类? (投保资助型(也叫传统型)养老保险,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也称公积金模式),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

一、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一)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特点 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就是指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一定技能、技术水平和业务熟练程度的银行职工所拥有的能为银行发展作出贡献的能力。 人力资源与货币资本、实物资本都是社会再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但是,人力资源与上述其他资本有明显区别。人力资源来源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其他资本来源于社会再生产。同时,商业银行又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人力资源的属性与商业银行的特性决定了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具有一下特点。 1.能动性。 2.动态性,又称时态性。 3.智力性,或称可投靠性 4.可积累性。 5.社会性,又称时代性。 (二)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当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100,000多家营业网点和140万员工,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然而构成悖论的是,它们面临来自其他本土银行和外资银行最为迫在眉睫的威胁,尽管在各种软性壁垒和法律法规的保护下,他们将继续主导本土银行市场,但他们最有利可图的客户可能会流向更具有创新能力的同行。 一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遍步全国,市场信誉无与伦比,其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但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性弊病严重,人浮于事,结构设置重复,非生利资产比重过高。服务质量低下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资银行大量进入中国, 现有四大商业银行的机构规模会被迫压缩,银行就业人员的下岗现象也会普遍化。 各类专业人才的组合构成现代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商业银行人才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对人才的需求是:①改革创新的决策型人才;②奋力开拓的经营管理型人才;③面向未来的科技型人才;④熟练精干的实务型人才;⑤适应市场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二、国有商业银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一)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日前,虽然外资银行与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竞争已相当激烈,但由于外资银行在国内的业务还受到相当的限制,中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并没有真正开始。2007年在WTO规则下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之后,外资银行将摆脱各种经营限

第一章企业核心能力与人力资源管理及复习资料

企业核心能力与人力资源管理 一、名词解释 1、核心能力 2、人力资源 3、人力资源管理 4、智力资本 5、激励 6、人力资源市场 二、单项选择题 1.人力资源的“战略-核心能力-核心人力资源”模型是由()提出的? (A)美国康奈尔大学的A. (B)美国华盛顿大学的W. L. (C)美国科罗多拉(丹佛)大学的F. (D)美国哈佛大学的霍桑2.平衡计分卡是由以下管理学家中的()提出的? (A)迈克?波特和彼得?胜吉(B)明茨伯格 (C)卡普兰和诺顿(D)彼得?德鲁克 3.“人力资源”一词是由()提出的? (A)哈罗德?孔茨(B)斯斯蒂芬. 罗宾斯 (C)彼得?德鲁克(D)马斯洛 4.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思想是() (A)以人为本(B)网络化管理 (C)知识管理(D)控制成本

5、下面哪一项不是人力资源的特点? () A.能动性资源 B.特殊的资本性资源 C,高增值性资源D.一次性资源 6、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的()资源 A. 第四 B. 第三 C. 第二 D. 第一 三、多项选择题 1. 平衡计分卡的维度包括() (A)内部过程(B)质量(C)顾客 (D)学习与成长(E)财务 2. 根据康奈尔大学A. 的观点识别某项因素是否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特征是() (A)价值性(B)独特性(C)难模仿性 (D)可扩展性(E)组织化 3. 根据著名战略管理专家迈克?波特在其著名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所提出的理论,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分为() (A)流程领先优势(B)成本领先优势(C)技术领先优势(D)产品集中化(E)产品差异化 4.人力资源管理的四种角色是() (A)领导决策者(B)战略伙伴(C)专家顾问 (D)员工服务者(E)变革的推动者 5. 传统人事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体现在()

2019电大人力资源管理第一章自测答案

2019电大人力资源管理第一章自测答案1.成年人口观。认为人力资源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 的观点属于() 2.经验。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在()这一点上有相似之 处 3.人力资源。具有内耗性特征的资源是() 4.过程揭示论。“人力资源管理,即负责组织人员的招聘、 甄选、训练及报酬等功能的活动,以达成个人与组织的目 标。”这一概念属于() 5.观念上。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 6.经济人。以“任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泰勒的“科学管 理原理”,是在哪种人性假设基础上提出来的?() 7.霍桑试验。“社会人”人性理论假设的基础是什么? () 8.职工。以人性为核心的人本管理的主体是何种基本要 素?() 9.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激励理论属于哪种类型的激励理 论?() 10.思想。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下面哪个方面不是人力 资源所应包含的内容?() 11.资源。“只有真正解放了被管理者,才能最终解放管理 者自己”。这句话表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看成什么? () 12.内容性激励理论。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属于哪种 类型的激励理论?() 13.对一般管理者。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一个“万能使 者”,这是针对谁来说的?() 14.以人为中心、理性化团队管理。把“员工视为活动主体、 公司主人”是哪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15.开放式的悦纳表现。每个员工都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团 结协作,努力实现企业目标;反映了“以人为中心、理性 化团队管理”模式的什么特点?() 16.“经济人”假设。“好吃懒做、唯利是图”,符合下面 哪种思想假设?() 17.“社会人”假设。主张集体奖,而不主张个人奖。这是 哪种假设的思想?() 18.产品。下面哪一项不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 19.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反 映了人本管理哪方面的基本内容?() 20.压力机制。明确目标责任,使其竞争,是进行人本管理 的哪种运行机制?() 21,人力资源,广义上指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总量;狭义上指劳动力资源,即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有劳动能力的适龄劳动人口及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劳动年龄以外的人口总和。 特点: (一)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 (二)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 (三)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2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深受经济竞争环境、技术发展环境和国家法律及政府政策的影响。它作为近20年来出现的一个崭新的和重要的管理学领域,远远超出了传统人事管理的范畴。具体说来,存在以下一些区别。 1.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是以“事”为中心,只见“事”,不见“人”,只见某一方面,而不见人与事的整体性、系统性,强调“事”的单一方面的静态的控制和管理,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强调一种动态的、心理与意识的调节和开发,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着眼于人”,其管理归结于人与事的系统优化,促使组织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银行人力资源管理

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商业银行为适应形势发展,纷纷在营业网点改造、网点转型和网点管理方面下功夫,不断加大对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倾斜力度。但由于受传统管理模式和观念的制约和影响,具有政治素质好、熟悉国际惯例、具有战略眼光、市场驾驭能力强的优秀中层经营管理人才缺失,一线网点临柜人员年龄老化、待遇过低及其缺乏培训等问题日益突出。不仅使营业网点的运营效率受到较大影响,而且使其风险防控出现了较大的缺陷和弱化。在现有人员配备下,在知识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对中小商业银行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面临挑战 1.对中小商业银行新发展的挑战。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完成,中小商业银行原先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优势将丧失。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灵活性的提高也将对中小商业银行产生极大的竞争压力。在新的行业环境下。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说还是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因为在新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水平决定了组织能否在竞争中取胜。 2.对业务发展带来的挑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客户的服务需

求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存贷业务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中小商业银行也应顺应时势放弃盲目追求规模的发展战略,实施以理财业务为代表,开发技术含量高的中间业务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各个银行的发展趋势,然而发展中间业务需要高素质的业务开发人员才能开发出适应客户需求的产品。而中小商业银行在总体上看,其人力资源的存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3.对风险管理要求的提高带来的挑战。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这意味着越来越多势力强大的外资银行将成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竞争者。要求中小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设计,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求中小商业银行迅速获得有较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员及国际化人才,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尚处在起步阶段,很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都是通过外包的形式获得,银行内部尚没有在风险管理上有较多经验和比较成熟的高素质人才。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拥有的规模业务经营优势,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培育获得较强能力的风险管理人员及国际化人才方面面临着更多的压力。 二、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缺乏统一的与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大多数中小商业银行还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办公室代管实行人事管理职能,造成人力资源管理人士专业性不够

人力资源管理(一)第七章至第十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列出岗位任职者所应从事的各项工作活动,以及各项活动的重要程度和执行时所需花费的时间,然后据此排出培训活动的优先次序的方法是() A,任务分析记录表B,工作盘点法C,工作日志法D,绩效分析法 2.以培训环境和工作环境完全相同为强调重点的培训成果转化理论是() A,同因素理论B,双因素理论C,激励推广理论D,认知转化理论 3.受训者能积极主动地应对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而且能思考培训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这表明受训者处于培训成果转化的() A,依葫芦画瓢式的运用的层面B,举一反三的层面C,融会贯通的层面D,自我管理的层面 4,所选案例不能只包含唯一的答案,案例应该只有情况没有结果,有激烈的矛盾和冲突,没有唯一的处理方式和结论。这是指案例选择的() A,典型性B,真实性C,可操作性D,结果的多样性 5.绩效管理不仅关注“如何管理”问题,更对“因何而管”这一根本性价值问题发问,通过价值目标明确的绩效活动最终保障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这表明绩效管理系统在组织中发挥着() A,引导性作用B,价值型作用C,战略性作用D,保障性作用 6.关键事件法德创立者是() A,福莱·诺格和伯恩斯B,罗伯特·卡普兰C,大卫·诺顿D,布賴恩 7.从组织视角出发,对各类绩效目标重要性价值的评判和展示() A,绩效权重B,绩效信都C,绩效效度D,绩效常模 8.以下不属于员工个人绩效目标的来源的是() A,组织的绩效目标B,岗位职责C,内外部客服需求D,员工个人对自身的要求 9.英国管理学家盖茨指出“绩效某种程度上是组织偏好的同义词。”这表明绩效管理具有() A,引导性作用B,价值型作用C,战略性作用D,保障性作用 10.某一层次的评估工作主要考察受训者接受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行为的变化,以判断其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的影响。这是指柯氏四级评估法中的() A,反应层B,学习层C,行为层D,结果层 11.头脑风暴法德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设想,追求数量是它的重要任务。每个与人员都要抓紧时间多思考,多提设想。至于方案的质量问题,可留到设想处理阶段去解决。者指的是头脑风暴法应遵循的原则中() A,禁止批评和评论B,以量求质C,异想天看D,鼓励综合 12.雇主购买员工的学识、才能、经验,员工运用这些在工作岗位上付出时间,努力实现价值,为企业带来贡献,这表明() A,薪酬的基础是雇佣关系B,薪酬的主体是雇主C,薪酬的客体是雇员D,薪酬的本质是一种等价交换过程13.平衡计分卡是一种全新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它的提出者是() A,班杜拉B,卡特尔C,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D,福莱·诺格和伯恩斯 14.下列不属于行为,锚定法的实施步骤的是() A,选定绩效考核要素B,获取关键事件进行行为描述C,对关键事件进行评定,建设行为性评定量表 D,上级、同事、下属、客户等对被考核者进行全方位的匿名评价 15.按照薪酬基本发生机制不同,可将薪酬分为() A,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B,计时薪酬和计件薪酬C,短期薪酬和长期薪酬 D,能力薪酬、绩效薪酬和职位薪酬 16.所反映的信息真实度高,便于保存于核查的绩效沟通方式是() A,书面报告B,面谈沟通C,会议沟通D,间接沟通 17.当对一定时期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时,考核者过多地受被考核近期工作表现的影响,而无法全面地考察被考核者在较长时期的工作表现。这指的是绩效考核中常见的()

人力资源第十一章员工保障管理

人力资源第十一章员工保障管理 判断题 1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基金运行由同一机构负责。× 2员工保障管理主要包括社会保障管理、劳动安全卫生与作业条件管理等。√ 3我国的员工保障管理就是社会保障管理。× 4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保护只是一项特殊规定,它不属于劳动保护的范畴。× 5我国的员工保障管理主要包括社会保障管理、劳动保护与作业条件管理。× 6生产第一,安全第二,先管生产后管安全。× 选择题 1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内容。 2劳动者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现金补偿。这是哪种社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 3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则:(强制性原则)、无偿性原则、固定性原则。 4人力资源保护中最核心的工作是(员工安全与健康保护)。 5解决劳动争议过程中,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最终机构是(法院)

6具有传统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优点,又借鉴了个人账户模式的长处既体现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保险的社会互济、分散风险、保障性强的特点,又强调了员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激励机制。这种养老保险制度叫做(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 7几个选项相比之下,哪一项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 (远景规划) 8劳动合同期6个月以下的,最多只有(15 )日的试用期。 9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基本原则是:(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保护员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3)(只管安全不管生产) 多选题 1工伤保险制度的实施原则包括有(无责任补偿原则,个人不缴费原则,与非工伤相区别,待遇标准从优原则,经济损失补偿与事故预防及职业康复结合原则)。 2中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保护员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3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主要有以下原则(强制性原则,偿性原则,固定性原则)。 4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等内容。 5我国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社区服务等)。 6员工保障体系建设的原则有(普遍性原则,公平与效率结合原则,政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研究(优选.)

o .. .. 3 ..... ........................................................................................................................................................................................ os .. .. kl ..... ........................................................................................................................................................................................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 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研究 一、课题意义 移动技术、数据分析、云计算、社交媒体等数字化浪潮正在改造 全球所有企业,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也带来了颠覆性的 深刻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也势 在必行。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推动组织架构变革、提升人力资源管 理效率、强化人力资本价值,已成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本课题应结合浦发银行数字化战略的推进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 际,通过趋势分析、国内外同业对标、实证调研等,对商业银行人力 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进行研究,提出转型策略和成果运用建议。 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数字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人 力资源管理应如何变革?在人才引进、激励考核、员工发展、用工管 理等方面如何顺应数字化趋势,改进工作机制,提升管理效能,挖掘 人力资本潜力?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下,商业银行如何进行人员的 集约管理和结构优化?如何进行有效的数据挖掘,提升管理的预测性? 如何提升人力资源运营视图分析的有效性,深化对业务的支撑?

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1.人力资源的含义: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 脑力的总和。 2.人力资源的作用:(1)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源构成社会经济运动的基本前提,能够推动和促进各种资源实现配置的特殊资源;人力资源将自然资源转变为各种形式的社会财富。人力资源使用量越大,创造的财富越多。反之,创造的财富越少。 (2)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技能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对 价值创造的贡献度越来越大,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重。 (3)是企业的首要资源:人力资源是保证企业最终目标得以实现的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资源。 3.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组织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4.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应当从最终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来理解。 (1)具体目标:保证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价值创造营建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保证员工价值评价的准确、有效(留住优秀员工);实现员工价值分配的公平、合理(激励员工,挖掘员工潜力)。 (2)最终目标:有助于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 通过实现具体目标来实现最终目标。 5.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职业生涯规划与 管理;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 6.职能之间的关系:(1)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是一个平台,其他职能的实施要以此为基础。人力资源规划中,预测组织所需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内部人力资源供给时,就要以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为依据。招聘录用中,发布的招聘信息是一个简单的职位说明书,录用甄选的标准主要来自职位说明书中的任职资格要求与胜任素质模型。绩效管理中,员工的绩效考核根据职位工作的职责来确定。薪酬管理中,员工工资的确定依据职位说明书的内容。培训与开发过程中,培训需求的确定要以职位说明书中的任职资格与胜任素质模型为依据。 (2)绩效管理居于整个系统的核心位置。预测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供给时,需要对现有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能力做出评价。人员招聘中,对来自不同渠道的员工绩效进行比较,从而实现招聘渠道优化。录用甄选中,依据绩效考核结果改进甄选过程的有效性;有效的甄选结果有助于员工实现良好的绩效。培训开发中对员工提高绩效也有帮助。薪酬管理中,浮动的工资与员工绩效水平相联系。员工关系管理中,建立融洽的氛围,有助于员工更努力工作,实现绩效提升。 (3)招聘计划的制定要依据人力资源规划。培训开发也受到甄选结果的影响,效果好,培训 任务就轻。培训开发和薪酬管理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手段。 7.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以组织战略为导向,根据组织战略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 理政策、制度与管理措施,以推动组织战略实现的过程。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1.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分类: 2.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1)政治因素: a.政治环境的影响:政局的稳定性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

学年论文 (经管学院双学位)题目: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 院( 系 )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工商管理 学生姓名石磊 指导教师 二O一三年五月

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 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银行按类型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政策性银行,世界银行它们的职责各不相同。此片论文主要讲述了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商业银行:就是所谓我们常指的银行是属于商业银行,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等等。国有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着大胆的尝试,大胆的探索。但是还是产生了很多问题。致使国有商业银行仍旧陷在困境。 1.引言 当中国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也完成了收官之做。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了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型。但是整体上,转型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在观念和实际操作还并没有完成转型,处于传统方式。中国金融业已全面开放,国有银行所面临的竞争形势日益激烈。要想在此等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就要清楚的认识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此篇文章中,将指出在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上产生的问题,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2.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偏低。在银行,员工的教育水平直接反应了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也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效率高低。如果银行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偏低,效率不高,那么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竞争里的强弱,很不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 原因有以下两点:1.银行在我国存在已有很长时间,过去银行人员的学历要求并不高,只是最近几年银行才招收本科学历的员工,对于整体员工素质的提升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2.人才的流失,有能力的员工,学历高的员工都流向了工资待遇更高的区域性股份银行和外资银行,这就导致了很大一匹人员的流失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国有银行员工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偏低。 (二)2.人才价值取向的转化与职业生涯指向的矛盾异常尖锐。现如今人才价值观更加多元化,人才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人才价值的实现非常的强调自我。由于社会的进步,人才自主时代的到来,这就要求人才的使用者更加重视对人才职业生涯的管理,要创造多路径的人才成长机制。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建议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建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是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力资源是银行发展的核心资源。面对我国银行业激烈竞争的局面,国有商业银行应在逐步完善银行产权制度、內部治理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对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相关措施加以完善,有效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最终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我国商业银行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和优化水平,对银行的综合竞争力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关系到商业银行是否能持续健康发展。 标签: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1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培训和组织的过程,目的是使企业的人力和物力能够达到相对平衡,同时所有成员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组织的各项经营目标。在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企业需要制定完善了企业战略来指导企业的发展,而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银行业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组织战略的高度,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改进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促进银行业发展的动力。 1.1高学历人员占比较低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5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4262家,从业人员380万人。国内某机构在2016年对我国银行业人力资源学历水平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我国多数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根据调查统计显示,硕士及以上学历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员工占比是国有银行的五倍还多;而国有商业银行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比则是股份制银行占比的三倍多。虽然在商业银行中员工学历并不代表着员工的专业能力,但是随着银行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更新速度的加快,各类金融业务面对的市场越来越复杂,业务开拓趋向综合性,技术的专业性越来越强,高素质人才成为影响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商业银行应该尽可能的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力度,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1.2人事管理体制僵化 我国商业银行的人力引进渠道相对单一,主要分为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其中每年的校园招聘时间和形式相对固定,而社会招聘则相对机动性较大。但从商业银行校园招聘的效果来看,往往下级分行并不能直接招聘所需要的人才,而是通过上级行进行招聘,这种校园招聘往往对学历要求较高,而真正具有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往往就业机会较多,这样就导致部分员工刚录用就辞职的现象,导致引进人才与留住人才两难。此外,国有商业银行的优秀员工经常被同业股份制银行“挖墙脚”的现象时有发生,以某大型国有银行山西省分行为例,每年都有银行的

第十章 人力资源管理

第十章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指存在于人身上的社会财富的创造力,即人类可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潜在的体力、技能和知识的总和。 2人力资源的主要特性:(1)支配性、(2)自控性、(3)成长性;(4)社会性;(5)消耗性 3编制和实施人力资源计划的目标:通过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活动,使组织的需求与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相匹配,确保组织总目标的实现。3 4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包括三部分: (1)系统评价组织中人力资源的需求量;(2)选配适合的人员;(3)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 5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1)编制人力资源计划;(2)招聘员工;(3)选用员工;(4)确定有能力的员工;(5)职前引导;(6)培训员工;(7)职业生涯发展;(8)留用杰出人才前三步的结果是要发掘有能力的人才并加以选用,后三步活动是为了确保组织既能够留住人才,又能使员工技能得以更新,符合未来组织的发展需要。 6编制人力资源计划是程序中的第一步,这一步又可细分为三个具体的步骤: (1)评估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2)评估未来人力资源状况;(3)制定一套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计划 7人力资源管理:指管理者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组织目标而对其人力资源实现科学合理的配置、使用、开发、激励等一系列管理过程。 8人力资源计划编制的原则: (1)既要保证企业短期自下而上的需要,也要能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2)既要能促进员工现有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又要能为员工的长期发展提供机会。 8人员配备的基本原则:

(1)因事择人,适应发展原则(因事择人是人员配备的首要原则) (2)因材器使,客观公正原则 (3)合理匹配、动态平衡原则 9员工招聘:指组织及时寻找、吸引并鼓励符合要求的人到本组织中任职和工作的过程。 10员工招聘的标准:员工招聘是落实人力资源计划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必须依据一定 的标准慎重决策。 (1)管理的愿望。强烈的管理愿望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 (2)良好的品德。良好的品德是每个组织员工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3)勇于创新的精神。只有不断创新,组织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不断发展。(4)较高的决策能力。为了更好地完成组织的任务,对管理人员来说,不仅要计划和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决策,组织和协调好部属的工作 员工招聘的来源 11组织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来获取必要的人力资源: (1)广告应聘者;(2)员工或关联人员推荐;(3)职业介绍机构推荐;(4)其他来源 12外部招聘 (1)概念:跟组组织制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织外部选拨符合空缺职位要求的员工。(2)优点:①能够为组织输送新鲜血液;②具备难得的“外部竞争优势”;③有利于平息并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关系 (3)缺点:①外聘者对组织缺乏深入了解;②组织对外聘者缺乏深入了解;③外聘对内部员工积极性造成打击 13内部提升 (1)概念:指组织内部成员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充分确认之后,被委以比原来责任更大、职位更高的职务,以填补组织中由于发展或其他原因而空缺了的管理职务。 (2)优点:①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②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③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④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 (3)缺点:①可能会造成组织内部“近亲繁殖”现象;②可能会引起同事之间的矛盾 14企业在选择招聘方式时应注意的因素 (1)所需选聘人才的层次。一般来说,高层次管理人才选拔应内部优先 (2)企业经营环境的特点。外部环境变化剧烈时,企业宜从外部选聘适合的人才。(3)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4)企业战略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文化调整的需要。

人力资源管理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企业文化概述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1、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始于文化人类学。 2 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 3、文化的社会性,形成了企业文化基础。 4、文化作为一个变量而进入管理学的范畴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企业文化是美国人在日本经济的强大冲击之后开始着手研究并兴起的。与此相当的“公司文化”是20世纪70年代时创造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频繁使用。它的英文是“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简称OC,直译成中文应该是“公司文化”或“组织文化”。 5、★企业文化:在企业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选择) 6、西方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看法 (1)迪尔和肯尼迪:将企业文化视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 (2)沙因提出一个定义:①常常处于一个形成和变化的过程。②倾向于涵盖人类活动所有方面。 ③它是在对外界的适应与内部的整合过程中通过学习而获取。 (3)梯奇和利德卡:将企业定义为共有的价值观。 (4)戈夫曼:企业文化是人们相互作用时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 (5)大内、帕斯卡尔和阿托斯: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 7、我国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看法 (1)”精神现象”说——这一学派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生存与活动过程中的精神现象。(2)“企业精神”说(3)“总和”说(4)“三层次”说——认为企业文化包括三个层次:物质文化、中层制度文化、内层精神文化(5)“企业特色的共同价值观”说(6)“员工群体意识”说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1)集合性(企业文化具有集体性)(2)时代性(3)人本性(4)独特性(企业文化的独特性性是针对文化的多元化而言的)(5)稳定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是稳定不变的)(6)可塑性(企业文化的可塑性是针对企业文化的稳定性而言的)(7)实践性(8)表达方式的高度概括性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讲,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它带有文化所具有的其他特征:如普遍性、连续性、整合性、民族性、传统、客观性等。 三.企业文化的形式:(多选) (1)企业哲学:是企业全部行为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企业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源泉。包含系统观念、物质观念、动态观念、效率和效益观念、共处和竞争观念、市场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权威观念等。(选) (2)企业价值观:是指以企业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单选) (包括五个层次:①个人价值观②群体价值观③组织价值观④工作环境各要素价值观⑤文化价值观)(多选) (3)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成员所认同的一种高层观念,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和企业的旗帜. (4)企业道德—— (5)企业目标——①按内容分,有总目标和分目标。②按时间分,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③企业资质体系分,有企业整体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 (6)企业制度: 属性。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第一章习题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第一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A、信息资源 B、人力资源 C、物资资源 D、经济资源 2、下列哪个不是属于人力资源数量构成范围的。() A、处于劳动年龄、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 B、已经超过劳动年龄,继续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 C、14岁以下的少年人口 D、尚未到达劳动年龄,已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 3、()说明人在不同阶段从事劳动的能力不尽相同,在开发时要尊重其内在的规律性。 A、能动性 B、智力性 C、时代性 D、时效性 4、()成为企业战略规划及战略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A、人力资源管理 B、人事管理 C、企业经营管理 D、项目管理 5、()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和工作生活质量。 A、人力资源管理 B、人事管理 C、生产管理 D、财务管理 6、()是指企业将日常性的资薪管理工作、福利管理工作以及雇员的培训、甑选和招募等方面工作外部出去。 A、业务外部 B、人力资源职能的管理角色外包 C、人力资源借用 D、人才开发 7、()是指影响员工的行为、态度以及绩效的各种政策、管理实践以及制度。 A、人力资源 B、企业经营管理 C、人力资源管理 D、战略管理 8、下列哪个不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内容。() A、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B、员工的照片与录用 C、绩效管理 D、产品开发 9、()宣告了“工具人”管理时代的结束,管理进入了新的人事管理时代。 A、霍桑试验 B、动作研究 C、泰勒的铲煤工人动作研究 D、看板管理 10、人事管理值先驱是()。 A、泰勒 B、罗伯特?欧文 C、梅奥 D、舒尔茨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是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 A、人口总量及其再生产状况 B、人口的年龄构成 C、人口迁移 D、营养因素 2、人力资源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体现在()。 A、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B、人力资源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 C、人力资源是资本资源和物资资源的附属资源 D、人力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经历的三个发展时期分别是()。 A、档案管理阶段 B、政府职能阶段 C、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 D、工作中心化阶段 4、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是()。 A、战略规划 B、获取与配置 C、员工发展 D、人力资源保护 5、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职责包括()。 A、建议和参谋 B、服务与咨询 C、制定政策并实施 D、维护员工利益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只要是生存下来的人都是人力资源。() 2、人力资源的持续性要求我们活到老学到老。() 3、泰勒时代人力资源已经上升到一种战略性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章

第十章员工福利 第一节员工福利概述 一.员工福利的定义、发展及特点 1.员工福利的含义: (1)从广义包含三方面:①指企业员工作为国家的合法公民,享受政府的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务②企业员工作为企业成员,享受企业的集体福利③除工资外,企业为员工及其家庭提供各种实物和服务形式的福利。 (2)狭义的员工福利又被称为劳动福利或职业福利,是企业为满足劳动者的生活需要,在工资收入以外,向企业员工及其家庭成员所提供的待遇,包括物质福利、带薪休假、专项服务等, 2.员工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早期发展阶段(是企业自我管理的时期) ——19世纪后半期,产业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2)成熟发展阶段(是市场经营管理时期)——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员工福利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1929年至1975年,美国企业福利支出占劳动成本的比重,从3﹪上升了到了30﹪。 (3)综合发展阶段(是政府介入后与社会保障协调发展时期) ——进入20世纪后期,现代员工福利计划体现了个人、企业和政府三者利益的结合。3.员工福利的特点:(10.1简) (1)集体性——员工福利的主要形式是举办集体福利事业 (2)均等性——员工福利的享受与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不直接挂钩或根本无关 (3)补充性——员工福利是对按劳分配的补充(4)有限性 (5)补偿性——员工福利是对员工所提供的劳动的一种物质补偿(6)差别性 二.员工福利的类型: (1)按给付方式可划分为:①货币型②实物型③服务型 (2)按以员工福利发挥功能为依据可分为:①劳动条件福利②生活条件福利③人际关系福利 (3)按福利制度是否具有强制可划分为:①强制性福利②自愿性福利 ①强制性福利又称为法定福利,是国家通过立法来强制实施的员工福利政策。 主要有两大类:社会保险和休假制度。 a.社会保险包括的内容: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1)养老保险——我国现阶段采取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财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2)失业保险支付期应为每年156工作日,在如何情况下也不能少于78个工作日。 失业保险福利是一种经济性补偿。我国《失业保险条例》规定主要涉及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基金来源、开支范围、领取条件、保险金标准、给付期限、管理机构等几个方面。(多选)覆盖范围: 基金来源: 开支范围: 领取条件:所在单位和本人按规定履行其缴费义务满1年,非本人意愿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 给付期限: 管理机构: 3)失业保险医疗保险

第十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

第十一章人力资源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主要是根据()来确定 A.来应聘人员的优秀程度 B.上级人员的优秀程度 C.职务的数量和类型 D.工作的难易程度 2.为了使员工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从而达到新的工作目标要求所进行的不脱产培训是() A.新来员工培训 B.提升培训 C.离职培训 D.在职培训 3.企业中,常常见到员工之间会在贡献和报酬上相互参照攀比。一般来说,你认为员工最有可能将哪一类人作为自己的攀比对象() A.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B.员工们的顶头上司 C.企业中其他部门的领导 D.与自己处于相近层次的人 4.教室教学、影片教学以及模拟演练等属于() A.提升培训 B.在职培训 C.离职培训 D.新来员工培训 5.()有助于受训人全面了解整个组织的不同工作情况,积累和掌握各种不同的工作经验,从而提高他们的组织和管理协调能力 A.职前引导 B.职务轮换 C.在职培训 D.提升培训 6.人员配备是()工作的逻辑延续 A控制 B领导 C组织设计 D计划 7.()对一个组织来说,是各类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A资源 B物质资源 C财政资源 D信息资源 8.只从内部提升主管人员的做法存在着若干弊端。在下面所列出的几条中,那一条并不属内部提升制度的弊端() A可能造成“近亲繁殖” B组织对晋升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 C会造成同事之间的紧张关系 D会引起同事的不满 9.从外部选聘主管人员是人员配备的一条主要途径,这种做法具有若干有利之处。一下面所列举的几条优点中,哪一条不对() A为组织带来新鲜的血液 B利用外来优势 C有利于提高组织成员的士气,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D有可能缓和内部竞争职位者之间的矛盾 10.()培训形式可以帮助组织防止“彼得现象”的发生 A脱产学习 B职务轮换 C角色扮演 D临时职务 11.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 A因人设职 B因材适用 C提高效率 D因事用人 12.让管理人员轮流在公司生产经营的不同环节工作的培训方法是() A临时职务 B设置助理职务 C工作轮换 D脱产培训 13.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主要包括() A考评和能力考评 B决策能力 C创新精神 D用人能力 14.员工以业余时间为主,进行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学习培训方法是() A新进员工培训 B“师带徒”培训 C在职培训 D脱产培训 15.以下和企业管理人员需要量无关的因素是() A 企业的产品数量 B组织的规模 C人员的流动弃 D组织发展的需要 二、判断题 1.年考核是平时考该。() 2.培训的内容十分广泛,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内容,培训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在人员配备中可以出现因人设岗、因人设机构的状况。() 4.人员考核是合理使用员工的基础。()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第一章历年真题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力资源管理(一)试题 课程代码:00147 2005-2010 年真题第一章、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30 ?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是指() A 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管理B. 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 ? C. 特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D. 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1. 舒勒认为人力资源战略的类型可以分为() A 累积型、效用型、协助型B. 分层型、累积型、双向型 ? C. 细分型、协助型、累积型 D. 协作型、效用型、灵活型 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是() 2. A. 人事管理阶段的要求 B.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的要求 C.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的要求 D. 人力资源管理初级阶段的要求 3.同一职系中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大小及任职条件十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称为 ()A ?职级 B ?职等 C. 职务 D ?职业 1.20 世纪20 年代组织中人事部门的出现,诞生了第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即() A. 产业模式 B.投资模式 C?参与模式D.高灵活性模式 2. 在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类型方面,目前企业最为常见的实施方法是()A. 整体型B.单向型 C. 双向型 D.独立型 1. 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被称为(

)A ?劳动力资源B ?人口资源

C .人力资源 D .人才资源 2.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是( ) A .有效管理员工 B ?达到组织体系和文化体系的协同发展 C .提高组织的生产力 D ?组织目标的达成与组织战略的实现 3. 用长远观点看待人力资源管理,注重人才培训的人力资源战略被称为( ) A ?整体型战略 B ?积累型战略 C .效用型战略 D ?协助型战略 4. 不同职系之间,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大小及任职条件十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被 称为( ) A ?职级B ?职等 C .职务D ?职业 8.文化作为一个变量而进入管理学的范畴是在 20 世纪( ) A . 60 年代 B . 70 年代 C . 80 年代 D . 90 年代 1.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实施的管理被称为( ) A .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B .地区人力资源管理 C .宏观人力资源管理 D .微观人力资源管理 2. 组织中一切与人的问题有关的方向性谋划被称为( ) A ?人力资源管理 B .人力资源战略 C .人力资源规划 3. 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是( A ?土地资源 C .自然资源 1. 人力资源最根本的特征是( A .不可剥夺性 C .时效性 D .能动性 2. 20世纪 20 年代诞生的第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 D .人力资源配置 ) B .物质资源 D .人力资源 ) B .时代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