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岳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5-2015】

岳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5-2015】

岳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5-2015】
岳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5-2015】

岳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https://www.doczj.com/doc/2214601122.html,零售生意人门户-乐商网2009-1-24我要发布

岳阳市政府已经转发《岳阳市2005-2015年商业网点建设指导性意见(草案)》。根据商业网点建设的规划,到2015年,岳阳全市各类商业网点将达到近9万个,从业人员增加56万人,全市市场年成交额达到340亿元。

据悉,从1978年至2004年,岳阳市的商业网点从69个增加到232个,从业人员从5.2万增加到26万。重点发展3个一级商业中心,按照规划,到2015年,岳阳将重点发展一级商业中心3处,二级商业枢纽20个以及三级商业网点和大型批发市场。一级商业中心主要包括:铁路车站广场京珠高速体系。由于城市东移, 铁路车站广场、巴陵中路、京珠高速一带将成为居住最为密集,行政机关办公首选之地。这一区域将重点发展大型综合市场、仓储商场、连锁超市、物流交易市场及租赁业务等网点市场体系。南湖及沿湖旅游网点体系。以“南湖秀水”为主景的南湖旅游走廊,以“岳阳名楼,君山名岛”为主题的沿湖风光带和以“洞庭湖大桥、洞庭大道园林、琵琶王立交桥”为主轴的交通风景线三部分组成。重点发展地方名优和旅游摄影等特色网点为主,逐步发展形成集旅游消费、特产购销、风味饮食于一体的完整商业旅游网点体系。城陵矶物流集散中心。依托港口和外贸码头,结合城陵矶旧城改造,沿通海路、城陵矶路、桂花园路建立以外贸、信息、商务、中转、储运为主的骨干网点,形成规范高效快速的物流商贸中心,争取建设国家级、国际型自由贸易区或外贸保税区仓库。

此外,根据城市东移北靠,南延西展的发展战略需要,在东至京珠高速、南至新开、西至挂口、北至城陵矶区域,将建设和完善以中型综合商场为主的区级商业枢纽。在每个居民小区建设和完善以小型超市、集贸市场和便民商业为主的三级网点网络。在现在基础上,新建岳阳商品展示配送中心、糖酒批发市场、农机市场、粮食和饲料市场、化工原料市场、现代化生猪屠宰市场、花鸟虫鱼市场、广源物流配送中心。“一核二带三轴四区” 布置商业网点按照规划,岳阳市将以“一核”、“二带”、“三轴”、“四区”的空间格局布置商业网点。一核为一个核心区,即市城区;二带即长江和京珠高速公路;三轴即沿107国道和长江的三条城镇经济发展轴线;四区即四个城镇经济区,包括以市城区为中心,临湘市和岳阳县为副中心的北部城镇经济区;以华容县城为中心,注市和塔市驿镇为副中心的西部城镇经济区;以汨罗市为中心,湘阴县和屈原管理区为副中心的南部城镇经济区;以平江县城为中心,伍市、南江和长寿镇为副中心的东部城镇经济区。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要求,引导和促进岳阳市商业网点建设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尽快建立和完善与岳阳市经济发展相适应,布局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现代商业网点网络和商品市场体系,按照《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依据《岳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有关规范及标准,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所指岳阳市市区商业网点主要包括市、区级商业中心、居住区级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商品交易市场,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物流基地,宾馆酒店与餐饮业,特种行业共九部分。

第三条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与《岳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5)确定的用地范围一致,包括“一中心、四组团”即中心城区、云溪—松阳湖—道仁矶组团、路口—陆城组团、柳林—林阁老—君山组团、筻口机场组团,总用地面积92km2,98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北至城陵矶,南至湖滨、奇家岭,西至洞庭湖、长江岸线,东至一零七国道。

第四条规划依据(略)

渭南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渭南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十三五”(2016-2020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成富裕、文明、和谐、活力陕西东大门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根据中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深入研判国内外环境变化和影响,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三期叠加”、“新常态”等现实基础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特征,遵循经济实现科学发展、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基本规律,紧抓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一带一路”建设、鼓励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发展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深入合作及省上支持渭南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重大战略机遇,立足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富民强市,坚持优化经济结构、强化创新驱动、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均衡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围绕关系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完善区域主体功能调控,推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合理提出“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重点、目标任务和实施保障等,确保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

会发展达到新水平。 二、主要任务及分工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发展环境分析,充分吸收近年来中、省、市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围绕“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环境、思路和目标、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培育和布局、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计民生改善、重点领域改革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为规划编制提供基础支撑。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统筹安排,各研究课题责任单位按照任务安排认真做好相关工作(详见附件1)。 (二)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综合性、纲领性和战略性的规划,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计划的依据。渭南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 (三)编制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指导该领域发展改革以及审批、核准、备案重大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的依据。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统筹安排,市有关部门具体承担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详见附件2)。 (四)编制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和落实。渭南高新区、经开区、卤开区、华山景区总体规划由各开发区管委会提出,由市发改委组织专家审议,转报市政府审批。各开发区(园区)发展规划的编制,要符合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并与

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 公示简本

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划(2014-2020)公示简本 1.规划编制目的 为推进佛山市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支持佛山高新区进入创新突破的发展新阶段,统筹带动城市及周边地区自主创新发展;统筹、整合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现有资源,实现高新区一区五园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划》。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以及佛山市上层次规划制定。 规划范围协调范围三水园南海园禅城园高明园顺德园2.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以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五个园区经国家审核公 告的四至范围为准,五个园区具体为南海园、三水园、禅城园、顺德 园、高明园。南海园规划范围面积753.79公顷。三水园规划范围面积 431公顷。禅城园规划范围面积1200公顷。顺德园规划范围850公顷。 高明园规划范围面积1339公顷。 (2)规划协调范围 为促进工业园区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协调,实现产城融合,划定规 划协调范围。 南海园规划协调范围为南海中部片区,总面积约403.36平方公里; 三水园区,规划协调范围总面积约100.98平方公里;禅城园规划协调 范围扩展至南庄绿岛湖片区及张槎街道工业园区、吉利工业园区,总 面积约49.5平方公里;顺德园规划协调范围扩展至西部生态新区范围 以及五沙、容桂片区,总面积约109.13平方公里;高明园规划协调范 围拓展至荷城街道北部以及杨和工业区、明城工业区等范围,总面积 约100.75平方公里。 本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3.规划目标与策略: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发展目标是:国家 一流科技产业园。 产业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光电产业战略崛起,加快促进汽车及 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业两大支柱产业高端发展,全力推动新材料、 环保、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力促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提 升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共进,重点发展8大产业30个细分领域,构 建佛山高新区“830”产业体系。 总体发展策略: 策略1 核心引领,打造协同创新体系 策略2 强化先进制造,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策略3 产城融合,提升城市综合服务与公共环境品质 规划范围示意图周边协调发展分析图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概念规划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概念规划说明 银川,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中国西北璀璨的明珠。 巍巍贺兰山,漫漫黄河水。秀美富饶的塞上湖城,不仅用千古文明、多元文化,支撑着银川不断发展的辉煌。如今,更因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二五”规划宏图的实施,拉开了更高发展的序幕。 一、规划范围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全长17.5公里,是城市南北向新主干。主轴南段起点在五里台,现状是宁安大街,北段终点在元宝湖,现状位于万寿路。 二、规划依据 《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 《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 三、规划理念 银川城市中轴线以“多彩银川”作为规划理念,不仅表达了银川城市人文生命序列空间的规划诉求,更加体现出“贺兰岿然、长河不息” 的城市精神之魂。 三、规划结构 “多彩银川”城市中轴的规划结构,分为一轴一心,三廊五段,九大节点。 按照城市人文生命序列中轴线由南向北分为历史银川、风情银川、和谐银川、开放银川和未来银川五段。历史银川是表达银川千年人文的底蕴,风情银川是反映银川民俗民风珍贵遗产,和谐银川是打造银川最靓丽的窗口,开放银川是创新银川城市精神的新亮点,而未来银川,则是进一步展示银川可持续发展的新辉煌。 九个城市节点分别为塞上明珠、银川民风、文化中心、城市中央、市民中心、塞上西湖、中阿论坛、北部新城、月坛金凤。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历史文化公园、英贤祠、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宁夏民风街、银川青少年宫、宝鼎广场、宁夏歌剧院、银川图书馆、宁夏博物馆、三馆两中心、曾杏绯艺术馆、中阿论坛、宁夏移民博物馆、人文亭阁等。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概念规划通过集中考虑设置和完善一批大型文化空间,城市公园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人文的精神所向,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和开放性城市旅游价值,同时向全中国及世界人民展示着银川城市人文生命序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昭通市物流产业规划》

昭通市物流产业规划 学生姓名:雷丹李波李俊李洋 罗娜胡彬侯小丽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年级专业: 2010级物流管理 指导教师:王宇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昭通市物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4 1.1昭通市地理状况概况?5 1.1.1自身地理位置......................................... 5 1.1.2地形特征?5 1.2 物流业发展现状?5 1.2.1物流发展状况?5 1.2.2 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 1.2.3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 (7) 1.3昭通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制约因素?8 1.4云南省经济发展对昭通物流业的要求............................ .. (9) 第二章昭通市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9 2.1 发展优势?9 2.1.1交通区位优势是昭通市物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9 2.1.2 资源环境优势是昭通市未来发展的支撑?10 2.1.3 人口众多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10 11 2.1.4发展潜力巨大? 2.1.5十一五规划为物流规划带来的发展基础.................. 11 2.2内在劣势?11 11 2.2.1 流通方式单一,成本高? 2.2.2 流通线路不畅,效率低.............................. 11 2.2.3流通设施简陋,规模小.............................. 12 2.3 未来的机遇?12 2.4面临的挑战 (12) 第三章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和发展模式?12 3.1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 13 3.2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13 3.3 发展目标及2020年远景设想................................ 13 3.4 发展模式 (14) 3.4.1 政府政策措施环境保障 (14) 3.4.2 物流运输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支撑 (14) 14 3.4.3 物流园区(中心)? 3.4.4发展的布局 (15) 第四章未来全市物流需求预测 (16) 4.1预测情况概述 (16) 4.2 物流生成预测?16

岳阳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岳阳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 版

引言 本报告借助数据对岳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进行深度剖析,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绿地总面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岳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岳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专题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岳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 第一节岳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现状 (1) 第二节岳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岳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岳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岳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岳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岳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岳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岳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岳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岳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岳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1.1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实施,给合阳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1.2合阳矿产、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使合阳在渭北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 1.3为更好地发挥合阳县城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需要编制总体规划。 2、规划指导思想 立足合阳县情实际,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按照“新型工业富县、现代农业稳县、生态旅游名县”的思路,围绕打造渭北能源生产加工基地、自然与人文休闲度假基地、涉农工业基地、生态特色农产品基地、渭北绿色生态宜居新城的目标,发挥能源、旅游、交通优势,建设渭北特色经济的地域中心城市。 3、规划原则 3.1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营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持续发展的和谐城市; 3.2发挥合阳优势条件,培育支柱产业,构建渭北地域特色鲜明、商贸繁荣的宜居城市; 3.3立足合阳实际,遵循合理、务实、可行的方针,使总体规划适应市场经济的弹性发展需要; 3.4从宏观到微观,整体到局部,面状到点、线,近期到远期,使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4.1研究城市产业空间布局; 4.2注重城乡一体化建设; 4.3合理确定城市性质、规模; 4.4优化城市空间形态; 4.5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4.6提升旅游发展水平; 4.7明确近期建设行动计划。 5、规划期限 近期:2009—2015年; 远期:2016—2030年。 6、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分为两个层次和范围,既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两个层次。 6.1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范围:合阳县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437平方公里。 6.2中心城区规划 范围:东以高速路以东200米为界,西到王(村)皇(甫庄)公路,北起知堡乡的马家村,南到金水沟,包括王村矿在内;徐水沟及红旗水库为远期的水源地,也纳入规

岳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5-2015】

岳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https://www.doczj.com/doc/2214601122.html,零售生意人门户-乐商网2009-1-24我要发布 岳阳市政府已经转发《岳阳市2005-2015年商业网点建设指导性意见(草案)》。根据商业网点建设的规划,到2015年,岳阳全市各类商业网点将达到近9万个,从业人员增加56万人,全市市场年成交额达到340亿元。 据悉,从1978年至2004年,岳阳市的商业网点从69个增加到232个,从业人员从5.2万增加到26万。重点发展3个一级商业中心,按照规划,到2015年,岳阳将重点发展一级商业中心3处,二级商业枢纽20个以及三级商业网点和大型批发市场。一级商业中心主要包括:铁路车站广场京珠高速体系。由于城市东移, 铁路车站广场、巴陵中路、京珠高速一带将成为居住最为密集,行政机关办公首选之地。这一区域将重点发展大型综合市场、仓储商场、连锁超市、物流交易市场及租赁业务等网点市场体系。南湖及沿湖旅游网点体系。以“南湖秀水”为主景的南湖旅游走廊,以“岳阳名楼,君山名岛”为主题的沿湖风光带和以“洞庭湖大桥、洞庭大道园林、琵琶王立交桥”为主轴的交通风景线三部分组成。重点发展地方名优和旅游摄影等特色网点为主,逐步发展形成集旅游消费、特产购销、风味饮食于一体的完整商业旅游网点体系。城陵矶物流集散中心。依托港口和外贸码头,结合城陵矶旧城改造,沿通海路、城陵矶路、桂花园路建立以外贸、信息、商务、中转、储运为主的骨干网点,形成规范高效快速的物流商贸中心,争取建设国家级、国际型自由贸易区或外贸保税区仓库。 此外,根据城市东移北靠,南延西展的发展战略需要,在东至京珠高速、南至新开、西至挂口、北至城陵矶区域,将建设和完善以中型综合商场为主的区级商业枢纽。在每个居民小区建设和完善以小型超市、集贸市场和便民商业为主的三级网点网络。在现在基础上,新建岳阳商品展示配送中心、糖酒批发市场、农机市场、粮食和饲料市场、化工原料市场、现代化生猪屠宰市场、花鸟虫鱼市场、广源物流配送中心。“一核二带三轴四区” 布置商业网点按照规划,岳阳市将以“一核”、“二带”、“三轴”、“四区”的空间格局布置商业网点。一核为一个核心区,即市城区;二带即长江和京珠高速公路;三轴即沿107国道和长江的三条城镇经济发展轴线;四区即四个城镇经济区,包括以市城区为中心,临湘市和岳阳县为副中心的北部城镇经济区;以华容县城为中心,注市和塔市驿镇为副中心的西部城镇经济区;以汨罗市为中心,湘阴县和屈原管理区为副中心的南部城镇经济区;以平江县城为中心,伍市、南江和长寿镇为副中心的东部城镇经济区。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要求,引导和促进岳阳市商业网点建设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尽快建立和完善与岳阳市经济发展相适应,布局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现代商业网点网络和商品市场体系,按照《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依据《岳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有关规范及标准,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所指岳阳市市区商业网点主要包括市、区级商业中心、居住区级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商品交易市场,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物流基地,宾馆酒店与餐饮业,特种行业共九部分。 第三条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与《岳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5)确定的用地范围一致,包括“一中心、四组团”即中心城区、云溪—松阳湖—道仁矶组团、路口—陆城组团、柳林—林阁老—君山组团、筻口机场组团,总用地面积92km2,98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北至城陵矶,南至湖滨、奇家岭,西至洞庭湖、长江岸线,东至一零七国道。 第四条规划依据(略)

西安市城市发展规划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概要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 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版)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09修订版) 佛山市城乡规划局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

目录 1 总则 (1) 2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 3 城市用地 (3) 4 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5) 5 建筑间距、退让与高度 (16) 6 公共设施 (21) 7 道路交通 (26) 8 市政设施及其它公用设施 (30) 9 景观与环境 (36) 10 特定区域 (38) 11 附则 (39) 附录一:用词说明 (40) 附录二:名词解释 (41) 附录三:计算规则 (43) 附录四: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 (49)

1 总则 1.1 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城市规划的实 施,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技 术规范为依据,参照省内其它城市同类规定,并结合佛山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3 在佛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规定执行。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村庄 和集镇,经批准可暂按国家、广东省有关村镇的相关规定执行。 1.4 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现行法律、法规、规范和佛山市有关规定的要求。

2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规划内容和深度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广 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等规定执行。规划编制应采用佛山市统一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总体规划的编制 2.2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可根据需要先组织编制城市概念规划。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5~20年;近期建 设规划期限为3~5年。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可编制年度的规划实施方案,作为城市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的依据。 2.3 “2+5组团”可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组团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 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的安排。 详细规划的编制 2.4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计划。城市新区、旧 城改造区、特定区域、近期建设区以及备用土地、拟出让土地等城市建设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城市重点地区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前应先开展相关规划研究。 2.5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以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控制要求和规划条件为依据进行编制。各级人民政府应 组织编制重要街区、重点景观区、广场、公园、重要交通枢纽用地、城镇主要出入口、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其他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实例--银川

城市空间的集中与分散实例分析----银川 摘要: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每个城市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集中与分散则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一个基本视角。本文从集中与分散的角度分析城市空间的演化过程,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城市银川市作为实例进行分析。银川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建国以来,由民国初期的“哑铃状”发展到“带状组团式”,改革开放后进行了一次大的规划,最终形成银川市“三中心并联式”的格局。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中,城市空间经历了集中---分散---再集中—再分散的过程。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集中分散银川市规划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 城市空间结构指的是城市物质要求在特定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以及自然环境资源多种背景下所形成的城市功能组织方式以及背后社会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内在机制相互作用所决定的空间布局特征。集中与分散是城市空间演化中的基本表现,它们贯穿于城市发展运动的全过程,并体现于不同尺度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组织上。因此,集中与分散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一个基本视角。 集中是城市空间的基本特征,它是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中集聚与扩散等作用引力聚焦的过 程。集中的相对性决定了集中的复杂性。集中主义的代表是勒柯布西埃,他提出用城市的 三维结构来解决大城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平行城市”方案。 分散是城市空间的一种异化现象,是对城市空间过度集中的—种反动,也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的必然行为。分散的相对性只有与集中空间联系起来考察后才有真实的意义。分散的城市形态所反映的正是空间内人类活动分散化了的表征,同时也是受制于各种自然条件与环境的结果。分散主义的代表是霍华德,为了解决城市中存在的问题,他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 集中与分散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一种状态,所反映的是空间结构内在的相互关系。集中与分散的空间运动总是在一定的人类行为动力的驱使下以或聚或散的空间表现而呈现两相依依的社会与空间关系。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的演化遵循从集中—分散—再集中—再分散的轨迹,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每后一个阶段也不单单是前一个阶段的简单重复。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实例分析----银川 本文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城市银川作为实例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的探讨、分析。选取该城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以银川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包括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乌海市,陕西北部的榆林市、延安市及甘肃的庆阳地区,它们的经济、文化、商业触角均远离其本省区的核心辐射,而在这10万多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的区域范围内,只有银川是省会城市,同时又是城市人口超70万的大城市。因此有理由认为,银川的强盛会带动在包头、太原、西安、兰州一带形成新经济三角带,在中国西部城市规划编制史上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具有可操作性。2、作者本人来自宁夏,对银川的城市发展有一定的了解,银川作为我的故乡,借这次机会可以更好的了解银川的历史发展及规划现状。 1.银川城市空间的历史演化。 1)银川古代城市空间形态为横向发展、均衡对称的矩形城廓。银川自公元前119年始建,

《昭通市物流产业规划》.doc

昭通市物流产业规划 学生姓名:雷丹李波李俊李洋 罗娜胡彬侯小丽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年级专业: 2010级物流管理 指导教师:王宇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昭通市物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4) 1.1昭通市地理状况概况 (5) 1.1.1自身地理位置 (5) 1.1.2地形特征 (5) 1.2 物流业发展现状 (5) 1.2.1物流发展状况 (5) 1.2.2 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 1.2.3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 (7) 1.3昭通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制约因素 (8) 1.4云南省经济发展对昭通物流业的要求 (9) 第二章昭通市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9) 2.1 发展优势 (9) 2.1.1交通区位优势是昭通市物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 (9) 2.1.2 资源环境优势是昭通市未来发展的支撑 (10) 2.1.3 人口众多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10) 2.1.4 发展潜力巨大 (11) 2.1.5 十一五规划为物流规划带来的发展基础 (11) 2.2 内在劣势 (11) 2.2.1 流通方式单一,成本高 (11) 2.2.2 流通线路不畅,效率低 (11) 2.2.3 流通设施简陋,规模小 (12) 2.3 未来的机遇 (12) 2.4面临的挑战 (12) 第三章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和发展模式 (12) 3.1 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 (13) 3.2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13) 3.3 发展目标及2020年远景设想 (13) 3.4 发展模式 (14) 3.4.1 政府政策措施环境保障 (14) 3.4.2 物流运输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支撑 (14) 3.4.3 物流园区(中心) (14) 3.4.4 发展的布局 (15) 第四章未来全市物流需求预测 (16) 4.1 预测情况概述 (16) 4.2 物流生成预测 (16) 4.2.1 物流生成预测概述 (16)

岳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一部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 第二章城乡发展战略和目标 (3)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4) 第一节空间管制与协调规划………………………………………… 第二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三节城镇功能定位………………………………………………… 第四节产业发展规划………………………………………………… 第五节综合交通规划………………………………………………… 第六节重大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第七节历史文化遗产与风景旅游规划……………………………… 第八节城镇生态与环保规划………………………………………… 第九节综合防灾规划………………………………………………… 第十节“两型社会综改区”建设规划……………………………… 第十一节新农村建设规划…………………………………………… 第十二节近期建设规划......................................................第二部分中心城区规划. (15) 第四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15) 第五章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 (15) 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16 第七章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18) 第八章产业布局规划 (20) 第九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0) 第十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3)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 第六节环境卫生规划…………………………………………………… 第七节殡葬设施规划…………………………………………………… 第十一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26) 第一节防洪治涝规划…………………………………………………… 第二节消防规划………………………………………………………… 第三节人防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第四节抗震规划..................................................................第十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8) 第十三章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 (31) 第十四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32) 第十五章城市风貌规划 (33) 第十六章旧城更新改造规划 (33)

渭南市街心广场规划设计说明

渭南市街心广场规划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与生存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已日益加深,对环境的绿化、美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城市人口剧增,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环境日益受到污染,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的今天,加强环境绿化、美化,保护生态平衡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的事情。 城市广场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所以城市广场应具备开放空间的各种功能和意义,并有一定的规模要求、特征和要素。城市中心人为设置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动的一种开放空间是城市广场的重要特征;围绕一定主题配置的设施、建筑或道路的空间围合以及公共活动场地是构成城市广场的三大要素。只具备特征而不具备要素的,或只具备要素而不具备特征的,都不应纳入城市广场范畴。 另外,现代城市广场不再仅仅是市政广场,商业广场成为城市的主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作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 1 ]。今天,人们提及“城市广场”,浮现于眼前的往往是大型城市公共中心广场的形象。目前全国城市广场建设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这类广场,因为它们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城市广场兼有集会、贸易、运动、交通、停车等功能,故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广场布局应作系统安排,而广场的数量、面积大小、分布则取决于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广场功能定位。可见,城市广场是指城市中供公众活动的场所。故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一、环境概况 渭南市街心广场位于渭南市临渭区内,该区位于东经108°50′-110°38′和北纬34°13′-35°52′之间,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渭水横贯其中,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也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 东大

新佛山城市规划(2020)

佛山城市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适应2002年佛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统筹城市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重新编制《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第2条规划基本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 4、《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5、《佛山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6、《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 7、国家、广东省、佛山市的相关规划文件 第3条城市规划区与中心城区 1、本次规划的城市规划区为佛山市行政辖区的范围,面积3848.49平方公里。 2、规划中心城区为“2+5组团”所包括的街道办或镇的行政辖区范围,面积1913平方 公里,约占全市域面积的49.7%。“2+5组团”是指:中心组团、大良容桂组团、狮山组团、西南组团、西江组团、大沥盐步组团和九江龙江组团。 第4条规划期限

近期为2005-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远景为2021年以后。 第5条规划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使佛山市由“快速城市化”向“健康城市化”的方式转变,由注重“数量的增长”到关注“质量的提升”。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佛山发展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市域内 不同类型地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佛山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城市间的关系,在区域协调中准确把握佛山自身的定位;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按照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规划好产业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划定并严格控制区域绿地,加强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综合、有效利用,降低工业污染,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通过合理布局,在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鼓励民营企业的成长。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6条城市发展目标 1、第一阶段,到2010年左右,全面协同地推进佛山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工作,在 保持发展活力的前提下调整体制结构,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强区域协作,构建广佛都市区的基本构架。 2、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力争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 优美、城乡协调、体制完善、社会文明的小康社会;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一起,确立具有独自特色的国际大都市区的地位。 第7条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1、以区域协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前提,遵循区域化与市场化的一般规律,科学判断与合 理制定城市的发展路径、功能定位与发展选择,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应充分考虑对于跨界地区的影响。 2、注重区域内各城市与地区间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协调。 3、注重区域内各城市与地区间在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协调。 第8条社会发展策略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推进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稳定劳动力的供给,引导流动人口逐步本地化,实现劳动力的稳定储备。 2、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建立与就业岗位相关的土地供应机制,加大职业培训与教育的投 入,增强劳动力的可就业能力,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 3、完善城乡统筹规划,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的集聚,全面改善村镇地区在社会基础服务 设施方面的配套建设。各级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应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在全市逐步建立起“市-区-街办(镇)-村” 多级与多层次的社会服务设施体系。 4、加强城镇化进程中的“镇改街、村改居”和城市新建小区的“社区建设”,增强市民 的地方认同感。 5、加快建设信息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建设“数字佛山”。

昭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昭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适应昭通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科学合理进行城市建设,促进城乡统筹,编制《昭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 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方针,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 充分利用昭通市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和风景旅游优势,预见到将来的发展可能,从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统筹城乡发展。 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强化城市特色,贯彻城市设计的理念,从昭通城市历史特色、山水特色出发,弘扬民族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加强整体设计,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立足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树立超前规划意识,同时又要强调近期城市建设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认真研究城市建设的时序,着重近期、远期结合,合理控制城市用地规模,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并为城市的远景发展留有余地。 第三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第146号令,2006);

《云南省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 《昭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昭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5)》 《昭通城市总体规划(1997-2020)》 国家、云南省、昭通市相关的其他政策和法律文件。 第四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9-2015年 中期:2016-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远景:2030年以后 第五条规划的空间层次 1. 市域规划范围 昭通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23021平方公里。 3. 昭鲁一体化发展规划范围 以昭鲁坝子作为基本单元,包括昭阳区的龙泉、凤凰和太平3个街道,旧圃、北闸、小龙洞、守望、永丰、洒渔、苏家院、布嘎和乐居9个乡镇,鲁甸县的文屏、茨院、桃园和小寨4个乡镇总面积1381平方公里。 2. 规划区范围 昭阳区太平、龙泉、凤凰三个办事处,北闸、旧圃、永丰、小龙洞、守望五个乡镇以及洒渔和苏甲乡的部分地区,规划区总面积约784平方公里。 3. 中心城区范围 北至褐煤工业园区,东至昭通火车站、南至凤凰山、西至旧圃锦屏。规划建设用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年修订版)精编版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15年修订版)

目录 1总则 (1) 2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 3城乡用地 (3) 4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5) 5建筑间距、退让与高度 (16) 6公共设施 (22) 7道路交通 (27) 8市政设施及其它公用设施 (33) 9景观与环境 (44) 10特定区域 (46) 11附则 (47) 附录一:用词说明 (48) 附录二:名词解释 (49) 附录三:计算规则 (51) 附录四: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 (61) 附录五:佛山市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 (66)

1总则 1.1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 化,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广东省城市控 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为依据,并结合佛山市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3在佛山市“1+2+5”组团的城区及其他镇中心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 作,应按本规定执行,其他区域参照执行。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村庄和集镇,可按国家、广东省及佛山市有关村镇的相关规定执行。 1.4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现行法律、法规、规范和佛山市有关规 定的要求。

2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1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规划内容和深度按《城 市规划编制办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广东省“三规合一” 工作指南》等规定执行。规划编制应采用佛山市统一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总体规划的编制 2.2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可根据需要先组织编制城市概念规划。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 为15~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3~5年。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可编制年度的规 划实施方案,作为城市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的依据。 2.3佛山中心城区以外的区域,应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组团分区规划, 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强度分区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等做出进 一步的安排。 详细规划的编制 2.4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 制计划。城市新区、旧城改造区、特定区域、近期建设区以及备用土地、拟出让土 地等城市建设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城市重点地区在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前应先开展相关规划研究。 2.5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以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控制要求和规划条件为依据进行 编制。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编制重要街区、重点景观区、广场、公园、重要交通枢 纽用地、城镇主要出入口、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其他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年3月5日渭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批准)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和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对于全面完成市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我市在西北东部的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部署好这一时期的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渭南市委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总要求,制定本《纲要》。本纲要作为我市各县(市、区)、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编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蓝本。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十五”期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加快“一线两带”建设的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环境建设为关键,以提高执政能力为保证”的工作格局,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力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成功战胜了非典疫情和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等自然灾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新成就。 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十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比“九五”时期高1.4个百分点。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12.4亿元,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全市财政收入达到21.03亿元,年均增长14.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01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9%。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总产稳定在190万吨左右,果、菜、畜、林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我市成为全省最大的绿色果品生产基地、最大的果品冷藏基地,全国最大的果汁加工基地。机械、食品和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十五”时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5%,比“九五”时期加快8.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35.6%。旅游业和劳务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十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7.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8倍。阎禹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澄城茨沟等三座大桥建成使用,境内国省道大修改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