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院感的核心制度

院感的核心制度

院感的核心制度

院感的核心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包括: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制及其责任制,医院感染培训制度,重点部门和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监测、上报与控制制度,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与质量改进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消毒药械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手卫生规范,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制度,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等。

院感控制管理制度

院感控制管理制度 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病人感染率。 三、医务科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督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控制院内感染各项卫生学标准 一、普通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供应室、无菌间、烧伤病房、重症监护室,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 个/m3,乙型链球菌不得超过 20个/m3,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上不得超过5个/ m2。 二、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症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个/m3,物体表面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个/ m3,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个/ m2,门诊大厅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 4000个/m3。 三、外科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的手,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 四、婴儿室、儿科病房、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和化脓菌。 五、凡灭菌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其他任何种类的微生物,消毒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 六、各种使用的紫外线灯强度,不得低于70微瓦·秒/m2。 院内感染监测制度 一、对高危区如手术室、供应室无菌间、治疗室、换药室的空气细菌,每月监测一次。

院感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及其责任制 (4) 1、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职责 (4) 2、临床科主任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5) 3、护士长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5) 4、监控医师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6) 5、监控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6) 6、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6) 二、医院感染培训制度 (7)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 (8) 四、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监测、上报与控制制度 (10) 五、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12) 六、消毒隔离制度 (13) 七、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14) 八、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持续改进制度 (15) 九、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16) 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17) 十一、手卫生管理制度 (18) 十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9)

十三、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制度 (20) 十四、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21) 十五、重点部门与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23) (一)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3) 01、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3) 02、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4) (二)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25) 01、下呼吸道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25) 02、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25) 03、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26) 04、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28) 05、皮肤软组织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29) 十六、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30) 十七、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 (31)

医院感染知识专职人员培训制度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知识培训制度 一、培训要求: 1.上岗前需参加省级以上岗位培训并通过考核。 2.每年至少参加40学时的医院感染相关继续教育学习班或会议。 二、分阶段培训: 1.第一阶段(基础培训) 新上岗、转岗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岗位工作不满2年的专业人员应参加基础培训。此阶段培训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相关法律法规等培训为主。培训以集中式讲授为主,自学和网络学习为辅。 2.第二阶段(实践培训) 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两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专业人员应参加实践培训。在掌握第一阶段知识的基础上应以了解医院感染暴发的识别、调查和防控,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以及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防控等内容为主。培训以集中式讲授为主,自学和网络学习为辅。3.第三阶段(提高培训) 对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五年以上专业人员的培训宜以医院感染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为主。使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培训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开展与医院感染相关的科研工作。培训形式可以是自学、参加医院感染管理及相关学科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或参加专业学术交流会等。 三、培训方式 1.集中讲授培训: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可安排适当的课堂讨论。 2.集中讲授与带教结合培训: 可安排适当的感染控制场景讨论和课堂讲授,以及带教实践培训。 3.网络视频培训:以网络视频教学为主,结合网络答题进行考核。 4.自学:对基础理论和技能、法规,学习者可按照大纲要求进行自修,并参加网络答题进行考核。 四、培训内容 (一)第一阶段(基础培训)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 (2)《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 (3)《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4)《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5)《消毒管理办法》 (6)其它法规等 2.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1)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构架 (2)医院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 (3)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其分类 (4)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 (5)医院感染的判定与防治措施 (6)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7)其它相关理论知识等 3.基础技能

各科室院感管理制度

各科室院感管理制度 注:各临床、医技科室院感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兼职监控医师和护士组成。 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 __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 __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并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制定与完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程序与措施。 2、医院要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医院感染的诊断、预防、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程序。 3、医院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督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并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重要内容。 4、医院要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做好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5、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协同有关科室监督、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6、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的分类》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7、医院建立全员医院感染控制培训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在职职工和新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与培训。 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召开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正确给予指导,增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各部门反馈的信息,协调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医院感染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及责任制度 医院感染培训制度 重点部门与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监测、上报与控制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持续改进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手卫生管理制度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制度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组织建设及责任制 一、心内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监控医生: 监控护士: 二、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1、监督检查本科室院感管理的各项工作,降低本科室院感发病率; 2、督促本科室医护人员对院感散发性病例、《传染病防治法》按要求登记及报告; 3、发生流行、爆发病例时,立即按要求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4、督促本科室医护人员对疑似或确诊医院感染病例留取临床标本,及时送病原学与药敏试验。 5、监督检查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6、组织与参加医院感染的培训。 7、监督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三、科室院感管理监控员职责 1、在医务处与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做好本科院感的监控工作,积极向院感科,护理部提出关于消毒灭菌、控制院内感染的合理化建议; 2、负责对本科医务人员(包括护士、清洁工)进行有关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教育工作; 3、督促检查本科室工作人员,认真执行消毒、灭菌、无菌操作与隔离技术等规章制度的落实; 4、及时发现患者中发生的医院感染,积极协助并督促主管医师留取标本,使院内感染病例的病原送检率必须达100%,减少迟报,杜绝漏报; 5、协助院感科人员对本科高危、重点检测区进行空气培养; 6、定期协助院感科人员对本科的医生护士,清洁员进行手指培养与物体表面的监测;定期对工作人员的手(按总人数不少于50%)采样检查一次。 7、定期对本科科室使用的消毒液、紫外线灯管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院感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 1.感染管理办公室必须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 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 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每月 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和 反馈。 3. 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 少于每年监测人数的10%,漏报率低于20%。 4. 对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其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监测。 5. 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目标性监测。监测目标应根据本院的特点、医院感 染的重点和难点决定。 6. 对重点部位医院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制定监控指标。 7. 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效果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监测方法执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和接触皮肤、黏膜的医 疗用品,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8. 环境卫生学的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手术室、 重症监护病房、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骨髓移植病房、血 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制度 1. 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 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

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 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 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2. 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灭 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气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 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选化学方 法。 3. 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 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 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4. 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和 婴儿温箱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于消毒物品柜内。湿 化瓶应为灭菌水,每日更换或消毒。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 气筏等可拆卸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 5. 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执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 年版)。 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使用的消毒、灭菌药械的监督管理。 2.医院感染管理科(办公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拟购入的消毒、灭菌药械的资质进行审核,并具体负责医院消毒、灭菌药械的购入、存储和使用进行 监督、检查和指导 3.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消毒、灭菌药械使用效果进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提出改进措施。 4.采购部门应根据临床需要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对审核意见进行采购,按国家规定查验所需证件,监督进货质量。

(完整版)院感管理制度

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感染管理职责制度目录 职责 (1)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3) 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 (4) 三、医院感染管理科职责 (5) 四、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6) 五、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7) 六、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职责 (8) 七、医务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职责 (8) 八、总务科感染管理工作职责 (8) 九、设备科院感管理工作职责 (9) 十、信息科院感管理工作职责 (9) 十一、药剂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职责 (9) 十二、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职责 (9) 制度 (10) 一、医院感染科工作制度 (10) 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10) 三、无菌操作制度 (11) 四、消毒隔离制度 (12)

六、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4) 七、病区卫生员消毒隔离制度 (16) 八、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6) 九、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9) 十、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20) 十一、麻醉科的感染管理制度 (24) 十二、胃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7) 十三、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8) 十四、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30) 十五、急诊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31) 十六、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33) 十七、皮肤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36) 十八、性病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36) 十九、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37) 二十、针灸科医院感染制度 (38) 二十一、换药室医院感染制度 (39) 二十二、超声诊断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40) 二十三、中西药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41) 二十四、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41) 二十五、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43) 二十六、工作人员的防护 (44) 二十七、发热门诊穿戴防护服流程 (44)

医院感染管理十七项核心制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医院感染管理十七项核心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及责任制度 一、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院感组长:科主任,副组长:护士长,监控医师:一名主治医师,监控护士:一名护师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本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体计划,结合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 2、持续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填写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3、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验病原学检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以控制感染的蔓延,做好感染病例的登记工作,并于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网报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协助调查,并妥善诊治患者。 4、负责监督本科室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作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适应症明确;分线分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力争控制在50%以下。护士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臵要求,准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必要时向经治医师报告。 5、负责监督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 6、按规定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卫生监测,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7、组织本科室人员积极参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8、保持病房整洁,做好病人、陪客、探视人员的管理。

三、本科室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等各项规章制度。 2、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关规定,做到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持续进行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若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送检病原学及药敏实验,积极救治患者并如实填报。 4、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上报;并做好相应的消毒隔离工作。 5、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掌握自我防护知识,遵循手卫生管理规范。 6、正确执行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管理工作。 7、做好病人及陪护人员的卫生宣教工作。 二、医院感染培训制度 1、医院感染专职管理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平时应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和监控能力。 2、对确定为医院感染的兼职管理人员,必须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培训,系统掌握有关基础理论和基本措施。 3、每年进行1-2次全院性或区域性医院感染知识讲座;对各级管理和医务、工勤人员进行不定期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常规培训;对新上岗的医务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的岗前教育。 4、每季度编印一期《医院感染监控简讯》,传达上级反映示和有关会议内容,通报监测情况,传递管理信息,交流工作经验,举办知识讲座。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感染管理办公室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病房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在院感科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3、患者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月大扫除一次。 5、病人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并装入红色塑料袋,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物品。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7、弯盘、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8、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清洁与消毒管理。 9、一次性餐具、便器固定使用,保持清洁。 10、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

医院感染相关制度和规范

一、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一、院内感染管理小组组织形式 1.为了规范本院医护人员的操作程序,严格执行医疗与护理系 列的规章制度,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在副院长领导下开展工作,由护 士长、科主任及部份业务骨干组成。 2.除各科室日常业务工作外,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定期组织实施 并开展检查、督导工作。 3.小组采取现场自查与她查、总结与分析、批评与表扬、惩罚与鼓励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二、院内感染管理小组主要工作任务: 1.草拟、制定、修改控制院内感染规范、院内感染的措施及有关规章制度。 2.组织讨论并决定建立感染控制的监测方法。 3.研究院内感染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奖惩办法及控制感染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 4.负责对控制感染管理人员、医生与护理人员的培训与宣传教育工作。 三、预防院内感染措施: 1.各科室加强对院内感染的控制,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认识,从 思想上重视消毒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2.负责对全院的消毒技术指导与监督工作,按时对临床科室进行消毒液及物体表面的监测,对急诊室、抢救室、观察室、手术室、供应室、妇产科、接生室、换药室、治疗室、注射室、无菌间定期进行空气消毒,按规定表格填写并做好记录。 3.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各类物品均应按无菌、清洁、污染分类定位放置,无菌物品应有明显标记,并注明消毒日期;供应室每日 用指示带对高压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 4.注射必须一人一针一管,用后的注射器及针头在科室内用消毒液浸泡半小时后方可送回供应室处理;凡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污染的敷料应当全部烧毁。 5.做好终末消毒,凡出院、转院及死亡病人的床旁及区域必须用消毒药液擦洗或喷撒。 6.严格执行手术室工作制度与管理制度,树立无菌观念,严格执 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细致、轻巧、准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各种并发感染。 7.各科室如出现院内感染,应当及时向院内感染管理小组报告; 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对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

院感管理制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并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制定与完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程序与措施。 2.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医院感染的诊断、预防、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程序。 3.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督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并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重要内容。 4.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做好感染性疾病科、ICU、口腔科、手术室、新生儿病房、内镜室、血透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5.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协同有关科室监督、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6.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的分类》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7.医院建立全员医院感染控制培训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在职职工和新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与培训。 (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及职责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 主任委员*** 副主任:*** 委员*** *** ***等 秘书***

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 2.1.依据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负责督促、协助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做好院内感染控制管理规划、方案制订、制度建设和工作计划,并负责审核和监督实施。 2.2.逐步组织构建和制定我院院内感染控制评价体系,负责制定、修改和完善我院院内感染控制评价标准和方法。 2.3.加强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教育培训,负责全院性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教育培训的规划,并督促感染管理科组织实施。 2.4.负责审核我院院内感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相关流程和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研究并制订医院感染暴发、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和特殊病原体感染等事件的防控预案。 2.5.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负责对医院整体布局、科室建设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2.6.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 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 2.7.协助药事管理组和药剂科做好安全和合理用药管理工作,根据我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 2.8.协助做好医院和临床医技科室清洗剂消毒剂、消毒灭菌器械、器具、一次性耗材产品的资质审核工作。 2.9.负责院内感染事件的调查、取证意见,并形成处理意见。2.10.协助做好医院综合目标管理工作,负责院内感染控制考核标准和办法的实施与完善。 3.会议制度 3.1.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遇重大感染管理问题应随时召开(参加会议人员根据需解决问题来确定)。两次会议一般安排在1月和7月召开,以便总结上一阶段的工作,讨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以及商议需要解决的重要事项。 3.2.全体会议至少4/5的委员应参会,扩大会议邀请相关人员参

2019年院感十项核心制度试题

血液透析室院十项核心制度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诊疗活动中使用的一次性使用注射用具应当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废弃;使用的可复用注射用具 应当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清洗灭菌;杜绝注射用具及注射药品的共用、复用等不规范使用。 2、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 3 个基本条件。 3、无菌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cm ~25cm,离墙5cm ~10cm,距天花板50cm。 4、无菌物品存放的环境达到温度低于24℃,湿度低于70 %的条件时,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 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4d ;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为7d 。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 有效期宜为 1 个月;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 6 个月;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 6 个月。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 6个月。 4、感控分级管理组织体系的各层级主体包括:医院感控委员会、感控管理部门、临床与医技科室 感控管理小组,以及感控专(兼)职人员等。 5、紫外线消毒适用于无人状态下室内空气的消毒,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适用于有人状态下室内空气的消毒。 6、紫外线灯应保持表面清洁,每周用乙醇棉球擦拭一次,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应保持清洁干燥。 7、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是由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统组成,可以有效杀灭进入消毒器空气中的微生物。 8、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9、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 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10、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11、灭菌指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 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12 、医疗废物共分 5 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13 、标准预防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 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14 、暂居菌是指:指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 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 15、常驻菌是指:指能从大部分人的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的寄居者。

院感检查相关制度

-------------- 时需Sr彳---- --- --- -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一、对住院病人进行全部监测。 1、医院感染现患率的监测。 2、感染部位的监测。 3、医院感染漏报监测。 4、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的调查。 二、每月一次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无菌物品、消毒液、 残留血等进行细菌培养;以下重点科室:手术室、治疗室、 注射室、配药室、处置室、供应室无菌间、换药室(科室做、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抽查)。 三、高压灭菌锅每锅进行工艺监测和化学监测,每月一次生物学 监测(预真空灭菌锅每日B-D试验)。 四、目标性监测:妇科病房。 1、每周有专职医师参加查房、了解感染现患情况。 2、监测感染病例的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抗生素应用情况。 3、每季度进行监测资料总分析。 五、医院感染微生物学监测 1、专人负责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及药敏试验结果登记。 2、每季度或半年一次总分析(临床培养菌株数及药敏试验结 果)发至临床各科室。 六、使用中消毒液监测

1、临床常用0.5%碘伏、2%碘酒、75%酒精做皮肤消毒剂, 时需Sr彳---------- ------------------- ----- ---- 每周更换两次;并同时更换消毒容器。 2、浸泡器械为2%戊二醛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浓度每 周监测一次。每月进行生物监测1次。 3、浸泡小毛巾、氧气湿化瓶、止血带、体温表等含氯消毒 液,应每天对其有效浓度进行监测,每季度进行生物监 测1次。 七、紫外线灯管进行日常监测和照射强度的监测。 1、新灯管用前测强度不低于100uw/c m2o 2、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强度不低于 70uw/c m2o 3、每个紫外线灯均建立登记本,记录照射时间和监测效果。 4、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灯管一次,保持其光洁度,保证消毒 效果。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坚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1、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严格掌握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 3、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射剂量、疗程和合理给药方法、间隔时间、途径等。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总)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工作职责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院预防和控制 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2、对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收集整理的医院感染监控、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措施, 根据各项卫生学标准,对医院现状进行分析、考评。 3、对使用的消毒灭菌药械进行监督管理。 4、建立会议制度。每年度召开会议二次,总结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情况,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源, 及时制定控制措施,组织落实。 5、对医院感染管理拟定的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进行审定。 6、根据《综合医院建筑标准》有关卫生学标准及预防医院感染的要求,对医院改建、扩建和 新建,提出建设性意见。 7、研究、协调、解决其它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要事宜。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 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 1.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2.监督检查全院有关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3.及时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的各种监测资料,并按医院感染监控要求上 报院领导和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4.对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汇总、分析、比较、反馈监测结果,发现医院感 染暴发或流行趋势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5.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灭菌物品、消毒灭菌剂等进行监督、监测,及时与科内分析超标 项目发生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并督导落实情况。 6.对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或重大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及时上 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7.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特别对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规

医院感染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及责任制度 一、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院感组长:科主任,副组长:护士长,监控医师:一名主治医师,监控护士:一名护师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本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体计划,结合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各项管理制度, 并负责组织实施。 2、持续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填写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3、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验病原学检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以控制感染的蔓 延,做好感染病例的登记工作,并于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网报卡”上报医院感染 管理科;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协助调查,并妥善诊 治患者。 4、负责监督本科室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作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适应症明 确;分线分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力争控制在50%以下。护士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 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臵要求,准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必要时向经治医师 报告。 5、负责监督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 6、按规定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卫生监测,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7、组织本科室人员积极参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8、保持病房整洁,做好病人、陪客、探视人员的管理。 三、本科室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等各项规章制度。 2、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关规定,做到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持续进行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若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送检病原学及药敏实验,积极救治患者并如实填报。 4、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上报;并做好相应的消毒隔离工作。 5、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掌握自我防护知识,遵循手卫生管理规范。 6、正确执行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管理工作。 7、做好病人及陪护人员的卫生宣教工作。

最新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最新修订2020)

核心制度目录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及管理责任度 (1) 二、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监测制度 (2)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 (2) 四、医院感染培训制度 (2) 五、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 (2) 六、医务人员标准预防及职业卫生防护制度 (2) 七、医疗废物、医院污水管理制度 (3) 八、医院感染管理责任追究及奖惩制度 (3) 九、消毒隔离制度 (3) 十、消毒管理制度 (4) 十一、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管理制度 (4) 十二、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改进制度 (4) 十三、手卫生管理制度 (4) 十四、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5) 十五、安全注射 (5) 十六、普通病区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5)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及管理责任制度 (一)组织建设 1、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2、实行科室感染网络管理:其组成结构及工作运行如下: 住院医生、临床护士

↓ 住院病人、陪护探视人员 (二)各级各类组织和人员管理责任制度: 1、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1)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负责本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落实各相关规章制度,定期开展管理小组活动。 (2)凡住院患者由床位医师负责填写《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实施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控, 掌握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3)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时,需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做好感染病例的登记,并于24 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卡》上报感染管理科;出现暴发趋势时应及时报告,并积极协助感染管理科进行调查,妥善救治患者。 (4)负责本科室监督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适应症明确;分级分线使用抗菌药物。护士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置要求,正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必要时向经治医师报告。 (5)负责本科室监督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手卫生规范,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的各项措施。 (6)组织和参加医院感染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7)积极配合感染管理办公室完成指定的各项任务。 2、科室主任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职责: (1)全面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督促、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 (2)开展本科室医院感染质量自查活动,并对存在问题主动与感染管理科联系解决,对感染管理办公室反馈的问题及时整改。 (3)掌握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感染流行,同时立即向分管院长和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

院感检查相关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一、对住院病人进行全部监测。 1、医院感染现患率的监测。 2、感染部位的监测。 3、医院感染漏报监测。 4、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的调查。 二、每月一次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无菌物品、消毒液、 残留血等进行细菌培养;以下重点科室:手术室、治疗室、注射室、配药室、处置室、供应室无菌间、换药室(科室做、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抽查)。 三、高压灭菌锅每锅进行工艺监测和化学监测,每月一次生物学 监测(预真空灭菌锅每日B-D试验)。 四、目标性监测:妇科病房。 1、每周有专职医师参加查房、了解感染现患情况。 2、监测感染病例的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抗生素应用情况。 3、每季度进行监测资料总分析。 五、医院感染微生物学监测 1、专人负责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及药敏试验结果登记。 2、每季度或半年一次总分析(临床培养菌株数及药敏试验 结果)发至临床各科室。 六、使用中消毒液监测 1、临床常用%碘伏、2%碘酒、75%酒精做皮肤消毒剂,

每周更换两次;并同时更换消毒容器。 2、浸泡器械为2%戊二醛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浓度每 周监测一次。每月进行生物监测1次。 3、浸泡小毛巾、氧气湿化瓶、止血带、体温表等含氯消毒 液,应每天对其有效浓度进行监测,每季度进行生物监 测1次。 七、紫外线灯管进行日常监测和照射强度的监测。 1、新灯管用前测强度不低于100uw/c㎡。 2、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强度不低于 70uw/c㎡。 3、每个紫外线灯均建立登记本,记录照射时间和监测效果。 4、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灯管一次,保持其光洁度,保证 消毒效果。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一、坚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1、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严格掌握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 3、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射剂量、疗程和合理给药方法、间隔时间、途径等。 4、密切观察病人有无正常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菌药

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试题

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单选题 1. 科室医疗废物管理第一责任人是 A.科主任 B.护士长 C. 感控医生 D. 感控护士 2. 卫生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医疗废物分为类。 A.3 B.4 C. 5 D. 6 3 .下列对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理解正确的是。 A 只要是袋袋,在使用过程中专门用于医疗废物收集、处理的即可。 B 黄色塑料袋,只要是黄色塑料袋就可以了。 C 黄色塑料袋,贴有医疗废物相关标识即可使用。 D 黄色塑料袋,其颜色、质地、标识等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4. 下面医疗废物卫生管理中正确的提法是。 A 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应当毁型处理 B 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不需要毁型、消毒处理 C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后归入感染性废物 D 使用过的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应当单独包装、交接。 5. 被病人体液污染过的一次性尿布属于哪种医疗废物?按处理。 A. 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C损伤性废物D.化学性废物 6 黄色为传播的隔离。 A. 接触 B.空气C飞沫D严密隔离 7 .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加上。 A、标准预防空气传播 B.标准预防飞沫传播 C. 标准预防接触传播 D. 标准预防严密隔离 8. 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哪种口罩?() A. 纱布口罩 B.—次性医用口罩 C.夕卜科口罩D医用防护口罩 9. 当手没有明显污染时,用去除手部污染。 肥皂B清水C液体皂液D含酒精的手消毒剂 10. 卫生手消毒后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小于B A 、5cfu/cm2 B、10 cfu/cm2 C、15 cfu/cm2 D 、20 cfu/cm2 11. 有关医院感染爆发院内报告时限和程序哪项是正确的。A A、经治医生填写感染病例报告卡,加注紧急报告”字样。

院感管理制度

1.感染管理办公室必须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和反馈。 3. 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每年监测人数的10%,漏报率低于20%。 4. 对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其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监测。 5. 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目标性监测。监测目标应根据本院的特点、医院感染的重点和难点决定。 6. 对重点部位医院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制定监控指标。 7. 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效果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监测方法执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和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8. 环境卫生学的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骨髓移植病房、血

1. 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2. 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气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选化学方法。 3. 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4. 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和婴儿温箱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于消毒物品柜内。湿化瓶应为灭菌水,每日更换或消毒。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气筏等可拆卸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 5. 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执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 年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