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泥化学调质及深度脱水汇总

污泥化学调质及深度脱水汇总

污泥化学调质及深度脱水汇总
污泥化学调质及深度脱水汇总

污泥化学调质及深度脱水研究进展

胡芝娟,董涛,钱秋兰,沈序辉,赵利卿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300400)

摘要

水泥窑协同处置剩余污泥避免了其他方式处置不彻底,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是一种理想的污泥处置手段。污泥入窑前的干化脱水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和电能,导致成本偏高。采用化学调质+机械压滤的深度脱水方式先将污泥含水率降到55%以下,避开污泥的粘滞区,再采用废烟气余热进行干化,则可以显著降低污泥脱水的成本。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污泥化学调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污泥深度脱水和普通脱水的区别,以期为污泥化学调质和深度脱水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污泥;化学调质;深度脱水

1.前言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其体积约占处理水量的0.5%~1.0%(以含水率97%计)[1]。随着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在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量将大量增加。污泥中含有大量病原菌、重金属含量高、且易腐败产生恶臭,如处置不当,将引起严重的二次污染[2]。与填埋、堆肥和焚烧等目前常用的处置方式相比,用水泥窑来协同处置剩余污泥是一种非常理想处置手段。水泥窑的高温避免了二噁英等有害物质的产生,污泥中的大量重金属被固定在水泥熟料中,从而避免了其他方式处置不彻底,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

一般污水处理厂出厂污泥的含水率在80%~85%,含有大量水分。目前,用水泥窑处置污泥的方式有两种,湿污泥直接入窑和湿污泥干化后入窑,这些协同处置方式均有工程实例。重庆拉法基南山工厂将污水厂来的污泥直接泵入分解炉中,由于污泥含水量大,为了避免破坏窑的热工制度,污泥的处理量较小,约为150t/d。湿泥干化后入窑可采用烟气间接干燥或直接干燥。我院参与设计的北京水泥厂污泥焚烧项目采用水泥厂高温烟气先对污泥进行间接干燥,然后投入回转窑中焚烧。我院设计的广州越堡水泥公司水泥窑处置污泥项目则采用烟气对污泥进行直接干燥,然后再入窑焚烧。湿泥干燥后,含水率降低到30%以下,减少了

水分对窑况的影响,污泥处理量显著提高,以越堡为例,处置能力达730t/d[3]。

去除污泥中水分的过程是能量净消耗的过程,高能耗导致的高处理成本,成为污泥深度脱水的瓶颈。特别是,含水率在55%~65%之间的污泥,处于粘滞区域[4]。此时,污泥粘性大,输送和干燥的能耗电耗很高,也导致整个污泥干化过程能耗电耗居高不下。如果能先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55%以下,则可以大大降低污泥干化的能耗,同时还可以采用水泥厂余热发电出来的废热(~180℃)作为干化热源,不但降低了污泥处置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水泥生产的成本。

污泥深度脱水是指对污泥进行调理,破除细胞壁,释放结合水、吸附水和细胞内水,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使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达到60%以下的脱水方式。目前来说,比较现实可行的污泥深度脱水方式是“化学调质+机械脱水”。污泥先经化学调质,使污泥中的间隙水和部分结合水释放出来,然后通过机械压榨将水分离出来。采用的压榨设备最好是隔膜压滤机或板框压滤机,离心式和带式压滤机无法满足低含水率要求。本文从污泥化学调质的角度,对目前污泥深度脱水的调质方法加以总结和论述。

2.污泥中的水分

污泥是由菌胶团和悬浮固体形成的胶体结构。由于污泥颗粒表面特性和污泥团的结构所决定,污泥颗粒表面吸附有各种荷电离子以及由微生物在其代谢过程中分泌于细胞体外的胞外聚合物等。这些荷电离子和胞外聚合物具有很强的持水性。污泥颗粒相互聚集组成污泥团,形成许多的毛细孔道。

图1 污泥中水分的分类图2 污泥胶体的双电层结构

污泥中的水分按其状态共分为四种(图1):(1)间隙水或游离水,间隙水是存在于污泥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分,一般占污泥总含水量的70%左右;(2)毛

细水,毛细水是污泥颗粒之间或颗粒裂隙中由于毛细作用与污泥颗粒结合在一起的水分,占总水量的20%左右;(3)吸附水,吸附水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吸附在污泥颗粒表面的水分,由于污泥颗粒小,具有极强的表面吸附力;(4)结合水或细胞水,结合水是包含在污泥中微生物细胞内的水分,或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只有改变污泥颗粒的内部结构才能将结合水分离,结合水和吸附水共占污泥中总含水量的10%左右[5]。但这种划分目前没有定量测定的方法,因此在大多数对水分的定量测定中简单的将污泥中的水分划分为自由水和束缚水[6,7]。

四种水分的结合强度依次为间隙水<毛细水<吸附水<结合水。间隙水理论上容易脱除,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但是由于污泥是有絮状的胶体集合而成,颗粒很细而且很软,由于软颗粒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当外力增加时,颗粒会在过滤介质表面形成一层空隙非常小的膜,从而使水很难通过,脱水也就显得异常困难。毛细水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吸附水可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在表面的水分。而毛细水,吸附水和结合水则较难去除,特别是微生物细胞内的结合水,必须从细胞内渗出才能去除[8]。一般的污泥重力浓缩法和机械方法仅能去除污泥中的间隙水和部分毛细水[9]。污泥颗粒表面的吸附水和部分毛细水,与污泥表面的结合力很强,无法用机械方法去除。因此研究污泥深度脱水,应将重点放在对毛细水、吸附水和结合水的去除上,有效改变污泥的化学、生化学、物理特性是去除这两部分水的重要方法。

3.污泥的化学调质

3.1污泥化学调质的作用

污水厂污泥中的固体物质主要是胶质微粒,与水的亲和力很强,若不作适当的预处理,脱水将非常困难。污泥颗粒带有同性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斥力阻止微粒间彼此接近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其次,带电荷的胶粒和反离子都能与周围的水分子发生水合作用,形成一层水化膜,阻碍颗粒相互结合。剩余活性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在99.5%~99.8%。经过浓缩作用和机械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仍高达75%~85%,解决不了污泥干化时消耗大量能量的问题[10]。

在污泥脱水前进行的预处理,称为污泥调质。其作用是使污泥粒子改变物化

性质,破坏污泥的胶体结构,减少其与水的亲和力,从而改善其脱水性能,现在常用的方法有物理调质和化学调质两大类。物理调质有冻融法、超声波法及热调质等,化学调质则主要向污泥中投加化学药剂,改善其脱水性能。以上调质方法在实际中都有应用,但以化学调质为主,原因在于化学调质流程简单,操作不复杂,且调质效果很稳定。

污泥的化学调质就是要克服水合作用和电排斥作用,通过改变污泥结构,以提高其可脱水性。其途径有二:第一是脱稳、凝聚,脱稳依靠在污泥中加入无机盐、离子型有机聚合物等混凝剂,使颗粒表面性质改变并凝聚起来,即混凝;第二是改善污泥颗粒间的结构,降低污泥的可压缩性,减少过滤阻力和过滤介质(滤布)堵塞,这类药剂属助凝剂或助滤剂[11]。

3.2化学调质的机理

如上所述,污泥化学调质方法有混凝、助凝和助滤。混凝和助凝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分。助滤的机理很简单,主要是增强滤饼的不可压缩性,以降低过滤的阻力。这里介绍混凝的主要机理。按机理,混凝可分为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和沉淀物网捕四种。

(1)压缩双电层

由胶体粒子的双电层结构可知(图2),反离子的浓度在胶粒表面最大,沿着胶粒表面向外的距离呈递减分布,最终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相等。当向溶液中投加电解质,溶液中的反离子浓度增高,加入的反离子与扩散层原有反离子之间的静电斥力把原有部分反离子挤压到吸附层中,从而使扩散层厚度缩小,反离子更多地挤入滑动面与吸附层,使胶粒带电荷数减少,ζ电位降低。胶粒间的排斥力减小,距离减小,吸引力增大,胶粒得以迅速凝聚。

(2)吸附电中和

胶粒表面对异号离子、异号胶粒、链状离子或分子带异号电荷的部位有强烈的吸附作用,由于这种吸附作用中和了电位离子所带部分电荷,减少了静电斥力,降低了ξ电位,使胶体的脱稳和凝聚易于发生。当三价铝盐或铁盐凝聚剂投量过多,因为胶粒吸附了过多的反离子,使原来的电荷变号,排斥力变大,从而发生了再稳定现象,混凝效果反而下降的现象,可以用吸附电中和的机理解释。

(3)吸附架桥

吸附架桥作用主要是指链状高分子聚合物在静电引力、范德华力和氢键力等作用下,通过活性部位与胶粒和细微悬浮物等发生吸附桥联的过程。

高分子絮凝剂在胶粒表面的吸附取决于聚合物同胶粒表面二者化学结构的特点。高分子絮凝剂因其线性长度较大,当它的一端吸附某一胶粒后,另一端又吸附另一胶粒,在相距较远的两胶粒间进行吸附架桥,形成“胶粒-高分子-胶粒”的絮凝体。使颗粒逐渐变大,形成粗大絮凝体。高分子絮凝剂投加后,通常可能出现以下两个现象:①高分子投量过少,不足以形成吸附架桥;②但投加过多,会出现“胶体保护”现象。

(4)沉淀物网捕

当采用硫酸铝、石灰或氯化铁等高价金属盐类作混凝剂时,当投加量大得足以迅速沉淀金属氢氧化物如Al(OH)3、Fe(OH)3或带金属碳酸盐如CaCO3时,水中的胶粒和细微悬浮物可被这些沉淀物在形成时作为晶核或吸附质所网捕。絮凝剂最佳投加量与被除去物质的浓度成反比,即胶粒越多,金属凝聚剂投加量越少。

以上介绍的混凝的四种机理,在水处理中往往可能是同时或交叉发挥作用的,只是在一定情况下以某种机理为主而已。低分子电解质的混凝剂,以双电层作用产生凝聚为主;高分子聚合物则以架桥联接产生絮凝为主。故通常将低分子电解质称为混凝剂,而把高分子聚合物单独称为絮凝剂。

3.3污泥化学调质的药剂和影响因素

3.3.1化学调质剂

污泥化学调质所加药剂可以分为混凝剂、助凝剂和助滤剂三类,常见的混凝剂如表1所示。

(1)混凝剂

化学调质中的混凝剂可使溶胶脱稳,利于溶胶聚沉。一般的混凝剂分为无机混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无机混凝剂是一种电解质化合物,主要有铝盐、铁盐及其高分子聚合物。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是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根据所带电性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及两性离子型。

无机混凝剂主要通过电性中和,压缩双电层,降低斥力电位,从而减少微粒间的排斥能,达到聚沉的目的,称为凝聚作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则主要利用高

分子化合物能在分子上吸附多个微粒的能力,通过搭桥效应将许多微粒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些较大体积的松散絮团,达到聚沉目的。

表1 常见混凝剂

无机铝系硫酸铝,明矾,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

适宜pH:

5.5~8

铁系

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硫酸铁,聚合硫酸铁,

聚合氯化铁

适宜pH:

5~11

有机人工

合成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含氨基、亚氨基的聚

合物;

阴离子型:水解聚丙烯酰胺;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

两性型:

天然

淀粉、动物胶、树胶、甲壳素等;

微生物絮凝剂

最常用的无机混凝剂是铁系或者铝系盐类。铝盐和铁盐的水解产物兼有凝聚与絮凝作用的特性,在水处理混凝过程中投加铝盐与铁盐后就发生金属离子水解和聚合反应过程,此时,水中胶粒能强烈吸附水解与聚合反应的各种产物。被吸附的带正电荷的多核络离子能够压缩双电层、降低ζ电位,使胶粒间最大排斥势能降低,从而使胶粒脱稳,这些都属凝聚作用。但如果一个多核聚合物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胶粒所共同吸附,则这个聚合物就能将两个或多个胶粒粘结架桥,这些属于絮凝作用,絮凝作用的扩大就逐步形成絮凝体(也称矾花),从而完成整个混凝过程。与硫酸铝相比,三氯化铁具有适用pH值范围较宽,形成的絮凝体密实,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效果好等优点,但三氯化铁腐蚀性较强。希莫以FeCl3和Al2(SO4)3为混凝剂,通过测定污泥过滤的比阻,确定混凝剂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同等加入量时加FeCl3的污泥比阻较加Al2(SO4)3的低,二者的最佳添加量为7.9%和16.6%(占污泥干重)[12]。Fe2+只能生成简单的单核络合物,因此,不如三价铁盐那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残留于水中的Fe2+会使处理后的水带色,当水中色度较高时,Fe2+与水中有色物质反应,将生成颜色更深的不易沉淀的物质。当使用二价铁盐如硫酸铁作为混凝剂剂时,一般与氧化剂如氯气或双氧水同时使用,先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然后再起混凝作用[13]。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常用的有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等,但用于污泥脱水研究的很少。与无机小分子混凝剂相比,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对碱度降低少。无机小分子混凝剂必须和

氧化钙等助凝剂组合使用,以氧化钙中和反应产生的酸度。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是聚丙烯酰胺(PAM)的衍生物。当对污泥脱水率要求不高时(脱水后含水率~80%),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效果要优于无机混凝剂,且用量较后者低一到两个数量级。此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几乎不会引起碱度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药剂浓度配制在0.01~0.02%时,调质效果较好,因为低浓度时药剂易溶解,且大分子链能充分伸展开来,充分发挥吸附架桥作用。

污泥胶体的表面带负电荷,因此用于污泥脱水时,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效果要优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14]。王蓉[15]研究了阳离子、阴离子以及非离子和两性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共25种的污泥脱水性能。结果表明:以滤液体积和浊度为指标,五种阳离子型和一种两性型PAM效果最好,阴离子、非离子型PAM药剂调理化学混凝污泥的效果均不理想;各种药剂都有其最佳作用范围,投加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脱水性能的降低。最佳调理药剂应该能全面改善化学混凝污泥的脱水速率和脱水程度,而不仅只是改善某一方面。而杨兴涛[16]等研究了阳离子型PAM和阴离子型PAM AN934 PWG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却发现阴离子型PAM能有效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且投加量较阳离子型PAM低。原因是选择的PAM的分子量不同,其所研究的阳离子型PAM的分子量为1000万,而阴离子型PAM的分子量为1300万~1600万。众所周知,有机絮凝剂的作用主要是吸附架桥,分子量越大,该作用就越明显[17]。在比较不同离子型PAM的污泥脱水效果时,应选择相近的分子量的PAM。Lee 和Liu[18]将两种高分子絮凝剂结合使用对污泥调质,污泥的絮体结构较仅使用一种强,且可一定程度避免药剂过量。

大量实践证明,要达到好的污泥脱水效果,常常需要将无机混凝剂和有机絮凝剂结合使用。赵立志等[19]研究了无机混凝剂与聚丙烯酰胺系列有机絮凝剂在处理废水中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在处理钻井废水时,FeCl3与PAM系列絮凝剂复合使用处理效果优于单纯使用FeCl3的处理效果;为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应先加无机混凝剂;PAM相对分子质量应大于500万,才能有比较好的絮凝效果。刘立华[20]等对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聚合硫酸铁单独及组合使用时污泥的脱水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复配对污泥比阻的降低和滤液浊度与COD的去除效果最好,二者组合使用时,所需用量仅为单独使用的一半。林红艺[21]采用

聚合氯化铝铁与PAM复合絮凝剂进行脱水调理试验,污泥含水率可从91.8%降至86.8%,污泥体积则由原先的45%降至28%。复合药剂无机与有机的最佳配比(质量比)为100:l;而且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采用复合絮凝剂不但较大幅度提高处理效果,而且药剂成本比单一采用无机药剂有所降低。孔乐等[22]采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铁盐”和“石灰(氢氧化钙)+铁盐”不同的加药方案,在移动式板框脱水机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阳离子PAM可以大幅度提升设备处理能力。在相同的设备条件和运行周期下,阳离子PAM产生的泥饼更干,处理泥量比用石灰加药时提高20%以上。结果显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铁盐联用,一般情况下泥饼含固率高于40%,最高能达到52%。“铁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方式比“铁盐+石灰”方式虽然絮凝剂部分的成本偏大,但泥饼增容小。

(2)助凝剂和助滤剂

凡能提高或改善混凝剂作用效果的化学药剂均可称为助凝剂。助凝剂本身可以起凝聚作用,也可不起凝聚作用,但与混凝剂一起使用时,它能促进水的混凝过程,产生大而结实的矾花。助凝剂可以分成:酸、碱类,用以调整水的pH值,籍以控制良好的反应条件,最常用的是石灰;绒粒核心类,用以增加矾花的骨架材料和改善矾花的结构,加大矾花的粒度和结实性,如粉煤灰,木屑,活化硅酸,粘土或沉泥等;氧化剂类,可用来破坏起干扰作用的有机物,如投加表面活性剂Cl2、O3等。

用硫酸对活性污泥进行脱水前预处理,可使污泥中水分分布发生有利于机械脱水的变化,即结合水含量减少、可脱水程度增大,从而改善活性污泥脱水效果。只加阳离子PAM对污泥进行调理,然后经过板框压滤脱水后泥饼含水率为76.14%,经过酸化预处理后再加阳离子PAM可以使泥饼含水率降至70.24%。不管是过滤脱水还是离心脱水过程,酸处理对污泥脱水速率没有太大影响,却可以提高污泥可脱水程度[23]。表面活性剂通过作用于污泥絮体中的胞外聚合物(ECP),增溶作用可溶解有高度水合作用的ECP。使污泥絮体结构分散解体,释放出原絮体内部的结合水[24~26]。污泥进行酸处理时,H+与污泥的结合,改变了污泥的表面电荷特性,促进了污泥絮体间进一步的絮凝,使ECP发生水解,降低了絮体对水的亲和力,从而提高污泥的可脱水程度[27]。毛细水占污泥中水分的比例很小,因此,无论是酸或表面活性剂对污泥进行预处理,提高污泥脱水性

的能力相对有限,必须结合其他的调质过程[28]。但同时应该明确的是,酸处理或表面活性剂预处理过程会引起滤液COD的升高[29]。

生石灰的作用不仅仅是调节pH,而且也可以像粉煤灰等一样,作为污泥矾花的骨架材料,改善矾花的结构,增加矾花的粒度,降低滤饼可压缩性。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经氯化铁和氧化钙调质的污泥的结构,发现氯化铁和氧化钙都具有骨架作用[30]。黄兰[31]将粉煤灰及酸化粉煤灰按10%投加,既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又可减少脱水过程中磷和氨氮随污泥脱水滤液的流失。杨斌等[32]进行污泥脱水的粉煤灰(含粗、细)、生石灰投加实验。单独投加实验表明,在投量10g/100ml 时,细粉煤灰能使比阻值降低91.8%,效果稍次于生石灰;且细粉煤灰降低泥饼含水率的效果最好。联合、单独投加对比实验表明,投量10g/100ml时,粉煤灰与生石灰以1:1(质量比)联合投加降低比阻值达99.8%,效果好于二者单独投加,但联合投加降低泥饼含水率的效果不如单独投加粉煤灰,仅与生石灰的效果相当。污泥不经调质过程,直接进行脱水,在高的压力下,致使滤饼中的滤液流动通道缩小,滤液的流动阻力急剧增大,透水性变的极差。污泥的非常大得可压缩性,使得想要达到较低的含水率是不现实的。当在污泥中添加粉煤灰类物质后,在脱水过程中能形成多孔饼层的刚性颗粒,使滤饼有良好的渗透性及较低的流体阻力,从而降低泥饼的含水率[33]。因此,严格意义上讲,粉煤灰类物质更像是助滤剂而不是助凝剂。一般来说,此类物质的用量均比较大,会引起比较明显的“增容”作用[34],还有“稀释”作用大于“调质”作用之嫌。

3.3.2影响化学调质的因素

影响调质效果的因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包括水温、pH、污泥性质和浓度、混凝剂的种类投加量、絮凝设备及其相关水力参数。

王昭君和闺洪坤[35]采用阳离子型PAM(分子量约1200万、离子度60%),研究了污泥浓度,温度,药剂浓度及污泥有机份对污泥脱水絮凝剂投加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污泥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可以达到较稳定的处理效果,若污泥浓度增加过高,则投配率上升,且处理效果变差,温度升高,处理效果改善,夏季运行时的絮凝剂投加量小于冬季。污泥有机份对投配率影响较大,有机份升高,投配率增大。郑怀礼等[36]研究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调质浓缩污泥脱水的一些影响因素,如药剂投加量、污泥pH值、环境温度、搅拌条件等。探讨了

污泥絮凝脱水机理。研究表明:CPAM作为浓缩污泥脱水剂,在优化投加量下、污泥pH值5.0~7.5、低速搅拌时,有较好的脱水效果。环境温度夏天优于冬天处理。王志东[37]在研究无机和有机絮凝剂投加到剩余污泥的次序时发现,先投加无机絮凝剂再投加有机絮凝剂污泥的脱水效果显著。

水温控制20~30℃为宜,温度过低混凝剂的水解速度慢,混凝效果明显降低,生成的絮体小而松散,不易沉降;温度过高(>35℃)又会破坏絮体结构,使絮体变为碎块漂浮。

目前大多数铝系、铁系的机絮凝剂偏酸性;而PAM则偏碱性,两者对pH 值都有一定的要求。污水的pH值在8.5以上时就会影响有机高分子的水解作用,也影响其絮凝效果。而从铝系、铁系的水解反应可知,每一个水解过程都与H+有关,试验表明污泥混凝脱水最佳pH=6.5~8.0。

混凝过程需要经混合和絮凝两个阶段。在混合阶段并不要求形成大的絮体,当混凝剂投入水中后就需激烈搅拌以使药剂迅速而均匀地扩散到水中(所谓快速混合),在絮凝阶段则要求水力紊动强度逐渐减弱,并延长停留时间,以创造足够的使絮体之间产生更多的碰撞机会和良好的吸附条件,使微小的初级絮体继续凝聚成为大絮体而沉降。这就是混凝工艺对水力条件的要求。

复合混凝剂是由无机混凝剂、助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组合,对污泥中的有机物所构成的分散系具有破坏其双电层结构的高效絮凝作用。但当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过早地与无机混凝剂混合时会使有机高聚物凝固而丧失其絮凝作用,特别是铁盐和PAM的衍生物联合使用时,由于铁会引起PAM降解,更应特别注意。因此两种混凝剂不能同时在同一地点投加,而必须分批加入才能充分发挥无机与有机两种混凝剂各自的作用。

4.污泥深度脱水与普通脱水不同

目前,污泥深度脱水与普通脱水并没有明显的界定。从污水处理厂经调质压滤后,污泥的含水率在80%左右。只有将污泥的含水率降至60%以下,才属于深度脱水的范畴。可以人为以60%的含水率脱水效果作为界定污泥深度脱水和普通脱水的分界点。

由于环保政策的要求,国内对污泥脱水的研究多集中在普通脱水,而对深度脱水关注较少。在普通脱水时的一些研究结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深度脱水。比如,

在污泥普通脱水时,认为PAM类高分子有机絮凝剂的效果和脱水成本远低于无机混凝剂,但对于污泥深度脱水,使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是不可能达到低含水率要求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能加速污泥的沉降,但对污泥自由水的含量影响不大,因此,无法提高污泥的脱水程度[38]。深度脱水则必须要使部分毛细水和结合水变成自由水,否则无法满足低含水率的要求。此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作用是架桥絮凝作用,使污泥絮体尽可能的增大并沉降下来,但增大的污泥絮体也会使更多的水分包含在絮体中,不易被脱除[39]。从这个角度讲,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反而对深度脱水是不利的。

因此,在污泥深度脱水时,铁盐和石灰的组合要更优于高分子絮凝剂。目前用于深度脱水的配方也都是以铁盐+生石灰的组合为主。广州普得环保[7]对已脱水泥饼进行二次深度脱水,调质添加剂含Fe3+盐0.3~2%和Ca2+盐0.5~5%。首先将污泥稀释为含水90%,按湿基比例,先加入铁盐,搅拌若干分钟后,再加入钙盐,搅拌后采用板框机在 1.5~2.5MPa下保压30~70分钟,可脱水至含固率35~45%。谢小青等[40]以FeCl3和CaO对污泥,进行调质,然后采用高压隔膜厢式压滤机研究污泥的深度脱水效果,结果表明,污泥经深度脱水后,泥饼含水率<60%。调质过程提高了泥饼的透气性,自然放置7d后,含水率可进一步降至45%左右,且泥饼基本无臭味。20d后泥饼含水率降至14.5%。污泥普通脱水最常用的带式压滤机和离心式脱水机不能深度脱水的要求,深度脱水一般都采用板框压滤机或者隔膜压滤机。总而言之,污泥的深度脱水和普通脱水有很多的不同,对污泥普通脱水时得到的一些结论或研究成果,用于深度脱水时要谨慎对待。

5.结语

我国污泥产生量已达到3000,0000吨/年(以含水率80%计),如果污泥通过干化使含水率降至30%,则需要大量的能耗和电耗。采用化学调质+机械压滤的方式先将污泥含水率降到55%以下,避开污泥的粘滞区,再采用废烟气余热进行干化,则可以显著降低污泥脱水的成本。但是,必须认识到采用化学调质对污泥进行深度脱水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工程实践,才能实现污泥的成本最优处置。

参考文献

[1] 高健磊,闫怡新,吴建平等.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性能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31(2):108~111.

[2] 林红艺.城市生活污泥化学混凝脱水的研究.化工技术与开发,2010,39(8):59~63.

[3] 胡芝娟,李海龙,赵亮等.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研究及工程实例.中国水

泥,2011,4(增):103~109.

[4] 赵培涛,牟占杰,张长飞等.旋转导热污泥干燥粘滞区特性实验研究.化工装备技,

2010,31(1):8~12.

[5] 黄瑛,赵培涛,袁凌飞.一种污泥深度脱水的方法.中国专利.CN 101863611A,2010.

[6] 邓文义,李晓东,王飞等.不同污泥的水分分布特性研究..第二届城镇水务发展国际

研讨会,2007:641~645.

[7] 荀锐,王伟,乔玮.水热改性污泥的水分布特征与脱水性能研究.环境科学,2009,

30(3):851~855.

[8] 李雷,杨海英,黄智贤等.污泥深度脱水的添加剂.中国专利.CN 1962495A,2007.

[9] 陈嘉愉,吴学伟.污水污泥有机调质浓缩和无机调质脱水工艺研究.环境工程学报,

2009,3(3):529~532.

[10] 柴朝晖,杨国录,刘林双等.污泥机械脱水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2010,8(5):157~161.

[11] 杨岳平,徐新华,刘传富.废水处理工程及实例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21~122.

[12] 希莫,张永利.不同混凝剂作用下的污泥性能研究.当代化工,2010,39(3):255~258.

[13] Erik Andersson,Vedran Malkoc.Dewatering of sludge.

http://www.chemeng.lth.se/exjobb/E087.pdf.

[14] C. H. Lee,M and J., C. Liu.Enhanced sludge dewatering by dual polyelectrolytes

conditioning.Water Research,2000,34(18):4430~4436.

[15] 王蓉.絮凝剂对化学混凝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研究.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0,23(2):206~208.

[16] 杨兴涛,赵建伟,李荣光等.阴离子型PAM在水厂污泥脱水中的应用.供水技术,

2007,1(4):34~36.

[17] 郝秋霞.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用于污泥脱水的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

(23):175~177.

[18] Lee C.H.,Liu J.C..Sludge dewaterability and floc structure in dual polymer

conditioning.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Research,5(2),2001:129~136.

[19] 赵立志,杜国勇,冯英等.水处理中的无机混凝剂与有机絮凝剂的协同作用.化工时

刊,2005,19(1):21~25.

[20] 刘立华,龚竹青.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硫酸铁复合絮凝剂对污泥的脱水性

能.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7):77~82.

[21] 林红艺.城市生活污泥化学混凝脱水的研究.化工技术与开发,2010,39(8):59~61.

[22] 孔乐,范军,钱培金等.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板框脱水机上应用的研究.能源环境保

护,2009,23(5):27~30.

[23] 何文远,杨海真,顾国维.酸处理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环境污

染与防治,2009,28(9):680~383.

[24] Yinguang Chen,Haizhen Yang,Guowei Gu.Effect of acid and surfactant treatment on

activated sludge dewatering and settling.Water Research,2001,35(11):2615~2620. [25] 蒋波,傅佳骏,蔡伟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机理研究.中国给水

排水,2006,22(23):59~65.

[26] 陈银广,杨海真,吴桂标等.表面活性剂改进活性污泥的脱水性能及其作用机理.环

境科学,2000,21(5):97~100.

[27] 袁园,杨海真.表面活性剂及酸处理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的研究.四川环境,2003,

22(5):1~7.

[28] 吴桂标,杨海真,陈银广等.表面活性剂对污泥沉降及脱水性能的影响.中国给水排

水,2001,17(1):68~70.

[29] 鹿雯,张登峰,胡开林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环

境化学,2008,27(4):444~448.

[30] Deneux-Mustin S,Lartiges B.S.,Villemin G.,et al..Ferric Chloride and Lime conditioning

of activated sludges:An electron microscopic study on resin-embedded samples.Water Research,2001,35(12):3018~3024.

[31] 黄兰.粉煤灰对污泥脱水性能及氮、磷流失的影响研究.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

27(11):15~17.

[32] 杨斌,杨家宽,唐毅等.粉煤灰和生石灰对生活污水污泥脱水影响研究.环境科学与

技术,2007,30(4):98~99.

[33] Thapa K.B.,Qi Y.,Clayton S. A.,et al..A..Lignite aided dewatering of digested sewage

sludge.Water Research,43(3),2009:623~634.

[34] Jaime Benítez,Abraham Rodríguez,Alejandro Suárez.Optimization technique for sewage

sludge conditioning with polymer and skeleton builders.Water Research,28(10),1994:2067~2073.

[35] 王昭君,闺洪坤.污泥脱水处理絮凝剂投加量影响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

(12D):139~141.

[36] 郑怀礼,李林涛,蒋绍阶等.CPAM调质浓缩污泥脱水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研究.环

境工程学报,2009,3(6):1099~1102.

[37] Wang Zhidong. Study of test on sludge dewatering behaviour of Yangzi petrochemical

water treatment plant.Water & Wastewater,1998,1(24):37~41.

[38] J Kopp,N Dichtl. Prediction of full-scale dewatering results of sewage sludges by the

physical water distribution.Water Science Technology.2001,43(11):135~143.

[39] John T Novak.Conditioning,filtering and expressing waste activated sludge.Journal of

Environment Engineering.1999,125(9):816~824.

[40] 谢小青,黄珍艺,戴兰华等.厦门城市污泥深度脱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中国给

水排水,2003,26(5):138~140.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方案

污泥深度脱水 技术方案设计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二○一一年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规模要求 (3) 二、承接方公司简介 (4) 三、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政策 (4) 四、污泥特性与脱水难度 (5) 五、污泥脱水技术在国内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6) 六、污泥脱水技术路线确定 (8) 七、污泥脱水工艺流程及流程简述 (9) 八、技术路线机理及效果 (9) 九、技术优点与创新 (11) 十、设备投资估算 (12) 十一、土建工程投资估算 (13) 十二、技术经济分析 (13) 十三、工程工期与进度 (13) 十四、安全及环保措施 (14) 十五、售后服务 (15)

一、工程概况及规模要求 (一)建设单位及工程概况(略) (二)设计基本条件与要求 1、污泥品种:污水处理厂终端污泥 2、前端污泥含水率:80~85% 3、处理后污泥含水率:50% 3、日处理量:含水80%污泥10吨 4、环保目标:确保终端污泥不增加有毒有害成分 5、建设用地:约70㎡ 6、建设地点: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 (三)设计原则 根据建设方的实际情况,本工程设计原则如下: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采用科学合理的处理工艺,确保污泥脱水达标。 ?合理设计,尽可能地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 ?采用品质优良的设备,使系统的操作管理方便,运行稳定可靠。 ?对污泥脱水处理区域合理布局,精心设计,环境美观协调。 为此,我方根据建设方提供的相关资料,编制本方案供贵方审核选用。

二、承接方公司简介 三、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政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约2200座,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仍不断增加,污泥产量也呈持续快速增长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产生含水80%的湿污泥为3000多万吨,并逐年以10 %左右递增。 长期以来,我国在污水处理厂从设计到运行,普遍存在“重水轻泥”的倾向。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是达标了,但污泥处理处置基本处于缓慢发展状态。要解决污泥处理处置问题,首先必须强化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概念问题。污泥处理是将饱含水份的原生污泥,通过浓缩、脱水及后续的生物活化处理使其达到稳定化状态。污泥处置是在污泥减量化、稳定化处理后进行的最终处理。 我国城镇污水厂普遍采用机械方式对污泥进行脱水,脱水污泥含水率一般在75~85%,呈胶质粘结状。污泥具有“四高”特点:一是含水率高;二是有机物含量高,很容易腐烂恶臭;三是重金属含量较高;四是病菌含量高,含有大量的细菌、寄生虫、病毒。污泥不经过无害化处理,任意弃置,简单填埋,容易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污泥具有“环境杀手”之称,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将污泥视为“危险品”,污泥造成二次污染后再去治理,将付出更高代价。

(完整版)污泥房深度脱水操作规程(板框)

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机房操作规程 一、总则 1.本规程是用于指导污泥脱水处理、正常运行的技术文件和依据,目的为本污泥脱水车间有关的设备,文件记录进行规范的管理;确保脱水车间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本手册适用于污泥脱水处理车间的处理操作运行,可供有关专业人员参考。会操作、能诊断、可排故,同时还可进行简单的维护管理,保证处理效果。 3.处理运营人员,应进行相关岗位的培训,应达到熟悉工作原理的目的。 4.特别提示:不认真阅读本手册或违规进行操作,将可能造成事故或损失。 二、职责 1.污泥处理车间员工应保证车间内所有设施的完好,并处于良好的运行工作状态,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不得带病工作,不得违章作业。 2.严格执行本规程和企业相关规定,尽职尽责搞好本职工作,实现安全运行,达到污泥脱水处理要求效果。 3.做好运营工作记录和检测报表,接受企业主管和相关部门的检查。 三、管理范围 从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系统起,至污泥混合液流经系统的各个单元,实现达标排放后,最后撞车送至安全处置地。

四、员工要求 1.熟悉本车间的各种设备的性能,掌握其操作和维护保养的方法。 2.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确保正常运行,使污泥脱水效果和质量达到技术要求。 3.负责处理车间内所有设备的使用管理,精心观察,监视运行状态及污泥脱水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班,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填好设备故障登记表,及时报现场负责人。 4.遵守工作纪律和各种制度,值班期间精力集中,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不脱岗,不串岗,相互监督。 5.坚持文明生产,精心维护各种仪表、设备、保持其清洁度。 6.做好室内外责任区的环境卫生。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工艺单元操作规程 1.操作分工 污泥车间人员按职能分为技术管理、现场操作运行二个岗位,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合作运行。 2.班前工作 A.穿工作服做好上班准备; B.认真进行交接班,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C.在控制室对运行各单元情况进行核对,特别查清运行不正常单元; D.首先对存在问题的单元进行一次检查,排除故障,恢复正常运行。 E.结合班中巡检要求,对车间内进行一次系统检查,检查运转设备润

探讨几种污泥深度脱水工艺

企业家天地2011年第3期中旬刊管理者抱着人性的观念,通过理性化的制 度来规范教师的行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谋求管理的人性化和制度化之间的平衡,以达到有序管理和有效管理。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建立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教代会作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一种制度,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主要原因在于其日常工作开展得太少,教代会期间教师的提案和意见大部分得不到落实和反馈,影响了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学校各种制度的出台都应该有教师的直接参与,做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贯彻起来才更加畅通、高效。 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报酬制度。 激励诱导作用,关键是制定一套合理的分配制度,因为分配制度将作为诱导因素的奖酬资源与组织目标连接起来,个人通过分配制度看到了自己努力工作后得到奖酬的可能性及其多寡和具体内容。将业绩考核与岗位聘任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一种与教师岗位、绩效紧密挂钩的、灵活的分配制度。以业绩为主的津贴制度在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同时,也助长了科研工作的浮躁风 气,产生了学术腐败,不利于团队合作。 必须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激励的两种模式,物质激励通过经济手段激发动机,调动积极性;精神激励通过理想、成就、荣誉、情感等非经济手段激发潜能,调动积极性。二 者辩证统一、 相辅相成。加强制度建设,奖励与惩罚相结合。激励包括激发和约束两个方面的含义,奖励和惩罚是两种最基本的激励措施。学校为防止不希望出现的行为的发生,就必须辅以约束措施和惩罚措施,将教师的行为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上。合理的规章制度必须人人遵守,对部分违纪教师的放任等于是对大部分教师的惩罚。 建立公平的环境。在高校,公平包括分配的公平、考核的公平、制度的公平、领导的公平等等,每一种都非常重要。中国人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公的观念,上面的每一个因素做好了就是很好的激励因素,反之就成为去激励因素。依法行政、增加学校工作的透明度、为教师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加强与教师的沟通是防止不公平的有效措施。 总之,高校作为知识创造传承和应用的综合载体,不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指领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作为高校教师是高校科研队伍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重要的生力军,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加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是促使教育工作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是否具备一个科学、 民主的环境。教师激励机制对于提高科研实力、社会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曾宏、沈瑶,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参考文献 [1]宋榕,对高校人才一流失现状的思考[J].美中教育评论,2005(10)。 [2]刘曼元,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 程的飞速发展,城市污泥的产量与日俱增,如何安全经济地处理污泥对环境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环 境问题。目前, 我国大部分污泥只经过初步处理,便进行无序地临时堆存或者简单填埋,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严重影响生态环 境和人体健康。针对以上现象, 开辟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势在必行。污泥干化焚烧发电是污泥处理的一种较好的处理方法。干化焚烧发电处理是将污泥作为具有一定能量的资源看待,像城市生活垃圾一样进行无 害化、资源化处理。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因含水率高,不能简单作为发电燃料应 用。污泥要作为发电燃料, 必须开发出独特的污泥深度脱水技术。 污泥深度脱水工艺 烟气热干化。 采用烟气进行直接干化的方法,如转鼓干化机,主要发源于日本和德国等国。烟气干化的主要特点是利用锅炉排烟的余热,干化处理成本较低。但是,对于污泥处理量较大的应用场合,由于其烟气环保处理困难,安全性、经济性和设备庞大等问题,目前国内外已经基本不再采用。 蒸汽热干化。 工艺流程。原生污泥(含水95%)→污泥浓缩池→匀质池→污泥离心脱水(含水75%-80%)→车运至热电厂→储泥池→盘式干燥机(含水40%-45%) 污泥干燥机工作原理。蒸汽热干化是采用了间接式盘式污泥干燥机进行污泥干 化。间接式盘式污泥干燥机工作原理是: 污泥从干燥机的上端进入,经搅拌桨搅拌下行,而热蒸汽或热介质在中空的套壁和中空的粉碎杆内流动,将热量通过导热传至污泥,使污泥受热干化。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 探讨几种污泥深度脱水工艺 □黄 华 内容摘要污泥干化是污泥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关键,采用 何种经济有效的污泥干化工艺,是本次探讨的主线。 本文介绍了国内常用的几种污泥深度脱水工艺,通过比较推荐选用板式+带式联合脱水工艺。 Technology 技术55

带式浓缩压滤污泥脱水机的处理能力计算

带式浓缩压滤污泥脱水机的处理能力计算 2007-11-23 10:11 1. 前言 带式浓缩压滤污泥脱水机是依据化学絮凝接触过滤和机械挤压原理而制成的高效固液分离设备,因其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运行连续、控制操作简便和工作过程可调节等一系列优点,并且省却了污泥浓缩池、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建设资金,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经絮凝的污泥首先进入重力脱水区,大部分游离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滤带被滤除;随着滤带的运行,污泥进入由两条滤带组成的楔形区,两条滤带对污泥实施缓慢加压,污泥逐渐增稠,流动性降低,过渡到压榨区;在压榨区,污泥受到递增的挤压力和两条滤带上下位置交替变化所产生的剪切力的作用,大部分残存于污泥中的游离水和间隙水被滤除,污泥成为含水率较低的片状滤饼;上下滤带经卸料辊分离,凭借滤带曲率的变化并利用刮刀将滤饼刮落,实现物料的固液分离,而上、下滤带经冲洗后重新使用,进行下一周期的浓缩压滤。 带式压滤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所涉及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 ①处理能力, ②泥饼含水率, ③化学药剂投加量, ④动力消耗, ⑤冲洗水耗量, ⑥带张力, ⑦有效带宽, ⑧滤带运行速度, ⑨气源压力等主要指标。 其中处理能力是评价带式压滤机综合性能的首要指标。影响带式压滤机处理能力的因素很多,但主要体现在重力脱水区、压榨区及其滤带运行速度、滤带张力、辊径(大小、包角和中心距)、滤带(透气量)选择、加药调理效果等方面,也是带式压滤机结构设计、生产制造等质量的综合体现。所以了解带式压滤机处理能力的计算方法对带式压滤机的优化设计、运行参数的选择、合理投加药剂量等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处理能力的计算 2.1 第一种算法 以带式压滤机产出湿泥饼厚度为主要计算参数,根据算出的湿泥饼产量,再计算出进料量(即处理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Q湿泥饼=B·ξ·δ·v·s·γ·β 式中:Q湿泥饼——湿泥饼产出量t/h B——滤带宽度m ξ——滤带宽度利用系数,一般取0.85~0.9 δ——湿泥饼厚度m,一般取6~10mm(0.006~0.01m) v——压滤带带实际工作速度m/min , 一般取3~6m/min s——单位时间60min/h γ——湿泥饼比重t/m3,一般取1.03 t/m3 β——固相回收率,一般取≥95% Q进料量=(湿泥饼含固率/进料含固率)×Q湿泥饼(t/h) 从以上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该计算方法是以带式压滤机产出湿泥饼厚度为主要计算参数,而湿泥饼厚度的形成一方面与带式压滤机的运行参数如滤带运行速度、过滤压力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还与污泥的性质如固体浓度、粘度、加药调理后污泥的比阻等也有很大关系;湿泥饼厚度的形成关键还取决于压滤机的结构设计如浓缩段的长度、浓缩段的容量、压滤时间和压滤周期、滤带透气量的选择等。 计算公式中Q湿泥饼与湿泥饼厚度δ成线性关系,湿泥饼厚度选择范围3~10mm,并且许多带式压滤机实际运行中形成的湿泥饼的厚度在滤带宽度范围内也不均匀。 所以该种计算方法没有与浓缩段、压榨段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污泥的主要性质参数相结合,没有反映出污泥加药调理效果、压滤机结构参数设计、运行参数的变化等因素对带式压滤机处理能力的影响,且计算出的Q湿泥饼数值范围较大,一般适用于带式压滤机的设计选型,对带式压滤机的优化结构设计、指导运行等意义不大。 2.2 另一种算法: 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泥脱水系统,在污泥脱水前都需对污泥进行加药调理。加药调理的目的是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降低污泥中水的亲和力,降低污泥的过滤比阻抗值(即滤饼的阻力)r和毛细管吸水时间CST。 压滤开始时,滤液必须克服过滤介质(滤带)的阻力,当滤饼逐渐形成后,还必须克服滤饼本身的阻力,属滤饼过滤的基本形式。可利用根据液体通过

100吨市政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方案要点

100吨市政污泥处理处置项目 污 泥 深 度 脱 水 技 术 方 案 浙江华章科技有限公司 日期:二〇一六年七月

目录 一、总则 (3) 二、项目概况及深度脱水要求 (3) 三、项目基本原理、设备选型计算 (3) 四、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说明 (4) 五、工艺配置设备特点 (6) 六、设备参数 (7) 七、设备及备件清单 (7) 八、运行成本 (9) 九、供货范围 (9) 十、技术文件 (10) 十一、质量保证 (10) 十二、其他 (11)

一、总则 1.1本方案适用于100吨/天市政污泥深度脱水项目。 1.2华章提供高质量的深度脱水设备并指导设备安装。保证所供设备是成熟 可靠、技术先进的产品。 1.3华章根据用户要求及物料实验结果提供物料深度脱水工艺流程框图供参 考,经双方论证后确认。 1.4本方案为技术论证文本,确认后作为最终技术文本。 二、项目概况及深度脱水要求 物料总量:约100吨/天; 物料种类:市政污泥 物料含水率:约80%; 物料脱水要求:脱水后含水率≤60%; 三、项目基本原理、设备选型计算 3.1 项目基本原理 本项目针对含水率80%左右的市政污泥,通过输送设备,进入混合器,和石灰、PAC进行混合调理,之后进入钢带式压榨过滤机压榨脱水,经深度脱水,含水率降至60%左右。整个系统全自动连续运行,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强力带式压榨过滤机的工作原理是:物料通过布料装置均匀布料在网

带上,随着网带的绕辊转动,物料被夹在上下两条网带中间,通过网带的张力和剪切力对物料进行预脱水,物料进入到深度脱水区后,脱水介质外层附加的钢带会提供高达100N/mm 甚至更高的高强张力并施加在滤网上,提高物料过滤的推动力,对滤网夹层内的物料进行高压脱水,压滤液通过滤网和钢带的缝隙排除,固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上,从而大幅度降低物料的含水率,达到深度脱水的目的。 3.2设备选型计算 产量计算:出料宽度×出料厚度×带速×60分钟/小时×运行时间×比重×出料泥饼干度 一台DYQ1500强力带式压榨过滤机,每天的处理量为:1.3×0.007×2.5×60×22×1.0×(1-60%)=12.0吨绝干; 选型:每天绝干污泥量约为20吨,一套1.5米带宽设备的每天(22小时)能处理12.0吨绝干污泥,12.0×2吨 = 24.0吨﹥20吨+3吨(注:3吨为药剂),选用两套1.5米带宽两压区钢带式压榨过滤机即可满足要求。 注:车速可以变频调节,车速越慢,物料在压区停留时间越长,出泥干度会提高,但产量会有所下降,提高车速情况则相反。 四、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说明 4.1工艺流程框图:(供参考和论证)

50t污泥板框脱水方案说明

污泥机械脱水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论 (4) 1.1项目名称 (4) 1.2处理规模 (4) 1.3污泥处置方式 (4) 1.4项目建设内容 (4) 1.5项目建设背景 (4) 1.6编制范围 (5)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2.1污泥的危害 (5) 2.2污泥处理现状 (6) 2.3项目建设的现实意义 (6) 第三章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及比选 (7) 3.1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概述 (7) 3.2污泥深度脱水处理技术 (9) 3.2.1污泥碱化稳定技术 (10) 3.2.2污泥固态处理高温好氧发酵技术 (11) 3.2.3污泥强力挤压脱水技术 (11) 3.2.4高压弹性压滤机污泥脱水技术 (12) 3.3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工艺比选 (13) 第四章工艺设计 (14) 4.1目标 (14) 4.2设计原则 (14) 4.3工艺流程 (15) 4.3.1工艺流程图 (15) 4.3.2工艺描述 (15) 4.4污泥深度脱水 (16)

4.4.1污泥调理系统 (18) 4.4.2污泥压榨系统 (20) 4.4.3空气压缩系统 (22) 4.5泥饼处置 (22) 4.6脱除水 (22) 第五章总图工程 (23) 5.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23) 5.2总图设计的原则 (23) 5.3总平面布置 (23) 5.4道路与运输 (23) 5.4.1道路 (23) 5.5绿化布置 (23) 第六章公用工程 (24) 6.1给排水系统 (24) 6.1.1设计范围及设计原则 (24) 6.1.2给水 (24) 6.1.3排水 (24) 6.2电气设计 (24) 第七章组织管理与劳动定员 (25) 7.1组织运营管理模式的确定 (25) 7.2劳动定员 (25) 7.2.1工作制度 (25) 7.2.2劳动定员 (25) 7.3人员来源 (25) 7.4人员培训 (26) 第八章经济分析 (27) 8.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7) 8.2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27)

污泥深度脱水可行性方案

高压隔膜压滤机在污泥深度脱水技术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处置 \ 污泥深度脱水可行性方案 、 山东景津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10月十九日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为市政污水处理厂及工业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此污泥前期通过带式过滤机及离心式过滤机预处理,污泥含水率为80%-85%,每天产生含水率80%以上的污泥为30t/d 。由于大量的市政及工业污泥的产生对城市的发展限制和居住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目前对市政及工业污泥的含水率由之前的80%现已修改为60%以下,总的方针是污泥源头减量化,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在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过程中由于污泥的含水率过高无法实现最终的要求。污泥深度脱水是我国目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公司目前开发的污泥深度脱水高压隔膜自动压滤机及系统,污泥含水率由80%可以降到50%左右。目前是国内及国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现在已经在国内很 多污水处理厂使用,得到了行业内的一致好评。为污泥的后续无害化处理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 > — 图1、以上是污泥深度脱水自动隔膜压滤机为核心的污泥深度脱水处理原理图 二、设备概述 污泥深度脱水自动高压隔膜压滤机作为污泥深度脱水分离设备,应用于城镇污水及工业污水处理已有悠久历史,它具有污泥深度脱水效果好、适应性广,特别对于污泥在过滤完成后滤饼内的间隙水,通过高压隔膜压榨能够有效的把间隙水给分离出来,最终污泥的

含水率能够降到50%左右。 污泥深度脱水自动高压隔膜压滤机是一种间歇性污泥深度分离设备,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制造,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方便维修率低等优点,能够现无人操作自动运行。过滤元件由隔膜板、隔膜配板、滤布、污泥进料泵组成。在污泥进料泵的压力作用下,将污泥浆送入滤室,通过过滤介质(滤布),将污泥和液体分离。在经过高压隔膜压榨,把游离余污泥颗粒间的间隙水给压榨出来。高压隔膜自动污泥深度脱水压滤机与离心机及带式过滤机比较,污泥的含固率要高出30%-35%。为污泥后续无害化处理奠定了基础。 处理对象:污水处理厂浓缩污泥。或者是含水率80%以上的污泥。 污泥性质:含水率80%以上 处理规模:每天约30t/d 处理目标:为达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目的及满足用户最终处置的条件要求,本方案设计通过污泥加药调理、高压进料、高压隔膜压榨、污泥的含水率降到50%左右,便于污泥的后续资源化处理。 ) 三、工艺流程

污泥深度脱水

阅读提示: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在国外起源较早,随着污泥处理处置领域技术进步和业内人士认识的提高,近几年在国内逐步得到重视并有一定范围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各类科研机构在污泥调质处理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 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棘手问题,国内外均如此。污泥具有含水率高、易腐烂、有恶臭、含有大量寄生虫卵与病原微生物等特点,如不加以妥善处理,任意排放,将会造成二次污染;而同时污泥又是一种有效的生物资源,含有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且污泥中含量高达40%以上的有机质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污泥本身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农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填埋了是一种浪费。焚烧法的成本很高,一般仅用于量少、有机质含量高、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泥。而利用污泥生产有机生物肥料不仅能够消除弃置或填埋造成的二次污染和爆炸隐患,节省大量的土地,又利用了污泥本身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农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变废为宝,创造了价值。但是若不对污泥进行任何处理,直接作为普通有机肥,则不能完全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还可能造成其它方面的污染。 (一)我国污水厂现行污泥处理方式仍以浓缩后再进行带式压滤脱水或离心脱水为主,相当一部分污水厂甚至没有浓缩或脱水设施。调查表明,污水处理厂出厂污泥的含水率一般都在80%以上,平均值接近90%,也就是说,污泥中的水分是干污泥的近9倍。污水处理厂不仅在污泥脱水工艺技术方面落后,更严重的是脱水后污泥随意倾倒,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污泥深度脱水处理的现状: 1、污泥处置方式主要推荐土地利用的方式,包括将污泥用于农业、园林绿化,或者是说土壤改良,这当然是一种很理想的处置方式,处置成本也相对较低。但主要问题是土地消化能力有限,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城市和地区,污泥产生量和土地利用量存在数量级的差异。另一个问题是,污泥用于土地利用必须对污泥进行严格的鉴别和管制,否则污泥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的污染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污泥预处理后直接填埋作为我国近阶段污泥处置的一种过渡方式,目前在我国仍然十分普遍,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当然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和对污泥处置认识的提高,污泥填埋将逐步被取缔。 3、污泥焚烧后利用已经成为当前污泥处置的主流路线。但由于处置工艺的不同,污泥焚烧的经济价值和环保效应各不相同。典型的焚烧路线为高含水率的污泥直接与煤掺烧,或者通过热源(蒸汽、电力或者烟气)干化后进行焚烧,这种为焚烧而焚烧或者是用一次能源或高品位热源换取污泥热能的方式,不仅在经济上不合理,而且必然会造成能源消耗较大、二次污染的问题。

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在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_污水处理厂污泥

论文摘要: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工程于2010年6月投入试生产,已稳定运行半年多,每天污泥处理量达到600t(含水率以80%计),脱水泥饼含水率可控制在50%以下。该工程是目前国内运行的最大污泥深度脱水工程,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实践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本文具体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流程、建设和运行情况,其经验可为同类工程实施提供借鉴。 论文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工程实例 在污泥脱水机械中,应用最广泛为带式压滤机和离心脱水机,这2种脱水机械处理后的泥饼含水率下限一般只能达到78%左右。板框压滤机在污水厂污泥脱水应用虽然较少,但国内外的工程实践表明,若采用石灰、铁盐或铝盐进行调理,泥饼含水率的下限可以达到60%左右。然而板框压滤前的传统调理技术大量采用石灰、铁盐或铝盐,将增加污泥干固体量,降低污泥肥效和热值。 脱水泥饼的高含水率,不但增加了运输的难度,而且给后续的污泥处理处置带来极大的不便。堆肥时,满足不了含水率的要求;填埋时,达不到垃圾填埋场的准入条件;土地利用时,也不能满足园林绿化和农用的准入条件;焚烧时,水分蒸发耗费过多的热量,也更易造成尾气污染。为此,国家环保部于2010年11月下发了(2010)157号文《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出厂污泥含水率低于50%。 深度脱水是指脱水后污泥含水率达到60%以下,特殊条件达到50%以下平的污泥脱水。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公司研发出深度脱水专利技术,并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其中,根据杭州国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技术建设的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工程,于2010年6月投入试生产,已稳定运行半年多,泥饼含水率可控制在50%以下。该工艺的技术关键在于其创新的污泥预处理工艺,其调理作用主要是对污泥颗粒表面的有机物进行改性,降低污泥的水分结合容量,同时降低污泥的压缩性,使污泥满足高压力脱水过程的要求。 1.工程概况 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位于杭州市江干区下沙乡七格村,污水厂占地约56.53hm。共分四期建设,已建成运行的一期和二期工程总设计规模为60万m/d,实际处理水量约为55万m/d。进水CODcr浓度为400~500mg/L,以生活污水为主,包含下沙工业区的少量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AO工艺,出水水质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设计,处理后出水排入钱塘江。 该厂的污泥脱水设备采用5台带式压滤脱水机和7台卧螺离心脱水机,每天产生 600t/d左右(含水率以80%计)的污泥,最高日产泥量曾达850t/d。脱水后泥饼含水率一般在80~85%之间,若运至垃圾填埋场直接填埋,其高含水率容易造成填埋作业困难,所以垃圾填埋场拒绝接受。在深度脱水工程投产之前,由于含水率不符合堆肥工艺的进料要求,因此采用200亩空地先将湿泥晒干,再与鸡粪等混合堆肥,给制肥厂的周边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一定隐患。 鉴于该厂污泥处理处置存在的困难,一二期污泥深度脱水技改项目于2009年6月立项,2009年10月完成设计环评等前期工作,设计处理能力为350t/d。经过两个多月的建设,2009年12月即开始试车调试,并于2010年6月开始进行试生产。目前该工程的实际平均处理能力已达到600t/d,日最高处理能力曾达到800t/d,脱水后泥饼含水率稳定在50%以下。 该工程新建深度脱水机房总平面尺寸为20m×80m,其中预处理部分的平面尺寸为20m×24m,压滤机占用的平面尺寸为20m×40m,脱水干泥储存库的平面尺寸为 20m×16m。还建有脱水泥饼仓库,平面尺寸为20m×32m。建有药剂仓库,平面尺寸为20m×32m。

带式污泥脱水机和板框式污泥脱水机的区别

带式污泥脱水机和板框式污泥脱水机的区别 带式污泥脱水机是由上下两条张紧的滤带夹带着污泥层,从一连串有规律排列的辊压筒中呈S形经过,依靠滤带本身的张力形成对污泥层的压榨和剪切力,把污泥层中的毛细水挤压出来,获得含固量较高的泥饼,从而实现污泥脱水。 1.带式污泥脱水机 带式污泥脱水机是由上下两条张紧的滤带夹带着污泥层,从一连串有规律排列的辊压筒中呈S形经过,依靠滤带本身的张力形成对污泥层的压榨和剪切力,把污泥层中的毛细水挤压出来,获得含固量较高的泥饼,从而实现污泥脱水。 一般带式污泥脱水机由滤带、辊压筒、滤带张紧系统、滤带调偏系统、滤带冲洗系统和滤带驱动系统构成。作机型选择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l)滤带。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耐曲折、耐酸碱、耐温度变化等特点,同时还应考虑污泥的具体性质,选择适合的编织纹理,使滤带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及对污泥颗粒的拦截性能。 (2)辊压筒的调偏系统。一般通过气动装置完成。 (3)滤带的张紧系统。一般也由气动系统来控制。滤带张力一般控制在0.3-0.7MPa,常用值为0.5MPa。 (4)带速控制。不同性质的污泥对带速的要求各不相同,即对任何一种特定的污泥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带速控制范围,在该范围内,脱水系统既能保证一定的处理能力,又能得到高质量的泥饼。 带式污泥脱水机受污泥负荷波动的影响小,还具有出泥含水率较低且工作稳定启耗少、管理控制相对简单、对运转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等特点。同时,由于带式污泥脱水机进入国内较早,已有相当数量的厂家可以生产这种设备。在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决策时,可以选用带式污泥脱水机以降低工程投资。目前,国内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大多采用带式污泥脱水机, 2. 板框式压滤机 板框式压滤机是通过板框的挤压,使污泥内的水通过滤布排出,达到脱水目的。它主要由凹人式滤板、框架、自动-气动闭合系统测板悬挂系统、滤板震动系统、空气压缩装置、滤布高压冲洗装置及机身一侧光电保护装置等构成。设备选型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对泥饼含固率的要求。一般板框式压滤机与其他类型脱水机相比,泥饼含固率最高,如果从减少污泥堆置占地因素考虑,可以选择板框式压滤机。 (2)框架的材质。 (3)滤板及滤布的材质。要求耐腐蚀,滤布要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

t污泥板框脱水方案

t污泥板框脱水方案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污泥机械脱水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论 1.1项目名称 污泥干化处理工程。 1.2处理规模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为10万吨每天,产生含水率约80%污泥不超过100t/d,设计一期污泥处理规模50t/d,折合绝干污泥10吨/天。 本项目建设在污水处理厂内。 1.3污泥处置方式 本项目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泥脱水处置后,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60%。干化后污泥送到生活垃圾焚烧厂协同焚烧处置。 1.4项目建设内容 (1)新建污泥“机械脱水”处理设施。 (2)购置安装污泥“机械脱水”生产线设备。 (3)系统所需的办公及辅助公用设施等。 1.5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快速发展的需要,政府加大了对环境综合治理的同时,也注重加强市容环境卫生水平的提高。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处置是当地发展的需要,符合城市废物处理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地区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 1.6编制范围 工程编制的范围主要为污泥处理系统的主体工程、配套公用工程及生活服务设施等。 工程主要设计内容包括: 1、污泥处理工艺的比选及确定; 2、污泥处理主体工程的设计;

3、污泥处理厂辅助工程设计; 5、工程投资估算。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污泥的危害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粘稠状物质。以好氧、厌氧微生物为主体,同时也混入原污水中带有泥砂、纤维、动植物残体及其吸附有机物、金属、病菌、虫卵、胶质等多种复杂物质。污泥组成差别较大,随污水来源、污水处理工艺及季节不同而变化,成分非常复杂。污泥含水率高、易腐败、有恶臭,含有重金属、“三致”有机污染物等有毒化学物质和病原微生物,随意堆放会存在较高二次污染风险。如果污泥中所含重金属超标,像铅、镉、汞等,还可能通过鱼、虾等食物链,重新回到“餐桌”上,极大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污泥成分与污水水质及处理工艺有关,生活污水污泥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和有机物,使其具备了制造肥料和作为燃料基本条件。但是,城市混合污水(含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泥一般含有重金属离子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可吸附性有机卤素(AOX)、阴离子合成洗涤剂(LAS)、多环芳烃(PAH)、多氯联苯(PCB)等。 2.2污泥处理现状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统计,2014年全国投运的污水处理设施4436座,总设计处理量亿立方米/日,平均处理水量亿立方米,污泥产生量超过4000万吨/年。但是一直以来重水轻泥现象造成污泥处理设施建设缓慢,大量的污泥未得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置,据城乡建设部统计,我国包括填埋在内的污泥处置率约25%。污泥因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含重金属和致病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且具有强烈的恶臭味道,如不进行妥善处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并危及人类的健康。 目前,污泥处置技术主要有焚烧、填埋和土地利用,脱水处理是完成最终处置的重要前提。而污泥脱水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难题。 2.3项目建设的现实意义 (1)污泥项目建设是为了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方案

江苏某热电有限公司污泥深度干化处理 技 术 方 案 埃迪欧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2013年6月

目录 一、概述 (4) 1.1项目概况 (4) 1.1.1项目建设的目的及内容 (4) 1.1.2设计处理工艺技术路线 (4) 1.1.3工程项目规模、内容及提供服务方式 (4) 1.2设计主要执行标准、法规 (4) 1.2.1主要法规与标准 (4) 1.2.2设计原则 (4) 2.1 技术简介 (5) 2.2技术机理 (6) 2.3技术参数 (7) 2.4 技术特点 (8) 2.5 技术创新点 (8) 三、污泥深度处理方案设计 (9) 3.1工艺设计 (9) 3.2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路线 (9) 3.2.1污泥深度脱水技术路线简介 (9) 3.2.2污泥深度脱水技术路线工艺 (10) 3.3 主要设计参数 (11) 3.3.1污泥储存系统 (11) 3.3.2污泥调理系统 (11) 3.3.3污泥脱水车间 (11) 3.4 电气设计 (13) 3.4.1 设计依据及规范 (13) 3.4.2 主要用电负荷 (13) 3.4.3 电气控制及继电保护 (13) 2

3.4.4自动化系统 (13) 3.5 成本预算 (13) 3.5.1 设备投资成本 (13) 3.5.2污泥脱水成本 (15) 四、本公司项目业绩介绍 (16) 3

一、概述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建设的目的及内容 根据环境保护部2010年11月26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鼓励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污泥产生、运输、贮存、处理处置的全过程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污染控制标准及技术规范。 依据上述要求,本项目需依据设计一套污泥处理方案,使处理后的污泥满足现有政策和最终处置的要求,以解决江苏新动力(沭阳)热电有限公司当前污泥处理处置的难题。1.1.2设计处理工艺技术路线 本项目推荐采用我公司专有技术——“污泥深度脱水工艺技术路线”,该处理工艺可将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60%以下,为后续掺烧处置提供便捷。 1.1.3工程项目规模、内容及提供服务方式 工程规模:150吨/天(含水率82%),工作时间:24小时。 工程内容: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等。 1.2设计主要执行标准、法规 1.2.1主要法规与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关于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的通知》(建成[2009]23号,2009年)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试行)》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GB24188-200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分类》(CJ/T 239-2007) 1.2.2设计原则 (1) 本项目以实现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和减量化为首要设计原则,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 4

污泥化学调质及深度脱水汇总

污泥化学调质及深度脱水研究进展 胡芝娟,董涛,钱秋兰,沈序辉,赵利卿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300400) 摘要 水泥窑协同处置剩余污泥避免了其他方式处置不彻底,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是一种理想的污泥处置手段。污泥入窑前的干化脱水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和电能,导致成本偏高。采用化学调质+机械压滤的深度脱水方式先将污泥含水率降到55%以下,避开污泥的粘滞区,再采用废烟气余热进行干化,则可以显著降低污泥脱水的成本。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污泥化学调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污泥深度脱水和普通脱水的区别,以期为污泥化学调质和深度脱水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污泥;化学调质;深度脱水 1.前言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其体积约占处理水量的0.5%~1.0%(以含水率97%计)[1]。随着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在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量将大量增加。污泥中含有大量病原菌、重金属含量高、且易腐败产生恶臭,如处置不当,将引起严重的二次污染[2]。与填埋、堆肥和焚烧等目前常用的处置方式相比,用水泥窑来协同处置剩余污泥是一种非常理想处置手段。水泥窑的高温避免了二噁英等有害物质的产生,污泥中的大量重金属被固定在水泥熟料中,从而避免了其他方式处置不彻底,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 一般污水处理厂出厂污泥的含水率在80%~85%,含有大量水分。目前,用水泥窑处置污泥的方式有两种,湿污泥直接入窑和湿污泥干化后入窑,这些协同处置方式均有工程实例。重庆拉法基南山工厂将污水厂来的污泥直接泵入分解炉中,由于污泥含水量大,为了避免破坏窑的热工制度,污泥的处理量较小,约为150t/d。湿泥干化后入窑可采用烟气间接干燥或直接干燥。我院参与设计的北京水泥厂污泥焚烧项目采用水泥厂高温烟气先对污泥进行间接干燥,然后投入回转窑中焚烧。我院设计的广州越堡水泥公司水泥窑处置污泥项目则采用烟气对污泥进行直接干燥,然后再入窑焚烧。湿泥干燥后,含水率降低到30%以下,减少了

污泥深度脱水工程设计参数和经验总结

污泥深度脱水工程设计参数和经验总结 一、工艺流程 二、设计指标 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20×104m3/d,二期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10×104m3/d。污水处理一期程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处理工艺(改造后称为A-C 工艺)期工程采用AAO 处理工艺。设计每天产生的干泥量为39t.

四、设计原则 1、浓缩池用于减少后续污泥处理体积;浓缩后的污泥再进入污泥均质池,污泥 均质池主要起浓缩污泥的均质调蓄作用,便于后续系统运行;污泥均质池中污泥由污泥螺杆泵序批地输送至污泥调质池; 2、调质好的污泥首先通过压滤机进料螺杆泵(大泵)输送至压滤机过滤,进料 过程是个变频控制过程,其变频根据是管道上压力传感器传来的信号,随着进料压力的增大,进料量越来越少,当压力达到设定高值时(0.6MPa),保压一定时间后,停大泵开启小泵,小泵继续进料,随着进料压力的进一步增大,进料量越来越少,当压力达到设定高值时(1.0MPa),保压一定时间后,停泵,进料过程结束。 3、为保护调质后的污泥絮体不被进料泵破坏,泵输送过程不宜产生高速旋转或 较大剪切力,同时为了延长螺杆泵的使用寿命,设备选型上,将输送流量扬程上放大一级。 4、污泥调质池设计应以满足后续压滤机批次进泥量要求和泥药混合效果的要 求为依据。调质池中设有双层桨搅拌机,采用变频调速。 5、氯化铁投加设计:浓缩污泥先经过浓度为38%的三氯化铁溶液调质,三氯化 铁溶液由隔膜泵投加。 6、生石灰料仓配备设置空穴振打系统、除尘器、安全阀和料位计。同时配套全 自动定量输送系统,用于生石灰精确计量投加。 7、经选型比较,本工程设计采用全自动厢式隔膜压滤机,侧梁式结构型式,全 自动厢式隔膜压滤机设备组成包括机架、滤板及其移动装置、滤布、液压装置、自动翻板集液系统、滤布自动冲洗系统、中芯回吹泥水分离器等部件。

带式污泥脱水机原理

含水污泥,经污泥泵输送至污泥搅拌罐,同时投加凝聚剂进行充分混合反应,而后流入带式污泥压滤机的布泥器,污泥均匀分布到重力脱水区上,并在泥耙的双向疏导和重力作用下,污泥随着脱水滤带的移动,迅速脱去污泥的游离水。由于重力脱水区设计较长,从而达到最大限度重力脱水。翻转下来的污泥进入超长的楔形预压脱水区将重力区卸下的污泥缓缓夹住,形成三明治式的夹角层,对其进行顺序缓慢预增加压过滤,使泥层中的残余游离水份减至最低,随着上下两条滤带缓慢前进,两条滤带之间的上下距离逐渐减小,中间的泥层逐渐变硬,通过预压脱水大直径的过滤辊, 将大量的游离水脱掉,为泥饼顺利进入挤压脱水区,进入“S ”压榨段,在“S ”型压榨段中,污泥被夹在上、下两层滤布中间,经若干个压榨辊反复压榨,上下两条滤带在经过交错各辊形成的波形路径时, 由于两条滤带的上下位置顺序交替,对夹持的泥饼产生剪切力, 将残存于污泥中的水分绝大部分积压滤除,促使泥饼再一次脱水,最后通过刮刀将干泥饼刮落,由皮带输送机或无轴螺旋输送机运至污泥存放处。D-NTY系列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本机以瑞士waterlink公司生产的压滤机机型为基础,通过消化、吸收奥地利andritz(安德里茨)和德国klein(克莱因)公司等多家公司产品的特、优点,改进、设计制造的新型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该机博多家之长,对同类设备许多部件、设计不足之处进行了革新,增加了浓缩脱水区,使该系列设备的脱水指标和运转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同时更加整齐、美观。对进料介质浓度波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处理能力大、连续运行处理效果好、挤出泥饼的固含量高。可全天候连续自动化运行。 主要设计特点: ※合理的结构设计:框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大大减小。结实坚固,维修方便,导辊高低错落有致,经常操作部分位置低,整体结构整齐美观。 ※漂亮、实用的外观:整机设计完善,外有不锈钢护罩,彻底避免了传统带机体积庞大、跑泥、跑水等工作环境差的缺陷。 ※优异的防腐性能:接触水的部件采用不锈钢,机架采用不锈钢或A3标准型钢热镀锌(锌层厚度不低于80μm)防腐处理,从而达到整机无锈蚀部位,确保五年内不生锈。 ※特殊设计: 1、本机在过渡脱水区采用特别设计的特大直径圆弧脱水技术,可以使滤带压力渐渐增大,有效地防止跑泥现象发生,因此,可以大大的提高污泥的处理量。 2、机架紧凑型设计,导辊采用S型安装,使整机体积减小,脱水效果更好。 3、浓缩机结构简单,故障率低,运行平稳,特殊的滤网选择,预脱水效果明显。 4、增加了“虚辊”装置,预压脱水更平稳,有效防止跑泥现象。 ※先进的滤网冲洗技术:网带冲洗系统采用特殊设计的滤网清泥器,此技术可大大降低了清洗水的用量。完全可以采用二沉池的出水做清洗水,彻底改变了压滤机使用清水洗网成本高的现状,真正达到环保的目的。

污泥深度脱水机房计算书

污泥深度脱水机房计算 书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XX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 计算书 (工程代号:XXX) 子项名称: 污泥深度脱水间 专业: 工艺 计算: 校对: 审核: 湖南省 XX 设计院 2015年6月

1.设计参数 设计规模×104m3/d。根据氧化沟及高效沉淀池计算结果,每天总剩余污泥量为△X=5200kg/d(以干污泥计)。 2.设计计算 脱水机计算 (1)方法一:压滤面积计算 设备每批次处理时间4h,每天处理3个批次,每天总运行时间12h,每批次绝干3=。 ①压滤后污泥含水率a=60%。 湿泥饼量V=/=, V=SD/2(D为经验值,取), 压滤面积S=×2/= ②压滤后污泥含水率b=50%。 湿泥饼量V=/=, V=SD/2(D为经验值,取), 压滤面积S=×2/= (2)方法二:压滤面积计算 每天压滤次数t=3。压滤机过滤面积每平方等价于15L的固体容积。 ①压滤后污泥含水率b=60%。 过滤面积A=5200 2 2g h ν ξξξξ 2 2g ν 按进泥一个小时算,流量取Q=80 m3/h 选型:Q=80 m3/h,,N=15kW 通风计算

除臭通风量Q=空间容积V×换气次数n 污泥脱水间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换气次数取n=6次/h。 污泥脱水间室内容积V=×15×14=6552m3 则Q=V×n=6552×6=39312m3/h 采用10台35-11-3 -25°轴流风机,单台风量Q=3810 m3/h,全压P=77Pa,N=,满足通风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